技术创新区域发展

2024-07-12

技术创新区域发展(精选8篇)

1.技术创新区域发展 篇一

中国区域创新发展的战略选择

我国处于创新发展的`初期,在区域创新系统环境投入水平、系统结构发育程度,以及创新对区域整体发展的影响等各个方面,都存在着与国际经济发达国家的巨大差距.但是,现实和未来发展趋势告诉我们,通过创新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是我国今后在区域发展实施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选择,我国必须制定相应的区域创新发展战略.

作 者:曲悦  作者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00 刊 名:黑龙江科技信息 英文刊名:HEILONGJI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年,卷(期): “”(26) 分类号: 关键词:区域发展   创新  

2.技术创新区域发展 篇二

一、文献综述

关于中国区域创新的评价研究, 比较著名的是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 主要以柳卸林和胡志坚等为代表, 其基于知识创造、知识流动、企业技术创新、技术创新环境和技术创新的经济绩效5个基本模块, 构建了包含100多个指标的区域创新能力评价体系 (柳卸林, 胡志坚, 2002;柳卸林, 2005;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 2005) 。朱海就 (2004) 构建了由创新网络能力、企业创新能力和创新环境3部分组成的区域创新能力评价体系。邵云飞和唐小我 (2005) 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 对中国各个区域的技术创新投入、产出和各种关联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周立和吴玉鸣 (2006) 通过对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的综合运用, 对中国31个省区市的创新能力进行评价, 分析了基于因子分析的区域创新能力排序和聚类结果。陈艳艳 (2006) 从经济发展、技术投入、技术可持续发展和技术产出水平4个角度构建区域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体系。杨竹萃和张军涛 (2007) 就应用灰色关联度的多目标决策方法来确定权重, 结合科技创新能力指标数据, 分析和比较了中国八大经济区科技创新水平。宋河发、穆荣平和任中保 (2010) 提出了从创新体系、创新基础条件、创新资源集聚、创新效率、创新效益、创新支撑引领功能和创新辐射示范作用7个方面构建国家创新型城市评价体系。陈凯华和官建成 (2010) 基于知识生产函数在创新系统方法下的扩展框架, 构建了中国区域创新系统功能有效性诊断的路径框架、指标体系及检验模型, 并引入了偏最小二乘 (PLS) 路径分析模型, 以获得稳健而有效的检验结果。此外, 中国人民大学定期发布的中国区域创新指数, 以及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具有较高的权威性, 引起社会的广泛反响。

创新型国家建设是一项全局性、长期性的系统工程, 既包括国家、地区、产业和企业不同层次, 又包括投入、研发和成果转化等不同环节。作为系统工程和有机整体, 创新型国家建设不仅取决于不同主体自身的创新情况, 更取决于主体之间、创新环节之间的配合衔接。然而, 由于中国科技体制是在计划体制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虽然经历了改革与发展, 但仍受到原有计划体制的影响, 条块分割、自上而下的刚性管理体制仍比较严重, 导致创新主体间定位不清、缺乏活力, 创新要素间联系松散和缺乏协同, 科技、经济两张皮现象严重, 企业创新动力不足、能力低下, 大量科技成果转化率低、新技术产业化困难, 大量科技产品淹没于“死亡之谷”。因此, 有必要进行更为宏观的整合性研究, 加快促进创新主体焕发活力, 同时实现各个创新功能要素有效整合的国家系统创新体系的建设, 这就是本研究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系统梳理区域创新多层次主体、多种类创新要素、众多关联产业的关系脉络和传导机制, 构建区域创新系统评价体系, 对区域创新系统发展的动态特征与区域差距进行横向纵向的综合分析。

二、区域创新系统评价体系构建

区域创新系统是指不同的创新主体、创新产业和创新要素, 在创新网络的连接下进行技术创新与非技术创新, 把知识或能力成功的转换为直接或间接的市场价值, 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与国家竞争力提升。技术创新与非技术创新2个方向相辅相成, 共同演进———技术创新为企业生产和服务创造了新的技术, 但仅凭技术创新往往触到技术前沿的瓶颈约束, 企业需要系统性的创新管理机制, 包括提高创新效率的制度激励、组织方法和管理手段。当前区域创新系统发展呈现从技术创新向广义创新的发展趋势, 创新的内涵和外延在各个研究中得到不断的深化, 从产品生产的技术创新, 逐步扩展到技能创新、流程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和市场创新。本文区域创新评价体系是一个包含创新主体发展、创新产业辐射和创新要素互动的三位一体的系统体系, 从主体维度、产业维度和要素维度3大维度及36个具体方面测度区域创新系统发展状况, 每一维度和要素构成区域创新系统的具体方面。主体发展、产业辐射、核心要素能力提升3大维度之间并不是平面的、平行的、线性的关系, 而是一个立体的三维结构, 是一个有机体, 共同构成集成创新系统的立体、全方位的立体空间度量, 旨在促进创新主体成长、推动创新产业发展、促进创新要素整合。

三、数据选用与计算方法

评价分析方法使用综合指数和多元统计分析方法, 强调基础数据信息、综合指数的综合分析和统计信息开发, 旨在对多维度信息进行综合和直观展示, 从中发现规律和问题。综合指数计算强调信息综合的直观简捷和对评价体系结构的尊重。首先将数据进行可比化处理, 得到单个指标的可比数据, 即给出原始数据标准化后的正态分布函数值, 该方法一是考虑了数据标准化后的分布情况, 更符合单一数值所处的相对位置;二是约定了单个指标可比数据的变化范围 (0~100) , 防止极值影响。进而在对称性设计的支持下, 通过两级等权汇总计算要素评价指数 (Ri) 和综合评价指数 (R) 。

集成创新系统测度体系由主体维度、产业维度和要素维度3大维度组成, 每一维度包含了4个方面的具体要素, 而每一要素又由6项具体指标组成, 指数计算合成的具体步骤如下:

通过公式 (1) 得到单个指标的可比数据, 即给出原始数据标准化后的正态分布函数值, 该方法可以恰当描述数据所在的位置, 避免极值的影响。

其中, i=1, 2, …, 12, 表示要素;j=1, 2, …, ni, 表示具体要素下的测度指标, ni为i要素下指标个数;Φ (x) 是计算标准正态分布函数的函数值。

由于每一具体创新要素由6项具体指标组成, 因此将某一类创新要素的所有指标无量纲化后的数值与其权重按公式 (2) 计算就得到要素指数。

其中, fi为每一个维度要素子要素的评价指数。

根据各个二级要素指数fi计算集成创新系统3大维度指数:主体发展能力指数emp, 产业辐射能力指数eir和集成创新核心要素能力指数ekc。在指标体系构建过程中, 对不同二级指标的重要性及其包含的指标个数进行区分, 因此在二级指标向一级指标的汇总计算过程中, 仍然采用等权重计算方法。在得到各个维度的4个二级指标的指标值之后, 将其进行简单算术平均, 计算出各个评价对象相应维度的维度创新指数。

最后, 利用3大维度指数, 合成最终的集成创新系统能力指数。

从方法的特点来看, 等权的指数汇总方法和随后的多元分析方法强调多维对称设计下信息点独立存在的重要性和与主题的关联性, 重点不在于计算过程和方法的复杂性, 而在于设计过程和研究过程的理论、现实和方法技术的有机结合, 对现实问题的深入分析和结果的直观展示。

本文基础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和《中国金融年鉴》权威官方数据。由于本文研究期间较长, 经历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由 (GB/T4754-94) 向 (GB/T4754-2002) 的转变, 及第一、第二次经济普查、第六次人口普查对经济人口数据的修订。因此, 本文对标准变化前后基础数据统计口径的调整与衔接做了大量工作, 以增强本文实证研究的准确性。

四、区域集成创新系统发展评价与解读

(一) 2010年中国区域创新系统的静态比较分析

关于2010年中国31省区市的创新系统能力指数的分析结果, 从图1可以看到, 江苏领跑区域创新能力, 以75分的指数得分位居第1, 而广东以1分之差紧随其后, 也是创新系统发展的强省。随后, 除了江苏和广东之外, 由山东、浙江、北京和上海共6个省份构成了创新系统能力的第一梯队, 指数得分在70分以上, 而且与第二梯队之首四川有显著的水平差异。再来分析处于第二梯队的省市, 指数值介于60~70分之间的四川、辽宁、湖北、陕西及河南5省, 这些省份的创新系统能力处于中上水平, 成为中国创新区域的储备力量。可以看到, 第一和第二梯队的全部区域都达到了本文所定于的创新型区域 (1) 的水平, 是中国区域创新系统发展的典范。而第三梯队包含湖南、河北、福建、黑龙江、安徽以及天津6省市, 指数值介于50~60分之间, 创新系统能力处于全国平均水平之上, 也是创新系统提升的潜力区域。而第四梯队就是创新系统发展处于中等水平的山西、吉林等中西部10个省份, 这些省份的创新系统发展还处于摸索阶段, 需要大幅改进提升。而第五梯队就是指数值低于40分的4个省区市, 其创新系统发展相对滞后, 属于发展尚未成熟的创新区域。

2010年, 创新系统能力发展最好的区域均落在东部沿海省份, 这6个省份也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最为强劲的经济强省。所以, 创新系统与当地的经济发展相互促进。而第二梯队的省份主要分布在东北的辽宁以及中西部的几个大省, 这一区域的创新系统发展也正处于进步阶段,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也相对较高。而第三梯队的省份主要分布在中东部, 这些省份基本都与创新6大强省相邻, 如何更好的利用省际资源, 学习和模仿较为先进的区域创新系统, 成为其发展的重点。而广大的中西部地区成为区域创新系统发展较为落后的第四和第五梯队。

(二) 2001-2010年中国区域创新系统的动态增长分析

分析各个区域的创新系统指数在10年间的平均增长情况。山东在这十年间保持了区域创新系统的高速增长, 平均增长率高达4.39%, 区域创新系统的增长速度一枝独秀。接下来, 增长速度较快的第二梯队区域, 平均增长速度在3%~4%之间的区域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的创新强省的广东、福建、浙江、江苏和辽宁等, 以及中西部创新系统正处于发展阶段的西安、河南、湖北、湖南、四川、新疆和西藏, 保持3%~4%增长率的这些省份, 其区域创新系统发展较快, 比较容易伴随着区域创新系统的升级。而发展速度稍慢的第3组省份主要包括西南部的云南、贵州、广西以及海南, 还有中部的安徽、江西、山西及河北, 东北的吉林和黑龙江, 当然也包含了创新系统的最强区域的北京、上海和天津等区域, 增长率处于这一水平的区域遍布全国, 在创新系统能力的各个梯队都存在这样的区域。因此, 保持2%~3%的增长率正是区域创新系统发展的稳定步伐。而最后一组是包含内蒙古、宁夏、甘肃、青海和重庆的区域创新系统发展较为缓慢的区域, 创新指数的增长率低于2%。

再来看各个区域在3大维度上平均增长率的不同变化幅度。从图2中可以看到, 平均增长率遥遥领先的山东, 其3大维度的增长都保持相对的均衡状态, 均实现4%左右的增长, 因此这样的均衡发展使得山东的区域创新系统从2001年的第7名稳步提升到2010年的第3名。而浙江的高速增长, 更多的是依靠其创新主体维度的竞争力提升, 创新系统主体维度的指数平均增长达到了5%。而其他增长较快的省份多分布在中西部地区, 中西部地区的区域创新系统的发展, 虽受制于环境, 但其本身的高速发展正说明了创新活动已经在各个区域的经济生活中逐步开展, 并将成为拉动中西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而创新强省江苏和上海, 提升的动力主要来自于创新核心要素能力的增长, 而广东则同时依靠主体发展和核心要素能力的提升, 北京则恰恰相反, 更多的增长来自于其较为薄弱的创新产业辐射要素上。

(三) 区域创新系统协同发展模式及要素均衡发展分析

关于2010年中国区域创新系统指数12个子要素之间的均衡度分析。从图3可以看到, 各个区域在12个要素上的差异程度不大, 变异系数保持在0.5以下, 充分说明评价体系12个要素的相对稳定性, 也说明12个要素之间相互促进、相互依靠。而从各个区域的均衡度可以看出, 稳定性较高的区域仍然多数集中在创新系统能力水平较高的东部地区。这说明, 均衡全面的发展, 才是区域创新系统能力提升的正确道路。因此, 各个区域必须针对自己的弱势要素进行集中加强, 而非一味地发展优势, 回避劣势。

中国31个省区市的区域创新系统能力各具特色, 不可能进行一一的仔细分析, 而对区域进行分类研究将有利于帮助先进区域找到其发展模式的优势所在并加以发挥, 同时也为弱势区域提供较好的参考模式, 用于提升本区域的竞争力。因此, 下文根据区域创新系统指数以及各个要素维度的差异, 对区域进行分类分析, 并归纳出各类区域的发展特点。通过对全国31个省区市的平均发展水平和增长速度进行聚类分析, 可以将31个省区市分为以下4类区域如表1所示。

不同类型区域创新系统对应不同的创新阶段和层次水平, 创新主导因素发生变化, 4类区域的创新模式具有层级递进关系: (1) 创新起步型是一种低起点的发展模式, 区域创新系统正处于建立初期, 创新产业发展开始加速发展, 但尚未带动创新主体和创新要素的连接整合, 应完善创新型人才的科学教育基础, 强化政府对创新关键产业的扶植, 培育和激发创新资源要素; (2) 创新探索型是改革和探索中的创新发展路径, 逐渐建立起较为稳定的创新发展模式, 应进一步破除瓶颈制约, 支持创新型人才的教育和培养, 完善创新产业链条的网络连接效应, 推动政府制度革新, 培育良好的创新环境; (3) 创新发展型是区域各维度创新系统能力快速提高的阶段, 在区域政府的大力扶持下, 主要产业形成较好的联系和配合, 创新系统能力提升主要依靠技术创新的推动, 以及教育机构的有力支持, 区域创新系统的进一步发展需要非技术创新活动的快速发展; (4) 创新成熟型是当前中国区域创新系统的发达阶段, 在产学研网络的整合带动下, 金融创新和文化创新蓬勃进行, 克服创新的资金瓶颈和文化束缚, 让信息化网聚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促进区域全面协同创新。

四、结论与启示

3.区域发展需要创新驱动 篇三

改革开放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时空倒转,曾经在革命年代风光一时的老少边穷地区,多因地处内陆、交通不便、资源匮乏,加之信息封闭、观念落后,无一例外沦为市场经济发展的陷落带。

来广东后,我特别留意到有一块跟我老家同样底色的革命老区“海陆丰”,也就是今天的汕尾市—上世纪20年代,彭湃领导的农民运动,在这里开创了中国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权。

让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是,汕尾地处中国得改革开放风气之先的东南沿海,距离深圳、香港仅六七十公里,坐拥如此优越的地利条件,为何其经济总量、财税收入等主要发展指标在广东21个地市长期垫底,与珠江三角洲城市形成了巨大反差。

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一直是中国难以解决的锥心之痛。对经济总量先后超越香港、台湾甚至韩国的广东省来说,解决红色老区贫困问题更是迫在眉睫的政治责任。2011年5月,一个由深圳与汕尾对口帮扶共建的产业转移园—深汕特别合作区应运而生。这个曾经肩负广东省实施“双转移”和“腾笼换鸟”战略的区域合作示范项目,现在又被视为支撑广东“振兴粤东西北”产业经济的宠儿。

区域合作、产业经济自有其内在市场规律,但在中国语境下,行政主导与市场力量经常相互交织。面对深汕特别合作区管理体制机制存在的诸多争议,是市场力量强一点,还是行政主导多一点,或许永远不是一道非此即彼的单选题。正如沿海地区并不都代表开放与发达,内陆地区并不都是封闭和落后的代名词。近期微信热传的重庆巿长黄奇帆在“中国经济新常态与深化改革国际研讨会”上讲的5个故事,就生动地揭示了一座内陆城市是如何通过创新获取改革红利的。

中国的市场化转型已走过30多个年头,全方位改革开放格局已经成型,“沿海”已不再是一种天然的地理区位优势。

4.技术创新区域发展 篇四

一理论分析

1科技创新能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纵观西方国家的经济发展历程“其工业化进程既是经济总量不断增大的过程”也是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的过程!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意味着产业结构从传统资源产业向着以高新技术为导向的新兴产业转型。以及某一产业内部的加工以及再加工程度不断朝着纵深化方向发展。优化产业结构“需要以科技创新为前提和动因, 具体来说”科技创新是通过产生新技术,创造新知识,进而渗透到生产领域的各个方面,促进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重新组合,降低了生产成本以实现生产高效化和技术集约化,最终提升了该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区域经济的发展。

2科技创新能够扩大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

消费、投资、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 科技创新能够改变人们的消费方式“这是因为科技创新可以通过产品的多样性来增加消费选择”进而扩大消费需求! 在消费需求不断扩大的同时“也伴随着相关投资商品的数量和质量的需求”进而形成利润空间“刺激了投资需求的扩展。此外”创新环境的配套服务也为消费品的开发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使市场上的产品更新换代大大加快。

二实证分析

科技创新的指标体系关于区域科技创新水平的.测度”目前学术界尚未形成统一的指标体系,参考国家统计局社科文司对我国创新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结合数据统计的代表性和可得性“因此”本文对区域科技创新水平的测度共设置了3个二级指标,9个显级指标

三结论与启示

1结论

从的的区域科技创新水平看! 排在前三位的省份依次是广东,苏和浙江,都属于经济相对发达的东部地区“而由相关数据,20广东江苏和浙江三个省份的GDP 依次为62163.97亿元,59161.75亿元,37568.49亿元分别位居全国第一第二和第四”。众所周知,广东是我国著名的外贸大省,出口企业众多,享受国家优惠政策的时间较长,同时人才汇聚,交通便利!因此创新技术的核心竞争力较强“排在后三位的分别是海南、宁夏和青海!它们的经济发展水平也相对落后”海南虽然隶属我国东部地区!并且是经济特区!但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人口相对较少!交通不便!不利于吸引外来投资!其次是是依靠旅游业!大型重工业很难在此落户!众多因素制约了海南科技创新水平的发展“

从到年科技创新水平的排名变化来看,上升最快的的省份是安徽,早在20,科技部就批准安徽省合肥市为全国首个国家科技创新试点市。,安徽入选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除了国家政策的支持外!安徽省还积极引进高端科技人力资源,重点承接江浙地区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努力打造新能源汽车行业等高技术产业,因此创新型企业加速涌现,经济活力明显增强。

2启示与建议

5.技术创新区域发展 篇五

摘要: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市场资源优化配置的不足,需要政府发挥对经济活动的引导和规范作用。政府作为制度创新的主体,能够利用自有优势,弥补市场失灵的缺陷,通过制度创新,使地方政府间形成良好的协调合作机制,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关键词:制度创新;区域经济;作用

区域经济是指在一定的地域内由各种生产要素有机结合而产生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它以一定的地域为范围,以地域的合理分工为基础,结合经济要素和区域要素,通过对有限的资源合理配置而形成的经济综合体。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对一定地域内的经济、社会等目标进行的总体布局和规划。当前,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规划主要集中于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三大区域,而且这三大区域已经成长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但就综合实力和发展水平而言,以京津冀都市圈为核心的环渤海区域与长三角、珠三角两大经济圈相比还有很大差距。随着全球化竞争的加剧和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化,市场机制对于资源配置的作用愈发稳固。然而,市场经济的自发性和盲目性,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内在的要求中央和地方政府对区域内资源要素进行优化整合,通过一系列制度创新,加速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引导区域经济健康持续发展,这对京津冀地区而言尤为紧迫。

一、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面临的困境

一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首先,相比长三角地区,京津未能像上海那样对区域经济发挥辐射、统领和拉动作用,相反却更多吸附了区域内的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既加剧了地区间的竞争关系,又拖累了地区整体实力的提升。其次,在区域内部,京津区位优势明显,经济发达,技术领先,科研力量强大,市场发育程度较高;而河北省大部分地区技术工艺落后,科研力量较弱,市场发育程度也较低,经济发展总体呈现出京津强、河北弱的态势。据2011 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北京、天津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分别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28 倍和2.46 倍,均高于全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河北的GDP 总量为24228.2 亿元,同比增长11.3%,居全国第6 位,但是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33719 元,仅达到全国平均GDP 的九成,居全国第14位,远低于广东、江苏、浙江等发达省份。而且,非常尴尬的是环京津地区仍有32个国家和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贫困人口达270多万,扶贫任务十分艰巨。河北与京津之间的发展水平的巨大差距,极大的削弱了京津冀经济圈的综合实力。

二是自然资源匮乏、生态环境恶化。京津冀淡水资源缺乏,资料表明,环渤海地区严重缺水城市有25个,占该地区城市总数的一半左右,北京、天津不仅严重缺水,而且过度依赖河北地区水源,天津用水的93%、北京用水的80%来源于河北。为保护水源,河北近年来关停耗水或有污染企业近万家,大规模实施风沙源治理、退耕还林和稻改旱工程。但由于生态补偿机制不完善等原因,在环京津周边存在一条罕见的贫困带,有些地方人民生活还很困难,与西部最贫困的地区处于同一发展水平。另外,近两年来雾霾天气严重侵扰京津冀地区,严重影响了当地的生产生活,对人民身体健康产生了极大的危害,也使地方政府面临着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沉重压力。尤其河北治理大气污染任务艰巨,国家已对石家庄、唐山、保定、廊坊四市实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控制。然而,淘汰落后产能、压减过剩产能会 1

带来一些失业和损失,处理不当甚至会造成一定的社会问题,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压力大。

三是城市空间布局不合理。京津冀地区,在城市群功能布局、重大基础设施、产业功能定位和重大生产力布局等方面缺乏统筹考虑、顶层设计。北京、天津两大城市功能过于集中,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大,“大城市病”症越来越明显,没有发挥好对河北地区的辐射作用。在区域发展目标、产业定位上,京津冀存在较大的趋同现象,三地产业的互补性较差,不利于发挥地区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容易造成重复建设与资源浪费,也容易加重地方之间的过度竞争和地方保护,造成市场分割、跨区域公共产品供给不足和公共事务治理失灵问题。如何优化城市群布局、加快交通一体化建设、转移和承接城市功能、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公共治理能力是当前京津冀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

四是区域协同创新动力不足。区域协同创新是在一定区域内,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科技服务机构等主体在政府政策或自身意愿引导下,进行信息、技术、资金和劳务等资源和要素的交流,通过协作互动促进创新活动的过程。协同创新实现知识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从而增强区域竞争力,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有统计显示,河北高层次人才比较匮乏、R&D经费投入少、专利授予量少、技术合同成交额低,与京津的创新能力存在差距。而且,从京津冀区域整体看,受部门利益和地方利益的制约,创新管理中条块分割、多头管理体制障碍和政策壁垒未能得到有效突破,区域间科技资源共享理念尚未完全建立,跨省市的科技信息、资源共享的深度与广度不够,创新资源的流动受阻,利用效率低下,创新成果的产业化不通畅。[1] 总之,三地协同创新的市场、制度和政策环境还不是很完善。

五是缺乏高效的协调合作机制。当前,京津冀区域经济协同发展面临的诸多问题在相当程度上是因缺乏有效的磋商协调机制造成的。出于经济发展和环境治理的压力和责任,京津冀之间签署了一些双边或多边的合作治理协议,但受“行政区经济”发展模式和科层制管理体制的惯性影响,在追逐地方利益最大化的目标刺激下,现有的合作框架协议更多是浅层次、非均衡的合作。推进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向纵深发展,需要构建一套有效运转的合作机制,协调解决各地方经济发展定位、环境保护规划、公共服务设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等一系列问题。为此,推进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迫切要在合作的组织机制、利益表达、共享和补偿机制、法律保障机制、绩效考核机制等方面进行制度创新和突破。

二、政府制度创新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政府制度创新是指在人们现有的生产和生活环境条件下,政府等公共部门通过创设新的、更能有效激励人们行为的规则、机制和政策,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变革的过程。其核心内容包括政府职能、政府组织、政府管理方式和手段等方面的制度革新。政府制度创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中央和地方政府以改革的精神拿出创新思路,从公共服务提供者的角度努力为经济社会活动创造优质、高效、廉洁的服务环境,弥补因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市场本身不足和缺陷产生的问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政府的职责和作用主要是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弥补市场失灵。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因此,政府要在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的基础上,通过经济、法律和公共政策等手段,合理引导资源配置和要素流动,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为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环境,推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一)政府进行制度创新的先天优势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创新的主体主要包括政府、非政府组织和个人,其中,政府是

制度创新的主要供给者。[2]尤其对于京津冀都市圈而言,政府制度创新对本区域经济发展有着先天的优势。

一是先天的政治优势。京津冀都市圈位于我国政治、文化中心,依托北京独特的政治区位优势,在城市布局、区域规划等战略发展问题,乃至帮助协调解决具体问题上,容易受到中央重视,甚至被纳入到国家发展战略。实际上,通过对较优经济区位的地方或区域赋予特殊政策,促进该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一直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先行先试政策的集中体现。2006年国务院出台《关于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有关问题的意见》,标志着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建设由地区发展战略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有力地提升了京津冀乃至环渤海地区的国际竞争力。2010年底,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个全国性国土空间开发规划——《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公布,京津冀地区被列为国家层面的优化发展开发区域,这本身就是政府制度创新的重要体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推进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打造首都经济圈,推进河北沿海地区发展”,标志着京津冀都市圈已经成为国家的新战略。目前《京津冀都市圈发展规划》的编制和审批工作正加速推进,京津冀地区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二是行政效力的合法强制优势。政府行政是国家意志的执行,相较其他社会组织,政府是社会中能够唯一合法使用暴力的机关。政府可以在其法定的管辖范围内,对涉及社会公共利益的事务进行合理的规划,制定行政法规、规章,发布命令和决定,规范和调节各行为体的经济活动。政府制度创新的强制优势使得市场主体必须重视政府的经济发展政策,遵照政府制定的有关产业政策和规划进行生产和经营。例如,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政府通过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法规和地区间横向生态补偿制度,促使环境治理与经济发展并举。

三是制度创新的成本优势。政府进行制度创新本身就是政府宏观调控职责的一部分。比较于企业和个人组织力量较为弱小而言,政府有支付创新成本的能力,如提供界定和保护产权的政策和费用,建立与新产权相适应的财税体制,以及构建缓和社会矛盾的社会保障体系,政府有足够的保障机制使得制度创新得以完成。[3]并且,政府制度创新的目的在于优化公平竞争环境,激发市场和社会活力,其所产生的潜在利益可以由社会共享。因此,政府制度创新的收益往往要大于成本。就区域经济发展来说,京津冀地区作为重要的利益伴生主体,政府制度创新惠及区域内不同的经济主体。京津冀地区政府间的合作,无论从制度创新还是经济发展角度看都会是互惠共赢的结局。

(二)政府制度创新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世界银行对近五十年各国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研究表明:“如果没有有效的政府,经济的、社会的和可持续的发展是不可能的,有效的政府——而不是小政府——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这已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共识”[4]。作为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和市场秩序的维护者,政府制度创新为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提供了有益的经验积累,引领着市场化改革的发展方向。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政府制度创新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也日渐显现。

一是优化社会资源配置。经济发展的目的是努力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而实现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则是政府追求的理性目标。政府希望通过经济绩效保持政权的长期合法性,试图通过一系列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等宏观调控的手段实现社会财富的公平分配。但是,我们必须要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是,我国目前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仍然存在,甚至有些地区间的差距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

以京津冀地区为例,北京、天津相比较区域内其他地区经济发展遥遥领先。虽然区域经济的发展方向是地区一体化,但是各个政府出于绩效考核的压力,尤其是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愈发强烈的要求获得新的发展机遇和更多的优惠政策和资源。同时,经济发展相对发达的地区则希望维持自己的既得利益,稳定当前现有的优势位置。这种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互相竞争和复杂的协调运转关系,倒逼着政府进行制度创新,使政府更加清晰的认识到当地的实际需要和区位优势。京津冀的协同发展要求各地方政府之间建立良好的政策协调、利益协调、争议解决、广泛参与机制,促成区域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所以,政府制度创新可以为区域经济发展创造合理有序的竞争环境,弥补市场配置资源的不足,使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优化配置,促进区域内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是降低制度创新的成本。根据前文分析可以得出,政府制度创新有着天然的成本优势。制度创新本质上是对原有制度的改革,而改革的过程势必要牵扯到利益的分配问题,不可避免的要损害一部分人的既得利益。这就需要对制度创新做事前评估,准确预测成本和收益的关系,为确保收益最大化,必须选择那种交易成本低的制度安排。戴维•菲尼就制度成本的研究指出:“制度设计的成本取决于用于设计新的制度安排的人力资源和其它资源的要素价格”[5]。由于市场发育不健全,产权界定不清晰,以及进入相关领域的政策壁垒,增加了微观主体制度创新的成本,所以我国目前的市场经济更多带有政府主导的特征。政府制度创新弥补了企业在信息、人力、物力、财力方面的不足,有效地降低了制度创新的成本。

党的十八大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更加注重协同创新。协同创新的目的是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进而推动经济社会良性发展,有强烈的公共物品特性。政府作为公共物品与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必然要承担起协同创新的组织者与领导者的角色,在“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例如,政府出面建立的专项资助计划、中介机构、公共服务平台等,不仅能为产学研协同创新提供资金支持,而且为系统内资源的共享与分配提供媒介,减少沟通成本、交易成本、谈判成本、开发成本等,推动协同创新更好地发展。[6]

三、有效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政府制度创新

政府制度创新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符合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的原理。京津冀地方政府作为制度创新的供给者,要紧紧围绕经济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行政管理体制等方面进行制度创新,整合各种有利于经济发展的社会资源和要素,充分发挥制度建设对经济发展的引导、调节和保障作用。

一是在经济建设方面,既要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又要强化政府的导向调控作用。就京津冀地区产业发展情况来看,河北地区产业结构过度重型化,钢铁、石化、电力和建材四个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比重过高,在当前节能减排、大气污染防治的政治压力下,调整产业结构的任务十分沉重。这就需要中央政府调整财政、税收等政策,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给予税收上的优惠,重点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物流、金融、旅游、文化创意等第三产业的发展,积极稳妥的推动产业结构的战略升级。对地方而言,京津冀地区要以《全国主体功能区》为目标,积极落实《京津冀两市一省城乡规划协调机制框架协议》,在区域功能重构、空间布局优化、产业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务实合作、统筹布局。在协同创新方面,地方政府要打破行业、部门和行政区域的界限,完善产学研合作政策和机制创新,协调好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之间的利益关系,提升跨区域资源整合能力和科技活动管理能力,为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提供更坚实的基础。

二是在社会建设方面,京津冀地处我国政治、文化中心,人口流动频繁,社会治理和社会事业的健康发展关系到地区乃至全国的社会秩序和政治稳定。京津冀地区的人口和社会治理考验着政府制度创新的能力,要通过政府间的合作和沟通,推动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改革和对接。尤其是要加强该地区养老医疗保险支付方面的积极合作,京津冀地区政府可以先行试点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京津冀地区个人账户联网制度,使该地区居民共享公共医疗卫生资源。政府还要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合作机制、流动人口管理机制,构建社会治安立体防控体系。政府要创新社会治理方式,发挥多元公共服务主体的作用,通过多种方式鼓励社会资源参与公共服务的提供。通过社会治理和社会事务的一体化建设,为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三是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行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京津冀地区的风沙源治理、大气污染防治和水源地保护工作攸关该地区经济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京津冀地区政府要联手协作,建立由发改委、环保部等部门牵头的高规格的生态环境管理组织体制,认真落实《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尽快出台《水资源保护条例》和《京津冀水源地生态补偿办法》,形成完善的生态补偿体系和长效补偿机制,建立“多灾种预警救助机制”,加强防灾救灾的协同合作。同时,要创新政府绩效考核标准,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加大生态文明建设在绩效考核中的比重。

四是在行政管理体制建设方面,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府际协调,完善法律约束机制。首先,政府要顺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加大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积极打破市场壁垒,消除地方保护主义,优化区域发展环境,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作用,形成政府推动市场驱动的区域发展格局。其次,要强化政府的组织协调机制创新。京津冀地区要在中央政府的指导下,成立区域性的协调领导小组,建立各种形式的定期磋商、合作推动和合作落实机制,统一规划和协调区域内部利益关系,解决区域协同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再次,要改变中央对地方政府的考核机制,将京津冀协调发展和府际良性互动指数纳入绩效评估考核的范围,改变以往地方政府单纯追求本地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实现区域内政府间的协作。最后,地方人大和常委会要及时制定地方性法规,对一些成熟的地方合作规划、方案和政策进行立法,依法约束和保障京津冀经济发展中各主体的权利和义务[7],避免每届政府上任后各搞一套的做法,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有效的法律支撑。

改革开放的发展实践证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的建设和发展必须要有相应的制度作为支撑。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要求,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创新开放模式,培育带动区域发展的开放高地。这就需要发挥好政府制度创新的作用,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不断调整和革新政府的制度创新能力,提高公共服务供给的水平和效率,努力实现区域经济健康有序、长期发展的格局。

[参考文献]

6.技术创新区域发展 篇六

济发展

“十五”以来,我国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步伐日益加快,一些科技创新的领衔单位,都喊出了要“顶天立地”的发展目标,可谓科技创新百舸争流、不进则退、时不我待。面对如此形势,东北农业大学在国家科技发展规划和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框架指引下,把科技发展的着力点放在了“上循国家发展战略,下应„三农‟需求”,全力提升科技创新发展能力,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上,下力实施“科技人才培养工程、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工程、科技平台建设工程、科技支撑工程、社会服务工程”,构筑东农特色科技创新体系,力争实现新跨越,赢得发展主动权,成为了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主力军。

实施科技人才培养工程,使人力资源转变为人才资源

东北农业大学不乏人力资源,可是“人力”并不等于人才,只有拥有更多具有创新能力的科技人才,才能更好地支持区域发展。如何加速科技人才培养,是构筑东农特色科技创新体系的头号要务工程,为此建立了“三级塔式结构联动”建设计划,即第一层为博士人才科研启动计划,第二层为省部级杰出科技人才后备人选培养计划,第三层为国家级杰出科技人才后备人选培养计划。

从2001年开始实施博士人才科研启动计划以来,学校已出资1000余万元,使每个博士毕业人才都有条件开展自己感兴趣的科学研究,目前已资助了177人。获资助者一致认为该计划对提升他们科技创新能力起到了巨大的帮助作用,一方面使他们通过自由探索研究找到今后需深入研究的科研方向,另一方面为他们加大与外界的科技交流提供了支撑条件,由此拓宽了他们的科学思维,增长了科研经验,使他们进一步争取到了省级乃至国家级科研项目。学校对这些获资助者进行了跟踪式管理,积极扶持其中涌现出的优秀人才,并把他们选拔到第二层后备人选中加以进一步培养,其中1人已成为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1人成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5人成为全国普通高校骨干教师,2人成为教育部优秀年轻教师,3人成为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和教师奖获得者,4人成为黑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成为黑龙江省特聘教授,23人成为黑龙江省普通高校骨干教师。

为了使更多的人能进入第三层后备人选中,学校还实施了“外派人才培养计划”,每年选拔资助10名人才为访问学者,派到发达国家一流实验室进行为期一年的科学研究工作,这些人员回国后科研业绩显著提升,有效地壮大了学校科技人才队伍实力。

实施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工程,突破创新组织模式

单项研究即使取得创新性成果,往往也只是点的突破,难以形成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或者产业带动力。只有围绕目标开展集群式研究,才有可能使实际生产发生实质性变革。因此,着力建设特色鲜明的创新团队是构筑科技创新体系的核心工程。

学校从2006年开始每年出资1000万元,实施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工程,扭转科研方向林立、难成体系的局面。在建设过程中,本着成熟一个建设一个的原则,宁缺毋滥,严格标准循序渐进,杜绝

为待遇和名誉临时拼凑的团队,杜绝缺乏设计而思路狭窄或研究目标分散的团队。采取自由组合申报——学校审核反馈调整建议——修改完善再申报——专家论证、答辩——再完善——立项建设的程序,促进人员知识结构融合、交叉,真正起到强化相关系列衔接研究的作用,达到汇聚队伍、凝练方向的目的,从而通过组织和集成资源,实现按既定目标从单项创新向集成创新的转变,提高重大成果的产出率及转化率。当年申报的9个团队最终只启动了5个,寒地粳稻超高产机理与生产关键技术、北方寒地蔬菜重要性状形成机理及分子聚合育种、黑土资源保护及可持续利用技术、植物基因发掘与利用技术、猪和鸡肉质性状形成机理与调控技术研究科技创新团队,每个团队都有3~4个相对稳定的方向,每个方向学校都资助了3个课题,加强自由探索研究和重大科技项目的前期培育和引导,发挥优秀创新团队在学校科研中的引领和示范作用,使学校科技创新从原来的“离散性”为主走向集群式“连续型”为主。

实施科技平台建设工程,突破科研条件桎梏

科技平台是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进行创新活动的舞台,科技平台建设的水平和人才素质及团队协调攻坚能力共同决定了一个科研基地的科研水平。科技平台的建设包括空间设计和设备布局与功能设计,科技平台的建设过程,是对科技发展方向进行选择、排列及学校内部的要素资源调整、配置的活动,是构筑科技创新体系的基础工程。“十五”以来,学校按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三大板块加以建设,每一板块上都制定了省高校、省(部)、国家三个层级发展培育规划,并要求每一科研基地从战略性、共享性、功能性出发,进行科技平台设计与布局,以实现我校长远特色战略目标。

通过五年多的建设,形成了9个覆盖学校理工科的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和1个文科基地,4个省高校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在此基础上建成了3个部级重点实验室和1个部级检测机构、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和1个省级文科基地,并将国家大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国家乳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并入学校,这些平台建设使学校科研条件有了较大提升和改善。学校架构一种聚集人力资源和知识资源团队建设机制的同时,还积极从制度上架构一种聚集物力资源的新机制,尝试每年设立200万元仪器共享补贴基金,选择性地开放部分大型科技平台,促进基地开放式规范管理,打破资源分散、封闭和垄断的状况,在集成共享中实现科研条件优势互补,有效地实现科研条件资源的积累,使更多的教师能享受学校资源、利用学校资源。

实施科技支撑工程建设,突破科技发展方式

方向是决定一切的,明确了方向,采取一系列措施予以支持,就能异军突起,出奇制胜。一流大学也不可能每个方向都一流,只有选好了方向,做好工作,省属高校也完全有可能在某些方面上争一流。

东北农业大学坚持强化自主创新与突出重点的原则,从差异化竞争角度,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有所为有所不为地“凝练”发展方向,实现战略性重点跨越和赶超,不断催生出代表我校未来优势和特色领域发展方向的技术群体,完善寒地现代农业技术创新体系。从而使得国家级项目来源不断拓宽,涵盖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863”高技术研究计划、国家“973”重大基础研究计划、国家“948”科技引进计划、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专项、国家星火计划、国家西部开发计划、国家成果转化基金等各类专项。国家级项目经费所占比例由“九五”的21%上升到“十五”的58%,实现了科研上层次、入主流的快速发展,使学校在国内外的学术地位和知名度得到提升。

实施社会服务工程建设,突破支撑区域发展的路径障碍

东北农业大学深知,支撑区域发展是省属“211工程”大学立足的根本。“十五”以来,学校积极探索有效形式,发挥优势,搭建科技成果通向产业化的桥梁和通道,强化科技促进经济发展的功能,使学校在为区域经济发展和现代农业及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建功立业而赢得立足之地。

制定激励与考核并举的政策,使更多的人参与社会服务工程

针对一些教师深入实践不足,科技与生产需求结合不够紧密的状况,学校制定了激励与考核并举的政策,把深入农村和企业服务的时间折合为学时计算工作量,与年度业绩津贴挂钩。在职称评定和考核时,规定学时不足最低要求标准,可用深入农村和企业服务的时间折合为学时,并将“承担横向课题累积到校经费达15万元”也作为一条可选择的标准,不断调动大家参与社会服务工程的积极性。

基地布局点、面结合,为打造“块状”经济服务

黑龙江省50多个地市县均把东北农业大学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科技依靠力量,积极与学校建立科技教育合作共建关系。“十五”期间学校为他们编制区域农业经济发展规划和可行性研究报告20余部,培训乡村干部、科技带头人4900余人,农民30多万人,被国家科技部授予“农民科技培训星火学校”、“农民科技专家大院”示范单位等荣誉称号。

通过科技咨询与指导、科技大集、农民科技节、科普之冬、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加强科技服务,推广各项实用技术100多项,省委省政府联名授予学校“黑龙江省科技卫生文化„三下乡‟先进集体称号”,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也多次表彰学校“科技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报道中充分肯定了学校在服务“三农”和支持我省农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进入“十一五”以后,学校在面向广大地市县做好科技服务的同时,着重加强了几个富有区域代表性的市县建设,把区域发展中的问题变课题,系统出击,并派出科技副县长,按照不同的区域特点创建多种新农村建设模式,正为打造“块状”经济样板进行全方位服务。

建立新型科技联盟,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

在与地市县共同加强科技基地建设的过程中,学校一方面抓好科技应用示范工程建设,不断巩固与发展市校合作成果。另一方面还积极抓好科技招商,选择规模和发展潜力大的重点企业,建立新型科技联盟,共建实质性的技术中心和技木服务中心,形成紧密型的合作关系。

7.信息技术助力区域教育变革与发展 篇七

这次展演活动是对淄博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检验, 也是淄博市对信息技术教学成果的展示和总结。近年来, 淄博市以数字化校园、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工程为重点, 以推进创新应用项目为主线, 着力技术支持的教与学的创新实践, 激荡出新的发展活力, 取得了显著成效, 推进了全市教育信息化的进程。

以应用为导向, 着力技术支持的教学创新

2011年5月20日,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小学语文读写教学研究》课题活动之一——学生现场写作比赛在周村区凤鸣小学举行。与会教师现场出题, 40名参赛学生人手一台笔记本电脑, 自选题目作文, 经过简短思索, 手指如飞。一节课的时间, 上千字的文章一挥而就, 写景状物, 描摹细致, 想象丰富, 妙语如珠, 显示了学生们丰富的想象力和扎实的语文素养, 赢得了与会领导和教师的高度赞誉。

课题项目从2006年启动, 借鉴深圳南山实验学校成果, 汲取创新的教学理念, 有效介入信息技术, 采用丰富多元的教学策略, 引发了小学语文课程实施形态的变化和教学效益的极大提升, 学生阅读写作、思维情感、创造潜能得到了非常好的发展, 学校的办学效益和社会影响日益提升。如今, 这个项目已经成为淄博市基于信息技术推进语文课程改革的一个突破口。截至2012年10月底, 项目网站注册用户4000余个, 教师日志及学生习作数量34万余篇, 评论17万余条, 该网站已成为语文学科教学不可或缺的支撑。

网络环境下的英语教学创新实践项目, 是利用敏特网络英语平台等促进英语教学方式的转变, 提高学生英语学习成效的创新应用项目。2011年, 淄博电教馆、淄博实验中学等14个单位顺利通过“十一五”全国教育技术研究规划重点课题《应用敏特英语网络学习平台培养学生综合语言应用能力》子课题的结题鉴定, 得到专家高度评价。项目成效得到参与学校师生和家长的普遍认同, 参与课题的学校从10余所增加到50余所。在全国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的英语综合能力项目竞赛中, 淄博市中小学生连续两年获得全国地市级最好成绩。

近几年, 淄博市还在部分中小学陆续启动了交互电子白板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基于网络的自适应学习评测、即时反馈系统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魔灯 (Moodle) 网络课程平台应用实践研究等一系列信息技术创新应用项目, 这些项目大多是走进学科、走进课堂, 有效支持教学方式, 特别是学习方式变革的数字化学习项目。通过课题研究、教师培训、交流研讨、现场观摩等活动, 推进项目的有效实施, 提高了教学成效和教学质量。

信息技术创新应用项目的实施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益, 彰显了技术的教育价值, 推动了教育教学创新, 成为淄博市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一大特色和亮点。2011年6月底, 英特尔一对一数字化学习淄博现场交流研讨会在周村举行, 中央电教馆副馆长王晓芜给予淄博高度评价。

以培训为主线, 提高教师教育技术能力

2011年11月25日, 淄博市2011年度中小学信息化领导力校长研修班第四次研修活动结业仪式上, 校长们激动地发言, 总结研修收获, 表达心中涌动的激情。淄博十中李玉兰校长说:“我们不要抱怨环境不好, 硬件不好, 条件不好, 我觉得, 不管是做哪件事情, 只要从自身最基本的一点一滴开始做, 就能改变你自己, 改变你的团队, 改变你所在的环境。”“不管是数字化校园建设, 还是现代化学校, 我们作为校长, 确实应该去尝试一下, 不一定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能够成功, 但应该去探索实践, 为数字化学校建设做一点贡献。”淄博五中姜玉彬副校长如是说。

研修活动由淄博市教育局、上海师资培训中心共同主办, 围绕“教育领导者如何支持教师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业成效”这一基本问题, 以“创建或完善本学校的数字化校园规划”为主线贯穿学习始终, 采取任务驱动、小组合作、头脑风暴等学习方式, 让校长们深切体验了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学校管理中的应用, 对“信息技术对教育改革与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淄博市自2009年启动中小学信息化领导力建设工程, 每年举办一届信息化领导力校长研修班, 通过专家报告、考察学习、案例分析、实践反思、对话交流等方式和路径, 开展以数字化校园规划设计、技术支持的教学创新、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管理信息化、学校文化建设以及信息化效益评估等为主要内容的研修与实践活动, 提升校长的教育技术能力和信息化领导力。

在强化中小学信息化领导力建设的同时, 淄博市也加强了学科教师的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结合教育技术课题研究和信息技术创新应用项目, 定期举办现场观摩展示、课题交流研讨会、评选竞赛活动、专项培训等系列活动, 并先后参与了教育部—微软“携手助学”VCT创新应用项目、中国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技术启迪智慧”项目东西部教师远程合作备课培训项目、中央电教馆—甲骨文教育基金会ThinkQuest项目, 为学校和教师提供了参与高层次培训和交流的平台。通过项目的参与和活动的组织, 有效提高了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2011年, 在参与教育部—微软“携手助学”VCT创新应用项目评选中, 淄川区实验小学邓云峰、朱秀杰两位教师主持开展的《孝妇河不结冰之谜》研究性学习项目, 经过层层选拔, 脱颖而出, 获得全国一等奖, 并经过多轮现场展示、专业答辩, 最终被教育部选送, 代表中国到美国华盛顿参加“第七届微软全球创新教师大赛”, 与来自全球100多个国家的教师同台竞技, 这是淄博市教师在教师竞赛项目上第一次走出国门, 充分展示了淄博市信息技术应用的丰硕成果。

以活动为载体, 提升师生创新实践能力

2011年1月14日, 基于淄博市中小学师生连续几年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 市电教馆李光良、张店实验中学孙文姬等四位教师, 代表全市师生应邀参加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并亲耳聆听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要讲话。

会后, 淄博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赵新法接见了参会的四位教师, 并与教师们亲切座谈, 勉励教师们在教育信息化实践中再接再厉, 取得更好成绩。同时他对全市教育信息化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望:要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 以教育信息化作为引领和支撑, 加大工作力度, 强化工作措施, 拓展更广的领域, 实现更高层次的信息化应用;要做好信息技术创新应用典型带动工作, 进一步拓展应用范围和领域, 更好地发挥带动作用, 在完善、巩固、提高上取得新的更大的成绩;要以淄博教师参加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为动力, 推进全市教育现代化进程。

乘座谈会东风, 年内淄博市举办了面向学生的中小学学生电脑制作活动、机器人竞赛、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等多项评选竞赛活动, 极大促进了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 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举办了面向教师的基于交互电子白板的教学课例、多媒体网络软件、网络教研团队、数字教育故事等一系列信息技术教学应用评选活动, 调动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的积极性, 提高了广大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和实施能力, 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评选比赛活动本身不是目的, 而是为提升师生的信息素养, 促进信息技术在教与学中更好的应用, 提高教与学的成效。在与全国中小学师生同台竞争的较量中, 淄博市师生“驾轻就熟”的信息化能力和实力, 得以全面展示和展现。他们用出色的表现, 诠释了淄博教育创新的深刻内涵, 折射出了厚积薄发的淄博教育在信息化进程中呈现出来的可喜变化。

以工程为重点, 强力推进区域教育信息化

数字化校园建设工程、区域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工程是列入《淄博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的两项重点工程。

数字化校园建设突出学校信息化发展主体地位, 着力信息化育人环境建设和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学创新实践, 推进学校教学、科研、管理、家校互动、对外交流等多层面和全方位的信息化实践, 特别是转变教师教学、学生学习模式, 优化教育质量增长方式, 提高学校办学效能和现代化水平。

为推进数字化校园创建工作, 采取举办交流研讨会、现场观摩会, 邀请专家做主题报告, 外出参观考察, 借鉴先进经验和成果, 引进数字化校园管理平台、网络教学平台等一系列活动和策略, 引导学校结合发展实际, 优化学校信息化整体规划和建设, 为学校教学、学生学习、管理方式的变革,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有力的支撑。

8.以改革创新推动区域教育跨越发展 篇八

一、认清形势,整体规划谋发展

贺州作为后发展欠发达地区,经济总量小、财政收入少、社会发展滞后的基本市情及教育基础薄弱、水平不高、“欠账”过多等状况,决定了贺州教育发展面临诸多先天不足。因此,要发展贺州教育,必须认清形势、立足实情,科学制定发展规划,加大经费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有针对性地补齐教育发展短板。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制定出台了《贺州市加快改革创新全面振兴教育行动计划》以及《学前三年行动计划》《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指导意见》《高中教育突破发展工作方案》《职业教育综合改革方案》等一系列配套文件,明确了各项教育规划实施的责任主体、时间表和路线图,有计划、分阶段推进各项教育规划的实施。

在教育投入方面,贺州市在统筹用好中央和自治区财政资金的基础上,市、县(区)政府足额落实本级财政承担的配套资金,严格落实“三个增长”,保障教育财政拨款增长高于同级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在校学生人均教育经费逐步增长、教师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同时,多方筹措教育经费,加强推进重点和特色教育项目,积极向上级争取教育项目、资金,并严格经费预算和拨付程序,杜绝经费的挤占、截留和挪用,切实增强教育发展经费的保障能力。

在教育项目建设上,贺州市依托“全面改薄”“校安工程”等教育专项计划,建立“申报一批、落实一批、建设一批、补充一批、储备一批”的教育项目梯次推进滚动发展良性循环机制,通过深入实施校舍标准化建设、学生设备更新、中心城区教育项目建设大会战和教育信息化建设等“四大工程”,有效改善了农村薄弱学校办学条件,极大扩充了城乡优质教育资源,促进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进一步夯实了贺州教育发展的根基。

“十二五”期间,我市在财力十分有限的情况下,多渠道筹措资金8亿元,新(迁)建了贺州高中、龙山小学、八步三中等10所城区学校,新增义务教育学校学位7 000个,结束了贺州自2002年建市以来,城区没有新建一所学校的历史。

二、抓住核心,转变理念促发展

区域教育发展,既要立足本土,又要放眼四方。面对日新月异的教育发展变化,是坐等其成还是主动适应,考验着一个地方教育主管部门的智慧。实践证明,要转变校长、教师的教育理念,提升校长的管理水平和教师的专业技能,必须把目光瞄向教育发达地区,借助发达地区的优质教育资源,带动促进后发展欠发达地区教育实现优质、跨越发展。

近年来,贺州市通过实施“引智入贺、结对共建”和学校内涵发展教育质量提升项目,借助外力,苦炼内功,走出了一条区域教育优质发展的新路子。市政府组建了教育顾问团,搭建发展高端服务平台。教育顾问团由国内教育界的10位高水平专家学者组成,定期对贺州市的教育发展进行指导,为全市的教育发展出谋献策。

2014年7月,贺州市教育局与北京市西城区教委签订教育改革发展合作框架协议,借助首都的先进教育理念和优质教育资源,培养一批本土的优秀校长、教师,进而带动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在教育顾问团专家的指导下,贺州市还实施了学校内涵发展教育质量提升项目,通过课堂教学改革、校园文化建设、开展课题研究等多种方式,不断提升全市各中小学的办学水平。

校长、教师的教育理念逐渐转变后,贺州市又以深化课程教学改革为核心,利用教育信息化平台开展高效课堂建设试点,逐步缩小城乡学校教学质量差距,通过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和评价体系改革,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同时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德育、体育、美育工作方式,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深化学校内涵发展,促使基础教育办学质量稳步提高。

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教师队伍素质决定教育质量。近年来,贺州市创新中小学校教师补充、交流、培训和激励等多项机制,通过实施“优招优培”“支教走教”“支持改善”三大计划和“引智入贺”工程,实现了教师队伍增量提质。在教师培养培训方面,贺州市通过“国培”“区培”等五大平台对教师队伍进行多渠道、全方位的培养培训。通过贺州市名师工程、农村教师培训工程以及校长培训工程“三大工程”,依托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资源,致力于培养一批贺州名师。目前,贺州市教师的整体素质不断提升,城乡师资配置逐渐趋于均衡,有力地促进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三、关注全局,各类教育齐发展

近年来,贺州市秉持“关注全局,重点突破”的发展理念,围绕国家、自治区教育改革的相关部署,结合本市教育改革发展的实际,实施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改革措施,促进全市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发展。

一是以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为抓手,推进学前教育快速发展。坚持学前教育规模扩大与提高保教质量并重,深入实施两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以“学前教育资源扩张工程,师资补充和素质提升工程,办园行为规范工程”三大工程为载体,大力推进乡镇公办园和农村学前教育项目建设。深入开展集团化办园试点和多元普惠幼儿园创建工作,充分发挥优质园的示范带动作用,提高薄弱园的保教质量,使全市越来越多的适龄儿童享受到了普惠、优质的学前教育。

二是以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指南,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制定出台《贺州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指导意见》,启动实施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程,不断加大投入,优化学校布局,改善办学条件,均衡配置资源,逐渐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基本均衡。同时,推进“学区制”改革,试行学区制和九年一贯制对口招生,推动学区内校长、教师交流和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共享,有效解决了“择校热”、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超大班额”等难题。

三是以提升普通高中办学质量为目标,推进普通高中特色发展。大力实施普通高中基础能力建设,成功迁建了贺州高中、平桂高中,扩建贺州二高,实现普通高中办学条件优质化。推进普通高中课程和教学改革,创新教法、学法,完善普通高中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和奖励制度,促进普通高中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个性发展,探索区域高中多样化发展和学校特色发展的模式和办法。近年来,贺州市高考成绩硕果累累,一本上线率、上线人数连年攀升,2016年一本上线人数更是首次突破千人大关,连续八年保证有学生考上清华大学、北京大学。

四是以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导向,推进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制定出台《贺州市职业教育综合改革方案》,整合6所市直中职学校,组建成立贺州职业学院,有效解决了贺州中职学校规模小、专业弱、吸引力不强等问题。同时,围绕本地重点产业发展,全面调整和优化本市中等职业院校的专业布局和设置,形成若干服务本市重点产业和社会事业发展需要的骨干专业和特色专业,有力地促进了产教融合,为构建富有地方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探索了新路子。

……

风正好扬帆,策马启新程。站在新的历史发展起点上,贺州教育工作者将不忘初心,直面挑战,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政策,继续创新体制机制,着力解决教育布局、学校管理效能、优质资源供给、教育质量提升等问题,推动全市教育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为全面完成《贺州市教育强市发展“十三五”规划》的各项目标任务,形成惠及全市人民的公平教育,实现贺州教育现代化而继续奋斗!(本文作者系贺州市教育局局长)

(责编 欧金昌)

上一篇:测量员助理个人总结下一篇:莱芜市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