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教学论的(精选8篇)
1.有效教学论的 篇一
在人类教育史上,有个人占有光辉的一页,他的著作《大教学论》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第一次从哲学中独立出来,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部体系完整的教育学著作。这个人,就是17世纪捷克著名教育学家夸美纽斯。
由于作者所处时代的限制,书中存在一些神学原则和《圣经》思想,具有神秘的宗教神学色彩。但书中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措施仍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作者强调了教育的作用和教育对人发展的作用,认为所有的人都应当获得教育;对教学内容,方法及其艺术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说明;提出了一套教学原则,如直观性原则、循序渐进性原则、巩固性原则等,奠定了教学论的理论基础;系统地制定了分班上课的教学制度。
留给我印象很深的有几点:首先是通过教育才能形成一个人。
作者认为知识、德行与虔诚的种子是天生在人身上的,但是实际的知识、德行和虔诚要通过祈祷、教育、行动去取得。
我们每一个人不是一出生就懂得说话、走路和思考的,这些都是靠后天的教育、学习、训练才能达成的。每一个学生并不是天生就能说会道的,而是在父母熏陶、教导、示范、指引下不断学习发音、说话,在老师的教导与同伴之间的交往中逐渐得到发展的。所以我们老师,尤其是语文老师,更要在课上对学生的语言能力进行训练,及时抓住学生说话当中的漏洞、不足之处、语言不规范之处进行纠正指导,更要时时处处运用规范准确的语言以及语言文字的表达方式来以身示范,给学生良好的榜样作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系的规范准确的语言文字表达内容和方式。
我们还要鼓励学生多读课外书。阅读好书,我们可以从中得到有关人生的许多启示,可以从中体验到那些无法亲自去经历的东西。读课外书的好处可多了。读课外书可以增加识字量;很多同学在没上学前就认识了很多字,就是在课外书上认识的。读课外书可以丰富词汇量;书上有很多优美的词语,成语,可以让说的话很精彩。读课外书可以增添丰富知识;书上有各种各类的知识。读课外书可以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能力;多读书,可以很快就归纳出文章的主要内容。读课外书可以提高作文水平;读课外书可以增添智慧。读课外书可以给我们带来快乐。
总之一个人的成长是离不开教育的。
其次是教育要遵从三大原则:直观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巩固性原则。
夸美纽斯是探索教学工作规律最早的教育家。他提出的三大教学原则特别著名。
直观性原则这是教师必须遵守的一条金科玉律。在可能的范围内,一切的事物都应当尽量放到感官跟前。知道现在我还清晰地记得小学一年级的老师在课堂上为我们演示乌鸦喝水的“石子放进瓶子里,瓶子里的水就升高”的场面,就是那节语文课,让我对语文充满了兴趣,对语文充满了向往。开始喜欢语文,喜欢学习语文,直到现在我自己也成为了一位语文老师。直观性原则带给了我极大的改变。
循序渐进原则。学习必须循序渐进,要是层次高了,学生就很难学会、学懂。比如现在总听办公室里老师说,有的孩子不懂二十四计时法,区分不清白天和夜晚不同时间的说法和记法,还有的小孩怎么也搞不清人民币的使用方式等,我想这也许是教材本身高于学生的接受能力,使得孩子在接受能力上处于弱势。
巩固性原则。特别强调学生能够牢固地掌握知识并可以灵活运用。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通过实践把知识固定在记忆之中。具体而言,可以通过适当的温习与练习或者教导别人等方式使知识更加巩固。
2.有效教学论的 篇二
毋庸置疑, 由于各民族、各地域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各有不同, 也相应诞生了属于各自的美术课程和教学论, 这是历史形成的客观现实。当然, 人是能动的, 又会随着环境的改变而作相应的适应性改变, 于是就有了相互的交流, 也就有了美术课程和教学论的相互渗透和影响, 这种渗透和影响同时在不断改变它们的发展走向。过去的已成为历史, 现在的正在前行中整合, 那么, 它们的未来走向会怎样呢?
纵观美术课程和教学论的发展史, 再横向比较目前的状况, 我认为, 它们会朝如下几个方向发展。
一、交流的频繁必然导致其朝“综合化”方向发展。
无论古今, 还是中外, 当人类还处于蒙昧时代, 人们还意识不到交流意味着什么。但随着人类的快速进化和智慧的迅猛增长, 交流改变了一切。于是, 张骞开辟了“丝绸之路”、唐玄奘西行取经、鉴真东渡日本、郑和七次下了西洋、葡萄牙航海家迪亚士来到了好望角、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这些使者们带去了各自的文明, 也带回了当地文化, 在他们的足迹之后出现了不同文明之间不同程度的融合。
如果古代的人们用自己的好奇心和勇气进行了人类早期文明的艰难沟通, 那么现代人类的智慧使这种交流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人类文明的长足进步, 也促使各民族各地域的往来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巨大无边的“圆盘”不再, 地球变成了一个小小的“村落”。随着越来越密集的交流, 人们的审美观念也会逐渐带有外来色彩, 就像绘画中的“条件色”, 它使整个区域都有了共同的色调, 也趋于综合化了。正如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所述:宇宙间任何物体间都存在吸引力。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 各民族之间的人员交往都会对相关的领域有直接影响, 那种影响是绝对的、相互的。1919年, 中国接受了美国教育家杜威的教育主张和他的实用主义哲学, 从此打开了通向实验科学和现代文明的窗口, 融合之后而诞生的“壬戎学制”处处都体现了美国教学思维的痕迹。再看我们现在的课程改革, 实际也是接受了其他国家先进的教学理念, 而又在此基础上结合本民族教育特点有所创新的改革。美术课程和教学论作为教育范畴内容, 它们也不断地受到外来影响, 接受先进理念的洗礼。翻开根据新课改理念编定的艺术课本, 你会轻易地发现里面涉古及今, 包罗万象, 无不体现着教育新思维。各种知识在其中汇集、融合, 那么, 随后的美术教学论也该顺理成章地朝具有融合倾向的综合化方向迈进。
二、不同地域的不同审美趣味使之趋于“多元化”方向发展。
这是承上启下的一个问题:多种文化融合之后会相互淹没吗?显然, 如果是简单地搅拌呈杂烩状, 仅有物理上量的加减而无化学意义上的质的变化的话, 似乎由于外来力量的强大就会使一种文化受到强烈挤压而蒸发。但目顾历史, 几乎还没有一个民族因外来文化的影响而失去自己的文明;相反, 在接受外来文化的同时, 各民族都会有的放矢, 更多的是为我所用, 再结合本民族特点, 使之成为更新的民族文化。各民族又会彼此尊重民族风情, 各国政府也会加大民族文化开发的力度, 如此一来必会形成“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的局面, 文化多元已成必然。那么, 相应的, 各民族负责文明传承的文化部门会制定不同的政策来发扬本民族文化, 而依托各主管部门政策制定的美术教育内涵里的美术课程和相关的教学论肯定在其进一步发展过程中呈现出多元化倾向。显然, 多元化会使未来的美术课程和教学论更加丰富, 它们会义无反顾地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 美术教育的前景也会更加美好。
三、发现更多区域特色, “本土化”特征欲将显现。
当然这里所指的“本土化”方向并非狭隘地回归“原始”, 也非倒退为自闭, 而是顺应发展需求, 深入发掘内部潜力, 去努力发扬那被忘却的精华。“本土化”不会拒绝或抛弃已吸收的外来文化, 它在与其他地域文化融合之后的基础上, 进一步寻找本地域原本兴盛但在区域快速发展过程中未得到充分重视的“原创”瑰宝。确实, 原创不可替代, 原创更具特色和吸引力。试想, 被誉为“百戏之祖”的昆曲为什么能被成功申报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呢?究其原因, 是它独具特色的魅力征服了人们, 它那抑扬顿挫、婉转跌宕的唱腔所传递出来的美非同一般, 节奏的轻重缓急被艺术家们拿捏得极其到位, 蕴含着无限的“吴侬软语”风情和地方特色, 令人回味无穷, 其名垂戏史亦理所当然;再如潍坊风筝, 原本“扁平”的风筝变得多么立体和富有内涵。作为地方传统项目, 它不但没有因岁月的流逝而消亡, 反而在对其自身的挖掘中绽放出异样的光彩。它们确实是“本土的”, 却被世界接受了, 可见, “本土”本身并无不好, 就看如何把握它的发展走势了。如果各民族都能好好挖掘具有本土特色的艺术, 艺术就会绚烂多姿。现在提倡对“校本”教材的开发和应用, 将来, 若更多这样的本土教材被开发、使用, 那么, 相关的美术课程也会增加更多的本土气息。显然, 随之而来的教学研究也会增多, 理所当然, 由此而产生的教学论也会随之兴起;到那时, 水到渠成, 美术课程和教学论的另一个分支趋势“本土化”也就产生了。
四、美术课程的实施平台日趋“现代化”。
美术课程的现代化体现在其理念的现代化、目标的现代化和实施过程的现代化。现在使用的美术教材是基于现代教育技术而制定的,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快速发展, 所属领域里的美术课程也必将乘上这趟时代列车, 加快它现代化步伐, 处处洋溢“现代”气息。其中“教学理念”、“准备方式”、“授课形式”、“讲学内容”、“评价观念”、“交流平台”一系列环节都是美术课程的组成部分, 而这些无一不要求通过现代教育方式来实现。可见, 美术课程的现代化无疑是它的时代特征和发展方向。
五、教学论的理念基础更加“未来化”。
教学论作为对美术课程具有指导意义的理论, 尽管在它们的发展史上, “课程”占尽先机, 但扮演“从课程中来, 又回哺课程”的幕后舵手“教学论”在将来肯定会后来居上, 它将更具前瞻意识, 其对美术课程的理解在“理念”领域的体现无疑始终走在美术课程改革的前面, 而且会不失时机地预测和引导美术课程改革的方向, 给美术课程的发展以恰当的定位。因此, 教学论的“未来化”将会在未来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
综上所述, 现行各种版本的美术课程和相应的教学论都是在其发展过程中得以不断完善的。美术课程的实践是教学论发展的基石, 美术教学方法论层次的提升又会推动和指导美术课程的优化设置, 使其向更加合理的方向发展, 它们互为补充, 交相辉映。它们在各自的发展史上是相互依存、交替行进的, 在未来, 随着外界因素的不断变化, 它们也定会以更加丰富的交替上升的形式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文军, 李云淑, 王俊.高中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实践智慧.
3.科学教学论的学习体会 篇三
关键词:科学教学论教师技能培养学习体会
科学教学论和科学实验教学研究则是培养新一代科学教师的关键课程,其目的是“使师范生树立现代教育理念,掌握学科教学的基础理论和学科教学的基本技能,具备从事学科教学和进行教学研究的初步能力”[1]。然而如此重要的一门教育类基础课程,却由于课时少、内容多等原因,在实际学习中会遇到很多困难。本文就个人科学教学论学习体会报告如下。
一、充分利用假期、课余时间,合理安排课程时间
当代大学,存在一个普遍现象,就是大学生平时的课程量少、作业量少、学习压力小。因此,相比较而言,大家的课余时间充裕。但是大部分大学生并没有好好利用这些时间。开学前的假期,完成教师为学生布置的作业,这样一方面很好地预习新课程,也促进自己充分利用假期时间,提前了解熟悉关于教师招聘考试的一些题目以及答题技巧,为将来正式面对教师招聘考试打下坚实基础。完成的作业如下:1、预习科学教学论教材,了解并熟悉中小学的科学教材以及课程标准;2、提前预习教学技能内容,可以前往图书馆或网上查找资料或参阅教师发送的电子书;3、查阅关于“当教师的利弊”方面的资料,开学后安排相关教学辩论活动;4、提前预习教学设计的内容与方法,尝试设计中小学科学课堂教学;5、按照下发的“教师技能训练活动安排”和“结构化面试训练活动安排”信息,提前做好预习。
除了这些基础知识与技能之外,了解熟悉关于教师招聘考试的题目以及答题技巧也是相当重要。因此,利用老师下发的“教师结构化面试试题”信息,我提前做足准备。将其细分为6类:自我认知类、综合分析类、人际交往类、计划组织协调类、应急应变类以及处理学生问题类,这六大类试题共计百余道,涉及全面,范围广泛,我将这些题目一一看过,并且对这些题目一一做出自己的解答,做到心中有数。
二、自主竞标,教师技能培养
老师根据科学教育的特色以及教学方式,整理出了一份“竞标项目一览表”。其中,竞标项目共计10项,分别为课堂导入技能训练、课堂教授技能训练、课堂提问技能训练、课堂结束技能训练、课堂板书技能训练、课堂演示技能训练、课堂调控技能训练、媒体运用技能训练、课堂评价技能训练以及教师职业形象设计。让学生自由分组,进行竞标,竞标成功后对全班同学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通过这样的小组活动,在完成课程任务的同时,更多地需要我们小组成员之间进行交流,互相配合。因此,我的交际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均得到了锻炼;其次,在这一过程中,我也发现了自己身上存在一些不足,比如课件制作方面,我的技术还欠佳,对于上讲台发言,我还有一丝胆怯,看到这些不足,我清楚知道,我应该利用平时的这些小组活动,积极去改正弥补。
三、团队合作,模拟上课,实战得经验
中小学科学中存在大量实验内容,但是,大学的实验内容与中小学实验内容往往有很大的差距。适当加强大学学习内容与中学教学内容的联系,同时要重视培养师范生的专业性科学理解,采用正确授课方式,以确保师范生自己明确每一实验的目标、任务、操作原理及过程[2]。在“科学实验教学研究”课程中,我们全班分组,每组4-5人。小组成员在组长的带领下,合理分工,利用一周时间整理中学教材中所有试验内容,并罗列所有试验所需要用到的实验器材,以及这些实验器材的作用、使用时的注意事项等。在整合各类实验项目后,给每小组按顺序安排实验课程内容。每小组负责一个实验,组内成员自行分工并提前准备教具,而班级内其余学生充当中学生,利用实验课堂时间进行正式上课。课堂结束后,全班学生按小组分别从学生、听课教师、课程优点以及缺点这些角度对本小组学生的上课情况进行讨论评课。这样的团队实战练习,给予师范生更多机会,让我们提早尝试着做一名科学老师,亲身体验想要上好一节课的艰辛,能够尽早调整自己的教师形象,为将来走上教师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结语
虽然从开学前的寒假便让学生开始忙碌,但是一环紧接一环,并没有在一个时间段里安排所有事情,而是将这些零碎的事情进行整理整合后,循序分配给学生。这样的课堂,更多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动手、自己发言、自己思考、自己改进。更多的任务则是按小组分配进行的,在小组内,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带动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同时自己的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最终达到共同进步;在小组间,本小组认真完成自己任务的同时,与其他小组分享,全班提高了学习效率并且收获丰富;培养了每一位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更重要的是教师技能均能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邓磊.我国高师综合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框架的构建研究[D].重庆: 西南大學, 2012.
[2]兰明庆.浅探教改中教师与学生的主导与主体关系[J].科技视野, 2012(28): 8.
4.学习教学论的心得体会 篇四
2010-2011学年马上就要即将结束,回顾这一学期的学习生活,有辛勤的付出,有甜美的收获,也有让人叹息的不足与遗憾。现在我一个人静静地坐在宿舍里总结一下我这一学期在《信息技术教学论》的学习过程中的得与失。
其实在刚拿到《信息技术教学论》教材的时候,我认为这门课程应该会上的相当枯燥,沿袭传统的老师灌输式的模式进行教学。说实话当时真的是看到这门书就头痛,想想要上这门课就害怕。可是姚老师的特殊的分组讨论的教学方式却很大程度上调动了我学习的积极性。
尤其是我们组在全班六个组里面相对比较特殊的组员组成,也从侧面让我得到了更多的锻炼,让我更好的懂得了如何与不同的人相处。我所在的组是第五小组由十一个成员组成,有六个男生和五个女生。说实话不是每一次上课我们组都实到人数等于应到人数的,除了十六周晚上的那一次。而且每一次的作业也并不是大家平均分配完成的。虽然在做作业的时候难免心里会有小小的不爽,为什么自己要付出的比别人多呢,可是和大家在一起谈天说地的时候还是好开心。因为大家立场不同,认知结构不同,经历不同,所以在每一次讨论的时候都会在不经意之间碰撞出令人眼前一亮的火花。或许因为我们组在老师同学眼里总是乱糟糟的,可是我觉得我们的讨论的某些结果还是挺有新意的。比如在有关在有关讨论法的讨论中,我们得出了“让学生从乐于参与讨论,到一参与讨论为乐”的结论,在关于“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环境访谈报告”中我们通过与临汾市第七中学信息技术老师的深入访谈得出这样的结论:“对于信息技术的学科性质而言,信息技术本身就是传播信息和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工具,是“鱼”和“渔”能够兼得的工具。所以信息技术课程在改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的基础上,还可以把学习方式提升到发现学习的高度,为培养学生的创造素质打下良好的基础”等等。
在这门课程的学习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活动主要有两个:教师访谈和课前五分钟的粉笔字练习。先说一下这次关于整个访谈报告过程点点滴滴吧。在访谈报告的编写过程中,我们集思广益,吸取老师和同学们的积极的思想。访谈内容分两块:学校机房硬件资料和人文资源访谈。通过对最初问题的分析和整理,最后确定了 个问题。经过与临汾市第七中学信息技术教师X老师的多次协商,最后定于2011年4月25日与X老师进行了关于临汾市第七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环境的交流。通过访谈,我们对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情况以及学校资源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由于信息技术只列入会考范围,而且难度不大,所以同学们大多将信息技术作为消遣放松的课来上,教师也也给予学生充分理解,课堂上教师讲的内容很少,其余时间交给学生,让他们自由练习。学校在硬件配置方面很多都是应教育局等的要求做面子工程,并没有在教学中得到很好的应用。除了对高中信息技术了解更沉入以外,我认为我最大的收获还在于第一次真正实际运用了访谈这种科学的研究方法,而且在实际运用过程中也发现了自身的不足之处。1.我们虽然在访谈以前设计了访谈提纲,但在真正应用于访谈过程中,却因访谈目的不明确,导致问题过于浅显。2.在访谈中过于关注自己关注的问题,而忽视访谈目的,几乎出现本末倒置的现象。3.我个人认为高中信息技术老师有点过于安于现状,与我心中关于老师的定义有一定的差距。例如,在我让高中的时候,我的信息技术老师就经常教导我们,当今社会信息瞬息万变,要关注新信息。可是当我问及X老师是否会经常去关注这方面的信息时,他却以时间有限或者这与他所教课程无关而否定之。再来说说关于粉笔字练习的那次酸甜苦辣的经历。在上去写以前,我们设计了很多种方案,想给大家眼前一亮的感觉。结果好像有点过于注重形式而缺少了对内容的关注。所以写上去的句子长短不一,没有很好的表现出我们的初衷。
在这门课的学习过程中,我最大的实际收获是通过三次登上讲台,很好的锻炼了自己。使自己讲课的语言和体态方面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出现“恩”“然后”等口头禅的次数大为减少,动作也少了一分僵硬感,多了一丝女老师应有的甜美的微笑。这还间接促进了我在微格教学中相对较好的表象。^_^ 我做了“学生注意力”“讨论法”以及“日本信息技术发展史”小组汇报。“日本信息技术发展史”是第一次,由于这一次准备的不够充分,自己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也不够透彻,所以在汇报过程中基本上是完全依赖与ppt,我站在讲台上相当于一个播放器,把ppt中的内容给大家念了一遍。在第二次汇报“学生注意力”时,我总结第一次的失败经验。由于这一部分内容在心理学的学习过程中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所以自己对ppt中关于这部分的内容基本上吃透了,在讲课的过程中就能够脱离ppt,根据自己的理解,真正的将给大家听。虽然这一次相对于第一次登台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我自己还不是很满意,认为这次作业中完全是前人之谈,没有自己的创新点。所以在第三次关于“讨论法”的汇报中,我避陈出新,总结出我们小组的观点: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民主讨论,让学生从“可与发言”,发展到“以发言为乐”。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认为能力的提高比单纯的知识的获取更有用。我在这学期《信息技术教学论》这门课的学习中,不仅学到了关于信息技术课程目标,信息技术课程内容,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评价,信息技术教师发展方面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我学会了如何运用访谈进行科学研究,提高了自己的讲课技能,在小组写作中增强了合作交流意识,更善于和大家合作了。
5.新编数学教学论的读书心得 篇五
这几天我读了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由涂荣豹、王光明、宁连华编著的《新编数学教学论》一书,感觉颇有收获和心得。
本书以“现代数学教育观”和“现代数学观”开篇,把对数学教学的思想认识作为全书的引领,把“数学课程理论及其发展”、“数学学习理论及其教学启示”和“数学教学理论及其运用”作为数学教学研究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数学概念的教学”、“数学解题的教学”、“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数学课堂教学情竟的创设”;对“数学课堂教学的提问”、“数学课堂教学的语言”、“数学课堂教学的结束”、“数学课的备课与说课”等数学教学基本技能进行了有效的阐释,并辅以教学案例,提供数学教学的示范。此外,本书还对中学数学建模和数学教育科研进行了介绍,以拓展学生视野,为学生未来的教师专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们的首要任务是明确数学教学的根本目的、领会数学教学的基本原理、掌握数学教学的基本技能,形成数学教学的科学认识。数学“教学”具有一般教学过程的性质,又具有“数学”教学特殊过程的性质,这种双重性质的数学教学过程构成了数学教学研究的对象。基于这样的思想认识,数学教学问题的研究就应该以“教与学对应的原理”和“教与数学对应的.原理”双重轨道进行。而“教与数学对应的原理”的核心是:数学教师必须精通数学教学的内容,把握数学对象的本质,掌握数学思想方法的精髓,了解数学教学的价值,并把它们展现或渗透在数学教学中。本书的撰写内容正是遵循了这样的二重原理。
下面是我就本书的第8章《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的一些自己的体会和看法。
中学数学教学内容从总体上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个称为表层知识,另一个称为深层知识。表层知识包括概念、性质、法则、公式、公理、定理等数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深层知识主要指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
表层知识是深层知识的基础,是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的,教材中明确给出的,以及具有较强操作性的知识。学生只有通过对教材的学习,在掌握和理解了一定的表层知识后,才能进一步的学习和领悟相关的深层知识。
深层知识蕴含于表层知识之中,是数学的精髓,它支撑和统帅着表层知识。教师必须在讲授表层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地渗透相关的深层知识,让学生在掌握表层知识 的同时,领悟到深层知识,才能使学生的表层知识达到一个质的“飞跃”,从而使数学教学超脱“题海”之苦,使其更富有朝气和创造性。
那种只重视讲授表层知识,而不注重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是不完备的教学,它不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真正理解和掌握,使学生的知识水平永远停留在一个初级阶段, 难以提高;反之,如果单纯强调数学思想和方法,而忽略表层知识的教学,就会使教学流于形式,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学生也难以领略到深层知识的真谛。因 此,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应与整个表层知识的讲授融为一体,使学生逐步掌握有关的深层知识,提高数学能力,形成良好的数学素质。
1、中学数学中的主要数学思想和方法
数学思想是分析、处理和解决数学问题的根本想法,是对数学规律的理性认识。由于中学生认知能力和中学数学教学内容的限制,只能将部分重要的数学思想落实到数学教学过程中,而对有些数学思想不宜要求过高。我们认为,在中学数学中应予以重视的数学思想主要有三个:集合思想、化归思想和对应思想。其理由是:
这三个思想几乎包摄了全部中学数学内容;
符合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及他们的实际生活经验,易于被他们理解和掌握;
中学数学教学中,运用这些思想分析、处理和解决数学问题的机会比较多;
掌握这些思想可以为进一步学习高等数学打下较好的基础。
此外,符号化思想、公理化思想以及极限思想等在中学数学中也不同程度地有所体现,应依据具体情况在教学中予以渗透。
数学方法是分析、处理和解决数学问题的策略,这些策略与人们的数学知识,经验以及数学思想掌握情况密切相关。从有利于中学数学教学出发,本着数量不宜过 多原则,我们认为目前应予以重视的数学方法有:数学模型法、数形结合法、变换法、函数法和类分法等。一般讲,中学数学中分析、处理和解决数学问题的活动是 在数学思想指导下,运用数学方法,通过一系列数学技能操作来完成的。
2、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模式
数学表层知识与深层知识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这就决定了他们在教学中的辩证统一性。基于上述认识,我们可以给出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一个教学模式:
操作--掌握--领悟。数学思想、方法教学要求教师较好地掌握有关的深层知识,以保证在教学过程中有明确的教学目的;“操作”是指表层知识教学,即基本知识与技能的教学。“操作”是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基础;“掌握”是指在表层知识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表层知识的掌握。学生掌握了一定量的数学表层知识,是学生能够接受相关深层知识的前提;“领悟”是指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对掌握的有关表层知识的认识深化,即对蕴于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 有所悟,有所体会;
数学思想、方法教学是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过程,往往是几种数学思想、方法交织在一起,在教学过程中依据具体情况在一段时间内突 出渗透与明确一种数学思想或方法,效果可能更好些。
6.语文教学注重创新教育浅论的论文 篇六
“为有源头活水来。”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应紧紧围绕“活”这个中心,做好创新教育这篇全新的文章,:给学生一个活跃的教学气氛,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萌芽,鼓励学生学得“活”,敢质疑,勇探究,培养创新能力,认真研究,努力教得 “活”,以教师的创新之火点燃学生的创新之火,开展开放性教学,在活泼生动的语文课外活动中进行创新教育。
一 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增强教学的民主性。
民主性是创新教育不可或缺的内在特性。教学管理学的研究表明,民主型的领导方式,会使学生心情舒畅,思维活跃,表现出较高的独立性,学习效率高。学生感到宽松、融洽、愉快、自由,没有任何形式的压抑和强制,才能自由与自主地思考、探究,毫无顾忌地发表见解,大胆果断地决策并实施,才有可能发展自己的潜能,实现创新。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允许学生犯错误并改正错误,给每位学生以展示自己才能和水平的时间和空间。例如当学生一时回答不出问题时,教师要有耐心,给学生充分的思考余地“再想想”、“是否换一个角度考虑?”、“请先坐下思考一下”等等。即使学生回答错了,也不应立即否定,可先让他坐下,请别的学生回答或请大家讨论,以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中尤其要创设条件,给后进生、学困生以更多的成功的机会,善于发掘他们的“闪光点”,并给予积极的良性反馈,使他们拥有成功体验,形成正确的“自我概念”,增强学习和创新的自信心,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
如果没有教学民主,独断专行,学生感到有一种无形的压力,顾虑行政管理,就会造成课堂气氛的沉闷和压抑,个人聪明才智与激情都被窒息,最终扼杀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努力给学生营造一个活跃的教学气氛,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萌芽。
二 注重因材施教,精心设计,增强教学的针对性。
教得“活”,才能教得生动,才能提高教学效率。针对不同的文章、不同的学生,教师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手段和思路,认真研究,不断改进,结合实际,困材施教,以给学生新的刺激、新的感受、新的体味,从而保护学生学习语文的鲜活性、求知的进取性、思维的活跃性。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动机。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以适应每个学生,或讲授法,或讨论法,或谈话法,或练习法,或实验法,或点拨法,或读书笔记法。尤其是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如幻灯、录音录像、投影,特别是计算机辅助教学,体现教学的直观性,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我们要抓住语文教材自身的特点,不断变换教学思路,寻找最佳切入口,落实语言文字训练。如以课本剧表演的形式再现课文故事情节,通过表演,让学生展示体验的环境,把握人物的地位和性格,感受戏剧冲突的紧张和有趣,这种体验学习使学生在高昂的气氛中,实现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在教学过程中的统一。当学生有了较充足的体验之后,教师及时地诱导他们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并组织学生就不同的感受展开讨论,开阔思路,加深理解。又如教《济南的冬天》时,在通过多媒体让学生感受济南冬天的美丽景色后,为发挥自已的想象,画画自己印象中冬天济南的美景。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出济南冬天的美,加深了他们对课文多侧面地理解。
因材施教,精心研究,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其实质是教师以自己的创新之火,点燃学生的创新之火,最终形成燎原之势。
三 鼓励大胆质疑,勇于探究。增强教学的参与性。
俗话说:“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不疑则不进。”思生于疑,大胆质疑,勇于探究,是培养学生创新观念和创新能力的基础。教师不仅应该传授语文基础知识,培养基本技能,更应该注重在学生的探究,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形成独立思考、独立学习的兴趣、能力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以自主探究为主要特征的创新能力,贯穿和渗透于语文教学各个环节中、在教学中,除了让学生知道“是什么”之外,还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是这样”、“能够是什么”,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发表独特见解、设想,完成富有个人特色的创造性作业。对于教师的分析和有关观点,应允许学生有不同看法,不要也不必强求一律,禁锢学生思维。对学生质疑问难、敢于亮出自己观点的做法,教师要进行积极性评价,或给予表扬,或加以鼓励,使之有一种成就感,弘扬这种探索精神。
同时,教师要加强学法指导,教给学生质疑探究的方法。
要善于引导学生在课内外收集材料,通过倾听观察、对比异同、评论反话等手段,自主地进行探究。在教学中,可打破单一的班级授课模式,展开讨论,获取知识,真正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增强教学的参与性。
写作教学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一个良好载体。创造性思维有很多特性,变通是关键。在作文教学中,可着重启发思路,引导学生展开“换位思维”,经常进行 “一题多做”、“一人多面”、“一事多评”等多角度的思维和写作训练-同时结合学生思维的活跃性,进行童诗、童话写作等尝试,从而起到事半功倍、一举两得的效果。
四 开展语文课外活动.激发学生兴趣,增强教学的开放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有可能激发创新意识,加大创新尝试。因此,语文教学实施创新教育,不应局限于课堂上,束缚在教材中,限制在教师的可控圈内。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加强课外阅读,不但拓宽了学生知识的视野,更可贵的是让学生在活动中经受各方面的锻炼,激发浓厚的语文学习兴趣,在课外活学活用课堂所学知识,增强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并有助于他们自主地创造性地开展活动,在活动中提高自己的语文综合素质。
近年来,我们在抓紧搞好课堂教学的同时,开展了一系列的语文课外活动,如读书评书、征文比赛、影评、诗文吟诵、演讲、诗配画、猜谜等,内容丰富,生动有趣,很受学生欢迎。我们还组织学生文学社,指导进行童话、儿童诗等的创作,并创办文学社报,为学生发表习作提供一个园地。语文课外活动,形式不拘,重在开放,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学生作文在市、镇各项征文比赛中多次获奖,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了充分的挖掘。
7.有效教学论的 篇七
一、职业教育学论的形成与发展
职业教育教学论是研究职业教育的一门学科, 也就是有关职业教育的知识、学说和理论。职业教育教学论就像是联系职业技术、经济与学科之间的桥梁。简单来说, 职业教育教学论就是研究社会上的职业教育, 分析职业教育的方法论。我国的职业教育教学论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自成立到现在已有半个世纪多的历史, 但出版的著作却屈指可数, 当下我国的职业教育教学还不够成熟, 其根本原因在于研究对象不明确, 思想不成熟, 体系不完整。
1、形成
在文化大革命以前, 我国的职业教育一直处于沉寂状态, 在1978年改革开放的伟大政策下, 职业教育开始发展, 相关的职业教育学论也开始大量出现, 以至于蓬勃兴起。早期, 我国的职业教育学论并不是由本土产生, 而是由外面引进的, 刚开始引进的是国外关于职业教育成功的经验和他们比较有名的学术著作, 国内的相关人士也在此基础上竞相模仿起来, 这从1981年日本人所著的《职业教育》到1984年我国高奇的《职业教育概论》可以看出来。之后, 我国的许多学者在职业教育学方面开始了大量研发工作, 如姜大源同志的努力就卓有成效。
2、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变, 职业教育教学论也拥有强大的市场需求并得到发展。一些关于职业教育教学论的著作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一群专门研究职业教育教学论的人员开始闪耀舞台, 如:张福珍、吕可英、纪芝信、孟广平等, 他们的著作开始大幅度的研究职业教育教学。随后的一段时间中, 我国的职业教育教学论不断完善, 并波及到关于职业教育的心理学、职业教育的史学, 还有关于职业教育教学一些衍生学科等, 这些理论使得职业教育教学论在不断的完善、发展, 从而成为一门系统的、较为独立的学说。
二、职业教育教学论的研究对象
职业教育教学论在刚刚创始的时候, 人们并没有明确的指出其研究对象, 这也是每一门科学的通病, 然而, 研究对象对于一门学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它不仅是其理论的来源, 更是其在社会上站住脚的基石。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教学论的研究对象也在不断地涌现、补充和变更。
1、改革开放以前
解放后不久, 我国出版了一本书《职业技术教育学》里面认为, 职业教育教学论开始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了, 并且它研究的就是职业技术教育, “这有可能使职业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一级学科”, 这是我国首次对职业教育学进行了定义, 也标志着我国职业教育学的诞生。
2、改革开放后到2000年
改革开放以后, 是职业教育教学论的发展阶段, 开始与科技、经济发展, 社会进步, 培养人才之间相挂钩, 与生活各个方面休戚相关, 生活中处处充斥着职业教育的气息, 职业教育学教论也开始研究职业教育到底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改变, 是否能促进经济发展, 能不能改变我们的生活面貌和更高要求。
3、2000年以后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 社会矛盾的加剧, 职业教育教学论的研究对象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它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研究职业教育的各方面了, 它还开始站在了哲学的立场上分析和探讨问题, 已经深入教育的各方各面, 甚至还深入研究了职业教育的规律, 从人文的角度出发, 深入分析问题, 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职业教育教学的特色与教学任务
目前来说, 职业教育教学是非常有特色的, 针对性、务实性、专业性都是它的优点, 进行专业的职业教育可以帮助学生迅速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快速进入工作状态, 学习职业技术的人有较高的就业率, 而且学习时间短, 费用低, 也可以把职业教育看成是学习速成教育。职业教育教学已经成为“建立在与专业方向应对的工程学科和专业领域技术工人的职业科学之上”非常不错的学科了。
目前, 职业教育教学已经踏上正轨, 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人们的关注, 教学任务也更加规范和明确。
首先, 职业教育教学论研究自身的发展问题。职业教育教学的理论还不太成熟, 社会上研究其理论的文章还太少, 尽管可以找出几篇来, 但是其思想不是很深刻, 分析也还是不透彻, 也就是说其还没有形成广泛的影响, 对社会还没有造成改变。所以, 以后的职业教育教学还应该不断加大自身的影响, 充实其理论。
其次, 职业教育教学论还应该研究如何将职业教育资源进行优化配置, 比如教育目标与实际情况的分析, 职业教育教学场地的问题, 如何能达到最佳教育效果, 及室内多媒体演示和室外实践相搭配, 甚至是不同的人才应该如何利用职业教育来使其发挥聪明才智的研究, 使职业教育实现因材施教的目的。
第三, 职业教育教学论还不能放弃原有的知识体系, 用批判的眼光看待以前的教育教学论是否符合现在的社会现实, 是否适应经济的发展需要, 并加以补充, 完善原有的知识体系。
最后, 职业教育教学论还应该研究与实践的关系。一般来说, 职业教育相比于大学的教育来说更注重实践, 大学教育是常识性教育, 并不注重实际, 然而, 职业教育不一样, 它更注重的是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实践成了职业教育的鲜明特色。所以, 职业教育要致力于实践, 通过实践教学让每个学生都能掌握一种以上的技能, 使之成为国家的栋梁。
四、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 职业教育教学论也在不断的成长, 其理论也在不断地完善, 不管今后教育向哪一个方向发展, 职业教育都将是不可或缺的教育方法之一。所以职业教育教学论所担负的任务是非常艰巨的, 只有把握了职业教育教学论的精髓, 才能是职业教育教学论真正的为我们所用, 为我国的职业教育工作做出贡献, 为我国的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的通用教学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7.[1]姜大源.职业教育的通用教学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7.
[2]石伟平.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技术[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6.[2]石伟平.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技术[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6.
8.两种课程与教学论的分裂与融合 篇八
关键词 理性主义 感性主义 课程与教学论 分裂与融合
在西方教育史发展的过程中,自古希腊以来在课程与教学领域就存在理性主义和感性主义两条不同的认知路线。长期以来,理性主义课程与教学论成为学校教育的主导,感性主义的课程与教学论则基本被排除在学校教育之外,两者之间的分裂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但是,感性主义的课程与教学论争取自身合法地位的努力却没有停止过,特别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新教育运动和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开展,对改变以上倾向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一、两种课程与教学论生发的社会和哲学基础
古希腊社会创造了高度的物质和精神文明,两种文明不同的传承路线为两种不同的课程与教学论的出现提供了现实的可能。在希波战争前,古希腊已经发展起了高度的手工业、商业文明,而希波战争后雅典社会契约形式的学徒制已经出现,主要依靠在生活中观察与模仿来获得知识技能的学徒制毫无疑问是当时知识传承的主要形式。有别于物质领域的知识传承方式,在精神领域以泰勒斯为先导的古希腊哲学家们试图借助人类的理性或经验以自然的而非宗教的方法来解释宇宙,由于精神领域的知识更多需要确切的定义、缜密的思维和有力的论证,因此其主要的教学场所是学园或类似学园的地方,其教学更多的是借助于问答、辩论等方式。物质和精神领域知识不同的传承方式是不同的课程与教学论出现与最初分裂的现实基础[1]。
以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哲学家关于什么是知识、知识的来源等方面不同的观点为两种课程与教学论的进一步明确奠定了思想的基础,而他们在各自学园中的教学实践,也成为践行其课程与教学思想的最好场所。柏拉图认为:“感官知觉是不真实不可靠的。感觉对每个人都是特殊的。”在柏拉图看来,只有永恒不变的理念才是真正的实在,在这一世界观的指导下,柏拉图将永恒不变的理念作为认识的对象,他认为借助感知觉并不能获得真正的认识,所有的知识都必须建立在理性认识的基础上[2]。而亚里士多德明确提出,世界是由客观存在的个别事物组成的,个别事物决不是因为有什么在它之外且与它相分离的理念的存在而存在的。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类的认识活动来源于对个别事物的感觉。他提出:人在婴儿时如一块白板,上面什么都没有,在受到外界事物的刺激后产生了感觉和知觉,而各种不同的感知觉汇合一起,人们就获得了某个对象全面的图景。亚里士多德的第一实体观点是感性主义的课程与教学论立足的基点。但是,由于亚里士多德关于感觉经验是知识的源泉的论述并没有贯彻到底,他习惯将感性认识所得到的知识看作是一种卑贱的仆从的知识,因为这些知识仅仅告诉了人们个别或特殊的事物“是什么”,却没有告诉人们一般的概念“是什么”以及“为什么”,所有这些还须调动理性认识来实现。柏拉图的理念论和亚里士多德第一、第二实体的论述,不仅影响了其后哲学发展的方向,而且也为理性主义和感性主义课程与教学论的进一步明确奠定了思想基础。
二、两种课程与教学论在不同时期的分裂与融合现象
正是立足于古希腊社会现实及其哲学发展的基础,自这一时代起,理性主义课程与教学论在学校教育中毫无疑问处于唯我独尊的地位,而感性主义的课程与教学论则被排除在学校教育领域之外几乎难觅踪影。但是以上现象终将因为人类自身的觉醒和社会的发展进步而得到彻底的改观,感性主义课程与教学论走向学校教育的过程不仅代表了感性主义课程与教学论最终获得了与理性主义课程与教学论平起平坐的地位,而且也预示着两者从最初的分裂走向最终融合并共同服务于当代课程与教学实践的发展。
1.文艺复兴运动之前两种课程与教学论的分裂
文艺复兴运动之前,西方经历了古希腊、古罗马及其之后千年的中世纪,由于理性主义与感性主义课程与教学论的分裂,尽管学校教育中会有少量主张通过模仿、练习来获得某项技能的做法,但整体来看,感性主义课程与教学论在学校教育中还是很少有立足之地,学校依然是最重要的理性、智力能力培养机构。只有出身高贵或智力超群的人才有接受学校教育的必要和可能,学校教育内容多以抽象或学术内容为主,教学方法在高等教育阶段主要是问答、沉思和辩论,在中小学阶段则主要通过讲授、记忆、背诵来进行,对学生的评价主要依据学生对于课程内容的掌握和智力技能的运用。特别是在初中等教育层次,纪律要求严格,体罚较多。这一点无论是在古希腊还是在古罗马的各类学校中均有明显的表现。而此时期的初中等教育也大致表现出共同的倾向。比如,在古罗马的初中等教育中,读写算、道德格言和十二铜表法等是较为普遍的内容,而讲授、抄写、背诵是当时主要的教学方法。
当然,由于中世纪的特殊性,在这一时期信仰高于理性,且人类的理性又屈居于上帝仆从的地位,但从整体来看,不仅中世纪的思想家从来没有把理性知识和信仰对立起来,而且在上帝的灵光中,知识和理性还在各类学校中获得了合法的地位,它们共同服务于人类的信仰。
2.自文艺复兴运动始,感性主义课程与教学论进入学校的障碍逐步得以消除
文艺复兴运动标志着理性主义的课程与教学论达到了其发展的巅峰。在这一时期,学校教育的首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理性能力,“只有纯粹的智力活动才被认为是真正在受教育,甚至宗教也被看作是智力的学科而非一种生活方式来教授”[3],为了能够阅读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的经典,绝大多数的学生都必须学习古拉丁语和希腊语,而数学、历史、音乐、天文等学科几乎处于微不足道的地位。尽管如此,在文艺复兴及其之后一系列人类觉醒运动的伟大号召之中,为了打破“学校变成了儿童恐怖的场所,变成了他们才智的屠宰场”的扭曲状态,以夸美纽斯为先导的教育理论家,如卢梭、福禄贝尔、赫尔巴特等前赴后继,他们在自己的著作中力倡感性主义的课程与教学论,力争使其成为学校教育的主导形式。如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提出,要删减一切不必要的、不合适的教材,只教真正有用的科目,把主要时间都放在学习实用的知识上面。此外,夸美纽斯更明确提出:知识的开端永远是从感官来到的(因为悟性没有别的,它所有的都是先从感官得来的)。所以,智慧的开端当然不仅止在学习事物的名目,而在真正知觉事物的本身[4]。卢梭在《爱弥儿》中也明确提出:儿童在12岁之前不应该读书,因为这一阶段是“理性睡眠期”。不应该向儿童灌输什么,青年期才是学习知识的主要时间段,应该在生活中,通过调动他们的兴趣和主动参与精神来学习天体、物理、地理、等知识,同时引导他们掌握一门职业技术[4]。
但由于历史的惯性,尽管出现了以自然主义教育理论家为主体的教育思想家前赴后继不懈地努力,感性主义课程与教学论进入学校的障碍逐步得以消除,但是在教育实践方面,这方面的改变依然是非常少的。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达尔文对于自己年少时期学习生活的回忆中窥见一斑:“对我的心智发展来说,没有什么比勃特勒博士的学校更坏的了。这是一所严格的古典派学校,除了少量古代地理和历史的知识以外,再没有学到什么别的东西……”至于教学的方法,和课程同样单调,“很大的注意力放在死记硬背前一天的功课”[5]。看来要想改变学校教育实践领域两种课程与教学论的分裂状态,还需要更为强有力的教育运动的推动。
3.19世纪末20世纪初新教育运动和进步主义运动再次强力推动
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新教育运动和美国进步主义运动的兴起为感性主义课程与教学论进入学校教育领域最大程度地扫除了障碍。经过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洗礼的西方社会,人类自身的力量得到了极大程度的肯定和张扬,而伴随着西方社会征服自然界和未知人类世界步伐的加快,由科学知识的不断增加所导致的学科知识的进一步丰富、获得知识手段的不断增多成为一种必然,当新的航海、地理、化学、生物等知识不断涌现时,学校教育是继续坚持古典主义和理性主义传统?还是迎接新的学科和新的教学方法的到来?答案是不言而喻的。
1889年雷迪在英格兰创办阿博茨霍尔姆学校,标志着新教育运动的兴起。雷迪的实验引起了许多欧洲教育家的注意和效仿,德可乐利、蒙台梭利等先后创办了各种形式的新学校,1896年杜威在芝加哥创办实验学校是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开端。其后二十年间,伴随着杜威教育哲学思想的形成及一系列进步主义学校的创建和一系列教育实验的开展,进步主义教育运动在美国全面兴起。尽管欧洲新教育运动的实验多在私立学校中进行,且其自身带有精英教育性质,而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则以公立学校为基地,其平民性质突出,但是两者却有着大致相同的逻辑起点,即都主张儿童中心,反对片面的知识传授,重视开设与艺术或手工劳动相关的非理性因素的课程,强调以儿童的兴趣和经验来组织教学。欧洲新教育运动和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直至20世纪50、60年代才消亡,其存在的半个多世纪,深刻地改变了欧美教育,特别是其初中等教育的面貌。自此,感性主义的课程与教学论与理性主义的课程与教学论在欧美学校教育中逐步获得了平起平坐的地位。
4.当代两种课程与教学论的融合与相互借鉴
自感性主义课程与教学论在学校教育中争得平等地位以来,究竟该怎样处理两种课程与教学论的关系,以便其更好地服务教育教学的需要?这个是教育理论家和教育实践工作者不得不认真考虑的问题。在这方面,杜威就曾指出:进入儿童现在经验里的事实和真理,和包含在各门课程与教材里的事实和真理,构成了教学的起点和终点,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鸿沟,把一方和另一方对立起来就如把儿童的幼年期和成熟期对立起来一样。在当代西方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领域,试图将两种课程与教学论进行融合的做法也相当普遍,它不仅体现在国家教育政策的层面,而且在教师个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也有明显的表现。如从国家层面来看20世纪50年代之后,美国国内几乎每10年就会出现一次教育钟摆的摆动现象,该现象从表面来看,是追求教育卓越和追求教育民主政策之间的博弈,但从本质上来看,它却是一种对于美国基础教育偏于感性主义或偏于理性主义的课程与教学论的一种矫正行为。而我们从近些年来美国政府所推出的系列政策文本如《2000年教育战略》《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不让一个落后法》等法律文本中,也可以清楚地感觉到美国教育改革者希望在学术性科目和经验性科目以及其两种教学方法之间追求新的平衡。除了美国,“英国在课程结构改革方面整体而言,是试图以国家课程为纽带,实现课程之间的沟通,综合平衡”[6]。此外,20世纪80年代在欧美职业技术教育领域,促进学术教育与职业教育、中学职业教育与中学后职业教育、学校教育与工作世界的相互融合和沟通的做法非常流行。这一趋势表明:曾经在职业技术教育领域占主导地位的感性主义课程与教学论也已经逐步地向两种课程与教学论相互联结的方向过渡。
三、两种课程与教学论的分裂与融合所展示的规律及其启示
1.两种课程与教学论从分裂走向融合的过程是非常艰难漫长的
自古希腊时代起,在学校教育领域就已经出现了理性主义与感性主义两种不同的课程与教学论,但是,感性主义课程与教学论却一直被排除在正规学校教育之外,直至文艺复兴之后,在教育理论思想家和实践工作者前赴后继的努力中才逐步在学校教育中获得平等的地位并与理性主义课程与教学论走上了融合的道路。感性主义课程与教学论之所以非常艰难地进入学校教育的范畴,主要是由于在农业时代的环境中,真正用来解释世界的知识只是那些经过艰苦的思索和不断的反省才能把握的理性知识,靠观察或模仿传承来的知识由于解释不了世界一直得不到真正的承认,因此作为社会文化主要传承机构的学校教育,自然而然地采用了理性主义的课程与教学论。但是,文艺复兴后,人类探索自然的能力有了突飞猛进的提高,与此同时,科学知识在不断膨胀的同时也获得了至高无上的地位,社会普遍形成了只有科学知识才是真正的知识,只有科学知识才能够告诉人们真理的共识。在这种社会背景中,由于观察和实验是科学知识的起点,是获得一切可靠科学知识的唯一方法,因此,观察和实验的方法在学校教育中也最终获得了承认,感性主义课程与教学论也由此在学校教育中获得了平等的地位[7]。
2.在学校教育领域,两种课程与教学论从分裂走向融合的过程也是历史的必然
任何课程与教学论立足的基础都是社会现实,从西方社会发展的历史来看,伴随着科学知识的发展壮大,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并不能总是为人类带来福音,科学迷信甚至比封建迷信的后果更为可怕。比如在物质领域过度尊崇科学知识就会打破人与自然、社会间的和谐状态;在精神领域过度贬抑理性又会招致人类精神的空虚。因此,如何采纳两类知识的优点而力避其缺陷,西方社会开始了这方面的尝试。社会生活的改变为两种课程与教学论从分裂走向融合奠定了现实的基础,而当前两种课程论走向融合并相互借鉴对方在本质上就是社会现实在教育领域的一种反映,是一种历史发展的必然。
从以上规律来反观当前国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两点必须注意的地方,首先,当前中国学校教育中居于主导地位的课程与教学论无疑是理性主义的,与西方教育史感性主义课程与教学论进入学校教育的艰难和漫长过程相类似,中国新一轮的课程与教学改革在短期内实现其目标的可能性并不大。近代中国从日本引进了现代课程与教学制度,而建国后又学习苏联模式。当然,无论是师从日本还是师从苏联,其模板都源于赫尔巴特偏重理性主义、主智主义的教育理念。由于理性主义的课程与教学论较为适合中国社会学生人数较多、教学软硬条件较差、集权式教育管理的特点,因此,该课程与教学论引导了近百年中国学校教育的实践[6]。为调整近百年偏重理性主义课程与教学论的做法,新一轮课程与教学改革应力促两大方面的变化:其一,将传统课程片面强调认知性目标的倾向改为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个性、价值观等目标的实现,同时旨在对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行“主体化”重构,以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感性主义的课程与教学论真正进入学校教育,不仅需要社会物质条件的准备,同时还需要制度的支持和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理解与主动参与,但由于许多地方的教育投资还难以为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提供足够的支撑,且以高考指挥棒为核心的教育考试和评价制度一时还无法改变,加之广大教育工作者对于感性主义新课程理念理解的偏差,所有这些都预示着目前的改革不会一帆风顺[7]。
其二,要警惕国内新课程改革所表现出来的激进性,即完全否定传统的理性主义课程与教学论的倾向并不可取,较为适切的做法不是非此即彼,而是促进两种课程与教学论的融合和统一。理性主义的课程与教学论自产生以来,长期在学校教育中居于主导地位,其之所以能够获得如此重要的地位,除了有着深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原因,还与理性主义课程与教学论本身的优势有关。相比于感性主义的课程与教学论,理性主义的课程与教学论重视经典文化内容的学习,其经常采用的讲授、灌输方式能够帮助数量众多的学生高效迅捷地掌握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这也是其几千年来长盛不衰的重要原因。与理性主义课程与教学论相比,感性主义课程与教学论重视个人经验的获得,重视学生学习习惯和人生态度的培养,重视交流、合作、主动参与、探究等学习能力的培养,这些优势也是其能够弥补理性主义课程与教学论不足的根本所在。在当前中国新一轮的课程与教学改革中,我们绝不能轻率地认为过去在课程与教学方面所有的做法都是错误的,如果真要全盘照搬的话,中国学校教育就真如“在一间房子里挂满了各种美丽的装饰,却把承重墙推倒了”。这个教训,我们已经在解放后全面学苏,抛弃先前感性主义课程与教学论对于旧中国学校教育有益影响的做法中体会到了许多[8]。
参考文献
[1] 细谷俊夫.技术教育概论[M].肇永和,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4.
[2] 柏拉图.泰阿泰德篇159B-E[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
[3] 杜普伊斯,高尔顿.历史视野中的西方教育哲学[M].彭正梅,朱承,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08.
[4]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傅任敢,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79.
[5] 斯宾塞.斯宾塞教育论著选:序言[Z].胡毅,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6] 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7] 贺国庆.外国教育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8] 王策三.“新课程理念”“概念重建运动”与学习凯洛夫教育学[J].课程·教材·教法,2008(7).
[作者:杨严严(1987-),男,安徽阜阳人,天津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李妙迪(1990-),女,黑龙江双鸭山人,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职业教育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
【有效教学论的】推荐阅读:
有效教师和有效教学08-29
关注教学起点,实施有效教学10-19
有效教学十讲07-16
小学美术课堂有效教学06-27
有效教学远程培训笔记08-06
有效教学最需要什么09-01
阅读教学的有效提问09-04
高中数学有效教学初探09-19
有效教学策略学习总结10-01
有效教学的五大要素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