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读后感

2024-10-05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读后感(共11篇)

1.《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读后感 篇一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创作的长篇小说,是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的续集,首次出版于1885年。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读后感1

我最近刚读完了一本书,名叫《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一开始哈克贝利发现了一串奇怪的脚印,便知道自己的爸爸回来了。哈克贝利的爸爸是个酒鬼,总是动不动就说要宰了他,他非常无奈,只好鼓足勇气,逃到了杰逊克岛,独自过着以打猎和钓鱼为生的生活。书上主要写哈克贝利去营救他的好朋友吉姆,每当看到这里,我就会情不自禁的想:哈克贝利那么勇敢我却那么胆小。

记得有一次,爸爸妈妈下楼散步,我一个人在家非常害怕,躲在被子里不敢出来,不一会儿,便听到开门的声音,我吓的“啊”的一声尖叫起来,以为真的有鬼进来了,爸爸妈妈觉得非常奇怪,跑过来一看,都哈哈大笑。

虽然我没哈克贝利勇敢,却和他一样聪明,有一次妈妈不小心把钥匙掉到了水沟里,非常着急,我看到了,连忙找来一块大吸铁石,用透明胶固定在棍子上,放入水中,不一会儿,钥匙就被吸上来了。真希望再出版一本这样的书。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读后感2

寒假里妈妈给我买了一本叫《哈克贝利·芬历险记》的书,让我爱不释手。

这本书主要写了:机智、勇敢、喜爱冒险的哈克贝利·芬,从父亲的魔掌中逃出来。他到杰克逊岛遇见了心地善良、忠实的黑奴杰姆,决定和他去冒险。为了各自的自由便向开罗进发。一路上他们经历了一场场惊心动魄的经历,遇到了一个个形态各异的人。欢乐与经险如影相伴,直到在萨莉阿姨家与汤姆相遇,最后,汤姆·索亚、杰姆和哈克贝利·芬决定再次冒险。

主人公哈克贝利将事情化险为夷让我深受启发:在学习生活中遇到了困难,要自己动脑筋解决。

看了这本书我想去“百幕大死亡三角”,探索它们为什么“杀人不眨眼”。我要去神秘岛,看看它为什么能长,也能沉。我要去浩瀚的宇宙看看它有没有边缘,是否外面还有一个更大的世界。我要去其它星球,探索宇宙里是否还有一些形态各异的外星人,如果有,看看它们的土地发达不发达……

这本书给我的印象十分深刻,我非常喜爱这本书!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读后感3

《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是马克·吐温的作品,中学的时候曾经学过《竞选州长》的课文,他的语言特点幽默、诙谐和滑稽,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被称为“美国文学之父”。这次读到是《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的全译本,不是儿童读物的节选本,更能全面的领略全书的风采。

这本书描写的背景是1850年前后的美国,哈克是十三四岁的儿童,他被寡妇收养去学校学习,他的爸爸是个酒鬼,只知道喝醉后打哈克,还不允许他去上学,哈克不能忍受这样的生活,就制造了自己被杀害的假象,偷了小划子逃去了杰克逊岛。在岛上遇到了黑人吉姆,他不想被人卖做黑奴,同样也是逃出来的。两个同病相怜的人想逃出蓄奴区,他们乘木筏漂流,在河上和陆地之间生活,遇到了骗子“国王”和“公爵”,他们骗了很多钱,骗子甚至卖掉了黑人吉姆,哈克揭穿了骗子,并去营救吉姆,遇到了同样喜欢冒险的汤姆,根据吉姆原主人华岑小姐的遗嘱,其实吉姆早已获得自由。费尔普斯太太热情地提出要收养哈克,但是哈克已经决定要到印第安人居住的地方去过漂泊不定的自由生活。哈克是个聪明、善良、勇敢、有正义感的少年,也曾有告发黑人吉姆的想法,但是后来决定帮助他获得自由。

马克吐温的描写十分细致,故事中人物的对话,甚至自然景物和动物的描写都是很细致的,让人感觉十分真实。这本书适合小学高年级以上的孩子阅读,书的字体比较小,内容很长,利用闲暇时间来读,我也读了一周多才看完,太小的孩子可能没有耐心或者没有兴趣将这本书读完。越越现在二年级,没有让越越读这本书,名着是值得细细来读的,等越越适合的年龄再读不迟。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读后感4

在寒假里,是让人静下心来阅读的好时光,所以我有幸拜读了马克吐温的作品——《哈克贝利费恩险记》,从书中让我明白做一个善良的人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这本书主要写了白人男孩哈克贝利芬为了摆脱酒鬼父亲的纠缠,制造死的假象离家出走,又遇上不想被卖掉出走的黑奴吉姆,两人结伴乘木排漂流,历尽艰险的经历。

到最后,他和汤姆帮助家奴吉姆得到自由。我最难忘的地方是:他们为了救出吉姆自找了很多麻烦,也想了很多办法。在这本书中,哈克让我看到内心的正义和善良,使我为之感动。

我觉得我们都要做善良的人,虽然有时候做的善事很小,但因为你的善良可以给别人带去帮助,就会感到很快乐!可谓是“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就在这个寒假里,我就和同学们做了善良而有意义的事情。

正月初六上午,我们在萧山区志愿者协会义工阿姨的带领下怀着激动的心情去看望志愿兵——楼爷爷。我和同学们拿了几桶油和一些米去爷爷家慰问,爷爷的家在半山上,要经过一个很陡的斜坡,大家铆足了劲,拎着慰问品向爷爷家冲去。我们很快就来到了爷爷的家里,眼前出现的是一幢矮矮的两层楼平房,外面看起来有些陈旧,走进一看,里面的基本上没有装修,卫生情况也是非常的糟糕,我们把慰问品放在了桌子上。爷爷看见我们进去,吃力地从床上爬了起来,可是他自己已经不能下床了,是一个妈妈把她搀扶到轮椅上的。

我们的到来让爷爷欣喜不已。开口第一句话就是和我们说新年好,在场的同学们都被逗乐了。爷爷还和分享了硝烟弥漫的战争岁月经历,讲述了自己在异国他乡浴血奋战、英勇杀敌、等保家卫国的从军经历,说着说着,爷爷的眼睛已经湿润了,俞哲瀚马上为爷爷递上餐巾纸,在场的人都被爷爷感动了!爷爷还教育我们要热爱和平,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要为建设祖国多做贡献。

最后,我们争先恐后地为爷爷打扫了房间,使得老人的房间焕然一新,还打来热水给爷爷洗脸,喂爷爷吃面包。爷爷的脸上一直挂着微笑,我们的心里也好满足!

今天我们为爷爷做了这么一件小事,让爷爷高兴了,其实我们的心里更加高兴,这种善良有爱的种子在我们心里生根发芽,在回家的路上,我暗暗地想,下次有机会一定还要来看爷爷!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读后感5

在暑假,我读了一本叫《哈克贝利·芬历险记》的好书。它让我受益无穷,感慨万分。

这里面,讲述了一个叫哈克贝利芬的十二岁男孩。住在一个平凡的家庭里,过着不平凡的生活。他有一个脾气不好的父亲,他的母亲从小就离开了他,所以他决定要逃走。就开始了他的历险记。在历险途中,每当遇到坏人时,他都会用自己聪明的头脑想出一些鬼主意,逃离危险。到了最后,他获得了成功。

这本书让我懂得两个道理,第一个是:这本书中的那脾气不好的父亲,也给各位父母一个教育。不要对孩子过于暴燥,要批评时就要批评,但绝不是骂。当孩子值得表扬时,就得表扬,才能使孩子下次做得更好。第二个是:在生活中,如果遇到困难,理当用自己聪明的大脑想出一些好主意。

这让我想到在暑假时的一件事。当时,我们去顺德玩。对当地还不熟悉,我们就住在宾馆里。那时,我很闷,待不住,就到楼下的游戏场所玩了一会儿,然后,再跟楼下认识的小孩玩了一下。天色不早了,我们顿时找不到宾馆了。大家都很着急,突然,我镇定下来,绞尽脑子地想,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啊!对呀!这附近,不是有一个保安亭吗?我们可以找保安叔叔帮忙呀!大家狂喜万分,马上跑向保安亭,经过保安叔叔的指点,我们找到了宾馆。事后,大家夸我“小精灵”,我高兴极了!

这本好书中的道理让我一生受用。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读后感6

在这个假期里,我有幸拜读了马克·吐温先生的著作——《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这本书,我深深地被故事里的人物——哈克的正义感和敢做敢想的精神所吸引。更被富有同情心和牺牲精神的黑人吉姆所打动。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这本书主要讲述了白人男孩哈克为了摆脱文明的教化和酒鬼父亲的纠缠弃家而走,遇上想摆脱贩卖命运的黑人奴隶吉姆,两人结伴乘木排一路漂流,经过了种种历险和奇遇,在这样的千锤百炼中,悟出一些道理,并健康快乐地成长起来。

看了这本书,我心潮澎湃。在哈克的内心深处,一直与人们公认的社会准则和道德观念进行激烈的思想斗争。他起初还对规定必须把吉姆还给他的主人的法律是否合乎正义而百思不得其解。但他不断认识着自己,坚定着自己,善良的天性战胜了社会的偏见。我不禁想为哈克喝彩。

哈克时刻把正义和善良放在第一的行为值得我们学习。这也让我联想到了现在的社会。现在的社会上虽然有爱与善良,但更多的还是猜忌与怀疑。我在很多报纸上都看到过:某某老人摔倒了,某某好心人将老人扶起来,老人却说是那人将他推倒并乘机讹了那个好心人一笔钱。这样的新闻多得数不清。也有一些人可能想伸出援手,可看到周围的人纷纷议论着碰瓷之类的话题,也就会跟随着大众,硬下心不去扶他们。可万一有些人是真的需要帮助呢?这时却没有人坚持心中的正义与善良去帮助那些可能需要帮助的人。

不仅是大人,我们现代的孩子也是一样。哈克这种善良的天性和正义的力量是他与众不同的一面。而我们都缺乏这种观念。看到小朋友被其他不良少年欺负,玩弄,嘲笑,同学们却不敢去伸张正义,那些不良少年恃强凌弱,我们却不敢帮助弱势群体,有的甚至还和他们同流合污。在我们的身边有许多这样鲜活的例子。

而我们却是那样的无动于衷。以前我也是一个善良的女生,可看到社会上这些负面的例子,我心中的善良在不知不觉中渐渐消失了。我没有坚持并坚定心中的那一份光明。

自从跟着哈克一路冒险后,我心中的那一点亮光开始闪烁起来。哈克的精神深深地影响着我,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他能勇敢地抛开世俗对黑人的偏见,坚持自己的原则为吉姆说话,主持公道。而我为什么不行呢?

我是一名少先队员,胸前的红领巾也代表着一种责任。我决心向哈克学习,学会在一片反对声中坚持自己心中的那个声音,那份信念。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与挫折,只要坚定信念,敢做敢想,不逃避,不退缩,那么任何困难都会迎刃而解。

坚定心中的光明,让生命的船只在光辉的照耀下在人生的洋海中迎风起航,越行越远。

2.《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读后感 篇二

关键词:《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文明,逃离

马克·吐温原名萨缪尔·朗霍恩·克莱门斯,是在美国密西西比河岸成长起来的美国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家。生于富裕家庭的吐温在父亲去世之后,被迫辍学打工。他先后做过印刷学徒、打印员、银矿工,终于在1857年完成了他儿时的梦想,成为了一艘汽船的水手。做印刷学徒时,吐温每天印刷当时流行的幽默故事和奇闻轶事,做水手时,他每天都能接触到从奴隶到商人等形形色色的人群。这些经历为吐温打开了一扇窗,也为他以后的创作提供了素材。在密西西比河的生活给马克·吐温留下了深刻的记忆,也成为了他以后创作中多次重复出现的主题。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马克·吐温的代表作,也是他在几度辍笔之后耗费八年心血完成的作品。自从1884年第一次出版,该书就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并且奠定了作者在美国乃至世界文学界的地位。作品主人公哈克的历险故事并没有随着作者的离世而被人们忘记,时间证明了它所取得的巨大成功。海明威对它的评价是:“一切现代美国文学来自一本书,即马克·吐温的《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这是我们所有书中最好的。一切美国文学都来自这本书,在它之前,或在它以后,都不曾有过能与之媲美的作品。”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的故事发生在密西西比河边,围绕着一个调皮机灵的白人小孩哈克和一个老实木讷的黑人逃奴吉姆展开,作者采用了现实主义手法,为我们生动地刻画了一系列或虚伪或势利或愚昧的人物,真实再现了十九世纪中期的美国南部社会生活。在这幅生活的画卷中,形形色色的人物依次出场为我们展示了什么是当时的“文明”,而主人公哈克的历险也就是从“文明”的桎梏中逃离的过程。本文将从“文明”和“逃离”两个角度出发分析吐温的这部代表作,探讨作者在书中表达的逃离文明的思想。

一、文明

除了主人公哈克和吉姆外,在《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还出现了数十位主要人物,他们是当时社会的缩影,也是观察当时“文明”社会的一面镜子。通过对这些依次出场人物的分析,我们可以窥见当时美国南部社会之一斑。

书中首先出现的是收养了哈克的道格拉斯寡妇和她的姐姐沃森小姐。尽管性格上差异很大,但是她们都是深受传统思想影响的活在套子里的人。道格拉斯寡妇善良而保守,她把哈克当亲生儿子对待,教育他要知书达理,每天循规蹈矩过体面的日子,“必须帮助别人,尽可能地多为别人做事情,时时刻刻照顾别人,永远不要为自己打算”。她的姐姐沃森小姐是个精瘦的老姑娘,脾气古怪而挑剔,总是努力要把哈克塑造成为一个她理想中的绅士,却每每因为哈克的顽劣和不羁而“要气疯了”。她们遵循着当时所谓的文明的法则,过着循规蹈矩又文明体面的生活,虽然蒙昧无知却善良真诚,是当时普通人的代表。

格兰杰福德一家和谢泼德森一家也是当时文明社会的一个缩影。按照哈克的描述,格兰杰福德上校出身高贵,讲究仪表,举止稳重得体,很得周围人的喜爱。格兰杰福德一家人彬彬有礼,举止优雅。谢泼德森一家也像格兰杰福德家族一样有派头,出身好,又阔绰,又神气。白套装,铜纽扣,燕尾服和红木手杖都表明他们的主人的出身不凡和高贵。这样显赫又气派的世家却因为自己也不知道原因的仇恨拔枪相向,并且以能置对方于死地为荣。他们带着枪去教堂,准备打死对手又防备着被对手打死,却又兴致勃勃地谈论着信仰、行善、恩泽不尽这一类的话。哈克描述的他们富有、文明又体面的形象与他们野蛮、凶恶又残忍的行为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使读者更加能够体会到作者想要传达的对于这些外表光鲜亮丽、内心顽固不化的人的嘲讽和讥笑。这样的一个插曲反映了当时美国南部家族之间的野蛮的私斗和肤浅而流于形式的所谓宗教教化的失败。

哈克在历险途中遇到的最荒诞可笑的事情都发生在国王和公爵两个骗子身上。在一个乡村小镇的野营布道会,国王用临时编撰的海盗改过自新的故事,轻易骗得人们的同情和八十多块钱。盲目的宗教崇拜导致了上当受骗,骗子的得意张狂凸显了当时人们的愚昧无知。如果宗教只能使人变得是非不分、忠奸不辨的话,这样的宗教存在着到底是对是错?人们虔诚的宗教热情沦为了骗子敛财的工具,这不能不说是对宗教信仰的一记辛辣讽刺。

在另一个小镇,国王和公爵又一次利用人性的弱点成功行骗。他们上演了一出荒诞的喜剧《王室里的狂人》,只有简单夸张的装扮和几个扭捏搞怪的动作自然激起了台下观众的不满,可是观众们不愿意成为笑柄,因此一致同意把镇上其他的人也骗来,“这样大家就彼此彼此了”。骗子们利用了人们虚荣的心理,不仅骗到了钱,而且在观众们报仇之前成功逃之夭夭。这次,国王和公爵行骗时最大的帮凶正是那些上当受骗的观众,他们这种狡诈又虚伪的心理不仅给骗子们送去了一大笔钱,而且成为了骗子们的笑柄,被骗子们骂为“那些愚蠢的糊涂蛋、傻瓜”。骗子们一次又一次的行骗成功,更加凸显当时人们的简单蒙昧和文明教化的失败可笑。

二、逃离

哈克天性喜欢自由、无拘无束的生活,他“逃离”文明的行动正是出自于这种天性,因此,在书中随处可见哈克对文明生活的不满和不适应。

哈克从小无家可归,没有接触过家庭、学校和教会的教育。当被道格拉斯寡妇收养之后,他自由的天性和当时文明教化之间的矛盾就愈发明显起来。道格拉斯寡妇收养了他,教他要知书达理。可是哈利觉得“成天闷在无知里过日子真难受”,他“又穿上那身破烂衣裳,钻进空糖桶里待着这才觉得自在满意了”。哈利不仅不接受文明的熏陶,而且不屑于教会的教化,他甚至对神圣的宗教信条也提出了质疑。当他无法忍受死气沉沉的生活,坐上小筏子漂流而下,他的身体终于获得了自由。密西西比河不仅解放了哈克的身体,而且将一步步把他的精神从文明的桎梏中解放出来。

令哈克精神世界发生彻底变化的是一路陪伴他流浪的逃奴吉姆,也正是他们之间的友谊和感情促使哈克在精神上彻底摆脱了当时文明最沉重的枷锁———奴隶制之下的扭曲的“良心”。

两人的流浪旅途刚开始的时候,哈克对吉姆带有很大的偏见。受当时传统观念的影响,哈克认为吉姆身份比自己低,没有尊严,因而经常对他搞恶作剧,却从不在意对方的感受。在一个大雾弥漫的夜里,在经历了走失又心急如焚的寻找后,吉姆看到哈克时欣喜若狂,哈克却戏弄他说只是一个有趣的梦而已。最后明白过来的吉姆很伤心,并且严厉地斥责了哈克。那一刻,哈克第一次认识到了吉姆不仅是个有尊严的人,而且是个值得尊敬的人,心怀内疚的哈克鼓足勇气向吉姆道歉,并且下定决心从此不再戏弄吉姆。在这里,哈克抛开了社会传统观念,改变了对黑奴的看法。

当他们离目的地越来越近,吉姆幸福不已,哈克却进退两难。社会赋予他的“良心”和他的良知在进行着激烈的斗争,因而使哈克内心备受折磨。他愿意帮助吉姆获得自由,却又觉得背叛了沃森小姐和道格拉斯寡妇。当他终于向“良心”忏悔,决定揭发吉姆时,哈克心中感觉轻松了许多。然而,也就是在那一刻,他想起了吉姆为他所做的那么多事情,想起吉姆看到他从大雾中走出来时满心欢喜的样子,想起吉姆总是亲热地叫他“宝贝儿”,把他视为最好的朋友。想到这些,哈克改变了主意,撕掉了写好的信件,决定即使冒着下地狱的危险也要救吉姆出去。哈克的犹豫、动摇都那么真实,也凸显了他宁可下地狱也要帮助吉姆的可贵,在此,哈克彻底跨越了种族歧视的鸿沟,最终在精神上获得了彻底的自由与解放。

三、结语

小说的主人公哈克年仅14岁,作者通过这样一个小孩子的视角来观察当时的社会,看到了成人习以为常的世界中荒谬、不合理的习俗;通过一个小孩子的不成熟的想法来思考,通过他的迷惑和困扰反映了成人世界中违背常理的道德规范;通过一个小孩子的成长和叛逃,揭露了所谓文明世界对人的本性和良知的压抑和摧残。哈克的冒险不仅仅是他个人寻求自由的经历,也是美国人寻求精神解放,摆脱文明枷锁,改变落后习俗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哈克的形象在美国文学中是独一无二的,无法被取代。

参考文献

[1]常耀信.美国文学简史[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2.

[2]马克.吐温著.徐崇亮, 赵立秋译.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Z].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6.

3.《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读后感 篇三

关键词:马克吐温 人物主题 叙事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马克·吐温花费8年的心血完成的作品。海明威曾这样评价它:“全部美国文学起源于马克·吐温的一本叫作《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书——这是我们所有书中最好的,一切美国文学作品都来自这本书。”这部作品无论从思想内容或艺术成就而言都是一部成功的作品。

一、时代背景与故事情节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故事发生在美国南北战争以前,当时蓄奴制已从法律上废除,黑奴名义上获得了解放,但社会中仍存在着严重的种族歧视。黑人的地位极其低下,处于被奴役被迫害的处境中。小说讲述的是为了追求自由而离家出走的少年哈克,与为了追求自由而逃离主人家的黑奴吉姆相遇后,在帮助吉姆得到自由的过程中,获得成长的故事。小说传承了西欧流浪汉小说的精髓,以主人公在密西西比河上的流浪经历为线索,真实地反映了童年与成年、纯真与虚伪、自由的河上与桎梏的两岸之间的反差,抨击了19世纪中期美国社会的丑恶现实。

作者首先将密西西比河两岸城乡衰败的景象作为故事的开篇描写,为读者刻画了主人公活动的生活环境和社会背景:破败的房屋,人畜共用的泥泞街道;精神空虚的人们过着贫苦而无所事事的生活,整个社会充斥着原始粗野的习气和贫穷落后的气息。接着,在充满谎言和丑恶的社会背景下,“离经叛道”的哈克和正直善良的黑奴吉姆出场了。一个要逃离以道格拉斯寡妇和哈克父亲为代表的半封建半资本主义社会的生活环境,一个试图摆脱黑奴制度的束缚和剥削,两人希望能共同奔向一个渺茫而模糊的理想世界卡罗。于是,整个故事就沿着哈克和吉姆逃离现实、寻求自由这个线索展开。他们虽然历经艰难并未到达象征自由的卡罗,但最终吉姆获得了自由,哈克则又踏上了寻求自由之旅。

故事的自然背景是广阔浩瀚、象征自由的密西西比河。河两岸是美国的“文明社会”,那里充斥着人间各种罪恶,善良无知的人们受着“国王”“公爵”“上校”一伙人的欺诈和凌辱。随着故事的发展,作者借用象征着自由和快乐的木筏、纯静安乐的密西西比河、虚幻飘渺的理想自由之州卡罗、哈克与吉姆之间的纯真友谊,强烈地抨击了“笼罩在一片黑夜的迷雾中”虚伪残酷的现实社会,表达了他渴望种族平等、向往真正文明的良好愿望。

二、 小说叙事与逃离主题

分析小说的主要情节我们可以发现,“逃离”——哈克的“逃离”和吉姆的“逃离”是其重要的主题之一。哈克要逃离“文明”社会的虚伪与腐败,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吉姆要逃离蓄奴州,奔向自由州,获得身体与精神的自由。

在小说开头哈克与道格拉斯寡妇生活在河边小镇圣彼得堡,寡妇一直试图“教化”他,但哈克对传统的文明教化和宗教意识非常厌恶,向往无拘无束的生活,难以忍受与这位受人尊敬的老妇人生活在一起:“可是只要想想这寡妇为人处世有多古板,多正经,就能明白一天到晚呆在屋里真是活受罪;所以到了我再也受不了的时候,我就溜啦。我穿上我原来的破衣烂衫,重新躲到我那只大木桶里,好不自在逍遥。”哈克一心只想摆脱道格拉斯寡妇家的束缚,求得自由独立的生活,这是小说情节发展的中心因素。

随着故事的发展,我们看到哈克被迫不断地逃离社会,对他来说,木筏、河流和大自然象征着自由,仅仅当他在河上与吉姆在一起时才感到安全与自在,“生活在筏子上真好”。每当他到了岸上,总是碰到危险、麻烦与欺诈。岸上的人虚伪、腐败,哈克上岸与他们打交道,总是被迫撒谎。他在岸上见到的是凶残、欺骗、腐败与仇杀,在文明的外表下是丑恶的社会现实。在第十八章中,当哈克从格兰纪福和谢伯逊两个家族的仇杀中逃脱后,感叹到:“碰来碰去,哪儿也比不上木排这个家。别的地方都太窄小憋气,木排却不是这样。人在木排上觉得自由自在,轻松愉快。”

目睹了成人世界的诸多罪恶,最终哈克决定到新的地域去,不再回到文明世界,他过够了文明的生活。在最后一章,当萨莉姨妈打算收养哈克时,他意识到他再也不想要所谓的文明生活了:“不过我寻思:到领地去,我得比他们两个先走一步,因为萨莉姨妈要认我作干儿子,要教我做人的规矩,我可受不了这个。我已经受过一回啦。”这部小说以道格拉斯寡妇试图“教化”哈克开始,以哈克决定不再让这种事再在萨莉姨妈手中发生结束,首尾呼应,使哈克逃离文明社会的束缚,渴望自由这一主题得到充分展示。

同样,吉姆的逃亡更是为了追求身体与精神的双重自由。虽然是黑奴,但在思想上,他是一个独立的人,从不愿认为黑人比白人低贱。当他得知自己要以大价钱被卖到离妻儿很远的河下游去时,便以逃跑进行反抗,他明知逃亡黑奴要处死,但对自由的渴望使他置生死于度外。他的逃跑不只是为了个人,他有自己的生活理想,他打算逃到自由州后拼命劳动,攒下钱再把老婆孩子赎出去,在他身上集中反映了黑人对自由、对真正人的生活的憧憬与追求。我们可以说正直善良、忠诚可靠的吉姆是小说中描绘的唯一真正的成年人,是哈克唯一可以效仿的正面榜样。

三、 小说中叙事的写作风格

马克·吐温是19世纪后期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最杰出的作家之一。在《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他在现实主义描写中又点缀着浪漫主义的抒情,赤裸裸的现实写实批判中糅杂着幽默的讽刺笔调,鲜明的人物形象对比中又不乏细腻的心理刻画。

作者刚中带柔,现实写意与浪漫抒情相结合。作家运用现实主义笔触描绘了密西西比河两岸社会的贫困与落后,野蛮与残暴,但在描述人物心情时却用了大量唯美的笔触,散发着浓郁的浪漫主义气息。如哈克离家出逃后躺在小岛草地上享受自由时,他看到的景象:“四下里多半是参天大树……有些地方太阳透过树叶照得满地斑斑点点,这些斑斑点点的地方还有些晃晃悠悠地动……有一对松鼠坐在树枝上冲着我叫得挺亲热……”而当束缚在家中,没有出逃前,他的心情却是“闷得要命”,看到的虽然也是树林里的树,但“树林里的叶子沙沙的响,叫人听了怪难受……还有风想给我说点悄悄话,我又听不出它说的是什么,所以它就吓得我直打哆嗦”。此外,作者用生动细腻的心理描写来刻画人物,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栩栩如生。马克·吐温善于在故事情节的发展中将人物心理变化的复杂过程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行动描绘出来,并在故事发展过程中由远及近地刻画人物性格。比如对哈克对吉姆的态度产生变化的心理描写。在吉姆越接近自由时,哈克的内心越不安,虽然在逃亡过程中两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但生活在现实社会的小哈克难免受到种族偏见的影响。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作为当代美国文学中丰碑式的作品,无论是从文艺与现实的关系,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的塑造,都堪称一部批判现实主义的杰作。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沉淀后,依然魅力不减,赢得了世界各地万千读者的喜爱。著名作家和文学评论家莱昂内尔·特里林称这部小说是“美国文化的主要文献之一”。这一论断表明,深深根植于美国民族文化传统,浸透着美国社会与文化影响的《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已成为不朽的世界文学典型。

参考文献

[1]常耀信.美国文学简史[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3.

4.《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读后感 篇四

我最近刚读完了一本书,名叫《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一开始哈克贝利发现了一串奇怪的脚印,便知道自己的爸爸回来了。哈克贝利的爸爸是个酒鬼,总是动不动就说要宰了他,他非常无奈,只好鼓足勇气,逃到了杰逊克岛,独自过着以打猎和钓鱼为生的生活。书上主要写哈克贝利去营救他的好朋友吉姆,每当看到这里,我就会情不自禁的想:哈克贝利那么勇敢我却那么胆小。记得有一次,爸爸妈妈下楼散步,我一个人在家非常害怕,躲在被子里不敢出来,不一会儿,便听到开门的声音,我吓的“啊”的一声尖叫起来,以为真的有鬼进来了,爸爸妈妈觉得非常奇怪,跑过来一看,都哈哈大笑。

虽然我没哈克贝利勇敢,却和他一样聪明,有一次妈妈不小心把钥匙掉到了水沟里,非常着急,我看到了,连忙找来一块大吸铁石,用透明胶固定在棍子上,放入水中,不一会儿,钥匙就被吸上来了。真希望再出版一本这样的书。

5.《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读后感 篇五

这本书是由美国的著名作家――马克・吐温先生所写的,他写出了孩子们无声的反抗,写出了孩子们被压迫以久的心声,使这些孩子们终于可以倾诉他们的心声,找到他们因有的童年。

这本书以美国密西西比河上的圣比得堡镇为背景,描写了少年汤姆索亚和他的顽皮少年哈克贝利费恩及汤姆的女友贝基撒切尔的冒险故事,本书被认为是当时美国社会生活的一个缩影。主人公汤姆聪明又淘气,不屑与平庸的生活,富有冒险精神,用不断的逃学和恶作剧来对枯燥的学校教育循规蹈矩的大人们表示反抗,汤姆虽然调皮,但在正义与邪恶的较量中,在危机降临的时候,汤姆和他的顽皮小伙伴们却都能挺身而出,显示出他们思想善良的一面。

小说内容是这样的主人公哈克贝利・费恩为了逃脱一心想把它改造成绅士的邻居和不断酗酒殴打他的父亲,后来竟然用猪血伪造出了自己被谋杀的现场,然后偷了一条小船远走高飞了。后来,又不顾“犯罪”的危险帮助逃跑的黑奴。他用以毒攻毒的办法来对付冒充公爵、国王行骗的骗子。所有他的所作所为都和一个好孩子或者绅士相差甚远,但是又都是在追求胜利。体现了主人公哈克贝利・费恩身上善良勇敢、敢作敢当、充满智慧和冒险精神体现了真正的美国人的精神特质。正是应为他的这些品格赢得了所有酷爱自由和正义的人们的喜爱。

6.《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读后感 篇六

故事的主人公是哈克贝利,哈克贝利是一个聪明、善良、勇敢的白人男孩,习惯了自由的流浪生活,后来成了寡妇道格拉斯的儿子,都穿着清爽的衣服,无休止的学习真的让他伤心的清规戒律。当他习惯了这种生活和接受教育后,一个失踪了一年多的酗酒父亲突然出现,强迫他的儿子和他住在一个远离森林的收容所里。生命的尽头在树林里过于循规蹈矩,狩猎鱼,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但父亲喝了酒疯了,常常发起打他,忍无可忍。为了避免哈克酗酒的父亲的虐待,杰佛逊逃到了岛上,他逃离了奴隶吉姆,两人手拉手,试图逃离密西西比河上的北部自由州。为了逃避追捕,他们白天躲在树林里,夜里才出来。几经千辛万苦,他们终于漂流到一个大的河湾,以为到了安全的地方,就上岸去打听,然后就越来越深入奴隶区了。在路上,吉姆被两个骗子卖。最后,哈克救了吉姆被卖的骗子,他的好朋友汤姆的帮助下,得知吉姆的奴隶状态解除了。最后,哈克贝利决定去那里的印第安人居住的地方,并过着流浪、自由的生活。

Haq是一个非常勇敢的男孩。当时,逃亡者带着逃跑的奴隶,需要勇气,并帮助奴隶自由需要更多的勇气,即使他知道这不仅是违反法律,会去地狱,但他是如此勇敢地去做。作为一个在白人社会中长大的孩子,哈克贝利不可避免地受到民族主义、反动说教和社会风气的影响。他不知道如何看待种族主义和奴隶制,社会传统与年轻人的正直和善良发生了激烈的冲突。事实上,哈克贝利一直在苦苦挣扎。他不知道自己的想法是对的还是社会所说的是对的。虽然根据法律,吉姆是一个黑人奴隶,但在道义上,他认为他应该帮助吉姆摆脱奴役,获得自由。他的良心总是提醒他这是绑架的奴隶是不道德的。”当他终于无法忍受内心的挣扎,这是无法反驳的“良心”的指责,写信给吉姆的主人,突然想起在河上漂流的时间过去,吉姆认为他们在木筏随着生活,觉得吉姆的心,觉得他们之间的友谊,认为吉姆称他为“世界上的和的朋友”。最后,他接过信说:“好吧,那就下地狱去吧。”然后他立刻把信撕了下来。

有人认为这部小说是一部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但马克吐温本人并没有承认这本书不是在序言中看到他提到的孩子,只有成年人才能理解,这是专门为未成年人写的!马克吐温,被誉为“美国文学中的林肯”,是文学战争中的伟大人物,他的作品被评为儿童文学作品。我相信文学是不是很高,但哈克贝利的冒险主题仍然是一个有点明白了:反种族主义和批判的奴隶制,是小说的基本思想。

当然,小说也有明显的局限性。作为一个反英雄的存储系统,一个14岁的孩子,将把小船的叶子当作避风港,解放了基姆的一张纸上,那是吉姆主人的赦免之意……这一切都显示出马克吐温不满和无奈的心情。

7.《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读后感 篇七

作为19世纪美国现实主义文学家马克·吐温的代表作,《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已经被大家品读和发表了许多文学评论,其中,不乏深刻的见解和分析,挖掘出了很多关于《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这部小说的分析角度。纵观这些评论,大部分还是很有道理的。因为,在笔者看来,文学作家在某一时期和阶段创作出来的作品,是很多复杂因素汇集起来的思想的反映。我们不是作家本人,所以,我们无法完全明了。但是,我们可以基于自己的文学素养和阅读感受来发表对一部作品的理解和分析,这也是能够和大家一起分享与讨论的一种途径。

以下,该文将对《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语言及作品内容在综观一些文学批评的基础上进行四个方面的分析,有赞同性的评论,也有批判性的自我观点的提出。正如很多人常说的,100个人心中有100个哈姆雷特,这才正是一部名著的魅力所在。

1《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的语言特点

首先,《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叙述故事的,并且,叙述除了引言以外,都用的是过去式的时态。整个小说故事读下来,读者就跟着主人公的各种经历走进了他的回忆中,与他和吉姆一起漂流在密西西比河上,遭遇沉船上的强盗、大家族之间的宿怨争斗、“国王”和“公爵”的欺骗勾当和吉姆陷入危险与被解救的惊险动魄的一幕幕。用第一人称的表述,让读者阅读时产生一种亲切感,能够被吸引着进入小说的情境中。

其次,《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语言描写是以小哈克贝利和吉姆在密西西比河上漂流为主线,以一次次历险的经历作为贯穿这条主线的一个个情节,如同在一棵茁壮的树干上,生成了繁茂的枝叶。在小说中,作者生动地讲述了,诸如“逃脱醉酒父亲”“诈死换取自由”“遭遇沉船上海盗的谋财害命”“目睹大家族之间的宿怨争斗”“残杀波格斯事件”“‘国王’与‘公爵’的欺骗勾当”“对吉姆的营救”等等的故事。虽然,故事有独立、自成系统的,亦有连贯、情节交织的,但是,小说语言将它们连缀而成却井然有秩,丰富多彩。可以想像,主人公是漂流在木筏上的,有时,也在小船中,但不管怎样,河水是流动的,它自然地带着主人公去经历大河及两岸上的人和事。写到这儿,感觉真的很像在叙述生活———你在生命的长河中跋涉,沿途也有人和风景,你在经历和感受着它们-—有的擦肩而过,轻轻的;有的是命运的驱使,和你发生了故事。这样的语言叙述描写的方式,不但使得小说在内容上真实生动,也使得作者能够根据创作的需要加入更多的故事和情节(如果必要的话,但,马克·吐温当然认为这已经足够了),同时,还增加了语言描述的张力。

再次,在《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马克·吐温使用了很多美国南方方言,还使用了黑人口语,普通的村话…就此,马克·吐温自己就说到:“这本小说运用了一系列的方言,这些创作并不是偶然的,也不是臆测出来的,而是极其辛苦地,在可信的指导和对这种言语方式亲身熟悉的基础上得来的。”在美国独立后的六七十年间,出现的文学作品都不能摆脱英国英语的影响,也鲜有人用方言写作。而在《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那种浅白朴素、通俗畅晓的口语体语言生动地描写了美国土地上的活生生的人和生活,彻底颠覆了欧洲人曾经推崇的所谓“高雅”语言的传统,使得美国英语以其鲜明的特点登上了文学舞台,在文学作品中的地位得到了确立。此外,还值得让人感兴趣的一点是,在小说中,一些词语或短语的出现频率特别的高,排了一下列位于前三名的词和短语,分别是:reckon, pretty soon, pretty well。很有趣,这些词的反复出现,却并没有让小说语言显得贫乏和被限制。反而,更有一种小说在语言形式上的规范统一和亲切易懂。

最后,在《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语言特点中,要重点分析一下语言的幽默魅力。这一点,也是很多文学评论者们热衷研究和评论的。我想就马克·吐温的幽默方式在这里打一个比方。我们都应该看过著名喜剧大师卓别林的电影系列,比如说“摩登时代”等等。虽然当时的电影表演是无声的方式,但是,我们还是可以通过卓别林大师表演的无辜的表情,夸张的动作以及与其他人物和环境的矛盾冲突感受到一种带有讽刺、辛酸、无奈的深刻幽默。喜剧大师卓别林和马克·吐温都是美国文艺界声名卓著的代表,他们生活在同一个国家不同的时代背景下,他们用讽刺幽默的方式在文学和表演艺术的不同领域尖锐和深刻地揭露了社会中存在的腐朽、虚伪、道貌岸然以及人性的丑陋和冷漠。同时,对被边缘化的人们的悲戚生活状态也在其中不留情面地进行了揭示。马克·吐温说:“不能一味逗乐,要有更高的理想。”在《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我们能够感受到隐藏在笑声背后的辛辣讽刺,使你尚未笑罢便皱眉沉思。小说塑造的每个人物都有讽刺幽默的言语和行为表现,比如,小哈克贝利把“Bridgewater”公爵念成了“Bilgewater”公爵,暗含意味着这个又脏又臭的讨厌家伙;大家被煽动去看公爵和国王的表演,显然是被愚弄和欺骗了,但是为了不让自己看起来愚蠢和被别人笑话,他们“也要让其他人和我们一样”,这样,就没有人被笑话了;汤姆让小哈克贝利写匿名信,告诉他们要解救吉姆的计划,因为“如果我们不告诉他们的话,即使我们把吉姆从他们眼皮底下带走,他们也不会看到的”等等,这些语言,让人民在品读之后又有细细地思忖,从而体味出辛辣的讽刺。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以一个12岁左右男孩的角度,以他的第一人称进行叙述的。但是,从一个孩子包括汤姆索亚的言语,以及孩子们观察到的对周围人和事的表达,让这样的讽刺幽默言语被惊讶于是从这些孩子们的思想和语言中迸发出来的。从这一点上看,作者的确是将哈克贝利·费恩和汤姆.索亚塑造成了自己思想的化身,否则,这些孩子们可真是不能单单用其他评论文章所说的天真、浪漫和纯洁来形容,应该也加上老成与深刻。细细品味一下,如果这些讽刺幽默的话语是从成年人们的口中说出来的,这种效果就不会像现在在作品中表现的那么吸引人了。

总之,马克·吐温在其文学作品中的幽默风格丰富了所描写的美国19世纪的社会画面,也表达了作者对美国社会问题的深刻思索与批判。

2《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作品内容中的主人公分析

首先,哈克贝利·费恩不是一个流浪汉,否则,这部小说就要改成《哈克贝利·费恩流浪记》了。小哈克贝利是一个12岁左右的青少年,和我们周围的这些孩子一样,在这样的年纪,成长在一定的环境下,被影响形成了一定的性格。只是,小哈克贝利在小说中被安排在了19世纪四五十年代的美国。他有一个酒鬼父亲,他酗酒如命,常酒后痛打小哈克,坚决不让他接受教育,还要反过来向小哈克要钱。这样不负责的父亲,要是在当今,一定会受到全社会的谴责和青少年保护组织与法律的追究—不管怎么说,小哈克贝利没有得到亲人的爱,他离开了。好心的道格拉斯寡妇和华森小姐收养了他,她们按照上层社会的生活方式和道德模式改造哈克。她们要求他识文断字,信奉上帝,成为一个高贵的“文明人”。这样看来,小哈克贝利应该是很幸运的,会被很多人羡慕,这简直是积了大德的好事。但是,他对此却深感厌恶。他从不去教堂祈祷,他这样描述:教堂里一个人也没有,只有一两只猪,因为教堂的门并没有锁,猪在夏天贪图凉快,挺喜欢在那木条子钉的地板上睡觉,你要是留神的话,上教堂的人差不多都是万不得已才去的,猪可不一样。小哈克贝利也不穿体面的衣服,他把自己的钱送给了萨契尔法官。最后,他离开了。哈克贝利选择离开,因为他经历了这些,他知道现在的自己真正想过什么样的生活,他想自由自在,心满意足,在大自然的环境中真切地感受—他勇敢地选择了自己喜欢的生活。我不认为小哈克贝利的逃离是像一些评论家所说的,是想摆脱一切所谓文明社会的束缚,就像在小说结束时,斐尔普斯太太想收养哈克贝利做自己的干儿子,但是他还是再次出走,周游各地。在经历了密西西比河上漂流所经历的种种历险后,在看到和感受到种种事情的发生后,小哈克贝利还是选择离开,在密西西比河上或者什么其他的地方—谁会知道呢,去历险,去漫游。这是他的选择,他的生活态度。不是什么逃避或者被迫的流浪。这就像是美国人性格的写照,他们向往自由与个性的发展,向往获得新鲜与刺激的体验。我认为,作者本身也并不想把哈克贝利·费恩塑造成一个逃避者和流浪者,因为,无论对这个国家的一些方面有多么大的不满和揭示,作者还是热爱这片土地的,他也不会选择逃离这里,逃离这个社会。

其次,哈克贝利·费恩与吉姆之间的关系不是简单的思想观念和对待态度的渐进改变。我们始终不能忽略的是,在小说中,哈克贝利·费恩只是一个孩子,如果把他分析得超出他这个年龄和阅历该有的成熟,给他附着上一些历史的使命和意义的话,就不太符合小说的风格和文学本身的艺术魅力。首先,小哈克贝利在小说中被塑造成是生活在美国19世纪南方蓄奴州的一个白种小孩。以一个小孩的心智,即使他在一定的环境下比同龄的孩子成熟一些,但是,对于社会中存在的深层次矛盾,他当然不会像成年人那样批判和对待。小哈克贝利是从一个人初始的人性情感出发,通过和人的交流得到的感受来直接地反映在他的思想与行为中。相对的,吉姆作为一个30几岁的中年人,由于受到当时社会中存在的严重的种族歧视和肤色偏见,加之白种人,甚至黑人自己都认为奴隶制的存在是合理的,是上帝所宠爱的,所以,吉姆自然有一种宿命和迷信的性格特点。但是,他也像一个孩子一样,没有仇视、憎恨、抱怨、虚伪、欺诈和城府这些很多成年人所有的丑陋的人性,他纯朴、憨厚、勤劳、善良,是一个十分有人情味的人。毋庸置疑,小哈克贝利和吉姆都受到当时环境的影响,但是,在现实的情感交流中,他们都在改变。小哈克贝利在密西西比河上的历险中以吉姆为伴,他们两个相互依赖;吉姆也如父亲般,以他的经验照料和帮助哈克贝利,虽然,他们彼此身上还是有着顺从与尊卑的感觉,但是,他们却是朋友。有一种暗含的意思应该在其中,孩子们能够看到人性的本质,虽然,他们还可能不知道“人性”这个词的含义,可是,那些大人们,却还在怀抱着他们的偏执,束缚和扭曲着人类的进步。同时,我要指出,有些评论评述,在汤姆和哈克贝利解救吉姆的过程中,有戏弄吉姆的故意在里面。我是很反对这种说法的,以这种角度来表现汤姆和哈克在其对待吉姆的思想认识上的矛盾,是不准确的。要看到,他们是孩子,此外,汤姆还具有特别的浪漫主义崇拜,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很自然的就会表露出来。否则,他们就不是12岁左右的汤姆和哈克贝利了。

3 结束语

综上,对《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语言及作品内容中的主人公进行了浅要的分析。能够从文学作品美的描述中,发现理性的深刻和顿悟,这才是一部作品流芳百世和为人称赞的灵魂。

参考文献

[1]马克·吐温.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M].张万里, 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9.

[2]Mark Twain.The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6.

[3]郑克鲁.外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4]刘永杰, 王艳玲.言为心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口语化风格浅析[J].山东师范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1 (4) .

8.《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读后感 篇八

关键词:文学翻译 复译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百花竞艳的文学领域中,文学作品凭借着深刻的思想意义以及独到的描写方式、精彩的叙述手段备受不同年代读者的重视追捧。在国际一体化的时代大潮下,翻译界对越来越多的世界优秀作品进行复译的现象也更加普遍。针对复译现象,尽管不同的人出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见解各异的看法,但总体上对复译还是持肯定态度的。例如,许钧在其著作《重复·超越——著名译现象剖析》中便给作者传递了这样的观点,已有的翻译作品或是译文粗糙,或是语境不适合现今人们的理解方式,或是因为合译本出现风格难以融为一体等原因,必须要适时地进行作品的复译工作;奈达则更为直接地宣称,无论一部译本对原著是多么重视的反应,它的平均寿命徘徊在50年是一个不争的现实;学者翁显良坚信翻译就是为了实现将外来作品以符合当下人们的理解方法而进行不断地再一次的复译。本文通过对马克·吐温的代表作《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翻译进行文学作品复译工作的巨大历史意义以及现实意义的探讨。

一、《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作品简介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美国文学史上一部不朽的文学经典,本书作者马克·吐温耗费了整整8年心血才完成了本书的构思与创作,该书刚一面世就获得了轰动性的成功,甚至连当时知名的作家欧内斯特·海明威对本书也颇为关注,并给出了“美国所有的现代文学,都是起源于马克·吐温的一本叫做《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书,这是我见过的最好的一本书。”的高度赞扬。《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一书,不但是在叙述主人翁形象、书中的主体构思以及书中使用语言的选择全部具有鲜明的马克·吐温式写作风格。本书为读者呈现的是一个发生在19世纪中期的美国的故事。哈克是一个穷苦白人的儿子,因为十分恐惧受到嗜酒如命的父亲的虐待,再加上天性叛逆的他忍受不了种种清规戒律对自身的压抑,便利用装死的方法离开了那个压抑的生活环境,在流浪过程中,哈克见到了同样是落荒而逃的黑奴吉姆,尽管在当时的风俗习惯下,白人与黑人是相对立的两大种族,然而哈克深深地理解吉姆的内心与挣扎,于是两人便相依为命,谋划着从不自由的南方转向处处洋溢着自由的北方。两个人在追求自由的道路上彼此照应,吉姆尽一切可能地对哈克进行着细致入微的生活照顾,而哈克的主要工作便是帮助吉姆藏匿不被别人发现。两个人在经过重重的困难洗礼后,成为了终生的好伙伴,吉姆最后也意外地获知了自己已经摆脱奴隶身份的禁锢,整个故事以美好的大结局收尾。在本书中,马克·吐温通过对种族思想的批判与抵制,揭示了蓄奴制的罪恶,赋予了本书历史意义的同时,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风格。

二、对《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复译的意义分析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被引入我国后出现了各种不同版本的译文,这就导致市面上同一部作品往往以不同的姿态出现在读者面前,由于翻译者的水平差异、翻译年代不同、翻译目的相异等差别,翻译风格差异甚大的《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使得读者在进行选择时无法确定哪一版本才是最为适合他们阅读的作品,本文通过对张友松、张振先的译本,由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1953年9月发行以及成时在的译本,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1989年9月发行的两种不同译本进行比较,分析翻译界对文学作品进行复议的重要现实意义。

(一)时代背景不同使得复译能够更好地适应现实环境的转变。通过对两种译本的综合比较、分析,笔者发现,从时间上来说,成版的译本是出现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张版的译本是在上世纪50年代,两本书在翻译时间上相距三十余年,而在这短短三十余年间,中国的经济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不仅仅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人们对于世界的整体感知也大大加强,传统的译文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认知能力,因此十分有必要对《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进行及时复译,从而达到与时俱进的要求。再从翻译主要面对的服务群体来讲,成版译本的主要面向对象是尚未成人的小朋友,张版译本的读者群体则定位于成年人,这就使得两本书使用的语言风格上有着巨大差异。时代主题分析,张版的译本出现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而成版译文是在经过新中国建设者们不断奋斗,终于迎来新的发展契机下出版的,融入世界、感悟世界是当时新中国进行改革开放后最需要做的基本任务,而不是采用了抵御、防范的态度开展文学活动,因此,成版的译本更加注重文学本身的价值,政治色彩与张版相比,显然要不明显许多。

(二)从译文的连贯性分析复译的作用。译文通顺,便于理解是进行文学作品翻译的一项基本准则,本文通过对张版《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译文与成版《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译文进行语句连贯性对比,为翻译界进行定期的文学经典名著展开复译工作的必要性进行进一步分析。

通过对两个译文的对比,可以发现,张版的译文相对生硬,且翻译的精准度远远不如后者,以“moved around a lot”来讲,张版译文只是把它翻译成为经常搬家,成版译文则运用“居无定所”这个更为贴合中国人生活习惯的翻译方法,在精准度以及文学性上也更胜一筹。

(三)从对原著的重视度进行分析复译的作用。忠实地依照文学作品开展翻译工作是进行翻译的一项基本前提,这是对读者以及原作者负责的具体表现,然而由于时代发展程度的不同,我国的译者对西方文化的了解程度以及西方用语的习惯存在着各种无法避免的巨大差异,这就导致对同一部作品的翻译过程中,译本不同的翻译效果在对原著的语句翻译中存在着各种无法避免的差异,举例来说,在《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结尾处,张版译文与成版译文的差异存在着十分明显的表现。

对两个版本的译文比较,可以发现成版译文不仅仅是对原文进行了准确的翻译,更将哈克不愿意学习所谓“规矩”的原因进行了进一步地点明与叙述,这显然符合作者此刻所要表达的思想,也更为容易被读者所接受。

三、结语

复译工作是翻译者们为实现经典文学名著与时俱进而进行的一项十分有效的努力与尝试,通过文学作品的复译能够使不同年代的读者们深刻、直接地感悟到文学经典的不朽魅力,从而主动地走进名著、感悟名著,这对于经典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应当对此高度肯定。

参考文献

[1]Barbetti, Claire. Ekphrastic Medieval Visions: A New Discussion in Interarts Theory.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2011:2-3.

[2] 刘纪蕙.《故宫博物院VS超现实拼贴:台湾现代读画诗中两种文化认同之建构模式》,《中外文学》(25卷7期).1996: 66-96.

[3]Beckson, Karl and Ganz, Arthur eds. Literary Terms: A Dictonary. 3rd edition. New York:Farrar, Straus and Giroux. 1989:244.

[4] Fuller, John. A Reader’s Guide to W.H. Auden. New York: Farrar, Straus & Giroux. 1970:121.

[5] Kennedy,David. The Ekphrastic Encounter in Contemporary British Poetry and Elsewhere. Surrey: Ashgate. 2012: 42-42.

9.《哈克贝利芬历险记》读后感 篇九

主人公哈克贝利将事情化险为夷让我深受启发:在学习生活中遇到了困难,要自己动脑筋解决。

看了这本书我想去“百幕大死亡三角”,探索它们为什么“杀人不眨眼”。我要去神秘岛,看看它为什么能长,也能沉。我要去浩瀚的宇宙看看它有没有边缘,是否外面还有一个更大的世界。我要去其它星球,探索宇宙里是否还有一些形态各异的外星人,如果有,看看它们的土地发达不发达……

10.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读书报告 篇十

摘要:在美国现代文学史上,马克吐温的《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这篇小说有着浓重的美国式意味,记录了一个流浪儿的成长,但是在整篇小说当中,哈克贝利形象的塑造,本质上就是美国人自身形象的外在表达。

关键词:哈克贝利,读书报告,马克吐温,美国人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美国幽默讽刺作家马克·吐温的代表作,在19世纪美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次阅读的是马克吐温原著,潘庆舲 译,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7-08-01版本。

马克·吐温原名塞缪尔·朗荷恩·克列门斯,生于一个地方法官的家庭。12岁父亲去世后,就开始参加劳动,自立谋生。他先后当过印刷工学徒、排字工人、水手、领港员、新闻记者等。饱经忧患的经历,与下层人民的相处,促进了他民主主义思想的成长,为他日后的创作打下了坚实的摹础。

1876年前后的两个男孩使马克·吐温登上了创作的巅峰,为他带来了空前的声誉。作为两部反映美国生活的史诗性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写的是一个永远长不大的男孩,主人公的种种冒险经历被描写得津津有味。因而故事的内在吸引力永远是巨大的。相信几乎所有健康长大的男孩都不会错过它,不过要说什么时期的人最爱读《汤姆·索亚历险记》,这恐怕很难回答,因为大人们不可能由于年龄的增长就不喜欢它。毕竟谁都能体会,人只有在离开了童年之后才会更恰当深入地明白童年的妙处。1所以,准确地说,《汤姆·索亚历险记》是那种人在不同年龄阶段会从不同角度去体味阅读的小说。而《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可能就算不儿童读物了。孩子们如饥似渴地读这本书,为哈克贝利刺激的冒险兴奋惊叹,但他们并不能很好地理解它。它是一幅永久保留美国历史上那个引入入胜时代的精彩画卷,无论是美国西南片的生活面貌、地理环境、社会状况,还是人情世故、传统习俗2,想了解的人都可以从《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去了解,获取一个完好、真实的印象。

小说通过哈克和吉姆这两个逃亡者的历险故事,广泛地反映了美国南北战争以前的社会生活,谴责了野蛮的种族歧视,集中地提出了反蓄奴制的政治问题。我们知道,在南北战争 12 买琳燕.走近“成长小说”——“成长小说”概念初论[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04)

陈玉涓.“少年侃”的叙事特征分析——以《哈克贝历·费恩历险记》和《麦田里的守望者》为例[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6(01)以前,非洲黑人被成批贩运到美国,在南部的种植园里充当奴隶。他们没有人身自由,像牲口一样,被任意贩卖,恶毒鞭打,甚至残酷杀害。南北战争结束以后,黑奴虽获得了“解放”,但他们刚挣脱了奴隶制的枷锁,却重又被套上了雇佣劳动的绳索,仍然处于被奴役、被迫害的地位。因此,马克·吐温在80年代所写的这部揭露蓄奴制的黑暗与罪恶、提倡黑人同白人一样应有独立的思想和人格的小说,在当时仍有迫切的现实意义。

小说的中心人物是哈克。这一形象早在《汤姆·索亚历险记》中就曾描写过。那时,这个孩子作为汤姆的朋友,讨厌资产阶级平庸、虚伪的生活方式,同汤姆一起追求儿童情趣,向往浪漫的冒险生活。而《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的哈克形象,他的思想和性格有了进一步的拓展、提高。他不仅自己渴望自由,敢于冒险,而且积极帮助吉姆解脱锁链,获得自由。

时至今日,无论是天真的汤姆·索亚还是务实的哈克贝利,他们的冒险似乎都已结束了。但在这两个孩子身后,以他们为代表的美国人的冒险似乎一直在持续着。这批随“五月花”号远渡大西洋来到北美大陆的欧洲移民及其后代。在其后短短几个世纪里,创造出了一个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都在全球举足轻重的国家。无论是影响波及几乎每一个人的全球化的经济发展模式,还是好莱坞电影、可口可乐饮料、麦当劳快餐等消费文化,都烙上了鲜明的美国印记。而在《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成书的19世纪,当时的美国正在试图从各个方面摆脱欧洲痕迹,创造出自己的个眭。文化方面,库珀、棱罗、爱默生、麦尔维尔、惠特曼、斯蒂文·克莱恩以及马克·吐温等一批作家都参与其中,他们要使“美国文化”轮廓鲜明起来。3也许当时他们并没有特别在意要创造“美国文学”的精华,尤其像马克·吐温,但他们能感到自己所处的时代,已不再需要亨利·詹姆斯那样的连接新旧两个时代的桥梁式作品了。所以重读《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时,透过它看看马克·吐温心中的美国人究竟是怎样的,再比对一下当今的美国人,实在是一桩挺确趣的事。

“美国人究竞是怎样的,有什么特征?”这个问题连美国人自己也一直试图从各个途径中寻求共识的解答。因为作为一群几乎来自地球每一个角落的移民,他们渴望了解作为一个民族,所具有的共有特征究竟是什么。其中的一个途径就是文学。美国文学史上,库珀曾在他的“皮袜子”故事中找过答案,然后到爱默生在《美国学者》中较深刻的答案,再到惠特曼以《草叶集》来给美国人下的定义,人人各抒己见。在1869年发表的《傻子国外旅行记》中,马克·吐温也塑造过一个相当庸俗而天真的美国旅客面对欧洲及圣地的文化传统所遭遇 3 黄漫.亦同亦异的两部历险记杰作——比较《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与《奥吉·马奇历险记》[J].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05(06)的经历,折射出别国人眼中的美国人。但在7年后的1876年,他找到了一个更肯定的答案。作家通过一个衣衫褴褛的男孩带着逃亡的黑奴顺流而下的经历,来表明这个答案。书中的主人公本来从未离开过河边小镇圣彼得堡,可是后来却迈上了长达干余里的航程,一路有山山水水,也有新奇的人物,更有未知的、不可测的危险。这条哈克贝利事前并不曾想过要走的“发现之旅”,与美国这个国家在几个世纪的发展历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有许多相似之处。同样明显的事实是,哈克贝利的故事是一个“动”的故事。4这一点使人很容易联想到定位美国人特性常用的一个词:“流动性”。为了逃过家长的蛮横与圣彼得堡居民的“感化”,男孩从家乡出走。之后,每一段故事的结果,都是重新开始逃亡:逃离杰克逊岛是因为他和吉姆担心会被贩奴者发现;逃离破船“瓦特·司各特”号是因为那个农庄在复仇斗争中发生了**和流血事件。这种一再移动的模式完全刻画出了美国早年的历史。著名的美国史学家弗莱德里克·杰克逊·特纳在其有名的“边疆假设”中肯定了美国的特性,就是由横越大陆向西开发的经验中形成的。5美国人——就似哈克贝利一样——随时准备动身,不仅向着西部,也向着任何一个方向。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较充分地体现了马克·吐温的创作特色。小说的现实主义真实描绘和浪漫主义的抒情写意交融在一起。如对密西西河畔城乡的勾勒,沿岸风土人情的描写,突出了当地的落后、贫困的景象,细致入微,真实可信。在塑造哈克和吉姆两个人物形象时,写出了他们思想变化的外在和内在的缘由,性格鲜明,形象具体。作者还把密西西比河的自然景色同人物渴望自由的内心波涛结合在一起描写,客观的自然景物成了人物主观思想情绪的外化物,河上风光的壮阔与人物心情的舒展相映交辉,散发着浓厚的浪漫主义情调。

参考文献:

[1] 买琳燕.走近“成长小说”——“成长小说”概念初论[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04)

[2] 陈玉涓.“少年侃”的叙事特征分析——以《哈克贝历·费恩历险记》和《麦田里的守望者》为例[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6(01)[3] 黄漫.亦同亦异的两部历险记杰作——比较《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与《奥吉·马奇历险记》[J].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05(06)

[4] 芮渝萍,刘春慧.成长小说:一种解读美国文学的新视点[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 45

芮渝萍,刘春慧.成长小说:一种解读美国文学的新视点[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5(01)

张淑玲.一部不朽的少年成长小说——试析马克·吐温的《哈克贝里·芬历险记》[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02)学版).2005(01)

11.《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读后感 篇十一

关键词:马克·吐温;《哈克贝利·芬历险记》;人物塑造;主题

马克·吐温是十九世纪美国最伟大的幽默作家,被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威廉·福克纳称为“美国文学之父”。吐温以其代表作《哈克贝利·芬历险记》而闻名于世。该小说又被另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海明威高度评价为“我们所有书中最好的。……一切美国文学都来自这本书。在它之前或之后,都不曾有过能同它媲美的作品。”[4](P430)由此可见,吐温及其作品在美国文学中的地位。

《哈克贝利·芬历险记》讲述了主人公哈克贝利和他的黑人朋友吉木的冒险旅程。他们乘着木筏顺密西西比河漂流,以寻求自由。在这途中,哈克遇到了许多挫折,并从中感悟到了很多生活哲理,对人性有了更深层的思考。在体会到了文明的虚伪后,哈克不仅自己选择了通往自由的道路,还在一番思想斗争后,冒险帮助吉木重获自由。这就引出了小说的主题:批判“文明”、追逐自由。本文试图通过人物塑造来分析作品的主题。

在小说中,吐温笔下的角色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诸如达格斯寡妇以及爸爸这种文明社会下的产物;另一类则是像哈克和吉木这样向往自由、但却被文明社会排挤的流浪者。

小说一开始,哈克就评论到“我从来没见过一句瞎话都不说的人……不过波蕾姨妈和那位寡妇……却都是例外。”[3](P1)由此,我们会对达格斯寡妇和波蕾姨妈留下一个积极、正面的印象。接下来,哈克又提到“达格斯寡妇收我做她的干儿子,说是要教我怎样做人”,这更加确立了达格斯寡妇好心肠的正面形象。然而,随着情节的展开,我们会慢慢发现,达格斯寡妇这个看似崇高正义的人物却无时无刻不在无形地遏制着哈克的勃勃生气,让哈克觉得“整天呆在家里,实在叫人受不了,因为那个寡妇的举止动作,总是那么正经、那么规矩,简直可怕!” [3](P1)她试图“按照圣彼得堡文明社会公认的行为准则,把哈克培养成老老实实、规规矩矩、又听话又体面的好孩子” [6](P74),结果致使哈克选择离开,踏上寻找自由的道路。与达格斯寡妇一样,波蕾姨妈虽然也对哈克百般疼爱,但却仍想要用“文明”的教条来改造哈克,最终同样让哈克毅然决定离去。达格斯寡妇和波蕾姨妈所代表的是文明社会僵化刻板的一面。她们原本正义高尚,却因时刻恪守文明社会授予她们的各种条条框框而与自由背离,让哈克排斥。与这两位类似的还有新上任的审判官。他代表了文明社会的天真幼稚。本着“非到万不得已,决不干涉人家的家务,拆散人家的骨肉”[3](P27)的良好初衷,怀着能够让爸爸改邪归正、重新做人的美好愿望,这位正义的审判官却将好不容易脱离火海的哈克再次投陷到悲惨的生活中去。他不了解爸爸的“底细”,却固执地幻想着有能力感化“这个老头子”。[3](P27)

达格斯寡妇、波蕾姨妈以及审判官这三位看似正面的人物形象实则都是文明社会下的产物。通过对他们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文明社会表象下的呆板与无知。即使是像这三位一样本性善良淳朴的好心人,在这种社会的教化下,也会无意识地变为扼杀天性纯真的孩子思想的刽子手和协助暴躁的醉汉逍遥法外的帮凶。他们的种种言行都透露出文明社会荒谬、虚伪的本质。而这一点还可通过对甘洁佛一家的分析得到进一步证实。

甘洁佛一家是一户出身显贵的大户人家,他们的行为举止完全符合文明社会的种种准则。他们“没有半点轻浮气……对人和气之至” [3](P130)。在哈克与吉木失散期间,甘洁佛一家好心地收留了哈克,并细心地照顾他,让哈克对这家人留下了良好的印象。他认为甘洁佛是一家愉快、高贵的人家。但事实却证明,这户表面和善友好的家庭却成天过着腥风血雨的生活。他们与同为贵族的邻居雪富生家族有着不共戴天的世仇。两个家族之间时常正面交火,上至一家之主、下至无邪顽童都会卷入战争中间。枪林弹雨的生活造成双方死伤不断,而究其交战原因,却是因为一场“说不清”的“打对头”[3](P133)。就在哈克离开之前,他的同龄朋友、甘洁佛家的小儿子叭克倒在了冰冷的血泊中。这又显示了文明社会的另一个典型事例,反映了其“文明”幌子下的虚伪与荒诞:甘洁佛上校这位“彻头彻尾的绅士”[3](P130)却会盲目地沿袭一场连起因都已不清楚的家族战争;在饱尝接连失去几个儿子的痛楚后,甘洁佛上校却仍旧鼓励小儿子浴血奋战。这样一户处于上层社会的家庭的“文明”行为实则野蛮凶残,连处于社会底层的哈克看了都感到费解。

上述这些人物虽然显露出了文明社会的种种弊端,但却多少体现了其正义、和善的一面。而文明社会中真正黑暗的势力却在爸爸、公爵和皇帝这三个人身上展现得淋漓尽致。

爸爸是哈克生活中唯一的父亲形象,然而他却完全没有尽到一个做父亲的责任和义务。他在哈克的人生道路上进进出出,来去自如:当自幼无母的哈克亟需来自父亲的关怀时,爸爸非但没有给予应有的父爱、而是丢下哈克离去;而当哈克获得意外之财时,爸爸却回到哈克身边、摆出父亲的姿态来接管哈克的财产。他既是一个酒鬼,可以在醉酒后随性犯下任何罪行;他还是一个恶棍,可以对年幼的儿子随意折磨施虐。如果说,爸爸体现的是文明社会的残暴不仁;那么,公爵和皇帝这两个人则体现了文明社会的贪婪与欺诈。从哈克和吉木遇上这两个人的那一刻起,他们原本自由平静的生活就逆转直下。公爵和皇帝不仅四处对人行骗,甚至对一路同行的吉木也惨下毒手,将其以逃亡奴隶的身份变卖。此后,他俩还试图哄骗几个善良无知的少女,想要掠夺其唯一的家产,在其因失去亲人而留下的伤口上撒盐。就是这样三个无恶不作的坏人,凭着其白人的身份以及文明社会赐予白人的权利,依然能够凌驾于像吉木这样生性善良的黑人之上,能对其肆意咒骂及处置。这足以体现出文明社会表象下的虚伪。也正是在亲眼目睹、亲身感受了这样的虚伪后,哈克毅然决定与文明社会分道扬镳,彻底走上寻求自由的道路。

小说中,哈克表现出的是一个自由的形象。从小生长在大河边上的他格外亲近自然,分外享受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自由、惬意。哈克虽来自白人社会,却处于社会最底层的位置。加之有一个不务正业、不顾家庭的父亲,哈克时常过着四处漂泊、无家可归的生活,更别提接受任何礼教了。虽然后来被达格斯寡妇收养,但哈克早已习惯了无拘无束的生活,因此对文明社会中的各种礼仪规范都感到排斥,不愿接受教化,而这是与文明社会的制度相违背的。所以,当一向追求自由的哈克与充满各种羁绊的文明社会相碰撞时,自然会引发许多冲突。这种冲突在第一章中就通过达格斯寡妇的各种努力显现了出来。她试图强迫哈克穿新衣服、做祷告、学圣经等等,还禁止哈克养成吸烟、说脏话之类不文明的习惯。然而,自幼毫无“章法”的哈克当然不会服服帖帖、循规蹈矩。他经常逃学,跟汤姆一起玩强盗冒险游戏。通过这样一些小小的反叛,哈克希望从中找回自由生活的乐趣。他所寻求的是一种最简单的生活状态,梦想的是一种最纯真的自由快乐。

和哈克一样,吉木也热爱自然、憧憬自由的生活。并且,由于身为黑奴而长期听命于人的缘故,吉木甚至比哈克更加渴望自由。因此,当两人在逃跑途中相遇时,很快就成了超越种族歧视、跨越文化差异的团队。他们乘着木筏在密西西比河上漂流,追寻着自由的生活。然而,他们所崇尚的这种自由却与河流沿岸社会现存的文明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两岸社会看重的是规范、章程以及奴隶制。那是一个既无情又荒谬的社会,是与哈克、吉木针锋相对的社会。在那个自称为“文明”的社会里,到处蔓延着人类社会的各种黑暗:人欺人、人抢人、人虐人、人杀人。它所教授的所有教条似乎都与其现实意义相违背:文明社会要求哈克做一个诚实的孩子,但多少次的经历告诉哈克,唯有撒谎才能为其谋到出路。文明社会倡导要做知书达理的体面人,而多少次的际遇让哈克发现许多仪表端庄的人做的却是最不体面的事。事实证明,哪怕像甘洁佛上校和审判官这样两位备受敬重的人所表现出来的也只是伪善和伪正义。除此之外,文明社会还灌输给哈克邪恶的奴隶制度,告诫哈克遵循森严的等级制度。这让哈克在面临是否解救吉木、帮他重获自由这个考验人性的问题时,一度矛盾挣扎、踌躇不前,因为这是与文明社会的教条相违背的。受“文明”的影响,哈克一直有着“黑人生来贫贱”、“与黑奴为友是不道德的”的思想。然而,在与吉木漂泊为伴期间,哈克打破了之前对黑奴的种种曲解,因为他从吉木身上看到了人性最善良、淳朴的一面。与此同时,哈克也看清了文明社会丑陋、虚伪的真面目——明明逼迫吉木妻离子散,却还要以逃跑的罪名将吉木收监。这使哈克选择彻底与“文明”决裂,带领吉木走上寻求自由的旅程。

《哈克贝利·芬历险记》被称为是美国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现实主义著作。小说通过独具匠心的人物塑造揭露了封建家庭结仇械斗的野蛮,讽刺了当时社会虚伪的“文明”;通过对哈克和吉木在密西西比河上漂流的冒险旅程的精彩描写,歌颂了黑奴的优秀品质,宣传了人人都享有追求自由的权利,从而透露出作者本人对虚伪的文明社会的批判以及其对淳朴的自由生活的崇尚和向往。

参考文献:

[1] Butrym, Alexander J. Mark Twains The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 and Other Works. New York: Barnes & Noble, Inc.,1998.

[2]Twain,Mark. The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 England: Penguin Books Ltd., 1966.

[3]马克·吐温.张万里译.哈克贝利·芬历险记[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

[4]钱青.美国文学名著精选上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5]克劳迪娅·德斯特·约翰逊.<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解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6]王迪生著.“《哈克贝利·芬历险记》的人物和主题”[J].西北大学学报(学哲社会科学版),1987(4):73–79.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读后感】推荐阅读: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英语读后感07-12

球王贝利的启示06-17

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分析09-30

上一篇: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下一篇:在工业园奠基典礼上的发言稿

热搜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