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媒介素质教育

2024-10-06

大学生媒介素质教育(精选8篇)

1.大学生媒介素质教育 篇一

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及教育调查报告

所谓媒介素养,是人们对各种媒介信息的选择、理解、质疑、评论以及使用媒介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所用的能力。[1]为提高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视,推动媒介素养教育的开展,笔者对重庆市3所高校的大学生进行了调查,通过对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掌握重庆市大学生媒介素养水平以及教育现状,为今后媒介素养教育实施打下基础。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为了解重庆市大学生媒介素养水平以及教育开展情况,笔者于20xx年6月在重庆市院校中展开了媒介素养水平及教育情况问卷调查。调查选取重庆市西南大学、西南政法大学、重庆工商大学三所高校各年级学生。采用随机抽样方式,发放问卷310份,回收有效问卷300,回收率97%。调查对象中,男生147名,女生153名。文史类专业168人(占总数56%),自然科学类专业120人(占总数40%),新闻传播学专业12人(占总数4%)。问卷涉及四部分内容:基本信息;媒介接触情况;解读、批判、利用媒介情况;媒介素养及教育认知情况,共28道题。主要从大学生媒介接触、媒介内容认知和批判、利用媒介资源能力方面展开调查。

二、调查结果的统计与分析

(一)媒介的接触和使用情况

(1)大学生媒介接触情况

在“平时主要通过何种媒介获取信息”调查中,81%学生把网络作为获取信息主要渠道,其次是手机46%和报刊杂志27%。选择电视获取信息的比例排在报刊杂志之后仅占到20%,这大概是由于三所高校的学生宿舍没有配备电视。由此结果看出,网络媒介在高校校园影响力虽已超越以报刊为代表的传统媒介,但高校大学生对信息来源渠道的选择仍会受学校资源的影响。在媒介接触时间上,重庆市大学生控制相对较好,每天接触媒介超过6小时的仅占总人数9%。58%的同学每天媒介接触时间在1~3,22%学生达到3~6小时,仍有11%的学生每天媒介接触时间不到1小时。说明现代社会大学生的生活已离不开媒介,但对媒介的依赖程度并不是很强。

(2)大学生接触媒介动机?

受众接触媒介的动机和目的.是衡量受众能否有效地利用媒介资源以促进自我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大学生媒介接触动机和获取的主要信息调查中,重庆市大学生的接触媒介以“休闲娱乐”55%、“满足信息需求”45%为目的的居多,“获取知识”37%也是他们接触媒介的主要原因,将媒介当作打发时间或与人交流工具的占少数。可见,大学生接触媒体的动机越来越多元化,并呈现出一种积极利用媒介资源的状态。

(二)媒介的解读、利用和批判分析能力

(1)大学生媒介解读能力

面对社会琳琅满目的信息,如何解读媒介信息是培养媒介素养关键。在对媒介获取资讯可信程度调查中,57%受调查者认为媒介信息基本可信,37%认为自己无法判断所获信息的可信度,只有3%认为媒介信息基本不可信。与此相对,2%的人认为媒介信息完全可信,1%则认为媒介讯息完全不可信。当代大学生对媒介传播内容有比较清醒认识,对媒介信息的信任度比较客观。

(2)大学生利用媒介资源的情况

网络是大学生接触得最多的媒介,在“大学生最常使用网络资源?”调查中,选择学术期刊的占21%,网络游戏占10%,网络视频或音频占74%,电子书占21%,应用程序的占23%,5%的人选择其他。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倾向于利用网络视、音频资源,对网上学术期刊、文档资料的利用相对较低。

(3)大学生媒介批判能力

媒介批判能力是衡量媒介素养一项重要指标,既包括受众对传播内容的鉴别能力,也包括受众关于媒介对社会、对人的影响力的认识。面对媒介中出现暴力、色情等消极信息大学生的态度“认为不道德但仍偶尔浏览”占绝大多数(57%),25%同学能够做到完全抵制,2%的同学经常偷偷浏览这类信息,还有16%的同学经常正大光明的浏览该类信息。可见重庆市大学生面对媒介中的不良信息还缺乏足够的抵制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三)大学生对媒介素养与媒介素养教育的认知情况

(1)大学生对媒介素养及教育的认知

我国90年代末开始对媒介素养及其媒介素养教育研究。问卷针对媒介素养和教育的基本概念在大学生中进行调查。结果显示,44%大学生只听说过相关含义,36%的同学不清楚,仅有4%的同学对媒介素养概念有清晰的认识。提到媒介素养教育,只有2%的同学清楚其含义,44%的人都不清楚。

(2)高校媒介素养及教育的开展情况

调查高校对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开展情况。结果显示,53%的同学不知道所在学校是否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课程或实践活动,39%的同学回应学校没有这样的实践活动或课程,仅8%的同学明确回答学校开展教育。由此可见,高校大部分大学生对学校是否开展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和实践情况不了解,对这方面的重视度很低。

(3)大学生对媒介教育实施的态度和意见

在对“媒介素养教育有没有必要纳入大学的课程教育”这个问题上,63%的学生认为开展相应课程是必要的,10%的同学认为非常必要,19%的学生认为现在不必要,将来需要,仅8%的同学认为没有必要。大部分学生认识到了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性,这将十分有利于各高校相关教育的开展。

媒介素养教育的顺利开展不仅需要高校的努力,也需要大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对“大学生应该通过哪些途径培养自身媒介素养”的调查,大部分同学(68%)认为自己应该通过多参与媒介素养社会实践活动来学习,其次是通过学校课程(54%)和讲座(51%)的学习,还有就是通过利用新媒体进行自主学习(50%)。

三、调查结论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我国过去相对单一、同质的媒介形式和媒介内容正日趋多样化,这使大学生面临着空前复杂的媒介环境。以数字技术为核心的网络媒介平台的发展,极大的扩展了大学生接触的媒介信息。大学生作为特殊社会群体和大众传媒受众,加强其媒介素养教育不仅能成为加强全社会公民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突破口,而且对今后媒介信息传播环境的健康发展也起到很好推动作用。

通过对上述调查材料分析,当前大学生媒介素养状况整体呈现积极的态势:

1、他们积极接触各种媒介,对媒介接触具有较明确目的性;能够以自己的评判标准自主选择媒介和媒介信息并找到所需内容;能根据自己的分析判断,正确看待和理解媒介信息;能灵活运用媒介来解决基本问题,并能通过媒体进行互动;对不良的媒介信息能够采取一定的抵制态度,已具备一定的媒介信息解读与媒介批判能力。但由于缺乏系统的媒介素养教育,大学生媒介素养知识多为自发学习、零散获取,并没有形成系统的知识储备,盲目性较大。集中体现在大学生虽能快速、便捷地获取信息,但却无法对媒介传播信息的方式及信息本身做出更为准确的评价,无法将自身的信息需求与媒介所提供的内容有效联系起来,使得他们不能有效地辨别信息的价值,也因此不能充分有效地利用媒介资源。

2、加上大学生的媒介鉴别能力相对较差,对媒介的政治属性、运作机制等方面还不是特别了解,对不同媒介的特点也没有一个完整深入的思考,对媒介信息的分析缺乏正确的方法和途径,直接影响了媒介素养水平的提高。因此,高校应将媒介素养教育提上大学生人才培养计划议程,教育引导大学生在媒介丰裕的信息时代恰当的运用多种媒介,促进自身健康发展。

2.大学生媒介素质教育 篇二

本研究以大学生作为“社交媒体一代”的主体, 在原有的依赖理论中提出“社交媒体依赖”这一新概念, 并将其作为网络依赖研究范畴下媒介素养教育的新讨论焦点。2015年10月, 课题组顺利通过江苏省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淮阴工学院、南京大学金陵学院、金陵科技学院、苏州大学、常州工学院八所重点及普通院校八百多名17-21岁学生的抽样调查研究, 经过近2个月资料梳理与分析, 总结江苏省高校大学生社交媒介的使用现状, 进而对江苏省高校大学生社交媒介素养教育提出建设性的思考。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从当前使用广泛且最具代表性的微信、微博及qq空间着手, 笔者结合大学生群体市场调研的结果及陈淑惠网络成瘾量表的五个维度:强迫性上网行为、网络耐受性、戒断与退瘾反应、人际及健康问题、时间管理, 基于微信特点, 界定出八大依赖标准:持续不间断地关注状态, 期待回复或点赞;总是登陆社交圈, 难以控制登陆的时间和场合;使用的时间比预期要长很多;即使阅读的内容毫无趣味与营养, 也难以停止;有意识地尝试停止使用, 但更加焦躁;不进入朋友圈时, 情绪变得不安、不自造、甚至低落;常常在学习和交谈中, 打开社交圈由于使用社交网络而打断或者延后原有的计划。

据此, 课题组将受众因使用社交媒介而出现的一些强烈的、持续的、无意识的从社交媒介中寻找参照而不能自控;他们视这种情境为现实, 并从中确立衡量其他信息的标准, 称之为社交媒介依赖。社交媒介依赖本质上对信息和传播技术的崇拜, 坚信这是社交生存及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从某种意义上讲, 社交媒介具有包容性, 是以往所有媒介的综合体。他具备对话、照相、文本、图像等新旧媒介的一系列功能, 还极大程度的满足了人们信息获取、社会交往、消费购物、娱乐消遣等需求, 甚至更为便捷。根据社交媒介的以上属性, 其受众依赖可归纳为以下四类:内容依赖、行为依赖、娱乐依赖、社交依赖。而根据大学生对社交媒体依赖的程度又可分为两种情况, 一种是内容社交型, 用以满足信息获取和呈现需要, 即急于从中寻求各类事件的答案和看法, 通过展示和分享来塑造自身的形象和行为。在此种社交媒介状态下生活的人们, 社交媒介已然成为他们身体中不可分割的重要部位。另一种是娱乐社交型, 指个人通过多种方式、高频次, 超时长使用游戏软件来消遣娱乐、打发时间, 这其中还包括社会互动及自我满足。

本研究试图以江苏高校大学生为例进行实证研究, 提出以下研究问题:

RQ1:大学生是否依赖于社交媒体?如是, 其依赖强度和依赖症状为何?

RQ2:大学生依赖于社交媒体的动机?包括各类院校、专业、性别、年级等客观因素的交叉分析?

RQ3:社交媒体时代大学生群体的媒介素养教育如何进行。

二、结论与分析

1、对社交媒体形成惯性依赖

研究表明, 使用频率较高、时长较短的学生居多, 使用频率较低、时长较长的学生偏少。具体而言, 在使用频率方面, 每天利用微信从事阅读活动的大学生不足1/2, 在时长方面, 每次阅读时长在一刻钟以内的用户占大多数, 其比例超过80%。在社交媒体使用的控制能力方面, 高年级学生较于低年级同学会根据场合而有所收敛, 低年级同学则通过社交媒体获得社团认可及同学间的交流。进一步访谈中, 学科背景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归因为文科生感情更为丰富细腻、有更多的时间从事自由阅读及更容易分享。此外, 普通院校自身压力、社交焦虑总体偏高于重点院校的学生, 直接导致其更加频繁地通过微信了解外界和实现信息占有来舒缓焦虑感。

2、对社交媒介互动的过度期许

调研显示, 大学生在社交媒介中常用的功能为朋友圈、聊天通讯、游戏软件倾向于刷朋友圈获取社会热点, 对自身“晒”心情状态的频次不断上升, 特别在意朋友点赞及评论行为。即在更新状态后, 一半以上的大学生高频次进入朋友圈及qq空间, 甚至表现出错失信息和朋友动态更新过快的极度焦虑。基于强关系的社交媒介, 其真实性和亲密感, 使传播主体的形象更加清晰具体, 在某种程度上的信息获取及娱乐应用更具社交价值, 成为塑造形象、获得满足的重要阵地。我们观察到, 多数大学生对期待好友新的消息、评论或赞意愿强烈, 功能在于考证所谓的人品和人脉。

3、“内容社交型”和“娱乐社交型”是大学生社交媒介行为的主要类型

从投入时间和参与程度来看, 较为多数的大学生对社交媒介形成不同程度上的依赖, 主要表现为大学生“内容社交型”和“娱乐社交型”这两维度的使用强度。从相关分析结果来看, 大学生对于微信依赖在很大程度上出于社交的需求, 这也从用户使用和认知角度验证了社交媒体依赖与传统媒体依赖的本质区别, 即互动和展现是社交媒体的核心特征。在研究中, 男生对社交媒体中游戏及玩家排名更加注重, 女生则通过内容分享、消费购物及美图秀秀来展现自我。总体而言, 社交媒体依赖呈现出女生高于男生, 低年级高于高年级, 普通高校高于重点院校, 文科高于理工科的现状。

4、媒介“拟态环境依赖”更甚于“内容依赖”

在社交媒介的使用过程中, 媒介使用行为本身所带来的体验成为重要的需求动机, 这种体验也是建立于在微信社交功能和传播特性的基础之上。早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 李普曼就提出“拟态环境”的概念。这一概念认为, 现实包含有三层: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现实”、媒介搭建的“象征性现实”和存在于受众意识中的“主观现实”, 而“拟态环境”是处于第二层的“象征性现实”。受实规则制约的青少年往往在虚拟世界中寻找心灵寄托, 将更多的时间投入到社交媒体, 将抽象媒介行为越来越多的带到正常交往中。心理学家雪莉·特克在其著作《Alone Together》中阐述, 社交媒体似乎营造了人际更好的沟通, 其实这是错觉, 实际上却让人们更加孤立。也就是说, 虚拟社交场域不同于错综复杂的现实关系网大学生, 其虚拟和隐匿的特点还会导致大学生人际梳理和情感淡漠。

5、人际联接与群体依赖聚焦性更强

在高校环境中, 时刻期待与朋友保持联系的微信控、点赞党的人往往是处在一个周围都玩微信的圈子中, 宽松自由的校园环境、社团组织的融合发展, 易促进圈子的形成、扩大。尤其是低年级大学生想尽快融入社团组织和获得成员认可, 微信便成为较为理想而便捷的通道。在羊群效应的作用下, 大学生利用微信平台来“自我呈现”, 获得的成就可以兑换成现实生活的优渥和荣誉, 无论是对个人形象还是其它价值性的事物, 既得利益的渴求是当今社会的普遍现象。

三、对策与思考

1、提升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能力

社交媒介在大学生延展生活空间和填补碎片化时间的同时, 也让他们的学习时间和专注度帮助下降。从这个角度来看, 大学生需要培养自身的时间管理意识, 通过理性阅读、参加有益的社群活动合理规划大学生活、社会交往及娱乐时间。如果能正确对待现实和虚拟世界, 运用理性思考和自控力来处理新媒介世界层出不穷的社交应用, 便是大学生个体逐步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再者, 大学生应认真审视现实生活中的行为动机, 主动调整思想行为, 让微信等社交媒介成为学习和增长知识、开拓视野和提升见闻的工具。

2、人文素养教育与媒介素养教育并重

从高校的角度而言, 课题组建议在低年级自控能力较为薄弱的时期, 有针对性得开展媒介理论、社会焦点讨论、团队协作等实践活动, 同时为高年级同学提供大师讲座、媒体实习、参加媒介素养能力辅导等课程。其次, 高校可根据学科需要, 利用微信公众账号发布与专业课程、实习就业相关的知识, 使微信为学习和课堂教育服务。再者, 普通高校社交媒介依赖偏高的数据, 高校应该更多的鼓励学生们回归课堂、引导他们在日常活动中关注与专业、社会、经典等具有深度思考的内容, 通过老师们有目的媒介案例共享和分析, 帮助学生提升人文涵养、审美旨趣。

3、社、校、家合力营造良好的媒介教育环境

3.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初探 篇三

关键词: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

【作者简介】周少四,男,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湖南女子学院副研究员,研究方向:新闻传播伦理、广播电视媒介

国外的媒介素养教育活动由来已久,而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才刚刚起步。长期以来,我国的大、中、小学教育缺乏媒介素养教育,青少年媒介知识较为贫乏、媒介素养较低。青年学生进入大学以后,学习压力变小、课余时间增多、媒介接触时间成倍增长,他们面对媒介所产生的困惑,已经严重地影响了自身的成长和成才。这种不利局面正伴随着新媒介技术的不断发展而愈演愈烈。

1.媒介素养的概念及发展历程

“媒介素养”概念最早是由英国学者利维斯和他的学生汤普森在1933年提出来的。世界各国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的媒介素养教育大致经过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20世纪30年代初到70年代初。媒介素养教育起源于英国,然后逐步蔓延到其他欧美国家,并得到很多学者的关注和支持。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美国等都将媒介素养教育列入了学校教育的课程。当时各国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目的在于保护大众尤其是儿童免受媒介的消极影响。这一阶段的媒介素养教育实际上是一种反对媒介的教育。

第二展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初至20世纪90年代中期。媒介素养教育在实践领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经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倡导,媒介教育逐渐受到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将其列入学校的常规教学体系之中。与此同时,对媒介的认识也从批判与抵制转向认同与理性,媒介素养教育的模式转向更为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批判能力。

第三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和媒介技术的迅猛发展,媒介素养教育“西风东渐”,不断向发展中国家开疆拓土。进入21世纪之后,媒介素养教育逐渐成为一种世界性的现象。随着媒介技术日新月异,特别是计算机的普及和网络的兴起,社会对媒介素养教育的要求就更强烈了,媒介教育思想又从认识媒介转变到了人的能力培养方面。而与此同时,现实中的媒介素养问题也成了一种越来越突出的问题。总体来看,国外的媒介素养研究和教育受重视程度高、普及范围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

很多学者认为,我国媒介素养教育发端于1997年,并以中国社会科学院卜卫研究员在当年第1期《现代传播》发表论文《论媒介教育的意义、内容和方法》为标志。15年来,媒介素养教育已经从一个热点话题逐渐深化为具体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行动。与国外相比,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虽还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和教育活动,但经过诸多学者对媒介素养教育理论的本土化研究,目前,已经基本奠定了媒介素养教育的学科地位。对大学生、农民工、农村受众、青少年、党政干部、留守儿童等不同群体的媒介素养教育研究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基础,在不少高校已经开始了媒介素养教育的各种实践行动。

2.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

国外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历程既是媒介素养概念不断丰富的过程,也是媒介素养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的进程。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媒介对社会和个人都具有毋庸置疑的深刻影响,人们也越来越意识到自身素质在面对媒介挑战时的重要性。

第一,传媒市场化的特征需要明示。网络的无孔不入使得品牌口碑能够瞬间名扬天下。网络论坛上对品牌的讨论和评价,会成为消费者最佳购买指南。横扫全球的金融危机带来全球制造业的式微,美国汽车行业、房地产业大量企业倒闭或濒临破产,但是“苹果”这样的新兴创意产业却屹立不倒甚至逆势上扬。在这样的文化背景和经济格局之下,如何引导大学生把这些游戏规则看得清清楚楚,从而引导他们进行理性的消费,成为媒介素养教育的应有之义。

第二,传媒社会化的现状需要引导。随着传播技术的迅速发展,媒介对社会生活的渗透达到无孔不入的境地,人们接触媒介的经常化和习惯化也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以至于有人把媒介接受活动称之为一日三餐之外的“第四餐”。媒介在给我们提供信息传播便捷的同时,还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引起人们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变化,甚至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个性和人格。

第三,传媒网络化的环境需要疏导。网络等新兴媒介越来越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而其所衍生的文化形态也越来越复杂和多元。大学生游走于网络与现实之间很容易迷失自己的社会身份,尤其对于那些将大量时间消耗在网络世界中的大学生来说,虚拟和现实之间的界线已经被消磨殆尽,对虚拟世界的热情逐渐催生了对现实社会的冷漠,他们在阐释性社区中寻找着内心深处的集体归宿,却在现实生活中变得越来越孤独。在这样的形势下,如何正确引导媒介舆论,防止大学生走向价值误区,这就使媒介素养教育显得尤为必要和紧迫。

第四,传媒商业化的趋势需要关注。在媒介市场化、商业化、集团化的游戏规则之下,媒介的所有出发点都是对经济效益的考量,商业利益往往凌驾于受众本身的需要之上。正如政治经济学派代表人物斯麦兹指出,商业媒介表面上生产的是一些新闻娱乐节目,但事实上这些节目只不过是一种媒介的“免费午餐”,其目的是把观众吸引过来,然后再把这些受众(更准确地说是受众的注意力)出售给广告商,而全部的商业电视和报纸就建立在这种对受众剩余价值的经济剥削上。从这个意义上说,受众异化为了商品。

3.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方法建议

在现代社会,大众传媒建构的“拟态环境”正全方位地影响着人们接受信息的习惯乃至生活方式,媒介在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化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通过实施媒介素养教育来提升大学生的媒介素养,理应成为现代教育的基本理念。笔者在借鉴分析西方发达国家媒介素养教育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对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提出如下四点建议:

3.1普及媒介基础知识。

由于大学生既不是媒介研究人员也不是媒介从业人员,对大众传媒的传播特性、基本属性、社会功能等媒介常识缺乏了解,这样就很容易导致他们在选择媒介的种类、内容和方式上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对于如何便捷有效第获得自己所需的媒介信息存在一定的被动性。对于怎样避免和抵制有害信息和垃圾信息也缺乏足够的认识。因此,媒介素养教育应帮助大学生树立主体意识,在良荞混杂的媒体环境中甄别信息的真伪善恶。作为积极而主动、狂热而过度的受众,大学生更应当树立自我保护意识,在潮涌而来的各种信息面前构筑理性的防御机制,避免在媒介信息的汪洋大海中迷失自己。

3.2传播媒介批评理念。

今天,承载着大众文化的大众媒介无处不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更多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媒介文化成为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毫不夸张地说,当代人就生活在大众媒介汪洋大海的包围之中。如何清醒地认识媒介文化与当下社会生活的关系,并理性地认识自己所处的方位? 现代媒介传播理论的一项重要课题便是实行媒介批评。因此, 培养大学生的媒介批评理念便成为媒介教育的应有之义。媒介素养不仅包括接受媒介产品的能力,而且包括用独立的、理性的、批判的眼光看待传播媒介的内容和建设性地利用媒介的能力。

3.3传授媒介运用方法。

纵观西方发达国家媒介教育理念的变化历程,从早期的单一批判模式到后来的理性认同模式,人们逐渐认识到媒介不是洪水猛兽,而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为善服务,也可以为恶服务,关键是看我们如何驾驭它。媒介素养教育不仅要使大学生了解不同媒介形式的特征和信息制作过程,掌握个人接触媒介的量和度,清醒地认识媒介带来的“快感”和“满足”,让大学生能够批判性地解读媒介信息,还要让大学生能够有效地使用媒介,充分利用媒介發展和完善自我。

3.4编写媒介素养读物。

鉴于常规的学校教育可能会存在缺漏,通过编写媒介教育的教材、推广媒介素养的著作及通俗读物的方式则成为全面普及媒介知识的有效补充手段。在教材或通俗读物的编写上,应考虑到其通俗性、指导性和实用性,注重培养大学生理性利用媒介、辩证看待媒介的能力,从而更好地为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服务。

4.大学生媒介素质教育 篇四

3.1 在教学模式上采用建构主义模式,设置情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

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的第五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中指出“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为了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质疑能力,在大学语文教学中采用了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创设有利于学习者建构意义的学习情境,在学习过程中贯穿协作精神,并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实现意义的建构。在建构主义的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着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比如在解读中国现代话剧的奠基人曹禺先生时,可以预先布置学生阅读曹禺的代表剧作《雷雨》,利用网络媒体观看同名剧改编的电影,这对学生理解原作氛围和主要人物命运及情感有很大的帮助,并让学生带着一定的问题利用网络去搜集有关的材料,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雷雨》为什么是中国话剧成熟标志的作品?《雷雨》的悲剧精神是什么?是什么力量推动着曹禺的创作?他的生活积累又是从哪里来的?曹禺30岁以后的创作岁月似乎归于平静,平静得近乎平庸,是江郎才尽还是事出有因呢?曹禺晚年的痛苦是什么?曹禺的这一现象是否带有普遍性等等。这样学生在课外完成了课前铺垫(因大学语文课时有限,许多的学习活动需在课外完成)。在课上可以先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教学视频《曹禺百年――话剧教父的真诚与悲情》,视频中历史情境的再现,历史人物的还原,以及凤凰卫视《大剧院零距离》栏目的主持人对曹禺之女万方,中央戏剧学院教授、《曹禺传》的作者田本相先生以及中国话剧研究所副所长宋宝珍的访谈,为同学们直观地呈现了一个真实的曹禺。然后紧紧围绕学习的问题师生双方在课上展开积极的交流、讨论和分析,这种方式不仅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的角色转化为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和知识的积极建构者,而且有助于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不仅要从中国的“莎士比亚”的角度来解读曹禺,更要从悲剧艺术家的悲剧的角度来解读曹禺,只有深入深刻地了解了曹禺先生之后,才可能对他的作品有更多的阐释,才能从社会学和历史学意义的高度来看待曹禺现象。这样学生形成了共同意识,集中研究和批判性的思考价值就体现出来了,通过这样的教学实践也就能逐步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3.2 在课堂教学内容中适当增加媒介信息以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

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古今中外文学的经典作品,重视吸收我国优秀的文化和文学遗产。但是在注重对经典文本解读和知识点传授的同时,必须要兼顾对媒介信息的解析。比如在古典文学阶段,孔子和杜甫是两位必讲且重点讲授的大家,除了对两位大家生平、政治思想、文学影响等背景资讯的分析(知人论世)和代表作品的解读、赏析,重点突出其“以民为本”的思想之外,可以引导学生如何准确地看待网络时代的恶搞传统文化现象――2006年的“国学辣妹”“勾引”孔子和今年3月份的“杜甫很忙”,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满足了受众什么样的心理需求?负面效应又是什么?2007年北京大学学者李零推出了新著《丧家狗:我读<论语>》,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这样的问题:孔子到底是不是丧家狗?这是对孔子的侮辱还是真实还原?国学热说明了什么?孔子是否已经成为现代人的摇钱树?国学的发展何去何从?

在现代文体中,诗歌也许是最接近文学本质的,因为它最接近灵魂和情感,诗是人类最美丽的语言。大学语文中诗歌(主要是古典诗歌)的比重是很大的,除了要传授学生诗歌的艺术魅力和文学韵味、语言表达的修辞和技巧、诗歌中体现出来的人文精神外,还要引导学生认识到这一客观现象:当人类进入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之后,诗歌受到了诸如政治、经济、现代化技术、世俗利益、话语霸权等方面的挤压,诗歌离普通大众越来越远了,大众也越来越疏远了诗歌。但是在诗歌越来越边缘化的今天,一股由讥讽和轻蔑构成的模仿热潮俨然形成了一个全新的“诗歌流派”:“梨花教”的横空出世说明了什么?诗歌以这种前无古人的方式和大众再次发生关系又意味着什么?

如今大学生无时无刻不生活在大众传媒的信息海洋中,大众传媒已经成为了他们生活中的第二课堂,这些媒介信息是发生在大学生身边的事,都是大学语文课堂上不可回避的内容,通过这样的发问、讨论和分析,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媒介批判能力。

总之,当下媒介文化正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媒介素养的缺失必然会影响其人文素养的提高。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强化媒介素养教育是媒介化生存时代的有益尝试和发展方向,将对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人文精神的养成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媒介教育[EB/OL].(2010-09-07)[2012-06-08]. baike.baidu.com/view/3457253.htm.

[2]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7.

[3]徐春萍,罗四_。质疑“大学语文”旧说,提出“大学文学”新论,冀盼――以文学的润物之功启迪心灵[EB/OL]. (2005-03-25)

[4]徐中玉,齐森华。大学语文[M].第九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 媒介素养教育与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 媒介素养对语文教学的影响论文

★ 媒体素养课程教育初探

★ 小学语文审美素养教学思考论文

★ 中国式教育的思考

★ 我国大学生信息素养研究论文

★ 大学生数学素养培养研究论文

★ 读《网络素养教育》一书有感

★ 教师教育教学素养小论文

5.语文现代媒介素质教育模式论文 篇五

在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提升的主体途径是人文教育。人文教育首先是人文学科的教育,包括语言文学教育、历史教育、哲学教育、艺术教育和思想政治道德教育等内容。因此,在高职高专院校以大学语文为核心,构建人文素质教育新平台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本文试图通过对在大学语文课程中有效利用和控制多媒体课件教学环节,创建素质教育互动场景,创设网络教学环境的实践性分析,探索建立科学有效的素质教育互动模式的可行性。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作为课堂教学信息呈现的重要手段,就是利用数字处理和视听技术,以计算机为中心,按照教学设计,将文字、语音、图像等多种媒体信息集成在一起,以实现对教学材料的存储、传递、加工、转换和检索的一种现代教学技术手段。这种图、文、声、像融为一体的教学手段,改变了长期以来以课堂为中心、教师为主体的传统教学方式,而逐步转化为以课堂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的方式,成为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工作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我们将多媒体手段科学地运用于大学语文的教学中,同时注意消除隐藏的弊端,在创建人文素质教育场景方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坚持适度原则,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科学性与人文性并重,利用多媒体课件拓展语文课堂教学的广度与深度

使用多媒体课件,可以让教师节省板书时间,讲授更多的教学内容,但多媒体课件传递信息的方式和教师通过精心设计的板书、授课中独具个性的语言和情感表达等传统的综合性的信息传递方式有较大差别,若控制不好,容易造成一方面课堂教学信息量过大,学生难以做笔记,另一方面,教师也难以精确掌握学生的思维强度,导致讲课节奏过快,致使学生精力不集中,影响教学效果。笔者认为,运用现代多媒体课件辅助授课的核心目标,是通过多媒体直观的表达手段和传达方法,巧妙解说和强调教学中的重、难点,从而获得更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因此,在课件的制作上,应当从教学目标出发,通过对教材的细致分析,找出教师授课或学生学习中的重、难点,从解决问题的角度来构思、设计和制作多媒体课件;在使用中,应当注重与传统的教学模式配合,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学为中心,注意将教学时间更多地分配于重点内容的详细讲解分析上,严格控制多媒体课件的内容和用时,避免以课件为中心的多媒体课件的滥用和误用。

以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的课堂教学为例,在《孔子孟子与儒学》一讲中,孔子有关君子“杀生以成仁”的观念是学习的重点之一,因此教师重点选取了电影《孔子》中孔子在宋国境内遭司马桓s威胁,以及在前往楚国的路上被乱兵围困,断粮七天,孔子却照样讲学、弹琴唱歌的片段,来凸显孔子躬身实践“仁”的理想的圣人形象,整个放映时间不超过7分钟,长短适度,既起到强化作用,又没有喧宾夺主,淡化教师的讲解。而在这一讲中,孔子有关“中庸”的思想是学生理解的难点,因此,教师在制作课件时,便选取了电影《孔子》中有关孔子和南子会面的片段,通过孔子对声名狼藉的南子有礼有节的态度,表达“中庸”之“过犹不及”的涵义。这种活生生的画面比传统的教学更能激起学生的兴趣,不但有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深刻理解,同时因为视觉冲击而印象深刻,从而更好地实现了教学目标。教师还应当通过合理利用多媒体课件变抽象为具体的特点,拓展大学语文课堂的广度和深度。按照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学生的学习过程应同时包含两方面的建构:即对原有经验的改造和重组,和对新信息的意义的建构。因此,教师在设计课件时,应注意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规律,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针对不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并在设计课件时体现各种策略间的差异,从而真正体现人文性。

如在讲述《诗经王风君子于役》时,教师可以从诗歌的特性出发来设计课件,首先通过学生熟悉的现代诗歌《错误》的诗意,设计出符合该诗“闺怨”主题的江南、莲花、柳絮、寂寞的城、黄昏的青石街道、紧掩的窗扉、穿城而去的骑马人等富有诗意的画面和动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接着从课件中的画面和动画总结出“闺怨”这一主题,并由此自然过渡到对《君子于役》的讲解,加深对该诗中原本简朴的语句“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牛羊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牛羊下来,君子于役,苟无饥渴!”蕴含的诗境的理解。这种形式和内容结合紧密、突出重点的设计,遵循了建构主义的基本学习原理,使教师的教学目的明确,同时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应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强调课件的科学性。针对学生认知过程四个重要节点,即“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设计直观感知―――讨论关键问题―――整理思路―――拓展阅读四个板块,并通过课件进行强化,使学生明晰学习目标和方向,主动配合学习,从而实现科学性和人文性的结合,真正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作用。

二、坚持实效性原则,有针对性地利用多媒体课件创造立体学习情境

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只能靠诵读和板书来补充课本外的重要材料,一方面学生可能无法仅仅通过“听”来理解,另一方面,由于课堂时间限制,补充难以完成。多媒体课件所具有的快速便捷的信息传递特点弥补了这个缺陷,它能最大限度地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向学生展示必要的补充材料,极大地扩大了课堂容量,使学生通过信息风暴的方式更全方位地理解课文。为此,在多媒体课件的使用中,教师要根据学生接受心理的特点,利用多媒体不受时空、微观和宏观的限制和集成性的优势,通过文字表述、图像演示、音乐渲染、动画模拟,凭借其图、文、音、像并茂,色彩逼真、形象生动,给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外部刺激,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学生对文本的解读、信息的获取和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以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教学为例,在《离骚》的讲述中,该校教师广泛使用了多媒体课件。在作者传记部分,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将《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有关屈原的介绍展示给学生,使学生对于传记中描写的屈原的身世和性格、政治经历和结局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同时体会到其“九死其犹未悔”的理想主义作风,为之后理解其思想打下较好的基础。在相关作品部分,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将课本中未收录的.《橘颂》展示给学生,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屈原从小便追求的“独立不迁”的性格的形成过程,更深刻地理解他成年之后的政治作为。在后世评价部分,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引用了唐代诗人文秀的诗《端午》,“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通过这首诗引导学生了解后世对屈原的评价,激发学生思考屈原悲剧产生的原因,不仅使教学更加立体,而且也促进了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课文之外的深层次问题。在作者画像部分。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给学生展示屈原的画像《屈子行吟图》,有助于他们在头脑中形成对屈原的直观印象,使屈原由一个概念变成一个具体的人。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来形成诗文意境图。

在传统教学中,学生一般是通过文字叙述的途径去理解诗歌的意境和美感,但这种途径常常因为学生理解能力和想象能力的薄弱或差异而存在一些缺陷。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以实物实景图的形式,将抽象的文字转变为富于诗意的优美画境。如在讲述道家思想时,可以向学生展示以《寻隐者不遇》诗歌为主题的画作,通过诗画的结合,使学生对道家那种闲散、自然的生存方式216《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高校德育理论与实践探索论卷(十三)产生直观的印象,有助于学生对道家文化的理解。教师还应该充分发挥音频文件的作用。现代医学早已证明,声波具有能改变人的脑波运动的作用。当人体律动与乐曲产生共鸣时,就会激活大脑贮存的各种信息,记忆就会因此得到加强和深化。比如,在讲述道家的自然观时,可以为学生播放传统民乐《高山流水》,使学生通过音乐的刺激,去联想那种身处自然的心境,从而更好地理解道家思想。教师还应该发挥视频文件的作用。视频文件因为是视觉和听觉的联动,能极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留下更深的印象。比如,在讲解孔子时,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的教师较多地采用了播放电影《孔子》的片段的方式,来加深学生对孔子作为“圣人”的思想和行为的理解。

三、坚持创造性原则,利用制作课件促进教师教学水平

由于多媒体课件的现代性特点,目前,许多课件的最终制作都是依赖较为专业的多媒体操作人员,但他们往往欠缺对教学工作的认知和了解,对教学内容和重、难点体会不深,多从技术性的角度出发制作课件,很难完整体现和反映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思想,因此制作出的多媒体课件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可见,只有根据教材内容和授课对象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科学的教学目标,并针对目标制作的课件才能真正体现“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才真正具有实用性,也才能实现较好的教学效果。在大学语文的课程教学中,应当大力提倡教师自己编写制作多媒体课件,既有助于教师精通语文专业知识,熟悉教学规律,熟知课程标准及目标要求,又能促使教师更多地和学生交流,更加熟悉学生,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接受能力,便于因材施教切中重点、难点、疑点,还可及时获知反馈信息。为此,要鼓励教师投入更多精力和时间,在钻研语文教材,把握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根据学生实际拟定教学目标设计教法的基础上,选择、制作精当的多媒体课件以备课堂运用。同时我们还大力提倡提高课件制作的效率和利用率,在保持教师教学内容的连续性的同时,注意保持学生思维的连贯性,使学生创造性思维得到更充分的发挥。

6.如何发挥大众传播媒介的教育功能 篇六

大众传播媒介的教育功能在现代军营生活中发挥着日益突出的作用.把握大众传播媒介的特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使部队思想政治教育有新的.突破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 者:刘铭 朱彦冰 王帅 作者单位:刘铭,朱彦冰(军事经济学院襄樊分院,湖北,襄樊,441118)

王帅(吉林省梅河口市中国人民解放军65127部队,吉林,梅河口,135027)

7.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内容研究 篇七

一、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迫切性

(一) 中国大学生所处的媒介环境

1.社会转型与媒介转型

改革开放30多年来, 中国的大众传媒经历了从印刷媒介到电子媒介、再到数字媒介的飞速发展。在与我国社会转型互动共生发展的过程中, 大众媒介正在发生数字化转型、市场化转型、民本化转型。数字化转型呈现出传播活动网络化、传播渠道复合化、传播主体多元化、产品形态多媒体化、信息流通全球化等特点。市场化转型中新闻传媒业的身份企业化了, 新闻传播的理念、观念变了, 经营方式和运作手段市场化了, 新闻产品的商品性开始显现, 传媒的娱乐功能开始释放。民本化转型使得媒介角色从单一的党的喉舌向信息传播工具转型, 民众有了越来越多的信息知情权和意见表达权。当代大学生成长于中国社会转型时期, 媒介的影响已经越来越明显, 适时的媒介素养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科学地认识媒介、积极地选择和接触媒介、有效使用媒介, 以适应社会的变化与发展。

2.媒介文化全球化趋势。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 媒介成为一种工具, 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凭借其雄厚的经济实力, 强大的技术手段, 利用媒介将其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向其他国家渗透。文化的多元, 带来价值判断的迷失, 面对全球化, 一个国家要想保持自己的个性, 传播和发扬民族传统文化, 需要提高国民的媒介素养, 以及对媒介的认知、批判、运用能力, 让他们了解传播环境, 掌握必要的媒介知识, 提高面对外来信息的免疫力和回应力。随着中国进一步走向富强, 将面临一个更为复杂的国际关系和舆论形势, 意识形态的交锋在所难免。通过媒介教育提升青年一代的媒介素养, 放眼全球接受和吸纳来自发达国家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不同领域的前沿信息, 缩小信息鸿沟, 同时加强对西方媒体舆论的辨析和防范能力显得十分迫切。

(二) 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突出问题

媒介技术的高度发展为大学生带来许多便利, 但由于我国媒介素养教育尚未普及, 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尚处于自发形成的低层次状态, 对媒介的功能、作用及影响认识不够, 在以下几个方面表现明显。

一是对新媒介过密接触、过度依赖。特别是现在手机功能日益强大, 与互联网“联姻”后移动上网十分便捷, 大学生渐渐疏远印刷媒介, 远离书本。部分大学生无节制地接触新媒介, 沉溺其中, 耗费大量时间, 漫无目的地浏览信息, 寻求感官刺激, 把消遣娱乐作为接触媒介的主要动机。

二是对媒介的认知和对媒介信息的评判辨析能力不强。在主动辨析媒介信息和自主解读媒介信息意识不强的情况下, 良莠不齐的信息极易对他们产生误导, 产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偏差, 媒介对他们产生较多的负面影响, 以致不能正确、理性地看待各种社会现象。

三对媒介及媒介资源的有效利用不够。不能将自身的信息需求与媒介所能提供的内容联系起来, 缺乏利用媒介为个人成长成才服务的意识, 对媒介强大的学习功能使用不足, 媒介技能单一, 媒介信息制作的能力较弱。有时在网络发布信息时缺乏责任意识和成熟思考, 造成不良结果。

二、媒介素养教育内容的确立原则

(一) “防御”与“建设”并举

1933年, 英国文化研究学者F.R.利维斯和丹尼斯·桑普森率先提出并倡导媒介素养教育。从媒介素养教育概念的提出到现在, 西方媒介素养教育研究经历了四个阶段:30年代以保护主义立场抵制、抗拒媒介;60年代强调提升对媒介内容的选择和辨别力;80年代重点对媒介文本批判性解读;90年代以来开展参与式社区行动, 即基于新媒介技术及互动性推进积极的公民社区, 建立良好的媒介生态以促进大众媒介与公众的相互培育和造就。

早期媒介素养教育的提出, 是以“防御”和“保护”为出发点的。但随着时代和传媒的不断发展, 媒介素养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 增添了“建设”和“使用”的目标和内容。就中国而言, 要通过媒介素养教育, 一方面使公众自觉抵制媒体不良信息, 最大限度地削弱媒介的负面影响, 另一方面使公众自主利用媒介, 创造自身平等占有信息资源的机会, 提升对信息资源的支配能力。通过“防御”与“建设”并举的媒介素养教育, 使大学生成为信息时代清醒的“媒介公民”, 成为媒介信息负面影响的自觉“抵御者”, 以及媒介信息积极、主动的“获取者”、“解读者”、“使用者”。

(二) 西方经验与中国实际结合

西方国家在大半个世纪的摸索中, 积累了比较科学、合理的媒介素养教育经验, 其内容体系建构是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在社会转型和媒介产业化的过程中, 也面临着与欧美国家相同或类似的许多媒介问题, 如内容低俗化、有偿新闻、虚假报道等方面的问题。同样的媒介问题, 意味着媒介素养教育理念、内容和模式的可参照性, 借鉴西方成功经验可以少走弯路。然而, 对西方经验的“拿来主义”必须遵循的前提是同中国实际的紧密结合, 对西方媒介素养教育经验的科学总结和批判继承。中国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和倡导是在大众媒介迅速发展和普及、国家现代化建设推动社会转型、全球信息革命带来新的不平衡这三重语境下进行的, 中国社会的总体发展状况和传媒产业的生态环境, 在很多方面不同于西方国家, 简单照搬、套用是不可行的。

三、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内容构成

媒介教育的内容丰富, 借鉴发达国家的媒介教育经验, 结合我国大学生目前所处的媒介环境和现有的媒介素养状况, 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内容可由以下几方面构成:

(一) 科学认知媒介

科学认识媒介, 树立正确的媒介观, 是媒介素养的基础。了解大众传媒的发展历史, 不同媒介形态如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各自的传播特点, 媒介发展对人类传播方式的影响, 不同媒介的文本构建原则、意义生成方式和解读方式。了解媒介组织, 媒介体制与运行机制对媒介传播的影响, 了解国际媒介霸权主义。区别“媒体世界”和“现实世界”, 比较媒介内容与实际生活中的人物、事件、情境等真实社会关系。认识媒介对人的多种影响, 审视与思考个人与媒介的关系, 做具有主动意识、自觉意识的受众。认识媒介环境的复杂性, 认识不当接触媒介对个人造成的多种危害, 合理选择媒介, 接触各种不同媒介, 减少对新媒介的过度依赖, 提高媒介使用的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自我管理力。

(二) 正确解读媒介

大众媒介向受众提供的是其精心构建的精神产品, 这种产品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产物。因此, 大众传媒往往会因为自身的立场、传播者的主观意识等因素筛选信息, 从而使部分真相隐匿不见。因此, 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内容应包括培养大学生建立对媒介信息的批判意识和能力, 建立对媒介信息欣赏与批判并举的反应模式, 充分理解媒体构建的本质, 充分探究媒介现实与客观现实之间的差距, 媒介建构背后所隐藏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 对各种信息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此及彼、由表及里, 获得自己独立的判断和结论。明辨是非, 增强对不良信息的自控力和抵抗力。

全球化浪潮带来的信息鸿沟, 提醒我们必须放眼世界开发媒介素养教育内容。全球信息化使我国与其他国家文化有了空前的交流和融合, 同时逐渐加深了对我国的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影响。跨国界、跨文化的交流如何维护信息主权、信息安全和文化安全是一个严峻问题。我国虽然已成为媒介大国, 但不是媒介强国, 在资源占有、传播方法、经营管理等综合实力方面还有很大差距, 导致信息的单向传播和不均衡的文化交流, 给西方国家利用大众传媒推销自己的价值观念、政治立场、文化观念等带来了方便。因此, 我们应引导和教育学生对西方文化的入侵和意识形态的影响加以高度警惕。

(三) 合理使用媒介

在媒介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 媒介使用能力关乎个人的生存和发展。因此, 当代媒介素养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让大学生学会利用媒介提高自己, 为个人的生存与发展服务。我们应引导他们学会驾驭和使用各种媒介, 熟练使用数字媒介又不疏离印刷媒介。能利用媒介接受教育, 将大众传播媒介视为自己的学习工具, 有效利用传媒资源增长知识, 开阔视野;能根据自己的需要获取信息, 检索和下载有关内容, 为个人学习、工作、生活服务;能利用媒介扩大交际面, 善于利用互联网的便捷构建自己的社交网络, 提高沟通与交流的技能, 更广泛地与他人交流、探讨;能很好地使用媒介的娱乐功能休闲娱乐、放松身心, 使自己具有一定的格调和品位, 做到不放纵自己, 不沉溺其中。

合理使用媒介还包括善于利用媒介“发声”。知道如何利用媒介工具制作自己的信息, 运用正确的表达方式, 选择合适的媒体, 即时有效发布, 实现自己的传播目的。善于表达正确思想, 参与社会生活, 影响媒体重建更好的文化品位, 构建良好的媒介生态, 这是对媒介素养较高层次的要求。

合理使用媒介还包括树立传播行为的责任意识。当今这样一个web2.0时代, 网络的交互性赋予大学生信息传播的主动权, 可以实现自我传播。但必须明确和强化的是任何个体发布信息时都应当遵守基本的伦理道德和相关的法律规定。

当今全球媒介素养教育如火如荼, 我国媒介素养教育也势在必行。应充分认识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迫切性, 分析大学生所处的媒介环境, 针对大学生媒介素养存在的突出问题, 借鉴国际媒介教育的已有经验, 结合我国媒介发展的国情, 确立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原则和基本内容。

摘要:当今时代大众传媒迅猛发展, 媒介素养成为大学生的必备素养。媒介素养教育应分析大学生所处的媒介环境, 针对大学生媒介素养存在的突出问题, 借鉴国际媒介教育的已有经验, 结合我国大众媒介发展的具体国情, 确定媒介素养教育原则和基本内容。

关键词: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媒介环境

参考文献

[1]袁军.媒介素养教育的世界视野和中国模式[J].国际新闻界, 2010 (05) .

[2]罗以澄, 黄雅堃.大学生媒介素养研究与对策[J].当代传媒, 2009 (09) .

[3]刘勇, 汪海霞.当代媒介素养教程[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7 (7) .

8.大学生媒介素质教育 篇八

关键词: 媒介素养教育 体系建构 大学教育

伴随着传统媒体的持续发展和新媒体的不断涌现,引发了诸如信息爆炸和污染、虚拟世界道德缺失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大学生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主要消费者,很容易受到这些问题的侵害。政府及相关机构曾尝试对媒介环境进行外部管制,但事实证明,这种做法的效果不大,需要培养受众的媒介素养以减轻媒介环境中不良因素对受众的不利影响[1]。媒介素养指公众对媒介及媒介相关知识的认知能力,对各种媒介信息的选择、解读和批判能力及利用媒介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2]。高校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应当主动承担起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重任,从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两方面着手,顺应信息时代的要求,大力开展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即建立起完善的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体系,培养大学生成为具有批判性选择、分析、辨别、吸收媒介信息的能力,能够充分利用媒介完善和发展自我的新时代人才。

一、高校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体系建构现状

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各种媒体渠道的更新,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意识到发展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性。以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为代表的一些发达国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完善的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体系。我国真正提出媒介素养教育的时间始于1997年,当时中国社科院副研究员卜卫发表了中国大陆第一篇系统论述媒介素养教育的论文——《论媒介教育的意义、内容和方法》,此后,通过相关机构和学者针对媒介素养教育的调查研究,我国高校在构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体系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就[3]。

2004年,上海交通大学谢金文博士出版了我国第一部针对大学生进行传媒素养教育的著作《新闻·传媒·传媒素养》。已经出版的媒介素养教育专著和教材还包括蔡帼芬等主编的《媒介素养》、张开的《媒介素养概论》、邱沛篁等主编的《媒介素质教育论集》等[4]。2004年,上海交通大学在国内高校中首开先河,对本科生开设媒介素养教育课程。随后,江苏、浙江、山东等地的高校开设了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中国传媒大学不仅开设了媒介素养教育选修课程,还于2006年设立了传媒教育专业,下设专业方向之一就是媒介素养教育。

二、高校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体系建构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校开展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还处在最初摸索阶段,各高校媒介素养教育体系的建构水平良莠不齐,有的学校已经初步完成了媒介素养教育体系建构,有的学校才刚刚开始,甚至还没有将媒介素养教育列入学校工作日程。我国高校在建设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体系过程中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一)教育部没有相关制度支持

我国高校已经意识到对大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迫在眉睫,但高校在大学生中普及媒介素养教育的过程是缓慢而艰难的。为了确保媒介素养教育在高校迅速推广,教育部制定相关制度显得尤为重要。媒介素养教育在我国发展至今,相关制度十分稀少,特别是针对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制度。

(二)没有建立专门负责媒介素养教育活动的机构

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必须有专门组织和人员策划并执行。我国高校机构庞杂,能成立一个部门专门负责媒介素养教育的高校少之又少,导致高校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效率低下,很多活动的开展只是流于形式,没有实际效果。

(三)从事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专业师资匮乏

教师是教育的主力军,大学生媒介素养需要教师专业的引导。目前,我国以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为研究方向并乐意从事这方面教育工作的教师人数远远不能满足高校和学生的需求。没有强大的媒介素养教育师资队伍,高校的媒介素养教育水平就没有办法从根本上得到提高。

(四)相关课程体系还未建立

学生通过课堂学到媒介的知识和技能,通过参与课外活动将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充分提升和展示自己。高校开展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和课外活动缺一不可。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分别于2004年、2005年对大学生开设了媒介素养课程,这两所高校的举措带动了其他高校对开设媒介素养课程的思考,但目前还有很大一部分高校没有开设媒介素养课程,一些开设媒介素养课程的高校只是针对新闻传媒专业学生。

(五)缺少教育效果的评价体系

许多高校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水平停滞不前,在学生中反响不大,效果不明显,和缺少相应的评价体系有很大关系。教师通过评价结果发现教育过程中的不足,从而改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生通过评价结果发现自己的缺点,从而在以后学习生活中改正。

三、高校建构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体系的途径

(一)制定相关制度

我国教育部需要组织媒介素养教育和高等教育方面的专家,参考国外比较成熟的媒介素养教育制度,对我国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状况、大学生媒介水平和需求进行调查,制定相应的制度,对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进行规范,对大学生要达到的媒介素养水平进行规定。

高校可以在教育部制定的制度的基础上,结合本校办学特点和学生特点,制定更加详尽的规章制度,规范和制约学生的媒介行为,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提升媒介素养水平。

(二)建立管理实施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专门组织

对要开展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高校来说,建立一个专门从事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组织管理工作的部门是十分必要的。高校可以从学校中选择一些对媒介素养教育有了解或研究的行政人员和教师组成一个专门小组,负责安排和实施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活动,以便于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在高校有条不紊地开展。

(三)设立专门从事媒介素养教育研究的机构

媒介素养教育在西方国家兴起,在美国、英国及亚洲的日本、韩国等国家已经形成成熟的媒介素养教育理论体系。其他国家成熟的理论体系虽然对我国有指导作用,但我国高校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完全依靠他国理论体系是不可行的,必须结合我国各方面实际情况,研究出一套适合我国媒介素养教育发展的理论体系。针对那些设有新闻传媒院系的高校,应召集相关方面专家,并创造良好的研究条件,可以采取和社会合作的形式,设立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机构。在参考国外媒介素养教育理论体系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深刻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研究出“本土化”的媒介素养教育理念和模式。以便于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高效率开展,并带动整个社会的媒介素养教育。

(四)培养一支高水平的媒介素养师资队伍

教育活动中,老师的教育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教育效果,尤其媒介素养教育实施初期,老师的媒介素养教育水平更是起着决定性作用。所以,培养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成为高校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关键性任务之一。

目前,新闻传媒专业的老师高度饱和,高校应积极引导从事传媒专业教育的老师往媒介素养教育方向转移,充实媒介素养教育专业教师队伍[5]。这些老师以自身具备的丰富媒介知识为基础,再加上在职培训、学术交流等活动,媒介素养教育水平不断提升,最终胜任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这项工作。

媒介素养教育专业教师对学生的媒介素养起着主要作用,但其他学科老师在课堂上及与学生的交流中对学生媒介素养的影响是潜移默化、不可忽视的。因此,高校应要求所有教师参加媒介素养教育学习,从提升高校教师媒介素养抓起,为学生树立良好榜样,让教师具备熟练运用各种媒介开展学科教育的能力,为大学生构建广阔的媒介素养教育平台。

(五)开设媒介素养教育课程

高校开设媒介素养教育课程,是对大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开设过程中,高校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不能急于求成。媒介素养教育方面条件已经很成熟的,可以开设必修课程;条件一般的,可以尝试开设选修课程。

课程内容应具有针对性,重点突出,统筹兼顾。大学生在媒介素养哪些方面存在严重欠缺,应作为主要课程内容。现阶段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媒介的基础知识,媒介信息的判断与辨别,媒介的伦理道德与法律规范,运用媒介与创造媒介信息。

课程教学中应注意师生间的互动交流,而不是简单的教师教、学生学。媒介素养教育本质上是能动的、与人分享的,鼓励发展一种更加开放、民主的教学方法[6]。

(六)组织与媒介素养有关的课外活动

开设的课程中,大学生更多地学习到的是理论知识,将这些知识内化,真正实现大学生媒介素养提高,还需要一些带有实践性或者教育性的课外活动辅助。

高校有着校园广播台、校园电视台、宣传橱窗、校园报刊等丰富的媒介资源,将部分媒介资源交于大学生管理,使他们在实践中充分了解媒介的基础知识,熟练运用媒介,借助媒介的力量实现自我发展。举办校园DV大赛、摄影比赛等多种多样的比赛项目,鼓励学生参与到比赛中,是高校为大学生将课程中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创造条件的有效途径。

高校还可以和社会合作,邀请校外新闻传媒工作方面经验比较丰富的编辑、主持人、记者进学校举办讲座,或者组织学生去杂志社、电视台、广播台参观实习。让学生真切感受到什么是媒体,媒体的现状,媒体的力量,促使大学生自觉提升媒介素养。

(七)形成媒介素养的评价体系

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落实质量及成果怎样,必须通过建立相应的评价体系考察。根据评价结果找出媒介素养教育工作的缺陷,有利于相关人员对媒介素养教育工作进行改善。大学生可以通过评价结果,了解自身不足,激励他们通过之后的学习改正。

对媒介素养的评价可以从三方面着手:第一,大学生日常生活中有没有违反媒介道德和法律的行为;第二,通过理论考试和实际操作考试测评大学生媒介素养课堂学习效果;第三,考察大学生参加相关课外活动的积极性及在活动中体现出的媒介素养水平。并将对大学生的媒介素养评价纳入学期末的综合素质测评中,引起师生对媒介素养的重视。

参考文献:

[1]于滨.谈网络时代的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2(6):170-171.

[2]吴勇.网络传播下的媒介素养教育[J].学术论坛,2011(242):201.

[3]刘加勤.网络时代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9(11):157-159.

[4]杨青山.我国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状况研究综述[J].教育长廊,2009(11):54-55.

[5]王国燕.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J].今传媒,2012(1):132.

上一篇:关于少先队的知识范文下一篇:《准备赢得一切》读后感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