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分析中存在的问题

2024-06-17

试卷分析中存在的问题(8篇)

1.试卷分析中存在的问题 篇一

税收分析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税收分析作为强化税源管理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和手段,既是组织收入工作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加强征管、监控税源变化、评估税收与经济发展是否协调的重要方式。全面深入的税收分析,是判断实际税负与法定税负差异,反映税收缴纳、税收管理状况,揭示税收与经济内在关系,把握税源变动趋势,提高征管质量和效率,促进税收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有效手段和重要途径。

为此市局计统处专门研制了的税收分析模板,给基层分析工作提供了一个平台,解决了好多问题。一是把机械的数字对比自动化,省去了人工计算的过程,提高了分析的准确度。二是把税收分析模式化,解决了税收分析人员不知从何下手,不知从哪个角度分析的问题。三是指定基层分析人员对纳税前二十名企业进行微观分析,促使管理人员对重点企业生产变化及时关注,也为机关分析人员提供了可靠的一手材料。四是基层税收分析提供给分局长比较系统的详细的分析结果,有利于分局长全面掌握本辖区的税收及税源变化情况,促进下阶段的征管工作。

一、当前税收分析中存在的问题

(一)信息不对称问题,局限了基础材料的真实性、准确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税务系统信息数据不是太 1

准确。如征管软件中,纳税人的税务登记中行业划分不准确,尤其是虚拟户的行业划分。今年上半年我局通过虚拟户征收税款3863万元,占税收收入18%。直接导致分析结果不准确。二是目前只重视了对纳税人的税务登记、纳税申报表、税款入库等数据收集,而对纳税人的财务报表、经营状况、银行存款等大量数据采集不全,有的项目即使采集,也由于缺乏相关应用软件而无法使用。

(二)对税源变化情况调查研究不够。税收分析离不开税源调查。但在实际工作中,税源调查往往流于形式,一是对国家财政、货币、产业政策调整对税收及征管影响的信息积累不够。二是调查研究时间不够。税源调查的过程比较复杂,需要大量的数据做支撑。而一般税收分析要在月末3日内报送,报送时间太紧,导致分析工作只能对报表数字进行分析对比,而更深层次的分析难以做到。

(三)税收分析人员的水平参差不齐,影响税收分析质量地提高。税收分析作为一种综合性的分析,在收集大量的涉税信息资料、明确分析内容和方法后,最终要落实在分析人员的综合、概括、提炼能力上。如果分析人员不懂政策、不懂经济、不懂税收业务,脱离宏观经济背景,就不会产生合格的税收分析,更不要说高质量的分析。而在现实工作中,税收分析一般由计会部门人员兼职,而基层分局的分析人员也是身兼数职,缺乏一支具有良好业务素质、较高综合、概

2括、提炼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的税收分析队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税收分析质量的提高。

二、几点建议

(一)建立和完善定期税收分析制度

定期召开收入分析专题会议,由局领导主持,计划统计、税种管理、征收管理以及税源管理等部门参加,对税收收入情况、收入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做好下阶段税收工作进行研究部署。

(二)培养高素质税收分析人员队伍

税收分析工作,是一项复杂的业务工作,要求税务干部必须熟练掌握税收业务知识、财务会计知识,必须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投入产出及销售情况,要取得高质量的税收分析成果,必须要有高素质的队伍作保障,因此,要认真选拔数理统计、财税经济等专业人才,结合实际,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培训和交流活动,锻炼、培养和打造人才,使税收分析人员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得到不断提高。

(三)运用分析结果促进税收征管。

税收分析不是目的而是手段,目的是加强征管,堵漏增收,要把税收分析作为加强税收收入和税收征管工作的切入点,能及时发现税收经济的新动向,准确的指导税收工作。要充分运用分析结果来指导和促进税收征管,确保税收分析 3

与税收征管实现良性互动,必须建立税收分析跟踪问效制度,要把分析结果应用到具体的管理工作之中。

二〇一〇年三月十日

2.试卷分析中存在的问题 篇二

城市是一个地区的政治、经济、科学和文化教育中心, 是现代工业与第三产业较为集中的地方, 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城市规划是多目标的, 既要生态, 又要文化, 既要效率, 又要景观, 既利于经济发展, 又利于生活提高, 是城市建设与管理的“龙头”。

1城市规划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

1.1 规划编制滞后于建设, 与实施可能性脱节

规划是指编制一个有条理的行动顺序, 使预定目标, 得以实现。城市规划是“龙头”, 是建设的依据, 规划应该超前, 但对于当前城市建设中的“开发区热”“房地产热”, 规划的编制显然跟不上城市的发展, 出现滞后现象。

规划设计在相当程度上强调的是城市空间环境质量, 追求物质空间结构理想状态。在很大程度上存在规划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等方面的缺憾。加之有的规划编制单位不能深入实际, 具体了解中小城市的特点和实际情况, 有针对性的进行编制, 以至造成编制的规划和实施可能相脱节。在近几年的规划管理中, 某些地块内的零星建设也将受到严格控制, 但随着近两年的“开发区热和房地产热”及政府的经济状况拮据, 村庄的搬迁不能及时地实施, 造成农民大规模违规建房而无法控制, 以致今后村庄搬迁无望, 只能调整规划。这固然有规划管理部门控制不力的问题, 但规划编制时没有考虑到城市的经济现状和实施的可能性, 也是原因之一。

1.2 城市土地资源垄断措施不力

土地是不可再生资源, 是城市建设的平台, 是城市发展的根本。近年来, 由于县级城市环境的不断改善, 招商引资力度的不断加大和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 城乡结合部, 工业开发区周边及新校园周围的一些村、社区大量土地被征用, 不少企业在此安家落户, 谋求发展。另外还有大量经营性建设用地走向市场和农村进城读书人员增加, 都吸纳了大量的外来人员进城, 同时, 由于政府长期以来缺少对城市规划区内的一级土地市场的刚性约束手段, 一些居民为了增加收入, 利用区域优势, 以要求解决自己居住问题为由, 纷纷抢占地皮、乱搭、扩建、乱建房屋、私买私卖、牟取暴利, 还有些村民甚至把分到户的土地随意高价出卖, 扰乱了土地市场, 也给规划管理增加了很大的难度。

1.3 规划管理技术手段不具体, 缺乏控制机制

在城市规划管理的实施过程中, 由于总体规划是对城市的宏观控制, 而城市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则因为县级城市规划经费紧张的原因而存在编制上的不足, 致使规划管理部门无法将其作为管理的依据。加之随着《城乡规划法》的实施, 地方性新的《城市规划管理办法》和《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也都没有出台, 因此就没有过硬的技术手段对建设项目进行控制。正因为规划管理手段和实际的城市建设之间存在着较大的距离, 所以当面对建设项目与地区总体规划性质不完全相符时, 规划管理部门就掌握了自由裁量权。这种权力合理的方面在于能够根据实际情况, 克服规划方案适应性不强的弱点, 充分运用规划管理权力, 保持较大的适应性。但另一方面, 正由于外界认为规划管理部门拥有很大权力, 所以当规划管理部门与规划法规不符而否决或要求修改建设方案时, 所有的外来矛盾和压力都集中在规划管理部门, 规划部门处在既要维护公共利益又要支持地区经济发展的两种选择之中, 面对上下左右的的压力, 规划管理部门往往最终会接受一个妥协方案, 导致建设方案与原有规划的偏离。这种消极影响导致了执行规划的随意性, 助长了忽视城市规划, 建设者不遵从规划的倾向。

1.4 规划决策不够科学民主

维护社会整体利益和公共利益是政府的职责, 城市规划行政作为一项政府职能, 在错综复杂的城市大系统中, 无论是城市建设发展的宏观决策, 还是整个建设项目的微观决策, 大到城市总体规划布局、交通组织、环境保护, 小到地块的开发强度、建筑日照、绿地布局和公建设施, 无一不涉及社会公众的利益和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从而控制“非公共性”利益主体的外部不经济行为, 体现空间资源使用的“公开, 公平和公正”。因此, 政府对于城市规划的决策, 常常涉及多因素、多结构、多种关系的综合性决策, 仅凭领导者个人的才能、经验和智慧或对城市建设的良好愿望进行决策, 是难以做到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性的。县级城市由于规模相对较小, 有的地方领导规划法制意识淡薄, “长官意志”作祟, 喜欢“拍脑袋”决策, 随意改变规划, 特别是对招商引资的项目, 为了能够挽留住外商, 尽量满足外商的要求, 使其投资, 有时不惜改变规划布局, 以致使已制定的规划而成为废纸, 出现劳民伤财现象。

1.5 行政管理体制及规划管理机构不够健全

县级城市规划管理职能基本上都设在地方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由其规划科, 村镇科等部门执行, 有的地方虽然成立了规划管理机构, 也是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 事业编制也仅为了几个人, 隶属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不具有行政法人职能, 工作开展难以深入提高。同时规划与建设管理职能均由建设部门一家统管, 建与管合一, 缺乏制约, 导致了规划、建设和管理上的一些矛盾。主要反映在:重建设、轻规划设计、轻管理, 重盖楼、轻环境, 重主体、轻配套, 重硬件、轻软件, 出现建设不是围绕规划转而是规划围绕建设转的局面, 践踏了规划的“龙头”作用和严肃性。

2城市规划管理体制的思考

城市规划的管理是一个完整的系统过程, 其实际运作有赖于整个社会经济、政治环境相互协调, 为使城市规划能真正对城市建设起到指导作用, 有必要对规划管理的各个环节加以完善和提高, 求实创新[2]。

2.1 加强和完善规划编制工作与实施相结合

人们常说规划是“龙头”, 规划编制方法不改进, 编制水平不提高, 规划管理就如无源之水。因此, 改进规划管理实施机制, 首先必须提高规划的可操作性, 建立为规划能够实施而编制规划的思想, 规划编制部门应加强信息的沟通, 广泛收集资料, 与计划, 财政部门紧密配合, 充分掌握上层规划的内容及编制动向, 编制近期建设规划, 作为指导城市建设和进行城市规划实施的最切实依据。而总体规划着重于加强城市战略研究, 解决涉及全局性的发展方向, 空间形态等方面的内容。

其次, 为提高规划的可操作性、可实施性, 规划编制单位应深入实际, 现场踏勘, 对规划的每一个重点地块都要充分了解, 掌握信息, 为规划的可实施性进行充分论证, 在把握全局的基础上, 从而确定地块的规划用地性质, 为今后的规划能够顺利实施打下基础。

2.2 强化措施, 规范村民住宅用地

城市土地是城市规划、建设和未来发展的第一资源, 城市规划的实施和管理受城市土地的制约,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城市规划蓝图的实现, 因此, 为了有效的实施城市规划, 必须加大城市土地管理的力度。高度垄断土地一级市场, 放开二、三级土地市场, 对用地行为及土地交易实行扎口管理, 同时完善土地供应机制, 使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相衔接, 推行土地收购储备制度, 对城区的闲置土地和“退城进郊”置换的土地, 实行储备管理, 纳入地方土地储备库, 统一经营。

对于被征地、拆迁及城郊想利用区位优势进行建设的农民, 可以按照村庄布点规划, 通过新农村建设的方式加以引导进行按规划建设。一是划定建设范围。对城郊结合部及城市规划控制区内的村庄, 以城市总体规划为依据, 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分类指导、适度集中”的原则, 综合考虑, 科学规划, 合理布局, 划定村民住宅建设范围。二是制定具休标准。建设选址应选择区位优势大、集聚程度较高、有一定基础设施且利于多个村组集聚的中心村或组。新建的村民集居区应以多层建筑为主, 严格控制低密度, 低层住宅。三是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农民到集居区内建设, 同时对原居住地进行严格的建设控制, 杜绝违章建设的产生。

2.3 改革行政管理体制, 强化规划调控作用

城市规划管理作为公共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 其具体管理方法的改进对于推动规划的实施也具有相当大的作用。管理的手段可以是运用法律手段和经过科学决策的行政手段, 也可以是运用经济手段和物质技术手段, 同时利用现代化科学技术成果向公众传播信息, 规范管理。例如, 开发商在进行开发建设时, 在符合规划设计条件以外为公众提供公共使用空间或设施, 经批准就可以允许适当提高容积率, 用提高容积率作为规划管理手段的奖励方式, 这就是规划管理部门的一种调控方法。

其次利用现代的先进网络技术, 加大规划宣传力度, 公布规划信息, 使管理部门与公众之间建立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的关系, 有助于取得人民群众的理解和社会对规划管理的支持和协作。另外, 通过公众参与, 可以克服规划管理中出现的片面性, 消除过分拖延和不适宜的折衷。规划的制订、实施过程民主化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市场经济要求尊重社会各个阶层的利益, 有了公众参与的这种决策、监督机制将促进城市规划借助更广泛的社会力量实现既定的规划目标。

2.4 构建规划决策机制, 建立完善规划委员会制度

规划管理决策是城市建设的中心环节, 关系到城市建设管理的最重要的活动, 在当前工业、信息突飞猛进的时代, 为解决规划实施及管理中的问题, 避免规划编制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及“拍脑袋”决策等现象, 就必须构建规划的决策机制, 建立和完善城市规划委员会和专家咨询委员会制度。建立规划委员会, 可以进一步提高政府综合科学决策水平, 创新规划理念, 加强对规划建设的领导, 同时它也可以发挥强有力的组织协调作用, 统筹空间资源, 完善功能布局, 有效决策各项建设, 使决策更加科学、民主。规划专家咨询委员会则是政府重大规划决策咨询机构, 对各类重大决策、规划方案和专项规划提供前期咨询。本着科学合理、集体讨论、集思广益、促进发展的原则, 从各个不同领域、不同角度探讨发展思路, 为规划委员会审批重要规划做出重大规划决策提供依据。

2.5 理顺规划管理体制, 健全规划管理机构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城乡规划职能越来越突出的成为政府宏观调控经济发展、城市空间资源和社会事务等各方面的有力手段, 城市规划及管理水平越来越突出的成为影响经济发展和城市发展水平的关键因素[4]。城市规划是政府的职能, 是龙头, 是建设的依据, 是关键, 规划与建设一家, 将导致权威性与法律约束性不够, 规划管理执行不严。因此为了加强规划的管理, 应理顺当前的规划管理体制, 成立单独的城乡规划管理机构, 纳入政府系列, 统一行使规划管理权, 以便更好的为城乡规划提供组织保障, 实现统筹城乡发展, 统筹区域发展, 发挥区域规划的宏观调控作用。同时, 根据城乡规划管理需要, 配备相应的专业队伍, 把城乡规划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切实予以保证。

3结束语

创新城乡规划管理体制, 建立公开、公平、公正透明和规范化的管理制度, 是生产力发展和进步的必然, 是市场经济逐步完善的要求。县级城市虽然规模较小, 但问题较多, 城市规划管理体制也要逐步完善, 新的体制可以保证规划的前瞻性、科学性, 从而更能顺利的推进城市规划的实施。

摘要:规划管理则是为实现城市规划的目标而实施的过程。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完善, 县级城市的城市规划管理体制暴露出许多问题, 因此对当前城市规划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加以探讨、思考, 寻求解决对策, 使城市规划管理工作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关键词:县城规划,管理体制,土地资源

参考文献

[1]张明山.小城市规划管理初探[J].山西建筑, 2008, (25) :67-68.

[2]杨秀珠.试论城市规划管理体制的改革[J].城市规划, 2002, (8) :51-55.

[3]王玲慧.大城市边缘地区空间整合与社区发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8.

3.试卷分析中存在的问题 篇三

关键词:试卷讲评;优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6-077-2

一直以来,不少教师对数学讲评课缺乏重视,认为数学试卷讲评课容易上。但是如果准备不充分就去上讲评课,会存在不少问题,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用公布答案代替讲评。教师通过印发资料,黑板公布或投影仪投影等方式,公布答案而不进行讲评,这样会导致部分学生对小题只知道答案而不知道解题思路,有些大题就算知道解题过程,也不一定能弄懂它的思路,更不能把解题思路迁移到类似的题目上,起不到举一反三的作用。

2.试卷讲评不“乘热打铁”。有些教师考完试后,试卷讲评不够及时。到上讲评课时,有些学生对部分题目都忘记了,连自己当时的做题思路都不能回忆起来,甚至有部分学生连试卷也找不到了。

3.不归类,不找重点地讲评。教师对测试试卷的每一道题目都进行评讲,往往要花上几个课时才讲完一张试卷。这样既会浪费时间,学生也容易产生厌烦心理,收益甚微。

4.就题讲题,缺乏变式训练。教师只对试卷上的题目进行评讲,对题目讲评不够深入。对出错率较高的题目,没有安排相应的变式训练,学生的收获只会解一道题,不能通一类题。

5.把讲评课变成训斥课。由于班级的成绩不好,不顾学生个体心理和实际情况,不恰当的责备与施压,把讲评课变成训斥课,使得学生精神紧张,思想抵触,无心听课,造成师生关系紧张。

如何优化高三数学试卷讲评课教学?在近八年的高三教学实践中,我在深刻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的同时尝试着对数学试卷讲评课的教法作了一些探索。下面谈谈本人的一些看法。

评讲试卷,应该遵循几个原则:

1.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成绩。试卷讲评中应教育学生正确对待考试,正确对待分数。平时的考试只是检测手段,而不是最终目的。考试分数只能代表过去,不能代表未来。优生在高分面前应不骄傲,后进生在低分面前不要灰心。老师在讲评时要特别看到后进生的点滴进步,及时给予表扬鼓励,让他们树立起进取的信心。一堂好的讲评课应该是发现了学生已经学会了什么,并肯定学生的成绩,鼓励和表扬学生的进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2.强调学生的自主性。数学试卷讲评课要给学生表达自己思维过程的机会,允许并积极倡导学生提出不同意见,对部分好的思路和方法,给予充分肯定和表扬。即使学生的思维有误,也应鼓励他们表达出来,教师当场进行点评,肯定思路中正确的部分,矫正错误部分。在这样的交流中,学生得到肯定,积极性得到提高,会有大的收获。

3.讲究对学生的启发。评讲是考试的继续。评讲时,教师应根据学生在答题中暴露出的实际问题,精心设疑,巧妙提问,恰当引导,让学生通过独立认真的思考,得到正确答案,从而获得知识和方法。这一过程讲究对学生的启发,避免把答案直接塞给学生。

4.注重对学生进行数学思想的渗透。学生解题本领不高,其重要原因之一便是数学思想掌握得不够好。一套数学试题处处都表现着数学思想。如果学生在考试中考虑到数学思想的运用,解题时就会少走很多弯路了,所以数学思想(四大基本数学思想:函数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和等价转化思想;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如换元、引参、类比、联想、归纳、演绎等)必须有意识地贯穿在试卷评讲中。

平时我们上评讲课,应该要做好讲评试卷前、讲评试卷中和讲评试卷后三个环节的工作。

第一,讲评试卷前:

讲评试卷前,教师应该做好几项准备工作:

1.及时批改试卷,准确给出成绩,对每一题的错误率进行统计。

2.对试卷内容进行全面分析。

3.收集学生各错题的信息,分析其错误原因。

4.确定评讲内容,设计讲评方案。

考虑到学生在听课时间长了以后,会出现精力下降,注意力不够集中的实际情况,设计讲评方案时,可以考虑把学生中出现问题最多、得分率最低的试题放在前面评讲,让学生对这些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以提高讲评的效率。

5.指导学生在讲评课前对错题重做一遍。

数学考试成绩出来后,要求学生在讲评课前对自己错了的问题进行思考,动手再做一遍。经过再次的思考,学生在教师评讲试卷的过程中,就能够有针对性地去听教师的分析,从而找到自己失分的原因,并做出自我分析和总结。

第二,讲评试卷:

1.教师对考试的基本情况进行评述。

在试卷讲评课上,老师应对考试的成绩做总的介绍:包括试卷的难易程度、学生错误情况的简单分析以及本班和其他班的优秀率、平均分的对比等,使得学生对自己的成绩在班级的排位以及自己所在班级的成绩在年级的位次做到心中有数,使得学生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使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既有压力又有动力,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水平。

2.教师展示学生答题中的典型错误,指导学生分析错误原因。

①知识的缺陷,对一些主要的概念、公式、定理比较模糊或记不住,这主要是中下等学生存在的问题。

②粗心大意,审题偏差。考试时,学生对答题要求、题目的隐含条件没有细心地去看,造成失分,这是一部分平时学习不认真不踏实的学生经常犯的错误。讲评时应教会学生审题,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③非智力因素失分。例如答题格式不规范的。部分学生由于平时解题只关心最后答案,不注意解题步骤和过程的规范,不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导致的结果就是一些细节地方考虑不周全,考试中扣分过多。讲评时一部分题目应该详细板书,示范给学生看,提醒学生其中应该注意的地方。

④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不强,几个知识点综合在一起考,学生不知道从何下手,这是中等及中等以下的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对此,讲评时应顺应学生的思路,重点分析解题的思路、方法和技巧,加强思维和方法的指导,逐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对部分题目进行改编,让学生进行变式训练。

对部分典型的题目,可以由一题演变成另外一题,甚至演变为更多的问题,这样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更重要的是加强了知识之间的联系,进一步的启发学生的思维。因此,教师要针对某一试题,可适当地变换其中的一个已知条件,得到变式题目,对学生进行训练,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知识迁移的能力。

4.合理引导学生,提高课堂的效率。

一节课才四十分五钟,时间短暂而宝贵。在试卷讲评课上,合理引导学生重视审题,重视思路。淡化详细的、完整的解题过程,没有必要把每题的解题过程详细地板书出来,没有必要详细地计算出每一步。

5.安排师生互动时间。

试卷讲评课上,可以以当堂提问或者学生小组讨论的形式,增加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讨论问题的时间。允许并积极倡导学生提出不同意见,即使学生思路有误,通过学生的表达,暴露学生的自然思维过程,暴露解题方法的择优过程,暴露解题偏差的纠正过程,并通过教师和其他同学的指正,使学生了解自己不完善或错误的地方,及时转变思维方向、方法和策略。

第三,讲评试卷后:

4.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篇四

摘要:小城镇建设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和新型城镇化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镇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群众生活水平快速提升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各乡镇按照“壮大规模、提升层次、健全功能、突出特色”的要求,明晰发展布局,完善基础配套,壮大镇域经济,改善乡村面貌,着力打造环境优美、生活便利、产业合理、有序平安的新型城镇,努力推动城乡一体化,而当前小城镇建设与管理面临诸多问题,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与途径迫在眉睫。

关键词:小城镇建设、城乡一体化、小城镇管理

一、小城镇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分析

“小城镇是城市与农村的连接体和中转站”,“发展小城镇,可以使城乡之间形成一种优势互补、双向互动的经济关系,实现城镇与农村产业相互衔接、经济有效融合的两性互动和一体化发展,最终达到‘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功效”。

小城镇在协调城乡发展中的作用,概括如下:

(一)小城镇是城乡交流的平台

小城镇的发展加强了城乡之间的联系,开启了城乡交融的大门。具体体现在:小城镇是城乡信息交流和共享的平台,信息匮乏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对农村的制约尤为突出,在广大农村地区,信息化建设和农产品市场信息体系建设滞后,农民无法全面、及时地得到市场信息,必然影响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节奏和农产品的销售,小城镇是一定区域内的、经济、文化中心,具有一定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基础设施相对较好,协作能力相对较强,信息相对灵敏,人才比较集中,是促进城乡信息交流的最好平台;小城镇是城乡市场对接的平台,我国买方市场已经形成,城市大量工业品积压,农村商品供应品种少,选择余地不大,同时随着城市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城市对绿色食品、优质农产品的需求增大,小城镇成为城乡互通有无、完成市场对接的平台;小城镇是城乡人才流动的平台,当前我国人力资源的结构性问题突出,一方面城市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人才相对过剩,而另一方面农村急需大量高素质人才,同时又滞留了大量富余劳动力,小城镇可以作为城乡人力资源双向流动的纽带,通过劳动力市场的建立和就业信息服务工作的开展,引导城乡人才有序合理流动。

(二)小城镇是传播城市文明和辐射农村经济的桥头堡

小城镇向处于广阔农村腹地的农民传播了城市的思想观念、技术信息、管理经验、生活方式等,成为广大农民接触现代城市文明的媒介。小城镇的发展使许多农民的进城愿望变成现实,率先进城的农民以自己抚育文明的生活体验,向“后来者”展示着城市的魅力,为城市化做着无声的宣传。而且小城镇的乡镇在资金方面对农村的“反哺”作用,使农业的规模化、专业化和机械化水平提高,小城镇涉农企业的发展有效延长了农业产业链,增加了农产品附加值和农民收入。

(三)小城镇的快速发展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首先,小城镇是农村乡镇企业的最佳聚集地,这既可以解决“村村点火、户户冒烟”、侵占耕地、污染环境等问题,又可以实现资源、环保、规模效益、公共设施等综合优化的理想效果,同时小城镇也是未来变动升级为小城市乃至中大城市的前提。从农业现代化内涵看,小城镇为农业环境现代化提供了空间环境,而空间环境是经济环境、政治环境和文化环境的依托和载体,是实现农村现代化的基础;其次,从农业产业方面看,小城镇发展为农业产业化提供了必要条件,小城镇发展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吸引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小城镇迁移并逐步实现“农转非”,这样可以实现农村土地的合理流动和土地集中化、经营的规模化、管理科学化,从而为农业产业化提供条件;第三,小城镇发展为农民现代化,即农民知识化、智能化提供了现实条件和可能,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居住环境、生活条件的改善以及文化、卫生、餐饮、娱乐、信息、保险等第三产业的发展,一方面可为进入小城镇的农民知识化提供各种方便条件,另一方面也对农民实现非农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将促使农民思想观念、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的改变及文化素质的提高,加快自身现代化步伐。

二、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小城镇规划定位不准

小城镇是一定区域内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也是实现农村现代化的重要载体。在小城镇建设中,存在规划定位不准问题,没有处理好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在缺乏科学细致论证和资金保障的情况下,盲目实施小城镇建设,搞工业园区,而镇区基础设施极不配套,影响了小城镇整体功能的发挥。并且,沿街乱搭乱建临时设施没有根治,依然存在“脏、乱、差”问题,“人气不旺,2 财气难聚”,出现了有场无市的尴尬局面。

(二)用地和土地政策的矛盾

小城镇建设用地缺乏统一管理和可行性论证,缺乏科学性和实用性,大部分土地属于村社集体所有或承包到农户,征地困难,难于进行统筹调剂,制约用地规划,导致土地总量失控,土地流失或闲置现象十分严重。国家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限制了小城镇的外延扩张,不少小城镇缺乏应对策略和措施。

(三)小城镇建设和规划滞后的矛盾

小城镇建设中,存在规划用地还没办理或批准,业主已将土地圈好了,甚至已建成,等到报建发现问题时,已成为现实,出现了不是规划指导建设,而是建设需要规划的现象,导致小城镇规划不能成规模地实施。

(四)小城镇建设质量、管理水平不高,社会化服务水平低

小城镇基础设施薄弱,缺乏相应的水、电、路、气和环卫等配套设施。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明显滞后于当地经济发展,生产、生活区混杂,道路、商贸区混杂,镇容镇貌改观不大;开发建设方式落后,小城镇仍以分散零星建设为主,综合开发率低,整体环境差;综合治理能力弱,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滞后,“脏、乱、差”现象未得到根本治理。由于城镇规模小,金融、信息、技术等方面的服务水平低,生产要素市场发育不足,使小城镇在人才、项目引进,产品技术更新,产业升级等方面受到很大的限制,影响城镇功能的提高。

(五)科学合理的投资机制难以形成

资金问题一直是困扰小城镇发展的大问题。小城镇建设没有走出一条充分运用市场机制筹措小城镇建设资金的道路,乡镇政府投资仍然占较大比重,在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更是如此。在目前不少乡镇的财政还属“吃饭财政”的情况下 “以地生财”受当前土地宏观调控、以人为本的大环境下将越来越行不通,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更加困难。

(六)城镇行政管理体制不适应

小城镇存在着“条块分割,多头管理”的现象,一些问题条上“管得着,看不见”,而块上“看得见,却管不了”,协调解决比较困难。目前进行的乡镇机构改革,条块管理工作将有一个很长的适应过程。

(七)项目建设无工作经费,调动不了积极性

农村危房改造及地震安居工程因没有配套任何工作经费,项目落实到村(社)工作难度较大,地震安居工程部分经费要地方政府配套,落实时间较长,工程涉及民政、残联等部门,农村各种矛盾、问题复杂,项目分配容易出现上访或群体事件,基层干部存在抵制情绪。

三、加强小城镇建设的建议

(一)高度重视对小城镇规划体系的修编完善工作

规划是小城镇建设的龙头。小城镇发展要以人为本、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必须高度重视对小城镇规划体系的修编完善工作。小城镇建设总体规划要随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乡镇社会经济发展总体规划及发展战略的调整而应及时加以完善,在小城镇总体规划修编完善的基础上,要突出抓好各功能小区的详细规划以及交通、供排水、供电、通讯、环保等公用基础设施的专业规划工作。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及设计,充分体现小城镇建设的地方风格和特色,确保规划修编质量,按规划实施,确保规划的严肃性。

(二)对小城镇要进行重新分类、准确定位

小城镇建设,重点是建设那些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镇和重点中心镇。按照区位优势、规模、经济实力和所起的作用等要素,重新对小城镇进行分类,对规模效益高、建设和管理水平高、非农产业比较发达、吸收劳动力能力强、对区域经济带动作用明显、城镇功能比较强等方面的优势,列为小城镇建设的重点。

(三)制定和完善有利于小城镇健康发展的土地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 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一方面要从保护耕地出发,制定农村非农用地规划,小城镇发展要尽量少占耕地。对城镇发展确实需要占用耕地的,要从动态平衡出发,给予保证。另一方面,要积极探索农民进入小城镇后原有承包地和宅基地的流转制度,明确土地流转的途径和管理方法。允许小城镇规划区内的集体土地使用权采取作价入股、出让、转让等方式参与小城镇的开发。与此同时,要建立起有利于农民成为永久性城镇居民的社会保障制度,使他们“进得来,留得住”,无后顾之忧。

(四)加大投融资体制改革,构建多渠道筹措小城镇建设资金的机制 要充分运用市场机制,更多地发挥民间投资的作用,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导向,国 4 家、集体、个人和民间资本共同投资建设的多元化投资机制。一是鼓励一部分先富裕起来的农民带资进镇,买房建房、兴办企业、务工经商;二是以优惠政策吸引外地客商参与小城镇建设、兴办企业;三是按照“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动员单位、企业和个人投资建设小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四是盘活存量资产、以项目为载体实行股份合作方式直接融资;六是争取上级政府给予财政投入或财政贴息贷款扶持等。

(五)发展特色经济,培育支柱产业

小城镇建设最根本的是要发展特色经济、培育支柱产业,在建设小城镇的同时,必须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和条件,围绕建设工业带动型、商贸流通型、旅游拉动型、资源开发型等各具特色的小城镇。

(六)坚持以人为本,搞好小城镇生态环境建设

以人为本,生态优先,明确生态化与可持续发展目标。小城镇经济越是发达,生态环境越是重要,生态发展好,可持续发展空间就好。

(七)要加强组织领导,建立有效的管理体制

进一步完善镇村规划建设管理工作体制,健全管理制度,建立高效、严谨的长效管理机制。

四、结语

综上所述,小城镇的建设,要根据城镇资源、区位、产业和经济结构特点、历史沿革和发展现状,立足比较优势,扬长避短,突出特色,在“个性”上下功夫,培育发展主导产业,走以产业立镇之路,形成自己的独特优势,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道路。所以,正确分析和逐步解决发展中存在问题,对小城镇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5.关于库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篇五

引言„„„„„„„„„„„„„„„„„„„„„„„„„„„„„„„1 1企业背景„„„„„„„„„„„„„„„„„„„„„„„„„„„„1 2库存对企业的重要性„„„„„„„„„„„„„„„„„„„„„„„1 3公司库存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2 3.1公司现阶段存在的问题„„„„„„„„„„„„„„„„„„„„„2 3.1.1公司内部管理不够全面„„„„„„„„„„„„„„„„„„„„2 3.1.2库存量大„„„„„„„„„„„„„„„„„„„„„„„„„„2 3.1.3公司对库存管理不合理„„„„„„„„„„„„„„„„„„„„2 3.2公司存在问题的原因„„„„„„„„„„„„„„„„„„„„„„3 3.2.1市场需求变化较快„„„„„„„„„„„„„„„„„„„„„„3 3.2.2货物验收不到位„„„„„„„„„„„„„„„„„„„„„„„3 3.2.3对货物盘点不及时„„„„„„„„„„„„„„„„„„„„„„3 4加强库存管理的方法及有效措施„„„„„„„„„„„„„„„„„„3 4.1制定合理的采购计划实现仓库的零库存„„„„„„„„„„„„„„3 4.2制定合理的验收计划„„„„„„„„„„„„„„„„„„„„„„3 4.3定期对货物进行检查盘点„„„„„„„„„„„„„„„„„„„„4 4.3.1盘点前的准备„„„„„„„„„„„„„„„„„„„„„„„„4 4.3.2盘点时间的确定„„„„„„„„„„„„„„„„„„„„„„„4 4.3.3盘点的方法„„„„„„„„„„„„„„„„„„„„„„„„„4 4.4加强公司的经营活动,适应市场的需求变化„„„„„„„„„„„„4 5结论„„„„„„„„„„„„„„„„„„„„„„„„„„„„„„4 6致谢„„„„„„„„„„„„„„„„„„„„„„„„„„„„„„5 参考文献„„„„„„„„„„„„„„„„„„„„„„„„„„„„„5

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

引言

随着市场需求的日益变化,技术的不断进步,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竟争也日益激烈,日益激烈的生存环境对企业的生产管理提出了更为严峻的考验。库存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部分,对于一个企业的正常运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一个企业不可缺少的部分,它的内容对于企业的管理来说至关重要,所以仓库库存管理系统应该能够为用户提供充足的信息和快捷的查询手段。但一直以来人们使用传统的方式管理仓库中的各种物资设备,这种管理方式存在着许多不足,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计算机科学日渐成熟,其强大的功能已为人们深刻认识,它已进入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且库存管理在现代物流业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因此对库存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1.企业背景

石家庄银华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7月,主要经营华硕、联想、戴尔等全系列笔记本电脑、台式机、一体机、平板电脑及电脑周边配件,是河北省最大的笔记本综合代理商。华硕笔记本石家庄核心合作伙伴,神州数码荣誉经销商,联强钻石合作伙伴,索宝电脑包石家庄总代理,万信达迪斯尼电脑包钻石经销商,并在行业内具有良好的口碑,石家庄银华科技有限公司一贯秉承只做正品行货的经营主旨,以诚待人,以专业的服务赢得客户的信赖。并建立了一支技术力量雄厚、维护体系完备、管理高度统一、服务经验丰富的高素质员工队伍,发展了自己稳定的客户群,并以创新、稳定、优质、高效赢得了客户的广泛认可,在为用户提供高性价比产品的同时,更注重于为用户提供全心全意的服务,公司拥有一支强有力的技术服务和销售团体,兢兢业业,勇于创新,公司本着“诚信为本,信誉至上”的原则,以合作、开拓、发展为经营宗旨,强调服务,以忘我的敬业精神和精湛的技术为用户提供优质的服务,立志成为石家庄首屈一指的专业化IT公司。

2.库存对企业的重要性

在企业经营过程的各个环节中,也就是说,在采购、生产、销售过程中,库存使各个环节上相对独立的经济活动成为可能。同时库存可以调节各个环节之间由于供求品种及数据之间的差别,把采购、生产和经营的各个环节连接起来并起到润滑剂的作用。对于库存在企业中的角色,不同的部门存在不同的看法。库存管理部门和其他部门的目标存在冲突,高的客户满意度和低的库存投资似乎是一对互相冲突的目标,以前企业认为这两个目标不可能同时实现,但是为了实现最佳库存管理,需要协调各个部门,使每个部门不仅是以有效实现本部门的功能为目标,更要以实现企业的整体效益为目标。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拥有一定数量的库存是十分必要的,为了保持经营活动的

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

持续性,企业必须有计划的采购、销售和存货,他是生产经营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资产,也是保证生产经营活动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进行存货管理得目标就是尽力在各种成本与存货效益之间做出权衡,达到两者的最佳结合。

3.公司库存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3.1公司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到目前为止,许多企业对库存管理都不够重视,管理仅处在日常管理的低层次水平,常常忽视企业存货数量的管理。这不单单影响到企业的产品流动速度还影响企业资金的正常流转,久而久之会严重影响企业的正常发展。现阶段公司库存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1公司内部管理不够全面

公司制定的库存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实施力度参差不齐,公司缺乏完善的采购计划,对库存产品不够了解,盲目的进行采购。内部制度不健全,岗位责权不明晰,由于公司人员较少,管理部门相互兼职较多,供产销关键环节缺乏市场的预测和有效的监控,往往都是由一个人负责,负责完成采购销售、付款收款和办理出入库手续等全过程。导致公司内部资源浪费,并且增加了个别人员的舞弊。并且货物入库环节还存在一些问题,货物入库时很少进行检查,货物入库时入库单填写不及时,出库时不正确按照出库单出库,导致库存数量与系统上的数量经常出现偏差。

3.1.2库存量大

目前公司库存管理信息化程度较低,公司对库存的管理还处于初级阶段,还没有实现信息化管理,大多数情况下都采用手工操作和计算机管理并行的方式来管理库存,在这种情况下容易导致公司库存核算不准确,账物不符,无法对库存进行及时检查和监控,不利于公司的内部管理。并且公司常常把存货管理的重点放在销售上而常常忽略库存成本和资金占有情况,而且公司为了抢占市场,扩大销售,盲目的预测市场需求,组织人员大量采购,导致在库货物无法及时出库造成大批量货物积压。

3.1.3公司对库存管理不合理

公司对库存管理不到位导致库存管理不合理,其中主要表现在货物的储存时间过长、储存数量过大,储存环境不合理。公司往往从一开始就忽略库存的管理,经常不在意库存占用资金的多少,久而久之到最后公司货物存货量积压严重,导致流动资金严重紧缺,无形之中积压了大量资金,造成资金周转速度大大降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司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控制存货成本困难,这是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影响公司正常运营的关键。所以在经营活动中应尽量减少库存,降低资金占用率。

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

3.2公司存在问题的原因

3.2.1市场需求变化较快

市场需求是指一定时间内和在一定条件下,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数量,市场需求的构成要素有两个,一是消费者愿意购买,即有购买的欲望;二是消费者能够购买,即有支付能力,两者缺一不可。

公司的销售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公司的重要工作,随着市场竞争的进一步加剧,人们越来越认识到销售的重要程度,到目前为止我国的市场供给呈现相对过剩,导致公司产品销售不畅,库存增加,成本上升,给公司带来较大的困难。

3.2.2货物验收不到位

在企业中验收是存货入库前的重要环节,而在公司中往往验货环节得不到公司的重视,大量进货而不进行验货导致公司的损失。货物入库时准备工作没有做好,仓促的将货物入库,对货位划分不合理,导致货物在出入库时产生不利影响。

虽然在中小企业中货物的验收是存货入库前的重要环节,但是大多数企业对货物的验收并不重视,对一些特殊货物的质量问题常常不给予重视,给企业造成损失。而且验收人库往往和采购人员是同一个人,容易造成营私舞弊的可能。并且在日常的经营管理中,往往忽视管理,给公司经济带来损失。另外有一些有保质期的存货,无专人管理不注意,时间过长就会给公司造成损失。

3.2.3对货物盘点不及时

货物在库时对货物盘点不及时,每周只对重要的物品进行盘点,而周边小配件不及时盘点造成系统与实物不符,导致账面数不准确。以致销售人员对库存不清楚导致销售时无产品可售。

4.加强库存管理的方法及有效措施

4.1制定合理的采购计划实现仓库的零库存

企业所需流动资金的多少,在一定的条件下主要取决于流动资金周转速度。一定时期内流动资金周转的次数越多或者是周转的天数越少,说明流动资金周转的越快,资金的利用效果越好。零库存管理使存货的占用资金控制到最低限度,从而无形中增加了企业的流动资金。企业还可将节约下来的资金投资到其他方面来获得更多的收益。

零库存可以减少因库存量大而占用企业大量的的流动资金,同时加快资金的周转速度,同时可以降低企业库存管理的成本,提高管理效率。

4.2制定合理的验收计划

商品入库时做好入库前的准备工作,合理的掌握仓库的分布情况,做好准备工作,商品入库时及时安排工作人员对货物进行入库验收工作,认真清点货物数量检查货物的包装及外表是否完整,确保到货物质量符合规定要求,防止质量不

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

合格的产品入库,检验好后还应做好检验记录,认真填写物资检验记录单,对不符合要求的物资坚决不能入库,对于合格的货物要合理堆放保证货物先进现出。

4.3定期对货物进行检查盘点

为了了解货物的流动情况,对仓库现有物品的实际数量与保管账上记录的数量相核对,通过点数计数查明物品在库的实际数量,核对库存账面资料与实际库存数量是否一致。并且检查在库物品质量有无变化,有无超过有效期和保质期,有无长期积压等现象,必要时还必须对物品进行技术检验。必要时还要检查一下保管条件是否与各种物品的保管要求相符合。定期对库存进行盘点工作:

4.3.1盘点前的准备

仓库盘点作业的事先准备工作是否充分,完全决定了仓库盘点作业进行的顺利程度。在盘点前首先要使货物的陈列、存储位置确定好。避免因为货物随处存放导致盘点时漏盘,或导致盘点时间过长。盘点后及时与系统库存进行核对保证库存数量的正确。

4.3.2盘点时间的确定

一般来说,为保证账物相符,货物盘点次数越多越好,但盘点需投入人力、物力、财力。所以,合理地确定盘点时间非常必要。应该把盘点时间安排在时间相对比较空闲的时候。

4.3.3盘点的方法

因为不同现场对盘点的要求不同,盘点的方法也会有差异,为尽可能快速准确地完成仓库盘点作业,必须根据实际需要确定盘点方法。盘点方法主要分为账面盘点、实物盘点和账物盘点。在盘点的时候应先将实物进行盘点然后和系统中账物进行核实,确保无误。

4.4加强公司的经营活动,适应市场的需求变化

目前我国市场需求变化较大,市场格局出现了明显的变化,从卖方市场转变成了买方市场。市场的需求变化呈现出新的特点,一是需求的主导性突出,市场供求关系发生转变,需求成为整个市场的向导。二是需求的多样性明显,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从单一性向多元化转变,更注重产品的质量,公司应该根据市场的实际情况转变一下销售观念,准确把握市场需求变化。

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公司应该正确把握自己的经营方向,根据市场的需求变化认真分析产品的生命周期,确定公司的经营范围。公司由于长期受传统体制的影响,公司的经营观念陈旧,营销方式单一,严重制约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的进行,公司必须加大营销力度转变销售观念来满足消费者需求,来更大的抢占市场。除此之外公司还应该注重经营策略。

5.结论

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

良好的库存管理是企业管理绩效的特质之一,公司良好的库存管理是保证企业资金正常运转的前提,并且促进公司经营活动。因此公司应加强对库存管理的认识,建立健全的库存管理制度,做好采购计划和库存管理规划,严格按照业务流程进行操作,合理制定库存水平,减少积压,达到降低公司资金占用率的目的。此外,公司还应根据企业自己的情况来完善库存管理机制,有效的推动公司库存管理的优化,提高公司的资金周转速度,来保证公司的正常运转。

到目前为止公司的库存资金费用占全部成本的四分之一以上,库存管理的优化还有许多可以提升的空间。公司只要科学的进行库存管理的改进和实施,有效的控制成本,加大资金的周转速度,必然可以大大提高企业的运转速度。

总之,公司在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除了不断扩大经营规模外,还必须改变自己的管理理念,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建立标准化、信息化的库存管理模式,从而在成本与价格上提高公司的竞争实力。

6.致谢

时光飞逝,三年的大学时光就在不经意中即将结束了。人生最大的财富,莫过于岁月留下的记忆。当回首往事的时候,那些痛苦的和欢乐的往事,都会变成嘴角的一抹微笑。在校园里,所有的老师、同学,所有的人和事,都将成为我人生中最珍贵的一段记忆

首先,我要感谢我的老师,从论文定题到论文最终完成,都给予了我极大的帮助,在论文的每一个环节都非常认真给予我指导和建议,每次都会为我耐心而细致地修改论文,这样的责任心和工作态度使我深受感动和鼓舞,成为我顺利完成论文的动力。老师渊博的学识、平易近人的性格、严谨的治学态度以及认真负责的工作风格使我铭记在心,成为我今后继续深造的榜样和指南针。在此,我对我的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

其次,我还要感谢我的朋友同学,没有他们,我的大学不可能如此值得留恋。感谢所有给我提供帮助的师兄师姐们,感谢我所参与的每一个社团中结识的朋友、同志,这些都是我大学的最宝贵的财富。

参考文献

[1]杨德昌.浅谈企业物资零库存管理的思路[j].中国商界,2009(1).[2] 林志华.现代企业仓储管理新的要求[J].市场周刊(新物流), 2009,(03).[3] 王勇.5S管理与仓储管理精细化[J].中国储运, 2009,(02).[4] 罗俊.物流公司仓储管理案例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 2009,(11).[5] 王敏浩.浅谈物流中心仓储业的自动化管理[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

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

6.试卷分析中存在的问题 篇六

金税三期税收管理系统在我市单轨上线以来,系统总体运行平稳,业务开展基本顺利,经受住了首个征期的考验,但在业务办理过程中也陆续发现了一些问题。按照省局通知要求,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金税三期系统单轨上线以来的工作及运行情况

(一)系统运行情况。截止25日,金税三期系统在我市顺利度过了10月份首个征期,系统总体运行平稳,各项业务开展顺利,经受住了实际业务与数据的考验。征期内通过金税三期税收管理系统,全市共征收税款123890.20万元,办理税务登记业务915户次,一般纳税人认定116户次,受理各类申报108269笔,开具税票75316笔,发售发票25824笔,发票代开16814户,远程抄报税37602份,大厅抄报70667份。

(二)工作完成情况。为保障系统平稳运行,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加强组织领导,注重工作配合。我市国税系统将金税三期工程列为“一把手”工程,从市局“一把手”到基层局局长,对金税三期试点工作实行强有力的领导,市县两级分别成立了由主要领导任组长的金税三期工程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上下协调一致、密切配合的工作整体。征期内纳税服务大厅实行领导带班制度,市局、分局班子成员身先士卒,督导在一线,指挥在一线,战斗在一线,与基层干部一起加班加点,鼓舞士气,及时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确保了金税三期平稳顺利运行。

2、完善运维机制,加强问题管理。金三系统上线后,我市及时将工作重心转向系统问题管理。按照省局要求进一步完善了问题收集整理-分析研究-处理反馈-持续跟踪的问题管理机制,对出现的问题按照业务操作不当、系统初始化设置不全面、金三系统不完善等原因进行研究分析,寻找解决办法;对属于操作类且难以解决的问题再按照10大业务域进行归类整理,然后分别与市局对口科室、省局业务域专家小组联系协调解决;将无法解决的问题以及属于金三系统不完善造成的问题由市局金三运维组统一提报省局解决。市县两级实行“一天一汇报”制度,通过建立良好的收集上报机制,将遇到的问题在第一时间反馈,以便及时有效解决。截止25日,我市共收集整理各类问题280条,其中属于操作类的问题181条、系统本身类问题77条、初始化类的问题22条。解决问题223条,通过运维平台向省局提报57条。

3、建立交流平台,实时解决问题。充分利用RTX建立“全市金税三期交流平台”,将全市一线操作人员全部邀请加入群中,群内成员可以利用平台实时反映系统运行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共同思考,共同研究,共同解决,做到发现问题实时反映,解决问题实时交流,总结经验实时共享,做到了简单问题不过夜、疑难问题及时结,确保了各项业务的顺畅运行。

4、强化业务指导,确保操作规范。通过市局网站金三专栏,以工作部署和培训交流的形式,将省局明确的业务规范和回复的问题及时传达给基层局。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制定相关业务操作规范下达分局执行,进而规范了全市业务操作。截止本月25日,市局共向基层局下达工作部署8期,挂放培训交流6期,有效保证了金三操作的规范性。

5、强化技术支持,确保系统顺畅。市局信息中心实行技术人员值班工作制度,放弃所有节假日休息,始终坚守设备维护工作岗位。对省局下达的所有应用软件及版本升级,技术人员逐项实施操作测试,对测试中遇到的问题及时向省局请示解决方案。对计算机操作的具体环节、步骤向基层局下达具体操作方案,有效指导全局实施新系统操作。

6、加强业务培训,提高操作水平。金税三期上线后,我市国税系统针对薄弱环节和常用业务有重点的进行了培训,坚持业务办理与人员培训双管齐下,通过办理各类业务不断提高人员的操作水平,加强对金三系统各模块的学习与实际操作,熟悉掌握各环节的业务流程,采取个人自学和集中学习等形式,利用周末等业余时间,以考促学。另外,市局金三办公室组织全市骨干人员编写金三知识题库和问题锦集,提升学习和解决问题的效率。

7、加强宣传解释,优化纳税服务。征期内,全市国税系统各级各部门通过发放宣传单、纳税服务场所张贴公告、单位门户网站等形式继续进行广泛的宣传、解释,争取广大纳税人的理解、支持;同时 按照金税三期征管规范和纳税服务的要求,不断探索新的服务模式,积极开展预约服务、延时服务,全面推行“一站式”、“一窗式”,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办证免填单等服务举措,不断优化办税流程,简化办税资料,切实减轻纳税人负担。

二、系统单轨运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分析

(一)金税三期系统仍存在一些亟待优化完善的问题。一是新系统运行尚不稳定,丢失数据的现象时有发生;二是没有完整准确的业务培训教材和系统操作手册,很多业务还处于调试阶段;三是新系统尚缺少必要的查询功能;四是自新系统测试及运行以来发现提报的问题,还有一部分没有得到解决;五是有些外挂软件如网上申报系统、税库银系统还没有与新系统实现高质量平滑对接。

(二)缺乏一套科学合理的运维管理体系。由于金税三期工程尚处于个别省份的试运行阶段,与新系统匹配的各类运维机制还不健全,而个别地市推行的运维管理办法虽然有效,但推广起来可能有一定的局限性,这就需要省局站在统筹全局的高度上,制定全省金税三期运维管理体系。金税三期上线以后,随着总局、省局集中平台的建立,日常的系统维护和软件开发等方面的工作都集中到了总局、省局,市县两级在软件使用中出了问题,需要通过运维平台提报省局解决,市县两级只能解决属于操作性的问题或系统管理员对权限岗位的简单调整,原有的工作模式和工作职责都发生了变化,如何在金税三期环境下对各职能部门进行定位和考核,对各岗位人员工作范围和职责进行调整和支持,目前都没有清晰的思路,缺乏一套科学合理的运维管理体系。

(三)复合型人才短缺现象日趋明显。总局、省局数据集中平台建成以后,人员、设备、技术等资源将日趋集中,后台数据库的管理,日常故障的维护更多的需要通过自上而下的解决方式来完成,从而形成技术集中和人才集中,而人数众多的普通税务干部却处于较低的软件使用层面上,很难通过正常渠道及时获得软件开发上的技术和培训。许多在重要岗位上原本是独挡一面的业务骨干,现在只能消极的按照技术专家们设计好的操作流程进行固定的系统操作,有时即使在软件操作上出了问题,也只是消极的等待技术人员去解决,因此,容易导致技术和业务的两极分化,阻碍税收信息化的持续健康发展。

(四)系统应用过程中遇到的具体业务问题。

1、征管方面

(1)已注销纳税人无法正常开业。部分纳税人重新进行税务登记时,录入组织机构代码证后,系统根据该组织机构代码证自动提取的纳税人状态为“正常”,致使税务登记表无法保存,无法重新开业。

(2)未申报统计信息不准确。通过金税三期系统未申报统计查询出的未申报企业名单不准确,如:通过组织临时登记的纳税人、非正常户、被汇总申报的分支机构均出现在未申报企业名单中。

(3)部分二级分支机构所得税申报时,附表信息无法带到主表。(4)三方协议信息中税款所属机构错误造成三方协议无法正常维护。在综合征管软件V2.0中,企业已有银行账户维护;但在金三中,进入查询模块“10070308S三方协议信息登记查询”,显示“税款所属税务机构”为“临沂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国家税务局”,而不是企业所属机构“临沂市经济开发区国家税务局”。进入三方协议登记模块,显示“没有符合条件的三方协议信息,请重新查询!”造成企业无法扣款。

(5)双定户注销税务登记时,最后一个月的税款无法按天计算,只能全额征收。在通用申报里,做当月申报处理,可以按天计算收入,保存也成功,但分月汇总申报时需要交纳整月的税款。

(6)双定户注销税务登记时未申报信息和定额的有效期不一致。个体双定户在进行注销时,系统提示存在的分月汇总未申报信息和定额有效期不一致,造成系统提示的未申报信息无法解决,纳税人无法正常注销。

(7)查询功能不完善。金税三期中综合查询和通用查询均无法单独区分企业与个体业户进行分类查询。同时存在查询模块不稳定、查询选项较为单一和查询结果不准确的问题。例如:定制查询中,查询定税清册时,选择有效期起止后进行查询,系统并不能按照选择的时间进行查询,而是将所有的定税清册查询出来。

(8)委托代开发票代征税款征操作流程需要进一步明确。代征单位代开发票的验旧开票额的归属是个问题,开票额不能归属代征单位的销售额,能否为代征单位设立操作员和代开柜台。

(9)部分业务流程需要进一步优化。一是非全职能分局需要添加综合服务岗。纳税人在县区局大厅办理税务登记后,被分配给非全职能分局时,系统默认的将任务推送给分局综合服务岗。因此必须给非全职能分局增加综合服务岗。但在实际工作中,非全职能分局并不应当有综合服务岗的前台业务。二是一般纳税人认定流程。现有的一般纳税人认定流程是两条路径,基层在进行业务流转时,经常出现错选业务流程的问题。是否可以根据各地市的实际情况,锁定业务流程,从根本上避免一般纳税人认定流程流转错误的问题。

(10)部分业务环节办结期限过短的问题。实际工作中因各种原因难以保证在规定时间内办结,逾期现象较多。另外,如果周五受理的业务,中间由于周末两天休息,就会造成业务审批逾期。

2、货劳方面

在金税三期系统中,为部分外省纳税人代开专用发票时,录入纳税人识别号后无法正常带出纳税人的银行信息。

3、纳服方面

网上申报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一是网上办税平台提取纳税人信息不及时不完整,例如:金税三期系统和网上办税服平台税务端均已作废申报表,但由于数据更新不及时,企业端仍无法再次申报;二是企业所得税申报,网上办税平台只对所属期是季度的头一天至季度最后一天的税种核定信息进行提取,季度中间开业的业户无法提取税种核定信息。三是部分纳税人申报信息无法正确完整地写入金三,例如:部分纳税人的申报信息写入金税三期系统后,申报表数据全部为0和纳税人实际申报数据不一致。

4、所得税方面

(1)存在个别二级分支机构附表数据无法带到主表的问题。在二级分支机构进行所得税季度申报时,在填写完附表保存后,附表信息不能够自动写入主表且主表信息无法进行修改,造成该分支机构无法正常申报。经和省局沟通后,只能通过网上申报的方式写入金税三期系统,无法通过前台完成申报。

(2)总机构汇总纳税备案维护缺失,造成二级分支无法正常申报的问题。总机构没有维护汇总纳税备案且已申报征收入库的情况下,其二级分支机构无法正常申报,只能修改为非总分机构进行单独申报。

5、收入规划核算方面

(1)金三中部分预算科目代码调整但国库未调整,导致无法通过税库银扣款的问题。例如“其他国有企业所得税”代码原为101043109,现变更为1010431,导致无法扣款,只能使用银行划款方式同时需手工修改税票。

(2)票证系统存在丢失结报单的情况;票证月结后汇总报表数据有误,未正常反映填用数据;作废不使用票证的基层单位后,该部分单位仍出现在票证月结列表中。

(3)对汇总缴款书进行上解销号时,查询不到交款书造成无法正常销号的问题。在对当日开具的三张汇总缴款书进行销号,只能查询到两张汇总缴款书,另一张汇总缴款书无法正常销号。

6、国际税收方面

(1)源泉扣缴企业所得税合同备案,系统提示无相应岗位人员的问题。国际税务管理岗的人员进行扣缴企业所得税合同备案登记时,系统报错,无法保存,提示未查询到符合条件的待办人员。但是之前在另外一县局,同样是国际税务管理岗的人员正常完成了源泉扣缴企业所得税合同备案。

(2)非居民企业承包工程作业和提供劳务企业所得税扣缴义务人认定时,项目名称为灰色无法保存的问题。非居民企业承包工程作业和提供劳务企业所得税扣缴义务人认定进入发放环节,显示“项目名称“为灰色,没有信息,无法保存。

7、出口退税方面

办理免抵退税申报受理流程推送至县区签批岗位时系统报错,申报受理流程查无下落。

8、法制方面

(1)金税三期系统在自动触发违法违章的情况下,缺乏不予处罚的模块。征管法规定有不予处罚的情况,在实际工作中也存在这样的情况,但是在金税三期系统中没有不予处罚的操作选项。建议在金三中设立不予处罚流程。

(2)修改银行账户信息易触发税收违法行为的问题。在存款账户报告表模块新增银行账户后,系统自动启动税收违法行为处罚,原因是未在15天向税务机关全部报送银行账号。在实际工作中企业因业务需要经常开具新的银行账户作为缴税账户,到主管税务机关变更后就会出现违法信息,这与实际情况不符。经测试只能在三方协议登记模块中点击修改,才能安全把旧银行账号修改成新账号。

三、下一步工作建议

(一)建议自上而下的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运维管理体系。很显然,金税三期工程仅仅是提高税收管理水平的手段,实现对系统的科学管理和有效应用才是开发金税三期工程的关键。金税三期上线后,当务之急,是探索在新系统条件下的工作协调机制、责任追究机制、快速反应机制、质量评价机制、宣传推介机制等运维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而作为高度集成的系统,个别地市推行的运维管理体系难免具有局限性,这就需要省局站在统筹全局的高度上,制定全省金税三期运维管理体系。

(二)建议以业务需求为导向进一步优化完善系统。进一步优化业务流程,完善岗责体系,提高系统运行速度和稳定性,进一步解决诸如:新系统运行尚不稳定,丢失数据的现象时有发生;没有完整准确的业务培训教材和计算机操作手册,很多业务还处于调试阶段;新系统尚缺少必要的查询功能;自新系统测试及运行以来发现提报的问题,还有一部分没有得到解决;有些外挂软件如网上申报系统、税库银系统还没有与新系统实现有效对接等问题。

(三)建议加大人才培养,健全复合型人才培养使用机制。金税三期工程组成人员主要包括技术服务人员和系统管理人员两大类。技术服务人员主要工作是为系统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进行系统软件的定期升级维护、硬件的日常检修等,在金税三期工程中处于从属位置。系统管理人员主要工作是对系统提供的信息进行综合分类分析,对业务问题进行沟通处理,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数据等,在金税三期工程中处于主导位置。随着金税三期的推广应用,懂技术、精通业务流程并且熟悉税收法律的复合型人才比较匮乏,因此建议省局开展定期不定期的系统培训,培养一批既懂技术和政策又熟悉业务流程的复合型人才,健全完善人才培养和使用机制。

7.对桥梁桩基设计中存在问题的分析 篇七

关键词:桩基础,负摩阻力,嵌岩深度

1 桩基的分类

桩基按桩的荷载传递方式来分, 可分为端承桩和摩擦桩。当桩基础穿过土层, 桩端支承在坚硬土层或岩层上, 上部荷载主要靠桩端处硬土层或岩层提供的反力来支承, 桩侧摩阻力很小, 可忽略不计, 这种桩称为端承桩。当土层很厚。桩端达不到硬土层或岩层上, 桩的荷载主要靠桩身与周围土层之间的摩擦力来承担, 桩端处土层或岩层反力很小, 这种桩称为摩擦桩。实际的桩通常是介于上述两种情况之间, 桩基竖向力由摩擦力和桩端力共同提供, 只是两个力所占的比例不同。

2 桩基竖向力产生的原因及机理

桩与土之间的位移是桩基承载力发挥的必要条件。桩基在自重及上部荷载的作用下, 桩基产生向下的位移, 土体受剪时产生剪应力, 剪应力随剪应变的增加而不断增大, 当剪应力达到最大值时, 继续增加剪应变, 剪应力不再增加, 之后增加的荷载将由桩端力提供, 这就是一般桩基的受力特征。

桩与土之间的位移主要由桩身的压缩变形、桩底的沉降变形和桩基周围土体的沉降变形三部分组成。一般来讲, 桩底的沉降变形、桩基周围土体的沉降变形所占比例较大, 桩身自身压缩变形很小。以桩长25 m、桩径1.2 m的20 m空心板桩基为例进行计算, 其桩身压缩变形量约为2 mm, 可见其所占比例甚小。桩底的沉降变形主要与目前国内的施工方法有关。国内最常采用的钻孔桩, 由于清孔不彻底, 一般都会残留5 cm~20 cm厚的沉渣, 形成软弱层, 在桩基自重、墩柱及上部荷载作用下, 软弱层不断受压变形, 桩基产生下沉, 其累计变形可达 (0.1~0.2) D, D为桩基直径。特殊情况采用的人工挖孔桩, 桩底清孔彻底, 桩基沉降量就大为减小。桩基周围土体的沉降变形在下文进行讨论。

3 桩基负摩阻力

(1) 桩与土之间的位移是桩基承载力发挥的必要条件。对于摩擦桩, 就是利用桩与土之间的相对位移所产生的摩阻力来提供桩基自重及上部恒活载。通常我们桩长计算中所考虑的摩阻力, 是指正摩阻力, 即桩的沉降大于周围土体的沉降, 周围土体对桩产生向上的摩阻力。然而, 作用于桩侧摩阻力的方向取决于桩和周围土体的相对位移。如果在软土路段, 尤其是在桥台路段, 深厚软土在台背路基填土自重和汽车荷载的作用下, 桩基周围软土层压缩变形, 产生沉降, 若其沉降量大于桩基自身的沉降量, 则周围土体会对桩基产生向下的摩阻力, 即桩基负摩阻力。

(2) 在桩基设计时, 不考虑软土负摩阻力的影响, 我们计算的桩基承载力可以满足要求, 但在负摩阻力的作用下, 对于端承桩, 可能造成桩身或桩端地基破坏, 对于摩擦桩, 就会加大桩基下沉, 最终导致桥梁上下部结构的破坏。因此, 在桥梁设计时, 我们必须考虑负摩阻力对桩基承载力的影响。以下是桩基表面容易产生负摩阻力的几种情况。①桩基附近地表面堆有大量荷载, 比如桥台后路基填土, 引起地面沉降, 产生负摩阻力;②地下水位降低, 如抽取地下水, 使土中有效应力增加, 引起土体固结产生下沉;③桩基穿过欠固结的软土或新填土, 而支承于较坚硬的土层或岩层上, 在土体自重作用下, 上层土体产生固结;④自重湿陷性黄土浸水下沉和冻土的融陷等。

(3) 负摩阻力的分布范围与计算

一般来说负摩阻力并不发生在整个软弱层内。随着桩周软土层的压缩下沉, 桩身表面从上到下的正摩阻力逐渐减小, 并开始在桩顶产生反向摩阻力, 随着土体的继续变形, 负摩擦力范围逐步下移, 在某一深度, 桩侧摩擦力刚好为零, 称为中性点。在中性点以上, 土体下沉量大于桩基下沉量, 是负摩阻区;在中性点以下, 桩基下沉量大于土体下沉量, 是正摩阻区, 见图1。

影响中性点位置的因素很多, 有:①桩底持力层的刚度, 持力层越硬, 中性点越深。对于端承桩, 中性点可能在桩底;②桩周土体的力学性质和应力历史, 桩周土体压缩性越高, 欠固结度越大, 土层越厚, 中性点位置就越深;③地下水位降低幅度和范围越大, 中性点位置越深;④桩的长径比越小, 截面刚度越大, 中性点位置越深。一般可参照《桩基规范》给出的中性点深度与桩长比值进行考虑, 见表1。

由于影响负摩擦力的因素很多, 精确计算存在困难, 一般都采用经验性质的计算公式。目前常用的负摩阻的计算方法是有效应力法, 其计算公式为

qn=ξnσ′

式中:qn为负摩擦力标准值;ξn为桩周土负摩擦力系数, 见表2;σ′为桩周土的竖向有效应力。表2;σ′桩周土的竖向有效应力。

则桩基各层总负摩阻力F=πD∫noqndz其中D为桩基直径;n为产生负摩擦力的土层层数;为产生负摩擦力的土层层数;z为产生负摩擦力的各土层厚度。

4 支承桩及嵌岩桩持力层选择

根据支承桩及嵌岩桩的定义, 两者均要求一个足够强度的持力层。部分设计人员认为, 嵌岩桩就须嵌入新鲜、完整的基岩或者是微风化岩层上, 完全忽视了岩石的强度。岩石按强度分为硬质岩、软质岩、极软岩三种。岩石类型不同, 其强度就不同, 其不同风化程度的产物强度也有所不同。对于一些硬质岩, 即使是弱风化层。其强度也可达20 MPa~60 MPa, 是可以满足支承桩和嵌岩桩基底强度的要求。因此对弱风化层厚度在5 m以上, 甚至十几米, 还要求穿过弱风化层而嵌入微风化岩层上, 是不合理的, 势必会增加施工难度和工程造价, 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因此, 在支承桩和嵌岩桩设计中, 对桩端持力层的岩石强度需区别对待, 不仅要考虑岩石的风化程度, 更要考虑岩石的完整情况 (裂隙是否发育) , 岩石的强度等细节, 只要可以满足桩基所需的竖向力要求, 即使是弱风化层、甚至是强风化层都可以作为嵌岩桩的持力层。

5 嵌岩深度

嵌岩桩嵌岩深度与桩基所承受的荷载有关。桥梁桩基荷载主要分为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竖向荷载, 主要为桥梁上下部结构自重及活载作用, 采用规范 (4.3.4) 公式[p]= (c1A+c2Uh) Ra进行验算, 对岩石单轴抗压强度在15 MPa以上的地质情况, 竖向力一般不控制设计。在此, 主要讨论桩基受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嵌岩深度, 分两种情况进行考虑。

5.1 桩基较长, 覆盖层较厚的情况

由于岩层以上土体深厚, 桩基的弯矩值最大区段一般落在覆盖土层中, 由覆盖土层承担了大部分弯矩和剪力, 对基底嵌岩桩的握裹作用就降低了很多, 其受力形态为柔性桩, 见图2 (a) 。根据覆盖土层厚度、性质及桥梁结构类型, 此种情况嵌岩深度一般取0.5 m~1.5D (D为桩基直径) 。

5.2 桩基较短, 无覆盖层的情况

这种情况一般指覆盖层很薄, 基岩埋深很浅或者是水中桩受冲刷影响, 此时的嵌岩桩为刚性桩, 所有水平荷载全部靠嵌岩深度提供, 受力模式为刚性桩, 见图2 (b)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中第4.3.5条, 明确了此类桩基嵌岩深度的计算公式

圆形桩:undefined

式中:MH为基岩顶面处的弯矩, kN·m;Ra为天然的岩石单轴抗压强度, kPa;0.066系数, β~1.0, 根据岩层侧面构造而定, 节理发达的取小值;节理不发达的取大值;D为钻孔桩的设计直径, m。

通过对多座桥梁桩基础的设计中, 此类桩基嵌岩深度一般取3D~4D。此类嵌岩桩嵌岩深度受岩石强度和岩石完整程度影响较大, 在某些特殊情况须单独计算。

6 结束语

8.对企业用工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篇八

一、事实劳动关系认识错误

企业经营者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因发展需要进行各种商业活动。如企业并购、承包或租赁。许多企业往往分不清在此时与员工之间的关系应如何处置。如在企业并购与承包时,应如何处理与员工之间的关系。企业通常的做法是,一发生对外承包,虽与承包方约定让承包方继续使用原企业员工,但却立即解除原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劳动合同关系,让承包方与员工重新签订新的劳动合同。就是说在企业承包过程中,事实劳动关系识别错误。许多在企业从事多年工作的老员工因无法接受一切从头做起这样的事实,不愿解除合同而寻求各种救济途径,集体上访或仲裁,引发劳动纠纷,影响企业声誉。

承包是在不改变企业所有权的前提下,将企业的经营权交由他人(企业或个人)行使。承包人与原企业基于承包合同形成承包民事法律关系,承包后企业名称不变,承包人对企业上缴约定的经营利润。承包法律关系表现为,原企业享财产所有权,承包人对承包的企业享有财产管理与人员使用权。承包后的员工与原企业之间的劳动关系不变,仍是原企业的员工。原企业在这种情况下不能擅自与员工解除劳动合同关系,如果解除就要依法支付经济补偿金。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四》第五条规定:“劳动者非因本人原因从原用人单位被安排到新用人单位工作,原用人单位未支付经济补偿,劳动者依照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规定与新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或者新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提出解除、终止劳动合同,在计算支付经济补偿或赔偿金的工作年限时,劳动者请求把在原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合并计算为新用人单位工作年限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最高人民法院的这条司法解释就表明原用人单位与新用人单位之间可看为一体,对于企业安排到新用人单位的员工,工作年限是延续的。新用人单位承认其以前的工作经历,对员工来说没有因工作变动受到任何影响。

二、不依法设立规章制度的法律风险

企业规章制度是企业管理员工、合同解除的重要依据,企业规章制度可以规范企业的管理和员工的行为。合理的规章制度通过对企业、员工之间公平的权利责任的设置,让员工可预期自已工作的结果,激励其发挥工作积极性。如果企业规章制度不健全,内部管理就会陷入混乱状态之中。

依法制定的企业的规章制度,可以补充劳动合同的内容,保障企业合法有序地运作,最大限度地降低劳资纠纷。因与员工的利益休戚相关,规章制度的制定非常重要。

企业还可以在规章制度中加入一些不与法律相冲突的与员工平经平等协商后取得一致同意的协商条款,可以做为规章制度的补充条款,法律肯定了其存在的效力。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第十条规定:“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就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办理相关手续、支付工资报酬、加班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达成的协议,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且不存在欺诈、胁迫或者乘人之危情形的,应当认定有效。”

如目前社会热点问题,企业用饭票、产品来抵扣工资,虽我国法律不提倡,但如果企业与员工通过平等协商,员工自愿且抵扣数额与工资报酬数额相等,根据此条法律的规定,也是合法的。加班也一样,只要不是强迫的,并支付相应的加班费法律也不反对。但企业在这时一定要保存好相应员工自愿的书面证据,以防将来纠纷发生时无法举证。

三、对无固定期限合同的错误理解

《劳动法》第二十条规定的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才能签订。(一)在同一企业连续工作十年以上;(二)双方同意延续合同;(三)员工提出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意向。《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增加了“连续二次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且劳动者没有本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情形,续订劳动合同的”。还增加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情形,即只要“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就视为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将事实劳动关系并入进来。虽然事实劳动关系欠缺订立合同的法定形式,但只要双方意思表示一致,并已履行,劳动合同关系即告成立。只要有证据证明事实劳动关系的存在,企业就不能以没有书面协议而主张合同无效。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这一规定的存在就是对企业不依法用工的一种制裁,因此企业要认真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以回避法律风险。

无固定期限的合同,只要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企业与员工都可以依法予以解除。主要包括以下方式,法定解除、协商解除、合同约定解除。协商解除的法律依据是,《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六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法定解除规定了两种情形,一种是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一种是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

四、劳动合同解除过程中的法律风险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三条规定:“因用人单位作出的开除、除名、辞退、解除劳动合同、减少劳动报酬、计算劳动者工作年限等决定而发生的劳动争议,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 由此条规定看,劳动关系纠纷是举证责任倒置的,

用人单位只有严格按法律规定和企业规章制度来解除劳动合同并收集、保留好相关证据,才能防范劳动关系解除时的法律风险。具体的作法是,员工因违反企业规章制度被开除或除名的,要保存好员工有违反纪律或工作失误事实方面的证据,最好有企业工会的意见和企业对该员工的处分决定书,经过公示的最好。

解除劳动关系要及时办理各项相应的手续。员工擅自离职的,要保存员工自动离职的事实证据,如没有按时出勤的记录,没有计件的工作记录等。企业要及时作出处理决定书,办理自动离职审批手续。员工辞职的,要保存好员工的辞职申请书和企业的是否同意辞职的决定书,如审批同意的,要及时发放《辞退证明书》,此书上最好标明“一切工资与税务已结清,双方不再存在任何关系”类似的文字并让员工签字进行确认。企业只有做到以上这几点,才能防范在劳动关系纠纷中的举证不能的法律风险。

上一篇:感情名言警句下一篇:读于丹新著《人间有味是清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