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党的历史中汲取营养和智慧(共10篇)
1.从党的历史中汲取营养和智慧 篇一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我不禁想起了当年在敌后抗日根据地的许多往事。那时,新四军军部设立在苏皖接壤的盱眙县和天长县农村。我永远不会忘记1945年8月14日,那天傍晚,传来了日本侵略者无条件投降的特大喜讯,军部附近的几个村子都沸腾了,我们热烈地互相拥抱,把军帽抛到半空,同志们大声地唱着歌,整个通宵都在狂欢中度过。只有亲身经历过八年艰苦抗战的人们,才会切身地感受到胜利的来之不易,胜利果实的可贵。斗转星移,60年过去了。历史是不能忘却的,60多年前,为什么一个只有37万多平方公里的岛国,居然气势汹汹地侵入了拥有辽阔土地、4亿人口的泱泱大国,横行霸道,烧杀掳掠。他们凭的是什么?无非是他们工业发达,拥有年产几百万吨的钢。而当时的旧中国,工业十分落后,钢产量只有人家一个零头,到1949年钢产量仅有15.8万吨。据史料记载,旧中国从清朝末年开始创办现代工业,到1949年近100年间,全国只积累起100多亿元的工业固定资产,工业净产值仅占国民收入的12.6%。包括八年日本侵略战争在内的近百年,帝国主义国家就是倚仗着他们的坚船利炮,把中国人民推入深重的苦难之中。落后就要挨打,这就是抗日战争给我们的教训。“没有工业,便没有巩固的国防,便没有人民的福利,便没有国家的富强。”这是毛泽东同志在抗日战争胜利前夕作出的结论。新中国成立后,经过了曲折历程,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中央总结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把经济建设列为一切工作的中心,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才使我国的经济大踏步前进,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中国的面貌为之一变。当然,也要看到,在若干经济与技术领域,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差距,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我们必须继续毫不动摇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在当今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下,我们要始终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归根到底,要靠我们的经济实力与国防实力。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我又想起了当年与抗日根据地群众亲密相处的种种情景。那时候,根据地要生存和发展,是一刻也离不开群众的。我们住的是老乡的房子,吃的是老乡生产的小米,穿的是用老乡生产的棉花织的土布,连行军作战也一步离不开群众。我曾经多次目睹人民战争的伟大场面。确实,抗日战争的胜利,从根本上说,是人民力量的胜利,人民意志的胜利。历史永远不会忘记曾经为抗日战争作出过巨大牺牲的人民。今天,我们所处的环境和过去已经完全不同了,但依靠群众、相信群众、紧密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是断不能丢的。有一种说法,认为现在是和平建设时期,和战争年代的情况大不相同,我们不必再像过去那样和老百姓打成一片。这种看法显然是错误的。当年抗日战争时期我们离不开群众,今日从事改革开放大业,同样一刻也离不开群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一定要继承并发扬联系群众的传统,创造出与群众相结合的种种新形式、新内容。今日在这方面可以做和应当做的事,远比过去多得多,也复杂得多。历史是一本内容丰富的教科书,让我们从历史中汲取智慧,汲取力量,加快我们的前进步伐。
2.中职生要从历史知识中汲取营养 篇二
[关键词]历史知识;价值与意义;途径与方法
江泽民曾指出:“在青少年学生中,应加强国情教育,特别是中国近现代史教育。”培根也曾说过:“读史使人明智”。但有些中等职业学校,从学校领导到学生对历史课很不重视,甚至认为开设历史课是画蛇添足。有的学校干脆不开设此课程。学生的历史知识只局限于初中时的每周一两节课的零碎的学习,并且在初中阶段,历史课也被称作“小四门”。在中职生中加强历史教育更是迫在眉睫。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进行。
一、重视历史教育
(一)思想上要引起重视
把开设历史课纳入制度保证。很多学校领导认为,中职生学好一技之长,进入一个好企业就完成任务了。“重技艺,轻素质”急功近利的观念是中职学校漠视历史课的根本原因。孰不知,这种思想是教育的短视行为,违背了国家培养学生的目标。中职生不只是“人力大军”更应是“人才大军”全面发展学生,健全学生人格,是教育永远不变的主题。事实上,学生历史知识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形成正确的方法论。历史作为人类社会学,对丰富学生知识,开阔学生视野。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都有裨益。历史不是枯燥的概念、破碎的事件、苍白的诉说。历史是世界的过去,是社会有规律更迭的印记。从某种意义上说,把握历史就是掌握世界。人因历史知识渊博,才有了“厚度历史,高度人生”之说。中职生正处在人生的黄金时期,在知识的营养谱中断不可缺少“历史大餐”。所以,中职学校每周要拿出一定的课时,安排历史课。教育行政部门要从课程开设、课时安排、教材选用、教师培训、考试安排都要全程宏观干预,确保历史课真正开展起来。
(二)建立浓厚历史文化氛围的
现在教育理论认为“环境在人的学习中起到很大的作用。”氛围作为一种环境,对人的影响也很大。中职学校多开设一些历史知识为主题的活动。对构建历史文化有重要的意义。通过一系列活动,学生开始感知历史、关注历史、喜欢历史、会逐渐培养历史情感,初步形成历史概念。
二、运用学习动机理论,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学习动机是引起、维持、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力量。它是社会和教育的要求在学生头脑中的反应,是一种学习的需要。当前中学生不愿学习历史,并不只是学校领导不重视。学生学习历史的动机没有建立起来,是学生淡化甚至厌烦历史的内部因素,需要从以下入手。
(一)引起内部需要,转化学习动机
在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学生只想学习一些与市场经济相匹配的技术,以便将来有一碗饭吃。认为历史是陈谷子烂芝麻,与个人的前途及成才要求相去甚远。内心没有形成需要,就无法建立起内驱力的动机。所以,学习历史等于打开世界之窗;等于一次次的与先贤思齐;等于一遍遍的感悟做人做事的道理。学习历史就是培育历史观。教师要通过经常性的教育工作使学生能够认识到学习历史的社会意义与个体价值,把学习历史与祖国繁荣富强和个人的成功、成才结合起来,把历史的学习目的与自己全部的生活目的联系起来,把历史学习真正成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这样学生才能产生学习的愿望,引起需要。需要是学生学习动机,学习兴趣的基础。因此,要激发学生历史动机,历史学习兴趣,根本上要从培养学生历史概念的需要人手,在教学活动时,要调动学生的求知欲(认知需要)和上进心(成就需要),促进学生需要结构的健康发展。使学生长远的学习目标、学习活动结合起来,使动机向行为转化。比如,通过学习古今中外的历史人物,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屈原,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返”的荆轲;也有“力拔山兮气盖世,无颜再见江东父老”的项羽,有“封侯非我愿,但愿海波平”的戚继光;也有“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的李大钊,有“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毛泽东……。每一个历史人物就是一部历史画卷,学生一次次走进他们,他们的思想与魅力会澎湃内心的激情,从而产生学好历史的愿望,动机也就培养出来了。
(二)培养学生学习历史兴趣是关键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影响历史学习动机的因素是学习兴趣、自我效能(自信心的重要组成部分)、远期目标、目标定向(掌握目标)、结果归因(历史学习结果的分析,个人努力,学习策略等)、效价(历史学习重要性、代价的评估)、焦虑感和过去历史成绩等。教师在授课时,要千方百计的培养学生的历史兴趣,不要照本宣科。使学生乐学,爱学历史。
三、在历史教学过程中运用激励艺术
历史知识是枯燥的,时间久了学生会没有信心,甚至产生厌倦情绪。所以。在历史教学中学会用激励艺术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较好的激励方式有通融式和参与式。
(一)通融式激励
中职学生接近成年人,感情丰富细腻,十分在意教师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从上第一堂课开始,他们就需要从教师那里得到尊重、友爱、温暖、情谊和教诲。当这种情感需要得到满足后,他们便会以更大的激情上好历史课。这种情感建立在师生情感交融的基础上。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情感通融包括情感和信息两个方面,情感和信息通融了,可以增强师生之间的相互信任感和了解程度。
(二)参与式激励
参与式学习,更能激发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感觉到不是孤立在知识体系之外的被动的接受。
总之,学好历史,对中职生的世界观的形成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也是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发展的目标要求,“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只有“继往”才能“开来”。所以,中职生一定要学好历史。
[参考文献]
[1]中小学教师专业技能与素质培训[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教育学[M].山东教育出版社.
3.如何从做独立博客留言中汲取营养 篇三
知识的及时应用
当我们没有写作灵感的时候,会看A5 ,CHINAZ等站点或者是从别人的博客当中汲取灵感。博主一直认为这种知识的储备过程其实大大超过了几段文字带给你的写作灵感。写作灵感来源于丰富的知 识储备。所以我们更多的考虑如何将其运用操作起来真正化为自己的东西。比如博主之前看到一篇写网络营销相比传统营销优势的文章,第二天在百度知道就看到了 相关问题,博主就立即将在文中看到的东西回答上去,这就是一种活学活用,
在运用过程中,看到的东西得到了强化,这样也是保证以后在写作时,能真正运用得 到,百度问答就是一个很好的途径,每天都会有大量的相关问题。还有一些教程的文章,都可以动手操作一番,学习就是要勤奋。否则,你真的仅仅留了个言而已。
草根的相互扶持
中国目前有一个超级庞大的草根团体,草根团体起点低,没资源,没技术,没人脉,我们需要相互扶持和帮助,相互集结成一股强大的力量,以此才能更 好的生存下 去。有太多的知识我们需要从他人那里来学习,别人身上有很多的经验都是我们可以借鉴的。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独立博客的相互访问,也是我们扩大自身行业交际 圈的便捷途径,人脉是行业生存最重要的资源,团队合作是现在的任何一个行业必备的精神。我们要尽量将其最大程度发挥。可以定期举办一些线下线上活动,这都 是庞大扩充这个团体力量的途径。接触到的人越多,我们成长的空间就越大。
4.从党的历史中汲取营养和智慧 篇四
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讲到: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
中国传统文化中都有哪些思想精华,今天仍然可以发用?诸子百家,各有各的思想。我们中华文化,有儒家的心系家国、忠恕仁爱,有道家的潇洒自然、无为无不为,有佛家的慈悲天下、诸法缘会而生,这三家思想构成的中华文化的主体,蕴涵的思想精华,是中国人立国、为官、作人的基本依据。笔者纵观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它对历代执政者的操守要求与为政规则一般不外乎五个方面:即勤于学而明事理的求学思想、重民本而知根本的民本思想、明廉耻而养情操的德政思想、遵循规而成事业的勤政思想、畏法度而能自律的治吏思想。中国古代从政文化的五个思想显得厚重和务实,除却其愚忠、功用的色彩外,放之当代仍有引人深省之处,分享从政文化的五个思想的智慧带给我们的不仅是精神上的愉悦,还有经世致用的哲理和为人处世的智慧、做事的遵循、从政的操守,在修心开智,修行精进,修身养性,大有其用。
一、勤于学而明事理的求学思想
回望千年历史,人类社会的每一次凤凰涅盘,文明形态的每一次旧貌换新,都是勤于学而明事理的求学思想的结晶。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经历了无数内忧外患,也经历过闭关锁国,但始终保持了在学习中生存发展的优秀品质。如,先秦时期苏秦悬梁刺股,西汉匡衡凿壁偷光、孙康“囊萤映雪”、董仲舒三年不窥园等等,我国现代文豪郭沫若,数学家华罗庚,国学大师季羡林,毛泽东、周恩来等都是终身学习的光辉典范。学习开启引领了华夏儿女五千年生生不息、绵延不绝的恢弘历程。
《论语》曰:“人非生而知之者,故人生来即须求学”。明代大文学家方孝孺说:“人可不食也,不可不学也。”“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如学”。党员干部只有自觉地把学习当做一种态度、一种责任、一种追求、一种乐趣、一种享受。才能自觉地读理论之书,打牢“基本功”;长期地读经典之书,占领“制高点”;广泛地读百家之书,开阔“大视野”;深入地读哲学之书,掌握“金点子”。古今中外历史证明,凡事有所成,必是学有所成。如果不善于学习、思考,知识就会老化,思想则会僵化,能力必会退化。我们既读有字之书,也要读无字之书,砥砺道德品质,掌握真才实学,练就过硬本领。”
二、重民本而知根本的民本思想
重民本而知根本的民本思想在古代优秀文化中处于重要地位。从“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思想发轫,到宽以养民,慈以爱民的民本实践;从君主“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的治国思想,到廉吏“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民本情怀,无不强调以仁爱治天下,恤民养民,推动社会发展。
民本思想实际上是一种忠诚意识、责任意识、为民情怀。民本思想必须通过“爱民”的举措,内化在“重民生”的途径上,从而实现“忠诚爱民为民”的统一。即所谓立君为民、政在养民、以政裕民。也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历代贤良耿忠的官吏总致力于在厚生利民、宽政惠民、济世为民上有所功绩,以实现忠诚爱民为民的清正追求。正是有了以民为本的认识,所以才能有与民生息的政策。百官勤廉为政,百姓方能安居乐业,国家才能稳定,统治方能长久。
借鉴古代民本思想的合理元素,要求我们坚持人民创造历史、人民是真正英雄的群众观点;坚持以人为本、人民至上的群众思想;坚持群众路线,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要求党员干部必须牢记执政为民,时刻摆正自己和人民群众的位置,常修为政之德,常怀为民之心,诚心诚意干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
三、明廉耻而养情操的德政思想
中国古代的思想家非常重视道德在治国中的作用,主张为政以德。我国最早的历史文献汇编《尚书》,就已提出“敬德保民”的德治思想,并以九德作为官吏的基本修养。《论语·颜渊》:“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事实上,“官德正,则民风淳;官德毁,则民风降”。“德者,国家之基”;“敬德必胜,失德必败”。历代明君贤相常告诫官吏为政以德,将政德建设作为治国理政、确保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措施,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明廉耻而养情操的德政思想进行了积极探索完善,为后人留下了取用不尽的政治智慧。
廉洁,“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孟子最早提出“洁其身”的概念,宋代周敦颐赞颂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元代王冕提出“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等,都表达出古人对洁身至上、清白做人的推崇。“为政之要,曰公与清”。清正廉洁是对人的行为及道德修养的基本要求,更是党员干部执政操守的核心,是应有的基本政治品格,是从政道德的原则和底线,需要每一名党员干部持之以恒地加以坚守。
公正,“公正无私,一言而万民齐”。“政者,正也”,《盐铁论·疾贪》云:“欲影正者端其表,欲下廉者先之身。”可以说,一个“正”字,阐述了从政的真谛。古人讲:“居官守职以公正为先,公则不为私所惑,正则不为邪所媚。”好官必然是行正道,坚持一身正气、清正廉洁,才能达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人只有在内心确立“公正”的品德理念,才能胸中有正气,脚下走正路,做事讲公正,对人讲正派,做到心正、人正、事正。
敬畏,“有所畏者,其家必齐;无所畏者,必怠其睽。”中华文化的最高经典主要是“四书”、“五经”。他们的义理都是一致的,就是“敬”,它是中华文化中具有普世价值的的概念。敬有两个内涵:一个是敬仰、敬重,另一个是敬畏、畏惧。敬畏是一种因内心感到神圣,而自发的敬重和自觉的畏惧。古人说:“凡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止,偶有逾矩,亦不出大格。”人一旦没有了敬畏之心,往往就会肆无忌惮、为所欲为,甚至无法无天。没有敬畏之心的人是可怕的,不知道敬畏什么的人是可悲的。敬畏之心是人生的大智慧,是党员干部安身立命之本。
诚信,“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信是文明的展示,道德的根本。“诚信”,是“诚”与“信”的结合,即诚实守信之意。古人称诚信为“政事之本”、“国之大纲”。《中庸》也提出:“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信既是天道的本然,也是道德的根本,故“养心莫善于诚”。孔子不仅提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的思想,而且认为“民无信不立”。现实中,人无诚信不立,家无诚信不和,业无诚信不兴,国无诚信不稳,世无诚信不宁。诚信不仅是个人立身行事的根本,也是经济社会运行的规则,更是社会公共秩序得以维持的基石。党员干部讲诚信,不仅是一种品行,更是一种责任;不仅是一种道义,更是一种准则。只有做到言必信、行必果,才能赢得群众的信赖和尊重,领率队伍才能有凝集力、号召力和说服力。
务实,“以实则治,以文则不治。《”荀子.修身》:“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汉代思想家王符在《潜夫论》中说:“大人不华,君子务实。”明代著名思想家王守仁在《传习录》中提出:“名与实对,务实之心重一分,则务名之心轻一分。”真实做人,扎实干事,踏实从政,既是一种敛住纷扰、潜心事业的修养与品行,也是一种韬光养晦、耐住寂寞的积淀与历练,更是一种厚积薄发、扎实踏实的素质与精神。
宽容,“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胸襟宽厚,容人容事,也是古今官德修养的应有之义。《论语.阳货》:“宽则得众。” 明代学者杨继盛在给儿子的书信中写道:“宁可让人,不要使人让我;宁可容人,不可让人容我;宁可我亏,不要别人吃亏。”细细品味这段话,教益非常深。“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宽容是涵养、理解;是关怀、体谅;是给予、奉献,是密切人际关系的“润滑剂”。党员干部善于容人、容事、容言,培养出“登泰山一览众山小、临大海海纳百川无”的境界,才能做到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宽容一切可以宽容的事,凝聚一切可以凝聚的力量。
创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王安石提出“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三不足”论断,常被人们引用来表达一种求实创新的精神。《大学》中说:“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旨在提醒人们一切事物都不会亘古不变,只有不断改革创新,才能始终保持生机。新形势下做好领导工作,应有新思想、新视野、新举措,对事业充满激情,对组织充满感情,对群众充满深情,只有具备这“三情”,工作思路才会宽,革命干劲才会大,创新办法才会多。实践证明,故步自封守摊子,越守问题越多;开拓创新干事业,越干前途越明。
四、遵循规而成事业的勤政思想
在中国传统官德文化中,不仅强调为官要清正廉洁,而且还强调为官要遵循规而成事业的勤政思想。遵循规就是顺应客观规律去做事。“月晕而风,础润而雨”;“瓜熟蒂落,水到渠成”。万事万物都有着自身规律,古人称这些规律为“道”,提倡人们去学道、知道、循道。《道德经》中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是世界万物的本体,”一切事物存在的依据,同时又是事物变化的法则和规律,它推动事物的变化。老庄提出的“无为而治”也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遵循“道”,顺其自然、顺物而为,用今天的话讲,就是顺应客观规律去做事;“百事之成也,必在敬之,其败也,必在慢之”。“敬业者,专心致志,以事其业也”,“臣道务勤,勤则职业修而事无壅塞”。党员干部,本事从哪里来?除了从学习实践中遵循规,就是勤奋工作,别无他途。古人说:“业精于勤,荒于嬉。《左传”.宣公十二年》:“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对自己的职业要心怀崇敬、常存热情,雷厉风行,永不懈怠。
五、畏法度而能自律的治吏思想
“小智者治事,大智者治人,睿智者治法。“故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度则悖。”法规制度建设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的特点。“赏罚可用,则禁令可立而治道具矣。”遵纪守法、廉洁自律是党组织对党员干部的基本要求,也是领导干部的立身之本和政治品格。只有自觉把法规作为行使权力的“红绿灯”,把政策作为部署工作的“斑马线”,真正做到执行法规不讲情面,才能确保权力服从法纪,感情服从政策,关系服从原则。让良好的思想行为习惯由自发到自觉、从外表到内心、从被动到主动、从他律到自律。
5.从党的历史中汲取营养和智慧 篇五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共中央决定,今年在全党开展中共党史学习教育,激励全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新时代不断加强党的建设。当前,我国正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越是关键越要坚定、奋进、搏击。“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我们要学好党史,在党史中汲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智慧和力量。
坚持民主集中,保持党内高度团结统一。党的历史告诉我们:不管在任何时期,党内越是高度团结统一,党和人民的事业就越兴旺发达。党要管党既是我们党的历史经验和实践真知,也是我们党行稳致远的重要法宝。要旗帜鲜明地加强政治建设,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党中央决策部署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真正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推进发展的战略方针上来,沿着党中央指引的“复兴”航向前行。在实践中要以党的政治生活为载体,以党的政治规矩和政治纪律为抓手,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不断净化优化党内政治生态。还要重温历史
教训,牢记历史上那些因丧失组织观念而带来的惨痛教训,警钟长鸣,引以为戒。
坚持人民至上,始终扎根于人民。我们党之所以在历史上取得了一个个伟大胜利,战胜一切艰难险阻,根本在于我们有人民的支持,人民始终站在我们这一边。要与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多办民生实事好事。及时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以“我将无我,不负人民”境界,全力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持之以恒地改进作风,继承和弘扬党在历史上积累形成的光荣传统,坚决抵制“四风”;要“一篙”也不松懈地开展反腐倡廉,防治结合,纯洁党的肌体,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进一步营造风清气正的为民环境,牢固血肉联系。只要我们一心一意地扎根人民、服务人民,就能凝聚起人民战无不胜的智慧和力量,就没有任何国家任何人能阻挡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步伐。
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与创新,不断武装头脑。理论是行动的先导,在我们党成立之初,马克思主义就被确立为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理论是集科学、人民、实践和开放于一体的理论,深刻诠
6.从党史中汲取智慧与力量 篇六
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了90个春秋。如果放在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史视阈下或许并不算太长,但在这90年的时间里,党领导各族人民战胜重重艰难险阻,成功地领导了两次革命,干了三件大事,实现了两次飞跃;把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变成了一个社会主义新中国,变成一个正在走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作始也简,将毕也巨。”从一个只有几十名党员的小党发展到拥有七千多万党员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发展,扭转了近现代中国历史的走向,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命运,对整个世界的格局和面貌也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从某种意义来说,这90年翻天覆地的沧海巨变,比任何鼎故革新和历史变迁都要广泛和深刻。这一段风云跌宕、波澜壮阔的历史卷轴相较历史长河的任何片段都丝毫不会逊色。
峥嵘岁月,如歌情怀。党的历史铭刻了中国共产党人和各族人民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英勇奋斗的艰辛历程,浓缩了社会主义新中国诞生、成长和繁荣发展的光辉成就。它包含着党的奋斗发展史、党的理论创新史、党的自身建设史等丰富内容,是党的几代领导集体和广大党员干部的智慧结晶,是包罗万象、曲折动人的鸿篇巨著,具有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重要功能。
党的历史,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的宝贵财富,也是中华民族的历史瑰宝、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质素。党史的内容是丰富而鲜活的。在党的历史上,创新的思想火花不断在理论联系实际的时空迸发,脍炙人口的文化经典一再被创造和传承。党的历史,留下了遍及全国的红色印记和文化地标,留下了宝贵的光荣传统、优良作风与革命精神,留下了百折不挠、反败为胜的执著与谋略;还有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纯洁的友谊与诚挚的真情……当然,也有失落与叹息,不乏挫折与教训。从大的方面来说,它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支撑;对于个人来说,它是可以增长知识与文化、涵养人格与精神、获取智慧与力量的宝贵资源。
7.从孔子教学场景中汲取教育智慧 篇七
非标准化式的答弟子问
孔子在教学活动中经常遇到不同学生提出同一问题,他通常会根据提问对象的不同而做出不同的回答。《论语·先进》中有这样一段教学场景:有一天,孔子与弟子冉有、子路、公西华在一起,子路问老师“闻斯行诸?”即听到就行动吗?孔子答到:“有父兄在,如斯何闻斯行诸”孔子要求子路先征求一下父亲、哥哥的意见,再决定行不行动。过了一会冉有又问:“闻斯行诸?”,孔子答到:“闻斯行之”。一齐听课的公西华感到困惑,追问老师,为什么两个人的答案不一样呢?孔子解释说“由也兼人,故退之,求也退,故进之”。在孔子眼里,子路生性直率,做事鲁莽,经常为朋友两肋插刀,这样的人如果听到什么就行动,往往容易犯错误,于是教他征求父亲、兄长的意见,希望他做事谨慎,少犯错误。而冉有呢?他是一个优柔寡断,做事常常显得有些退缩,所以教导他听到后就要立即行动,以便养成做事果断的习惯。类似的教学场景在《论语》中还有不少,如颜渊、仲弓、樊迟问“仁”,子张、子贡、季康子问“政”,司马牛、子路问“君子”,孔子的回答也各因人而异。可见,孔子在回答弟子问题时,不强调问题答案的标准化,而是根据弟子的品德修为、思想状况和性格特质而做出不同的回答,善于因势利导使弟子在各自的基础上有所长进。
抑扬并用地引导弟子
孔子在教学中也常常碰到表现不令自己满意的学生,他既不放任自流,也不是严厉训斥,而是以抑扬并举的方式来引导学生,既让学生明确自己错误所在,又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据《论语·子罕》记载,有一天孔子表扬子路“衣敝温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孔子赞扬子路在富贵者面前无贪求与嫉妒之心,表现出不卑不亢之态,只有品德高尚者才能做到。子路听到后“终身诵之”,听到老师的表扬喜过了头,整天将老师的话挂在嘴上。孔子见状后感到他有满足于现状,不思进取的思想,于是对他说“是道也,何足以臧?”孔子批评子路要是仅仅这样就不算好,以此来激励他不断进步。《论语·先进》中还记载子路曾在孔子门前弹琴,孔子批评到“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其他弟子听到孔子的话后,对子路态度不友好。孔子知道后对弟子说“由也升堂矣,未入室也。”他赞扬子路的学问已造乎正大光明之域,只需进一步深入精微。孔子赞扬子路的目的在于肯定其长处,以改变其他弟子对子路的态度。从这抑扬次序各异的教学场景中,我们不难发现,孔子无论是表扬弟子还是批评弟子,都注意弟子因此而产生的心理变化,发现学生有不良情绪,就立即采取适当的措施加以调适,使弟子既有成就感,又克服自满情绪,既让他明白错误所在,又不因此而产生自卑心理,始终让弟子处在一种积极向上的状态之中。
机智地诱导问难弟子
有些爱动脑筋的孔门弟子也会向孔子提出一些比较刁钻的问题,《论语·八佾》中就有一幕这样的教学场景。孔子要求弟子“贤贤,易色”,即亲近有才能的人,远离女色。有一天子夏读到《诗经》中赞美女子绝色之美的句子“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子夏想借机试探孔子对美女的态度,突然问老师“何谓也?”孔子采取避虚就实的诱人之术,他知道子夏已经理解了句子的字面意思,所以他就字面意思避而不谈,转而谈句子的引申意思,他非常巧妙地用比喻的方式回答道:“绘事后素”。孔子告诉子夏,人有美质而又加以修饰打扮,才质形相得益彰,尤如绘画需先以洁白的纸为基础,然后加以绘制五色,才会形成优美的画卷。子夏受到启发,有感而发:“礼后乎?”他由此联想到做人要以忠信为质,然后学习礼制,才能文质彬彬,成为君子。孔子听到他的话后,立即赞赏道:“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孔子对子夏的回答既感到非常满意又十分意外,同时还明确告诉子夏,老师也从他的回答中受到启发,并愿意和他探讨《诗经》。可以想象弟子在听到老师这样的赞赏后心情是何等的愉悦与兴奋,自然会增强他学习钻研的劲头。
敢于在弟子面前承认错误
虽然人们尊称孔子是圣人,但研读《论语》后发现弟子也会指出这位圣人教学中存在的错误。当弟子指出他教学中的错误时,孔子能否悦纳弟子的批评呢?《论语·述而》描绘了这样一段教学场景,有一个名叫陈司败的人,知道鲁君昭公娶了同姓的吴国女子做妻子,按周礼同姓不能通婚,昭公为了掩藏真相就将其妻改称为吴孟子。由于孔子主张恢复周礼,又是鲁国人,因此陈司败就问孔子:“昭公知礼乎?”孔子回答“知礼”,课后陈司败就对同学巫马期说:“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君取于吴姓,谓吴孟子,君而知礼,孰不知礼?”陈司败认为孔子知道鲁昭公娶妻之事,只是因孔子是鲁国人,有意为尊者讳,偏袒鲁君,这违背了“君子不党”的做人原则。巫马期将这话告诉孔子,孔子当即说:“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面对弟子有理有据的批评,孔子既不辩解也不恼羞成怒,而是一副闻过则喜的姿态,当着弟子的面承认自己的错误,为弟子树立了改过迁善的榜样,这的确是一种大智大勇的气度。可见,孔子教学中并不是以真理的拥有者的身份去训导弟子,而是一副和蔼可亲的样子,这样弟子才能亲其师信其道。
愿意与弟子分享成长经验
孔子以其博学多才受到弟子景仰,也是弟子效仿的榜样,有的弟子对他的成长充满了好奇心,想知道他如何能博学多才?据《论语·子罕》中记载,有一天弟子太宰问子贡:“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太宰想知道孔子为什么能博学多才,难道他是圣人吗?子贡回答道:“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在子贡看来,孔子生而知之,生而能之,这是老天让孔子成为圣人,使他博学多才呀!孔子听到弟子的对话后说:“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孔子认为弟子头脑中的天赋观会阻碍他们进步,于是告诉弟子,自己从小家庭经济状况不好,所以经常干一些辛苦的劳动来养家,从中受到锻炼,才具有这样才智,况且我的才艺也不多啊,有时还不够用呢!孔子看到弟子如此崇拜自己时,不是沾沾自喜,而是将自己的成长经历告诉弟子,一方面消除弟子心中的迷惑,另一方面,也暗示弟子老师的才智是后天习得的,并不是生来就有的,只要你努力也能达到老师的水平,甚至超过老师。当弟子有了解教师的愿望时,孔子敞开心扉,与弟子分享自己的成长经验,既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情感,又无形中勉励弟子勤奋好学。
作为儒家四大经典之一的《论语》是本常读常新的书,以上是再次阅读《论语》的几点新体会。这本书是孔子去世后,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对孔子教育言行的回忆录,其中所记载的教学场景是弟子们记忆犹新的。如果学生多年后能时常回想起老师的教导,甚至其教学场景也历历在目,这说明老师的教育深刻地影响着学生,这不得不令人叹服老师教学艺术的高妙!事实上,《论语》中有关孔子教学的场景是十分生动的,所蕴藏的教育智慧也非常博大,这是一笔十分珍贵的教育文化遗产,当今教育工作者应当吸收它、继承它、发扬它。
8.从名人茶文化中汲取养生智慧 篇八
作为世界三大饮品之一的茶叶(另两种为咖啡和可可),其作用、特别是在养生方面的作用,我国劳动人民早有认识。春秋战国时代成书的我国第一部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将茶列为上品,并有“味苦寒……久服安心益气……轻身耐老”的记述。这里讲的“安心益气、轻身耐老”,提示茶叶有养生、减肥的作用,常饮之可健身延寿。正因如此,古代名人与茶结下了不解之缘,留下了很多与茶有关的作品和佳话。
陆羽
唐代学者、诗人,最有名的代表作是《茶经》。天宝十三年(公元754),陆羽开始茶事考察。他出游巴山峡川,逢山驻马采茶,遇泉下鞍品水。唐肃宗干元元年(公元758年),陆羽来到升州(今江苏南京),寄居栖霞寺,钻研茶事。唐上元元年(公元760年),他隐居苕溪(今浙江吴兴),专心著述《茶经》,并于公元780年问世,成为我国最早、最有名的茶书。这本《茶经》,对茶的品种、产地、种植、采摘、制作、品质、烹茶的用具和用水、茶艺等都有详细的记述,且很有文采。陆羽也因此而被尊称为“茶圣”。
卢仝
唐代诗人,对茶有特别浓厚的兴趣,作有很多茶诗,其中的《七碗茶》最负盛名。诗云:“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这首诗在日本也广为流传,并演变为“喉吻润、破孤闷、搜枯肠、发轻汗、肌骨清、通仙灵、清风生”的日本茶道。日本人对卢仝推崇备至,常常将其与“茶圣”陆羽相提并论。卢仝著有《茶谱》一书,被世人尊称为“茶仙”。
赵佶
赵佶即宋徽宗,著有《大观茶论》一书。这本我国唯一一部出自皇帝之手的论茶专著,成书于北宋大观元年(1107年),全书共有20篇,对茶的产地、采制、烹试、品质、斗茶风尚(对茶的品质进行评说的一种活动)等都有详细的记述。其中的《点茶》篇更是精辟之作。
朱熹
宋代理学家创始人朱熹,在武夷山度过50年光阴。他不但亲自种茶、采茶,还于淳熙十年(1183年)在武夷山建“武夷精舍”,聚友品茶赋诗。常与陆游、辛弃疾等一起品茗吟诗,留下很多茶诗茶话。其中的的《咏武夷茶》更是广为流传。诗云:“武夷高处是蓬莱,采取灵芽余自栽。地僻芳菲镇长在,谷寒蝶蝶未全来。红裳似欲留人醉,锦幛何妨为客开。咀罢醒心何处所,近山重叠翠成堆。”
陆游
宋代著名诗人,曾在武夷山任专管茶事的官员,与朱熹、辛弃疾并称“武夷三翁”。他原来嗜酒,到武夷山管理茶事后,弃酒取茶,并在九曲溪的镜台主持“斗茶”。他写的茶文最多,涉茶的诗就有300多首,是茶诗数量最多的一个。“雪霏庾岭红丝硙,乳泛闽溪绿地材。舌本常留甘尽日,鼻端无复鼾如雷”是其中之一,这首诗对茶的产地、形态和功用作了精彩的描述。陆游不但著有最多的茶诗,而且在其茶诗中提及许多史料中不曾记载的名茶,如蒙顶茶、壑源春、安乐茶、叶家白、茱萸茶等,为研究古代的茶叶生产和加工技术提供了珍贵的史料。
蔡襄
宋代学者、书法家、诗人,著有《茶录》一书。《茶录》是蔡襄有感于陆羽《茶经》“不第建安之品”而特地向皇帝推荐北苑贡茶之作。分上、下两篇。上篇论茶,分色、香、味、藏茶、炙茶、碾茶、罗茶、侯茶、熁盏、点茶等10目,主要论述茶汤品质和烹饮方法;下篇论器,分茶焙、茶笼、砧椎、茶铃、茶碾、茶罗、茶盏、茶匙、汤瓶等9目。《茶录》是继陆羽《茶经》之后最有影响的论茶专著。
范仲淹
以《岳阳楼记》的千古绝唱闻名于世的宋代文学家范仲淹,对茶也很有研究,他写的《和章岷从事斗茶歌》对茶的评价尤高,其中有这么几句:“众人之浊我可清,千日之醉我可醒。屈原试与招魂魄,刘伶却得闻雷霆。卢仝敢不歌,陆羽须作经。森然万象中,焉知无茶星。商山文人休茹芝,首阳先生休采薇,长安酒价减万千,成都药市无光辉。不如仙山一啜好,冷然便欲乘风飞。”
乾隆
9.从党的历史中汲取营养和智慧 篇九
——赴南通学习心得
2013年4月10日我有幸参加了新疆伊宁县中小学校长、骨干教师研修班的学习。4月11日开始我们进入了学习培训阶段,首先听取的是孙国春校长的《基于发展的学校老师管理策略》讲座,在讲座中让我记忆犹新的是他说的这样一句话:一所学校最重要的是管人,教师要放在第一位,学生第二位,有了好的教师,才会有好的教育,才能培养出一流的学生来。
孙校长从学校教师管理的误区、学校教师管理的理念及学校教师管理的策略三个方面阐述了他从教多年来对学校教师管理的心得、感受,关于课堂反思这一教学环节,我也有了新的认识:为什么有些教师在反思中快速成长,有些教师在反思中发展缓慢?其中的关键在于反思的自觉性、持久性和深刻性;在于是否将反思变成学习和工作的习惯。教学不光要有反思,更重要的是要将反思的内容记录下来,这就是教学手记,记录课堂的亮点、课堂的败笔、课堂的意外;通过思考为自己辩护,实质就是一种深度的追问;将反思形成文字的过程,也是自己与自己对话、跟自己诉说和跟自己谈心的过程,是内心生活的过程。
潘健教授的讲座是《谈谈教育科研》,在没听讲座之前,我看到这个话题,感觉科研好像只是科学研究者才干的事,离我真是十万八千里,太遥不可及了,但当听完讲座我才知道,其实科研也是可以从小方面入手的,比如:怎样教孩子阅读课文;怎样让孩子写好汉字等„„科研可以丰富教学人 生,一个教师如果仅仅只会教学,他会慢慢迷失自己。科研其实谁都可以涉及,不用想象或放大的困难来吓唬自己。这里引用一个《一粒白色的金盏花种子》的故事:
当年,美国一家报纸曾刊登了一则关于园艺所重金征求纯白金盏花的启事,在当地曾引起一时轰动。高额的资金让许多人趋之若鹜,但在千姿百态的自然界中,金盏花除了金色的就是棕色的。要培养出白色的,不是一件易事。所以许多人一阵热血沸腾之后,就把那则启事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一晃就是20年,一天,那家园艺所意外地收到了一封热情的应征信和1粒纯白金盏花的种子。当天,这件事就不径而走,引起轩然大波。
寄种子的原来是一位年已古稀的老人。老人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爱花人。当她20年前偶然看到了那则启事后,便怦然心动。她不顾八个儿女的一致反对,义无反顾地干了下去。她撒下了一些最普通的种子,精心待弄。一年这后,金盏花开了,她从那些金色的棕色的花中挑选了一朵颜色最淡的,任其自然枯萎,以得到最好的种子。次年,她又把它种下去。然后,再从这些花中挑选出颜色更淡的花的种子栽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终于,在我们今天都知道的那个20年后的一天,她在那片花园中看到了一朵金盏花,它不是近乎白色,也并非类似白色,而是如银如雪的白。一个连专家都解决不了的问题,在一个不懂遗传学的老人手中迎刃而解,这不是奇迹吗?
这个故事告诉大家:只要用心、自信,并付诸行动,谁都可以科研。
在讲座中他的几句经典的话让我永留于心:“移山大法:山不过来,我就过去。”“不能因为洗澡水脏,就把洗澡水和孩子一起倒掉。”这也是每位老师都值得回味的话语。
吴和平是南通高等师范学校第二附属小学的校长,她在这所小学当19年的校长,南通二附是一所全国性的名校,著名的儿童基础教育家李吉林老师就出自这所小学,她所创设的情境教育在南通市的66所学校、幼儿园得到实验推广。她的讲座《牢记校长使命 奉献教育事业》,从发展学校、发展教师、发展学生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给我们介绍了二附小这所小学是如何一步步从最初的简陋走向今天的辉煌,发展学校从三个大的方面入手:文化促校、名师强校、科研兴校。看似简简单单的几个字,但却融入了吴校长的智慧和汗水。发展教师,首先让老师能保持一种经久不衰的工作激情,养成读书习惯,提升自身文化,多读书、多学习,从感性走向知性,学校给老师每年赠送两到三本的教育专著,再送一本教育杂志(由老师自定),在学校成立读书俱乐部,每月两次交流老师的读书心得,俱乐部成员要有课题研究。每周三集中学习时介绍最近读的书或文章,让老师自身的素质修养得到提升。学校还组织丰富多样的培训,方式有:专题式培训,聘请专家做专题讲座;组团式培训、微格式培训、菜单式培训、介入式培训、交互式培训、参与式培训、青蓝工程培训等,让每一位老师都能有较快较深层次的发展。从吴校长的讲座中使我明白了一位优秀的校长是如何管理一所学校的,她的艰辛与不易,她对学校所有的事事无巨细,从教师的管理到教师的培训学习,再到每年的节庆日,她都能做到用心、细心,让人感受到她心中的那份大爱,博爱。
陈杰主任的《质量监测:社会归因与内涵诠释》讲座,通过图文并茂的形象讲授,让我知道质量监测对于义务教育阶段的目的和意义,学业质量的综合指标体系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和学校了解学生学业质量的基本状况和重要影响因素提供了实证的依据,为教育决策提供重要参考,为提高学生学业质量提供诊断和改进建议,从而引导全社会正确的质量观,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通过三个故事让我们知道了教育工作的三个要务:一是要保卫“童年”,让青少年过上欢乐、自由、有尊严的生活;二是育才要先育人;三是要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自由表达,以能力为本。
最后一位是李凤校长所做的讲座《智慧 慈悲 法力》,她引用了西藏大昭寺内的几个字来做为讲座的题目,让我们在李凤校长的故事中了解了何谓慈悲,我们做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以慈悲为怀,引用她所著的八篇文章睐阐述了“因为懂得,所以慈悲”,让我们知道在人与人之间,相知才能相惜,唯有懂得才能以慈悲坦诚的心面对,也就不会有怨恨产生。又用四篇文章《关门》《拿下》《舞弊》《感恩》给我们介绍了“因为慈悲,所以宽容”,再用《吃醋》《浪漫》解释了“因为慈怀,所以分享”的观点,告诉我们慈悲是人类精髓的一部分,分享却是慈悲的一种表现形式。我们要懂得分享、学会分享。李凤校长从教二十年,发表文章七十余篇,在百度上一搜,就可以查到她详细的简介。我收集了一些李凤校长所写的文章,订成了集册,可供各位老师在课后阅读欣赏一下,大家心里就会有很多感触,她所说的都是教学过程中所呈现的一个个小小的事例,但从笔下涌现出的却是心灵的碰撞、思想的火花。
讲座是在执欣赏完李凤校长的一个自制短片后,落下了帷幕,虽然都是老师们在讲,我们在听,但却给了我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来南通的第二周,我们开始了培训的第二阶段——跟岗培训。第一天上午我们去了南通师范第二附属小学,早晨参加了二附小的升旗仪式,参观了学校的科艺宫、童话楼和体育馆,在科艺宫和童话楼里我看到了设计者的匠心独具,全校老师的用心和学生们的智慧。墙上挂满了学生自己的作品,到书法室我看到了很多年龄不大的学生写的钢笔字、毛笔字比我们许多大人都写的好,说明学校在培养学生写好字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每一位老师的写字功底都非常扎实,所教的学生也被教育的很好,不管是文明礼貌还是写字都表现出了很好的素质教养。二附小的李吉林老师更是一代名师,一位当代儿童基础教育家,她所创设的情境教育在南通市的66所学校、幼儿园得到实验推广,李吉林老师真是江苏省乃至全国教育界的一块瑰宝。
下午我们去了南通市第三中学,听取了朱全中校长的精彩讲座,说是讲座,更像是一场演讲。朱校长从学校的创立,学校的改革讲到了学校的常规管理再到人性化管理,再讲到他所创设的难忘教学,让人现场激动,过后难忘,厚积而薄发。
第二天我们去南通师范第一附属小学的新校区参加了在那举办的崇川区第二十七届“紫琅之春”教研活动,我们听了三节语文课和一节美术课,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教师们扎实深厚的基本功及独到智慧的教学设计,也让我深深地感受到这样的课堂其实就在我们身边:通俗易懂的教学语言,恰当巧妙地运用多媒体,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让孩子们始终紧跟着老师的步伐,效果自然是非同凡响,听完课后三名讲课老师又对其課进行了说课,得到了大家一致的好评。这也让我感到新疆与南通的教育真的是差距悬殊,不管是从学校的硬件设施,还是教师自身的文化底蕴不能相比拟的。从4月17日到了19日,我们都在二附小听课学习,老师们每一堂课都是一堂高质量的公开课,不管是语文、数学还是美术课,都可以看出他们对教材内容研读的非常透彻,对教学环节处理独具匠心,设计精妙。
培训虽然只有短短的十五天,但在本次学习中却让我受益匪浅,汲取了丰厚的营养,为我在今后的工作中指名了方向,让我开阔了眼界的同时,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以后,我要多读书,不断提升自己,不断积累知识和经验,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努力让学生乐于学习、善于思考。我也会积极地投身到新课程改革,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成 桂
芳
二O一三年五月
在学习中汲取营养 在工作中提升能量
——赴南通学习心得
成桂
芳
10.从党的历史中汲取营养和智慧 篇十
在这样的危机之中,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奋起疾呼: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美国学者杰里米·里夫金提出的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发展模式认为,依托互联网和可再生能源的结合,可以化解人类面临的能源危机。从技术层面来看,第三次工业革命确实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契机,我们必须紧紧抓住。但是如果人类不改变自己的消费主义、享乐主义的行为模式,节能环保产业在新技术支撑下的发展,尽管可能降低单位能耗和排污指标,但是不会改变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总量增加的趋势。所以,从治本的意义上说,我国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
中国传统文化三大主要流派儒、道、释的思想内核中都有合乎生态文明理念的地方。儒家“天人合一”的生态自然观,强调人对于“天”要有敬畏之心。道家主张无为,不是说无所事事,而是要求节制欲念,不做超越自然法则的违规之事。释家则把人看作世间万物中平等的一员,把不杀生当作修身的重要信条。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人本主义精神,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突出了对生态文明的重视。儒家重“人学”,从人伦社会关系契入天人关系,并将天道人伦化,以人伦解释天意,建立了一套以仁义思想为核心,强调人与自然一体性的理论体系。中国文化熏陶下的文人雅士在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也强调生态环境为人服务,优美的环境因人而彰。柳宗元阐述自己的美学观点时说:“夫美不自美,因人而彰。兰亭也,不遭右军,则清湍修竹,芜没与空山矣。”道家则从自然之道出发,以自然无为为基本要求,告诫世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释家告诫世人,以节欲苦修来世,减少生活资源的消耗,节制社会的物欲横流,从而求得精神与肉身的平衡,人体与世间万物的平衡。
中国传统文化主张对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进行有效管理,其实践对今天仍有历史教益。上古舜治天下,设九官,其中“虞”掌管山林、川泽、草木、鸟兽等有关资源和环境的事宜。到了周代,朝廷分设山虞、川衡、林衡、泽虞四个部门来加以管理。秦汉时改设“少府”,三国以后又恢复“虞官”,唐宋明清历代朝廷均设“虞衡司”或“虞部”。可见历代皇朝对于环境资源都是十分重视的,这既是出于物产之考虑,也是基于“天人合一”的敬畏之心,具有平衡生态,保护环境的潜意识。《逸周书·大聚篇》记载,大禹曾发布春季“山禁”、夏季“休渔”的命令,目的同今天的相关法规完全一致。“春三月,山林不登斧,以成草木之长。夏三月,川泽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生态平衡的理念相当清晰。
汲取传统文化的养分,有助于生态文明建设。在当今社会急功近利的浮躁气氛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就更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节选自2013年11月8日《文汇报》,有删改)
15.依据文章内容,概括我国化解能源危机的基本思路?(6分)
答:
16.从文中看,在生态文明理念上,西方现代工业文明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区别表现在哪些方面?(6分)
答:
17.从全文看,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应该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哪些智慧?(6分)
答:
七、作文(7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一位母亲带着三岁大的孩子从正在进行水管作业的工人们身边路过,边走边告诉孩子:“多亏了叔叔们辛苦地劳动,宝宝才能喝上甘甜的水哦。来跟叔叔们说句谢谢再走吧!”又有一位母亲带着自己的小孩从同一个地方经过,她这样对孩子说:“宝宝要是不学习,长大就只能干这种活哦。”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题目自拟;④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⑤不少于800字。
语文Ⅱ(附加题)
一、阅读材料,完成19~21题(10分)
19.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6处)(6分)
陛下忧劳万机,或亲灯火,而庶事不康,刑禁日弛,岂非股肱不称之明效欤?原其所由,非独臣有不尽忠,亦主有不能使。百 里 奚 愚 于 虞 而 智 于 秦 豫 让 苟 容 中 行 而 著 节 智 伯 斯 则 古 人 之 明 验 矣 今 臣 言 一 朝 皆 不 忠 是 诬 一 朝 也 然 其 事 类 可 推 而 得。陛下感帑藏之不充实,而军事未息,至乃断四时之赋衣,薄御府之私谷,帅由圣意,举朝称明,与闻政事密勿大臣,宁有恳恳忧此者乎?
(节选自《三国志·魏志十六》)
20.写出“二十四史”的“前四史”中除《三国志》以外的其他三部。(2分)
答:
21.用原文中的词句概括辅佐大臣不称职的原因,不超过15个字?(2分)
答:
二、名著阅读题(15分)
22.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三国演义》中,华雄英勇善战,所向披靡,连斩盟军鲍忠、祖茂、俞涉和潘凤等四员骁将,并且将孙坚打得狼狈而逃,十八路诸侯被挫尽锐气,而关羽勇武豪迈,温酒即斩华雄。
B.《边城》的结局是天保和傩送相约唱歌求婚,让翠翠选择,天保一心想着成全弟弟傩送,外出闯滩遇到意外而死;傩送因天保的死十分内疚,便出走他乡,翠翠一直等着他的归来。
C.《哈姆雷特》中,在奥菲利亚的葬礼上,哈姆雷特和雷欧提斯相遇。雷欧提斯向杀父仇人哈姆雷特提出挑战,并特意在剑上涂上毒药,自己又置备毒酒,坚决要置哈姆雷特于死地。
D.《子夜》中,冯云卿施用“美人计”,把唯一的女儿冯眉卿送给了赵伯韬,但冯眉卿并没有把父亲的重托放在心上,为了应付父亲的追问,信口胡谄,最后冯云卿落得个人财两空。
E.《飞鸟集》中,泰戈尔借“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这两句诗表达出了自己的人生观:活着,就要灿烂、奔放,要活得有意义;面对死亡,要静穆、恬然地让生命逝去。
23.简答题(10分)
(1)《红楼梦》中,“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说的是哪个人物?请列举此人两个“机关算尽”的情节。(4分)
答:
(2)《茶馆》中社会各种恶势力如何一步步把王利发的茶馆逼向了破产的深渊?(6分)
答: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长篇小说的密度,是指密集的事件,密集的人物,密集的思想。思想之潮汹涌澎湃,裹挟着事件、人物,排山倒海而来,让人目不暇接,不是那种用几句话就能说清的小说。
密集的事件当然不是事件的简单罗列,当然不是流水账。海明威的“冰山理论”对这样的长篇小说同样适用。
密集的人物当然不是沙丁鱼罐头式的密集,而是依然要个个鲜活、人人不同。一部好的长篇小说,主要人物应该能够进入文学人物的画廊,即便是次要人物,也应该是有血有肉的活人,而不是为了解决作家的叙述困难而拉来凑数的道具。
密集的思想,是指多种思想的冲突和绞杀。如果一部小说只有所谓的善与高尚,或者只有简单的、公式化的善恶对立,那这部小说的价值就值得怀疑。那些具有哲学思维的小说,大概都不是哲学家写的。好的长篇应该是“众声喧哗”,应该是多义多解,很多情况下应该与作家的主观意图背道而驰。
在善与恶之间,美与丑之间,爱与恨之间,应该有一个模糊地带,而这里也许正是小说家施展才华的广阔天地。
也可以说,具有密度的长篇小说,应该是可以被一代代人误读的小说。
这里的误读当然是针对着作家的主观意图而言。文学的魅力,就在于它能被误读。一部作家的主观意图和读者的读后感觉吻合了的小说,可能是一本畅销书,但不会是一部“伟大的小说”。
(选自莫言《捍卫长篇小说的尊严》)
24.在长篇小说中,密集的事件、人物、思想各有什么特点?(4分)
答:
25.“那些具有哲学思维的小说,大概都不是哲学家写的”一句如何理解?(5分)
答:
26.从长篇小说思想的密度来看,“畅销书”与“伟大的小说”的区别在哪里?(6分)
答:
参考答案
1.C(A项依次读yìn、ān、xīn、yīn,B项依次读niàng、láng、liàng、láng,C项均读fěi,D项依次读chái、jǐ、jī、jì)
2.D(A成分赘余,删去“约”或“左右”。B搭配不当,应将“成功”改为“完成”,以与“任务”搭配。C成分残缺,应在“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后面补上“列入”的宾语“名录”,或将“列入”改为“列为”)
3.宜正不宜邪宜雅不宜俗宜高不宜低宜淳厚不宜寡薄
4.(1)(从电视台角度)电视台台风“接地气”,才更有生气。(2)(从政府角度)贴近群众要落实到行动上,体现在细节中。
5.D(推倒)
6.D(A“衍耻之,遂阳狂自免”表明的不是“自全”,而是恃才傲物。B“然误天下苍生者,未必非此人也”是间接描写。C“祜名德贵重,而衍幼年无屈下之色”表明的不是“浮虚”,而是卓异)
7.B(王衍将太子的亲笔信隐藏起来不是为了保护太子,而是为了使自己不受到牵连)
8.(1)杨骏想把女儿嫁给他,王衍以和他结亲为耻,便装疯使自己躲过这桩婚事。(得分点:①妻:嫁。②耻:意动用法,以……为耻。③阳狂:装疯)(2)中原已经乱了,应当依赖地方长官,应该选拔文武兼备的人来担任地方长官。(得分点:①中国:中原。②方伯:地方长官。③兼资:同时具有两种资质)(3)石勒很喜欢王衍,与他谈了很长时间。(得分点:①悦:喜欢。②省略句式:与〈之〉语移日。③移日:形容时间长)
[译文]
王衍字夷甫,神态表情明净秀美,风度姿态安详文雅。童年时曾拜访山涛,山涛感叹了很久,王衍离开后,山涛目送他说:“什么老妇人,生了这样的孩子!然而耽误天下百姓的,未必不是这个人。”王衍十四岁,当时在京城,拜访仆射羊祜,陈述事件情状,言辞十分清楚漂亮。羊祜名望德行尊贵显赫,而王衍年纪虽小却毫无屈从人下的神色,众人都认为他与众不同。杨骏想把女儿嫁给他,王衍以和他结亲为耻,便装疯使自己躲过这桩婚事。武帝听说他的名声,问王戎说:“王衍在当世谁与他相当?”王戎说:“当世没有看到与他相当的人,应该从古人中寻求这样的人。”
王衍既有高才美貌,又明智颖悟如神,常常自比子贡。女儿是愍怀太子的妃子,太子被贾后诬陷,王衍害怕惹来灾祸,自己上表请求离婚。贾后被废黜后,官吏弹劾王衍,说:“太子被诬陷获罪,王衍不能以死固守善道,立即要求离婚。得到太子亲手写的信,又隐藏不拿出来。意在苟且避祸,无忠直的节操。应该加以重罚,来激励人臣坚守节操。可以对他终身禁锢。”晋帝听从了他的意见。
王衍虽然身居宰辅的重要职位,却不把治理国家放在心上,只考虑保全自身的办法。劝说东海王司马越说:“中原已经乱了,应当依赖地方长官,应该选拔文武兼备的人来担任地方长官。”便任命弟弟王澄为荆州刺史,族弟王敦为青州刺史。于是对王澄、王敦说:“荆州有江汉的险要地势,青州有背靠大海的险峻地势,你们二人在外,而我留在这里,足以算作狡兔三窟了。”有识之士鄙视王衍。
司马越讨伐苟晞,王衍以太尉的身份担任太傅军司。至司马越去世,众人共同推举他为元帅。王衍因为贼寇纷起,恐惧不敢担当。推辞说:“我年少时就没有做官的欲望,随着选补官吏,于是到了今天的职位。今天这样重要的职位,怎么能用不具备才能的人担任呢?”不久全军被石勒打败,石勒召呼王公与王衍见面,向王衍询问西晋溃败的原因。王衍向他陈述西晋遭遇灾祸和失败的缘由,并说计策不是自己出的。石勒很喜欢王衍,与他谈了很长时间。王衍说自己从年少时就不参与政事,希望自己能免于处置,还趁机劝石勒称帝。石勒大怒说:“你闻名天下,位高任重,年轻时就入朝为官,直到满头白发,怎么能说不参与政事呢!使国家破亡风俗败坏,正是你的罪过。”石勒让左右之人将王衍扶出帐外。石勒对自己的同伙孔苌说:“我走过天下的地方也够多了,却未曾见过这样的人,应该不应该让他活命呢?”孔苌说:“他是晋朝位居三公的高官,肯定不会替我们尽力,又有什么值得珍惜的呢?”石勒说:“关键不能用刀杀他。”让人在夜里推倒墙杀埋了他。王衍临死前,回头对人说:“唉!我们这些人虽然比不上古人,假使不推崇浮华清谈,合力匡正挽救天下,还可以不至于到今天这步田地。”死时五十六岁。
9.(1)“顾”字真切地表现了妻子对丈夫的关心和体贴,“泥”字生动地表现了丈夫对妻子的依恋和纠缠;二字极富情味,写出了一对青年夫妻在贫困生活中的亲密无间的真情。
(2)前三联为追忆,第四联转回到现实。表达了诗人无限的抱憾之情。
(3)这首悼亡诗有如下两方面的突出特点:①语朴。语言浅显、质朴,用笔干净,如话家常。②情真。“忆妻”情深意厚,“悼妻”极其凄苦。
10.(1)夙兴夜寐(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3)而御六气之辩(4)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5)唯见江心秋月白(6)燕然未勒归无计
(7)舞榭歌台(8)君子以厚德载物
11.(1)①做医生,专治跌打损伤,疗伤方式特别。②做人代会代表,认真参政、议政,使三任镇长丢官。(2)①抓准要害。②心性率直。③顶真碰硬。④一心为人(民)。
12.(1)内容上:表现了童神掌淡泊名利,富有眼光。(2)结构上:承上启下。“八十五岁这年”照应了第一段中的“他年过八旬”“这是个奔百岁高寿处走的人”;“决意不再当人大代表了”照应了第六、七段中童神掌的参政、议政;“现在我们选了个好镇长……选好了人我也就放心了”引出了下文对段镇长的刻画。
13.(1)正面细描童神掌疗伤的特别方式,让人对童神掌治伤之“神”感到真实可信。(2)刻意点出“身正不怕颈子歪”,一语双关,既指“身子”站得要正,更指“工作作风”行得要正,言简意赅,耐人寻味。(3)刻画出童神掌既深谋远虑,又循循善诱的性格特征。
14.(1)有助于刻画童神掌这一形象的特征:既医术高明,乐善好施,又嫉恶如仇,使人物具有立体感。(2)有助于增强作品思想内涵的层次性:从治疗百姓的伤痛(医术高明)到整治政治肌体内的毒瘤(政治成熟),不仅使“医”的内涵层次鲜明,而且使作品的思想境界臻至一个新的高度。⑶有助于丰富作品的审美特质:行医治病使作品带上了神秘的传奇色彩,惩治腐败、培育新人则使作品显现出强烈的现实感,虚实结合,饶有情趣。
15.标本兼治。(1)在治本上,要从儒、道、释等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2)在治标上,要依托互联网和可再生能源相结合等第三次工业革命技术。
16.(1)对地位的认识不同:西方现代工业文明将人类视为自然万物的中心和主宰,而中国传统文化则认为人类与自然万物是平等的。(2)对关系的认识不同:西方现代工业文明将自然界视为满足人类无限欲望的对象,而中国传统文化则认为人类应该敬畏自然,尊重自然法则。
17.(1)从理念看,人对自然要有敬畏、尊重、平等之心。(2)从认识看,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生态环境为人服务,同时人也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节欲减耗。(3)从实践看,对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要有效管理,以平衡生态,保护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