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施工安全管理要点

2024-06-23

项目施工安全管理要点(通用7篇)

1.项目施工安全管理要点 篇一

关键词:创优工程,管理施工,细部处理

0 引言

在现代技术迅猛发展的社会, 建筑质量直接关系着一个建筑企业的长远发展, 直接影响人们居住以及工作的舒适度。于此同时, 创优工程项目应当从两方面着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本文针对这两方面进行总结, 认为积极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明确分工, 落实责任、重视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强化材料把关等刚面着手提高管理质量。

1 创优工程项目的技术管理措施

在施工过程中, 施工人员应当从每个工序着手, 确保各工序都按质按时完成, 特别是一些基本的施工技术。

(1) 复合地基:这一种技术是将水泥粉煤灰利用长螺旋钻来进行加工, 之后再依照固定的方式进行复合地基的组成, 并且还是新型的复合地基。一般这种技术会充分的应用在淤泥质土、砂土或者是粉土之类的地质条件中。

(2) 钢管桩:在建筑物比较密集的地方, 很多高层的建筑物都会普遍选择直径较大的钢管桩, 因为它对比沉桩及挤土桩, 可以更有效的解决对周边环境的严重影响。

(3) 深基坑的支护技术:对不同的施工现场, 其环境的保护以及坑深度之类的都会存在要求的不同, 所以在支护技术中也就有很大的要求, 比如一般的支护技术会选择排桩、土钉墙以及水泥土墙等等, 每一种墙都有其自身的特色以及不足的地方。所以在进行施工的时候, 一定要根据施工的现场选择一个最合理且科学的支护方式, 例如土钉墙, 在施工的方面它的优势就是费用比较低且施工非常方便, 不过缺点就在于所适用的深度不太深, 其深度不能超过15m, 并且在施工中, 其周遭的环境保护也不够严谨。

(4) 桩检测:其实在施工当中, 桩的检测也是十分重要的, 其中包括了在检测成孔后与成桩后。对成桩后的检测, 一般都会偏向动力的检测, 在检测时, 切记一定要以国家所规定的标准来进行检测以及验收。

(5) 沉管灌注桩:在施工的过程中, 沉管灌注桩的合理利用, 对施工的正常实施也要一定的帮助。在对灌注桩进行振动、锤击沉管的标准致伤, 还要进行新桩型的研发, 例如说直径大于500m的沉管桩以及新型扩底桩技术等。

2 创优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措施

2.1 积极完善质量管理体系

施工质量管理体系是对施工质量管理与制度进行规范的依据, 也是约束施工人员行为的重要标准, 施工人员有法可依, 是提高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途径。水利工程单位应该以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作为依据, 结合水利工程的具体情况, 制定科学、合理的质量管理体制, 明确工程质量管理的目标、内容、目标及方向, 并让施工单位严格依照相关的规范和标准进行施工。施工单位应该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重, 落实水利工程的质量管理工作, 对项目负责人、单位领导、技术人员的职责进行合理的分配, 将责任落实到人, 以免在工程施工质量出现问题找不到相关的负责人, 以此对工程建设施工进行规范化管理, 并严格遵守质量管理的原则 (具体见图1) 。

有关管理部门应当要求建筑企业必须建立健全内部的质量管理体系, ISO9000体系就是此种类型的质量保证体系。该体系内容含有和项目施工相关的质量管理程序, 例如《检验、试验》, 这些内容是确保整个项目有序进行的前提条件, 时刻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换一句话说, 质量体系的建立和实施是使得质量管理工作有序进行, 进而有利于提高项目的施工质量。可见, 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是质量控制的前提条件, 而质量控制的关键在于严格贯彻实施质量管理体系。为此, 建筑企业应当提高全部员工的质量管理意识, 特别是管理人员, 唯有如此, 才可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贯彻实施。常见的质量控制措施详见表1。

2.2 细部处理

要想实现工程创优, 施工企业应当注意细部处理。“细部”通常指的是各分项工程接合部及不同材料、不同做法的交接处。如室外墙面泛水收头、滴水槽、滴水线、出檐口等。研究表明, 细部处理、成品保护工作也是确保工程项目质量的有效措施。在施工装饰过程中, 施工单位通常存在全方位、多工种交叉作业。在细部处理过程中, 施工单位管理应当集中在科学、有序安排施工需要的交叉作业, 抓好细部处理和成品保护上。要先实现对交叉作业的科学安排, 施工单位可从以下三点着手:合理安排工序;合理安排施工的空间、时间;合理安排施工人员, 确保施工进度顺利进行, 以免发生窝工的情况。保护成品、处理细部是确保装修质量的关键环节。尽管国家以及行业相关文件对此类部位未作出规范, 但是其直接影响建筑观感位。倘若施工企业处理好这些部位, 则可以有效提高整个工程质量, 实现工程创优。

2.3 施工现场文明管理

(1) 现场布局。相关人员应当严格依照平面布置图进行布局, 而且合理规划施工现场, 尽量不要占用附近的公共场所或者农田。倘若施工过程对附近植被造成破坏, 则施工后应当帮助恢复。此外, 施工现场应当做到排水通畅, 而且定期进行检查, 管理好相关设施以及设备。

(2) 实施工点挂牌施工。设置相关标牌, 明确说明项目名称、项目负责人、开工时间、竣工时间等情况, 同时明确表明举报方式或者监督电话等。

(3) 安全警示。相关人员在醒目位置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安全标语、安全操作等有关信息, 而且合理使用用电设施, 建设安全文明标准工地;定期检查现场材料摆放情况, 而且挂设产地、规格等信息。与此同时, 相关负责人以及施工人员都要挂挂胸卡上岗。

2.4 重视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 建筑企业应当对质量实施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阶段的质量控制。事先控制指的是在项目施工前, 建筑企业制定详细、行之有效的施工方案, 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 并且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 特别是严格把关管理人员、施工人员的素质。事中控制指的是在项目施工期间, 建筑企业严格控制现场的机械设备、成品、半成品等情况, 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事后控制指的是项目施工结束后, 管理部门、建筑企业等单位对建筑进行检查, 发现工程存在施工质量问题之后, 及时的进行处理。相关管理部门应当充分发挥施工、设计等单位的功能, 建立健全相关的管理制度, 引导施工企业采取安全、可靠的材料以及施工工艺, 确保项目的安全、顺利进行, 提高项目建设的质量。与此同时, 施工单位应当强化现场巡视, 有利于尽早发现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要想提高项目的整体质量, 施工企业应当注意细部处理、把关建筑材料。其中, 细部处理、成品保护工作也是确保工程项目质量的有效措施。在施工装饰过程中, 施工单位通常存在全方位、多工种交叉作业。在细部处理过程中, 施工单位管理应当集中在科学、有序安排施工需要的交叉作业, 抓好细部处理和成品保护上。要先实现对交叉作业的科学安排, 施工单位可从以下三点着手:合理安排工序;合理安排施工的空间、时间;合理安排施工人员, 确保施工进度顺利进行, 以免发生窝工的情况。保护成品、处理细部是确保装修质量的关键环节。“细部”通常指的是各分项工程接合部及不同材料、不同做法的交接处, 如室外墙面泛水收头、滴水槽、滴水线、出檐口等。尽管国家以及行业相关文件对此类部位未作出规范, 但是其直接影响建筑观感位。倘若施工企业处理好这些部位, 则可以有效提高整个工程质量, 具有点睛的功效。

2.5 强化建筑材料的把关

建筑企业还应当强化对建筑材料的把关。施工材料是进行项目建设的物质基础, 其质量高低直接影响项目质量情况。为此, 施工单位应当选取合理、质量好的建筑材料。在项目施工前, 建筑企业应当合理选取材料, 并且仔细检查材料是否符合国家以及行业的相关标准, 并且需要符合项目工艺、技术等要求。为此, 相关人员应当严格把关施工材料的质量。在选取施工材料过程中, 建筑企业应当货比三家, 选取性能好、价格合理的材料, 并且实地考察所选材料的厂家情况。建筑企业还应当挑选样品, 对其进行检测, 检查其是否符合施工的要求, 搞好材料的检测和施工试验, 保证样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尤其是一些关键部位, 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 并且采取有效的措施。在国内的建筑行业中, 很多施工施工主体操作仍然不规范, 尤其是以次充好、偷工减料等情况十分严重。部分施工企业的质量管理工作停留表面, 尚未真正落实到实处。作为施工单位工作的主要场所, 工程项目既可直接展示施工企业的形象, 又可使得企业获得经济效益, 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双赢”。施工单位应当确保投入使用的全部材料都必须存在合格证明、出厂说明等材料, 并且然后在现场的由甲方对施工材料进行抽样检查并送进实验室进行复试, 进一步完善施工材料质量的试验与检验工作。只要是没有通过检验且检验结果不合格的原材料、成品以及半成品都不可以在建筑工程使用, 防止其对工程的整体质量造成不良影响。

2.6 合理安排进度

建筑企业应当按照分项的难易程度进行合理、科学的安排, 将项目施工划分四个阶段:一是准备阶段。在此阶段, 项目的主要工作是对施工图纸进行会审, 安排设备有序、安全进入施工现场, 并且按成设备安装, 同时搭设相关的临时设施, 完成对底下管线进行加固、改道等工作。二是完成基础施工的阶段:该阶段期间, 项目主要工作是地下室剪力墙、基础承台、高程复测等。三是施工主体结构的阶段。该阶段是项目施工最主要的阶段, 需要搭建工程的主体结构。可见, 该阶段工程量十分大。为此, 项目各个部门应当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 精心组织施工活动, 确保项目按质按时完成。四是项目收尾以及验收的阶段。该阶段, 项目主要工作是进行验收, 并且对项目的相关资料进行整理, 为验收以及交工工作顺利进行。

3 结束语

2.项目施工安全管理要点 篇二

【关键词】现场管理;成本控制;经济效益

1、前言

随着我国建筑业和建设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以施工项目管理为核心的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体制逐渐形成,施工项目管理已在各类施工建设工程中全面推行,施工項目现场管理更是基建施工企业经济经济效益的手段、提高社会信誉的窗口,也是企业其他各项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施工企业现场管理的重心应以工程项目为对象,以安全质量为重点,以合同管理为核心,以成本管理为手段,以经济和社会效益为最终目的。

2、施工现场管理的主要内容

2.1现场调查。现场调查是指对工程现场的自然条件地区条件做全面详细准确的了解,考查好交通运输、施工期气候条件、地上地下各种管线规格、走向、埋深等影响项目施工的障碍物,供水、供电情况,施工人员生活条件等等问题,要保证施工期内人流、物流和财流、信息流的畅通。进而调查现场施工是否符合国家和地方政府颁布的相关施工安全技术标准规范,施工现场新材料的使用、新技术的安全防护设施和施工机械设备使用情况;必须按规定使用密闭式安全网,落地式外脚手架、外悬挑脚手架、提升式脚手架、物料提升机等等安全防护用品,施工现场临时设施应整洁、卫生、结构安全。

2.2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是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要内容和依据,尤其是施工总平面设计,目的就是对施工场地进行科学规划,以合理利用空间。在施工总平面图上,临时设施、大型机械、材料堆场、物资仓库、构件堆场、消防设施、道路及进出口、加工场地、水电管线、周转使用场地等,都应各得其所,关系合理合法,从而呈现出现场文明,有利于安全和环境保护,有利于节约,便于工程施工。

2.3四通一平

2.3.1电通:尽量争取在施工现场附近接电,所获电力容量规格供应能满足施工要求。

2.3.2水通:尽量从就近管道接通水源。要保证施工用水、生活用水方便畅通且满足施工要求。

2.3.3路通:工地与公路的连接道路要修整平坦硬化,区间道路也要尽早修好,在施工期满足要求。

2.3.4信息通:保证施工现场的信息畅通非常重要,否则,其对外联系将会遇到很多困难。

2.3.5场地平:施工场地应平整且满足施工要求。

2.4人力资源的管理和调派。每个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必须对各自所负责的工作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具有处理各类突发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精神等。

2.5加强现场的动态管理。随着施工进度的进行,施工内容会发生变化,分包单位也将随之变化,他们也会对施工现场提出新的要求。因此,不应当把施工现场当成一个固定不变的空间组合,而应当对它进行动态的管理和控制。在不同的施工阶段,根据施工需要的不同,现场的平面布置亦应及时进行调整。

2.6质量控制

(1)质量检查,包括施工过程中对施工质量及安装质量的检查,是否按工艺标准、操作规程和规范施工,是否按设计图纸要求或洽商变更要求施工,工序衔接是否合理,是否会有隐患,进场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机电设备等的质量检查等。

(2)进行工程质量的评定,按建设工种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的要求进行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和最终单位工程的质量评定,评出质量等级,发现主要存在的质量问题。

(3)建立质量管理制度,如原材料、成品、半成品、预制品的检查制度,隐蔽工程验收制度,班组自检和交接检制度,按质量管理层次实行分级验收制度,第三方认证制度以及质量事故处理办法等。

2.7重视并加强资料档案工作。要建立完整的档案管理办法,所有文件必须集中管理,不得借出使用,创造条件实现计算机管理。应特别注重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及现场记载性文档管理、各种现场资料的管理,以便备查。

2.8文明施工。工程施工现场是施工单位的精神面貌、管理面貌、施工面貌的集中体现和真实反映。一个文明的施工现场有着重要的社会效益,会赢得很好的社会信誉。施工中应成立文明施工领导小组,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和文明施工管理框架网络,与全体施工人员签订了岗位责任制,确保员工思想观念到位、组织管理到位、管理措施到位、安全责任到位。

2.9清场。施工结束后,应及时组织清场,将临时设施拆除,剩余物资退场,场内占地整理归原,组织向新工程转移。清场不仅是场地清理,也是施工的新起点,善始善终是一个施工单位的良好作风,体现着管理的严谨性和控制的准确性。

2.10保修。已完工程的保修工作,是工程施工项目最后的工作,也是工程项目管理班子必须履行的义务。保修维修工作组织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工程的经济效益,是工程项目管理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评价指标。

2.11信息化建设。加强项目信息化建设,提高企业和项目的管理科学化水平。网络和信息化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就建筑施工企业来说,信息化建设所涉及的范围广,层次深,包括承揽信息管理系统、财务成本控制管理系统、材料信息化管理系统、人力资源信息管理系统、质量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实验室数据自动化管理系统等。

3、现场管理成本目标的实现

3.1工程支出必须有规划。倡导和强调实际工程支出,必须有预算规划对应性费用,其作用有两个方面:一是强化项目成本意识、约束资源过渡投入,是传统“量入为出”理念的应用和延续;二是统筹专项成本,协调处理成本矛盾。

3.2向杰出方案与技术进步要效益。重视施工组织和技术方案的比选、优化工作,要优选最佳方案,追求最大效益。

3.3资源配置在空间、时间上的相对平衡。按照成本—效用最大化的原则进行资源配置,维持资源配置在空间、时间上的相对平衡。要保证资源的相对充盈度和供应的稳定性。

3.4向合同与结算管理要效益。合同管理的内容繁杂,但在项目实践中,期望的合同目标却是明确、甚至是简单的,即:完整的标的与权责描述、优选的分包方式决策、简便的合同计量与合同跟踪、以我为主的利益与维权导向目的。现实的施工项目现场管理应充分考虑体现项目管理领域的最新管理思想与管理理论,依据项目的寿命周期包含项目启动、规划、实施、执行、控制等,针对不同阶段的管理特点采用不同的管理模式,以实现信息、技术与软件功能的有效集成;提高工程项目管理的风险意识,减小损失。

4、结束语

综合利用各类项目管理技术,实现现场的动态全方位管理,使现场管理从进度、质量、财务等的单项管理向综合性、集成性的管理发展。以项目现场的进度、成本、质量、安全四大目标为中心,构建项目现场的综合管理平台,通过现场实施与有效控制,使各管理要素间有机结合,并在各管理目标间实现综合效益的最优,从而实现施工企业的最终目的。

3.项目施工安全管理要点 篇三

一、总则

1、为把xxxxx高速公路建设成为一条“理念新、质量优、环境美、特色强”的一流高速公路,实现“规范化管理、新理念设计、环保型施工、全优良品质”的典型示范工程目标,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新发展观,落实“不破坏就是最大的保护”思

想,促使参建单位高度重视影响环保和质量的施工环节,特制定《xxxxxxxxxxxx高速公路项目典型示范工程施工环保工作要点》(以下简称“施工环保要点”)。

2、“施工环保要点”是对项目技术规范的完善和补充,承包人应将两者结合起来阅读和执行。

3、监理工程师应对“施工环保要点”提出的施工环节进行重点监控。

二、临时工程与设施

临时工程与设施是永久性工程实施的基础和保障,永久性工程完工后应移去、拆除,其所占用的区域应进行清理或恢复原貌。

从以往工程实例看,由于临时工程多数位于路线范围以外,工程完工后承包人匆忙撤场,对所占用区域的清理不够彻底,恢复原貌较难,因此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和破坏是比较明显的,必须从严控制。

1、承包人应按不同的类型和需要,对临时工程与设施进行设计,并报监理工程师审批。没有监理工程师的批准,承包人不得在现场开始进行任何临时工程的施工。

2、各种临时工程开工前,承包人应取得当地有关管理部门及其他当事人的同意,并取得书面协议。监理工程师将据此作为审批开工的条件。

3、在林区(景区)修筑进入施工现场的临时道路,应注意生态保护,尽可能不砍或少砍树木。当永久性工程完工后,承包人应对临时道路进行清理,通过植树等措施恢复原貌。

4、承包人在施工现场搭设的临时工棚等,除应满足安全要求外,应尽可能选择植被较少且容易恢复原貌的地点。

5、弃土场应进行详细设计,设置必要的防护、环保设施,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先施工防护设施,然后才能弃土。弃土完后,应进行地表绿化美化,力争与原地貌保持一致。

6、白站和黑站应尽可能设在视线以外的隐蔽处,以减少工程完工后因植被差异而带来的不和谐。

7、当永久性工程完工后,承包人应移去、拆除和处理好全部临时工程与设施,并将临时工程所占用的区域进行清理或恢复原貌后,报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如承包人对临时工程所占用区域的清理或恢复原貌工作不能令监理工程师满意,业主有权雇佣其他承包人完成这项工作,所需费用由原承包人承担。

三、路基工程

乘车行驶在高速公路上,我们会发现在挖方边坡外侧有一条明显的“空白带”,或设有大砌体截水沟,或裸露出地表,与周边环境极不协调;有些挡土墙、护面墙、护坡端部处理缺少渐变,砌筑粗糙、棱角突出,给人以生硬的感觉。站在路外远看高速公路,大块圬工边坡白色耀眼,与周边绿色环境极不和谐。因此,我们必须在施工中贯彻“不破坏就是最大的保护”思想,尊重自然,回归自然,尽量减少人工痕迹,使公路这一人工系统与沿线自然系统和其他人工系统配合协调。

(一)场地清理

1、承包应在施工前确定现场工作界线,并保护所有规定保留和监理工程师指定要求保留的植物及构造物。

挖方地段的工作界线应为实际开挖坡顶线,坡顶线外的植被应保留。

2、路基范围内清理的草皮、表土,尤其是种植土应集中堆放,以备将来用作中央分隔带、边坡、弃土场、互通立交内、服务区绿化的回填土。

3、路基范围内可移植的树木、灌木等应尽可能移植。

(二)挖方路基

1、土质和软质岩石挖方边坡坡顶、坡脚应取消折角,采用贴切自然的圆弧过渡。

2、石方爆破作业应以小型及松动爆破为主,严禁过量爆破。若地质情况适合时(硬质岩石),应采用预裂、光面爆破开挖边坡。

3、在路基挖方或填方区内挖除的非适用材料,如属于腐质土,应集中堆放,以备将来用作绿化的回填土。

4、在自然边坡较陡的山坡修筑路基,应注意滚落的土石对路基以下山坡植被的破坏。承包人应提出详细的施工方案并设置能有效拦阻土石的设施(如竹木栅栏、防落网、拦土坝等),报监理工程师批准。未经监理工程师批准,不准动工。

(三)、填方路基

1、填方路段地质情况调查。山区高速公路频繁穿越山壑沟谷,高填深挖路段多,容易碰到地质不良情况。承包人应在施工前对填方路段的地质情况进行详细调查,查明是否存在地质不良情况,尤其对路线经过沟谷等具有冲积(坡积、残积)层的路段,还应查明基底覆盖土层下的基岩是否存在不利于路基稳定的倾斜面,防止因冲积层沿倾斜面滑移而引起路基失稳。承包人发现不良地质情况后,应及时报告监理工程师,以便采

取妥善措施进行处理,确保路基质量。

2、防雨措施。施工期间,承包人应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防止雨水冲刷路基,避免出现泥沙冲淤农田、阻塞沟渠等现象发生。防雨措施应报监理工程师批准。

根据经验,采用土工布、塑料薄膜覆盖边坡,用塑料薄膜修筑临时集水沟,在坡脚修筑拦浆坝、挖沟,设置沉淀池等,均能起到一定的防雨冲刷作用

(四)、排水与防护工程

1、边沟与涵洞接合处是施工中容易忽视的地方,往往出现连接不顺的情况,施工中应特别注意边沟与涵洞洞口建筑的配合,连接应顺适、自然。

2、边沟、排水沟边缘回填土应略高于沟顶并夯实,以利排除地表水。

3、截水沟的设置。高速公路挖方边坡设有较完备的坡面防护,能够抵抗雨水对坡面的冲刷,为尽量减少人工痕迹,避免出现明显的“空白带”,本项目挖方坡顶原则上不设截水沟。只有当边坡顶以上山坡汇水面积较大,容易形成泾流集中冲刷时,才考虑设置截水沟,将坡顶积水集中引至路外。因此,即使设计图中设置有截水沟,承包人也不得随意施工,必须经业主和监理工程师同意后才能实施。

在满足排水要求的情况下,应尽可能采用小截面截水沟,并种植爬行植物遮盖沟体。

4、挖方路段的护坡、护面墙、挡土墙对视觉的影响较大,施工应精细,尤其对端部的处理,与自然边坡或其他构造物的衔接应自然平顺过渡,避免突兀与生硬。

5、高路堑边坡往往设有多级边坡,坡段之间存在突变,缺少过渡,拟在平台处种植灌木或茶树,以改善视觉效果。

四、桥涵工程

施工中,施工单位往往对桥涵工程主体结构本身的质量和安全较为重视,对附属工程及与周边环境的协调重视不够,而对某些施工方法可能对周边环境造成破坏更是认识不足,我们必须改变这种状况,高度重视桥涵工程施工的各个环节。

1、涉河(水)桥梁施工,应注意保护水资源,避免钻孔护壁泥浆等对水体的污染;钻孔工作平台(或筑岛围堰)不能影响通航和行洪,完工后应及时拆除、清理;具有通航要求的桥梁,应与海事部门联系,签订施工期间维护通航安全的协议书。

2、景区(林区)桥梁施工应注意保护生态环境,修筑便道、基础施工应尽量少破坏植被,能不砍的树绝对不砍,工程完工后应恢复原貌。

3、预制场、砼拌和站、仓库、临时工棚等尽可能设在桥头路基范围之内,或设在视线以外植被较少且容易恢复原貌的隐蔽处。

4、水泥包装袋等建筑垃圾应集中收集堆放并按规定进行处理,不得随意弃置,随风飘散。

5、景区(林区)现浇桥梁尽可能采用移动模架或架空模架施工,如需采用落地模架施工时,拟选用落地支点较少的门式或桁架式模架,尽量少用满堂式模架施工,以保护桥下树木和植被。

6、晓起大桥(1号、2号)位于晓起风景区边缘,傍山临水,周围植被茂盛,景色优美,将成为本项目对外的一个窗口和关注的焦点。该桥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将体现本项目是否能够实现“理念新、质量优、环境美、特色强”的示范目标。因此,该桥的施工方案必须认真编制,每个环节、每道工序都必须体现环保意识、精品意识,并切实落实到施工过程中去。

晓起大桥(1号、2号)左幅部分段落跨越自然景色优美的山坡,其基础、墩台、现浇箱梁等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较大,除墩台位置影响施工的树木外,其余树木原则上一律不得砍伐。对桥下影响现浇箱梁施工的树木,可通过修剪树枝方式满足施工要求。该部分现浇箱梁原则上不得采用满堂式模架施工。

7、涵洞、通道工程施工,应特别注意基底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涵洞进出水口与边沟和天然沟渠的连接应平顺自然。

8、桥头跳车是质量通病之一,台背回填不密实引起不均匀沉降是造成桥头跳车的主要原因,必须严格按技术规范要求施工。

9、桥台锥坡、八字墙是容易出现质量问题的部位,必须认真对待。

五、隧道工程

隧道工程施工影响环保的主要环节是洞口工程施工和弃渣。洞口工程施工应注意施工方法,尽量保护坡体和植被,对“削竹式”洞口,开挖后的仰坡尽量回填好土并恢复植被绿化。弃渣应尽可能利用,确需废弃的应集中堆放到弃渣场内,弃渣完后,应结合周围地形进行整修,覆盖好土并植树、植草绿化,恢复生态环境。

六、路面工程

1、路面工程施工应重点做好碎石场、稳定土拌和场和沥青混凝土拌和站的防尘、减少噪声和废气污染等工作。以上场站必须设置在离开居民区、学校等环境敏感点300米以外主要风向的下风处,投料器应设有防尘设备,不得采用开敞式或半封闭式沥青熬化作业。

2、废弃的沥青混合料不得沿路随意弃置,应集中妥善处理。

4.项目管理要点 篇四

在航天飞机中有260万个零件,每一个零件的瑕疵都可能造成致命的后果。信息系统与航天飞机有类似之处:它也是一个复杂系统。一个信息系统中包括了计算机设备、网络设备、软件、数据库等多种成分,它的数据处理和业务逻辑涉及到企业中上上下下、方方面面的各个层次、部门、人员和活动。因此,在信息系统实施中对各种有关因素进行有效的管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根据我们的观察,不少企业就是因为不懂得如何对信息化工程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结果在信息化的过程中被动地应付各种事件,造成工程拖期、资金超过预算等问题频频发生。这就告诉我们:项目管理知识对于企业信息化是十分重要的。

信息化项目管理为何更难

项目管理的知识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研究,冷战时期又在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从而成为管理学界广泛关注的理论。一般的工程项目常具有这样几个特点:第一必须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完成;第二受到人力、财力和物力等资源的限制;第三,它需要施工队伍的人员按照一定的计划进行有效的合作。信息化建设同样具有这几个特点。但是应当看到,信息化项目的目标更难以清晰定义,项目所应达到的质量要求在项目开始时往往不明确,客户的要求也可能会变化。因此,信息化项目管理比起一般的工程项目管理来更为困难。

因为信息系统项目实施是企业信息化的关键,项目主管肩负着企业信息化成败的重任。因此,必须给项目主管以相应的权力和管理的职权范围。通常,信息化项目主管应当由企业的CIO、或者由企业领导班子中的一位副总经理来担任。

随着软件技术的进步,现在,项目管理小组可以用现成的项目管理软件包,来帮助我们很好地控制信息化工程中的各种相关活动。用PERT图、Gantt图等手段,可以将相关的活动首尾之间的衔接关系以及哪些活动是“关键活动”等清晰地表示在屏幕上。这样,可以帮助项目控制者找到工程中的瓶颈,确定各个活动对项目最终完成的影响。这类图形化的项目管理软件通常还具有以下一些功能:

◎可选定某些里程碑标志,从而将开发工程划分为不同阶段;

◎可以进行可行性分析,从而更好地完成项目的规格说明书;

◎可设立项目的详细规格标准;

◎可设立项目批准的流程,

理清项目管理要素

尽管项目管理软件包可以帮助我们提高项目管理的效率,但实际上信息化项目还牵涉到许多复杂的因素。对于项目主管来说,保证在预定的时间内完成项目是一个基本的目标。但同时还必须考虑到信息化项目中的其他目标,而且这些目标往往是相互制约的。为了保证工程按期完成,将一些表面上不重要的工作省略,就可能使得最终开发出来的系统质量降低。因为开发工程超过了计划时间,动用更多的程序员来加速开发,却可能使得开发费用超过预算。因此,项目主管通常应考虑影响项目进展的多种因素。

项目管理的基本内容

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项目是知识密集型的项目,与项目组人力资源关系密切,项目组成员的构成、责任心、能力和稳定性对信息化项目的质量以及是否成功有决定性的影响。项目主管应有效地使用人力资源,明确主要开发人员的职责和任务,提前做好有关人员力量的搭配,尽量使各个工程阶段中人员的变动不要太大。

成本管理首先,对项目按系统、子系统以及生命周期分解,分别估算出各个子系统在各个阶段的成本,然后再把这些成本汇总,估算出整个项目的成本。在实施过程中,对实际的费用进行控制,使项目成本不至于超出预算。

质量管理信息化项目的质量管理不仅仅是项目完成后的检查,而应包括在信息系统实施过程中的全面质量控制,保证在整个开发过程中各个阶段性工作成果质量。项目小组应组织有关的管理者和员工对阶段性工作成果进行审查和测试,这又称为里程碑式审查。通过保证各阶段性成果的质量,最终保证整体系统的质量。

知识资产管理在信息化项目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将许多工作成果制成文档或电子化文档。为了获得高质量的文档,需要将此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另外,这些工作成果中牵涉到企业的知识资产和业务信息。必须设置专人保管,并建立借阅制度,防范这些工作成果和业务信息流出企业。

风险管理信息化项目涉及到组织变革的风险,经济风险,心理风险等。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应提前对这些风险有所认识,一旦有关问题发生时,可从容冷静地处理解决。

沟通和范围管理信息化项目经常涉及到与多个公司的合作,例如,将部分工程委托给其他公司实施。在合作过程中,一定要将各自的工作范围和责任范围书面化,并不断进行信息交换和阶段性成果的确认。

进度管理在实际的信息化项目推进中往往有各种各样的变动,完全按照计划日程推进工程是不现实的。当项目的进度计划需要调整时,调整的重点应放在对近期内即将发生的活动加强控制;或者对工期估计最长或预算估计最大的活动进行调整。

5.PPP项目设计管理要点 篇五

一、PPP业务下设计管理的重要性及目标

1.国内工程建设投资体制变革及“一带一路”国际化

国内工程建设投资体制变革,商业模式和金融创新后大批PPP业务推进和落地。在PPP模式带动下,工程技术企业工程总承包业务和全过程项目管理咨询服务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国内投资体制变革与创新(PPP)、投资体制多元化等“ 一带一路 ”国际化 越来越近、项目管 理模式国 际化等。2.国家部委及行业政策推动和模式升级

1984-2017年以来,石油、化工、冶金、建材、电力等行业工程总承包已成为主要的工程建设模式;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推进工程总承包和全过程工程项目管理法律、法规、政策、指导意见和标准等。多年以来上海、广东、浙江、云南、贵州、广西、湖北等地的行业主管部门,配套出台了一系列推进项目管理模式升级的政策和实践。PPP + EPC/PC + PM 成为主流,国内市场逐步国际化建筑、市政等借助PPP融资模式和设计优势探索EPC等。3.各类企业做大做强和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发展需要

各类企业目前业务以传统业务为主,依靠单一的传统业务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经营和做大做强的需要,充分发挥专业技术和项目管理核心竞争力优势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成为必然。很多单位前期尝试进行了一些PPP、EPC、PM项目的实践,还处于探索和发展阶段,没有形成系统的科学的与之相适应的业务管理的组织架构、职责分工、人员梯队和管理体系等。

4.PPP与EPC项目中设计管理的重要性

工程设计是整个项目的关键环节,设计工作对工程质量(设计是工程的灵魂,而设计质量是设计的灵魂),造价起着决定性作用。充分发挥设计作为EPC总承包和项目业主的龙头作用,加强设计管理、充分开展设计优化,对项目业主和EPC总承包按合同要求顺利实现工程移交、对工程投资控制实现甚至超越预期目标显得尤为重要。项目设计管理工作是一个对相关方进行协调、多领域专家资源完成整合、多门学科知识实现互补的复杂性系统工程。

(1)PPP项目通过对项目的前期策划、方案选择,评估政府财政承受能力,验证投资可靠性,可以更大程度的规避风险,实现项目最大收益;

(2)勘察设计工作质量直接决定了项目最终所能达到的质量水准,同时也决定了项目实施投资(费用)水平;勘察设计任务能否按照项目总控计划的要求顺利完成,直接影响工程招标、报建报批和工程建设等后续工作的实施,PPP项目勘察设计管理是项目建设过程中预控管理的关键环节;

(3)计文件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法律权威性极大,它是签订合同、组织施工、竣工验收、结算付款、交付使用等各个环节的实际依据。

(4)PPP项目设计管理阶段周期长、接口多、责任重大,直接关系到项目投资和社会经济效益,过程中需要通过加强设计管理进行控制和协调。

(5)设计管理可及时协调设计单位提供相关资料和外部协作,修改及完善设计目标,尽可能避免设计变更,进而有效控制投资。5.PPP与EPC项目中设计管理的目标

设计方案符合规范要求、便于工程施工以及运营经济性好,满足资控制目标要求;对设计单位进度、质量和现场服务监督到位,履约考核到位;监督设计单位及时完成设计变更及优化文件的编制;严格执行设计变更程序要求,加强设计优化工作;确保节省投资10‰以上。通过设计管理、组织及控制,保证项目立项时确定的投资、功能 目标的实现;同时在保障实现PPP主合同及补充协议约定的功能标准、质量、进度、投资目标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实现项目效益最大化。

二、PPP业务下的设计管理的对象与接口 1.PPP业务下的设计管理的对象

承揽项目设计任务的设计单位,项目设总、专业负责人和现场设代及设计协调对象。

2.设计单位设计管理存在的问题

设计单位资质划分为综合甲级、行业和专业甲乙(丙)级、专项资质根据需要设置(包括资质和信誉、技术条件、技术装备以及管理水平,还有最重要的是业务成果)业务量整体比较饱和,人员素质比较高,重技术轻管理、商务,勘察、设计业务管理实质是主要核心技术人员的管理,最大的成本是人力资源成本。2.1管理制度不完善(1)尚未与建立与设计沟通的机制及考核机制,没有明确设计与总包、项目公司的关系或者没有做好之间的关系。

(2)设计人员的观念之交作业方式开展工作,在现有的设计人员的薪酬体系中主要以计量为薪酬的主要考核指标,没有动力提升设计质量。

2.2设计人员的观念及思维

(1)设计单位处于工程行业的上游,以技术屏障将业主、施工、咨询隔离开来,形成了唯我独尊的思想。

(2)设计人员任务繁重,存在以“交作业”的方式对待设计工作只关注技术,对设计质量、造价关心较少,造成浪费。

(3)设计人员个人的技术能力制约,设计存在思维定势,一般项目会采用自己认为较为可靠的方案或者常用的方案,会造成极大的浪费。

2.3设计的信息沟通渠道欠缺

设计按照专业院所与综合院所划分,存在各专业设计人员相互独立,各自为政,只在前期设计中存在提资信息沟通,大型项目策划及多专业之间也存在沟通信息不畅。

2.4设计审查能力不足

审查人员的能力不足,项目公司、工程总承包单位的设计管理能力薄弱。需要技术、管理和商务综合型人才。

2.5设计不完善造成项目总造价不可控

施工总包中,业主的限额设计,后期存在大量签证及索赔,如果项目公司、工程总承包只从限额设计管控还是远远不够。

3.主要设计人员的管理

(1)人是最核心的因素,设计方应安排符合资格要求的勘察设计人员进行勘察、设计工作,其主要设计人员,特别是设总资质、业绩应有明确要求。

(2)除非项目公司或总包方批准,设计方不得更换设总及主要设计人员。

(3)项目公司或总包方批准更换的,应以同等或更高条件的人员更换。

(4)对不符合要求设计人员,项目公司/总包方要求更换时,设计方应立即更换。

三、PPP业务下设计管理的思路

1.以优选为先,充分考察入库机制,建立优质的资源库 PPP项目涉及专业较多、专业性强要求我们在设计单位的选择上要更加的严谨。什么样的设计单位才能够进入PPP项目的采购库,是我们把控的关键,因此对设计单位的考察显得尤为重要。建立一个好的设计单位资源库是做好PPP项目设计管理工作的第一步。

2.以合同为纲,充分发扬契约精神,重视分包合同策划(1)研究主合同要求,确定设计范围;

(2)确定设计原则: 技术先进、经济适用、安全可靠、资源节约、质量优良、进度可控;

(3)根据PPP项目总进度和施工计划等确定设计进度;(4)在选择设计合作方时,特别注重其三方面的能力:一是专业设计能力及同类经验,二是对工程规范标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三是与项目公司、总包方及监理工程师等的沟通协调能力;

(5)确定设计资源投入的合理性;

(6)设计工作场所:公司与工程所在地(工地和项目公司);(7)标准规范及法律法规要求;

(8)工作分工:多家设计单位的协调,超过2家尽可能指定一家牵头负责总体;

(9)设计资源投入:项目设总、各 专业负责人、现场设代等; 3.以管理为本,做好技术监督评审,加强过程参与优化(1)建立与设计单位常态工作机制,建立联合工作组,明确责任与分工,明确组织结构,建立周工作计划盘点通报机制与月(季)度/关键阶段工作协调会机制 ;

(2)采取措施充分调动设计单位的积极性,推进图纸交付、设计优化方面高度融合,推进平行交叉作业和现场均衡有序的施工。

(3)主动介入设计单位的设计工作,加强过程中方案评审,优选出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设计方案。

(4)通过超前开展设计优化,密切设计与施工、试运行、运营方面的关联链,减少设计变更数量

4.以考评为尺,充分体现公平精神,实施阶段履约考评(1)PPP项目的设计管理工作就是要建立完善的考察考核机制,合同管理设计单位,做到“前期知底、中期知情、后期知效”。强化过程与阶段考核,督促设计单位履约。

6.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要点分析 篇六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要点分析,创新性分析

1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重要性

随着当前建筑施工规模的扩大, 结构的复杂程度也不断加大, 所以在施工管理的过程中会遇到更多的问题, 并注意对项目的施工管理进行改革和创新。对于建筑工程项目而言, 施工管理是贯穿整个过程的, 所以要从管理的角度出发, 考虑项目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以保证工程项目的质量、进度和综合效益。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包括材料管理、人员管理、技术管理、安全管理和后期管理, 包括自项目开工的投标到保修期满为之的整个过程, 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出发, 进行有序的组织、监督、控制, 适应内部和尾部的高效施工, 保证整个工程的有效进展。

2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要点分析

2.1 施工材料管理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要点之一, 在于施工材料管理, 因为任何一项工程都必须以材料为载体, 任何结构和构件都离不开材料的参与。为了保证施工管理的质量, 首先要保证材料的质量, 在施工现场设置专门的存放场地, 并进行入场的材料验收工作, 这对施工管理也是至关重要。具体来说, 施工材料管理的工序流程复杂, 包括施工材料的进场验收、存放、发放等各个方面, 必须设立专门的材料保管部门, 及时做好材料的检查和汇报工作。

2.2 施工人员管理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要点之二, 在于施工人员管理, 这也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基础条件。具体来说, 要做好施工人员的管理, 首先需要建立起一个专业的领导组织机构, 这个管理机构必须保证工作的高效率, 并且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专业技术能力。其次, 除了专业领导机构外, 还需要对施工技术管理人员进行培训, 并做到责任到人分配好详细的岗位职责。施工之前还要做好对施工人员的技术交底工作, 并检查好施工的关键部位, 并分派好专业的技术管理人员。

2.3 施工技术管理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要点之三, 在于施工技术管理, 涉及到施工的合理性与进度控制, 也与施工成本密不可分。这是因为建筑工程本身的特点决定的, 一般项目具有周期长、涉及范围广, 并且还具有复杂的施工工艺, 所以必须在每个环节保证工程技术的到位。在施工的技术管理中, 首先必须保证对图纸的技术管理, 与涉及单位、监理单位和业主协调好关系, 并尽可能对施工工序进行优化。此外, 还要根据现场条件为主要依据, 切实做好施工组织涉及, 保证施工项目中的关键部位的施工质量。

2.4 施工安全管理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要点之四, 在于施工安全管理, 因为任何一项工程的建设, 安全始终是最重要的工作。具体来说, 首先要做好建设过程中的监督工作, 将安全工作的环节放在首位, 在施工过程中要实时监督施工现场, 并及时发现可能的安全隐患, 尽可能做到防患于未然, 这样往往会消耗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预防安全问题, 需要制定相关的安全教育制度、措施和操作流程, 对施工的安全防护工作做到位。

2.5 施工后期管理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要点之五, 在于施工后期管理, 这主要是针对项目工程验收后的保修期而言的, 任何一个建筑项目并不会随着竣工而结束, 施工管理还要贯穿于维修期。后期管理涉及的专业技术问题多, 比如装饰行业, 并且各个工程的交叉也多、工作量大, 关系到施工完成的分项保护问题。后期管理对于整个建筑工程的意义重大, 必须从经济、技术和组织等多个方面着手分析, 并应现场施工管理部门的要求进行分析。

3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分析

3.1 施工管理的创新必然性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必然性体现在三个方面:1) 创新是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必然要求, 人们对于施工管理的观念和经营意识不断改变, 竞争意识也逐渐形成和成熟起来, 解决好项目与企业的关系是关键。2) 创新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因为实践表明没有创新就没有进步, 这也是我国长期坚持的发展策略之一, 将创新与改革和发展结合在一起, 形成一体化发展的道路。3) 创新是建筑市场自身的要求, 针对目前建筑行业存在的问题, 需要采取创新的思想去解决。

3.2 施工管理的创新原则

创新需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并根据管理项目的规模进行调整,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遵循一定的创新原则, 这些原则是保证创新效果的实现。目前, 工程成本也在不断增长, 需要通过创新来适应市场需求。但是, 市场是动态的, 不能按部就班地进行一些创新理论的套用, 而是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实时调整实施策略。良好的市场效益也离不开对潜在市场的发掘, 只有充分发挥既有市场的效益, 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市场效益。从深度上来讲, 施工管理的创新可以有效地加强市场的良性循环。

3.3 施工管理的创新途径

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的创新途径, 需要从以下几个角度出发:1) 观念创新, 关键是要引起企业高层的重视, 加大对人才的培养和经费的投入, 认识到施工管理创新的紧迫性、艰巨性和重要性。2) 组织机构的创新, 把项目定义为合同的签订, 然后对此进行综合管理, 不能给企业留下隐患, 也不能仅仅考虑短期的自身局部利益, 而应该从组织机构上出发综合系统管理。3) 技术的创新, 实质上是指企业应用新知识、新技术和新装备, 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

4 总结

综上所述, 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工作关系到工程进度、质量、安全和效益, 直接关系到整个建设单位的竞争力, 所以必须对施工管理的要点进行分析, 并不断对施工管理的创新性分析, 提出新的创新性管理措施, 这样才能摸索出一条符合市场需要和自身实际情况行之有效的施工管理机制, 保证建筑工程的综合质量和效益。

参考文献

[1]张振良.浅论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J].广东建材, 2005.

[2]王葵, 李敬银, 彭韶辉.关于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性分析[J].现代企业教育, 2008.

[3]荆涛.浅析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J].门窗, 2014.

[4]刘勇.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策划与实施分析[D].华南理工大学, 2012.

[5]钱建春, 牛经涛, 任强.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信息系统[J].施工技术, 1999.

7.宁波某项目承重支模架施工要点 篇七

【关键词】支架形式选取与设计;承重支模架施工;危险源分析及预防措施;支模架监控措施

1 项目简介:

本工程为宁波爱思开合成橡胶有限公司干燥、包装区厂房,建设场地位于中国浙江宁波市镇海澥浦化工区;总占地面积638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9260平方米;其中包装区为(钢)排架结构,干燥区为钢筋砼框架结构,二个区域之间设置了变形缝,其结构承重体系各自独立分开。

干燥区主体建筑平面呈矩形,长64米,宽20米,三层框架结构;由于其使用功能的需要,本工程不同区域的楼面标高有差异,楼面板在部分区域留有洞口。

本方案为干燥区钢筋砼框架结构承重支架的施工内容。由上述结构布置,本工程的局部区域存在超高承重支架,其部位是:①A3~A4/101~102和102~103部位,楼面局部留设洞口二个,其承重支架高度为11.8米;②A4~A6/101~102和102~103部位,楼面局部留设洞口二个,其承重支架高度为18.8米;③A4~A6/102相邻二纵轴部位,自标高6.6米到标高19米的高度内未设置楼板,其承重支架高度为12.4米;④A6~A9/101~103部位,自标高8.7米到标高19米的高度内未设置楼板,其承重支架高度为10.3米。 承重支架立杆的地基情况是:各楼层的承重支架钢管立杆支承在下层150 mm厚钢筋砼楼面板(或基础筏板)上;其中150厚的基础筏板下的地基处理情况为,素土加塘渣分层回填压实找平后,做100厚砼垫层,垫层上设置基础基础梁板。地基强度满足要求。

2承重支模架施工

(1)施工流程

1)总流程:测量放线→搭设满堂架→顶板标高引测→安装柱及梁底模板→安装梁侧模(单侧)及板模板→检查验收→浇筑柱砼→绑扎梁板钢筋→检查验收梁板钢筋→安装梁侧模(单侧)→柱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80%并与承重支架连牢→浇筑梁板砼→养护到设计强度→(隔层)拆模。

2)安装柱模:立相邻两边模板并临时与梁板或梁底模板及满堂架固定→穿穿墙螺杆→基本调垂直这两边模板→隐蔽验收→立另两侧模板并穿好穿墙螺杆→上紧螺杆,同时将模板调垂直、平整→检查验收→封堵模板底的检查口。

3)安装梁模

搭设满堂模板支架→引测标高→铺设方木→安装底模→安装侧梁模→检查验收。

4)安装楼板模板

搭设满堂模板支架→引测标高→铺设方木→铺设模板→检查验收。

5)梁板支架具体搭设顺序:在楼面(或底板板面)上弹线确定立杆的位置 → 摆放垫块→ 摆放扫地杆 → 逐根树立立杆,随即安装第一步纵横二向水平连系杆并与各立杆紧扣 → 与纵横二向扫地杆扣紧 → 逐次安装水平连系杆 → 安装梁底横杆,并与立杆扣紧 → 安装板底横杆,与立杆扣紧 → 安装梁、板模板 → 加设剪刀撑 → 检查与验收 → 浇筑混凝土 → 依次向上。

6)混凝土浇筑流程:0.2米标高层混凝土浇筑 → 养 护 →3.900 m 标高层以下柱混凝土浇筑 → 养 护 → 3.900 m 标高楼面梁、板混凝土整体浇筑 → 养 护 → 6.600 m 标高层以下柱混凝土浇筑 → 养 护 → 6.600 m 标高楼面梁、板混凝土整体浇筑 → 养 护…… 循环直至主体全部完成。

(2)模板安装工艺

1)施工工艺

柱模安装

为了保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柱箍均采用钢管箍配合穿墙螺杆安装使用,当柱截面大于700㎜时在中间设置一道穿墙螺杆。为了能回收和再利用穿墙螺杆,在穿墙螺杆外套PVC硬塑管,其长度与柱或梁的穿墙厚度相同,让穿墙螺杆与砼隔离开。穿墙螺杆必须安装在同一水平线或垂直线上,但为了防止因周转次数多而造成滑丝等影响质量的因素,每根穿墙螺杆使用前均应仔细检查,严禁使用已损坏的螺杆。柱边角处采用木板条找补海棉条封堵,保证楞角方直、美观。柱与柱之间采用拉通线检查验收。柱模木楞盖住板缝,以减少漏浆。

梁模安装

按设计间距要求整齐铺好40㎜×60㎜方木,随即铺设梁底模,铺设时应先与柱头对接好并钉牢,并用40㎜×60㎜方木条作立档及立档支撑,用约30mm宽,15mm厚模板做压脚压紧侧模底部(或者使用铁制侧模卡勾步步紧代替侧模压脚)。之后吊直侧模,用斜杆顶撑固定。当梁高超过750㎜时,考虑到侧模斜撑的作用力减弱,故在梁高的中间加一道φ14穿墙螺杆。

板模安装

在钢管立柱上弹出横钢管标高控制线,并架设 Φ48横钢管,在钢管上直接铺设方木,拉线检查,直至平整。然后铺楼面模板。

2)注意事项:

模板第一排次楞木方需紧靠柱边模,胶合模板则模板与模板之间拼接缝小于2mm,否则用腻子封条;

当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上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高低差不应大于1m。

板纵横格栅用压刨刨成同样规格,并拉通线找平。特别是四周的格栅,弹线保持在同一标高上,板与格栅用50mm长钉子固定,板铺完后,用水准仪校正标高,并用靠尺找平。对变形和四周破损的模板及时修整和更换以确保接缝严密,板面平整;模板铺完后,将杂物清理干净,刷好脱模剂。

铺完楼面模板后,要对边梁模板加固。按照轴线控制好边模位置,用方木顶牢,禁止顶到外架钢管上。 并拉通线检查是否平直。

穿梁、板孔、洞口模板:预埋件、预留洞在施工前和安装图详细复核,无误后方能进行施工。在模板和钢筋骨架上画出预埋件和预留洞的标高、几何尺寸和位置用胶合板做成相应规格模盒,盒子内部用方木支撑固牢,安装时, 孔洞模应用铁钉钉牢或用铁线绑牢,并焊钢筋顶侧模。预埋件固定在模板上,预留洞如预留在钢筋上则要用短钢筋电焊固定在钢筋网架上,确保在施工中不会移动。施工完毕的预留洞、预埋件进行复核和验收。

3)模支模架的验收管理

在支架搭设前,应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对需要处理或加固的地基,基础进行验收,并记录存档。

支架所用的结构材料应按规定要求验收、抽检和检测,并留存记录存档。

对支架所用的承重杆件、连接件等材料的产品合格证、生产许可证、检测报告进行复核,并对其表面观感、重量等物理指标进行抽检。

支架搭设完成后,由项目负责人组织验收,验收人员应包括施工单位和项目部二级技术人员、项目安全、质量、施工人员、监理单位的总监和专业监理工程师。

4) 拆模应符合以下要求:

侧模、柱模拆除时的砼强度应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受损伤。

模板拆除时,不应对楼层形成冲击荷载。拆除的模板和支架宜分散堆放并及时清运。

梁底、楼板模板拆除时应根据试块强度,同时参考同条件养护的混凝土试块强度,在达到规定强度要求(见《底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要求》表)后才可以按“隔层拆模”的要求进行模板拆除工作。

在拆除时,一般不得中途换人,换人则必须做好移交工作;每天收工前,对未拆除的部分应及时加固处理。

严禁夜间进行拆架施工。

5结论

上一篇:关于低碳生活的宣传标语口号下一篇:对小学素质教育之拙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