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社区远程教育

2024-06-22

智慧社区远程教育(共8篇)

1.智慧社区远程教育 篇一

石家庄市智慧社区建设案例:

智慧长兴街道新实践——用智慧社区打通优化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2017年,河北小鸥科技有限公司的智慧社区平台——掌上小区在石家庄多个街道建设实践。其中石家庄桥西区长兴街道开展建设尤为突出。智慧社区以网格化管理为载体,以信息技术为支撑,通过搭建智能信息处理平台,构建智慧便民服务平台,完善智能高效管理平台,达到资源有效整合、创新开展工作、高效便捷服务的目的,解决了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手机上有了这个功能,方便多了,办理老年证不用跑来跑去。”家住桥西区西王小区的王大爷拿着刚办下来的老年证高兴地说。王大爷说的这个功能是什么呢?我们从王大爷的手机里看到了这个神奇的功能。王大爷说:“有了这个智慧平台,直接在手机上申请,上传照片就能办理成功,等证出来了,直接去街道拿就行。上岁数腿脚不好,子女又不在身边,实在不能跑来跑去。这样只跑一次就能办好,特别方便!”

街道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桥西区是省会的主城区和老城区,辖区范围大且人口众多,很多居民办事办证需要跑很多地方。自长兴街道办事处以“掌上小区”智慧社区模式开展试点工作起,街道便引进了该智慧社区平台,通过“云网图”技术实现便民、利民和惠民的目标,让居民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难事不出区,居民足不出户,便可享受到各项服务。

“此次老年证的办理通知,就是通过掌上小区平台发布的。”街道工作人员介绍。“以前我们下发通知,就是电话通知各个社区,再由社区分级通知下属小区的楼长,他们挨户通知到居民个人,特别不方便。后来普遍使用微信群,可是总有不加群的居民,还有人加群后屏蔽信息,再加上有的老年人不会使用智能手机,还是会有一部分人不能正常接收通知。”

“直至2016年,我们接触到小鸥科技开发的掌上小区平台。通过几次试用,我们发现用这个平台发通知特别方便,不用来来回回打电话通知没有智能手机的居民。我们只需要在管理后台输入通知,点击发送,关注我们公众号的用户都能收到提醒。没有关注公众号的,后台会通过自动发送短信,拨打语音电话的方式,让全体居民都能收到通知。完全做到通知精准发送。这个平台还有个优势,它可以统计到我们发送通知的阅读量,方便街道查看通知的接收情况。”

长兴街道通过积极践行“社区+”理念,打造石家庄市首家“智慧社区”,为社区居民提供智慧化和人性化的居住环境。在辖区领导的带领下长兴街道为力争成为石家庄市桥西区试点单位而努力。

一、长兴街道基本概况

长兴街道位于石家庄市桥西区,共包括7个社区,分别是:西王社区、南郭社区、景祥社区、西兴社区、石获南路社区、孔寨社区、张营社区。辖区共14582户,居民数量约4.3万人。

二、长兴街道智慧社区建设重点

长兴街道书记智伟力智书记表示:随着社区治理模式的转变,居民由传统的满足日常需求转变为社区生活圈需求,主要包括社区服务、社区文体中心、社区医疗、社区便民生活、社区政府等方面。

智书记认为:如何把准居民需求?构建“一刻钟社区便民服务圈”是开展社区工作的难点。为解决这一难点,长兴街道着眼于信息化的发展趋势,确立了“居民生活智慧化、小区管理智能化、社区服务一体化”的发展理念,通过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以电脑、手机、电子屏幕、自助终端等多种展现形式进行展现。最大力度的整合辖区人力、物力、公共服务等资源,确立了“社区+互联网”的智慧社区新模式。智慧社区的建设实践内容,正在积极推进中。

基层工作都面临着“上面千头线,下面一根针”的问题,而新型的社会管理则是要求“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智慧社区平台建设将围绕五个主要部分来实现新型管理的要求:

(一)互联网+党建

长兴街道打造具有自己特色的“智慧党建”,街道党工委、各社区党支部依托掌上小区平台开展将“支部建到移动互联网上”的智慧党建新模式。

桥西区部队大院居多,党员人数也众多,管理起来比较有难度。以前在党员管理上,通知大家缴党费,上党课,只能挨个打电话通知。有党课学习,还有党员听错了时间没有参加。掌上小区平台可以根据自己社区的情况定制相应的功能板块。街道在党员管理方面设置了属于自己的党建模块,党员在手机上即可进行党务交流与学习。需要交党费和上党课,只需要发一个通知就行。

借助互联网,街道党工委利用信息化的手段,开展日常党建工作活动;通过网上信息服务平台,党组织在及时掌握信息发布、咨询与处理的基础上,可实时对组织内党建工作进行全程监督与管理。通过与党员智能终端的连接,可定期开展“微党课”“学习十九大专题”“党员风采”等的定期的学习和评比活动。将党代表接待日通过互联网实现“绿色通道”,认证党员实现事件上报,形成党员表率,党员引领,使社区成为有温度的社区。

(二)互联网+政务

长兴街道书记智伟力智书记无意间看到了石家庄某知名博主这样一则报道。

再看看下面网友的评论,更是对基层政务工作的拷问,深深触动了智书记这位基层工作人的心。为实现“居民少跑一趟路、少进一扇门、少找一个人、少交一套资料”,让老百姓快速获得社区服务、知晓社区事务、建立畅通的社区沟通渠道,长兴街道结合智慧社区服务云平台,将政府办事办证及公共事务纳入平台。

为实现一号申请、一窗受理、一网通办,强化“一门式”服务模式的社区应用,智慧社区平台积极推进“互联网+政务办理”模式。以云计算和大数据为依托,以手机为终端的服务模式。通过网上办事大厅,可实现对居民常见问题的网上咨询与有关业务办理。通过移动手机端,可实现对通知公告、办事办证、政策宣传、办事咨询等问题的咨询与了解。长兴街道西兴社区居民张师傅,因为工厂倒闭失业在家,年初与妻子商量打算开办一个小餐馆,根据政策要求需要办理“食品小摊点备案卡”,由于材料准备不充分已经来回街道3次都未能办理成功。在街道开通办事办证在线办理功能后,辖区工作人员亲自指导张师傅用手机操作现场办理了食品小摊点备案卡。张师傅对此功能赞不绝口,同时对街道开通的智慧政务功能表示高度的认可;辖区工作人员表示智慧政务的开通不仅响应了无纸化办公的要求,同时也大大减轻了自己的工作量。让“群众足不出户,轻点指尖便能办事办证”。

(三)互联网+服务

依托智慧社区平台,整合社会资源,开辟通知公告、办事办证、在线投票、家政服务、周边商家、惠民商城、在线缴费、车辆限行等服务板块,面向社区居民提供办事办证服务、咨询服务等,建立指尖上的“一站式”服务平台。

居民小李夫妇打算要二胎,在网上搜索街道办公电话,拨打过去要不就是无人接听,要不就是空号。问同事谁和谁说法也不一样,有的说:“国家二胎政策已经放开,什么证也不需要办!”有的说:“二胎证和一胎证一样,但是具体我忘了都带什么了!”正在小李打算跑一趟街道去问个清楚的时候,在楼下碰到邻居小张,小张把智慧社区掌上服务平台推荐给了小李夫妇,小李夫妇通过在线咨询街道客服,轻点指尖,便解决了困扰自己的疑问。

他们还发现在智慧社区服务平台,还可以收到自己小区的通知动态,什么时候停水停电,什么时候有公益体检等等一切和自己日常生活相关的都能一个手机搞定;还可以订阅自己的专属提醒服务,小李表示再也不用为错过父母的生日感到尴尬了。而且智慧社区平台的每周新闻盘点,不仅可以让我足不出户便知社区事,更体现了政务办公的透明化、人性化。

通过基层政府门户,为社区管理者与社区居民之间搭建一座桥梁,将缴费、天气、疫苗提醒等服务接入,让居民可选择性订阅,自动化提醒,增加居民对基层政府门户的持续关注,通过第三方的资源(志愿者、法律援助、家政维修等)进驻,让居民更有效的享受到“政务服务”、“公共服务”和“便民服务”,使其真正达到居民可用、实用、好用的目标。

大数据的来临让我们的社区生活越来越方便,越来越智能。居民只需通过社区公共服务电子触摸屏点击或关注社区微信公众号,即可了解业务办理的有关政策、注意事项、办理流程等内容,关注后可点击相关菜单,进行微服务、在线缴费、车辆限行查询、惠民商城等;通过掌上小区“社区”查询相关的通知公告、了解办事指南、社区电话,通过“社区主页”来了解所在社区及享受的服务,进行每日签到、邻里一家的业余体验,通过“服务”点击获取生活缴费、车辆限行、周边商城等信息服务,真正为群众提供全覆盖、全过程、全天候的便捷优质的服务,打造“一刻钟”便民服务圈。

(四)互联网+协调治理

街道党工委把网格定位在“问题一线、民心一线、工作一线”,深化拓展网格化管理服务模式。“纵横交叉”的设计理念,使信息全网覆盖,惠及居民。形成以“网格化社会治理平台”为基础,通过将管理辖区按照一定标准划分的形式,形成单元网格,从而将人、地、物、事、组织等内容全部纳入其中,实现实施的精细化、信息的便捷化、管理的动态化,网格化信息管理平台的搭建俨然成为城市管理方式的一种革命和创新。

“我们小区垃圾堆积如山,十来天无人清理,不仅发出阵阵恶臭甚至影响道路通行”。长兴街道孔寨社区居民王大爷将所看到的垃圾拍照(并加以简单描述后)上传至手机端公众号,上传后网格员在管理后台即可看到,通过现场审核与事件上报来进行处理。然后,网格员根据事件类型上报到区环保局,环保局根据所在网格的负责人到现场处理,处理后将处理结果反馈至区政府办,同时区政府办管理后台对事件的每个处理环节可以进行监督。让“群众不出门,轻点指尖便能解决问题”。

(五)互联网+社区互动

长兴街道为了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多样化的服务需求,街道党工委不断探索,撬动民间组织力量,以社区为平台、社区居民为核心、社区组织为载体、社工为骨干、志愿者为链接的五社联动新格局,引导多方力量参与社区治理,丰富社区生活。把丰富多彩的社区生活放上指尖,实现全民共享,全民互动让辖区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长兴接到南郭社区书记表示辖区内人口老龄化严重,且公共文化设施基础薄弱,很大一部分人退休老人休闲娱乐得不到满足。针对这一特点,社区免费为他们提供练习场地,联系志愿者开办京剧大讲堂,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社区文艺活动。文艺队日常练习的照片、视频都会上传到智慧社区,看到的居民越来越多,也有越来越多的居民参与进来。他们在智慧社区平台交流互动,邻里之间更和谐,社区文艺氛围更浓重。

三、智慧长兴取得的成果

智慧长兴自建设使用以来,覆盖了60%以上辖区居民,间接覆盖了辖区80%以上家庭。与居民密切相关的通知公告送达率超过90%。居民关注的办证流程、政策法规、通知公告皆可以在“智慧长兴”服务平台的“政务服务”板块进行了解,对居民而言,实现了“少跑腿,办实事”的目标。

对街道和居委会而言,实现了对辖区情况的智能高效的收集与管理。大大提高了基层工作人员的通知和联络效率,节省了人力和时间成本。同时社区网格员利用手机版信息平台,第一时间将收集社区矛盾纠纷、治安安全隐患、环境卫生等方面信息上传报送到社区信息平台指挥中心,指挥中心再对收集到的各类情况和问题及时分类分流到各职能部门,推动问题快速办理解决。从而实现管理智慧化,提升居民幸福感。

同时街道广泛发动党员群众通过平台反映诉求,切实做到各项惠民项目居民提、大家议、群众定、党委办,结果在网上公布,进一步提高辖区群众参与公共事务的积极性,将“党建引领、精准惠民”的宗旨发挥到极致。

智慧长兴还建设了线下数字服务大厅,在原有的办事大厅内将线上与线下业务相结合,各大屏滚动展示了线上线下居民咨询与工作人员答疑互动结果、长兴辖区概况、办事指南等模块,让线上和线下的交互体验更加直接。让工作人员与居民之间形成有温度的沟通与交流,为不断提升街道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打下良好基础。省民政厅领导多次参观调研桥西区长兴街道打造的智慧社区管理新模式,对“社区+”的智慧化管理模式表示认可和赞同。

2018年,掌上小区平台将迎来更大的变革,全面升级改造为鸥社区平台。新的平台在智慧社区建设上将更安全、更符合街道自身特色,对用户的界面更友好,便民惠民板块也将更多样化。

长兴街道社区将与小鸥科技一起,立足本地,在提供本地化服务的基础上,通过探索与创新,专注打造服务新模式,力图实现“想民所想、忧民所忧、不忘初心、用心为民”的终极目标,真正做到服务于民,便利于民。

2.智慧社区远程教育 篇二

1 现实状况:智慧社区建设提升社区治理水平

近年来,碑林区积极适应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围绕碑林区“建设国际化大都市核心城区”的总体定位,坚持高标准建设、高质量服务、精细化管理、全方位提升的工作思路,以推进社区信息化建设为抓手,自主开发建设覆盖全区8个街道、100个社区的“碑林智慧社区管理服务系统”,该系统是在碑林区一院一图、一户一档、一格三员社区网格化管理模式和数字地理信息系统之上,运用三维仿真技术开发的社区管理服务软件[1]。一是促进了辖区行政资源有效整合。二是促进了社区管理服务精细化。三是促进了社区便民服务水平的提升。四是促进了公共管理信息化的延伸运用[2]。

2 问题分析:社区公共服务模式的困境分析

2.1 管理困境:社区公共治理的碎片化

我国社区公共服务管理低效率且具有行政化。由于社区服务主要由街道办事处或区级政府投资建设,使其具有政府机构的行政功能,缺乏成熟的管理模式和营运资金,影响社区公共服务功能的发挥。长期以来区一级职能部门比较多的集中了城市管理的人、财、物等资源配置的权利,城市管理的重心也主要集中在区级层面,由于现行的部门型垂直管理体制的作用,社区之间以及社区内部管理无法形成联动效应,部门之间信息缺乏有效沟通反应能力滞后,极易产生信息屏障。同时,社区工作人员面对不同的上级职能部门,政府内部条条分割职责交叉,各部门之间还未建立完善的信息共享机制,因此,区级政府内部管理呈碎片化。碑林区智慧社区门户网站服务平台建设初级阶段,仍然处于分散管理的状态,缺乏城市各部门一体化集约化的规划建设、设计和管理,导致投资有所浪费,资源出现闲置,多部门之间信息无法共享,因此整体效能不高。

2.2 需求困境:居民需求导向的模糊化

随着社区覆盖面的广度不断扩大,居民层次更加复杂多样,社区公共服务供需结构内部出现非均衡。居民对公共服务数量和质量的需求逐渐差异化,要求服务的供给方量体裁衣地提供个性并且优质的服务从而满足其切身需求。然而,由于碑林区居民大多数不善于表露个人需求倾向,加之社区公共服务供给趋于行政化,供需主体间信息不对称,参与居民分布不平衡,不同年龄差异、收入层次、文化教育程度的居民参与社区服务管理存在具体而微的差距,因此需求导向模糊混杂,指向性公共服务供给效率低下。碑林区地处西安繁华城区,覆盖社区广泛,流动人口以及多层次人员需求差异大,由于智慧社区公共服务的初步建立,居民需求反馈收效甚微。另外,目前居民所表达的需求只是其多项需求中一小部分,难以形成行之有效的“需求—反馈—服务”机制,居民的差异需求反馈无法向服务供给者精准地传递,区政府收集信息的能力和范围也有限,供需过程出现断层,导致政府会凭借主观臆断作出形式化的供给决策,无法将有限的公共服务进行最优化供给[3]。

2.3 供给困境:多元主体间合作治理的薄弱化

社区公共服务供给主体方单一限制,缺少社会组织与公众的有效参与。社区服务多以满足居民生活基本需要为目的,从发达国家经验来看,社区公共服务需要由布局合理、门类齐全、素质较高的社会组织来承接。近年来,一些私营企业、志愿组织或个人等主体逐渐加入到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当中,弥补了政府服务之不足。但由于处于发展的初始阶段,相互之间问责机制不健全,还处于无序状态,在资金、税收和人才方面都没有对应政策支持,导致社会资本融资渠道阻滞。同时由于政府及其成员的经济理性,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不能准确了解公众的真实需求,导致公共服务的过剩供给。碑林区政府近年来加大政府购买力度,不断规范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流程,但在绩效评估和政策支持方面还缺乏机制保障,一些社会组织功能不健全,比如碑林区老年护养院等行业水平层次不齐,相关资质审核和卫生许可也没有统一标准,因此多数服务机构未能得到居民的一致认可。

3 对策建议:智慧社区下公共服务创新的对策研究

3.1 政府职能转变的变常态化推进

社区公共服务仅仅依靠政府的自身力量远远不够,社区建设去行政化是趋势,解决社区居民归属感和社区意识需要居民自身参与和互动。社区公共服务发展迫切需要最大限度地集合社会资源,鼓励个体私营等企业进入社区公共服务行列,培育专业化社区服务项目,增加再就业岗位。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经验,加快行政理念转变,将服务、责任、透明、参与等现代公共行政理念与智慧社区建设以及政府职能转变有机结合,是互联网+时代对政府自身服务方式和职能转变的更高要求。因此,一是在社区公共服务方面政府转变政府职能,实行新型社会管理模式,把大量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从政府机构中分离出来,转移给社会组织或服务中介机构,形成市场化社会服务体系,从而更加贴合居民需求,有利于提升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二是完善政府公共服务部门的整体性和均衡性,建立职能部门统筹合作协调机制,加强各部门之间联动互通的一体化信息机制,破除“信息孤岛”现象,最大限度提高公共服务综合品质。

3.2 居民需求表达的智慧化导向

解决社区居民生活服务需求与服务供给非均衡问题,是智慧社区公共服务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针对偏好存在差异的居民,智慧社区通过运用信息化平台精确采集个性化的需求偏好和服务要求,经过系统感知和整合匹配,可以为社区各项工作提供数据支持和预测辅助,实现服务信息主动为居民推送和精细化供给,居民利用智能手机和微博微信等新型互联网终端,延伸社区管理、政务处理,对不同人群提供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服务内容,使居民不拘泥于低层次的静态网页浏览或信息发布,提升至业务处理和智能终端定制化服务的层面,有助于将公众利益偏好注入公共服务供给决策中去,从而使公众真正参与到整个公共服务的决策过程中。因此,碑林区智慧社区管理部门对民政部门、各科室和社区业务必须进一步进行分类梳理,创新服务管理模式,提高服务管理的效率,实现社区一站式服务,社区经费管理、综合整治维稳、社会救助等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职能。

3.3 社会组织参与的多样化融入

以政府购买形式培育参与公共服务供给的社会力量,为民间资本进入提供优惠政策。政府向社会购买公共服务,是把原本政府生产公共服务的功能转移给了市场与社会。适合由社会组织提供的服务和解决的事项,交由社会组织承担,形成多中心、互为补充的供给结构。在智慧社区建设的过程中,对于一些公共服务,也可以采取特许经营的模式,允许其在一定期范围内经营,政府可以与企业、非营利组织形成合作伙伴关系,在资源上取长补短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推进公共服务效能提升。为此,碑林区既要通过社会组织及时、跟踪服务,还要积极鼓励和引导多方参与,对与社区居民生活关系密切的服务,采用多渠道融资、多形式运营,充分吸收民间资本参与的市场化运营模式。

摘要:在对西安市碑林区智慧社区建设进行研究实践的基础上发现,社区治理能力有所创新,治理水平有所提升,但依然存在管理困境、需求困境和供给困境等问题,提出要从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完善居民需求表达、鼓励社会组织参与和强化社区管理体制等方面,创新社区公共服务规范化管理。

关键词:公共服务,社区管理,创新

参考文献

[1]张文.百姓需求户户建档便民热线全天服务——碑林区创新基层社会管理服务模式[N].西安日报,2011-08-09(001).

[2]张锐昕,杨国栋.网络时代西方国家政府职能转变:动因、对策及启示[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3.智慧社区远程教育 篇三

目前,包括北京、上海在内,全国各省区均有城市被纳入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在贵州,铜仁市、六盘水市、贵阳市乌当区被纳入2013年国家首批智慧城市试点;随后,贵阳市、遵义市(含仁怀市、湄潭县)、毕节市、凯里市、六盘水市盘县等被列入2014年国家第二批智慧城市试点;2015年,安顺市西秀区被纳入第三批智慧城市试点。

“互联网+智慧城市”的建设,让城市的管理者有了自己的“ERP”,通过信息化系统大平台,实现了政务、交通、教育、医疗、旅游、治安管理等功能的集成,既为职能服务部门提供了信息化管理的工具,又让人们能够快捷地分享和使用各种信息,同时还通过大数据的优化算法提升了城市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可谓一举数得。

在智慧城市建设中,智慧社区就像一个个细胞单元般必不可少。如果说智慧城市的建设是“高大上”,那么智慧社区的建设应用则是“接地气”——通过优化基础设施布局,建设社区基层信息化平台,智慧社区可以24小时全天候为社区居民提供各种安全快捷的民生服务。

利用智慧社区信息化平台提供的大数据,人们还探索出社区基层管理治理方式的创新——从治理向服务转变。通过社区数据采集及分析,让大数据的“政用、商用、民用”形成新的业态产品来提供社会服务、公共服务等供给侧创新,真正做到“创新供给,激活需求”;通过提升社区自治和服务能力,充分开发社区资源,使政府和企业聚力,把公共服务和民生结合,打造出社区政务服务的云平台,实现了社区服务延伸到“最后的100米”;通过增强社区便民利民智能化水平,使得社区治理的供给侧服务平台化、扁平化,实现上下联动、流程透明、管控精准、服务便捷。

在智慧社区里,每一个居民都可以通过网络客户端和手持终端的APP应用,深度参与、随时随地互动,为社区的建设发展建言献策,尝试社区自治,开放共建共享,真正实现“人人都是社区的主人”。随着社区居民的不断参与,逐步建立起邻里互信,通过居民个人历史数据分析,建立起居民征信平台,推进和发展社区“共享经济”。从社区安全的网格化管理应用到社区智慧政务服务,从居民家庭的智能家居到物业的家政服务,从大健康大养生到居家养老,从社区商业到周边的服务业态……这些,都能让人充分领略到智慧社区网络的魅力,体验信息智能化的便捷,既规范了管理,也方便了居民。

4.智慧社区项目方案 篇四

一、建设目标

在“智慧城市”整体框架下,紧扣全区社区体制改革方向,以居民为中心、以服务为导向,将各部门延伸到社区的业务系统进行整合,着力构建覆盖全区、分级管理、上下衔接、基本功能与特色应用相结合的社区综合管理和服务系统,全力拓展便民服务内容和领域,改进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方式,重构社区管理与服务的形态与流程,为广大居民提供政府服务协同化、社区管理智能化、居民生活便捷化的生活环境,切实有效提升社区居民幸福感和满意度。

二、建设原则

一是统筹规划,分级负责。区主管部门负责顶层设计、统筹推进,区有关部门、镇和社区负责推广应用并根据实际完善功能。

二是资源整合、条块联动。整合共享全区各级网络、信息资源,纵向实现区、镇、社区所有管理服务事项联通办理,横向实现各部门、各镇信息系统数据交换和共享。

三是先行试点,逐步推广。选择典型社区先行试点,完善实施路径和方法,形成长效运营管理机制,加快推广应用覆盖全区。

四是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建立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推进体系,发挥政府在规划建设、运行管理和经费保障方面的引导作用,鼓励社会组织和企业参与建设。

三、任务分工

(一)提升社区信息化基础支撑能力

1、完成社区信息基础设施。整合社区网络,结合政务外网提升扩容工程,实现区、镇、社区(村)三级联网。提高社区用户互联网宽带,加快推进公益免费WIFI网络建设,部署信息显示屏等自助设备。(牵头单位:区智慧办、区工信局、区发改局;责任单位:区委组织部、区民政局、区人社局、区农工委、区气象局、区科协、各镇等。完成时间:20--年12月)

2、整合共享社区信息资源。完善社区基础信息采集交换平台,融合智慧高淳公共信息平台建设,进一步完善社区基础数据共享交换标准和流程。结合各部门延伸至社区的工作需求,推广应用低保核对、不动产登记等业务模块,建立社区信息动态交换机制。(牵头单位:区智慧办、区民政局、区发改局;责任单位:区住建局、区人社局、区计生局、区残联、区公安分局、区司法局、区城管局、各镇。完成时间:20--年12月)

(二)建设智慧社区综合信息管理服务平台

3、建设镇级政务服务系统。实现数据接轨承接,以及系统推广应用,畅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并以“前台一口受理、后台分工协同”为原则,整合各部门业务系统,优化办事流程,实现公共事务通办、联接联办。(牵头单位:区政务中心、区智慧办、区民政局;责任单位:区人社局、区计生局、区残联、区住建局、区公安分局、区司法局、各镇。完成时间:20--年12月)

4、建设社区事务支持系统。建设智慧党建,规范综治三级信息化平台建设,完善社区事务协商(投票)、社区志愿者管理服务、社区事务跟踪管理、社区内部协同工作平台及社区日志、台账等应用系统,整合社区党建、综治等业务系统。构建网格化管理体系,实现对社区人员、部件和事件信息的三维、可视、动态管理。(牵头单位:区民政局、区智慧办;责任单位:区委组织部、区综治办、区人社局、区计生局、区残联、区公安分局、区城管局、团区委、区妇联、各镇。完成时间:20--年12月)

5、建设社工工作量化考评系统。依托镇、社区各类系统产生的业务、服务数据,推广应用社工工作考评系统,形成社工管理和服务工作全面、准确、量化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牵头单位:区民政局;责任单位:各有关单位、各镇。完成时间:20--年12月)

(三)深入推进社区信息惠民服务应用

6、拓展社区信息惠民综合应用。根据社区居民需求,应用如拼车、二手物品交换等符合社区特点的居民互助信息服务。建设社区公益捐助系统,组织和引导针对社区内受灾家庭、弱势群体的公益慈善服务,推进新型社区邻里关系形成。实施社区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建设标准化社区文化活动室和星级农家书屋。(牵头单位:区民政局、区智慧办、区文广局;责任单位:各有关单位、各镇。完成时间:20--年12月)

7、提高物业管理智能化水平。推进社区安防应急体系建设,综合运用信息化手段发布气象灾害预警、应急避难场所、民防设施地理位置等方面信息。推进社区车辆智能化管理、水电气远程抄表、有毒有害气体检测预警、电梯安全监测等系统建设。(牵头单位:区住房中心;责任单位:区城管局、区民政局、区公安分局、区气象局、区住建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各镇。完成时间:20--年12月)

8、推进社区商业增值服务。围绕社区居民生活需求,规范引导各类企业、社会组织,开发建设生活信息发布、搜索、交易平台,提供家政、配送、教育、健康等增值服务,进一步提升信息化服务水平。(牵头单位:区民政局、区智慧办;责任单位:各镇。完成时间:20--年12月)

四、组织实施

(一)推进计划

1、调研启动阶段:20--年5月至20--年6月。完成对现有社区业务系统和资源的详细梳理,开展建设方案深化设计工作,对接南京已有的统一平台技术标准。

2、试点推进阶段:20--年7月至20--年8月。选择信息化基础较好、具有代表性的2个城市社区和2个农村社区进行智慧社区试点运行工作。

3、应用推广阶段:20--年8月至20--年12月,根据试点情况对平台进行整改和完善工作,并逐步在全区所有社区的推广应用。

4、持续完善阶段:20--年1月以后,在继续完善社区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上,鼓励支持社区及相关服务组织创新应用,进一步拓展公共服务与增值服务。

(二)保障机制

1、加强组织领导。在区委、区政府领导下,各镇、各相关部门分工协作,保障智慧社区网格化管理服务队伍,形成智慧社区建设长效协调推进机制。针对相关工作任务,加快推进智慧社区综合信息管理和服务平台建设,确保平台尽快上线并推广应用。

2、落实资金保障。各镇、各相关职能部门安排专项资金并建立动态保障机制,落实智慧社区建设和维护相关经费。同时充分发挥市场作用,积极探索政府搭台、企业运作、社会参与的多方投入机制。

3、营造创新氛围。各镇、各相关部门加强对全区智慧社区建设宣传和普及工作,鼓励支持探索创新特色功能,充分利用先进信息技术完善社区便民应用,因地制宜推动智慧社区建设向纵深发展。

5.创建智慧社区的思考 篇五

智慧社区是社区管理的一种新理念,是科技发展、提高生活品质的新形势下社会管理创新的一种新模式。智慧社区是指充分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集成应用,为社区居民提供一个安全、舒适、便利的现代化、智慧化生活环境,从而形成基于信息化、智能化社会管理与服务的一种新的管理形态的社区,所以,智慧社区首先必须是智能社区。

一、“智慧社区”的概念

2011 年伊始,地方“十二五”发展规划陆续出台,许多城市把建设智慧城市作为未来发展重点。例如,上海市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率先建设智慧城市,北京在“十二五”期间将全面启动智慧城市建设工程,天津市政府在“十二五”规划纲要的报告中提出打造“智慧天津”的宏伟蓝图,武汉市政府面向全球顶尖机构征集“智慧城市”顶层设计方案等。借力“十二五”开局之年,中国越来越多的城市加入到构建智慧城市行列,据统计,自2008 年IBM 推出智慧地球概念后,我国已有长沙、无锡、宁波、广州、沈阳、南京、西安、重庆等二十多个地区提出建设智慧城市,智慧城市将持续成为国内城市发展的新热点和方向。智慧城市包含几大块:智慧交通提高出行效率降低出行成本,智慧医疗提高医疗服务,智慧政务提高政府行政管理服务能力,智慧社区向社区居民提供全方位综合信息服务,这些方面构成了整个智慧城市综合体。

智慧社区指的是以住宅小区为平台,将网络通信、智能家电、家庭安防、物业服务、社区服务、增值服务等整合在一个高效的系统之中,为小区住户提供安全、舒适、便捷、环保、智慧化和人性化的居住环境。

智慧社区充分借助电子信息技术,涉及到智能楼宇、智能家居、安防监控、智能社区医院、社区管理服务、电子商业等诸多领域,在新科技创新和信息产业技术的发展下,充分发挥信息通信(ICT)产业发达、RFID 相关技术领先、电信业务及信息化基础设施优良等优势,通过建设ICT 基础设施、认证、安全等平台和示范工程,加快产业关键技术攻关,构建社区发展的智慧环境,形成基于海量信息和智能过滤处理的新的生活、产业发展、社会管理等模式,面向未来构建全新的社区形态。

二、5A 智慧社区的发展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城市管理信息化建设也在不断发展,从最初的网络互连城市到依托地理空间信息公共平台、遥感技术和仿真模拟技术建设的数字城市,再到利用现代信息通信技术和科学的安全技术防范系统构建城市综合治安防控系统满足治安管理、灾难管理、城市管理、交通管理、应急指挥等需求的平安城市,再到通过各种传感器终端、智能感知设备和泛在网络接入进行城市运行体征监测、预警和管理的智慧城市,再到未来可以基于政府管理、社会民生、经济发展各方面的海量信息资源体系和智能处理技术构建实现智能城市管理的智能化城市,不断发展形成面向未来构建全新的城市形态。

“智慧社区”既是社区建设的一种理念思考,也是新形势下探索街道公共治理的一种新模式。它以智能、人文、服务为理念,以“管理精细化、服务人文化、运行社会化、手段信息化、工作规范化”为建设思路,以统筹各类服务资源为切入点,以满足社区居民、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的需求为落脚点,以信息化技术手段为支撑,努力在广内地区构建涵盖社会管理、社会服务、社区建设、社会动员、社会组织、社会领域党建等于一体的智能化综合信息服务管理平台。依托这一智能化的社会服务管理平台,一方面创新管理手段,促进街道工作的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同时创新服务模式,为辖区居民和单位、社会组织提供人文 化、多元化、社会化的公共服务,使其感受到智能生活的新体验,享受到一种“全响应”智慧状态,真正实现“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在服务中体现管理”,工作目标是全力打造“生活

服务更便捷、生活环境更优美、生活状态更和谐、幸福指数更提升的智能、人文、宜居的现代新型社区。

三、智慧社区的功能

(一)总体要求

通过采用现代电子信息网络科技,如:互联网络技术、综合信息集成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以及家庭智能化技术等,进行精密设计、优化组合,精心建设高尚智慧社区,提高住宅高新技术的含量,满足21 世纪人们居住的现代化、绿色环保的生态环境。智慧社区采用了先进、适用、优化组合的成套技术体系和设备体系,建立一个安全舒适、方便优雅,集家居自动化、购物电子网络化、通讯自动化、物业管理自动化等的高尚数字社区。

(二)建设要求与技术发展

1.系统硬件

数字社区的硬件有信息网络设备、计算机、公用设备、电子器材等。随着社会与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数字社区物业管理数字社区的规模、自动化程度不断扩大和提高,用户的需求也不断变化。因此,系统的硬件充分考虑了未来可升级性。在充分考虑先进性的同时,硬件系统立足于用户对整个系统的具体需求,优先选择先进、适用、成熟的技术手段。网络化的目的是实现设备资源和信息资源的共享。因此,计算机网络本身应具有开放性,并应提供标准硬件接口。用户可根据需求,对系统进行拓展、更换或升级。计算机网络选择和相关产品的选择要以先进性和适用性为基础,同时考虑兼容性。系统设备优先选择已有国际标准 设计、生产的标准化设备,避免因兼容性差造成系统难以升级或拓展。

2.系统软件

系统软件是智慧社区管理的核心,它的功能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系统的水平。系统软件包括:计算机及网络操作系统、应用软件及实时监控软件等。系统软件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系统软件应操作方便采用中文图形界面,采用多媒体技术,使系统具有处理声音及图像的能力。系统软件符合国家、行业标准,以及国际标准,便于多次升级和支持新硬件产品,系统软件具有可扩充性。

3.智慧社区结构

智慧社区建立网络化的统一管理平台,数字社区的各项功能通过模块化的结构来实现,功能模块的种类和数量根据社区的实际需要决定,综合管理平台的核心模块与各子系统模块采用统一的接口和通信协议,保证系统的兼容性和可扩展性。

主要建设有:

a.综合网络信息系统集成平台

b.智能物业管理平台

c.智能家居应用集成平台

d.智能管理控制中心与网络数据中心

(三)无线数字社区

“无线城市”的概念自2004 年7 月在美国费城首次被提出以来,得到了世界上许多城市的积极响应,已逐渐成为一种发展的潮流。至2007 年底全球已有近300 个城市建设了无线城市试验网或运行网络,我国的北京、上海嘉定区等地也已提前宣布推出无线城市,并向用户提供宽带无线上网业务。这些已经建设的无线城市,均以WiFi 技术为基础,辅以WiFi Mesh技术,通过建设覆盖城市的无线宽带网络,为政府、企业、个人用户提供无线上网服务,以提升城市的信息化水平和数字化水平,满足人们随时随地无线上网的需要。

无线数字社区是指利用Wi-Fi, WiMAX 等无线接入技术和3G 通信技术相结合,为社区内的居民提供无处不在的宽带网络链接,并基于无线网络、地理信息系统、综合业务管理平台、智能化生活平台等基础设施,为社区居民提供丰富的应用服务,实现社区内的居民在任何时

间和地点都能够安全、方便、快捷、高效地获取综合信息、替代通信、生活辅助、企业运营支撑等多种服务;另一方面,无线数字城市内借助无线技术与3G 通信技术的高带宽、低成本、网络部署快、带宽利用率高等特点,迅速满足社会发展对无线化的和数字化的需求,提 供具有更高的易用性、移动性、便捷性的信息服务。

(四)智能家居

智能家居是指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综合布线技术,将与家居生活有关的名种子系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通过统筹管理,让家居生活更加舒适、安全、有效。近年来信息化的高度发展,通信的自由化与高层次化,业务量的急速增加与人类对工作环境的安全性、舒适性、效率性要求的提高,造成家居智能化的需求大为增加。在技术方面,由于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发展与电子信息通信技术的成长,也促成了智能家居的发展和成熟。智能家居是一个多功能的技术系统,包括可视对讲、家庭内部的安全防范、远程的视频监控、家居综合布线系统、照明控制、家电控制、室内环境状况监测和设备控制、声音监听、家庭的影音系统,还有包括远程医疗、远程教学等。

(五)集成化的楼宇管理平台系统

集成的智能化管理系统,是指在物业楼宇管理中,运用现代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通信技术等高新技术和相关的设备系统实现对物业及物业设施、设备、物业环境、物业消防、安防等的自动监控和集中管理,实现对业主信息、报修、收费、综合服务等的计算机网络化管理,以完善业主的生活、工作环境和条件,以便充分发挥智能物业的价值的物业信息管理平台。

(六)三网并一互联网电视

互联网电视是指IPTV,也叫或称为交互式网络电视,以宽带网络为载体,以视音频多媒体为形式,以互动个性化为特性,为所有宽带终端用户提供全方位有偿服务的业务。

6.智慧社区APP软件提案 篇六

“家视界”是一款深度构建定制的社区类移动端APP,它将(*进出小区)、社区服务、社区物业、社区商业、社区社交、社区活动、社区家政、社区养老、社区教育、社区互助、社区配送、社区援助等诸多社区生活方面的帮服整合在一起,为社区住户带来便捷与实惠。“家视界”客户端应对各种手机及平板电脑等移动客户端有良好的兼容性。“家视界”对小区住户而言,整合了小区的周边所有帮助与服务,打开客户端,即可了解社区政策变化、小区物业服务、周边商家促销活动等,与小区其他住户互动,极大的方便了社区住户的日常生活。对政府中街道、社区这种底层管理提供数据平台管理功能,对社区人口变化实时监察。对于物业公司而言,一方面可以提升物业服务质量,提高物业公告等信息覆盖率,另一方面,可以节约人力成本。对周边商户,可获取经济效益。

二、详细需求:

本应用要求同时开发安卓、苹果两个前端应用,及后台数据库的建立与支撑。

(一)物业服务

1、通知公告:由物业公司通过管理后台发布,能将最新的物业通知推送到用户手机桌面,实现物管信息的即时推送,点击即可查看详情。

2、物业员工:由物业公司通过管理后台发布物业员工信息,便于业主联系。

3、费用查缴:物业费查缴、停车卡续费、水电费查缴、预缴物业费、预缴水电费、费用记录查询、缴费历史查询等

物业公司可以把账单后台导入,支持execl等标准格式,提供模板,接入第三方支付(如支付宝)

4、投诉报修:业主可以通过在线的投诉保修外,还可以通过拍照的方式把要投诉的内容实时上传到物业的运营中心,物业会及时地处理。

5、在线服务:业主可在线对社区信息进行咨询,提出意见和建议,并可通过APP实现预约服务。

(二)社区专题

1、组织活动:物业和业主可以发起活动。

2、二手买卖:专门为业主提供的二手物品交易功能。业主或租户可以发布、查找二手电脑、二手手机、二手家电、二手家具、二手设备等二手闲置物品信息。

3、寻人寻物:寻人启事、寻物启事、失物招领

4、房屋租赁:出租房屋、求租房屋

5、拼车互助、法律援助

(三)商家服务

1、周边商家:APP将自动定位到住户居住的小区附近,以地图的方式,展示住户小区周边商家信息。

以列表形式,为住户提供社区周边商户的基本信息,例如:地址、电话、营业时间等信息,方便住户用于叫外卖、服务咨询用。

2、商家认证:需人工验证商家信息,确保商家信息无误,并法定责任人实名登记方可加入,以便用户放心使用!

3、手机开店:允许社区用户用手机开社区服务的(微)店,在小区里就能做生意!

(四)邻里交流

业主可以加入社区论坛(以及下设的各种专题群,可后台导引),浏览小区邻居所发表的帖子,您自己也可以方便地发表新帖,回复其他人帖子,是小区沟通交流的平台。或者参考微信朋友圈的方式,只能看见添加好友了的人写的内容,用户可以发送文字、图片等组成的内容,促进社区邻里间的交流互动。

三、验收标准

1、完成以上的基本功能需求;

2、提交相关的源代码;

3、提交相关的开发文档;

4、确保合同签订的条件履约。

四、团队要求

1、需要提供UI设计和界面制作;

2、如有深度合作,需有工作人员能够驻场工作;

3、有能力对接智能门禁等硬件的接入;

7.智慧社区建设思考与探索 篇七

1.1 社区信息化是城市信息化的一部分

社区是“区域性社会”或者“社会区域共同体”的简称, 是社会学里面的一个基本概念。社区在不同国家、地区有不同的定义和范围。一般在我国, 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的所辖区域, 以及一些包含配套服务设施的单位大院、居民小区都被称为社区。从城市管理学的角度, 社区是国家公共权力在城市延续的最基层, 是城市管理的起点, 也是城市居民获取公共服务的基本单元。我国的社区一般可分为法定社区、自然社区和功能社区。其中自然社区指城市居民长期共同生活形成的物理上的聚集区, 例如住宅小区、居民小区等。本文重点讨论智能化、智慧化在自然社区中的应用发展前景。

城镇化的快速进程, 一方面以现代技术构建了城市, 另一方面也对传统城市造成冲击, 人们被动的投入巨大的、复杂的城市系统中, 越来越依赖于社会。社区作为城市居民的社会交往、生活生产场所之一, 使城市居民感受到自身的存在以及相互之间的依赖关系。大量的商业、流通业, 特别是与日用消费相关的部分, 在社区中普及发展。社区的整合功能使信息传播交流, 增进人们相互了解, 促进社会稳定和谐。

社区过去、现在都是城市的基本单元, 智慧社区则将成为未来智慧城市中市民生活和工作的基本单元。智慧社区将是一个开放性的复杂系统, 社区在有限、固定的地域范围内, 通过信息化的汇聚发展, 塑造人性化空间。一些产业通过信息化、分散化与居住环境融合, 使社区不再仅是传统的居住中心, 在某种程度上也成为智慧城市社会形态重构的重要角色。

1.2 技术发展为智慧社区提供基础条件

《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文件中提出了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在内的七大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新一代信息技术”分为六个方面, 包括下一代通信网络、物联网、三网融合、新型平板显示、高性能集成电路和以云计算为代表的高端软件技术。其发展的主要战略内容是“加快建设宽带、泛在、融合、安全的信息网络基础设施, 推动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核心设备和智能终端的研发及产业化, 加快推进三网融合, 促进物联网、云计算的研发和示范应用。着力发展集成电路、新型显示、高端软件、高端服务器等核心基础产业。提升软件服务、网络增值服务等信息服务能力, 加快重要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大力发展数字虚拟等技术, 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通信信息网络是现代城市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 是一切信息系统建立的基础, 是实现信息化、智慧化的前提条件。大力发展新一代通信信息技术, 建设覆盖城市的宽带城域网络, 提供有线电视的普遍服务, 逐步建设和完善社区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促进信息资源共享共用, 有利于推进社区信息化服务和智慧社区建设, 将对城市经济和社会现代化发展将带来深远影响。

2 智慧社区的内涵与前景

2.1 智慧社区的内涵

智慧社区目前尚没有统一的理论定义和实践范围。从应用的角度看, 智慧社区是指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 融合多种网络资源, 覆盖智能建筑、智能家居、视频监控、健康医疗、物业管理、数字生活、能耗管理等诸多领域, 融合构建社区的人文、生活、经济环境, 形成基于海量信息和智能处理的新的社区管理模式, 以及面向未来的全新的社区形态。

2.2 智慧社区的特征

从服务角度看, 智慧社区具有以下几个典型特征, 例如:

(1) 家庭信息化服务。

互联互通:每个家庭普及信息化系统并与社区信息化系统互联。

互联网接入与服务:充分利用互联网网络资源, 实现从社区信息服务、物业管理服务、小区住户信息交流等局域网功能到访问国际互联网、接收证券行情、旅行订票服务、网上资料查询、网上商务等各种互联网功能。

家庭管理服务:实现劳务预约、日程管理、能耗管理、饮食管理、递送服务等。

(2) 家居智能化服务。

家庭安全服务:通过红外、超声波、微波、激光等传感器控制计算机软件, 联结110报警机, 实现自动防盗报警;通过温度、烟雾、煤气、氧传感器及环境自动调节器 (加温、加湿、空气清新、加氧和空气负离子) 的测量和分析, 进而控制各种设备、装置, 并外传报警执行119, 实现自动消防报警;门禁、对讲、远程医疗求助等。

设备自动化服务:对家用电器设备的自动控制, 对水电气的阀门控制, 对门窗、窗帘、水处理系统、照明系统、通风系统、采暖设备、空调等统一管理。

(3) 社区管理服务。

社区安全服务:实现小区数字化监控, 电子巡更及边界自动报警, 防盗及消防报警, 对出入口进行信息化控制。

物业管理服务:对住户信息进行管理, 便于联系和信息传递, 可以方便地对管理人员进行调度。在管理中心接到报警信号后, 能迅速判断报警地点和报警类别以及住户的姓名等信息。实现自动化物业收费、访客管理及绿化管理等。

低碳环保服务:通过能耗统计、恒温恒湿控制、路灯控制、新能源利用等对社区进行用能管理, 打造整体资源节约型社区, 为用户提供健康舒适的生活方式。

2.3 智慧社区的前景

智慧社区是建筑艺术、生活理念与信息技术、电子技术等现代化技术的完美结合, 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加安全、舒适、方便、快捷和开放的智能化、信息化的生活空间。智慧社区依赖高科技, 实现了回归自然的环境氛围, 促进了优秀的人文环境的发展, 并依托先进的科学技术, 实现社区管理服务运行的高效化、节能化和环保化。

智慧社区采用多元信息处理、传输、监控、管理以及系统集成等一系列高新技术, 实现服务、信息和系统资源的高度共享, 实现以人为本的建设思想和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经济目标。一个智慧社区应具有以下的感知表现:

(1) 安全、宁静、整洁、舒适的社区生活环境。

(2) 回归自然的社区居住环境。

(3) 优秀文明的社区人文环境。

在智慧社区, 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进行电子购物、网上医疗诊断、参观虚拟博物馆和图书馆;可以方便切换观看不同信息娱乐节目;在异地可遥控家里的电器设备, 并查看电器设备状况和安全状况;当家中有任何紧急状况发生, 如:盗警、火警、煤气泄漏以及紧急呼救等, 系统能立即通知社区管理中心或者住宅主人, 以及时做出应付对策, 如此等等。

建设智慧社区将提高人们的居住质量, 给人们带来多元化的信息和安全、舒适、健康、便利、节能、娱乐的生活环境。

3 智慧社区的设计实践

3.1 智慧社区的设计理念

在智慧社区的规划设计中, 需要将多元化的信息服务、物业管理与安全防范、住宅智能化等相关方面进行系统性的融合, 建立起集中的社区综合智慧化服务体系。

这一体系从功能和对象上看, 既包括居民家庭本身的安全保障、信息交互、信息查询、生活服务, 又包括物业管理面向的小区智能、安防管理、能源管理、设备管理, 还包括社区信息资源的整合、交互、利用。尤其通过社区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和共用, 形成基于服务的信息化、智慧化的效用合力, 最终体现于社区服务门户。

社区服务门户是信息资源的共享平台, 为社区居民和服务商整合海量的信息资源, 并有针对性的分类供应, 信息获取方便快捷、定位准确, 从真正意义上满足了用户的信息需求。这些信息资源主要涵盖互联网信息、同城信息、社区网信息三大领域, 提供多样服务, 例如家庭能耗信息、国内外新闻, 物业管理机构发布的通告和紧急通知, 本地社区相关的衣食住行等。

社区服务门户也是交互式应用的聚合平台。以社区居民感知体验为中心, 突出信息交互的特点, 提供新型信息服务, 使业主足不出户就可以体会到信息互动所带来的一站式全方位的便捷服务。整合社区周边的各种公共服务和商业服务资源, 涵盖教育、医疗、家政服务、文化娱乐、网上购物、家庭办公等各个层面, 营造社区一体化环境。

3.2 智慧社区的系统架构

全面整合社区所有信息化和智能化系统资源, 打造信息互通与管理互动的综合一体化服务系统, 其体系架构如图1所示。

实际上, 信息化与智慧化的应用基于社区数据、信息资源的整合完成, 必将在数据基础上不断产生新的应用和业务, 为满足社区居民和商业用户日益多变和不断增长的信息化需求, 系统还需要具有良好的兼容性, 提供平台扩展接口, 以便未来开发扩展性应用服务。

8.智慧社区如何运行? 篇八

在超市不仅能购物,还能进行信息咨询,在团结湖街道,智慧社区正在以全新的方式便利着居民的生活。使用智慧信息机,居民可与团结湖街道办事处9个科室的工作人员进行在线视频交流,弥补了电话沟通的缺陷。

当然,智慧信息机只是团结湖街道智慧社区建设中的智能设备之一,“三微”平台、“掌上团结湖”、“一按灵”电话等信息化平台和设备开启了作为智慧社区试点单位的团结湖街道的社区智能化进程。

与此同时,按照北京市社会办、市经信委、市民政局共同印发的《关于在全市推进智慧社区建设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部署和要求,包括团结湖街道在内的全市501个智慧社区试点建设工作正在推进。

依照《意见》,2012年11月至今年4月是智慧社区试点建设工作的重要阶段,信息化社区建设这一新模式无疑将给政府管理体系、财政投入、信息化技术带来考验。

“五化”生活

服务是智慧社区的核心,也是智慧社区发展的内生动力。依照《意见》提出的智慧社区建设的近期目标:力争到“十二五”期末,实现对社区居民“吃、住、行、游、购、娱、健”生活七大要素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互动化和协同化,让“五化”成为居民工作、生活的主要方式。

在没有先行经验,依靠自主探索的建设模式之下,各智慧社区试点单位结合社区实际,设计开发了多样化的智能平台和设备,引领居民“五化”生活方式。

1月6日,作为团结湖街道智慧社区二期的重点项目,手机服务平台“掌上团结湖”正式启用上线。“掌上团结湖”共开设智慧之窗、智慧服务、智慧言路、智慧门户、邻里互动、智慧网格、智慧视听、智慧家园等八个互动板块。

“掌上团结湖”是基于云计算和位置服务(LBS)技术,建立的移动互联网APP平台。团结湖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李荣珍告诉记者,经过前期测试和使用,志愿服务、互助交友已经成为平台的主题词。居民通过“掌上团结湖”开展邻里文化互动,结伴组织羽毛球、篮球等各种活动,在高节奏的社会中拉近了邻里关系。

“我们现在做的工作是一场革命,”李荣珍这样评价信息化背景下的智慧社区建设,“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目前我国手机上网用户已经达到4.2亿,所以我们要适应这个潮流。”

此前,李荣珍指导的团结湖街道智慧社区一期建设也充分适应了信息化新潮流。团结湖街道建立了以“微信、微博、微群”为主的“三微一体”服务模式,率先实现以微博方式回复网格案件。

居民王强是微信、微博的活跃分子,一旦发现小区环境问题或管理问题,他就通过“@团结湖网格”或者微信平台随时报给街道,而他反映的问题都及时得到处理。自“三微”平台建立以来,平台实现与居民互动交流5100余次,对于群众提出的问题以及反映的情况已全部解决。

此外,智慧社区各试点单位积极跟踪移动互联网和信息化发展趋势,努力利用社会热点和技术热点开拓工作渠道,陆续拓展微平台服务。海淀区清华园街道开通了社区综合服务平台,社区居民只要拨打统一的服务热线登录服务网站就可以获得相应的便民服务。并为地区老人免费提供“一键通”、“一按灵”、一个GPS定位器、一条服务热线和一个学习网站。大兴区清源街道建设完善了街道行政办公自动化系统、社区安保监控系统、政务网站等。

精细化管理

信息化背景下,智慧社区引领居民的生活走向便捷,也倒逼社区管理者传统服务模式的转变,实现社会管理由“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

在此背景下,诸多社区结合辖区特色,创新了不同的管理模式。西城区金融街街道的全响应社会服务管理指挥中心实现街道政务值勤、社会服务管理、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网格化城市管理、图像信息指挥、采集各类信息等六大职能。海淀区学院路街道的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信息系统,通过“一库一平台”充分整合地区人、地、事、物、组织等各项基础数据资源。

在团结湖街道办事处,公务人员越来越习惯将人、事、物、地、组织统称为“数据”。辖区内发生的一件“事”通过可视系统,传输到街道全模式社会服务管理中心,就变成公务人员监控、研判,以及据以执法的“数据”了。

据全模式社会服务管理中心主任孙思文介绍,社区的“数据”可以细化到电线杆的标号。“一号定位”系统就是通过将辖区所有线杆、电杆标号,居民根据标号位置信息报警或者获取基于精确位置的服务。

而“数据”的处理中心就是全模式社会服务管理中心,即“智慧团结湖”的大脑和指挥中枢。李荣珍告诉记者,街道建设的“城市管理、应急处突、综治维稳、为民服务”四位一体的全模式社会服务管理指挥中心,依托核心数据库辅助决策。

孙思文告诉记者,全模式社会服务管理中心通过“三微”平台、热线电话等接收市民提出的问题和建议,采用派遣、处理、核查、回复、结案为一体的闭合式运行的管理模式。“收到居民通过微博等方式反映的问题,我们立刻派遣相应科室去处理,处理的时间远远短于朝阳区监督中心规定的时间。”孙思文解释。

截至2012年年底,街道全模式社会服务管理中心共接收区监督中心派遣和居民反映的微博环境类案件13000件,涉及内容有街面秩序、道路保洁、绿地养护等方方面面。目前,所有案件均能及时处理按时回复,结案率达100%。

当然,在加强科技化管理的同时,智慧社区充分调动了居民的管理积极性,形成政民互动的管理模式。

团结湖是我国第一个实施“智慧网络”管理模式的街道,据李荣珍介绍,团结湖街道在城市管理网格化的基础上,将本辖区划分为多个网格,使每一个社区居民都可以亲身加入到社区管理之中。

nlc202309011136

具体来说,网格管理平台向居民提供动态的网格选取模式及动态的项目管理方式,在以往楼门组长管一栋楼的基础上进行扩展。居民只需在“掌上团结湖”客户端的“智慧网格”板块中点击申请管理的区域,通过工作人员后台审核后,就可以成为网格格长或网格管理员,利用手中的手机对所负责网格内发生的问题进行上报。

网格管理功能实现了居民既可以选择对虚拟社会又可以选择对实体空间的双重管理,解决了以前网格管理仅集中在政府层面的问题,使社区百姓人人都可以成为网格管理员。李荣珍告诉记者,居民可以根据自身的职业特点申请不同的管理职位,比如擅长文化、网络等领域都可以参与申请。

便捷服务谁买单?

智慧社区的发展需要投入大量成本,智慧社区的可持续运营成为一大难题。

“加大资金投入,建立长效机制”是《意见》对智慧社区运营的期望,即对智慧社区建设所需经费,应列入财政预算并建立动态保障机制。同时,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及其他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智慧社区建设,并积极探索政府搭台、企业运作、社会参与、群众受益的多方投入机制。

目前,朝阳区望京街道的望京网、回龙观地区的回龙观网网站注册用户数均超过50万,是政府与商业网站合作的典型案例。通州区八通网致力于为居民提供集信息、邻里互助、生活消费、各种文化体育活动、物品交易等综合服务于一体的网络平台,网站注册用户数超过60万。

在团结湖街道,社区管理者在智慧社区建设中也充分联合了社会力量。“最初政府做得多一些,后来市场做一些,居民自己负担一些,这样才能长久的持续下去。”李荣珍在介绍团结湖街道智慧社区建设经验时表示,目前团结湖街道已经和大众点评网等一些商业网站开展了商业合作。

另外,团结湖街道在智慧社区建设过程中不仅节约了成本还在合作过程中获得了“盈利”。2012年底,团结湖街道在“北京市社区信息化综合示范街道”评比中获得了全市第一名。而团结湖智慧社区的建设成本不足100万元,远远低于其他社区。

李荣珍告诉记者,“三微”平台利用现有的网络平台,街道总共投入仅1万余元。分布在辖区内所有的智慧服务机,硬件和软件开发,合计30万元,加上最新上线的“掌上团结湖”平台,所有的资金全算上,不超过100万元。

另据李荣珍介绍,社区的智慧信息机原价在60万元左右,但是通过洽谈,智慧信息机的功能由街道自己设计,技术框架也是自己构建,与合作公司共同开发设计,采购价格大幅降低,节约了街道的经费支出。

由于智慧服务机的方便快捷,全市多个社区纷纷进行引进。作为智慧信息机的设计者之一,团结湖街道还从中获得了报酬。

“从节省经费的角度,我们的模式可以复制。”李荣珍向记者表示,团结湖街道智慧社区建设的经验在于:从居民的角度出发,居民需要什么做什么,不搞庞大的设计,从底层开发,更接地气。

上一篇:小学学习委员竞选演讲稿三分钟下一篇:幼儿园小孩子开学祝福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