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助力经济 经济给力文化婚嫁习俗

2024-08-17

文化助力经济 经济给力文化婚嫁习俗

1.文化助力经济 经济给力文化婚嫁习俗 篇一

摘要:县域是城市发展的腹地,依托历史文化资源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是历史文化名城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支撑。河北省正定县的历史文化在正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针对目前正定历史文化传承欠规范、品牌意识较弱、旅游业资源开发不足等问题,应从培育文化品牌、健全文化市场规则、加强产业合作和专业人才培养等方面做好工作。

关键词:历史文化资源;正定;县域经济;文化产业;文化品牌;文化管理人才

中图分类号:G122;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573(2016)03-0087-05

引言

历史文化资源不仅是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而且能使区域的文化建设获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般而言,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可以优化产业结构、改变社会消费结构、提高劳动者素质,从而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可见,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对于推动经济发展十分重要。为此,依托历史文化资源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引起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特别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出台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研究落实如何实现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具体路径”的新要求。

近年来,河北省正定县(以下简称“正定”)紧紧抓住省会北跨、京津冀协同发展等重大历史机遇,全力发展县域经济并服务支持省会建设,并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做出了贡献。但是受多重条件限制,正定发展县域经济进入了瓶颈期。那么,从实际出发,探究这座史称“北方三雄镇”现为国家级的历史文化名城如何依托其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实现经济转型、跨越发展就显得迫切起来。对于正定而言,立足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背景和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关于发展文化产业的新要求,除了把握县域发展的宏观思路和政策之外,更重要的是围绕改革发展需要,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地区现存可用历史文化资源,并积极探索破解县域经济发展难题的良策,使之成为正定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一、正定历史文化资源及其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一)正定历史文化资源

所谓历史文化资源是指人类在历史过程中创造出来的可被人类科学合理开发利用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可以产生并带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般来讲,一个城市可以依靠丰富悠久的历史文化资源形成自己特有的城市形象和城市文化,并据此形成特有的社会经济发展的“文化平台”。①

在近两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正定为我们留下了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这不仅是正定文化产业发展得天独厚的优势,还为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正定历史文化资源种类众多,主要集中在建筑文化、佛教文化、名人文化、民俗文化以及饮食文化等方面,如表1所示。

正定也凭借这些历史文化资源享有各项美誉。例如,正定现存文物古迹众多,号称“八朝古建、千年古韵”,有“中国古建筑博物馆”之称。其中,隆兴寺以“京外第一名刹”著称。佛教文化方面,素有“九楼四塔八大寺,二十四座金牌坊”的美誉。名人文化方面,正定被称为“藏龙卧虎之地”。正定另有多种文化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民俗文化中“常山战鼓”“高照”于2008年成功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饮食文化中“八大碗”和马家卤鸡也已被列入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正定历史文化资源在其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经济与文化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历史文化资源开发程度,历史文化资源开发也可以为经济发展做贡献。正定依托历史文化资源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历史文化资源能有效助推文化产业的发展。正定古城历史文化资源的稀缺性、丰富性以及独特性使之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优势条件,文化产业也因此在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随着近年来发展转型,正定依托自身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不断进行产业化模式开发,如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不断将历史文化品牌转化为文化经济品牌,开发常山战鼓、竹马、高照等特色文化系列产品,这些文化产品的使用价值、品牌价值、产权价值、旅游价值以及其商品价值等有效地提升了产业效益,有力推动了文化产业的发展,提升了正定的经济绩效。2014年以来,省会石家庄设立每年3 000万元人民币的文化产业发展引导资金,加快建设正定新区文化产业园。正定在这一政策支持下,依靠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进行产业化发展,2015年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2014年的4.8%升至7.3%。文化产业成为正定县域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

2. 历史文化资源是正定发展旅游业的重要支撑。正定独特的历史文化传承、丰厚的旅游资源禀赋成为其发展旅游业的强大支撑,对城市经济的拉动作用显著。据悉,1983年,时任正定县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看准与地方政府共建历史文化资源荣国府外景拍摄基地的商机,积极与央视联系并达成拍摄电视剧《红楼梦》的取景协议。随着电视剧《红楼梦》的播出,正定知名度大大提高,当年有130万人次前来参观游览,门票收入就达221万元人民币,旅游收入1 761万元人民币。此外,2008年“4.26”首届正博会和世界旅游大使赛中国赛区总决赛的成功举办,也大大提高了这座文化底蕴浓厚的古城对外开放水平和旅游业的健康发展。这一年,正定接待国内外游客194.92万人次,增长4.8%,旅游业直接收入3 425.59万元人民币,增长10.65%,门票收入2 081.97万元人民币,增长7.31%。可见,正定依托历史文化资源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也促进了经济增长。

3. 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是促进正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有效途径。文化产业的特殊产业属性和外溢效应使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对其他产业产生关联带动作用。这种关联带动效应又对正定历史文化资源向现实的生产力转化产生了巨大的辐射作用。正定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除带动文化产业内部的发展之外,还能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涉及住宿、餐饮、交通、零售、文化娱乐等多个部门。正定凭借古城的历史文化资源有效地与旅游业、文化娱乐业以及体育事业相融合转化,促进了区域产业结构的演进与优化,同时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正定的就业压力。据《石家庄统计年鉴2015》统计,正定2014年生产总值为252亿元,同比上年增速8.9个百分点。其中,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生产总值占比达到23.67%,同比增长4.5个百分点。

二、正定历史文化资源在助力经济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历史文化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经济效益,但要对正定历史文化旅游资源进行深层次开发利用,必须正确认识当前正定依托历史文化资源在助力经济发展中的困境,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历史文化资源传承面临困境,亟待规范与保护

目前,正定一些历史文化资源传承面临困境,亟待规范和保护。历史文化资源本身就是稀缺性的,遗失和毁损势必会削弱它的文化价值、社会价值,更间接影响其经济价值。例如,正定的常山战鼓文化就面临这个发展难题。通过调查发现,它并没有固定的表演地点和正规的演出团队,而且局限于一个较小的区域内,很难准确地找到其所在地,由此造成了人们对其关注越来越少。并且,在正定一些乡镇的走访过程中发现由于老一辈技术娴熟的表演者年事已高不便再继续敲鼓,年轻人又没得到很好继承,导致一些常山战鼓表演队伍规模和技术并不规范。时间一长,常山战鼓的传承和发展受到了极大的限制。此外,还有一些古文化旅游景点,由于年久失修,已经达不到之前的旅游承载力,使正定旅游业在一定程度上发展受限。

(二)历史文化资源品牌意识薄弱造成品牌打造力度不够

正定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既包括文化内涵,又包括经济内涵,但是二者的关系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文化管理部门和经济管理部门的观念分歧很大,文化管理部门认为文化品牌要突出文化内涵,而经济管理部门则认为要突出文化产业的经济效益。河北省文化产业的现实情况是,政府经济部门主抓文化产业的发展。正定也是由于政府经济部门在重经济效益轻文化品牌的观念指引下对相关文化产业的资金投入不足,导致历史文化资源品牌战略存在问题。主要体现在:一些历史文化资源品牌意识薄弱,定位模糊,以至于品牌打造力度不够;品牌的开发和打造缺乏统一的规划和管理,品牌规划和运作脱节,使得文化品牌的打造方向偏失。

(三)以历史文化资源为依托的旅游业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薄弱

薄弱的旅游业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严重制约了正定依托历史文化资源发展的旅游业,从而削弱了正定的经济增长实力。此前,正定大部分历史文化资源已经投入并运营到旅游业中,但是配套公共服务的供给水平和层次低下,服务内容的单一也成为限制其旅游业带动经济增长的掣肘,主要表现在:没有方便公众查询旅游信息的移动终端或网络平台;旅游咨询服务中心数量少且分布不合理,功能不齐全;景区的旅游解说系统、指示系统不是很完善,等等。此外,正定旅游业配套的基础设施薄弱,正定现有饭店、宾馆等在数量、规模、档次、规格等方面尚不能很好地满足国内游客及海外游客的需求。且游区的基础设施有些质量不达标,较大地影响了旅游效益。

(四)正定缺少合理的文化市场规划且市场秩序混乱

通过走访调查,我们发现正定历史文化市场机制尚不健全,市场化运作还存在许多问题。一方面,正定缺少合理的文化市场规划,使得其文化市场面临管理艰难的现状。另一方面,文化市场秩序混乱,管理无序,缺乏政府的统一管理和引导,比如:在荣国府和一些佛教建筑景区附近常有小摊贩在门外拉客或者兜售景区特价优惠票,亦或是在景区门口强制旅客乘坐其交通工具并赚取景区门票回扣等现象。这种情形下,真正实现历史文化资源的文化内涵和经济内涵的融合实属困难。

(五)正定历史文化资源的整合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正定历史文化资源丰富且独特,尽管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但其仍然存在利用与开发的空间。一是没有很好地将它与其他相关产业进行高度融合;二是没有能够将城镇建设与历史文化资源相互融合,造成正定历史文化资源的整合力度不够,整合的效果也不明显。具体地,正定尚未形成历史文化资源整合的规范性体系,历史文化资源还存在分散性、独立性的局限。常山战鼓文化就是一个现实的例子,它可以通过与当地其他文化资源的融合或向旅游资源转化,形成整合的一系列文化产业链。此外,2015年河北省在积极顺应目前的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前提下,出台了《河北省正定县城乡总体规划征求意见》,《规划》中明确指出正定其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京津冀协同发展转型综合实验区、石家庄都市区副中心的城市定位②。但是实际上正定并没有很好地将城市规划和建设与历史文化资源进行融合与互相提升和促进,尤其是正定古城与正定新区建设还存在许多需要解决的文化与经济领域脱节的问题。

(六)正定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匮乏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正定特别是正定新区从事文化产业的工作人员大部分缺少资本运作的经验,技术水平较低,高素质、复合型的文化产业运营管理人才稀缺。关键性的问题在于,文化产业具有创新性、高风险、高附加值等特点,对正定而言,仅仅利用传统的管理方法对文化产业以及文化创意人员进行管理是缺少创新理念的。不难发现,管理人才缺乏成为制约正定文化产业发展的掣肘,这也在无形中放缓了历史文化资源向文化产业转化并获取经济效益的速度。

三、依托历史文化资源助力正定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地方政府政策的支撑和引导

历史文化资源的传承、保护及其产业化发展离不开地方政府在政策上的支撑和引导。为此,正定县委、县政府应该积极制定相关文化产业政策,既要涵盖传统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规范政策或规划,又要包含规范文化市场发展的政策性文件。同时,还应认真贯彻和落实京津冀文化协同相关政策,充分发挥政策的支撑和引导作用。此外,正定县委、县政府在制定相关政策时还要重点把握好政策的稳定性和延续性,一方面确保整个县域历史文化资源得到良好的传承与保护,促进文化产业化发展、产业政策供给体系的有序、健康运行;另一方面确保政策执行者全面贯彻和有效执行相关文化产业政策,使之在历史文化资源助力县域经济发展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培育文化品牌,实施文化品牌化发展战略

为了更好地实现历史文化资源的经济转型,进一步增加经济收益,正定应积极培育文化品牌,实施文化品牌化发展战略。为此,正定可以利用景区电子显示屏、公交站牌、媒体、互联网、政务网站等线下和线上方式全面加强文化品牌的对外宣传力度。同时,正定要积极推进文化品牌产业化基地建设,把近年来初步打造的“三国子龙故里、佛教临济祖庭、京外名刹之首、世界冠军摇篮”四大历史文化品牌做细、做强、做大。文化品牌的影响力会增强历史文化资源的核心竞争力,能不断吸引外界投资和观光游客,切实带动正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发展,使其生产总值占比进一步增大。

(三)积极借助外力推动创新发展

正定在借助自身历史文化资源的前提下,可以实施“走出去”的发展战略,通过内力与外力的有机结合,让更多外企和经销商选择来正定投资,形成合力并促进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一方面,正定县委、县政府可以依托自身的历史文化资源、旅游资源等条件,积极吸引外资,加强与各大企业、开发商的贸易洽谈,尽快实现历史文化资源的转化,就像当年时任县委书记习近平同志那样积极与央视签订拍摄基地协议实现了正定的旅游收益。另一方面,正定可以借力京津冀第三极的区位优势,通过三地之间的多领域协同发展,不断拓展与其他地区的文化产业交流联系和跨区域整合,从而增强自身历史文化产业的生产能力,进一步转化成不竭的生产力,从纵向上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四)完善和加快旅游业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

正定要不断完善与文化资源和文化产业挂钩的旅游业公共服务。为此,正定旅游局和相关旅游景区要提高与之相配套的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和层次,并扩展服务范围,例如加设短信、微信等平台的旅游信息咨询功能;增加旅游咨询服务中心数量;丰富旅游政务网站的信息构成;完善景区的旅游解说系统、指示系统等。同时,还要进一步加快依托历史文化资源的景区基础设施建设,确保餐饮、娱乐、交通、住宿等基础设施为其旅游业提供保障。完善的旅游业公共服务和健全的基础设施,将带动正定以历史文化资源为依托的旅游业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显著增长,真正得以让正定的历史文化资源既彰显文化内涵又凸显经济内涵。

(五)健全文化市场规划,建立完备的市场管理体系

正定在发展历史文化资源产业的过程中,应该越来越和市场机制结合,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省、市、县三级政府必须充分尊重历史文化资源产业发展规律和市场规律,制定适合正定自身发展的合理化文化市场规划。例如,健全以佛教文化为载体的集市庙会的市场规划。同时,还要建立完备的市场管理体系,加大文化市场行政执法力度,严格监管各类文化市场秩序,打击非法经营和恶性竞争,切实保证正定文化产业宽松、自由的市场环境,进而为正定历史文化资源助力县域经济发展提供高质的市场保障。

(六)推进历史文化资源与多领域产业和城镇建设融合互动

在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新常态下,正定特别要树立融合发展的理念,充分挖掘建筑文化、佛教文化、民俗文化等历史文化资源,将丰富的文化元素植入到相关配套产业的各个环节中去或者在所要构建的县域旅游文化产业模式、“非遗”文化产业模式、会展文化产业模式中,注重加强文化资源的深度整合和互动,实现资源合理优化配置,促进历史文化资源与农业、工业、服务业等相关产业互动发展,实现经济的健康、有序、高效发展。同时,要做好历史文化资源与城镇建设的融合互动,在正定新区建设过程中要做好正定古城文化的迁移与融合,使古城文化产业发展与正定新区建设实现互惠共通,实现正定经济的良性、快速发展。

(七)培养具有现代产业理念和经营技能的复合型文化管理人才

针对正定文化产业管理人才的匮乏难题,一方面相关文化企业和文化管理部门可通过对现有的文化产业经营管理骨干和有突出贡献的专家进行物质和精神奖励,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依托历史文化资源发展的文化企业可以根据自身人才需求引进其他产业中优秀的管理经营人才,扩展文化产业人力资源。在实际吸引人才过程中,还要注重制定合理的人才激励制度和奖励标准,以实现对文化产业人才的科学管理。特别地,正定可以凭借其紧邻省会的地理位置与省属高校联合培养文化产业人才,并建立具备持续性的、稳定性的文化产业人才培养体系,为正定历史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注释:

①董雪梅:《公共历史文化资源的产业开发——以济南市为个案研究》,载于《山东大学大学》,2008年第4期,第19-20页。

②《河北省正定县城乡总体规划征求意见》。

参考文献:

[1]尹浩.古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探析——以河北正定为例[J].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14,(12).

[2]河北正定县地方志编篡委员会.正定县志[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1992.

[3]《中国古镇游》编辑部.中国古镇游2008[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391-392,392.

[4]庞炜,王华彪.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视角下依托历史文化资源产业化做大做强县域经济——以张家口蔚县县域经济发展为例[J].科技风,2015,(4):252-253.

[5]王阳,冯笑伟,郝静.正定文化产业现状分析及问题总结[J].企业文化,2015,(8):266-267.

[6]冯秀丽,郑书清,齐方圆.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的区域文化资源有效整合对策研究[J].科技风,2015,(10):251-252.

[7]张春瑜.历史文化名城正定旅游发展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0,(9):11-13.

[8]何惠欣,谢伟. 河北文化品牌的培育与发展研究——以正定文化品牌常山战鼓为研究个案[J].大舞台,2010,(9):167-168.

责任编辑、校对:秦学诗

Abstract:The promotion of county economy on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resources will greatly support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a famous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ity. The history and culture of Zhengding county in Hebei province ha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its economic development. Aiming at the existing problems, such as non-standard cultural heritage, weak brand awareness and insufficient tourism resource exploitation,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o promote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Zhengding county from the aspects of developing cultural brand, improving cultural market, strengthening industry cooperation and cultivating professional talents.

上一篇:人员调配问题下一篇:中考模拟题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