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国际经验-韩国经验

2024-08-31

新农村建设国际经验-韩国经验(精选7篇)

1.新农村建设国际经验-韩国经验 篇一

新农村建设经验:贵州

本期【建筑联盟】推荐:住建部汇总整理的浙江、北京、江苏、安徽、广西、贵州、宁夏等省份以村庄整治为重点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经验材料,其中在科学规划、项目安排等10个方面的做法和经验值得借鉴。

科学规划:坚持符合农村实际,提高可实施性和有用性。项目安排:坚持从农民需求出发,循序渐进。建设标准: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投入机制: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和农民主体相结合。以城带乡:坚持推进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和技术服务下乡。适用技术:坚持经济适用、绿色生态和乡村特色。发展生产:坚持村庄整治与促进生产和农民增收相结合。保持特色:坚持尊重乡土、尊重传统。

组织领导:坚持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强化各级责任。长效管理:坚持有长效制度、有管护队伍、有资金保障。贵州省新农村建设经验总结

贵州省辖9个市(州)、88个县(市、区、特区)、732个镇、705个乡、约1.7万个行政村。贵州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差,农民收入水平低,增收渠道窄,文化素质低,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全省村庄分布分散,许多村庄存在五大隐患:一是饮水安全隐患;二是因排水和生活垃圾而造成的环境隐患;三是因过境公路和无村庄道路而产生的交通隐患;四是因人畜混杂、消防、防洪、卫生防疫而引起的公共安全隐患;五是因无村庄建设规划而引发的社会不和谐隐患。

一、贵州省新农村建设相关工作基本情况

近年来,贵州省把农村危房改造、村庄整治作为切实改善农村困难群众生产、生活环境的契机,统筹规划、稳步推进,探索出了一条“改治结合”的新路子,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农村危房改造

贵州省农村危房改造是党中央、国务院直接关怀的重大民生工程,是省委确定的“最急迫的民生工程”。2008年7月,贵州省在全国率先启动了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工作,2009年进入全面启动阶段。2008年至今,贵州省累计下达农村危房改造任务176.96万户。累计投入财政补助资金163.88亿元(其中:中央补助资金88.64亿元,省级政府补助资金36.76亿元,市县匹配38.48亿元)。截至2013年5月底,全省已累计完成改造任务163.36万户。2011年开始,我省把农村危房改造与村庄整治相结合,探索出了贫困山区重大民生工程建设的新经验,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和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谈及贵州农村危房改造时分别指出:“贵州的危房改造工作抓得很好。”“贵州的农村危房改造为全国创造了经验。”

(二)村庄整治

2006年至今,全省共有4000余个村庄编制了村庄整治规划,2000余个村庄开展了村庄整治。通过整治的村庄公共基础设施基本配套,环境较为整洁,村貌总体美化,基本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为了在村庄整治中切实保护贵州民族和地方特色,贵州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组织9个市(州)设计单位结合当地实际,广泛征求村民意见,编制出具有民族特色及地方特点的农村住房图集共40余套,印发各地。黔东南州的苗族、侗族吊脚楼,黔南州布依族、瑶族、水族民居;铜仁地区的土家族民居、黔西南的布依族民居、安顺市的屯堡石板民居等各具民族特色的建筑,在村庄整治工作中得到了较好的保护和传承。遵义市实施黔北民居“坡屋面、小青瓦、穿斗式、白粉墙、雕花窗”打造工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主要做法及经验

(一)超前谋划,统一思想

农村困难群众住房安全问题是当前我省最紧迫的民生工程。由于交通不便,技术人才欠缺,加之地方财力匮乏,改造资金筹集压力和难度巨大,使农村整体面貌一时难以得到根本改观。2010年,贵州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将农村危房改造总体规划由原定的8年调整为6年,并在此基础上将100个村庄整治示范村建设和高速路“四大通道”两侧村庄整治列为2011年全省“十大民生工程”,2012年将30个村庄整治列为“50项重点工作”,以“改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水平”为主题,将农村危房改造与村庄整治有机结合起来,在完成农村危房改造任务的同时,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改善人居环境。

(二)加减统筹,整合资金

一是做好加法,实施“财政补助+农民自筹+整合资源”的危房改造策略。全省加大中央和省财政转移资金对村庄整治建设的投入力度。在年初预算中,省市县各级财政积极安排专项资金,形成稳定资金投入,坚决禁止虚假配套。鼓励村民自筹资金,以“投工投劳+政府补助”的方式,辅之以民主协商、“一事一议”等措施,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和村庄整治工程。同时,结合村庄整治所需资金量大,各级财政资金和农民承受能力十分有限的实际,赋予县级政府对资金的统筹整合权、捆绑使用权,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捆绑使用、统筹安排、各记其功”的原则,加大对村庄整治、农村危房改造、移民搬迁、扶贫开发等相关到县项目资金的整合力度。二是做好减法,严格按照“两最原则”(最危险住房、最困难群众),先重后轻,有序实施农村危房消除战略。按照危房轻重和危房户困难程度,确定改造实施时序。同时,从严控制改造标准,减少群众自身投入。结合省情严格按照住房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关于农村危房改造的标准,从严控制危房改造面积,避免群众因追求宽房大屋而超越自身承受能力举债。

(三)改治结合,系统推进

一是把农村危房改造与扶贫生态移民工程等结合起来,对那些居住在不具备基本生产生活条件、生态位置重要、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的困难群众,尽可能实行集中搬迁,在适宜生活、有利发展的地方统一划地兴建新房。二是把农村危房改造与预留足够的生活及产业发展空间结合起来,统一规划、集中建房,形成农村社区,配套改善供水、供电、广播电视、沼气等基础设施;着力改善村容村貌,使改造后的农民住房能够更好地体现地方文化特色和民族特色,为发展乡村旅游等特色产业创造良好条件。三是把农村危房改造与防御自然灾害结合起来,对建在行洪道上的农房及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危房,坚决实行易地重建。从2011年开始,启动了镇(乡)和村庄整治规划“全覆盖”工作,以规划指导整治与改造。“规划全覆盖”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原则,按照“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施工”的要求推进村庄整治,坚决杜绝千村一面、千篇一律。对少数民族地区,充分保留民族风格,科学运用现代建筑材料和建筑手段,提高建设工作效率和建筑的防火、保温水平。

(四)以点带面,全面兼顾

结合农村危房改造进入新阶段的实际,在全省“改治结合”中,以学习“四在农家”(富在农家、学在农家、乐在农家、美在农家)创建活动,深入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切入点,“点线面”结合打好“整体战”。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上“软硬兼顾”,一手按合理的建筑时序,依次抓好进村路、串户路、改水、改厕、改圈、改灶、沼气池等“硬件”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创建,大力实施庭院美化和环境治理“软件”建设。同时打好“点、线、面”结合整体战。首先是抓示范点建设。2011年全省确定村庄整治示范点100个,2012年确定村庄整治示范点30个。其次是抓线的建设。以厦蓉高速、贵新高速、沪昆高速、贵阳市环城高速以及水黄公路等“四大通道”沿线村庄整治为重点,切实抓好道路沿线200米可视范围内所有村庄的农村危房改造和村庄整治工作。第三是抓面的建设。通过建点、抓线和扩面,在全省形成村庄整治工作边试点、边总结、边提高、边推广的良好工作态势,高效地推进整治工作。

(五)群众自建,共创家园

在“改治结合”实践中,充分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和意愿,大力激发广大村民的主人翁精神,广泛动员他们主动筹集资金。充分发挥村级组织在维护农民主体地位上的“直接作用”。如从江县厦往村,成立了由村支两委负责人、驻村干部、党员代表、村民代表参与的“四合一”资金等级评审机构,制作“危改资金兑现明白卡”,按照低保户、困难户和一般户的分类,经户主在所有卡证按手指印后方可兑现危改资金。同时,针对危房改造资金和部分农户劳动力“两个不足”的实际,该村进一步整合现有劳动力资源,创新性地开展“换工”互助、以村两委名义为村民担保申请银行小额贷款、“团购”建房物资等形式,为农户省下了大量资金。

2.新农村建设国际经验-韩国经验 篇二

一、生态农业的内涵

“生态农业”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土壤学家W.Albreche于1970年提出的。他认为, 生态农业是运用生态学原理, 以系统科学的方法来指导、组织和经营管理农业生产和建设, 使现代科学成果与传统农业技术的精华有机结合, 使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资源的培育与高效利用———生态环境治理、保护融为一体, 具有生态合理性的新型综合农业体系。随后, 各国对生态农业提出了各自的定义。我国学者将生态农业定义为“运用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科学的方法, 把现代科学技术成就与传统农业技术精华有机结合, 把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资源的培育与高效利用融为一体的具有生态合理性、功能良性循环的新型综合农业体系, 实现高产、优质、高效与持续发展目标, 达到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统一。”

新农村建设的内涵涉及农村、农民、农业问题的各个方面, 它是一个全面、综合和科学的范畴, 是一个城乡互动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问题。生态农业作为“生态化的农业体系”, 其基本理论和特点顺应了农业持续稳定协调发展战略的要求, 是我国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河横村发展生态农业建设新农村的经验

河横地处里下河地区的姜堰市, 过去是一个“十年九涝”的贫困乡村。河横人通过几十年的艰苦努力和科学实践, 一步步建立了以优质生态农产品为特色, 以产业化方式运作, 具有物质循环、生态友好、经济互利链式产业结构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新模式。将单一的种植业, 发展成种、养、加并举, 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农业的多功能性和生态农业发展的魅力得到充分展示。先后荣获联合国生态环境“全球500佳”、“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江苏省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村”、“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等称号, 成为苏中平原上“生态兴村、产业富民”的先行村。

1. 建设标准化的无公害 (绿色) 农产品生产基地

根据区域已有的产业优势, 着重从标准化、清洁化、产业化的角度, 建立了高标准无公害 (绿色) 优质水稻生产基地、无公害 (绿色) 优质葡萄 (含蔬菜) 生产基地、无公害 (绿色) 健康养殖基地。且以上基地均建立形成了“基地+企业”或“基地+合作经济组织+企业”等产业化发展模式, 基地也大多实行了土地承包、反转倒包、土地流转等, 较好地满足了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要求。

2. 大力实施特色生态产品无公害 (绿色) 优质生产技术集成应用

在农田基础设施与农业生态环境建设与改善的基础上, 大力实施绿色大米、绿色特色果蔬 (葡萄、西瓜等) 、绿色特种禽业 (灰天鹅、青脚鸡等) 、有机特种水产 (蟹、青虾、鳜鱼、观赏鱼等) 等生产技术集成应用。

3. 加强生态农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建设

按照“大 (规模大、劳动面大) 、高 (技术水平高、附加值高) 、新 (新技术、新产品) 、多 (多种所有制、多种组织形式) ”的原则, 大力发展了各类特色生态农业发展龙头企业, 并依靠龙头企业网络千家万户, 较好地实现了小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 增强了农产品附加值与农业市场的竞争能力。河横村现建有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江苏河横绿色食品有限公司, 河横家禽育种有限公司、江苏天鹅食品有限公司、泰州河横明珠米厂) 等11家。以上企业的建设与发展, 有力地延伸了生态产品的产品链, 加快了生态产品产业发展。

4. 积极培育专业合作组织, 搞好农产品流通

有效率的经济组织不仅是培训农民、传播技术、组织生产的重要单位, 也是推广现代营销模式, 积极开拓外埠市场, 扩大农产品的市场份额, 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支撑。河横村先后组建了“姜堰市灰天鹅生产合作社”、“河横葡萄专业合作社”、“河横禽蛋专业合作社”、“河横优质水稻专业合作社”等合作经济组织5个。它们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姜堰市灰天鹅生产合作社”2007年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项目示范单位”。

5. 打造地方品牌, 扩大绿色食品市场份额和知名度

已申 (续) 报并获准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有“三泰牌”酱菜、乳黄瓜、姜丝乳黄瓜片、香菜心、宝塔菜、什锦菜、萝卜头。“如春”牌咸鸭蛋、糖心无泥咸蛋、酱鸭, “河横”牌牛奶, “河横”牌灰天鹅, “仙岛”牌绿壳蛋, “河横”牌草鸡蛋等五大系列14个产品获准使用绿色食品标志。“河横”牌大米被确定为原产地保护品种。

6. 拓展生态农业功能, 大力发展湿地生态农业旅游产业

利用新农村建设地特有的历史、文化与自然生态资源, 及其紧靠溱湖风景区的优势, 充分挖掘区域农耕文化景观、田园景观、农村风土人情等有形和无形资源, 不断拓展葡萄、西瓜、畜禽养殖产业发展内涵及其生态产品内涵 (菜花节、绿色、有机食品、农村旅游等) , 不断放大原生态自然资源 (生态林、稻田湿地、油菜花、生态环境) , 不断开发自然生态与人类加工相结合的资源和景观 (树林、公园、田园、水塘等) , 大力发展集观光、采摘、品尝、休闲、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湿地生态旅游, 推进产业协调发展, 提高科技进步贡献率、资源利用率, 促进了生态区生产发展与农民收入提高。

三、河横村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对建设新农村的启示

1. 保护和培育好乡村生态资源, 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要求

尊重自然规律, 因地制宜, 做到改造生态条件而不破坏生态条件, 挖掘生态资源的潜力更注重生态资源的培育。农业发展应该有一个新的思维角度, 不仅要注意生产各要素之间、生产与环境之间的优化, 还要注意生产与人的生活之间的和谐。当前, 我国乡村经济固然需要进一步发展, 但关注、保护和培育生态资源更是各个村庄面临的共同使命。

立足生态思维, 发展生态农业, 开发生态产品, 树立生态品牌, 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是河横对发展现代农业的理性解读, 生态农业的发展将会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产业支撑和环境支持。同时, 一个关心生态、建设良好生态的村庄, 其村民的素质和村庄的管理水平获得提升也相对比较容易。健康的村庄生态系统是新农村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 是新农村建设的本质要求, 也是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

2. 不断发挥好科技第一生产力的作用, 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动力

依靠科技进步, 放大科技第一生产力的作用是建设新农村的驱动力量。河横生态农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科技与村庄发展不断融合的历史。有科技优势, 才能打造生态农业的产业优势;有科技支撑, 才能形成生态农业的核心竞争力;有科技产业, 才能促进生态农业的产业升级。以科研院所为科技支撑, 更新品种, 推广高产高效技术, 科研院所主动带项目、带人才、带资金进园区建设, 提高了园区的科技品位、科技含量和示范带动能力。在积极引进科技的同时, 也要注重自主创新。切实制定优惠政策, 广泛筹集资金, 建立以专家为依托、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与管理创新平台, 增强农业龙头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 促进龙头企业自办研究中心或参与科研开发, 不断提高企业自主创新、技术集成与科学管理能力, 并全面示范应用绿色家园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修复、生态产品绿色生产、绿色加工、绿色包装与绿色营销等一批先进适用技术。

3. 提高农民素质, 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 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力保障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提高农民素质, 增强其建设新农村的能力、调动参加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 对于新农村建设至关重要。通过建农民学校、村农民科技文化信息服务中心等, 有针对性地组织农民创业培训和“学、做、建”示范活动, 广泛开展创业户、法制户、文化户、自强户、和谐户、十大孝子等评比奖励活动, 通过系列化的宣传, 使村民受到了教育, 更新了观念, 掌握了本领, 同时优化了乡村的人文环境。在组织学习的过程中, 要注重实用农业技术的推广, 切实地为村民致富提供方法, 同时要在物质上补偿因学习而未能参与生产的村民, 以充分调动其学习的热情。在新农村建设中, 要始终坚持农民主体的原则, 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人翁意识, 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搬迁改造、环境整治, 生产基地建设等工作中, 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 按照“农民主体, 政府主导, 民间推进, 干部服务, 科技引领”的新农村建设工作思路进行推进, 加强农民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从而加快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4. 加强民主管理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可靠保证

“管理民主”是新农村建设目标中的硬指标, 让农民自己办事、自己管事, 充分发挥农民的民主权利。通过制定村务党务公开制度, 村级重大事项村民代表、党员代表研究讨论表决制度, 民主理财制度等相关制度, 疏通农民群众参与管理、发表意见、集聚民智的渠道, 培养农民群众的民主法制意识, 落实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监督权。另外, 所有村级重大事项, 如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兴办集体经济项目、村容村貌规划整治、兴办社会公益事业, 均要由村支部会议提议, 两委联席会议商议, 党员大会讨论, 提交村民代表大会或村民会议讨论决定, 充分尊重民意;还要发挥民主理财小组、村务公开监督小组等农村治理组织的作用, 对村级各项支出实行理财小组先审票, 再批准入账;同时, 对村级干部工资、困难户照顾、村级收支明细, 工副业上交收入、土地租金、计划生育户奖励对象、国家涉农资金粮食、种子到户补贴, 均进行公示。这样, 既保证了农民群众民主权利充分体现, 又使之始终置于党的领导之下, 形成一套新时期既有广泛民主, 又体现党的领导核心, 既有个人自由又有统一意志的乡村治理新机制, 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可靠保证。

5. 以发展生态化、产业化农业促进新农村建设, 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效途径

生态农业从尊重自然、爱护自然和保护自然的角度出发, 以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协调统一为目标, 顺应了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也体现了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各地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 立足区域生态资源优势, 进行整体规划、全面建设、系统管理, 探索适合本地区的生态农业模式,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以发展现代农业为统领, 以发展生态农业为基础, 以壮大绿色食品产业为切入点, 加大生态资源环境保护力度,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强化科技创新和支撑, 强化农业生产过程的监控和管理, 逐步建立起适应于本地区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态体系和农业产业体系, 建设物质丰富、经济发达、环境优美、文化繁荣、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农村。

摘要:“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新农村建设的基本目标。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给新农村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保护环境, 合理有效地利用资源, 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生态的优势, 是我国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在介绍了江苏省姜堰市河横村发展生态农业做法的基础上, 提炼其成功的经验, 探讨了发展生态农业对新农村建设的启示。

关键词:生态农业,新农村建设,模式

参考文献

[1]张树俊.生态农业——现代农业发展的战略选择[M].当代中国出版社, 2006.

[2]戚才俊.和谐河横——新农村建设的典范[J].江苏农村经济, 2008, (1) .

[3]李文华.生态农业——中国可持续农业的理论和实践[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3.

[4]汪卫民.中国生态农业的理论与实践[J].生态经济, 1998, (6) .

3.新农村建设国际经验-韩国经验 篇三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模式;经验

[中图分类号]F3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372(2009)04—0048—05

自从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针后,山东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作为经济发达的农业大省,山东省新农村建设模式对其他地区具有较强的借鉴作用。由于区域地理位置、经济条件、生活习俗和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差异,所有的农村都按照一个模式、一个路子、一套政策建设是不切实际的,应当对不同地区农村建设的目标模式进行研究,制定针对性的规划和政策,真正做到因地制宜、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山东各地在新农村建设中,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突出特色,探索了多元化的建设模式,总结其经验,对进一步深化全国各地新农村建设将大有裨益。

一、山东省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模式

1.寿光模式

寿光模式是以蔬菜种植为突破口,以高科技为手段,以冬暖式蔬菜大棚为依托,在全市范围内推广并进行规模化蔬菜种植,进而实施产业化经营。

寿光是位于潍坊西部的一个县级市,在2009年的全国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排名中位列第26位。寿光模式缘于其大棚蔬菜,目前已形成蔬菜产品类型多、质量优、产业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市场需求大、蔬菜产品龙头企业多以及市场流通体系畅通等特点,寿光发展成为我国著名的蔬菜。这一模式的产生源于20多年前三元朱村的一次“冒险性”探索。

三元朱村是全国冬暖式蔬菜大棚的发祥地,位于寿光市西南端。在改革开放初期也很贫穷,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才解决温饱问题。80年代末期,一次偶然的机会使得时任村支书的王乐义在寒冬季节见到了鲜嫩的黄瓜,“反季节蔬菜种植”的念头开始在他头脑中出现。随后他带领一部分村民尝试使用不需加温的冬暖式大棚进行蔬菜种植。结果,几个月后就成效显著,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收益,同时也吸引了其他村民的主动加入。

寿光市及时在全市范围内逐渐推广三元朱村的经验。在对种植蔬菜的土地进行统一规划和集中建设的基础上,多次大胆探索大棚建设和蔬菜种植的新技术,目前已经使用第五代冬暖式大棚,蔬菜的类型和品种也几乎一应俱全。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他们还尝试进行农业产业化经营,成立了专门的公司进行蔬菜加工和营销,形成了“公司连基地、基地带农户”的发展模式。寿光市真正成为了名副其实的蔬菜之乡,拥有了江北最大的蔬菜批发市场,每年举办国内规模最大的蔬菜专业盛会一中国(寿光)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截止2007年,寿光全市先后注册农产品商标128个,有97个农产品获得国家优质标志,无公害蔬菜面积84万亩,年成交蔬菜达40亿公斤,年交易额突破70亿元,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350家,带动基地40万亩,当地八成以上的农民进人产业化经营体系。目前寿光仅蔬菜一项,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就超过了3000元。

寿光有了钱,就把文明村镇建设作为建设新农村的总抓手,修路、绿化、美化、净化等基础工程目前已投入资金2.7亿元,全市现有1/3的村基本达到文明村的标准。寿光还给生活富裕起来的农民以幸福感和平等感。2005年寿光市实施了户籍制度改革,取消农村户口,将市民、农民统一为居民身份,人口流动更加自由,从制度政策上打破城乡、身份壁垒,让农民在身份认同上有了平等感。

寿光的成功源于贫困中的一次“思变”,成就了质的飞跃,也是对寿光人自力更生、敢于冒险和艰难探索的回报,对于那些没有资金、自然资源和先天优势匮乏的地区和村庄来说,具有标杆作用。只要善于发现并捕捉周围的机会,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干劲,村民致富之梦和文明之路并不遥远。

2.诸城模式

诸城模式是结合乡镇区划调整和机构改革,按照“地域相近、规模适度、便于服务及中心村具有发展潜力”的原则,把地域相邻的几个村庄规划为一个社区,乡镇政府在社区设立公共服务机构,建立为农民提供公共服务的体制和机制,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进程。

诸城是位于潍坊市东南端的一个县级市,面积达2000多平方公里,有1300个村左右,农民居住比较分散,在资源、交通和区位等方面无明显优势。但其经济发达,有民营企业3600多家,在汽车、食品、服装和纺织等行业创出了一些名牌企业,如福田、得利斯、新郎和桑莎等。近些年一直位列全国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排名百强县中,2008年升至百强县第35位。

本着“政府主导、科学定位、贴近基层、服务农民”的宗旨,诸城市在全市范围内建成了208个社区。每个社区一般包括5~6个村,在其中选择一个交通便利、发展潜力大的村庄作为中心村,作为社区服务中心所在地,其他几个村一般距中心村在2公里半径范围内,共约1000~2000家农户。社区服务中心一般设置办事服务厅、卫生服务站、警务室、超市、计生服务站、纠纷调解站、文化活动中心等服务机构。在资金保障方面,建立了以市、镇财政投入为主体、以部门和单位帮扶为辅助、以社会捐助为补充的多元化投入机制。

为配合“强化中心村、弱化边远(边缘)村”的社区建设政策,诸城市采取了一系列鼓励性措施,吸引更多距离较远的村民主动集中到中心村居住,如对购买中心村新建住宅楼的村民,在实行成本销售价的基础上,社区还提供适当的经济补贴。对因集中闲置不用的原有住宅用地实行统一规划,用于招商引资或上新项目。诸城中心村模式既有利于改变单一、分散的土地经营方式,扩大土地经营规模,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又有利于发挥中心村镇的城市化功能,完善城镇的基础设施,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

诸城模式不同于一般的乡村社区建设,主要表现在三个面:

第一,不是在部分区域或城郊搞社区建设,而是在全市范围内进行统一的社区规划和建设,并通过制度性人员配备、资金投入和绩效考核等机制加以保障。

第二,不是简单地从形式上将附近几个村庄进行行政合并,而是从根本上按照“城乡一体化”原则,为村民提供与城镇居民一样的公共服务,改善村民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

第三,对社区及其机构进行明确的职能定位:社区为服务村民的平台,社区服务中心、发展协调委员会和党总支等履行政务和公共服务职能,这些不是行政管理机构,与社区内村庄不存在隶属关系,不能干涉村级内部事务。

因此,诸城模式获得了较大的成功,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城乡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的一体化,城乡差距正在缩小,这也是乡村社区建设的初衷和主要目标之一;二是社区通过

倡导互助、调解纠纷、加强治安等措施,提升了乡村文明水平,促进了乡村和谐。村民在享受政府公共服务和参与社区建设中,逐步形成了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因此,这种模式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具有很大的推广价值,当然需要具有一定经济实力的村集体经济作为依托。

3.希森模式

希森模式是一种典型的村企合作制模式,即以项目为纽带,企业与村民通过各种形式的合作,如合同制、合作制和股份合作制等,村民为企业提供要素供给,企业为农村挖掘发展潜力,形成互惠共赢的村企关系。

希森模式是村企合作的成功案例,曾经引起全国的关注,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典范。梁希森原是德州乐陵梁锥村的农民,因其公司在城市做房地产生意而致富。为改善村民的生活,他通过公司先后与梁锥村和许家村合作,开创了新农村建设的成功范例。他先是将梁锥村附近废弃的土地进行整合,在130亩废弃地上建起了带有花园、池塘的欧式联排别墅,以此来吸引村民入住,并由此置换出480亩宅基地,用于建造养牛场、饲料厂和屠宰基地。许家村的改造也基本按照同样的思路,不同之处是将腾出的宅基地变成了土豆原种培育基地,进行土豆产业化经营。村民以土地入股的方式参与到新成立企业的经营中,并可以进入企业从事生产。这样,村民在获取土地入股收益的同时,又能到企业上班,获取劳动收入,获得双重收益。

村企合作制有多种形式,常见的有:企业带动型,企业派技术人员到联盟村开办分厂生产车间、加工作坊或建设农业原料基地、产品配套基地和劳动力培训基地等;企业捐助型,通过企业或企业家捐资捐物,投资公益性基础设施和社会福利性事业等,如铺路搭桥,建公园、养老院,添加健身器材等。但希森模式不同于以上形式的村企合作,它不是简单的由企业抽调部分人员进行技术指导或资金援助。在梁锥村和许家村的改造建设过程中,村民的居住环境、设施条件和收入水均得到了根本的改善和提高,而且这种状况不是暂时、短期的,而是长期可持续的。希森集团则获得了土地和劳动力资源等,扩大了公司的规模,形成了企业和村民双向互动、利益共享的合作典范。

实际上,希森模式是在“让利于村民,让村民得实惠”基础上的一种长期互惠式合作机制,其中,村民身份发生了两大转变:一是人股成为合作制企业的股东,二是进厂上班,不再是单一从事农田耕种的农民。企业也突破了单一的工业化和收益最大化的视角,建造种植基地和加工制造基地,围绕农业开发相关产业化项目,有效地稳定了企业与村民的合作关系,既实现了村民富裕、村容整洁和村民自治,也做到了充分利用农村分散和闲置的土地和劳动力资源,真正实现了村企共建、和谐发展的良好格局。

因此,这种模式从根本上建立了解决农村落后、农民贫穷问题的长效机制,是值得推广的有效模式之一。当然,这种模式的实施因需要有实力较强的龙头企业作为支撑而具有一定的难度。但我们相信,有了中央政府的号召,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对企业实施有吸引力的政策和制度鼓励,希森模式的推广是可行的。

4.城阳模式

城阳模式又称“新城市主义”模式,一般适用近郊农村城市化改造。这种模式强调合理利用土地、公共轨道交通优先、鼓励步行、协调邻里关系以及在社区内部提供就业等新的规划概念。主要包含两方面含义:一面通过旧城改造,改善城区的居住环境,提倡回归城市的理念;另一方面则是对城市边缘进行重构,实现近郊农村城市化。

城阳区是1994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新区,地处青岛市区北部,辖8个街道办事处,230个农村社区,人口47万。建区之初,基础差,底子薄。设施落后,农村人口占全区人口的95%以上,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区。建区后,城阳区依托区位、交通和环境优势,坚定不移地实施了农村工业化战略,以旧村改造为重点,加快农村城市化。城阳区坚持群众利益至上,按照“三个基础稳固、六个清楚到位”的要求,积极稳妥推进旧村改造,对各个环节进行统一要求,严格把关,力求把每座安置楼都建成精品,切实做到改出一片新社区、一片新环境、一片新产业。目前,全区实施了55个社区的旧村改造,其中22个社区的2.87万户村民已入住新居。城乡一体化的发展不仅让农民生活环境大为改善,更在加快旧村改造过程中推动了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通过组团式开发,城阳区已腾出土地3.8万亩,全部用于二、三产业发展,既改善了农民的居住条件和环境,又促进了农村集体经济持续发展,确保了村民长期收益,荣获了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获得国家生态示范区、全国绿化先进区等称号,城市化水平达到57%。

城阳新市镇建设,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重构农村城市化功能,不仅能够使周边的农村人口集聚,享受高质量的城市生活,还能够将原先分散的农村集镇汇集起来,节约居住空间资源,实现聚集化小城镇建设,更能进一步扩大农村人口就业机会,减轻城市就业压力,实现农村共同富裕。

5.南张楼村模式

南张楼村模式开始于德国巴伐利亚州在青州市南张楼村进行的“巴伐利亚试验”,因其主要目标是在农村进行一系列环境、设施改造以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实现“在农村生活获得与城市不同类但等价值的生活”,所以也被称为“城乡等值化试验”或“城乡等值化模式”。

这一模式是德国在二战之后为平衡城乡发展的探索。当时德国因城乡差距较大,大量农业人口离开农村涌入城市,造成城市的压力加大,发展受阻。在赛德尔基金会倡导的“等值化”理念指导下,通过推行片区规划、土地整合、机械化耕作、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修路、发展教育等措施,实现了“在农村生活,并不代表生活质量低”的目的,使农村经济和城市经济得以协调发展。这一计划在巴伐利亚开始实施后,成为德国农村发展的普遍模式。所以,为继续推广其理念和成功经验,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德开展的合作项目中,德方选择了距青州市偏远、交通不便、自然资源贫乏、人多地少、经济发展处于中等水平以下的内陆村庄——南张楼村作为试点。

在南张楼村建设中,中德双方对项目投资、规划和设计等进行协商,通过工业区、农田区、文化教育区和生活区四个功能区的明确划分,对基础设施、环境和生活方式进行改造和革新。经过20年的建设,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果:

第一,村民的生活方式得以改善。基础生活设施和环境与城市相差无几,生活习惯也渐趋文明和时尚,如讲究个人卫生、保持环境的整洁、爱护草地、设立广场和体育设施等。

第二,村民工作模式发生改变。现有企业约80家,村民“白天进厂,下班种田;农闲进厂农忙进田”,以从事企业生产为主,人均收入水平提高。

第三,教育理念和方式改变。愿意进行师资培训投资,重视素质教育,注重学生的动手和实践能力培养等。

从本质上来说,城乡等值化模式实际上就是要在使村民不离开家乡、不离开农村的基础上,根据农村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为村民提供一种形式和内

容上不同于城市居民,但却能令村民满意和幸福的生活环境和方式,而且这种满意和幸福感不低于迁入城市的所得或城市居民的生活。它描绘的是一种田园式乡村生活,整个村庄就是一个大家庭,鸡犬相闻,和谐共处,完全不同于城市的喧嚣、污染、竞争、拥挤和压力。当然由于农民对祖祖辈辈农村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厌倦以及对城市文化和生活方式的羡慕和追求,这种模式目前在我国推行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这也是德方对实验结果不太满意的主要原因。所以,这种模式不是现阶段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模式,但模式本身是不容否定的,在未来更有实现的可能或空间,如城乡差距缩小、经济高度发达,或人们厌倦了城市的生活。

二、山东省新农村建设模式的主要经验

山东各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能够紧密结合各自区域优势,突出特色,大胆创新,探索出了比较成功的模式。这些模式虽各具特色,也具有不同的适应性,但它们有共同的经验和规律值得全国其他省区借鉴:

第一,使村民获得持续增收的手段或途径。“便农”、“惠农”和“富农”是新农村建设的出发点和指导原则,也是其目标所在。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工程,其主体应该是农民。在现今阶段,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动员社会力量的参与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必需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改善村民的住房或居住环境、一次性赞助或短期内高投资就足矣,这些更多的具有形式上、临时性或短期效应,而更为关键或根本性的解决措施是提供农民发挥主体作用的条件和机制。村民持续增收应该是目前最有效,也最具有长远意义的解决途径。以上五种模式,要么先寻求村民致富的手段或途径,如寿光模式,要么在改善生活环境和条件的基础上,为村民提供致富的手段,如希森模式、南张楼村模式、城阳模式和诸城模式。当然,方式可以多样化,如高科技种植、农业产业化、机械化耕种和招商引资等,以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不竭源泉和动力。

第二,立足实际,充分利用优势、资源和机会。各地甚至各个村庄的实际发展状况是不一样的,如何走出自己的新农村建设之路需要因地制宜,既不能被动地“等、靠、要”,也不能简单套用或模仿。“希森模式”诞生于发家致富后不忘乡亲的梁希森和他的公司,“南张楼村模式”得益于政府间的合作机会,这两种模式快捷又直接,而且大大减轻了村民的负担,但毕竟这样的场景和机遇不多见,大多数的农村仍需借鉴当地的资源或优势。如诸城利用自身的经济实力和众多企业强有力的发展后劲进行社区规划和建设;寿光借鉴种菜的历史和经验,创新种植技术,大力发展蔬菜种植、加工产业;城阳利用城乡结合部的区位优势,与城市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带动新农村建设发展。

第三,综合开发,全面建设,先后有序。“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建设内容涵盖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个层次,包括经济、政治和生态等方面的可持续发展,或者说是各要素有机结合、综合协调的发展。以牺牲生态环境或可持续性发展为代价换来的经济效益,或只是为村民修建现代化住房的做法是错误的或片面的。但并不是要齐头并进,而是有轻重缓急、先后之分。以上模式中,均做到了在建设过程中内容全面性的综合规划和统筹兼顾,主次分明,先后有序:寿光和诸城模式是在经济先行的前提下,改善居民的生活条件和环境,引导村民逐渐改善生活习惯,培养村民的集体观念和文明意识;希森模式、城阳模式和南张楼村模式则是在改善村民基础生活设施和生活环境的基础上,一方面提高村民的经营意识,锻炼和培养他们的经营能力,另一方面通过教育和培训等提高村民乃至下一代人的素质。因为这些内容要素之间是互相联系的,经济和物质要素是基础,决定和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和精神文明。

第四,坚持从实际出发,规划先行,分类指导。山东新农村建设的多元化模式不是靠自然形成的,而是山东省委、省政府科学指导的结果。新农村建设是一个长期过程,有完整的内涵,系统的目标,但具体到一个时段、一个地方,应充分考虑农民的实际需求和承受能力,讲条件、讲重点,不能同时什么村子、什么事情都抓,追求普遍开花。当前尤为重要的是从当地实际出发,做好符合当地生产力水平的规划,明确总体思路和工作目标、重点,进行分类指导。山东在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中,针对全省农村发展的不平衡性,以行政村为单位,将全省农村进行了分类,以便各级政府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政策,实行分类扶持和引导,做到培优做强一类村,加快转化二类村,重点扶持三类村。

从村庄发展模式归类看,城市郊区的村镇建设可借鉴城阳模式走农村工业化、城市化之路;经济发达地区可学习诸城模式,加强公共服务城乡一体化建设;具备集体经济发展条件或有外部资金流人时,可借鉴希森模式,走“以工带农、以企带农”的发展之路;一般农业地区可借鉴寿光模式走“公司加农户”的农业产业化之路,或借鉴南张楼村模式。德国人进行“城乡等值化”实验,当时看中的就是南张楼村具有的“天然劣势”:不靠城、不靠海、没有大企业、不靠近交通要道、没有矿产资源、人多地少等,对于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农业大国来说意义非常。其建设的基点就是立足农村,追求的是农村的发展,并不是要将农村城市化。建设也不是以城市为标准,追求的是与城市不同的、更符合农民需求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这就为有限的财力物力投入让农民生产、生活得更好提供了可能,如建设一种“低消费、高福利”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活方式等。

4.乡新农村建设经验材料 篇四

党中央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这是一项宏大、复杂、长期的社会系统工程,任务繁重,需要不断统一思想认识,不断探求工作方法,不断摸索有效途径。基层要做好建设新农村这篇大文章,尤其要大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为此,应着重从五个方面突破。

一、抓“兴工富乡”,实

现以工带农

一是合理调配,增强企业发展力量。进一步健全强化了乡机关干部联系标志性企业制度,要求每名班子成员、站办所长都联系标志性企业,宣传政策,主动服务,协调关系,协助管理,维护企业利益。积极提供企业急需的人才,由乡发放工资派遣机关干部入企业工作。二是加强服务,解决企业发展困难。经常性开展调研,组织企业老板座谈会,专题研究企业发展工作。巩固了铸造、皮革、电器、陶瓷等行业协会。三是创造条件,加快企业发展进程。因势利导,分类规划,新建、扩建了20多家企业。压缩办公场地,将机关二院整体转让给深思电工,帮助其扩大生产。组织村干部及规模企业老板赴江浙一带参观学习。打造文化艺术节,在全乡营造推进兴工富乡的氛围。四是优化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治理经济发展环境,出重拳,下猛药,狠刹邪气,严惩村痞村霸,打击各种犯罪活动。同时大力招商引资,以项目建设为载体,兴办工业企业。始终做到把“老外”当作老乡看待,用优惠的政策、优良的环境、优质的服务亲商、安商、富商。2005年,共完成招商引资1300万,项目建设资金4700多万。

二、抓基地建设,推进结构调整

一是依靠科技抓调整。大力推广“猪—沼—稻”生态农业结构,全乡共建沼气池2000多个。二是力求规模抓调整。实施了“四个十工程”,即扶持50亩以上种田大户10户,饲养千头以上生猪10户,纳税过5万元餐饮户10户,特种养殖户10户。三是围绕增收抓调整。实施“吨粮田变万元亩”工程,在全乡范围内普及了优质稻;加大了生猪品改力度,良种猪养殖达70;大力推广高效经济作物种植,全年种植春秋玉米5000亩,蔬菜5000亩,黄花菜1000亩,花卉苗木500亩。通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全乡形成了黄花菜生产、冬季蔬菜生产等九大特色农业生产基地,以基地促开发,以基地联产业,农业经济呈现勃勃生机。

三、抓基础设施,夯实发展基础

乡党委政府始终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民心工程”摆在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充分把握国家对乡村道路建设投资的机遇,广泛宣传发动,激发村民的积极性,2005年硬化村级道路25千米;水利建设上,争取上级农综开发等资金,广泛发动群众集资,投入400万元,建设工程项目320处,改造病险水库1座,维修机埠5处,修高标准砼路15千米;电力建设上,绝大部分的村农网改造基本完成,新建了110KV变电站,架设了双回路输电线路,与城区实现资源共享;通讯、有线电视、教卫设施的建设成效明显,解决了一批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重点难点问题,为经济发展打好基础。

四、抓劳务经济,畅通增收渠道

近年来,乡党委政府始终把握三个重点,把人力资源转换为经济优势,把外出务工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以中介为重点,强力推进就业输出;以维权为重点,建立健全维权体系;以宣传为重点,把劳务经济炒热叫响。2005年全乡共输出劳动力15000人,实现劳务收入12000万元,仅此一项就创人均纯收近2000元。

五、抓组织建设,强化发展保障

加强以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改进农村党组织的设置、活动方式和工作方法,深化“五联创”工作,提高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健全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巩固村级组织换届工作成果,认真解决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夯实党的执政基础。教育引导农村党员增强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坚定性,明确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活动的具体要求。结合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帮助农村党员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5.某村新农村建设典型经验 篇五

XXX***村位于——城西12公里处,是XXX政府驻地,全村辖8个社567户2146人,耕地面积3790亩,人均1.8亩,属河水灌溉区,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243元。近年来,***村积极利用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和地处乡政府驻地的优势,加快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有力地促进了全村经济的发展。在2007年、2008年连续两年年终考核名列前三名,并先后被评为县级文明村、“全国民主法制示范村”,为全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积累了典型示范经验,现将我乡***村新农村建设典型示范经验报告如下:

一、突出三项内容,激发新农村建设的活力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在具体操作中,我村重点突出规划、建设、整治三项主要内容,努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构建和谐、文明、富裕的新农村。一是突出抓好规划。规划是新农村建设的前题,更是一项龙头工程。乡党委、政府十分重视新农村建设的规划工作,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按照“优化生活环境、改善生产条件、提升乡村文明、构建和谐农村”的要求,专门制定了《***村新农村建设规划》、《***村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2009-2012》,并严格按照规划要求和实施方案进行建设。目前,全村基本建成“村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二是突出抓好建设。充分利用和发挥生态优势,形成具有特色的建设模式。按照典型示范、以点带面的方针,快速推进示范点建设。根据“交通便利、规模适中、生活中上、先易后难”的原则,我乡***村重点以三、七社为作为示范点建设,根据发挥典型示范的目标要求,近年来,我乡***村共修建标准化农宅125套;招商引资修建“上宅下店”式沿街商铺65套、并配套完成1公里供排水改造工程,铺设农电线路2公里,完成1.2万平方米的人行道铺装工程和美化工程;完成三、七社住宅小区道路2.9公里硬化;修建40立方米化粪池1座。三是突出抓好整治。整治是新农村建设的难点,直接面对千家万户,涉及村民利益的调整。乡党委、政府大力开展环境整治工作。一方面,对存有安全隐患、污染环境卫生且无人居住的破烂房屋进行拆除。另一方面,加强农村危旧房的改造,重点对建设时间长、外型不美观,且具有严重安全隐患的破旧房屋实行拆除重建,并对房前屋后乱搭乱建的圈舍进行拆除,实行集中统一安置,做到人畜分离,布局合理有序。2009年以来,我乡***村共完成危旧房改造农户148户,有效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提升了群众生活居住条件,从根本上消除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居住安全隐患。

二、发挥三大作用,形成新农村建设的合力

新农村建设不是单纯的政府行为,也不是单纯的群众创建活动,需要各种社会资源和力量的整合。在新农村建设中,我们采取多方联动,充分发挥三大作用,汇聚新农村建设的强大合力。一是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乡党委、政府专门成立了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并组织乡、村两级10名干部具体抓好新农村示范点

建设。在资金筹措方面,县财政发挥公共财政的作用,利用专项资金解决水、电、路等公共基础设施,解决单家单户不好办也办不了的事情。在宣传动员方面,充分利用入户宣传、发放宣传海报等方式,广泛宣传新农村建设的意义,弘扬新农村建设的典型,着力营造“全村动员、全民参与”的浓厚氛围。二是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农民群众是新农村的建设者、管理者、维护者和直接受益者,是创建活动的力量源泉。没有广大农民群众的主动参与,新农村建设就失去了基础。乡党委、政府在新农村建设工作中,按照一切为了群众的基本原则,从解决群众最直接、最关注、最急迫的问题入手,满足群众求美、求新、求幸福的愿望,从而调动广大群众对新农村建设的热情。三是发挥社会力量的支持作用。新农村建设资金投入大,仅有政府引导、群众参与还不够,必须发挥各种社会力量的支持作用。我乡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利用在外知名人士和机关单位的捐献赞助与适当扶持,拓宽资金来源渠道。目前,我乡通过政府、群众、社会的共同参与,形成了“众人拾柴火焰高”,齐心协力建设新农村的良好格局。

三、注重三个结合,增强新农村建设的动力

新农村建设是一个长期实施的系统工程。我乡注重把新农村建设与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健全长效管理机制相结合,不断拓展和丰富新农村建设的外延和内涵,增强新农村建设的持久动力。一是注重与设施农业促农增收相结合。建设新农村要以农业生产发展、农民生活宽裕为基础,否则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2009年以来,***村共投资300万元新建

食用菌棚100座,配套大棚自来水工程1公里,架设农电线路1.3公里,铺设基地砂石道路2公里,完成基础绿化、美化30亩,组织推广立体栽培、二次发酵等先进实用新技术4项,推广面积达300亩。二是注重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建设农村精神文明是推进新农村建设,解决农村社会各种矛盾的重要手段。积极探索建立有利于农民参与学习培训、法制教育、民主管理、群众评议、文化娱乐的阵地,定期组织开展创建文明户、道德户等评选活动,提高村民的思想道德水平,激发村民的集体荣誉感,让农民在各种活动中得到熏陶,增长见识。大力发扬优良村风民俗,以好的村风民俗来约束不好的行为习惯,让社会公德来制约个人的私心杂念。为努力把农民培养成诚实守信、文明守法的新型农民,***村村民成立了专门的秧歌队,并编颂有关新农村建设的歌曲、词句,在村内利用老百姓较感兴趣的方式进行表演宣传,构筑起农村精神文明的新阵地,从而使文明新村和文明新风相得益彰,相互促进。三是注重与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相结合。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尤其是创建高潮过后的日常管理显得更为重要。在新农村建设管理工作中,我乡注重引入城市社区管理模式,借鉴和发挥城市社区民主自治管理的优势,一方面,成立群众自治组织,以“老党员、老干部、老军人、老模范、老教师”(五老)为主体,成立各种形式的村民理事会,使群众主动参与村务管理。另一方面,健全管理制度,通过健全村民自治制度、卫生监督制度等,加强新农村的日常公共管理,形成全体村民共同参与的责任机制和约束机制。

四、存在的问题

6.新农村公路建设经验做法 篇六

亮点之一:利用交通行业的优势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多。今年共争取“村村通”项目48个,完成投资1540.5万元;争取县乡公路建设项目12公里,完成投资540万元,其中上级投资382.5万元。争取大中桥梁建设项目5个,争取资金327万元。争取乡镇客运场站建设项目7个。争取招手站建设项目58个。

亮点之二:公路建设成效明显。在去年完成“村村通”的基础上,今年加大了扫清“村村通”遗留工程任务。今年计划“村村通”99.4公里,实际完成102.7公里。完成李高路三级公路改建项目12公里。完成了新店白洮河桥、牛高路薛营桥、苟牛线、三里桥、茶庵桥、李高路小庄桥。

亮点之三:推进了新农村建设。今年,我们完善村级交通设施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抓手。完成黄台岗镇张典村5.5公里投资66万元;完成了官庄镇新庄村1.3公里投资12.6万元;完成黄台岗镇代夫庄村2公里投资24万元;完成了瓦店镇关帝庙2.5公里投资30万元;完成了溧河乡十里铺村3.5公里投资40万元;溧河乡郭店村3.5公里投资42万元等。

抓领导—齐心构筑和谐路

坚持把农村公路建设作为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惠及“三农”的“民心工程”、“富民工程”和“德政工程”来抓。一是高位启动。多次召开党政联席办公会议、三级干部会、专题会、现场会等,分析研究农村公路建设的具体情况和问题,成立了文章版权归大秘书网作者所有!由区四大家领导和有关职能部门参加的全区农村公路建设领导小组和指挥部,下发了《宛城区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实施意见》,区政府与各乡镇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并列入目标考评,明确完成时限和公路建设应达到的标准。在工程建设中,区委、政府领导高度重视经常到施工现场看望施工人员,听取公路建设情况汇报,多次带领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深入到施工第一线现场办公。在项目引进上,区委、政府领导尤其是主要领导经常跑省进京,千方百计,不遗余力,多方洽谈,成功的引进了公路建设的一批项目资金。二是严格奖罚。按照上级要求,今年的“村村通”项目要5月底大头落地、10月份全省完成。我们适时转变思路,创新机制,变区财政定补为奖补。改变以往每公里补助1万元的做法,规定5月20日前全部完成的,每公里奖励1万元,5月31日前完成的每公里奖励8000元,5月31日后完成的1分不奖。机制的变化带来了工作的活力,各乡镇和施工单位争先恐后,克服一切困难,自己垫资往前赶进度,5月20日前,任务全部完成,进度和质量均位居全市前列。三是落实分包责任制。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区直机关、“双联双培”包村单位与修路有困难的行政村实行“一对一”帮扶,重点从资金、物资、工程组织协调等方面给予支持。要求各乡镇对每个项目都指派一名副科级以上干部负责,实行“四包责任制”,即包施工组织、包资金筹措、包质量、包进度,并认真做好群众的宣传发动工地,形成了职责分明,关系协调,既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的施工环境,为高速度、高质量地完成“村村通”工程建设任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抓融资—引进项目多修路

主要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向上争取一部分资金。2006年的“村村通”建设项目,由于宛城区2005年实现全区241个行政村村村通油路,省、市原计划2006年不再给宛城区“村村通”建设项目,针对这种情况,区委、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向市政府领导和市交通部门反映情况,请求予以重视倾斜,先后16次到市、7次去省向各级领导汇报情况。经过努力,今年分两批给了100公里的项目。另外还给了李高路县乡公路改造项目,大中桥建设项目。二是实施财政补贴。今年区政府共补助农村公路资金302.8万元。为减轻乡镇压力,区政府对列入计划的“村村通”工程每公里补助1万元,对瓦英大桥和白洮河中桥分别配套补助资金100万元和40万元。今年区政府和交通局先期垫资380万元,实行政府统一采购水泥的办法,降低了工程成本,减轻了资金的压力。三是多渠道筹措资金。拖拉机养路费收入扣除正常养护经费、危桥、危涵及水毁修复经费,其余全部投入农村公路建设。同时,免征“村村通”工程营业税,高速公路和干线公路建设税收返还一部分用于农村公路建设。争取农业综合开发、小城镇建设、文明村镇建设等项目资金。把这些资金和“村村通”资金捆在一起使用。全区累计筹措配套资金536.8万元,其中区政府投资302.8万元,乡镇筹措234万元。四是动员社会资金投入。各乡镇党委、政府对本乡镇在外工作人员、个体私营业主、企业家采取打一个亲情电话,发一封爱心捐助信函或派出人员上门拜访等多种形式,请他们献计献策或协调资金用于农村公路建设。枣林办事处吕庄村王力新个人捐款50万元,用于农村公路建设;河南石油勘探局石油二机厂总经理蒋贵堂拿出8万元,用于瓦店镇关帝庙村村级油路建设。乡镇还鼓励公路沿线受益单位、各行政村、汽车、拖拉机经营业主捐资建设农村公路。

抓质量—严格监督修好路

“村村通”工程关乎老百姓的切身利益,这项惠民工程核心在于质量。对此,区委、政府要求交通和工程施工部门牢固树立质量意识,严格质量关。目前,全区“村村通”工程项目合格率达到100,优良率达到90以上。具体讲,着重把好“三关”:一是施工队准入关。落实施工队“三不准”制度:凡是资质达不到的工程队一律不准参与施工,要求施工队必须有公路建设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配套机械齐全,施工经理有类似工程业绩,并组织督查小组仔细审核,现场查看。在报名竞标的42个施工队中,有20个因检查出资质不合格未能参与村村通建设;本乡、村的工程队只能到外乡镇施工,不准参与本乡、村的工程施工。避免了因人情、关系而影响工程质量;区、乡、村各级干部不准组织和介绍工程队,有效地刹住了工程组织中的不正之风。二是施工责任关。通过分片区、按路线召开现场会、调度会等多种形式,重点对工程建设标准、质量和进度进行督促、检查。加强旁站式监理人员的培训,动员全社会监督工程建设质量,实行政府监督、社会监督、施工单位自检等综合措施。将路面标准,如宽度、厚度、结构层、水泥用量等及时向老百姓和社会公布,在每个项目所在村聘请了老党员和有责任心、有一定经验的群众作为义务监督员,对材料购进、拌和、振捣、压实、养生等多个关键环节进行监督。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层层分解落实质量管理责任。区农村公路建设指挥部在22个施工队中开展了“优秀项目”、“优秀工程队”、“优秀技术员”评选活动,对评选的“优秀工程队”、“优秀技术员”,由指挥部颁发奖牌和证书。先后召开了五次现场会,请被评为优秀施工队的8个项目负责人介绍经验,较好地调动了施工队保证质量的积极性。明确乡镇政府、交通部门、质量监督部门以及设计、监理、施工和项目业主单位的责任。实行质量目标管理责任制和质量责任终身追究制,全面形成了完备的质量管理网络。三是监测监督关。为认真落实项目质量分包责任制。要求交通部门每个班子成员带领一名质量监测员,对分包项目的每一道程序、每一个环节全程监控。明确规定:凡是分包项目不能被评为优良工程的,不得评先,不能被推荐为后备干部、优秀干部;凡是分包项目被验收为不合格工程的,分包领导和相关人员不仅要在大会上作检讨,还要扣发30的工资。同时,加强现场巡检。指挥部抽调16名技术骨干,分成三个质量监督小组,每天每个项目巡检两次以上,发现问题,立即下发整改通知,不整改者工程不计量、不付款。对两次出现严重质量问题的工程队,三年内不得参与农村公路建设。

抓管理—建管养运护好路

7.新农村建设国际经验-韩国经验 篇七

关键词:农业科研;农业科技服务;科技推广

一、较为完善的农村科技管理机制为农村科技服务提供发展保障

(一)以立法的形式确立农业科技服务机制

1.美国关于农业科技服务的科技推广立法。美国农业合作推广服务体系建立在三步重要的农业立法基础上:第一,1862年《莫里尔法案》确立了美国农业教育方针;第二,1887年《哈奇法案》确立了农业研究方针,使美国农业真正日益走向科学;第三,1914年《史密斯——利弗法案》构建起一个集农业教学、科研和推广“三位一体”的体系,把农业科学研究同教育与生产相结合。教育、科研和推广三位一体的科技服务推广体系就是在这三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法律出台后被奠定了。

2.日本关于农业科技服务的科技推广立法。日本农业技术推广的发展历来受到政府重视:1926年,农林省成立了经济更生部,负责指导农户和农场,日本的农业普及体系至此已初具规模;1948年制定的《农业改良助长法》是日本农业推广和改革的基本国策;2005年4月1日正式颁布实施了新的《农业改良助长法》,标志着日本农业推广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在该法的指导下,新的农业推广制度正在形成。在这些法律的保障和推动下,日本农业以政府为主导的农业推广普及体制形成。

(二)农业科技的投资主体多元化,推动农业科技服务机制的发展

1.美国科技服务机制的投资特点。美国主要通过三个途径获取农业科教经费:联邦政府预算拨款、州政府预算拨款以及私人企业自筹。联邦政府通过四个方面对农业研究进行资金投入:一是直接投入农业部研究机构、农业研究局等;二是对各州的拨款投入;三是通过竞争项目为小型独立项目和国家研究计划拨款;四是特别项目拨款。此外,美国州政府负责对州农业实验站进行预算拨款,主要是用于支持关系本州农业生产的科教项目与活动。而美国农业科教的私人投资主要集中在能直接应用于具有市场、潜力生产和高额利润的开发性研究。

2.日本的农业科技服务的投资特点。日本能够从传统农业发展到高度现代化的农业,其中最为主要的原因就是政府采取了有效的宏观政策,扶持和推动产业化的发展。在宏观政策中,建立资金投入长效机制,增加对农业的扶持,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21世纪初,对农业的投资已超过农业GDP的40%。目前,日本政府每年安排约占国内农业生产总值的7%作为农业科研经费。农协作为日本民间农业推广组织,其经费来源比较多样化:其中有很小一部分直接来自入会农户缴纳的会费,一部分经费来自农业产、供、销的收入提成,另外一部分来自企业和社会的捐赠和投资。日本的农业科技服务已形成多渠道筹措推广经费格局,即“政府+社会+企业+农户”。

通过政策等手段,美国和日本政府明确了农业科技服务的稳定经费的流入渠道,实现了依靠巨额经费投入保障农业发展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二、科研、教育和推广服务三方面的有机结合推动农业科技服务的发展

(一)美国的三位一体科技服务推广机制

美国农业教育、科研和推广三者结合是由大学统管全州的农业教育、科研和推广业务,形成农业教育、科研和推广“三位一体”的体系。主要构成为:一是联邦政府农业部内设合作推广局,负责管理、协调全国农业推广工作;二是依托州立大学农学院设立农业推广站,具体负责推广工作;三是县农业推广办公室,是州推广站的派出机构,推广人员由州推广站雇佣。这种三位一体的合作推广模式以大学为纽带,即保证了美国各州的农业科技服务活动自成一体,又促使学校中的农业教授的专业素质通过教育、科研、推广三位一体这种模式得到全面发展,还保证了工作的人员素质和水平,从而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

(二)日本的以政府为主,农协为辅的农业科技服务推广模式

日本实行的是以政府与农业协会双轨农业推广模式,由国家和县共同出资建立,各自独立又彼此联系。第一,政府负责的农业推广体系层面四级构成:都府道级农林水部、中央级的农林水产省、县级农政部或农业技术科和县以下的地域农业改良普及中心。近年来各级推广机构设置的干预被逐步降低,层级式的推广体系也被政府逐渐打破,因此日本农业推广工作活力增强;第二,民间层面的农业科技推广组织是农协。作为农民自己的组织,农协在农村信贷、生产资料、销售、农产品加工、保健和健康等方面,为农民提供多项服务。日本农业科技推广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与政府采取的双轨农业推广模式密不可分。

三、高度重视农业教育促进农业科技服务机制的完善

(一)美国的多种农业教育模式

发展科技服务机制需要提高农民素质,人才的培养是最为重要的问题。美国高度重视农业教育,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第一,提供正规农业教育与非正规教育结合的教育方式;第二,农技推广和研究人员深入基层,例如农学院的短期培训班,教育形式灵活多样,现场服务等。

(二)日本完善的农业教育体系

日本各级政府特别重视农村教育培训,目前设有农学部的大学有52所(含农学类学部60个),其中国立34所(含农学类学部40个),公立6所,私立12所。还有48所独立行政法人农业者大学校和48所都道府县农业大学校,农业职业学校434所,培养方式多为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既学会种植、养殖等基本技能,又熟练地掌握农业生产经营和流通等相关知识。政府还在全国各地经常举办各种形式的短训班,向青年农民传授科学技术知识。进入21世纪,日本大学的农学教育逐步向多学科、跨门类、综合型学科发展。

四、严格要求推广人员的资历推动科技服务质量提高

(一)美国要求推广人员是具有高等学历的专业人员

美国对推广人员素质要求非常高,要求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必须具有本专业学士学位,而高级推广人员需要本专业硕士或博士学位。州以上推广人员一般都是专家,30%以上有博士学位,其余多为硕士学位,地区级推广人员有60%拥有硕士学位,并且还要求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在职培训,保证知识和技能的提高。

(二)日本完善推广人员的考试机制

日本对于推广人员的要求也极为严格,建立了完善的农业推广人员职业准入与发展计划。日本通过实行严格的考试录用制招聘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基层改良推广中心的改良推广员的录用都要通过两次考试才能录用:一是推广员资格考试;二是公务员录用考试。专门技术员的考试甚至都要求报考者须具备大学本科以上学历、10年以上改良推广员工作经验,由国家农业主管部门组织录用资格考试。

五、结论

農业科技服务是国家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外实践经验要求我们,一是国家和市场主体在农业科技服务中应分工明确:基础的、具有前瞻性的以及对全国农业发展具有整体意义的农业科技理论的研究和推广由国家进行推广。而市场主体推广的主要是实用性强、产生效益快和具有地域针对性的农业科技;二是需要理顺体制,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精简优化科研机构,整合科技资源以及降低行政人员比重。完善农技推广组织建设,发挥农业高等院校在农业科研教育和推广中的作用;三是提高推广队伍综合素质,鼓励和引导农业大学的毕业生到基层工作,发展形式多样的农民职业技术教育;四是加大农业科技服务资金支持。

参考文献:

1.张朝华.发达国家农业科技服务的主要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借鉴[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8).

2.赖作莲.美国农业科教体系特征及其启示[J].农业科技管理,2010(4).

3.周玉新,唐罗忠.日本农业环保政策及对我国的启示[J].环境保护,2009(11).

上一篇:建国60周年纪录片创意下一篇:汉庭酒店租赁经营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