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艺术试题

2024-07-26

领导艺术试题(共8篇)

1.领导艺术试题 篇一

让下属100%执行的领导艺术

课后测试

如果您对课程内容还没有完全掌握,可以点击这里再次观看。

测试成绩:87分。恭喜您顺利通过考试!单选题

1.下列中不属于正强化要点的是 √ A B C D 强化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必须按所希望的行为出现而实施

强化物要恰当,是其想要的

保留无价值的客户将削弱企业的竞争力

反应与强化的顺序,必须确保激发所希望的行为再度出现

正确答案: C 2.下列行为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在评估过程只设定极少的优胜者

试图将正强化毕其功于一役

认为自己喜欢的东西,别人未必一定会接受

在月底对当月的积极行为汇总后进行奖励

正确答案: C

3.下列关于惩戒的认识正确的是 √ A B C D 需依据准确的事实和规定

要公平、公正

以正面激励为主背景

以上都正确

正确答案: D

4.绩效评估优于绩效考核的原因是 √ A 按照下属绩效变化来考评下属的误区 B C D 员工的失误并非是定期发生的员工支付不够就能及时指出

以上都正确

正确答案: D

5.下列中不属于述职报告最后一部分的是 √ A B C D 自我评价

改进措施

找短板

对上司及公司的期望

正确答案: A

6.在何情况下,上司才会按照最大效益原则与下属交易 √ A B C D 自己应支付也能支付时

得到好处时

不会减少自己的收益时

以上都正确

正确答案: D

7.下列中属于运动式管理弊端的是 √ A B C D 导致组织的制度框架、人员框架和职责框架被破坏

投入人力过多因此造成职责不清

往往打破了公司中的专业性和专业分工

以上都正确

正确答案: D

8.使期望的行为不出现的强化方式是 × A 负强化 B C D 消退

正强化

惩罚

正确答案: B

9.下列中属于员工做了好事却相当于受到了惩罚的现象的是 √ A B C D 袖手旁观现象

职责缺失现象

人情分现象

会哭的孩子有奶吃现象

正确答案: A

10.导致不期望的行为出现的情况不包括 √ A B C D 对坏行为负强化

适当的惩罚

消退

对坏行为正强化

正确答案: B

11.下列中不属于管理交易中常见的糊涂账的是 √ A B C D 上司不知道下属要什么

让员工事先知道自己的要价

员工不接受上司的要价

以上都包括

正确答案: B

12.下列属于上司责任的是 √ A 下属的能力得不到提高 B C D 下属的能力低

下属的职务得不到提高

以上都属于

正确答案: A

13.下列属于无功受禄的现象是 √ A B C D 比慢现象

袖手旁观现象

职责缺失现象

比傻现象

正确答案: C 14.最大效益原则是指 √ A B C D 拿到同样多时,能够少支付就会少支付(即能偷懒就偷懒)

以较少的投入换取较大的回报(利益)

在同等支付的情况下,什么得到的多就做什么

以上都包括

正确答案: D

15.使JOHRI视窗中公开区域达到最大的反馈行为是 √ A B C D 自我积极地给予反馈

他人积极地给予反馈

沟通双方都能积极地寻求或给予反馈

他人积极地寻求反馈

正确答案: C

2.领导艺术试题 篇二

1.明确概念和计算方法

人口类试题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的知识要点,即人口的增长与分布、人口的迁移、人口容量与人口问题。要正确解答包含这些知识要点的试题,就要明确一些人口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1)解读常用的计算公式

人口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机械增长率(人口迁移率);人口的自然增长=出生人口-死亡人口;净增人口数=迁入人口数- 迁出人口数+人口自然增长数。

(2)了解新概念,学会计算方法

近几年的高考题和各省市的模拟题出现了不少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对于这些新的概念和公式,通过阅读试题的相关材料进行理解、分析、消化吸收,学会运用即可。

如人口抚养比,人口不同年龄结构比例不一样,抚养比的数据就会变化,如果少儿数量减少,则少儿抚养比会下降;若老龄人口数量增加,比重加大,则老年抚养比就会增大。其计算方法是非劳动年龄人口数(少儿人口或老年人口)与劳动年龄(15~64岁)人口数之比。

人口性别比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平均每100个女性所对应的男性人口数量。这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男女人口性别平衡的指标,数据离100越远,说明男女人口比例越不协调,越容易引发社会问题。

2.熟悉人口知识的相关原理

本专题涉及的主要原理有人口增长模式、 人口迁移,以及人口问题等。

(1)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

人口增长模式的历史转变过程:原始型→ 传统型→现代型。一般地,农业社会及其以前属于原始型;工业化初期属于传统型;后工业化时期属于现代型。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属于“高-低-高”模式的传统型;个别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古巴等基本属于“三低”模式的现代型;发达国家则全部属于现代型。

根据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的数值特征判断,特别要注意现代型的判读。

在我国不同地区,其人口增长模式还是有差异的,东部地区经济发达进入了现代型,但中、西部地区有一些省级单位还是传统型。

(2)人口迁移的方向

从发展中国家迁往发达国家,从经济落后的地区迁往经济发达的地区,我国主要从中、西部地区迁往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紧紧抓住不同地区经济状况的差异,是掌握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的关键。能够准确判断出不同地区的经济状况差异,如清楚发展中国家有哪些,发达国家有哪些,我国中、西部地区的省份,以及东部地区的省份。

(3)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分析

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主要从有利和不利角度分析。要明确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是不一样的。从区域角度分析:不同的区域由于人口的迁移产生的后果是不一样的,而且随着时间的变化也有所变化。 从三大要素角度分析:对生态环境、经济、社会三方面的影响。人口的迁出和迁入,一般情况下首先考虑的是经济因素,也是主要因素;另外也会对生态和社会环境造成影响。从具体方面分析:人口迁移对人口数量、性别比、职业构成、 产业结构、交通、社会治安、城市化等都有重要影响。

二、真题例析

题型一:人口概念和公式的考查

该类试题一般会出现新概念或者新公式, 然后根据这些概念和公式解答相关的说法是否正确,或者计算某些年份的数据再来判断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正确性。

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是认真阅读新概念, 抓住核心关键词,理解这些关键词的意思,联系自己所学知识,尽可能找到与之相适应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对于新的公式,首先要明确公式的含义,清楚计算的目的,熟悉计算的方法和步骤。

例1 (2014年福建文综卷,5~6题)人口抚养比是指非劳动人口数与劳动年龄(15~64岁)人口数之比。图1示意1980~2030年我国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的变化趋势。读图, 回答(1)~(2)题。

(1)2015年前后我国老年抚养比变化明显,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性别比例B.医疗水平

C.教育程度D.年龄结构

(2)随着我国人口抚养比的变化,2025年后可能出现( )

A.人口迁移加剧B.劳动力渐不足

C.人口分布不均D.社会负担减轻

【解题思路】第(1)题,本题考查人口构成和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首先明确人口抚养比是指非劳动人口数与劳动年龄(15~64岁)人口数之比。而老年抚养比就是强调65岁以上的老人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其变化可能是老年人口数增加,其抚养比例也增加了。试题要分析2015年前后老年抚养比变化明显的主要影响因素,2015年之后,老年抚养比增长明显, 主要是社会经济条件改善,人口寿命延长,老年人口数量增加所致,所以年龄结构是主要影响因素。

第(2)题,本题考查人口问题和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根据人口抚养比是指非劳动人口数与劳动年龄(15~64岁)人口数之比,2025年后,老年抚养比上升,少儿抚养比下降,这说明少儿比重下降,最有可能是由于新生儿减少;老年人口不断上升,劳动年龄人口占的比重减少, 社会负担加重,劳动力逐渐不足,因此B项正确。

【答案】(1)D (2)B

题型二:人口统计图表的判读

此类试题主要考查人口统计图表,一般有柱状图、三维坐标图、人口金字塔图和统计表格,数据一般是以我国人口统计为基础来考查, 也有考查世界各个不同时期的人口数量。

主要人口统计图表的判断方法如下。

(1)坐标统计图

二维线状坐标图和柱状统计图的判读方法是:认清图名及纵、横坐标所表示的要素和内容,分析横坐标与纵坐标所示要素和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一般来说,线状图侧重表示地理事物的时间或空间分配规律,柱状图侧重表示地理事物的绝对数量。

(2)人口三角坐标统计图

人口三角坐标统计图主要体现某地区三个不同年龄阶段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一般分为0~14岁、15~64岁和65岁及以上三个阶段,可分别用来表示少年儿童、青壮年和老年人的比重,如图2所示。

第一步:沿着三个坐标轴数值增大的方向画出三个箭头,如图2中的123。第二步:过图中标出的点,分别画出与上述三个箭头平行且延伸方向一致的三个箭头,如图2中的45 6。第三步:读出箭头456与三个坐标轴的交点坐标,这就是待求点在三个坐标轴上的坐标。图中待求点的三个坐标:0~14岁约为27%、15~64岁约为57%、65岁及以上约为16%。第四步:验证一下三个数值的总和是否为100%。

(3)人口金字塔图的类型和判读

1年轻型(图3甲):下宽上窄,说明人口的年龄越小,其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越大;而人口的年龄越大,所占比重越小。这种类型的人口必定是出生率大大超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很高,人口增长的趋势必是迅速增长。

2成年型(图3乙):底部与中部宽窄相近, 儿童、青少年所占比重趋于减少,中老年人口所占比重有所增加,人口增长速度减缓,人口总规模继续增大。

3老年型(图3丙):上宽下窄,说明人口结构中儿童、少年、青年人的比重小,而老年人口比重大。其人口增长的趋势是零增长或负增长,人口规模必将会缩减。

例2 (2015年福建文综卷,7~8题)图4示意我国不同生育率方案预测的2050年人口结构。读图,完成(1)~(2)题。

(1)c方案与a方案的人口结构比较,差异最大的是( )

A.人口性别比

B.老年人口比重

C.青壮年人口比重

D.少儿人口比重

(2)从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判断,三种生育方案( )

A.a方案较合理B.b方案较合理

C.c方案较合理D.均不合理

【解题思路】第(1)题,本题考查人口统计图的判读。图示表明人口的性别比相差不大,老年人及青壮年人口比重有一定的差异,但是少年儿童比重差异最大,a方案中少儿人口比重比c方案小得多。

第(2)题,本题考查不同的人口比重带来的影响。a方案少儿比重太小,将来会出现严重的劳动力短缺和老龄化问题;c方案青壮年人口比重较小,社会负担过重;而b方案老年人口比重、青壮年人口比重和少儿人口比重都较合适。

【答案】(1)D (2)B

题型三:世界和中国人口问题的分析

随着世界人口的快速增长,不同地区出现了不同的人口问题。非洲地区人口增长太快, 粮食、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而我国人口数量大, 人口老龄化问题越来越严重,人口抚养比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加上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人口迁移数量和人口流动数量多,给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不少的问题。这些角度都成了考查的方向。

在这里,重点分析如何把握人口老龄化及其带来的影响这类问题的解答技巧。

首先是人口年龄化的判断,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 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已进入老龄化阶段。其次,发达国家大多进入了老龄化阶段,而我国是未富就进入了老龄化,因此我国面临的压力特别大。

目前考查的方向主要是比较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人口问题(如下表),特别是发达国家的老龄化问题,并联系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和解决办法。

对于我国来说,目前主要的工作就是健全社会保障体系;鼓励老有所为;延迟退休年龄。 在2013年我国也对计划生育政策进行了调整, 即只要夫妻双方一人为独生子女,即可生二胎, 简称为“单独二孩”政策。

三、能力测试

(改编)出生人口性别比是指每出生100个女孩所对应的男孩数,正常情况下保持在103 ~107之间,我国已长时间偏离正常范围。图5示意我国城乡出生人口性别比变化,读图,完成1~2题。

1.我国城乡出生人口性别比变化( )

A.乡村出生人口性别比低于城市

B.乡村出生人口性别比呈下降趋势

C.影响乡村出生人口性别比的主要因素是自然环境

D.影响我国城乡出生人口性别比的主要因素是思想观念

2.我国人口性别比失衡对未来发展影响较小的是( )

A.城市化B.就业

C.人口再生产D.国防

(改编)2015年初,俄罗斯政府计划将无偿发放远东地区(乌拉尔山以东)的土地给俄罗斯公民,土地主要用于从事农业生产。该项政策的实施,将刺激其欧洲部分地区的人口向远东地区迁移。图6为1990~2010年俄罗斯远东地区人口资料。读图,完成3~4题。

3.1990年至2010年,俄罗斯远东地区( )

A.生育率提高B.就业率提高

C.净迁出率下降D.人口容量下降

4.目前,影响俄罗斯远东地区人口迁入的主导因素和主要目的分别是( )

A.经济矿产开发

B.环境生态保护

C.政策国土开发

D.军事加强国防

5.图7为我国中部省份某村落人口年龄构成,其成因最可能是当地( )

A.出生率下降B.医疗水平进步

C.乡镇企业发展D.劳动力输出

(原创)国家统计局发布,2014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136 78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710万人。从年龄构成看,16周岁以上至60周岁以下(不含60周岁)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67.0%,60周岁及以上占总人口的15.5%,65周岁及以上占总人口的10.1%。从城乡结构看,城镇常住人口74 916万人,乡村常住人口61 866万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54.77%。据此完成6~7题。

6.我国人口状况说明( )

A.出生率快速上升,但新增人口数量少

B.出生率高,死亡率高

C.城市化水平较低,城镇人口数量增多

D.东部乡村人口比西部乡村人口数量少

7.可以缓解我国老龄化现象的办法是( )

A.延迟企业人员退休

B.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C.城市人口迁移到乡村

D.单独二孩政策

(改编)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图8为2000~2010年我国某大城市常住人口及密度的空间分布图,该城市五环、六环近郊区出现“人口倒挂”现象(外来人口比当地户籍人口还多的现象),政府欲甩掉 “倒挂”的帽子,决定严控外来人口。

(1)从数量和密度两方面描述2000~2010年该城市新增常住人口的空间分布特征。

(2)分析该城市五环、六环近郊区出现“人口倒挂”现象的原因。

(3)试为政府控制外来人口提出合理化建议。

【参考答案及解析】

1.D

2.D我国人口性别比失衡的表现是男多女少,这种现状首先影响人口的再生产,其次还对我国城市化进程、就业形式等产生一定的影响。国防兵员以男性为主,我国男性人口比重较大,因此我国性别比失衡对未来发展影响较小的是国防。

3.B读图可知,1990年至2010年,俄罗斯远东地区总人口减少,应是生育率下降,A错。就业人口有所增长,总人口减少,就业率提高,B对。总人口下降,可能是净迁出率增加, C错。人口容量随着经济发展可能提高,D错。

4.C

5.D

6.C根据试题材料可知,我国人口基数大,但净增人口数量少,说明我国的自然增长率低;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医疗卫生水平不断提高,出生率和死亡率低。我国城市化水平只有54.77%,是比较低的,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镇人口数量在不断增加;东部和西部的乡村人口数量无法判断。

7.D

8.(1)数量:从市中心(或二环内)向外先增后减;五至六环人口总量增长最多。密度:从市中心(或二环内)向外先增后减;三至四环人口密度增加最大。

(2)大城市就业机会多;位于近郊区生活费用低;交通方便,靠近近郊工业区方便上下班。

3.高考试题与名著的标题艺术 篇三

小说以“锄”为标题,有什么寓意?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高考阅读命题,涉及文学作品标题艺术的鉴赏。因此,有必要让学生掌握鉴赏文学作品的相关知识,提高解答这类试题的技能,以应对高考。

其实,一些有眼光,有预见的老师已经做了标题赏析之类的工作。今年高考前,笔者曾见到一位老师选取了作家严歌苓的小说《方月饼》,命制了下面这道题目:

小说为什么以“方月饼”为题,请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上述这类关于标题的题目,其实质在于两个方面:一是探究标题意蕴;二是探讨标题作用。要正确解答上述题目,关键在于弄清小说标题的含意和作用。

就含义而言,往往是双重或多重的。具体说,要弄清三个层次的含义:①表层含义与深层含义。②指代意义与比喻意义。③一语双关,双层含义。

就含义而言,通常有以下几种:①设置了悬念。②标题即线索。③为塑造和突出人物形象服务。④推动情节的发展或推动了故事情节的转折,化解了人物矛盾冲突。⑤突出主题,一语双关,对主题的表现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那么,如何解答全国I卷这道题目呢?

这道题目,旨在考查考生对小说标题内涵的分析能力,属于“探究标题意蕴”这类。上面我们已经谈到,对小说标题内涵的分析,首先要从表层含义与深层含义两个基本角度进行思考。从表层含义看,显然“锄”应指六安爷带着锄头坚持去百亩园为苗锄地的这一举动,也是六安爷手中的农具。从深层含义看,六安爷坚持去锄地却不是为了收成,而是为了“过瘾”,因为百亩园就要被占用,再也没有机会锄地了,那么“锄”则有更深层的精神意义,成了六安爷对土地的热爱和对曾经的生活的怀念。从全文的主旨来看,作者表现了农业文明在与工业文明的冲突中,逐渐被“锄掉”的对程,所以从社会层面讲,“锄”这一动作有“替代”的象征意义,也就是有着一语双关的双层含义。

通过上述分析,答案基本明了:①锄作为一种农具,象征六安爷的人生和精神;②锄喻示劳动者与土地的亲密关系;③锄意味着传统的农业生产和生活方式;④锄作为一种劳作行为,蕴含着六安爷对土地的热爱,又暗示着他对土地的告别。

再说如何解答《方月饼》这道题。这是一道探究题,要求考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若把此题换作一种更深层的问法,其实就是上述讲到的“作用题”。解答时,应在理解标题本意的基础上,注意它在文中是否还有比喻义、象征义、深层义、双关义等。从表层含义看,“方月饼”这个标题,就足以引起读者的好奇,吊起读者的胃口。因为生活常识告诉人们,月饼从来就是圆的,哪能是方的呢?再者,作为中国读者,能肯定月饼是圆的,是由于有着中秋节这一中国传统节日的生活经验。那么,作者笔下的月饼为何是“方”的?其实,它象征着中西文化的差异与融合,夹杂着复杂的情感,与揭示作品中心主旨相关。第三,纵观全文,“方月饼”这一标题,不仅直接点出了事件的主要情节,反映了小说的主要内容,还暗示了作者的写作目的,点出小说的主旨。第四,入题就写“方月饼”,是整个故事的触发点。

整合上述文字,即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归纳出此题答案:①题目意象新鲜,独具悬念和吸引力,能引发读者阅读兴趣。②引出中国传统的中秋节这一极有文化内涵的特殊节日。③“方月饼”是整个故事的触发点。④“方月饼”象征中西文化的差异与融合,夹杂着复杂的情感。

高考小说标题鉴赏的命题形式,除上述两种外,常见的还有以下三种:

1.把标题“××”改为“××”,你认为是否合适,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这种题目的考查重点在于:分析)

2.“××”作为这篇小说的标题,有主题思想、结构艺术、象征意蕴等多方面的考虑。请选择一个方面,结合全文,陈述你的观点,作出分析。

(这种题目的考查重点在于:探讨标题作用)

3.“××”作为小说的标题,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这种题目的考查重点在于:探究标题意蕴)

其实,不论以哪种命题形式出现,都属于“含义”和“作用”之类的题目。所以,不必惶恐或畏惧,抓住“含义”和“作用”去分析,做探究,一般是不会出现失误的。

当然,解答这类题目要达到万无一失,应该多做鉴赏作品标题方面的训练。这不仅能够提高我们的阅读鉴赏水平,而且对提高作文的审题和拟题能力也是大有裨益的。在此,让我们再以一部名作的标题为例来欣赏它的标题艺术。

作品标题:隐身衣。格非中篇小说《隐身衣》,于2014年8月先后荣获老舍文学奖,鲁迅文学奖。

【扣题文字】

“你已经知道了,我是一个专门制作胆机的人。在北京,靠干这个勾当为生的,加在一起不会超过二十个人。在目前的中国,这大概要算是最微不足道的行业了。奇怪的是,我的那些同行们,虽说都知道彼此的存在,却老死不相来往。既不互相挖墙脚,也不彼此吹捧,对于同行的技艺从不妄加评论,各自守着有限的一点儿客户,聊以为生。这个社会上的绝大部分人,几乎意识不到我们这伙人的存在。这倒也挺好。我们也有足够的理由来蔑视这个社会,躲在阴暗的角落里,过着一种自得其乐的隐身人生活。”……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你若向北京人提起‘牟其善’,几乎无人不晓。他是一位名闻遐迩的商人,擅长篆刻,喜欢登山,常和女演员在一起厮混……最为夸张的说法是,无论他在哪个场合出现,你都不可能看见他,因为他穿了一件隐身衣。”

【标题内蕴】

意涵丰富 包罗万象

小说以“隐身衣”为标题,并先后两次提到“隐身人”“隐身衣”。第一次,是制作胆机的“隐身人”;第二处是“隐身衣”,传说中的牟其善,据说他穿了一件“隐身衣”。

“隐身衣”是一个寓意型标题,至少有两层寓意:一是在古典音乐的高雅境界中避世隐形,追求心灵的纯净与放达;二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人生态度去面对纷繁复杂混乱的尘世社会,“改掉怨天尤人的毛病”,“事若求全何所乐?”这就是在小说的结尾,主人公“我”特别强调了的一种“处世哲学”。这可以视为小说“隐身”主题的另一层揭示:只要把握住这种“处世观”,人生就得以在这复杂混乱的社会中成功“隐身”,而免除一切人世烦恼,尽情享受生活的美丽与幸福。

寓意型标题意涵丰富,思想深邃,更耐咀嚼、体味,作文时可以尝试拟制这种标题。如高考满分作文《养就心中一段春》《我的路 我的门》,都是十分精彩的寓意型标题。有些同学在平日作文练习时拟定的寓意型作文题也不错啊,如《在飘雪的季节守候花开》《留一些柿子在树上》《给每一棵草开花的时间》等等,富有寓意。

(编辑:于智博)

4.艺术概论 试题 篇四

1人面鱼身纹是(A)彩陶上最具代表性的纹饰。

a)仰韵文化彩陶 b)庙底沟彩陶 c)马家窑彩陶 d)半山彩陶

2湖北随县战国时期曾候乙墓出土的铜尊盘,上有玲珑剔透的装饰,就是用(D)铸造的。a)染缬工艺 b)夹缬工艺 c)景泰工艺 d)失蜡法工艺 3商代青铜器的主要纹样是(C)。

a)螺旋纹 b)云气纹 c)饕餮纹 d)莲花纹 4中国明清在园林设计方面的专著是(B)。

a)《考工记》 b)《园治》c)《天工开物》 d)《营造法式》

5西班牙建筑师(B)在整个新艺术运动中是最引人注目,他设计的西班牙巴塞罗那的米那公寓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a)霍塔 b)戈地(安东尼奥·高迪)c)格罗佩斯 d)查尔斯莫尔

6.1851年,在伦敦的海德公园举办了首届世界博览会。(B)设计著名的“水晶宫”。a)麦金托仕 b)博克斯登(约瑟夫.帕克斯顿)c)戈地 d)毕亚莱至 7宋代(A)瓷器大量使用开片的装饰方法。a)定窑 b)汝窑 c)钧窑 d)哥窑

二、简答题

1试论工业革命对设计的影响 2中国古代设计的鲜明特征

3什么是英国工艺美术运动和新艺术运动?

4什么是装饰艺术运动

一、选择题

1、《营造法式》这是我国古代最完整的建筑技术书籍,著书人是

A.李诫

B.鲁班 C.吴道子

D.计成

2、中国明清在园林设计方面的专著是()。

a)《考工记》 b)《园治》 c)《天工开物》 d)《营造法式》 3、1851年,在伦敦的海德公园举办了首届世界博览会。()设计著名的“水晶宫”。a)麦金托仕 b)博克斯登 c)戈地 d)毕亚莱至 4、1919年,()担任了“包豪斯”设计学校的校长,推行一套新的教学制度和设计理论,使该校成了现代主义设计的摇篮。

a)彼特 贝伦斯 b)罗维 c)格罗佩斯 d)赫尔佐格?德梅隆

5、()试图通过所领导的工艺美术运动提高工艺的地位,用手工制作来反对机器和工业化。a)格罗佩斯 b)贡布里希 c)米斯 d)莫里斯

6、工业设计同手工艺设计区别开来的分水岭是()。

a)工业革命 b)包豪斯的成立 c)第一次世界大战 d)第二次世界大战 7、1851年“水晶宫”博览会之后,英国的()倡导了“工艺美术运动”: a)莫里斯 b)格罗佩斯 c)伊顿 d)柯布西耶

8、下面的设计大师中,哪一位属于后现代主义设计大师:

a)米斯·凡德洛 b)索特萨斯 c)吉马德 d)罗维

9、构成主义最有名的作品当属建筑师塔特林创作于1919年的()。A.PH 灯 B.卢浮宫金字塔 C.第三国际纪念塔

D.包豪斯校舍

10、()是教育家、作家、批评家,是将包豪斯精神带到英国又传播到美国的人。a)格罗佩斯 b)沙利文 c)阿什比 d)耐特

11、美国建筑师罗伯特·文丘里,是()的代表人物,提倡用装饰符号,表达个人的感情。A.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C.现代主义 D.后现代主义

12、英国手工艺运动的倡导者是()和威廉·莫里斯。A.乌特松 B.约翰·罗斯金 C.米莱斯 D.罗赛蒂

13、香港中国银行大厦、北京香山饭店、上海东方明珠塔等建筑设计是属于设计文化继承方式中的()设计。

A.原创性 B.复合性 C.延续性 D.反复性

14、杰出的设计大师米斯,用现代材料设计了1929年的巴塞罗纳博览会德国馆,全面体现了他的“()”的设计思想。

A.少则多 B.住房是居住的机器 C.亲切与典雅 D.建筑是凝固的音乐

15、下面选项与著名设计家莱特有关的是()。

A.悉尼哥剧院

B.有机建筑 C.形式服从功能

D.流水别墅

E.国际风格

一、选择题

1.展示设计属于()的设计。

a)二维 b)一维 c)三维 d)以上都不是

2.将需要传达的信息转化为视觉符号,并将之传达给信息接受者,是()的工作。a)企业主 b)设计师 c)消费者 d)以上都不是 3.工业设计同手工艺设计区别开来的分水岭是()。a)工业革命 b)包豪斯的成立 c)第一次世界大战 d)第二次世界大战 4.交通工具设计的本质在于()。a)车、船、飞机的设计

b)满足人们“衣、食、住、行”中“行"的需要的设计 c)为了速度、安全、自由、舒适、财富、地位的设计 d)以上都不是

5.协调()的相互关系,使其和谐统一,形成完整、美好、舒适宜人的人类活动空间,是环境设计的中心课题。

a)“信息发送者-符号-信息接受者” b)“人-产品-环境-社会” c)“人―建筑―环境” d)以上都不是

二、简答题

1.简述设计类型的划分及其原理

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和理论家倾向于按设计目的之不同,将设计大致划分成:为了传达的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为了使用的设计——产品设计和为了居住的设计——环境设计三大类型。这种划分方法的原理,是将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自然—人—社会”作为设计类型划分的坐标点,由它们的对应关系,形成相应的三大基本设计类型。因此,这种划分具有相对广泛的包容性、正确性和科学性。2.简述“视觉符号”、“传达”与视觉传达设计的涵义

广义的符号,是利用一定媒介来代表或指称某一事物的东西。符号是实现信息贮存和记忆的工具,又是表达思想情感的物质手段。人类的思维和语言交流都离不开符号。符号具有形式表现、信息叙述和传达的功能,是信息的载体。只有依靠符号的作用,人类才能进行信息的传递和相互的交流。作为人类认识事物和信息交流的媒介,广义的符号由人类不同的知觉感官接受,因此它包括视觉符号系统、听觉符号系统、触觉符号系统、味觉和嗅觉符号系统等。所谓视觉符号,是指人类的视知觉器官——眼睛所能看到的,表现事物一定性质(质地或现象)的符号。

传达指信息发送者利用符号向接受者传递信息的过程。它既可能是个体内的传达,也可能是个体之间的传达。包括所有的生物之间、人与自然、人与环境以及人体内的传达。一般可以归纳为“谁”、“把什么”、“向谁传达”、“效果、影响如何”这四个程序。

视觉传达设计是利用视觉符号来进行信息传达的设计。设计师是信息的发送者,传达对象是信息的接收者。信息的发送者和接收者必须具备部分相同的信息知识背景,即是说:信息传达所用的符号至少有一部分既存在于发送者的符号贮备系统中,也存在于接收者的符号贮备系统中。只有这样,传达才能实现,否则,在发送者与接收者之间就必须有一个翻译或解说者作为中间人来沟通。视觉传达设计的主要功能是传达信息,有别于直接使用功能为主的产品设计和环境设计。它是凭借视觉符号进行传达,不同于靠语言进行的抽象概念的传达。视觉传达设计的过程,是设计者将思想和概念转变为视觉符号形式的过程,而对接收者来说,则是个相反的过程。第四部分

一、选择题 1,设计的艺术手法主要有: a)借用、参照和创造 b)理论 c)社会性 d)参照和创造 2.国际经济界的分析认为:“()经济=设计力”。a)日本 b)法国 c)德国 d)意大利 3.设计的特征有? a)文化性 b)社会性 c)国家性 d)民俗性

二、简答题

1.设计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设计是一种产品生产,这种产品具有物理的属性,可批量生产,它满足商品的价值规律,反映着设计的市场性,映射着时代的科学技术的水平,是时代的必然结果,这是其它艺术不具有的特点。设计是一种艺术创造,它体现着人类的精神文化价值,实现了设计师的精神对象化,设计师把自己的才能和精神对象化,设计师把自己的才能和精神人格趣味通过产品反映出来,产品表现着设计师的一切。就设计生产来说,设计不仅仅是产品生产,而且生产了设计师的主体和欣赏感受艺术的大众这个主体。它的大众化是远大于其它艺术所产生的影响。所以在我们看来,设计美学所反映出来的审美价值是多元的整体

1、设计是一种艺术活动,2、设计是一种经济行为,3、是一种高科技的创作活动,4、设计是一项社会工程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1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1864年以后______的兴起,企图唤起社会对手工艺的关怀,同时也揭开了______的序幕。2.设计的本质存在有其功能性、______、______的不同作用。3.设计的过程包括市场调研、______、构思方案和______几个步骤。

4.传统广告四大媒介:报纸、杂志、______、______在现代社会仍发挥主要作用。5.对于设计家来说,______、______的设计活动是设计创意的主要范畴。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制瓷业在______出现了以景德镇为制瓷中心的庞大规模。()A.明代? B.宋代 C.元代? D.清代

2.中世纪时期______的代表是德国的科隆教堂和法国的巴黎圣母院。()A.哥特式建筑? B.拜占庭式建筑 C.罗马式建筑? D.洛可可式建筑

3.20世纪50年代美国的“______”与抽象主义雕塑相呼应,对诸多现代材料的运用,获得了空前的成功。()A.现代主义? B.新功能主义 C.有机功能主义? D.后现代主义

4.巴黎的蓬皮杜艺术和文化中心像一个炼油厂,这个外观不明确的建筑设计遵循了美感特征中的()A.美的距离感? B.美的模糊感 C.美的审视感? D.美的材料质感

5.贝聿铭的玻璃金字塔设计属于一种______设计形态。()A.原创性? B.延续性 C.复合性? D.反复性

6.瓦当本是为了解决木椽的防腐问题,同时也增加了美观,因此这是一种______的装饰。()A.被动性? B.技巧性 C.智慧性? D.主动性

7.任何设计家知识的存在都有两个方面,即知识的()A.内在性和外在性? B.保守性和开放性 C.准确性和模糊性? D.包容性和排斥性

8.利用直观的图像和表格来说明设计的意图,这是______的设计方法。()A.优选法? B.离散法 C.形象法? D.逻辑法

9.以下属于公共艺术设计的是()A.招贴设计? B.街头雕塑设计 C.汽车设计? D.服饰设计

10.从标志设计的历史意义上看,______是中国20世纪设计中最重要的作品。()A.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 B.中国银行的标志 C.中国铁路的标志? D.中国民航的标志

11.手工业设计的特色是质朴、华丽、()A.精巧? B.适用 C.活泼? D.触觉 12.中央电视台和浙江电视台这两个不同级别的媒体,能对同一产品的发布产生不同影响,这主要是因为媒介的______不同。()A.深度? B.广度 C.长度? D.高度

13.有关设计家的法律越来越详细充分,其中以______最为重要。()A.《合同法》? B.《著作权法》 C.《专利法》? D.《广告法》来源:考试大-自考站

三、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中国当代设计的历史进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A.1980年到1985年? B.1980年前后 C.1986年到1992年? D.1993年到现在 E.1949年到1979年

2.从设计文化分类对中国当代设计的现状的影响看,在诸多方法中应研究()A.以美国设计思想为代表的欧美设计状态 B.意大利设计模式 C.德国设计模式 D.日本设计体系 E.港台、东南亚设计风格

3.设计文化中的材料大致可以分为()A.原生材料? B.复合材料 C.声光材料? D.有机材料 E.无机材料

4.视觉传达设计的要求是()A.精神传达? B.制作表现 C.质朴? D.视觉审美 E.适用

5.策划文本中最重要部分包括()A.正文? B.应用说明 C.附录? D.标题 E.日期

四、判断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1.物品的美感和绘画艺术作品的美感是没有区别的。()2.对于一个设计家来说,知识的存在是社会实践和文字记载的双重体验。()3.一般来说,设计误区的原因是某些设计人员的主观表现,及客户对设计的误解和限制。()4.家具设计属于工业产品设计,不属于公共艺术设计。()5.市场经济是法律经济。现代设计家既要了解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又要重视和利用法律知识。()

五、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考工记》 2.人体工学 3.离散设计法 4.展示设计 5.完全招标竞争

六、问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1.怎样理解设计与艺术的关系?

5.领导干部面试试题 篇五

要点:l、这三个方面是有机的整体,缺一不可。党性是根本,能力是基础,干事是目的。这三个方面涵盖了对领导干部的整体要求。2.党性强,就是讲政治,就是德的体现;有能力,就是有干事创业的素质和本领,就是有才;肯干事,就是德才的发挥与体现,就是绩。3.这三个方面,最重要的是党性强。

2、请结合实际谈谈参加这次公开选拔干部的态度,你有何优势。

①竞争性选拔党政领导干部成为干部选拔的重要形式,标志着我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大趋势。通过竞争性选拔能够拓宽选人视野,也为更多年轻有为的干部提供了脱颖而出的机会和平台。

②这次我之所以参加公开选拔,出于两点考虑:一是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支持公开选拔,二是通过公开选拔检验自己的能力素质。如果我有幸能够入选,我将不辜负组织和人民的厚望,权为民用、情为民系、利为民谋。

③参加这次选拨,我有三个方面的优势:一是具有较高的文化理论素养;二是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三是具有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3、如果你这次竞争性选拔成功,走上领导岗位后,却发现自己并不适应,甚至不能胜任新的领导岗位的工作,身边的同志也对你有些看法,你如何办?你面对这种情况,以后将如何打开工作局面。

通过竞争性选拔,我走上了领导岗位,既是对我能力的肯定,也是组织和人民对我的信任。上任后,肯定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如果发现自己长时间不适应、甚至不胜任,我将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①反思自省,迅速找出不适应、不胜任的原因。

②努力学习专业知识,虚心向单位的老领导、老同志学习,弥补自身专业和能力上的不足,尽快进入角色,为党和人民工作。

③如果经过自己的努力仍然不能适应、不能胜任的话,我将主动向组织和领导说明情况,请他们对我重新进行考察安排。

4、如果你走上新的领导岗位,由于你的部下工作失误,给当地群众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当地群众对此不理解,到政府大门口组织了大规模的上访活动,情绪激动。领导让你去处理此事,你如何办。

作为一名领导干部上要对党负责,下要对人民群众负责。如果我的部下因为工作的失误,给人民群众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我难辞其咎,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面对群众因为不理解而组织的上访,我准备采取如下措施进行处理:

①沉着冷静,耐心细致地做好群众工作,安抚群众情绪。②赶赴现场,诚恳向群众道歉,并详细了解群众意见。③表明态度:一是深入调查,掌握群众损失情况;二是尽最大能力把群众的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三是及时向组织汇报情况,寻求组织支持。④总结经验教训。通过这件事情举一反三,教育部下在今后的工作中避免发生同类的失误。

5、诸葛亮由布衣一跃而为政要,且功级卓著。请从领导学角度评析这类现象。

(1)诸葛亮出身仕宦之家,从小受到传统的文化教育,精通历史,精通诸子百家,才思敏捷,出口成章。移居当时的政治中心之一南阳后,结交当地知名人士,得以了解天下大势。这是决策者应有的知识素养和信息准备。

(2)诸葛亮没有夺取君位的政治野心。他馆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侍奉平庸之阿斗,专权而不失臣礼,行君事而国人不疑。为报答刘备三顾之恩,“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3)诸葛亮赏罚分明,无恶不惩,无善不显,无一例外。街亭失利,自贬三等。

(4)诸葛亮的外交思想——为对付主要敌人,以我为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过,是一笔宝贵的思想财富。联吴拒曹,南和诸戎,皆为美谈。

(5)评价历史人物切勿仅仅以成败论英雄,切勿求全责备,切勿以点代面,而是根据他们比前辈贡献了多少新的东西。诸葛亮以其人品、知识、智慧为自己树立了一座非人工的纪念碑,也树立了被破格提拔者脱颖而出的光辉形象。

6、漫画。一个领导的塑像下写着政绩,旁边是一群农民工讨薪。对此你如何?

漫画反映了部分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重政绩,轻民生”的一种现象。尽管这种现象是支流而不是主流,是局部而不是全部,但是已经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严重阻碍了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产生这种现象,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是部分领导干部缺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了个人的利益、个人的政绩,而忽视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二是部分领导干部贪大求全,盲目片面地追求经济上的利益,甚至是场面上的好看,而忽视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需求。三是缺乏完善健全的监督制度、财政制度、审计制度乃至廉政制度。

解决这种现象,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结合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加强领导干部的教育,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进一步提高广大领导干部对科学发展的认识,杜绝“政绩工程”,开展“民生工程”。二是强化干部考核工作,实行严格的问责制。要强化对各类工程的跟踪以及对干部的考核工作,对那些片面追求经济效应,忽视社会民生的领导干部要按照相关规定追究责任。三是建立健全相关的监督制度、财政制度、审计制度乃 至廉政制度,综合运用行政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等各种监督手段,多管齐下,形成合力。

作为一名领导干部,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价值观,将党和国家的利益、将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成为一名“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公务员。

7、新领导怎样正确对待前任领导?

(1)继承和发展前任领导的长处和优点,继承前任领导的优点不是过多的赞扬,也不可能是如法炮制,而是适可而止的,并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加以发扬。弥补其不足或纠正其偏差,也不是大搞“新官上任三把火”,而是锐意革新,妥善规划,合理授权,选择时机,讲究方法,谋求实效。

(2)切忌任人唯亲唯派,大搞“一朝天子一朝臣”。从积极方面而言新任领导应该出于公心,任人唯贤,适才是用,使用与培训并重,而不管各种关系网如何干扰。

(3)切忌夸夸其谈,乱放空炮。三思而后行,言必信,行必果。寡言语,多行动。如果上任伊始,便提出不切实际的奋斗目标,极易丧失群众信任,降低以至丧失领导者的威望,而威望是领导者履行职能不可缺少的条件。

(4)切忌急功近利,追求短期效应。如果急于求成,急于做出政绩,而不顾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不顾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必将适得其反,自食苦果。

8、你作为一名副处长,在某项工作中如果与处长发生了意见分歧,将如何处理? 遇到题中的情况,我会采取以下的做法:

首先,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人与人之间由于经历、立场等方面的差异,对同一个问题往往产生不同的看法。许多时候,双方的分歧只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而已,所以面对这种情况我应该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冷静对待,正确分析。

其次,我会认真分析工作中产生分歧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第一,我和处长只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第二,我自身的决议存在问题;第三,处长的决议存在重大原则问题。

再次,如果是我和处长看问题的角度不同,我会认真服从领导安排,积极主动配合领导工作,按组织原则办事,在组织上自觉服从处长决定,非原则问题互谅互让,求同存异;如果是我自身的意见存在问题,我会认真反思,严肃对待,通过向领导求教、向同事求帮、向书本求知、向实践求真的方式不断提升自身认知能力及客观分析评价事情的能力,如果处长意见涉及到重大原则问题,我也要本着对处长负责、对组织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及时向上级汇报。

如果我的意见没有被采纳,我也不会因此而影响了我的工作积极性,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仍旧会从大局出发,以工作为重,坚持求同存异、体谅包容的原则,抱着谦虚谨慎、尊重理解、沟通交流的态度去处理事情。

9、你为什么参加这次职务竞争上岗

首先我具有胜任该职的能力。例举能力或优势三点为佳。其次是展现自我让大家充分认识我。平常认识片面没有系统性的总体认识所以表现一下。自己组织一下语言。第三我愿意承担更大的责任。权力源于人民视个人责任分配责任源于能力。简述一下责权利关系突出愿意承担能力。

10.你通过考试成为一名副科级干部,到单位后,主要领导把你介绍给大家,夸奖了你一番,之后请你即兴演讲。各位领导、同事,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地来到这里,成为大家的一员。

刚才领导也介绍了一下我。我个人认为我性格比较随和,是个积极的乐天派。四年的大学学习,让我掌握了必要的社会管理服务知识,三年的工作锻炼了我较强的实践能 5 力、组织协调能力和沟通能力,所以我相信:我有信心也有能力做好这份工作。

同时我也很清楚自身还存在着一些缺点和不足,比如工作经验还比较欠缺,但是我会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虚心多向老领导、老同志,尽最大努力、以最短的时间去完善自我,促进我的工作顺利开展。

最后希望各位领导和同事能够在下一步的工作中,多多指教,多多帮助我,谢谢!

11、刘邦认为,自己在谋略方面不如张良,在军需后勤方面不如萧何,在军事指挥上不如韩信.他之所以夺取天下的原因在于重用这三位大臣。你认为刘邦得天下经验之谈对现代领导者有何启示?

①作为领导者贵有自知之明:这是识才、选才、用才的前提。②发现和使用人才是刘邦得天下的一个极其重要原因。当前各国以综合国力为基础的竞争异常激烈,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是事业之本,各级领导要重视人才,使人尽其才,才尽其用。③我们今天用人目的、标准与刘邦虽有本质不同,但在识人与用人上刘邦的做法有值得借鉴之处,不过我们以马克思主义的人才观为指导,在各方面都应该做得更好些。

12、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你认为这句话对做好领导工作有哪些启迪? 作为领导者应善于审时度势,全面分析和掌握开展工作的时空条件和人际环境。②“天时”、“地利”等时空条件并非不重要,而是要从实际出发,选用有利的时空条件,抓住机遇,开展工作。③加强克服沟通障碍,处理好上下级之间、各单位之间、单位内部的各种关系,营造和谐的人际环境,对于做好工作来说,是比“天时”、“地利”更为重要。

13、你若作为副职,如何做到“不卑不亢”呢?

①作为副职,很重要的职责,就是要向正职说真话,报 实情,不能“看眼色”、“听口气”说话办事,专拣“好听的”向正职说。

②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应该成为你的座右铭。当工作做出成绩,正职表扬你时,要有谦逊的态度;当工作出了纰漏受到正职批评时,要“沉住气”,耐心听取正职把话说完,切不可“对着干”,待事情过后,选择一个适当的时机,就工作上的“失误”原因作解释,以便增进彼此的沟通和了解。

③一般来说,副职越是能在大事上为领导分忧解愁,正职对其就更加器重和爱护。

14、有人讲,干部提拔重用需要请客送礼、拉关系,你怎么认识这一问题?

(1)这种现象在局部客观存在,但绝大部分党组织是坚持党性、公道正派的;(2)要相信党的领导、相信绝大部分基层群众,只要自己干出成绩,组织和人民迟早会看到并认可;(3)即使有的地方有这种现象,总有一天会得到纠正;(4)自己当了领导干部后,会带头抵制不正之风。

15、假如你是单位领导,你的下属经常直接向你的上级汇报工作而不向你汇报工作,你怎么办?

1)我会以工作为重,以大局为重,妥善处理。

2)首先,对自己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态度进行认真地反思,开展自我批评。

3)寻找适当的机会以谈心的方式与下属沟通,就我的工作方式、工作态度与他们进行平等的交流,虚心倾听他们的意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如果是因为我与下属的沟通不及时,下属没有向我汇报工作的机会,我会调整自己的工作方式方法,给下属谏言的机会,平时注意多和下属沟通,并及时将下属的意见整理汇报上级,让下属感觉到自己的建议受到重视。如果下属不清楚越级汇报工作的做法不当,我会及时找下属沟通,让下属知道向上司反映情况有正常的消息渠道,越级汇报是不可取的。4)在找到下属越级汇报工作的真正原因后,我会在适当的时间、以适当的方式向上级领导说明情况,避免造成上级领导的误解,影响今后的工作。

16、作为公开选拔的年轻领导干部,你怎么面对和领导比你年长的下属呢? 我认为,一个正常的国家机关依靠的是法治,是制度管人,而不是人治,不是以人管人。

所以面对这种情况,我走上领导岗位后一是要靠工作制度管人。首先要完善一系列机关管理制度,以便大家都能遵守,而且彼此之间又互相尊重,加强沟通。

二是要靠自己的人格魅力服人。《领导艺术》中讲,领导的权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来自制度设计的法定权威,叫领导权力,另一种是来自领导个人魅力,叫非领导权力。面对比我大的长者下属,我如果过度依赖领导权力则会引起他们的不满或不服,因此我必须依靠领导个人魅力,具体说来就是身教重于言传,感化重于说教,鼓励重于批评,监督重于惩罚。己不欲者,勿施于人,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带头做到。用高尚的人格魅力征服下属。

三是靠先进典型引人。上任后,我将通过调研,抓住工作中的正反两方面典型加以告诫和奖励。通过先进典型的标杆作用引导人。

17、有几个群众到某个部门去办事,因为群众提供的材料不齐,工作人员说没有办法按照政策办理,结果群众恼羞成怒,说要见部门领导,然后工作人员打电话给部门领导。假如你部门领导,你如何处理此事? 第一,先让工作人员稳定群众的情绪,避免事态进一步扩大。

第二,若自己能及时赶回,应火速赶回处理;若不能及时赶回,让工作人员做好解释工作,另行约定时间处理此事。

第三,作为公务员,要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意识,耐心细 致接待群众,能办的事马上办,不能办的做好解释工作。

18、作为一个刚提拔的中层领导干部,你工作非常积极,不管什么工作都抢着干,结果副职对你意见非常大。对于这一问题,你该如何处理? 首先,我得到提升是领导和同事对我的信任,我会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努力的工作,不辜负领导同事对我的信任;

其次,如果在工作中出现了上述的情况,我会及时的对自己工作中的情况进行反省,如果是因为我的工作失误造成了副手对我有意见,我会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正,并向我的副手道歉,如果是因为我做了一些本应是副手做的工作,我会及时的改正,将这些工作交给她来做。

再次,如果经我分析后不是因为两方面的原因,我会及时的和下属沟通,了解他的想法,如果是非原则性的问题,我会不斤斤计较,相互体谅,取得共识,如果是原则性的问题,我会对他进行批评教育,并给予他适当的惩罚,如果经批评教育和惩罚后,仍然对我有意见,我会向上级反映,并配合上级做进一步的工作。

19、抓住中心,带动全盘。这是一种基本领导方法,也是一门领导艺术。在工作中,作为领导怎样才能做到抓住中心?请结合实际谈一谈。

1)要寻找和认识工作中心。任何一项中心工作,并不是某个领导人随心所欲想出来的,而是由当时当地的主要矛盾所决定的。确定工作中心,必须审时度势,从客观实际出发,科学地分析需要解决的各种矛盾之间的内在联系,抓住其影响全局、制约其他的主要环节。

2)捏紧拳头抓牢中心。明确了中心并不等于抓住了中心。抓而不紧等于不抓。要真正抓牢中心,需要一个领导人的意志和魄力。一方面下决心砍去面上一些活动,把主要力量投入到中心工作,有所失才能有所得,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另一方面组成两套工作班子,以大班子全力以赴抓中心,以小班子看家守舍对付经常性工作。这种方法是可取的。

3)抓中心也要顾及其他。抓中心不是单打一,而是弹钢琴,十个手指头一起按捺下去,那就不成调子。要有先有后,有重有轻,有急有缓,才能弹奏出美妙动听、醉人心肺的乐章。

4)可举某一具体实例来阐述。

20、领导活动的成败,往往不在于领导人本身的才能高低,而在于他是否善于分配权力。你若作为领导者,对此觉得应该怎样进行操作?

1)大胆放手。管仲认为,事无巨细,君主都要亲自过问,这是君主自恃其能。作为领导者,特别是高层领导者,应该懂得放手授权、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道理,应该清楚哪些事应该自己管,哪些事应该交给下属去管。

2)适当超脱。领导权力分配是领导者一种重要的超脱艺术。一个领导者如果长期陷于日常琐事,势必疏于领导职守。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顾此失彼,事倍功半。领导得必须拔冗去繁,择人授权,只有更上一层,方能欲穷千里目。

3)知人善用。知人,就是要求能历史地、全面地了解一个人。善用,就是能科学地、合理地任用他人,授以权力,以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4)虚怀宽宏。虚怀宽宏不仅要求领导得在进行权力分配时要言人之短而用人之长,更要求领导者在权力分配时,能对下属的小是小非和暂时性失误宽宏对待。虚怀若谷,大度宽容,不仅是领导者的重要思想作风,也是一种高明的无形的谋略手段和领导艺术。

21、假如你是乡镇街道分管经济工作副职,工作任务十分繁重,但是每周还要参加很多临时性工作会议,占用了大部分时间,你如何协调好二者之间的关系?

①工作要分清主次,理顺秩序、统筹安排,分管工作与会议之间②加强时间管理,如何安排自己的工作计划③提高 工作效率④做好平时基础性工作⑤处理好授权与分权之间的关系⑥加强团队合作

22、假如你作为副职,在和主要领导研究工作时,你认为自己的意见正确,提出后却没有被采纳,你将如何处理?

①进一步了解情况、反思自我②学会与领导沟通③沟通不成,积极配合领导工作④及时提醒主要领导⑤涉及原则时应坚持原则。

23.领导如何处理好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的关系?

1、“对上负责”无疑是极为必须的,民主集中制的基本 原则……

2、“对上”负责和“对下”负责本不是一对矛盾体,对下负责是对上负责的基础,对上负责是对下负责的保证(“对下”负责为老百姓办实事与“对上”负责其实是高度一致的,对下负责是最好的对上负责)。只有领导在“下面”工作,决策在“下面”落实,问题在“下面”解决,创新在“下面”体现,成效在“下面”检验,重视并把“对下负责”的事情办好,才可能群众认可、社会认同、组织认定,也才可能实现与“对上负责”的高度一致。

3、要真正把“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落到实处,需要领导干部们在日常工作中,把解决人民的困难转化成一种责任,时刻放在心头,抓在手上,并落实到行动上。……

4、领导干部要统筹上下关系,抵制唯上,机械式的唯上,迎合式的唯上。

24、提高领导工作效率,最重要的是狠抓工作落实,取得好的效果。要达到这一目的,你认为应该怎样去抓?请谈谈看法。

参考答案:①抓住根本。作为领导者首先应明确“我应负的责任”,“我应做的工作”,然后一级抓一级,各负其责,各司其职。②突出重点。在领导工作落实过程中,要围绕着当前的工作重点、热点和难点去抓落实,克服一般化的 抓法,既明确完成时限,又要明确质量要求,并加强检查督促,以保证落实效果。③典型引路。要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领导者要注意抓典型,通过典型的作用,用典型的经验推动面上的工作,突破一点带动全局。④完善制度。抓落实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而应贯穿于各项工作的始终。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建立促使各级领导从严务实的管理机制,形成务实的良好风气。⑤依靠群众。完成任务、实现目标,办法在群众之中。领导者务必关心群众、依靠群众,一切为群众谋利益,把它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这样,领导者的工作才能巧妙地落在实处。

25、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用以表明新任领导者想开创一番事业,这似乎已成为规律。那么,你若作为新官上任觉得这“三把火”该怎样“烧”呢?请作答。

参考答案:①抓住组织发展的根本方向。组织要有明确的奋斗目标。有了目标,组织活动才有准确的方向,也才能围绕目标建立组织机构并组织员工为之奋斗。因此,“新官”上任,首先要明确下列问题:本单位应办成什么样子?应把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引导到哪里去?本单位从长远看应向何处发展等等。②健全领导操作机构。一个单位或部门,没有团结而坚强的领导班子或健全的领导操作机构,再好的目标也无法实现。领导班子犹如单位的火车头,它是健全有力,还是残损不全或软弱涣散,将关系到一个单位工作的好坏和事业的成败。因此,领导上任后一定要抓好领导班子的建设。③选择战略“突破口”。新领导上任,“放火”应选择好“点火”部位。选择好,就会旗开得胜,一把火“烧”红半边天,以后的工作也会如火如荼;选得不准,干点不着,连打几发哑炮,以后就会步步被动。因此,领导者上任之初,可把供选择的“突破口”排排队,看哪个最有把握、最易突破,能产生最好效果,就先动哪一个。头炮打响,既能振奋人心,也会提高领导者威信,从而起到敲山震虎、势如破竹的作用。

26、在工作中,时常会出现有的下属在领导作报告时交头接耳乱鼓掌;有的在公开场合故意与领导者“顶牛”、“较劲”;有的喜欢在背后给领导编造和传播一些小道消息,甚至还搞点恶作剧。你若作为领导者,面对这类下属,该怎么办呢?

参考答案:①作为领导首先要有“宰相肚里能撑船,将军额头能跑马”的大度和气量,不可因下属对自己不尊重就给人寻机报复。②要认真分析下属“顶撞”的原因,看是下属对自己抱有个人成见,还是下属性格所致;是下属恃才傲物、心智不熟,还是自己在工作中不坚持原则或领导无方所致。③如果是因为下属无理取闹而致失礼,应尽可能给下属以宽容,淡然处之;如果是因自己方面的原因而致下属失礼,就应主动向下属赔礼,说明情况,并加以改正,以重新赢得下属的好感与尊重。

27、在办公室、机关、企业这样一方小天空里,不时存在人满为患的现象,人浮于事、效率低下令许多领导都头痛的要命。你若作为领导,要想使你的员工提高工作效率,该如何操作呢?

参考答案:①精减员工。因为只有工作多人员少才会使人忙碌起来。不过精减员工时,不要做得太过火,必须以能力作为选择准则。②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岗位负责制,将每一项具体责任都落实到每一位职员身上。有了制度的规定,员工做事就不得不小心翼翼、认真负责,这样工作的质量自然就会大大提高。③做到赏罚分明。因为奖金是促进工作热情和动力的一项重要因素,拉开合理的收入差距,会使每一个员工全力以赴投入到工作中去。④将竞争机制引入人事制度中,在竞争中淘汰那些低效率的员工。这种削减会使在职的员工感到就业的压力,增强他们的危机意识,促使每个员工都兢兢业业地去工作。

28.湖南某市新上任的王市长,在一次走访某一农户家出来时,迎面涌来许多人,嚷着要见市长大人,说要告状某 乡长的不法行为,而且,这些人的言语很激烈,还有的在不停地咒骂。你若作为王市长,该如何处理该事件呢?

参考答案:①首先让大家冷静下来,然后仔细听取大家的意见,最后明确告诉大家,一定把大家的意见转达给有关部门。②同时强调相信有关部门会按法律办事,虽然作为市长不能直接插手此事,但会关注此事,肯定会给大家一个说法。③这一类事件对为官者来说实在是小事,但它关系重大。要想妥善处理,就必须冷静对待,这才是最重要的。然后把情感倾向于老百姓,在感情上拉近彼此的距离,这样才能消除大家对他的敌意,达到最终解决该事件的目的。29.工作需要有原则性,即通常所讲的“对事不对人”、“人熟理不熟”,但这未免又少了点人情味,对此你怎么看?

6.艺术概论试题库 篇六

1、艺术首要本质和第一层面的本质是(C)A.社会性B.认识性C.审美性D.科学性2、2、艺术作为上层建筑,起决定作用的是(B)A全面的社会生产劳动B.经济基础C.政治D.哲学

3、在阶级社会中,艺术是(B)A.无阶级性的B.有阶级性的C.超阶级性的D.为艺术而艺术的

4、一切艺术都是社会生活的()A.模仿B.再现C.表现D.反映 5.决定艺术存在的根本因素是(B)A.经济基础B.社会意识C.政治法律制度D.科学文化

6.把“艺术”看作一种生产方式或生产形态,是谁的独特发现和一贯见解。(C)A.唯心主义 B.旧唯物主义C.马克思主义D.毛泽东思想

7.艺术与宗教的关系是(B)。A.相互和谐 B.相互利用C.宗教对艺术的否定D.没关系

8.艺术形象一方面是社会生活的再现和反映,同时又是艺术家对社会生活独特的认识和评价。因此具有(D)A.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B.抽象和具象的统一C.感性与理性的统一 D.客观与主观的统一

9、一切艺术审美特征的核心和艺术区别其它社会意识形态的根本特征是(B)A.科学性B.形象性C.逻辑性D.认识性

10、艺术的基本特征是(D)A.情感性B.审美性C.虚构性D.形象性

11.艺术美感中最显著的特征是(A)A.形象B.情感C.思想D.生活 12.自然界具体事物的美称为(D)A.艺术美 B.现实美C.社会美 D.自然美

13.符合「黄金比」的矩形比例是(A)A.3:5 B.1:3 C.1:5 D.3:7 14.美学上的最高形式原理就是(D)A.反复B.节奏C.对比D.多样的统一。15.下列哪一项不属于马克思所谓的“掌握世界”的方式?(B)A.艺术的B.时间的C.宗教的D.理论的

16.意大利哲学家(A)从其主观唯心主义哲学思想体系和方法论出发,主张“艺术是幻象或直觉”,““直觉只能来自情感,基于情感”,“艺术的直觉总是抒情的直觉”,是一种心灵活动。

A.克罗奇B.伯格森C.科林伍德D.黑格尔

17.德过古典哲学家(A)认为,“艺术作品是诉之于人的感官的”,“多少要从感性世界吸取源泉”,但艺术的最终根源却在于“理念”。A.黑格尔B.伯格森C.科林伍德D.康德

18.(D)在其《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一书中,更为明确的提出“艺术的第一目的是再现现实”,“再现生活是艺术的一般性格的特点,是它的本质”。A.列宁B.列宾C.别林斯基D.车尔尼雪夫斯基

19.画家(B)在其著名的《美的分析》中提出了“会使任何绘画构图变得优雅和美”的一些基本规则:“适应、多样、统一、单纯、复杂和尺寸”,认为“直线和圆弧线及其各种不同的组合变化,可以规定和描绘出任何可视的物象,因此可以产生无限多的形式”,并称波状线和蛇形线是最美的线条。A.达·芬奇B.荷拉斯C.安格尔D.克莱夫·贝尔

20.“美是生活”是那位人物提出来的(C)A.亚里士多德 B.普洛丁 C.车尔尼雪夫斯基 D.列宁

21.把艺术典型比作“熟识的陌生人”的艺术理论家是(D)A.荷拉斯B.黑格尔C.莱辛D.别林斯基

22.下列选项中可以称为空间艺术的是(C)A.舞蹈B.文学C.建筑D.音乐 23.下列选项中可以称为综合艺术的是(C)A.文学B.舞蹈C.电影D.雕塑 24.下列选项中可以称为想象艺术的是(B)A.舞蹈B.文学C.建筑D.音乐 25.下列选项中可以被称为听觉艺术的是(B)A.文学B.音乐C.舞蹈D.建筑 26.下列何者不属于视觉艺术(B)A.绘画B.音乐C.工艺D.建筑 27.下列不是美术的主要特征(D)A.造型性B.视觉性C.空间性D.记实性 26.工艺美术属于(C)A.物质产品B .精神产品C .既是物质产品的又是精神产品D.生活产品 27.《乐论》是哪位理论家的著作,它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艺术理论专著。(D)A.老子B.孟子C.庄子D.苟子

29.在艺术上最易表现韵律感的是(1)绘画(2)工艺(3)音乐(4)电影。30.构成音乐的艺术形象是(B)A.节奏B.旋律C.乐音D.和声 31.音乐中最有表现力的因素是(C)A.音色B.和声C.曲调(旋律)D.节奏。

32.汉代《毛诗序》说“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这里主要说的是音乐的何种特性(C)A.时间性B.视觉性C.抒情性D.瞬间性

33.___A___是由三个或四个乐章构成的大型乐曲()A.独奏B.交响曲C.协奏曲D.奏鸣曲

34.动作性、抒情性以及同音乐的密切性,这是那种艺术类型的主要特征(C)A.戏剧B.雕塑C.音乐 D.舞蹈

35.下列作品中不属于中国古典舞蹈的是(C)A.《红色娘子军》B.《宝莲灯》C.《鱼美人》 D.《丝路花雨》

36.戏剧、电影和电视剧属于(C)A.视觉艺术 B.听觉艺术C.视听艺术 D.想象艺术

37.下列选项中属于社会悲剧的是(A)A.《哈姆雷特》B.《落米欧与朱丽叶》C.《牡丹亭》 D.《梁山伯与祝英台》 3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正剧的是(D)A.《李逵负荆》B.《玩偶之家》C.《日出》 D.《茶馆》

39.下列选项中不是摄影和绘画共有的特点是(B)A.瞬间性B.记实性C.造型性D.静止性

40影视实现时空自由转换主要是靠(A)A.长镜头B.蒙太奇C.声画结合D.快镜头

41.园林与谁的关系最为密切(C)A.书法 B.雕塑C.建筑D.绘画 42.___A___是建筑的基本功能()A.实用B.审美C.教育D.认识

43.艺术起源说中最早提出“游戏冲动说”之学者是(A)A.康德B.亚里斯多德C.狄德罗D.黑格尔

44.两位主张艺术起源于游戏说的著名学者为(B)A.康德、亚里斯多德B.席勒、斯宾塞C.狄德罗、黑格尔D.亚里斯多得、柏拉图 45.“古代的野蛮人让这些幻象来塞满自己的住宅、周围的环境、广大的地面和天空。”此话的作者支持(B)泰勒 A.游戏说 B.巫术说C.劳动说 D.灵感说 46.巫术说最早由泰勒在___ C___ 中提出。

A.《美育书简》B.《论艺术——没有地址的信》C.《原始文化》D.《金枝》 47.以动物为表现题材的原始壁画,产生的根源是(B)A.人们的巫术信仰B.人们的狩猎生活C.人们的审美观念D.人们的理想愿望 48.___A__是艺术发展的根本动力和终极原因()A.生产劳动B.情感C.巫术D.想象性

49.审美是在__C__中产生的()A.社会活动 B.经济发展C.生产劳动 D.阶级斗争 50.下列不属于“准艺术”发生的标志是(C)A.人体装饰B.雕刻C.玉器D.岩画

51.原始艺术的显著特征是(B)。A.混沌性B.直白性C.隐喻性D.多义性 52.《艺术哲学》是那位法国艺术史家的著作(B)A.罗丹B.丹纳C.瓦萨里D.温克尔曼

53.继承艺术遗产的原则是(B)A.吸收B.创新C.批判D.否定一切 54.对西方艺术应该采取的态度是(D)A.引进B.移植C.吸收D.借鉴

55.艺术历史的起点是建筑。这话是那位哲学家说的(A)A.黑格尔 B.马克思C.列宁 D.恩格斯

56.艺术发生于 是一个正确的命题(B)A.巫术 B.劳动C.游戏D.灵感 57.是艺术发展的必然规律(B)A.继承B.革新C.游戏D.灵感

58.是艺术民族性的核心和灵魂(D)A.地理环境B.经济状况C.文化传统D.民族精神

59.是艺术创作的基础或准备阶段(A)A.生活体验B.艺术构思C.意象物化D.胸中之竹 60.神话的创作方法是(A)A.浪漫主义B.现实主义C.古典主义D.自然主义

61.是艺术创作过程的中心环节()A.艺术构思B.艺术创作C..艺术体验 62.艺术构思的过程是(D)A.对生活的艺术体验过程B.加工艺术素材的过程C.审美表现的过程 D.艺术形象典型化的过程

63.艺术思维的主要方式是(A)A. 形象思维B.抽象思维C.意象思维D.想象思维

64.艺术表现是艺术创作过程的(D)A.起点B.基础C.中心环节D.完成

65.黑格尔认为,最杰出的艺术本领是(B)A.审美感知B.审美想象C.审美联想D.审美情感

66.是形象思维逻辑中最根本最核心的规律(A)A.和谐律B.融合律C.理想律D.完形律

67.不属于艺术家的修养(D)

A.进步的世界观 B.良好的技巧 C.深厚的文化底蕴 D.刻苦的精神

68.艺术家按照生活的本来面貌,通过艺术形象的典型化,真实地再现生活的艺术手法是(B)

A.象征主义创作方法 B.现实主义创作方法C.古典主义创作方法 D.浪漫主义创作方法

69.从艺术创作的实践经验来看,艺术创作中久思不得其解的问题突然因为某一事物触发而得以顿悟的心理活动是(D)

A.艺术创作方法 B.艺术思潮C.艺术经验 D.艺术灵感

70.艺术创作过程一般包含生活体验、艺术构思和 三个阶段(C)A.艺术创作的心理成熟 B.意象物化C.作品形成 D.题材和主题的选择

71.毛泽东同志说:“文学作品中反映出来的生活却可以而且应该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带(B)” A.特殊性B.普遍性C.民族性D.科学性

72.“所谓大师,就是这样的人: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美来。”此话作者是(C)A.黑格尔B.丹纳C.罗丹D.毕加索 73.巴尔扎克的小说、托尔斯泰的小说和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曹雪芹的《红楼梦》都属于 创作方法的文学作品(A)A.现实主义 B.古典主义C.表现主义 D.浪漫主义

74.艺术创作的中心环节是,它上承观察和体验生活,下接意象物化(A)A.艺术构思B.艺术选材C.艺术手法 D.艺术语言

75.的形成是时代、民族和艺术家在艺术上超越了幼稚阶段,摆脱了各种模式化的束缚,从而趋向成熟的标志(A)A.艺术风格 B.艺术特色C.创作个性 D.创作特点

76.“如果谈到本领,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这是谁的话。(B)A.恩格斯B.黑格尔C.列宁 D.马克思

77.无意识大致分为几种不同性质和不同作用的类型。(B)A.3 B.6C.7 D.8 78.想象性是 的根本特征。(A)A.形象思维 B.抽象思维C.艺术创作 D.解读过程

79.艺术作品的内容是指(D)A.题材B.主题C.思想D.题材和主题的统一 80.艺术作品的主题是(C)A.一种思想情感B.自我表现C.通过题材体现的思想感情D.题材 81.艺术作品的形式由 构成(D)A.题材与主题B.素材和体裁C.头尾和段落D.结构和艺术语言

82.“品味”一词原是 上的术语(B)A.诗学 B.画学C.心理学D.矿物学 83.“主题”一词始创于 D,本是音乐术语,指的是乐曲中最富有特征性的核心乐段()A.中国 B.德国C.英国D.意大利

84.艺术的主导功能是(C)A.认识B.教育C.审美D.娱乐 85.艺术的认识作用基于(B)

A.艺术作品的形式B.对现实生活的反映C.艺术作品的语言D.艺术作品的主题 86.“艺术世界”的概念是由___A___在《艺术世界》中提出的()A.丹托B.乔托C.铁托D.罗丹

87.艺术的教育作用建立在(B)A.艺术作品中内容的丰富B.艺术家对题材及意义的认识和判断C.其他意识形态的存在D.正确反映生活

88.被称为“艺术作品的陵墓”的是(A)A.艺术博物馆B.艺术出版社C.艺术市场D.艺术展览馆

89.“艺术世界”对艺术接受的作用除了它的中介性、接受性、制度性与惯例性外,还有(A)。

A.主动性B.被动性C.静止性D.创造性

90.理解、体验、回味,是艺术接受和艺术欣赏的(D)。A.准备阶段 B.初级阶段C.中级阶段 D.高级阶段

91.审美态度的形成属于艺术接受与欣赏过程中的(C)阶段。A.初级 B.最后C.准备D.高级

92.当代美学著作《美学散步》的作者是(C)。A.李泽厚B.朱光潜C.宗白华D.刘纲纪

93.在我国 提出了“以美育代替宗教”的主张(D)A.鲁迅B.胡适C.毛泽东D.蔡元培 94、艺术设计的审美性质所遵循的美的规律是(D)

A.艺术与技术相统一

B.功能与形式相统一

C.真和美相统一

D.真和善相统一 95、构成艺术设计审美接受的前提是具有一定的(D)

A.选择倾向

B.心理定势

C.审美知觉

7.领导艺术试题 篇七

《试题与研究》是面向全国公开发行的国家CN级权威教育期刊, 是我国唯一以试题为研究对象、有着近30年历史的品牌刊物。创刊以来, 因其权威性、导向性、针对性和实用性而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我们秉承的一贯宗旨:利用我们多年拥有的遍布全国的作者网络和最权威的中、高考信息渠道, 展示中、高考命题真谛, 传递最新中、高考信息;预测中、高考动向, 把握中、高考脉络;介绍解题方法, 提高解题能力。

为了更好地贯彻中学生学习报社面向读者、品牌经营、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指导思想, 更好地指导中、高考复习, 更好地满足广大读者的需求, 特面向全国各地市一线教师和各省市县中学教研员以及关注研究目前中、高考试题及政策的有识之士, 举办《试题与研究》期刊编辑策划方案的征集活动。现将《试题与研究》系列期刊的现有品种、栏目和征集活动的相关事项介绍如下:

一、《试题与研究》系列期刊

《试题与研究》中、高考版在每学年的9月、11月、1月、3月分四次出版发行。

1.《试题与研究》中考版含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思想品德、历史, 每季度共7册。

2.《试题与研究》高考版含语文、数学、英语、理科综合 (理综物理、理综化学、理综生物) 、文科综合 (文综政治、文综历史、文综地理) , 每季度共9册。

二、《试题与研究》现有栏目简介

命题研究剖析中、高考命题的思路与方法, 探讨中、高考命题的规律与模式, 从中、高考命题专家的角度审视考题, 让读者切实了解中、高考命题的真谛。

试题评析探讨分析中、高考试题特点, 分析命题趋势, 预测中、高考动向, 指导中、高考复习。

解题探讨探究解题思路, 介绍解题方法, 展示解题关键, 提高解题能力。

考点专题以考纲中的考点为依据, 点击中、高考热点, 突出中、高考重点, 对知识和方法进行整合梳理, 构建网络;依据考纲对能力考查的层次要求, 设置讲练结合的专题讲座, 并注重变式思维和探究能力的培养, 提高应考能力。

阅卷手记根据中、高考阅卷人在阅卷现场发现的新颖巧妙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 以及阅卷中发现的典型错误类型, 搜集整理成文, 供学生借鉴或吸取教训, 学习新颖的解法并避免类似错误再次发生;也可以根据平时的月考、期中、期末考试的阅卷情况对学情进行深刻剖析, 丰富考试经验, 提高应考能力。

互动平台根据学生反馈的不易掌握的知识内容或解题方法, 特约一线知名教师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采用“学生问, 老师答”的格式来写, 以促进本刊编辑、作者、读者的互动。

8.领导艺术试题 篇八

2009年全国高考文综卷I的第9-11题,是以“南水北调”为背景的一组命题。现将原题摘录如下并试作分析。

我国南水北调方案中涉及的某水源地总面积约94 700km2,表1为该区域部分土地覆被类型面积构成图4示意该区域部分土地覆被类型的地形构成。据此完成9-11题。

9在该水源地内

( )

A阴坡坡度大干阳坡坡度

B平均海拔水田低于旱地

C石砾地、裸地多分布在山坡上

D河谷中阔叶林面积最小

10保护该水源地山地阳坡生态环境应采取的主要对策是

()

A保护高山灌丛

B防治水土流失

C维持林地的采育平衡

D扩大梯田面积

11该水源地位于

A长江三峡谷地

B青藏高原

C汉江谷地

D江南丘陵

一、试题特点分析

1主干性:跨流域调水是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主要方式。南水北调是我国跨流域调水的重要工程,意义重大,社会关注度高。在高考考点中,该内容属于核心考点,知识拓展性强。解题时除了要掌握三条调水线路的具体路径外,还要对三条引水线路的优势与劣势进行综合分析。

2信息性:试题信息呈现的方式主要有:①文字信息——水源地(区域)、面积(大)。②图像图表信息:表格——水源地部分土地覆被类型面积构成;柱状图——水源地部分土地覆被类型的地形构成。在解题时要弄清表格信息与柱状图信息的含义及关系。

3逆转性:本题虽然以“南水北调”为背景命题,但从设问上看,命题关注的范围不是整个工程,而是集中在其中一条线路的水源区,是对“点”的深度挖掘。

4探究性:与其说试题是对水源区自然环境的考查,不如说试题在引导考生进行探究性思维。而思维的方向正是题目设置的问题与题图信息的关系。

二、试题立意分析

试题以实际问题立意,设置问题情境,根据问题需要,确定考查的主干知识体系,不忌讳知识的重复,不追求知识的数量;试题从认识分析实际问题角度设问,提问的内容是认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过程、态度、观点和方法,注重对考生综合地理素养的考核,引导考生关注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并重视知识的理解和迁移。本组试题的能力考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1)如何判断题目中的水源地位于汉江谷地:表1中显看礅水源地旱地比重较大,且高于水田。另外,箭竹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植被,是大熊猫喜食的食物,主要分布在湖北、四川和云南。

(2)如何比较阴坡与阳坡的坡度:从图4可以看出,水田、旱地、箭竹及灌丛、阔叶林、高山灌丛草甸在阳坡的面积比重大于阴坡。就坡度而言,阴坡坡度陡、阳坡坡度缓。

(3)如何读取水田、早地在河谷中的面积比重:由图4可知,该水源区土地覆被类型的地形构成主要有三部分,即阴坡、阳坡和河谷,三者面积比重之和为100%。水田在河谷中的面积比重为柱状图中空白部分在垂直方向所对应的数值,约为80%。同理,旱地在河谷中的面积比重约为60%。

2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

第10小题,根据试题提供的信息探讨该水源地山地阳坡生态环境问题。这需要重新审视材料信息,结合试题所提供的选项进行分析、探讨。

(1)保护高山灌丛。从图4可知,该水源区高山灌丛草甸主要分布在阳坡从表1数据看其在该水源区的面积比重只有0.01%,说明阳坡的高山灌丛在整个水源区非常少。高山灌丛的破坏,可能会造成水土流失。

(2)维持林地的采育平衡。采育失调可能会破坏植被,从而导致水土流失。

(3)扩大梯田面积。这种行为会带来水土流失。

(4)防治水土流失。从图4可以看出,石砾地、裸地主要分布在阳坡,且水田、旱地在阳坡的比重也较大,说明人类对地表环境的影响较大,特别是过度开垦会对地表植被造成破坏。故应进行水土保持。

因此,保护该水源地山地阳坡生态环境应采取的主要对策是防治水土流失。

3地理估算的能力。

对于第9题中的选项B,很多考生感到无从下手。主要表现为在思维定势上难以突破,即认为水田平均海拔一定低于旱地,因此容易造成误选或错选。实际上,本题除了要求考生选择正确的方法进行比较外,还要求考生具备一定的地理估算能力。从图4可以看出,水田与旱地都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区所以水田与旱地平均海拔的高低主要看水田与旱地在河谷中的面积大小,面积大的平均海拔就低。虽然水田在河谷中的面积比重较大,但水田在该水源区的面积比重远小于旱地。通过数据可以进行计算:河谷中的水田面积比重约为:3.10×80%=2.48;河谷中的旱地面积比重约为:10.40×60%=6.24。所以,河谷中旱地的面积比水田大,旱地的平均海拔低于水田。

三、复习策略

1加强对地理主干知识的学习。高考无论怎么考,知识始终是能力的载体。高考命题具有“抽样性”的特点,但所考内容都是高考考点中的核心主干知识。因此,复习时可对照考纲,圈定考点,通过归类将同一考点的知识与试题集中研究,分析考查的特点和命题的方向,以实现对主干知识的全面掌握。

2发挥优秀试题的导向功能。在对应考点训练中我们要舍得花费时间和精力去研究那些考查灵活、方式创新、思路清晰的好题,特别是高考真题,细心品味优秀试题的导向,与老师、同学一块儿交流心得,以增加答题体验,把握考试方向。

上一篇:小区物业接管验收方案下一篇:孩子家庭教育一点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