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春节》教学反思

2024-06-18

《迎春节》教学反思(共10篇)

1.《迎春节》教学反思 篇一

《春节》教学反思

《春节》教学反思

这次的试讲课是《春节》培智五年级实用语文第七册,本文属于本学期最后的一篇新课文,也是就快放寒假同学们即将要经历的事。通过此次讲课我觉得大部分都还是在认真听讲,小部分同学注意力不集中,这也是我的失误,课堂组织教学没做好。其次是学生的积极程度随着时间的拉长也逐渐减弱,注意力也在慢慢消退。而我在此时不但没有关注学生的情绪,反而自顾自讲。我应该恰当的时机给某些表现好的同学进行奖励,同时也作为给不认真听讲的同学一个警示。这是我关于课堂纪律及课堂气氛没做好的部分。下面我就教学环节设计上进行回顾总结。

1.首先我在上课前让同学们唱一首《新年快乐歌》以作为上课前活跃气氛。【反思:由于同学们对这首歌不熟,导致只有几个同学在跟着唱。】然后我就开门见山的复习检查了上次课所学的生字词,再接下来是准备导入新课的问题设计。【反思:出示生字时我由于对电脑的不熟悉,总是在跳画面,让我因为在画面的调试上浪费了时间。后面我运用同学们比较熟悉的节日让同学们既进行了第十五课内容的回顾同时也为我接下来的新课进行过渡。这一点我觉得做的比较流畅,但是在进行过渡课题的问题上没有处理好。过渡的课题有些生硬,没有做到衔接流畅。】

2.下面我开始进行课文内容的学习。首先有老师带领学生齐读课文,然后分句子。【反思:这里我把三句话分得太过明显,所以同学们虽然知道有三句话,但却不明白为什么是三句,我也没有具体的说一说原因,直接带过了。】下面是开始带领学生学习第一句话。我提问到春节是哪一天,学生能很快从句子中找出来。我也就很快的一笔带过。然后反复带领他们读第一句。让他们记住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并进行了个别检查。【反思:第一句话的侧重点我找到了,并且也让学生学会了,但是我没有拓展到春节的时候我们会做些什么,这为与后面的除夕作对比的时候没有铺垫好。但在传统节日上我拓展的内容比较丰富,学生的表现也是非常不错的。还有点小失误就是PPT上的关于这句话的内容有些乱,没有提前做好检查,导致在这上面我有些着急没做好总结】第二,三句讲的还算比较流畅自然,没有太大的失误。

3.最后小结部分我让同学们再次复习了本节课内容的重点,然后开始布置作业,当作业布置完毕之后我把事先准备好的糖果发给了学生,然后播放音乐让他们写作业。【反思:最后的结束语太过仓促,没有做到流畅自然。而且我准备了课堂练习,但是没有出示,这应该作为当场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的,我却没有展示出来。最糟糕的是我把糖果在不合适的时间拿出来发给学生,导致当学生拿到糖果之后不分场合的就吃起来。这就失去了糖果原本的功用----作为鞭策学生上课积极主动地功能。还有就是在学生写作业时放音乐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优点

1、课件参与,激发兴趣。根据学生特点,结合本课内容所描述的是春节,我找了不少的图片作为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目的。

2、注意联系,训练思维。教学时,抓住关键词语,如: 农历正月初一是春节。除夕要吃团圆饭。过了春节都又长大了一岁。

3.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对答对的同学予以表扬,答错的同学及时引导。

4.整体内容衔接较好,教态自然,语音面貌也很不错。

2.《迎春节》教学反思 篇二

综观我国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 虽然有基础较为扎实的长处, 但由于过分看重知识的传播和技能的训练, 忽视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综合性, 忽视了学生良好个性的发展和自身素质的提高。《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 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可见, 语文学科也亟待革新, 亟待用新的学习来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之处。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总目标是引导学生在实践学习中获得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 形成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体验并初步学会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 具有问题意识、良好的科学态度、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形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具有良好的个性品质。

从中可以看出, 语文学科中存在的弊端可以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来弥补。而学校推进综合实践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 如综合实践课程师资的缺乏, 也完全可以通过语文学科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整合, 让更多的学科教师充分融入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来, 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发扬学生的个性特长。

作为一名兼任语文学科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师, 笔者深刻地意识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完全可以在语文学科中绽放其光芒, 在无法确保综合实践活动时间的前提下, 完全可以借助语文学科的渗透, 达到语文学科知识与综合实践能力共同提升的“双赢”。

本文将以《北京的春节》为例, 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评价和教师角色这四方面来谈谈如何进行学科整合。

一、教学目标的整合

从语文学科的角度来看, 《北京的春节》是作者老舍先生用他那如椽的大笔、“俗白”的风格、京味的语言, 描绘的一幅幅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 展示了中国节日习俗的温馨和美好, 表达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喜爱。因此, 语文学习的目标一般确定为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 正确读写和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 感受春节的热闹、喜庆气氛;学习课文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等。

从综合实践研究性学习的角度来看, 《北京的春节》一文可以看作是老舍先生通过观察、实践体会等方式而写成的一篇关于北京春节的研究性文章。文中向我们详细介绍了老北京人过春节的方式方法。因此, 我们可以以此为切入口, 让学生感知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灿烂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探寻研究, 可以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和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了解, 弘扬和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 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同时, 也可以在活动中向学生渗透传统文化流失的危机感, 让学生在活动中传承民族文化, 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当然, 仅仅以《北京的春节》一篇文章想了解整个中华传统节日是不现实的, 这也是语文学科欠缺的地方。那么, 如何深入、全面地研究, 这就需要以点带面, 开展从身边开始的, 切实可行的主题活动。因此, 教学目标可以制定为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简介、由来或传说、节日习俗、诗词等, 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 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高尚的思想情操;从传统节日中汲取营养, 使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形成正确的看法;通过上网查找、图书查阅、访问等多种方式进行收集资料, 提高学生收集资料、选择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通过对资料的思考分析, 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合作学习,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当我们用研究性学习的眼光去学习课文的时候, 我们会发现学生将学到更多书本学不到的知识, 反过来会更加促进学生的语用能力, 学生的收获将远远超乎课堂所得。

二、教学内容的整合

语文教师在教学这一课时, 一般会先让学生熟读课文, 解决生字词方面的问题;接下来略读课文, 理清文章的写作顺序, 知道作者是按时间顺序来进行叙述的, 并按时间顺序列举出这些日子;然后让学生默读课文, 弄清在不同的日子里, 那里的人们都有些什么风俗习惯, 并完成表格填写;在此基础上, 学生再次浏览课文, 看作者是将哪几天作为重点来写的, 你最感兴趣的是哪部分,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再接着就是找出文中描写孩子们的句段, 仔细研读, 体会孩子们过春节的感受;最后, 再回顾全文, 看你从作者的叙述中感受到了什么, 体会文章的主题。至此, 课文的主体部分已经学完了。从语文学科的角度讲, 教学目标也基本已经达成了。当然, 有些教师也会关注语文的拓展性学习, 会引导学生关注其他地方人们过春节的不同习俗, 引导学生认真阅读了课文后的阅读链接, 体味不同的人过春节的不同感受以及不同的写作方法, 然后引导同学们说说自己的家乡过春节的习俗。最后, 让他们动笔依照课文或课后的阅读链接把家乡过春节的内容写下来。

我们都知道, 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研究的内容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 来源于社会, 并且要充分体现地域性、时代性和发展性的特点。但学生在实践的操作过程中, 总会出现无研究主题, 或者研究主题大而空, 没有针对性等问题。因此, 语文的教材就是一个很好的媒介, 让学生通过课文学习联系生活实际, 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并以此为基础生成研究主题, 实施小而精的行动研究。

那么, 以《北京的春节》为例, 我们如何进行教学内容的整合呢?首先, 春节是学生较感兴趣的传统节日, 也是所有节日中感受最深的节日。因此, 从这篇文章出发, 我们很自然就可以想到, 我们家乡是如何过春节的?家乡的春节和北京的春节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家乡以前的春节是怎么过的?为什么家乡现在过春节的方式和以前不一样了?是什么原因导致的?你所期望的春节是什么样子的?家乡未来的春节会怎样……通过这些问题的提出和梳理, 我们可以开展以“家乡的春节”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 确定《关于家乡春节习俗的研究》《关于家乡春节变化的研究》《关于北京春节与家乡春节不同的研究》《展望家乡春节的未来》等子课题。

当然, 确定课题只是开展活动的基础, 主题确定后, 和谁共同研究?怎么研究?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小组人员如何分工?成果如何展示?这些问题还需要进行开课指导。以《关于家乡春节习俗的研究》为例, 我们在开题课上明确了需要解决的问题, 并且制订了研究方案, 而问题的解决、课题研究的开展、方案的执行、成果的形成都需要依靠行动研究才能实现。学生可以通过到图书馆、上网查找资料、实地调查、采访等手段完成研究。当学生取得丰富的研究成果的时候, 我们就可以通过汇报交流课来进行研究的总结, 展示研究成果。此时, 各种不同的汇报形式, 比如写心得体会、讲故事、制作展板、设计小报等这不仅仅是综合实践能力的体现, 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

三、教学评价的整合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语文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 改善教师教学, 语文课程评价应准确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状况, 全面落实语文课程目标, 恰当运用多种评价方式, 注重评价主题的多元与互动, 突出语文课程评 (下转第90页) (上接第80页) 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在《北京的春节》一文的语文教学中, 我们的评价往往体现在课堂之中, 评价是比较单一的, 是由上而下的评价, 既缺少对学生探究活动的过程性评价, 也缺少对学生的原有知识储备的评价。

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与反馈是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实践课程实施过程中的重要一环, 能通过各种途径的表扬与奖励, 使学生感受成功的体验, 生活的快乐, 从而激发活动的热情。以《关于家乡春节习俗的研究》为例, 我们将越来越多的评价放在了学生参与的过程中来评价, 比如学生在进行家乡春节习俗采访活动时, 我们应关注的是学生有没有设计好采访的问题?有没有想到在采访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什么问题?在采访时有没有做到表述清楚, 问题指向性是否明确?采访后有没有对资料进行加工处理等。学生在查找家乡春节习俗资料的时候, 我们应关注的是学生是通过什么途径查找资料的?有没有寻求他人的帮助?在找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问题?通过这样的过程性评价来真切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我们重视的是小组成员之间的评价与自我评价, 比如成员之间在活动时有无分工合作?自己在整个过程中有没有能力进步与提升?整个活动过程中有什么体验、经验和教训?我们重视的是学生对活动过程中出现问题如何解决的评价, 轻解决问题结果的评价;重视对创造性的、合作性的、宽容的、勇敢的、坚持的等个性品质进行积极评价;重视评价的多样性, 否定评价的单一性。

由此可以看出, 教师在评价上也必须要整合, 当我们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方式去评价学生语文学习的时候, 学生的参与意识会更加强烈, 学生的主体性、过程性会更加得以提高。

3.春节后的文化反思 篇三

平心而论,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东西,年味原本总是随时代变迁而变化,但无论怎么变,世界上只要有中国人的地方,就会有中国的春节,无论时代怎么变迁,“中国年”终不会式微,“年”也终究要过,这一点我们深信不疑。

年味为何越来越淡

“年”,是农业社会的产物,古时候的人们春夏秋三季都在劳作,直到冬季才给自己和大地一个休息的时间,在冬季这一特定的日子里,人们休养生息,庆祝收成,过完年后很快就立春,意味着新一轮春种秋收又开始了,人们祈福新的一年里风调雨顺,顺利平安。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过去的年味显得特别浓。过年,意味着色彩的多样、物质的丰足、身体的放松、家人的团聚。满街张灯结彩。小孩子穿上新衣、打扮得花枝招展,放炮仗、磕头讨压岁钱。成年人利用这难得的闲暇享受家庭的欢乐,包括彻底打扫房屋、准备过年的各种食品和礼物等,都沉浸在喜庆的忙碌中。外地的游子赶回家中团圆,把攒了一年的积蓄慷慨地花上一部分。商家也准备了丰富的货物,到处一片丰盛的景象。

可如今,这样的年味为何越来越淡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是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物质生活水平提高,意味着消费日常化,过去只有过年才会买的东西,如今任何时候都可以买,因此过年买新衣服、吃大餐等行为不再具有象征意义。以前只有过年才会购置的物品也就不再显得那么珍贵;以前过年才能回一次家、见一次面,如今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发达,回家、联系都是常事,过年相聚也显得十分平常。从这些角度来说,过年也就不那么诱人了。.

二是过年的节庆意味被逐渐消解。在商品消费时代,越来越多的节日都与商业活动联系起来。端午、中秋、国庆、元旦等,几乎每一个节日都被商家充分利用,诸如商品大减价、积分大兑换、购物优惠“套餐”等,一轮又一轮地冲击着人们的神经,在这种几乎每隔几个月就喜庆一把的氛围中,过年节庆的意味已经在逐渐消解了。

三是外来文化的入侵。都说现在的年轻人热衷于过洋人的节日,把自己“老祖宗”的节日抛到了脑后,由此引发了“崇洋媚外”的批评,其实这只是看到了表象。要说外来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更在于外来文化用强大的“文化标志”削弱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例如圣诞节有“圣诞老人”,情人节有玫瑰,中国的传统节日标志却五花八门,马年来了是马生肖、猴年来了是候生肖,并且哪怕是“马”与“猴”,其外形也是多种多样,缺乏统一形象,从而淡化了视觉形象,久而久之,就显得“年”越发普通而模糊了。

四是媒介虚拟狂欢的替代作用。过年其实也是一次身心的休憩,从一年繁重的工作中脱离出来,好好放松一把。如今,媒介的发达提供了一个虚拟的娱乐和放松环境,人们可以从电视、网络上获得多样的娱乐体验,因为虚拟世界十分健全,人们在经历了多次过度刺激之后,再回望现实,难免会觉得苍白暗淡、不够过瘾。所以,真实的“年”似乎不值得期待了。

综上可以看出,年味越来越淡,与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有莫大关系,也与中国传统节日的某些缺陷有一定关联。

压岁钱带来的压力

要说过年,不得不说到压岁钱。近年来,媒体报道了各种各样有关压岁钱的“花哨”故事:70岁老太花巨资买一公斤黄金送给孙子,“80后”小长辈数千元的年终奖不够压岁钱支出,沈阳新婚夫妇过年花掉四个月工资新娘赌气自杀,80岁奶奶用支付宝给外地孙子压岁钱,长辈给晚辈送保险、ipad、股票、购物卡,孩子拿着压岁钱挥霍无度,儿子因讨要压岁钱打死父亲……

压岁钱的话题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突破了“节日期间长辈祝福晚辈”这一简单意义的界限,所引发的不只是对节日巨额花销的讨论,还由此产生了对不正确甚至扭曲的社会价值观念的反思。中国民协副主席曹保明认为,压岁钱的无止境上涨是一种“民俗误读”,这种误读改变了压岁钱的本来意义,使节日民俗沦为铜臭味十足的“送钱”行为。

事实上,辞旧迎新送小孩子红包,这种习俗并非中国独有。中国周边的国家,例如日本、韩国、越南、新加坡等国家,也都会给孩子压岁钱。但不得不承认,虽然中国并不是这些国家中人均收入最高的,但压岁钱却是给得最多的,其中牵扯的人情关系也是最复杂的。美国的《华盛顿邮报》在谈及中国压岁钱的现实时,曾连连感慨“压力山大”。

我们知道,所谓压岁钱,就是过农历年时长辈给小孩的钱,这钱并不在于它面值的大小和价值的多少,而在于它象征着一种去灾、辟邪、压惊,以及表达美好祝福,希望孩子健康成长的意思。但在当下社会,金钱成为社会公认的一种价值衡量标准,对金钱的看重也使得压岁钱“坐地起价”。其实,经济发展了,生活好了,收入高了,压岁钱给多一点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今已经出现了攀比压岁钱多少、以多为荣以少为耻等現象,在很多家长和孩子们眼中,压岁钱的多少代表了祝福的多少,成为衡量长辈对晚辈关爱程度的标准,这种标准本身就是扭曲的。

一方面,人们的钱袋鼓起来后,给孩子压岁钱多一些,似乎也是行情,但不管是千年前、百年前,还是如今,“孩子”还是“孩子”,他们都没有变,他们不创造劳动价值,他们所耗费的财富也都是大人所提供的,无能力也并不需要支配财富。就此而言,给大额的压岁钱,对孩子来说是一种压力。尤其是,忽然掌握这么多的钱,这么多的财富,容易让孩子产生财富不是劳动创造的错误认知,形成相互攀比的不良习气。

另一方面,对于成人来说,往往存在一种打肿脸充胖子的心理,其中也牵扯着十分复杂的社会人际关系。自己的小孩、亲属的小孩、同事的小孩、邻居的小孩,甚至领导的小孩,就此算一算,哪怕是一人100元,如果有10个孩子需要给,对于一般的工薪阶层来说,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更是一种莫大的压力。

究竟该如何过春节

很多人认为,春节已经越来越庸俗化,需要对传统文化加紧“挽救”。对此,有学者建议要“把历史记忆恢复过来”,“让政府出面”,“专门组织一些研究人员,研究一下过去我们是如何过春节的”。这样的方案是否可行姑且不论,但“把历史记忆恢复过来”确实是值得思考的话题。这些年我们一直在感叹和惋惜传统文化的缺失,年味越来越淡无疑也是传统文化缺失的表现之一。因此,通过集体(尤其是政府)层面的带动逐渐恢复一些过年的传统,比如贴春联、剪窗花、舞龙舞狮、赶庙会等,应该说都有助于恢复“年味”,也有助于保护传统文化。

其实正如本文开头所说,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只要有中国人的地方,“年”依旧都得过,人们用何种方式来过,取决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观念的变化,并且也是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如今党中央厉行节约,不搞花架子,提倡简单的快乐,注重精神内涵,赋予了春节特别的意义。因此,找到一种健康、喜庆、快乐的方式过年,成为时代的呼唤。

这就又说到了压岁钱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目前家长和社会对孩子的教育引导并不到位,很多孩子对压岁钱的认识还停留在一种“过年收钱成习惯”的麻木状态。

压岁钱是长辈对孩子寄予美好希望的一种方式,也就是说,长辈给孩子的不仅仅是钱,而是真心的祝福。压岁钱给了之后,孩子怎么认识这份关爱,如何处理这份钱财,是压岁钱话题的焦点,无论是家长、学校,还是社会,都应该做好引导。家长方面应该首先做好“表率”,给自己孩子压岁钱的时候,不必过分追求“大”与“多”,要从小就对孩子做好正确的引导,告诉孩子压岁钱本来的美好意义。学校方面也要做好教育引导,及时发现并疏导学生攀比压岁钱多少的心理,可通过召开主题班会、辩论会等形式,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压岁钱。

虽然今天时代不同了,但祝福的心愿还是一样的,那么又何必在意压岁钱的多少,何必用压岁钱给孩子和自己增添双重的压力呢?可惜的是,这样的认识往往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其中缘由还在于中国是人情社会,很多时候给孩子压岁钱,特别是给别人家孩子压岁钱,其意不在孩子,而在大人,给得少了,大人面子又如何挂得住?正因如此,才导致了压岁钱的“行情”一路看涨。由此看来,如果想要还原压岁钱本来的美好意义,不但要正本清源,更需要全社会风气的转变。

(责编 欧金昌)

4.《北京的春节》教学反思 篇四

我选择的是五年级下册第六课《北京的春节》,作者是老舍先生。对于这一篇课文的导入环节,我在教学之前思考了很久,怎样才能为同学们营造一个和谐的学习氛围,又能把同学们带入情境中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从学生实际出发,掌握学生现有的学习水平。在上课之前,我了解到五年级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过王安石的《元日》一诗,于是我从古诗入手,请同学们猜谜“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打一节日,等同学们回答出来之后,请同学们一起大声背诵一遍。这样既导入了今天所学习课文的关键“春节”,又将以往学过的知识复习一遍,将同学们带入教学情境。

二、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经验结合起来。春节是我国一大传统节日,在过去的2016年春节同学们都度过了各具特色的春节,于是我请同学们来分享一下自己是怎样过春节的,有什么传统和新颖之处?这样做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营造了互动活泼的课堂氛围,而且加强与学生们的交流,引出“北京的春节”,带领同学们去感受一下北京的风俗民情。

三、了解作品背景,把握课文主旨。在将同学们带入学习情境之后,我又根据学生事先预习的询问作者,向同学们简单介绍一下作者老舍先生的生平和他的著作。例如:老舍先生是满族人,自小生长在北京,对于北京的文化十分了解,作品中对于北京的地方话运用的较多。让同学们对于课文能更加了解,开拓学生的视野。

5.《北京的春节》教学反思 篇五

《北京的春节》是我国著名的作家老舍先生的作品。文章以平实洗炼的语言将老北京春节热闹景象和风俗习惯娓娓道来,也映出老北京人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愿,展现了一幅醇厚悠远、极具特色的民俗风情图。编排此文,旨在丰富学生的见识,让学生在领略老北京新春独特风情民俗,领略老舍先生简洁生动的语言特色的同时,激发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

二、学情分析

有关老北京春节的一些风俗习惯,对于南方的学生来说,知道得比较少,理解起来相对有一定的难度。但春节对于学生来说比较熟悉,又很喜欢,因此可从学生自己过春节的经验谈起,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三、教学思路

教学中,首先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起来后,再整体感知老北京春节的热闹。指导学生边读课文边画句子,边读边想,提出问题,展开讨论。在交流中,师生共同融入其中,感悟除夕的热闹、大年初一与除夕景象的截然不同和正月十五的高潮。最后总结写法,感受详写略写的好处,指导学生学习突出北京春节的民俗特点所采用的表达方法,并进行小练笔。

四、课后反思

进入六年级以来,感觉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高了一个层次,拥有了比较强的语感,对文章的理解也不再局限于一个段落,学会了前后贯通的方法。在《北京的春节》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这一点。

教学时,先让学生找出本课的写作顺序,并把它记下来,学生很快就能掌握课文的大概内容,把文章的头绪理的一清二楚。一个外籍学生第一个举手回答问题,他说:老师,我知道课文的写作顺序,但我不明白这些节日的意思,中国的节日太多了针对他的问题,我让学生以表格的形式出示这些节日,并注清每个节日的特点,中国的孩子对这些节日还是很了解的,通过师生共同探讨,这个外籍学生对中国的春节又了解很多。

但不足的是教学除夕正月初一元宵三个节日时,这三个部分有着共同点,而我只是一个个的介绍过去,对它们的内在联系却只字没提,其实,如果放手让学生从整体上去看,去悟,去体会,效果远远大于我的讲解,课堂也不会这么乏味,而且更能让学生明白,作者是选取了它们的典型特点进行描写的。

对于毕业班的教学,我对每篇课文的教学都做到精致细腻,唯恐漏掉一个知识点,纵观《北京的春节》这堂课,我终于感觉自己错了,一直指导学生详略得当,可自己的课堂却略而不略,详而不详,该舍的不舍,该抓的抓不牢,方法单一,学生学起来也索然无味。总感觉课文的每个方面都要学生掌握到,词语、重点句子、表达方法、语言特色等等,不舍得撇开,就讲解,结果却适得其反,一篇课文下来,虽然学生学习状态很好,兴致很高,但真的能把知识都学会的没几个,可见,教师在教学的时候更要抓住文章的详略,运用多而有效的方法,让自己的教学过程实而有效。

6.美术《过春节》教学反思 篇六

教学思路的设计,就是本着“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愿学、乐学。

创设情境刺激内需,以激发学生的内在潜力,确定教学目标,尊重学生的内在需要。课一开始,学生欣赏录像,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刺激内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这是一节命题创作与手工制作的综合课。

过新年几乎是每个孩子盼望已久的日子,每逢新年到来,大街小巷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写对联、剪窗花、挂灯笼、贴“福”字……人们包饺子、吃年夜饭、看花灯、走亲访友,到处是一片喜气洋洋的景象。孩子们更是乐不可支,一个个穿着漂亮的新衣服,欢悦戏耍,给节日增添了喜悦,增添了甜蜜。每个新年都会给孩子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这节课我设计了以下环节: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进入角色合作探索。

感知体验展示表现。

我对刚刚上完的这节课,主要遗憾就在“日历”处,直接进入大年三十——过年。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体,而不是老师忙里忙外,从而增加年味儿,少一些老师当导演领着学生过的味道。

在讨论《头饰与面具》一课时,想到评价,又产生了一个疑问:让学生拿着作品到前面接受夸奖、批评,有必要吗?我认为积极的评价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信心。

学生做完之后,愿意得到别人的积极评价,有学生自评和教师评价。看着一幅作品,学生们讲优评劣的评价方式,造成在评与比的过程中,有的同学发出“啧啧的”赞叹声,有的显露出难堪的神色,有的学生显出不甘落后的神色,一瞬间,有的学生的上进心,竞争心充分的被激活了;有的学生自尊心、自信心受到伤害,下次不愿去大胆尝试,而造成绘画、制作中的大量临摹、仿制,很难放开手脚去勇于创新。

我就这样处理评价这个环节。我意在让学生不但做过春节的礼物(包括画),而且充分感受集体过春节的乐趣,体验到人间真情。我认识到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作品一旦得到老师的认可,学生兴趣会更浓,信心也就会加强。因此,我在学生的作品中多找优点多给予表扬,对作品中不够完美的地方给予鼓励性表扬;并颁发小标志,从而让他们以更大的热情和信心进行下一次的创作;为了进一步提高创新水平,我让学生们的“小作品”放在投影仪上,进行全班展示。学生的作品变得多了几分好看,他(她)们争先恐后的前来展示自己的作品,就连接受礼物的同学也倍感礼物特别的好,欢呼雀跃。唐瑞阳讲到:“我都撑着了,送我饺子的人太多了!”

7.反思:初中数学教学反思 篇七

关键词:初中数学,反思,核心

我国最早的教育著作《学记》中说:“学然后知不足, 教然后知困。知不足, 然后能自反也;知困, 然后能自强也。”从学习方面提出反思在学习活动中的作用。任何一个学生, 不论其学习能力起点如何, 都有必要通过多种途径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在当前风风火火的课改实验中, 如何真实培养学生的反思习惯和能力, 构建起师生互动的反思模式是初中数学教学反思的核心, 这也是我们教师应重点反思的地方。

时代的发展和要求, 数学教学的价值目标取向不仅仅局限于让学生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更重要的是在数学教学活动中, 了解数学的价值, 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 获得数学的基本思想方法, 经历问题解决的过程。新课程标准强调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 倡导以“主动、探究、合作”为特征的学习方式。由此可见, 教师与学生要想发展, 必须要将实践与探究融为一体, 使之成为促进师生发展、能力不断提升的过程, 而反思则是将二者有效结合。那么应从哪些方面实现师生互动的反思模式构建呢?

一、要求做好课堂简要摘记

课堂简要摘记给学生提供了反思的依据。学生也能从课堂简要摘记中更好地体验课堂所学习的内容, 学生的学习活动也成了有目标, 有策略的主体行为, 可促使老师和学生进行探索性、研究性的活动。有利于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个人体验, 提高个人的创造力, 所以课堂简要摘记是学生进行反思的重要环节。

二、指导学生掌握反思的方法

课堂教学是开展反思性学习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的引导学生从多方位、多角度进行反思性的学习。学生的实践反思, 可以是对自身的认识进行反思, 我们可以多引导学生进行同类比较, 达到“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的境界;也可以是对生活中的一种现象, 或是周围的一种思潮的分析评价, 此外学生的反思还可以是阶段性的, 具体有以下五种方法:

(1) 在解决问题中反思, 掌握方法:解题是学习数学的必经之路, 学生解决问题时, 往往缺乏对解题过程的反思, 没有对解题过程进行提炼和概括, 只是为完成任务而解题, 导致解题质量不高, 效率低下。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整理思维过程, 确定解题关键, 回顾解题思路, 概括解题方法, 使解题的过程清晰、思维条理化、精确化和概括化。 (2) 在集体讨论中反思, 形成概念:“活动是感知的源泉, 是思维发展的基础”。概念形成的关键是重视意义建构过程, 而不仅仅是单调记忆, 所以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集体讨论、争辩, 来促进个人反思, 实现自我创新。 (3) 在回顾知识获取时反思, 提炼思想:在教学活动中, 我们教师比较注重创设情境, 引导学生通过操作实践、合作探究, 主动获取知识。 (4) 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分析解题方法的优劣, 优化解题过程, 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通过这一评价过程, 开阔学生的视野, 使学生的思维逐渐朝着多开端、灵活、精细和新颖的方向发展, 在对问题本质的认识不断深化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 以促使学生形成一个系统性强、相互联系的数学认知结构。 (5) 在寻找错误成因中反思, 享受成功: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时往往不求甚解、粗心大意, 忽视对结论的反思, 满足于一知半解, 这是造成作业错误的重要原因。结果常常出现不符合实际, 数据出错等现象, 特别是一些“隐性错误”发生频率更高。因此教师应当结合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错误, 精心设计教学情境, 帮助学生从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角度来剖析作业错误的原因, 给学生提供一个对基础知识、基本概念重新理解的机会, 使学生在纠正作业错误的过程中掌握基础知识, 理解基本概念, 指导学生自觉地检验结果, 培养他们的反思能力。

三、从课后学习情况的反思及作业情况的自我反思中加强反思能力的培养

一节课下来, 静心沉思, 抽些时间回顾所学的内容, 摸索知识之间的一些规律和自己在知识点上有什么发现;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 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在作业中也要认真反思, 尤其是对批改之后的作业, 要求学生仔细分析自己的对题和错题, 写下自己的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 还可以写下自己的新思路和自己的创新。

四、帮助学生提高反思效果

8.北京的春节教学反思1 篇八

一、自主读文、读中感悟

读是培养学生语感和语言素养的最佳途径之一,读也是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文质兼美的文章,能使学生读来朗朗上口、成为学生积累好词佳句的范本材料,更是成为学生语言表达借鉴的一个最佳平台。所以,以读为主的教学是本课的教学主线。确实是大势所趋,这节课中,我抓住作者按时间的顺序记叙老北京过春节的表达顺序,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有目的的读走进北京人过春节的几个片段,引导学生读中感悟。

初读划出有关句子,再读体会交流,在学生与文本充分对话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好课文的重点部分。在这样的过程中教师适时评价,提升学生的认识,升华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课伊始时,我要求学生初读课文,自主感悟。在这个环节中,我创设了一个力求一石激起千层灵的中心问题:“看来大家课前预习的不错,下面我们就跟随老舍爷爷一起去看看北京的春节。请同学们打开书,注意这一次读书,要认真地朗读课文,看一看北京的春节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

学生通过自由读课文、自由感知文本、自由和文本对话,在交流汇报在交合汇报中进行师生对话和生生对话,最后回归文本——说说老北京的春节从哪天开始?到什么时候结束?我此时设计了两个语言训练点对学生进行表达能力的训练:语言训练点

1、这么热闹的春节从哪天开始?到什么时候结束?请说一句完整的话。语言训练点

2、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腊月初几就已经开始了,首先第一个好日子是——其次是——接着是——最后是——。同时,对学生的思维和表达,我积极进行了有效的评价理答:

1、两个问题,能用一句完整的话表达,真不容易。谁再来说说?

2、你的表述真有条理。

3、太神了!这么长的句子你都能说得这么流畅、完整。谁也能向这位同学一样说说?

4、哇!在表达中,你能加进自己的语句,使句子表达得更加具体,向你学习!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思路先概括出叙述顺序,老师提示质疑,重读课文,锻炼缜密思维,然后了解文中详写与略写的日子。既遵循了学习的规律,又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且,在渗透本课的表达方法时,针对文本的内容特点,选择了一个教学内容点设计了语言训练说话句式,用积极地评价来给予学生积极的回应,激发学生进行了积极的思考,做出了精彩的回答,也就是对学生回答给予及时的赞扬或者表示接受学生的观点。使学生更愿意参与问答,并在问答中使学生的语言能力得到有效的训练和提高。

二、朗读展情,创设和谐的对话氛围

由于本课所写老北京过春节的一系列习俗,字里行间透出人们欢欢喜喜过新年的心情,文中列举了大量的习俗,情趣盎然。其中许多情景如熬腊八粥,泡腊八蒜,孩子从未见过,但老舍先生对此描述的使人如身临其境,加之课前布置学生从网上搜集的资料,再结合我从网络资源中找到不少资料图片,通过多媒体恰当的呈现在课堂之上。这一下子拉近了学生与课文的距离,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为学生理解课文奠定了基础。在教学的开始,在图片各异的课件中,我示范读了课文中描述“腊八”一段文字,通过看和听,将学生带入了学习的情境,同时对老北京人怎样过春节有了初步的印象、对文本精美的文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借此,我让学生再次走进文本,自主读文,感知文本,在再次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学生不仅感知了文本,感悟作者文字的魅力,触发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还对文中的好词佳句进行了熟读,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读出语言的“味道”,并把好的语言进行了积累。在教学中,我还注意语言的过渡,教师的及时评价,为学生创设和谐的对话氛围,大胆交流,在这种对话中不断感悟,提升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语言学习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突破重难点,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积累

在教学中,我主要引导同学抓住三个重点时段来品读,从而感受到北京春节的隆重与热闹,喜庆与欢乐,体会本文表达方法的精妙之处。在教学中渗透作者的表达方法。为此,让学生在熟读文本的基础上,通过说话训练,进行语言积累的同时,突破教学重难点。所以,我特意设计两个语言训练句式:

1、你们交流的句子那些是写灯的数量多?那些是写灯的种类多的?同桌之间互相讨论归纳、练习说一说。

2、请试试看,能否用从灯的数量多和灯的种类多,用一句话完整地表达出来。

如和除夕相比,正月初一全城都在休息。人们都干什么去了呢?请读课文第9自然段。学生通过读中进行交流。针对学生的交流、表达,我特意有针对性地进行了评价理答:

1、这两个同学交流的时候,不仅恰当地用上老舍爷爷的话,还巧妙地运用了老师引语进行表达,真令人佩服!

2、各种各样的花灯,加上五彩斑斓的花炮,加上香甜美味的元宵,令人陶醉,谁能不喜欢呢?这么热闹的灯会,你们想不想读一下呢? 这样的选点训练,充分利用理答这一种特殊的教学对话,仔细倾听学生的问答,通过有层次、有秩序、有针对性的“追问”、“转问”、“提问”和“反问”等理答有效方式,把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充分调动起来,对学生进行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让学生在升华情感的同时,必然会激起表达感情、抒发情感的欲望。此时,此处语言训练点的设计和教师对学生有个性的评价语言的设计,更好地让学生敞开心扉去接触语言,去感受语言,去体味语言,使学生在沉浸于文本语言和情景的基础上,自由述说、自由运用本课习得的语言,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几点思考

但综观整课教学,也曾在以下几点不足:

一、教学的节奏把握还应该明快一些,在教学时间的把握上还应该确切些。

二、在语言训练点的选择上,选择面较窄,达不到以点带面的作用。说话句式训练的设计,只针对多数学生,而对一些表达能力较差的学生来讲难度较大,甚至难于掌握,应该对这些学生多谢关注,设计合适、乐于让他们进行语言表达的语言训练句式。总而言之,通过本课的教学,我对如何在语文课堂上开展以读为主的阅读教学研究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体会,同时我也认识到在教学中还需要更多细节的思考,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北京的春节》教学反思

《北京的春节》是老舍先生的作品,是一篇散发着浓郁乡土气息的散文。文章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老北京过春节的热闹景象和风俗习惯进行了介绍,勾起读者对年味的向往,对传统节日文化习俗的留恋。

针对本课授后的教学实际,我作出如下反思:

1、在教学过程中能贴近学生生活,注重以生为本,注重学生的生活体验。因为在讲授本节课时,我们的新年刚刚结束不久,学生对自己及家乡狗年的习俗还记忆犹新,所以在课堂上我设计了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畅谈过年的感受,同学们争先恐后、滔滔不绝地发表着自己的见解,整堂课学生们自始至终保持着浓厚的兴趣,课堂气氛比较热烈、浓厚。这样的设计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本知识学习的兴趣,通过他们彼此之间的交流还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有利于培养他们善于观察、留意生活的良好习惯。

2、本课教学设计采用列图表的形式合理流畅,能全面把握教材。学生不仅理清了文章的脉络顺序,还一目了然的辨析出作者的写作方法。

3、注重课本和阅读衔接的联系。将老舍的《北京的春节》和梁实秋的《过年》、斯妤的《除夕》作对比阅读。让学生体会不同区域不同的年文化、年习俗及不同阶段的人物心理。

4、老舍被誉为“人民艺术家”,他的作品语言很有特色。在本节课上。我放开手引导学生却感悟老舍淳朴、风趣、通俗的语言。达到学生积累语言的目的。

但是,教学是门遗憾的艺术,每一节课都有值得反思的地方,在教学的过程中,这一节课,也有以下不足:

1、在教学中,我努力地想让孩子们多说一点,把课堂还给他们,却忽视了教师的指导作用。在今后的授课中,我应该学会更好的把握教材,做到收放自如。

2、指导学生整理资料不到位,学生课前收集了大量的资料,他们还没有学会处理资料,不知道可以去除一些关系不太紧密的内容,从一大堆资料中提炼一些有用的精华资料。因此,我还需要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启发学生、耐心地培养学生,让学生真正学会学习。

3、对于生字的教学环节,我忽略了。问题即课题,立足于教学实际的研究必将有利的促进教育教学的发展。《北京的春节》教学反思

9.小班迎春花教学反思 篇九

这个活动充满了运动的乐趣,孩子们都很喜欢,在游戏的过程中运动量还是相对比较大的,对于一些活泼好动的男孩子来说不是什么难事,但是对于一些女孩子来说稍微有些劳累的,在进行了几次练习之后有些小朋友有些疲惫了,需要休息一下再进行,这样我就利用这段时间将游戏规则再次深入地讲解,并用动作示范,提示幼儿怎样可以做得更好,跳得更高,双脚并拢的技能等等,这样就不会出现消极等待的时间了。

在此次活动中我充分实现了师幼的互动,我始终与孩子们共同进行着游戏,并在一旁引导,而不是直接地干预。孩子们在活动结束时虽然很累,但是依然意犹未尽,希望可以再次玩这个游戏。

10.《迎春节》教学反思 篇十

【案例呈现】

地球不自转有昼夜交替现象吗?

地球的运动 (自转和公转) 问题一直是地理教学的一个重点内容, 同时也是一个难点内容。在过去的教学过程中, 讲到这一问题时, 我一直采用教具演示法来强调这一重点……在得出昼夜交替这一结论后, 为了激发学生思维, 每次我都会再提出一个问题:如果地球不自转, 会产生什么结果?学生们对这一问题都特别感兴趣, 思维被激活了, 发言非常激烈……总之, 结论就是:假如地球停止自转, 那么便没有了昼夜交替现象……

在这学期的教学中, 讲到这一问题时, 我还是用的这一方法, 前三个班都顺利地完成了我的教学设计, 到了最后一个班却出现了意外。这是七 (4) 班的课, 刚得出“地球不自转就没有昼夜更替”这一结论, 一个叫李明的同学立刻发言:“老师, 我觉得地球不自转也有昼夜变化”。我并没有感到惊讶, 只不过觉得是他出现了一个小错误而已……为了说服他, 我对全班同学说:“来, 刚才我们演示的是在地球自转状态下的情况, 现在我们来演示一下地球不自转, 只有公转时的情景。”

又一次拉上了窗帘, 我邀请李明来演示。在桌子中央的台灯 (已去掉灯罩) 的照射下, 他拿着地球仪沿着桌面自西向东开始作公转运动演示。我提醒同学们仔细观察地仪上光亮面及黑暗面是否有变化。当地球仪转动到公转轨道的四分之一时, 我已经明白了, 地球表面的昼夜发生变化了!瞬间我的思维出现了短暂的停顿, 旋即明白了我以前的引导一直是错误的……这一次演示结束后, 同学们的意见达成了统一。

我立即对同学们作了真诚的道歉……

课堂教学经常会出现各种“意外”。我遭遇的这次“意外”, 是由于过分相信自己的经验, 没有亲自动手去实验而导致的。通过这节课我认识到, 在今后的备课过程中, 我更应该注意一些细节问题, 不要让自己的经验取代实验, 以免出现类似的科学性错误。当发现自己出错时, 应及时在班级加以纠正, 把错误变成培养学生坚持求真求实精神的好时机。

这次“意外”的解决也再次说明,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留给学生动脑思考的时间和动手解决问题的空间, 充分调动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积极性, 从而培养学生养成科学思考的习惯。

一、教师难道真的讲错了吗

这篇教学反思文章有情节、有思想, 也有教师对教学的切实感悟, 它让读者看到了一位很有反思精神、能够敢于自我批判的教师进行自我剖析的过程。正因如此, 本案例得到了一些教师专业发展研究者的高度评价, 文章也被一家专业网站选用。

然而, 作为一名地理学科专业教师, 当笔者阅读到“瞬间我的思维出现了短暂的停顿, 旋即明白了我以前的引导一直是错误的”时, 不免大吃一惊:难道一名中学生的简单实验就这样推翻了地理教育界多年的结论吗?那位教师难道真的讲错了吗?笔者再次认真阅读了李明同学的演示过程, 也旋即发现:李明模拟地球公转的演示模型其实是错误的。

地球公转是地球围绕太阳, 在以太阳为一个焦点的椭圆轨道 (为了讨论方便, 本文以圆代替椭圆作为地球公转的轨道) 上的运动。从本质上看, 地球公转是数学中的旋转问题, 如果不考虑地球的自转, 地球公转的运动模式应该是这样的 (如图1) :中心为太阳, 地球上任意一点P点的运动轨迹是以太阳为中心的圆。在这样的运动模型中, 地球总是以同一个平面面对太阳。其结果将是:面对太阳的地球半球上的任意一点一直会是白天;背对太阳的地球半球上的任意一点一直会是夜晚。所以, 在不考虑地球自转而只考虑地球公转的情况下, 整个地球依然有昼夜之分;但是, 对地球上的任意一点来说, 就只有白昼或者只有黑夜, 没有昼夜的更替。

再来分析学生演示的地球公转模型 (如图2) :中心为太阳, 地球中心围绕太阳做圆周运动, 但是地球上其他点, 如P点, 就没有围绕太阳做圆周运动。P点在从位置1到位置2、位置3、位置4的运动过程中, 与太阳的距离时刻在变化。根据这个运动模型, 当然可以得出“当地球仪转动到公转轨道的四分之一时, P点表面的昼夜发生了变化”的结论。但是这一结论的得出, 不是建立在对地球公转概念的正确理解之上的, 出现了“偷梁换柱”的错误。

二、反思为什么会无效

通过以上分析, 很多地理教师应该能够明白本案例中这位地理教师反思无效的原因。笔者在教学研究中发现, 在实践中教师反思无效的现象绝非偶然, 其原因在于教师在教学反思时存在以下问题。

1. 热情有余, 但在教学理念上误入歧途

笔者要肯定, 反思是一种能够促进教师成长, 进而帮助学生学习的有效途径。因此, 反思的主张一被引入教师教育领域, 马上得到了广大教师的积极响应。

很多教师充满热情, 反思的积极性很高, 几乎每堂课都写教学反思。反思的领域也十分广泛, 有针对学生学习的、教学内容的, 也有针对教学理念和方法的。这一现象反映了我国教师逐渐转变了“教师是权威”的思想, 开始关注学生的主体性, 尊重学生发展和教育的客观规律。在面对课堂出现的问题时, 不再不懂装懂、搪塞学生, 开始理性地面对, 并积极思考解决的方法。难能可贵的是, 很多教师面对教学错误和不足, 态度极为诚恳, 不仅会及时更正, 还会真诚地向学生道歉。

但是, 透过一些反思的案例也能发现, 一些教师的反思理念误入歧途, 对学生主体的认识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过去, 在教师的意识中, 教师是知识权威的代表, 学生要听教师的;现在, 一些教师不能正确理解“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开始高估学生, 认为现代社会学生获得信息的途径多、脑子活, 所以一旦学生提出质疑, 一些教师竟不敢反驳了。教师的这种不自信导致出现教学过程被少数学生牵着鼻子走的情况, 以致教学从针对全班学生变成了针对个别学生, 从结构性知识教学变成只深究某些特殊问题的教学, 班级教学的效率大打折扣。实际上, 大部分学生由于受到自身年龄、阅历的限制, 其心智发展水平和知识储备水平一般都不如教师, 他们对问题的理解往往存在片面性。因此, 教师切不可学生一提出质疑, 就不假思考地颠覆经典的科学结论。

2. 急于改错, 却忘了正本清源才是关键

教师反思的目的, 在于吸取教训, 促进学生的学习。但本案例教师反思的结果则是, 最终正确的知识被推翻了, 错误的认识反而得到了认同与推广。这样的反思, 完全与反思初衷背道而驰。深思其中的症结, 关键在于教师对本学科基本概念的理解不够牢固。当学生提出质疑后, 这位教师虽然第一意识能感到学生可能犯了一个小错误, 但是在试图纠正学生错误的过程中, 教师却没有正本清源——先厘清“地球公转”这一科学概念的含义, 然后以科学概念为本去判断学生的理解是否正确, 以致教师不但没有能够辨析学生的错误所在, 反而还使教学出现了科学性错误。没有科学性, 教学就丧失了其根本;而脱离了科学性的反思也必定会对教学产生不良的影响, 其有效性还从何谈起呢?

三、如何避免反思误入歧途

要避免反思无效, 教师在反思时需要把握三点。

1. 在思想上, 正确认识影响反思的维度

反思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批判性分析的过程, 其结果是将教师个人内隐、缄默的观念及相关知识外显化。因此, 教师的教学行为观念和学科知识的类型构成了影响教师反思的两大维度。

教师的教学行为观念具体包括教育性知识和教学策略:教育性知识是教师从事教学行为的一般性理论知识;教学策略取决于教师的学科性知识和教育性知识, 是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结合的产物, 它是随着教师教学经验的积累而产生的未明言的知识。

以上三种类型的知识决定了教师在面对具体的课堂情境, 特别是突发的教学事件时, 采取何种措施进行处理, 事后采用何种角度进行反思的过程。案例中的这位教师如果能够正确认识到这一点, 那么, 面对教学中出现的这一意外, 就会首先意识到, “地球不自转有无昼夜交替现象的问题”属于地理学科知识教学的范畴, 因而正确理解其中的科学概念——“地球公转”就是教学的基础。所以, 只有对教学意外发生的实质进行剖析、判断, 才能思考出科学的教学反馈策略。如果这位教师事先具备了这样有序的教学行为反应策略, 那么这堂课也就不会被一位学生的错误思维所牵引, 教学反思也不会走向无效。

2. 在知识储备上, 加强本学科知识的学习

学科知识是教学的基础, 对学科知识的学习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无论时代如何发展, 教育理念如何更新, 学科知识都是学科教学的根本, 是教学的“巧妇之米”。人们很难想象, 没有米的巧妇能够做出一顿好饭, 缺少学科知识的教师能够成为一位好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 教师要准备一桶水。只有学科知识扎实的教师, 才能教出知识扎实的学生。

3. 在教学行动上, 三思而后行

只有反思, 没有行动, 反思就会走向形式化。但不假思考就行动容易导致南辕北辙。反思, 重点在思。面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教师要围绕“What (发生了什么) ——Why (为什么发生) ——H o w (怎样解决?效果如何?) ”三个问题分析教学过程, 要反反复复地思考与琢磨, 找出问题的根源。古人云:读书百遍, 其义自见。只有多思, 才能找到问题的根源, 想在惊鸿一瞥中就能抓住事情的本质, 这种想法和做法本身就不符合逻辑。

因此, 教师在反思时一定要三思而后行。如果这位教师在“瞬间我的思维出现了短暂的停顿”之时, 停下来思考一下, 或许就不会出现科学性错误。当然, 如果教师在短时间的思考中, 还是不能够发现学生的错误, 那么, 他就可以把这个问题留给学生在课后讨论, 给学生以时间思考, 同时也给自己以时间斟酌与推敲。可以相信, 教师和学生在共同思考下, 一定会得出正确的结论。在此基础上教师写出的教学反思, 其效果将会有质的突变。

参考文献

上一篇:法援工作心得及几点建议下一篇:医院科室安全员工作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