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生的工作计划(共8篇)
1.问题生的工作计划 篇一
1:高考考生临考前不能食用不卫生不安全的食品
在临考时高考考生家长尽量不要让学生们食用冷荤菜和剩饭菜,还有不吃成熟度不够的和变质腐烂的瓜果,在饭后不要饮用冷藏饮料来解喝,饮料加工食品,我们不能确定它的卫生情况,喝时可以用开水来代替,开水既安全又对考生的身体有好处一举两得。
2:暴饮和暴食也是高考考生饮食禁忌
高考的考生们要注意平衡膳食,做到不暴饮和暴食,高考期间有些女同学为了减肥而盲目节食或少吃,有些家长考虑到考生们复习辛苦而变着花样给子女做好吃的,而考生们在遇到自己喜欢的食物时就没有节制的暴食,这样是不很好饮食习惯。在平时参加聚会时考生们谨记一定不要喝酒,否则会破坏身体,导致无法高考的情况出现。
3:考试前为了预防困乏而喝咖啡或吃巧克力
很多高考考生认为考前吃巧克力可以很好的补充能量,其实一种误解。有专家说:巧克力从吃下去大概需要两到三小时左右才能彻底产生能量,还有脂肪的代谢会增加耗氧,对于人脑来说并不是太有利。
有一些高考考生害怕下午考试犯困打盹,考前跑去喝咖啡,这种其实也是我们高考考生饮食禁忌中的一点,因为咖啡的强烈反应会抑制大脑的正常思维,导致考生考试失利,所以我们的考生要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在考试的前两天晚上早点睡觉,保证充足的睡眠。
4:临考时切忌不能大量食用保健品
现在正是考生备考的关键时刻,我们的家长一定要合理安排学生的饮食,不要跟风盲目给考生们吃一些保健食品,只要正常饮食就基本可以满足考生们的的营养需求了。卫生部也曾特别提请广大家长和学生注意,保健品是不能提高考试成绩,又会提高智商,它只对特定的人群有用,像病人才需要补脑才食用这些保健食品,正常人吃了这些保健品并不会使自己变得聪明一点。所以说这种保健食品既不安全又费钱而且说不定还会因食用了它们而让考生出现突发情况,导致高考失利呢。
高考营养补脑食谱常用的食材:
肉类:牛肉、猪脑、鱼头、羊头、猪肝、鸡、鸭、海参、鲜虾、鲍鱼等。
豆类:黑豆、黄豆、蚕豆、豌豆、豆芽、四季豆、扁豆、荷兰豆、刀豆、豆腐、豆腐干等。
蔬菜类:玉米笋、苋菜、蕹菜、鲜莲藕、莴苣、胡萝卜、蕃茄、菠菜、韭菜、白菜、冬瓜、 黄瓜等。
禽蛋内脏类:鸡鸭鹅鸽等禽类的蛋、胗、心、肝、肠、肾、血。
淡水海鲜类:鳝鱼、鲫鱼、鲈鱼、泥鳅、鳖、石斑鱼、墨鱼、鲜贝、海参、大虾、鲍鱼、海 螺、蛤蜊、海鳗等。
2.问题生的工作计划 篇二
爱心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关键,它直接关系到班级管理的好坏,多年实践表明,转化一个后进生比培养一个优等生更重要,所以我时时刻刻把每一名后进生看做自己手中闪光的金子。我班有一名叫杨阳的学生,有一天突然失踪了。正在着急,她回了电话,针对她的情况,我做了耐心的疏导。其实,你的父母和同学都很爱你,老师一般是不收别人礼物的,可是我昨天圣诞节却收到了你家长送来的一束鲜花,交谈中你母亲含着泪说你一直是他们心中的希望。一番推心置腹的话深深地打动了杨阳,她理解了父母的仁爱之心,从此有了一个大的转变。爱心比金钱重要,爱能融化冰雪、温暖人间,能给后进生带去十足的温暖、百倍的信心,使师生之间产生了心与心的碰撞,情与情的交融,这样才会有“亲其师,信其道”的道理。
二、发挥辐射作用,帮教问题生
转化后进生,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我们需要发挥集体的辐射作用,形成一帮一、一带一的转化模式。王瑞玉同学性格暴躁,曾在公共场合顶撞过我,自己的付出却得不到他的理解,让我很失望,但是我并没有放弃他,多次嘱咐同学要从不同的方面关爱他,尤其我们的班长王成同学是他的老乡,关系又比较密切,我重点嘱咐王成在平日里要多多地引导他、监督他,经过师生的努力,他终于感受到了这个大家庭的温暖,理解了老师,理解了同学,现在已经融入我们这个集体之中。一个后进生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就是一个最大的进步。问题生的转变就是对班主任工作的最高奖赏。
三、与家长合作,转化问题生
3.小议问题生的转化 篇三
1. 培养问题生的自信心
问题生自身存在着自卑、自负和缺乏自制力等不良的心理现象。他们常常自暴自弃,不听教导,缺乏自信心,“破罐子破摔”。但问题生和优秀生一样,都有强烈的自尊心,需要教师的尊重和鼓励。如果教师总是用冷漠的目光盯住他们,一看到他们有不顺眼的地方,就一味批评训斥,那么,他们的自尊心就会受挫,对立情绪也会因此萌生。因此教师要因势利导,他们稍有进步时,要加以表扬;当他们违反纪律时,不要随意在班上批评,应找他们个别谈心,相信他们仍是可雕之木。要多关心、多谅解后进生,使他们知道老师没有嫌弃他们。小李同学平时特别调皮,学习成绩不好,不但上课不听讲,而且影响周围的同学。我严厉地批评了他,并要他在班上向全班同学认错。没想到事与愿违,他不但没有改正过来,反而变本加厉,更加有意违反纪律,与老师、同学作对。后来,我静思己过,觉得自己方法不妥。于是我放下架子,找到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谈心。从交谈中,我了解到小李不是不想改正缺点,而是在同学的讥笑和老师的批评下,自尊心受到了伤害,自暴自弃,失去了改正缺点的信心。于是,我和他约法三章:凡是违反纪律都要做一件好事将功补过。小李答应了。后来,他每次违反纪律,都会自觉地做一件好事,而我在班上只字不提他违反纪律的事,抓住他做好事的事例在班上表扬他,给予他改正缺点的自信心。结果,小李不断地转变,逐渐找回了自信心,后来成了讲礼貌、守纪律、常做好事的好学生,学习成绩也逐步提高了。
2. 要宠爱后进生
聪明听话的学生固然讨人喜欢,但是那些整天惹是生非、无心上学的问题生更应受到爱护。没有对问题生的偏爱,就没有问题生的转变与成长。我班的小陈同学生活在单亲家庭,母子相依为命,而母亲又在外地打工,无人看管他,上课经常迟到,有时甚至逃学。我跟他做思想教育工作,他不听,我找他谈话,他若无其事。尽管如此,我也从没有放弃他,而是从多方面关心他,帮助他树立“我一定能成功”的坚强信念。有一次,他生病了,我便带几个班干部到他家去看望他。当时他流泪了,他知道老师和同学是真心真意关心自己的,对自己以前的表现深感惭愧并表示今后要痛改前非。后来他的转变很大,学习有劲了,成绩也提高了。
3. 做好家访工作
在本人所接触的问题生的家长中,大部分家长都不重视子女的学习,有的对子女的学习不闻不问,有的因为生计奔波没时间过问子女的学习,也有的因为子女成绩差、面子上过不去而怕见老师。因此,教师要努力在家访工作上下功夫,及时进行家访,先端正他们的思想态度,转变他们的思想观念,教他们教育子女的方法。要及时向他们汇报孩子在校的表现,取得应有的支持和配合,使家长能积极、主动地关心子女的学习,促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统一起来,形成合力转化问题生。
4.努力培养问题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成绩是转化问题生的突破口。问题生最怕、最头疼的事是学习,他们对学习毫无兴趣,有学习马虎、不求甚解、不能和老师同学共同研究讨论的坏习惯。教师除了加强对他们的思想教育外,还应循序渐进地给他们“开小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树立学习的信心。如在上课时,可针对后进生设计些简单的练习进行提问、板演。当他们获得小小的进步时,成功的喜悦立即溢于言表。这时,教师要及时表扬、鼓励,用他们自身的闪光点来激励他们学习。他们会觉得,老师出的题,我也能答对做对,并不比别人差。这样他们的自信心就会逐渐增强,学习也有了信心和兴趣。
5. 个别辅导问题生的学习
每个问题生的基础与智力都有所不同,进步的步伐有快有慢,教师要善于从每个问题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因材施教,使每个问题生都有进步。一般情况下,问题生在上课时都不太专心,即使是专心听课,因为基础差、接受能力差,也听不明白。因此教师应利用课余时间个别辅导他们,用最易懂的语言、方法辅导他们。教师还要教会他们怎样学习,并对他们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使他们学会学习。因为教师的时间、精力有限,要想全面辅导所有问题生的学习有时是力不从心的,这时可组织学生开展“一帮一”活动,既可以减轻老师的工作量,又可以提高问题生的学习成绩,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品质。
4.关注中职女护生的痛经问题 篇四
关注中职女护生的痛经问题
痛经系指经期前后或行经期间,出现下腹部痉挛性疼痛,并有全身不适,甚至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在中职护理专业教学工作中笔者经常遇到学生因痛经请假从而影响出勤率,特别是实习护生请假影响医院科室日常工作安排的情况,这个问题引起了笔者的关注.在调查中笔者发现中职女护生的.痛经发病率高且其已经影响了她们的学业.
作 者:张晓群 作者单位:鞍山师范学院附属卫生学校,辽宁鞍山,114001刊 名:卫生职业教育英文刊名:HEALTH VOCATIONAL EDUCATION年,卷(期):28(6)分类号:G526.5关键词:中职女生 护生 痛经
5.问题生的工作计划 篇五
摘要:灌柱桩属于隐蔽工程,但由于影响灌注桩施工质量的因素很多,对其施工过程每一环节都必须要严格要求,对各种影响因素都必须有详细的考虑,如地质因素、钻孔工艺、护壁、钢筋笼的上浮、混凝土的配制、灌注等、若稍有不慎或措施不严,就会在灌注中发生质量事故,小到塌孔、缩颈,大到断桩报废,给国家财产造成重大损失,以致影响工期并对整个工程质量,尽量避免发上事故及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以利于工程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隐蔽 质量 损失
1.钻孔灌注桩桩身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1.1材料质量要求。
(1)粗骨料:应采用质地坚硬的卵石、碎石其粒径宜用15~25mm。卵石不宜大于50mm,碎石不宜大于40mm。含泥量不大于2%,无垃圾及杂物。(2)细骨料:应选用质地坚硬的中砂,含泥量不大于5%,无垃圾、草根、泥块等杂物。(3)水泥:宜用32.5级或42.5级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硅酸盐水泥,使用前必须查明其品种、强度等级、出厂日期,应有出厂质量证明,到现场后分批见证取样,复试合格后才准使用。
1.2成孔前准备工作。
(1)用作桩基的工程桩施工前应做试成孔,试成孔数每个场地不应少于二个。用试成孔核对地质资料,检验所选的设备、机具、施工工艺及技术要求是否合适。如满足设计要求时,试成孔的泥浆密度,通过不同地层选用的钻速、钻压,钻头直径、形式等施工工艺参数即为施工时选择工艺参数的依据。成孔要求:(1)机具就位平整垂直,护筒埋设牢固并且垂直,保证桩孔成孔的垂直。(2)要控制孔内的水位高于地下水位1.0m左右,防止地下水位高后上起坍孔。(3)发现轻微坍孔的现象应及时调正泥浆的比重和孔内水头。泥浆的比重按土质情况的不同而不同,一般控制在1.1~1.5的范围内。成孔的快慢与土质有关,应灵活掌握钻进的速度。(4)成孔时发现难于钻进或遇到硬土、石块等,应及时检查,以防桩孔出现严重的偏斜、位移等。
2.断桩现象 2.1产生的原因。
(1)混凝土拌和物发行离析使桩身中断。(2)灌注中,发生堵塞导管又未能处理好;或灌注中发重型导管卡挂钢筋笼,埋导管,严重坍孔,而处理不良时,都会演变为桩身严重夹泥,混凝土桩身中断的严重事故。(3)灌注时间过长,首批混凝土已初凝,而后灌注的混凝土冲破顶层与泥浆相混;或导管进水,未及时作良好处理,均会在两层混凝土中产生部分夹泥浆渣土的截面。
2.2防治措施。
(1)导管要有足够的搞拉强度,能承受其自重和盛满混凝土的重量;内径应一致,其误差应小于±2mm,内壁须光滑无阻,组拼后须用球塞、检查锤作通过试验;导管最下端一节导管长度要长一些,一般为4m,其底端不得带法兰盘。(2)导管在浇灌前要进行试拼,并做好水密性试验。(3)严格控制导管进而深与拔管速度,导管不宜进埋入混凝土过深,也不可过浅。及时测量混凝土浇灌深度,严防导管拔空。(4)经常检测混凝土拌合物,确保其符合要求。
3.缩径现象 3.1产生的原因。
(1)清孔不彻底,泥浆中含泥块较多,再加上终灌拔管过快,引起桩顶周边夹泥,导致保护层厚度不足。(2)孔中水头下降,对孔壁的静水压力减小,导致局部孔壁土层失稳坍落,造成混凝土桩身夹泥或缩颈。孔壁坍落部分留下的窟窿,成桩后形成护颈。
3.2防治措施。
(1)使用直径合适的钻头成孔,根据地层变化配以不同的泥浆。(2)成孔施工时应重视清孔,在清孔时要做到清渣而不表泥,预防清孔后的在浇筑的过程中局部坍塌,导致缩径的产生。
4.桩顶局部冒水、桩身孔洞 4.1产生的原因。
(1)水下混凝土灌注过程中,导管埋深过大,导管内处混凝土新鲜程度不同,再加上灌注过程中上下活动导管过于频繁,致使导管活动部位的混凝土离析,保水性能差而泌出大量的水,这些水沿着导管部位最后灌入的、最为新鲜的混凝土往上冒,形成通道(即桩身孔洞)。(2)水下混凝土灌注过程中,混凝土倾倒入导管速度过快过猛,把空气闷在导管中,在桩内形成高压气包。高压气包在其自身浮力或导管起拔等外力的作用下,气包便滞留在桩身内,最终形成桩身孔洞。另外,有一些桩在余桩截后,桩身内残余的高压气体,因通道打开而顺桩身的细小缝隙释放出来。这时常会携带部分遗留在气包内的水往上冒,出现“桩顶冒气泡”的怪现象。(3)水下混凝土灌注时间过长,最早灌入孔内的混凝土坍落度损失过大,流动性变差,终灌导管起拔后会留下难以愈合的孔洞。
4.2防治措施。(1)控制导管的埋深,灌注过程中做到导管勤提勤拔。(2)混凝土倾入导管的速度应根据混凝土在管内的深度控制,管内深度越深,混凝土倾入速度越应放慢。在可能的情况下,应始终保持导管内混凝土,以防止桩身形成高压气包。实际施工中,往往因为导管每次起拔后管内都会形成空管,再次灌注时,桩身形成高压气包就很难避免。因此,应在灌注过程中适当上下活动导管,把已形成的高压气包引出桩身。(3)加适当缓凝剂,确保混凝土在初凝前完成水下灌注。
5.桩头问题 5.1产生的原因。
(1)清孔不彻底,桩顶浮浆过深过厚,影响下混凝土灌注时测量桩顶位置的精度。(2)导管起拔速度过快,尤其是桩头直径过大时,如未经插捣,直接起拔导管,桩头很容易出现混凝土中间高、四周低的“烂桩头”。(3)浇筑速度过快,导致孔壁局部坍塌,影响测量结果。
5.2防治措施。
(1)认真做好清孔工作,确保清孔完成后孔口没有泥块返出;在空孔较长的桩内测量混凝土上升面时,应控制好测量重锤的质量。通常认为使用5~40mm碎石混凝土时,重锤的质量可以控制在1kg左右。在设计桩顶与地面距离<4m时,通常认为使用竹竿通过手感测量混凝土面更直观,精度更高。(2)混凝土终灌拔管前,应使用导管适当地插捣混凝土,把桩身可能存在的气包尽量排出桩外后,以便精确测量混凝土面。也可通过导管插捣使桩顶混凝土摊平。
6.灌注混凝土时桩孔坍孔
灌注水下混凝土过程中,发现护筒内泥浆水位忽然上升溢出护筒,随即骤降并冒出气泡,为坍孔征兆。如用测深锤探测混凝土面与原深度相差很多时,可确定为坍孔。
6.1原因分析。
(1)灌注混凝土过程中,孔内外水头未能保持一定高差。在潮汐地区,没有采取措施来稳定孔内水位。(2)护筒刃脚周围漏水;孔外堆放重物或有机械振,使孔壁在灌注混凝土时坍孔。(3)导管卡挂钢筋笼及堵管时,均易发生坍孔。
6.2预防方法。
(1)灌注混凝土过程中,要采取各种措施来稳定孔内水位,还要防止护筒及孔壁漏水。(2)用吸泥机吸出坍入孔内的泥土,同时保持或加大水头高度,如不再坍孔,可继续灌注。(3)如用上法处治,坍孔应不停时,或坍孔部位较深,宜将导管、钢筋笼拔出,回填粘土,重新钻孔。
7.孔位倾斜,偏孔 7.1原因分析。
(1)桩机本身未竖直或桩机平台不水平。(2)桩机在钻孔过程中发生不均匀沉降。(3)在进行超深桩作业时,桩机钻杆太细。
7.2预防方法。
(1)首先要扩大桩机支承面积,使桩机稳固,并保证钻机平台水平。(2)采取经常校核钻架及钻杆的垂直度等措施,并于成孔后下放钢筋前作井径、井斜超声波测试。(3)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先配钻杆。
8.从验收来保证
(1)主控项目为桩位、孔深、桩体质量检验、桩身混凝土强度、承载力。一般項目为垂直度、桩径、泥浆相对密度、泥浆面标高、沉渣厚度、混凝土坍落度、钢筋笼安装深度、混凝土充盈系数、桩顶标高。混凝土灌注桩质量验收记录:(1)桩设计图纸、施工说明和地质资料。(2)当地无成熟经验时必须提供试成孔资料。(3)材料合格证和到施工现场后复试试验报告。(4)灌注桩从开孔至混凝土灌注的各工序施工记录。(5)隐蔽工程验收记录。(6)单桩混凝土试件试压报告。(7)桩体完整性测试报告。(8)桩承载力测试报告。(9)混凝土灌注桩钢筋笼质量检验记录。(10)灌注桩平面位置和垂直度检验记录。(11)混凝土灌注桩质量检验记录。
9.结论
由于桥梁钻孔灌注桩的整个施工过程属于隐蔽工程,其成桩过程往往存在着较多的不确定因素,若想对钻孔灌注桩的成桩质量进行有效控制,其关键还在于人,因此,本人认为,凡是从事桩基施工的现场管理人员必须要有一颗高度负责的心,从思想上提高警惕,从意识上加强管理,贯彻“以防为主”的质量方针,对桩基施工各个环节要充分重视并做到精心组织,只有这样桩基的成桩质量才能得到有效保证。在灌注桩施工过程中,不论哪个环节出现疏忽,都可能引发缩颈、断桩等质量问题,轻则埋下质量隐患、影响进度,重则将给投资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不良的社会影响。因此,必须严格按规范和操作规程施工,对施工工艺严格控制,在施工前要认真熟悉设计图纸及有关施工、验收规范,核查地质和有关灌注桩方面的资料,对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的一些问题及时进行分析处理,做到科学组织,精心施工,严格管理,施工质量是完全有保证的,这些所谓的质量通病也是完全可以避免,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钻孔灌注桩的施工质量。
6.问题生的工作计划 篇六
摘要:文章对尝试以问题导向教学(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提高口腔专业学生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过程做简要总结并提出见解,主要从PBL教学法对科研能力培养的优势、应用方案和理论基础、PBL教学法在培养学生科研能力中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PBL教学;科研;高等教育;口腔医学
一名合格的口腔医学人才不仅需要掌握手c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技能,在面对各种各样病患的时候能够独立思维.用其所学准确完成诊疗过程。更重要的是具备良好的科研意识和能力.能够时时紧跟口腔医学的更新和前沿.在科学研究上不断进取和创新,从而指导、提升临床实践和诊疗水平。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应该涵盖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个方面。问题导向教学(probleln-based learning,PBL)是以实际病例为基础.小组讨论为形式,在学习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强调知识获取与技能获取并重的一种教学方式。这种方法从设计思路到执行过程都与医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相符合。
近年来。我院口腔内科学教研室在七年制口腔专业本科生中尝试PBL教学。拟通过构建适用于学生发展的口腔内科专业课程的PBL教学模式.设计实施与专业课程教学相衔接的科研训练方案。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整体思维能力.促进学生本科教育阶段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提高,为其以后走上临床工作岗位或进入深层次的科研和学习打下良好基础。本文即对本教研室尝试实施PBL教学对学生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过程做简要总结,并提出一些见解,以期为以后类似教育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PBL教学法对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的优势
国际医学教育专门委员会制定的《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对医学毕业生的医学科学基础知识、沟通技能、临床技能、批判性思维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均制定了“基本要求”。采用国际通用标准来规范我国医学教育,鼓励PBL教学在我国医学教育中的推广应用.是促进我国医学生更好地适应国际环境的保证。
长期以来。讲授法成为我国医学教育常规,有时甚至是惟一的教学方法,虽然这种方法能在较短时间内有计划有目的地传递给学生较多的知识内容.教学效率很高,但仍存在一些不可避免的弊端。如知识的滞后性.学生学习动机不足和主观能动性受到抑制等另外,由于目前国内医学教育实施的课程评价主要以定量评价为主.导致部分学生形成了以取得分数为主要目的的学习动机.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脱节。其次,传统授课法留给专业科研的训练空问狭窄,专业科研实践形式单一,专业科研训练与专业课程教学未能衔接,使得学生对专业科研认识不足.科研训练意识淡薄,主动性及参与性不够。如此培养出来的学生对临床病例的处理缺乏灵活性。对医学科研缺乏热情和敏感性.这势必导致医学人才质量下降.医学水平停顿不前。
PBL教学是将基础知识和临床实践结合起来。打破学科界限。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进行小组讨论或教学的方式。PBL教学能够让医学生在临床案例的实际情景中在教师指导下从实际案例出发去发掘问题、思索问题、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
在处理问题的整个过程中,学生主动参与,自行收集资料和构建有用的知识,这种探索式的学习历程不仅使学生学到有用的知识,而且更易促进学习迁移,培养其面对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PBL教学对医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作用早为多数学者所重视。有学者认为,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途径可在课堂教学、课题研究、毕业论文、实践、乖斗研实验、学术报告等多个环节中实现。PBL教学由于自身特点,正可在这些环节中发挥优势。有研究证实,经过PBL教学与导师制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培养的本科生,其科研实践能力(如毕业论文设计、论文发表、参与科研项目能力等)显著优于以常规方式培养的学生。由此可见,将PBL教学模式与科研训练相衔接.有利于学生对专业科研的基本思想和科研方法的学习掌握.保证学生专业科研训练的持续.规范化开展.对提高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利研能力有着直接的促进作用。
二、PBL教学法对培养口腔医学生科研能力的应用探索
Barrows教授曾明确提出PBL教学的四个作用:在临床实践中构建知识;发展有效的临床推理;发展有效的自我指导学习技能;增强学习动机。PBL教学以问题作为基础,并要求学生主动寻求知识的理解、应用和创新,因此整个学习过程充满不确定性.是不断循环和往复的历程。Wrigley认为,PBL教学的过程包括主题选择、制定计划、研究、发表成果和结果分享等阶段。参考这些研究,本教研室以口腔黏膜病学课程中较为重点的口腔黏膜扁平苔藓部分设计教学内容、构建口腔号业七年制本科学生科研训练的PBL教学课程。
作为对照。本教研室同时选择另一个口腔黏膜病学课程的重点疾病—— 口腔黏膜白斑部分,以常规讲授法授课。PBL教学过程以选定的口腔黏膜扁平苔藓病例为课程出发点.以学生主动汲取知识和相关领域的科研没计实践为主线整合课程,以教师的引导为辅助,在整个螺旋形循环进展的学习过程中提升学生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到设计相应课题来解决问题等各个环节中系统的、综合的、全面的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同时。在以上科研训练中,还力求使学生学会协调几方面的关系,如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科研思路的逻辑性、科研程序的严谨性与创新思维的灵活性的关系:独立思考工作与科研团队协作的关系等。
设计方案包括两个阶段.以教师选择临床较为常见的口腔黏膜扁平苔藓病种的具体病例作为PBL教学的起点。第一阶段中,首先要求学生初步认识口腔黏膜扁平苔藓典型病例,以主动了解背景知识、鉴别和完成诊疗的实践为主线,学生自行收集和积累资料.熟悉和复习以前相关的理论知识,随后再重新认识和分析病例.与类似疾病进行鉴别。这一过程由教师加以引导和辅助.提高教学效率。认知结构迁移理论认为。原有的认知结构越巩固,越有助于新的学习。在设计方案的第一阶段中,学生围绕病例反复整理、提取已学习过的知识。使这部分知识得以加强和理解.同时又为以后的学习提供了正面影响。根据官能心理学和形式训练学说,本设计方案第一阶段的训练中,学生的意志、记忆、思维和推理四种官能在训练过程中得到加强并相互促进。这即是学习迁移的实质.也是培养学生的科研素质的必要条件.本设计方案第一阶段的阶段性目的即在于此。在这一阶段中,教师的引导是必不可少的,但要做到“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教会学生解决问题、思考问题和学习的方法.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提高思维能力。
本设计方案的第二阶段中.学生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上进行总结.提出可能的科研方向。再进行资料收集并了解相关前沿知识。提出科研课题并制定科研计划。第二阶段是第一阶段的升华,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与其他学生进行知识和结果的分享.同时学生要进行自我指导.自己总结适合的研究方法,自己发现不足并加以弥补,同样,教师在必要时需要加以引导和辅助。这一阶段仍是以学生自己动手实践(即执行科研设计的过程)作为主线,最终获得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此阶段的思路正与布鲁纳的发现学习说相符合:教学中不向学生提供学习的主要内容.而学生必须经历自行发现的过程才能得到结论或找到问题的答案.这样做可以提高学生的智慧、发挥其潜力,促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内在动机,使学生学会发现的试探法。巩固对知识的记忆等。
与他人的交流或协作也是这一阶段中学生必须掌握的技能。任何一个科研活动都不是一个人能够单独完成的,在执行科研课题的过程中,与他人的交流能够产生解决问题的灵感或思路。而与他人的合作能够弥补自身的不足,相互发挥优势,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这一阶段的训练,学生能够亲身体会到团队精神、协作意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某种程度上来讲.科研活动又需要具有一定的独立性。能够自我指导是这一阶段学生的科研素质达到质的提高的体现。当学生经过。定时期的训练后,初步具备了独立科研的能力。此时,可以借助一些条件对自己的发现和学习过程进行正确的评价,总结经验.认识以往的不足.并及时纠正或发扬。在教师的协助下,一旦学生能够进行正确的自我指导,就能够快速进步,大幅提高自己的科研素质和能力。
三、PBL教学法的成效分析与改进思路
口腔黏膜病学课程结束后。本教研室对参与此次PBL教学的16名七年制学生学习口腔黏膜扁平苔藓和口腔黏膜白斑两个重要病种的情况进行试卷考查(满分8分),发现口腔黏膜扁平苔藓试卷的评分(7.4+0 8)分显著高于口腔黏膜白斑的试卷评分(4.3+2.2)分(F=26.824,P=0.000)。说明PBL教学法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科研能力,还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PBL教学法在我国口腔医学教育中的应用仍处于起步阶段.本教研室尝试利用PBL教学法培养学生的科研素质也处于探索之中,虽然此次教学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首先,对于学生来讲,从其小学、中学到本科阶段接受的都是传统讲授法的教育方式。早已习惯课堂由教师作为主导的以教材传授知识的观念.而PBL教学使学生一下子成为课堂的主角,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都要靠自己.许多学生显得无所适从。
有些学生适应较快,信息、资料收集能力强,科研课题设计出色,往往成为每次小组讨论的核心。而适应慢的学生锻炼机会减少。逐渐从心理上产生依赖或干脆放弃,形成恶性循环,导致强的越强,弱的越弱,水平差距呈扩大趋势。本教研室通过对学生的调查问卷分析也可以了解到,许多学生认为学习的重点把握不够明确,收集的资料没有标准可参照,掌握的知识有些依赖于同学问的讨论和交流,难辨正误。针对这一现象,教师有意加以干预,以提问、单独协助、强弱搭配、及时点评的方式在PBL教学开始阶段对一些较弱的学生引导和辅助。取得了较好效果。
其次,与传统教学模式不同,在整个螺旋形的科研训练中.教师的角色并不占据主要地位,而是分别在两个阶段中处于辅助位置。这说明在PBL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起到必要的引导、辅助、调节作用,而训练是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为主体的。教师由主导角色到辅助角色的转换事实上对执行PBL训练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意味着新的教师角色不仅需要具有很好的宏观调控和整体协调能力,还需要具有敏锐的观察力,能够及时察觉学生训练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偏差并及时引导和解决。然而,对于大部分教师来讲,PBL教学也是一项新颖的内容,以往的教师培训中并未接触过PBL教学,因此,在PBL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在病例情景选择的设计、学生科研课题设计原则的把握、科研课题执行过程的引导、小组讨论的节奏和方向把握等方面都或多或少的显得经验缺乏,因此.对教师进行专门的PBL教学前的系统培训是必要的。
再者.时间也是PBL教学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如何在PBL教学中平衡学生理论知识掌握与科研训练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PBL教学不仅需要学生在课后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资料的收集、整理,对病例的研究分析、课题的筛选、科研方案的确定等工作。而且要求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备课,制定课程进度安排,选择合适的病例情景。阅读掌握大量的背景知识。对学生的课题资料把关,以及对部分落后学生的辅助等。在短短一个学期的几个月中,只能安排少量PBL教学课程,否则会给学生和教师造成过多的负担,反而影响教学效果。在本研究实施PBL教学的过程中,为了避免以上问题,也为了在尝试PBL教学进行科研训练的过程中出现过激的转变。
7.问题生的工作计划 篇七
一、我国农村中小学布局及其调整的现状
本轮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是我国农村整体改革———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谓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 是指县级和县级以下的普通中小学按生源的数量和分布范围合理设置学校, 确定学校的规模, 尽量发挥学校的效益。其实质是通过结构改革, 实现功能提升[1]。
自2001年全国大规模的农村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开展以来, 部分地区, 尤其是一些经济较为发达的农村地区通过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地合理调整中小学布局, 集中力量改善了一批乡镇中心学校的办学条件, 使合并后的中心学校实现了一定的规模效益, 当地的教师队伍质量与教育教学水平也得以提高, 有效地促进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教师资源得到了优化, 使学生初步享受了优质的教师资源, 实现了“规模办学”, 不同程度上提高了教学质量, 为推进素质教育开展提供了必要条件。
但是, 在全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初见成效的同时, 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 当前部分地区在调整农村中小学布局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一些地方政府不能科学、合理、因地制宜地执行调整政策, 盲目地撤并和减缩当地农村中小学校。如, 一些地方政府在这次布局调整中明确提出“全省现有小学13372所, 今年必须调整到9000所以内, 需要撤除4300多所”, “到2008年, 全市基本完成中小学布局调整学校1344所, 学校数量要减少三分之一以上”, 及“我市坚决撤并‘规模小、生源少的学校’”等硬性要求与口号, 大规模地撤减农村中小学校似乎成为了一些地方政府追求的调整目标;在大量撤并农村中小学时, 有的地方还片面追求办学的集中和学校规模的扩大, 纷纷提出如“每个乡镇建一所初中, 每所初中服务人口为3~5万人”, “初中要达到18个班, 校均900人的规模”, “各乡镇要努力集中建设一所市一级规范化初中和小学”等目标, 不切实际地要求各村的中小学完全集中到乡镇中心学校, 而缺乏充分考虑当地的人口密度、地理交通、农民经济负担等实际情况, 也忽略了许多中心学校在财政、教育、师资及配套设施等方面根本无法满足大规模集中办学的需求的事实。
二、不合理布局调整所引发的问题
事物的发展是不平衡的。结构基于系统的需要,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也是如此。在哪里办学并不是静止不变的, 而是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特别是人口的年龄结构和空间分布的变化而不断调整, 并且这种调整不是一个突变过程, 而是一个渐进的、长期的过程。那种一蹴而就, 毕其功于一役的思想行为, 很可能把好事办坏。我们在考察和研究中发现, 部分不合理的布局调整引发了不少问题,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 从学生及其家庭方面看, 负担加重, 安全的不确定性加大
农村中小学布局的调整工作在开展过程中引发了许多新的矛盾和问题, 尤其严重的就是给广大农村中小学生的健康和人身等方面的安全带来极大的风险。因交通住宿等引起的重特大学生人身伤害事故时有发生, 给学生及其家庭带来巨大的伤痛, 给学校和国家造成重大损失和不良社会影响。
(1) 交通安全。由于这次布局结构调整中各地是将那些偏远的村校或教学点撤掉, 合并集中到交通较为便利的乡镇中心学校, 那些偏远村庄的学生大的十几岁、小的只有六七岁, 要到远离居住地的中心学校去上学, 很多学生或步行或乘坐交通工具每天来回往返。由于距离中心校路途很远路况往往又较差, 在往返的路途中极易发生学生人身伤害事故。比如:小学低年级学生在来回步行的过程中, 因为路途坎坷难行, 很容易造成摔伤碰伤被车辆刮伤等事故, 或天气不好时因为遇到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造成伤害, 在山区则可能会遇到野兽出没等情况。有些学生乘坐交通工具来回往返, 但由于农村经济条件较差, 学生们乘坐的交通工具往往安全系数很低, 而且经常是严重超载, 容易引发恶性交通事故。可以说, 交通安全是目前农村中小学校合并调整后的第一威胁。
(2) 住宿安全。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后, 离家太远的农村学生不得不选择住在校内或学校附近。以住在校内的情况来说, 由于目前很多农村寄宿制学校相应的配套设施建设远远不到位, 住宿条件还十分简陋, 各种应有的安全保障措施跟不上, 很容易引发学生人身伤害事故。比如:有的学校宿舍十分拥挤, 几十个学生挤在一间屋子里, 两三个学生挤在一张床铺上;很多学校宿舍附近没有厕所, 晚上学生上厕所要跑很远;很多住宿的学生年龄小缺乏自理能力, 需要细致周到的照顾和管理, 而目前大多数学校因为编制的问题都无法设置专门的宿舍管理人员或生活教师来照顾和管理学生, 只是由专职教师兼任, 限于这些教师精力和体力的问题, 导致住宿管理上的漏洞往往很大。以上这些情况都容易造成学生人身安全事故的发生。
(3) 饮食安全。那些家不在中心校所在地的农村学生不能回家吃饭, 只能在学校食堂集体就餐或在校外摊点解决吃饭问题, 这就存在严重的饮食安全隐患。很多农村学校的食堂卫生条件较差, 食物安全很难得到保障, 而校外的摊点食物卫生更难以保障, 这很容易引发食物中毒事故。近年来, 学生食物中毒事故频繁发生, 仅2008年就有四川、新疆、甘肃、安徽、吉林等地相继发生学生食物中毒事故, 造成学生伤亡。
(4) 身体健康安全。中小学生正处于身体的生长发育时期, 需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然而, 在布局调整后, 很多农村地区学生上学的路途都十分遥远。据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在贵州、宁夏、甘肃等地的调研表明:有近1/3的学生每天上学单程超过3公里, 近1/8的学生单程则要走5~10公里。有些农村地区的学生一天往返的路程甚至有三四十公里。很多学生为了上学不迟到, 早晨天不亮就摸黑赶路上学, 晚上很晚才能回到家, 两头不见太阳, 睡眠严重不足。有的孩子才七八岁, 每个星期日下午都要背着书包, 拎着够一个星期吃的米和菜, 翻过几个山头, 到十多里外的乡中心小学上学。遥远的上学路使很多农村中小学生每天往返奔波, 身心处于高度疲劳的状态。据有关调查统计, 布局调整后, 很多学生每天至少要减少睡眠两个小时。即使是住校的学生, 因为很多学校的住宿条件比较差, 几个学生挤住在一张床上, 学生们每天根本不能得到充分休息。这些情况既严重影响孩子们的身体健康发育, 又容易引发人身安全事故[2]。
2. 从教育教学方面看, 教师队伍结构性失调, 教育教学的复杂性提高
撤点并校后, 大部分老师撤到了合并的学校, 从表面上看, 教师人数是增多了, 可以有效地整合教师资源, 优化教师的配置, 满足学校正常教学任务的需求。但实际情况远非如此简单。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 农村中小学教师年龄结构老化、知识结构老化、学科结构不配套, 从教师的素质来看, 教法陈旧、能力较差。班额的陡增, 不仅使教育教学的复杂性提高, 给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沉重负担, 同时也加大了教师的心理压力。目前的基本情况是, 教师队伍结构失调———需要的找不到, 不需要的没办法安排。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 目前, 中心学校大多实行全封闭式的寄宿管理, 而农村学校的教师编制又不充足———原有教师大多也不住校。现在, 编制紧张的情况下, 还要抽出人手充当生活管理老师, 许多学校实在无法承担。于是, 只有让教师们既对学生的学习负责, 又承担起管理学生和保障学生人身安全的重要责任。撤点并校后, 许多老师特别是班主任老师, 既要面对教授60多学生的教学任务, 又要关心住校学生的生活起居, 肩负起学生家长的责任, 经常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如此这般, 加重了教师的身心负担, 部分教师还产生了“职业倦怠”;教师们普遍感到身心压力很大, 从早到晚都无法放松。
想当初, 大概谁也没有想到, 如此盛举之下最为焦虑的竟然是教师!
3. 从学校管理方面看, 设施配套难以一步到位, 管理成本上升, 难度加大
撤点并校的重要结果是, 学生上学的空间距离空前增大, 学校不得不承担了学生更多的生活和管理的责任。
尽管许多地方都要求当地乡镇中心学校提供寄宿服务, 但是, 仍有一些地方受资金所限至今无法解决学生住宿, 不少学校即使能够勉强提供住宿, 其条件也大多非常简陋, 后勤配套设施无法到位。有的学校20多个学生挤在仅有10来平方米的小房间里;有的受资金限制无力配备食堂、厕所等基本设施;有的虽有校车接送, 但车辆并不符合安全规范而且经常超载。撤点并校后学生相对集中到一起, 尤其镇县地区的学校出现了班额过大的情况。
随着学校寄宿制的实施, 其管理难度也大大增加, 学校原有管理难以适应现有的变化。对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管理增加了学校管理者及教师的心理压力。寄宿制不完善, 使学生的安全、饮食卫生存在隐患, 综合治理的“一票否决”等等使学校的管理者———校长大大增加了工作负担和心理压力[3]。许多校长都表示, 根本顾不到学校的发展质量提高问题, 只要能保证学生在校的生命、身体安全就算是完成大任务了。显然, 学校管理的成本无形中上升, 管理的压力和难度加大了。
三、有效应对布局调整失当的基本思路
如前所述,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应是一项有利于农村义务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系统工程, 而且势在必行。事实证明, 由于我国农村地区人口多、分布广, 不同地区情况复杂多样,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政策的落实与推进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 其调整结果也将对千万农村中小学生及其家庭产生巨大影响, 如不谨慎推进科学落实,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这样一项好政策也有可能产生消极的影响。当前, 我国部分地区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过程中所凸现的问题及其消极后果已经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对此给予高度警惕与重视。
那么, 如何才能使好事真正办好?我们认为, 关键在于趋利避害、扬长避短。一方面, 我们要在思想上保持足够的清醒, 认识到做任何事情都是需要条件的, 尽快采取措施, 制止一些地方不合理的“撤并”行为, 并对已经造成的不良后果给予积极有效的调整;另一方面, 应尽快对各地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及其工作进展, 进行监督与评估, 确保各地能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科学合理地稳步推进布局调整, 使之真正成为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教育伟业。目前, 最重要的是关注和注意以下问题。
1. 正确理解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 提高政策的良性效应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 决不能等同于“撤并”或“收缩”, 而是应该以促进当地农村义务教育的健康发展, 保障农民子女尽可能接受到高质量的基础教育为根本出发点, 科学合理地或“撤”、“并”或“调”、“增”农村中小学[4]。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要因时因地制宜, 切忌“一刀切”现象。各县区政府实施撤点并校, 要本着“先建设, 后撤并”的原则, 根据辖区内实际情况, 如学龄人口现状及发展变化趋势、自然条件、经济状况等来确定乡镇内重点扩建的学校、撤并的学校, 制定小步骤、分年度逐渐调整。在实施过程中应坚持合理化原则、超前性原则、效益性原则。各级政府应结合本地实际, 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使有限的经费发挥最佳的效益, 避免因学校规模小数量多带来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 在某种程度上, 减轻政府和农民的负担。通过调整与撤并减少学校资源隐性闲置和浪费, 提高教育投资效益, 激活竞争机制, 促进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2. 加大解决学生生活与安全问题的力度, 缓解学校管理压力
从学生的人身安全和身心健康角度来考虑,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制订一条布局调整的最高原则和基本底线, 即保障学生的生命安全, 身心健康及农村义务教育的入学率和普及率;要为年龄小自理能力差的学生配备专门的生活老师, 对学生的生活进行照顾。如, 二年级及二年级以下学生可以实施“爱心家庭”服务。按照高中低年级搭配, 把小学寄宿生分成若干个小组, 每个小组3到5名学生, 一个小组就是一个“爱心家庭”, 由一名老师担任“家长”, 与“家庭成员”签订爱心承诺书, 并负责帮助照顾“家庭成员”在校的日常生活, 对学生的表现及时给予评价和引导;购置与寄宿制配套的交通工具, 收取较少费用接送学生, 或者建立学生上学 (放学) 路队制度、教师护送制度、寄宿学生护理制度等, 解决好学生的交通、安全和管理等问题。同时, 在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过程中, 对一些交通不便路途较远的偏僻地方, 应暂缓集中办学, 适当保留一些村办小学和教学点, 以确保学生健康成长[3]。
3. 把握教师、家长思想脉搏, 创造和谐的工作氛围
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是教师, 教师队伍的不足与失调制约着教育质量的提升。一些老师因撤点并校后负担加重, 心理压力加大。主管部门, 尤其是学校要关心教师 (尤其是班主任) , 及时做好思想工作, 必要时可组织学校的老师进行新环境的适应培训工作, 让教师, 尤其是优秀教师安心教学, 在新环境中有效自如地履行教师职责。与此同时, 还要真正理解学生家长, 许多家长因考虑孩子上学远、缺少父母照顾和上学经费等问题, 对撤点并校存在一定的意见, 这是可以理解的。为此, 政府相关部门要把握家长的思想脉搏, 消疑解惑。学校可以通过家长观摩课, 让家长认识到撤点并校的优点;同时, 尽量解决好学生在校的生活问题, 让家长对孩子在学校上学不仅相信, 而且放心。
参考文献
[1]吴飞燕.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中的若干问题.湖南第一师范学报, 2009 (9) .
[2]何双梅.农村学校布局调整要关注学生安全问题[EB/OL].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2009-09-17) .http://www.studa.net/Education/090917/11520265-2.html.
[3]斯琴.呼和浩特市农村中小学撤点并校现状调查研究.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2008 (10) .
8.问题生的工作计划 篇八
关键字:建筑;渗漏;应对措施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房屋建筑大量兴起,其质量问题也随之显现出来。其中,建筑过程中产生的渗漏问题尤为严重,往往会对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房屋建筑一旦产生渗漏现象,必将会造成人们生活和工作环境恶化,同时,还会使房屋建筑正常的使用寿命大幅降低。可见,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对渗漏现象的防治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是整个施工项目质量控制的重中之重。在建筑过程中,渗漏现象通常出现在外墙、地面、洗手间管道以及屋面等建筑部位。
一、渗漏产生的原因
(一)屋面渗漏
1、女儿墙和山墙部位的渗漏现象
女儿墙和山墙部位产生渗漏现象时,可对建筑物室内的渗水部位进行检查,通常情况下,该渗水部位会出钢筋混凝面板与女儿墙和山墙连接处的裂缝。女儿墙和山墙的渗水裂缝与屋面之间呈平行状态,导致该部位出现渗水现象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施工材料。墙体施工过程中所采用的混凝土材料温度线膨胀指数与墙砌体不同,在温度相同的情况下,砖砌体的变形值往往不同于混凝土,进而导致两者连接部位出现裂缝。另一方面,施工操作。在对渗漏现象进行处理时,往往会出现不按施工要求进行施工操作的现象。例如,女儿墙和山墙防水层的连接处按照施工要求应将其做成圆弧形,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却没有达到这一施工标准,导致连接处防水层由于填嵌不牢固、不严密而出现裂缝渗水的现象。
2、落水口、檐沟以及屋面天沟的渗漏现象
落水口、檐沟以及屋面天沟出现渗漏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屋面天沟坡度过小,甚至存在倒坡现象。同时,落水口高度高于沟面,从而导致檐沟和天沟出现积水和排水不畅的现象,也是导致渗漏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此外,在施工过程中,没有将落水口短管与基层紧贴,没有用密封材料对落水口进行封口,这些不正确的施工操作也极易导致渗漏现象发生。
3、变形缝部位的渗漏现象
变形缝渗漏现象的多发部位主要是铁皮顶盖部位。其原因主要在于镀锌铁皮顶盖无法根据流水方向进行搭接或在搭接后未进行加焊处理。此外,还有部分变形缝出现渗漏现象是由于防水层卷材拉裂断开,没有加设附加层或没有对顶盖进行固定,从而导致变形缝因受重变形而大量汇集雨水,产生渗漏现象。
4、屋面管道产生的渗漏现象
在对厨卫间排烟道、保温层和卫生间的排气管进行施工时,若只在管道周围通过水泥砂浆进行填缝,而不对其嵌填密封材料,则极易导致管道产生裂缝现象,同时,还会造成管道与构造层连接处产生裂缝,若雨水沿裂缝渗入通道,就会使屋面管道产生渗漏现象。
5、屋面板产生的渗漏现象
查找屋面板产生渗漏现象的原因,通常需要对屋面板进行开挖操作才能明确产生渗漏的根本原因。屋面板产生渗漏现象主要是由于防水材料失效、结构层不严实、结构裂缝等方面的原因造成的。根据实际的施工情况分析,屋面保温层与防水层连接处处理不到位也是导致屋面板产生渗漏现象的主要原因。
(二)洗手间渗漏
洗手间产生渗漏现象主要是由施工材料和施工工艺两方面因素造成的。此外,排水管与卫生设备排水口连接处的质量也对渗漏现象具有一定影响。例如,水龙头、上水开关、下水管、大小便器等。装修毛坯卫生间过程中,在对排水立管进行安装时,没有预埋防水套管,暗埋管由于钻洞操作而被损坏,没有对铝塑复合管和塑料复合管质量进行严格控制等不规范的施工操作,都极易导致洗手间出现渗漏现象。
(三)外墙贴砖和外墙渗漏
为了有效避免外墙贴砖和外墙产生渗漏现象,在外墙贴砖前必须事先进行底层抹灰,尤其是在对空心砖外墙进行贴砖时,若不事先对其进行底层抹灰,则极易导致外墙与窗户接口处产生渗漏现象。
二、渗漏应对措施
根据对建筑过程中产生渗漏现象原因的分析可以看出,建筑中的渗漏问题涉及到了施工、设计、材料以及管理等多个环节。因此,要想有效应对建筑过程中的渗漏问题,就必须从建筑全过程着手进行综合防治。
(一)屋面渗漏的应对措施
1、严格控制屋面构造层质量
对屋面构造进行施工时,应严格遵循施工工序中的各个环节进行验收和检查,对验收检查结果进行准确记录后,将其整理归档。在分项验收过程中,必须由相关技术负责人和监理工程师进行验收并签证。
2、女儿墙和山墙渗漏应对措施
为了有效避免女儿墙和山墙产生渗漏现象,在对墙体结构进行设计时,应加强女儿墙、山墙与屋面的拉结,加设小立柱和拉筋,将墙体与压顶梁进行连接,从而提高女儿墙牢固度。
3、变形缝、檐沟以及天沟渗漏的应对措施
变形缝、檐沟以及天沟产生渗漏的现象的原因虽然有所差异,但主要都是由于收口处不密实以及坡度太小等方面的原因而造成渗漏现象。因此,在对变形缝、檐沟以及天沟进行施工时,应将其坡度适当增大,通常坡度应大于百分之二。此外,在对防水层进行施工时,还应加设附加层,并通过密封材料将收口处嵌填。
4、屋面管道渗漏应对措施
为了防止屋面管道产生渗漏现象,必须严格按照施工要求作出高台和圆弧。此外,还必须在施工前对放水情况进行检查并做好防水层。
根据以上几点可以看出,防止钢筋混凝土屋面产生渗漏现象,必须将混凝土进行密实振捣。此外,在施工过程中应尽量避免产生施工缝。施工单位和监理工程师必须对漏水情况进行全面检查,若查出渗漏现象,应及时明确渗漏具体位置,在对其进行处理并检验合格后,才能进行下一步的防水层施工和屋面抹面施工,从而有效保证结构防水层牢固性。
(二)洗手间地面和管道渗漏的应对措施
防止洗手间地面和管道产生渗漏现象首先必须对施工备件和备品质量进行严格把关。为了避免大便器和地漏渗水,下水管在楼板中穿过时,必须将其封堵。此外,还必须将混凝土防水反粱浇筑在卫生间周边,在卫生间出现溢水现象时,可以有效避免周边渗漏。
(三)外墙渗漏的应对措施
外墙施工过程中留下的竖缝、孔洞等,首先必须对其进行勾缝和堵洞,保证在完成此项操作后才能对其进行抹灰。为了避免窗洞缝隙水渗透到室内或墙体内,必须在对窗框进行安装前,在窗洞和窗台两侧涂抹水泥防水砂浆,水泥防水砂浆比例应控制在l:2.5,厚度应控制在20毫米左右。
结语
导致建筑过程中产生渗漏现象的原因有很多,任何一个施工环节在处理上出现问题,都极易导致渗漏现象产生。因此,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必须对渗漏问题引起重视,采取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对建筑渗漏问题予以及时、有效的解决,保证建筑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张洁.浅谈建筑工程地下室防水施工技术及渗漏的防治措施[J].商品与质量,2013(1)
[2]周小琪.试论建筑室内排水系统堵塞与渗漏问题的防治措施[J].广东科技,2012(23)
【问题生的工作计划】推荐阅读:
农村工作问题10-14
国企团工作问题07-13
工作落实方面存在问题06-21
连队存在安全工作问题07-13
查摆问题阶段工作小结08-11
党建工作存问题10-17
工作作风问题要哪些11-07
工作问题整改通知单06-28
党建工作支部问题清单07-08
社区工会工作问题汇报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