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教下乡心得体会

2024-08-03

送教下乡心得体会(精选14篇)

1.送教下乡心得体会 篇一

所谓送教下乡,就是把城市职业院校涉农专业的优质教育资源送到农村,把学校办到农民的家门口,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送教下乡心得体会,欢迎大家参考!送教下乡心得体会1

在今年的10月28日——————10月30日这三天时间里,我非常荣幸的代表赵庄中学参加了渭南市举办的“从教下乡”初中数学科技培训活动。作为一名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新老师,我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

这次培训活动我们一共听了两节课,一节是来自韩城新城中学的苏春荣苏老师,讲的是七年级下册第八章的知识————实数,另一节是来自合阳第三初级中学的严黎锦严老师,讲的是认识无理数。听了两位前辈的课使我受益匪浅,感觉这样的数学课才叫数学课,这样的数学老师才叫数学老师,也使我在今后的数学道路上有了目标,有了方向。

首先是苏老师的课,讲的是实数,数学本来就是一门很抽象的学科,而在进行实数教学时想让学生理解实数是一件很难得事,而苏老师在授课时,创设了很好的课堂情境,导入很新颖。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般,创设情境目的在于引发探究和思维的火花,为问题的探究和解决播下思维的种子,教师的精心创设,可以让学生对问题情境的感知激发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探究动机,然后通过积极的探讨解决问题,发散思维能力的创造性。

然后是严老师的课,严老师讲的是认识有理数,严老师的课也有一个好的课堂情境和导入,而且严老师本人给人一种清新,活泼,多才多艺的感觉,对学生有很强的亲和力,课堂氛围非常的融洽,课堂效果也非常的好,更是用很强的专业知识让同学们认识了有理数,在专家评讲过程中,感觉自己像在黑暗中迷路的小鹿,突然找到了方向的感觉,让我对数学,对教育有了新的理解,要让我们的学生喜欢数学,喜欢老师。真正的从心底爱上这门课,学生不喜欢数学课或者学不好数学,有可能是不喜欢我们的老师,所以我们老师要从自身出发,让学生爱上自己所带的课,这样就为学生学这门课打下了基础。在新课程的理念下,我们很多教师仅仅依靠以前的知识而不去深入研究教材,以致没有一个好的教学效果,当今的时代,是知识飞速发展的时代,知识就是力量,尤其作为一名教师,如过没有丰富的知识底蕴,又怎么去培养新世纪的合格人才,我们只有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保证自己的知识是先进的,丰富的,在教学中才能厚积薄发。

在后面的几天里,我们各个学校的老师进行了一些交流和评课,互相交流了一下自己的意见和看法,感受颇深,吸收了一些其他老师的看法和意见,同时又发现了一些自己的不足,起到了互相进步的效果。

此次的学习,不但增长了理论知识,也欣赏到了教育的魅力,教育的确是一门艺术,无论我们面对的是谁,一定要让听着乐于倾听,这样才会有所收获,时代的发展逼迫我们必须学习,只有学习,学习,在学习,我们才能不断提高,才能培育出合格的人才,才能无愧教师的关荣称号和使命,我想,对于我们青年教师的教学之路还有很多东西要学习,我一定会加倍努力的。

送教下乡心得体会2

通过这段时间的听课、评课活动,让我受益匪浅,现将谈谈自己的点滴体会。

教师课堂语言幽默,简洁,准确,他用自己的挥洒自如的语言带着学生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通过简单明白的例子,让学生由浅入深,不知不觉中学握了数学知识。让学生深切感受数学课其实并不难,只要你能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善于积累,就能学好数学课。从生动的举例中掌握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有话可说,解决学生生活中存在的问题。

我深刻感受优秀教师对教育深情的爱;感受到了他们身上所透露出来的无穷的知识力量;感受到了他们对学生身心发展以及教育了解之广、钻研之深。此次学习到了名师的教育理念,学习到名师课堂中教学设计的巧妙。也学习到了他们对一堂课的评价与交流。教师着眼于学生自主发展的课堂教学,做到“先学后教、师导和学生讨论相结合,这是老师所执教的如何学习数学。

此次活动中的研课磨课让我感触颇深。我觉得就应该用这样方式来搞教学研究。通过反复打磨一堂课,让每位教师都能从中学到很多知识。从一堂课的设计,到反复修改,到做到最好。每一个这样的过程都是很值得学习的。更多是的我们可以相互学习。青年教师可以向年长的经验丰富的教师请教,如一堂课该怎么上好,怎样才能让学生更加喜欢你的课堂,等等很多教学上的问题。都让自己有很大提高。

总之,这次送教下乡的学习,使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学习的重要性与紧迫感。在以后的教学中,本着吃透教材,吃透学生,提升自身素质去努力,不断学习,不断进步。

送教下乡心得体会3

这次送教下乡培训活动让我获益良多,特别是跟全市的中小学老师在一起探讨研究,如何真正的走到学生中间,如何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如何真正的以人为本。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句话让我们思考我们教师应该如何去把握这个“爱”的范围。

我非常欣赏教授说的“要做学生精神成长的关怀者。”其实教育的本质在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往往教师却只注重对学生知识和技能的传授,缺乏对生命、精神的关怀。我们要知道教师不是学生的生活保姆与知识供应商,而是学生的精神成长的关怀者;他的职能不是提供给学生什么,而是使学生发展自我的智慧创造各种机会与学生一起成长。因此我认为,教师只有关怀学生精神健康成长,才有可能发生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才不会产生虚伪的结果。那么,作为教师,就应该成为学生精神成长的关怀者。所以我认为:

一、教师要不断进行知识更新,做个终身学习者。

一个成功的教育者,首先是一个善于自我更新知识的学习者。通过这次学习,我认识到,教师应向个性化、研究型、创新型教学发展,通过教学实践——反思——研究——升华,培养科研意识,对教学问题跟踪研究,使之课题化,并总结成果,形成个性和特色的理论,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做好理论支撑。

二、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做个思考的实践者。

对于自己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的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如语文工具性的偏失、教学目标阶段性不明、字词教学的忽视等并没有做深入的思考和变革。通过学习,我深刻认识到,教师,必须是个思考的实践者,做到学有所思,思有所为,为有最优,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自己,我们的教学活动,才有可能做到“省时高效,整合简约”。

三、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服从于、服务于学生的学,当好课堂活动的组织者。

教师要充分信任儿童,相信儿童完全有学习的能力。把机会交给儿童,俯下身子看儿童的生活,平等参与儿童的研究。教师把探究的机会交给儿童,调动儿童的思维参与,儿童就能充分展示自己学习的过程,教师也就可以自如开展教学活动。

让我们在工作中充分给予学生关心、理解、尊重与信任,真正地做好学生成长的精神关怀者吧!让这次培训能够真正的体现并运用在我们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吧,学习告一段落,但留给我的却是深深的思考。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以新观念、新思路、新方法投入教学,适应现代教学改革需要,使学生和自己都得到更大的提高和发展。

送教下乡心得体会4

很高兴也很荣幸参加了此次“送教下乡”培训活动,通过此次培训学习,我收获颇多,也让我从中认识到了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下面,我就来谈谈自己的一点认识:

一、注重自主学习、动手能力、把课堂还给学生。

四堂课全部是“餐桌式”教学,他们都是在老师的引导下让学自己通过动手折一折、画一画、剪一剪、拼一拼等方式自己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然后以小组的方式汇报,最后老师再加以完善补充。

二、具有深厚的教学功底。

四位老师虽然都是数学老师,但语言丰富、幽默丝毫不逊于语文老师,而且语言组织严密,不可少一个字,也不可多一个字,板书规范、美观,把彩色粉笔用的恰到好处。

三、处理突发情况到位。

当学生出现两种不同的答案而知识上又没错,老师会怎么处理;当课堂气氛异常活跃时,老师又是如何处理;当学生回答不上来问题时,老师又是怎么安慰学生··她们把呆板的数学课堂变成了和谐融洽的师生对话,四、注意细节。

让我记忆深刻的是老师在教分数的初步认识时,不但强调分数书写顺序:分数线——分母——分子,而且老师是用尺子画分数线,看到

此景,我惭愧并且深深地被征服了。

总之,三天的培训学习,让我不但学习了很多,而且我又一次重新的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从今以后,我会积极参加各种教研活动,多听其他老师的课,向他们虚心请教,努力上好每节课,做一个问心无愧、家长、学校、社会认可的合格的人民教师。

2.送教下乡心得体会 篇二

但是目前的“送教下乡”活动多存在形式单一、形式主义、效果不明显等问题。形式单一主要表现为仅依托“送课”形式来组织活动,形式主义主要表现为“为完成任务而组织活动”,鉴于这两种情况长期存在, 所以送教下乡活动效果多不明显,甚至非常不明显。

那么, 送教下乡如何才能真正取得实效呢? 笔者觉得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科学设计。

一、 送什么

送教下乡, 必须先深入送教的接受方进行调研, 弄清楚接受方的教育需求及要求。唯有如此,送教内容才能真正得到受教方教师欢迎。当前,每所学校或每个教育区域所需要的教育扶促项目或内容多不相同。有的学校缺的是先进教育理念, 有的学校虽有先进教育理念, 但缺乏具体操作技术, 有的学校则可能既缺乏先进教育理念,又缺乏操作技术。同是缺乏操作技术,情况也不尽相同。但送教者在送教时多是根据自己的专长或喜好来确定送教内容。为此,笔者觉得,送教方在送教之前必须对受教方进行调研, 以了解其具体教育需求。不经调研,盲目地“送课”,多会造成“送的”不是受教学校教师“想要的”。在这种情况下, 送教方只能在形式上达到“送教”之目的,真正的“送教”目的或效果很可能无法实现。

“送教下乡”关键是送教育理念及教育技术。教育理念是教学的指导思想, 也是教育的灵魂,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向受教学校教师传递先进教育理念及教育技术应该成为“送教下乡”的主要目的。先进的教育理念如何实现有效传递非常重要,也非常关键。笔者觉得,通过开设示范课或观摩课的形式,并辅以讲座加以诠释,可使受教者完全理解送教者所要传达的理念与思想,也可让其学会教育技术的具体操作方法与技巧。如果“送教下乡”仅以课的形式“送教”, 则很难达到“送教”之根本目的。“送教下乡”重点是送教学经验与教育技术。笔者觉得,当前乡村薄弱学校缺乏的不只是教学硬件,最缺乏的是具有较高教学水平与教育技能的教师。要有效解决这一突出问题,教育主管部门或教研部门可依托“送教下乡”这一平台来逐步实现。在送教活动中,送教者应结合自身教育实践或案例, 从教育技术层面加以诠释,以有效解决这一突出问题。

二、 怎么送

为真正达到“送教下乡”活动的目的,笔者觉得,可以采用如下方式。

1.开设示范课、观摩课

送教者接受送教任务后必须精心准备,反复酝酿各个教学环节及整理贯穿其中的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中要广泛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要把培养和发展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研究性学习”贯穿于教学始终,并作为教学的终极目标,要真正为乡村教师送去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或途径。

2.开设业务讲座

授课只是送教活动的一个环节,完整的送教活动,必须包括理念与技术的诠释。要结合所授课诠释自己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技术使用问题,能真正让听课教师学到教育技术与技巧。以案例诠释理念与技术是最为有效的送教形式。示范课、观摩课需配以专题讲座或深度评课,这样有助于听课教师对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内化,使之从感性认识上升至理性认识。

3.持续或定期开展送教下乡活动

一次送教下乡不可能一下子解决乡村教师所有问题。因此,送教下乡活动应持续、定期开展。唯有如此,才有可能改变乡村薄弱学校与城镇学校之间的教育技术差距,实现城乡教师教育技术与理念均衡发展。

三、 由谁送

“送教下乡”时必须精选一些思想开明、作风正派、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水平较高、能将自己教学技术与理念诠释清楚、一线教师公认的优秀教师来承担送教任务。送教,不能简单地理解为送课。当前,有些送教组织者多认为送教活动就是送课。送教应包括送课及授课理念、教学技术等完整的诠释。当前的骨干教师、名师遍地都是,活动组织者一定要甄别清楚,选对选好送教者,否则,送教活动的真正目的便难以达到。

3.送教下乡管理四环节 篇三

——建,即选好点,建好班。这是开展送教下乡的基础性工作。把握的问题主要有4个。一是坚持与当地特色产业发展紧密结合。即坚持开设的专业与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和农业开发、技术推广项目相结合,突出蔬菜和养殖等高效农业或新兴产业建班,实行分片集中就近招生,教学班一定要建在村里或园区里,学员上课不超过5里地。二是坚持适度规模、稳步推进。每县的学员规模一般控制在100~500人,开设专业不超过2个,每个班50人左右。初期时办2~3个班,然后由少到多,宁少勿滥,保证不出问题。三是考虑交通比较方便,离县城距离比较近。四是要健全班级组织机构,要完全按照全日制的班级和学员进行管理,统一编班,统一管理,每个班级要配备双班主任或辅导员(村干部为班主任,农广校老师为辅导员),设立党支部(团支部)、班委会等。

——管,即加强整个送教下乡工作的管理。主要包括4个方面。一是健全和完善送教下乡教学管理制度。根据送教下乡办学特点,农广校重新修定完善了20多项制度,包括《教学管理规定》、《考务管理实施办法》等,对教学点、教学、学籍、考务、专兼职教师、班主任、学员、教学档案等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和要求,并明确了各级分校的工作职责。二是严格教学督导检查。送教下乡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是落实教学。为了保证教学的落实,农广校强化了教学检查与督导,成立了教学督导体系,在学期全过程各时段,通过突击实地检查、电话查访等方式,对全省各教学点进行了全面普查和抽查,总的来看,教学落实情况是比较好的。三是加强助学金和免学费的管理。农广校对涉农专业免费教育学生管理和资金申请及使用高度重视,认真负责,对于学生学籍、资助和免学费等工作,对教学班组织不力、教学计划落实不到位的教学班,坚决停办撤班,对上课考勤不达标的学生,坚决予以劝退。四是健全教学过程的档案资料。

——学,即教学,抓教学环节的落实。教学是整个送教下乡的核心工作,是硬道理。主要抓好4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建立一支送教下乡的师资队伍。要落实好教学的各个环节,必需要有一支符合办学规模要求、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来支撑。农广校要求开展这项工作的县校的专兼职教师必须配备到40人以上,其中农广校专职教师不少于13人。充分发挥农业部门专家聚集的优势,选聘行业专家、专业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通过名师授课提高教学水平。同时下大力做好农广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积极选派专职教师参加省级和国家级师资培训,并组织基层专职教师开展教学大练兵、教学能手大赛、说课比赛等活动,2010年农广校举办了全省教学能手大赛。这些措施有力地提升了农广校的整体师资水平,促进了全省农广校教学质量的提高。二是开发和选用适合送教下乡的教材。河北省教育厅2011年组织力量编写了一套针对涉农专业送教下乡的教材,很受欢迎。这套教材的特点就是学用结合、理实一体,形式活泼,适合学员边讲边练、边学边干、学用结合、学以致用。三是打破传统的施教顺序,按照动植物的生长周期科学安排教学进程。四是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组织教学。可以根据种养专业的特点,采取课堂讲授、光盘视频辅导和田间现场指导等多种形式进行授课。保证每周平均有两天半上课,农忙时多上实用技术课,农闲时多上公共文化课。

——用,即学用结合、学以致用。送教下乡招收的学员基本都是职业农民,都有一定规模的种植养殖项目,对这样的学员既不能以普通学生来看待,也不能以普通农民来看待。通过组织他们参加集体学习,应当使他们率先应用新品种、采用新技术,成为当地农业科技示范户和农业技术推广员。这批学员生活在农村社会,并直接从事着农业生产,现在接受全面系统的教育,思想观念和科学知识及专业技术都有了新的提高,他们应当在农村社会发展中,成为新时代、新风尚的模范,成为生产经营和科技致富的带头人。 河北省农广校

4.送教下乡心得体会 篇四

小班 教师:×××

我觉得,作为一名幼儿教师,上好一节公开课首先得有充分的准备,无论成功与失败,对我来说这都是一次锻炼和提升的机会,让我受益匪浅,通过这次“送教下乡”活动,我感触最深的有: 值得我学习的地方:

一、幼儿教学应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在刘老师的《泡泡是圆的吗?》这节活动课中,孩子们通过自己的操作,得出了结论。教师则引导孩子完整的说出:泡泡是圆的,教师的引导,充分让幼儿体会到了在“玩中学,学中玩”的乐趣,充分展示了教学中幼儿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作用。

二、幼儿园的教学应加入游戏的方式,让孩子在玩的过程中轻松愉快的获得知识。

在曹老师的《认识时钟》活动中,幼儿人手一个时钟模型,集体投入到游戏的环节《老狼老狼几点了》,调动了幼儿对时钟的兴趣。

三、教学方法一定要灵活多样。两位老师都运用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的方法,如:观察、实验、讨论······让幼儿积极主动的投入到活动中,使整

自己不足的地方:

作为一节语言活动,我的引导性语言较少,我想让故事感染幼儿,让幼儿能够随着我的讲述进入活动中,和我一起感受故事里美好的事情,因此在整个活动中幼儿的讲述过少,结尾处:你觉得做一件什么事可以让世界变得更美丽?其实作为借班上课的这群孩子们来说,他们的回答我已经相当满意,虽然活动的结尾处,幼儿的回答并没有升华主题(可以告诉孩子花婆婆的善良也是一件美好的事),但我已回归到故事中这件美好事情的实质意义上来了,并希望孩子们也能够做一件让世界变得更美丽的事,拓展他们的思维和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在唱一唱环节中,我的主旨是让孩子能够说出四季花开的花,而没有刻意强调让孩子唱完整,可能让听课教师觉得儿歌的完整性不强。其实这是在这节活动中,我的主旨是让孩子们体验美好的事,认识花卉及唱歌都是故事中的穿插,通过这种活动的形式进行动静结合,获得知识。《花婆婆》的故事,主要让听故事的人能脚踏实地的履行自己的承诺,能努力将世界变得更美丽,能热情关爱我们的地球村的生存环境。本次教学活动《花婆婆》也是通过介绍“花婆婆”为人们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来展开讨论。让孩子们认识了很多的花,并按照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来进行分类最后让幼儿有节奏的念白,让孩子在玩中学,实践中反思。故事以小姑娘为实现三个愿望为引线,从而激发幼儿为实现目标而积极奋斗的情感。

5.送教下乡心得体会 篇五

有幸于11月1日在洛滨中学参加了县教育局组织的“名师大篷车送教下乡”活动。我有幸听了两位教师的语文公开课和专家的精彩讲座,课堂上教师老练与成熟的身姿、教态、教风,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的课以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精湛的艺术教学给我们展示了语文课堂教学的崇高境界,更让我看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下面将谈谈我的一些感受:

首先,注重理论与课堂教学实践的有机结合,新课标所要求的在课堂中被完美的体现,学生的感悟是第一位的,教师的引导则是第二位的,应该是一个“先学后教、先学后导、先放后扶”的过程,名师在课堂上的精心设计,巧妙安排,高超的驾驭课堂的能力,在课堂上的人格魅力,值得我们学习。

其次,注重对学生评价用语的使用。人们常说:教学是一门艺术,谁能将它演绎好,就能抓住学生的心,在上课时,教师的语言的魅力,深深的令我折服,尤其是课堂教学评价的语言,对学生的回答及课堂的表现进行评价是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评价是否科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新课标提倡多鼓励,多表扬,多肯定学生,帮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而无疑两位教师都做到了。

作为一名教师,我一直苦于课堂的评价语言,尤其是对学生的评价用语,其中,最令我深刻的是他们的多维评价,如:虽然你说的不完全正确,但老师欣赏你的勇气和胆量等,我认为这既是对学生感悟结果的评价,也指向了学生感悟的态度,指导了感悟的方法,同时,激励的效果也是不言而喻的,在课堂上用我们欣赏的眼光去真诚的激励学生。

再次,教材处理的独具匠心,可以说对于教材的把握好坏直接影响着课堂质量的好坏,一堂好课精彩与否的关键之一,就是教师对于所教内容的整体把握与独特设计,李老师用对联导课,展现自己的最爱,用巧妙的语言,生动的讲解给我们展示了一幅绝美画卷,也抓住了学生的心理,给予了极大的满足,使学生热情高涨,充满了学习的激情

下午赵冰莲老师的《让语文成为一块美丽的鹅卵石》,她认为“语文课最终是人与人相遇课,是师生相遇,是师生一起与作家,乃至与那些阅读而及的无限深广时空呈现别样的灵魂相遇的过程。”王老师的《教学模式的终结和我们的思考》,分析了当前教育存在的问题。希我们成为一个志存高远,静心教书,潜心育人的好老师。两位专家的讲座让我受益匪浅

6.送教下乡心得体会 篇六

一、送什么的问题。如果仅把送教下乡活动理解为让城镇学校的一节优秀课到乡村薄弱学校去演示一遍、并想以此来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话,那就送教下乡活动的根本目的来说,一般是很难达到的。因为这种杯水车薪的行为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所以,我认为有效的送教下乡活动,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送教育理念。教育理念是关于教育基本问题的深层次本质和规律的观念,是教育的灵魂和根本性的指导思想,对于教育全局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所以,向这些学校和教师传递先进的教育理念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这种社会发展趋势下,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不仅是指文化知识,更包括良好健康的心理品质、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善于与人共事的合作精神;教育的目标也将不再是为了学生传承知识,而是为了激发和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这些,无疑对我们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顺应这种社会发展的潮流,为了培养21世纪有用的人才,我们就必须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努力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有效改进教学方法。从而使教育理念成为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强大内驱力。

2、送教学经验。教学经验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得来的一种知识或技能,它往往需要有较长时间的积淀,是教师的宝贵财富。从我区目前一些在体育教学上比较薄弱的学校情况看,它们所最缺少的,也不是教学硬件上的投入,牵制学校前进的,恰恰是教师的教学水平不高,而这种水平的不高,也不单纯是教师自身的学历不高和素质不好,而是教学经验的匮乏。他们也在钻研教材,但最后不得要领;他们也在探索教法,但最终不够科学;他们甚至付出了比城镇学校教师更多的劳动,但效果却不尽如人意。所以在送教下乡的活动中,向他们传递一些先进的数学课教学经验,对于提高薄弱学校教师在数学课教学方面的整体教学水平,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送教学方法。如果把在送教下乡活动中传递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经验看作是一种理性的、抽象的行为,那么教学方法的传递应该是感性和具体的了。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师教学活动的根本,也是教师教书育人的重要场所,教学方法是否先进、得当,将直接关系到教书育人的质量。所以,教学方法的传递是送教下乡活动中的重头戏。执教老师要借用课堂这个载体,运用现代教育理论,选用恰当的教学方法,直面听课教师展示自己的教学过程,让听课教师从听课的过程中得到启发和感悟,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二、怎么送的问题。为了提高信息技术学科送教下乡活动的实效,在这个问题上,可以采用如下的几个方法:

1、观摩课。我们要选择那些思想作风正派、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水平较高的教师承担执教任务。就目前来说,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创造一种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要把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作为教学的终极目标,把以传承知识为目的的“接受性学习”变为以培养能力为目的的“研究性学习”,尽量让学生通过主动的探索、发现和体验,学会对大量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判断,来增进其思考力和道德判断力。

2、专题讲座或评课。对于农村学校来说,观摩课虽然具有直观性和可摩仿性的特点,但它带给听课者的还只是停留在面上的一些感性认识,如果我们对课堂上的一些新方法,新理念不加以点明或提示,更会显得是云里雾里。所以,观摩课配以专题讲座或评课,将有助于教师对这些观念和方法的内化,帮助他们把认识从感性阶段上升到理性阶段。但是,我们还必须注意具有针对性,即所讲内容要和活动主题相吻合,使听者感到所讲内容是送教下乡活动中的一个部份,是活动主题的提炼和浓缩;只有这样,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7.送教下乡心得体会 篇七

陕西省机电工程学校原名陕西省农业机械化学校, 1956年建校, 经过近60年的辛勤哺育, 为我国农机化事业输送了数以万计的优秀合格人才, 在祖国的农机战线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学校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 以崭新的面貌开始了新的征程。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末期, 在正常的教学进程下, 坚持教学要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的宗旨, 不断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生产活动, 赢得了当地政府和农民群众的信任和好评。这也就是我校农机专业送教下乡教学的雏形。进入21世纪, 一方面, 由于教育市场的变化, 我校农机专业招生量逐年锐减, 另一方面, 新时期农业生产蒸蒸日上, 机械化作业颇受青睐, 在这冷热分明的时刻, 我校及时调整农机专业教学方向, 毫不犹豫地展开农机送教下乡教学活动。在8年多的送教下乡教学实践中, 排除了许多不利因素, 培养了一批热衷于机械化农业生产的农民学员, 积累了丰富的宝贵经验, 同时也萌生了很多想法。

2 送教下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农业机械使用和维护专业开展送教下乡是我国农机职业教育和农业生产发展的必然产物。送教下乡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和如何培养人才, 人才培养模式设计非常关键。按照现代教育理念和最近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精神, 中职教育要适时创新职业教育模式, 大力推动实现专业与需求、课程与标准、教育过程与生产过程“三对接”, 积极推进学历证书和职业证书“双证”制度, 才能做到学以致用, 才能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才能适应新时期行业的发展。

我校示范校农机专业建设专业委员会遵照现代教育理论和新时期国家发展职业教育的方向, 充分考虑自身的发展、送教下乡和农业生产的特点等, 在调查、总结、研究、论证下认为, 中职农机教育送教下乡人才培养模式必须遵循以下三大规律:一是耕整、插播、田管、收获等农业生产规律;二是检修、使用、调整、维护、保养、管理等机具作业使用规律;三是感性认识、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岗位能力等学生职业成长规律。由此推出了农业机械使用和维护专业农教一体两轮循环三梯层次的送教下乡人才培养模式。如表所示。

2.1 农教一体化岗位实践———实现农机新手层次培养目标

“新手”是指在农业机器运用方面, 以前从没学习和操作过农业机器, 而今经过系统学习, 有一定的农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 能进行基本的机械化农业生产。具体实施时, 在第一学年的9、10月秋收秋播和6、7月夏收夏播农时季节, 学生先后进行第一轮循环相应农机作业环节的学习。以师傅带徒弟方式, 培养学生最基本的操作能力, 实现农机作业新手层次的培养目标。

2.2 农教一体化岗位实践———实现农机熟手层次培养目标

“熟手”是指在机械化农业生产中, 具有较为全面的农机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 对本地区常用农业机器运用自如。本阶段学习安排在第二学年的9、10月秋收秋播和6、7月夏收夏播农时季节, 学生先后进行第二轮循环相应农机作业环节的学习。在主讲教师的指导下, 培养学生精炼的专业操作能力, 实现农机作业熟手层次的培养目标。

2.3 农教一体化岗位实践———实现农机能手层次培养目标

“能手”是指扎根于农业, 在现代农业生产中, 具备全天候全方位的工作能力, 即善经营、精操作、会管理的现代职业农民。该阶段的学习安排在第三学年的全部时段内, 学生进行第三轮循环农业生产全过程的学习。在各方合作人员的帮助下, 培养学生的岗位创业能力, 实现农机作业能手层次的培养目标。

3 结束语

农教一体两轮循环三梯层次的农业机械使用和维护专业送教下乡人才培养模式的推出, 为该专业实施送教下乡奠定了基础, 也为农民学员不离开家园、不离开土地、不离开产业的前提下就可系统地全面地接受农机中等职业教育提供了支撑。也为中等农机学校实现农、学、教紧密结合探索出了一条有效的路径, 其对培养新一代职业农民、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家庭农场、加快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8.送教下乡课要立足“乡土”味 篇八

一、挖掘学生熟悉的乡土资源激发兴趣

由于“送教下乡课”不是对自己所教班级进行的授课,教师与学生彼此陌生,再加上教师授课方式的不尽相同,课堂教学的“导入”就显得尤为重要,它既要拉近师生的距离,又要营造轻松融洽的学习氛围,所以,教者必须高度重视“送教下乡课”的引入和对学生信息资源的利用。

笔者听过一节《燃烧与灭火》的送教下乡课。教者授课并未从教材提供的演示实验入手,而是在充分挖掘学生熟知的乡村信息资源后,对教材进行了大胆的创新。上课伊始组织学生讲“火烧赤壁”的故事,以此引出“燃烧与灭火”的课题,又结合“火烧赤壁”的故事,启发学生思考燃烧需要的条件,接着用诗句“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说明了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

教师通过故事,让学生顺利地掌握了燃烧需要同时具备的三个条件。从故事引出课题到利用故事学习新知,教者对教材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和拓展,充分利用了农村学生熟知的信息资源,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

二、联系农村学生的生活实际启发引导

对于“灭火”的新知识学习,教师更是别出心裁,她用彩笔将“灭”字的“一横”圈了起来,连听课教师也恍然大悟:不就是捂住火,盖住火嘛!也就是灭火的第一种方法:将可燃物与空气隔离。

中国汉字的魅力,此处被教师挖掘得淋漓尽致,形象生动而又富有人性化,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日常生活中,农村学生最熟悉的莫过于灶台做饭。烧水的时候,锅里的水溢出来有可能将炉火熄灭,教者引导学生思考其中的原因,学生掌握了灭火的第二种方法。教师又启发学生:火烧赤壁时如果没有可燃物,会有这个千古流传的绝唱吗?至此,教师已让学生顺利掌握了灭火的三种方法。

这一环节中,教师对学生的引导紧密结合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实际,从火烧赤壁的故事入手,从汉字造型入手,从乡村学生日常生活入手,对原来的教材进行了灵活的处理,将“燃烧与灭火”的知识于无形中传授给了学生,使学生终身难忘。

三、依据农村学生的认知水平因材施教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曾说过:如果要我把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句话的话,那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这就明确地告诉我们,教师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也就是已有的认知结构去进行教学。

由于送教下乡课面对的是农村学生,虽然近几年来农村学校的设施设备有了极大改进,教师培训也如火如荼,可农村孩子的已有认知和表达能力与城市孩子相比还是有一定差距的。因此,“送教下乡课”一定要针对农村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进行备课。通过降低学习难度、控制课堂容量、联系学生实际等来进行教学,才能增强授课的目的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从而优化教学过程,做到因材施教,使不同层面的学生得到不同层次的发展,不同层面的教师得到不同层次的收获。

总之,只有“以生为本”,真正做到从学生实际出发,不管是“城市版”的“燃烧与灭火”,还是“乡村版”的“燃烧与灭火”,我们的课堂都将释放出生活的精彩,绽放出生命的活力,也才能实现送教下乡的真正目的——使乡村教师的“教”与乡村学生的“学”都能得以提升。

9.送教下乡心得体会 篇九

这堂课的教学思路是想一改过去文言文教学“字字落实,句句清楚”的老套子,贯彻了新课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尽量创设一种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

在生字词的学习时,郑老师把学生弄不明白的字词打出来,然后让学生查字典,这个是最好的加强认字的办法,最后把注音全部打出来。然后就该从题目《观刈麦》入手了,学生一般都能找到关键字的。以“观”字为切入口,直击诗歌内容,让孩子们发现诗人观刈麦观到了那些景象。孩子们呢,基本说出来了,但是句子参差不齐,于是郑老师带着他们把句子修改成对称的句子。

接下来就该进入图景更深层的内容,作者看到的图景背后都大有文章啊。观,不仅是眼观,心也在观。这环节采用理解(练字炼句)和朗读结合的方式进行。每一幅图所描绘的情景如何,这情景之下主人公的心情如何,哪一些字词或句子特别富于感染力,然后把这样的理解用读的方式表现出来。这个过程落实得比较好,不但理解加深了,读的水平也会有提升。但是,也有个别的孩子表达能力不够,完成这个环节的时候很困难,基本上是郑老师在不断地提点,孩子才能说出一点点来。在以前,我曾经试着让学生自己说自己看到的,但是学生都默不作声了,不愿意自己一个人来回答。于是,每到这样需要孩子们自我锻炼语言表达能力的时候,就很困难。

10.送教下乡体会 篇十

川口中心校

张计珍

为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整合教育教学资源,充分发挥名师引领、示范和辐射作用,多渠道培养基层教师的专业素质,大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2017年10月12日,我在双池明德小学参加了送教下乡听课活动。

本次活动,共安排三名省级骨干教师讲课,为我们展现了三堂精彩绝伦的语文课,给我们一行的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由郭老师执教的《白鹅》,从头至尾衔接得自然,恰当、合理,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由浅入深,娓娓道来。

庞老师呈现给我们的是六年级《唯一的听众》。庞老师紧紧围绕教学重难点展开,教学过程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庞老师还放手让学生对老妇人的语言神态描写做了详细的讲解,引导学生不断地阅读课文,续写故事,并在班上交流,体现了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学科理念。最后一首配乐诗朗诵《心存感激》将课堂推至高潮,顺理成章的升华了感情。此外,庞老师非常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学习方法的习得,看的出来,庞老师是位注意细节的优秀教师。

张老师给我们带来的是一堂习作课,习作是我们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点,但张老师却驾轻就熟。以动画人物的图片作为导入,贴合学生实际,符合学生年龄特点,迅速拉近教师和学生的距离,激发了学生的乐趣。授课教师精湛的教学技能,巧妙灵活的教学方法,准确精炼的讲解,优雅的教态和良好的课堂组织能力,不仅很好地与学生进行了有效的互动,自然流畅的课堂节奏,还给听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在场的听课老师们真正感受到“精品课”的魅力。

通过此次活动,我校教师积极虚心向骨干教师学习,向先进的教学理念看齐,相互交流教学经验,传递教学心得。

11.送教下乡心得体会 篇十一

一、多措并举,加强“送教下乡”教学管理

“送教下乡”是一种全新的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它把优质的涉农专业教育资源输送给农民,把学校办在农民的家门口,把实践課放在田间地头、养殖场。这种办学模式不同于传统的学校办学模式,其教学管理更不能照搬传统的教学经验。为此,应采取多种措施,加强送教下乡教学管理工作。

1首先要制定“送教下乡”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学校一定要结合本地区、本学校的实际,认真制定各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严格规范教学管理,切实保证教学质量。

2编制“送教下乡”教学管理文件汇编。为了进一步规范“送教下乡”教学管理工作,结合“送教下乡”教学模式和青年农民的特点,要编制学分制实施办法、教学点管理办法、课堂教学管理规定、实践教学管理办法、教学条件保障实施意见、教学质量评估实施意见、考试管理办法、教学档案管理规定、班主任管理办法、专任老师管理制度、兼职教师管理办法、学生工作管理规定、学生学习考核办法、学生课堂学习出勤管理规定、学生守则、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办法,有力地规范“送教下乡”教学管理工作。

二、创新办学模式,符合农民特点,提高教学质量

在农民家门口为农民讲课与在校学生不同,它要求所开设的课程:一要与农民生产相关,二要紧贴农时,不影响农民正常农业生产,脱离二者就不能得到农民真心拥护,教学效果也会大打折扣。我院从这一情况出发积级做到了:

1实际需要决定专业设置。学校专门派出教师到各教学点进行调研,根据区域产业特点确定开设专业,由当地生产习性和农时确定授课计划,保证课程符合农民需要。确保送到农民家门口的教育老百姓喜欢听,用得上。

2农时决定讲课内容。学校的课程安排都是根据农时决定的,到什么时候讲什么课,使教学进度与动植物的生长周期相结合。农民不用出家门、不耽误干活就能系统学习专业知识。一年之际在于春,比如春季是通化地区水稻育苗的重要季节,怎样加搞好春季水稻育苗技术工作是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的重要步骤,也是农民普遍关心的问题。这时老师就着重讲解怎样精选良种,怎样选种晒种、药剂浸种、适温催芽等处理环节。怎样加强秧田管理,怎样采用控播期、控播量、控水、控徒长和防治病虫害的“四控一防”技术措施,实现苗齐苗全。这时主要以进入田间实践、教师辅导为主,学员要完成相应的作业和实践课题并上交记录和报告。

三、质量提升,促进广大农民增收致富

经过深化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模式,一定能够提高我院送教下乡教学质量。广大农民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拓宽致富门路,解决生产问题,提高生产效益,达到推动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促进广大农民增收致富的目的。通过学习,各地涌现出一批靠科技知识提高产量、提高效益的致富带头人。通过学习,在老师的指导下农民解决了许多生活、生产中的实际问题。通过学习,促进了种、养专业户之间的技术交流。学员在一起学习的同时,经常交流各自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和成功的经验,实现了共同提高、互利双赢。

12.送教下乡心得体会 篇十二

作为教材出版单位, 近年来北师大出版社一直积极参与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探索和实践。目前, 北师大版教材在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数千万中小学生中使用, 已成为国内公认的主流教材之一。

“我们始终在考虑, 如何帮助一线教师用好教材, 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效果”, 北师大出版集团副总经理蒋列平说, “送教下乡教育支援行动”是一个新的尝试, 以高中数学教学为切入点, 由数学教育专家领队, 集合四省优秀数学教师送教下乡, 使广大基层教师, 特别是农村和偏远地区的教师, 足不出校 (县) 、身不离教, 就能与名师、专家零距离接触, 从而掌握教育新理念、新知识和方法。

江西省使用北师大版高中数学教材已有多年, 教研室主任黄建国深有感触地说 :“这几年, 在课程改革中, 特别是在使用北师大版数学教材过程中, 教师理念和行为发生了三个明显转变 :从文本的崇拜到对教学规律的敬畏, 从满足于个人经验积淀到对合作和专业提升的渴望, 从依赖行政调控到重视创造和制度建设。”

在陕西省教科所中学教育研究室主任马亚军看来, 此次行动的一个重要意义是搭建了专家、优秀教师与基层教师交流的平台, 通过专家引领, 将使基层教师进一步理解课程标准、把握课程脉络、处理好课程与教学的关系, 甚至使其向研究型教师之路发展。

13.送教下乡听课心得体会 篇十三

圈湾小学教师:沈有才

3月22日上午,天祝县教育局、教研室领导及中小学优秀教师开展优质课送教下乡活动。来自松山教育辅导站和东大滩教育辅导站的老师们齐聚一堂,目睹了名师的精彩教学和亮丽风采。

1、听一堂优质课,胜做一年庸秀才

本次送教下乡活动,县教育局选派了天师附校邢润兰老师和城关小学宁学玫老师前来送教。

今天,邢润兰老师送来的是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圆柱、圆锥整理复习》,她从学生兴趣出发,用谈话的形式自然过渡,让学生自主梳理所学内容。邢润兰老师的课生动活泼,妙趣横生,在情境中明确课堂任务,教学目标清晰。

宁学玫老师带来的是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连除的简便运算》,宁学玫老师以城关小学课外活动情景引入,给孩子们带来了丰富多彩课外活动。让孩子走进课外活动去学习,孩子们学习积极性一下子就被宁老师调动起来,课堂气氛异常热烈。教学过程中宁老师应用了让同学们熟记顺口溜的教学方法,并举一反三的让学生记住顺口溜,这样学生在做《连除的简便运算》过程中得心应手,顺利完成了教学任务,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2、学一身真本领,优育一方孩子们

14.送教下乡收获心得体会 篇十四

送教下乡心得体会之一:感谢。

作为一名承担送教任务的老师,首先我要感谢小学部和综合部主任的信任与支持,感谢他们能给我这次学习和锻炼的机会,感谢科学学科教研员刘老师的精心指导,同时还要感谢各个乡镇中心小学的领导、老师的热情招待和孩子们的精彩表现。

送教下乡心得体会之二:感动

这次送教下乡,根据各科的安排,我们到了四所乡镇中心校,每到一处,那整洁的校园总会吸引我的目光,任路途怎么遥远,走进校园看见笑脸灿烂的孩子们,连同一声声问候“客人好!、老师好!”,还有那热情、亲切的校领导、老师,使我们一下子身感轻松心情愉悦,所有疲劳皆抛到九霄云外。不一样的地方,却有着一样的感动:感动的是各学校领导、听课老师们的热情好客和对我们的欢迎;感动的是乡镇的老师们听课时那专注的眼神,时而思索,时而认真地做着笔记;感动的是在进入课堂的一刹那,孩子们的淳朴、热情、可爱,还有那一双双求知的眼睛。

送教下乡心得体会之三:收获

“送教下乡”活动应该说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乡校教师理念的提升、教学经验的借鉴,同时也锻炼了我们如何用教学技能和机智去调动那些不同学情的陌生的学生。为此我每到一所学校,首先要熟悉学生,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然后再进行一些教学设计的修改,语言的组织,使其更贴切该校的教学,从而达至送教的目的。我为同学们准备了一节科学实验课《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此堂课我大胆尝试,采用魔术的导课方式,幽默诙谐的语言,自学、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时刻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积极愉快的投入到活动中来,通过与他们的互动,我感觉这里的孩子与我们城里的孩子差别不大,他们有着良好的常规,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思维活跃,积极、主动地围绕老师的问题进行有效的互动,教学我与学生配合默契,孩子们大胆动手动脑完成课的任务,将课一次次推向高潮,充分体现了科学学科玩中学,学中玩的,让孩子快乐的学习,在学习中寻找快乐是宗旨,展现了科学课的魅力。同学们快乐的掌握了科学知识,同时也验证了我创新的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可谓达到了双赢的最佳目的。

更让我感动的是听课的老师们,他们都很认真、很用心地听着,时而思索,时而而认真地做着笔记。不仅是本学校的老师听课,其它乡镇的兄弟学校也积极参与,不顾路途遥远,早早的来到课堂,作为曾经在乡村学校工作了XX年的我更是感受颇深,这就是我们农村学校老师的朴实,对工作的热情,对教师职业的热爱,即使工作环境多么艰苦,也坚守着自己的那份责任…

还有那评课的氛围,其实送教下乡不仅仅是讲一堂课,听一节课,课后的说课、评课才是一种真正意义的大课堂,对每个教师来说,都是一种思索,一种提高。在评课时,老师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好的地方他们加以高度肯定,不足的地方又给予中肯的建议。还有许多让人深思的话语,使我豁然开朗。细致入微的评课,给老师提出了更具体的做法,更高的要求。说是送教下乡,其实对于送者和接受者,都是收获者。再如,在评课后的“聊课”,我们无所不谈,除就课论课之外,我们还做了一些课外教材的聊课,大家都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这些都是汇集的教学方法、经验!评课就像照多面镜,让我发现了自己平时上课中存在的问题,这为以后工作中得到及时改正。

送教下乡的每一节课应该说凝聚着执教者的智慧和心血,也是在各级各类教学中出类深受认可的。如果说教育是一艘船,那么,课程改革就是扬起的风帆,送教下乡就是鼓起帆的风,但愿我们的教育扬起风帆,越走越宽阔!

总之,通过这次送教下乡活动,对我来说,真是受益匪浅。是一次难得和难忘的经历,一段值得珍藏一生的记忆。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我觉得我过得很充实,只要这些事对他人有用,我就很快乐,这就足够了。从自身专业成长的角度,交给老师们开启教育成功的钥匙,在教学层面上又有了新的领悟与提高,还结识了很多优秀的当地教师,同时在业务上能够得到教研员的指导和鼓励,这对我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是一件难得的财宝!乡村学校的学生都很实在,和他们相比我感受到城市的孩子能无忧无虑的学习是多么的幸福。他们和世界上所有的孩子们一样的可爱,也许更淳朴,更像一张白纸,和世界上所有可爱的孩子们一样,需要优秀的教师队伍和良好的学习环境。希望有更多的人加入到我们这个队伍中来。

上一篇:古诗水调歌头的诗意下一篇:“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倡议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