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儒家思想的发展史

2024-09-23

浅谈儒家思想的发展史(共7篇)

1.浅谈儒家思想的发展史 篇一

儒家思想发展历程概况: 1 春秋时期孔子创立儒学 战国时期,经过孟子和荀子的改造,儒学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 3 秦朝,由于“焚书坑儒”,儒学遭到沉重打击; 汉武帝时期,董仲舒糅合道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改造儒家思想,形成了新儒学体系。儒学成为历代封建统治者的正统思想,也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宋元时期,儒学从佛、道之中吸取了有益的内容,构建了新的儒学体系“理学”。

6明末清初,三大进步思想家对传统儒学的批判,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

7晚清(19世纪末):借孔子的名义,推行维新变法。8 民国初年:打倒孔家店 9文化大革命批林批孔运动 10现代化的传统文化代表

“百家”泛指数量多;主要分为: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兵家、小说家等十家。“争鸣”指争论和辩难。在此是指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的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春秋战国时期的阶段特征

政治上:春秋时期,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奴隶社会逐渐瓦解 ;战国时期,各国变法,分封制瓦解,封建制度确立;兼并战争,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

经济上:铁器、牛耕使用,生产力质的飞跃,社会经济发展;井田制瓦解,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加速向封建土地私有制转化。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

民族关系上:民族的交流融合,为华夏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思想文化上:划时代的变革,形成了百家争鸣局面,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科技文化事业的发展,这一时期在天文、医学、文学、艺术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

(一)孔子: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1、思想方面:创立儒家思想

1)产生背景①春秋时期是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时期,充满着新与旧的矛盾(经济、政治、思想)② 阶级关系上出现新的变化,传统礼法秩序受到猛烈冲击,违背周礼行为司空见惯,人际关系紧张。“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2)目的:通过恢复周礼,承担传承文化和改善人际关系的社会道义 3)核心内容:(仁、礼、中庸)

①他提出“仁”,“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准则。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统治者要爱惜民力,取信于民,正身律己。具有民本思想,对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具有积极意义。

②他提出“礼”,主张维护周礼,主张贵贱有序,主要调整人与社会的关系。代表当时没落奴隶主贵族的利益,具有保守性,不可能被当时统治阶级所接受。

③主张建立在人人道德自觉基础上的礼乐文明社会

④主张改良,认为历史是不断演进的。

⑤提出“敬鬼神而远之”主要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

⑥ 中庸之道:处理任何事情都不偏不倚,能恰到好处

2、教育方面:

孔子首倡私学,打破奴隶主贵族对教育的垄断,促进古代教育事业的发展;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注重人的全面发展

3、晚年编订古籍,(《诗》《书》《礼》《乐》《易》《春秋》)为中华文明的传承和发展作出巨大贡献,其言论被弟子编纂成《论语》一书。应该说中庸思想倡导的崇尚和平,讲究信义,注重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国家、人与群体的和谐,是社会政治稳定与发展所必需的基本条件,对调适、化解、规范社会各方面利益的矛盾与冲突,使社会不至于在无谓的利益冲突中频繁**乃至消亡,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①创办私学,打破官方垄断办学的传统。

② 教育对象:“有教无类”,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

③教育目标: 不仅把学生培养“成人”,而且要培养成“君子”(“学而优则仕”)④教学方法: 因材施教,注重言传身教

⑤教学内容: 孔子晚年整理编撰出“六经”,是我国第一套完整的教科书,五经在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一直是官学和私学的最基本的教材 孔子对后世的影响

1)对中国:①政治:大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儒家学说成为几千年中国传统社会的主流思想,影响深远。六经”是留给中国最宝贵的遗产,其中五经奠 定了中国封建社会传统政治的理论基础,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

②教育:大教育家:改变了以往贵族垄断文化的局面,为教育的推广创造了条件。私学的形式也保证了中国文化免受朝代变迁的影响,连续不断的 发展下来。2)对亚洲: 儒家思想成为亚洲许多国家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①对日本:受中华文化影响最早的是日本

A.儒家的“民本”思想成为自由民权思想家走上追求 民主之路的桥梁 B.儒家的“义利之辨”成为日本资本主义兴起和发展的道德支柱 C.儒家的“忠孝”观念为近代日本的国家和企业服务 D.儒家的“中庸”概念用来协调日本的现代政治 ②对韩国: A.孔子在韩国被尊为“大成至圣文宣王”每年都举行盛大的“释奠大祭”纪念孔子诞辰

B.韩国有儒教学会、儒教文化研究所等机构,在20多所 大学里还设有专门研究儒教的学科,80%的人信奉儒教或受过儒教的熏陶

C.提出了“文化立国”的国策,挖掘儒教的精髓,把传统文化融入到现代生活之中

③对越南:儒学在秦汉时期即已传入越南越南儒、释、道三教合一或三教融合的色彩比中国 浓厚得多,越南人称之为“三教同源” ④对欧洲: 明清以后,孔子学说被传到西方,《论语被译成拉丁文、英文等,欧洲启蒙思想家受到儒家思想的启发 1.儒家思想的合理部分

教育理论:有教无类、学思结合、因材施教等伦理道德:孝、仁义、诚信等(社会主义荣辱观)

维护社会稳定:仁、德治、民本思想等(取消农业税)维护国家统一:和谐、大一统思想(统一祖国、世界和平)个人修养:正身自省、修己安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八荣八耻)

2.现实意义 当代中国领导人倡导的“以德治国”、“以民为本”、“和谐社会”的思想,是儒学在当代中国政治理念中的新体现。

把儒家的一些伦理原则和道德用于规范用于现代社会的人际关系中,可以改善一切以物质利益为中心而造成的冷漠的家庭关系和社会关系。老子的思想:

1、哲学思想:

1)老子学说的核心是“道”。老子把不具有任何物质性的“道”或“无”,作为世界万物的本源,这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思想。

2)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是老子思想中的精华,老子把事物看成彼此对立的两个方面,对立双方互相依存而且互相转化。但看不到转化的条件和人的主观能动性。

2、政治思想:

老子在政治上主张“无为”。企图阻止新兴的封建政治经济的发展,维护即将崩溃的奴隶制秩序,达到“无不为”的效果,具有狭隘守旧的特点。

老子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认为统治者少一点欲望,少一点作为,天下就能安定,政权才能巩固。如果人民与统治者的矛盾,到了“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的时候,任何法律、刑罚都不起作用。他反对用严刑峻法治理天下。实质:企图阻止新兴的封建政治经济的发展,维护即将崩溃的奴隶制秩序,达到“无不为”的效果。

(二)庄子

是战国时期道家代表人物。思想集中体现在《庄子》

1、他继承了老子的学说,并把“道”发展成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世界就是“我”的主观产物。(1)“道”作为最高原则,宣传天道与自然无为。

(2)齐物论:“道”无处不在,没有界限与差别,万物也是没有界限和差别。达到与天地万物为一的精神境界。

2、庄子鄙视富贵利禄,痛恨“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的不公平社会现象。

但庄子认为人不能战胜自然,“有用”还不如“无用”好,比老子更消极。

影响:崇尚自然,其主张超越功利去追求精神自由的倾向,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三、法家思想

1.特点:奖励耕战,实行严刑峻法

韩非子:是战国时期法家的集大成者。将“法”“权”“术”三者糅合为一,吸取道家思想,将法家思想系统化。(1)加强中央集权。韩非子建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的主张符合当时社会发展的潮流。他的主张,得到秦王嬴政的赏识,秦统一后的许多政治措施,都是韩非子学说的应用和发展。

(2)厉行赏罚。主张“以法为本”来治国。“法”是代表新兴地主阶级意志和利益的法令制度。韩非子主张由国家制定法令,向全国公布,除国君外,所有臣民都必须遵守。做到“法不阿贵”,法律不袒护权贵。这对于打击奴隶主贵族特权,维护新兴地主阶级的中央集权制具有进步意义。(3)奖励耕战

(4)提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事异则备变”的主张。韩非子认为历史是不断向前发展的,当代必然胜过古代。因此主张不遵循古法,不墨守成规,要按照现实情况,采取相应的政治措施。

2、两汉以后,独立的法家学派逐渐消失,其法治思想被吸收到儒学体系中。1.墨家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

墨子(墨翟):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代表了小生产者的利益。墨家思想主旨“兼相爱,交相利”。

2、墨家的主要贡献:

政治思想:提出非攻、尚贤、尚同、非命、节葬、节用等主张,贯穿讲求实际功利的精神。

3、墨家特点:纪律严密、刻苦俭朴、苦干和自我牺牲精神

4、后期的墨家的主要思想活动是专门探讨逻辑学问题,形成了“墨辩”学派,汉代以后,墨家学派逐渐消失。评价:

① 代表了下层劳动群众,特别是手工业者的利益,一度成为战国时期的显学;②战国以后不再受重视。结论:战国时期,生产力的发展和封建生产方式的确立,出现大量小生产者,小农经济的脆弱性,他们希望有一个和平环境来发展生产,故墨家学说一度成为战国时期的显学。

2.浅谈儒家思想的发展史 篇二

儒家学说的产生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 其产生以后对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从内容上来讲, 儒家思想对个人修养问题历来非常的重视, 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但求无愧于我心”的观点, 可以看出儒家思想对个人修养的要求。从整体来看, 个人修养的最高境界就是“君子”, 君子具有了儒家所要求的“六德”、“六行”、“六艺”, 因此儒家的对于个人要求的基本内容就是学做“君子”。从特点来看, 儒家首重德行, 德对个人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要求每一个人都要学做“君子”, 具有一个“君子”应该具有的品德。其次, 儒家提倡正确的价值观, 例如在讲义和利的选择时, 明确的提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在讲道和功时, 要求“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儒家对于价值的取向是义和道, 而不是利和功。第三, 儒家重礼, 这里的礼包括但不限于礼仪, 还是一种对于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的要求, 要求人们在生活秉承“礼”的要求, 循礼守法, 才能有长治久安。第四, 儒家秉承救世济民的传统, 并以此为己任。从“大道之行也, 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 讲信修睦”到“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的呐喊都无不包含着儒家思想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的精髓所在。

儒家思想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灵魂所在, 学习儒家理论对于当前大学生来讲是对个人修养的提高方式, 是培养健康心智的重要途径, 也是国家和民族对于传统文化精髓的传承的必然要求。

二、当前大学生所面临的思想困境

首先是由于社会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盛行, 以及西方腐化思想的入侵, 导致当前大学生道德滑坡和传统美德的缺失。其次,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心丧失。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大学生的文化价值观受到许多不同文化的影响, 特别是由于近年来外国文化入侵的影响, 大学生对于外国文化有着盲目的崇拜, 造成了大学生国家民族意识的弱化和对民族文化自信心的丧失。许多大学生只看到了传统文化不好的一面, 把历史虚无主义当成有文化, 有个性的表现。第三, 当前思政教育主要在于对于学生思想要求一味的拔高, 没有注重到大学生本身的现实利益需求, 只是一味要求学生学习舍利取义, 没有注重到青年学生的正常的利益需求。第四, 在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上缺乏容和让的社会责任感和君子以德服人的自觉, 思想激进歪曲, 凡事剑走偏锋, 以武压人。

三、传统文化教育对于解决大学思政教育困境的意义

1) 儒家思想有利于提高青年学生的个人修养, 培养健康心智。我国现在的用人原则就是德才兼备, 以德为先, 足可见对个人品德的重视, 而传统文化教育对个人修养的要求, 正是对品德的正面要求, 这对于提高大学生的个人品德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因而学习儒家思想, 就是要在生活中、工作中践行这些优秀的道德品质, 从而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2) 有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大学阶段正是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阶段,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道德、诚信的崩塌, 因而重视儒家思想精髓在大学思政教育中的作用更加有利于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念。

3) 有利于在青年学生群体中形成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的思想。儒家思想讲求以己学之力而救世济民, 这将促使学生以天下为己任, 以国家发展为己任, 为国家的不断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4) 有利于学生加强自律精神。“君子慎独”, “三省吾身”, “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都是儒家思想对个人自律提出的要求, 只有严格自律才能避免青年学生不思进取、贪图享受, 进而发展为铤而走险、以身试法。

四、如何加强儒家思想对大学思政教育的影响

1) 在大学生学科中开设传统文化教育的科目, 将儒家思想精髓渗透到思政教育的日常工作中来。如结合当前社会形势和世界形势发展, 阐述儒家思想对这些事物的看法, 展开讨论。把儒家学说的精髓与思政教育理论结合起来, 如儒家学说对个人要求要忠, 古代是指忠于君王, 现在就是忠于人民, 要不断的顺应社会发展形势,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将儒家学说的精髓传达给青年学生。

2) 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 以兴趣促学习。例如深入开展诵读经典活动和读书活动, 开展朗诵比赛或者开展古代模拟课堂等活动, 加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把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结合在一起, 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营造浓厚的校园人文氛围, 让青年学生能够提高修养, 启迪思维, 陶冶情操。

3) 拓宽学习途径, 建立多元化的学习渠道。通过邀请国学专家、现役教师、学生代表等不同领域, 不同行业的代表来给学生“说儒家”, 开展我眼中的儒家学说等活动, 向学生展现儒家学说在不同领域的表现方式。组织学生在人文气息浓厚的教育基地参观学习, 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加强学生的民族文化的自信心, 同时, 加强与学生家庭的双向联系, 一是向家长传达学校的目的, 二是不断吸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 获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从而将学习推向纵深发展。

五、结语

中国早在几千年前的就将道德融入到“三字经”中对幼儿进行启蒙教育, 随着时间的推移, 这种教育方式被逐渐改变, 这是传统文化传承的流失, 也是思政教育的断层。青年学生道德品质的提高, 一直是高校思政工作的重中之重, 更是难中之难。从青年学生现状来看, 大学生普遍对传统文化的漠不关心, 思想受西方腐化意识侵袭严重。因此, 在青年思政教育工作中充分宣扬传统文化的精髓更显得尤为重要, 将这些精髓不断的融入思政教育工作中去, 才能做好思政教育工作, 才有助于当代青年学生加强自我修养, 提升道德品质, 培养自律、自强、创新意识。

摘要:在时代飞速发展的今天, 由于多元价值观的不断进入大学校园, 造成大学生价值观混乱和冲突, 道德滑坡和价值观偏离的情形已经越来越普遍, 大学思政教育面临着严峻考验。习近平总书记在北大讲话时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 植根在中国人内心, 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必须从中汲取丰富的营养, 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儒家思想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灵魂, 因而儒家思想应该成为当代大学思政教育沃土, 也应该成为大学生思政教育重要的一环。

3.司马相如的儒家思想浅谈 篇三

关键词:司马相如;儒家思想;分析

孔子是我国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其儒家思想一直深受中国人推崇,而且一些优秀的外国学者也深深的喜欢着中国儒学。纵观儒学思想的发展历程,不难发展,从古至今,儒家思想一直备受文学爱好者喜爱。我国伟大的文学家司马相如同样是儒家思想的推崇者,在他的文学作品中处处体现了儒家的经世致用、仁爱等思想。

一、司马相如儒家思想形成的背景

(一)历史背景

儒家思想通过坎坷的发展历程和曲折的发展过程最终成为了我国的主流思想。儒家思想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虽然被一些国家的君王所接受,但在那个时期其它思想也非常盛行,儒家思想只是“百花齐放”中的代表思想之一而已。秦朝时期,儒家思想与统治者思想背道而驰,所以当时的儒家思想的发展受到致命性的打压。伴随着秦始皇 “焚书坑儒”政策的实行,儒家思想的发展跌入了谷底。儒家思想真正成为正统思想是汉朝统治时期,汉朝统治者把儒家思想当做一种控制百姓思想的工具,让更多的百姓效忠于自己的统治。司马相如是汉朝的文学家和思想家,其思想的发展必然会受当时主流思想的影响,所以汉朝时期儒家思想的发展对于司马相如个人思想有着深远影响。

(二)政治背景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了古代学者读书的真正目的,古代学者读书的主要目的是升官发财,对于生活在汉朝时期的司马相如来说读书的目的大概如此。最初,司马相如的思想受战国策士的影响,他希望自己能像蔺相如一样效忠于国家,但其思想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定型,司马如的思想更具备了诸子之说的博杂特点。随着汉朝地位的不断稳固,更多的学者开始学习有助于汉朝统治的儒家思想,儒家思想的学习可以使学者与统治者的思想一致,从而有利于学者自发展自己的仕途。司马相如思想虽然受到百家思想的影响,但为了达到被朝廷重用的目的,其思想在后期也发生了变化,儒家思想成为了司马相如推崇的主要思想。

二、司马相如诗赋中儒家思想的体现

司马相如的文学作品一直深受后人的喜爱,很多学者被司马相如诗赋中华丽语言和美好情感所吸引,但也有一些学者一直批评司马相如文学作品的华而不实、修辞过于夸张,甚至有学者怀疑司马相如诗赋中儒家思想的体现。但研究证明,司马相如的一些文学作品虽然过于注重修辞和华丽的辞藻运用,这种做法和儒家的务实思想有些冲突,但司马相如的作品中确实蕴含着儒家思想。

(一)儒家思想在《天子游猎赋》中的体现:《天子游猎赋》是司馬相如跟随汉武帝狩猎时著作的文学作品,该作品通过优美的文字和工整的律例描写汉武帝狩猎时的壮观景象和气势,而且在作品中还提及诸侯国齐楚君王狩猎时的场景,通过对比的手法体现出汉朝强大的统治实力,暗示齐楚诸侯国早晚会被汉朝统治。《天子游猎赋》中这种统治诸侯国的思想正是儒家“大一统思想”的表现。虽然《天子游猎赋》是描写汉武帝狩猎时的景象,其中不仅包含司马相如对狩猎气势的感叹之情,同时包括了司马相如“君贵民轻”的儒家思想。诗赋中司马相如极力贬低诸侯国地位,夸大大汉王朝的实力。司马相如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告诉百姓和官员“汉朝天子才是真正的王者,其它官员和诸侯是为汉朝天子服务的 ”。“君贵民轻”的儒家思想的在《天子游猎赋》中表现的淋漓尽致。

(二)儒家思想在《上林赋》中的体现:《上林赋》是司马相如最著名的作品之一,文章通过夸张的排比描写了上林苑气势的宏伟和规模的巨大,同时还描写君王在上林苑游玩、狩猎的情景。《上林赋》通过对这些壮观场面的描写烘托出汉朝统治者的无上的权利,赞扬汉朝统治者把国家治理的繁荣富强和和平稳定的丰功伟绩。司马相如的《上林赋》深受汉武帝的喜欢,因为在诗赋中表现了天子是拥有最大领土、最多金银财宝和最高权威的的人,所以诸侯、官员和百姓一定要对天子俯首称臣,一定要效忠于大汉王朝。这种“君统、等级分明“的思想正是司马相如儒家思想的体现。《上林赋》中也描写了天子带领诸侯官员们狩猎的情景,其中天子不断的赐予诸侯官员一些恩惠,这是天子对于百姓一种”仁政“的体现,所以说在司马相如的《上林赋》中同样有”仁政“这种儒家思想的体现。

三、司马相如儒家思想产生的影响

(一)司马相如深受汉武帝的喜爱,所以司马相如的一些作品是为取悦汉武帝著作的,虽然作品是为了取悦汉武帝,但作品中仍然蕴含着儒家思想,汉武帝在赏析其作品会深受其儒家思想的影响,所以司马相如的儒家思想通过文学作品影响着帝王的统治思想,这样让汉武帝在统治过程中更加重视“仁政“。

(二)儒家思想和文学作品相结合是司马相如表达自己思想的一种方式,也是自己作品的一大特点,赋予了文学作品深层次的意义,让文学作品不仅给予人们视觉和感官上的享受,还可以升华读者们的思想。

本文通过对司马相如儒家思想的浅析,分析出司马相如儒家思想形成的背景、作品中儒家思想的体现和司马相如儒家思想的影响作用。通过一系列的研究可以看出司马相不仅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文学家,还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其代表的儒学思想不仅对当时汉朝的统治有影响作用,同时对于现在国家的发展也有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郭洪纪. 儒家传统文论的道德理序与价值诠释[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4)

[2]曹艳娇. 试论汉大赋理性精神表达方式的合理性——以司马相如赋为例[J].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7)

4.浅谈儒家思想的发展史 篇四

类别: 论文市州报送编号:

题目:浅谈儒家仁爱思想在青少年家庭教育中的必要性

姓名: 杨培兵

单位: 兰州市榆中县(区)榆中九中学校

联系方式: 电话***邮编730100

浅谈儒家仁爱思想在青少年

家庭教育中的必要性

甘肃省榆中县第九中学杨培兵

【摘要】“仁爱”是儒家的核心思想,也是中华传统文化崇尚的最高道德准则和人格理想。解决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问题,从根本上就是要解决精神层面的问题。而儒学价值观所固有的“仁爱”思想,正是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精神良药,“仁爱”思想的形成更是起源于家庭。

【关键词】“仁爱”思想家庭教育古老新生

“仁爱”是儒家的核心思想,也是中华传统文化崇尚的最高道德准则和人格理想。“仁爱”,简而言之就是与人亲善,仁爱教育就是教育人学会充满爱心,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仁爱”也是一种伟大的担当精神,仁爱教育也就是教育学生学会担当责任,学会关爱、帮助他人。

人的一生,其实是一个寻找爱和学习爱的过程,人可以一无所有,但不能没有爱心,爱心是促使一个人从幼稚走向成熟,从浮华走向博大的源头。一个领悟了爱的真谛的人才能真正的关爱别人,感激生命中经历的一切,生活在感动与祝福的心念之中;一个具有爱心的人,懂得心中时时倾注善良和宽容,他们必将收获一生的幸福,最大限度地弘扬生命的伟力,从而创造出和谐美好的生活。

古代儒家所讲的“仁爱”就是人与人相互之爱,也正是一种人道主义之爱。儒家的情感教育始于家族,孔子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弟子规》提倡的“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这都说明爱人要从身边最切近的人做起,孝顺父母和敬爱兄长是爱人的着手处和根本点。孟子发展了孔子的思想,他提出:“仁之实,事亲是也。”进而达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境地。“仁爱”思想要建立在血亲情感基础上,但又要超越这种血亲情感,爱人以亲子关系为基础,推己到天伦之乐,扩大到姻娅之情,进而提升到民族认同感。“仁爱”不仅要求爱一切人,而且更高境界还要爱一切物,“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仁爱”思想最后升华为一种关怀人类命运的激情。这种情感迁移正是个体道德修养的逐步升级:“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今天,尽管“家”的含义较之传统社会有了变化,但家庭关系对人的情感需求和亲子之情是任何德育内容都不可涵盖的。一个和睦、文明的家庭,容易使孩子养成良好的性格特征和人生态度,如诚实、热情、开朗、勇敢、勤奋、坚强等;一个缺少欢乐、爱心、不和谐的家庭,可能酿成孩子不良的性格特征和情感体验,如胆怯、说谎、孤僻、懒惰、固执、偏执等。家庭是孩子最早接触的社会环境,情感最初体验是在家庭中得到的,家庭提供了孩子最纯洁、最简单的情感获得表达的舞台,它对孩子性格、情感的形成与发展,始终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孟母三迁、孔融让梨的故事,都反映了亲情之爱对人的成长的重要性。今天,无论怎么改革,品德教育都离不开情和爱,父母是孩子的最早、最好的老师,世界上最美的书是孩子父母写出来的,最好的语言是孩子父母传递的,最好的行为举止也是父母刻画的,父母的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家庭的爱心情感体验是什么教育都替代不了的。

在家庭对子女进行爱心情感教育,关键要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幸福的家庭环境,对孩子既慈祥温和,又严格要求,让孩子在一个充满关心、爱意、和谐的家庭氛围中成长,这就是让孩子在家庭德育过程中体验儒家的“仁爱”,我们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首先要建立长幼有序的合理家庭关系。所谓“合理”,是指全体家庭成员(包括子女)之间首先是民主平等的,父母要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尤其是在处理孩子自己的事情时,一定要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尽可能按他们合理的意愿办事。同时,家庭又是一个整体,不能各自为政,总要有人当家长来“领导”家庭,管理指导家庭全体成员的生活。父母是家庭生活的供养者,而且他们有丰富的生活经验,自然应当成为家庭的核心。孩子(尤其是未成年人)应当在父母的指导帮助下生活、学习。现在,不少的家庭中,孩子是“小太阳”,家长却变成围着孩子转的“月亮”、“星星”,这就为孩子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小霸王性格提供了温床,更谈不上培养礼让父母的好习惯了。因此,我们要让孩子明白自己与父母的关系,知道父母是长者、是家庭生活的主事人,不能颠倒主次。

其次,父母要以身作则,要做孝敬长辈、关爱家庭的的楷模。家长本身就是家庭“仁爱”文化的建设者,家庭“孝悌”文化的实践者,父母就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孩子对待父母的态度,直接受父母对待长辈态度的影响。现在一部分成年人冷落、慢待自己父母,不照顾自己的父母生活,更有甚者千方百计“啃”老,这样给孩子的影响就更不好了。假如父母对自己的父母不孝顺,对自己的兄弟姐妹、伯伯、阿姨、姑姑不友善,又怎么能教育孩子尊老爱幼。一个人对自己的亲人都没有亲情,更何谈对孩子同情心的培养。因此,我们不仅要管好自己的小家庭,还

要时刻不忘照顾年迈的父母,决不能添了儿子就忘了老子。比如说平时居住地较远,工作较忙不能和老人朝夕相处,那么在休假日要尽量抽时间带上孩子去看望老人,帮老人做些家务,同老人共聚同乐,尽一份子女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每个家庭成员都和睦相处,就会形成孝敬、和睦的家庭文化。如此日长时久,孩子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就会逐渐养成尊敬长辈、孝敬父母的好习惯。对纯洁的孩子来说,没有什么力量比伴随其成长的父母的言传身教更能把他们引向更高层次的人生境界,对父母来说这也才是真正爱孩子的表现。

第三,要让孩子了解父母为他和家庭所付出的辛苦。当今父母过于惜爱自己的子女,使子女觉得这种爱理所当然,他们全然不懂得感恩。现在不少孩子不知道父母工作情况,不知道父母的钱是怎样挣来的,只知道向父母要钱买这买那,认为父母给孩子吃好、穿好、用好是天经地义的,这样的孩子怎么会从心底里理解、体谅父母呢?为此,父母应当有意识地经常把自己工作和收支情况告诉孩子,说得越具体越好,从而让孩子明白父母的钱得来不易。如果当家庭遇到困难时,要告诉孩子,让他和父母一起面对,使孩子认识到自己也是家庭中的一员,应该为家庭分忧解愁。这样,还可以培养孩子对家庭的责任感,让孩子逐渐学会珍爱家庭、珍惜自己,从心底里产生对父母的感激和敬重,升华为孝敬的高尚品德。

第四,强化孩子孝敬父母好习惯的养成。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是做人的本分,是天经地义的美德。孝敬父母就是要求孩子亲爱父母之情,敬重父母之行,顺承父母之意,侍奉父母之心。父母儿女亲情,是人类最原始最本能的情感,是一个人善心、爱心和良心形成的情感基础,是今后各种品德形成的基本前提,也是目前中学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加强孝亲教育,对改变目前家庭中存在的孩子专横、缺乏同情心等状况,有着积极的意义。孝亲的品德必须从小开始培养,要在孩子刚懂事的时候,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循循善诱,以事明理。引导孩子懂得孝敬父母表现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应该从一点一滴的平凡小事做起,如听从父母教导,不顶嘴,关心父母健康,勤问候,分担父母忧愁,做家务,从递上一杯热茶,捶捶背,到认真学习,踏实做人等等,把这些基本要求变成孝敬父母的实际行动。这就是对孩子最实在、最有效的“仁爱”教育。

如何做好青少年德育工作,不仅关系到每一个家庭,同时也关涉社会秩序的稳定和社会的长远发展。青少年道德教育目的是推进社会和

谐、国家发展,增进人民的幸福。德育的核心是“使每一个公民懂得自己在社会中的权利和义务,懂得如何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集体、民族、国家)、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这与国家正大力提倡的未成年人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以及相继推出的“以人为本”、“和谐社会”和“让人民生活的更幸福,更有尊严”等是相一致的,这些都正在重新开发和利用儒家伦理的智慧和资源,为“仁爱”教育注入了全新的血液。表明仁爱思想必将成为推动人类社会进步和谐的一种精神力量,是一首古老而不过时的歌。

参考文献:

(1)、《“归根”、“知常”》——研究孔子教育思想的现代价值 2009.9《中小学管理》

(2)、《让中学生保持阳光心态的128个故事》2008.5九州出版社

(3)、《曾国藩家书》2008.12 万卷出版公司

(4)、《于丹论语心得》2006.11中华书局

(5)、《“好父亲标准”期待父教事业回归》2010.6.20《兰州日报》4版

(6)、《爱心教育的认识与思考》2010.12.15兰州市教育局何泳忠

2011年4月20日

联系方式邮编:730100

联系电话:***

5.儒家思想文化-儒家思想概论 篇五

1、荀子是儒家中第一个提出富国富民主张的人,同时也是儒家中第一个引入法的观念的人。

2、在人性论问题上,张载把人性划分为天地之性和气质之性,二程把人性划分为天命之性和气禀之性。

3、孔子人性论的基本内容是克己忍让和内省修身。

4、子路主要继承、发挥了孔子的中庸思想,被后世尊为“复圣”。

5、理学初创于北宋,由张载、周敦颐奠基,由程颢、程颐完成,成熟、发展于南宋,由朱熹集大成。

6、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7、一般而言,从哲学意义上,宋明理学家内部有三种本体论思想。张载主张气本轮,二程主张理本轮,陆九渊、王阳明主张

心本论。

8、宋初三先生指的是胡瑗,孙复、石介。

9、宋代四大书院: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应天府书院、嵩阳书院。

10、梁濑溟是20世纪现代新儒学的先驱和开创者。

11、儒家的基本经济主张:崇本逐末的生产观、诚信为本的交换观、“均无贫”的分配观、尚俭去奢的消费观

12、儒家经典赏析

(1)不经忧患,难成大业

故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选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

[译文]所以上天要把重任委托给某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心意苦恼、筋骨劳顿、肠胃饥饿、身家穷困,使他的每一个行为都

不能如意,这样的目的,是为了使他的心意有所震动,使他的性情更加坚韧,使他的能力得以增强。

(2)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论语·卫灵公》

[译文]孔子说:“君子并不因为一个人话说得好举荐他,也并不因为一个人品德上有问题而鄙弃他的主张。”

(3)以德服人,心悦诚服

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服孔子也。

——《孟子·公孙丑上》

[译文]倚恃实力强大而使别人服从的,别人内心里并不服从,别人只是由于自己力量的不足,不得不暂时地屈服;依靠道德

教化和仁政使别人服从的,别人会心悦诚服,就像孔子的七十二位弟子拥戴孔子一样。

(4)不行不至,不为不成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荀子·修身》

[译文]道路虽然近,如果不去走,就走不到;事情虽然小,如果不去做,就不会成功。

(5)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之仁者。”

——《论语·卫灵公》

[译文]子贡问怎样去培养仁德。孔子说:“工匠想要干好他的活儿,必须先使他的工具锋利。我们居住在这个国家,就得

事奉那些大官中贤能的人,结交那些知识分子中有仁德的人。

(6)学之不厌,诲人不倦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

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论语·述而》

[译文]孔子说:“人们说我是既圣德又仁慈,那怎么敢当呢?我不过是在学习上永不满足,在教导别人时不知疲倦罢了,如此而已。” 公西华说:“这正是我们做弟子的做不到的地方啊!”

(7)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论语·公冶长》

[译文]子贡问道:“孔文子凭什么给他‘文’的谥号?”

孔子说:“他既灵敏,又勤奋学习,向地位、学问比他差的人请教不以为耻,因此给他的谥号为‘文’。”

(8)“道之以政,齐以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译文]孔子说:“用政策、法令来管理,用刑罚来整治,百姓虽可暂免于犯罪,却缺乏耻辱之心;用道德来教化,用礼乐制度来规范,百姓不但有了耻辱之心,而且可使百姓自觉纠正错误。”

13、孔子举贤才思想

(1)如何选才?

“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先有司,即当政者应该率先垂范,赦小过,就是对人要宽容,孔子把举贤才放在与这两个方面同等的位置上,可见他对人才问题的重视。

(2)贤才的标准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也就是说要有宏大的政治抱负,要求人的品行兼优,要有一技之长。

(3)选拔贤才的途径

“学而优则仕”孔子主张从文化素养较高的人中间选拔国家官吏。他反对商周以来的世卿世禄制度。他主张一个人应该先学习礼乐知识,然后再成为国家的官吏。

14、孟子政治主张的核心

“仁政”。

(1)孟子的“仁”:大体上本于孔子的“仁者,爱人”。但是更强调人的道德自觉。孟子的仁政主张,就是把这种仁爱之心推行到社会政治之中去,把根植于家庭内部的仁爱关系推广于整个社会。所以,施仁政,就应该从事亲开始,施仁政的目的,是推广和维护以仁爱为本的社会道德。

(2)施行仁政的条件:统治者能够率先垂范,身体力行,以仁爱之心对待天下。

15、荀子的礼治主张:

第一,法后王。法后王的基本内容,就是全面恢复古代的政治制度。在经济上,恢复井田制度;在政治上恢复周代的分封制度,在分封政体下面,建立天子、王公、诸侯、卿大夫各个等级构成的权力结构。

第二,尚贤使能。

贤能主要由两个方面的标准来确定:一是道德标准,上能忠于君王,下能仁爱百姓;二是个人的才能,即熟知国家内外政务,足堪重任。用人的原则:“无德不贵,无能不官”。

第三,富国富民。

富国与富民的关系:富民是富国的前提,“下贫则上贫,下富则上富。”因此,富国与富民是一致的。

富国富民的具体措施:

首先,通过礼调节人的物欲。其次,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再次,通过薄税敛的政策,保障社会经济的稳定与发展。

16、“存天理,灭人欲”的本义与引伸义

二程提出的最著名的命题是“存天理,灭人欲,”。

“存天理,灭人欲”的本义,是用最高尚的封建道德原则去限制“私欲”横流,要求人们学习与实践道德原则,不能无限制地发展私欲。“存天理”由于是道德原则,故是人类所特有的,“私欲”如果无限制地发展,就与禽兽无区别。至于说“灭人欲”是反对被压迫人民求生存的要求,这是这一命题的引申义和政治作用、社会效果。

17、孟子的性善论:

(1)人性善:“人皆有不忍之心,”这种不忍之心,也就是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的总和。不忍之心决定了人善的本性。这种善的本性又经常地支配人的行为。

(2)人性善的根源:孟子认为不是来自人的后天习得,而是产生于先验的良知良能。

(3)人性论的基本内容:理和义,理和义的表形形式就是敬长和爱亲。

18、儒商:所谓儒商概括地说就是“儒”和“商”的结合,是具有儒家伦理品格的商人的简称,或者说儒商是把“儒”的伦理品格和“商”的职业有机地结合起来的经济活动主体。

19、儒商的经营伦理观:

(1)儒商的信用原则儒商强调“信”。不仅注重自己讲信誉,重信用,而且也提倡彼此之间的相互信任。

(2)儒商的竞争伦理儒商主张要积极参与竞争,并通过竞争来求得自己的发展,但儒商在竞争的同时也注重“仁”与“和”。

(3)儒商的义利观念

儒商强调“财自道生,利缘义取”,把道义作为取利的前提,“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提倡“义然后取”。

20、宋明理学的特点:

宋代理学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而形成的新儒学。其将“天理”引入儒,并将“天理”与“人欲”对立起来,提出“存天理,灭人欲”。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是指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

21、汉武帝时,为什么会“独尊儒术”?

汉武帝实现了大一统,政治统一需要思想的统一来维护。故采纳董仲舒建议统一思想,确立儒学独尊地位。

董仲舒新儒学的特点以儒学为基础,阴阳五行为框架,兼采“百家”。核心是“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三、孔子在中国儒学史与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

孔子是一位中国古代人格完满发展的圣人;他是一位实际的教育家,他是一位不得意的政治思想家,他是一位专研道德问题的伦理学家。他对于中国文化给予以巨大的影响;而且这影响曾经涉及到东亚的其他国家。”

(一)奠定了儒学的理论基础

1、孔子开创私人讲学之风,培养了第一批儒家学者,他是中国古代第一个伟大的教育家。

2、孔子整理的《六经》,成为儒家最基本的经典,他是中国古代第一个伟大的历史文献学家。

3、孔子奠定了儒家学说的理论基础,他是中国古代有完备、系统理论的伟大的思想家。

4、孔子周游列国,把儒学种子撒向诸侯国家,他是第一个进行广泛文化交流的学者。

二)奠定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础

1、孔子与老子学说一起形成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结构。

2、孔学所表现的政治伦理与实践理性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

3、受孔学影响所形成的中华民族的心态与性格特征。

4、孔学对外来文化的吸取与改造,丰富了中国文化的内涵。

一、早期儒家的分化

儒家八派、子张之儒、子思之儒、颜氏之儒、孟氏之儒、漆雕氏之儒、仲良氏之儒、孙氏之儒、乐正氏之儒

二、孟子思想及其在中国儒学史上的地位

(二)孟子思想

1、性善论

(二)仁政学说1)孟子的“仁”:大体上本于孔子的“仁者,爱人”。但是更强调人的道德自觉。

(2)施行仁政的条件:统治者能够率先垂范,身体力行,以仁爱之心对待天下。

(3)施行仁政的具体设想:第一,制民之产;主要目的是使民众能够有恒产,有恒产然后有恒心。为此,孟子认为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恢复井田制。第二,平均赋税;第三,保护工商业。

(三)历史观。孟子的历史观是唯心的。主要表现在:

第一,用仁爱的观念解释历史。“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孟子 尽心下》

6.浅谈儒家思想的发展史 篇六

关键词:师德,重建,儒家思想

2005年3月教育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 文件明确提出:“各级各类学校要把师德建设摆在教师工作的首位, 贯穿于管理工作的全过程。学校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师德建设。高校要切实把师德建设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 加强领导, 统一规划, 开展一次以师德建设为主要内容的教师轮训, 在此基础上, 做到经常化、制度化”;2011年9月6日, 教育部在新闻发布会上表明“将进一步加强、改进师德建设, 把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资格认定和定期注册、绩效考核、职务聘任、评优奖励的首要内容。党中央国务院对师德建设明确的制度支持与政策要求, 教育部对师德建设的强调与关注, 进一步彰显出当代师德建设的意义与重要性。

一、师德重建的现实意义

师德, 是教师道德的简称。是教师的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和个人私德的统一体。它不应只是一种在抽象的束缚和规制教师的工具, 它应当成为提升教师人格和优化教师本职工作的催化剂。“不计辛勤一砚寒, 桃熟流丹, 李熟枝残, 种花容易种树难。幽谷飞香不一般, 诗满人间, 花满人间, 英才济济笑开颜”。此言可谓将教师的高风亮节, 桃李争妍一一道尽。快速变革带来的“社会道德沦丧”不断地冲击着教育界的底线, 老师造假, 学校造假, 怎么教学生不造假呢?“社会道德沦丧”是一种“整体失位”的感觉, 你过去能给自己定位, 但是现在定位改变了。因此, 需要发现新的指南针。于是, 回归永恒的真理, 你赞同什么样的人, 什么样的人才是好人, 什么是恶, 什么是善。教师不应受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 只盯着名利地位、荣辱得失。更不能随自己心情肆无忌惮地用言语嘲讽、伤害学生自尊心, 影响学生今后的健康成长。所以, 我们教育当前应该将儒家思想和师德重建结合起来, 形成一把匡正社会“道德沦丧”的利器。

二、师德的现实表现

师德在现实中往往表现出三种截然不同的态度。第一种是“老母鸡式的爱”, 对学生过分爱护与迁就, 只表扬不批评, 过分推崇无过失教育。这样的老师往往把师德与教师的专业素质分离开来。他们将过多的精力放在师生关系的建立上, 反而忽略了对学生个人修养、专业发展、师师关系中的建构。第二种是“听之任之的爱”, 对学生不闻不问, 只注重学生在学校的人身安全问题, 认为只有学生人身安全才是万能的, 只要学生在学校中不出事, 将能够正常、安全的上课放学当做一名教师的基本职责。这样做的结果往往割裂了为人师表的根本意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单单需要关注学生的人身安全, 更多的是对学生专业素质和做人标准以及社会公德方面的传颂。让学生在学校能够指导什么是“善”, 什么是“恶”, 为学生构建起对事物评判标准的准绳。第三种就是全面理解了师德的真正含义, 认为师德是教师素质的灵魂和根基, 把疼爱别人孩子如同疼爱自己孩子一般。这往往是不容易做到的。教学中这些教师往往恪守着“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教学品德, 用以启发学生心灵对于社会事物判断的标准。同时自身德艺双馨、真才实学, 将自己的本职工作看得无比神圣。

三、修己立身——师德重建的路径

儒家思想文化本质在于对人的尊重, 既尊重人的自身发展, 强调其道德修养。其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道德规范和生活准则, 对中华民族精神素质的培养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 内因是事物变化的依据。外因只有通过内因的变化才能起到一定作用。因此, 师德重建首当其冲应当是教师自身的反省。师者, 传道授业解惑者也。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素养和专业贤良的东西, 真正做到有教无类, 升华自己的人格品性, 克制自己的私欲, 限制自己有违社会公德秩序的欲望和行为, 匡正自身素养。为学生树立好的引领和榜样的作用。社会的发展归根到底就是人的发展和进步。教师的“立身”才是“修己”的根本, 教师应当在其“仁爱”之心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思想品德和法制教育, 使学生能够在社会公德、社会责任、奉献精神、集体意识、协作能力和意志品质等方面自觉自愿、积极主动的甄别优劣与善恶, 并能弃糟粕而取精华, 从而实现教师真正的社会价值。

四、中庸敏行——师德在教学过程中的原则

“中庸”之贵在于折中。折中则是凡事均取其中间状态, 不偏不倚、不扬不弃。注重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内在和谐与平衡。教学情感是教育领域中活动者对人、事的好恶体验。教学情感根植于师生生活, 是师生共同构成、不可或缺的生活内容。教师在一种比较稳固的心理模式下的教学实践过程中产生的教学情感必然会影响到教师的道德情感, 从而促进或阻碍其师德的养成。同时, 教师对社会的期望、教师自身的归属感、职业认同感都会影响到教师的师德建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情绪的不稳定对于学生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也是不可估量的。不仅仅教师对学生有着自己的期望, 学生对教师也是有期望的。教师对学生的道德认知的教育, 潜移默化的在影响着学生在社会和家庭中的处事态度。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是相互感染、相互影响的, 并以此来促进或制约双方的道德养成。

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指出“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 只是把它空谈一阵, 束之高阁, 并不实行, 那么, 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教师应鼓励广大青少年学生勇于实践, 善于从小的琐事做起, 一点一滴、潜移默化的践行自己的社会理想, 实现其自身的社会价值。

五、总结

儒家思想之精华既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又与和谐社会的建构和师德重建间在价值取向上表现出了相当程度的一致性。在当代社会, 教师需要通过主观努力, 自觉地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为学生建立一种以身作则的社会责任感。匡正社会不正之风, 为学生建立起正确的价值取向和人生目标。同时, 还需要把师德教育与社会职业责任道德、诚信教育有机结合, 并用相应的指标检查。从而对师德教育进行有效的监督。为教师树立以业德为首、执教为先的航向标。

每一个独立而平凡的个体都有一种力量, 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以自己的思想、言论和行为, 为这个时代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记。就是凭借着这样的印记, 我们能够走出历史的迷宫, 辨明前行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刘迟.关怀的融入:女性主义视角下高校师德建构[J].东北师大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2 (01) .

[2]张中文.师德建设的道德性探讨[J].现代教育科学, 2010 (3) :62.

[3]刘淼炜.儒家思想文化的现实德育功能[J].教育学术月刊, 2012 (1) .

[4]汪耀.教学文化影响师德养成的心理机制探寻[J].上海教育科研 (教师教育) , 2012 (1) .

[5]毛泽东选集 (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282.

7.浅谈儒家思想对现代大学生的影响 篇七

摘 要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儒家思想一直占统治地位,研究和学习优秀的儒家思想在当今的社会中,对大学生完善个人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儒家思想 现代大学生 教育 价值观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儒家思想一直占统治地位。儒家思想经过两千多年的传承和发展,其中的糟粕固然应该完全抛弃,但其中不乏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儒家思想对我们当下建设和谐社会、和谐校园仍有着不可忽视的价值。研究和学习优秀的儒家思想在当今的社会中,对大学生完善个人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现代大学生学习儒家思想有助于人格的自身的完善

儒家思想的出发点是追求个体人格的完善。而孔子心中的理想人格是“圣人”和“君子”。所谓的圣人是具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论语•雍也》)的人。但是,“圣人”的标准远非常人所能企及,“君子”却是人人都可追求的一种品格。《论语》中指出,所谓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论语•里仁》)。在孔子的心中,道德教育的目标是成为君子。现代的大学生学习儒家思想,要追求高尚的气节、凛然的正气,要像君子一样,做到“修己”,“安人”。君子以仁为根本,首先必须有崇高的道德修养。其次要有坚强的道德意志和多种才能。那么大学生在实现君子的途径中要反身内求,注重自身修养。“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有不得,皆反求诸己”。凡事要严于律己,时时反思,如此“人皆可以为尧舜”。现代大学生要注意意志力的磨练在完善自我人格中的意义。做到任重而道远,士不可不弘毅”,“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泛其身”。

二、学习儒家思想有助于大学生理想的实现

孔子非常重视立志的作用。“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君子谋道不谋食……优道不优贫”。孟子与孔子一样重视立志。他认为首先应“尚志”,就是要“居仁由义”,“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孟子在强调立志的同时,还进一步阐述了他的“养气”说:“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持其志,无暴其气。……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把“志”与“气”结合在一起,以立志为基础,养成大丈夫“浩然之气”。宋代朱熹认为“问为学功夫,以何为先?日:亦不过如前所说,专在人自立志”,王守仁亦称“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都充分注意到立志在强化个人修养心性的动机上的作用。作为道德教育的原则和方法,强调立志乐道的重要性,关键在于正确处理义利、生死等问题。作为君子,当个人利益与道德要求发生冲突时,为了保持仁的道德价值,实现仁德,他会自觉地牺牲一切。传统儒家道德教育强调立志乐道,对于我国市场经济下的道德建设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三、学习儒家思想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自律意识

儒家认为,人应该有一种对自己负责的精神,要做到“仁者爱人”,这种道德的具体体现就是君子、仁人。而仁又是孔子儒家思想的核心。仁的主要含义是指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包括了“仁者亲亲”,指父母兄弟之间的血缘关系; “仁者爱人”,指血缘以外的社会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传统的儒家思想认为只有建立在血缘基础上的亲情之爱,才能进一步把这种爱传达给社会上的人,推己及人,去爱别人,把仁由血缘亲情之爱转化成人与人的一般关系的准则。另外,儒家的“中和”观,倡导“尚中贵和”理念,“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人们在社会交往中自觉化解社会矛盾,促进人际关系和谐有序发展。孔子从“泛爱众”的仁爱思想出发,爱父母亲人到爱别人,进一步延伸到爱万事万物,不仅关注人与人的和谐关系,同时也将目光投向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道德的关心从人的领域扩展到生命和自然,实现他的“天下归仁”,形成合理的天人观。“仁者爱人”,是中华民族人道主义或曰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它看到了人的价值,强调对人的关爱。现代的大学生学习仁爱思想又助于协调人际关系。现代大学生野应该学习传统道德中的中庸“以和为贵”的原则,来缓解日后竞争中出现的人际关系的紧张。另外还有助于现代大学生正确处理个人与自然,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从而建构和谐社会。要想成为有道德的人,不光要知仁,更要好仁、乐仁,要把仁作为自已的人生观,以行仁为乐。传统儒学主张“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无论进退穷达,人都不应该丧失求善之心,尤其身处逆境,更应该保持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要有充实的精神生活。这与资本主义社会中刻意追求物质享受的人生态度是截然不同的。与爱人和修身紧密相联的是人对家庭和社会的责任。在传统儒学看来,人首先应该作为家庭和社会的人而存在,故不能以自己的私利为满足,个人的利益应符合家庭的利益,服从社会的利益。它提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口号,修身、齐家是对个人的基本道德要求,而作为一个有道德理想的人还应该以“治国、平天下”为己任。修身的结果就是培养“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我们中华民族在几午年的历史长何中不断发展、进步,就是因为拥有这样一批又一批的志士、仁人。广大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我国现代化事业的接班人,在他们的人生观尚未形成之时,要加强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不仅要对他们进行仁爱思想的教育(仁爱思想在处理人际关系等方面具有超时空性),更应该对他们进行乌克思主义人生观教育和职业道德、民族道德等方面的教育,提高他们的内在精神素质,使他们真正成为跨世纪人才,以便能担负起四化建设的重担。

四、通过学习儒家思想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儒学有很强的入世精神,主张积极参与社会,关心社会,把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德之不修,学之不柑,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优也”,以国家社会的命运为自己忧虑的事,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孔子追求“天下归仁”的理想,把“仁”上升到一个理想的精神境界,“杀身成仁”,为了追求美好的社会理想,愿意以生命来换取。后来儒家学者进一步把孔子的人世精神,追求个人人格的完善和服务于现实、社会联系在一起,概括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把家和国、个人与集体、个人和国家紧密联系在一起,传达了中华民族千年深蕴的民族自豪感和高度的责任感。传统儒家道德教育的优秀成果与我们力图达到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的是一致的、兼容的。传统儒家道德教育,长期以来,影响中国人民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取向,它在一定程度上是中国人民彼此认同的思想文化纽带,它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爱国主义情感。

五、儒家思想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社交能力

儒家思想中孔子提出的“和为贵”的人和理念,有助于现代的大学生协调个人和他人、个人和社会的矛盾,化解踏入社会后遇到的危机“和为贵”、“和而不同”、“和则多力”的和谐思想指要协调好各种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倡个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国家之间、民族之间要和谐共处。“和”何以可能?孔子说:“仁者,爱人”。即孔子主张仁爱论,要求“泛爱众”。这种普遍的仁爱能使我们现代得大学生以平和的心态对待他人,做到人和人之间能“和”。孔子说:“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孔子指导人们要向君子学习,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才能与人和处。中记载子贡问孔子:“‘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与人。’”孔子把“恕”看成是与人善处、保持人际间和立共存的基础。“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与人”。可见,恕道是平等待人,推己及人,是济人济物之德,是人际间和立共存。孔子主张的“和而不同”是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一种态度,该思想意味着相互差别的事物可以共生、和处。和处并不抹杀个体特性,有差别也并不意味着非要斗个你死我活。这正是伦理道德层面上的“和谐”观念的基本要求,即主要表现为对社会成员保存普遍的尊重和敬爱,实现人际关系温馨协调的伦理环境和道德氛围。人际和谐团结不是没有意见分歧和思想交锋的一团和气,而是通过不同意见的交流、对话、切磋、讨论,从而达到互相理解、互相容忍、协调统一、和谐互动。这就是所谓“以斗争求团结则团结存,以退让求团结则团结亡”。和谐不是静止的,而是动态的;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相互差别的事物在共处中吸收有利于自己的因素而达到和谐。即使有矛盾,矛盾双方经过冲突和斗争,最终必定以“和”的方式解决矛盾。正如张载所说:“有象斯有对,对必反其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中庸》讲“道并行而不相悖”也是这个道理。

总之,大学生肩负着祖国和民族的未来,加强大学课堂中的儒学教育,充分发挥儒家思想优秀文化遗产的积极作用,对大学生完善个人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乌恩溥.四书译注.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

[2]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

[3]潘光旦.中和位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4]高长山.荀子译注.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5]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6]范红霞,刘庆昌.尊重学生需要.改进道德教育.教育研究.2002.6.

上一篇:新闻编辑名词解释整理下一篇:游戏名字大全女孩好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