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雨

2024-08-24

酸雨(共17篇)

1.酸雨 篇一

酸雨正式的名称是为酸性沉降,它可分为“湿沉降”与“干沉降”两大类,前者指的是所有气状污染物或粒状污染物,随着雨、雪、雾或雹等降水型态而落到地面者,后者则是指在不下雨的日子,从空中降下来的落尘所带的酸性物质而言。我国的酸雨主要是因大量燃烧含硫量高的煤而形成的。

目录名词定义概念简述频率地区收缩展开名词定义

中文名称:酸雨(suān yǔ) 英文名称:acid precipitation;acid rain 其他名称:酸性降水 定义:pH小于5.6的降水。 应用学科:大气科学(一级学科);大气化学(二级学科)

概念简述

酸雨是指PH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降水。雨、雪等在形成和降落过程中,吸收并溶解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等物质,形成了pH低于5.6的酸性降水。酸雨主要是人为的向大气中排放大量酸性物质所造成的。中国的酸雨主要因大量燃烧含硫量高的煤而形成的,多为硫酸雨,少为硝酸雨,此外,各种机动车排放的尾气也是形成酸雨的重要原因。我国一些地区已经成为酸雨多发区,酸雨污染的范围和程度已经引起人们的密切关注。 什么是酸雨? 蒸馏水是中性的,没有味道;柠檬汁,橙汁有酸味,醋的酸味较大,但它们都是弱酸;小苏打水有略涩的碱味,而苛性钠水就涩涩的,碱味较大,苛性钠(氢氧化钠)是碱,小苏打(碳酸氢钠)虽显碱性但属于盐类。科学家发现酸味大小与水溶液中氢离子浓度有关;而碱味与水溶液中羟基离子浓度有关;然后建立了一个指标:氢离子浓度对数的`负值,叫pH。于是,纯水(蒸馏水)的pH为7;酸性越大,pH越低;碱性越大,pH越高。(pH一般为0-14之间)未被污染的雨雪是中性的,pH近于7;当大气中二氧化碳饱和时,略呈酸性(水和二氧化碳结合为碳酸),pH为5.65。pH小于5.65的雨叫酸雨;pH小于5.65的雪叫酸雪;在高空高山(如峨眉山)上弥漫的雾,pH小于5.65时叫酸雾。检验水的酸碱度一般可以用几个工具:石蕊试剂(酚酞试液)pH试纸(精确率高,能检验pH)pH计(能测出更精确的pH)。

频率

一年之内可降若干次雨,有的是酸雨,有的不是酸雨,因此一般称某地区的酸雨率为该地区酸雨次数除以降雨的总次数。其最低值为0%;最高值为100%。如果有降雪,当以降雨视之。 有时,一个降雨过程可能持续几天,所以酸雨率应以一个降水全过程为单位,即酸雨率为一年出现酸雨的降水过程次数除以全年降水过程的总次数。 除了年均降水pH之外,酸雨率是判别某地区是否为酸雨区的又一重要指标。

地区

某地收集到酸雨样品,还不能算是酸雨区,因为一年可有数十场雨,某场雨可能是酸雨,某场雨可能不是酸雨,所以要看年均值。目前我国定义酸雨区的科学标准尚在讨论之中,但一般认为:年均降水pH高于5.65, 酸雨率是0-20%,为非酸雨区;pH在5.30--5.60之间, 酸雨率是10--40% ,为轻酸雨区;pH在5.00--5.30之间, 酸雨率是30-60%,为中度酸雨区;pH在4.70--5.00之间,酸雨率是50-80%,为较重酸雨区;pH小于4.70, 酸雨率是70-100%,为重酸雨区。这就是所谓的五级标准。其实,北京、拉萨、西宁、兰州和乌鲁木齐等市也收集到几场酸雨,但年均pH和酸雨率都在非酸雨区标准内,故为非酸雨区。

2.酸雨 篇二

1 降水取样标准和监测数据来源

酸雨采样点设置在梅县国家气象观测站内, 逢雨采样, 每天8:00至翌日8:00为1个酸雨采样日, 雨量采用全样混合[3]。监测数据来源于梅县地面观测站的酸雨观测资料, 严格按照中国气象局制定颁发的《酸雨观测业务规范》进行采样和测量。

2 酸雨监测数据分析

大气降水的酸碱度用p H值表示。p H值定义为氢离子浓度的负对数, 系无量纲量, p H=-lg[H+], 按降水p H值划分, 大于7.00为碱性, 5.60~7.00为中性, 4.50~5.59为弱酸性, 4.00~4.49为较强酸性, 低于4.00为强酸性。大气降水的导电能力反映大气降水的洁净程度, 用电导率表示, 俗称K值[1]。电导率 (K) 用于判断大气降水中电解质含量的多少, 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降水受污染程度。2007—2011年酸雨观测p H值分别为4.85、4.68、4.80、4.67、4.97;K值年平均值分别为19.0、34.4、30.1、31.5、18.7μS/cm。

从图1可以看出, 测站5年降水年均p H值均小于5.00, 在4.67~4.97波动;2007年污染程度相对较低, 2008年起4年年均p H值为4.70~5.00。2011年酸雨污染状况虽有所缓解, 但年平均p H值仍在5.6以下, 呈弱酸性。年均p H值与K值呈负相关性, p H值降低则K值升高, 即降水的酸性程度越强, 降水洁净度越低 (K值越大电解质含量越多, 洁净度越低) , 这表明测区的降水洁净度差, 主要是由于酸性物质污染。

3 酸雨污染主要影响因素

3.1 地理位置与大气污染

梅县地处广东省东北部, 境内山峦起伏, 地势周高中低, 自西南向东北倾斜。梅县观测站北面是梅州市中心;西南面和东北面各有2个大型水泥基地, 西北面是一大型火力发电厂 (均以煤炭为燃料) , 释放大量含SO2酸性气体;周边各大小工业园的工业废气;观测场附近逐年兴建新楼盘产生酸性建筑灰尘。

3.2 气候特征与风向风速

梅县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春季来自印度洋的暖湿气流在弱冷空气的作用下开始抬升, 边界层内的大气易形成深厚的逆温层[4], 使污染物只能向下积沉。

风是影响污染物扩散的重要动力因子, 风向影响污染物的水平迁移扩散的方向[5]。风速较小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6]。而梅县主导风向为静风和西南风, 处于市区跟工业排污的下风区, 大气污染物在西南风的作用下逐渐下沉积聚, 常年风速较小 (平均风速为1.4 m/s) , 污染难于得到扩散和稀释, 使酸性污染物在低层大气中不断地积累而形成酸雨。

4 结语

依据观测数据分析, 2007—2011年5年来, 观测区内降水酸性化程度愈来愈强, 酸雨污染较为严重, 空气质量下降。这必将在一定程度上破坏陆生、水生生态系统, 造成土壤酸化、森林死亡或退化、农作物减产、水体污染、鱼类等水产生物死亡, 甚至危及人类健康。因此, 作为国家基本气象观测站, 对酸雨的监测应毫不松懈, 力求观测数据准确真实, 客观反映测区酸雨污染状况, 并及时反馈上级部门和政府有关部门。相关部门应严格监控大气质量, 并作出相关措施, 减少汽车尾气排放, 防治工业污染, 坚持走可持续的发展道路[7,8,9]。

摘要:分析2007—2011年梅县气象观测站的酸雨观测数据, 显示降水年平均pH值为4.705.00, 5年降水总体呈弱酸性。K值分析表明降水洁净程度较差。梅县酸雨形成主要因素是周边大气污染、地形地势、亚热带季风气候特征、常年风速较小。酸雨污染的加重显示了城市发展带来的大气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关键词:酸雨,pH值,K值,影响因素,广东梅县

参考文献

[1]中国气象局.酸雨观测业务规范[M].北京:气象出版社, 2005.

[2]牛彧文, 顾骏强, 康丽莉.浙江省酸雨污染特征研究[C]//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年会大气环境监测、预报与污染物控制分会场论文集.北京: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年会大气环境监测、预报与污染物控制分会场, 2008.

[3]李丹, 叶伟星.云和酸雨污染特征及其成因初探[J].科技讯息, 2009 (19) :125, 127.

[4]王志春, 丁凌云, 刘蔚, 等.广州酸雨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热带气象学报, 2011, 27 (5) :717-722.

[5]李仕安, 刘蕾, 周荣芳, 等.梅县酸雨与气象条件的关系[J].广东气象, 2010, 32 (6) :41-42.

[6]蒲维维, 张小玲, 徐敬, 等.北京地区酸雨特征及影响因素[J].应用气象学报, 2010, 21 (4) :464-472.

[7]汤洁, 巴金.酸雨观测中pH测量负偏差的统计分析[J].应用气象学报, 2013 (1) :55-64.

[8]解淑艳, 王瑞斌, 郑皓皓.2005—2011年全国酸雨状况分析[J].环境监控与预警, 2012, 4 (5) :33-37.

3.酸雨如何形成 篇三

我国酸雨灾害的分布

我国是继欧洲、北美洲之后的世界第三大重酸雨区。上世纪80年代,我国的酸雨主要发生在以重庆、贵阳和柳州为代表的川贵两广地区,酸雨区面积为170万平方公里。到90年代中期,酸雨灾害已发展到长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及四川盆地的广大地区,酸雨面积扩大了100多万平方公里。以长沙、赣州、南昌、怀化为代表的华中酸雨区现已成为全国酸雨污染最严重的地区,其中心区年降酸雨频率(酸雨次数占总降雨次数的比例)a高于90%,几乎到了“逢雨必酸”的程度。以南京、上海、杭州、福州、青岛和厦门为代表的华东沿海地区也成为我国主要的酸雨区。华北、东北的局部地区也出现酸性降水。酸雨在我国已呈“燎原之势”,覆盖面积已占国土面积的30%以上。

酸雨是如何形成的

酸雨是工业高度发展而出现的副产物。由于人类大量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燃烧后产生的硫氧化物或氮氧化物,在大气中经过复杂的化学反应后,形成硫酸或硝酸气溶胶,或为云、雨、雪、雾捕捉吸收,降到地面成为酸雨。如果形成酸性物质时没有云雨,则酸性物质会以重力沉降等形式逐渐降落在地面上,这叫做干性沉降,以区别于酸雨、酸雪等湿性沉降。干性沉降物在地面遇水时复合成酸。酸云和酸雾中的酸性由于没有得到直径大得多的雨滴的稀释,因此它们的酸性要比酸雨强得多。高山区由于经常有云雾缭绕,因此酸雨区高山上森林受害最重,常首先成片死亡。硫酸和硝酸是酸雨的主要成分,约占总酸量的90%以上,我国酸雨中硫酸和硝酸的比例约为10∶1。

酸雨的危害及防治

酸雨可使农作物大幅度减产,特别是小麦,在酸雨影響下,可减产13%至34%。大豆、蔬菜也容易受酸雨危害,导致蛋白质含量和产量下降。在酸雨的作用下,土壤中的营养元素钾、钠、钙、镁会释放出来,并随着雨水被淋掉,所以长期的酸雨会使土壤中大量的营养元素被淋失,造成土壤中营养元素严重不足,变得贫瘠。此外,酸雨能使土壤中的铝从稳定态中释放出来,使活性铝增加而有机络合态铝减少。土壤中活性铝的增加会严重抑制林木的生长。酸雨可抑制某些土壤微生物的繁殖,降低酶活性,土壤中的固氮菌、细菌和放线菌均会明显受到酸雨的抑制。酸雨还可使森林的病虫害明显增加。在四川,重酸雨区的马尾松林的病情指数为无酸雨区的2.5倍。酸雨危害水生生物,它使许多河、湖水质酸化,导致许多对酸敏感的水生生物种群灭绝,湖泊失去生态机能,最后变成死湖。酸雨还杀死水中的浮游生物,破坏水生生态系统。

此外,酸雨还会影响人和动物的身体健康,雨、雾的酸性对眼、咽喉和皮肤的刺激,会引起结膜炎、咽喉炎、皮炎等病症。酸雨使存在于土壤、岩石中的金属元素溶解,流入河川或湖泊,最终经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影响人类的健康。

世界上许多古建筑和石雕艺术品遭酸雨腐蚀而严重损坏,如我国的乐山大佛、加拿大的议会大厦等。最近发现,北京卢沟桥的石狮及其附近的石碑、五塔寺的金刚宝塔等均遭酸雨侵蚀而严重损坏。

酸雨的防治需要控制高硫煤的开采、运输、销售和使用,同时采取有效措施发展脱硫技术,推广清洁能源技术。在酸雨的防治过程中,生物防治可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在污染重的地区可栽种一些对二氧化硫有吸收能力的植物,如垂山楂、洋槐、云杉、桃树、侧柏等。

4.地球环境问题:酸雨蔓延 篇四

地球环境问题:酸雨蔓延

酸雨是指大气降水中酸碱度(ph值)低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降水。这是大气污染的一种表现。 酸雨对人类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酸雨降落到河流、湖泊中,会妨碍水中鱼、虾的成长,以致鱼虾减少或绝迹;酸雨还导致土壤酸化,破坏土壤的营养,使土壤贫瘠化,危害植物的生长,造成作物减产,危害森林的生长。此外,酸雨还腐蚀建筑材料,有关资料说明,近十几年来,酸雨地区的一些古迹特别是石刻、石雕或铜塑像的损坏超过以往百年以上,甚至千年以上。世界已有三大酸雨区。我国华南酸雨区是唯一尚未治理的。地球环境问题:酸雨蔓延

5.葫芦岛市酸雨污染分析 篇五

葫芦岛市酸雨污染分析

根据葫芦岛市污染源分布特点及近几年酸雨监测数据,对酸雨监测结果进行了分析,研究了该地区酸雨成因及污染特征,提出了酸雨污染的防治对策.

作 者:刘琳 LIU Lin 作者单位:辽宁省葫芦岛市环境监测中心站,辽宁,葫芦岛,125000刊 名:辽宁化工英文刊名:LIAONING CHEMICAL INDUSTRY年,卷(期):200938(6)分类号:X517关键词:酸雨 二氧化硫 污染

6.酸雨的成因及其危害 篇六

关键词:酸雨,危害,水体,人体

随着工业的高度发展, 大气污染日益严重, 有“天堂眼泪”之称的酸雨逐渐为人类所认识。

酸雨是指p H值小于5.6的雨水、冻雨、雪、雹、露等大气降水。雨、雪等在形成和降落过程中, 吸收并溶解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等物质, 形成了p H低于5.6的酸性降水。酸雨是由于大量燃烧化石燃料或生物物质, 将酸性化合物 (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 排放至空气中, 造成降水中含硫酸、硝酸等酸性物质的现象。此外, 各种机动车排放的尾气也是形成酸雨的重要原因。但并非呈酸性的雨便是酸雨。由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会溶解于雨水中而形成碳酸, 令正常的雨水p H值约在5.6左右。一般而言, p H值在5.6以下的雨水, 便可称为酸雨。

酸雨中的物质会通过生态系统对土壤、水体、森林、建筑、人体等带来严重危害, 不仅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更危及人类生存和发展。

一酸雨对土壤的危害

酸雨可导致土壤酸化。我国南方土壤本来多呈酸性, 再经酸雨冲刷, 加速了酸化过程;我国北方土壤呈碱性, 对酸雨有较强的缓冲能力, 暂时酸化不了, 但若长期受酸雨影响, 也会造成土壤性质的改变。土壤中含有大量铝的氢氧化物, 土壤酸化后, 可加速土壤中含铝的原生和次生矿物风化而释放大量铝离子, 形成植物可吸收的各种形态铝化合物。植物长期和过量地吸收铝, 会中毒, 甚至死亡。酸雨亦能加速土壤矿物质营养元素的流失;改变土壤结构, 导致土壤贫瘠化, 影响植物正常发育;酸雨还能诱发植物病虫害, 使作物减产。酸雨还可使土壤微生物种群发生变化, 细菌个体生长变小, 生长繁殖速度降低, 如分解有机质的主要微生物类群芽孢杆菌、极毛杆菌和有关真菌数量减少, 影响营养元素的良性循环, 造成农业减产。特别是酸雨可减少土壤中氨化细菌和固氮细菌的数量, 使土壤微生物的氨化作用和硝化作用能力下降, 对农作物大为不利。

二酸雨对水体的危害

酸雨对水生态系统的危害, 会丧失鱼类和其他生物群落, 改变营养物和有毒物的循环, 使有毒金属溶解到水中, 并进入食物链, 使物种减少和生产力下降。据报道, “千湖之国”的瑞典因酸雨, 从20世纪70年代初到80年代中期, 有1.8万个湖泊被酸化。我国重庆南山等地水体酸化, p H值小于4.7, 鱼类不能生存, 农户多次养鱼, 均无收获。

三酸雨对森林的危害

酸雨对森林的危害有直接危害与间接危害两种。直接危害是由强酸度的降水、雾和高浓度的二氧化碳等破坏数目叶片的组织、影响其机能的形成, 严重时可使叶片失去绿色而产生黄色斑点。酸性降水会加快叶片内营养元素的流动速度, 抑制光合作用, 促进蒸腾作用, 使森林处于缺水环境, 抑制树木种子发芽和苗期生长, 改变细胞质的透性, 抑制酶的活性和合成等细胞的生化过程。间接危害是通过酸性物质进入土壤后, 改变土壤的理化性质, 破坏森林生态系统平衡, 致使森林大面积衰亡。

四酸雨对建筑的危害

首先, 受酸雨淋洗的酚醛磁漆及醇醛磁漆, 大约两个月后就开始变色, 失去光泽, 部分涂膜脱落锈蚀。酸雨可使油漆和涂料泛白、褪色, 给古建筑和仿古建筑带来许多问题, 缩短粉刷装修的周期。其次, 建筑石材幕墙多为花岗岩或大理石, 石材都有一些微小空隙, 遇到自然环境中雨雪等酸性物质以及空气中诸如二氧化硫等腐蚀性气体侵蚀时, 污染物会通过表面的微孔侵入石材造成腐蚀和污染。再次, 酸雨能使砂浆和灰砂砖表面硬化的水泥溶解, 出现空洞和裂缝, 导致强度降低, 从而使砂浆和外墙砖脱落。酸雨还会加速金属腐蚀, 降低强度, 从而使金属结构损坏。

五酸雨对人体的危害

一是经皮肤沉积而吸收, 对人体造成伤害, 这种危害虽然很直接, 但比较“浅显”, 症状一般不重, 典型的个例也很少。二是经呼吸道吸入硫和氮的氧化物, 引起急性和慢性呼吸道疾病, 这方面的临床病例很多, 原先就有肺部疾病的, 特别是年幼的哮喘病人, 受酸雨影响最为明显, 直接导致病情加重。三是来自地球表面微量金属的毒性作用。这是酸雨对人类健康最大的潜在危害, 这种危害不仅表现于酸雨导致的铜、镉等含量增多, 直接对人体有负面影响, 更令人担忧的是, 酸雨沉降于地球表面后, 受地质因素影响, 会从土壤和岩石中滤出一些金属, 其中至少有铅、汞、铝这三种对人体有巨大危害的元素, 这是酸雨对人类健康最可怕的潜在危害。

7.酸雨危害模拟实验器 篇七

二、用途及特点

1.用途

做模拟酸雨危害实验,还可做不需加热生成气体的“固—液反应”及检验生成物性质的实验。

2.特点

实验在全封闭的系统中进行,不会对空气造成污染。

三、制作材料

取掉针头的60 mL塑料注射器管1支,取掉针头的30mL塑料注射器管1支,5 mL塑料注射器管1支,小胶帽2个(从输液器上取下),中性笔杆长、短各1根,盛物圆桶3个。

四、制作方法

1.如图2所示,三个盛物圆桶3可用有机玻璃薄板制成,亦可用透明中性笔杆切割、粘底制成。

2.制作盛物圆桶架:如图2所示,将60 mL塑料注射器推杆前端活塞头4割去并削尖,将尾部1的柄托割去后将半个杆托削去,在四条柄杆茎片上各割3个三角豁口2,再在连有柄托的两条柄杆茎片间粘上三个小圆桶3且桶底朝向削尖的一端。

3.装配酸雨危害模拟实验器

(1)如图1所示,给60 mL塑料注射器管3下端套上小胶帽1、给其中装入盛物圆桶架2、口部塞上大活塞4,将5 mL塑料注射器管5的针头扎在大活塞4上且针头深入60 mL塑料注射器管3中。

(2)给30 mL塑料注射器管8下端套上小胶帽1,将套有输液导管6的中性笔芯杆9插入中间钻有圆孔的尖头朝上的中活塞7上,将中活塞7塞在30 mL塑料注射器管8口部,在输液导管6的另一端口插一段长约30 mm的中性笔杆,再将该笔杆的另一头插入大活塞4上适当位置处钻好的圆孔中,将60 mL塑料注射器管3和30 mL塑料注射器管8连接起来。

(3)注意大活塞4和中活塞7上的圆孔大小要适宜,保证装置气密性良好。

五、使用方法

1.向60 mL塑料注射器管3中加入半药匙亚硫酸钠,滴加2~3滴酚酞溶液。

2.在盛物圆桶架上的三个盛物圆桶10各加入10滴水,再由上而下分别加入一小段镁条、两小粒石灰石、一小片绿色植物的叶子和一小片红色花瓣,将盛物圆桶架放入60 mL塑料注射器管3中,口部塞上大活塞4。

3.给30 mL塑料注射器管8中加入6~8 mL氢氧化钠溶液,将中活塞7塞入管口,检查输液导管6两端与中活塞7和大活塞4连好不漏气。

4.给5 mL塑料注射器管5中吸入约1~2 mL 60%硫酸,插入大活塞4的适当位置,使其针头深入60 mL塑料注射器管3中。

5.旋转下推5 mL塑料注射器管5的推杆,使硫酸逐滴滴下,当亚硫酸钠固体全部溶解后,停止滴入硫酸。

6.观察反应现象。

7.反应完毕后将30 mL塑料注射器管8倾斜,将中性笔芯杆9慢慢拔出到下端头与中活塞7凹底面基本相平时慢慢倒立;去掉套在30 mL塑料注射器管8安针嘴上的小胶帽1,让氢氧化钠溶液通过输液导管6缓缓流入60 mL塑料注射器管3中,直至观察到其中的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为止。

8.拆卸装置,处理废液,清洗全部实验装置部件。

8.来宾市酸雨污染成因分析 篇八

来宾市酸雨污染成因分析

根据2004~来宾市降水监测结果,对来宾市酸雨污染状况、污染特征及其成因进行分析和探讨,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和建议.

作 者:卢国义 孙桂珍 宋宁  作者单位:广西来宾市环境保护监测站,广西柳州,545002 刊 名:能源与环境 英文刊名:ENERGY AND ENVIRONMENT 年,卷(期):2008 “”(3) 分类号:X517 关键词:来宾市   酸雨污染   成因分析  

9.许昌酸雨现状及原因分析 篇九

许昌有两大排放SO2的.企业,年排放量3648吨.许昌空气中SO2、Ca2、Mg+的浓度变化具有较高的同步性.10月到次年2月值较高,此阶段空气污染最严重;其它月份空气污染物居中.许昌的酸雨危害比较严重,115个降水样本中,酸雨(P H<5 6 0)的比例达到80%.要加强许昌城市排放综合管理,提高能源效率,多使用风能和太阳能等清洁能源.

作 者:徐景花 尹彬 刘全华 作者单位:徐景花,刘全华(许昌市气象局,河南许昌,461000)

尹彬(鄢陵县县气象局,河南鄢陵,461200)

10.天津的酸雨,有点儿特别 篇十

天津是否有酸雨

南方酸雨很明显,天津是否有酸雨?为了认识天津的酸雨,最初我用普通pH试纸测试降水,测试结果表明天津难见酸雨。此后,我又在实验室用精密pH试纸、pH计和酸度计等测试降水,得到的pH值也在5.6以上(酸雨的临界值是pH值为5.6)。经查阅资料,我发现天津历年的酸雨率都很低,这是否可以说明天津无酸雨呢?但这又怎么解释所见的酸雨侵蚀现象呢?

天津有酸雨且近年酸雨发生率呈上升趋势

经进一步的调查,我意识到只靠自己收集的降水样品,很难对天津酸雨作一个准确的认识。于是,我向有关部门了解情况,掌握了近年来天津地区的降水次数、降水量、降水pH值的完整数据,并绘制出图表,得出了天津有酸雨且近年来酸雨发生率呈上升趋势的结论。

天津酸雨的特征

1. 天津酸雨频率不高,pH值却偏低

以天津2000年为例,酸雨频率为8.6%,全年有91.4%的降水pH值大于5.6,而全年pH均值却为5.51,显示为酸雨年。这又是为什么呢?根据专家提供的降水pH均值计算方法得知,决定全年降水pH均值的不仅有每次降水的pH值,还有每次降水量;降水量大且pH值低的降水过程在计算全年pH均值时权重大。

2. 天津降水pH值随着降水量的增加而降低

从掌握的数据得知,天津降水pH值随着降水量的增加而降低。这与南方酸雨区pH值随着降水量的增大而升高的变化规律是相反的——南方酸雨区是降水少时pH值低,降水多时pH值高,属于酸性降水。天津酸雨这种特殊性与本市及周围地区的气候、土壤、经济、城建等方面情况有关。

3. 天津酸雨主要污染物为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

首先,天津是燃煤量很大的地区,二氧化硫排放成为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因素。其次,在这个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区域内,机动车通行量逐年递增,使氮氧化物排放量迅速增加。根据有关资料显示,天津市降水中的阴离子主要是硫酸根和硝酸根。可见,天津及周围地区大气中所富有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构成了天津酸雨主要污染物。

4. 天津的碱性浮尘对降水起中和作用进而影响到酸雨的pH值

天津及周围地区的土壤主要是偏碱性的潮土、褐土和栗钙土。因而,在干风吹刮尘土飞扬的天气,空气中存在大量碱性浮尘。当大气中的污染物二氧化硫溶入降水中时,会使降水呈酸性;而碱性浮尘进入降水中时,使降水呈碱性。二者中和,又使降水重新趋向中性。在碱性浮尘多、降水量小时,降水pH值高;在碱性浮尘少、降水量大时,降水pH值低。这与南方的酸性土壤使空中浮尘呈酸性,可以酸化降水,其降水pH值主要受降水量多少的稀释作用而变化的规律是不一样的。因此,天津降水的pH值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天津市降水具有“小雨偏碱性,大雨偏酸性”的特征。

对策思索

从目前看,二氧化硫的大量排放是造成本市酸雨的原因之一。因此,降低燃煤过程中二氧化硫的排放量,控制并降低氮氧化物的污染,改善地区及周围区域环境条件,加强对酸雨的预报和监控,是解决酸雨污染的关键。

11.鸡西市酸雨状况的分析 篇十一

关键词:空气质量,酸雨观测分析,建议整改措施

近年来, 我国部分城市污染日趋严重, 酸雨成为举世瞩目的污染问题, 也是鸡西面临的重大问题。我国1974年首次在北京开始对酸雨进行监测——酸雨观测。酸雨对于社会、环境和人民生活各方面的影响日益加剧, 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很大, 使湖泊、河流水的p H值降低, 水体酸化;使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发生变化, 土壤酸化, 肥力降低。酸雨还影响植物生长、森林生长, 腐蚀建筑物及金属, 严重影响人类健康。

1 酸雨的定义

酸雨是指p H值小于5.60的雨、雪、雹等大气降水。由于人类生活排放的大量酸性物质, 主要是含硫化合物和含氮化合物在大气中被氧化成不易挥发的硫酸和硝酸, 火山爆发所喷出的硫化氢, 海洋所释放出的二甲基硫, 高空闪电所导致之氮氧化物等, 均会使雨水进一步酸化, 而酸碱值会降至5.00左右甚至更小。

影响酸雨形成因素很多, 既与大气中的酸性氧化物浓度及转化条件有关, 也与天气形势和降水有关, 还与土壤地带性差异有关。

2 酸雨的危害

2.1 对人类的危害

酸污染对人类最严重的副作用就是呼吸方面的问题。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的射出物会引起呼吸方面的问题, 例如哮喘、干咳、头痛和眼睛、鼻子、喉咙的过敏。酸雨另一个间接影响就是溶解在水中, 破坏水中矿物质, 使水中矿物质形成有害物质。有害物质被水果、蔬菜和动物的组织吸收, 间接给人类造成危害。

2.2 对建筑物和雕像的危害

酸性粒子也会沉积在建筑物和雕像上, 造成侵蚀。

2.3 对农作物的危害

酸雨破坏农作物的正常成长, 土壤中的金属元素被酸雨溶解, 造成矿物质大量流失, 植物无法获得充足的养分, 将枯萎、死亡。

2.4 对树木和土壤的危害

酸雨造成最严重的影响之一是在森林和土壤。酸性物随着降雨落到地球而造成严重损害, 土壤中的养分也会流失, 因此, 树木会因为维持生命所必需的钙和镁的流失而枯死。

3 酸雨区及观测分析

某地收集到酸雨样品, 还不能算是酸雨区, 因为1a可有数十场雨、雪, 某场雨、雪可能是酸雨, 某场雨、雪可能不是酸雨, 所以要看年均值。目前, 我国定义酸雨区的科学标准尚在讨论之中, 但一般认为:年均降水p H值高于5.65, 为非酸雨区;p H值在5.30~5.60之间, 为轻酸雨区;p H值在5.00~5.30之间, 为中度酸雨区;p H值在4.70~5.00之间, 为较重酸雨区;p H值小于4.70, 为重酸雨区。这就是所谓的五级标准。那么鸡西目前是不是酸雨区呢?下面根据2007~2013年以来, 鸡西有酸雨记录以来的酸雨观测情况分析一下:

根据PH值的年平均值可以看出:2007年、2009年为轻酸雨区, 2008年、2010年、2011年为中酸雨区, 2012年、2013年为非酸雨区。从这张表可以看出, 2008年p H值减小明显, 2009年p H值较好, 2010年、2011年p H值又有明显下降成为中度酸雨区, 2012年后, 逐渐转好。由此可以看出, 鸡西降水已有酸性发展的年份为5a, 应该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 改善生存环境迫在眉睫。

4 建议

12.当前酸雨形势和治理对策论文 篇十二

中国的酸雨状况有发展严重的趋势,酸雨的面积有增加的倾向。在大量文献调研的.基础上,分析当前中国酸雨的基本情况,解释了酸雨的危害情况,对酸雨的防治方法做了详细的介绍。并结合江苏省的具体情况,着重分析江苏省的酸雨状况,并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作 者: 张晓勇 王振红 Zhang Xiaoyong Wang Zhenhong

作者单位: 张晓勇,Zhang Xiaoyong(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江苏,南京,210036)

王振红,Wang Zhenhong(漳州师范学院,化学与环境科学系,福建,漳州,363000)

刊 名: 环境科学与管理

英文刊名: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MANAGEMENT

年,卷(期): 32(8)

分类号: X517

13.中国酸雨形成的专家系统研究 篇十三

摘要:根据我国1995年114个城市的SO2、NOx、CH4、NH3的`排放量、年均气温、年降水量、土壤pH值等7种数据,运用专家系统分析和预测了酸雨出现的城市. 预测结果与1993~1995年这114个城市的pH实验值相比较,只有9个城市预测错误,总错分率小于8 %.作 者:任仁 张铮 白乃彬 作者单位:任仁,张铮(北京工业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

白乃彬(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14.关于提高酸雨样本考核质量的思考 篇十四

焦作市气象局是从2008年1月1日开始开展了酸雨观测项目, 从2008~2013年每年参加一次中国气象局组织的酸雨考核, 共参加了6次。一直以来, 焦作市气象局都十分重视酸雨观测工作。每年考核时,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大气成分观测与服务中心往站内下发3瓶样品, 要求观测站分别测量并报送3个考核样品的p H值和K值, 同时报告所用纯水的K值。

对于上报的数据, 中国气象局有一个具体的评定标准:水样p H值和K值测量的评定标准。根据中国气象局《酸雨观测业务规范》规定的方法和标准, 按照优秀、合格和不合格3个等级给出各酸雨观测站的水样p H值和K值测量的考核成绩。酸雨观测站报告的水样p H值和K值在标准值±1倍标准差范围内得5分, 在标准值±2倍标准差范围内得4分, 在标准值±3倍标准差范围内得3分, 超出3倍标准差者得0分。选取3个考核水样的测量报告值中的评分最高的2个, 如累计得分为9分或以上的, 考核成绩为优秀, 累计得分为6~8分的, 考核成绩为合格, 累计得分低于6分 (不含6分) 的为不合格。纯水K值测量的评定标准, 纯水K值符合《酸雨观测业务规范》规定要求 (即不大于10μS/cm) 的, 考核成绩为合格;纯水K值低于5μS/cm, 考核成绩为优秀;超出10μS/cm的为不合格。

从公布的结果来看, 焦作观测站酸雨考核样品p H值测量6a全为优秀, 考核样品K值测量5a为优秀、1a为合格, 纯水测量5a为优秀、1a为合格。

2 提高酸雨样品考核质量的思考与建议

2.1 高度重视, 充分认识酸雨观测工作的重要性, 做到思想认识到位

酸雨是指p H值小于5.60的大气降水。大气降水的形式包括:雨、雪、雹等。酸雨观测是气象业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气象台站的基本任务之一。它为研究酸雨的时空分布及其长期变化趋势提供宝贵的科学数据, 为治理大气污染和防治酸雨提供重要科学依据, 是服务于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环境保护等国家决策的基础性工作。

完整的酸雨资料是反映我国酸雨观测业务、酸雨观测资料情况的历史记录, 是研究酸雨资料序列非均一性检验、订正的科学依据, 也是永久保存的气象记录档案。对于每一次的酸雨样品考核, 不仅是对观测站仪器运转情况的一次检查, 也是对观测站分析仪器和观测员日常分析测量操作是否规范的综合检验, 必须从思想上高度重视, 才能做到万无一失。

2.2 精心组织, 合理分工, 安排到位

酸雨观测质量样品考核作为酸雨观测业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有酸雨观测站必须参加定期组织的K值、p H值测量业务考核。观测站收到样品后, 要及时组织全体观测人员学习《酸雨观测业务规范》, 熟悉测量程序, 共同参与, 现场学习, 相互监督, 提升整体水平。酸雨样品测量后, 须按照规定的时间完成测量, 填写相关数据, 及时报送到指定单位。测量考核样本的电导率相对简单, 只要保证仪器和电导电极处于良好的测量状态, 严格按照规程操作即可;而样本p H值的测量, 受复合电极稳定性的影响较大, 容易出现响应缓慢、示值漂移等现象, 影响数据的准确性, 要认真分析, 也可向其他站求得技术支持。

分析获取酸雨考核准确数据的方法, 除了要求操作人员在考核前对测量仪器进行必要的维护外, 还要做好对所需器皿的彻底清洗、正确配制缓冲液等相关准备工作, 考核时要认真、细心, 并熟练、准确地操作测量仪器。

焦作局自2008年开展酸雨观测业务以来, 日常工作中严格执行观测规范, 对每一次的样品测量严格要求, 保持了较高的业务质量。

考核样品通过寄送方式发送, 观测站收到样品后应在3d内进行测量, 并在其后的2d内报告测量结果和本站所用纯水K值定期检查测量情况。如果观测站报告测量结果的日期与考核样品发送日期相差超过30d时, 其结果作废。

2.3 做好细节, 遇到问题及时处理, 工作扎实到位

在收到酸雨观测考核通知后, 观测员要在第一时间对酸雨业务所需设备进行全面检查, 及时将测量仪器调试到最佳状态, 最大限度地降低因设备因素而产生的不利影响。在测量过程中, 要严格按照《酸雨观测业务规范》要求, 完成水样的测量, 确保上报的数据真实、准确。

防止填报不完整和逾限。《酸雨观测业务考核报告单》填写不完整, 致使某项考核数据完全缺失, 为缺报, 成绩为不合格;如部分考核数据缺失 (包括未加盖公章) , 为部分缺报, 最好成绩为合格。无不可抗拒力原因, 在规定期间内未能将《酸雨观测业务考核报告单》报送至大气成分中心的, 为报送逾限, 成绩为不合格。如果因为粗心大意, 虽然测量的非常精确, 但填报不完整, 报送不及时, 也会导致成绩不合格。收到考核水样后, 观测员要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要求, 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水样的测量和上报工作, 确保考核取得良好成绩。

样品出现漏液的时, 要及时采取措施补救。有时由于样品瓶密封性能不良, 导致考核样品在寄送过程出现漏液, 当发现这种情况时, 应及时检查, 与发放样品的部门及时联系, 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 可让再次发送。但若只是有轻微的漏液, 对测量结果不会造成太大影响时, 也可进行正常测量。有时样品瓶上会有一些潮气, 凝结一些细小的水珠, 这并不是漏液。

综上所述, 酸雨观测工作需要细致、耐心。作为一名酸雨观测员要努力学习酸雨规范和各技术规定, 并能在工作中熟练应用, 才能将酸雨观测工作做得更好。

摘要:酸雨观测质量样品考核作为酸雨观测业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对观测站分析仪器和观测员日常分析测量操作是否规范的综合检验。由中国气象局每年组织进行,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大气成分观测与服务中心统一配置考核样品下发, 各酸雨观测站分析测量, 再由大气成分中心汇总测量结果得出考核结果。根据中国气象局《酸雨观测业务规范》规定的方法和标准, 对各台站进行考核, 评出优秀、合格和不合格三个等级。如何提高酸雨样品考核质量, 已成为观测员不断思考和探索的问题。笔者结合焦作气象局观测站几年来的酸雨考核情况, 有以下几点看法。

关键词:酸雨样本,考核质量

参考文献

[1]中国气象局.酸雨观测业务规范[M].北京:气象出版社, 2005.

15.酸雨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的课堂设计 篇十五

【关键词】 酸雨 植物生长 课堂设计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2)11-057-01

在第一课时的课堂上首先运用多媒体画面创设问题情境,通过多角度的问题设置,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然后各小组成员根据本组的探究兴趣,确定探究主题,并从教师提供的多种供选用的材料用具中,自主选择本组所需的材料用具,同时对本小组感兴趣的探究主题初步制定探究计划,通过教师的探究提示,各组可以将探究计划补充和完善;最后对探究计划进行初步的实施。在利用课外活动时间进一步实施探究计划时,各小组成员可以分工合作,对实验材料进行定时管理、观察、记录,最终在开放性实验室中合作完成探究并撰写探究报告。根据这个实验的完成情况,及时安排第二课时,进行“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表达交流”过程,使探究过程具有连续性、完整性。

一、两分钟课前“热身”

利用两分钟课前准备时间,多媒体以新闻纪实方式展现一段有关“人类在改变地球面貌”的文字记载,然后呈现“只有一个地球”的警示语,并伴有音响效果。通过视、听的感官刺激,一方面使学生认识到人类改变地球面貌已经成为毋庸置疑的事实,激发起学生的探究愿望,尽快进入学习状态,另一方面为本节课的探究主题创造意境。

二、创设情境、激发探究兴趣

1. 你说我说大家说。

通过学生交流展示课前搜集的有关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的图片、资料,提高了学生主动搜集信息、表达交流的能力,培养了学生关心爱护生物圈、关注社会的情感。教师予以评价、鼓励。

2. 观察、思考、质疑。

(1)多媒体显示四幅画面(浓烟滚滚、江水混浊、喷洒农药、被腐蚀的佛像),学生观察、辨析,达成共识:环境污染有多种类型(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它们已经对生物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

(2)利用被腐蚀的佛像放大与原型的比较拟人化的问题“伤害我的元凶是谁”,创设质疑情境,激发学生探究酸雨对生物影响的兴趣。

三、确定探究主题、制定探究方案

各小组成员根据本组的探究兴趣,确定探究主题,从教师提供的多种供选用的材料用具中,自主选择本组所需的材料用具,同时通过教师的探究提示,对探究主题初步制定探究计划,探究提示内容如下:

1. 你选用的材料用具有哪些?你为什么要这样选取?

2. 是否需要设计对照实验?如果需要,你将怎样设计?对照组和实验组在材料和条件(如环境、管理、观察记录等)上有什么要求?

四、初步实施探究方案

各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初步实施探究方案。教师以多媒体提示课后的管理、记录等工作,以保证探究过程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1. 课上完成实验装置,对所选用的材料进行初步处理后送到本组的“实验基地”。这是整个实验的关键,也是成功的关键所在。

2. 课后小组成员继续分工合作,做好管理、观察记录工作。

3. 还需做哪些工作才能完成此次探究的全过程呢?

五、探究过程的课外延续

利用课外活动时间进一步实施探究计划。各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对实验材料进行定时管理、观察、记录,最终在开放性实验室中合作完成探究过程,对记录的数据和观察的结果进行分析,撰写探究报告。

六、分析结果、表达交流、教师评价

各小组组长代表全组同学在全班汇报交流探究报告,包括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同时展示用数码相机拍摄的实验前、后材料的变化情况图片以及各组的原始实验记录表。如果实验结果不支持假设,分析导致该结果的原因。其他同学可对各组的探究报告提出质疑,提问或发表自己的观点,使每个学生都拥有平等的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在每组发言之后,教师及时对该组的探究情况予以客观评价,既要赏识鼓励,又要指出存在的问题。各组发言完毕,教师进行总结评价:肯定学生的科学探究、分析解决问题、合作交流等能力的提高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总结实验中出现的在以后的探究实验中应引起足够重视的问题,如设置对照实验、设置重复组,指出探究道路的坎坷,鼓励学生在漫长的科学探究的道路上知难而进,培养自己坚忍不拔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实验操作能力。

七、进一步认识危害性,环保从我做起

16.洛阳市酸雨形势及成因分析 篇十六

洛阳市酸雨形势及成因分析

根据1997~降水监测数据,采用多因子对比、统计分析的`方法对洛阳市酸雨的形势及成因进行分析.分析表明,酸雨的形成不但和洛阳市污染加剧有关,而且和降水量、降尘量有密切关系,降水量越大,降尘量越小,降水时越易形成酸雨.夏秋季节太阳光照多,气温高、且大气降水多、空气湿度大,利于SO2向SO42-转化,易发生酸雨,大气中酸性污染物多虽有利于酸雨形成,但若降水量偏少,也很难形成酸雨.

作 者:张晓红 张勇慧 陈辉 ZHANG Xiao-Hong ZHANG Yong-Hui CHEN Hui  作者单位:洛阳市环境监测站,河南,洛阳,471002 刊 名: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HE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NATURAL SCIENCE) 年,卷(期):2005 26(5) 分类号:X517 关键词:降水量   降尘量   酸雨   污染因子  

17.邵武市降水酸雨现状及成因分析 篇十七

1 布点、采样和分析

1.1 点位设置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酸沉降监测技术规范》 (HJ/T 165-2004) 技术要求, 结合邵武市人口数量实际情况设置一个监测点位, 即市环境监测站监测大楼 (城区监控点) 。

1.2 采样

根据《酸沉降监测技术规范》 (HT/T 165-2004) 要求采用自动采样器采样。

采样时间和频率:下雨时, 每24h采样一次。若一天中有几次降雨 (雪) 过程, 可合并为一个样品测定;若遇连续几天降雨 (雪) , 则将上午9:00至次日上午9:00的降雨 (雪) 视为一个样品, 监测频率逢雨必测。

1.3 监测项目及分析方法

p H:电极法 (WTW730型p H酸度计)

SO42-、NO3-、Cl-、F-:离子色谱法 (ICS-1500型离子色谱仪)

Na+、NH4+、Mg2+、Ca2+:离子色谱法 (ICS-1500型离子色谱仪)

1.4 数据处理方法

p H值平均值计算采用氢离子浓度雨量加权法, 离子均值的计算采用雨量加权法。

2 邵武市降水酸雨现状及特征

2.1 酸雨现状

邵武市区2007~2013年降水监测统计结果见表1。七年共采集降水样品786个, 其中酸雨样品527个, 酸雨频率为67.0%, 酸雨量占采集雨量的68.3%;降水p H最小值为3.45, 最大值为7.55;降水p H年均值的变化范围为4.41~4.84, 均<5.6表明邵武市区的降水以酸性居多, 酸雨污染较为严重。

2.2 酸雨的时间分布特征

将2007~2013年的酸雨出现频率按月进行统计, 结果见图1。

结果表明:酸雨频率出现较高的是在1~4月, 达70%以上, 酸雨频率最低的是7月份, 为46.2%, 其余几个月的酸雨频率处于51.7%~65.9%。

邵武市将全年12个月按实际气温划分为春季2~5月, 夏季6~8月, 秋季9~11月, 冬季12~1月。将2007~2013年降水酸度指标按季统计 (见表2, 图2) 。

结果表明:雨水越多, 酸雨频率越高。春季是邵武市雨水较为充足的季节, 春季的降水酸化也较严重, 春季的酸雨频率最高达到91.1%;夏季的雨水较少, 降水的质量也明显好转, 酸雨频率最低为43.5%。

2007~2013年春季降水酸雨频率为77.0%, 冬季酸雨频率为76.1%, 夏、秋季雨水相对较少, 夏、秋季酸雨频率分别为50.5%, 58.9%, 酸雨频率随季节变化为:春季>冬季>秋季>夏季;2007~2013年春季降水p H值范围3.45~6.82, p H均值为4.49;夏季降水p H值范围:3.89~7.54, p H均值为4.86;秋季降水p H值范围:3.86~6.38, p H均值为4.74;冬季降水p H值范围:3.76~6.16, p H均值为4.52。夏季p H均值相对较高, 降水p H值随季节变化为春季<冬季<秋季<夏季。2007~2013年最低p H值为3.45, 出现在2007年3月10日, 一般春季往往连续降水, 降水量大, 降水时间长, 出现酸雨的机会也多, 且随降水时间的增加, p H保持低值, 可以连续数天出现酸雨, 如表3。

2.3 降水的化学成分组成

2013年1~12月邵武市降水中的离子组分统计见表4, 结果表明降水中阴离子主要成分是SO42-、NO3-、Cl-和F-分别占阴离子总数的53.4%、19.7%、3.66%和0.98%;降水中含量相对较高的阳离子主要是Ca2+和NH4+分别为10.8%、4.57%, 而Na+、K+、Mg2+分别为3.01%、2.57%、1.37%。上述结果显示SO42-、NO3-、Ca2+和NH4+是决定邵武市区降水酸度的关键因素。其中SO42-与NO3-是降水化学组成中比重最大的阴离子, 而2013年1~12月 (9月无降水) SO42-和NO3-之比分别为2.87、3.55、1.67、2.07、3.36、1.84、3.26、2.72、1.45、4.64、7.97, 即SO42-与NO3-之比值范围是1.45:1-7.97:1范围内, 表明SO42-是降水酸度的主要贡献者, 而NO3-对降水酸度也有一定的贡献。

3 酸雨成因分析

3.1 酸雨的形成机制

酸雨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主要是人为排放的SO2和NOX转化生成H2SO4和HNO3过程。

大气中的SO2通过其自身的氧化气相或液相反应, 能生成H2SO4, 它们的化学反应过程十分复杂。大气颗粒物中的铁、铜、镁等是成酸反应的催化剂, 大气光化学反应生成的臭氧和过氧化氢等又是SO2氧化的氧化剂, 而SO2也可直接被氧化生成SO3后溶于水生成H2SO4;SO3直接与水蒸气生成H2SO4。氮的氧化物在大气中的一些微粒催化下发生反应, 和水蒸气结合生成HNO3。

3.2 酸雨的成因分析

3.2.1 大气颗粒物对酸雨形成的影响

进入大气中颗粒物的碱性物质含量越高, 对酸性降水中和缓冲能力越强。大气中的颗粒物40%~60%来自土壤, 酸雨的形成与土壤的酸碱性有关, 邵武市的土壤以红壤为主, 红壤呈酸性。当降水遇到大气中的颗粒物时, 加重了雨水的酸化, 所以我市酸性土壤也是促使酸雨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3.2.2 排放源及排放特征对酸雨形成的影响

雨水中SO42-和NO3-主要来自工业和交通污染;虽然近几年来, 通过总量减排不断推进, SO2排放量明显减少, 但大气中SO2含量和酸雨的趋势并没有显著减少, 说明邵武市酸雨形成的原因较复杂, 虽然降水酸雨的主要成分硫酸是由人为排放的二氧化硫转化而成, 但它们可以是当地排放, 也可以从远距离迁移而来, 另一方面, 汽车气体尾气排放的NOX对酸雨形成有一定的贡献, 因此在减轻SO2污染的同时, 应加强对NOX污染的控制。

4 酸雨防治对策及建议

4.1 调查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

淘汰能耗高、污染重的落后生产工艺和设备, 推广高效节能的清洁生产技术, 开发和推广使用清洁能源, 优化能源质量,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4.2 加强大气污染防治, 严格控制大气污染物排放。

按照国家节能减排目标, 严格控制SO2排放, 政府和环保部门应采取资金扶持、技术指导等措施, 支持鼓励企业在生产使用低硫煤、脱硫煤, 采取烟气脱硫、脱氮等技术来减少SO2等工业废气的排放, 同时控制汽车尾气的污染推广使用液化天然气能源的节能环保型气车, 改造城市道路及时疏导交通, 控制城区机动车持有量, 减少NOX的排放量。

4.3

加强邵武市绿化建设, 在工业园区有针对性地栽种一些对SO2有吸收能力的植物, 如垂山楂、洋槐、云杉、桃树等, 以发挥植物净化作用。

参考文献

[1]酸雨手册[美]F.A.雷科德, 著.1986.

[2]酸沉降监测技术规范 (HJ/T165-2004) .

[3]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 (第四版增补版) .

【酸雨】推荐阅读:

上一篇:公民倡议书下一篇:诺贝尔文学奖石黑一雄作品

热搜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