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复习材料分析

2024-06-20

营销复习材料分析(共8篇)

1.营销复习材料分析 篇一

1.(理解)市场:是商品经济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为实现产品或服务价值,满足需求的交换关系、交换条件和交换过程。

2.市场营销:是通过创造和交换产品及价值,从而使个人或群体满足欲望和需要的社会过程和管理过程。

3.市场营销的最终目标:“使个人或群体满足欲望和需求”。

4.市场营销的核心 ——“交换”

5.(理解)市场营销学的研究方法:传统研究法、历史研究法、管理研究法、系统研究法。

6.市场营销管理:指企业为实现其目标,创造、建立并保持与目标市场之间互利交换关系而进行的分析、计划、执行与控制过程。

7.市场营销管理的本质是需求管理:负/无/潜伏/下降/不规则/充分/过量/有害需求。

8.市场营销管理哲学的核心:正确处理企业、顾客和社会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

9.以企业为中心的观念:生产观念(最古老)、产品观念、推销观念

10.以消费者为中心的观念(市场营销观念)有四个主要支柱:目标市场、整体营销、顾客满意、盈利率。

11.以社会长远利益为中心的观念(社会营销观念)是对市场营销观念的补充和修正。

12.顾客满意:是指顾客将产品和服务满足其需要的绩效与期望进行比较所形成的感觉状态。

13.高度满意是达致顾客忠诚的重要条件。

14.战略:泛指企业为实现总任务和目标所制定的全局性规划。

15.战略的特征:全局性、长远性、抗争性、纲领性。

16.(理解)规划投资组合的两种模式:市场成长率/市场占有率、多因素投资组合17.规划成长战略:密集式成长战略(市场深入/市场渗透、市场开发、产品开发);一体化成长战略(后向、前向、水平一体化);多角化成长战略(同心、水平、综合多角化)。

18.(理解)选择竞争战略:成本领先战略、差别化或别具一格战略、重点集中或市场“聚焦”战略。

19.营销环境的特征:客观性、差异性、多变性、相关性。

20.微观营销环境的影响因素:企业、供应者、营销中介、顾客、竞争者、公众

21.宏观营销环境的影响因素:人口、经济、自然、科学技术、社会文化环境

22.环境威胁:指环境中不利于企业营销的因素及其发展趋势对企业形成的挑

战,或对企业的市场地位构成的威胁。

23.市场机会:指由环境变化造成的对企业营销活动富有吸引力和利益空间的领域。

24.“SWOT”分析法: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机会(opportunities)、威胁(threats)

25.组织市场:指以某种组织为购买单位的购买者所构成的市场,其购买目的是为了生产、销售或履行组织职能。

26.消费者市场:指个人或家庭为了生活消费而购买产品和服务的市场。(生活消费是产品和服务流通的最终点,因而消费者市场也称最终产品市场。)

27.消费者行为影响因素:消费者个体、环境、市场营销因素。

28.影响消费者行为的个体因素主要有消费者的心理因素、生理因素、行为因素、经济因素。心理因素包含消费者的认知过程、消费者的个性、消费者的学习、消费者的态度等等。

29.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环境因素:文化因素、相关群体、情境。

30.组织市场的类型:生产者市场、中间商市场、非营利组织市场、政府市场。

31.组织市场的特点:①购买者比较少、购买数量大②地理位置集中③组织市场的需求是派生需求④需求波动性大⑤需求弹性小⑥专业人员采购

32.生产者购买行为的主要类型:直接重购(最简单)、修正重购、新购(最复杂)。

33.(理解)影响生产者购买决策的主要因素:环境因素、组织因素、人际因素、个人因素。

34.市场细分:是企业根据自身条件和营销意图,以需求的某些特征或变量为依据,区分具有不同需求的顾客群体的过程。

35.市场细分的作用:有利于发现市场机会、掌握目标市场的特点、制定市场营销组合策略、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

36.市场细分的标准:(1)消费者市场细分的标准:地理因素、人口因素、消费者心理因素、消费行为因素。(2)生产者市场细分的依据。

37.市场细分的原则:可衡量性、可实现性、可盈利性、可区分性。

38.(理解)选择目标市场的五种模式:市场集中化(最简单)、产品专业化、市场专业化、选择专业化、市场全面化

39.(认真复习)目标市场战略:①无差异性营销战略,指企业把整体市场看做一个大目标市场,不进行细分,用一种产品、统一的市场营销组合对待整体市场。优点是成本的经济性;缺点是风险较大。②差异性营销战略,把整体市场划分为若干需求与愿望大致相同的细分市场,然后根据企业的资源及营销实力,分别为各个细分市场制定不同的市场营销组合。优点是有针对性的满足具有不同特征的顾客群,提高产品的竞争能力;缺点是市场营销费用大幅度增加。③集中性营销战略,是将整体市场分割为若干细分市场后,只选择其中一个或少数细分市场为目标市场,开发相应的市场营销组合,实行集中营销。优点是可以大大节省营销费用和增加盈利,满足特定消费者的需求;缺点是承担风险较大。

40.选择目标市场营销战略的条件:企业能力、产品同质性、产品寿命周期阶段、市场的类同性、竞争者战略。

41.市场定位:也被称为产品定位或竞争性定位,是根据竞争者现有产品在细分市场上所处的地位和顾客对产品某些属性的重视程度,塑造出本企业产品与众不同的鲜明个性或形象并传递给目标顾客,使该产品在细分市场上占有强有力的竞争位置。也就是说,市场定位是塑造一种产品在细分市场的位置。

42.市场定位的方式:避强定位、迎头定位、重新定位。

43.市场定位战略:产品差别化战略、服务差别化战略、人员差别化战略、形象差别化战略。

44.判定竞争者的战略和目标:(1)判定竞争者的战略:不同战略群体的进入与流动障碍不同、同一战略群体内的竞争最为激烈、不同战略群体之间存在现实或潜在的竞争。(2)判定竞争者的目标。

45.评估竞争者的反应模式:①从容型竞争者,指对某些特定的攻击行为没有迅速反应或强烈反应。②选择型竞争者,指只对某些类型的攻击做出反应,而对其他类型的攻击无动于衷。③凶狠型竞争者,指对所有的攻击行为都做出迅速而强烈的反应。④随机型竞争者,指对竞争攻击的反应具有随机性,有无反应和反应强弱无法根据其以往的情况加以预测。

46.进攻与回避对象的选择:①强竞争者与弱竞争者②近竞争者与远竞争者③好竞争者与坏竞争者

47.市场领导者:指占有最大的市场份额,在价格变化、新产品开发、分销渠道建设和促销战略等方面对本行业其他公司起着领导作用的公司。

48.市场挑战者:指在行业中占据第二位及以后位次,有能力对市场领导者和其他竞争者采取攻击行动,希望夺取市场领导者地位的公司。

49.市场追随者:指那些在产品、技术、价格、渠道和促销等大多数营销战略上模仿或跟随市场领导者的公司。

50.市场利基者:指专门为规模较小或大公司不感兴趣的细分市场提供产品和服务的公司。

51.产品整体概念的三个层次:①核心产品,指向顾客提供的基本效用或利益,从根本上说,每一种产品实质上都是为解决问题而提供的服务。②形式产品,指产品的基本形式,或核心产品借以实现的形式,或目标市场对某一需求的特定满足形式。③延伸产品,指顾客购买形式产品和期望产品时,附带获得的各种利益的总和。

52.产品组合:指企业提供给市场的全部产品线和产品项目的组合或结构,即企业的业务经营范围。(产品线:指产品组合中的某一产品大类,是一组密切相关的产品。产品项目:指产品线中不同品牌和细类的特定产品。)

53.(理解)产品组合的 ①宽度(产品线数目)、②长度(产品项目的总数)、③深度(产品项目中每一品牌所含不同花色、规格、质量、产品数目的多少)、④关联度(各条产品线在最终用途、生产条件、分销渠道或其他方面相互关联的程度)。

54.产品组合决策:①扩大产品组合②缩减产品组合③产品线延伸策略(向下延

伸、向上延伸、双向延伸)④产品线现代化决策⑤产品线特色化和削减决策。

55.产品生命周期:指产品从投入市场到被市场淘汰所经历的全部运动过程,亦即产品的市场寿命周期或经济寿命周期。

56.产品生命周期四个阶段: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

57.(理解)各阶段的特点与营销策略:①引入期,销售量小,单位成本高,利润少,风险大。策略:快速掠取策略(高价格高促销)、缓慢掠取策略(高价格低促销)、快速渗透策略(低价格高促销)、缓慢渗透策略(低价格低促销)。②成长期„建立品牌偏好③成熟期„市场、产品、营销组合改良④衰退期„集中、维持、榨取策略。

58.品牌:是用以识别某个销售者或某销售群体的产品或服务,并使之与竞争对手的产品或服务区别开来的商业名称及其标志,通常由文字、标记、符号、图案和颜色等要素或这些要素的组合构成。

59.品牌包括品牌名称和品牌标志。

60.品牌的作用:

(1)品牌对营销者的重要作用:①品牌有助于促进产品销售,树立企业形象;②品牌有利于保护品牌所有者的权益;③品牌有利于约束企业的不良行为;④品牌有助于扩大产品组合;⑤品牌有利于企业实施市场细分战略。

(2)品牌给消费者带来的益处:①品牌便于消费者辨认、识别所需产品,有助于消费者选购商品;②品牌有利于维护消费者利益;③品牌有利于促进产品改良从,有益于消费者。

61.品牌设计基本原则:①简洁醒目,易读易记;②构思巧妙,暗示属性;③富蕴内涵,情意浓重;④避免雷同,超越时空。

62.包装的作用:保护产品、便于储运、促进销售、增加盈利

63.影响定价的主要因素:①定价目标②产品成本(主要因素)③市场需求④竞争者的产品和价格⑤政府的政策法规

64.确定基本价格的一般方法 / 定价方法:①成本导向定价法②需求导向定价法③竞争导向定价法

65.价格折扣的主要类型①现金折扣②数量折扣③功能折扣④季节折扣⑤价格折让

66.影响折扣策略的主要因素:①竞争对手及竞争实力②折扣的成本均衡性③市场总体价格水平下降

67.心理定价策略:①声望定价②尾数定价③招徕定价④中间价格定价法⑤便利定价法⑥习惯定价法

68.新产品定价策略:①撇脂定价②渗透定价

69.分销渠道:指某种产品从生产者向消费者或用户转移过程中所经过一切取得所有权的商业组织和个人。

70.分销渠道的类型:①分销渠道的层次②分销渠道的宽度:指渠道中的每个层次使用的同种类型中间商的数目。策略:密集分销、选择分销、独家分销

71.2.影响分销渠道设计的因素:①顾客特性②产品特性③中间商特性④竞争特性⑤企业特性⑥环境特性

72.批发商类型:①商人批发商(最主要)②经济人和代理商③制造商及零售商的分店和销售办事处

73.零售商类型:①专用品商店②百货商店③超级市场④方便商店⑤超级商店、联合商店和特级商场⑥折扣商店⑦仓储商店⑧商品陈列室推销店

74.无门市零售的四种形式:①直复市场营销②直接销售③自动售货④购物服务公司

75.促销,就是营销者将有关企业及产品的信息通过各种方式传递给消费者和用户,促进其了解、信赖并购买本企业的产品,以达到扩大销售的目的。

76.促销组合,指广告、人员促销、营业推广和公共关系的组合与搭配。

77.四种促销策略:人员推销、广告、公共关系、销售促进。

78.在市场寿命周期的各阶段要相应选配不同的促销组合,采用不同的促销策略。以消费品为例,投入期(广告)、成长期(广告+人员推销)、成熟期(销售促进、广告、人员推销)、衰退期(销售促进+广告+公关手段)

79.公共关系(公众关系):指企业在从事市场营销活动中正确处理企业与社会公众的关系,以便树立品牌及企业的良好形象,从而促进产品销售的一种活动。

80.公共关系的作用:①搜集信息,监测环境②咨询建议,决策参考③舆论宣传,创造气氛④交往沟通,协调关系⑤教育引导,社会服务

81.销售促进(营业推广):指企业运用各种短期诱因鼓励消费者和中间商购买、经销(或代理)企业产品或服务的促销活动。

82.销售促进的方式:①向消费者推广的方式:赠送样品、赠送代金券、包装兑现、廉价包装、赠品印花。②向中间商推广的方式:购买折扣、资助、经销奖励。

2.营销复习材料分析 篇二

1 绪论部分

这部分主要是对这门课程做宏观的介绍, 让大家对本课程的内容和要求有个了解。

(1) 材料科学的四要素:成分-组织/结构-制备工艺-性能, 这四个要素贯穿了整过材料科学。

(2) 工程材料的分类 (按照成分) :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陶瓷材料、复合材料四大类。

(3) 课程的目的及要求:熟悉工程材料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性能特点, 合理选材, 正确选择加工方法及加工工艺路线。

(4) 本课程的内容 (四大块) :复习的时候可以顺着这四大块慢慢回忆。

(1) 材料的性能指标:第1章;

(2) 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基本理论:第2~6章+第13章;

(3) 具体各种工程材料:第7~12章;

(4) 学习的目的及要求:学会选材, 第14章。

2 材料的性能及应用意义

这一章是本书的第一大部分, 主要讲述了材料的性能 (主要是力学性能) , 包括弹性、刚度、塑性、强度、韧性、硬度、疲劳强度、耐磨性等。通过低碳钢的拉伸试验曲线可以把这几个指标很好的理解:

(1) op阶段:涉及到两个指标:弹性和刚度, 这两个指标相反, 弹性好, 刚度差。同时应注意刚度的影响因素。

(2) sk阶段:这一阶段是塑性指标, s、k两点对应的横坐标越长, 塑性越好。

(3) ok阶段:就是整个曲线阶段可以说是对强度的一个诠释 (抵抗变形和断裂的能力) , 具体的强度有σs (σ0.2) 和σb, 强度在曲线上对应的是纵坐标, 即应力值。

(4) 韧性:该指标比较综合, 是整个曲线 (o到k) 与原点及横坐标的面积, 它是变形和断裂前吸收的功:力和位移的乘积 (即强度和塑性的乘积) 。所以, 只有强度和塑性都好, 韧性才好。比如拉面, 塑性很好啊, 但是强度不够, 所以韧性也不好的。

这一章要注意透彻理解各个指标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等, 也要注意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如上面提到的韧性和强度、塑性, 还有硬度和强度, 硬度好强度一定就好?答案是不一定, 比如第五章学到的过共析钢, 当含碳量在1.0%左右时候, 继续增加含碳量, 硬度继续增加, 但是强度却下降, 原因是有网状渗碳体的存在。所以, 要注意前后知识点的链接, 也要注意对于实际问题要实际分析。

3 材料的结构

从这一章开始就主要讲述材料科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了, 而且理论知识这几章没有绝对的联系, 就是相对比较孤立 (除了第五章和第六章, 这两章有一定的联系) , 实际上这几章是金属材料几个不同方面的理论知识:结构+结晶+变形与强化+Fe-C相图及热处理+表面技术。

这一章主要有两部分:晶体结构理论+晶体缺陷。

(1) 晶体结构这部分, 先从科学研究的思维来理解晶格、晶胞、晶格常数这几个概念, 就是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一步一步的简化, 如同高中物理把一个物体看成一个支点一样。另外, 常见金属的晶体结构要知道, 比如Al是面心立方结构, 所以其塑性比较好, 第四章就讲到材料的变形, 哪些材料塑性好和其结构有关。

(2) 晶体缺陷这部分, 好比人的性格, 没有理想晶体, 没有完美的性格。根据几何特征的不同, 把晶体缺陷分了类:点、线、面。大家要知道常见的这几个缺陷实例, 如空位是点缺陷, 位错是线缺陷, 晶界是面缺陷。同时, 从科学的角度看, 更要注意这些缺陷的工程应用, 如点缺陷有利于材料的扩散, 置换固溶体、间隙固溶体的固溶强化;晶界越多, 晶体越细小, 这样会引起细晶强化, 这是目前为止大家知道的唯一一种可以同时提高强度及塑韧性的方法。所以第六章热处理加到部分形成的奥氏体晶粒要细小均匀, 不能太粗大。

位错带来的影响应重点注意, 有个图, 在第四章图4-17, 完美晶体强度很高, 但是实际晶体强度却低多了, 原来材料中存在位错 (有个托地毯的flash很好解释了这个问题) , 事实上这个问题当时困扰了材料界很长时间, 同时位错如果继续增加, 强度又会升高, 这是因为位错太多反而阻止位错的移动。这些实际上涉及到很多科学的思想, 电工学里面半导体导电原理也是如此, 当时日本有个学生按照老师说的金属提纯 (纯度越高导电越好) 做了很久都没做出来, 后来干脆掺杂一些元素, 结果导电性能急剧升高[2]。本章非晶材料的出现也是受这个思维的影响, 从后面第三章知道, 材料的冷却越快, 过度冷就越大, 所以结晶的晶粒就越小。有人就思考:冷却速度如果更快的话, 晶粒就越来越小。后来发现, 只要冷速够快, 材料的晶粒小到来不及行核和长大, 这样就没有晶体了, 就形成了非晶[3]。

4 材料的凝固和结晶组织

这一章主要是为第五章铁碳相图做准备, 主要介绍材料的结晶。工程材料主要是合金, 所以主要讲述合金的结晶, 但是合金结晶的过程比较复杂, 所以先讲述纯金属的结晶。纯金属由于成分是固定的, 所以其结晶过程用冷却曲线来表示 (时间-温度曲线) , 而合金, 是由许多固定成分的点组成的, 所以其结晶过程就是用相图来表示 (成分-温度曲线) , 对于某一个具体成分的合金其结晶过程, 同样是纯金属的冷却曲线表示。所以以后考试的时候, 让大家分析某一个具体成分的合金 (如含碳量是0.45%的共析钢) 的结晶过程, 就是要画出它的冷却曲线。

对于纯金属结晶过程, 要理解结晶条件、过程及晶粒控制。

对于合金结晶, 先要知道合金的相结构有两种形式 (固溶体和金属间化合物) , 这个是不同的概念, 如后面学到的铁素体、奥氏体、马氏体都是固溶体, 而渗碳体就是金属间化合物。分析相图的时候, 要确定是那个成分的合金, 然后从高温到低温一步一步分析, 降温过程中会发生哪些变化和反应, 又会有哪些组织的变化。

5 材料的变形断裂与强化机制

这一章比较独立, 主要讲述的是材料的冷热变形和材料的强化机制。

材料的冷热变形, 首先要理解冷热变形的区别 (再结晶温度为区分点) , 其实理解了冷变形, 热变形也就理解了。冷变形过程中, 组织和性能都发生变化, 发生哪些变化?这里有个重要概念“加工硬化”, 而材料产生这些变化后要改变这些变化可以用什么办法, 答案就是温度, 那么冷变形后的金属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 组织和性能依次发生哪些变化?这些大家都要理解清楚。对于热变形, 存在不存在加工硬化现象, 为什么?如果假设存在又会怎么样?这样才会真正理解冷热加工。

对于强化机制, 书上写出了四种。这四种大家要理解, 比如第六章的调质处理, 就是在铁素体的机体上得到细小弥散状的渗碳体, 这样就得到弥散强化, 所以调质处理得到的回火索氏体组织的性能比正火得到的索氏体性能要好, 其实它们都是铁素体和渗碳体的机械混合物, 只不过组织形态不一样, 所以性能不一样, 从这点大家也就理解了组织在性能中作用。但是实际上工程材料的强化机制很多时候不是单一的强化机制。如后面第六章热处理淬火得到的马氏体, 马氏体为什么硬度强度高, 这是因为首先马氏体是过饱和固溶体, 所以产生固溶强化, 同时马氏体转变过程中由于冷速较快产生大量位错等缺陷, 所以又存在位错强化。用工程实例来理解机制, 一般理解起来比较深入, 也就觉得不太抽象。

6 铁碳合金相图及应用

这一章是本书的重点章之一。刚开始学的时候, 大家肯定感觉比较难以理解。主要是相图这个思维没有进入到大家的脑中。大家等大家学完了第六、七两章之后, 再回过头看第五章就觉得其实一点都不难。这里, 首先要理解这几章的逻辑关系, 理解好了, 第五、六、七这三章的宏观关系就理顺了。第五章是铁碳相图, 从成分上说只有Fe和C, 从结晶冷却的过程来说, 是平衡冷却 (冷速慢, 理想冷却) , 第六章, 成分也是Fe和C, 但是冷却过程不仅仅是平衡冷却, 更多的是非平衡冷却, 如淬火是水或油冷, 正火是空冷等, 事实上非平衡冷却是热处理的精髓所在, 只有非平衡冷却, 才会得到不同的组织, 从而得到不同的性能。而第七章, 从成分看, 不仅是Fe和C, 而有各种各样的合金化元素, 从结晶冷却的过程说, 也和第六章一样, 各种各样的冷却速度, 即得到的是非平衡组织。所以, 第五章是基础, 第六章热处理不改变成分, 但是改变冷却方式, 而第七章成分和冷却方式都改变。实际上工程上用的钢铁材料, 大部分像第七章那样, 即成分不再是只有Fe和C, 冷却方式不再是缓慢的平衡冷却, 而是根据实际需要的性能来决定成分和冷却方式。

分析铁碳相图的关键是共晶、共析相图 (这两个实际上差不多) , 而共晶相图实际上是由两个匀晶相图用一条温度线截断组合得到的, 所以最终的落脚点是要理解匀晶相图。从第三章知道, 关于匀晶相图的理解主要就两点: (1) 匀晶相图的液固两相区内, 某一具体温度时刻, 液固两相的成分可用液相线、固相线在横坐标来表示, 随着温度的变化, 液固两相的成分分别随液相线、固相线变化; (2) 匀晶相图的液固两相区内, 某一具体温度时刻, 液固两相的相对含量可用杠杆定律来计算。匀晶相图的实质就是这两点, 一个是液固两相的成分怎么确定, 一个液固两相的相对含量怎么确定。理解了这两点就理解了匀晶相图, 也理解了整个铁碳相图。

从考试的角度说这一章也是重点内容之一。铁碳相图大家一定要默记下来, 同时要会分析各种成分的合金的冷却结晶过程 (即从高温到低温一步一步怎么变化) , 还要会计算某些特定温度 (如727℃、常温等) 的组织或相的相对含量, 这些计算的原理都是杠杆定律, 找一个例题计算下, 其它的都会了。

参考文献

[1]王章忠.机械工程材料[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8.

[2]涂铭旌.材料创造发明学[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7.

3.高考生物复习与情境材料的应用 篇三

情境材料的应用就是在课程目标的要求下,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把形成生物学知识和原理的有关实验事实和实验过程提供给学生,或者把生活、生产实践中发生的一些相关活动、现象等提供给学生,让学生在类似真实的环境中去感悟知识,去主动建构知识,达到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的目的,同时通过心理的影响提高学生的学习。

一轮复习中可以大量使用情景材料教材中情景材料可分为三类::①科学史类情境.这类情境材料是以经典的生物学实验或生物学史上的重大发现为背景,在教材中数量多,占的篇幅也较大.。如”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分泌蛋白的合成与运输实验”、“伞藻嫁接实验”等。②生产、实际类情境。这类情境材料多取自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实际之中,并与教学内容有着密切联系。如“酶为生活添姿彩”、“健康的生活方式与防癌”、“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等。③科技热点类情境。生物教材并没有固守经典的生物学内容,而是适当融入了生命科学的新进展、新动态,并以此作为情景材料。如“干细胞研究进展与人类健康”、“国际人类蛋白组计划”、“细胞膜通道蛋白质的研究”等。

一轮复习中适时的应用情景材料可以引发学生提出问题进行探究,通过探究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感知、建构,提高科学思维能力是情景材料的重要功能。在生物教材中具有丰富的能够引发学生探究的情景材料,如为学习基因的分离定律而提供的情景材料“孟德尔的豌豆杂交”。通过“实验”向学生提出“为什么” F1高茎,而没有矮茎?为什么F2中矮茎性状又出现了?F2中3:1的性状分离比是偶然的吗?教材通过情境引领学生探究,体验孟德尔的“假说”形成过程,进而再引导学生设计实验证明“假说”,最后总结出基因的分离定律。

二轮复习可适当应用情景材料例如在复习基因工程这一专题时,可以在上课一开始就提供抗虫棉与普通棉的对比照片,介绍我国的抗棉生产实践,使学生立即对抗虫棉发生兴趣,然后引出问题:抗虫棉是怎么培育出来的?紧接着以抗虫棉的培育过程为主线,让学生在探究抗虫棉的培育过程中,感知基因工程的概念以及相关的操作工具和操作过程。通过这样的生物学课程情境材料的应用,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建构知识。然后再引导学生去理解转基因鲤鱼,转基因大豆等现象,以加深对基因工程及其应用的理解和掌握。

三轮复习可适当融入情境材料。高考生物的三轮复习是在高考之前一个月左右,这段时间主要是让学生练习综合试卷和高考模拟试题。我们老师在试题中可有意加入一些情境材料,让学生尝试分析,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4.人员素质测评复习材料分析 篇四

简介1:瑞文推理测验的三种类型

(1)标准推理测验(简称SPM,1938):适用于8岁到成人被试,有5个黑白系列;(2)儿童彩色渐进测验(Raven’s Color Progressive Matrices,简称CPM,1947),有三个系列;

(3)高级推理测验(Raven’s Advanced Progressive Matrices,简称APM,1956),适用于高智力水平者。这三种推理测验在我国已修订发行。

简介2:理论

瑞文测验在编制在理论上依据斯皮尔曼的智力二因素理论。

该理论认为智力主要有两个因素构成:其一是一般因素,又称“G”因素,它可以渗入所有的智力活动中,每个人都具有这种能力,但在水平上有差异;另一因素是特殊因素,可用“S”表示,这种因素种类多,与特定任务高相关,例如音乐能力、数学、交际能力等。

瑞文推理测验测量的是智力的一般因素(“G”因素),尤其与人的问题解决,清晰知觉和思惟,发现和利用自己所需信息,以及有效地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有关。瑞文测验的施测具体要求

A1、A2题按指导语可作为示范,告知答案。限在40分钟内交卷,能做多少做多少。到20分钟及30分钟时各报一次时间。

幼儿及弱智者在个别施测中,当进行到C、D、E三单元时,每单元如连续3题不通过,则该单元不再往下测,未测项目都按不通过计,但A、B单元不管做对多少都必须做完。

名: 性别:

出生日期:

****年**月**日 文化程度:

工具:瑞文标准推理测验 测验日期:

****年**月**日

3、评价及建议

该被试智力超群,处于常模95%以上的位置,说明其智力的一般因素(“G”因素)水平很高,即具有很高的问题解决能力,能够清晰的知觉和思惟,善于发现和利用自己所需信息,有效地适应社会生活。

建议充分利用自身优势,自信、乐观地面对生活、学习与工作,相信会有所作为。

4、影响因素

测试环境:声音有些嘈杂,可能影响到被试注意力集中程度。被试自身:对测验本身有一定了解,最近做过相似题目,可能存在练习效应。

测验常模:该测验常模的建立时间为20世纪80年代,距今已有20余年,可能与当今国民智力发展水平不相适宜,导致测验分数偏高。

1.DISC的起源与意义

对于古希腊人而言,一个人的行为模式是其整体生理状况的综合反映。

古希腊人认为血液、黄胆汁、粘液和黑胆汁四种体液分别代表四个不同的行为类型,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抑郁质:

血液过多(多血质)会使一个人变得乐观;

黄胆汁多(胆汁质)则会造成暴躁个性;

粘液多(粘液质)会使人看起来懒散;

黑胆汁(抑郁质)则是与忧郁症有关。

DISC 理论虽然不是这一理论的直接发展,但背后依据的概念还是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希波克拉底的理论。(最早系统化提出,并为中世纪医学界广泛接受)

DISC是一种人格测验,最早出现在20世纪20年代,DISC人格特质分析的理论基础来自于发明测谎仪的威廉·马斯顿博士,他于1928年总结提炼出了DISC理论,并对DISC行为与语言进行了深入研究。

在此之前,这种工作主要局限在对于精神病患者或精神失常人群的研究,而马斯顿博士则希望扩大这个研究范围,以运用于心理健康的普通人群,因此,马斯顿博士将他的理论构建为一个体系,即“The Emotions of Normal People“。

目前,DISC理论已被广泛应用于世界500强企业的人才招聘,历史悠久、专业性强、权威性高。

测试结果的使用说明:

计算你的各项得分,超过10分称为显性因子,可以作为性格测评的判断依据。低于10分称为隐性因子,对性格测评没有实际指导意义,可以忽略。如果有两项及以上得分超过10,说明你同时具备那两项特征。

评分结果图:

5行9列

4文本框 圆点和线

MBTI人格理论,中文名叫“迈尔斯-布里格斯类型指标 ”,Myers Briggs Type Indicator,MBTI)——国际最为流行的职业人格评估工具之一。

一种迫选型、自我报告式的性格评估测试,用以衡量和描述人们在获取信息、作出决策、对待生活等方面的心理活动规律和性格类型。

◆ Katherine Cook Briggs(1875-1968)和她的心理学家女儿Isabel Briggs Myers。

◆根据瑞士著名的心理分析学家Carl G.Jung(荣格)的心理类型理论和她们对于人类性格差异的长期观察和研究而著成。

感知相关的偏好 S(Sensing感觉型)----N(Intuition直觉型)判断相关的偏好

T(Thinking思考型)----F(Feeling感情型)应对外界相关的偏好

J(Judging判断型)----P(Percieving感知型)精力分配相关的偏好

E(Extraversion外倾型)----I(Introversion内倾型)

霍兰德职业性向测试 基本信息

心目中的理想职业

组合代码,判断此人员适合从事那种特征

单个特征分析——组合特征分析——结合职业具体阐述。

***人事测评报告

一、基本信息 姓名: 性别: 出生日期: 文化程度: 测试工具: 测试日期:

二、测验简介(网络)

三、测验计分方法

四、测验结果

五、归类组合

六、针对岗位的分析

七、意见与建议

5.近代材料分析测试方法复习资料 篇五

1.电子显微分析中,有哪几种电子衍射,说明各自的操作特点和基本应用

答:1)电子显微镜中主要有SAED选区电子衍射、μ-衍射、纳米衍射、CBED会聚束衍射、EBSD背散射电子衍射五种电子衍射。

2)操作特点:

①SAED选区电子衍射采用TEM模式,利用μ级平行入射电子束照射试样,通过物镜像平面处的选区光阑选取特定区域做电子衍射,得到与选择区域对应的电子衍射花样。②μ-衍射采用STEM模式,利用μ级针状入射电子束照射试样的固定区域,无需光阑选择成像区域,因此不存在选区衍射误差。③纳米衍射与μ-衍射类似,主要差别在于纳米衍射的入射电子束为纳米级,体积更细小,因此能够对试样的更微小区域进行分析。④CBED会聚束衍射采用STEM模式,入射束由平行束变为锥状会聚束,并且后焦面处得到扩展的衍射斑点(圆盘状),盘的大小与入射束的会聚角有关。因此伴随着会聚角的变化,能够获得散射电子的信息,实验过程中要避免透射盘与衍射盘相交。⑤EBSD背散射电子衍射是入射束打到试样上形成的背散射电子发生衍射,形成衍射锥,最终获得EBSD衍射花样。

3)基本应用

①SAED选区电子衍射所选区域很小,因此能在晶粒十分细小的多晶体样品内选取单个晶粒进行分析,从而研究为研究细小单晶体结构提供了有利条件。②μ-衍射和纳米衍射对试样微小区域进行分析,并且可以通过衍射斑点强度变化分析孪晶及变形。③CBED会聚束衍射可用于确定晶体的对称性,试样厚度和晶格畸变等。(会聚角、点阵常数、消光距离、晶体点群、柏氏矢量、偏离矢量)④EBSD背散射电子衍射可进行位相测定;晶界分析(特殊晶界、孪晶界、小角晶界、难腐蚀晶界等);变形分析(晶粒尺寸重构);物相鉴定;织构分析(定向生长机制)等。

2.在典型像分析中存在哪两种过滤像,分别说明它们产生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

答:1)成分过滤像和结构过滤像

2)基本原理

①成分过滤像是在EELS分析中,在成像模式下,选择零损失范围内的电子束进行电子衍射得到的。衍射过程中,采用不同频率的波进行的衍射,即Δλ=0。

②结构过滤像是在高分辨分析中,靠F氏变换得到。高分辨的CCD像经过F氏变换在物镜后焦面得到衍射花样,选择多束衍射束进行F氏变换从而得到结构过滤像。衍射波为同频率波,即Δλ≠0。高分辨分析中,为了确定结构像,还需进行模拟计算。

3)基本应用

①成分过滤像能够定性地分析材料内某一元素的分布情况。

②结构过滤像能够分析高分辨像中原子或原子团的排列信息。

3.AES、XPS在进行元素分析时各有什么特点?

答:1)AES分析是原子在X-ray、载能电子、离子或中性粒子作用下,内层电子可能获得足够能量而电离,并留下空穴。此时原子处于不稳定的激发态,当较外层的电子跃入内层空位时,原子多余能量可通过两种方式释放:一种是以X光子形式释放出来;另一种引起另一外层电子电离,从而发射一个具有一定能量的电子,即俄歇电子。通过分析俄歇电子的动能及俄歇峰强来分析材料表面信息。

AES分析时在离子枪作用下,试样表面被溅射剥离掉一层,并且试样内部俄歇电子不能逃离出来,因此可分析试样近表层信息;能够分析试样表面和界面上的少量轻元素。

2)XPS用单色X射线照射样品,具有一定能量的入射光同样品原子相互作用,光致电离产生光电子,这些光电子从产生之处输运到表面,然后克服逸出功而发射出来。根据光电子动能可以确定试样表面存在什么元素以及该元素所处的化学状态,从而进行定性分析;根据具有某种能量的光电子数量,便可知道某种元素在试样表面的含量,从而进行定量分析。

XPS分析过程中对试样不进行破坏,具有无损性特点。

4.直径为0.5mm的金属丝表层镀附有异种金属,镀层厚度约200nm。研究镀层的组织、结构、亚结构、同基体的结合界面的高分辨像,用什么方法制备试样?写出制备试样的基本步骤。(试样制备一节的思考题)

答:采用树脂包埋制备法,主要步骤如下:

①将金属丝均匀分散装入φ3mm的铜管中,然后向铜管内灌入环氧树脂;

②树脂凝固后(一般经100-200℃烘干),用线锯或慢速锯切下0.5mm厚的圆片;

③用中、细砂纸把圆片减薄至50μm左右,再用刨坑机在圆片中心减薄至20μm以下;

6.营销复习材料分析 篇六

一、材料一鸦片烟,真狡狯„„这是西洋要将中国害。女子变妖怪,男子变痴呆。未老身

先死,已死身不埋。——摘自《中国历史》 华东师大版

材料二1840年爆发的第一次鸦片战争,当时中国投入陆军兵力约10万人,水师约1

万人,船只多系木质铁皮,铁炮质差,杀伤力小;英军约2万人,直接参战的陆海

军约0.6~0.7万人,出动战舰20艘,“船坚炮利”,其结果以中国惨败和英国胜利

而结束。

——摘自《中国历史》 华东师大版

1、英国向中国大量倾销鸦片是什么时候?英国为什么向中国走私鸦片?

答:19世纪上半期。清朝的闭关政策和中国自给自足的经济形态,顽强抵制了英国工业产品的倾销;而鸦片走私却可以牟取暴利,于是英国商人便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

2、材料一反映了什么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清政府有何举动?

答:鸦片输入危害巨大。派林则徐到广东查禁鸦片,并在虎门销烟

3、概括材料二指出鸦片战争中国惨败的重要原因。这是中国失败的根本原因吗?为什么?答:中国武器落后,英国“船坚炮利”。不是。因为鸦片战争中国惨败的根本原因是清政

府的腐败无能、综合国力落后、封建制度的落后(或以清政府为代表的腐朽没落的封建

主义

不能对抗新兴的先进的资本主义)

二、材料一: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之一炬。原来

胜利

就是一场掠夺。胜利者抢走了“夏宫”的全部财富。„„之后,他们双双拉着手荣归欧

洲。„„

在将来交付审判的时候,一个强盗被人们叫做法兰西,另一个叫做英吉利。

——(法国)维克多·雨果

材料二:从前我们只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的那

样惨,条约又订的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吴玉章的回忆文

(1)材料一中的“两个强盗”指哪两个国家?文中的“夏宫”指的是哪里?

答:英国、法国圆明园

(2)材料二中“订的那样苛刻”的条约指什么?这一条约对我国造成了怎样的危害?

答:《马关条约》,它标志着列强对中国的殖民掠夺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中国的半殖民

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使中华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3)从上述材料的史实中我们要吸取怎样的教训?

答:落后就要挨打,自强才是出路(或我们要刻苦学习、振兴中华等其他类似内容)

三、“美国的特命全权公使派到世界的那一边(中国)。站在树底下,手里拿着 筐子,等着

接他在树上的伙伴摇撼下来的果子。甚至他还接到训令,万一树上的人和果园的主人发生纠纷,他应当出来调停。”——(美)德涅特《美国东亚外交使》

(1)文中提到的“伙伴”和“果园的主人”究竟是指谁?“果子”指什么?

答:“伙伴”指英法侵略者,“果园的主人”指中国清政府。“果子”指列强从清政府手中

非法夺取的各项侵略权益。

(2)上述材料反映了中国近代史哪一重大历史事件?答:第二次鸦片战争

(3)当“伙伴”与“果园的主人”发生纠纷,美国公使出来调停时,你认为他会维护“果

园主人”的利益吗?为什么?

答:美国不会维护清政府的利益,他只会以调停为名,要求清政府妥协退让,满足英法的侵略要求。因为美国是英法的帮凶,他也想在中国夺取侵略权益。

四、“由于中国人民闭关自守,骄傲自满,19世纪的三次灾难性战争使他们受到巨大的刺

激,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全球通史》

(1)你认为材料中所说的“19世纪的三次灾难性战争”指的是哪三次战争?

答: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

(2)对文中所说的“19世纪的三次灾难性战争”中国人民“反侵略”的斗争有哪些?请列举。

答:林则徐虎门销烟(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太平天国运动中太平军痛打“洋枪队”;左

宗棠抗击沙俄收复新疆的斗争;甲午中日战争中邓世昌等清军将领抗击日军斗争。

(3)针对中国19世纪这种“入侵和反入侵“的斗争,你有什么感想和看法?请说说看。答:中国人民不畏强暴、富于反抗;落后就要挨打,自强才是出路。

五、1876年,左宗棠率清军分三路进入新疆。他采取“先北后南,缓进速战”的正确方针,先收复了乌鲁木齐及附近地区,然后攻占吐鲁番,打开了通向南疆的门户。清军得到新疆各族人民的支持和拥护。进军南疆时,当地各族人民纷纷拿起武器,痛击阿古柏。1877年,阿古柏兵败身亡,清军收复喀什噶尔。第二年,除伊犁外,新疆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

①左宗棠进军新疆采取的军事策略和方针是什么?

答:“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军事策略和方针。

②清军能一路胜利进军,最后收复新疆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收复新疆是自卫战争,得到新疆各族人民的支持和拥护。

③左宗棠收复新疆(除伊犁)有何历史作用?

答:打击了侵略者的嚣张气焰,维护了中国领土的完整。

④伊犁当时还被谁占据?后来是怎样收回的?新疆设立行省是哪一年?

答: 俄国;后来中国通过军事进逼和外交努力,与俄国签订《伊犁条约》,中国政府

收回伊犁地区; 1884年。

六、材料一 “中国欲自强,则莫若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李鸿章

材料二“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

后,访募革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

为中外 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发’指太平军、‘捻’指捻军起义军),可

以勤远略(抵抗外国侵略)。”———曾国藩

(1)你知道材料表述的是什么运动吗?这场运动的目的是什么?

答:洋务运动,为了摆脱内忧外患,实现强兵富国,以维护清朝的统治。

(2)请列举运动中创办的军事工业及民用工业各二个。

答:军事工业: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

民用工业: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写出其中二个即可)

(3)场运动的目的有没有达到?请你举例说明此结果。

答:没有(1分),洋务运动之后的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再次失败,所以洋务运动没有达

到富国强兵的目的。(2分)

(4)你怎样评价洋务运动?

答: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但它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创办了一批近

代企业,培养了一批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客观上刺激了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对西方列强的侵略也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5)洋务运动最终以失败而告终,它失败的标志是什么?

答: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七、1894年慈禧太后六十大寿,清政府忙于庆祝活动。1894年—1895年,外敌入侵,清军

在战争中惨败。针对此事,有人在北京城门上写了一副对联:

“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

(1)“三军败绩”指的是中国在哪次战争中失败? 答:甲午中日战争

(2)“割地求和”指的是清政府签订什么不平等条约?该条约答应割让了中国哪些地方给日本?该条约对中国有什么影响?

答:《马关条约》;(2分)割让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2分)

《马关条约》标志着列强对中国的殖民掠夺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

民地化程度,使中国的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了。

八、材料一:窃闻与日本议和,有割奉天沿边及台湾一省,补兵饷二万万两及通商苏、杭,听机器洋货流行内地,免其厘税等款,此外尚有缴械、献俘、迁民之说。阅《上海新报》,天下震动,闻举国延诤,都人惶骇。又闻台湾臣民不敢奉诏,思戴本朝。人心之固,斯诚列祖列宗及我皇上深仁厚泽,涵濡煦覆,数百年而得此。

材料二:不变法而割祖宗之疆土,驯至于亡,与变法而光宗庙之威灵,可以太强,孰轻孰

重,孰得孰失,必能辨之者。不揣狂愚,窃为皇上筹自强之策,计万世之安,非变通旧法,无以为治,变之之法,富国为先。„„——均摘自康有为等《公车上书》

(1)材料一中,“与日本议和”是指什么历史史实? 答:签订《马关条约》

(2)依据材料二指出挽救民族危亡的办法是什么?答:变法图强

(3)这次“上书”的结果和影响如何?

答:结果失败,但却轰动了全国,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九、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

先生可以救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 ──《独秀文存》 请问:⑴此文首先发表在什么刊物上?当时中国文化界兴起了什么运动?

答:《新青年》或《青年杂志》;新文化运动

⑵“德”、“赛”两先生实际指什么?此口号是谁最先提出的?

答:是指民主与科学;陈独秀

⑶此运动在前期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

倡新

文学,反对旧文学。向尊孔复古的逆流发起冲击。

十、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中国的近代化在艰难中起步。

①中国近代化历程先后主要经历了哪四次重大运动?

答: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或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②这四次运动的代表人物分别是谁?(各举一位)

答:李鸿章、张之洞等;康有为、梁启超等;孙中山、黄兴等;陈独秀、李大钊等 ③这四次运动分别体现了什么样的思想主张?

答:师夷长技(或自强、求富);维新变法(或变法图强,或兴民权发展资本主义); 三民主义(或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或同盟会十六字纲领);民主与科学

④这些思想主张对中国近代化的起步分别产生了什么积极作用?

洋务运动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为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

新文化运动使人们的思想得到一次空前的解放(促使人们冲破封建思想的罗网,探索救国救民的新出路)

⑤从这些思想主张的发展变化,可看出中国近代化的起步有什么特点?

层层递进,由表及里,逐步深入。

(从学习西方技术到改变封建制度再到解放思想,或经济变革到政治变革再到思想文化变革)。

历史诊断:下面是有关辛亥革命的一段文字,请找出4处错误并改正。

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在湖北宜昌发动起义。起义取得胜利后,仅一个多月时间,全国就有十几省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12月,宣布独立的各省代表在南京开会,选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大总统。第二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1912年为旧历辛亥年,历史上把这次革命叫做“辛亥革命”。

错误:改正:错误:改正:错误:改正:错误:改正:

7.营销复习材料分析 篇七

“金属与金属材料”是人教版九年级第八单元的教学内容。本单元共3个课题:金属材料;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其中2、3课题是重点,课题2也是难点,并且配有大量的实验来解决重点和难点。我从学生的生活入手,引入课题,选用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问题,引出其中的化学原理,从而过渡到化学的学科知识上,并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现了新课程“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科学理念。

二、学情分析

通过新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对每个课题的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知识不够系统,掌握得不够牢固,还不能很好地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以及去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和做法。

三、教学过程

四、教学反思

8.营销复习材料分析 篇八

一、历史材料解析题命题特点

1.依托考试大纲,考查主干知识

高考考试大纲规定和指明了高考的考试目标与要求、考试范围与要求,是高考的“指挥棒”。近几年历史高考都是依托考试大纲来命题的,着重考查历史主干知识。历史主干知识主要是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影响较大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等。主要包括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古代中国的经济,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古代希腊和罗马的政治制度,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近代科学技术,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经济结构的变化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思想解放的潮流,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现代科学技术,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20世纪以来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等等。

例如,2016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Ⅰ第40题分别从李龙乾《明清经济史》和《康有为全集》等文献中摘编成材料,考查清代人口增长。清代人口增长属于古代中国的经济这一主干知识。2016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Ⅰ第41题从卢梭《社会契约论》中摘编成材料考查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和发展。

2.突出能力立意,考查学科素养

经过近些年的改革,高考历史命题为有效考查学科素养和学科能力进行了积极探索,完成了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的转变。高考历史命题将对学科素养的考查渗透到了每一个试题当中。高考历史材料解析题坚持能力考查的目标,选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采用概括、比较、说明、简评等史学方法,分析历史事件的背景、原因、作用,评价历史现象,注重考查考生获取信息的能力、综合运用已有知识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究新问题的能力。2017年全国高考考试大纲提出了四项能力要求,它们分别是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及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例如,2016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Ⅰ第41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和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制度构想与实践”拟定一个论题,并进行简要阐述。该题是开放性试题,主要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重点考查考生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3.注重史学思想和方法

近年来,高考历史材料解析题越来越注重引进和运用各种史学思想和方法。如运用了比较史学、概念化史学、计量史学、心态史学、结构史学方法。新课程改革带动了高考的命题改革。伴随着新课程的改革,高考历史命题引进了许多新的史学观念。新的史学观念能够给我们提供多种认识历史事物和历史现象的视角,让我们能从多角度和多方面把握历史事物和历史现象的演变规律。高考历史试题中经常出现的史学观念有全球史观、现代化史观、文明史观、社会史观等。

例如,2011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Ⅰ第41题提供有关西方崛起的材料,让考生阅读材料后分析材料中有关西方崛起的观点。该题就非常明显地考查了全球史观。

二、复习策略

1.注重对历史主干知识的复习

高考历史材料解析题的命题范围一般是不会超出高考考试大纲的。所以,同学们在复习备考时应注重对高考考试大纲中主干知识的复习。

2.注重对材料的解读

高考历史材料解析题中材料所占文字数量比较多,设问一般根据材料设置的。可见,材料在高考历史材料解析题中的重要性。所以,正确地解读材料,获取其中的有效信息就成了关键。同学们在复习备考时,应注重提高和培养阅读材料的能力和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3.打破原有教材体系,在专题的基础上按通史方式进行复习

上一篇:为国运而战作文700字下一篇:大学生对发呆的态度调查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