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教学课题

2024-11-01

小学英语教学课题(精选8篇)

1.小学英语教学课题 篇一

篇一:小学英语课题研究的阶段性小结

小学英语课题研究的阶段性小结

俗话说“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自英语组实施课题以来,各位教师都能按课题的中心、方案、计划,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在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上,做了有益的尝试,由于本人没有及时把大家所做的工作形成书面文字,所以大家对英语组所做的工作也并不了解,今天借此机会向大家做个汇报,由于受发言时间5分钟的限制,所以我只能对英语课题研究的目的、价值、发展的方向做简要的说明,由于本人的水平有限,认识肤浅,如果汇报中有什么不到之处,浪费了大家时间,敬请大家原谅。

本学期我们英语组研究的课题是“创设真实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研究”。在 课题研究的人员分工上,赵小华、陆青华负责学习策略的研究;高来林,王奎霞负责学习方法的研究;戴红玉,张玉莲负责图片,表格,计划等资料的收集;朱蓉,王志梅,柳锡琴负责学习效率、评价的研究。通过学习研究,写教学反思、教学论文以及上教研课的实践(已上3节),我们都能围绕课题展开讨论,对存在的问题能真诚指出,对好的做法做到及时推广,相互借鉴。例如,在与学生的free talk中,有时过于程式化,对话不深入,没有新意,甚至流于形式,激发不了学生的兴趣。又如学生读英语,不注意语音语调,甚至是唱读,对文本的理解不深。学生只能死记硬背,事倍功半。

下面我主要谈谈研究本课题的目的。

由于小学生兴趣广泛、好奇心强、喜欢做活动、爱表现、好模仿。在课堂上勇于发言、敢于开口,但是注意力不容易持久。语言学习本身是较为单调枯燥的,而一味以教师讲,学生听这种教学形式,势必使学生学习兴趣荡然无存。如果英语课堂上运用情境教学法,可以让学生在形式多变的教学中,始终处于兴奋,活跃的状态,这样,让学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学习英语。比如在英语教学所使用的多媒体、录音机等电化设备可提供学生生动直观的形象和视觉效果,刺激他们的感官,产生良好的的兴趣和情绪。培养他们说话的能力,让他们自然而然地感受英语交际的语境。这样不仅调动了学习兴趣,增强了课堂氛围,也丰富了教学内容和便于教师与学生沟通。学生在模拟真实的情境下,才能有话可讲,所学的句型、对话在课堂中才能做到举一反三,这与目前姜堰市举一反三的研究课题,应该说是异曲同工。我们的课题研究中,除了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达到语言的举一反三,即利用教材的单一情境的学习,拓展到生活的真实情境之中,通过不同的场景使学生达到反三的目的。我们还要求学生在情境中做到举三归一得能力,课堂中教师尽可能减少自己“说”的时间,把时间和机会留给学生,让他们通过尝试、探究、寻找等方法发现一些语言现象,教师再通过教师的归纳、总结呈现

语言的规律,最后在实践中让学生学会正确、灵活运用,达到举三归一,这就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研究”。

,实施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重点。创新,就是推陈出新、有所创造。创新能力,就是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学生只有通过主动的学习,在掌握了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才能有所创新。指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在语文、数学以及另外一些基础学科的教学中已经遍地开花、各有见地了。但是在英语教学中(尤其是小学阶段)则未有被广泛地提出,也许是由于这种研究存在一定“难度”: “难度一”: 小孩接触英语的时间非常有限,能够积累下来的知识和概念则更少,在某种程度上还非常依赖老师的讲授;

“难度二”: 英语学习的对象不是自己的第一语言,对于小孩来说,也意味着要寻求另一种语言的内在规律,甚至依赖用语文来思考;

“难度三”: 缺乏学习英语的氛围,学习、交流英语的机会只停留在课堂上,不能做到社会、家庭、学校的和谐统一的教育。

鉴于上述原因,大多数小学英语教师在教学中都可能会走入这样一个误区,即:不敢放手,自已包办。就是说所有的教学内容都由老师自己传授,精于指导学生如何去学,步步为营。长而久之,最终只可能导致学生出现严重的依赖心理,养成不去独立思考的习惯,出现英语学科的“高分低能儿”。当然,我们的课题研究是按年级学段的不同,研究的侧重点也不同,三、四年级的对话教学我们侧重于创设问题情境的教学,五、六年级的语篇教学侧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研究。

首先是怎样创设问题情境?

一是运用多媒体手段,调动学生的视听感官。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模拟表演创设的情境,往往受时空限制无法全部做到,在这种情况下可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来移植情境,形象生动地再现有关对话的时空,做到声像结合,图文并茂,这适合小学生好奇、求趣、求新的年龄特点。教师将学生要学的对话融入其中,会加深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帮助学生在语言与表达对象之间建立起联系,从而调动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更自觉、更有趣的进行英语交际活动。例如:下雨的情景课堂上难以再现,老师预先录下下雨声,再用flash制作成课件,这样让学生先体会下雨时的情景,再跟着课件中的卡通人物学习有关下雨的对话内容,学生会很感兴趣。学生在情景中深入角色,自觉主动实践,又在表演中充分展露自己的才华,在相互评价中体现自我。

二是教唱英语歌曲,学讲英语小笑话、小故事、还有演话剧、童谣、小诗、绕口令、猜谜等等,形成轻松的学习气氛。

不少小学英语学习内容可以用歌曲形式表达,这有助于激发兴趣和分散难点。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融音乐与英语为一体,能帮助学生理解对话,表现情景内容,创设有声语言环境,使学生自然投入。在唱歌过程中,可以根据歌曲内容进行问答或分角色对话,体现歌曲中的交际情景。英语小笑话和英语小故事不仅老师讲,而且要让学生学会讲,让学生从机械、呆板、单调、紧张的学习环境中解脱出来,消除学习疲劳,并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提高学习效率。

三是设计游戏情景,复习巩固对话内容。

在对话复习教学中设计适合儿童口味的游戏情景,是寓教于乐的好方法,能帮助教师把单调乏味的复习工作变得生动活泼,为学生在轻松自然的气氛中进行语言操练创造了条件,使学生乐而好学。

那么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呢?

一、营造民主、宽松的学习环境,是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保证。

英语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不只是师生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过程,更应该是师生之间进行情感交流的过程。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因此在课堂上要为学生创造一种民主、和谐、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注意情感沟通,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应主动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尊重每一位学生,用爱心去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和对学习的热爱。如讲课时面带微笑,对学生热情而有耐心,经常采用诸如“very good.”“well done.”“great!”等肯定和激励性的语言来评价学生。学生答对问题时,要说:“very good.thank you.”学生说错了,要说:“try again,dont worry.” 使学生有成就感,能促进学生积极有效地进行自主学习。

二、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原动力。

兴趣是推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在动力,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有的放矢, 根据教学内容, 创设不同层次的情景, 通过问答、对话、采访、表演等形式, 实施情景教学。还可以开展教唱英文歌曲, 做英语游戏, 进行各种技能竞赛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使学生乐于参与、乐于争先、乐于学习,进而调动起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还可以利用录音、电脑等教学设备来帮助学生学习, 把抽象枯燥的英语知识寓于生动鲜明的形象之中。加深了学生对内容的理解,使学生学习由抽象到具体,由枯燥到形象直观,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提高了学生的听说水平。

总之,兴趣是学习的不竭动力,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秘诀。单一的教学方法是乏味的,即使是一个好的方法,经常用也会失去魅力。作为教师,要多学习一

些教育教学理论和心理学方面的知识,用科学武装自己的头脑,并且要刻苦钻研教材,依据学生的特点,在教学中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在课堂上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条件。

学生只有在课堂上拥有属于自己的时间和空间,才能真正主动地去学习。因此,教师应尽量减少对学生整齐划一的要求,不要对学生的思维活动设置过多的禁区,要真正把学生解放出来。教师在课堂上提出一些探究性的问题后,要留给学生自己思维的空间,不要以诱导或者暗示的方式,把学生的思路限制在自己为他们设计好的模式中,要给他们自主学习的机会。由此可见,学生只有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主宰了课堂,他们才会牢固掌握课本的知识,并且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新的知识。这样一来不仅教师教得轻松,学生也会学的轻松,产生相得益彰的效果。

四、使学生养成主动预习的良好习惯是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关键。在大部分学生的观念中,预习是语、数这类主科应作好的工作,跟英语这一科没有什么关系,其实预习英语不但有助于扫除新课中的知识障碍,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而且有利于知识的系统化和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另外,预习也有助于提高听课的针对性,增强学习效果。再者,预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它是学生独立地获取知识、独立地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不仅提高了上课的效率,也能让学生之间取长补短,获取成功的喜悦,增强英语学习的自信心。因此可以说,预习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一个关键环节。在平时我就要求学生进入校门,要自觉养成读英语的习惯,每天早读时间读英语,这样不仅使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而且使学生自觉养成了学习英语的好习惯,进而学生也养成了主动预习功课的好习惯。

古语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新时代要求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更要会学,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

总之,英语教学一是要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爱上这门学科,爱上你这位教师,从而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境界,学生的自主学习就不是一句空话。教育家叶圣陶说:“教是为了不教。”“不教是为了养成学生有一定的自学的能力。”就充分说明了这个道理。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只要我们积极主动地去解放学生的大脑、双手、耳朵、眼睛和嘴巴,为他们提供主动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努力为他们创造主动学习的机会,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就会逐渐提高。篇二:小学英语实验课题总结

《巧用“故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研究》课题总结

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是小学英语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而故事是伴随着儿童成长的,它对于发展儿童的语言,培养儿童的想象力有着很大的作用。在国外的第二语言和外语教学中,讲故事是被广泛运用的教学技巧。我们不难发现,几乎所有的小学生都是忠实的“故事迷”。为了听懂故事、读懂故事,孩子们会好奇地、有目的地去学,去听。每当学生听懂了、读懂了就有成功感,满足感,同时也就提高了孩子们学习英语的兴趣。目前,我国的儿童英语教学也把故事引入了课堂,在教学中得到了充分地运用。故事教学法是通过故事来完成教学和达到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它具有一定的现实性与可行性。这种方法可以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有效提高教学效能。在实施课题研究以来,我们课题组成员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重视学生潜质。学生智商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但每个学

生都有其自身优势。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辩证的思想看待学生,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深挖不同层次学生的潜质。教师特别要尊重学生由生活经验引发的思维,坚持“思维无禁区论”,视学生为自主的人、发展的人、有潜力的人,最大限度地调动其潜能,促进自身的主动发展。

2.了解学生。通过各种调查了解学生。走进学生的生活去了解他们,体验他们的欢乐与忧愁。通过各种调查了解学生学不好或厌学

的原因是什么?在充分了解情况后才能对症下药,才能在课堂上运用合适的教学方法,从而改变学生的消极情绪,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恰当地评价学生。我们在课堂上要运用鼓励性的语言评价学生,树立学生的信心。通过和蔼可亲的态度,亲切的眼神,鼓励性的话语,让学生感觉到老师对自己的信任与器重,使学生消除紧张的心理情绪,鼓足勇气,积极思索,增强自信心。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4.故事教学前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准备好教具,如头饰、图片、课件,还要布置好教室,给学生创设一个故事学习的最佳环境,让学生有亲临其境的感觉。

5.选择合适的故事进行故事教学。选择故事时,要多重考虑年龄、学英语时间的长短、单词量的多少,还要考虑故事的情境是否合适孩子们学习新的词句。故事的内容、词汇和句式不能太难,太难学生听不懂;篇幅不能太长,太长学生很难背诵下来;还要生动有趣,不生动就不能称为故事,就不会对学生产生吸引力;而富有寓意的故事常能促使学生思考,激发讨论。故事还要能结合所教的内容。要注意故事中是否含有有趣的角色。

6.合理恰当地运用肢体语言。学生才刚开始接触英语,要让他完完全全地听懂一个英语故事,听懂每一句话,是有一定难度的。这时候,教师就得依靠肢体语言去阐释,通过各种丰富的体态语言,学生才能在看、听和感觉基础上大致理解这个故事。

7.详细讲解。学生在整体感知故事之后,对故事有一个基本的轮廓。这时教师再详细讲述整个故事。在讲述中,教师要采用各种方式方法,让学生充分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而不是教师一人讲,学生被动的接受。可让学生表演故事中角色的动作或模仿声音。可在关键词句出现的地方,停下来让学生猜测词义或句意。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情感互动,让学生全身心融入故事之中。

8.定期开设英语活动课。在活动课中,尽力做到结合教材,贴近日常生活,巩固知识,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我们在教学英语活动课时,注意贯彻一个“活”字,老师当好导演和指挥者,要善于驾驭课堂,要把故事融汇到教学中去。英语活动课能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的竞赛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做到了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9.开设英语兴趣小组。在学校开设英语兴趣小组,利用周四和周五下午第三节,作为英语兴趣小组活动时间。小组通过听故事、讲故事、排练英语小短剧等丰富多样的活动,让学生感受学习英语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其次,我们还创办英语角,校园英语故事广播,english party 等,给学生提供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机会。在课外,英语教师与学生见面,均用英语与他们交谈,鼓励他们大胆开口,并要求学生之间也尽可能多地用英语进行交流。

10.多种教学手段有机结合。若长期只使用某一种教学形式或手段,学生的学习兴趣会明显下滑,会感到索然无味,产生厌上英语课的倾向。为防止学生产生厌烦心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

据教材内容,根据学生实际,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让学生愉快地、主动地、积极地参与到故事活动中去。比如,在实施故事教学时,也采用游戏教学法、任务教学法、竞赛法等。让学生保持新鲜感,使他们上完一节课后,心里想着下一节英语课老师要上什么新知识呢?有什么新花样呢?这样,学生带着欲望去学习,求知欲加强,注意力更集中,便能学到更多的语言知识,并能交际使用。

在我们整个研究活动中我们不难发现故事教学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运用英语的意识和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也具有情景真实、而且便于组织和实施。作为小学英语教师,我们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多多运用故事教学法,充分体现“用中学,学中用,学以致用”的新型教学理念,巧妙地运用故事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这必将推动我校英语教育的全面进步。今后我们将继续做好故事教学研究工作,在新课程推进过程中,大胆创新,努力探索,构建和谐的学习环境,促进学校教育工作的全面发展。

篇三:小学英语词汇教学课题研究阶段小结

小学英语词汇教学课题研究阶段小结

发表日期:2008-12-22 23:01:48 出处: 作者:wangjinxia 发布者:

wangjinxia 点击量:

876 在学习中成长,在摸索中前进 ——《中英组英语词汇教学课题研究》阶段小结

词汇是语言的三大要素之一,是语言的建筑材料,掌握并积累词汇是语言学习的基础。随着英语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小学生所需掌握的词汇量也迅速增至六、七百个,这对于初学英语的小学生来说是有些难度的。为使英语词汇的学习更有效,英语学科开展了英语词汇教学的课题研究。本学期是我们实施研究方案的第二学期。一学期来,在领导的支持下,各英语教师的努力下,通过学习有关文献书籍资料,学习其他实验学校的典型示范等,从中学习并吸取别人的经验,切合本校实际开展课题研究,初见成效。现总结以下几点:

1).立足课题组成员现状,积极进行理论学习。

理论是学习、研究的指路灯,所以我校英语教师非常注重学习,在每周的教研活动中便在一起学习讨论《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再一次明确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目标及基本理念。同时还学习了李静纯

老师的《英语听力词汇量与阅读词汇量——词汇研究调查 报告》,包天仁教授的《四位一体教学与小学英语》等等一些词汇教学的专著。用扎扎实实的理论来武装自己,引导英语课的教学。2).认真开展听课评课,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本学期每周开展一次课题组的教研活动,就词汇有效教学展开听课、评课活动,深化组内研讨,积极思考、探究适合词汇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充分体现全新的教学理念,努力改革学生的传统学法。英语教研组的老师能够坐在一起,交流教学中的困惑与难点,交流彼此的教学心得,通过互相的切磋,共同探讨教学难点与重点,特别是对于突破词汇教学的难点常常各抒己见,在平行班之间开展磨课。观察不同教学方式带来的不同效果,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分析最有效的教学方案。学生得益的同时,老师也逐步提高了词汇教学的能力。3)、了解学生发展动态,测评研究效果。

经过一学期的学习,三年级学生已经对比较明显的辅音字母的音标有所感知,如:p【p】,t【t】,h【h】等等。并能利用旧单词,根据读音,寻找相应的字母,对新单词进行填空。这个过程,无疑让学生初步感受到了单词拼读的神奇。四年级学生能够熟练地进行辅音和元音的拼读及音节的分解。这对学生辩别单词的发音,纠正单词的发音提供了有效地帮助。学生们也正在逐步学习字母组合的发音规则,学着自己用音标组词,读词。总之,学生的学习更有热情,学习效果也更为理想。

4).反思与困惑:

课题研究刚刚开始迈出第一步,我们所做的工作也只是在进行摸索尝试,同时也面临着许多的困难。比如在研究课中,人人都能把词汇的有效教学放在第一位,想方设法地为学生搭建拼读的桥梁,把他设计成本课的亮点。但在平时的教学中还不能持之以恒地进行音标拼读法的教学。俗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英语作为学生的第二语言,确实

需要不断地重复,可在实际教学中,没有这么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做专项训练。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还要不断克服新的困难,找到训练的突破口,把词汇有效教学进行到底。实践证明,传统教学中,靠讲解和机械操练掌握词汇的方法是不行的。尤其在当前中、小学英语脱节,词汇量大,教学任务重的形势下,我们更应注重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我认为我们应做好下列几点:

(1)、重示范。在教单词时,要求教师自己示范到位,发音清晰,讲解发音要点。同时培养学生认真听,专心看,积极模仿的好习惯。听清后再跟说。确定学生大都听清,模仿正确后,再出示单词卡片,以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对直观的单词配以图片、体态语帮助学生理解。顺利完成音——形——义的逐步过度。

(2)、重情景。单词是构成语言的三大要素之一。人类思维活动是借助词汇进行的。人类思想的交流也是通过由词构成的句子来实现的。没有词汇任何语言都是不可想象的。因此单词具有语言的意义,应在特定的语境中引出,这样既便于学生理解,印象也深刻。

(3)、重迁移。在教学中我们应提倡“新旧贯通”或叫“相互迁移”。其实这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法,如:

pen----pencil-----pencil-box , day----today----monday----tuesday----yesterday, all---tall---ball----small 等等。

(4)、重趣味。英国著名语言家 埃克斯利说:“教英语的最好的方法就是能引起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那种方法。”我们在单词教学中不能一味让学生死记硬背,而应尝试运用多种形式巧记。如采用儿歌、猜

谜语、简笔画等形式。

(5)、重运用。学习单词的目的是为了运用词汇,并能正确运用到笔头表达之中。在英语教学中创设一定的语言情景,使学生宛如置于一种真实的语言环境中,就能使学生自然而然使用所学习词汇来表达他们的思想感情,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篇四:小学英语课题实验小结

小学英语课题实验小结

泮境中心小学 何晓红

本学期,我们的课题研究还是秉承上学期的方向

和目标,进一步深化课题,做好每一个英语教学的课题,有目的性的针对一些难题,共同攻克,共同探讨,在一定程度上取得很好的效果。

为了做好课题研究,我们努力做课堂组织教学调研,课堂活动效果调研,课堂口语实践调研和英语教师常规工作调研,通过一学期的努力,我们的英语教师自身的素质大大提高,特别是英语责任感有明显的突出表现,认识到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性。

小学英语重在培养学生的习惯,重在培养学生的英语初步能力,课堂的学习非常关键。那么如何来开展“语篇”的教学,也是一个新的,有挑战性的问题。我们说“学习无止境,法无边界”,那么语篇的教学也是一样的,上好一节课的关键在于语篇的设计,语篇的设计直接关系到你整堂课的活动,所以把握好语篇的教学,有利于课堂活动的开展,对学生的“激趣”也会起到积极的作用,那么这就要求我们的英语教师要做个有心的人,多出“golden touch”.一、首先要把握好整本书的框架,结合本班的学生实际情况。

我们现在用的是闽版小学英语课本,很多内容都是比以前的外教版有所提高,特别是单词量的提升。再一个是这本书的设计是有点偏向城市化的学生,对于我们的农村的学生来说有点过意强求,所以把握好一节课的语篇很关键。

二、重点、难点要突出。

外语语言的学习就是要突破难点,掌握重点,对于外语的语篇来说,就是要学生学会一种实际的交流能力,那么单词的教学就是一个首要的重点,也是一个语言的奠基石,那么是不是这样就可以搞一刀切?干脆都教单词,再来教句型,我认为“还是智者见智,仁者见仁”,各有所长,也有所短。接着句型教学也是一个重点,它是语篇的主要单位,有些句型还是个关键的中心思想。把握好这两个重点,那么接下来就是出破难点,就是我们的语篇。语篇它是实际使用的语言单位,是交流过程中的一系列连续的语段或句子所构成的语言整体,所以要让学生做到这一点切实是一个很大的难题,有时我们的教师都很难表

达语篇思想,更何况小学生。所以突破难点是我们教学的最终目的,这就要求我们的老师做个有心,帮帮孩子们多练,多说,多听,给出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融入一些人文,历史,环境,游戏等有趣的活动来帮助他们提高英语的思维能力。

三、设计好课堂的教案,要简单,有效。

对于小学的英语学习来说,目的都是写一句,学一句;学一句,说一句的教学模式比较多,重点在于语言的模仿和听,越简单,越好。那么我们的教案也不要过于太复杂,复杂不利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和掌握,最有效的教案就是简单,学生的活动量大,突出重点和难点。可以是本课的一段对话,或者是一段歌曲,或者是一段chant,以这个点为中心,开展课堂活动,一节一个语篇交流,一次一个情景活动,既可以让学生专注一个点,也可以让学生感觉学习的轻松有趣。

四、让学生多说,多表达,但有时“听”总比“说”好,听也不可忽略

语言的教学重在实践,语篇的教学目的就是为了给学生创设一个锻炼的机会,一节课要尽可能的让学生来说,不管说对,还是说错,说出来就是最棒的,只有说出来才会进步。那么学生说错了怎么办?好办!就是让学生听,听录音文本,看多媒体的实况对话,因为只有听才能让学生知道他们错在哪里,让后及时改正。

五、要有一定量的课外练习。

语篇的教学还包含语言的书面表达,英语书写也是学生的一个学习重点,一定量的练习是有助于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也是一种印记式的背单词。

六、兴趣是学习的动力。

很多老师都知道,兴趣是小学学习英语的催化剂,也是最有效的学习动力,把握好语篇的兴趣要点非常关键,这就要我们老师多出个心眼,找找语篇的兴趣点,只要把语篇的兴趣点找出来,一堂课就会很热闹,很有学习的氛围。

总的来说,小学英语的语篇教学不是一下就能够做的很好的,而是要靠平时的点点滴滴,语篇量的积累,这个积累是要有时间和信心的,只要我们能够做个有心人,多出个心眼,多激发学生的兴趣,一 定会很好的效果的。

篇五:小学英语课题研究阶段性小结

学习自然拼读法阶段性小结

《英语拼读技巧》最大的优势之一是把那些对孩子来说非常繁琐的、特别难记的拼读规律简单化了。例如:在英语单词中,有的辅音是双写如:better,而有的英语单词是单写如:peter。这很容易给学生造成记忆上的混乱,生词多了就记不清楚了,应该单写的拼成双写,应该双写的拼成单写。但是学过拼读法后,学生不需要死记硬背后面的辅音是双写还是单写,只要听到单词的发音就能马上判断出应该单写还是双写,因为所有的拼写都和发音有着直接的关系。学生只要听到这个单词前面的元音发基础音(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讲的闭音节),单词后面的辅音就双写,如:pepper。如果这个单词前面的元音是字母音(字母音就是发5个元音字母本身的音),单词后面的辅音就单写,如:paper。英语拼读技巧中还有很多类似这样的拼读规律。

一旦学生发现掌握复杂的拼读规律并不难,他们就会增强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学生找到了自信,也就找到了自我。

英语自然拼读学习的六阶成功法

第一阶:建立字母与字母自然发音之间的直接联系。

第二阶:能够成功拼读元音+辅音(辅音+元音)。如:c-a ca a-t at 第三阶:能够成功拼读辅音+元音+辅音。如d-o-g dog 第四阶:能够成功拼读双音节或多音节单词。如sw-ea-t-er sweater 第五阶:能够听音辨字,即听到单词读音就能拼出该单词。第六阶:单词量大量扩充,能够阅读英语文章。1.自然拼读法的第一步是掌握二十六个字母的读音(letter sounds).其中五个元音字母(a, e, i, o, u)发两种音。

2.第二步是进行单元音字母的拼读练习,如: sam, cat, mat, 等等.

3.第三步, 是固定读音的单词 : the, a, is, to, have 等.4.第四步,是一个单词里有两个元音时,前边一个元音发字母音,后边一个元音不发音,如: make, made, sea, five, nine, road等等.

6.第六步,是特殊读法:

单音节词,以元音结尾,这个元音发字母音. 如: me, hi, go 等等

irregular: ar(car), ay(hay, may, say), igh(high, night, might), ew(new), er(sister, brother), ur(burn, hurt), ir(girl, fir, firm), or(horn), eigh(eight), oi(oil, boil), oy(boy), ow等有其特别的发音.c 和 k 在一起时,发一个音: quick, black等.小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开始阶段就建立英语字母代表发音的观念,加上适当的练习,使学生遇到生词的时候,就可以张口念、出声读,这对学生将来的学习是很有帮助的。因此,通过自然拼读法来培养学生的拼读、拼写以及阅读能力是可行而且必要的。然而,英语单词中还有不少不规则的情形, 如have, some, do等。故教师不应过分强调读音的规则性,以免误导学生。

2.小学英语教学课题 篇二

“课题学习”是将探究学习的方法融入数学教学中, 使教学变成学生自我摸索、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 是一个交流、探索和合作的过程, 学生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并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课题学习”的目标是强调数学知识的整体性和综合运用, 强调数学知识和其他学科的联系, 强调课题问题解决过程中学生的自主探索。

小学数学为了促进学习的分层次进行, 人为地将数学知识划分为多个层次的学习, 如在“数的加减运算”的学习过程中, 分为1—5的加减法、6—10的加减法、20以内的非进位加减法等, 这些知识在实际生活中是综合利用的, 因此要通过联系实际生活, 挖掘生活中的素材, 组成综合性的课题学习, 促进小学生数学知识的综合运用。

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运用“课题学习”的策略

1. 搜集生活素材, 设计综合性课题

数学是源于生活的, 数学知识的学习是用来解决生活问题的。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是关于生活中一些数字和图形的基本认识, 在生活中基本能够找到数学知识的原型, 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地搜集生活素材, 设计综合性课题。例如, 图形的面积学习后, 教师根据生活中的素材设计综合性课题。李奶奶有一块长方形的地, 长12米, 宽5.7米, 要种西红柿, 需要给地面铺地膜, 需要买多大的地膜?商场的地膜有两种规格, 一种是长24米, 宽12米的, 一种是长3米, 宽1.5米的, 每米地膜的价钱相同。请问买哪一种地膜最省钱?李奶奶担心小鸡、小狗进入地中把西红柿破坏, 需要为长方形地围上栅栏, 栅栏需要每5cm插一根, 请问需要多少根栅栏?在这个基础上, 还可以设计需要买多少种子, 以及栅栏一边靠墙等问题。在这个课题学习中小学生需要综合运用数学知识, 同时需要了解西红柿种植、土地保暖等其他学科的知识, 促进学生的综合学习。

2. 发挥学生在课题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课题学习”模式是新课程背景下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 是与新课程要求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相吻合的。课题学习的课堂不再是教师支配的课堂, 学生不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 不是活动的被动参与着, 而是自主的学习新知识, 自主进行知识建构。在教师的引导学生学生开始认识盒子的形状, 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圆形。考虑到这部分内容虽然是新内容, 但是有很多小学生已经能够根据生活经验进行准确识别, 教师采用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教师随机选取盒子, 由能够准确识别的学生来介绍盒子, 并且要说明怎样辨别盒子的形状, 怎样画这样的图形。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借助同伴共同的数学知识促进了学生个体的学习。在此基础上, 教师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将所带来的盒子根据形状分类, 看哪一组分得又快又准确。学生借助生活中的材料, 在情境中愉快地体验数学知识、认识数学知识、运用数学知识, 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学习。

3. 联系生活实际, 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展开课题探索

小学生的生活中每天都发生着不同的数学案例, 这些案例有的引起了学生的注意, 有的没有引起学生的注意。这就要求教师要根据内容的需要, 设计课题的时候, 让学生在实验中展开关于数学知识的探讨。例如, 在学习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学习后, 教师组织学生展开关于图形的实验。第一个实验是将一张硬纸面纸卷成圆柱形和卷成三角柱形来测试其不同的承受力, 通过在上面放中华汉语字典来计算两者的承受力;第二个实验是想办法改变一张报纸的形状, 看哪种形状的报纸承受力最大;第三个实验是改变物体的形状, 有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 物体的各点连接设计为活动点;第四个探索是找寻生活中的图形, 并说明原理, 学生找到自行车, 火车各车厢的连接, 装油的圆筒, 三角形的房顶等, 在不断地发现过程中, 不断地探索新知识。这些实验学生都可以在生活中和同伴展开, 而这些实验中往往又蕴含着多方面的知识原理, 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 感受着数学知识, 也激发着学生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促进知识的综合运用。

综上所述, “课题学习”是将学生的学习过程转变为一个“微科研”的过程, 引导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探索和合作, 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旨在将数学学习的过程由机械运算向知识综合运用和探索转化, 将学生的思维由唯一性向多维性发展, 促进创新能力的提高。在这个过程中, 需要注意综合课题的有效性和开放性, 学生的自主参与性和生活案例的实践性。

参考文献

[1]游安军.外国小学数学“课题学习”的设计思想[J].湖南教育 (综合版) , 2001 (24) :36—37.

3.小学数学教学研究课题之一 篇三

【关键词】 小学数学;空间观念;意义;培养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7-0-01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总体目标指出:“让学生通过经历探究物体与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和变换的过程,掌握空间与图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丰富学生对现实空间及图形的认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在数学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是新理念下数学教学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学生应具备的一种基本数学素质。

1 空间观念的教学意义

1.1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理解和把握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

儿童最先感知的是三维世界,是“空间图形”。人们认识周围世界的事物,常常需要描述事物的形状、大小,选择恰当的方式表述事物之间的关系。直观图形、几何模型以及几何图形的性质是准确描述现实世界空间关系,解决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各种问题的必备工具。因而“空间与图形”的教育价值首先表现在使学生更好地认识、理解和把握生存空间。

1.2帮助学生获得必需的知识和必要的技能

“空间图形”在继承和发扬传统几何课程优势的基础上,在各个学段都增添了图形与变换、图形与位置、操作与探索的内容,并提出了具体的学习目标,这为学生适应社会生活和继续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空间与图形”教学的内容、情境、方式等对于学生形成空间观念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1.3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空间观念是创新思维所需的基本要素,与数学其他分支相比,几何图形的直观、形象为学生进行自主探索、直观表达、动手操作、大胆创新活动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作为一种直观、形象的数学模型,它在诱发学生的直觉思维、增强学生的好奇心、发展学生创造想象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无论是对周围环境、实物和模型的观察、测量,还是有关观察、操作、猜想与设计,都需要学生亲身参与、亲手实践,其实践能力、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都将在自主探索和实践的过程中得到提高和发展。

1.4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空间图形”在联系现实世界、构建直观模型方面,具有其它分支或学科不可比拟的优势。“空间图形”的教学,不仅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观察、操作、想象和分析推理能力,而且能让学生积累多角度认识图形和刻画现实世界的经验,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领悟数学的思想方法,感受数学推理的力量,发展空间观念、合作意识、学习情感和创新精神。

2 小学数学培养空间观念的方法

2.1联系生活实际,培养空间观念

在现实的生活情境中丰富学生对空间与图形的认识,组织学生通过对现实空间中物体的形状、大小及其所处方位的感知,对物体的视图的初步认识和常见的平面图形的了解,积累丰富的几何事实,以帮助学生理解现实的三维世界,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激发学生学习几何知识的兴趣。例如:在教学“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认识”中,教师应从学生熟悉的实物,如篮球、乒乓球、粉笔盒、牙膏盒等常见物品中选取素材,鼓励学生进行观察、触摸、分类等活动,形成对有关几何体的直观感受。

2.2操作感知,形成空间表象

小学生的思维处在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阶段。直观与操作在学生几何概念形成过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操作的时,视觉、触觉、听觉等多种感觉器官共同参与,有利于空间观念的形成。因此,学生在学习几何知识时,要从具体事物的感知出发,获得清晰、深刻的表象,再逐步抽象出几何形体的特征,以达到形成正确的概念。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让学生多通过看一看、摸一摸、量一量、剪一剪、折一折、摆一摆等一些实践活动,并把知识内容与空间图形统一起来,建立几何概念,促使学生形成空间表象。例如:在教学“长方形的周长”时,先让学生用4根小棒(长9厘米的和长6厘米的各两根)摆一个长方形;再用手摸一摸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明确这个长方形的周长就是围它一周的4根小棒长度的和;最后让学生探索算法。这样就形象地理解了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培养了学生空间观念。这样的教学,不仅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了空间观念。而锻炼了学生手与脑的协调能力,开发学生智力。

2.3观察比较,培养空间观念

在培养儿童观察力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不仅观察事物的表面现象,而且要透过现象,找出事物的本质;认识到一个物体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所看到的图形是不同的,从而逐步形成对实物与平面图关系的一些初步看法,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空间观念。教师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学具,通过这些简单的观察、比较和实验,不断认识、了解和把握实物与相应的平面图形之间的相互转换关系,在切身感受和体验中建立空间观念。例如:在教学“观察物体”时,组织学生分小组到操场上选定一个建筑物,让学生站在不同角度看这个建筑物,体会从不同的角度看同一个物体时,所看到的形状的变化,并用简单的图形画下来。这样的活动学生接触多了,二维和三维之间的转换就会越来越灵活自如,空间观念就可以不断地生发并逐步形成。

2.4识图画图,发展空间思维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是小学阶段认识图形教学的核心,因为感知的积累才能形成表象,而表象的再现是识别图形的依据,学生只有掌握了图形的基本特征,才能正确分辨各种图形的本质区别。在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中,进行变式训练是主要途径。因为变式训练能使学生更好地区分出哪些是本质特征,哪些是非本质特征,从而形成正确、清晰的表象。这样通过不断变式,引导学生分析、比较各图形之间的相互联系,可使学生形成正确表象,有效发展空间观念。

3 结束语

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在实施新课程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教学中,我们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排除学生在学习中的心理干扰,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协调活动,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使具体事物的形象在头脑中得到全面的反映,以促使学生对几何形体特征的深刻认识。

参考文献:

[1]蓝志辉.在操作体验中发展小学生的空间观念[J].江西教育,2013(11).

[2]林革.加强几何教学创新培养初步空间观念[J].陕西教育,2014(5).

4.小学英语教学课题 篇四

申报·评审书

课题类别 X XX 市立项课题

学科分类小学体育

课题名称 :

小学小班化体育教学策略研究

课题负责人: : XX

XXX X

负责人所在单位 X XX 市 市 X XX 小学;X XX 市 市 X XX 实验学校

填表日期 20**年 年 2 2 月

拟结题时间 20** 年 2 12 月

X XX 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制

20**年 年 1 1 月制

填表说明

1、申报人不需填写“编号”和“课题类别”。

2、本表用计算机打印或钢笔认真准确地填写,一式

四份。

3、本表须经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领导审核,签署明确意见,承担信誉保证和管理职责并加盖公章后方可上报。

4、XX 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联系方式:

办公地址:

邮政编码:

联系电话:

电子邮件:

网 址:

一、课题研究人员基本情况 主持人姓名

性别 男 民族 汉 出生年月 1975 年 5 月 行政职务 教科室主任 专业技术职称 小学高 级教师 研究 专长 体育教学 最后学历 本科 最后学位

工作单位 江苏省 XX 市 XX 小学 联系电话

通讯地址

邮政编码 2

电子信箱

课题组 核心成员基本情况(限填 0 10 人,含主持人)

姓名 专业技术职称 工作单位 研究专长 在课题组中的分工情况 XX 小高 XX市学科带头人 XX 市 XX 小学 体育教学 主持课题全面工作 XX 中高 XX市学科带头人 XXXX 实验学校 教学方法 课题副组长 小学小班化教学方法研究 XX 高一、(研究生)

XX 骨干教师 XX 市朱林中学 教学评价 小班化教学评价研究 XXX 小高、XX 市教坛新秀 XX 市尧塘小学 教学设计 小学小班化教学设计研究 XXX 小高、XX 市骨干教师 XX 市白塔小学 教学方式 小学小班化学习方式研究 XXX 小高、XX 市骨干教师 XX 市薛埠小学 教学资源 小学小班化场地设置研究 XXX 小高、XX 市骨干教师 XX 市城西小学 教学资源 小学小班化器材设置研究 XXX 小高、XX 市骨干教师 XX 市建昌小学 教学评价 小学小班化教学评价研究 XXX 小一、XX 市骨干教师 XX 市 XX 小学 教学设计 小学小班化情境设置研究

课题主持人曾担任过哪些教育科研项目研究,完成情况如何 课题级别 课题名称 批准时间 课题中的分工 完成情况 省级 《模块教学视野中体育教学设计与实施策略的研究》

2007.9 编号BPA050033-90 核心成员 已结题 获一等奖 省级 《小学体育主题单元教学设计的研究》 2006.2 编号c-b/2006/02/006 副组长 已结题 市级 《小学排球校本课程主题单元教学设计的研究》 2007.11 主持人 科研成果获省市一等奖 省级 小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2005.8 核心成员 已结题 发表或出版的主要论文或著作 论文或著作名称 出版部门或发表报刊 日期 《“阳光体育”拒绝“行为艺术”》 《中国学校体育》刊首语 2007 年 7月 《体育课堂教学低效现象分析及纠正》 《体育师友》 2007 年 3月 《农村小学体育教学常规的现状与对策》 《XX 教师教育》 2007 年 5月 《农村小学有效实施“体艺 2+1 项目” 《XX 教师教育》 2009 年 1的建议》 月 《以“研训一体”为依托,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教师教育》 2009 年第五期 《垫球启蒙——双手直臂接球教学片段设计》 《体育教学》 2009 年 6月 《体育学科教师集体备课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体育教学》 2009 年 7月 《体育器材管理的小建议》 《中国学校体育》 2009 年 8月 《生命关怀视野下基层残疾运动员训练与管理策略研究》 XX 市中小学体育论文评比一等奖并集结发表 2010 年11 月

二、课题设计论证 1 1、选题:本课题研究现状述评、选题的意义和研究价值。2 2、本课题的研究目标。3 3、本课题的研究内容。4 4、本课题的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5 5、本课题的研究方法。6 6、本课题的研究思路和实施步骤 7 7、本课题研究基础:已有相关成果,主要参考文献(限填 0 10 项)。(请分 7 7 部分逐项填写,限 0 3000 字内,可附页)

一..选题:本课题研究现状述评、选题 的意义和研究价值 1.本课题研究现状述评:

上世纪 80 年代,美国的部分州开展了缩小班级规模的实验。1999 年开始,美联邦政府正式启动庞大的“缩小班级规模计划”,其中以田纳西州的 STAR 计划和威斯康星州的 SAGE计划最为著名。在我国,1996 年上海率先进行小班化教育实验研究,1997 年北京、成都、南昌等地相继展开。

西方国家从教育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等视角进行研究,主要集中在小班化教育与学生学业成绩的关系和小班化教育与学生情感态度的关系等方面。在班级规模与学生学业成绩关系方面,研究发现小班化教育有利于学前班到小学三年级学生提高学业成绩。但关于改革的成本计算与政策的制定、改革导致教师质量下降与教师分配不均、小班教师低效的教学策略、教学质量与教育公平等问题还存在争论。

我国 1997 年 9 月上海率先开始了小班化教育的首轮试点,总的发展趋势是要逐步实现教育的个性化和个别化,研究形成了《小学小班化教育教学指南》等教材。台湾小班教学改革的实验始于 1998 年,班额数控制在 35 人以下,并大力提倡适应化、多元化、个别化的“小班化精神”。

南京小班化教育改革于 2001 年 5 月正式启动,14 所小学作为“小班化”教育的首批试点学校于当年秋季正式招生。2005 年又在 8 所初中学校正式启动。今年秋季又新增 30 所小班化学校(小学 20 所,初中 10 所),目前南京共有小班化小学 91 所,小班化初中 26 所,城区有四成小学改为小班化。

大连市西港区 2008 年明确了以小班化教育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战略思想,并总结出:“微笑每一个,健康每一个,智慧每一个,创新每一个,高尚每一个”及“关注每一个”的“5+1”小班化教育模式,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

总之,国外教育更多的是对小班化教学的教学环境、教学策略、教学管理等方面进行的研究。国内的研究集中在“小班化教育”的师生关系、课堂组织形式、课堂教学评价、小班化的网络教育和资源配置、小班化教育与课程改革、小班化教育与研究性学习等方面。这些研究成果,对于研究我市的小学小班化体育课堂的打造,探索小学小班化背景下体育课堂的的实践范式,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的支撑。

概念界定:

◆小班化教育:

小班化教育(Class Size Reduction,简称 CSR),是指减少班级人数,缩小班级规模,降低师生比例,有利于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业成就的提高。源自美国在上世纪 80 年代的缩小班级规模实验。2001 年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实验研究会给“小班化教育”的定义是:以促进青少年学生既全面又个性的发展为目的,在缩减班级学生规模的基础上,通过对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实施过程、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等的改革而形成的一种班级教学活动形式。

◆小班化体育教学:

班级学生数在 30 人以下(包括 30 人),按一定计划和大纲进行的有目的和有组织的教育过程。体育教学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其任务是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技术与技能,有效地发展学生身体,增强其体质,培养其道德意志品质。它是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形式,是体育目标的实施途径之一。

◆高效课堂教学:

所谓“高效课堂”就是用尽可能少的时间获取最大教学效益的教学活动。开展“高效课堂”的教学,其指导思想归纳起来就是两个减轻两个提高: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提高教师教学效益,提高学生学习效益。最终达到提高学校整体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

◆有效策略:

有效策略主要涉及下列二个词:

◆ “有效”是指受教育者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受教育者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育者有没有完成任务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受教育者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得好不好。如果受教育者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育者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的教学活动。

◆ “策略”是指教育者为实现教学目标或教学意图而采用的一系列具体的问题解决行为方式。

2.选题意义及研究价值:

近年来我市学生人数的锐减,教师数持续增长,少数学校班级学生数已经自然减员至 30人以下,小班化教学业已逼近我们的教育现实。20**年 1 月我市教育局结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提出的:“深化课程与教学方法改革,逐步推进小班化教学”的要求,决定在我市开展小班化教育的改革试点,我们通过网络检索和查阅相关资料,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关于小班化背景下体育课堂的研究目前还基本处于空白。课题《小学小班化体育教学实施策略研究》正是以此为契机,一群年轻的探索者准备以十分高昂的斗志积极加入到探索小学小班化体育课堂教学的践行之路。因此,本课题研究的价值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⑴关注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 改变传统的大班条件下授课由于学生人数众多,教师不能照顾到学生的个别差异,不便于因材施教等诸多不利。小班化体育课堂将更加突出师生、生生的互动交往,教学空间更加灵活多样,课堂场地和器材使用布置充满生机,学习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大提高。小班化教学较之以往,从教学准备、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到教学评价等各个教学环节进行了综合性的变革,体现了“关注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的理念。

⑵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 小班化教学模式在保留传统班级授课制的优势的同时,更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关注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差异,着重于学生的个性化培养。由于小班化在教学时间和空间上的优越性,体育课堂教学变得可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来进行更贴切的设计,如同服装设计的度身定做。小班化体育课堂教学对学生个体受教育的机会更加充分,体现了教育上的人文关怀。因此,单纯学生人数的削减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小班化教育,小班化教育的核心在于实现以人为本,这是与传统班级授课制相比较所表现出来的最大特点之一。

⑶极力打造小班化高 效体育课堂 课堂教学目前仍然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教学的主阵地,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对学生的学习

和成长,对学校的办学质量和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

①理论价值:通过研究提炼出在小班化体育课堂教学的基本理念和基本要求,从而为提高小班化体育课堂教学的效率提出一些理性的认识和思考; ②实践价值: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努力使我市的体育课堂教学进入一个高效、和谐、健康的运转模式,进一步彰显小班教育教学的优势。

⑷促进角色转变和研究成果共享 小班化教育有利于实现教师角色的转换,使教师由单一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教学情境的设计者,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实施小班化教育,教师首先必须树立“学生主体”意识。其次,教师必须树立服务意识。教师应全心全意地服务于学生,服从学生的发展、需求,更新教学手段,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提高教学质量。第三,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于引导学生积极探索,有效地组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求知、求新、求真的探索精神。第四,教学过程是师生的互动过程,双方共同学习探索,发现规律,教学相长。通过研究,我们必将探索出一条适合小班化的教学模式,以一反三,推动学校其他课程的小班化研究进程和力度。我们的体育高效课堂的研究,不仅仅局限于体育学科,要跳出体育看体育,冲破枷锁,为推动地区的教育事业健康高效发展作出我们应尽的义务和贡献。

二、本课题的研究目标:

小班化体育课堂研究的核心在于教师在体育课堂上关注每位学生,运用课堂教学拓宽的时空,提高个体受教育程度,让每一个学生收到高效、均衡、平等、充分的教育。为此,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

⑴通过实践探索出“小班化体育课堂”的课堂教学策略、及课堂教学评价的规律,形成我市“体育教学小班化教学”的特色。

⑵让学生在宽松和谐的小班化体育课堂教学环境中,享受高效的、优质的教育,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真正体现因材施教原则,使所有学生都能达到最佳发展。

⑶在研究中进一步提高我市体育教师的研究能力和教学能力,提高各学校的教学质量,并

培养出若干理论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的体育骨干教师。

三..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⑴小学小班化体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⑵小学小班化体育课堂教学应具备的特征 ⑶小学小班化课堂教学的构建方法及途径 主要的子课题有:

小学小班化体育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策略的研究 ◆

小学小班化体育课堂教学方式与实施策略的研究 ◆

小学小班化体育课堂场地设置与实施策略的研究 ◆

小学小班化体育课堂器材设置与实施策略的研究 ◆

小学小班化体育课堂情景设置与实施策略的研究 ◆

小班化体育课堂教学评价与实施策略的研究 ◆

小学小班化体育课堂师生交流互动策略的研究 ◆

小学小班化体育课堂教学资源开发策略的研究 ◆

小学小班化体育课堂情景和器材设置整合策略的研究 ◆

小学小班化体育课堂教学设计与学习方式整合策略的研究 四..本课题的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

1.主要观点:

小班化高效体育课堂的打造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力求课堂教学有效性,它不仅是班级人数上的变化,更多的是教师思想上的改变,因此,课题《小班化体育课堂实施策略研究》的观点主要体现如下几点:

观点之 1.面向全体学生:在小班化背景下,使教师能够面向全体学生,对每一个学生实行等距离教学,并享受教师的充分关爱;教学过程的重心从“教师的教”转向“学生的学”,教师组织的教学环境要适应学生的发展,体现平等和谐的教学关系;切实提高教学活动的效率,增进师生间、生生间的交往密度,让学生处于活动的中心地位;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以个别教学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促进学生的特长发展,培养创造精神。

5.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题小结 篇五

作为语文教师首先要有自己的教学特点,自身的语文素养要高,在文本解读上更要有个人心得,在引领和指导学生学习语文上关注学生的表现要远胜于对自己完成教学任务的关注,这样才能上好一堂语文课。教学中,我还有一个最大的感受,语文学文中教学设计也要注重埋下伏笔,如我在教学《一个苹果》一课中,是这样引导学生的: 师:教学具体内容之前,我先让学生观看仅有几秒钟的关于“上甘岭战役”一段视频,那是一段炮火连天的视频片段,黑烟滚滚。看完后,我问学生:“你们可不可以用一个词语来概括自己看到的场面?”

生:狂轰烂炸;炮火连天;枪林弹雨等。(学生描述的非常准确)师:可是八位志愿者就是在这样的一种环境中坚持抗争?就是在这样一个战役中围绕一个苹果发生了非常感人的故事。这节课我们继续理解课文内容。

师:让学生回忆上节课内容,理清课文思路。为下文学习打下基础。

紧接着,我让学生默读找出八位志愿军战士的外貌、神态描写,通过人物的描写将学生带入文本,反复读,有感情的读,读中悟,体会一个苹果的来之不易,体会战友间的深情厚谊。这节课最精彩的是后面的思想教育的渗透,我通过让学生把自己当成志愿军战士中的一员,走进人物的内心,体会人物的想法,从而让他们感触更深,得出志愿军战士是最可爱的人;又让他们作为新时期的少年,把对叔叔们想说的话写下来,让他们的情感以及整个文本的情感都得以升华,最后让他们用队礼向志愿军战士致敬,结束整个教学任务。此次教学活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开展得很好,因而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这节课也让我感悟良多:语文是爱的教育,爱是学生走向成功的基石,阅读教学中老师的话语引导应该如春风化雨、滋润每个学生的心田;老师在教学中的评价、引导、点拨要丝丝入扣、炉火纯青、提问不能太细,要提有价值的问题;老师还要抓住“重点词语”这一宝贵的教学资源,运用教学机智,及时生成;语文课堂上除了培养学生的情感,也要在教做人(渗透爱国的情感思想品德教育)上抓住机会,要真正做到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思维的训练、情感熏陶的融合。

此外,教师教态亲切、自然,语言准确、生动,板书规范、美观也不容忽视。

6.小学英语课题教研总结 篇六

小学英语是小学教育阶段的一门较为重要的学科。由于受母语(汉语等)的影响,小学生对于英语的学习是较为陌生和困难的。语感是英语学习中逐步形成和培养的对语言的感知能力,需要不断地进行学习和训练。小学生拥有了良好的语感对于他们英语的学习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就怎样培养小学英语语感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生;英语;语感;培养

小学生处于学习英语的起步阶段。他们对英语有着较强的好奇心和模仿能力。因此,英语教师应该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培养小学生的英语语感,促进英语水平的提高。

一、创设语言环境,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小学生语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培养小学生英语语感,促进小学生积极学习英语,就需要不断地提升小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提升小学生的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可以通过创设语言情境、向小学生讲述英语小故事等方式。

例如,在教学“a letter to a penfriend”的时候。老师可以在课堂中创设情境:你交了一个外国的笔友,要和他联系,可以用哪些方式?引导出新单词 e―mail,telephone,fax。还可以写一封信,写信就需要信封envelope,制作信封需要胶水glue。从而在师生之前展开对话。“Can I have ?”“Sure。”“What for?”“I want to...” 这样的一个锻炼过程,能够给小学生提供一个“真实”的语境,提高学习兴趣。

二、注重口语训练,促进小学生增强语感。

英语语感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训练的过程。老师应该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小学生们的口语表达。为了提升小学生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就需要给小学生提供足够多的训练机会,这有利于让小学生克服“聋哑英语”现象。笔者认为,小学生口语锻炼机会的提供不仅仅要依靠的课堂教学时间,也应该积极地利用课下的时间,开辟多途径的锻炼机会。

在课堂上,老师可以采取对话的形式,在小学生之间,或者师生之间开展练习。例如,“How are you?”学生的第一反应是“I am fine,thanks。”我们还可以引导小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回答问题 I am good/ happy/ great/hungry.等。可以从最简单的起步,反复训练,不断的培养小学生的口语表达。也可以采取话题讨论的方式,来给小学生提供英语口语的表达机会。例如,“Lihua is later for class today, what do you think of it?”课余时间,教师还还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引出话题来给同学们提供口语的锻炼机会,从而不断的提升小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三、在聆听与阅读中不断培养小学生的语感。

在小学的英语学习中,阅读与听力是最为基本的学习,也是培养小学生语感的最为基础的方式。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小学生应该尽量多的去锻炼自己的听力,不仅仅要听老师在课堂所讲的内容,认真听老师的发音,同时还应该多听英语录音。在聆听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的语感。

另外,阅读也是一个较为重要的方面,多给小学生提供阅读的机会也能在很大程度上增强小学生的语感。教师应鼓励小学生课上和课下注意阅读的积累,从而不断的加强语感的训练与培养。在阅读的过程中,如果可以的话,小学生可以大声地朗读出来,朗读的过程,不仅锻炼了发音,还有利于听力的锻炼,促进语感的培养。

四、增加词汇量,增强小学生语感。

对于小学生而言,单词量的掌握是非常有限的,老师应该采取有效措施,慢慢的积累小学生的单词词汇量。为了提升小学生们的英语语感,就需要小学生掌握足够多的单词,因为在对英语的感知过程中需要足够多的词汇来支撑。小学生在英语口语表达中常会遇到的问题就是,想用英语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时,由于词汇的缺乏而不能很好地表达自己所要描述的内容。因此,为了促进小学生英语语感更上一层楼,就需要不断地积累词汇量。对于小学生而言,单词记忆是比较困难的,为了促进小英语词汇的记忆,老师就需要采取一些特殊的方式去巧记英语单词。

可以采用在文章或者句式中巧记英语单词,例如记住“matter”这个单词。就可以放到“What is the matter with you?”在同学们牢记了这句口语表达的同时,也会熟练的掌握这一单词。再如,想要记住“classroom”这一单词,就可以采取“拆分―组合”的记忆方式: class(班)+room(房子)结合起来就是,“教室”。通过“拆分―组合”记忆方式,就能够很方便地记住字母比较多的单词,便于增强语感。

7.小学英语教学课题 篇七

2006年9月至2010年7月,上海市教委教研室成立了《小学语文课程有效性的实证研究》课题组,课题研究期望在严格把握教学要求、评价要求和作业量的情况下,对普通小学教师的教学和中等偏下学生的学习进行长期跟踪观察和研究,通过深入教学第一线了解学生的学业负担情况,进一步探索与新课程标准、新教材相匹配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

我区教研室小学语文组按照市课题组的要求,经过慎重考虑,选择了福建北路小学作为课题研究的试点校。该校是一所位于老城区的普通小学,属于苏河湾的改造范围,周边环境不理想。学校生源中大部分是外来务工人员同住子女,学生接受学前教育水平较低。

2006年9月初,我们对刚入学的实验班学生进行了学前调查,了解到有76.5%的学生认识的字不到20个;大部分学生不会写字,其中54.9%的学生会写自己的姓名,还有45.1%的学生连自己的姓名也不会写;有50.5%的学生不会讲普通话,有49.5%的学生会讲一点普通话。同时,我们还对新生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了解到学生家长普遍文化层次不高,家长学历是初中及初中以下占63.8%,高中学历占34%,本科学历仅占1.6%。

我们认真分析了学校课堂教学的现状:自上海二期课改以来,学校教师积极投入,认真学习课改理念,听了许多大容量、快节奏的公开课,看到学生们在课堂上学得积极、主动。回到学校,他们也用这样的教学设计来上课,但是由于学生学情不同,导致了自己一节课上不完,即使用两节课上完,学生也无法得到有效的训练。于是,教师们焦急了,在课外加大了练习的力度,低年级加强课后的默写,中、高年级还补充了教辅材料的练习。教师们希望通过大量的练习来提高教学质量确实用心良苦,但事实是学生们无法很好完成这些作业,而且也给他们造成了很大的负担。怎样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我们的学生真正在课堂上有所得?于是,闸北区小学语文学科“一文两课时”课题的设计与实施应运而生了。

二、课题研究的实施

小学语文学科“一文两课时”中的“两课时”,并不是简单地把一课时来不及上的教学内容延至第二课时完成,或者是将原本高密度、快节奏的课堂教学的脚步放慢,而是试图立足学生的学习过程,将学习内容渗透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这里的“一文”所针对的是教材中的精读课文,而并非是每一篇课文。在学习精读课文的两课时中,学生能真正有所得,为更好地半独立阅读课文、独立阅读课文、课外阅读打下扎实的基础。“两课时”是立足学生的学习过程,既要在课堂上夯实语文基础,又要实现以阅读为基础,以表达能力的提高为外显标志的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

在五年的研究过程中,我们从实际出发,分年段稳步推进工作。

1. 在低年级开展“学练结合,夯实基础知识”的教学实践与研究

基于该校学生入学基础较薄弱,在实验初期,我们感到起步要低,基础要扎实。我们把“学练结合,夯实基础知识”作为“一文两课时”的研究策略。第一课时以学习文本为主,第二课时根据文本内容,由浅入深地设计出相关的字、词、句等基础练习。练习内容,由浅入深;练习形式,丰富多样;练习设计,加强联系。

2. 在中年级开展“整体阅读与片段训练相结合,以读促写”的教学实践与研究

进入小学中年级段,我们从研究阅读与表达入手。挖掘文本的读写结合点,仿写语段;优化文本的读写结合点,补写文本的空白之处;感悟文本的读写结合点,为文本续写情节;细读文本的读写结合点,使学生想象成文;研读文本的读写结合点,实现语言重组。

3. 在高年级开展“感悟和表达结合,言意兼得”的教学实践与研究

基于小学高年级的特点,我们对精读课文两课时的研究重心更多地放在“语言表达”上。引领学生基于对内容的感悟,学习作者的表达,从内容入手体会作者的行文思路,从体裁入手感悟作者的写作特点,从中心入手领悟作者的选材组材,从情感入手体验作者的表现手法。

三、课题研究的保障

1. 激情与潜心

投身于课题研究常常需要激情,但更需要潜心研究的品质。首先,潜心研究必须基于学生现状和教学规律,关注学生的学习起点。在研究过程中,我们根据学生的实际,按照学生的年龄特点与认知规律,把握不同起点的要求,每节课有每节课的起点,一单元有一单元的起点,一个年段有一个年段的起点。全面了解学生,不随意拔高教学目标,不随意加快教学进度,脚踏实地地落实与推进课堂教学的研究。

其次,潜心研究必须沉入教学第一线:教研员、学校领导与教师静下心来走进课堂,静下心来观察教师的日常教学和学生的行为变化,静下心来实实在在搞研究。三个“静心”使教学研究决不是停留在纯理论的层面,而是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

第三,潜心研究需要长时间、不间断地坚持不懈,在这过程中去提炼、总结一些规律性的东西。首先,本课题是实证研究,从课程层面不仅重视教师“有效地教”的研究,更加强了对学生“快乐、轻松地学”的研究;其次,通过大量的案例研究、量化指标、常模研究等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这些经验对丰富课程内涵,把握课程标准,提高课堂教学效益都是极其有帮助的。

2. 传承与提升

本课题是在前一轮上海市教委教研室语文组在我区彭浦新村第四小学课题研究的基础上所作的进一步的继承和发展。如果说前一轮的研究在“专业引领”“同伴互助”“自我反思”的教研运作模式上有效地提供了一个范例的话,那么,第二轮的研究在语文学科本质与特点、形式与内容、教师与学生这几方面均有了质的提升。

具体表现在:研究中,聚焦问题,敢于碰撞,教师们精心备课,设计课堂练习,合理优化课堂结构,关注文本表达方式,落实阅读与表达的有效结合,为减负增效寻找途径,搭建平台;教师们关注一篇课文的完整的教学过程,让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益达到最大化。每周一下午的研讨课,每月一次的区际教研,高频率的课堂研讨活动让学校的语文教师们有了些许思考。

我区有一批教师始终主动参与了本课题的研究。目前,我区共有12所学校,20位教师参加了课题组。我们感到课题研究不应仅仅局限于一所学校,而应扩大研究的效应,逐步将研究成果在区域内辐射。

四、研究成果与思考

1. 学生课业负担明显减轻

五年来,课题组开展的实证研究,使福建北路小学的课堂发生较为明显的变化,语文课堂教学设计更加注重整体性和实效性,教学方法与策略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水平,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的学习活动中来。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在学得扎实的基础上,还给学生一个快乐的课余生活。根据该校对历届三年级学生参加课余活动人数的统计,实验班在课余参加各类活动的人数较以往的同年级有明显增加。

原本家长担心在升入三年级后,课余活动会影响学生完成作业,影响他们的学习,所以到了三年级参加课余活动的人数会明显下降,而现在实验班的家长不再为学生完成作业而担心,反而主动为他们安排课余活动,学生的课余活动变得丰富多彩。

2. 教师素养得到不断提升

在课题研究不断深入的过程中,福建北路小学为促进教师群体的专业发展提供了有效的学习平台。每周和每月的课题研究,教师们个个全情投入。在常规教研活动之外,教师们更侧重于主题式、案例式、专题式研讨的组织和安排。几年来,课题组的研究成果扩大了、丰富了;公开课和家常课的距离缩短了;教师们的教学设计更关注了学生、关注课堂、关注整体,在有效的课堂教学中落实减负增效。

8.小学英语教学课题 篇八

[关键词]校本课题 中小学 英语 教师 发展

[中图分类号] G65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9-0085-04

教师是素质教育的实施者,教师的素质决定教育教学成果的好坏。好老师是好教育的基础,有好的老师,才有优质的教育。成为好老师需要老师不断学习和积累新知识,矢志不渝地开展研究,揭示教育潜在的规律。随着新一轮英语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中小学英语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碰到了许多前所未有的问题,面临严峻的挑战。新课程要求教学要从学生的发展角度出发,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注意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教会学生创新学习的方法,树立学习自信心。教师要学习和领会新时期英语教学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方法和新技术,优化知识,提高教学能力和教育研究能力。近年来,为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2010-2020)》,教育部和各省市教育主管部门高度重视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问题,不断加大经费投入,取得了很多的成绩。然而,由于广西地处西部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与东部地区相比相对落后,对教师教育投入仍然不足,能接受良好继续教育的教师毕竟是少数,大多数教师尤其是农村地区的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仍存在较多问题。广大中小学英语教师应立足现实,在现有的条件下,探索自我学习、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的路径,开展基于校本课题的研究,促进自身专业的持续成长。

一、校本课题研究解读

课题源于问题,又完全不等同于问题。问题是课题的基础,课题包含着问题,但并非所有的问题都可以形成课题。课题是指那些值得人们关注、期待和探索的问题,解决问题的途径是研究。校本课题研究是校本研究的范畴,源于学校或教师自身问题,内容为实际工作中出现的亟待解决的具体问题,研究主体力量为学校教师,包含“为了学校(for the school)”、“在学校中(in the school)”和“基于学校(based on the school)”等三个层次的意义。“为了学校”指的是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学校和教师的发展;“在学校中”指研究的主体力量是学校校长和教师,校长和教师共同解决问题;“基于学校”指研究的基地在学校,研究的问题是学校自身的实际问题,问题的解决主要靠学校自身的力量。

校本课题研究的特点反映在“小”、“短”、“低”、“快”四个方面。“小”指“嵌入点小”,研究的范围和内容相对小,研究者即教师研究的是自身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碰到的最具体、最真实的一些小现象和小问题。但“小”并不意味着所要研究的问题没有多大价值,相反,校本课题研究的是针对教育教学中的典型的、有价值的重要问题。校本课题往往基于新时期教学工作面临的种种问题,如中小学英语超大班额有效教学问题,农村留守儿童英语学习问题,中小学生英语创新学习能力培养问题等。从表面上看这些都是些小问题,但都关系到教与学的成效和学生的发展。“短”指“研究的时间短”,校本课题研究的时间不长,以半年至一年为研究的周期;“低”指“研究的难度较低”,所研究的是教育教学中某一方面的具体问题,对问题的分析和解决相对简单;“快”指“见效快”,校本课题研究的问题小,时间短,易于操作,研究的效果能迅速彰显出来。中小学英语教师可从自己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出发,对问题进行梳理和筛选,把那些典型的、值得解决和能解决的问题当作校本课题研究的论题,通过研究带动自身专业发展。

二、校本课题研究对中小学英语教师发展的促进

校本课题研究是中小学英语教师基于现实需求,创新学习方式,提升学习能力和自身综合素质,促进专业不断成长的一种路径。新时期中小学英语教师面临着许多复杂的教学情境,比如,伴随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在英语教育领域出现了许多新理念、新思想、新方法和新技术。要落实这些理念、思想和方法,教师就要善于发现问题,把教学实践中发现的有价值、有能力完成的问题当成课题,通过探究找到问题的根源和解决的办法。新时代的学生接触到的东西更多,思维更活跃,求知欲更强,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从他们的发展需求出发,体现出他们的主体地位。教师可以据此展开相应的研究,探索解决问题的渠道和方法。通过对具体问题的研究,教师找到解决问题之匙,有助于提高自身科学施教的能力,也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使教师形成问题意识,不断从教学中发现问题并设法解决问题”,(李冲锋,2013)还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效能感,使教师的教学自信心更强,更加积极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保持专业的持续发展。

(一)有利于促进教师科学施教能力的提升。随着新英语课改的深化发展,教师原来的教育教学理念、方式和方法与新要求发生了激烈的冲突。新的课改要求教师的教学从学生成长出发,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创新学习方式,采用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实践、体验、感知和领会知识能力。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科学地实施教学是每位教师思考和解决的问题。要科学施教,就要对有关问题展开研究,研究是科学施教的重要途径。中小学英语教师的课题研究往往源于教学实践中的问题或困惑,有较强的针对性、现实性和实效性。教师要积极开展研究,探寻教学的规律、原则、模式、策略和方法,善于发现问题,诊断问题,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教学越科学,效果会越好,信心更足,学习和研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更高,而科学施教能力也会不断提高。

(二)有利于促进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的提高。教育科研可开阔教师视野,完善和发展教育教学理论,创新教学方式和方法,优化教师自身专业素质。中小学英语教师不仅要有教书育人的意识,而且还要有科学研究的意识,开展基于自身教学实际问题解决的校本课题研究。通过课题的研究,分析存在问题的成因,找到了问题解决的方法。课题研究解决了问题,提高了教学质量,提高了教师教学自信心,激起他们的求知欲,推动他们不断开展教育科学研究。此外,课题研究还有利于教师们形成问题意识,认真梳理和筛选自己在新课改背景下遇到的问题和挑战,从中找到有价值的研究论题,在研究中又不断发现新的亟待解决的问题,促进自身教育研究能力的不断提高。

(三)有利于促进教师知识的优化。教师知识包括两层意义:教师拥有的知识和关于教师的知识,作为专业人员,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而且要有丰富的学科教学知识,还应具有其他非学科专业知识。教师知识不仅影响教师的教学决策和行为,还影响学生的学习行为。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教师原有的一些知识可能不再适应新的发展潮流,而体现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的知识则掌握不多。面对新的发展形势,广大中小学英语教师要与时俱进,通过基于自身问题的校本课题研究,创新学习方式,探索学习新课改背景下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专业知识、相近学科知识及其他学科知识、新的现代教育技术知识,优化和改善自身的教师知识。

(四)有利于促进教师教学效能感的提高。教学效能感指教师对自己指导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能力的一种判断。教师的教学效能感与教师个体的教学能力、研究能力和自信心有很大的关系,教学效能感越高,自信心就越足,对获得更大成就的期望值就很强烈,主动学习和探究精神就很高。反之,教师自身的素质高,教育教学能力强,教研成果突出,就会使教师获得较高的教学效能感。中小学英语教师通过主持或参与校本课题研究,发现自己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找到问题的根源和解决问题的办法,不仅有助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增强教育教学自信心,也有助于提升教学效能感。

三、广西中小学英语教师校本课题研究存在的问题

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使人们对教师提出更供的要求,教师要有实施教学的能力,能够向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不仅成为“教学实施者”,而且还要成为探索教育教学规律的“探究者”、“研究者”,懂得如何发现课题、开发课题和研究课题,为自身专业的持续发展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获得坚强有力的保障。虽然如此,现实中却只有少数的广西中小学英语教师主持或参与过课题研究,大多数教师从未参与,有的教师根本不知道什么是课题。以广西教育学院2014年国培计划小学英语教师培训置换项目班的学员为例,参加培训的26位小学英语骨干教师,分别来自广西桂林市的龙胜县、资源县和灌阳县,防城港市的防城区及东兴市等的乡镇一级中心小学和村一级小学。在笔者做的有关课题的调查中发现,有2位教师主持过课题研究,占学员总数的7.6%;6位教师参加过课题研究,占学员总数的23%。大部分的学员从未主持或参加过课题研究,有的还未听说过课题研究。这既与教师没有意识到课题研究的价值和重要性有关,也与教师科研能力薄弱,没有掌握课题研究方法,尚未具备课题研究的能力有关。

(一)教学任务过重,无暇顾及课题研究。广西中小学英语教师特别是小学英语教师不仅数量少,而且整体素质与全国相比偏低。以小学英语教师为例,“全区目前共有小学英语教师5669人,其中专职教师2724人,还不到总数的一半,其余的均为兼职,全区小学缺乏英语教师达1.5-2万”。(广西新闻网,2014)英语教师数量严重不足使得教师的教学任务过重(农村小学尤其如此),有的学校只有1-2位教师,却要承担全部英语课程的教学。更有甚者,有的农村小学英语教师除了承担本校的英语教学任务之外,还要承担临近两个村小学的英语教学任务,这类教师被称为“跑校教师”。由于教学任务过重,教师根本没有时间思考问题,认真梳理自己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从中选择和确认课题研究的论题。

(二)缺乏课题研究的意识。有些教师只注重教学,忽视教育科研在教学实践中的指导意义。认为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教学是本职工作,自己的中心任务就是搞好教学,应把精力放在“备好课”和“上好课”上,至于课题研究并不是特别重要的事情,课题研究的事应是专业人员要做的事,与自己的教学没有关系,把自己定位为“教书匠”。这种意识完全忽略了课题研究对开阔教师教学视野、拓宽教学思路、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师教学实施能力和自我效能感所起到的推动作用。

(三)缺乏课题研究方法。不少中小学英语教师有做课题的意识,也知道课题研究对英语教学的促进作用,却又缺乏从事课题研究的知识和方法,不知道课题研究的步骤与过程是什么。新时期的广西中小学英语教师尤其是农村地区小学英语教师在现实教学中遇到许多问题,如大班额教学问题、留守儿童教学问题以及其他教学方面的问题。然而,他们不知道如何梳理这些基于教学实际的具体问题,也不知道把其中有价值、能研究、能解决的问题当成研究的论题。选题、定题、申报课题、研究课题和结题成了他们急需解决的问题。

四、中小学英语教师校本课题研究策略

教育科研就是提高中小学英语教师综合素质的关键渠道之一,是教师实现从“教书匠”向“研究型教师”、“学者型教师”转变的有效途径。成为“研究型教师”,不仅需要教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更需要教师掌握科研的方法,具备教育科学研究的能力,特别是基于校本的课题研究能力,包括选题的能力、论证能力、制订方案能力、操作能力、收集和整理及分析资料的能力、撰写科研论文和研究报告的能力等。中小学领导应对此加以重视,想方设法提高教师课题研究的能力,鼓励教师依据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和挑战,从中确定研究的课题,开展基于校本问题的课题研究。为此,学校要减少教师的教学负担,让其有时间和精力进行基于自身发展需求的课题研究。

(一)增加教师数量,减轻教师教学负担。目前,广西有17所高校设置英语教育专业,每年有1000多名毕业生走向社会,但并非所有的英语教育毕业生都到中学或小学工作。据悉,在这些毕业生中只有极少数学生到中学或小学任教,绝大多数学生到机关事业单位、外企及其他单位从事翻译、文秘及其他工作。以广西教育学院外国语学院2014届普通专科英语教育专业毕业生为例,全院英语教育专业毕业生128人,到小学任教32人,占全部英语教育毕业生的25%。从事非英语教育工作的96人,达到75%。究其原因是大多数中小学教师尤其是小学教师职称低,待遇不高。以小学教师职称为例,教师的职称最高的只相当于中学教师的一级。因此,各级政府应加大力度,提高中小学教师的待遇,解决教师职称过低的问题,制定优惠政策招进人才、引进人才和留住人才,增加中小学英语教师数量,减轻教师教学任务过重的负担,让他们有时间进行课题研究,促进自身专业水平的不断发展。

(二)增强校本课题研究的意识。意识是行动的先导,有意识,才会有行动。教师只有在思想上充分认识到课题科研的重要性,才有可能从自身的教育教学要求和专业发展需求出发,积极投身到课题研究中。广西各地中小学英语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认识到课题研究对自身专业发展和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所起的作用。从“小问题”研究开始,先尝试参与课题研究,从中体会课题研究的意义,再逐步过渡到独自主持申报和研究课题,实现从“教书匠”到“研究者”的转变。

(三)掌握校本课题研究的方法。“课题研究是一项有计划、有组织、有过程、有方法的科学探索过程,是一项有序的系统工程。”其研究工程可以概括为“三个阶段”和“九个步骤”。三个阶段指的是前期准备、中期研究探索和后期成果表述阶段。前期阶段包括“选择和明确课题”、“设计和制订研究方案”、“申请课题立项”和“撰写开题报告”四个步骤。中期研究探索阶段包括“课题实施”和“中期检查”两个步骤。成果表述阶段包括“撰写报告”、“课题结项”和“成果推广”三个步骤。在整个过程中研究者要不断收集、分析和加工相关资料,根据需要不断调整和修改。

1.选题。广西中小学英语教师在现实教育教学实践中碰到亟待解决的问题很多,受时间、精力、经费等因素的影响,不可能一下子把所有的问题当成研究的课题。教师要认真梳理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提炼出那些典型的、有价值的、对教学实践有现实指导意义的、自己及团队成员能够完成的问题作为研究的课题。比如,在现实教学中,有的教师发现自己所教的班级规模较大,在组织英语课堂教学活动时很困难,教学效果也不好。有些教师发现,课堂教学的调控很困难,不知如何有效组织和控制。还有教师发现,农村地区中小学留守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不佳。诸如此类的问题在城市和农村的中小学校都普遍存在,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和研究能力对这些问题进行筛选,把其中有价值、能够完成的问题作为课题。

2.设计方案。课题研究的问题确定后,就要对研究方案进行设计。方案的主要内容有课题研究的背景、课题研究的依据、研究的现状、研究的意义、研究的目标、研究的内容、研究的假设、研究的创新点、研究的思路、研究方法、研究的步骤等。

3.申请立项。课题研究方案设计或论证之后,课题负责人向项目主管部门或学校提出立项申请,以便获得批准。课题组应根据课题研究要求,决定申报的渠道。如果课题属于学校一级下达的项目,则向学校科研主管部门申请课题立项以期获取学校的批准和资助。如果课题是上级下发、申报者从中自主选择的课题,则向上级课题下发的主管部门提出申请,被批准后获得立项与资助。

4.开题论证。课题获得立项批准后,项目主持人要做好开题论证工作,即对课题研究方案做进一步的论证,使研究的方案更加合理,更加科学和有效,为课题研究的顺利实施提供保障。要撰写开题论证报告,报请上级主管部门的批准。开题论证报告包括课题选题的目的、研究的价值及研究的条件、方案、过程分析和结果预测等。

5.实施研究。课题立项后,进入实施阶段。此阶段主要的工作是项目主持人及其成员走出理论依据找寻的误区,探索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使之与研究的内容相适应,获取、分析和整理各种资料,在研究的过程中产生并发表阶段性成果,负责人还要做好项目的分工和实施过程的管理,协调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

6.中期检查。课题主管部门在课题实施的过程中会对课题进行中期检查,检查的方式有通讯检查、会议检查和现场检查。通讯检查是课题负责人把中期检查报告和有关材料寄送课题管理部门,由专家对其进行评审,评定课题研究进展。会议检查指通过组织会议的形式对课题实施情况做出评价的检查方式,会议可以由课题负责人召开,也可以由课题主管部门召开。现场检查指的是课题管理者和评审专家进入现场对课题研究实施情况进行评价的检查方式。中小学英语课题大多属于实践类课题,中期检查到课堂教学现场中进行评价是一种直接和直观的检查方式。

7.研究报告。课题研究结束后,项目主持人及其成员要对课题研究进行总结,形成课题研究的成果。结题报告是对整个课题研究过程的概述,包括题目、摘要、引言、研究方法、研究的结果及其分析、得出的结论等。题目要求明确、鲜明、简练、醒目,一般不用副标题,字数不宜过长。摘要部分要求准确、精练、简朴地概括全文的内容。引言内容包含提出问题、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的假设、研究的意义。研究方法指在研究中所采用的方法。研究结果及其分析指的是用不同形式(如图、表)表达研究结果,描述统计的显著性水平差异,分析结果。结论部分的内容包括课题研究方法的科学性、研究结果的可靠性、研究成果的价值、研究解决了哪些问题;哪些问题尚未解决;研究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是否印证了原来的假设,指出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参考文献、附录(调查表、测量结果表)等。

8.结题。课题研究完成后,项目主持人要把结题材料送到批准立项的部门认定,确定该课题的研究是否完成了任务,是否达到预期的目标。只有通过相关部门组织的鉴定,课题才能结项。在结题阶段项目主持人要撰写结题报告,内容包括课题研究的背景、课题研究的意义、课题研究的界定、课题研究的目标、课题研究的内容、课题研究的方法、课题研究的步骤、课题研究的过程、课题研究的结果及研究反思和今后的设想。

9.成果推广。校本课题研究是针对教师自身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开展的,对解决现实中的具体问题有较大的帮助。课题研究结项后,项目负责人及其成员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将课题成果推广传播。课题成果的推广有多种路径,可以是学校内部的推广,也可以是学校外部的推广。推广的方式有成果的发表,包括期刊发表、会议发表、著作发表、网络发表等,还有会议推广、行政推广、实验推广、宣传推广、培训推广、课程推广、奖项推广等。只有经过推广,课题研究的成果才能得到应用,为教育教学服务,才会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

四、结束语

校本课题研究是基于学校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具体问题而展开的研究,有助于教师解决现实中的具体问题,探索和学习新的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使教师的知识得到进一步优化和提升。创新教学方式和方法,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效能,提高教学质量。广西中小学英语教师应在现有条件下,积极主动申报主持或参与校本课题研究活动,认真梳理自身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从中发现值得研究和有能力研究的问题,以此促进自身教学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的提升,在实践中不断发现新的问题,诊断问题的根源,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在研究中不断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

[ 参 考 文 献 ]

[1] 李晔,刘华山.教师效能感及其对教学行为的影响[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0(1).

[2] 李冲锋.教师如何做课题[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上一篇:丑小鸭的课文内容下一篇:畅想我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