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技术基础课程设计(9篇)
1.软件技术基础课程设计 篇一
网络实用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方案
来源:茂名电大计算机学科组 发布时间:2008-07-18 查看次数:2
32网络实用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方案
2008年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网络实用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方案
一、课程概况
《网络实用技术基础》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计算机相关专业(专科)的统设必修课。本课程课内学时72,其中实验24学时,电视课16学时,共4学分,在一个学期内开设。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操作系统原理概述(操作系统概念、五大管理功能概述、常用操作系统介绍);计算机网络基本理论知识(计算机网络概念、互联网体系、计算机网络协议、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管理、计算机网络应用等)。本课程的特点:
1、本课程包括计算机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和网络操作系统方面的内容,是综合性较强的课程。先修课程包括计算机应用基础和程序设计基础,后续课程有SQL Server数据库应用、VB程序设计以及各方向必修课。本课程向该专业的学生介绍计算机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和网络操作系统方面的理论知识及实际操作。
2、本课程在具体内容的编写上,力求紧跟计算机领域新技术的发展,在系统介绍有关理论知识的同时,向学生介绍较新的相关技术。
3、本课程部分内容实践性较强,理论应紧密结合实际,文字教材包括主教材和实验教材,主教材侧重理论知识的系统介绍,实验教材侧重实际应用的介绍并包括一系列实验。
4、为适合远程教学和自主化学习的要求,本课程文字主教材将配备一张光盘,为学习者提供CAI辅助教学课件。
二、课程教材
1、《网络实用技术基础》,刘云主编,中央电大出版社
2、《网络实用技术基础实验》,课程组编,中央电大出版社
3、录像教材为16讲,每讲50分钟,主要是对课程进行系统辅导,突出讲重点、讲难点。
三、教学进度
该教学安排按照一学期18周进行,每周4学时,合计课内48学时,实验24学时。其中实验有一定的综合性,尽量安排在后半学期。
授课
章号
内容
学时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操作系统概论 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 计算机网络基础 数据通信基础 广域网8 4 6
5实验1 局域网安装与使用
第六章
局域网
实验4 局域网交换机设置 实验2 Internet接入与应用
第七章
Internet技术及应用
实验5 路由器基本设置 实验3 Windows2000安装与配
置
实验6 网络安全 24 实验
第八章 网络操作系统实例
第九章 总计
网络管理与网络安全48
四、教学辅导:
1.直播课堂
6月中旬:教学内容辅导及期末复习
2.网上教学信息
3月中旬:课程介绍、教学大纲、教学进度;
4月中旬:第1、2章重点、难点辅导、作业讲评;
4月下旬:第3、4章重点、难点辅导、作业讲评;
5月中旬:第5、6章重点、难点辅导、作业讲评;
5月下旬:第7、8章重点、难点辅导、作业讲评;
6月中旬:第9章重点、难点辅导、作业讲评;
6月下旬:考核说明、期末复习。
五、教学媒体使用信息表
教学媒体 文字教材 录像
主要内容
系统介绍全部内容 16讲,专题讲授 大纲、课程教学设计方案、主要作用
系统传授有关知识 重点、难点辅导
时间安排 共18周 各地电大自定
网上辅导 教学重点难点辅导、期末复习等。
教学过程辅导、重点提示、期末总结
每15天更新一次
六、对教师和学习者的建议
根据本课程特点,教学和学习上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网络实用技术基础课程既强调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又侧重实验的操作与理解。学习时,要注意“理论”和“实际”的结合。
2、教师在该课程的讲授过程中,可以结合具体的操作系统及计算机网络应用实例。面授辅导课应以重点难点辅导、解惑答疑为主。
3、学习时应在充分自学每章内容的同时,重点观看录像中有关的教学内容,当每章内容学习将结束时,可利用网上辅导的材料来归纳总结。如学习中存在问题可以通过当地电大的辅导教师、中央电大主持教师以及充分利用网上的有关技术论坛,取得网友们的帮助。
4、教材的每章后面配有练习题,同学在学习完每章的知识内容后应认真练习,并总结本章所教授的内容。此外,在学习每章内容后,还应该结合各个实验,来体会和巩固所学过的知识。
七、教学反馈:
通过电子邮件方式、电话、信函。
1、刘云
2、史红星
Email: shx@crtvu.edu.cn
电话: 010-66490550
地址:北京复兴门内大街160号中央电大理工部
邮编:100031
2.软件技术基础课程设计 篇二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根本目的, 信息技术课程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技能, 形成个性化发展, 还要使学生学会运用信息技术促进交流与合作、拓展视野、勇于创新, 提高思考与决策水平, 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明确信息社会公民的权利与义务、伦理与法规, 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与责任感, 为适应未来学习型社会提供必要保证。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结合课程目标、课程具体内容和学习理论、教学理论等进行合理的课堂教学设计, 既不能盲目崇拜某一种流行的教学模式, 又不能固守陈旧落后的教学习惯而懒于进行教学创新。本文的最后部分, 着眼课堂教学设计的具体操作等现实性问题, 属实践性研究。
一教学内容设计
按照课程标准要求, 依据课程特点, 课程组对信息技术基础课程内容体系, 遵从模块化设计思想:以信息及信息技术基本概念、基本技术、基本技能为要素, 内容模块化, 结构框架化, 且各部分之间有机联系成为一个整体, 同时注意强化大学生的动手能力, 切实掌握信息技术及运用技能。
基本概念:着眼于大学生实际, 从信息的定义、特征、作用等基本概念入手, 以信息的流程为主线, 将各种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融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进行系统讲授。初步培养大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
基本技术:通过对信息获取、传输、交换、存储、加工、服务、安全等技术相关内容的讲授, 培养大学生灵活运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初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工程实践能力。
基本技能:通过指导大学生实践信息加解密和保密传输、数据加工技术演示等实验, 对学生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进行综合强化训练, 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个模块的教学内容逐层深入。基本概念是整个内容体系的基奠, 基本技术是知识和技能的延伸, 基本技能是能力和素质的全方位锻炼, 以此培养学员独立获取知识、科学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方法及手段设计
根据本课程及学生特点, 课程组采用集体备课的方法, 群策群力, 发挥众人之长, 构建一个全方位、灵活多变的教学体系。其中行之有效的主要教学方法及手段如下:
1. 注重整体授课思路的主线贯穿始终的教学法
课程中涉及各种模块化信息技术的讲授, 为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学习方法、学后有所得, 首先教师的讲课思路要清晰明了, 为此所有主题均以“学什么?为什么学?怎样学?学后怎样用?用时注意什么?”五个问题为主线进行讲解, 并合理运用启发式、导学式、研究式等多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学中将实例贯穿其中, 便于学生理解“学什么?为什么学?怎样学?”, 同时结合学员关注的相关案例引导学员理解“学后怎样用?用时注意什么?”, 从而保证知识的实用性和前瞻性。
2. 注重能力培养的学生自主学习方法
本课程开设于第五学期, 学生在此之前已完成计算机应用基础、军事通信基础等课程的学习, 具备了一定的基础知识, 因此有些内容 (如信息传输技术) 的学习, 学生可以根据五个问题“学什么?为什么学?怎样学?学后怎样用?用时注意什么?”的主线式思路, 自己梳理学习内容, 自己走上讲台, 讲给教师和同学听, 然后共同讨论, 整个学习过程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全程辅助, 关键时引导。多次实践证明, 通过此种方法, 既能锻炼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运用信息等各方面的能力, 还可以激发学员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进行深层次的思考与研究。
3. 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启发+案例”式教学方法
课程组在授课时, 为激发学生兴趣, 一般从人们熟悉的海湾战争实例谈起, 细致分析战争中各种场景下使用的武器装备以及武器装备上应用的各种信息技术, 各种信息技术在战争中发挥的作用以及发挥作用的原理, 并从技术角度总结其优缺点, 结合实际战争场景, 分析其适用场合。最后引导学生思考各个战争场景的需求有哪些, 归纳总结什么样的技术可满足需求, 现有武器装备中应用的各种信息技术能否进一步改进等。通过逐步启发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递进剖析案例的教学方式, 既锻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课堂全程以学生为主体思考, 教员适时引导讲解, 学生参与度强, 课堂气氛活跃, 学习积极性高。
4. 可抓住学生注意力的多种教学手段的运用
课程组坚持“一切手段要有利于引领学员思维”的原则, 合理运用板书、图片、动画、视频、实物等媒介构建一个利于学员接受信息的教学环境。如在讲解基本概念和术语时 (如并行、串行传输) , 多采用自制动画或图的手段促进理解;在讲授技术原理 (如声呐技术) 时, 则采用视频演示和原理图讲解结合的教学手段提升课堂学习效果;在分析各种技术 (如红外信息获取技术) 的优缺点时又引入各技术在战争中的应用实例 (“成也红光败也红光”) 强化学生对技术的理解。同时向学生推荐各种关于新军事变革的视频节目, 鼓励学生课下观看思考, 实现系统加趣味等多种学习形式间的相互扬长避短, 优势互补。
三结束语
课程组每次授课完毕, 均进行问卷调查和成绩评估, 综合500余份调查问卷, 学生认为系统地学习信息技术基础课程非常必要的占100%, 认为提高了自身信息素质及技能的占92%, 认为授课主线清晰明了的占94%, 对启发案例式教学方法的满意度为90%, 对教学手段运用的满意度为85%, 对自主学习方法的支持度为88%。总之通过本课程学习, 我院大学生普遍认为, 能够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知识结构、主要特色及与相关学科的相互关系, 也能切实了解各种信息技术的基本原理、发展前景以及在军事领域中的广泛应用等, 具备运用信息技术分析和解决一般问题的能力, 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自身的信息素质。
新课程提出, 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应成为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 包括学生在课堂师生互动、自主学习、同伴合作中的行为表现、参与热情、情感体验和探究、思考过程等。教学评价要综合运用各种过程性评价方式, 全面考查学生信息素养的养成过程, 并与教学过程相结合, 动态把握, 及时引导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
教学设计的评价从确定教学目标时已经开始, 并贯穿在整个设计过程中。教学设计要以评价反馈为途径, 检验计划并不断修改完善计划、方案, 使教学设计及其成果更趋有效。可以说, 没有评价环节, 教学设计过程就会缺少一种重要的内部动力, 教学设计成果也难以达到真正完美。所以, 评价在教学设计中的地位和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当然, 课程组在教学过程中, 也发现了和地方大学信息技术基础课程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 如内容多课时少、实验实践课少、考核形式单一等, 目前正在探讨对策及解决途径, 相信通过课程组的共同努力和改进完善, 一定会使信息技术基础课程取得更加满意的授课效果。
参考文献
[1]崔静、李宁、齐剑锋等.基于信息化案例教学的“信息技术基础”课程建设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 (下) , 2014 (7)
[2]徐新艳、杨慧.大学信息技术基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 2014 (2)
3.软件技术基础课程设计 篇三
【关键词】 课程教学改革 项目化教学设计 信息技术基础
引言
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的本质是全球信息化需要人们具备的一种基本能力,是每个人都能够认识到何时需要信息,能够检索、评估和有效地利用信息的综合能力。只有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的人才,才能成为终身的独立学习者,才能够适应社会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基础》是非计算机专业的一门计算机基础课程,为学生熟练使用计算机和进一步学习计算机相关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对培养学生信息意识和信息素养起着重要的作用,为学生适应未来职业的办公自动化的需求和工作环境奠定良好基础。
一、课程定位及设计思路
1.1 课程定位
信息技术基础是非计算机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也是一门重要的技能基础课程。该课程的知识性、技能性和实践性很强、其功能在于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础应用技能,具有运用计算机获取信息、加工信息、传播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同时还要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使学生在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的同时,形成一定的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拓展视野,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1.2设计思路
《信息技术基础》这门课程要求的是培养具备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能够快速、准确地获取信息、加工信息、处理信息、能够快速适应未来工作岗位办公自动化的要求的人才。因而应针对不同的专业开设不同的项目教学,但同时也应覆盖课程的所有内容。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
(1)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应打破传统学科系统化的束缚 将学习过程,工作过程与学生的能力和个性发展联系起来,在培养目标中强调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对于职业能力的理解,除了基本职业技能外,现代社会对于职业能力的要求还更加重视从业者的态度与价值观、合作意识、沟通交流能力、决策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的表现。这些能力的培养需要在课程设计中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态度与价值观等各方面内容协调发展 并在教学过程中以适当的方式传递给学生。
(2)理论实践一体化,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核心问题之一是实现理论与实践教学的融合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应采用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其本质是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相融合,通过一个个项目任务的实施,训练学生的操作技能,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何沟通技能。从而构建起属于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教学过程中,教师起指导、咨询作用,对实施项目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可由教师先进行讲授,再由学生在实施过程中逐步进行深化学习,学生有充分的机会自行处理项目实施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二、项目化教学课程设计
2.1 《信息技术基础》课程目标设计
通过对小学英语教师等典型工作岗位的分析,以文字处理软件Word 2003、电子表格Excel 2003、演示文稿PowerPoint 2003来开展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学,课程设计目标如下:
(1)能力目标。信息技术基础课程的主要目标是使学生具有Office办公处理能力,具体表现为:具有日常使用计算机的能力;具有处理办公文件的制作及管理能力;具有分析及统计数据的能力;具有制作课件、制作PowerPoint放映文档的能力;具有网上收集信息及处理信息、共享信息的能力。
(2)素质目标。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基础在日后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并在具体的项目工作过程中体验到办公工作的系统性,养成良好的专业作风和工作习惯,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和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对学习的兴趣。
(3)知识目标。知识目标的确定是以能力和素质目标的需求为依据并遵循“必需、够用”的原则。信息技术基础课程要求学生具有日常使用计算机的能力,所以必须掌握计算机的构成,操作系统等基础理论知识;同时还要求学生具备上网等信息收集处理能力,所以对网络的基础理论知识也必须掌握。
2.2 《信息技术基础》课程内容与教学模式设计
项目化教学的核心是“项目”,选择合适的项目非常重要。项目的设计要考虑职业的岗位需求,同时也要考虑课程所要求的知识点及技能操作要求,更要考虑学生的项目处理能力。项目设定难度过大,学生不易完成,容易使他们产生挫败感而影响学习的信心。
《信息技术基础》课程应根据不同的学科专业学生未来面临的职业岗位,分析该职业岗位的工作过程和典型工作任务的基础上,进行相应专业的课程项目设计。以我院的英语教育专业为例:高职院校的五年制“英语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让学生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具有较强的英语教学能力和初步的教学研究能力的小学英语教师。该专业学生面临的职业岗位主要有各地小学的英语教师以及各类语言培训机构的培训教师。高职院校的五年制“英语教育专业”要求学生具备英语阅读、英语听力、英语视听说、英语语音、英语口语、英语写作、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多媒体课件制作等能力。
根据以上的专业岗位分析及课程的实操技能要求,设计以下项目:
Word操作部分:英语试卷制作、英语版报设计。要求学生:1.掌握文件管理的基本操作;2. word文档的创建;3. 文档的排版。包括字符格式、段格格式、插入对象、项目符号编号,页尾页脚;4. 表格的制作及格式化;5. 文档的显示与打印。
Excel操作部分:制作“学生成绩统计”分析报告。要求学生:1. 掌握文件管理的基本操作;2. 电子表格的创建;3. 工作表的编辑;4. 公式和函数的使用;5. 图表的创建;6. 数据排序及筛选,数据汇总;7. word文档的创建及排版;8. 电子邮件的收发。
PowerPoint:制作小学英语多媒体课件,要求学生掌握:1. 使用IE浏览器搜索信息;2. 演示文稿的编辑;3. 应用设计模板;幻灯片配色方案;4. 演示文稿的动态效果;5. 演示文稿的播放。
【参考文献】
[1]单丹. 电工电子技术. 课程项目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技术物理教学,2010(04):46.
[2]胡英杰,侯文顺.关于项目化教学改革项目确立方法的探索.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15.
4.软件技术基础课程设计 篇四
课程编码:
时间:3周 学分:3学分
开课学期:第六学期
课程类别:实践性教学环节 课程性质:课程设计
课程基础: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适用专业:机械类
一、课程设计目的与任务: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是在学完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以后,进行的一项综合性设计,是机械类专业重要实践教学环节。通过本课程设计一方面使学生获得综合运用学过的知识进行工艺设计和夹具设计的基本能力,另一方面能巩固与扩大学生的工艺知识、结构设计知识,为综合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做准备,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及今后从事科学研究、工程技术工作打下较坚实的基础。
通过本课程设计,学生能运用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中的基本理论和实践知识,正确地解决一个零件在加工中的定位、夹紧以及工艺路线安排、工艺尺寸确定等问题。通过夹具设计的训练,提高结构设计能力,学会使用相关的手册及图册资料。
二、课程设计时间:3周
三、课程设计的教学要求:
1.掌握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的基本方法
能够正确选择定位基准;能够根据工件各加工表面的技术要求和规定的生产条件合理选择表面加工方案并且确定工艺路线;能够为各加工表面确定加工余量;能够运用尺寸链理论解工序尺寸及公差;能够运用规定的定位夹紧符号,正确绘制工序图,并能正确标注工序尺寸、尺寸公差、形位公差和表面粗糙度。
2.掌握机床夹具设计的基本方法
能够根据工序卡片规定的定位夹紧方法,正确选择夹具元件;能正确进行定位误差和夹紧力计算,合理布置夹紧力作用点和作用方向并进行夹具精度校核;能够根据国家制图标准,运用必要的视图完整地表达一个夹具结构,能正确标注设计尺寸,合理标注技术要求。
3.课程设计答辩要求
课程设计完成后,要进行课程设计的答辩,其目的是进一步检查和总结学生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对所用有关的理论、概念和方法的理解和应用的情况了解情况,进一步掌握学生独立完成课程设计的程度和能力。根据学生回答指导教师提出的问题,以期达到更准确了解学生对设计的态度、创新意识及独立完成的能力。
4.成绩评定
本课程设计的成绩是独立的,单独记载。课程设计成绩实行百分制,成绩不及格应重新设计。根据学生的设计态度、设计质量及答辩情况综合评定学生的成绩。
四、课程设计的内容:
0.设计题目为:设计××××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和夹具(生产纲领为中批或大批生产)设计工作要求提交:(1)零件图一张
(2)毛坯图一张(可以不画)
(3)机械加工工艺卡片一套(在说明书内)(4)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综合卡片一张(在说明书内)(5)专用夹具设计图:一张装配图,一张零件图(6)设计说明书一份 设计进度安排参考
1.对零件进行工艺分析画零件图(1天)对零件的作用及零件图上的技术要求进行分析;
对零件主要加工表面的尺寸、形状及位置精度、表面粗糙以及设计基准等进行分析; 对零件的材质、热处理及机械加工的工艺性进行分析。2.选择毛坯的制造方式,绘制毛坯简图(1天)毛坯的选择和绘制,应该以生产批量的大小、零件的复杂程度,加工表面及非加工表面的技术要求等方面综合考虑。
3.制订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路线(4天)
制订工艺路线:在对零件进行工艺分析的基础上,制订零件的工艺路线和划分粗、精加工阶段,对于比较复杂的零件可先考虑几个加工方案,分析比较后再从中选择比较合理的加工方案;
选择定位基准:进行必要的工序尺寸计算,根据粗、精基准选择原则合理选定各工序的定位基准,当某工序的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不重合时,需对它的工序尺寸进行换算;
选择机床及工、夹、量、刀具; 加工余量及工序间尺寸与公差的确定; 切削用量和时间定额的确定; 填写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和工序卡。4.机床夹具设计计算和结构设计(6天)结合某道工序设计一套专用夹具:
确定夹具设计方案,绘制结构原理示意图; 选择定位元件,计算定位误差; 计算夹紧力;
画夹具装配图和零件图。
5.编写设计说明书、准备答辩(2天)6.答辩、评定成绩(1天)
五、课程设计参考资料:
5.软件技术基础课程设计 篇五
课设感想
本次课设主要锻炼了我们的零件设计能力以及真正需要加工的时候需要的动手能力操作。我们通过金工实习老师的指导学会了包括铣床,车床,线切割以及钻床的一系列机床的使用方法。因而我们可以更加熟练地操作与运用各种机床的操作,虽然期间有一些小瑕疵但是整体来说还是不错的。因为通过多天的锻炼我们已经可以熟练掌握多种机床的独立操作了。所以我觉得如果能将课程设计放在一些课程学习中进行这样大家可能会更融会贯通地理解所学习的内容并能充分理解。另外在此次课设中,我主要担任铣床及线切割方面的加工任务以及一些孔加工也是由我负责,首先我们进行的是铣床方面的操作,铣床加工需要注意的就是一定要注意要将工件夹紧,不然很容易出现崩刀现象,同时我们还要一些比较好的加工手法,就是一定要平稳而缓和地转动摇杆,令工件平稳移动,这样就可以保证切削力的稳定而不会发生刀具过热发生事故。在线切割方面,需要需要注意的主要就是在加工前的找正,在进行加工路线的制定中要注意程序的编写以及方向的正反。这样才能保证丝能按自己所希望地进行进给。
在进行孔的钻机操作中,一定要先划线,钉刻,再进行钻床的钻孔操作。钻孔时要进给一些退出一些加入润滑油,这样能保证孔的粗糙度低而且也不容易使钻头卡住工件,发生事故。这就是本次课设我的感想。
6.《机械基础课程设计》课程标准 篇六
课程代码:500014建议课时数:1周学分:1学分
适用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先修课程:《机械制图》《汽车机械基础》《工程力学》《液压与气动基础》
《整车维护》《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 后续课程:《汽车发动机总装与调试》《汽车维修质量检验》
《 汽车故障诊断与检测技术》
一、前言
1.课程的性质
该课程是江苏省五年制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平台课程。在学过《机械制图》《汽车机械基础》《工程力学》 《 液压与气动基础》等课程之后,进行《机械基础课程设计》,课程设计是全面应用所学的知识,独立完成一个设计。这是一次全面、综合实践性很强的模仿设计工作的练习和考核。
2.设计思路
该课程是依据五年制职业教育《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置的。其总体设计思路是,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并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学会完成相应工作任务,并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同时又充分考虑了高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并融合了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
二、课程目标
能计算选择电机,确定总传动比,并分配各级传动比,计算各轴功率,转速,转矩,对传动件(轴、齿轮)设计计算,装配图设计和绘制,零件工作图设计、绘制,能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
三、课程内容和要求
1.设计内容:设计一级变速箱。
2.时间安排:①1设计计算:1天
②绘制总装图草图:2天
③绘制正式总装图:2天
④编写说明书:1天
⑤答辩:1天
(上述时间安排仅供参考,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设计情况适当调整详细的设计时间进度。)
3.设计要求:①绘制总装图一张;A2
②绘制零件图若干张(具体要求由指导老师确定);A3
③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一本(字数不得少于5000字)。
四、成绩考核
1、平时表现(包括纪律遵守情况、设计态度情况等)占20%
2、图纸质量和说明书质量占50%
3、答辩成绩占30%。
注:
1、课程设计成绩分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五等;
2、对于抄袭他人成果、设计方案存在严重缺陷和答辩不合格者,课程设计成绩为不合格。
五、教学建议
1、课题选择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和所学专业,并结合企业实际综合考虑,学生可分组进行,每组6—8人,每组课题要有区别,每组配1名指导老师,2、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让学生从设计方案的构思、零件材料的选择、工艺设计计算、画图,到查阅技术资料、编写技术文件等各方面得到综合训练。
7.软件技术基础课程设计 篇七
增强现实技术 (Augmented Reality, AR) 是由虚拟现实发展出来的新研究领域, 是一种将计算机产生的虚拟信息与真实环境进行融合的技术。增强现实不是把使用者与真实世界隔离, 而是将计算机产生的虚拟信息叠加到真实场景中, 构造出虚实结合的空间, 其中真实物体和虚拟对象是共存的, 可以互相增强或互为补充[1]。增强现实技术凭借声音技术、三维影像、用户交互等优势, 为学生提供一个三维的虚拟环境, 让学生身临其境一般, 通过与虚拟场景交互获得知识,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 近年来, 越来越多相关研究者研究如何把增强现实技术应用到教学中。
一、增强现实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1.利用增强现实技术创设教学情景。该形式的教学应用的主要特征是利用增强现实技术对有意义的真实世界的问题和情境进行模拟与表征, 从而构成一种混合的虚实环境来支持学习者的学习。如哥伦比亚大学曾开发出移动增强现实系统 (MARS) , 通过增强现实技术为校园景观添加的虚拟的多媒体信息, 以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的历史;北京理工大学王涌天教授的团队, 利用增强现实技术创作的大型主题景观《虚拟圆明园》, 成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典范。美国麻省理工大学也创作了各种教学用的“魔法书”, 只需要使用一个摄像头对着书籍中的图案或文字就会有一个三维图形展示出来, 通过三维图形来展示各种知识点。
2.利用增强现实技术革新教学模式。信息技术本身就已使得传统的教学模式发生了改变, 而增强现实技术依靠其鲜明的特色和技术优势, 在推进教学模式变革的过程中更能凸显其地位与价值。在此环境中学习者可以利用各种工具和信息资源 (如文字材料、书籍、音像资料、CAI与多媒体课件以及Internet上的信息等) 来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不仅能得到教师的帮助与支持, 而且学生之间也可以相互协作和支持。马德里卡洛斯三世大学的科研人员利用增强现实技术可以直观地看到上课教学内容和笔记或者评论, 并判断学生是否理解讲课内容, 达到增进教师与学生的沟通的目的。
3.利用增强现实技术游戏开展课外活动。在古希腊语里, “游戏 (Paidia) 和“教育 (Paideia) ”只有一个字母之差, 二者均与“成长 (Pais) ”有关, 可以说教育与游戏从一开始就结下了不解之缘。游戏是人类的天性, 人类的学习很多都是在游戏中获得的。游戏不仅具有娱乐功能, 而且还具有良好的教育功能, 游戏中的情境、人物、任务设计都体现一定的教育倾向, 游戏是孩子们传递信息、培养情感和发展智能的活动形式, 也是探索和学习无缝结合的好方法, 学生在游戏中表现出的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和协作能力超越其他方式。游戏还是一种思维工具, 可以考量用户的思维能力、反应能力和创造能力。科学合理地开发和利用游戏也不失为学校教育的一种策略。如韩国开发的增强现实游戏ARPush Push运用追踪器检测用户的运动, 并通过头盔显示器为用户提供包含了虚拟景观的视野, 能很好地训练用户的运动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北京理工大学开发的增强现实海底漫游系统让用户得以使用交互体验设备和虚拟场景中的海洋生物互动、嬉戏;威亚视讯科技开发的增强现实娱乐体验项目“广东梦想探险”, 实现了珠江畅游、海底漫游和太空探索三个场景, 由轨道电车引领观众在不同的主题场景中进行漫游, 体验亦真亦幻般的世界、虚实结合的科技奥秘。
二、本课题的实现思路及主要研究内容
本课题利用增强现实技术制作一本介绍机构运动简图画法的、基于图片的“魔法书”。学生利用手机上的摄像头拍摄到“魔法书”上的机构图片, 则会在手机屏幕上自动呈现出该机构的三维模型、运动简图的绘画思路、画法以及自由度计算等[2]。具体实现思路及对应的研究内容如图1所示。
三、本课题拟解决的关键技术
目前基于计算机的增强现实系统主要包含场景采集系统、跟踪注册系统、虚拟场景发生器、虚实融合系统、显示系统和人机交互界面等[3]。硬件主要包括计算机、摄像头、头盔显示器和硬件跟踪设备等[4]。增强现实系统的最大特点在于其可以实现虚拟场景与实物场景的叠加, 通过头盔或摄像头等摄像装置与计算机显示器将实物场景中的信息与计算机中的虚拟场景信息进行融合, 使其同时显示在用户的视场中, 从而使用户获得超越真实场景的视觉感受。
增强现实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5]:一是虚实融合技术。增强现实系统中要实现预期的显示效果就必须将计算机中虚拟的场景信息与真实环境中的信息“平滑”地融合在一起, 从而体现对真实场景信息的“增强”。二是三维跟踪注册技术。现有的增强现实系统大多使用摄像头来采集真实环境中的信息, 这就需要实时地检测出摄像头相对于真实场景的位置与姿态, 以便能够根据这些信息来确定所需要添加的虚拟三维模型在真实场景中的正确位置。
随着智能手机及平板电脑技术的发展, 智能手机的功能已经接近普通的计算机的功能, 而且还内置了摄像头, 这就使得基于手机的增强现实系统的开发成为可能, 然而目前的智能手机的运算能力还无法与计算机的运算能力相媲美, 因此还无法将基于计算机的增强现实系统直接有效地移植到智能手机上, 因此本课题的研究将主要解决以下两个关键技术[6]:
(一) 面向手机端的图片快速识别技术
要实现上述的机构运动简图画法的“魔法书”, 首先要能够准确识别出各个不同的机构照片。传统的在计算机上运行的模板识别算法往往利用计算机CPU的强大运算能力进行模板匹配方法来达到目的, 这种算法要求有较大的内存空间以及强大的CPU处理能力才能保证识别的实时性。本课题考虑到手机的内存与CPU运算能力相对较弱的现实情况, 拟采用小波分解方法来达到对图片快速识别的目的。其核心是制作出具有形变不变性与旋转不变性的模板库, 然后把缩小的实时图像与模板库进行匹配来实现目标物体的识别。由于图片可以缩小, 因此, 可以有效减小匹配时的搜索维度, 提高图像识别速度, 减少系统内存的消耗。
(二) 基于照片的三维注册技术
对于增强现实而言, 三维注册算法是其实现的核心与基础。所谓的三维注册算法即把虚拟物体准确叠加到真实物体之上, 让用户觉得虚拟物体就是放置在真实物体之上。本课题尝试利用二维图片上的特征点, 开发基于普通照片的三维注册算法 (即自然标记的三维注册算法) 。为了能够把虚拟三维模型正确地“放置”在真实环境之中, 必须要先知道手机摄像头的位置与姿态, 然后根据这个位置与姿态来设置虚拟摄像头以便渲染出与真实环境观察角度一致的虚拟物体。实现的基本思路是先获得图像中的特殊特征点, 然后根据这些特征点在预设角度与手机摄像头实时捕捉的以视频帧之间的形变值来推算手机的位置与姿态。
四、结束语
本课题紧扣高职类学生认知规律的特点, 立足于实际生产机器当中典型机构的结构简图的绘制及其运动特性的分析, 将基于文字、二维图片的学习内容制作成“魔法书”, 通过智能手机转换成三维模型, 并融入“游戏”的色彩, 增强学习的交互性, 让学生在“娱乐”中学习原本“枯燥”的知识, 必将大幅提升学习效果。
摘要:探索利用增强现实技术把“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中的机构结构简图制作成基于图片的“魔法书”, 并开发出基于智能手机的识别程序, 学生利用手机拍摄“魔法书”上的机构图片, 则会在手机屏幕上自动呈现出该机构的三维模型, 运动简图的绘画思路、画法以及自由度计算等, 从而扩充学生的学习环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机械设计基础,增强现实技术,机构结构简图
参考文献
[1]雷静.增强现实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1, (35) :7-8.
[2]程志, 金义富.智能手机增强现实系统的架构及教育应用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 2012, (8) :134-138.
[3]钟惠娟、刘肖琳、吴晓莉.增强现实系统及其关键技术研究[J].计算机仿真, 2008, 25 (1) :252-255.
[4]林倞, 杨珂, 王涌天, 刘越.移动增强现实系统的关键技术研究[J].中国图象图形学报, 2009, 14 (3) :560-564.
[5]杨彤.增强现实系统的相关技术研究[D].天津:南开大学, 2010.
8.软件技术基础课程设计 篇八
关键词:机械基础;三维设计;自主创新
一、引言
一个新的机械产品的实现包括设计和制造两个主要环节。对一个机械产品有如下四方面的基本要求:功能性要求、可靠性要求、经济性要求和社会性要求。机械的功能性要求是机械设计的依据和出发点;机械的可靠性要求由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工作能力计算来保证;对机械的经济性要求主要指机械的成本(包括制造成本和使用成本),它在设计阶段就基本上被决定了;而对机械的社会性要求(对人和环境的影响)则完全取决于设计阶段的工作。
设计阶段的主要内容分为两大部分:方案设计阶段和技术设计阶段。方案设计阶段包括功能原理设计和运动方案设计;技术设计阶段包括运动学、动力学和工作能力的分析与设计、结构设计和图样的绘制。
要保证对机械产品的四项基本要求,设计和制造都很重要,而设计更重要。一个产品是否是创新的,是否能具有自主的知识产权,关键不在制造,而在设计,特别是机械的方案设计阶段。因此,在方案设计阶段,提升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和能力就显得非常重要。
二、在机械基础类课程中加强三维设计能力的重要性
笔者所在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基层工作需要的应用性复合型人才;毕业生总体上具有“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基本特征的同时,侧重“上手快,后劲足”,并在知识上做到“业务精,学识广”,在能力上做到“适应强,转型快”,在素质上做到“作风实,口碑好”。为了让学生毕业后能达到学校制定的培养目标,在培养方案中增设个性自主化创新学分(4学分),毕业时必须获得此学分才准予毕业,使学生自觉参与创新活动。
要设计出性能优良的、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产品,要走向制造强国,关键是提高中国机械制造工业的创新设计能力。在高等学校的教育计划、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中要加强创新设计能力的培养,要提高创新设计能力,首先应从机械基础课程中做起。
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机械系统运动方案设计和机构与零部件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通过本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各种课内外的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工程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这两门课程历来是机械类专业至关重要的技术基础课。两课所传授的知识、所培养的能力直接与工程实践的需要相衔接,直接有益于学生在毕业后从事机械设计方面的工作。
在这种情况下,两课不仅是机械专业至关重要的技术基础课,也成为了机械基础系列课程中的核心课程。
三、在课程体系设置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机械产品的设计是为了满足某种需要而引进的一种人类特有的活动,是一种从构思到实现的过程,是人类特有的一种创造性活动。人类在劳动中进化,在进化中锻炼了自身的劳动能力和思维能力,并将两种能力结合形成了创造性设计这种特殊能力。设计既不是一种单纯的思维活动,也不是一种单纯的制作,而是通过创造性思维去创造出过去没有或者比过去更好的物质产品。
因此,设计者在设计实践活动中应追求与前人不同的方案,突破思维定式,提出新功能、新原理、新机构,在求异和突破中体现创新,也就是设计必须具有独创性。创新设计必须具有实用性,其主要表现在市场的适应性和可生产性两方面。市场适应性指创新设计必须针对社会的需求,满足用户对产品功能的需求;可生产性要求设计者设计的产品具有较好的加工工艺性,并能以市场可接受的价格加工成产品投入使用。
学生通过机械基础系列课程的学习,不仅要掌握这些环节所需的基本理論知识,还应掌握其现代设计的基本方法,即创新设计的基本思路。为此,笔者进一步明确了各课程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中的作用。在一年级的《机械制图》课程中有安排了一周制图测绘,在这一周的时间内,学生除了完成“模型——测绘——零件”绘制外,还增加了用CAD绘制部分零件图,让学生首先接触到用CAD绘图出图的训练;在二年级,进入了专业基础课的学习,如《机械原理》课程主要培养原理方案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机械设计》课程着重于机械零部件的工作性能和结构设计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在学习专业基础课的同时,又增加了《Pro/E》等三维设计软件的学习,紧接着进行为期一周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实训。各门课程根据自身在系列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从培养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出发,对教学内容进行了重组和优化,如《机械原理》课程增设了机构运动方案创新设计实验,课程设计由原来的一周增加到两周,学生的方案构思可以先在机构搭接台上进行模拟,最后用三维设计软件进行设计分析;授课模式也发生改变,由传统的以机构分析为主线的课程体系,改为以设计为主线,分析为设计服务,落脚点为机械传动系统的方案设计的新体系;《机械设计》课程突出以设计为主线建立以机械传动方案设计、机械零部件的工作性能设计和机械结构设计组成的新体系,强调整机设计的理念。选修课中增加了机构创新设计、工业造型设计、人机工程学设计、机械设计综合设计等课程。
机构运动方案创新设计是一个创造性的活动过程,它可以使学生较早地受到工程系统化设计的锻炼,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为此,机械工程学院开设机构搭接实验,机构搭接利用各种各样的构件和齿轮、凸轮等不同的机构拼接各种不同功能的机器,以培养学生的机构运动创新设计意识及综合设计能力。通过实验,激励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对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设计能力和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综合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四、课外科技创新活动,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当前,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很多,各类大赛也很多,如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等等。而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是教育部负责组织的重大赛事之一,受到了各高校的普遍重视。大学生参加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的意义有以下几点:
1.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设计能力,使学生能够为解决实际问题而主动去学习知识,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索取知识,让学生早日将所学的理论知识用来解决实际问题,不再只是纸上谈兵,早日与社会接轨。
2.可以让一批优秀创新人才脱颖而出,影响及带动其他学子积极创新,让学生的创造潜能得以发挥,使创新理念蔚然成风。
3.可以培养指导教师的科研能力,使更多教师热衷于指导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工作,形成教学、科研相互辐射的互动效应。
4.可以从参加比赛中了解教学中的不足,改变以后的教学方法及内容,从源头提高大学生创新的潜能。
5.可以将优秀案例融入课堂教学,增强学生对科研过程的了解,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在近年的教学实践中,机械工程学院着重进行了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研究与改革,通过开设机械创新设计选修课和机械创新协会等系列活动,指导学生开展创新设计,结合江苏省举办的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在校园里掀起了创新设计的热潮,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了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江苏省第一、二、三届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中获得六个二等奖、三个三等奖。2008年在江苏省大学生机器人大赛中获得二个二等奖、一个三等奖,2009年在全国第二届节能减排科技作品大赛中,“二次利用生活用水的太阳能空气加湿器”作品喜获二等奖,“基于太阳能的电解食盐中消毒液的研究”及“节能储能灯罩”喜获三等奖。通过这一系列活动,形成了一种与校园文化相融合的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机制。
由于每个科技小组都是5人一组,每个人既有分工又有合作,鉴于完成作品的时间性要求,这就必然要求他们制订出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定期召开会议,一步一步攻克难关,在项目完成的过程中,他们的组织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五、结束语
学生开展创新活动、参加机械设计竞赛的最终意义,并不在于能否出成果,而在于激发、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初步具有团队协作精神,为培养素质良好的机械设计工程师打下一个基础。今后笔者将继续以创新设计竞赛的形式来促进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力争在实践过程中结出更丰硕的成果。
参考文献:
[1]张策.弘扬自主创新的时代要建设好机械设计系列课程[C].2009大学机械报告论坛.
[2]申永胜.机械原理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3]孙桓,陈作模,葛文杰.机械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9.基础会计课程设计方案 篇九
一、课程目标设计:
(一)能力目标: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运用课程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并具备基本上岗的能力。课程结束后,要求学生交出3本记账凭证、2本日记账、一本总账、若干张不同格式的明细账、二张报表。
(二)知识目标: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基础会计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
(三)具体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会计的职能、对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原则、核算方法等基本理论。
2、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会计要素、会计等式、会计科目等基本知识。
3、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复式记账的基本原理,掌握借贷记账法的基本原理,对企业的简单经济业务进行会计分录的编制。
4、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制造业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即对各种不同类型的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
5、了解会计凭证的意义和作用,掌握原始凭证的种类,掌握原始凭证的填制和审核。
6、了解记账凭证的意义和作用,掌握记账凭证的种类,掌握记账凭证的填制和审核。
7、了解会计凭证的传递和保管。
8、了解会计账簿的意义和作用,掌握账簿的种类,掌握各种不同类型账簿的登记。
9、掌握账簿的试算与记账错误的更正;掌握账簿的结账与对账。
10、掌握错账更正的方法。
11、了解会计报表的意义、种类、及编制要求。
12、理解资产负债表的概念、意义和结构,掌握资产负债表的编制。
13、理解利润表的概念、意义和结构,掌握利润表的编制。
14、了解会计报表的披露和注解、会计报表的报送和审批。
15、了解会计核算组织程序和会计工作组织。
二、教学方法设计
1、教学方法
(1)以引导启发为主,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
(2)运用案例教学,提高学生的交流技巧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开放性教学
(4)提问式教学
(5)正确引导学生进行自学,提高自学能力
(6)实践教学
2、教学手段
传统的教学手段主要是黑板加粉笔,教师在授课时费时费力地讲授有限的内容,展示少量的实物(如账、证、表等),示范简单的操
作,教学效果不佳,现代化教学手段是指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将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包括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应用到教学领域中的各种方法,它是在传统教学手段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避免了传统教学手段的弊端。它是文字、声音、图像的结合,在这种教学过程中,课堂学习气氛活跃,发挥了教师和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同时使课堂教学的知识输出量增加,缩短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三、课程内容设计
按照各章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可以把十章内容分为六个单元:
第一章总论为第一单元,主要阐述会计的起源与发展、会计的职能和作用、会计的方法等基本理论问题。第二章账户与复试记账为第二单元,主要阐述会计要素的划分及其相互间的数量关系——会计等式,这是本课程的理论基础,因为后面的许多会计核算原理与方法都是建立在会计要素的划分及会计等式基础上的。第三章借贷记账法的应用以及第四章帐户分类为第三单元,其中第三章的复式记账原理是本课程的方法基础,第四章是对第三章中帐户的进一步说明。第五章会计凭证、第六章会计帐簿、第七章财产清查、第八章财务会计报告共同构成第四单元,这个单元主要介绍了会计核算过程的四个主要环节,同时也是四种主要方法。第九章账务处理程序为第五单元,主要是以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情况下的常见经济业务为例,介绍会计核算基本方法的运用。第十章会计会计工作组织为第六单元,介绍了会计机构设置、人员要求及会计法规体系等问题。三个附录(《中华人民共和国
会计法》、《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不是正式的教学内容,不纳入考试范围。
四、考核方案设计
(一)考核要求,包括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其中过程性考核为70%,终结性考核为30%。过程性考核主要包括常规(学习态度、出勤、课堂提问、职业道德等)20%、课堂作业50%。终结性考核主要是期末考试。
(二)评价标准:
1、常规检查以平时记分册中记录为准。平时对学生进行不同方式的考勤并记录,占10%;课堂提问包括主动回答和被动回答记录,占10%;学习态度和职业道德,作为附加分处理。
【软件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推荐阅读:
计算机技术软件工程课程设计题目09-28
组态软件课程设计08-10
软件工程课程设计封面07-09
软件工程课程设计方案10-21
电工技术基础教学设计09-09
计算控制技术课程设计07-01
物联网技术导论 课程设计概要07-04
《Web应用开发技术课程设计》要求06-25
软件实践课程报告范文10-27
软件标技术部分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