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队管理经验

2024-09-17

部队管理经验(精选10篇)

1.部队管理经验 篇一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军队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国家和军队的财务管理在日趋完善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问题。针对目前消防部队基层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思想认识、管理方法、基层财务人员素质等方面的问题。同时结合其实际情况,下面就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完善消防部队基层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同大家做一下交流。

一、严格落实财经制度,进一步加强党委理财

基层单位普遍存在落实财经法规制度不坚决的现状,许多基层单位在贯彻落实财经法规过程中,有的习惯用行政手段代替法规制度,一旦涉及自身利益时,常常想点子,搞变通,在思想上没有意识到依法管财的重要性。财经制度法规的制定,本身就具备一定的科学性,是党委科学理财的保证,因此财经制度落实到位是加强党委理财的关键所在。不按规章制度办事、不狠抓贯彻落实,那再完善的财经制度也只是一种摆设、一纸空文。只有依照严格的财务制度,加强财务管理,才能提高各项经费的使用效益,为党委理财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样,各级党委在财务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决策作用,基层党委应增强理财、议财的领导意识,并熟悉财经法规和各种标准制度,为经费支出把好关,导好向。单位经费预算,重大项目及经费开支,由党委集体研究决定,对工程项目建设、大宗物资采购、大项资产处置等重大财经事项,先由职能部门从实际、实效和实用出发,进行可行性和不可行性论证,财务人员提出明确的建议方案,提交党委会审议。基层单位主官要全面加强对财务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从加强党委理财、按级负责、落实制度到组织监督、官兵参与等各个环节的工作都应抓到位,做扎实,既要注意发现问题,又要善于解决矛盾,确保各项工作的圆满完成。

二、提高内控意识,完善监督机制

基层单位普遍存在由于编制有限,导致内控制度不够严密,以及受到单位领导、业务领导的个人影响,一些单位领导在工作中随意性大,在工作原则和人情关系之间,影响内控制度的实际效力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增强和提高内控意识应从单位主官做起,基层单位主官应把内控制度的执行纳入工作的议程,认清内控制度在基层财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基层单位的上级财务部门应对其进行必要的监督,加大检查力度,及时帮助基层单位发现和纠正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帮助其制定切合实际的管理制度和有效的管理措施,监督要力戒形式主义,注重实效,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以监督促规范,使监督机制日趋完善。

三、严格控制经费支出,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钱少事多,是现如今基层单位普遍面临的现状,因此要把有限的经费用在刀刃上。首先依预保障。在经费不足,供需矛盾突出的情况下更是要立足有限的经费,通过强化预算管理,保障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各项开支要全部纳入预算统筹安排,提高有限经费的综合保障效能,通过预算全面反映一个单位财务收支情况,从而提高经费使用效益。严格按预算金额执行开支,充分分配各项经费的使用金额,对油料、车辆维修、接待费等难控制的经费要严格按预算执行。

坚决纠正花钱不管效果、办事不顾财力、开支不讲标准的现象;要强化限额控制的刚性;其次,通过节约来控制。其一是节电,办公时间尽量用自然光,使用计算机、打印机尽量减少待机时间,防止白昼灯、长明灯。其二是节油,科学核定单车油料定额。其三是节约办公用品,控制办公设备的采购等。第三,对于难掌控的行政消耗性支出实行单独核算,可先设消耗性支出科目,在行政消耗性支出这个款级科目下再设会议费、接待费、车辆维修费、油料费等,这样就可以对行政消耗性经费进行集中管理,统一核算,便于监督。

四、基层财务人员要提高服务意识,坚持素质管理

管人和管钱是辩证统一的,因此不断提高基层单位财务人员的素质,是抓好基层财务管理工作的关键和根本保证。首先,财务人员大量的工作是与账目打交道,做了很多默默无闻的工作,加了不少班,干了不少活,而下线有时很难体现出来,甚至还要承担许多误会和委屈。因此只有真正从内心热爱财务工作,业务过硬,有事业心和责任感的人才能干好这项工作;二是要重职业道德。德是灵魂,是管方向的,在人的素质诸要素中处于先导和支配地位。可以说,处于越重要的岗位,拥有越大的权力,对德的要求就越高。要经得起诱惑,抗得住干扰;基层财务人员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和人生观,正确对待权力和责任,在大事大非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三是要善参谋,基层财务人员党委领导的参谋,向领导提出好的建议和意见是其基本职责。根据单位实际情况,出一些让领导满意,官兵满意的金点子、好想

法,违背政策规定的歪点子,馊主意绝不能出;四是敢于负责,实事求是,该汇报的汇报,该解释的解释,树立按章办事的良好习惯,把按章办事作为财务工作的生命来对待,只要没有私心,坚持按章办事就能得到官兵的拥护和理解,也会得到领导的支持。

参考文献:

[1]徐虹,郑汝军.浅谈基层部队财务工作中资源节约[J].军队财务,2009,4.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军队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国家和军队的财务管理在日趋完善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问题。本文针对目前消防部队基层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思想认识、管理方法、基层财务人员素质等方面的问题,结合消防部队基层单位实际情况,浅谈新形势下消防部队基层单位财务管理工作。

2.部队管理经验 篇二

1 卫生装备管理上存在的几个问题

1.1 设备更新有待进一步加快

随着卫生装备的配置种类及更新换代更趋完善和全面,一些仪器设备却没有在基层部队很快地投入使用,有的专科设备使用率不高或长期处于闲置状态,造成装备过时,陈旧老化,引起了资源浪费。部分卫生装备由于更新周期长,不少卫生队仍在使用性能落后、质量较差、年久失修的设备,特别是一些诊断、检验设备,由于长期超负荷运行,各项技术、性能指标已不能满足使用要求,导致设备在简单的摄片和常规的化验工作不能正常开展。

1.2 管理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卫生装备的规范化建设,给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了解的情况来看,个别单位对卫生装备还存在着重使用,轻管理的现象。没有落实“定人使用、定人管理”制度,有的卫生装备甚至长期处于无人管理状态,所以就更谈不上定期维护保养。一些单位虽然已建立了卫生装备技术档案,但填写不标准、不规范,加上原始资料也残缺不全,因此不能完整真实地反映卫生装备的现状。同时,由于流动性大,人员难以相对固定,因交接手续不全引起的随机附件丢失现象时有发生。还有一些单位的工作人员不熟悉卫生装备的结构性能、工作原理和操作规程,经常违规操作,造成仪器设备由于人为因为损坏和停用。

1.3 维修服务保障有待进一步加强

现有的卫生装备90%以上都属于上级单位配发,一些仪器设备在保修期内,故障较多,经常发生维修人员刚离开,故障又出现的现象[1]。有的设备在出现故障时,使用单位无法与生产厂家沟通联系,尤其是改装设备,由于其是由不同厂家所生产,即使工程技术人员来到现场,检修工作也难以顺利进行,致使设备长期不能修复,影响日常的医疗诊断和正常训练。另外,卫生装备品种较多,同一设备又分为不同的规格型号,因此在设备出现故障时,零配件相互之间无法替用,经常发生因缺少一个小的零配件致使维修无法继续进行的现象,为设备的维修保障带来不便。

2 改进措施及对策

2.1 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责任管理

建立卫生科、院(队)两级管理机构,制定日常工作制度,明确各级管理、使用人员的职责,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调配合,杜绝人为损坏仪器设备的现象,管理机构要随时掌握本单位卫生装备的分布和功能发挥情况,对配备不合理、使用率低的仪器设备进行统一调配,做到物尽其用。不定期对仪器设备使用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具体包括账物是否清楚,有无损坏及丢失,管理使用是否良好,从而确保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和经常化。

2.2 建立健全档案技术资料

完善仪器设备的资料档案,提高各有关部门对仪器设备档案作用的认识,尤其对于万元以上的贵重设备,都应建立完整的技术档案和装备卡。技术档案内容包括:仪器设备履历本、验收资料、产品说明书、线路图、安装及使用技术要求、操作规程、保养维护等[2]。技术档案可一式3份,1份技术档案主要是原始资料,由基层部队卫生主管部门管理、存入档案;第2份技术档案是有关维修方面的资料,即在每次检修后尤其是更换元件或改变线路等情况下细致地做好维修记录;第3份技术档案由使用该设备的操作人员保存,主要是记录设备的使用及维护保养情况,内部工作人员的交接情况等。仪器设备管理卡包括装备名称、规格型号、国别、生产厂家、单价、出厂日期、启用日期、使用科室和负责人等内容。

2.3 坚持维护保养制度

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一般实行三级保养制。一级保养(使用保养):由设备操作人员负责,它的内容是保证仪器设备有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如温(湿)度、防尘、防蚀、表面清洁等,使用保养的重点主要在设备外部。二级保养(专人保养):由使用科室指定熟悉装备结构和性能的技术人员负责定期保养,主要是内部清洁、局部检查和调整,紧固易松动的螺丝和零件,检查设备运转是否正常、零部件是否完整,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三级保养(预防性保养):由设备操作人员和工程维修人员共同进行,检查设备的主要部件,调整精度,测定各项功能是否符合仪器说明书和技术文件的要求,必要时更换易损部件。精度检查指测定设备的精度,特别是计量器具,如天平、心电图机、分光光度计等,还需定期地进行计量检查和鉴定。

2.4 注重技术人员的专业培训

基层部队由于人员编制少,设备使用人员经常更换,一人多机、一机多人的情况较为普遍,难以达到专业化的要求。设备经常处于新手操作的状况,且有相当一部分仪器设备是由战士卫生员操作。因此,切实培养一支思想稳定、技术优良和作风过硬的专业技术队伍是非常必要的。凡是配发的新装备,都要及时培训,纳入卫勤训练考核范畴,以考促训,尽快使新装备形成保障能力[3]。要使培训工作和今后的操作使用规范统一,不能只是简单扼要的了解。对一些大型的医疗设备,基层部队或派出专业技术人员到上级医院进修,或拿出适当经费参加生产厂家组织的专门培训,使他们熟悉卫生装备的原理、结构、性能、操作规程和维修保养知识,真正具备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5 加强区域性检修机构建设

目前,部队卫生装备的维修保障任务主要是按照分工组织实施。由于保障的部队数量多,驻地分布点广,既有常规医疗器械,又有野战卫生装备,这对设备检修人员来说是个挑战[5]。要大力加强区域性检修机构的体制建设和质量建设,大量提供参加技术讲座、进修、短期培训的机会[4],培养一专多能的工程技术人员。区域性检修机构要牢固树立为基层部队服务的思想,转变工作方式和服务观念,经常加强与部队的沟通,了解卫生装备的使用状况,由设备出故障时才去维修转变为按计划或不定期下部队维护保养和检修,提高维修保障效率,确保基层部队仪器设备的正常工作。

3 讨论

卫生装备的管理是一项经常性的管理工作,基层部队的卫生主管部门要注意抓好日常的规范化管理和各项制度的落实,选派业务精、工作踏实的基层卫生人员进行检修培训,做好知识更新,提高基层部队仪器设备自我检修保养能力。另外,由于部队的机动性较大,对医疗设备的质量和使用要求较高,因此,配置的卫生装备要保证性能尽可能先进,质量可靠,操作简单,设备的品种也要相对统一,制式化的卫生装备将为基层部队的使用带来方便,同时也为医疗设备的检修减少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参考文献

[1]杨志华,李永刚.武警机动部队医疗装备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医疗卫生装备,2006,27(7):45.

[2]王惠,雷勋祖.完善医疗设备维修管理[J].医疗卫生装备,2006,27(3):47.

[3]周林华,周传华.部队卫生装备使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医疗卫生装备,2006,27(5):48.

[4]张祖进,郭召平.再述三级维修站的重要性[J].医疗卫生装备,2006,27(9):58.

3.部队后勤军需装备管理探微 篇三

【关键词】 部队后勤军需装备管理特点管理方法

部队后勤军需装备管理是为使部队后勤军需装备合理编配、正确使用和保持良好的状态而进行的工作,完善部队后勤军需装备管理工作,能保证部队随时执行后勤保障任务的需要。

一、部队后勤军需装备管理的作用

部队后勤军需装备管理是搞好后勤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重要方面,是部队后勤军需装备建设的重要内容,其重要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部队后勤军需装备管理是提高后勤保障力的重要举措。部队后勤军需装备是构成后勤保障力的重要因素。现代战争特别是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物资消耗越来越多,对后勤保障的依赖性越来越大。同时,部队后勤军需装备的数量也越来越多,结构越来越复杂。现代条件下的战争又使军需装备的损坏率大大增加,所有这些对部队军需装备管理均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部队后勤军需装备管理的重要性,采取有效措施,严格管理,科学管理。

2、部队后勤军需装备管理是提高军事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部队后勤军需装备供需矛盾比较突出。一方面,现有部队后勤军需装备陈旧落后、配套程度低、需要更新;另一方面,为与当前后勤保障任务相适应,实现部队后勤军需装备与作战装备建设同步发展,又需要研制、购置许多新的军需装备。因此,我们必须加强部队后勤军需装备管理,发挥现有后勤军需装备的技术效能,尽可能地延长装备使用寿命,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维修费用。

3、部队后勤军需装备管理是后勤科技发展的迫切需要。部队后勤军需装备的改造和革新,可以改善装备的某些性能,使部队后勤军需装备更适应信息化战争的需要。它是后勤技术革新的重要内容,也是部队后勤军需装备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部队后勤军需装备的改造和革新,是以后勤引进新技术,采用新工艺、新材料为前提条件的。同时,改进的后勤军需装备本身,又是后勤科技进步的重要标志。所以,加强部队后勤军需装备管理,是保证部队后勤军需装备的使用、改造、革新和适应后勤科技发展的需要。

二、部队后勤军需装备管理的特点

部队后勤军需装备与过去相比,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系统性。部队后勤军需装备从研制到淘汰报废,是一个系统的管理过程,是对其进行全面、系统、统一的跟踪管理。因此,在实施部队后勤军需装备管理的过程中,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二是科学性。科学的管理方法和先进的管理手段,是实现“科技兴管”的实践保证。当前,信息技术大量渗入部队后勤军需装备管理工作之中,管理者必须学习和掌握信息科学知识,研究科学的信息管理方法。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往的一些传统管理方法也将会被一些科学的管理方法所取代。三是技术性。由于高新技术如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新材料技术等广泛应用于部队后勤军需装备,在对部队后勤军需装备进行管理的过程中,管理者必须掌握和了解一些新的方法和技术,这样才能对部队后勤军需装备实施正确科学的管理,提高后勤军需装备的高科技含量。四是通用性。后勤是联接军队和国家经济部门的桥梁,这一特殊地位决定它所使用的后勤军需装备与民用装备有许多必然的联系,与之相应的部队后勤军需装备的研制、生产、采购、维修,可以实施社会化保障与管理,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积极进行军需后勤装备的革新和改造。

三、部队后勤军需装备管理的科学方法

如何做好部队后勤军需装备管理,除了加强教育、落实各种形式的管理责任制外,要着重做好部队后勤军需装备的全寿命、全系统、全员管理和制度管理。

1、部队后勤军需装备全寿命管理。部队后勤装备的全寿命是从装备列装部队到退役、报废的整个期限,它是由若干个修理寿命周期组成的。新装备或大修后装备投入使用是每一个修理寿命周期的开始,装备磨损量达到规定极限而进行大修是每一修理寿命周期的结束。构成全寿命的修理寿命周期是随着修理次数的增加而递减的。后勤军需装备必须进行全寿命管理,尽可能延长每一个修理寿命周期和尽可能减缓修理寿命周期的递减速度,以最小的寿命周期费用取得最大的使用效益。部队后勤军需装备实施全寿命管理,必须根据装备在各个不同时期技术状况的变化规律,实施正确的使用、检查、维护和修理,以充分挖掘其使用潜力,达到战备保障和节约的多重目的。

绝大多数军需装备在使用时,其主要部件处在机械运转之中,装备的寿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些部件的磨损速度。根据主要部件的修理寿命周期的磨损量曲线,装备的使用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一是使用准备时期。后勤军需装备在进入正常使用或正常运行之前,都有一个适应工作的磨和、老练和调整过程,即使用准备时期。在这一时期,新装备或大修后装备的磨损速度和故障率要比正常使用时期高很多,各种故障大部分都将在这时候暴露。做好这一时期军需装备的使用管理,对延长装备的寿命影响极大。因此,必须提高对后勤军需装备使用初期科技管理的认识,加强对装备使用初期管理的组织领导,加强技术培训,提高后勤人员的业务素质,积极预防和排除装备使用初期遇到的故障,并健全后勤装备的技术档案。后勤军需装备在使用准备时期都有一定的技术规范和保养要求。这个时期使用管理的主要任务是按照这些规范和要求,做到装备的摩擦最小而磨和质量最好,并使潜在的故障得到及时排除。二是正常使用时期。新的或大修后的后勤军需装备经过磨和、调整后,进入正确使用时期。这一时期占修理寿命周期的比例最大,是后勤军需装备寿命的“黄金时期”。这个时期的管理主要是正确合理地使用,加强维修保养,使装备经常处于完好状态,充分发挥其技术性能。为此,要针对不同类型后勤军需装备的特点,不同的使用状态和环境因素,以规章制度的方式形成规范,保证军需装备的完好率和储备寿命都符合战备要求。按照战备制度的规定落实好“三分”、“四分”,做到开得动、用得上、用得好。三是使用后期。军需装备经过长期使用,其磨损达到一定程度后,进入使用后期。这一时期,装备磨损加剧,故障明显增加,有时故障会接连出现,而故障率的上升又加速了装备的磨损。这个时期的使用管理主要是根据磨损规律,重点注意易损部件,做好维修配件的供应,注意及时维修,并加强维修档案记录,为军需装备大修积累资料。当军需装备磨损量达到规定极限或使用时间达到规定期限时,应及时送交大修。

2、部队后勤军需装备全系统管理。如果说全寿命管理是从纵的方面对军需装备进行分析和管理,那么全系统管理则是从横的方面来研究和管理军需装备。也就是从提高军需整体保障能力出发,把军需装备看作一个系统,运用系统管理理论,对军需装备进行全面的系统管理。全系统管理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宏观上,要把所有军需装备看成是一个系统。整个装备系统是一个严密配套的有机群体。在这个有机群体中,必须充分发挥每台装备的技术性能,以及整个后勤军需装备的总体功能,才能适应军需保障的需要。任何一种军需装备失去保障能力,都将影响整个军需装备总体保障能力的发挥。

在军需装备管理中,存在一些问题,如部门之间争经费材料,争工具设备,不根据本部队各种军需装备技术状况的实际情况统筹安排经费、物资、器材和技术力量,使主要装备之间的技术状况相差悬殊,严重失调,致使军需装备系统的整体效能不能充分发挥。因此,在军需装备管理中,必须从整体效应出发,使各种军需装备均达到规定的战备程度指标,保持各种军需装备之间的协调配套关系,以保证部队遂行各项保障任务。微观上,构成部队军需装备系统的每一件装备也是由若干个零部件组成的,其中一个零部件失灵,就会影响该装备的整体功能。因此,必须掌握每种军需装备的性能、特点,运用系统整体的观点去安排和解决好每一种装备的具体使用、维护、保养和修理,以及零配件的配发等问题。

3、部队后勤军需装备全员管理。广大军需保障人员是军需装备的管理者和使用者,军需装备管理只有依靠全体军需保障人员才有坚实的群众基础。军需装备使用和管理人员,都应以相应的职责和任务参与装备管理。

在军队后勤建设中,各级机关和广大指战员都以不同的方式与军需装备发生直接或间接的联系,要使全体后勤人员都以管好军需装备为己任,形成人人爱护军需装备,全员参与装备管理的局面。各级后勤机关应当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采取多种教育方式和方法,加强爱护军需装备及装备管理制度的教育,不断提高其管好装备的自觉性。要建立健全军需装备管理的各种责任制,开展各种有效的装备管理评比活动,善于发现和推广广大指战员在装备管理中创造的新经验,做到领导机关与部队相结合,专业修理分队与广大指战员相结合,军政首长和司政后机关齐抓共管,使军需装备管理真正落到实处。

4、部队后勤军需装备制度管理。军需装备管理制度是实施军需装备管理的基本依据。军需装备制度管理就是通过贯彻落实军需装备管理的各种制度,达到对装备的有效管理。

一方面,建立合理的军需装备管理制度。各级后勤机关应当狠抓建章立制,为提高后勤军需装备管理水平提供基本保证,做到装备使用有規范、维修有标准、检查有依据、管理有章法,杜绝军需装备管理的盲目性、主观性和随意性。后勤军需装备管理制度除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武器装备管理条例》、《新型武器装备管理工作规定》和总后勤部制定的《后勤装备管理暂行规定》,还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配套规章:一是军兵种的各类军需装备管理或工作规章。二是统一日常管理的基本制度,如岗位责任制度,交接制度,保管制度,检查点验制度,登记统计制度,动用使用制度,维护保养制度,退役报废制度,安全保密制度,评比奖惩制度等管理的其他制度;军需装备管理的各项基本标准,如军需装备的技术等级、退役、报废、修理、保管、封存、事故等级标准以及其它标准等。三是各类军需装备的操作规范、规程等。各级后勤要明确军需装备管理分工、责任、权限和管理程序等基本规定,认真总结多年来装备管理的经验,紧密结合实际,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管理制度。

另一方面,制度管理的组织实施。各级后勤应通过规章制度的贯彻落实,有效地整治部队后勤军需装备管理的环境和秩序,调动广大官兵管装、爱装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装备管理水平。后勤组织计划部门应当督促部队执行军需装备管理规定,组织检查装备管理情况,解决存在的问题,总结交流经验。各级后勤机关和后勤部(分)队,均应严格执行军需装备有关管理规定,加强日常管理,防止装备丢失、损坏、锈蚀和霉烂变质,保持装备的完好率,确保部队遂行任务的需要。应该明确分工,各负其责,并根据本级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应的落实办法和实施细则,扎扎实实地抓落实;经常地、有针对性地进行爱护装备教育,实行军需装备管理责任制,不断提高管好用好装备的自觉性与积极性;组织检查评比,促进军需装备管理制度全面落实,使军需装备管理达到一个新水平。

【参考文献】

[1] 聂鸣、陈君宁:管理经济学[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

[2] 谭海涛、蔡传德:现代管理理论与务实[M].海潮出版社,2003.

[3] 刘远跃:新军事革命与信息化后勤[M].海潮出版社,2004.

4.部队带兵经验 篇四

有人把带兵人比做医生。谁的训练拖了后腿,就需要“开方子”;谁的思想出现了波动,也得赶紧“看病抓药”。为了帮助“病人”尽快痊愈,带兵人需要费尽苦心,寻找最好的“药”。然而,社会环境在变、兵员成分在变、官兵思想在变,这些变化使带兵人要面对更多的“疑难杂症”,并不是每一个方子、每一味药都能收到良好的疗效,有的反而会加重“病情”,引起抵触情绪。这就需要带兵人把自己变成一味“良药”,真心地关心“病人”,真切地感知“药性”,真正地祛除战士心中的“病根”。

一、把自己变成一味“良药”,需要始终对战士充满感情

医者父母心,作为一名医生,最重要的就是真心地关爱病人。带兵方法千千万,然而以情带兵最为贵,带兵人要将自己变成一味“良药”,就需要对战士充满感情。

坚持官兵一致,始终对战士充满感情,是我军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彭德怀在担任志愿军总司令时,经常深入基层了解官兵需求,甚至把手伸进战士的鞋内检查是否保暖。正因为他对战士充满感情,所以在我军官兵中享有很高的威望。近年来,很多高学历、高素质青年走入军营,不管他们思想如何成熟、经历如何丰富,毕竟是离开家乡来到部队,面对艰苦的生活条件、高强度的训练、严格的日常管理,在感情上仍然有依赖性。带兵人应自觉传承、躬身践行这一优良传统,给予战士导师般的教诲、家庭般的温暖、兄长般的关怀,真正走进战士的内心,激发其爱军精武的热情、坚定其献身国防的决心。

二、把自己变成一味“良药”,需要提高以情带兵的能力。

庸医误人害人,要成为一名好的医生,除了医德高尚、对病人充满感情之外,还需要有妙手回春的医术。带兵人也是如此,自身能力素质不过硬,不明药理,不知药性,就根本不可能把自己变成一味“良药”。

徐向前元帅经常告诫部属一句话:“只有不会带兵的干部,没有带不好的兵。”带兵的能力从哪里来,总结前辈的经验,最重要的来源就是学习。三国时期,大将吕蒙听从吴主孙权劝告,发愤学习,终成大器,令一度看不起他的鲁肃也不得不感叹:“三日不见,非复吴下阿蒙!”作为部队建设中流砥柱的带兵人,要带好兵就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素质。要广学多闻,为人导航,不满足于现有水平,不陶醉于过去的带兵经验;要不断学习新知识、研究新问题、探索新规律,特别要学习党的创新理论,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多系统学习、多涉足各学科领域,努力使自己成为“专家”“杂家”,使自己成为治疗各种“疑难杂症”的“良药”。这样,才能确保不会出现“带不好的兵”。

三、把自己变成一味“良药”,需要掌握以情带兵的方法

“望、闻、问、切”是中医治病的“四诊法”。这四个字精炼地描述了中医看病的过程,对于带兵人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5.部队正规化建设经验 篇五

为全面推进部队正规化建设,提升基层中队正规化管理水平,直面部队正规化建设中的薄弱环节。部队管理不仅对加强部队全面建设有着直接的、重要的作用,而且与部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息息相关。在新时期,如何加强队伍管理工作,提高部队的战斗力,任重道远。

一、统一思想,统一标准,提高认识 首先,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要切实做到熟知内容,吃透精神,牢记于心,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广大官兵按条令条例办事的良好习惯。在深化学习的基础上,突出抓经常、抓规范,日复一日地经常性、规范性严格管理,可以使制度规定转化为官兵的自觉行动。要抓经常,在持久中见成效。抓部队管理,一时一事比较容易,但难在坚持经常和持久养成上,各级必须牢固树立常抓不懈的思想,从点滴做起,从小事抓起,处处抓经常。 其次,统一标准。坚持将精细化管理作为队伍管理工作的突破口,建立有效的队伍管理模式,摸索出一条适应基层中队精细化管理的工作,切实提升部队正规化建设的质量和层次,为进一步规范精细化管理工作,要对内务设置、库室设置以及物品摆放等作明确规范。

6.部队管理经验 篇六

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创造拴心留人环

境。大队针对划拨的营区用地面积大、杂、乱、离市中心远等特殊情况,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采取“分片治理,逐步推进”的办法,多方集资,修通了从洒金路至大队办公楼的水泥路,建起了篮球场,进行了绿化,使营区环境在短期内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统一购置了办公座椅,增配了电脑、扫描仪、数码相机等设施,完成了金盾网、局域网的建设,逐步向办公自动化方向迈进;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建起了小食堂、浴室,购买了饮水机,解决了官兵的“三热”问题;大队建立接待室,添置了音响、乒乓球桌等设施,使全体干战工作有舒适的环境,生活有舒心的保障,既营造了拴心留人的环境,又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二是发挥监督职能,规范监督执法程序,确保火灾稳定。大队以××州省消防总队编印的《公安消防机构执法指南》为范本,规范大队的监督检查、行政处罚、建筑审核、火灾调查等程序。通过对重点单位的定期检查和非重点单位的抽查,以及开展专项治理等活动,消除火灾隐患,有效地预防了重特大火灾事故的发生。官兵们牢固树立“立警为公,执法为民”执法观念,加强文明窗口建设和执法行为规范,认真落实省消防总队的九条便民措施,在“文明窗口(办证厅)”设置警务公开栏,将办事程序、收费标准等有关事项进行公开;设置消防器材展示台,展出常用的消防器材,对其性能、用途、使用方法进行介绍;印制消防小知识、办事指南、逃生自救知识等便民卡片,在方便群众办事的同时,让群众了解了更多的消防知识,大队这一举措深受群众的好评。

三是增加装备投入,加快消防站建设,向二类大队迈进。大队先后投入资金××多万元,开通了两条火警专线,增购了一台中低压泵消防车,购置了空气呼吸器、对讲机、呼救器等个人防护装备。同时,主动当好党委政府参谋,促请市政府于200×年拨款××万元征用大、中队营房建设用地,200×年匹配资金××万余元修建了大队办公楼,200×年拨款××万元修建了营区内60米防洪涵洞,为消防站的营房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今年,促请市政府拨款××万元作为消防站营房建设的启动资金,目前,消防站图纸设计和场地平整工作已完成,消防站营房将在近期破土动工,我们将加快消防站营房建设,努力向一类大队的建设标准迈进。

7.浅谈部队干部管理建设 篇七

1 坚持“三个始终”, 增强内部动力

始终用先进的思想武装人。实践证明, 高度自觉的行动源于先进思想的武装。始终把党和国家领导人关于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关于武警部队建设的重要论述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作为干部任职的第一需要, 不断用党的三代领导核心的重要思想和论述武装干部头脑, 用我党我军的最新理论占领干部的思想阵地, 用改革发展的成果统一干部的认识。使干部深刻认识到, 作为新时期的军队干部, 践行“三个代表”要求, 最根本的就是要坚定理想信念, 保持政治信仰, 增强工作信心, 满腔热情地干好工作。始终用真实的情感诱导人。不管在工作还是生活中, 我们始终注重在关心士兵的同时, 不忘关心干部, 努力创造温暖、团结、友爱、催人进取的工作环境和栓心留人的生活环境。

2 始终用良好的环境熏陶人

多年的经验告诉我们, 相互补台就会好戏连台, 相互拆台就会一起垮台。工作中, 我们要做到“八个相互”、“四懂四要”、“三不”, 即:工作中互相支持, 生活上互相关心, 困难时互相帮助, 挫折时互相帮扶, 荣誉前面互相推让, 问题面前互相批评, 是非面前互相提醒, 矛盾面前相互沟通;懂得人人都有长处, 要相互学习, 懂得人人都有短处, 要相互提醒;懂得人人都有难处, 要相互关心;懂得人人都会出错, 要相互坦诚相谏;原则不让步, 灵活不离谱, 分歧不过夜。

3 抓管理、树立干部良好形象

提高带兵能力, 干部自身形象很重要, 自身行的端、做得正, 干工作一马当先才有说服力, 为此, 要求干部不论做什么工作, 都要身先士卒, 要求战士做到的干部首先要做到, 用自身的良好形象为战士做榜样。用自我批评端正工作作风, 对自己的工作进行总结, 自我定格, 自我评估, 自我画像, 促进干部进一步端正工作作风。

4 着力培养提高素质, 增强干部安心本职的信心

我们发现, 有些干部之所以不够安心本职, 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自身的能力素质与本职岗位的需要有差距, 没有底气干工作, 信心受到影响, 导致不安心。为此, 注重在提高干部的能力素质上想招法、动脑筋。一是着眼本职岗位需要培养提高。实践中我们体会到, 要使干部树立安心干好本职工作的信心, 就必须具备适应第一任职需要的工作能力。为此, 我们多渠道、多途径地培养提高干部岗位所需要的“四种能力”, 即依据条令条例带兵的能力, 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严格管理和说服教育的问题、做好个别人转化工作的能力。二是着眼发展方向培养提高。在帮助干部干好本职工作前提下, 要注重培养他们就任下一级职务的工作能力, 三是着眼第二次就业培养提高, 针对绝大部分干部最终要面临第二次择业的实际, 不仅要保证干部在部队安心尽职, 而且注重培养干部第二次就业所具备的素质, 提倡和鼓励自学, 创造条件抓好干部学历教育。

5 严格管理, 发挥“三个作用”

常言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部队的条令条例和加强干部管理的各项法规制度, 是实践中的科学归纳和总结, 是干部管理的准绳和依据。

一是发挥条令条例、规章制度的规范作用管理干部, 要求干部日常生活中做表率, 遵守规定当模范, 在管理上, 突出干部这一重点, 使干部进一步熟悉条令条例的内容, 明确该做什么, 什么不该做, 进一步增强干部遵规守纪的自觉性, 提高干部依据条令管理部队的能力。二是发挥执纪的警示作用管理干部。始终把严格组织纪律作为严格管理的重要手段, 对于不认真、不守纪的干部, 坚持一条标准, 一把尺子, 决不搞迁就照顾。三是发挥讲评、推荐的激励作用管理干部。加强干部管理, 健全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 对干部管理有极大地作用。

6 强化素质, 提高“三种能力”

大力提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是当前管好干部的一项重要的任务, 重视加强对干部的培训是根本途径。一是提高理性思维能力。针对一些干部工作中只会“拍胸脯, 不会拍脑袋”, 热情高能力相对滞后、想干却不会干的现象, 坚持注重从抓理论学习入手, 制定个人计划, 开展心得体会交流, 促使干部形成自觉学习的好习惯, 从而丰富了知识, 增强了理性思维能力, 为工作的会干, 善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二是提高科学组训能力。在干部培训上, 我们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三是提高按纲抓建能力。积极组织干部集训, 及时给干部“充电”, 解决干部“想干不会干”的问题, 强化干部素质, 提高干部工作能力。

参考文献

[1]丁征恒.军队管理学[M].北京:海潮出版社, 2002 (03) .

[2]马民书.武警部队发展战略[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07 (06) .

8.浅谈如何加强基层部队经费管理 篇八

摘 要 随着世界新军事变革和我军现代化跨越式发展,部队保障任务的多样化,基层部队在标准经费条件下,实现财务保障有力的难度越来越大。党的十七大指出: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提高经费使用效益,保障各项任务的有力完成。

关键词 决策权 执行权 监督权 效益

随着世界新军事变革和我军现代化跨越式发展,部队保障任务的多样化,基层部队在标准经费条件下,实现财务保障有力的难度越来越大。党的十七大指出: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提高经费使用效益,保障各项任务的有力完成。实践证明,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我们如何加强基层部队财务管理指明了方向,以下我就结合工作实践,就如何加强基层部队财务管理谈几点建议。

一、加强财务管理,要健全党委理财的决策权

随着各种突发事件的发生,保障任务的多样化,在现有经费下,如果依然按照原来那种粗放式管理模式进行管理,各项财产分开管理,必然造成经费不够用的现象。因此,把预算经费、预算外经费、历年经费结余、专项资金、家底经费等各项资金以及各项财产物资有机的结合起来,由党委统一进行决策,统一进行安排使用,分清急缓轻重,有层次、有重点的对部队进行保障,有利于缓解经费供需矛盾,有利于集中财力形成合力,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费使用效益,促进部队的全面建设。因此,健全党委理财的决策权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强化党委集体理财的理念

党委集体理财是基层部队理财的主要方式,是保证经费、资产使用决策正确的必要措施。党委要想当好家,理好财,就必须真正落实参与权、知情权、监督权。必须增强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党委成员集体理财的意识,要把抓好党委集体理财与年终考评结合起来,与考核党委班子结合起来,与评功评奖结合起来,狠抓党委集体理财制度的落实。一是坚持集体把关。各级部队党委在年度预算、基建工程等重大经济项目决策中,要坚持集体研究,确保预算安排科学合理,避免投资决策失误。二是坚持理财先议事。各级部队党委要把财务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坚持每月在办公会上听取一次经费开支情况汇报,每季度听取一次预算完成情况和任务完成情况汇报,每半年组织大项经费开支情况检查,年终组织对预算管理、经费支出进行综合考评和检查,定期或不定期地分析财务工作形势,防止和纠正经费开支上的偏差。三是党委进行财务统管,统管的是各项经费,统管是各项资产资源,统管的是如何花钱。党委“统”的只是集体决策权,监督权。日常财经工作和决策的实施,还要由各业务部门、事业单位去落实。要严格落实党委统管、军政主官共同负责和分管副职“一支笔”审批制度,彻底杜绝多头批钱和个人说了算的问题。

(二)拓宽党委集体理财的渠道

为适应我军跨越式发展,各级部队党委在集体理财上,要不断创新举措,适应部队新形势新状况。一是坚持理财议事制度。党委要做到理财先议事,解决原来那种经费分配方式造成的钱事脱节的问题。因此,年初制定预算时,党委可以针对各部门都想多争一点机动费,故意把预算编大的特点,引导部门把预算编制、经费分配的主题放在“议事”上,根据部队建设的需要,按照“立足标准,有所作为”的理财思路,区分急缓轻重,先制定部队建设规划,对部队建设中的焦点、难点、重点进行优先保障,从而使经费使用合理、效益突出。二是划分落实权责制度。提高军费使用效益,很重要的一点是管好权,然后才能用好钱。管好权,就是党委集体决策的重要财经事项,出现问题要追究党委主要领导的责任;由各业务部门组织实施,由分管领导组织落实,按权限审批日常开支等出现问题的,要追究有关业务部门的领导责任和分管领导的直接责任;用好钱,就是先投向基层和机关,先把经费花在部队的焦点、重点、难点,卡主自己。

二、加强财务管理,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党委理财使基层部队分散的财力、财权、物力等相对集中,这就要求党委在理财的过程中必须始终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科学理财、合理用财。这样才能使分力变为合力,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一)坚持科学理财

坚持科学理财,首先要严格控制,防止入不敷出。如果控制不好,单位财务风险加大,不但降低经费的使用效益,影响部队当前建设,还可能使部队背上沉重的包袱,影响部队以后的发展。在新世纪新阶段,保障任务多样化的情形下,要提高经费使用效益,党委理财就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科学筹划,量入为出,把单位的经费支出严格控制在标准之内,严禁防止面子工程,透支经费。其次要计算准确。党委对经费支出进行决策之后,还要请相关专业人士调研取证,进行周密的论证,防止花过头钱,冤枉钱。

(二)坚持合理理财

坚持合理理财,就是把经费用在该用的地方,防止改用的不用,不该用的乱用。我们要坚持以军委提出的“两个重点”、“三个倾斜”的经费保障原则,围绕保打赢整合各项建设需求,科学统筹,把有限的经费用在“刀刃上”。心往打赢想,钱往训练投,最大限度的把财力转化为战斗力。

三、加强财务管理,必须强化监督

把公开理财作为加强财务管理的重要手段,实行财务公开,不断拓宽财务监督范围,能有效堵塞管理漏洞,防止经济违法违纪问题的发生。明确各级经费审批权限,按权限控制经费开支,防止财力分散;加强对负有经济责任的领导干部的责任控制;加强预算执行中的管理控制,实行跟踪检查制度;对年度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及时解决预算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谭劲松.提供会计信息质量的经济学思考.会计研究.2000.6.

[2]陈信元.我国会计信息环境的初步分析.会计研究.2000.8.

9.部队管理经验 篇九

一、立足发展、以人为本,切实把挂职锻炼工作摆上突出位置。

“变山变水先变人”,区委以“人才强区”的思路谋划全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中锤炼干部,真正把挂

职锻炼工作摆上了突出位置。

为了客观准确地把握全区干部队伍的现状,突出挂职锻炼的针对性,区委在2003年组成调研组,深入各单位广泛开展调查研究,听取各级干部对挂职锻炼的意见和建议;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老干部和群众代表对挂职锻炼的看法。通过广泛调研,区委清醒地认识到,干部自身素质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业务干部长期在某一个岗位工作,知识结构单一;二是机关干部常年在上层工作,在了解基层、接触群众、经受实践锻炼方面存在一定欠缺;三是基层干部接触面窄,政策理论水平不高;四是党群部门的干部与行政部门的干部缺乏沟通和了解;五是少数干部还存在思想不够解放,开拓创新、勇于争先的意识不强等实际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认为打破原有方式单

一、内容单调的干部培养锻炼模式,做到缺啥补啥,是当前加强挂职锻炼工作的关键所在。

为此,区委从实际出发,大胆创新,确立了“本地换位,异地换脑”的干部挂职锻炼工作模式,着力丰富机关干部的实践工作能力,提高基层干部的政策理论水平,借鉴外地发达地区的发展经验,全面提升干部的实践工作能力。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干部挂职锻炼,培养复合型干部的暂行办法》及《关于选派干部到发达地区谋职锻炼的暂行办法》,明确规定凡新提拔的副科级干部,凡年龄在35岁以下没有机关或基层工作经历的科级干部,都必须接受相应的挂职锻炼。还制定了《2003-2006年干部挂职锻炼规划》,提出利用三年时间选派200名有培养前途的年轻干部,进行多方式、多层次、多渠道的挂职锻炼,有目的地培养一批“政治上的明白人,经济上的聪明人,管理上的精明人,致富上的带头人”,从而推动全区经济快速健康的发展。

二、创新方式,拓展空间,逐步把干部挂职锻炼工作推向纵深

1、纵向换位体验,培养“上下”全能型干部。我们针对年轻干部特别是新提拔的年轻干部迫切需要在不同岗位上进行全面培养锻炼的实际情况,采取“上下挂职”的办法,使其尽快成长。“上”就是上派机关挂职,让新提拔的基层干部在机关挂职锻炼三个月,培养其综合协调能力,宏观决策能力,提高年轻干部政策理论水平,同时更全面地了解和体会机关工作应从哪方面为基层提供服务。“下”就是下派基层挂职,让新提拔的机关干部在基层挂职三个月,锻炼其生产指挥能力,处理具体问题能力,驾驭全局能力,丰富年轻干部的基层工作经验,同时让他们体察和感受基层群众生产生活中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上下挂职”为干部成长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有一名干部长期在基层工作,政绩非常突出,但由于工作方法简单,曾一度造成干群关系紧张,区委选派他到机关挂职后,不仅使他逐步克服了急躁情绪,还使他学到了好的工作方法和领导经验,组织协调能力进一步得到提高,得到了群众的广泛认可。自2003年以来,我们共选派38名干部进行了“上下挂职”,目前已有6名干部在基层重要岗位任职,3名干部在综合部门担任主要领导,有2名被地委确立为副处级后备干部。

2、横向取长补短,培养党政复合型干部。为丰富年轻干部的阅历,培养党政复合型人才,区委采取“交叉挂职”的办法,锻炼干部。具体就是党群部门的科级干部到行政部门挂职,行政部门到党群部门挂职,让党政干部互相取长补短,在增强驾驭各项工作能力的同时,实现党政干部的角色换位,相互间增进理解和信任,彼此更好地配合工作。近2年交叉挂职的干部已达46名,干部的发展意识和领导经济工作的能力明显增强。2002年,区委选派一名党务干部到新天林场担任行政职务,进行交叉挂职,由于其表现突出,挂职结束后,区委就地任职。任职二年来,通过引资办厂,解决了200多人的就业问题;连年全面完成林业局下达的各项经济指标;彻底整治了“脏水靠蒸发,垃圾靠风刮”的镇容镇貌;并使一个多年“上访老户”步入稳定工作的先进行列。2003年在全区综合评比中荣获一等奖。

10.部队管理经验 篇十

经验交流材料之十

聚焦使命建堡垒强化功能解难题

切实提高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水平

江苏省公安消防总队

如何科学设置基层党组织、务实落实组织生活制度,是长期困扰、亟需破解的基层党建难题。承担此课题攻关任务后,总队党委高度重视,开展了分类调研、分片试点和综合研讨,初步探索了消防部队基层大队、中队党组织科学设置和规范落实组织生活制度的通用模式,为推动基层基础建设和完成中心任务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主要做法是:

一、紧贴部队实情,科学规范基层党组织设置

针对消防部队基层单位点多、线长、人员少、任务重,且基层单位人员编配、官兵结构差异较大的实情,我们依照《规定》,按照“全面建、分类设、规范选”的思路,制定《消防部队大队、中队基层党组织设置规范》,指导基层科学规范组织设置。

一是遵循法规“全面建”。我们采取“四个一律”的硬措施,全面设立基层党组织。即:有正式党员3人以上的中队和不辖中队的大队一律设立党支部,辖中队的大队一律设立党的基层委员 1

会,由部队派员管理的县级政府专职消防队一律成立党组织,有党员6人以上的中队党支部一律设立党小组。为稳定基层党员队伍,我们结合执行新编制,合理调配党员干部流向,确保每个县市大队干部不少于5人;有计划调配士官党员,确保每个基层中队士官党员不少于3人;对直接管理的县级以上政府专职消防队,通过“调配士官党员、征招党员退役士兵”等办法,建立党支部,纳入大队党委统一领导。调整充实后,我省消防部队共设立123个大队党委,27个不辖中队的大队、178个现役中队、116个政府专职消防队和123个设立基层党委的大队部均成立了党支部,实现了基层党组织的全覆盖。

二是立足实际“分类设”。我们区分不同类型基层党组织,把握“三个一般”原则,设置各级基层党的班子,即:大队党委委员数一般根据所辖中队党支部数量确定,中队党支部书记进入大队党委班子,正式党员人数少于5人的,只设立3人党委;大、中队党支部委员数一般不超过正式党员的半数,正式党员少于5人的中队,只设立3人支委会;大队部党支部一般不设支委会,正式党员达到11人以上的,可以设立3-5人支委会。同时明确:基层党组织书记由政治主官担任;细化和规范每位委员的职责分工;中队党支部委员应有1名士官党员,全省84.2%的中队支委会有士官党员,发挥了士官党员骨干在密切联系士兵、落实组织生活中的特殊作用。

三是区分情况“规范选”。党内选举是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内

容,我们在试点基础上,区分“四种情况”稳妥推进。即:基层单位军政主官同时调整时,必须组织党内选举,明确委员会届次;军政主官非同时调整时,书记或副书记由支队级党委指定;委员会任期届满时,必须按期进行换届选举;委员缺额时,大队党委会委员实行增补,支委会委员须经党员大会补选产生。委员换届选举,推行“竞职演说式”差额选举。选举中,我们坚持把选举前教育作为重要工作,澄清“部队都是委任制,选举只是走形式”的错误认识,讲明选举的原则和程序,教育党员慎重行使“一票权”;选举工作准备期间,政治机关加强面对面指导,帮助完善选举办法,监督选举程序,解决具体问题,确保合法有效。

二、强化组织功能,增强落实组织生活的实效性

当前,基层组织生活落实存在“工作忙,人员难集中;任务重,时间难保证;人员少,质量打折扣”等问题。尤其对党员人数少的党组织,每年逐项落实127次之多的组织生活,质量堪忧。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按照“固定不僵化、整合不简化、集中不弱化”的要求,制定《消防大队、中队基层党组织落实组织生活制度指导规范》,推动组织生活制度落实。

一是时间固定不僵化,确保组织生活能够落实。我们对照基层党组织生活制度的时间和频次要求,抓住时间节点,采取“五个固定”办法抓好落实,即:每周五下午固定为党支部的党日活动时间;每月固定半天召开1次大队党委会,合并组织1次集中学习;每季度最后一月固定半天落实大队党委形势分析制度;半

年固定1天集中落实民主生活会、报告工作制度;年终固定1天落实民主生活会、报告工作和述职述廉制度。凡固定的项目和时间必须“年初有意见、月初有计划、周前有安排”,固时专用,固定落实,使各项组织生活在规定的时间内有效落实。

二是项目整合不省略,提高组织生活的效率。我们采取“制度结合重程序、工作融合重成效、人员契合重监督”办法,基层党委落实组织生活实行“四个结合”,即:将党日制度与会议制度、党课制度相结合,将民主生活会制度与党员思想汇报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报告工作制度相结合;将会议制度与报告工作制度、党内选举工作相结合;将重大决策征求意见与开门评警、执法回访等工作相结合。在基层党支部落实组织生活实行“三个结合”,即:将中队党支部报告工作、民主生活会和民主评议党员制度相结合,并明确:把班子查摆剖析的内容作为支委会报告工作的主要内容;把党员自我批评的情况作为思想汇报的主要内容;将民主生活会中的批评与自我批评,作为落实民主评议党员自评和“面对面”评议的主要方式。通过有机整合,精简了组织生活会的频次,提高了质量和效果。

三是集中组织不弱化,改进组织生活方式。我们围绕解决“任务重、难落实、易弱化”等问题,实行组织生活“三个集中”,整合组织生活内容,实现优势互补。坚持重要党课集中上。支队党委对重要党课提前安排,每季度利用远程教育系统集中组织;大队党委落实学习制度、所属中队支部开展党课教育时,根据学习教育内容,由大队党委统一组织实施,课后分支部讨论学习。坚持报告工作集中听。考虑到大队部支部具有机关党支部的属性,大队党委半年报告工作时,将大队部党支部党员教育管理,尤其是作风建设和廉洁自律情况,纳入大队党委报告工作内容,接受全体党员的监督。坚持主题党日集中过。按照“紧贴中心任务、注重解决问题、党员参与设计、大队抓好统筹”的要求,由大队党委逐月审定所属支部党日计划,每季度统筹安排全体党员开展一次主题党日活动。通过集中组织,确保了“小”支部组织活动不断线、党员教育管理不弱化、执行制度规定不走样。

三、加强考核检查和督导监督,推进落实组织生活常态化 针对基层单位干部交流快、书记队伍成份新,加之基层党建工作检查督导和考核奖惩机制不健全,导致组织生活的常态化欠缺等问题,我们采取“强化自身建设、加强考评帮建、实行网上监测”等办法,有力推动组织生活制度落实的常态化。

一是从提高能力素质入手,强化基层党组织自身建设。注重提高书记党务工作能力,每年依托南京政治学院对预任基层党组织书记进行集中培训,定期组织基层党务工作者进行轮训,凡未参加支队级以上组织的专门培训或考试不合格的,不得在基层党组织担任职务。今年,全省共组织280余人进行党务培训,430余人通过政工法规在线考试。注重提高大队党委抓所属支部建设的能力,采取“还权式”指导、“捆绑式”考核,让大队党委当好自己的家、管好自己的人。注重提高自我监督的能力,各支队在基层设立了组织生活监督员,监督员有权对党日活动安排提出建议,逐月在党务公开栏公布党日活动计划和党员参加组织生活情况,对党员群众反映组织生活落实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向正副书记提醒反馈。

二是从完善考评机制入手,不断提高帮建质量。制定了《大队党委、中队党支部综合考核评价办法》,规范大队、中队党组织的考核考评工作,形成“重在平时、重在帮扶、重在经常、重在实绩”的日常考查帮建机制。机关通过定期组织视频授课、分析研判形势、综合考评述职等方法,带动基层落实组织生活制度;党委成员结合落实基层挂钩联系点制度,重点关注、经常过问组织生活落实情况,加强面对面指导,帮助基层提高依据法规制度、运用组织力量管理党员能力;政治机关强化基层党建组织领导职能,广泛开展党建工作大家评、创新党建金点子征集等活动,引导基层落实组织生活制度。同时,各支队加大对每周五下午党日活动情况的督促检查,对组织生活制度不落实的,责令及时改正,并将日常访查结果纳入综合考评。

三是从提高党建信息化入手,加强网上党建监测。我们建成总队、支队、基层三级互通的“网上党建”阵地,研发基层组织生活制度录入系统,针对不同类型基层党组织在落实组织生活制度上的不同要求,设定不同权限、时限和内容,实现了组织生活“网上计划、网上提醒、网上检查、网上考评”的功能,实行网上全程监控。同时,我们还创设了党员博客和在线学习专栏,提

上一篇:旅游美学考试试卷b下一篇:辩论-频繁跳槽有利于人才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