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小班化反思(精选13篇)
1.美术小班化反思 篇一
浅谈农村小班化美术教学
学校:淤上乡中心小学 作者:吴俊青
【论文摘要】 在美术教学中发挥农村小班化教学的优势,培养和发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是值得思考、实践和反思的一个难点。本文从农村小班化教学的优势,让学生更好的参与课堂、自由的欣赏形式、缤纷的实践形式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间的合作能力,从而激起思维的火花,积极的创新。我在教育实践中,结合新的教育理念,对农村小班化教育中的美术教学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 关键词 】
小班化
活动空间
师生互动
分层教学
合作学习
欣赏
实践
【 正文 】
“时代以惊人的速度发展着,也对二十一世纪的学校美术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班化教育的提出,使我们对未来的社会发展、教育方向有了一个崭新的认识。艺术教育已不只是教会学生唱歌和画画,而应在参与艺术活动,在欣赏美术作品的过程中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得到自主发展的空间,从接受艺术技巧的教育转向接受艺术能力的教育,以达到全面发展、完善人格、涵养品德、培养创造,使教学工作更能适应社会迅速的变化,并在这个变化中可持续发展。“中国未来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靠人才,基础在教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深刻阐释了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特别是农村面对人口日益老年化、学校班级人数锐减的现状,如何培养高、精、尖复合型的高素质人才以适应现代社会需求、提高全民的整体素质,彰显小班化教育的优越性?这是我们每一个从事小班化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都必须思考的问题。小班化不是简简单单的班级人数少,活动多浮于表面的形式而已。可以说,“小班化”教育是现代化教育的发展趋势,新课程由单纯的集体性教学转向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个人选择,个人参与和个人创造。“小班化”教育教学的根本宗旨就是促进每一位学生全面而又富有个性的发展。对于美术教学而言,传统的农村美术课过分地突出和强调知识的接受与技能的掌握,而冷落甚至忽视了发现与探究,从而导致在实践中学生对认识过程的极端处理,使学生在学习美术知识完全处于“你说我听,你示范我模仿”的被动接受过程。结果学生不但画不好做不好,更别提有什么创意了。如何利用小班化的优势,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习效率?我从创设学生灵活的学习活动空间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角度进行了一些尝试。应该说灵活学习活动空间的创设,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一)小班化教学有利于学生为主导的参与教学和师生间的互动。
1、学生参与
小班化教学有利于学生更多的参与教学,发挥更好的师生互动,由于学生数明显减少学生的参与机会增多,师生交流机会增多,教师更频繁、具体的点拨每个学生,人人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特别是美术教学中教师的具体点拨尤为重要,学生也会信心大增,并且学生会感觉老师不偏心,是在关爱每一位学生的。以前经常听到学生说老师对成绩好的同学个别辅导,而对成绩差的则很少点拨,如今基本听不到学生这么说了。这种师生间地互动,体现的是师生间的平等、民主,强调的是“以人为本”而非以知识的传授为本。
2、合作学习
农村的学生因为各方面条件不足更注重合作学习。新课程要求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根据学生自愿的原则和教师平衡调配手段相辅助,因为每位学生的特长平衡他们之间的不足之处。农村学生并没有像城里的学生那么全面,但他们有其中一项还不错的技能,但是美术作业是个比较检验综合能力的,而且农村学生对于材料不足,见识不足也有很大问题。所以我针对这些特点进行了合理的分组,让小组之间的能力水平达到均衡,让小组成员人人都能运用到美术工具,小组之间又有竞争。
有了明确的责任分工后各组成员们各司其职,他们动静结合、有张有弛,充分发挥了本组各成员的优势。可以说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开展,让每个学生都参与了学习过程,人人尝试了成功的喜悦,同时为组内成员提供了互助性学习的机会。
3、教师引导
团坐的形式下,教师不能忽略自身对学生的引导。教育心理学研究认为,教师对班级的领导方式多分为,即:权威式、民主式、放任式。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勒温以及诸多心理学家经过反复实验研究均发现,在权威式领导下的儿童学习成果最高,他们很快而且很有效的达到预期的目标,然而他们都表现出过分的紧张、敌意和侵犯性等消极的情绪。放任式领导下的学生,无论在学习成果还是情绪方面的结果均不理想,因为在需要成人指导的情况下缺乏必要的指导,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处在摸索、彷徨和不安之中。而民主式的领导方式对教学的成果,学生的态度、行为表现等均有较好的影响,它是把较大的责任交给班级来负担,靠集体的力量来达到预期的效果。在大班型教育的条件下,许多活动的开展受到限制,权威式领导相对用之过多。现在小班化教育的实施让我们选择了更多的灵活教育方式。有些老师过于侧重学生自我个性的绽放,采取放任式领导方式,往往高估了学生的组织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结果一个活动下来收效往往甚微。因为每个学生有着学习水平、学习速度和学习能力倾向上的不同。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在小组活动时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如学生的需要、兴趣、能力、性格等个性倾向和个性心理特征的许多方面实施差异教学,扬长避短。教师应该在小组合作过程中针对学生特点给予不同的引导,帮助,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内在潜能,为每一个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提供机会,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主动和谐的发展并获得成功。
(二)小班化教学有利于教师对学生的分层教学
在小班化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容地进行深耕细作,因为人数少教师可以更加充分的了解每一个学生。课前准备按照每一个学生的不同的素养和要求分别为他们制定不同的学习计划建设性的学习方法以及课堂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差异教学、个别教学教师有条件针对学生不同情况设计一系列弹性作业,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程度、水平来选择。向日葵的教学为例,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教学目标、方法,我们要认真的了解每一个学生掌握好每一个学生所处的层次,我们可以分为“高中低”三个阶段。当然我们教师不能直接对他们说,否则会伤了他们的自尊心教师心里明白就行。我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安排不同的练习,当然这样教师会比较辛苦课前要准备得比较充分。比如我在上《向日葵》这一课时,首先我们看到凡高向日葵的原作,我们的共同目标是学会欣赏这幅作品。他画的向日葵不只是色彩,而更加是他生命与精神的自我流露。是为生活高唱的赞歌那种狂放、不羁的风格,充满激情的色彩和粗犷豪放。的线条。凡高热烈而狂躁来自太阳的光是金色的火焰,那强烈地色彩的发源地代表着磅礴的志气,为了追求最辉煌的色彩效果。凡高用不同明度、不同纯度的黄色来描绘向日葵。蓝色的背景黄色的花瓶,黄色的花,深黄、浅黄、柠檬黄、橘黄、土黄„„配一点天蓝色的花蕊和天空,凡高的黄色,如此动人散发着无比感人的魅力。画布上流动着金色的阳光,向日葵生气勃勃尽情地吸收着热量。作品以饱满而纯净的黄色,展示了画家内心中似乎永远沸腾着的热情与活力,那一团团如火焰般的向日葵,不仅散发着秋天的成熟,而且更狂放地表现出画家对生活的热烈渴望与顽强追求。每位学生都必须了解这幅作品的内涵。低层次的学生只要求他们把物体的造型比例基本画准确,色彩的大致色调画出来。中间层次的要求物体的造型比例准确,背景色主体色及色彩的冷暖区分好,并且画出要求色彩相对丰富冷暖对比强烈。高层次的学生不仅要求他们色彩要丰富、冷暖恰当,而且让他们运用色彩表达自己的情感。学生有机会近距离的看到老师的示范,又能直接地向老师提出自己疑惑,致使学生始终处于教学活动的中心地位。
(三)有利于分层评价,鼓励达标
画画是一件极为美好的事情,没有画不出画的孩子,有的只是不被承认的作品。在作画前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分层要求”在作业展评时,把它作为评价不同层次学生成绩的标准和依据,把同一层次的学生作品进行比较。还有就是让学生把自己的作品跟前面的作品进行比较,只要有一点提高和进步就及时加以肯定,激发他们更旺盛的求知欲望。我深刻体会到,如果我们能看清每位学生所处的位置,根据不同的层次灵活安排教学内容和形式,使同学们在各自的基础上有所提高,为达到教育教学目标提供有利保障。
(四)小班化利于以自由的欣赏形式,提升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课程标准》指出:“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教师不能成为课程实施中的执行者,教师要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作为视觉艺术教育的美术课,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不仅需到学会在生活里捕捉题材内容,而更本质的是让学生通过观察、体验、感受能真实描绘和创造生活。
1、浏览网页。参观画廊,参观博物馆对于农村学生而言遥不可及、不切实际,但我们可以运用我们身边的资源拓宽学生的视野。在上美术校本课程时我精心设计时间段,带同学们一起浏览美术网页,同学们可自由地点击观看网上美术馆、艺术馆,进一步接触名师名作,感受作品的设计制作过程,欣赏更多的艺术作品,并以小组讨论的形式交流学习心得,共同感悟艺术的美。
2、接触身边的大自然之美,感受自然的美丽之处。
(五)小班化可以用缤纷的实践形式,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罗丹论艺术》一书中有这样一句话说道“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美的发现。”让教育回归真实的生活,让学生回归自然的环境,这也是新课程中所蕴含的新理念。
1、走进大自然。《美术课程标准》指出:尽可能运用自然环境资源以及校园和社会生活中的资源进行美术教学。农村中有许多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我改变单一的课堂教学形式,引领学生走进大自然。根据农村学生的特点和农村地区地方性、季节性特点,选择学生常见且感兴趣的自然现象和农村生活作为活动内容,如观看水稻、油菜、小麦、竹子的形状、色彩、生长过程及特点;如观察小桥流水、林荫小道、曲径小路、农耕细作场景。师生共同确定活动区域,在教师视野之内,开展分组活动,让学生主动去探索发现,从生活中去发现美。这种近距离接触大自然、接触原野活动,既锻炼了学生捕捉素材的能力又激发了学生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同时,引导学生学会用身边的材料学习民间美术,感悟民间美术的艺术美。结合农村随处可及的资源开设了编扎(草编、竹编、藤编)、纸工(刻红钱、窗花)、雕塑(蔬菜雕刻、泥塑)等特色校本课程,利用网络教程资源拓宽学生学习眼界。民间美术校本的创设,有效激发了学生们的思维,他们的创新能力得以进一步提高,民间的传统文化更得以发扬广大,对劳动人民和家乡的热爱之情得以进一步升华。
2、课外空间拓展。要求学生在生活中找寻自我学习空间,学生在课外找寻自己的课堂收到的效果十分明显.例如,有的同学家里可以上网,他们就把网络作为了自己学习艺术的自由空间,在网上找出的大堆相关艺术资料,带回课堂。不仅让自己在课外丰富了艺术体验,也让其他学生、老师有了一个补充艺术感知的机会。再如,我家乡是龙灯之乡,很多同学家长能制作出很多漂亮龙灯上的装饰图案、剪纸等,于是家庭就成为这些同学学习美术的自由空间,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连接让这些同学接触到课堂以外的艺术,也让教师和其他同学又有了一个新的学习交流机会。
事实证明,团坐形式、欣赏实践等形式不仅改变了以往教学中单纯的课堂教学形式,它更注重了趣味性,更贴近学生的认知特点,使得学生学习的热情高起来了,自主实践更好的实施了。
然而,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小班化教育也不例外。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中,在小班化美术教学的实践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多思维、多角度、多创造能力,这是我们每一个教育者应不断思索的。激发学生的兴趣,挖掘学生的创造力、培养个性化的学生,决不是一蹴而就的,这需要一个长期实践和不断积累经验的过程。如何让小班化教育教学达到实效,这是一个漫长探索的过程。
我还认为小班化教育教学不仅在知识方面、教育教学方式上要体现它的优质性,在教师自身素质上更要体现优质。我们教师要让自己的一言一行为学生为树立榜样,让小班化教育真正变为优质教育。我们坚信在小班化教育教学研究的路上,我们踏出的是一个个坚实的脚印,前方的路尽管荆棘丛生,但我们始终有理由也有信心认定,小班化实验将在改革的进程中作出引领和范例!参考文献:
《小班化教育》,毛放著,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
《学校美术教育方法研究》,顾平著,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年
《全日制义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02年
2.美术小班化反思 篇二
我作为小班化教学试点学校的一名参与教师将在小班化数学教学实践中的点滴体会与大家交流, 以共同进步.
如何在初中数学小班化教学中提高教学效率呢? 笔者认为:
一、要合理分层, 组成学习小组
1. 分组原则
学生的实际情况, 从智力因素、学习态度、学习水平及学习情感等方面分析学生的个体差异, 把全部学生分成A, B, C层次, A层代表学习成绩较差, 学习兴趣不浓, 缺乏克服困难的毅力;B层代表学习成绩、学习兴趣不稳定;C层代表学习成绩优, 学习兴趣浓, 克服困难的毅力强. 在尊重学生自愿的基础上, 搭配成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几个合作学习小组. 每个小组中基本上A, B, C层次各2人, 要求各组总体水平基本一致, 以便展开公平竞争.
2. 明确职能
小组内分工合作, 通常C层次同学担任组长, 管理小组, 代替教师的部分功能, 检查学习情况, 帮助指导A, B层次学生学习, 帮助老师掌握本组学习情况, 分配需要分步协作完成的学习任务.
二、小班化教学设计
数学活动是学生经历数学化过程的活动, 是学生自己构建知识的活动, 这充分表明学生应该是数学学习的主人. 数学课堂就是数学+活动. 我们要把课堂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场所, 组织数学活动, 激活学生思维. 让学生自主地参与生动、活泼的数学教学活动, 灵活运用数学知识, 积极创新, 使其个性、潜能得以充分开发, 数学能力、数学思想得到充分的发展.
1. 教学目标的设计
准确定位学生学习目标, 保底目标和开放目标并重, 显性目标和隐性目标并重, 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并重. 保底目标、显性目标、短期目标可理解为本课和本单元知识、能力点要求;开放目标、隐性目标、长期目标可理解为看不见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要求, 主要表现为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勤于思考、善于探索、长于合作、追求真理的学习心理和学习品质.
2. 教学方法的设计
新课程理念认为, 课程是经验, 是人类已有经验和教师、学生个人生活经验的结合, 因而教学是教师与学生间、学生与学生间的交流、互动的过程. 所以教学方法的设计的第一要务是安排学习活动. 让学生在不同的学习活动中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性学习, 给每名学生“参与”的机会及有“说”的机会. 如几何证明题教学, 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学习小组的辩论自己说思路, 学生自己能够清楚地把思路讲下来, 说明他已经弄懂了, 其他的同学也更能接受, 容易理解. 这样不仅理清了证明的思路, 也加强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有助于调节学生的思维活动,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 小班化分层教学过程的设计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同步教异步学”的方法, 重点巡视有困难的学生. 这样既能保证优异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也能调动学困生的学习主动性. 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有机会得到了不同的展示与发展. 所以教师在教学中, 必须以学生客观存在的差异为前提, 尊重差异, 在平等的教学思想的指导下因材施教, 根据不同的学生设置不同强度的问题, 而小班化教学给因材施教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小班化教学人数减少了, 教师更能够全面地去了解学生, 了解学生的个别差异, 根据学生的原有的知识基础设置不同层次的练习.
三、学生学习方式的设计:自主、合作学习为根本
让学生在学习小组内进行合作交流, 养成团结协作精神. 一般模式是:①独立思考, 合作探索;②组内交流, 统一成果;③相互补充, 相互启迪;④讨论辨析, 加深理解;⑤总结回顾, 构建认知. 每个活动环节中教师都积极地做学生的合作者, 只有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才给他们以点拨和引导:①学生的认知产生冲突的时候. ②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经验间的认知冲突.
在教学“混合运算”一课时, 我用多媒体给出一道混合运算的题目, 让学生先在组内自己思考如何来解答题目, 并与组员进行交流、讨论, 然后根据讨论结果, 让学生登台讲解解题的思路. 这样不仅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 又可以使学生在短时间内了解更多的知识. 充分体现出小班教学能够实现生生互动这一优势.
四、小班化中分层作业的设计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要求. 课外作业布置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 作业要求也分层次, 对学困生可以只要求一题一解, 对优等生则要求能一题多解的题目尽量能一题多解, 让他们能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日常学习生活中一些实际问题, 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首先对于基础性的知识无论何时都是我们教学的根本环节, 而要很好地把握住基础知识, 课本上的练习是必不可少的. 对于全体学生而言, 首先应该做到的就是把基础夯实了, 然后再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拓展延伸.
五、反馈, 作业面批, 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 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教师了解反馈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重要途径. 如果在人数较多的情况下, 要想进行面批面改是很困难的, 而小班教学, 人数减少了, 教师就可以利用学生完成作业的速度差对学生进行面批了. 首先, 作业面批教师就能在第一时间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对有困难的学生还可以边批改边辅导, 并要求他们及时进行改正. 其次, 作业面批还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重视, 这样可以让学生觉得老师很亲切, 对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建立了无形的桥梁.
3.浅谈初中美术的小班化教学 篇三
小班化课堂教学,能够充分利用班额小、师生交流空间大等优势,使全体学生得到较充分的发展。根据小班化课堂教学的特点采取的教学方法、教学环节也是激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做学习主人的课堂教学设计的中心环节,也是针对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具体依据。因此,这对初中美术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只是简单地教学生绘画技能,而应该在美术活动过程中让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使学生从接受美术技巧转向接受美术能力,让学生的个性得到自主发展的空间。
作为美术教师我们要改变观念,我们的大多数学生不可能把主要精力放在美术学习上,真正能够成为美术人才的也并不多,我们更多的是教会学生审美方法,能欣赏一些名画名作。提高他们学习美术的兴趣和艺术修养,在此它更能体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融洽,及学习气氛的活跃,所以说,“小班化教育”的最大获益者是学生。
一、有利于师生之间的无障碍交流
因学生数量的明显减少,师生交流的机会增多,学生大多更喜欢参与进来,教师也可以更加频繁地、具体地点拨每一个学生,教师在课堂活动中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其中,可以具体地针对每位学生进行专门提问和辅导。
二、有利于营造轻松、活泼的学习氛围
小班化教学因为人数少,为教师提供了更加充分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平台,由于每个学生的美术能力不同,在小班化教学中,教师还可以从容地进行深耕细作。在备课时具体针对学生自己的学习程度、水平来选择不同的学习计划以及建设性的学习方法。要按照学生个体的差异制订不同的学习目标,同时也要针对学生的差异特点进行差别教学和针对辅导,教师可以布置不同层次的作业来分别提高学生的阶段性学习。
例如,我以《二方连续纹样》这一课为例,以往我讲完二方连续纹样的特点定义后,再示范画几种二方连续纹样,再讲讲设计要点,然后学生进行临摹就可以了。这样上课对美术素养好的学生就过于简单,对美术素养一般的学生则刚好接受,可是对于素养弱的学生就会特别吃力。后来在小班化教学我改用学生讨论的方法,让学生自己总结归纳二方连续纹样的特点和设计要点,还要求他们举几个例子,我发现他们更喜欢自己的讨论结果,而且理解透彻,省去了我的教,却有事半功倍的效果。然后我来做示范讲解,最后让他们自己设计二方连续纹样,每个学生都饶有兴趣地参与进来,这样的学习氛围学生和我都倍感轻松、愉悦。
三、小班化教学有利于建立评价系统
对孩子来说,绘画是极其美好的人生体验,每个孩子的作品都是他们心灵的纯真体现,是他们幼嫩语言的无声呐喊。因此,教师要对每一个学生的作品都找出它的发光点,结合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高度评价,才能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阶梯形的要求。在作业评讲中,把“心”作为评价不同层次学生成绩的标准和依据;把同一层次的学生作品进行对比;还有就是让学生把自己的作品跟自己之前的作品进行对比,只要有提高,哪怕只有那么一点的进步也要及时加以肯定,给学生更多的信心,激发学生旺盛的求知欲,然而如果教授学生人数过多就无法进行有效的单独评价,分层评价也就会因为人数和层数过多而显得混乱。在分层评价过程中首先要清楚每个学生所处的层次,根据层次的不同合理地安排教学形式和内容,使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有所提高,为达到教育教学目标提供有力保障,这是在人数多的班级中不易做到的事情。在分组评价时,大班教学也会因为小组过多或者组内成员过多而造成评价意见不能集中。就是自我评价系统也会因时间和人数的關系造成流于形式。
少量的精英式教学会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显著提高,对学生的单独评价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也会拥有充足的时间对每一个学生进行多层次的立体教学和评价,也会得到更加详细的评价结果,从而有利于教师将学生进行多层次的分段教学,在学生分层教学中的同层次的比较,可以有效地掌握每位学生的每一次具体的进步程度。
我深深地感受到进行小班化教学后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高了。尤其是学生经常爆发出灵感,有更多更好的美术作品创作出来。
“教者有心,学者得益。”“用发展的眼光看孩子。”教学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使学生的本体个性在这里得到最大化的发挥,使学生的人格特点在这里得到平等的体现,使学生的个人情感在这里得到最大化的感受,使学生的人生历程在这里踏上新的台阶。
以上是我对小班化教学优势的几点体会,当然在美术小班化教学中也有一些问题存在。例如,小班化教学如何调整纪律的问题,有的学生在相互交流环节表现得过于活泼,一放开就不好收回来。在作业练习中,创作要求一旦放开,有的学生就会出现偷懒情况,怎么简单怎么画;还有的学生个性太强,想怎么画就怎么画,这些都需要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和评价,决不可以感情用事。
对于小班化教学,我还有一系列的狂想曲想要尝试,例如,改变教学场所、模式上大胆探索。像搞一堂课外美术课,让学生带好工具,我们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让阳光去拨动孩子的心弦,使他们在身心体验中产生更多的创作灵感,更加喜欢上我教授的每一堂美术课。
小班化作为新型社会的教学趋势已不可阻挡,教师只有顺应潮流,不可螳臂当车,在新型教学中与时俱进才能做到师生共同进步的双赢!祝愿她“小”得可爱,“小”得精彩。
4.小班化教育反思 篇四
目前小组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策略
小班化教学看似离我们很近——我们六年级似乎好像也在小班化,也在小组学习,但我觉得我们离小班化教学很远,至少我的教学离它很远。我对小班化教学的认识还是很模糊,为此特地上网简单了解了一下:“小班化从教学组织的形式看,是指一个教学班学生数量的较少。一般不超过25名学生。一个班级的学生超过25人,教师就会顾此失彼,超过越多,顾不到的学生也越多。从小班化教学的内涵看,其最本质的特征是教学面向各向异同的学生个体,而不是面向整齐划一的全班整体;教学组织方式,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均围绕学生个体发展而组织开展。”根据这些文字我对小班化的粗浅理解就是人数少,不超过30人,教师的教学可以更多的面向各向异同的学生个体,而不是面向整齐划一的全班整体,对学生能力的发展有更大的帮助。我们六年级是不是小班化教学,我只是觉得我们六年级仅仅是让学生围坐在一起,仅仅是形式上的小班化教学,实质上一点也不是,我也是想以前一样面对围坐在一起的学生教学,学生也是想以前一样围坐在一起听老师上课,或许就是这种怪胎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这种所谓的小组学习,和以前不同的是课堂上学生很积极很活跃,但他们做与学习无关的事也很积极活跃,讲话无法控制、相互之间打闹,这是因为他们是小学生的缘故,还是他们行为习惯很差的缘故呢,我也不知道。上次在横梁中心小学听那个高效课堂,我觉得他们的小组学习做的还不错,跟我想象的差不多,但是之前在他们学校听了几次课,他们并没有这样做,之后他们会不会这样做也不知道。总之,对于小班化、小组学习,我很迷茫也不知所措。总觉得小组学习教师需要能力,也需要习惯;学生需要能力,更需要习惯。
5.小班美术活动游戏化的尝试及实践 篇五
随着《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的颁布,我园立项课题“幼儿园美术活动游戏化的实践研究及应用”逐步推进。我们小一班作为小班组加入美术活动游戏化的研究中。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时常碰到这样的困惑:老师教得多了,孩子们极易被教学内容及老师牵着鼻子走,画面千篇一律。当老师的范画出示后,大部分的孩子就会按照老师的“模板”进行模仿,虽然老师也强调让孩子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但是收效甚少。因此,在《指南》颁布后,我们在美术活动中不再出示范画,而是让孩子在感受与欣赏中表现与创造。我在学习贯彻《指南》及有关优化整合的教育理论后,对我班孩子美术活动游戏化进行了新的思考与实践。
一、从小班幼儿的认知水平出发,选择经验丰富的主题进行创作
小班的幼儿受其认知发展水平的限制,生活经验较少,他们往往只对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熟悉的和感兴趣的物体有绘画或制作的兴趣。因此教师在选择小班美术活动教材时应选择幼儿熟悉或感兴趣的题材。比如小班幼儿喜欢小动物,我们就可以设计“小刺猬运果子”“小兔穿新衣”“小鸡捉虫子”等绘画内容。
二、结合幼儿园室内、室外资源开展美术活动游戏化实践
同时选择的活动方式具有游戏性。游戏是幼儿园教育教学的主要形式。因此,我们寓教育于游戏。单调的涂色练习和临摹活动都不是小班幼儿所喜欢的,他们更喜欢在有趣的游戏中学习,所以在选择活动内容时尽可能多种多样,材料丰富。油画棒涂色,水彩笔涂色,瓶盖、海绵、蔬菜甚至生活中各种各样幼儿熟悉的事物都可以作为拓印的材料,让幼儿在玩颜色的过程中感受色彩的美。
要美术活动游戏化,就要优化与美术教学相适应的物质环境,使环境创设具有可参与性和可操作性。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与被动,往往取决于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又常常与教育环境提供的有利机会和条件有关。当教师为幼儿提供了丰富有趣的材料时幼儿会为材料而吸引,自然会主动地操作材料,参与到游戏活动中去。我园创设了室内、室外不同的美术活动游戏区。室内的美术活动创意室酸奶瓶、纸筒芯、薯片桶等材料给幼儿提供了贴近生活又能高于生活的创作空间。室外的地面创意水画、墙面色彩涂鸦、墙面线条涂鸦和室外陶艺给幼儿提供了不同的创意空间。丰富有趣的活动材料让小班幼儿觉得绘画原来就是“玩”游戏,绘画是件快乐的事情。
三、采用情景化的活动方式引导幼儿在感受与欣赏中表现与创造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幼儿有了表现兴趣就会激发创作激情,投入美术活动。
1.以游戏化的口吻导入,激起幼儿参与的兴趣。
小班幼儿好动、好模仿,行为受情绪的支配。因此在活动中我首先从激发幼儿的兴趣入手,赋予幼儿适当的角色,即运用游戏、故事等形式导题,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如绘画活动《小猪》中,老师先给幼儿猜个谜语:大耳朵、小尾巴,睡觉打呼呼噜呼噜,这是什么小动物?猜出后随着音乐玩个《小猪睡觉》的游戏,轻松、有趣的音乐激起幼儿画小猪的欲望,而且谜语中也点出了小猪的特征,当幼儿对生活产生了兴趣,他们的激情与兴趣是惊人的。
2.在教学中运用趣味性的语言引导幼儿自始至终地投入活动。
小班幼儿在绘画过程中,不会边观察边画,往往急于求成,画出的作品粗糙、散乱,有的幼儿则表现得无从下手,有畏难情绪。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尽可能地运用形象性语言概括出事物的主要特征,帮助幼儿掌握绘画要领,使其大胆地作画。比如画“蝴蝶”,我是这样说的,“两个圆圈肩并肩,开朵小花变蝴蝶。”通过形象的儿歌教学,幼儿们很快地画出了蝴蝶的形象。又比如画“螃蟹”,上面一座桥,下面一座桥,接起变成小房子,左边四条路,右边四条路,上面两个小门洞,加上两把大剪刀,变成螃蟹爬爬爬。幼儿们边念边画,很快地在不知不觉中,一只只可爱的小螃蟹跃然纸上。形象性的语言使课堂气氛变得轻松愉快,使幼儿们在无拘束的情况下绘画,效果非常好。
四、肯定幼儿的优点,用赞扬激励的方式引导幼儿提高
以欣赏的目光评价幼儿的作品。幼儿表现美的形式是多样的,欣赏美的方式也可以多角度的。每个幼儿都有被他人肯定的心理需求,同伴和老师的赞赏对幼儿学习兴趣的保护有相当强的积极作用,心理的满足也是幼儿进一步创作探索的兴奋剂。在小班幼儿的美术评价过程中,我们采用了自我欣赏、集体欣赏、相互欣赏等多种形式。《指南》指出:教师要为幼儿创设展示自己作品的条件,引导幼儿相互交流、相互欣赏、共同提高的机会。小班幼儿的鉴赏能力和表达方式受其知识结构和年龄特征的限制,要想完全通过语言表述有相当大的困难。因此利用游戏的方式是最令幼儿接受的。如把幼儿染好颜色的宣纸说成手帕,开手帕商店让幼儿来买,可以自己评价,再让同伴评价,最后才是老师评价。在老师指导和评价幼儿的作品时,我们克服“重效果轻过程”的偏见,从不以“像”与“不像”为尺度来衡量,而是从构思上是否新颖独特、想象是否奇妙特别、内容是否充满童趣、落笔是否大胆、画面是否丰满等这些方面去评价。发现幼儿的不同特点,给予每一位幼儿激励性评价,充分挖掘幼儿绘画作品中成功的东西给予积极肯定,所用的语言也是“画得真有趣”“与别人不一样”,或者说:“如果怎么怎么样就更好了。”
6.小班化教学的反思 篇六
1.紧密结合教学内容组织游戏
游戏的设计与选择要切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让学生喜闻乐见。在教学中,组织小朋友开展他们特别喜欢的游戏活动,以提高他们的参与兴趣,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注重关注全体学生积极参与
小班数学课堂中,我充分利用小班人数少的优势,尽量设计能让所有学生参与的游戏。教师自始至终要与学生一起投入游戏,平等地成为游戏中的一份子,不要做局外人、旁观者。
7.美术小班化反思 篇七
关键词:小班化;美术;分组教学
“小班化”教学是一种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充分体现以教师为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课堂教学形态。其中,我们采用分组教学,就是把同一班级的学生,按照学习基础,能力的差异分成若干个层次,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评价标准来实施教学,調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根据我校践行的分组教学的实施情况,我认为分组教学存在以下几点优势。
一、激发学生的兴趣
分组教学可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尊重每一个学生,
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材施教,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需要,培养学生学会合作、学会求知,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学生的兴趣、能力等各个方面有着一定的个体差异。
学生在分组教学中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喜爱的活动小组后,教师再加以适当的调整,使每个小组都得以优化组合。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昂,积极而又主动地投入到美术活动之中,使有效的课堂教学获得最大的收益。
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分组教学的课堂可以更好地组织学生展开讨论,从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能主动参与,积极参与,全员参与,全程参与,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从而使学生的创造潜力得到激活与发挥。
三、增强学生的交往能力
初中生最大的特点是好表现。学生得到老师的赞扬后会增强自信心,积极性提高,学习美术的主动性增强,兴趣浓厚,喜欢提问。我们在美术教学中可以巧妙地利用学生的这种心理,激发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互动,发挥各种分组方式的优势,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相互切磋产生求知和探究的欲望,而且把学习当作乐事,最终进入会学和乐学的境界。分组中自然建立起的美术教学良性循环,保证了优质高效的教学目标的最终实现。
总之,美术课上通过分组教学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发展,通过自主设计、自主尝试、自主反思、自主质疑、自主应用,使学生彻底解放思想,勇于实践。经过长时间的分组教学,学生可以慢慢地学会与他人和睦相处,互相帮助,逐渐养成正确的情感价值观,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健康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虞巧芳.加强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J].中小学教学研究,2003(06).
(作者单位 江苏省靖江市靖城中学)
8.小班美术活动反思 篇八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春天也是百花盛开的季节。幼儿园里种着许多美丽的花,有粉红色的桃花、嫩黄色的迎春花、紫色的蝴蝶花等,这几天花儿开得特别旺盛,每次带孩子们到幼儿园里散步,孩子们都争着问我:“老师,这些是什么花呀?”“老师,这些花儿真漂亮!”孩子们常常会被这些漂亮的花儿吸引,在那里留恋忘返。我想怎样能让孩子们更好的了解春天里的花儿呢?因为小班幼儿对鲜艳的色彩特别感兴趣,且他们已初步具备了一些简单的添画、粘贴技能,他们愿意用自己的小手做一些简单的事情,体验成功的喜悦。因此我设计生成了小班粘贴添画活动――《花儿朵朵》。这是一种较新颖新的作画方式,通过粘贴、添画等活动方式,让幼儿通过团色彩鲜艳的皱纹纸,添画简单的叶、茎、草等,来培养幼儿耐心做事的好习惯,发展手部肌肉的灵活性。通过这个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孩子们的动手操作能力,也让孩子们体会到不同的作画方式可以带来不同的乐趣。
在本次活动中,我主要采用了“趣味教学”活动模式,即通过选择有趣味的活动内容,创设一定的情境,使幼儿树立活动的自信心。首先让幼儿观察感知春天里各种各样美丽的鲜花来激发幼儿的兴趣。然后教师直接出示范画,并说:“这里有一座小花园,请小朋友们看一看,花园里开了一些什么颜色的花?”来吸引幼儿集中注意力进行欣赏、观察,同时启发幼儿思考:“花园里的小花是什么颜色的?它们是用什么来制作的?”来引出课题。接着教师示范皱纹纸团花、粘贴以及用彩笔添画的制作方法,重点帮幼儿掌握团圆、添画的技能。在幼儿动手操作之前,将难点直接提出来(如:这些皱纹纸软软的,不太好团,只要小朋友能把纸捏紧,就一定能做出好看的花。)鼓励幼儿不怕困难。提示粘贴时要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捏住纸团的上半部,将底部在胶水中蘸一下,然后按在图画纸上,稍按一会儿,使它粘得更牢固一些,能集中地粘在纸的中部。同时注意引导幼儿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如纸团而松开了,说明团得不够紧,应再重新团一下。通过师生之间的趣味体验活动,运用开放点评作品的形式,激发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趣。最后教师利用评价、点评来唤起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如引导幼儿讨论:谁的花园里的花最多?谁的花最美?谁添画的最好看?谁的画面最整洁?等。
整个活动体现了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和谐的师生关系,达到趣味性、科学性、愉悦性的和谐统一。活动材料均是幼儿生活中可以接触到的,做到了既保证幼儿对材料产生兴趣,又不花哨,从而有利于幼儿专注地学习。
9.小班化教学研讨课反思 篇九
此次的教学步骤,我强调了输入输出活动交替的教学方式,让整堂课自然流畅。课前的唱和跳用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配备的动画导入,也给课堂增添了很多的乐趣。教学单词是重中之重,花了较多的时间。中间发现学生对water这一在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词语很不熟练,课后了解才知道,该校学生第五单元还没开始学,所以学生根本不了解。因为这点课前的学情了解不够透彻,使得watermelon拆开来学习的设计目标未能如愿(water+melon=watermelon本是为了降低学习难度)。教学句子时,我也是以老师不断的说为先,让学生在老师的重复重复再重复中,对学习内容有深层的意识,对教学有很大的帮助。之后的chant和groupwork都是输出的过程,强调小班化课堂关注每位学生的理念,让班级学生在课堂上都有很多的机会可以开口“说”。最后的情感渗透和课后小组延伸作业,都是强调小组合作为主,将小班化特色贯穿整个英语教学课堂。
10.美术小班化反思 篇十
化、调节三方面的功能。健康的、积极的情感对认知活动起积极的发动和促进作用,消极的不健康的情绪对认知活动起阻碍和抑制作用。情境教学法就是要在教学过程中引起学生积极的、健康的情感体验,直接提高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主动进行的、快乐的事情。
在初中美术课堂中,有许多的手工制作课,他的课型为“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内容。
美术手工制作的特点有三个:(1)强调手眼脑结合的实践,操作性强;(2)设计范围广:它包括手工折纸、剪贴、泥塑、立体构成、陶艺、编结以及各种民间美术工艺制作等;(3)选材来源于生活(纸、绳、布、棉花、线、塑料、陶泥、易拉罐、树枝……)。以上三点说明:美术手工制作更加适合青少年想象丰富、好玩好动的年龄特征来学习。而情境教学法的一个本质特征是激发学生的情感,以此推动学生认知活动的进行。以下是我在小班化美术课堂中对情境教学法的运用的一点体会:
一、创设一种引力情境
《教育学》上提到:“教师要创设一种吸引学生的教学情境和气氛,使学生产生一种内在的学习需求,自觉地投入学习活动之中”。在美术手工制作的教学中我尝试着为孩子们创设教学情境,使他们进入角色,在情境中提高兴趣。《心理学》上说:“一个人对自己从事的事业有了兴趣之后,就能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和探索,寻找最完善的方法去进行创造性劳动,以致作出创造发明”。于是我尝试多种提高学生兴趣的教学方法。其中,创设教学情境效果显著,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提高了教学质量。
如:上《玩偶大本营》一课,导入情境是让学生直接欣赏影片。通过美国著名影片《音乐之声》中精彩木偶戏的片段表演吸引学生。接着观看学校的学生自己制作表演的小木偶表演,让孩子们更加自信。课堂气氛活跃,自然就进入了高潮。除了看,还可以通过听来创设情境。
我认为,创设一个好的教学情境就等于一艘船上有了一个好的舵手,航程就会有一个美好的开始。
二、创设一种开放式的情境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要想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首先应该创设一个开放性的手工制作教学环境。就是说不拘泥于45分钟的课堂教学,使教育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延长评价时间,给学生创设一种轻松的氛围。由生活实际进行课堂教学,针对具体内容,创设情境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和学习兴趣,自然而然,顺理成章,导入课题。如:使我感受最深的一堂课——《书签设计》。课前我设法收集了日常生活中各种美丽的书签(包括彩色的叶脉书签、羽毛书签等),上课时我把这些不同外形的书签钉在黑板上,供大家参观、讨论,形成一种宽松的开放性气氛。接着用故事的形式介绍书签的由来。学生在这种情境中感情自然升华,个个都跃跃欲试,露出想亲手制作一个书签的神情。果然在作业时同学们利用不同的材料设计出一个个令我感到意外的书签,有些同学制作的书签还具有一些民族气息。我又鼓励学生在课后注意观察,认真动脑,再完成一件有自己创意的作品。这样,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用各种不同材料(如:用树叶、布、瓜子壳等)制作了各式各样的书签,虽然有些不是很精美,但都富有创意,少有雷同,大家看着自己亲手制作的作品,脸上露出了笑容。事实证明,给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开放的学习氛围和环境,能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情境教学法要求创设的情境就是要使学生感到轻松愉快、心平气和、耳目一新,促进学生心理活动的展开和深入进行。课堂教学的实践中,也使我深深感到:欢快活泼的课堂气氛是取得优良教学效果的重要条件,学生情感高涨和欢欣鼓舞之时往往是知识内化和深化之时。
11.小班美术教学反思 篇十一
今天是上美术活动《织鱼》,我示范讲解好以后,幼儿开始操作了,看着有些孩子的作品总不如我想象的那么好,我就忍不住拿过画笔,边说边画:“颜色要涂匀,不能留白!”正当我为自己改过的作品而自豪时,一个怯怯的声音在我耳边响起:“老师,别帮我,我能行!”我有点脸红了,原来孩子们也有自己的想法,也许他们并不需要老师过分的帮助。我常认为孩子会喜欢老师的指导,并且已经在我的指导中明白了,领悟了。可细细想来,他们的话又提醒了我,这是我的作品,这是我的想法,你为什么要破坏我的作品呢?当我为孩子的作品添上那自认为精彩的一笔时,孩子就觉得,那已经不是他独立完成的作品,不完全属于他了。
其实这种现象并不是发生在我一个人身上,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屡见不鲜,老师为了让幼儿的作品更趋完美,总在不经意间,从自己的审美出发,为孩子的作品添一点,改一点。目的也是让展示的作品更好,但从幼儿的发展目标来看,结果却是大相径庭。《纲要》明确指出,在艺术活动中,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在支持、鼓励幼儿积极参加各种艺术活动并大胆表现的同时,帮助他们提高表现的技能和能力。所以,我们在此类活动中这些行为是不可取的,我们的这一细小的动作,也许会改变一个孩子在艺术活动中的表现和兴趣。从《纲要》中可以看出,对于组织活动的要求是为他们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并用鼓励表扬等方法来激发他们的情感和想象,还要肯定他们,接纳他们自己独特的感受和表现方式。这些看似简单,做起来就有一定难度,所以要求我们首先要管住自己的手,多用指导性的语言,让他们在理解、领会的基础上去创造和想象。如果经常去帮他们添上一笔或者画上一笔,就会渐渐地滋长了孩子的依赖性,孩子的这种惰性会抹杀了想象和创造的空间。对于一些的确需要帮助的孩子,我觉得应该是更多的鼓励,对他的细微进步都予以肯定,让他的自信多于自卑,让他在成功的体验中克服对老师的依赖。
培养孩子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是幼儿园教育的目标,老师在美术活动中的组织和指导是达到教育目标的一条重要途径,让我们关注每个孩子的感受,真正把培养的目标落到实处。让每个孩子脸上都绽放自信的笑容吧!
12.小班美术活动教学反思 篇十二
1、利用各种材料尝试设计并装饰小鱼的身体主动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动手操作
2、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大胆自信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3、能呈现自己的作品,并能欣赏别人的作品。
活动准备:
给有小鱼轮廓的画纸;水族馆水彩画颜料、棉签、才彩色皱纹纸、糨糊、抹布。
活动过程:
一教师和幼儿一起欣赏水族馆,引起幼儿兴趣教师:小鱼的身体有什么颜色?什么样的花纹?
二、教师介绍使用材料和装饰方法
1、教师出示画纸,引起幼儿思考:怎样把小鱼打扮的漂亮。
2、出示三种不同的装饰方法的作品,引导幼儿观察它们是用什么材料怎样做出来的。
3、幼儿交流,师生共同示范
(1)团贴:选彩色皱纹纸把纸团紧,图上糨糊,贴在小鱼的身体上
(2)撕贴: 把彩色蜡光纸撕成小块,图上糨糊,贴在小鱼的身上。
(3)棉签画:用棉签蘸上不同的颜色,在小鱼身上设计并画上花纹。
三、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装饰小鱼
1、教师介绍活动的区域的安排和使用工具的注意事项。
2、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装饰小鱼。
四、欣赏幼儿说说自己喜欢哪一条小鱼,为什么?
活动反思:
首先,我感觉这次活动设计还是很适合小班孩子的,因为90%的孩子能有持续兴趣的完成作业,而且有60%的幼儿表示愿意在区域里继续进行类似的活动。
这次活动班里所有的孩子都分组参加了,所有的孩子都对活动感兴趣,表示乐意参与活动,活动中多数孩子能心情愉快的完成作业。有的孩子作品很细致(纸片撕的很小,粘的很多);有的孩子虽然纸片撕的很大很粗犷,但是也完美的完成了自己的意愿,对自己的作品很满意;只有个别孩子在粘贴的过程中给退缩了,作品中只粘有很少的几片纸,就不乐意继续下去了。
通过了解,发现不乐意完成作业的孩子不是不想完成,一部分是感觉自己做的不够好,而感觉气馁而不愿意进行了,还有一部分孩子则是(因为手部小肌肉发展不完全,容易产生疲劳感)吵着说自己累了,要求休息。
13.小班美术《开火车》教学反思 篇十三
小班美术《开火车》教学反思
施甸县幼儿园 蒋从毅
小班美术活动《开火车》这是一节小班的绘画活动,要求孩子在我准备的纸上从小兔车站画直线到小熊车站,要根据老师的要求尽量画直线。活动开始我先和小朋友玩“开火车”的小游戏,我准备了音乐,请幼儿跟我一起开火车,重点放在幼儿知道该从哪一边出发到哪一边停,也就是认识出发点和终点,我希望能够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幼儿对这节课产生兴趣,然后我进行示范讲解,接下来就请孩子画画。在我的预想中,这应该是一节很轻松的课,游戏导入,随后层层深入,只要对一些能力差的孩子指导一下,其他的孩子应该没有问题,谁知在我要求小朋友当小司机的时候,麻烦就立刻出现了,首先是有些小朋友没有那种意识去排队要我们一个一个帮着排,还有出现随便乱跑的情形,光是开火车这个游戏导入就花去了很长的时间,结果大失所望。显然这是一节失败的课。为什么会这样呢? 我发现问题是因为小班幼儿才来半个月,排队意识不强,有的小朋友是第一次接触油画棒,第一次接触画画,对油画棒充满好奇,喜欢摆弄油画棒,而对于老师的指导却似懂非懂,不能很好理会更不会按要求作画了。他们的注意力不稳定,缺乏自控能力,手的动作不够协调,还停留在涂鸦末期,所以画画效果可想而知.在组织这个活动的过程中,我觉得自己的教学手段不够新颖,不够游戏化,不能很好的激发幼儿的兴趣。而兴趣是美术活动的重要动力,小班幼儿作为绘画教学的初始对象,兴趣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它会影响幼儿绘画技能的提高速度,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加强学习,使幼儿体会活动乐趣。经过反思我发现种种问题,也由此知道了哪方面不足,需要改进,由此看来反思是尤为重要的环节。所以我们要对教学活动进行反思,用随笔的形式记下教学过程中的成败得失并分析原因,研究改进措施,进而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
【美术小班化反思】推荐阅读:
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及反思07-01
小班美术活动《美丽的蘑菇伞》活动反思07-21
小班美术教案及反思《漂亮的小鸡》09-18
小班美术教案《小鸟回家》及教学反思10-09
小班美术蛋宝宝变魔术教案及反思10-16
小班美术教案活动《小蝌蚪》及教学反思07-12
小班美术课教案《糖葫芦》及教学反思11-15
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小蜗牛》及教学反思06-16
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画香蕉》及教学反思06-20
小班美术教案:开花的树教案及教学反思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