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台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

2024-07-02

轮台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共8篇)

1.轮台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 篇一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是每一个国家工业化进程中无法回避的必经阶段。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推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是解决好“三农”问题的根本措施,也是切合我县县情的现实选择。为此,我们就全县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进行专题调研,并作深入的分析和思考,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分析

(一)农村劳动力资源现状

据统计资料显示,缙云县总人口43.69万人,农业人口39.76万人,占91.0%,农村劳动力23.22万人,其中男性劳动力12.8万人,女性劳动力10.42万人,分别占55.12 %和44.88 %。全县农村劳动力资源特点:一是农村劳动力转移比例不高。20全县外出农村劳动力7.68万个,占农村劳动力总人口的  31.70%。二是劳动力文化素质偏低。全县具有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劳动力只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12.8%,初中文化程度占57.2%,小学文化程度占26.8%,文盲或半文盲占3.2%。三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压力大。据统计资料,年我县乡村实有劳动力合计23.22万人,耕地面积15.25万亩,如果按劳均种植3亩计算,只需5.25万个劳动力,加上林牧渔业约需2.5万劳动力,除去外出劳动力,尚有8.11万劳动力需要转移。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特征

1、劳动力转移异地化。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地域广,异地化转移为主要特征。外出劳动力转移遍布全国二十多省、市、区,

近致邻县,远到青海、吉林等地,相对集中在广西、广东、福建、上海、江苏等沿海发达地区,在广东东莞、惠州等地超过2万人,上海、江苏等地近2万人,广西东兴市、钦州市等地约5000人。省内主要分布杭州、宁波、温州、义乌等地。

2、劳动力转移规模化。劳动力转移存在着“二多二少” 特点,即从事农业及相关产业多,工业、商贸、建筑等行业少;凭技术专长创业多,靠体力务工人员少。从事农业及相关产业主要有麻鸭养殖、水产(鱼、虾)养殖、蜜蜂放养、香菇异地培育、花卉种植、蔬菜种植及农产品加工等。去年全县有4万余人外出养鸭,群鸭饲养量1500万羽,总产值超过20亿元,是全县农业总产值的3倍,有200多名农民在上海从事草花种植,面积达1000多亩,占上海盆栽草花60%市场,年产值达8000万元。

3、劳动力转移专业化。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以自发性为主,大部分人是通过“亲带亲、友帮友、邻帮邻”走出去,具有显著专业化特点。据了解,全县有300多人到全国14个省市从事香菇异地栽培。500多名蜂农常年在黑龙江、吉林、北京、上海、江西等10多个省市放养蜜蜂,放养群蜂1.5万群。依托本县工业,全县有5000多名农民到全国各地推销缝纫机、灯管、工刃具等工业品。1000多名农民在温州、杭州等地长期从事个体运输及餐饮业。另外,劳动力转移具有明显区域性特征,如大源镇深坑村107户,407人口,90%劳动力外出创业,其中70%劳动力常年在外专业从事经销油漆生意,村民中有的拥有资产上千万元,有的上百万元,全年村民年收入达700多万元;溶江乡有数百人在外专业从事隧道挖掘施工;城北古塘下、黄龙等村上百村民十几年长期在金华、义乌等专业从事蒸茏生产;地处最偏僻的木栗乡有150多人,常年在北京经商开设超市。

4、劳动力转移模式多样化。全县劳动力转移主要形式有:离土离乡的劳动力转移,少部分农民脱贫致富,自发地下山进城、

留城置业发展(农民转变市民);离土不离乡外出异地开发、务工经商劳动力转移,是我县农民转移的主要形式;不离土不离乡的劳动力转移,有的在本县进城入厂务工,有的进入当地农业龙头企业务工,有的兼季节性、临时性转移,农忙时务农,农闲时外出从事非农职业。

5、劳动力转移主体单一化。我县劳动力转移以青壮年为主体,年龄40岁以下、文化素质比较高劳动力转移比较容易,文化素质低,弱势群体转移比较困难。

(三)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趋向

1、行政推动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新的拉动力。近年来,缙云县委、县政府把提高农民素质作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牛鼻子”来抓,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作领导,建立健全工作机构,明确工作职责,出台《关于实施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的若干意见》,明确工作目标,计划2004年—全县培训农村劳动力10.5万人,其中以被征地农民、下山移民和农村富余劳动力为主要对象转移就业培训3万人。据统计,2004年全县投入农村劳动力培训资金237.7万元,培训被征地农民、下山移民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7056人。技能培训是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推动力。

2、工业化和城镇化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磁化效应更加明显。农业比较利益低,耕地面积的刚性递减,城乡发展呈二元格局,城市文明和生活方式对农民具有极强的吸引力和示范效应,有力地推动农村人口和劳动力向城镇和二、三产业转移,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集聚效应对农村劳动力产生了很大的拉动作用。如我县新碧工业园区引进外来企业100多家,有力地促进当地农村劳动力转移。再如我县下双龙扶贫小区建设规模300亩,拟安置高山远山移民3000名,目前一期工程已完成小区的土石方工程、

挡土墙工程、箱涵工程三大基础工程,已预备落实资格农户450户,将转移农村人口近名。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问题

一是劳动力转移的组织程度不高。据了解,我县在组织民工有序流动人数仅占劳务输出总数的16%。大部分外出民工由亲戚朋友带出去,表现出一定的盲目性,导致劳务输出稳定性不强。

二是劳动就业难度加大。随着国企改革的深入,下岗工人增多,农村劳动力转移面临城市劳动力就业及再就业的双重压力。加上劳务市场放开后,外地廉价劳动力进入本县各类用工单位,就地转移难度加大。同时,我县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不适应市场需求由“体力型”向“技能型”的转变。

三是民工的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目前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加上发达地区和城市对民工的歧视与排斥,及部分企业老板法律意识淡薄,使许多民工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消弱了农民外出的信心。

四是相关政策不完善。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束缚,进了城的农民生活在城镇边缘,无法像城镇那样享受医保、社保等公共福利,只能“进厂不进城”、“离乡不离土”。县内土地流转机制和市场尚不成熟,一些外出人员农忙时又不得不回家务农,增加了务工成本。

三、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对策与措施

1、加快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拓展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空间

城镇化和工业化是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两个“轮子”,是农民变市民的重要载体。加快城镇化和工业进程,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就业容量,有利于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或非农化转移。一是全力抓好工业园区建设。科学规划,稳步推进,完善基础设施,加快新碧工业园区和五东、壶镇二大城市功能区建设,通过招商引资,制订优惠政策和提供优质服务,吸引更多外来企业向工业园区集聚,使工业园区成为增加农村劳动转移的重要载体。二是积极推进城镇化进程。统筹城乡发展,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互动,加快仙都新区、中心镇、中心村建设,增强城镇劳动力转移容纳和承载能力,使城镇真正成为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蓄水池”。同时切实抓好下双龙扶贫小区建设,引导农民脱贫致富农民下山向城镇集聚。三是加快第三产业发展。充分发挥仙都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的优势,以旅游开发为龙头,带动饮食服务、交通运输、商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促进农村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四是打破体制瓶颈,消除劳动力转移的屏障。深化户籍制度改革,鼓励农民离土离乡进城落户,在社会保障、子女入学、就业等方面与镇居民享受同等待遇。

2、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和技能

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关键是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问题。加强农民素质培训是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治本之策。深入实施“千万农民素质工程”,以培训促转移,以转移带培训,是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手段。一是加强对现有培训资源整合利用。坚持“实际、实效、实用”原则,整合教育资源,完善职业培训网络,科学制定年度劳动力培训计划,积极推行劳动力“培训教育券”制度,加强对培训工作管理,促进新时期农民教育培训体系的快速发展。二是创新培训方式。大力推行“订单”、“定向”、

 

2.轮台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 篇二

惠来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现状

惠来县地处粤东沿海, 是一个农业大县、人口大县, 经济基础差, 农村劳动力数量大, 目前尚属劳动力输出地。据统计, 全县现有农村劳动力43.5万人, 已就业人数30.9万人, 其中:劳务输出17.8万人, 富余劳动力约12.6万人, 占全县农村劳动力总数的29%。近年来, 惠来在加大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力度的同时, 通过制订鼓励县内企业吸纳当地农民工优惠政策, 利用人力资源市场举办“南粤春暖”等用工招聘会, 组织县内外企业送岗进村等形式, 大力鼓励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 并采取政府出面、部门搭台、企业参与和亲带亲、邻带邻的办法, 组织农民工到珠三角地区及周边县市务工经商, 使劳务收入成为惠来农村总经济收入的重要板块, 成为农民家庭经济收入的一条重要渠道。据不完全统计, 2010年全县劳务收入约32亿元, 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39.7%;务工人员的人年收入是当地农民人年收入的3倍强。通过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调查分析, 惠来转移就业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

(一) 自发式。

改革开放初期, 大量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几乎集中落户珠三角地区, 尤其是深圳经济特区的设立, 更象磁铁一样吸引了成千上万的劳动力涌集其中务工经商。惠来大量的城乡劳动力也随之通过亲友介绍、带动, 自发性地外出打工务商, 寻求实现人生美好愿望。改革开放中期, 随着特区乃至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辐射力的增强, 尤其是产业升级转移, 县内及周边县市产业企业的创办, 大量的农村劳动力也通过老工带新工或亲带亲、邻带邻的办法, 自发式的实现就地就近就业。总之, 农村劳动力自发转移一直是农村劳务输出的最主要方式, 约占7成左右。

(二) 组织式。

深圳特区设立之初, 惠来党政大打劳务牌, 通过各样形式, 采取积极措施, 有效组织一批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 主要从事建筑行业、服务行业, 也造就一大批经济能人和企业家。至2003年, 县级劳动力市场设立形成后, 尤其是2008年以来, 随着省委、省政府“双转移”战略的贯彻实施, 县委、县政府更是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当作发展农村经济、帮助广大贫困农村家庭脱贫致富的主要措施来抓, 落实责任, 明确分工, 加强领导, 全力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自2006年以来, 惠来主动发挥职能作用, 积极筹划, 精心组织, 主动牵针引线, 架桥铺路, 每年均举办2-3场大型的用工招聘会。同时, 还积极搭建好就业服务平台, 利用劳动力市场全天候发布各类用工信息, 开通“企信通”招工网络, 为企业和广大求职者搭建起互动平台, 取得了良好效果。去年以来, 惠来还结合珠海挂钩扶贫开发工作, 与其市、区人社部门联合举办劳务对口专场用工招聘会, 并采取“送岗进村镇”办法, 深入村镇现场招工, 深受广大劳动者的欢迎。

(三) 引导式。

近些年来, 随着我县投资吸引力的增强, 中石化、中海油、华能电力等国内财团、大型企业陆续进入, 不少中小型企业相继落户惠来, 加上周边县市加工企业的猛增, 给惠来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为此, 县政府专门制订了县内企业吸纳本地农民工就业的一系列优惠政策, 大力鼓励企业招用本地农民工。同时, 惠来还通过印发宣传资料、悬挂横幅、开辟电视专栏等形式, 积极地引导广大农民工进城务工经商或是就地就近半工半农。这样, 通过“引导式”组织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 既解决了本地企业用工不足问题, 又减少了农民工支出费用;既减轻了珠三角地区城市的人口压力, 又增强了本地城镇人口的聚集效应;既避免了劳动力因农忙或家庭管理等因素的困扰, 又增加了广大农村家庭的经济收入。据不完全统计, 全县进城 (县内各镇) 从事二、三产业人数近13万人, 在周边的普宁市、潮阳区、潮南区务工经商从业人员约5-6万人。

农村劳动力转移带来的初步成效?

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 有效地促进了农民增收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加速了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进程, 推动了县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维护了社会稳定。

(一) 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

农村劳动力转移提高了农民的经济收入, 成为农民致富奔康的一条重要途径。通过农村劳动力转移, 外出农民在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综合素质等方面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从调查情况可以看出, 凡是大多数村民在外打工经商的村落, 新楼林立, 多数农户家用电器比比皆是。尤其逢年过节, 村民穿着入时, 生活市场十分活跃, 私用汽车随处可见, 成为农村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本人老家, 总人口6000有余, 仅在深圳龙华务工经商1000多人。由于乡亲们在外能吃苦耐劳, 拼搏有为, 多数家庭脱贫致富, 过上好日子。目前, 全村盖新“下山虎”楼房200多座, 全村有100多辆小汽车, 每年腊月潮戏连演几场, 电影连映几十夜, 元霄节日民间文娱游行更是热闹不己, 村里还自建了锣鼓八音队, 成为村民自娱自乐的文化生活。

(二) 加快了农村城镇化进程。

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 为加快城镇化进程注入了新的活力。部分农民适应城镇化建设的形势, 利用自己的一技之长, 从事相对稳定的职业, 并在城镇定居生活。同时, 部分外出务工人员携带技术和资金陆续回乡创业, 催生了加工企业、村镇建筑业、交通运输业、餐饮业、售销业等第二、三产业的发展, 带动了大量农民洗脚上田, 推动了农村城镇化进展建设步伐。

(三) 促进了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

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了农民思想观念的转变, 也造就了一批懂技术、善管理的新型农民人才, 他们致富不忘家乡, 回报家乡。有的回乡投资办业, 帮助村民解决就业出路;有的捐资为家乡造桥修路或建学校、办医院、接自来水等等。如深圳茂业集团黄茂如兄弟, 在东莞从事废品回收行业的黄木秀, 在广州从事煤炭行业的周贵容、蓝文彬等一批农民工, 就是热心家乡公益事业建设的杰出代表。

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存在问题

总的来说, 惠来在劳动力转移中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有效地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但对照形势发展要求仍存在一定不足。

(一) 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主观愿望不强。

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未能实现就业, 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存在“小富即安”的思想。多数农民尤其是一些偏远地区的农民, 认为自家有山有田, 供吃供用还略有剩余, 就不愿外出务工吃苦, 加上体力型工种工资较低, 一般不愿意干而宁可在家赋闲。再者, 近年来国家惠农政策实施力度加大, 农民相对以前能从农业生产补贴中得到更多的实惠, 有相当多的农民觉得与其外出打工看别人脸色行事, 还不如在家务农自由自在, 以至于长期处于“半工半休”的不充分就业状态。

(二) 劳动力外出就业的盲目性依然存在。

一是劳动供求信息不对称。由于地方财政投入乏力, 人力资源市场配套建设尤其基层就业服务机构建设尚且滞后, 未能实现县、镇、社区三级人力资源信息共享, 用工信息未能及时传递到有就业愿望的劳动者手中。二是政府组织程度不够。一些乡镇政府对农民进城务工的关心力度不够, 在落实各项政策措施促进农民就业上仍做得不够好, 使大部份农民外出后找不到就业单位。三是培训和需求存在差距。由于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规程操作要求高、政策性强、业务管理严, 而补贴少, 给整个实施过程带来相当大的难度, 加上地方财力因紧困而投入乏力, 人社部门经费严重不足, 相应制约了工作积极性。同时, 培训项目也与市场需求、岗位要求未能实现有效对接, 致使培训后学员的就业市场竞争力很弱, 培训转移就业率也就难以提高。

(三) 劳动力就业人员文化素质偏低。

长期以来, 农村教育一直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瓶颈”, 农民一直习惯于传统的生存方式, 认为体力劳动就可以维持生计, 不需要过高的专业技术和复杂的脑力劳动, 造成农民对专业技能的求知、学习欲望不强。几年来, 政府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加大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 但由于整体文化水平偏低, 培训效果不佳, 直接影响外出务工人员接受新技术、新知识的能力, 阻碍了劳动力转移的社会就业范围。

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建议

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 关键要从政策、机制和市场等方面入手, 通过各种有效方式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和实用技能, 帮助他们及时提供就业用工信息, 制定完善的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和转移就业政策措施, 加大对县、镇、村三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建设的投入力度大力发展农村人力资源市场, 培育和规范中介组织, 严厉打击农村人力资源市场的欺诈行为, 切实保护农村劳动力的合法权益。

(一) 大力引导农村劳动力转变就业观念。

观念是制约人们行为的关键因素, 正确的观念指导人们正确的行动, 错误的观念则会导致人们错误的行为。针对农村就业观念落后的实际, 要从加强教育引导入手, 启发他们解放思想, 积极、主动融入经济建设大潮, 大胆走出去, 面向市场谋求就业。一方面是加强对农民的宣传教育。要进一步宣传党和国家在农村的各项政策, 引导农民转变观念, 摒弃小农经济意识, 变被动为主动, 充分利用各种政策去谋求就业、谋求发展。另一方面是用典型引路。要利用近年来大胆转变就业观念、业绩显著的典型进行现身说法, 向农民介绍他们敢闯敢干的成功经验、切身体会以及思想转变过程, 教育引导农民转变观念。

(二) 构建完善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农村的根本性工作。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 把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纳入总体工作进行规划和部署, 制订完善促进就业优惠措施, 职能部门要牵头抓, 有关部门各司其职, 协调配合, 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和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责任体系。要加大投入力度, 狠抓沟通城乡的人力资源市场硬件、软件建设, 着力构筑起以政府为主导、以社会化服务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的农村劳动力就业服务、培训和管理体系, 以较为完善的服务来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和就业。在抓人力资源市场建设上, 重点是要加强人力资源市场的信息化建设, 力求做到多方位、快速度的搜集到企业用工信息。同时, 要把收集企业用工信息和农民就业信息两者有效联系在一起, 推进信息互通, 实现优势互补、利益互惠。要下大力气抓好镇、村两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建设, 按一定比例配备村级劳动保障协理员, 其工资经费由各级政府共同投入。这样, 方能保障工作基石稳牢。要着力加强农村人力资源市场建设, 引导农民自觉登记就业情况, 主动进行就业咨询, 以提高就业成功率。

(三) 切实提高技能培训的实效性。

纵观各地近年来的技能培训工作, 既有成功经验可大力推广, 也有不少教训值得深刻反思。为切实提高职业技能培训的实效性, 建议国家调整政策, 即把职业技能纳入初高中毕业班的教学计划, 对毕业生实行“双证书”制 (学历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通过直接组织培训, 有针对性的发展技工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 使大部分学校毕业生均掌握一两项实用技术, 为下一步的转移打下基础。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职能作用, 建立劳动力职业培训制度, 实施“一户一技能”计划。要根据市场和企业的需求, 按不同行业、不同工种对从业人员基本技能的要求, 切实组织办班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适用性。同时, 要调动社会各方面参与农民职业技能培训, 让农民掌握一技之长。此外, 要将技能培训与企业用工结合起来, 实现培训后能尽快上岗。从惠来未来几年发展势头看, 职能技能培训工作应立足未来、服务项目、适应需求, 重点是抓好配套炼油厂、中海油、码头、风电等大项目所需要的工种组织技能培训, 为全县储备各类型的合格人才。

(四) 积极拓展转移空间。

3.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现状及对策 篇三

目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一、社会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

主要是传统文化所形成的择业、就业观念,这是一切问题的根源。在我国,这种现象的产生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和文化背景。中国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形成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学而优则仕”等传统就业观。对绝大多数人来说,一生所追求的最终目的就是能找到一个体面的工作,在社会生活中取得较高的社会地位。对农民来说,要达到这个目的,最有效、最快捷的途径就是考上大学,取得一个较高的学历,以此来参与社会竞争。只有当这个意愿无法实现时,才会选择上职高、技校,接受职业教育。而职校、技校毕业的学生,在社会中从事的多数是体力活,他们的身份也大多是普通工人,这是他们不乐意接受的。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包括农民在内的大部分国民都把考上大学作为自己的唯一目标。近几年来,虽然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得到了国家的重视,党中央、国务院多次要求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但由于现阶段人们的就业观念仍然没有改变、政府对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历史欠账太多,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发展形势虽有所好转,但仍不容乐观。

二、农民自身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随着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政策的出台,地方政府部门为了完成国家和省里下达的任务,为了体现培训工作的全面性和普遍性,把培训指标层层分解到各个乡镇,而乡镇又把指标分解到各个村。虽然各级政府都采取了“个人利益,政府买单”的农村劳动力免费培训政策,但是农民并不买账。因为在现阶段的农村,青壮年农民都外出打工挣钱,留在家中的大都是老、弱、病、残的村民。对村委会和培训机构来说,这部分人中年龄大的学不会,年龄小的还在上学,无法参加培训。而青壮年农民都是家中的顶梁柱,选择了外出打工,对政府的“先培训、后输出”政策并不积极响应。这样就出现经济条件越不好的地方,越没人去接受培训的怪现象。

这种现象的产生是因为我国农村长期以来处在封闭、落后、劣势状态,形成了农民“一切以生存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他们努力回避对生存形成威胁的风险,对于不少新思想、新观念、新技术,有着本能的抵触和排斥。再加上社会贫富差距日益扩大对农民心理造成的冲击,所以农民不管干什么事情或者从事什么工作,都特别害怕上当受骗。他们对生活持这种态度是为保障基本生存而做的理性选择。而与此同时,在现代市场经济的现实环境中,市场化和商品化的推行,使保障农民基本生存的机制弱化。农民是弱势群体,加上有些与农民接触的基层政府工作人员办事方法欠妥,以及腐败现象对政府公信力的巨大损害,让他们不愿把改变命运的希望寄托于当地政府;同时由于我国现阶段司法制度的公平性也不尽如人意,各种法律以外的因素对诉讼的干扰,导致诉讼过程费时费力,依靠司法机关替自己维权,在农民看来几乎是不可能办到的事情。农民群体既有向往城市、脱贫致富、改变命运的迫切愿望,又对土地收入的稳定性和不受约束的生活充满留恋,既想相信政府,又害怕相信政府。这几种矛盾的心理,造成农民对国家政策的调整、政府的号召,采取边走边看的态度。从而形成这一看似难以理解,但在新时期又十分普遍的农民现象。

三、培训机构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培训工种设置不够合理,不能适应市场需求

当今社会体现的失业很大程度上是结构性的失业,一方面大量农民工找不到工作,一方面企业招不来熟练的技术工人。在实际培训工作中,企业需要的技术工人往往培训时间长、成本大。目前很多基层职业学校和成人学校开设的计算机操作员培训已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而培训数控机床操作工、钳工等市场紧缺工种又因为时间长、成本大而开办不起来。

2.相关培训师资缺乏

许多公办的职业学校多年来一直采用普高模式运行,以升学为主要目标,并且在职校、普高、初中、小学这四个系统之间,教师的互相流动,导致职教、成教越办越差。职教、成教教师流失严重,形成了老年教师多,青年教师少,文化课教师多,专业课教师少;在较少的专业课教师中,单一型教师多,双师型教师少;在专业课开设中,理论课多,实验实训课少的局面。多数专业课教师只会在课堂上讲授课本知识,一旦接触具体实践、具体操作就什么也干不了。

3.实验实训设备不足

由于多年以来政府投入不足和职业学校运行模式不合理,很多职业学校实验实训设备缺乏,有的学校甚至没有一个实验实训基地,没有一台实验实训设备。公办的职校竞争力远远不如民办、企业办的技校。

4.培训机构良莠不齐

由于受上述几条原因的影响,许多职业学校生存困难。一些学校为了生存,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中弄虚作假,招一些农民到学校的微机房训练几天,学校工作人员到学校所在地的乡镇工厂游说,按在该工厂就业人数上报给国家劳动部门,要求劳动部门兑现应给学校的培训补贴。这些学校通过这种渠道套取国家培训资金,浪费了培训资源,造成了很坏的社会影响,加重了农民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不信任,使国家的富民政策流于形式。

四、对策与建议

1.社会环境方面

应大力宣传新思想、新观念,应把企业优秀员工树立为国家级或省级劳动模范,改变受表彰的劳动模范多是企业领导干部和政府官员的现状。通过农民身边的榜样来改变社会风气,影响人民群众的思想,改变人们根深蒂固的择业、就业观念。

2.政府方面

政府应努力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等政策性现象,缩小城乡户籍制度的差异,改变不统一的社会保障政策体系,扫除农村劳动力合理流动的障碍,使农村劳动力在就业、工资待遇以及子女教育等方面享有与城镇劳动力平等的待遇。同时应继续加大对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投入,加大对培训机构的监管,建立健全监督管理长效机制,使有限的政府财力用到“刀刃”上,防止培训机构弄虚作假,骗取国家的培训补贴。

3.相关的劳动保障部门

加强农村劳动力合法权益的保障力度。对企业不依法为农村劳动力缴纳社会保险、企业劳动用工不规范、企业主法制观念淡薄、不依法订立劳动合同、管理方式简单粗暴等行为进行严厉打击,使在类同的工作岗位上,农村劳动力与城镇劳动力的工资待遇做到同工同酬,努力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积极性。

4.教育行政部门

优化用人体制、整合教育资源、提高公办职业学校的竞争力。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加大实验实训设备投入,逐渐树立职业教育的品牌,改变职业教育在农民心目中的地位,使农民由不愿学变为主动学,在学习中尝到“甜头”、见到效益。

总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各个环节中出现的问题,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多管齐下,标本兼治,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才能使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又好又快发展,为建立和谐社会、实现中国梦做出应有的贡献。

4.轮台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 篇四

一、提纲„„„„„„„„„„„„„„„„„„„„„„„2

二、内容提要、关键词:„„„„„„„„„„„„„„„„3-4

三、正文

1、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现状„„„„„„„„„„„5

2、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效应„„„„„„„„„„„„„„5-7

3、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面临的主要问题„„„„„„„7-10

4、促进农村就业的主要措施„„„„„„„„„„„„„„10-15

四、参考文献 „„„„„„„„„„„„„„„„„„„„16

【摘要】随着农业的发展,解决好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使农村劳动力从传统的农业部门向现代经济部门转移,这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协调城乡关系的重要方面。农村就业问题是当前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也是协调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研究的重大课题。因此,从农村就业问题入手,积极探索解决农村就业问题的基本方法、途径是有效缓解当前“三农”问题所带来的经济、社会矛盾的一条思路。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 转移就业 现状问题 对策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and solve the employment problem of surplus rural labor force, rural labor from the traditional agricultural sector to the transfer of modern sectors of the economy, which is to accelerate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economy, the importance of coordination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Rural employment problem is to solve the current “three rural” The crux of the problem, is also coordinating urban and rur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need to study the major issues.Therefore, from the start with the problem of employment in rural areas, and actively explore solutions to the problem of employment in rural areas the basic method is effective way to alleviate the current “three rural” issue brought about by the economic, social contradictions of an idea.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现状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农村就业结构正在发生积极的变化,非农就业比重上升。2007年从事农林牧渔的就业比重为61.57%,比2003年下降6.81%;工业就业10.94%,比2003年提高2.37%;商、饮、服务业就业比重为5.44%,比2002年提高1.79%。2007年,全国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约10260万人,比上年增长约440万人,2002~2007年年均转移农村劳动力380万人,平均年增长率为4%。[1]预计今后几年农村转移新增劳动力将在400万~500万人,增长4%-5%。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趋势表现为,本乡内非农就业比例下降,流向城市就业的农村转移劳动力比例上升,县级城市和小城镇吸纳农村转移劳动力的能力有较大增强,农村劳动力跨省就业的趋势明显。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能力继续减弱,以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为主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逐渐被外出务工和农村个体私营经济就业方式所取代,外出务工人员就业主要集中在第三产业,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稳定性增强,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明显提高。

总之,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就业经过了漫长而艰苦的体制变革、观念更新,家庭经济就业、自主创业、城市就业这三种基本的就业形式,构成了中国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多元结构。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一项研究表明,在1979~1999年的20年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中国GDP增长的贡献高达14%,即在GDP年均近9.6个百分点的增长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GDP增长的贡献达1.4个百分点。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效应

收入6471元;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936元,而工资性收入人均为998元。可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有利于推动农民增收。

3.扩大非农业利润,加快工业化进程。农业剩余劳动力由传统的农业部门转移到现代经济部门,有利于促进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的形成。城乡劳动力的市场竞争,使现代经济部门的工资水平上升势头变缓,企业相对人工成本下降,利润相应上升。同时,新转移到非农业部门就业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还会为现代经济部门创造出新增利润,刺激现代经济部门追加投资、扩大再生产的能力,加快工业化进程。

三、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面临许多困难,有些问题正在阻碍农村劳动力就业,进而成为解决中国就业问题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1.城乡结构矛盾明显,妨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和规模 一是我国城市化进程明显滞后于工业化进程。2007年,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52.9%,其中工业增加值为45.9%,但是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只有41.8%。城市化进程滞后于工业化发展速度不利于服务业的发展,而农村劳动力转移恰恰最容易进入城市服务业。二是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及由此衍生的城乡居民身份差异给农村劳动力的自由迁移增加了成本和风险,影响了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劳动力市场的城乡分割、市场准人条件不平等、社会保障不充分等等构成了城市对农村劳动力的歧视和排斥。三是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不高,就业竞争能力较弱。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在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的同时,就业结构变化导致了劳动力供给结构与

入在扣除住房、子女教育、生活消费等方面支出后就所剩不多了。享受不到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公共资源和服务以及大量额外支出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工流动就业的积极性。

3.农民工的工资待遇和权益维护与其实现稳定就业的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

当前农民工劳动权益得不到保障的问题依然严峻,表现最为突出的问题包括:克扣和拖欠工资,强制加班加点和超时工作,劳动和卫生条件恶劣,不按规定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等。国家统计局2007年所做的调查显示,农民工平均每周工作6.4天,每天工作9.4小时。据有关方面调查,2007年上报的拖欠农民工工资总额为33亿元(至2007年底偿付比例为98.4%)。2007年,签订劳动合同的农民工人数占农民工总数的28.7%,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占13.8%,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占10.0%,参加工伤保险的农民工占农民工总数的12.9%。由于统计口径和调查误差等原因,农民工实际参保率很可能还要低。

4.农民工社会保障普遍缺乏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国社会保障体系薄弱,不少企业不为进城就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缴纳社会保险费,企业将社会保险金负担转嫁给劳动者个人而形成超额利润,这一方面使资本积累加快,另一方面使劳动者贫困加深。因此,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就业者缺乏社会保障的竞争模式,必然使GDP分配中资本的分配比例过大,而消费分配的比例过小。同时也造成了企业竞争的不平等,影响了市场经济体

只有当中、西部地区有自己强大的产业聚集,实现东、中、西部产业趋同,地区差距才可能缩小。[4]因比,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大的地区,要认真研究产业集聚与劳动力流动的关系。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得到足够发展后,会向下一个具有比较优势的地区转移。因此,做好产业承接,有利于促进农村劳动力在本区域内转移,这既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关键所在,也是加速本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必然选择。但是,产业转移除受比较优势的因素影响外,制度、市场等因素也非常重要。如果一个地区虽有比较优势,但是制度成本高,市场发育滞后,产业转移也会受阻。

另外,经济欠发达地区相对便捷的基础设施和相对成熟的产业链比不上东部地区。因此,中、西部地区要大力推动制度创新,扩大对外开放水平,优化投资环境,加快市场机制的培育和发展。

3.加快城市化进程,扩大就业需求。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步向现代经济部门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因此,我们要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市化发展道路。

大、中城市的经济规模较大,产业门类较多,聚集效应强,消费水平较高,为解决农村就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推动城市化,要不断加快现有大、中城市发展,继续调整和完善经济结构、提升产业档次,提高城市的经济效益,完善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提高各类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综合管理水平,充分发挥大、中城市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作用。小城镇是实现城市化的重要路径。

我国多数小城镇现有人口规模小,经济发展空间较大,吸纳就业

1分就业的基本思路出发,当务之急是实现有利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创新。首先,要实现农村劳动力社会地位的平等,打破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的管理,取消对农村劳动力的各种限制,建立有利于农村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的新型户籍管理制度。其次,以促进非正规部门发展来带动非正规就业。非正规就业由于就业成本低、富有效率等特点,是适合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一种重要的就业形式,在中国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政府应适当地发展非正规部门列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努力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提供公平的市场竞争条件。尽快完善有利于非正规部门发展的政策,为它们提供小额贷款。大力开展创业培训,为非正规就业提供信用担保支持,逐步形成创业培训、项目管理、开业指导、小额贷款、政策扶持相结合的促进非正规部门发展的工作机制。国家可以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的办法,推行非正规就业人员的社会保险补贴政策,采取国家补一点、个人出一点的办法解决他们的社会保险问题,使他们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失有所助。

5.构建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体系,改善劳动力市场环境。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化程度较低,市场体系不完善,市场分割十分严重,农民进城就业壁垒重重,对缓解短期劳动力供给局部短缺矛盾极为不利。首先,要完善劳动力市场体系,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体系,构建农村劳动力自由流动的有效机制,改善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环境,制定合理的最低工资和职工社会保障与福利标准,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保证劳动者及其后代平等的教育和培训的权利。消除就业歧视,使农民享受市民待遇,打破城市外来人口与本地人口之间身份、户籍、3真正实现市场配置劳动力资源,实现集约型经济发展战略,必须提高劳动者素质。高素质劳动力意味着高工资、高福利、高产出,意味着劳动力资源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业市场竞争迫使城乡劳动力努力提高自身素质,这种竞争也是提升产业结构、实现经济增长方式根本转变的关键。各级政府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安排足够的经费用于普通劳动者培训,使财政政策真正有利于鼓励和引导农村劳动力提高素质。同时,鼓励和引导用人单位积极承担起职工职业技能培训的任务,以提高农村进城就业者的职业技能水平。

5.轮台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 篇五

劳动力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这一资源,对于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确保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意义重大。当前,我家乡曲靖市马龙县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上面临许多问题,马龙县是个传统较贫困的农业县,在进行工业化转型的同时,仍以烤烟、万寿菊等农业生产为农民主要经济收入。特别是在农村,人多地少,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劳动力在产业间、地区间转移的力度加大,数量在逐年增加,但相对于农村地区的需求来讲,目前农村人口依然庞大,仍然有大量富余劳动力,合理地开发农村富余劳动力是我县人力资源强县的必由之路。

我来到马龙县县政府所在地——通泉镇,在政府综合办工作人员帮助下,我得到许多资料信息,认真总结整理后我们大致可以了解到我省农村剩余劳动力基本状况,并就我县实际现状得出相应调查结论。

一、云南省农村人力资源的基本状况分析

(一)农村劳动力资源逐渐增长,富余劳动力规模庞大

根据2007年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推算,2007年末,全省人口为4514万人,农村人口3087.4万,其中,农村劳动适龄人口(男16-64岁,女16-64岁,下同)为2031.5万人,占农村人口的65.8%,农村劳动力资源较为丰富。据测算,2007年,全省农村富余劳动力为790万人,比2000年增加了40万人。

(二)劳动适龄人口中青年比重较高,男女性别比差异不大

云南农村劳动适龄人口年龄结构中,20-39岁的人力资源数所占比例最大,占全省农村劳动力总数的55%。表明年轻劳动力仍然占人力资源的大部分。15-20岁的人力资源数量也远远超过50-64岁的数量,云南各州市的人力资源总体呈现年轻化,并且在今后的一段时间也能保持人力资源数量上升趋势,属于潜力型人力资源结构。

农村劳动适龄人口中,虽然目前仍然是男性多于女性,但女性增长的速度快于男性。从全省人力资源数所占比例来看,性别比为106.3,男性人力资源数比女性多,这部分人口中,男性青年大多外出务工经商,而女性到了婚育年龄(20岁左右),外出的多数返回原籍结婚生育,使得性别比下降到最低点。

(三)劳动者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但总体素质依然较低

经过近30年的改革开放,九年制义务教育得到进一步普及,成人教育得到广泛开展,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全省人口的文化素质。调查资料显示,农村劳动适龄人口中,接受大学教育的占1.23%,接受高中教育的占12.06%,分别比2000年上升0.40、0.91个百分点,相应地,接受初中教育的占52.06%,下降0.11个百分点,接受小学及以下教育的占34.65%,下降1.20个百分点。尽管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但总体水平依然较低,一半以上的人口只接受了基础教育,三分之

一强的人口未完成基础教育,大量的人口未接受高中及以上的教育,劳动适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接近7年,还未达到初中毕业的水平。

(四)农村劳动力技能水平普遍不高,对实用的新型技术掌握不多

在云南农村劳动力中,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就占了53.8%,未接受过专业培训的就占了85.7%,只有14.3%的农村劳动力接受过培训,农村劳动力的技能水平不高是制约农村富余劳动力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大部分农民的创业冲动和风险承受能力相当微弱,存在隐性失业问题。据“五普”资料显示,云南农村专业技术人员总量为39395人,仅占农村人力资源总量2135.9万人的0.18%左右。

(五)农村就业人口的产业结构仍为传统型

由于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年轻有技能、有特长的劳动者外出打工,留在农村的主要是种植农作物或从事林牧渔业,所以,农村就业人口的产业结构仍然表现为:第一产业比重较高,第二、三产业比重较低。2007年人口抽样调查资料显示,农村就业人口中,第一产业占78%,比2000年下降5.49个百分点,依然是云南农村就业最主要的行业;第二产业占9%,比2000年上升1.1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占13%,比2000年上升1.32个百分点。可以看出,云南农村就业结构转变相对缓慢,仍然是典型的传统型产业结构

由此可以看出我省人力资源丰富,但结构不够合理,加之自身地理位置,科教发展欠发达等省情,还未能真正合理有效的利用好人力资源丰富的优势,更好的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经济发展。当然,作为传统的农业县——马龙县,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方面存在更多问题。

二、马龙县农村富余劳动力现状 :

马龙县辖5个镇、3个乡:通泉镇、旧县镇、马过河镇、王家庄镇、纳章镇、马鸣乡、大庄乡、月望乡。2000年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185766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通泉镇 34408、旧县镇 28067、马过河镇 14628、王家庄镇 31271、马鸣乡 13310、张安屯乡 9322、大庄乡 12966、月望乡 27823、纳章乡 13971。2000年,全县总户数50271户,其中农村户数44000户,总人口194665人。在总人口中非农业人口21340占11.0%。从所从事的行业看:第一产业占72.71%,第二产业占9.76%,第三产业占17.53%;马龙县农村富余劳动力2.86万人,占总人口的14.6%,占农业人口的16.5%。从劳动力受教育的程度看: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占4.7%,小学文化程度的占26.90%,初中文化程度的占56.37%,高中文化程度的占10.34%,中专文化程度的占1.39%,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0.29%。从以上结构可以看出:全县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但劳动力水平较为低下。

三、全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特点:。

1、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业生产科技水平的提高,再加上农民思想观念的变化和农村“人多田少”现象的日趋严重,近几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已成为一股热潮。据调查:全县

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人数2.86万人,其中省外2.23万人,省内0.63万人。上半年新增转移人数0.8万人,其中女性0.37万人;在新增成员中有0.16万人接受了职业培训。

2、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主要集中在广东沿海地带。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水平较以前相比有了显著的提高,农民不再满足温饱型生活。加上经济发达地区的高工资、高收入的强大吸引力,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内部冲动和外部拉力作用下,近几年大规模地向广州、深圳一带转移。改革开放以来,广东沿海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为广大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许多就业机会,从而吸引了更多农民前往这些地方打工赚钱。据调查,我县上半年外出打工的就有68%分布在广州和深圳一带,少数分布在省内其它地市.。

3、二、三产业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行业。据调查:农村输出的劳动力有76.6%从事工业和建筑业,其次是商业、餐饮等服务业。男性绝大多数从事建筑业的住房建筑、装修以及电工、水利等工作,女性主要从事制鞋、面包生产等工作。也有些举家外出承包田地种西瓜、养猪等,但为数不多。其他主要从事各种服务行业。

4、劳动力就地转移人数明显增加。出现这一特征的主要原因是(1)近年来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对劳动力的需求趋于饱和;(2)一些重点工程在全县相继开工建设,如马龙县东林大街建设等,建设工地均需要一定数量的劳动力;(3)个体私营经济和农村小城镇建设的发展吸引了一部分劳动力回流。

5、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具有双重性。目前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将农民与土地紧紧地联在一起,大部分非长期性外出务工的农民,往往是既“忙外”又“忙内”,农闲时外出打工,农忙时回家耕种。

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全县外出劳动力人数虽逐步增加,但转移的速度却有所趋缓。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转移的劳动力素质较低。主要表现在低学历的偏多,高学历的极少;体力型的偏多,经过专业培训和有专业技术的较少。低素质的劳动力只能从事赃、累、苦、重等工作,很难找到理想的岗位,挣得满意的收入。(2)、两广和深圳等沿海发达地区和城市,对外来劳动力的需求基本趋于饱和。由于沿海发达城市经济的飞速发展,对劳动力整体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各大城市的部分企业不景气,下岗工人和失业人员大幅增加,面临城市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双重压力。因此对外来劳动力的需求越来越少(3)、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多属自发性、盲目性,使得外出务工人员的利益和权力难以得到保证。由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自发的多,有组织的少,政府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缺乏有效的引导和管理,基本处于无序流动状态。由于缺乏宏观调节手段,劳动力输出后的情况无法了解,利益无法保护,如发生劳资纠纷或工伤事故等也无人过问。少数人因找不到工作就出现偷、盗、窃等违法乱纪现象。也有少数人借打工之名,外出超计划生育。

根据以上情况加以分析不难看出:今后农村转移出去的劳动力如不及时更新,要找到理想的工作,挣得满意的收入已是越来越难。要想使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对农民总收入的贡献越来越大,必须积极地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全县劳动服务中心已初步开始了这方面的工作。

五、我县积极采取的措施办法:

1、今年马龙县采取一切有力措施,积极组织协调有关职能部门和阳光工程培训基地,坚持一手抓县内转移、一手抓县外输出。确立了“县内转移为主、县外输出为辅”的工作思路,一是由县劳动、农业、经济等部门配合,积极与县内企业对接,拓展就业渠道,围绕全县中低产农田改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乡村公路建设、城市化建设、水利工程建设、沼气建设等26个重点工程的实施。充分发挥网络媒体优势、人力资源市场等社会中介机构的作用,及时、收集、发布各类外出务工信息,使更多农民获得外出务工的信息和机会。

2、是把好招商引资关。在招商引资过程中,给商家提供优惠政策的同时,也要求企业尽可能使用当地农民工。

3、是围绕省级工业园区、珠江源大城市建设、马龙县两大民营工业规划区的建设,大力发展餐饮业、交通运输业,增加用工需求。抓住有利时机,积极协调县内用工企业,阳光工程培训基地与用工企业合作,实行共同招工、共同出钱、共同培训的办法。阳光工程培训基地负责培训宣传阳光工程政策、法律法规、安全常识、外出务工常识、爱滋病防治等知识,用工企业根据自己的工作需求负责技能培训,对新招收的员工,进行全面的技能培训,提高就业能力。通过基地和企业的共同合作,今年共招收农民工培训7期1000多名,使企业和农民双受益。

4、是加强对重点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的用工条件、用工待遇、用工需求的考察,选准一部分用工要求与该县农村劳动力素质相适应、用工待遇较为优厚、劳动保障措施较为好的地区或大中型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劳务合作关系,带动农村劳动力有序规模输出。目前,我县与江苏昆山芫茂电子有限公司、昆山富士康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昆明轨枕有限公司、昆明百大集团野鸭湖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了长期的劳务合作关系。

四、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成果,促进我县经济发展。

从以上调查和分析可以看出:农村劳动力转移不仅可以扩大就业、增加收入,还可以以此为突破口,搞活全县经济。它的意义不仅在于把门外的钱抓回来,更重要的是通过农村劳务输出,把外面的先进观念、先进技术、先进管理机制和先进的经营理念等学成回乡,积极带动地方区域经济的发展。全县在这方面的工作已迈出了新的一步。(1)、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民增收,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不仅直接增加了农民收入,给农业生产提供了较宽裕的流动资金,而且带动了相关二三产业的发展。如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繁荣及职业教育和社会办学的发展。据调查农民外出务工的工资性收入占农民纯收入的比重越来越

大,而家庭经营收入和转移性、财产性收入则增长较缓。目前农村劳动力转移成了农村居民增加收入、发展农村经济,提高生活水平的主要途经。(2)、劳动力转移带动全县民营经济的发展。全县外出务工人员在为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的同时,其中姣姣者学到了过硬的技术,赚到了大把的票子。为此,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他们回乡办企业。如减免有关税款和相关的行政性收费、争取银行低息贷款等,为返乡创业人员创造出一个宽松的环境,鼓励他们参与小城镇建设。

六、得出的启示:

1、科学认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由于一些地方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存在种种偏见,认为这是对农村劳动力的一种廉价出售,是“发达地区”对“落后地区”劳动力资源的剥削。由于缺乏正确的分析和认同,它的作用和重要性一直没有引起社会的关注和重视,各级政府也没有出台相关的政策和措施,更谈不上系统的管理和引导。据调查:农村剩余劳动力所带来的工资性收入已成为广大农户家庭纯收入增加的主体和农业生产及农村住房建设的主要资金来源。同时许多外出务工的青年学成回乡,争当创业之星,带动了全县民营经济和小城镇建设的发展。因此,要想充分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必须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有一个足够的认识。

2、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村劳动力在农业内部转移。导致农民增收缓慢的因素很多,其中主要原因是:农业效益下降,农村劳动力就业渠道有限,农业科技水平落后导致农产品竞争力差。许多地方都存在增产不增收的现象。因此,适时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进而提升农产品质量,进行农产品精深加工,是农业发展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应在保证粮食生产能力稳定提高的前提下,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农业,不断拓宽生产新领域,提高农业综合开发能力,向农业的深度和广度进军。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的整体效益和农产品的竞争力,而且还可以增加大量的就业机会,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农业内部就地转移。

3、扶持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现企农“双赢”。依托资源建基地,面向市场求发展,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方向。龙头企业的主要作用是:促使资金、技术、信息、人才进入农村,农产品和劳动力流出农村,实现企业发展壮大和农民增收的“双赢”目标。因此,扶持和壮大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发展产业化就是发展农业。不仅带动了周边农户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还安排了剩余劳动力就业。

七、实践总结:

暑假的这次实践让我学到了许多的课外知识,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没经过调查实践就不会深刻了解到我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现状,不能更准确认识到县情,明白与全省全国的差距,只有准确认识了实际情况,从县情出发,才能更好的发展我县经济。

2、成果来自汗水,只有付出辛勤的劳动才能有所收获,我在镇政府综合办实践的实践让我明白我们在学校学的理论知识,要想更好的发挥出来就得多到实践中来,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这才能学以致用。

3、在实践中

我了解到我县农村适龄儿童受教育比例很小,导致我县农民人口素质普遍不高,我想自己更应该珍惜读书机会,把大学念好,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以后更好的造福家乡。

管理学院

6.轮台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 篇六

一、我县农村劳动力及其转移的总体状况

(一)我县农村劳动力的规模与结构

据统计,我县农村劳动力约为28万,富余劳动力约为8万人。从就业区域来看,各个产业劳动力输出基本集中在天津、沈阳和唐山等地,以建筑业等体力劳动输出为主。从年龄角度来观察,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农村劳动力中20到35岁人员比重最高,占50%左右,初中小学毕业生占90%,文化程度较低。

(二)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特征

特征一:随季节变化较大。我县转移劳动力季节变化明显,据统计,2011年上半年,我县劳务输出人口为15757人,其中三月份劳务输出为8044人,占50%以上。

特征二:我县沿海农村劳动力转移比重较低,边远山区较高。2011年上半年转移农村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总数达到5%以上的乡镇有:加碑岩、秋子沟、大王庙、高台和高甸子。转移比重较低的乡镇有:高岭、前卫、前所等地。

特征三:异地建筑业和服务业仍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行业,劳动时间长,强度大,当然这和劳动者的素质有关,转移劳动力素质偏低,使他们只能从事这些行业。

特征四:距离家乡较近。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多距离家乡较近,大部分集中在本省内,外省多以天津、河北和北京为主。因为他们从事的工作如工程建筑,具有短期性和间断性,季节性较强,距离家乡较近使他们在没有工作或农忙的时候方便回家。

特征五: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在方式上仍存在着相当程度的盲目性。目前农民外出就业以依托传统血缘、地缘、人际关系网络为主。据调查,2011年农村劳动力通过有关部门有组织进行转移的占27.8%,其余人员的转移仍然属于自发进行。

特征六:我县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具有明显的兼业性。这些转移的劳动力绝大多数还保留着对土地的承包权,每年除在外务工外,农忙季节都要回家从事农业生产,属亦工亦农性转移,这就造成了季节性的变化。兼业长短因家庭劳动力的多寡与从事劳务收入的高低而不同。一般而言,家庭劳动力较多,从事劳务收入又较高的,在外工作时间就长,反之则短。兼业性还体现在劳动力转移存在一定的间隔性,今年外出,而明年可能不外出。

特征七:乡内村内的自发性转移。小庄子、塔山和荒地等

乡有大规模的经济作物,在播种、收获等繁忙时节靠几个人是不能及时完成农活的,这样在这些地区就兴起自发性的劳动力转移市场。其他乡镇或者本乡镇留守劳动力自发的组织起来,互利互助,分工明确,并获取报酬,结算方式以日结为主。这种自发式劳动力转移市场规模不定,随季节性变动,全县总体规模达万人以上。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难度在增大

当前,我县农村劳动力就业与转移面临着诸多困难,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新增农村劳动力数量巨大,待转移劳动力数量众多。我县是农业大县,种植业在国民经济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农村人口多,劳动力总量大、增长快,我县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约为8万人。劳动力资源庞大的基数和增长远远超过了我县农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再加上新毕业学生,在城市找工作困难,避免不了的回到农村加入农村劳动力这一股。劳动力明显过剩,就业压力相当大。

(二)我县转移的农村劳动力素质较低,多以体力劳动为主,高素质人才较为缺少,导致劳动力供求结构不一,造成了结构性失业。抽样调查资料显示,在2011年当年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中,小学以下文化程度占当年转移总量的比重为23%,初中文化程度的比重为57%,高中和中专文化程度的比重为11%,经过专业培训的劳动力比重为8%。这样素质的人员只

能从事较为低级的劳动,很难找到理想的工作。

(三)信息渠道混乱。我县大部分的农民工靠亲朋好友获得务工信息,真假难辨,增加了外出打工的成本和风险。虽然我们劳动力市场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已经对农民工开展免费服务,但岗位类型、服务模式适合农民工需要的并不多。

(四)农民工的利益没能得到全面有效的保护。虽然我县近些年十分注重对农民工合法权益的保护,但有些实际问题仍然无法解决,如外出打工子女的读书问题,工资被克扣、拖欠,工伤得不到赔偿等。

三、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的途径

(一)积极发挥政府的领头作用,各个部门相互协作,调动社会各个方面参与,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置于城乡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明确政府职责,完善城乡就业局的工作体系,成立劳务输出领导机构,统筹兼顾,协调有关部门的工作和与劳务输出相关的服务、培训、维权的各项工作,加强与劳动力输入地的协作,保障外出务工农民在异地应当享有的权利。

(二)以农业结构调整为契机,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农业内部就业。近年来,我县农产品供给已经达到供大于求的情况,优化农业结构、提高农产品质量,成为当前形势下我县农业发展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我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应充分利用这次退耕还林、还草等结构大调整带来的机遇,在保证粮食生产能力稳定提高的前提下,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农业,不

断拓展生产新领域。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向农业的深度和广度进军,做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这项任务。目前我县西北山区还有不少荒地和荒山等尚待开发的资源,综合开发的潜力非常大。通过合理开垦、综合治理、技术改造等多种形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可以增加大量的劳动就业机会。

(三)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在农村内部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首先,大力发展开发性农业,拓展农业内的就业空间;其次,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通过加工、销售等企业,把农民与市场联系起来,实行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第三,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利用国家实行扩大内需的方针和积极的财政政策的有利时机,大幅度增加农业基础设施投资,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

(四)努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增强转移劳动力的市场竞争能力。我县农村劳动力素质低是制约转移数量特别是转移层次提高的重要因素。大量分析表明,农村劳动力素质与转移的速度和层次成正比关系,一般劳动力素质高的地区,转移速度要快于劳动力素质低的地区,同时转移劳动力的就业层次也较高。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社会各方面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近年来,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一些大城市为了控制城市转移人口和提高劳动者的整体素质,对素质较低的体力型民工进入做了一定的限制,对高素质民工需求相应增加。面对劳动力市场的新态势和农村经济发

展的需要,必须采取措施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以增强劳务输出的竞争力。从近期看,要着重抓好外出劳动力的技能培训,根据市场需求和输入地企业的要求,定向举办各种类型的技术培训班。

(五)推进城市化进程,增加城市就业机会

提高城市化水平是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础条件。坚持各个城市并举发展的道路,扩大现有城市规模,时期具备容纳更多农村劳动力的能力,为农村劳动力进程经商停工更多的机会。

(六)大力发展家庭服务业,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

家庭服务业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服务产业之一。大力发展以家庭为服务对象、向家庭提供劳务、满足家庭生活需求的家庭服务业,对增加就业、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有着积极的作用。家庭服务业劳动密集程度高,以手工劳动为主,工作内容多样,工作方式灵活,劳动强度适当,家庭服务业的大部分岗位比较适合下岗职工、农民工、女性职工、年龄偏大职工和技能单一职工等的就业,是安置下岗职工和农民工的主要行业之一。

绥中县城乡就业管理局

7.轮台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 篇七

关键词:现状,问题,对策

一、总体概况

通过此次调查得出全市现有农村劳动力约为229.6万人, 从事农村生产的劳动力为133万人占比约为58%;劳动力转移84.9万人。外出务工人数为69.3万人 (省内39万人、省外30.3万人) , 占比约为30%;外出经商办企业的约为15.1万人, 占比约为6.6%;在本地乡镇及本村从事运输、加工、服务、商业、活动的人数约为12.2万人, 占比约为5.4%。农业劳动力与非农产业劳动力之比约为58:42。

二、运城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分析

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84.9万人, 占总劳动力人口的36.9%。

其中横向比较本县农村劳动力转移人数占本县劳动力人口比例较大的前三个县为:垣曲52.5%、盐湖区49.8%、平陆43.5%。垣曲和平陆由于地理环境影响可用耕地面积少;盐湖区地处运城市区城镇化水平较高、拥有注册企业数量较多。上述是三个县农村劳动力转移人数占本县劳动力人口比例较大的重要原因。

其中纵向比较本县农村劳动力转移人数占全市劳动力人口比例较大的前三个县为:永济市 (9.3万人) 占比11%, 盐湖区 (8.6万人) 占比10.1%, 闻喜县 (8.4万人) 占比10%。上述三个县市工业基础较好、本地区内有数量较多的工业园区和大企业, 切人员外出务工和创业热情较高。如:永济铝厂等大企业, 盐湖区工业园、运城市经济开发区、空港经济开发区、闻喜工业园等工业园区。

目前我市农村劳动力转移主要渠道有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和外出创业两种方式。

1、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现状分析

我市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总人数为69.3万人。其中, 在省内 (包括县、市) 约为39万人, 在省外约为30万人,

全市外出务工人数排在前三位的是盐湖区7.5万, 占总外出务工人数的10.8%。闻喜8.4万人, 占总外出务工人数的9.8%。新绛6.3万人, 占总外出务工人数的8.9%。

其中在省内 (包括县、市) 务工人数排名前三位的是盐湖区4.8万人, 占全市省内外出务工人数的12.5%。闻喜3.8万人, 占全市省内外出务工人数的9.9%。新绛3.6万人, 占全市省内外出务工人数的8.9%。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以上三个县工业和城镇化发展较快, 县内企业多, 从而吸引“农民离开土地”进城务工, 就地实现就业是占有总体比重较大的主要原因。

省外外出务人数排在前三位的是芮城2.93万人, 占全市省外外出务工人数的9.7%;闻喜2.9万人, 占全市省外外出务工人数的9.6%;平陆2.8万人, 占全市省外外出务工人数的9.2%。以上三个县当地农民跨省外出务工意识较强, 自发和有组织外出省外务工人数多。

从2003年开始, 市县、乡每年都要组织大规模的劳务输出活动。2006年之前, 劳务输出的主要区域为珠江三角洲的广州、深圳、东莞、珠海、中山等用工城市, 2006年以后主要集中在长江三角洲的上海、苏州、无锡、杭州、山东青岛、以及京、津地区。持续每年的大规模有组织的劳务输出活动, 使得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成为了习惯。因此, 最近几年, 政府主导组织劳务输出已被亲朋相携、邻里攀带外出务工所取代, 自发外出务工已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形式。

从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分布区域看, 目前外出务工集中地主要分布在长江三角洲的上海、苏州、杭州、南京各用工城市, 总人数约为20万人左右, 其他10万余人主要分布在京津地区以及山东青岛, 省内务工集中地主要集中在县、市两级城镇, 以县级城镇最多, 约为30万人左右。

从外出务工行业分布情况看, 到外省市务工的主要电子、服装、机械加工、装配、采摘、架设高压电线等为主。例如:平陆的架成工, 从业人员8000余人, 常年在东北、大西北、广东等十余个省市架设高压线;河津的建筑工程承包, 从业人员1万余人;绛县的摘棉工, 每年季节性去往新疆阿克苏2600余人;夏县大品乡在天津、青岛从事电焊工的有600余人。

在县、市级城镇务工的, 主要为宾馆、餐饮、商场服务员、营业员, 本地煤焦、化工、纺织、机械制造等类型企业员工。由于我市实施产业集群化发展战略, “5+15” (5个山西省省级开发区, 15个县市级工业园区) 工业园区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比重较大, 2014年各园区新增就业岗位约2.2万个。

2、农村劳动力外出创业状况分析

我市农村劳动力外出创业人数约为15.2万人, 占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人数的17.8%, 创业直接带动44.1万人就业。外出创业, 已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一条主要途径。

从各县 (市、区) 情况看, 永济市、盐湖区、临猗县、万荣县外出经商办企业的人最多。例如永济市在外创业的人约有2.5万人。其中外出开牛肉饺子、牛肉面馆的就有2.24万人, 直接带动7.12万人实现就业;盐湖区在外出创业的人约有2万人, 其中开饭店、打拼子人约有5900人;临猗县在外创业的1.8万人中, 从事食品加工 (糕点加工) 业及餐饮业的就达到8500余人;万荣县外出创业的1.28万人中有857户从事化工外加剂生产, 直接带动3.75万人就业。

从创业的行业类别来看, 我市农村劳动力外出创业涉及机械制造、食品加工、建筑建材、商品批零、交通运输、仓储、餐饮、住宿、社区服务等十多个创业门类。其中餐饮业为我市农村劳动力外出创业的首选, 总人数为4.5万人;其次是商业批发零售, 总人数为6700余人;第三为建筑建材业, 总人数为5400余人;第四为食品加工业, 总人数为4300余人。而在本地乡镇, 以及县城从事个体经营的最多, 为8.1万余人, 占总外出创业人数的53.4%。

三、运城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

1、政府“有组织”外出务工比例较低。

通过政府部门“有组织”外出务工人数约占总数的十分之一。“有组织”外出务工在有效调剂人力资源配置、帮助农民降低外出务工成本、确保安全、及时维权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建议利用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平台, 为农民工提供“有考察、有组织、有培训、有护送、有回访、有维权”的一条龙“保姆式”服务。从而发挥政府部门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中的主导作用。

2、人力资源公司有待政府规范。

由于我市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而南方电子厂等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对劳动力需求旺盛。这类企业多采取利用中介人力资源公司委托招聘、劳务派遣、劳务外包的方式进行市场化招聘。在每年春节前后外地企业用工高峰期, 部分本地和外地人力资源公司为赚取用工企业“招聘返费”, 存在恶意竞争和虚假宣传等行为, 极大的损害了外出务工人员的利益。建议由人社部门牵头规范我市人力资源市场, 健全人力资源公司各项业务服务的监督和备案制度, 建立由政府主导和监督下的人力资源公司服务联盟。从而规范市场秩序、合理整合资源, 发挥其在农村劳动力转移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

3、农民工跟踪服务难。

随着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多, 农民工维权问题已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成败的关键, 克扣拖欠工资、人身伤害、不依法缴纳社会保险、黑中介欺骗农民工的事件时有发生。在农民工务工集中地设立劳务输出联络站已迫在眉睫。如我市2014年仅输入苏州华硕电脑集团的务工者就达1000余人, 一些问题时有发生, 但因距离较远, 经费紧缺不能得到及时处理。建议在农民工输出较集中的省、市设立劳务输出联络站, 经费从就业和再就业资金中予以适当解决。并提供各项免费就业创业服务, 把“家”安在务工者身边, 让农民工放心打工、挣钱。

4、外出劳动力就业层次低, 创业能力不足。

在我市省外劳务输出中, 有四分之三的人员是在电子设备装配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就业。在这些企业里人员劳动强度大、工作时间长、切就业稳定性差, 农民工缺乏从事二、三产业的技术、技能, 不具备职业竞争力。外出创业农民创业能力较低, 开办企业成活率不高。建议加大免费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力度。根据我市农村外出务工和创业的实际, 结合农民意愿, 开展技能加创业一体化培训。重点开展家政服务、餐饮、食品加工、传统工艺品加工等创业型技能培训及经营管理培训, 助推我市农民外出低成本创业。

5、本地农民专业技能培训不足。

建业结合我市实施的“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工程, 有针对性地开展专业技能培训, 重点在规模养殖、大棚蔬菜、食用菌栽培、观光农业、生态高效农业等方面开展培训, 同时开展农村电商、社区服务培训, 以助推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 助推农民在本地创业。

6、农村劳动力转移信息化程度低。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 以前那种靠窗口咨询、现场招聘、电视飘字、发放传单、进村“喇叭”宣传等方式信息化程度低, 早已不适应目前社会发展的要求。建议利用“互联网+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模式, 建立“外地企业和本地企业招聘信息库”和“外出农民创业项目库”;通过调查摸底利用“大数据”对有外出务工和外出创业愿望的农民进行需求分析和精确定位;利用网站、微信公众平台、手机app等互联网手段, 建立“一体化农村劳动力转移信息平台”为广大农民提供高效、快捷和个性化的就业创业信息服务。

7、针对农民工创业服务体系不健全。

目前我市对农民工自主创业的政策扶持力度不够, 相关机构体系不健全。建议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为农民工服务工作的意见 (国发[2014]40号) 的要求“将农民工纳入创业政策扶持范围, 运用财政支持、创业投资引导和创业培训、政策性金融服务、小额担保贷款和贴息、生产经营场地和创业孵化基地等扶持政策, 促进农民工创业。”建立专门帮扶农民工的创业服务机构, 开展农民工创业大赛, 营造全社会鼓励、支持农民工创业的氛围。在帮扶广大农民工成功创业的同时, 带动更多的人实现就业。

参考文献

8.轮台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 篇八

一、农村劳动力的构成现状

(一)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

根据抽样调查,2003年内蒙古农村牧区转移劳动力占农村牧区总人口的73%,占劳动力总数的138%,约为100万人。外出就业劳动力中,16-18岁的占898%,50岁以上的占125%,19-22岁劳动力所占的比重最大,为3441%。

(二)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状况

内蒙古农村劳动力中,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占05%,小学文化程度占1571%,初中文化程度占6708%,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占1671%。

(三)农村劳动力从业构成状况

从内蒙古农村劳动力从业构成看:一产业就业劳动力占9118%,其中农业就业劳动力占7967%;二产业就业劳动力占291%;三产业就业劳动力占591%。

二、劳动力构成与转移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牧区劳动力从业结构不尽合理,就业比例偏低

农牧业作为传统产业,吸收了大量的劳动力,2003年内蒙古农村从业劳动力中,第一产业从业劳动力占912%,而二、三产业劳动生产率相对较高的产业仅占882%,将这些劳动力紧紧圈在土地上,使得农业生产率不能提高,严重地制约了农民收入的增长。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因文化程度低,就业渠道相对窄

在外出的劳动力中,经过专业技术培训的很少,每百名劳动力中,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仅为224个。农村劳动力科技文化素质偏低,缺乏对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了解,缺乏对市场经济规律的了解,缺乏从事非农产业的职业技能,使得农村牧区外出就业劳动力竞争力越来越弱,就业空间也越来越小。分析表明,农村劳动力素质高低以及是否受过专业培训,决定了劳动力能否就业和就业层次的高低。据调查,内蒙古外出打工劳动力主要在制造业、建筑业、餐饮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就业,均是一些工作技术要求低的行业,多数人从事的工作环境差,劳动报酬低。

同时,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的低下,还可能导致思想保守、观念落后,怕冒风险,缺乏投资意识和创业精神,将自己捆死在土地上,把耕作土地看作是惟一的生存之道,不愿意或不敢去从事第二、三产业,这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一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三)城乡分割的社会管理体制,从根本上限制了农村劳动力跨区域流动和就业规模的迅速扩大

城乡分割的社会管理体制的基本点是二元户籍管理制度。目前我国的户籍制度虽然也不能完全阻止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但却将城市劳动力分割成本地劳动力和外来劳动力两大类型。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始终未能被城市真正接纳,而是在这一过程中演变成为一个特殊的城市“边缘人”群体。即所谓“外来妹”、“打工仔”。外来工无法获得真实的城市市民身份,不能和城市职工同工同酬,不能享受城市市民的各种福利待遇,这种“边缘人”身份使他们游离于城乡之间,影响着平等就业,形成了就业成本较高、就业质量较低,就业收益不多的现象。

(四)外出就业盲目性大

由于受条件的限制,农村牧区劳动力得不到及时、准确的就业信息,或者根本不关注就业信息甚至不会使用就业信息,道听途说,认为到城市务工可以挣大钱,就盲目进城,结果自己的素质和技能远远不能适应城市招聘岗位的需要而长期找不到工作,浪费了大量的精力和财力。调查显示,由政府组织的外出和由亲属介绍的外出就业成功率较高,而自发的外出就业成功率低且工作、收入等没有保障。

(五)小城镇建设总体水平不高,城市化严重滞后,吸纳农村劳动力的功能较弱

农村的现代化,从本质上说就是农村城市化,即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农业生产向“工厂化”转变、农民的生活方式向城市居民生活方式转换的过程。城市化是现代文明的标志,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改革开放以来,内蒙古农村小城镇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总体还不高,与东部、中部及全国仍然存在较大差距。由于公共设施不足、乡镇企业集中度低、经济总规模偏小、产业结构不合理等因素使得小城镇发展较慢,对农民的吸引力不高。

三、内蒙古农村牧区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建议

(一)实施农业、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拓展农业就业空间

内蒙古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十分突出,农村劳动力转移不可能一蹴而就,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大部分剩余劳动力还只能在农牧业上就业。要使这部分劳动力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就必须大力拓展农牧业就业空间。把优化农产品质量、优化农村经济结构、优化农业区域布局作为战略性调整重点,利用高新技术发展农产品,大力发展畜牧业、林业和水产业,实施农业基础设施、生态建设、种子、动植物保护工程,建设优质农产品基地和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通过新技术的推广和运用,工厂化种植、养殖、优质高产新品种、新型模式化栽培(养殖)等新模式,使有限的土地容纳更多的劳动力就业。

(二)加大教育和培训力度、提高农牧民自身素质,增强农村劳动力就业适应能力

1加强职业和技能培训,满足当前经济发展对就业岗位的要求。首先要作好专业技能培训。各地务必根据市场对劳动力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按行业、工种、岗位等不同要求,对外出就业的农村牧区劳动力进行基本技能和技术操作规程的培训,做到与岗位需要紧密联系。同时鼓励各类培训机构主动与劳务市场和用工单位签订合同,定向培训。其次要搞好政策,法律法规知识培训,增强他们预防和处理不测事件的能力。邀请人才市场的专家,为外出务工人员进行相关内容的培训。第三要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要充分利用现有各类学校、培训场所、设备、师资等资源,搞好农村牧区劳动力就业培训工作,为农牧民进入非农行业创造条件。

2全面重视和大力开展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迅速提高农村牧区现实劳动力素质。贯彻“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紧密围绕当地农牧业现状来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将免费培训和有偿培训结合起来,使有限的农村牧区教育投入能取得较高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真正达到培训一批、见效一批的实际效果。

3长远方面考虑,要继续抓好农村牧区的基础教育,这是提高未来农村牧区劳动力素质的基础。建议各级政府通过增加教育投资、建立农村教育发展基金、扩大筹资渠道、实施“希望工程”、拓展办学形式等途径,使农村基础教育有一个大的发展。

(三)加强农村牧区剩余劳动力管理,为农村牧区劳动力转移提供优质、全面的服务

要建立农村牧区劳动力外出就业档案,对农村地区劳务输出人员进行跟踪服务和管理。掌握农村牧区劳动力资源构成、分布与就业状况,按市场化、企业化的要求,规范劳务输出行为。

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劳动就业中介组织,建立健全就业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包括就业信息、咨询、职业介绍、培训在内的社会化就业体系。

加强国际劳务合作,政府组织农村牧区劳动力走出国门就业。

(四)进一步发展乡镇企业和民营企业

内蒙古乡镇和民营企业起步晚,水平低,发展速度缓慢,应大力发展,尽可能多地吸收农村劳动力。政府要加强对企业的支持力度,进一步落实和完善有关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同时要加强乡镇和民营企业对用工的管理,引导企业建立健全管理服务机构,着手解决就业指导、技能培训、医疗和养老保险等关乎劳动者切身利益的问题,以吸纳更多的农村牧区剩余劳动力的就业。

(五)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扩大吸收劳动力的就业容量

各级政府应优先发展以商业流通为主的专业批发市场,同时完善资本、技术、劳动以及企业产权交易等生产要素市场,逐步建立起体系完备、功能齐全、布局合理的市场结构。此外,把交通运输、邮电通讯、金融保险、信息服务、技术服务作为农村牧区第三产业的发展重点,旅游基础较好的地区应大力发展观光农牧业,城市郊区应充分发挥其有利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周末度假、旅游休闲等,以促进城郊餐饮、住宿等行业的发展,增加就业容量。

(六)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探索城乡统筹就业新路子,消除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就业的体制性障碍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配置劳动力资源方面的基础作用,规范和完善劳动力供求信息收集与发布、劳动力市场中介组织、劳动力就业服务体系、劳动就业法律法规体系和就业制度等,建立和完善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积极探索城乡统筹就业的新路子。

1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劳动就业中介组织。逐步建立和完善包括就业信息、咨询、职业介绍、培训在内的社会化就业服务体系,帮助劳动力对转移成本、收益、风险做出正确的判断。要大力发展连接劳动力供求双方的职业介绍机构,加快劳动力信息网络建设。

2完善和规范政府管理。要建立一整套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跨地区流动的市场组织体系以及调控和保障就业者权益的法规和制度体系,规范市场主体行为,使企业和劳动者双方的合法权益都得到保障。在就业制度上不断完善就业准入制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立“企业自主用人,劳动者自由择业”、城乡劳动力权力平等,就业机会均等的市场化就业制度。

3加大户籍制度改革的力度,逐步消除城乡户籍管理分割状况,逐步放开城乡户口迁移限制,真正做到城乡居民在发展机会面前地位平等,获得统一的社会身份。

4实行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创新,改革现行农村集体财产补偿制度。在自愿的基础上,通过转包、转让、联合服务等办法,允许土地经营权依法有偿转让,允许自愿放弃土地经营权而完全交回集体。集体再发包,也可以把土地使用权、经营权同种田能手合作,并取得合理补偿。要改革社区集体财产管理和利益分配办法。采取股份制形式,让农民将其所属的集体资产份额或有偿转让,或继续入股投资,使之放心地流动和转移。

(七)逐步建立农村劳动就业保障制度,积极探索对输出人员特别是境外输出人员的信贷支持和保险保障新路子

1加快地方立法进程,把民工的合法权益纳入法律保护轨道。对民工的权利、责任和义务进行法律规范和界定,保障合法,取缔非法,打击违法。建立和健全法律援助制度,引导、支持各律师事务所及其律师,为受到不公正待遇的民工提供无偿法律援助。

2切实解决进城农民和异地转移民工的子女入学入托。大力提倡借读制,允许民工凭暂住证送子女就近入学入托。在民工聚居区举办专门学校,充分发挥退休教师的余热,为民工子女上学提供基本条件。

3逐步建立进城民工及异地转移劳动力的医疗、失业、养老等社会保险制度,从根本上解除其后顾之忧。

上一篇:永兴医院党建工作调研报告下一篇:国际五一劳动节祝福短信

热搜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