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反腐败理论

2024-11-14

邓小平反腐败理论(共8篇)

1.邓小平反腐败理论 篇一

一、权力失去了制约,必然导致权力的滥用,权力的滥用必然滋生腐败

腐败现象产生的重要根源在于权力失去制约、失去了监督,当权者集中了无限的权力,为自己、为亲友谋取私利。特权导致腐败。邓小平指出:“从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干部制度方面来说,主要弊端就是官僚主义,权力过分集中的现象,家长制现象,干部领导终身制现象和形形色色的特权现象。”他一针见血地指出了领导制度,干部制度上存在弊端,这是腐败现象产生的重要根源。

法国的孟德鸠指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到遇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因此,“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

形形色色的腐败行为主要就是公共权力与金钱、物质、美色等的交易,公共权力成为腐败者谋私的手段。权力的运行需要制约和监督,监督是制约权力、抵制腐败和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的手段。廉政建设的落脚点就是要要放在规范权力的运行上面,建立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机制。权力制约的内在依据在于权力源泉的人民性。政府的权力来自人民的授权,人民有权监督政府,使政府不敢懈怠,防止权力的滥用、专横、跋扈,损害人民群众的利益。规章制度不健全或不严格执行,决策、人事、管理缺乏公开和透明度,特别是对这些单位的一把手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而这些领导腰杆又不硬,反过来又放任下属违法违纪,甚至暗中为其牵线搭桥,使腐败形成恶性循环。

我们党和国家的干部,特别是党政“一把手”集中了无限的权力;人事升迁任免权,行政审批权,资金发放权等,大到官吏的荣升贬谪,小到百姓的油盐酱醋,都受“公仆”的干预、影响。一些当权者,大权独揽,小权也不分散,唯我独尊,专权擅断,压制民主,践踏民意,脱离人民,由“公仆”变成“老爷”。搞“一言堂”,“家长制”,特别是在决策上缺少民主性和透明度,许多腐败事情由“暗箱操作”、“权力黑洞”产生的,或只有圈内的少数亲信知道,权力失去了制约和监督的屏障,权力寻租,索贿受贿,权力达到了最大的使用值,腐败现象产生了。以权谋私,权钱交易,权色交换,大搞裙带关系,“亲友团”控制一方。形成盘根错节的关系网、家族网、人情网,腐败现象不可避免地产生了。

近几年来被揪出一个个大大小小的腐败分子:陈希同、王宝森、成克杰、胡长清、胡建学、李嘉廷等都是由于集中了过分权力,缺少制约和监督,他们大权独揽,权倾一日,威震一方,胡作非为,贪污受贿,权权交易,以权谋私,以权猎色,贪图享乐,给党和国家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例如,云南省委原副书记、省长李嘉廷就是一个腐败分子,收受邹某某等9人贿赂,共折合人民币119万元;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利,其子接受对方钱物,共折合人民币2049万元;与有夫之妇徐某某通奸,并利用职权为徐谋取不正当利益,涉及金额3000余万元。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公安部原副部长、全国打击走私领导小组原副组长李纪周犯受贿罪,玩忽职守罪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我们国家中不断滋生的腐败现象,并且有愈演愈烈之势。湛江特大走私案、厦门远华特大走私案、烟台“11.24”特大海滩事故,层出不穷的“豆腐渣”工程,甚至长江三峡工程,长江大堤抛石护堤工程,这样百年大计的“生命”工程,竟然有偷工减料严重事件,使工程质量受到严重的影响。腐败现象正吞噬着党和国家健全的肌体,影响了党的形象,影响了干群关系,毒害了人们的心灵,污染了社会风气,有损于中国的国际形象,腐败现象严重阻碍了中国现代化的发展,它是寄生在国家健全肌体上的毒瘤。我们必须高举邓小平反腐败思想的利剑向腐败现象进行不懈怠地斗争。

二、加强制度建设是反腐败的根本

首先,在全体干部职工中开展理想信念和法制教育,引导大家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规范自己的言行,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群众观、利益观,真正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从根本上遏制和减少腐败。

应从源头上防止腐败的发生,应建设各个环节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规范操作程序,制止违规违纪行为的发生。特别是对重大决策,必须坚持集体讨论决定和公开办事的原则,增强权力行使的透明度,充分发挥组织和群众的监督制约作用。同时,应加强财务管理,实行财务委派制度,严肃财经纪律,严格财务监控,坚决取缔小金库,从源头上铲除滋生粮食腐败的温床。

我们党和国家领导人高举反腐倡廉的大旗,向腐败分子进行毫不留情的打击,狠抓了一批大案要案,对腐败分子绳之以法,具有一定的震撼力和威慑力。反腐倡廉纯洁了党的队伍,健全了党的肌体,受到了人民的拍手称快的赞扬,提高了党的威性。但是这没能从根本上遏制腐败现象的产生,铲除腐败要做到标本兼治,从源头上控制,只有加强党和国家的制度建设,特别是干部人事制度,行政审批制度,民主监督制度等。同时,转变政府职能,由行政命令、审批向协调、中介、服务职能转变。

一个个被揪出的腐败分子,他们不是先天就具有“腐败因子”,他们大都有一个艰苦的成长过程,有一个艰难的奋斗史,有绚烂多彩的创业史,他们也曾有许多璀璨耀眼的光环,他们为什么由一个“明星”、“功臣”脱变为一个令人唾弃的腐败分子呢?也许你可以说,封建残余思想,特权思想,资产阶级的享受思想等,不一而足,为什么一沓钞票、一根金条、一座洋房、一句许诺,一个情人,就把他们拉下水了呢?为什么不从腐败现象产生的土壤上铲除其根源呢,腐败分子“腐败”后才被制裁,对个人和国家都付出了巨大的“成本”,这都是无可挽回的损失。我们如从“源头控制”,加强制度建设,强化监督和制约机制,科学地调控权力的运行,那可以遏制腐败现象的产生。

因此,我们反腐败要从根本上、制度上铲除腐败现象赖以产生的土壤,建立一个健全的权力产生机制、权力运行机制、权力制约机制、权力监督机制。加强对权力产生、运行的规范,对权力行使的制约,对权力滥用的监督。使腐败现象失去滋生的温床,把腐败现象消灭在萌芽状态。因此,加大对现行的政治制度、政治体制进行大刀阔斧地改革、兴利除弊、革故鼎新,建立一套完善的政治体制,实行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增加决策的民主性和透明度。

邓小平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党和国家现行的一些具体制度中,还存在不少弊端,妨碍甚至严重妨碍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他认为主要弊端是权力过分集中,家长制现象,他切中肯綮地指出:“克服特权思想,要解决思想问题,也要解决制度问题”,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面性、稳定性、长期性”。

我们从根本上反腐防腐,建立廉洁高效的政府,要从健全完善的政治制度、法律制度入手:

① 建立完善的完备、科学的人事任免制度,公开竞争,择优录取,精选优秀人才。任人唯贤、唯能,杜绝任人唯亲,跑官、要官的行为。建立完善公平、公开、民主选拔、选举公务员、官员制度,使德才兼备的英才脱颖而出。建立完善公务员的考试、考核、奖惩、晋升制度,形成良好的激励机制。

② 建立完善行政审批制度,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权。杜绝权钱交易的腐败行为的温床,监督和防犯行政审批中可能产生的腐败行为。

③ 建立完善公务员、官员生活保障制度。高薪虽然不能完全杜绝腐败,但提高了腐败的成本。举个例子,我们给公务员一辆“奥迪”,行贿者给一辆“夏利”,肯定不会产生腐败。高薪养廉目前不现实。高薪与经济状况是相关联的,在我国目前的经济条件下,不可能有很高的高薪。另外,高薪的标准是什么,说不清。公务员的收入是与地方财政相联系的,而现在各地方的财政是不平衡的,这种不平衡势必导致薪水的不平衡,这种差异是暂时无法消除的。当然,在经济条件好的时候是可以实行“高薪”的,以后的趋势也会是“高薪养廉”。

④ 建立完善信息的保密与公开制度,增加对决策的监督和决策的透明度。

⑤ 建立完善公务员、官员轮换、回避、任期制度。

⑥ 建立完善民主评议制度。

⑦ 建立完善群众检举、监督制度。

⑧ 建立完善财产登记、申报制度。

⑨ 建立完善重大事项的公开制度。

⑩ 建立完善弹劾、罢免制度。

增加政治的民主性和决策的透明性,切实保证人民的参政、议政权、监督权,并切实以上制度的贯彻实施,必然有效地防范、遏制腐败。正本才能清源,“欲流其远者,必浚其泉源,欲求草木之长者,必因其根本”。从制度上保证不能腐败。把腐败现象消灭、抑制在萌芽状态,决不使其滋生、蔓延。

三、依法行政是反腐败的关键

我们社会出现的形形色色的腐败现象与我们的民主和法制不健全,没有切实实行依法行政的重要关系。我们的某些领导干部缺乏民主和法律意识,法制观念淡薄,甚至践踏民主,破坏法制,干些专横非法的事。好大喜功,好阿谀奉承,好一言堂,容不得不同的意见,唯我独尊,大权独揽,高高在上,目无组织,目无党纪国法,权力欲膨胀,特权思想严重,办事缺乏正当的行政程序、法律程序。凡事由长官一人说了算,写条子、打招呼、办事缺少公开性、透明性,搞“暗箱操作”,导致徇私枉法、以权谋私、权钱交易、权色交易、腐败现象就产生了。

邓小平指出:“搞特权,这是封建主义的残余影响尚未肃清的表现。旧中国给我们的封建专制传统比较多,民主法制的传统很少。解放后,我们也没有自觉地、系统地建立保障人民民主权利的各项制度、法制很不完备,也很不受重视,特权现象有时受到限制、批评、打击,有时又重新滋生。”他指出了我们的民主、法制方面的问题,缺少法治理念,以人治代替法治,不可避免地导致权力过分集中,如果领导的品德存在问题的话,腐败现象就随之产生了。

我们必须运用民主和法制的手段来制约权力、防治腐败。邓小平在反腐倡廉问题上,提出了用法制手段。在廉政问题上,他讲到“对于干部和共产党员来说,廉政建设要做大事来抓。还是要靠法制,搞法制靠得住些。”现在实行依法治国,重要的是坚持依法行政,依法制约权力。(1)依法配置权力资源。建立稳定的合理的权力制度,建立国家机关的工作范围和责任制度,使国家机关权限分工、权力取得规范化、法律化。(2)依法制约权力主体。使权力行使者受到制度和法制的规范和约束,废除终身制,实行任期制、轮岗制、民主评议制、选举制。邓小平指出:“任何领导干部的任职都不能是无限的。”(3)依法监督权力的运行。依法建立权力运行的监控制约机制。通过公众参与、审议、质询等方式监控权力,防止权力的滥用和专权。(4)依法监督矫正权力的滥用。对权力滥用,以权谋私者,通过弹劾、罢免、撤销、制裁的方式来矫正权力的滥用。邓小平指出:要健全领导制度、规范权力制约活动,“关键是要健全干部的选举、招考、任免、弹劾、轮换制度”,设置罢免制度,他指示“凡是搞特权、特殊化,经过批评教育又不改的,人民就有权依法进行检举、控告、弹劾、撤换、罢免”、“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代表会议有权对单位的重大问题进行讨论,有权向上级建议罢免本单位的不称职的行政领导人员。”

依法行政是保证我们办事的公开性、公正性、民主性,有效地防范腐败的产生的关键。官吏的任免、选举、重大事项的决策、重大项目的招标、投标等必须按照正当的行政程序、法律程序进行,向社会公开,增加公众参与性,保障公民的参政权、知性权、监督权。防止官员的专断擅断,防止“暗箱操作”,防止程序不公可能产生的腐败现象。

四、加强司法监督是反腐败的后盾

以严厉法律的惩治贪污腐败分子,慑于法律的威严使欲贪污腐败者不敢贪。加大对腐败分子的惩治力度,发挥党纪国法的特殊预防功能。不仅对涉嫌犯罪者要一查到底,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违规经商等违反党纪政纪者也要从严惩处,决不姑息。应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组织全面的清理检查,可采取公告形式,督促投案自首,鼓励检举揭发,从而震慑犯罪分子,纯洁干部队伍,坚决堵住腐败这一黑洞。

五、加强社会监督是反腐败的保障

权力的运行受到社会的监督,可以有效防止权力运行中产生的专权擅断,以权谋私的腐败现象。社会监督包括党派监督、舆论监督、群众监督、司法监督等。发挥第“三只眼”的作用,使腐败现象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法国的孟德鸠指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到遇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因此,“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 邓小平指出:“要有群众的监督制度,让群众和党员监护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凡是搞特权、特殊化,经过批评教育又不改的,人民就有权依法进行检举、控告、弹劾、撤换、罢免,要求他们在经济上退赔,并使他们受到法律、纪律处分。对各级干部的职权范围和政治生活待遇,要制定各种条例,最重要的要有专门机构进行铁面无私的监督检查。”

权力的运行需要制约和监督,监督是制约权力、抵制腐败和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的手段。权力制约的内在依据在于权力源泉的人民性。政府的权力来自人民的授权,人民有权监督政府,使政府不敢懈怠,防止权力的滥用、专横、跋扈,损害人民群众的利益。腐败的核心问题,表现为权力的腐败,而决策又是权力的核心源泉,加强对决策权的监督,制约,又是反腐倡廉的有力举措。

十六大报告强调要“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从决策到执行等环节加强对权力的监督,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要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应发挥从大、纪委、行政监察、司法、新闻、舆论及人民群众等对各级各部门政府决策的监督作用,建立环境与发展重大决策的监督机制。

监督的主体可分:①上级行政机关对下级行政机关的监督。②国务院对各职能部门的监督,地方政府对其各职能部门的监督。③人大及其常委政协会对各级政府部门的监督。④人民群众的监督、检举。⑤新闻媒体的关注、监督、评价、批评。

监督的方式有(1)来信来访,(2)批评、建议,(3)检举、揭发、举报,(4)公众听证会,(5)控告,(6)审诉

决策监督是行政监督中最重要的一种,是对决策行为的合法性、正当性、科学性进行监督。监督的内容:国家权力机关及领导的决策行为的合法性、科学性、公正性、清廉性的监督。决策中,是否符合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否反映群众的呼声,是否符合整体利益、长远利益。

群众监督是促使政府和官员清正廉明、高效的有效手段和措施,是政府和官员行为的一面镜子,充分发挥监督手段有效防范、遏制、揭露腐败现象。全国的67%的反腐案例都是群众揭发检举的,群众监督在反腐败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我们的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舆论监督作用,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对一些违法现象进行曝光,起了很好敲山震虎的作用,产生很好的社会效果。许多报刊在反映社会的光明面的同时,也敢于揭示社会的阴暗面,起了鞭策、监督作用。

不庸讳言,我们的监督存在不力的一面,广州市就“对该市领导干部廉政监督是否有力”进行调查,认为监督不力的占67.4%。监督不力的原因有很多:(1)不敢监督:腐败分子建立了庞大的关系网、势力网、权大势众,根深叶茂,怕“斗”不过,怕打击报复。(2)不能监督,群众不知情,没有真凭实据,监督无门。(3)不愿监督。事不关已,高高挂起,没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意识。(4)不会监督。不知用法律手段,采取正当程序检举、监督腐败,只是发牢骚,闹情绪。

我们的监督制度有待于完善,要切实保护监督人的合法权益,增加行政的透明度、公开性,保证决策的民主性、决策的公众参与性,让群众监督、防范腐败。陈毅诗云:“手莫伸,伸手必被捉,党和人民在监督,众目睽睽,难逃脱”。加强监督,使腐败分子处于天网恢恢之中。

早在延安时,毛泽东回(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查看)答民主人士黄炎培提出的诸君如何跳出历史兴衰存亡的周期率支配时说,“我们已经找到新路,就是民主监督,人民监督政府,政府不敢懈怠,可以跳出这个周期率。”但长久以来,民主监督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监督弱乏力、权力失去制约和监督就会产生权力滥用,导致腐败现象的产生。

在新时期下,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要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不断完善改革我们的政治制度特别是人事任免制度选举制度、罢免制度、切实实行依法行政、增加决策的民主性、透明度、保障人民的参政权、监督权,使腐败现象曝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主要参考书目:《邓小平文选》一、二、三卷

2.邓小平反腐败理论 篇二

一、治理腐败对党和国家的重要性

邓小平同志看待腐败问题的思维是战略性的、全局性的、宏观性的。他不是把腐败看作一个孤立的现象, 而是站在党和国家的建设和发展的全局高度, 站在社会主义前途命运和历史发展的政治高度来认识反腐工作的重要性。

(一) 治理腐败是关系到人民群众对党的形象和信心的重大问题。

腐败是一种极具腐蚀性的社会现象, 其实质是对社会公共利益的侵占, 是对人民利益的侵占, 是败坏党风、自毁威信的行为。执政党的腐败必然导致人民群众的不满, 造成执政党威信的降低, 产生人民群众的离心力, 动摇政权的社会基础。邓小平同志深刻认识到反腐倡廉对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重要性。1989年政治风波后, 他指出:“这次出这样的乱子, 其中一个原因, 是由于腐败形象的滋生, 使一部分群众对党和政府失去了信心。”[1]“我们一手抓改革开放, 一手抓惩治腐败, 这两件事结合起来, 对照起来, 就可以使我们的政策更加明朗, 更能获得人心。”[2]可见, 邓小平同志在论述反腐败的时候, 始终围绕着人民群众这个根本的出发点, 围绕着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干群关系这个根本问题。

(二) 治理腐败是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必然要求。

开展反腐败斗争, 是保证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顺利进行的一项必不可少的重要工作。邓小平同志指出:“不对付腐败, 就会走到邪路上去。”[3]“会在另一方面变质, 反过来影响整个经济变质, 发展下去会形成贪污、盗窃、贿赂横行的世界。”[4]加强廉政建设、反对腐败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要条件。腐败现象践踏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 破坏市场运行秩序, 侵占市场主体利益, 使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难以充分发挥出来。

开展反腐败斗争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个重大举措就是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腐败的实质是权力资本化, 以权谋私, 如果我们放任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 放松反腐败斗争, 就不可能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

开展反腐败斗争是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坚持“两手抓, 两手都要硬”[5]是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处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关系的一个根本方针。惩治腐败是抓精神文明这一手的一个突出和具体的内容。加强反腐败斗争, 有利于制止和纠正种种道德失范、道德滑坡现象;纯净党风, 带动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 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

(三) 治理腐败是实现社会政治稳定的重要保证。

政治稳定是保证国家发展经济, 进行改革的前提。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国的问题, 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没有稳定的环境, 什么都搞不成, 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6]党风廉政建设是保持社会政治稳定的必备条件。邓小平同志始终高度关注腐败对社会政治稳定产生的严重影响。他多次从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为改革和建设提供安定环境的角度, 指出了反对腐败、加强廉政建设的重要性。

二、确立治理腐败的科学思路

改革开放以来, 开展反腐败斗争、加强廉政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一条重要战线。腐败在当今世界是一个令各国领导人都非常头痛的问题。解决腐败问题, 需要多管齐下, 形成制度约束, 方能奏效。邓小平同志对如何治理腐败有着深入的思考。

(一) 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是拒腐防变的基础。

进行思想政治建设, 是预防腐败的基本手段, 是廉政建设的基础性工作。邓小平同志对政治思想教育给予了充分重视。他把抓好思想政治教育, 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政治素质和政治觉悟, 增强党员干部的廉政勤政观念作为治理腐败的一个带有根本性的措施。1989年政治风波后, 邓小平同志说:“我们最近十年的发展是很好的。我们最大的失误是在教育方面, 思想政治工作薄弱了, 教育发展不够。”[7]加强思想政治建设, 提高干部和党员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 最根本的是解决好世界观和人生观问题。为此, 要下功夫抓好以下三项工作。

1. 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

只有牢固树立起崇高的社会主义理想和坚定的信念, 树立起大公无私、服从大局、廉洁奉公的精神, 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

2. 党的性质和宗旨的教育。

我们必须教育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做到老老实实、勤勤恳恳为人民办事, 办好事, 办实事, 增强拒腐防变得能力, 过好权力关、金钱关、人情关, 经受住执政、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考验。

3.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教育。

邓小平同志历来重视在全体党员中进行艰苦奋斗的教育。他指出:“艰苦奋斗是我们的传统, 艰苦朴素的教育, 今后要抓紧, 一直要抓六十至七十年。我们的国家越发展, 越要抓艰苦创业。提倡艰苦创业精神, 也有助于克服腐败现象。”[8]

(二) 加强法制建设, 为反腐败斗争提供制度保证。

依靠法制开展反腐败斗争, 逐步走上法制化轨道, 这是扎扎实实地稳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的根本保证, 是治本之道, 也是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发展方向。邓小平同志高度重视这个问题, 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廉政建设要靠法制的理论。他在南方谈话中意味深长地说;廉政建设“还是要靠法制, 搞法制靠得住些。”[9]

(三) 建立健全监督制约机制, 是治理腐败的关键环节。

腐败往往与权力的滥用相联系的。权力在未受到监督和制约时往往就具有破坏性, 容易导致腐败。必须对权力进行监督制约。

邓小平同志一直高度重视监督, 他指出:“党要受监督, 党员要受监督。”[10]“我们要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当然也要有监督, 有制约。”[11]对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必须加强监督, 各级党组织和党的所有干部都要接受监督。领导层次和领导职位越高, 越要自觉接受监督, 不允许有特殊党员。

建立健全监督制约机制, 要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1. 健全监督制度。

当前, 我国现行的监督制度对一些腐败行为难以做到监督严密, 查处迅速, 制约及时, 打击有力。因此, 健全监督制度, 逐步形成一个强有力的监督体系, 是开展反腐败斗争的重要保证。

2. 加强党内监督。

党内监督要按照从严治党的要求进行自我约束和自我完善。要完善党内监督制度, 严格执行党内监督条例, 使党内监督制度化、规范化。对于违反党规党纪的, 不管是什么人, 都要严肃纪律, 做到功过分明, 赏罚分明, 伸张正义, 打击邪气。

3. 充分发挥纪检督察机关的作用。

纪检督察机关是端正党风, 加强廉政建设和进行反腐败斗争的主要职能机构, 肩负着重大的责任。各级纪检督察机构要加紧学习, 改进作风, 增强工作的预见性, 提高工作的整体效果, 真正提高素质, 增强队伍的战斗力, 成为一支运转灵活, 效率高, 有权威的力量, 更好地履行监督监察的职能。

在邓小平同志治理腐败理论的指导下, 进入新世纪以来党中央加大了反腐败斗争的力度, 基本遏止了腐败现象进一步扩散蔓延的趋势, 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我们党正在努力寻找一条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把反腐败斗争同改革、发展、稳定有机地结合起来, 依靠自身的力量和人民群众的支持, 抵御资产阶级和各种剥削阶级腐朽思想的侵蚀, 努力把消极腐败现象减少到最低限度的路子。

参考文献

[1-8][10-11]邓小平文选 (第三卷) :300, 314, 164, 154, 284, 290, 306, 379, 256, 258.

3.邓小平当年对反腐的告诫 篇三

告诫一:要抓大“老虎”刹住贪污风 1982年4月10日,邓小平在《坚决打击经济犯罪活动》的讲话中说:“现在是什么形势呢?我们自从实行对外开放和对内搞活经济两个方面的政策以来,不过一两年时间,就有相当多的干部被腐蚀了。卷进经济犯罪活动的人不是小量的,而是大量的。犯罪的严重情况,不是过去‘三反’、‘五反’那个时候能比的。那个时候,贪污一千元以上的是‘小老虎’,一万元以上的是‘大老虎’,现在一抓就往往是很大的‘老虎’。”“要足够估计到这样的形势。这股风来得很猛。如果我们党不严重注意,不坚决刹住这股风,那末,我们的党和国家确实要发生会不会‘改变面貌’的问题。这不是危言耸听。”

告诫二:惩治腐败透明度要高 惩治腐败,至少抓一二十件大案,透明度要高,处理不能迟。在这次事件中,没有反对改革开放的口号,口号比较集中的是反对腐败。当然,这个口号在某些人来说是一个陪衬,其目的是用反腐来蛊惑人心。但对我们来说,要整好我们的党,实现我们的战略目标,不惩治腐败,特别是党内的高层的腐败现象,确实有失败的危险。新的领导要首先抓这个问题,这也是整党的一个重要内容。你这里艰苦创业,他那里贪污腐败,怎么行?惩治腐败的问题,请你们专门议一下。 (《第三代领导集体的当务之急》1989年6月16日,《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13、314页)

告诫三:越是高级干部子弟越要查 邓小平曾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上讲话时还强调:“经济犯罪的案件,在国外严重丧失国格人格的事件,还有搞特务的案件,都要抓紧处理。”“越是高级干部子弟,越是高级干部,越是名人,他們的违法事件越要抓紧查处,因为这些人影响大,犯罪危害大。抓住典型,处理了,效果也大,表明我们下决心克服一切阻力抓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告诫四:在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都要反对腐败 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巡谈话中强调:“开放以后,一些腐朽的东西也跟着进来了,中国的一些地方也出现了丑恶的现象,如吸毒、嫖娼、经济犯罪等。要注意很好地抓,坚决取缔和打击,决不能任其发展……在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都要反对腐败。”

告诫五:我们是真正反对腐败,不是假的 要扎扎实实做几件事情,体现出我们是真正反对腐败,不是假的。本来我们就是要反对腐败的。对腐败现象我也很不满意啊!反对腐败,几年来我一直在讲,你们也多次听到我讲过,我还经常查我家里有没有违法乱纪的事。腐败的事情,一抓就能抓到重要的案件,就是我们往往下不了手。(《组成一个实行改革的有希望的领导集体》(1989年5月31日),《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告诫六:反对腐败“还是要靠法制” 1980年8月,邓小平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报告中指出:“旧中国留给我们的,封建专制传统比较多,民主法制传统很少。解放以后,我们也没有自觉地、系统地建立保障人民民主权利的各项制度,法制很不完备,也很不受重视,特权现象有时受到限制、批评和打击,有时又重新滋长。克服特权现象,要解决思想问题,也要解决制度问题。”1992年,他再次强调:“在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都要反对腐败。对干部和共产党员来说,廉政建设要作为大事来抓。还是要靠法制,搞法制靠得住些。”

4.浅谈邓小平同志的经济理论 篇四

经济法一零级三班:韩崑

20100540306

通过对邓小平同志的十篇选读文章的阅读,我对最为感兴趣并且因此更为注意的邓小平同志的经济理论有了更深一层次的认识,但在阅读了众大师的观点后仍觉我的观点还是很浅薄的,因此只在这篇文章中尝试性地浅谈一下我对邓小平同志经济理论的认识,如有什么不妥之处还望老师海涵并稍加指点。

邓小平经济理论的出发点或者说理论基石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对生产力与社会主义的关系这一理论上的,也就是说,邓小平同志是以解放与发展生产力为出发点进而提出一系列针对我国当时经济发展乃至未来经济趋势的经济理论的。这一出发点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量变与质变相结合的观点,通过以解放生产力为目的的生产关系变革建立新的生产关系,再通过已发展生产力为目的的发展,推动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共同完善进步,使得生产力得到进步与升级。在这个过程当中,生产力的变化与生产关系的适应变化是前提,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共进是过程,而最终达到的目的即需要实现的结果是生产力的进步。这样的论述以“解放、发展、再解放、再发展”为基本思路既继承了马列毛思想的精华也为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最基本的理论支持,可谓继往开来。

邓小平同志的经济理论在系统展开之前通过《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表述,论证了社会主义、资本主义等社会意识形态与

计划、市场两种经济调节手段的关系进而解决了人们在经济发展中的意识形态层面的顾虑,不啻一明智而有先见之举。虽然现在看来计划经济模式犯了片面看待经济调控手段的错误,是必须被有计划、市场两只手手拉手往前走的经济调控模式取代的,但当时此举冲破旧有的意识形态束缚进而促成我国经济迈步向前还是颇具胆略与气魄的,壮哉壮哉!

邓小平经济理论的现实背景或者说实践土壤在于对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准确分析判断。对于国内的经济形势,邓小平同志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南巡讲话》中有所论述,归纳起来,邓小平同志认为经济底子薄、部分资源丰富但未合理利用、部分资源缺乏、左倾错误的破坏影响仍在、行业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协调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阻碍,是需要弥补的,这也正是我国要经济改革与开放的内在原因;而对于国外形势,邓小平同志在《和平和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问题》一文中有所论述,此文从经济角度分析认为,中国潜在市场是巨大的,是可以和其他第三世界国家一起为世界经济的现代发展提供促动力甚至驱动力的。在这里邓小平将中国经济改革开放的必要性与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性有机结合在了一起进行分析,画龙点睛地提出了我国经济改革开放的外在原因。可见,邓小平同志的经济理论是和现实是和时代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鲜活的富有生命力的理论。

邓小平同志的经济理论落脚点在于经济层面的改革开放。经济上的改革开放我是这样理解的:它以对内改革经济体制,发掘适应各产业各地区不同实际情况与需求的发展思路与道路以及对外招商引

资吸收技术进而使民族的走出国门为基本内容;以调研规划、先试点后推广为基本方法;以进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分阶段地实现温饱、小康、富裕、共同富裕为基本目的,以进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最终目的;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准绳。

5.邓小平反腐败理论 篇五

1.2.3.为一般的行为规范在国家权力管辖范围内具有普遍适用的效力和特性。包括法的效力对象的广泛(即在一国范围之内,任何人的合法行为都无一例外地受法的保护)和法的效力的重复性(指法对人们的行为有反复适用的效力)。法的普遍性与法的规范性有密切的关系,法的规范性是普遍性的前提和基础,而法的普遍性则是其规范性的发展与延伸。5.具有程序性

二、法的内容和形式

1.法的内容,就是指构成法的各种内在要素,包括法律规范内容和法律技术内容两大部分。从规范内容上看,其核心部分就是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从结构上看,法律规范?-法律部门-法律体系。2.法的形式,就是法的内容的表现方式,是法的内容要素的外在结构和组织形态。仅就成文法来讲,其表现形式与内容相对应,也可分为三层次,即“法律条文-规范性法律文件-规范性法律文件体系”。3.法的内容和形式的关系:法的内容决定法的形式,法的形式反作用于法的内容;新法的内容和旧法的形式、新法的形式和旧法的内容之间存在着历史继承、相互利用的关系或情况。

《邓小平法制理论与依法治国》部分

一、判断题

1.邓小平理论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理论。√

2.邓小平同志一再强调:“法治是我们的目标”。╳

3.我们的民主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领导的人民民主制度。╳

4.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5.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6.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把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摆在首要位置。√

7.民主法制代替个人专断行政是现代化在政治领域的界碑。√

8.人民政协是国家立法组织。╳

9.邓小平提出了中央立法与地方立法并举的战略。√

10.维护宪法、法律尊严必须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11.立法工作要坚持把调整政治活动的法律作为立法的重点。╳

12.改革最终能否成功决定于经济体制改革。╳

13.遏制腐败,监督是关键。√

14.坚持依法治国不是权宜之计,而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

15.依法治国作为国家的基本方略是伴随农业文明的兴起而出现的。╳

16.社会主义法治的最基本价值原则是发展。╳

17.法律是具有内在联系、协调统一的有机体。╳

18.中国最大的实际就是发展生产力。╳

19.宪法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

20.我国有权制定法律的是中共中央。╳

游乐设备游乐设备|游乐场--广东省游乐设备事务所-游乐设备设计及研发|游乐设施|游乐设备厂|游乐场|游乐场项目

21.配套法律是指有一个法律颁布以后,还需要一个或一些与之相关的法律的颁布,才能具体实施。√

22.实施细则是指一个法律颁布以后,为了便于实施和具体操作,由国家行政机关和地方权力机关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对此作出详细规定的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

23.我国数量最大的法律渊源是法律。╳

24.建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制体系首先应当考虑的因素是立法权统一。╳

25.体现和维护人民民主就必须树立法律的权威。√

26.党的政策是社会稳定的基石和社会矛盾的调节器。╳

27.法治的特征植根于民主政治的一般原则。√

28.法治的核心部分是针对国家权力本身,要求权利监督与制约。╳

29.程序公正是指法院正确地依据法律规定的具体次序、方式和手续来处理案件。√

30.市场经济是自主性的经济,即承认和尊重市场主体的意志自主性。√

31.市场经济要求统一开放的国内市场,也要求市场国际化。√

32.法制是法治的基础和精髓。╳

33.改革党的领导体制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与依法办事的统一。√

34.精神文明分为思想道德方面和教育科学文化方面。√

35.精神文明是指为了满足人的精神需要在精神活动过程中产生的文明成果。√

36.社会主义法制的唯一要求是:违法必究。╳

二、选择题

1.社会主义本质规定和必然要求是(A)。

A.民主法制 B.无产阶级专政 C.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D.政治协商制度

2.发展民主政治,健全(C)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历史命运与前途。

A.政策 B.习惯 C.法制 D.伦理

3.社会主义法制的根本出发点是确认和保障(C)

A.中国共产党领导 B.公民义务履行 C.人民的民主权利 D.改革开放

4.社会主义法制要求的核心是(D)。

A.制定法律 B.公正审判 C.强化仲裁的作用 D.严格依法办事

5.加强法制重点是进行(C)。

A.制裁 B.挽救 C.教育 D.改造

6.深化政府机构改革,以(A)为突破口。

A.精简机构 B.高薪养廉 C.强化监督 D.重视服务

7.市场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在于它的经济秩序是通过(B)来形成和维持的。

A.法制 B.法治 C.民主 D.道德

8.只有在(C)条件下,才产生了对法治的社会需求。

A.商品经济 B.自然经济 C.市场经济 D.计划经济

9.在法治国家中,法律要实现其社会功能就要首先形成独立合理的(B)。

A.主体设计 B.运行机制 C.社会保障 D.宏观调控

10.军事法规的制定机关是(C)。

A.全国人大 B.国务院 C.中央军委 D.国防部

11.树立法律的权威就必须首先树立(A)权威。

A.宪法 B.法律 C.行政法规 D.部门规章

12.法治的功能在于(D)。

A.强化统治基础 B.发展国民经济 C.建设精神文明 D.保障公民的自由权利的13.我国国家的权力属于(B)。

A.公民 B.人民 C.国家主席 D.全国人大

14.市场的法律原型是(B)。

A.物权凭证 B.契约 C.侵权 D.亲权

15.市场经济的命脉是(D)。

A.政治统一 B.市场统一 C.社会保障完善 D.竞争

16.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A)

A.中国共产党 B.政治协商会议 C.全国人大 D.人民

17.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是(B)。

A.社会主义法制 B.社会主义民主 C.人民民主专政 D.无产阶级专政

18.党的政策的指导作用主要体现在(C)

A.守法上 B.执法上 C.立法上 D.法律监督上

19.社会主义制度是(ABCD)等方面构成的统一体。

A.经济 B.政治 C.法律 D.文化

20.党的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应当有(ABC)

A.高度的民主 B.完备的法制 C.安定的社会环境 D.不断增长的经济的21.社会主义的本质是:(ABCD)

A.解放生产力 B.发展生产力 C.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D.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22.法律队伍建设要求法律工作者有较高的(CD)。

A.经济素质 B.道德素质 C.政治素质 D.法律业务素质

23.按照国家权力运作形态,国家可以分为(AB)。

A.人治国家 B.法治国家 C.民主国家 D.独裁国家

24.自治法规分为(CD)。

A.法律 B.行政规章 C.自治条例 D.单行条例

25.司法公正包括(AB)。

A.实体公正 B.程序公正 C.证据公正 D.立法公正

26.我国基层群众自治组织是(BD)。

A.公民委员会 B.居民委员会 C.乡民委员会 D.村民委员会

27.法律对市场经济的保障作用体现在(AB)。

A.利益保障 B.秩序保障 C.义务保障 D.社会保障

28.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就是要以培育(ABCD)公民为目标。

A.有理想 B.有道德 C.有文化 D.有纪律

29.我国占统治地位的道德分为(CD)。

A.资产阶级道德 B.地主阶级道德 C.社会主义道德 D.共产主义道德

30.我国要发展面向(ABC)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A.现代化 B.世界 C.未来 D.传统

31.法律与党的政策的区别在于:(ABCD)。

A.制定的机关和程序 B.实施的方式和手段 C.表现形式与基本要求

D.调整社会关系的范围和对人的效力的32.法律是(ABC)党的政策。

A.定型化 B.规范化 C.条文化 D.教条化

33.党的政策可以分为:(ABD)。

A.总政策 B.基本政策 C.分政策 D.具体政策

34.党的领导包括:(ABC)。

A.政治领导 B.思想领导 C.组织领导 D.经济领导

35.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关系处理上坚持(ABCD)方针。

A.长期共存 B.互相监督 C.肝胆相照 D.荣辱与共

36.法律权威的特征包括:(ABCD)。

A.法律的至高无上性 B.普遍实施性 C.本源性 D.崇高威望性

37.建立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要考虑的因素有:(ABCD)

6.邓小平反腐败理论 篇六

(1)突破了过去公认的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代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经济制度本质属性的观念,认为它们都是经济手段。这一新的认识,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前提。

1992年南方谈话中明确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这一精辟论述,从理论上接触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为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计划与市场作为调节经济的两种手段,它们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各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在社会化大生产和存在着复杂经济关系的条件下,市场经济对促进经济发展具有更强的适应性、更显著的优势和较高的效率。但两者都有自身的不足和缺陷,如计划经济不能有效解决效率和激励问题,市场经济的自发性、盲目性会引发恶性竞争、短期行为、道德缺失等。

7.邓小平经济发展理论探析 篇七

关键词:经济发展,主动,非均衡

中国面向21世纪的主要问题是发展。邓小平经济发展理论, 建立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基础之上, 融入当代国际局势的新发展和科技进步的背景中, 是对经济发展理论的创新。

一、立足国情主动寻求经济发展

邓小平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他认为, 当代中国的经济发展, 是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人民, 积极吸取历史教训, 主动迎接现实挑战的必然选择。他多次谈到, 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近代是遭受资本主义侵略, 日益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资本主义列强欺负我们的根本原因在于近代中国经济落伍了。现在我们获得独立与发展, 而要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关键是要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发展战略。邓小平在阐述中国现代化发展战略时, 再三提起历史落后挨打的教训, 并不是出于单纯防御性考虑, 而是以此激发全国人民加快经济发展的爱国热情。他说, 要懂得一些历史, 这是中国发展的一个精神动力, “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 要依靠中国人民的力量来办。独立自主, 自力更生, 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 都是我们的立足点”。

中国主动式的经济发展, 不仅是为了维护国家独立和主权, 更是为了振兴中华民族, 使中国在世界上发挥更大的作用。中国是一个政治、人口大国, 但经济上还是一个弱国, 这同我国的地位很不相称。邓小平认为, 认识落后, 是为了激励我们奋发图强。新中国主动进行现代化建设, 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我们集中力量一心一意搞经济建设, 就是着眼于振兴中华民族, 以便对人类做出较大贡献。

邓小平明确指出:“只要我们发展了, 这样保持五十年、六十年, 社会主义中国将是不可战胜的”。抓住时机, 发展自己, 关键是发展经济, 这不是民族利己主义, 恰恰是爱国主义基础上的国际主义。他指出, 到下个世纪中叶中国基本上实现了现代化, 不仅会给中国人民带来共同富裕, 而且会给占世界总人口3/4的发展中国家走出一条新路, 向全人类表明社会主义是必由之路, 这才是中国经济发展对人类的最大贡献。

在实现中国跨世纪经济发展的过程中, 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立足于本国又放眼世界, 把当代中国经济发展同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联系了起来, 把中国的现代化事业同世界社会主义命运和人类的前途联系起来, 将爱国主义上升到更高的理性阶段, 充分展现了当代中国主动寻求经济发展的昂扬姿态和恢弘气势, 这是其他经济发展理论所不具备的品格。

邓小平总结世界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经验和规律, 又深入揭示了发展中国家, 特别是中国的具体国情, 从全球发展的高度认识到当今世界已成为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 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都要发展, 都要学习别的国家和民族的长处, 学习别国的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 立足本国, 又不盲目排外。

从邓小平改革之初 (1978、1979) 的谈话看, 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是他这两年反复阐述的一个话题。既要立足本国, 依靠中国人民的力量来维护国家的经济安全, 实现经济发展, 又要引进外国先进成果以加速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这就是中国经济发展的辩证法, 也是邓小平经济发展理论的一个显著特征。

二、经济发展的创新模式

1986年, 邓小平在同新西兰总统朗伊的谈话中谈到了中国经济的非均衡发展。他说:“我们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 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 然而平均发展是不可能的”。又说“对这个政策有一些人感到不那么顺眼, 我们的做法是允许不同观点存在, 拿事实来说话”。改革开放以来20多年的中国经济, 呈现出一个持续发展的势头。在这个过程中, 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波浪式推进发展是一个显著的特点。正是这种非均衡的发展模式, 深刻地改变着中国的经济面貌, 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社会主义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 我们过去提供的缩小差别和均衡发展政策结果并不是共同富裕, 而是共同贫困。

正是邓小平所说的这种“平均发展”, 严重地压抑了人们发展生产的积极性, 使经济发展丧失了生机与活力, 使人们长期陷入“贫困-平均发展-贫困”的怪圈。早在1978年12月13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夕所举行的一次中央工作会议上, 邓小平作了题为《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报告, 在这篇著名讲话中, 紧接着“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之后, 还有一段更富有哲理的话:“这是一个大政策, 一个能够影响和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政策, 建议同志们认真加以考虑和研究”。这就是说, “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思想, 其意义绝不仅限于消费的分配领域, 而是与中国经济发展和国民经济各个方面都有关的一个重要理论和政策, 是经济发展理论的一个创新。

非均衡发展, 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引入竞争机制的经济运行常态。20多年来非均衡发展的理论和实践, 是对人们在旧体制下长期持有的“平均发展”观念的一个突破。非均衡发展模式的基本特点是充分利用现有资源, 首先是沿海地区资源, 而后是中西部地区资源, 使经济发展逐步趋近所谓均衡。改革开放以来, 非均衡发展的大政策、大思路, 使中国经济步入了正常发展的轨道。它是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和企业先行发展、先行致富所产生的强烈示范效应, 使大批地区、企业和个人争相效仿, 从而使整个中国经济发展的浪潮, 一浪又一浪地向前推进。

毛泽东1956年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也指出:“所谓平衡, 就是矛盾的暂时的相对统一, 平衡是相对的, 不平衡是绝对的”。邓小平正是把毛泽东的这种辩证法思想成功地运用于中国的改革开放和四化建设的伟大实践, 创造出了辉煌的业绩。在沿海地区强大的经济增长后, 产业要升级换代, 市场要拓展, 增长的动力传递到了中西部地区。中央做出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决策, 正是邓小平非均衡———均衡经济发展理论在新条件下的运用和开展。

三、经济发展本质的全新提示

现代经济发展史, 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经济发展史表明, 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经济获得长期高速增长, 其内在的推动力几乎无一例外的都是科学技术, 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的蓬勃发展。毛泽东在中国人民建设最困难的时期就提出过:“要下决心, 搞尖端技术”。

谙熟辩证法的邓小平更是从一般性与特殊性辩证统一的角度, 对国情做了透彻的分析, 十分坚定地指出:“中国现在固然很穷, 但是中国要发展, 离开科学不行”。又说:“四个现代化, 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他敏锐地观察了世界科技发展的大趋势, 对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必须发展高科技大为关注, 强调这是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 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他指出“现在世界的发展, 特别是高科技领域的发展一日千里, 中国不能安于落后, 必须一开始就参与这个领域的发展”, “过去也好, 今天也好, 将来也好, 中国必须发展自己的高科技, 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1992年初, 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进一步强调说:“我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近一二十年来, 世界科学技术发展得多快啊!, 高科技领域的一个突破, 带动一批产业的发展。我们自己这几年, 离开科学技术能增长得这么快吗?要提倡科学, 靠科学才有希望”。

邓小平的经济发展理论也把人作为发展的目的, 强调经济发展的终极目的是为了提高人的生活质量, 提高人类自身的素质。经济发展必须满足绝大多数人的需要, 并推动人类赖以生存的社会趋向公平、合理。

1986年4月19日, 邓小平在会见香港知名人士时谈到:“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四化建设的实现要靠知识、靠人才”。他明确指出:“要教育人民成为‘四有’人民, 要教育下一代一定要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一定不能让我们的青少年作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俘虏, 那绝对不行”。这些论述不仅抓住了发展的关键, 而且也深刻地提示了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和发展的最终目的。

可见, 邓小平经济发展理论不仅描绘了中国21世纪的发展蓝图, 而且明确提出科学技术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关键, 把人的现代化即培育“四有”新人提升为发展的本质。总之, 邓小平对经济发展理论的创新, 使我们走上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 (第3卷) [M].人民出版社, 1993.

[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 (第2卷) [M].人民出版社, 1994.

[3]毛泽东:毛泽东选集 (第5卷) [M].人民出版社, 1977.

8.邓小平教育理论的思考 篇八

关键字:邓小平教育理论;高等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邓小平教育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邓小平根据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结合我国的实际教育状况,提出的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的思想,是我国教育业的重要指导思想。通过近几十年的教育实践证明,邓小平教育理论对我国的教育业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邓小平教育理论的形成

我国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文明古国,儒学教育学对其有深厚影响。邓小平长期从事我党我军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管是战争时期,还是在新中国建立之后,都从事着大量的思想教育工作,在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邓小平继承了儒学教育学说的精华,提出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重要思想。特别是建国之后,科学技术对于经济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世界各国大力发展教育,极为重视教育的发展,对教育的投入也不断增加。各国竞争变成人才竞争,科技竞争。在全球教育的发展背景下,邓小平通过对世界各国的科学考察,探索出中国特色的教育发展路线。

邓小平教育理论继承和发展了马列主义和毛泽东的教育理论。马克思提出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毛泽东提出的教育要为战争服务,为经济建设服务。邓小平教育理论都对其有相应的继承与发展。邓小平提出了培养"四有"新人的培养目标,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教育必须与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等思想。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教育理论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提出了我国教育体制改革要与经济体制、科技体制改革紧密结合起来;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风尚等一系列的观点。揭示了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发展规律,把我国的成功的教育经验升级为理论,形成了邓小平教育理论。

二、学习和贯彻邓小平教育理论

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科学技术正在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实现国民经济‘翻两番’大体上分两步走。前十年打好基础、后十年高速发展。战略重点,一是农业,二是能源和交通,三是教育和科技。搞好教育和科技工作,我看是关键,没有人才不行,没有知识不行,现在要抓紧发展教育事业”。这些深刻地揭示了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本质,其内容指出了教育的地位和作用。邓小平教育理论对于教育事业发展的指导方针、教育的性质和方向、培养目标、教育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等各个方面,提出了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对于我们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体系与制度,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全方位的指导意义。

学习和贯彻邓小平教育理论,要结合教育工作的某方面实际,落实邓小平教育理论的相关内容,实践理论知识,通过理论来指导我们的工作。学习邓小平教育理论要学习其站在时代的前沿,着眼世界发展的大趋势,在构思和规划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全局中,强调教育的战略重点地位。因此他提出了"科教兴国"的战略;要学习他一贯强调教育不仅是现代化建设的依靠力量,更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必须把教育纳入国民经济整体规划之中,必须保证教育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思想。因此他指出教育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动力,又是其重要内涵;要学习他历来强调必须提升和拓宽教育视野,要把中国的教育放在全球的视野中去考虑,要把今天的教育放到未来需求的角度去审视的思想。因此他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要学习他关于落实教育战略重点地位,关键在领导,以及加速教育改革发展,必须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形成合力的思想。因此他提出发展教育事业,决不只是教育部门的事,各级党委要认真作为大事来抓。各行各业都要来支持教育事业,大力兴办教育事业。

三、加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

邓小平指出:“我们一定要经常教育我们的人民,尤其是我们的青年,要有理想……要特别教育我们的下一代,下两代,一定要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一定不能让我们的青少年做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俘虏,那绝对不行。”他还指出:“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教育和培养好他们,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奠基工程,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期望与心意。”因此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尤为重要。青年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逐步形成的阶段,做好他们的思想政治工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未来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学校是做好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必须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因此从实际出发,学会运用邓小平教育理论指导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不断探索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新方法,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真正进入学生头脑,走进其生活,进而构建出求实、创新、开放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这才能培养出具有高尚情操和奉献精神的“四有”新人,使之成为适应新世纪需要的合格的人才后备军。

参考文献:

[1]张德祥.邓小平教育理论的全局胜、战略性特征与辽宁高教工作的三个坚持[J].中国高教研究,2004,(8).

[2]黄国琴.和谐社会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析[J].中国水运,2007,(10).

[3]范进军.邓小平理论对高师师院校改革与发展的指导作用[J].中国教育学刊,2003,(12).

[4]高汝伟.与时俱进:邓小平教育理论的突出品质[J].教育探索,2004,(6).

上一篇:免费讲卫生主题班会下一篇:令人难忘的一件事600字小学一年级状物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