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年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百分数教学设计(人教版)

2024-06-25

XX年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百分数教学设计(人教版)(共11篇)

1.XX年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百分数教学设计(人教版) 篇一

《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的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分数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中产生的,能准确把握平均分,能正确理解单位“1”,掌握分数的意义以及分数单位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活动,提高类比、迁移能力和自主探索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教学重点:

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教学难点:

理解单位“1”的概念。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出示古代人测量长度的情景,让学生思考:仔细观察,他们在干什么,遇到了什么 问题?

学生:他们在测量一个石块的长度,当时没有测量工具,只能用打结的方法计量,可是他们遇到了测量时,长度没有刚好整节,无法用准确的数量进行测量。

老师:是啊,从古代开始,人们运用数学时候,发现整数根本无法满足人们生活的需求 那么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去解决?

学生:分数

老师:很好,同学们都有很聪明的脑袋,要是在古代,你可能就是一个数学家,我们大 家要用数学的眼光去看生活中的事情。

老师:再看,在我们当代生活中也是一样,在进行测量、分物或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 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分数来表示

二、探究新知

1、回忆铺垫

(1)我们已经简单的接触过分数,接下来每个同桌都拿到了一个圆片,一个正方形和一条线段,用你们自己的方法,通过量一量活着折一折,涂一涂,分别表示出你手中图形的1 41的。41 4学生活动后,选取错误的(没有平均分)和准确的(平均分)的作品进行展示,说说你们是怎么完成你们的同学们通过观察得到结论:必须平均分

生1: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4份,每一份是这条线段的 生2:把一个圆平均分成4份,每一份为是这个圆的41 生3: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每一份是这个正方形的小结:一个物体、一些物体等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强调“平均”)

(3)思考

出示几个没有平均分的图片,说说能不能用分数分别表示他们,为什么?

学生回到:因为他们都没有平均分。

老师强调:一个整体要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

2、认识单位“1”

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

出示课件:6只熊猫,将这6只熊猫,用你自己的方法给他们平均分一分,你会怎么分,其中的一份用什么数字表示?(在草稿纸上画一画,用一个小圆圈来代表一只熊猫)

请同学到黑板上画一画,并且在旁边用分数表示其中的一份

学生1:6只熊猫平均分成6分,每份1只。其中的一份表示六分之一。

学生2:6只熊猫平均分成3分,每份1只。其中的一份表示三分之一。

学生3:6只熊猫平均分成2分,每份1只。其中的一份表示二分之一。

(黑板上演示学生的作品)

思考:你手中的图片和刚才对大熊猫的研究,你发现了他们有什么不同点,又有什么共同点?

学生1:不同点是前面都是一个物体,而熊猫有6只,不是一个物体。

学生2:相同点是都可以对他们平均分,其中的一份都可以用分数表示,都可以把他们看作一个整体。

小结: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一些物体等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思考:和同桌之间一起说一说你身边的单位一。

练习:出示五分之三的一个圆形图片,说说分子分母都代表什么?

学生1:分母5代表把一个圆平均分成5份,3代表取其中的3份。

学生2:可以更普遍得讲,分母5代表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5份,3代表取其中的3份。

练习:说说下列分数的意义。

3、认识分数单位

课件出示一堆糖(12颗),平均分成 2 份,每份是这堆糖的()

平均分成 3 份,2份是这堆糖的()

平均分成 4 份,3份是这堆糖的()

平均分成 6份,5份是这堆糖的()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分数单位。如练习:说一说以下分数的分数单位。

练习:课件出示。(包含在课件内)

三、课堂总结

小结这节课所学的知识

四、布置作业

24117

7151810012的分数单位是。33

2.XX年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百分数教学设计(人教版) 篇二

本课围绕介绍家庭成员开展听说读写教学活动, 中心话题是“The family”, 语法重点是能用who引导的特殊疑问句询问第三方是谁。介绍家庭成员。教学内容为语法的学习和使用提供了必要的感性材料, 同时也体现了语法项目与交际情景自然结合的特点。学生的学习活动是在真实的生活场景中展开的。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所面对的是初一年级的学生, 他们活泼好动, 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本单元所谈论的是关于家庭成员的话题, 这贴合学生的生活, 使学生容易对本课产生兴趣。但初一的学生年龄仍然较小, 尤其在有人听课的条件下, 他们更容易紧张, 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是本课的难题之一, 这需要教师在课堂中注意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 引导并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勇于表现, 大胆发言, 运用所学知识完成本节课所设计的学习任务。

三、Teaching aims

1. Language goals

Make the students recognize different familym e m b e r s a n d b e a b l e t o u s e t h e s e n t e n c estructure “Who is /are…?”, and the key words“photo, have a good day”.

2. Ability goals

B e a b l e t o u n d e r s t a n d t h e r e l a t i o n s h i pb e t w e e n f a m i l y m e m b e r s b y l i s t e n i n g t omaterials.

Be able to talk about family members usingsimple structures.

3. Emotion goals

Make the students not only care about theirown families but also their classes, their schools…

四、Teaching important and difficultpoints

1. Different names of family members.

2. The sentence structure “Who is …?”

3. How to use the sentence structure “Who is…?” to describe the family members in the realsituations.

五、Teaching methods

Task-based teaching method, cooperativelearning method

六、Teaching aids

Multi-media, blackboard

七、Teaching procedure

(一) Leading-in (5 minutes)

Show a group of the teacher’s own familyphotos.

Review the words that they have learnt lasttime.

(二) Listening exercises (12 minutes)

1. Pre-listening

Make a conversation in pairs.

A: 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your family?

B: There are…

A: Who are they?

B: They are my father, mother…….

2. While-listening

2a: Listen and circle the words.

2 b : L i s t e n a n d m a t c h t h e n a m e s w i t h t h e people.

3. Post-listening

Pair work

A: Who is the man in green?

B: He is Cindy’s…

A: What’s his name?

B: His name is…

A: Who’re the two old people?

B: They are Cindy’s…

...

Improve the students’ listening skills and make them know some simple listening strategies.

(三) Fun time: (3minutes)

Enjoy a short period of a movie named TheCroods.

Make the students relaxed.

(四) Reading (2d) (8 minutes)

1. Pre-reading

Talk about the picture in 2d with the students

2. While-reading

Read the conversation quietly and quickly and match the names with the people.

Sally’s sister Paul

Sally’s friend Kate

Sally’s brother Jane

Read after the tape and imitate the pronunciation and intonation. Read aloud together.

3. Post-reading

Act out the conversation in groups of three.

Make the students learn to talk about their family members in the controlled situation. Learn how to use the sentence structures.

(五) Group work (12 minutes)

Help an foregingirl Amy to find a Chinese family to live with.

Make the students use the target language in the real situation and improve their speaking ability.

(六) Homework

1. 请给我写一封电子邮件, 介绍你的家庭情况, 邀请Amy到你家居住。要求包含以下内容。 (不少于40词)

(1) 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your family?

(2) Who are they?

( 3 ) What do you and your family members like? (40 words)

2. Draw a family tree.

My email address: 355415336@qq.com.

Make the students consolidate what they learnt today and improve the stud ents’ writing ability.

3.XX年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百分数教学设计(人教版) 篇三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9页例1,“做一做”及练习十四第1~5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初步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乘法应用题的解答方法。教学重点:通过线段图理解分析分数一步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的解题思路。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下列各题,并选其中两题说一说算式的意义。

×2×325××3940×

×××××

2.根据意义,列出算式。

4个20个70个

4的20的70的二、新授

揭示课题并板书:分数乘法应用题

1.出示准备题。

20的 是多少?6的 是多少?

学生回答后小结。

2.出示例1。

学校买来100千克的白菜,吃了,吃了多少千克?

(1)教师边指导学生读题边画线段图。图略。

(2)提问:已知条件是什么?所求问题是什么?(在线段图上指出来。)吃了谁的 ?

吃了100千克的,就是把100千克平均分成几份?吃了其中的几份?

(3)根据学生回答列式。板书:解法一:100÷5×4=80(千克)

(4)教师小结,并引入第二种解法。

上面这个解法是根据已学过的整数乘除法来解答的。我们还可以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直接用分数乘法来解答。板书:解法二:

(5)提问。

吃了,是吃了谁的 ?

应该把那个数量看作单位“1”?

要求吃了100千克的 是多少,该怎样计算?根据什么列出乘法算式?

(6)列式解答:解法二100× =80(千克)

答:吃了80千克。

3.教师小结。

上题“吃了 ”是指吃了100千克的,把100千克看作单位“1”,要求100的 是多少?根据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来列式解答。以后我们遇到这类乘法应用题时就应该用解法二,即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来列式解答。

三、复习巩固

完成第69页“做一做”中的题目。练习题后再让学生试着讲一讲,把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根据什么列式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什么方法计算。

四、全课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分数乘法应用题。要注意认真读题,弄清题意,看谁把什么数量看作单位“1”,然后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来解分数乘法应用题。

五、作业

练习十四第1~5题。

课时2:巩固练习

教学目的和重点:会根据题意作出线段图,正确解题

教学过程:

1.复习(作出线段图列式计算)

(1)320亩的 是多少亩?(2)40吨油的 是多少吨?

2.补充相关例题.(2~3应用题)

理解题意确定单位1,作出线段图。

列式计算。

3.小结

4.作业P71~72 / 6~10补充相关题目。

课时3: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带分数应用题

教学内容:第70页例2,“做一做”及练习十四第11~16题。

教学目的:能准确地确定单位“1”,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理顺思路,列式计算。教学重点:通过线段图理解分析分数一步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的解题思路。

教学过程:

1.复习.的 是多少?的 倍是多少?

五年级有学生18人,参加数学竞赛的占全年级学生数的1/3,参加数学竞赛的有多少人?

2.新授例

2、小林身高1(3/5)米,小强身高是小林的7/8,小强身高多少米?

1)让学生读题

2)利用线段图示帮助理解题意

想:小强身高是小林的7/8,就要把小林的身高看作单位“1”。要求1(3/5)的7/8是多少,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也用乘法计算。

1(3/5)×7/8=7/5=1(2/5)(米)

答:小强身高1(2/5)米。

想一想:如果把上题改成下面的题:

小强身高1(2/5)米,小林身高是小强的1(1/7)倍,小林身高多少米?

1)让学生读题

2)利用线段图示帮助理解题意

想:小林身高是小强的1(1/7)倍,就要把小强的身高看作单位“1”。1(2/5)×1(1/7)=7/5×8/7=8/5=1(3/5)(米)

答:小林身高1(3/5)米。

3.练习P71做一做并补充相关练习。

4.小结

5.作业P72 / 11~16(分析15,16)

课时4:混合练习

教学目的:牢固确立,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的解题思路,比较熟练地借助线段图来分析应用题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

1.分析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并予以解决。

2.补充相关应用题(2~3道)。

读题讨论作图解题。

3.分析讲解 P73~74/ 18、20、21

4.小结

5.作业 P73~74/17~22.(17注意:单位“1”是去年种的花生数。

18注意:单位 “1”都是180千克。

19注意:单位“1”是排球的定价。

20第一小题的单位“1”是计划耕地。

第二小题是减法。

21注意:单位“1”是小汽车的1/10。

4.XX年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百分数教学设计(人教版) 篇四

一、说教材

(一)内容地位:

本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本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单位“1”的含义,概括出分数的意义。

本节课是学生系统学习分数的开始,为以后学习分数的除法,真分数和假分数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直观操作和展示,使学生经历“分数的意义”的建构过程,从而掌握分数的意义及分数单位的含义,并理解单位“1”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图形的观察和学生的实际操作,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抽象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教学难点:理解分数的意义。

(四)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二、说教法学法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过程与结果并重的的理念,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节课,我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合作意识,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类比,分析判断的能力。通过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让学生感受身边的数学。使他们在求知的过程中展示个性,在实践的过程中放飞思维。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作用,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说教学过程:

本部分包括一下四个环节。

(一)提取生活,情境导入(1)分数的产生

新课伊始,我会出示课本第60页的情景图,从图中你能读到什么?有的学生可能会说:“在进行测量时,有不足整数的线段。”也有的同学可能会说:“两个人在平分一个物体时,每人只能得到1/2。”此时,我会指出:像这样在测量、计算、分物时不能正好用整数表示的情形在生活中比比皆是,为了解决这类问题,人类很早以前就引入了新的计数方法---分数。关于分数我们在三年级的时候对它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分数的意义”。

(这样的设计采取简洁谈话,自然引入的方式,让学生认识到分数的产生的必要性,更让学生体会出数学就在身边,随时应用于生活之中。)

接着我会投影出分数1/4,并说明1/4也是因为生活需要而产生的,请同学们举例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1/4?此时同学们会积极回答,说出各种各样的情

形。有的同学可能会说,我把一个圆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就是1/4;等等……在学生畅所欲言后,我会概括,同学们所举的例子都是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四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1/4来表示,强调出平均分的概念。

在这里,通过让学生回顾并说出已经了解的“分数”知识,使学生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为探究新知做好准备。

(二)启发引导、自主探究

为了使学生理解“一个整体”和构建单位“1”的概念,我会课件创设这样的几个情境:

1个西瓜,要平均分为4份,每人分到的1块西瓜是这1个西瓜的几分之几?”我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演示启发学生理解:我们可以把这1个西瓜看做一个整体,那么每人分到的一块西瓜就是这盒蛋糕的1/4。

8个桃子平均分成4份,每份2个,其中的一份就是这8个桃子的1/4。学生通过对多媒体课件的观察,会得出这样的结论:把这8个桃子看做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1份就是这个整体的1/4。接着我会再

12个正五边形,平均分成3份,……。

通过以上例题的讲解,我会引导学生归纳总结:过去我们把一个物体看做一个整体,通过平均分得到分数。现在我们把一些物体看做一个整体,也可以通过平均分得到分数。像这样把一个物体、一些物体等都可以看做一个整体,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而这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叫做单位“1”。(板书:一个物体或是一些物体看做一个整体后称为单位“1”。)

(这样的设计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操作、交流等活动,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单位“1”的概念,同时培养了学生分析推理、抽象概括的能力。)为了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分数的意义,认识和理解分数单位,我通过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刚才同学们在平分12个正五边形时,将它们平均分成了3份,其中的1份是总体的1/3,其中的2份是总体的2/3,那么3份是总体的3/3。同样,等分成4份或6份时,也会出现相应的一些分数。像这样的1/3,1/4,1/6,我们把它叫做分数单位。

就此,归纳出分数单位的定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的数称为分数单位。

(该环节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使学生经历分数单位的产生过程,进一步增强了学生团结合作的意识,使学生在共同的学习探索中加深对分数单位的认识和理解。)

(三)巩固练习,应用深化

为了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理念,我设计了几道练习,通过作答和拓展,可以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分数的意义,把握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加深对单位“1”与分数单位概念的理解与掌握。

(四)小结反思、布置作业

小结本节课收获了哪些知识?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归纳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单位“1”的概念,分数的意义。

5.XX年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百分数教学设计(人教版) 篇五

面积和面积单位(一)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版)三年级下册第32~36页例

1、例

2、例3。

【教学目标】

1能结合实物或平面图形,理解面积的含义。

2能用多种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通过观察、操作,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具、学具准备】

大小树叶各一张,钉子板,橡皮筋,照片一张,两段绳子,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创新

同学们,这是前几天我们班春游时老师和你们一起照的照片,这是一张珍贵的照片,猜一猜老师会把它怎样?

教师:如果给这张照片加上框,需要多少木条?这求的是什么?(周长)

教师:等我们今天学习了面积的知识后,你们就能解决这个问题了。

二、理解面积的意义

1认识物体的面积

教师出示两条线段,让学生观察这两条线段有什么不一样,再出示大小两片树叶,让学生观察又有什么不同?

通过观察我们知道,物体既有长短之分,又有大小之分。黑板、课桌、书本、树叶、文具盒等都可以叫做物体。教师出示文具盒,让学生观察:一眼看去,我们先看到的是什么?

教师:看来物体的面是有大小的,有的物体面大,有的物体面小,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物体的面积(板书:面积)。比如数学书表面的大小就是数学书表面的面积。让学生分小组相互说一说教室的地面、墙面,黑板面,桌面,文具盒面……的面积分别指的是什么?

2认识平面图形的面积

物体表面有大有小,那么这些平面图形也有大小吗?电脑显示4个图形,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这些平面图形中谁最大?谁最小?

3归纳面积的意义

让学生把这两方面内容概括起来说说什么叫面积。

三、比较面积的大小

1引导学生用观察法、重叠法进行比较

小组讨论:你是用哪些办法来比较这些面的大小的?

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教师总结:有的同学通过观察,看出黑板的面积与课桌面的面积大小差别很明显,说明黑板的面积比课桌面面积大;有的同学把文具盒面放在课桌面上重叠起来比较,发现文具盒面比课桌面的面积小。

学生通过观察,是不容易看出长方形面积大还是正方形面积大的,可能有的学生会想到用重叠法进行比较,这时可让学生拿出桌上准备好的长方形纸片和正方形纸片,动手操作用重叠法试一试看能否比出谁大谁小?学生通过操作发现用重叠法也不能比出谁大谁小?怎样才能比较出这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呢?多媒体出示例2的教室内两面墙上贴瓷砖的图。

教师:你能比较出这两面墙贴瓷砖部分的大小吗?

总结:从这次比较可以看出,如果用数格子的方法进行比较,格子的大小一定要相同才能比 较出结果。

四、课堂活动

(1)在钉子板上围出你喜欢的图形,并数出你围的图形的面积是多少格?

(2)在格子纸上画3个面积等于9个方格的有趣图形(面积相等,图形的形状一样的)。

五、反思小结

教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现在你知道给相框装上多大的玻璃是求什么吗?

面积和面积单位(二)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版)三年级下册第35~36页例3及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

1认识面积单位cm2,dm2,m2。

2学会用面积单位测量指定的面积,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能灵活选用不同的面积单位去测量面积。

【教具、学具准备】

边长是1cm,1dm,1m的正方形各一个,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小白兔家的地面铺了24块砖,而小熊家的地面铺了36块砖(两种砖的大小不一样,小白兔家的砖要大一些,小熊家的砖要小一些),到底谁的家大一些呢?小白兔和小熊想请你们来当“小裁判”。

学生回答:

要准确地知道面积的大小,就必须要有统一的度量面积的单位,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面积单位。(板书:认识面积单位)

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1认识1 cm2

2认识1 dm2

3认识1 m2

三、课堂活动

1议一议:1cm2和1cm有什么不同?

2第37页课堂活动第1~3题。

动手操作。

四、课堂小结

教师:说说你在今天的数学课上获得了哪些数学知识?还有什么问题?

五、巩固练习。

第38页,练习六第1~4题。

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一)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版)三年级下册第40~41页例

1、例2,课堂活动第1题,练习七第2题。

【教学目标】

1经历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探索过程,培养探索精神和探索能力。

2掌握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能运用公式计算长方形的面积。

3在解决与面积有关的实际问题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经历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探索过程。

【教具、学具准备】

1cm2的正方形卡片若干张,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什么叫面积?

说一说下面图形的面积是多少。(1小格是1cm2)

教师:你知道这个图形的面积是多少吗?

学生如果不能回答,教师可以引导:长方形的周长可以测量、计算,那长方形的面积呢?(板书课题:长方形面积的计算)

二、探索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

1用数格子的办法探索面积计算公式

2用覆盖的办法探索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出示下面的几个长方形:

3验证发现

三、巩固应用

1计算下面图形的面积

2完成练习七第2题

让学生完成练习七第2题。

3实践活动:测量并计算面积物体名称课桌面数学书面文具盒面黑板面长宽面积

四、反思小结

教师:这节课你们学习了什么?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

[点评:把学生的自主反思与课堂小结结合起来,既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又能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二)【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版)三年级下册第42页例3。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能借助长方形面积计算方法推导出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

2.能运用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归纳类比能力和应用能力。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类推出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出问题

小明的家,显示家里的电视机。小明的妈妈说:“小明,这张方巾的边长是9分米,把它用来遮电视机。”小明说:“电视机的荧光屏长56厘米,宽42厘米。”

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提出:

二、自主探索,感悟方法

教师:你能根据上节课学习的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解决这两个问题吗?

学生独立解决后交流。

三、归纳概括,得出公式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四、巩固运用

(1)完成第43页课堂活动第2题。

(2)完成第43~44页练习七第1,3,4题。

(3)让有能力的同学做第44页的思考题。

五、课堂小结

教师: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又有什么新的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三)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版)三年级下册第45页例4及课堂活动第1题,练习八第1,2题。

【教学目标】

1能区别周长和面积,加深对周长和面积的理解。

2能估测长方形的面积,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要知道一个长方形面积的大小,你可以怎么办?

我们既可以计算,又可以估测。这些办法都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估测

出示长方形:

教师:如果问题是“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大约是多少?”你准备用什么方法解决?(估测)学生独立解决后,再交流自己是怎样估测的。

2周长和面积的比较

教师:如果要求这个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先应怎么办?

学生:需要知道长方形的长和宽?

学生独立测量教科书第45页例4中长方形的长和宽,并计算它的周长和面积。学生交流测量情况和计算结果,教师提问:你是怎样计算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的?学生讨论:周长和面积有什么不同?

教师引导学生从两者的意义、计量单位及计算方法上去比较周长和面积的区别,填表。

三、巩固应用

(1)在钉子板上围成课堂活动第1题的图形,再想一想它们的周长和面积分别相等吗?

(2)完成练习八第1,2,3题。

(3)实践活动。

①先估计教室面积,再测量出教室的长和宽,并计算周长和面积。

②估计操场的面积。

四、反思小结

教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周长和面积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简单的换算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版)三年级下册第48~49页,例

1、例

2、例3。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面积单位及其算法的回忆,让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会简

单的单位换算。

2在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进行有条理的思考。3了解单位换算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米尺、小黑板一块。

学具:尺子(直尺、米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引导学生回忆,激活原有知识

教师: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面积单位?这些面积单位是怎样规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的?

2激发兴趣

3提示课题:简单的换算

二、主动探究,学习新知

出示例1的方格图: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呢?说说你的方法。

引导学生说出:他们的说法都正确。因为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既可以用10cm来表示,也可以用1dm表示,所以它的面积既可以说成是100cm2,也可以说成是1dm2。

由此可见,1dm2与100cm2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教师小结:1dm2与100cm2之间的关系是1dm2=100cm2,因为他们算的是同一个正方形的面积。而正方形的边长1dm和10cm是相等的,所以1dm2和100cm2是相等的。(板书:1dm2=100cm2)

2教学例2

(板书:1m2=100dm2)完成第49页的“试一试”。

3教学例3

(1)你能独立求出这扇窗户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吗?“合多少平方分米”是什么意思?

(2)“合多少平方分米”就是把求出的多少平方厘米换成用dm2作单位。

(3)学生独立完成后,师生评析。

三、及时巩固,加深理解

完成课堂活动第1,2题。

四、小结

(略)

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版)三年级下册第52~53页例

1、例2及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巩固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

2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知识服务生活的价值。

【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例2的图片纸、剪刀。

学具:例2的图画纸一张、剪刀。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教师:前面我们刚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谁能说说这两种图形的面积分别应该怎么计算?

学生回答。(略)

教师:在我们的日常生产生活中,经常会用到上述知识。

二、教学例1

1呈现信息。课件出示例1的情景图,并出示相应的信息。

2找出问题。

教师:从这道例题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请找出此题的问题是求什么。

3讨论解法。

(1)学生分组讨论:

①理解油菜籽的产量主要与什么相关。(地的面积)

②土地是什么形状?(长方形)

③长方形地的面积怎么计算?(长×宽)

(2)全班交流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

(3)学生独立解决此问题。

三、教学例2

1呈现信息。课件出示主题图及相关的信息。

2观察分析。该草地的组成情况是怎样的?有哪些形状?

3出示问题。两个问题同时出现,请学生分别指出草地和小路分别是哪部分。4讨论解决。

(1)草坪的面积怎么算?

①左、右分开算,再相加。②左、右合起来组成一个大长方形,再计算。当学生说出第2种方法时,请他到展台上来动手操作,演示如何组合(用剪刀剪开再组合),全班同学也模仿操作,体会组合的过程。

操作完后要标注各边的长度,再独立计算。

(2)小路的面积怎么算?辅满小路要多少块砖?

①找出刚才剪下的“小路”,说说是什么形状,长和宽分别是多少。

②学生独立完成。

③全班交流,集体订正。

四、课堂活动(第53页)

要求:

1分小组合作完成。

2讨论出活动的步骤。

3分组活动。

4全班交流方法与结果,互相评价。

五、课堂小结

6.XX年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百分数教学设计(人教版) 篇六

一、填空。(17分)

1、把成数或折扣数改写成百分数。

四成五()十成()五五折()九五折()

2、一件商品按八折销售,现价是原价的()%,降价()%。

3、今年比去年增产二成,把()看作单位“1”,也就是()占

()的20%。

4、一本书降价一成,可以理解为现价比原价少(),降价前与降价后价格的比是()。

5、一种商品原价80元,现在打八折,现价是()元。

6、天山饭店五月份营业额为300万元,如果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五月份应缴纳营业税款()万元。

7、爸爸把5000元存入银行,定期一年,年利率是2.25%。到期他应得利息()元。

8、我国目前购买摩托车需要缴纳10%的购置税,张先生花4800元购买了一辆摩托车,需要缴纳()元购置税。

9、一种衣服原价50元,现价45元。商场打()折销售。

10、王师傅本月的应纳税所得额是640元,如果按3%的税率,应缴纳个人所得税()元。

二、判断(7分)

1、一种商品现价40元,比原价降低了20%,就是说现价比原价降低了8元。()

2、一本书按四折出售,就是便宜了四成。()

3、存钱的时间一定,本金越多,利息就越多。()

4、税率与应纳税额有关,与总收入无关。()

5、实际比计划超出二成,实际产量就是计划产量的(1+20%)。()

6、利息就是利率。()

7、一种商品打九五折出售,就是降低了原价的5%出售。()

三、选择。(20分)

1、一种商品打七折,原来要花80元,现在可以少花()元。A.30 B.24 C.56

2、体育彩票兑奖规定:超过一万的奖金要缴纳奖金总数的20%个人所得税。某人幸运的中了500万的巨奖,他要缴纳的税款是()万元。

A.500×20% B.500×(1-20%)C.(500-1)×20%

3、一种商品打九折后,又提价10%,现价是原价的()

A.100% B.20% C.99%

4、小明的爸爸每月工资4000元,按规定超过3500元的部分按3%的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小明的爸爸每月应缴纳个人所得税为()。

A.3500 ×3% B.4000 ×3% C.(4000-3500)×3%

5、甲商品打九折后与乙商品的定价相等,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A.乙的定价是甲的90% B.甲比乙的定价多10% C 乙的定价比甲少10% D 甲的定价是乙的 倍

6、四成五是()

A.45 B.4.5% C.45%、前进村前年生产粮食500吨,去年粮食丰收,生产粮食600吨。去年粮食增产()A.一成 B四成 C.二成 D、十成

8、双休日,甲商场以“打九折”促销优惠,乙商场以“满100元送10元购物券”的形式促销。妈妈打算花掉500元,在()商场购物合算一些。

A 甲 B 乙 C 甲乙都一样 D 无法分辨

9、一个工厂上月纳税6万元,实际应纳税所得额为60万元,由此可知税率为()。

A、3% B、5% C、10%

10、妈妈买了1000元三年期国库券,已知三年期年利率是6.21%,三年后妈妈可得利息多少元?正确列式为:()

A、1000×6.21% B、1000+1000×6.21% C、1000×6.21%×3

四、计算(27分)

1、直接写出得数(3分)

1÷50%= 8÷20%= 75%- = 1÷1%= 1-25%= 5×40%=

2、我来算一算(8分)分数

小数 0.8 百分数 75% 3.5%

3、解方程(8分)

19-120%x=7 30%x+0.5x=2.4

x-60%x=0.16(1-20%x)=0.32

4、计算下列各题,能简便的要简便。(8分)(1- ×)÷75% 63.5×25%+0.25×36.5 15-3.75×10%-(+ ×20%)×25

五、解决问题(29分)

1、买下面这套衣服,一共便宜了多少元?(4分)衣服:360元 裤子:180元 八折优惠

2、一台微波炉按七五折出售,便宜了150元,这台微波炉原价多少元?

3、某地区房地产价格今年比去年同期增加了一成,今年每平方米售价6600元,去年每平方米售价多少元?今年每平方米增加了多少钱?

4、益民五金公司去年的营业额为400万元,如果按营业额的3%缴纳营业税,去年应缴营业税多少万元?

5、李叔叔与2014年1月1日在银行存了活期储蓄1000元,如果每月的利率是0.25%,存款3个月时,可得到利息多少元?本金和利息共多少钱?

6、“

7.XX年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百分数教学设计(人教版) 篇七

教学内容:

折扣(课本第8页例1)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商品打折销售的情境中理解折扣的意义。

2、学生在掌握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这种问题的基础上自主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养成独立思考、认真审题的学习习惯。

4、在买东西的过程中,商标剪下来后要做好垃圾分类

教学重点:

理解折扣的意义。教学难点:

解决折扣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口算

1890%= 20180%= 54070%=

210 50% = 30095%= 30026%=

二、创设情景理解折扣的意义

1、利用课件或挂图出示商场店庆、商品打折的情境,渗透保护动物,不买皮草。

2、打折是什么意思?八五折、九折表示什么?

3、结合实际了解到的信息进行思考和交流,再阅读课本进行对照分析。

4、小结:商店降价出售商品叫做折扣销售,通称打折。几折就表示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可见,打几折就表示现价按原价的百分之几十出售,它表示的是一种关系。

5、问: 七五折表示什么?五折表示什么?

三、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出示例1(1)爸爸给小雨买了一辆自行车,原价180元,现在商店打八五折出售。买这辆车用了多少钱?

1、理解分析:八五折是什么意思?是把谁看作单位1?

求买这辆车用了多少钱也就是在求什么?

2、学生独立解答

3、板书: 18085%=153(元)

(二)出示例1(2)爸爸买了一个随身听,原价160元,现在只花了九折的钱,比原价便宜了多少钱?

学生分析题意尝试列式

方法

(一)先求现价,再求便宜的钱数。

16090%=144(元)

160-144=16(元)

(二)先求便宜钱数占原价的百分之几,再求便宜的钱数。160(1-90%)=16(元)

2、小结:两种方法有什么不同之处?

第一种算法:原价160减去现价(即原价的90%):160-16090%。

第二种算法:现价是原价的90%,也就是现价比原价便宜了(1-90%),160(1-90%)就是便宜的价钱。

想想哪种方法计算起来比较简便。

四、巩固练习

(一)填空

1、商店有时降价出售商品,叫做(),通称()。几折就表示(),也就是()。

2、(1)九折是十分之九,改写成百分数是()表示现价占原价的()%。(2)八五折是(),改写成百分数是()表示()占()的()% 八八折是(),改写成百分数是()表示()占()的()%

(二)第8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并说出各折扣表示的意思。

(三)解决问题

1、一辆自行车,七折出售后是700元,它的原价是多少元?便宜了多少元?

一件羽绒服原价1000元,打折后,现价500元,请问:这件羽绒服是打几折出售的?

五、课堂总结

学生谈谈学习本课有什么新的收获。

六、作业

8.XX年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百分数教学设计(人教版) 篇八

一、教学内容

本单元的学习内容:一是十几减几需要退位的减法,简称“20以内的退位减法”;二是“解决问题”,主要是用“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以前学过的加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

1、学生能借助操作、画图等方式,理解20以内退位减法的算理,掌握20以内退位加法的基本方法,能熟练、准确地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通过学习数学学习,使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与交流,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三、教学重难点

掌握20以内退位加法的基本方法,能熟练、准确地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

四、教学措施

1、引导学生通过摆一摆、圈一圈、说一说、填一填等活动,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2、设计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练习,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3、加强学生口算、听算的练习。

9.XX年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百分数教学设计(人教版) 篇九

(时间:60分钟

分值100分)

一、填空(每空1分,共14分)

1、王阿姨在超市门口看到毛衣打六折,合()%,套装打八五折,合()%,时装鞋原价200元,现价160元,是打()折出售。

2、《大百科全书》原价每套500元,现实行八五折优惠后,每套()元。

3、今年的工资比去年增加一成五,表示今年工资比去年增加()%

4、小明的爸爸到书店买了5本同样的书,书店的阿姨只收了4本书的钱,书店阿姨是按()折销售这五本书的。

5、纳税是根据()的有关规定,按照一定的比率()缴纳给国家。

6、某超市上个月的营业额是450万元,按5%的税率缴营业税,这个超市上个月应缴营业额税()万元。

7、小明家买2500元的国家建设债券,定期三年,年利率是5%。到期可获得利息()元。

8、一款手机七折出售是630元,这款手机原价是()元。

9、王叔叔买了一辆小轿车,按车价的9%缴纳车辆购置税1.8万元。这辆小轿车的车价是()元。

10、兴隆饭店上月的营业额为24000元,纳税后还剩下22800元,这个饭店是按()税率纳税的。

11、今年某旅游区接待的游客比去年增加了两成,今年接待的游客是去年的()%。

二、判断。(每题2分,共12分)

1、今年的产量比去年增加了三成,今年的产量就相当于去年的130%。

()

2、一件商品先提高2%的价格后再打八折出售,则这件商品的价格不变。

()

3、存款的时间一定,本金不变,利率下调,所得利息减少。

()4、2012年8月王叔叔将1万元存入银行,定期一年,年利率是3.25%,一年后可以从银行取出本金和利息共10325元。

()

5、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销售额、营业额......)的比率叫做税率。

()

6、今年小麦平均每公顷的产量比去年增产二成,去年平均每公顷的产量相当于今年的80%。

()

三、选择。(每题2分,共20分)

1、一件衣服现在的价钱是200元,比原来少了50元,打了()。A、二五折

B、八折

C、七五折

D、二折

2、某品牌电脑的进价为5000元,商场按原定价的九折出售时,获得760元的利润,电脑的原定价是()元。(注:利润=售价-进价)A、5000

B、5760

C、6315

D、6400

3、一种商品的价格,先提高了二成,然后再降低二成,结果与原价相比()。A、降低了20%

B、降低了4%

C、提高了4%

4、星火书店本月营业额是18000元,如果按营业额的4%缴纳营业税,该书店本月应缴纳营业税()。

A、720元

B、72元

C、7200元

5、一块地原产小麦24吨,去年因灾减产两成,今年又增产两成,这样今年产量与原产量比()。

A、增加了

B、减少了

C、不变

6、“五一”黄金周,甲商场以“打八折”的措施优惠,乙商场以“满100元送20元购物卷”的形式促销。爸爸买200元的裤子,在()商场购物划算一些。A、甲

B、乙

C、甲、乙都一样

7、A、B两家商店销售的某种商品定价相同,A商店“九折优惠”,B商店“买10件送1件”促销。若小明要买22件这种商品,去哪家商店买便宜?()A、无法比较

B、A商店

C、B商店

D、相同

8、曹老师存入银行8000元,存期二年,按年利率4.4%计算,到期时他可得()元利息。

A、87040

B、80704

C、7040

D、704

9、某企业去年销售收入1000万元,年成本为生产成本500万元与年广告成本200万元两部分。若年利润必须按x%纳税,且年广告费超出年销售收入2%的部分也按x%纳税,其他不纳税。已知该企业去年共纳税120万元。则利率x%为()

A、10%

B、12%

25%

D、40%

10、某商品先涨价10%,再打九折出售,现价与原价相比,结果()。A比原价高

B、比原价低

C、一样

四、计算。(共24分)

1、解方程。(12分)

(1)(1-25%)X=72

(2)

X-40%X=5.04

(3)

X÷(1-40%)=3.6

(4)

3/4X-25%X=12

2、计算。(能简算的要用简便方法计算)(12分)

1/4×5+6.5×25%-0.25×1.5

3.48×3/4+1.52×75%

72%×5/24+0.28×5/24

9/5×25%+1/5×1/4-0.2

五、解决问题。(第3题6分,其他每题4分,共30分)

C、1、一款手机原价是每部3980元,在厂家举办的促销活动中,每部只售2980元,大约相当于打几折销售?价钱降低了百分之几?(百分号前保留整数)

2、你知道这台电视机原价是多少元吗?

3、王老师家买了一套商品房,总价44万元,如果一次付清房款,可以九折优惠。(1)、打折后,房子总价是多少钱?

(2)、买房时要缴纳实际房价1.5%的契税。王老师一次性付清房款,还要缴纳契税多少元?

4、蔬菜基地今年生产了2.4万吨蔬菜,比去年增产了二成,去年这个蔬菜基地的产量是多少万吨?

5、蓝天帽业厂去年收入总额达900万元,按国家的税率规定,应缴纳17%的增值税。一共要缴纳多少万元的增值税?

6、叔叔今年存入银行10万元,定期二年,年利率3.50%,二年后到期,得到的利息能买一台6000元的电脑吗?

7、一套《小学生十万个为什么》共15本,每本单价相同。“六一”期间,甲乙两书店出售这套书采用不同的促销方法:哪个书店便宜? 甲:购一套,八五折出售。乙:买四本赠送1本。

参考答案:

一、1、60

八2、425 3、15

4、八

5、国家税法 把集体或个人收入的一部分6、22.5 7、375 8、900 9、20万10、5%

11、120

二、1、√

2、×

3、√

4、√

5、√

6、×

三、B、D、B、A、B、C、B、D、C、B

四、1、(1)X=96

(2)X=8.4

(3)X=2.16

(4)X=24 2、2.5

3.75

5/24

0.3

五、1、大约相当于七五折销售,价钱降低了25%。2、12000(元)

3、(1)房子总价是39.6(万元)。(2)还要缴纳契税5940元。4、2万吨 5、153万元

6、利息7000(元)>6000元,得到的利息能买一台6000元的电脑。

7、解:设每本书的单价是1

甲书店:15×1×85%

=15×85%

=12.75

乙书店:买一套15本,只需要付12本的钱就可以了。

12×1=12

10.XX年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百分数教学设计(人教版) 篇十

位置与方向

教学目标:

1. 能绘制平面示意图,在经历绘制平面图的过程中,让学生知道如何根据方向和距离,在图上标出物体的位置。2. 通过绘制平面图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3. 通过解决问题,使学生体会所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兴趣和意识。

教学准备:课件、学生练习纸、学生用量角器、直尺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感知新知

1.谈话引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这节课你们能用学过的知识对我们的校园做一个简单的介绍吗?请同学们看大屏幕。

2.出示学校平面图。(各学校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出示)这是我们学校的平面图,能看懂吗?谁能介绍一下学校的一些情况?

指名学生根据平面图上出示的信息自主介绍,并请其他学生点评完善。(突出对各建筑所在的方向和距离的正确描述方法)

[设计意图]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指出方向和角度,突出重点。刚才的这些信息,都是从哪个位置看的?

3.小结:看来,从图上大家对我们学校的情况基本有了了解,是吧。

[设计意图]通过安排介绍学校平面图情况的环节,复习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让学生体会平面图的作用,为下面的激发绘图内需,开展自主绘图作好铺垫。

二、操作绘图,掌握方法

1.明确活动任务,激起绘图内需。

谈话引入:同学们,我们大家对自己的学校非常的熟悉,可以很准确地说出每种建筑物的具体位置,但是假如我们学校要承办一个大型的展示活动,到时,全国各地许多老师都会来我校参观学习,可是老师对我们学校不太熟?怎么办呢?这节课我们就来为他们画一张学校的平面图。

[设计意图]通过明确活动的任务,介绍我们的学校,并辅以直观的图片,把数学的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激发学生操作的内需,提高学生学习兴趣,1

为开展探究和操作活动提供前提和保证,让学生在解决生活问题的过程中探索和学习数学知识。

2.提供相关信息,明确绘图步骤。

老师已经收集到了我们学校的一些信息,同学们看一下。(1)出示有关信息:

教学楼在校门的正北方向150米处。图书馆在校门的北偏东35度方向150米处。体育馆在校门西偏北40度方向200米处。

(2)师:要在平面图上准确地标出一个地方的位置,你认为需要考虑哪几个方面?(3)师生共同梳理:

A.先确定好平面图的中心。(预设:也就是要确定从哪里出发的问题是吗?这里应该把什么作为中心点?画图的时候这个中心点该怎么表示出来呢?出示平面图)板书:定中心 B.确定方向和距离。(预设:你的意思就是:如果要画图书馆,要确定北偏东35度方向和150米处在哪里对吧?那你认为是先定方向还是先定距离?)

板书:定方向 定距离

[设计意图]安排梳理绘图思路的环节,旨在通过讨论、交流、梳理,让学生明确平面图的设计需要考虑方向和距离两个重要环节,使操作活动更有目的性和针对性。

3.自主操作,独立绘制平面图。

(1)估一估:图书馆在校门的北偏东35度方向150米处。如果在这张图上标出来,你估计会在哪里?你怎么觉得在这里?教师指,学生完善。

(2)画一画:如果要知道他的精确位置在哪里,怎么办?借助量角器和尺来测量角度和距离。请大家打开课本把图书馆在图上标出来。

[设计意图]通过估一估和经历实际操作,交流反馈,修正完善,归纳总结等过程,掌握根据方向和距离在图上标出物体的位置的方法,初步建立比例尺的意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4.指名展示交流,完善绘图过程。

(1)学生展示绘制的图,并演示过程,其他学生评议补充。A.你确定的图书馆的位置在哪里? B.是怎么确定的?

C.你是怎么量出北偏东35度的?量给大家看看?怎么想到量角器要这样摆?有没有量角器不这样摆也能画出北偏东35度方向的?你又是怎么想的?

D.距离150米又是怎样确定的?你为什么量出3厘米?其他同学是不是量3厘米的?为什么同样是学校到图书馆,同学们画的线段会不一样长?(生各抒己见)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校门到教学楼,你发现了什么?师总结:为了让大家知道你是表示多少一般在图的左下角标清楚,这样就不会产生分歧了,我们的这个平面图上已经表明了1厘米表示50米,所以画3厘米的同学是正确的。

(2)展示绘制过程,明确绘图方法。

看来画图的过程有点复杂,让我们一起再来回顾一下整个过程。画图的过程和方法清楚了吗?刚才你们是不是这样画的?

[设计意图]在小组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学生会明确要在图上标出建筑物的位置,需要先确定方向,再确定距离。学生在绘制时可能有很多种方法,有的学生可能会把每一处建筑物到校门的距离都标在图上,有的学生可能在图上给出表示实际距离的单位长度的线段。待学生完成后,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在班内集体展示和交流各自的绘制方法,比较各种方法并说一说怎样画更简便、更清楚。最后,向学生介绍平面示意图的一般画法。

5.运用绘图方法,提高绘图技能。

请大家用这种方法,根据第三条信息,把体育馆的位置在图上标出来。1.自主画图 2.同桌检查(纠错)3.演示强化

[设计意图] 安排再次画图和纠错环节。意在让学生运用方法,提高正确绘图的技能。同时安排纠错环节,让学生通过测量验证同桌绘制是否正确,进一步巩固方向和位置的确定方法,改进绘图过程中的问题。

三、方法应用

练习三第3题

四、梳理知识,总结升华

课堂小结:我们已经画完了我们学校的平面图,有了地图相信对客人老师的到来一定会带来很大的方便,现在你对画这样的图有什么心得了吗?谈谈你的收获。

[设计意图]对本节课的学习做一个简单的回顾整理,形成基本的知识网络,整理学习思路,掌握绘制平面图的方法,为后面的学习打好基础。

五、课堂检测 课堂检测A 练习三第4题

课堂检测B

六、布置作业

课的最后老师想请大家当回建筑设计师,为我们生活的小区做一个设计。有没有信心完成这个任务?

1.出示题,明确设计要求。2.动手设计 3.指名交流,反馈

11.XX年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百分数教学设计(人教版) 篇十一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是:圆柱与圆锥的认识,圆柱的表面积,圆柱与圆锥的体积。

本单元是在学生认识了圆,掌握了长方体和立方体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小学里学习立体图形的最后阶段,知识的综合性和对学生的能力要求都 比较高,因此,长方形和正方形以及圆的基础知识都是本单元的认知基础。同时,数学思想方法的有效迁移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教材在编写上遵循了“特征—表面—体”的发展过程,使学生对圆柱和圆锥的理解逐步深入,并拓展到空心的圆柱(钢管、垫片等)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化归和类比是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教师要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方法的基础上展开教学。教材比较注重与生活实际的联系,编排了较多的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巩固和技能的形成。

本单元在教学方法上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实践探究,要让学生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自主发现规律,获取知识,提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1.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基本特征。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认识圆锥的底面和高。

2.探索并掌握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3.通过观察、设计和制作圆柱、圆锥体模型等活动,了解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联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掌握圆柱和圆锥的基本特征。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难点:圆柱、圆锥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四、教学措施

(1)为新课教学做好准备,充分复习好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2)借助实物多让学生感知概念的意义,不能死记硬背,要能用自己话说清楚。特别对中下生应多结合实物或图形指出问题要求的部分。

(3)公式一定让学生动手操作参与到推导过程中,不能把公式直接交给学生。

(4)学生自备圆柱体形状的物体,每节课的新课铺垫、例题教学、或是练习讲评都借助于具体的实物,让学生一边口述、一边指着实物来说,加强感知。

(5)加强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与能力。教学时应注意加强与实际生活的联系,重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与能力的训练。

(6)让学生经历探索知识的过程,培养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时,应放手让学生经历探索的过程,在观察、操作、推理、想像过程中掌握知识、发展空间观念,让学生在经历试验探究的过程中获取,以改变只按教材说明进行演示得出结论的做法。

五、教学准备

圆柱、圆锥实物,模型,多媒体课件,直尺,三角板,铅笔等。

六、课时安排:

上一篇:重阳节尊老作文下一篇:中班数学活动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