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实习报告目的猪场

2024-09-15

生产实习报告目的猪场(共4篇)

1.生产实习报告目的猪场 篇一

1.通过这次生产实习,对我们巩固和加深所学的理论知识,培养我们的独立工作能力和加强劳动观念起了重要作用。

2.通过这次生产实习,使我在生产实际中学到了背光板模组的全部操作流程以及技术管理知识,背光板模组的组装过程知识是我们在学校无法学到的实践知识。在向老员工学习时,培养了我们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谦虚谨慎的工作态度。在生产实践中体会到了严格遵守纪律、统一组织及协调一致是现代化大生产的需要,也是我们当代大学生所必须的。从而进一步 的提高了我们的组织观念。

生产实习是教学与生产相结合的重要实践性环节。在生产实习过程中,学校也以培养学生观察问题、解决问题和向生产实践学习的能力和方法为目标。培养我们的团队合作精神、牢固树立群体意识,及个人智慧只有在融入团体中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

热门阅读文章:

农村信用社实习目的

为什么要实习

2.猪场生产效率管理 篇二

效率 = 收益 / 投入

收益 = 收入 — 成本

影响猪场效益的因素很多,如猪场的工艺选择,猪舍结构,母猪品种,人力资源的配置与利用,资金等。猪场可以通过技术或管理手段改善某些因素,从而增加收入或降低成本并最终增加收益,提高猪场效率。比较常用的方法一是通过母猪膘厚的控制来提高繁殖能力以增加产量,提高收入;二是类似于木桶原理,以最低一块木板为标准,降低其它木板的高度,即通过分析妊娠设施,产仔设施与育肥设施之间的配置是否合理,减少生产能力高出部分的设施,以更低的成本保证同样的产量进而提高效率。

1.通过技术手段提高生产能力,增加猪场收益

统计商品猪场的生产能力有2种方法:第一个方法是用于比较猪场间水平差异,将生产能力确定为猪场每年断奶仔猪数。这种方法,使存栏配种母猪数及其生产猪的效率成为影响生产能力的主要因素;第二个方法用于评定影响单个猪场生产量的因素,是以每批断奶仔猪数为基础确定生产能力,来比较批次间水平差异,具体指标有:母猪的非生产天数,断奶至配种间隔天数,配种分娩率,总产子数,产活仔猪数,断奶成活率,每个仔猪分摊母猪饲料量等。母猪的膘厚影响母猪繁殖能力,通过对母猪膘厚的调整可以较好的提高母猪繁殖能力。

2.通过管理手段降低成本,提高收益。

提高措施如下:

提高母猪单产 + 降低饲料费用 + 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提高母猪单产措施:1.降低母猪的非生产天数;

2.提高母猪配种受胎率;

3.提高仔猪出生重;

4.提高母猪泌乳力;

5.提高仔猪成活率;

6.提高仔猪断奶窝重。

降低饲料费用措施:1。提高饲料利用率;

2.降低饲料消耗;

3.多种经营综合利用;

4.青饲料的合理利用;

提高经营管理水平:1.技术管理提高;

2.经济管理提高。

3.猪场生产技术管理制度 篇三

组织机构:

一、生产技术管理部:由场长、副场长、生产技术主管、统计等组成;各生产区设畜牧主管和兽医主管。

二、生产计划、饲养管理技术操作规程、卫生防疫操作规程、兽药使用管理制度、产品质量、防疫程序等均由生产技术管理部统一制定和监督实施。

三、畜牧、兽医主管,依照生产技术管理部制定的各项制度和操作规程,根据场部的实际情况,具体组织落实。如有不适之处,必须报生产技术管理部批准改进后,方可实施。

四、在生产过程中发现生产环节中营养、环境控制能力等出现异常,本场不能解决的报告上级公司技术部,技术部召开有关技术会议,组织人员帮助解决。如大的改造维修,由公司技术部确认,本场负责落实。

五、场内发生传染病,主管兽医必须立即报生产技术管理部,并依照《卫生防疫操作规程》进行处理。技术管理部接到报告后,立即做出反应,组织技术人员赶赴现场制定方案,必要时可外请专家解决,并通知公司其它场采取紧急防疫措施。如隐瞒不报、迟报而造成损失对其进行严肃处理。

六、技术管理部定期对猪只健康、免疫情况进行监测,根据监测抗体情况调整免疫程序。

七、所有营养标准、饲料配方根据品种差异由本场技术管理部制定,饲料厂不准随意变动。

八、所有来场推销试验厂商,由公司负责接待,试验方案由公司技术部制定;试验结果经技术部讨论分析确定后进行推广,本场不准随意进行试验。

九、本场如果进行技术研发,可由场内有关技术人员写出研发报告,经技术管理部研究报公司技术部批准后方可进行,负责试验的生产区主管将试验阶段进展定期向技术管理部汇报,试验结束经技术管理部验收报公司。如对生产做出突出贡献,本场技术管理部向公司申请奖励。

十、建立完整的记录系统

本场生产报表、防疫、治疗、用药记录本,由技术管理部统一制定,各生产环节必须及时准确填报。生产报表依照《生产数据管理制度》要求汇报。兽医卫生消毒防疫暂行规定 猪场实行全封闭管理、严禁工作人员随意外出。本场人员进入生产区要洗澡,换衣专用的内外工作服及鞋袜后通过消毒通道进入猪场工作。对新录用人员、回乡探亲后重新上班人员,必须详细询问当地疫情,并经严格消毒后方可进入生产区。

原则上谢绝参观,外来人员必须先在猪场外净化3日以上,能后经洗浴消毒方可进入猪场,进入生产区必须更换衣、帽鞋进行消毒。

内部饲料供应车通过消毒池进入场内,车体每隔一段时间全面消毒。送料车做到定车定场送料,送料车驾驶员一般情况下不要下车跑动。

购猪车辆必须经过严格冲洗、消毒,停留30分钟以后方可靠近出猪台。后备母猪隔离饲养一个月,经检疫,淋浴消毒后才可以混入生产群。

猪群采用“全进全出”饲料 管理制度,猪车出后,空置舍栏舍先冲干净然后进行喷雾消毒和熏蒸消毒。

全场实行定期大消毒结合局部消毒以防止病原微生物的滋生。猪群按免疫程序进行免疫接种,每年两次采血样检查免疫保护情况。兽医医治人员严格按规范进行操作。卫生防疫职责

一、兽医卫生防疫实行场长负责制,兽医主管责任制。

组织拟定本场各环节、各阶段的兽医卫生防疫工作,规划本场各阶段的防疫卫生岗位责任制;

依照兽医卫生法律法规要求淘汰无饲养价值、怀疑有传染病的病猪,并进行无害化处理;

组织实施全场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防治;

对场内职工及其家属,进行猪场兽医防疫卫生规程的宣传教育; 监督场内各项卫生防疫制度的实施; 负责向公司技术部报告工作。

二、各生产区配设兽医主管

根据本场的实际情况,按照公司制定的卫生防疫制度要求,拟定全场的防疫、消毒、检疫、驱虫工作计划,并参与组织实施。定期向场长汇报。

配合畜牧主管加强猪群的饲养管理、生产性能及生理健康监测;定期检查饲料加工,包装贮运是否符合卫生要求; 开展传染病免疫监测工作;

定期检查猪舍用具、饲养舍、粪尿处理、猪场环境卫生和消毒情况; 负责猪病诊治、淘汰、死猪及无害化处理;

推广兽医科研新成果和新经验,落实公司分配和本场制定的科研项目试验工作;

监督各阶段疫苗、治疗药物的使用情况及记录的填报;

建立疫苗,领用保管、免疫注射、消毒、检疫、抗体监测、疫病治疗、解剖、淘汰等有关档案;

负责培训各阶段防疫员及监督其防疫工作的落实情况;

如出现防疫事故,负责向本场生产技术管理部和公司技术部解释。

三、各阶段兽医、防疫员职责

负责向场长、主管兽医汇报工作。

同饲养员共同搞好猪舍内外的环境卫生; 依照猪只免疫程序做好防疫注射; 认真填写防疫、治疗登记薄;

及时掌握所管辖棚舍猪只的健康情况,对一般疾病自行处理,如发现传染病及时向主管兽医汇报(以文字形式)以便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猪只免疫程序

一、强制免疫

1、猪瘟(1)、后备猪:引种后一周注射3头份/头。(2)、生产公猪:每年4月和10月各免疫一次,3头份/头。(3)、生产母猪:在产后20-25天,注射3头份/头。(4)、仔猪:20-25日龄首免猪瘟苗2头份/头;65-70日龄二免三联苗2头份/头。

2、口蹄疫(1)、后备猪:引种后20内天做完,1头份/头。(2)、生产公猪:每年4月和10月各免疫一次,1头份/头。(3)、生产母猪:配种前注射一次,1头份/头。(4)、仔猪:90-95日龄免疫一次,1头份/头。

二、计划免疫

1、蓝耳病(1)、后备猪:引种后30内天做完,灭活苗1头份/头。(2)、生产公猪:每年4月和10月各免疫一次,灭活苗1头份/头。(3)、生产母猪:配种后1各月和分娩前1个月各注射一次,灭活苗1头份/头。(4)、仔猪:15日龄免疫一次,1头份/头。

2、伪狂犬病(灭活苗)(1)、后备猪:引种后40天内做完,1头份/头。(2)、生产公猪:每年4月和10月各免疫一次,1头份/头。(3)、生产母猪:分娩前3周注射一次,1头份/头。

3、细小病毒病(1)、后备猪:引种后50天内做完,1头份/头。(2)、生产公猪:每年一次,2头份/头。

4、日本乙型脑炎(1)、后备猪:每年3月免疫两次,间隔15天,1头份/头。(2)、生产公猪:每年3月底前免疫一次,1头份/头。

5、链球菌病

生产母猪:分娩前35-40天注射一次,1头份/头。

6、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

种猪:每年11月初免疫一次,1头份/头。

三、建议免疫

仔猪大肠杆菌病(黄、白痢)

1-2胎内的母猪分娩前15-21天免疫一次,2头份/头。

四、寄生虫病(1)、后备猪:配种前10天完成,灭虫丁3-4毫升/头。(2)、生产种猪:每年二次,连续使用口服驱虫剂10天。(3)、仔猪:转入育肥舍后10天,连续使用口服驱虫剂10天。(4)、育肥猪:120日龄连续使用口服驱虫剂10天。备注:在疫苗注射后10天内不得使用抗生素。猪场卫生防疫操作规程

养猪场以密集式集约化、工厂化饲养以后,猪只的健康状况是饲养成功的关键,要使猪只增重良好,缩短上市日龄,减少医疗费用和增加经济效益,均有赖于疾病控制的严格执行。

疾病控制工作中,预防胜于治病,从日常工作中的点点滴滴做起,使猪只不发病,生长快,具体包括防疫、清洁、免疫、驱虫、疾病诊断以及治疗,这是防止病原进入猪体内的防线。

预防工作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 预防外界病原侵入场内 猪场的卫生消毒 猪只的免疫

疾病的检疫、隔离和尸体的处理 疾病的监测及诊断 猪只的驱虫 治疗及预防

一、预防外界病原侵入猪场内 生产区、猪舍内禁止非工作人员、车辆等进入猪场,工作人员也必须执行更衣、换鞋、洗手等步骤方可进入生产区内。定期捕杀其他动物(如狗、猫、鼠等)。

工作人员不得兼任其他牧场之饲养、治疗及屠肉贩卖工作。

装运饲料、猪只的车辆均需经严格消毒方可进入场区,司机禁止进入猪舍。猪舍防护设施需经常检查、维修。

检查饲料有无发霉、变质,有无受到病原污染。注意周边地区的疫情。

二、猪场的卫生、消毒

(一)猪场卫生消毒

1、猪舍必须定期进行彻底清洗(包括灰尘、粪便及残留物,料槽中的剩余饲料)。

2、排水沟应保持畅通、粪尿做固液分离、固体经发酵做成堆肥,液体部分通过本场污水处理系统进行好氧或厌氧发酵处理,减少空气污染、水污染,减少蚊蝇孳生和减少疾病的传播。

3、舍外栽种花木,及时护理,及时补栽,做到美化环境。

4、猪场内道路及其他裸露部分应定期消毒。

(二)日常消毒

猪场出入口和猪舍出入口设有消毒池,池内消毒液3日更换一次,水深10-15公分,人员经过必须踏入水中15秒以上,进场车辆必须经消毒池方可通过。猪舍空栏时用自来水清洗干净,然后用消毒水喷洒消毒,待干后进猪。每天保持猪舍卫生,先将粪便用粪车清出,再冲洗干净,定期消毒。

注射用针头,针管在每日使用后以清水洗净,再用煮沸消毒后方可使用,治疗或防疫注射每头猪换一回针头。猪体有伤口时,(如剪耳号、脐带、断尾、去势、咬伤等)应及时处理,做好止血消毒工作。

死猪等须经无害化处理,严禁随意乱扔。

一线工作人员的手,在开展工作前要用肥皂水洗净后,用消毒水浸泡20秒。所有进入场内或生产区的工作人员,必须更衣、换鞋、消毒。

三、猪只的免疫

猪只免疫是预防疾病的有效方法之一,疫苗分两大类,即死苗与活苗,近年来有许多生物制剂基因工程疫苗。使用疫苗时需注意下列原则: 安全性与效力性必须两者兼备。

经济性:本场某种疾病发病率高才考虑使用。

各地区各场的同一种传染病可能由不同的血清型别引起必须仔细辨别。

免疫必须有完整的计划,考虑母原抗体,猪只的发病年龄、季节、免疫间隔时间等因素拟定出完整的免疫程序才可奏效。

疫苗无治疗作用,必须提前完成免疫工作,且须持之以恒,不可断断续续。

四、疾病的检疫、隔离和尸体处理

引进种猪必须从无可疑传染病的种猪场引进。

引进的种猪必需经2-3个月隔离检疫,密切观察,进行驱虫和免疫工作。本场内原有猪只发生传染病时应划定疫区,限制猪群移动,加强消毒,限制工作人员进出,防止疾病扩散,再选择疫苗、血清、药物,以减少损失。

发病猪只在隔离、治疗效果不佳转为慢性后,应立即捕杀,以防继续扩散。死猪或捕杀猪只应迅速焚毁或深埋。

五、疾病的监测及诊断

1、抗体监测

随时监测猪只抗体情况: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猪只,采取其血样送国家认可的畜牧兽医部门进行抗体检测。给猪只的免疫接种和免疫程序的制定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2、疾病诊断

养猪业不可避免疾病的发生,疾病的处理应先从诊断做起,各种疾病的病原不同,处理的方法亦不同,使用的药物种类亦不同。

(1)临床症状观察:例如根据下痢的颜色、气味、水样下痢或点液状、发生的年龄等,咳嗽时是干咳或有痰,有无发热现象,是否流鼻血等。这是最简略、误差也较大的一种方法。

(2)治疗诊断:现场兽医人员最爱使用本方法,根据临床症状观察加以判断后使用药物治疗,如果有效证明自己的假设正确,否则更换另一类药物治疗。(3)尸体解剖:这是更进一步的方法,有经验的病理专业人员可以由内脏的病理变化诊断出大部分的疾病,但是在病变不明显或混合感染时仍须采集各种样品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细菌分离、鉴定等实验室检查。

(4)组织病理学检查:将产生病变区域的组织切成半公分厚的薄片浸入10%福尔马林液中,组织与福尔马林液的体积为1:10,浸泡24小时后送至试验室做成病理切片,根据特定病理变化加以诊断。

(5)细菌分离与鉴定:由不同培养基培养出细菌,加以鉴定。注意:经过药物治疗后往往无法分离出病原菌。

(6)萤光抗体检查:有条件是可以开展,这是一种十分快速简便的方法。

六、猪只的驱虫

寄生虫感染一般不引起急性传染病,但可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猪只饲养在水泥地上,内寄生虫疾病很少,目前以蛔虫及鞭虫为主,控制内寄生虫必须从卫生管理及用药两方面同时着手,且考虑寄生虫种类、感染程度及生活史因素:

(一)空栏时用消毒药清洗,猪舍地面破损时立即修平,保持水沟畅通,以清除猪场内残存虫卵。

(二)怀孕90天时完成驱虫,转入分娩舍前清洗消毒。公猪每半年驱虫一次。

(三)保育转育肥时(约25公斤)驱虫一次。

(四)肝脏上出现白斑的比率达30%以上时应全场驱虫。

(五)要彻底根绝内寄生虫必须全场猪只定期驱虫。

(六)外寄生虫以疥螨为主,控制方法:母猪在转入分娩舍前彻底清洗、治疗,肉猪及怀孕母猪3个月治疗一次。

七、治疗及预防

各种疾病的病因不同所以各有不同的处理方法。

(一)病毒性疾病:包括猪瘟、猪伪狂犬、口蹄疫、猪水疱病、猪细小病毒感染、猪痘、猪传染性胃肠炎、日本乙型脑炎、轮状病毒、流行性感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圆环病毒Ⅱ型。

处理原则:

1、病毒性疾病无法用抗生素等药物治疗,但是可根据并发症的种类使用化学疗法以减少因细菌感染而造成的损失。

2、利用疫苗免疫来预防,并辅以消毒、隔离、支持疗法(下痢时)及捕杀等综合方法来处理。

(二)细菌性疾病:包括大肠杆菌、嗜血杆菌、巴氏杆菌、沙门氏杆菌、丹毒、链球菌等,这些疾病可用化学疗法来治疗或预防,也可用疫苗来预防,由于多年大量使用各种抗生素导致各种细菌的抗药性大为增高,所以给治疗带来很多麻烦。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用药,必要时做药敏试验。

(三)原虫类疾病:弓形体、球虫等使用磺胺药治疗。

(四)寄生虫疾病:蛔虫、鞭虫、疥螨等可用有机磷、抗生素及其他类驱虫药。

(五)附红细胞体:以四环素族及有机砷制剂、洛克沙砷、阿散酸、914血虫净(灭)、贝尼尔进行防治。

(六)混合感染:如猪瘟与沙门氏杆菌,伪狂犬病与细菌性肺部感染,兰耳病与沙门氏杆菌、败血病等,这些疾病必须先做出正确诊断,哪些是原发病,哪些为继发病,抓住主要矛盾酌情防治。附录:各阶段猪只卫生管理

各阶段必须达到全进全出,整个猪舍彻底(不留死菌)清洗消毒后,空栏7天方可转入猪只。

一、引种及更新猪只

(一)控制母猪胎龄分布,8胎以上母猪及时更新。

(二)避免大量集中更新母猪,以免诱发早发性大肠杆菌症或其它疾病。

(三)引进活体猪时,应选自疾病少的场,来源愈少愈好。

(四)引进猪只后须执行2-3个月隔离检疫,进行驱虫及免疫工作。

(五)新母猪进场后先与其他老母猪混养一段时间,培养其免疫力。

二、配种及怀孕母猪

(一)在选做种猪而尚未配种前先进行猪瘟、伪狂犬及细小病毒的免疫。

(二)怀孕90天时将体内及体外之寄生虫驱除。

(三)配种后应关入单栏,避免群饲打架,造成流产。

(四)舍内保持干净凉爽,避免日光长时间照射造成猪体胚胎死亡。

(五)猪只不食、体温升高时应立即隔离、治疗。

(六)母猪进入分娩舍前须彻底清洗及消毒。

三、分娩期母猪的卫生管理

分娩前两日饲料应减少,多供清洁饮水或青饲料。

分娩前,分娩栏架及母猪乳房及阴户部位要洗净及消毒。

分娩后第2至4天仅需喂2—3.5公斤饲料,第5天以后加至4公斤。分娩当天可不给予饲料。

产后如发生乳房炎、子宫炎必须立刻以抗生素治疗以避免缺乳。产后确认仔猪和胎衣是否全部产出,必要时以药物及人工助产。

(七)母猪的饲料量必须根据哺乳仔猪头数及母猪肥瘦程度而定,特别是新母猪(第一胎)必须有足够饲料量,(八)可在分娩后3—4周之间执行猪瘟增强免疫。

(九)母猪在断奶后以群饲刺激发情,此时可稍增加饲料量以增加排卵数。

(十)仔猪死亡(产后数天内)太多或产仔少的母猪不可并窝应提早断奶,以免造成繁殖障碍。

四、哺乳仔猪的卫生管理

(一)仔猪保温、防寒、防风极为重要,目的是减少死亡率。

(二)分娩栏在空出时必须彻底清洗、消毒。

(三)仔猪出生后剪去犬齿、断脐并以碘酒消毒脐带。

(四)初生仔猪务必使其吃到初乳,获得保护能力。

(五)出生2-3天内根据仔猪头数,及仔猪体型进行寄养工作。

(六)5-7天时进行教槽工作,每次少量,一日3-5次。

(七)公仔猪1—2周内去势,将阴囊洗净消毒后施行手术。

(八)仔猪出生1—3天内注射铁剂100mg以避免贫血发生。

(九)仔猪下痢时可给予乳酸菌或口服药物加以控制。

(十)早发性大肠杆菌症或传染性胃肠炎发生时,可采用发病仔猪的肠管 搅碎喂给怀孕母猪(怀孕100日龄以下)以使仔猪得到免疫力。

(十一)断奶时较弱小的仔猪需集中饲养,饲料中添加微生态制品以加速生长(如促康生、益生素等)。

(十二)3周时进行猪瘟免疫,如有猪瘟威胁可做超前免疫(超前免疫必须出生后2小时后吃初乳)。

五、保育猪的卫生管理

转入保育舍时,实行公母分开,再根据大小相等者配为同栏。进猪后每周消毒1—2次(清洗干净后)。

发病猪予以隔离治疗、特别照顾,连续治疗3—4天无明显效果者即 刻予以淘汰扑杀。

天气寒冷时避免冲洗猪舍和猪只。

此阶段猪只必须注意沙门氏杆菌引发的肠炎,以及链球菌引起的多发浆膜炎、脑膜炎。

沙氏杆菌可用药物添加于饲料中加以控制。链球菌可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9.猪只移出时空栏必须彻底清洗。

10.根据需要进行副猪嗜血杆菌病、伪狂犬病的免疫工作。

六、肉猪前后期卫生管理

移入猪只,实行公母分开,根据大小相同者配为同栏。每周消毒1—2次。

夏季注意通风及冲凉以促进生长,天冷时必须注意防寒以防止肺炎。此阶段猪只肺炎较多,可利用药物添加或疫苗来控制疫情。

七、种公猪的卫生管理

(一)种公猪须个别饲养,栏墙加高防止跳出,注意通风凉爽,加强运动。

(二)公猪舍地面须平整以维护蹄部健康。

(三)配合母猪的驱虫及免疫,定期对公猪驱虫及免疫。

(四)精液须定期检查,配种频度、记录要确实。

(五)搬运公猪时要小心,以免碰伤睾丸。

(六)自然配种必须体型相近,体型过大者可以人工授精方式加以利用。猪只饲养管理操作规程 第一部分

(一)种公猪的饲养管理

1、由外场引进的种公猪必须单独隔离饲养,观察30天,确认健康的方可入场合群,在观察期间饲养员必须详细观察,发现异常,立即报告兽医。

2、给料要定时、定量,防止过肥或过瘦,保持八成膘,每日喂三次,每天喂料(种公猪专用料)2.5—3公斤。

3、为了使公猪延长使用年限,保持性欲旺盛,每天必须运动一公里以上,保持身体清洁,减少疾病,增强新陈代谢,促进血液循环,猪体每天必须刷拭一次。

4、及时清扫粪便,保持舍内卫生,每天清扫三次,达到冬暖夏凉。

5、掌握每头公猪的健康情况,做到有病早发现,及时报告兽医,并通知配种员停止使用。

6、协助配种员搞好配种工作。

(二)配种员的操作规程

1、从事配种工作的人员要勤奋、细心,并且要不断钻研技术,把工作做好。

2、要熟悉每头种公猪和每一头生产母猪的生产情况,做到心中有数,生产出更多、更好的仔猪,要建立种公猪和种母猪的系谱,随时记录发情、配种、妊娠和产仔情况,不准遗漏。

3、根据我场母猪的群体结构和不同的生育阶段、制定全年配种计划,做到均衡配种,均衡产仔。

4、青年公猪达到使用年龄,配种员要及时调教,保证适时参加配种生产。

5、及时掌握待配及后备母猪的发情数量,按计划完成配种头数,每天早晚分别做试情和发情鉴定工作,做到适时配种,提高受胎率,每个情期必须配种2—3次,准确掌握配种时机,在按压母猪后背不动,第一次间隔24小时,第二次12-14小时,第三次9小时,并根据母猪的胎次、年龄、体质等情况适宜掌握配种时间。配种时配种人员必须在现场助配,不准擅离职守。

6、合理使用公猪,及时掌握每头公猪的性欲情况,性欲减退的要经主管兽医鉴定,及时淘汰。母猪三个情期不怀孕者,及时汇报淘汰。

7、做好卫生消毒工作、工作服、胶鞋、手套及耳号钳要及时清洗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三)种公猪饲喂标准

种公猪喂专用饲料,每头每天需给料2—2.5公斤,夏天少一点,冬天多一点,不要过肥,也不要过瘦,保证中上等膘情,根据使用频率适当增减。第二部分

(一)母猪饲养管理操作规程

1、母猪的饲养管理包括后备母猪、断奶后的空怀母猪和妊娠母猪,必须根据不同阶段区别对待,精心喂养。(卡片随猪走)。

2、喂发情圈的饲养员要特别注意:

(1)新下床的母猪要强弱分栏,防止以强欺弱,以大欺小,并群猪必须现场监护,防止咬伤,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2)及时发现发情母猪并配合配种员做好配种工作。

(3)因发情舍猪只流动量大,要求饲养员认真负责,精心管理,做好各项记录,清楚掌握空怀母猪的流动情况,对配种三次以上的及时汇报,并做好记录,发现耳号丢失及时补上。

(4)下床空怀母猪,怀孕后期喂饱。尽快复膘。

3、后备母猪开始发情期,妊娠母猪怀孕前期(配种以后至怀孕84天)喂怀孕前期料,并限饲,每天每头喂2—2.5公斤,分三次给料。母猪怀孕84天以后至转入产房,开始增加饲喂量,每天喂5公斤以上,要求喂妊娠母猪的饲养员必须清楚掌握怀孕天数,认真按上述饲喂方法给料。

4、新转入的母猪因混群相互咬逗,饲养员必须监护,防止造成撕伤和肢体损伤。

5、妊娠舍饲养员要做好猪群的流动记录,并填写卡片,及时发现返情母猪,并报告配种员及时复配。

6、保持圈舍的清洁卫生,每天清扫两次,每周消毒一次,掌握猪只的健康状况,发现病情及时向兽医汇报,做到冬暖夏凉,特别是夏季注意防暑降温,及时维修各种设施。

(二)空怀母猪饲喂标准

空怀母猪就是产后下床的母猪,饲喂哺乳期母猪料。

方法:每天喂三次,平均3 公斤以上,饲养员喂猪时一定要看护好,达到膘情一致,肥的少喂,瘦的多喂,保证八成膘。

(三)怀孕母猪给料标准

怀孕母猪至上床喂怀孕母猪料,代号为SB—54。

(1)饲喂方法:怀孕开始至80天,每天每头喂料2—2.5公斤,采取饲喂的方法,每天分三次给料,保证母猪八成膘,不要过肥,也不要太瘦,需饲养员细心管理。(2)怀孕80天以后至上床,尽量喂饱,一般3公斤以上,保证猪只的肥瘦一致。怀孕母猪前、中、后期饲喂量应采取高、低、高方式,根据膘情,合理调整。取料尽量做到喂多少取多少,当日喂完。第三部分

(一)产房饲养管理操作规程

1、妊娠母猪预产前一周进入产仔舍,舍内墙壁、产仔栏、用具必须提前清扫干净和消毒,并做好接猪准备,保证一切设施正常。

2、妊娠母猪上床后,认真核对母猪耳号及预产日期,观察并记录母猪的进食和健康状况。有病及时治疗,并做好治疗记录。连续三天消毒液喷洒母猪全身进行消毒。喂给哺乳期料。

3、母猪临产前要用1‰的高锰酸钾溶液擦洗阴门及乳房,同时挤净乳头内的残留分泌物。

4、产仔舍饲养员,必须24小时轮流值班,母猪分娩时工作人员要在一旁监护,仔猪生下后,首先用消毒后的毛巾擦净口鼻粘液,然后将身体擦干,仔猪脐带必须人工剪断,留5公分长,用碘酒消毒。

5、如出现难产必须人工助产,如出现假死,立即做人工呼吸,倒提仔猪、拍打胸壁、直至恢复呼吸。

6、仔猪出生后,应及时吃初乳,固定好乳头,“弱小猪在前,强大猪在后。”

7、产仔完毕,开始给母猪饮麸皮水,(麸皮250克,食盐25克,温水1000毫升)第三天开始喂哺乳料。

8、产仔舍保持通风干燥,清洁卫生,每日清扫两遍,隔日消毒一次,产床粪便必须随时清扫,产仔舍室内温度常年保持20—30℃,仔猪局部温度28—32℃。空气新鲜。

9、母猪产后28—30日龄断奶,仔猪35—42日龄下床,体重必须7公斤以上为合格,体重达不到标准的不准断奶转群。母猪断奶前三日开始减料,每日递减0.5公斤,防涨奶发生乳房炎。

10、母猪及仔猪全部转出后,要及时将产房清理干净,维护好设备,准备下一次接猪。做到全进全出。

11、场部规定指标,每窝断奶成活仔猪9头,个体重8公斤以上,如产仔达不到规定头数,成活率必须达到95%以上。

12、严格执行防疫制度,非本栋舍工作人员不经消毒,饲养员有权制止入内,否则造成损失由饲养员负责。

(二)产房技术操作规程

1、仔猪产下后及时剪齿。

仔猪2—3日龄补铁,颈部肌肉注射1ml(150mg)。仔猪7日龄开始叫槽补料。14日龄公猪去势。

(三)产房的饲喂标准

1、怀孕母猪转入产房喂哺乳期料。饲喂方法:

上床后,尽量让母猪吃饱,检查母猪乳房情况,观察采食状态,调整饲料喂给量,一般喂给3公斤以上,保证每头吃饱为产仔做好营养准备。产前1天减料,当天停料。

(2)一般产后1—2天少喂一点,因为母猪机体还没有恢复,如吃的太饱,引起消化不良,而以后吃食少造成乳汁减少。

(3)产后3天增加给料数量,一般喂给5公斤以上,尽量让猪多吃,保证乳汁充足。

(4)断奶前3天也就是产后25天开始减料,根据肥瘦一般每天减少0.5—1公斤为宜。以便让仔猪少吃奶,多吃饲料、减少断奶后拉稀,及母猪断奶后乳房胀而发生乳腺炎。

2、仔猪的给料方法:7日龄—断奶开始饲喂叫槽乳猪料。

方法:仔猪出生后7天开始补料(叫槽)撒给少许乳猪料让其自由采食,随着日龄增加而逐渐增加给料的数量和次数,少喂勤添,尤其是夏天一定保证小猪料槽干净,及时清理,防止发霉变质,并及时观察仔猪的生长情况,特别是断奶前后,尽量减少仔猪因断奶引起的拉稀。

母猪料必须喂多少准备多少,剩余饲料内部调配,不得饲喂存放的剩料。第四部分

(一)仔猪保育舍饲养管理技术规程

1、仔猪转入保育舍以前必须将空栏清洗干净,并消毒。做到全进全出。

2、为有效的防止仔猪咬斗,仔猪上床后及时在体表喷洒“来苏水”消毒液,使气味一样,减轻咬斗。新转入仔猪一周内饲养员要加强监护,防止咬斗并观察健康情况及时报告兽医,如因失职造成咬死者,饲养员负责赔偿。

3、断奶仔猪初进仔猪保育舍独立生活,因应激容易造成损失,饲养员要细心照料,观察其进食情况,做到少喂勤添,防止发霉变质。

4、保育舍每日清扫两次,网上不准留有粪便,每周消毒2次,保持干燥通风,清洁卫生。

5、室内温度,冬季20℃,夏季30℃以下。

6、防疫员必须按防疫制度操作,到60日龄时,接种猪瘟2头份,猪肺疫2头份,猪丹毒2头份,并随时掌握猪只的健康状况,有病早发现、早治疗。发现疫情及时汇报场部,并做好各项记录。

(二)育成仔猪的饲喂标准

1、仔猪由产房转入育成后(35日龄)再喂7天乳猪料(1号料)然后添加仔猪料,至转育肥。换料时一定注意逐渐换完,不要突然全部换完,以防仔猪拉稀。

2、采取少喂多添的方法,吃饱不剩料为原则。一般喂5—6次/天,逐渐改为自由采食,但料槽内的料必须当日吃完,不准隔夜,特别是夏天以防变质,使猪能吃上新鲜饲料。第五部分

(一)育肥猪饲喂管理技术操作规程

1、猪只转入前,将空舍清扫干净,并进行严格消毒,方可进猪。做到全进全出。

2、为了防止咬伤,猪只进入后,立即喷洒来苏水消毒液,使栋舍内气味相同,减少应激。

3、进猪后,应立即按性别、大小、强弱分栏,便于饲养管理,以免造成大欺小、强欺弱至病的损失。

4、猪只转入一周内,因转群应激,环境变化,大部分猪采食量减少,肌体抵抗力下降,容易发生疫病。饲养员必须精心管理,仔细观察其采食情况,发现异常,立即报告兽医人员及时处理。

5、注意天气变化,保持栋内温度干燥通风、清洁卫生,每日清扫一次,在正常情况下,每周消毒一次。

6、猪只必须按阶段饲养,刚进的仔猪日喂4次,用料为(2号料)仔猪料,饲养至90日龄或长到30kg后,在一周内改喂中猪料,生长到60kg后,改为大猪料。严格掌握换料方法,做到少给勤添,节约用料,合理用料,科学用料。如实填报各项数据。

7、兽医防疫员要与饲养员配合好、随进掌握猪群的健康状况,做到对病情早发现早治疗。发现疫情及时上报并做好记录,掌握各项管理技术。

(二)育肥猪的给料标准

育肥猪采取定时定量的方法给料,即育肥前期、中期和后期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营养标准。

1、育肥前期,也就是育成转来15天以内,喂(2号料)小猪料,转入7日内每天喂5—6次,少喂勤添,减少拉稀,一定要吃饱、总量要够,以保证生长需要。

2、育肥中期,也就是转来15天至75天共计喂60天,逐渐改为每天3次,喂中猪料,代号3号料,此阶段是猪只增重最快的阶段也是效益最好的阶段,所以一定要喂饱,及时增加给料数量。

3、育肥后期,也就是最后阶段,由转入75天—105天共喂30天,后期料代号4号料。

注意:每个阶段换料一定注意逐渐换完,当日喂多少取多少,不准剩料。配种怀孕车间饲养操作规程

每周工作内容(公共事务部分)

1、星期一:(1)汇总配种记录并和管理人员分析上周母猪配种情况。(2)为产前4周的母猪驱除体内外寄生虫。(3)上报上周配种怀孕的生产周报表。

2、星期二:(1)检查妊娠母猪将未受胎母猪和断奶2周后的还未发情的母猪集中起来准备催情。(2)、统计需要淘汰的公母猪并上报场长复查。(3)每周1次的常规消毒。

3、星期三:协助兽医给产前3—5周的母猪注射大肠杆菌五价苗、伪狂犬疫苗和兰耳病疫苗等。

4、星期四:(1)将后备母猪转入配种怀孕栏。(2)将分娩舍的断奶母猪转入配种怀孕栏。

5、星期五:(1)将产前1周的母猪经冲洗消毒转入分娩舍。(2)制定下周的配种计划,并上报下周饲料计划。

6、星期

六、星期天机动安排,总结一周工作,组织学习或调休。每日工作程序(公共事务部分)

1、领料:根据存栏猪的数量领取相应的饲料。

2、喂料

(1)饲喂方式:干粉料或拌湿料饲喂。(2)饲喂量(最好用定量容器喂料)

断奶母猪配种前每天喂给哺乳母猪料:3.5—4千克直至配种。妊娠前期(配种—妊娠42天),夏季每天每头饲喂妊娠母猪料2—2.2千克;冬季每天每头饲喂妊娠母猪料2.2—2.4千克。妊娠中期(43—83天),夏季每天每头饲喂妊娠母猪料2.2—2.4千克;冬季每天每头饲喂妊娠母猪料2.3—2.5千克。妊娠后期(84—107天),夏季每天每头饲喂妊娠母猪料2.7—3.0千克;冬季每天每头饲喂妊娠母猪料3.0—3.5千克。

日龄达220天以上,体重105千克以上的后备母猪,每天每头饲喂妊娠母猪料2.7—3.0千克。

公猪:公猪料2.8—3.5千克。

3、清扫过道、检查猪群

(1)清扫过道:每次喂料后及时清扫过道,将散落在过道的饲料集中起来喂给膘情较差的母猪。

(2)检查猪群:清扫过道的同时观察母猪的吃料情况,如有卧地不吃的母猪做好标记上报兽医治疗。

(3)认真做好每天的公共事务,包括卸饲料、打扫舍内外过道、消毒、转群等工作。

配种员操作规程

1、每日工作程序:

(1)检查母猪发情、返情及流产: 检查母猪发情

检查顺序:断奶母猪、后备母猪和棘手母猪。

检查方法:处检用试情公猪和断奶母猪、后备母猪和棘手母猪面对面接触,出现站立不动,两耳竖立,眼神发呆的母猪做好标记,对做好标记的母猪再进行复检,用手按压其腰臀部时母猪呆立不动,阴户红肿并有粘液即判断为发情。检查母猪返情

检查顺序:配种后18—22天、40—44天、61—64天的母猪。检查方法:与检查母猪发情,正确使用妊娠诊断仪。

坚持母猪流产:注意母猪的阴户,尾根是否流血和不正常的脓性分泌物;栏舍内是否有胎衣等排泄物。(2)配种

根据母猪的品种、体型进行人工授精或选择以之相应的公猪进行自然交配。配种开始前要用消毒毛巾擦拭母猪外阴和公猪包皮。辅助配种:(1)人工授精要正确使用输精器,插入的方位和深度要结合个体而异。(2)自然交配时,待公猪爬跨稳定后,引导公猪阴茎插入,用膝部顶住公猪的后肢直到公猪阴茎停止抽动开始射精。

配种结束后填写配种记录卡和公猪使用记录卡,挂好配种记录卡,将公猪赶回栏舍。(3)记录

填写转入配种怀孕舍断奶母猪的断奶日期并挂好。

将当天的配种情况写到配种记录表,内容包括母猪号、品种、胎次、与配公猪品种及耳号和预产期。记录当天的返情、流产、流脓、空胎等繁殖异常情况并在配种记录表上详细说明。

2、调整猪群

将断奶2周还没有发情和配种后没有怀孕的母猪集中起来加强饲养管理以便催情。

将配种母猪在3天以内从配种栏转到怀孕栏保胎,必须按预产批示日期顺序排放。

将对妊娠12周的母猪增补后期料,以便进行优饲。

3、调教后备公猪

后备公猪初配年龄和体重:公猪初配年龄一般为8—10月龄、体重120千克以上。后备公猪的调教:后备公猪在首次配种前,可让其观摩成年公猪配种,后再安排个体大小相近,性情温存,发情明显的母猪与之交配;如交配不成功,可更换母猪与之交配,不能态度粗暴和殴打公猪。

4、合理使用公猪:公猪每天的配种次数要根据年龄而定,一般8—10月龄每周可用2次即每隔3天用1次;11—12月龄每周可用3次即每隔2天用1次(最大限度每周5次);12—18月龄每天可用2次每周不超过8次;18月龄以上每天可用2次但每3天必须休息1天。

5、驱赶公猪:后备公猪在配种前1个月开始驱赶,每天运动20分钟;成年公猪轮流驱赶运动20—30分钟。炎热季节在凉爽时候进行,寒冷季节在气温高的时候进行。

6、用于自然交配的公猪精液品质必须每20天检查一次,以便调整使用强度。清洁工作内容

在断奶母猪或后备母猪转入时,全天必须看守,防止打架至残。

清扫粪便的同时检查母猪健康状况,如异常情况做好标记上报兽医。协助配种员做好转群工作。

协助兽医做好预防注射和治疗工作。

清扫料槽,将剩在槽内的饲料分给其它的母猪吃。

防暑将温:当温度高于30℃时必须启动负压通风设备进行降温,每天运转时间视气温而定。

协助兽医做好每周二的常规消毒工作。分娩车间饲养操作规程

一、每周工作内容

1、星期一:(1)收集上周的产仔、断奶记录并和管理人员分析产仔及育成情况。(2)上报上周分娩舍的生产周报表。

2、星期二:(1)协助技术员给掉了耳牌的母猪补打耳牌。(2)协助技术人员给产后三周的母、仔猪注射猪瘟疫苗及其他疫苗。

3、星期三:(1)给星期四断奶的母猪填写断奶记录卡。(3)常规带猪空气喷雾消毒。

4、星期四:(1)断奶,母猪赶回配种怀孕舍、仔猪留栏饲养。(2)将上期留栏的断奶仔猪转入保育舍,一旦整舍断奶结束应做好全进全出的准备工作;(3)冲洗、消毒分娩舍后进行封闭。

5、星期五:(1)给本周转入的临产母猪按顺序上栏位并挂上分娩记录卡;(2)协助技术员给小公猪去势。

6、星期

六、星期天机动安排。

二、每日工作程序

1、领料:根据存栏母猪和仔猪的数量领取相应的母猪料和仔猪料。

2、喂母猪料

饲喂方式:干粉料或拌湿料饲喂。

饲喂餐数:三餐,早上、下午和晚上。饲喂量

产前一周:根据母猪体型大小、膘情、体况、胎次等情况饲喂,一般每天每头喂哺乳母猪料3.2—3.5千克。同时给予一定量的轻泻剂和人工盐等。分娩当天不喂料,产后第1天可用温盐水拌适量麦夫饲喂。

产后第2—7天,以第2天1千克为基数每天增加0.25—0.5千克到第7天日喂3—3.5千克;第8天后根据母猪的哺乳仔猪数投料。饲喂量以每头母猪维持需要2千克为基数再加所带仔猪数×0.25千克;所带仔猪在8头以下日喂料3千克。断奶当天停料。

如仔猪出现黄白痢,在治疗的同时可以减少母猪的饲喂量。

喂料时间:炎热季节:早上5:30;下午1:00;晚上9:00;其他季节:早上6:30;下午1:00;晚上8:00。

清扫过道:每次喂料后及时清扫过道,将散落在过道的饲料集中起来喂给膘情较差的母猪。

4、仔猪5—7天开始补料,少量勤添,每天补料5—6次;每次补料前必须清理仔猪料槽;将料槽中的脏仔猪料倒出喂母猪,并清洗料槽待干燥后重新补料;每次补料的同时检查仔猪状况,如仔猪出现下痢、呼吸紧张、精神差、嗜睡和不吃奶等现象做好标记,上报兽医。

5、保温、检查保温设备十分正常工作;仔猪适宜温度:1日龄35℃,2—4日龄33—35℃,5—7日龄28—30℃,8—14日龄24—28℃,15—21日龄24—26℃。22—35日龄20—24℃。

6、清扫栏内母猪粪便。

7、坚持母猪的状况:如采食情况、恶露的排出情况、呼吸情况、乳房是否红肿发热、是否便秘,若有异常,上报兽医进行治疗。

8、初生仔猪的处理:称初重、剪耳号、剪平犬齿、剪断尾巴,填写产仔哺乳记录卡。

9、调整和寄养前一天所产仔猪,按大小头数寄养。

10、固定乳头。

11、补铁补硒:仔猪出生后2—3天注射牲血素1ml。

12、清空母猪料槽,清扫仔猪保温箱,检查饮水器是否出水。

13、协助兽医治疗发病母猪、仔猪。

14、夏季检查排风机工作是否正常,如有不正常及时上报维修工检修;增温期间要正确使用好热风炉,做好空间温度的调节工作。

15、认真做好每天的公共事务,包括卸饲料、打扫舍内外过道、消毒、转群等工作。

三、其它日常事务

1、母猪转群:母猪在预产期前1周经过驱体内外寄生虫、清洗、消毒后转入分娩舍;挂好产仔哺乳记录卡。

2、接生

接生用具准备:准备好清洗消毒过的麻袋、毛巾、剪刀、剪牙钳、消毒液、碘酒等。

母猪产前消毒:用浸泡过消毒液的湿毛巾将母猪的乳房、臀部和外阴擦拭干净。

接生:当仔猪产出后用左手握住仔猪,用右手将连在母猪胎盘的脐带轻轻扯断,然后用消毒过的干毛巾擦掉仔猪鼻端、口腔内和身体上的粘液,再用碘酒消毒脐带断端。若断脐时流血过多,可用手指捏住断头,直到不出血为止。

假死仔猪的急救:有的仔猪产下后停止呼吸,但心脏仍在跳动,这样的仔猪为假死仔猪。急救方法是迅速除去口鼻粘液,将仔猪四肢朝上,一手托着肩部,另一手托着臀部,一屈一张反复进行,直到仔猪叫出声为止。

难产的处理:如果母猪羊水流出时间超过2小时并有长时间剧烈努责还没有产出仔猪或胎儿部分外露不能产出可能出现难产。应及时上报兽医,如兽医不在情况应进行人工助产。一般先进行手术助产将胎位不正或过大的仔猪掏出后大多数母猪都已经正常分娩,再按每50千克体重给母猪注射一支催产素进行催产。经过手术助产的母猪必须用抗生素灌注子宫,防止产后感染。进行手术助产前必须磨平指甲,手臂经严格消毒方可进行。

3、协助兽医、技术人员做好疫苗注射和可能要进行的饲养或药物实验等工作。仔猪去势:协助兽医做好小公猪的去势工作。

仔猪断奶:每周的星期四断奶,仔猪在3—4周龄、体重5—8千克时断奶,母猪赶回配种怀孕舍、本周断奶的仔猪留栏饲养1周,同时将本周断奶的体重小于5千克的仔猪集中起来留1—2头母猪再哺乳1周后断奶;上周留栏的断奶仔猪转入保育舍。

分娩舍的清洗与消毒:仔猪转出后,先用消毒药水将整单元猪舍的地面、墙和屋面全面喷洒;24小时后再用高压清洗机清洗每个栏舍;待栏舍干燥后用消毒药水喷洒并空栏一周。

分娩舍进猪前的清洗:在临产母猪转入前2天用清水清洗栏舍。保育车间饲养操作规程

一、每周工作内容

1、星期一:(1)上交上周生产周报表,汇总耗料、发病情况;(2)更换消毒池消毒液;(3)阉割分娩舍漏网过来的公猪。

2、星期二:(1)根据猪大小、性别和品种将保育舍的仔猪移到育成舍;(2)冲洗、消毒栏舍后封闭;(3)常规带猪消毒。

3、星期三:(1)协助兽医给55—66日龄的仔猪注射猪瘟疫苗;协助兽医给下周将转入育成舍的仔猪驱虫。

4、星期四:(1)将转入保育舍的断奶仔猪按大小、品种、公母分栏;(2)更换消毒池消毒液。

5、星期五:(1)将同期断奶的每个栏的弱小仔猪集中起来进行精心饲养。(2)协助兽医给65—70日龄的仔猪注射五号病及其它疫苗。(3)统计饲料。

6、星期

六、星期天机动安排。

二、每日工作程序

1、清扫料槽:将槽内的潮湿饲料或粪便清除掉。

2、领料:根据存栏猪的大小和数量领取相应饲料的种类和数量。

3、喂料

1)饲喂方式:颗粒料饲喂,55日龄后应过渡到干粉料饲喂。

2)饲喂量:断奶后1—3天每头仔猪每天喂150—200克乳猪料,断奶后4—7天如发现断奶仔猪有较多的拉稀则在此基础上减少20%。断奶8天在150—200克的基础上每天酌情增加以没有较多的拉稀为准,参照表1执行。每2天要清空料槽一次,以保持饲料新鲜。3)喂料时间:早上8点

4、调整保温箱温度:断奶仔猪生长最适宜的温度和湿度,见表2。

5、检查猪群,发现病猪做好标记:喂料后观察猪只吃料情况、精神状况、猪只的粪便及四肢,如有异常做好标记并上报兽医治疗。

6、清扫过道,铲粪,检查饮水,调整猪舍温度及通风。

1)清扫过道:每次喂料后打扫过道,将散落在过道的干净饲料集中起来以便饲喂。

2)铲粪:将漏缝板上和漏缝板下面的粪便及过道的粪便和粉尘铲入劳动车送到堆粪场。每次铲粪时检查饮水器是否出水,以便及时更换。

3)调整猪舍温度及通风:根据天气变化和温度高低决定开窗的数量。

7、协助兽医做好每周星期

三、星期五的预防注射,星期二的常规带猪消毒和日常的疾病治疗工作。

8、记录当天的饲料消耗、猪只转群和死亡等情况。

9、认真做好每天的公共事务,包括卸饲料、打扫舍内外过道、消毒、转群等工作。

三、其它日常事务

1、空栏的清洗及消毒:每次仔猪转群后,先用消毒药水将本单元猪舍的地面、墙和屋面全面喷洒;24小时后再用高压清洗机清洗每个栏舍;待栏舍干燥后用消毒药水喷雾消毒,空栏一周后再进猪。

2、转群

1)转群前的准备:提前二天用清水清洗栏舍的地面和墙体。2)星期二将保育5—6周的仔猪转到育成舍或肥猪舍。3)星期四将分娩舍的仔猪断奶转入保育舍。

4)饲养密度:根据不同体重而变化,5—11千克阶段每头仔猪占地面积为0.25;12—18千克阶段每头仔猪占地面积为0.27。同时留好几个空栏以便以后整群用。5)合理分群:按个体的大小、公母、品种分群;每栏仔猪不超过20头。6)仔猪的调教:仔猪转入后按几次饮水器,让仔猪知道饮水的地方。

3、调整猪群:调整转入保育舍3周的仔猪,将每栏较小的仔猪集中起来,以保持转群时的整齐度。

4、合理使用饲料:在断奶前期(补料到断奶后10天)用教槽料补饲,以后用仔猪料,每次变换饲料都必须有过渡期,即原来用的饲料每天减少,更换的饲料每天增加。

表1仔猪不同日龄的采食量 仔猪日龄(天)28-38 38-42 43-49 50-56 57-63 64-70 采食量(克)150-200 200-350 400-500 500-700 700-900 900-1200 饲养类型

乳猪前期料

乳猪后期料

仔猪料

表2仔猪所需最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仔猪日龄(天)28-35 36-42 43-49 50-56 57-63 64-70 71-77 78-84 温度℃ 22-25 20-22 湿度% 50-70 兽药使用管理制度

一、为了规范使用兽药、器械及生物药品的采购保管、使用,减少药物流失和浪费,特制定本制度。

二、保管员在新购药品、器械时,依据发票查清件数,根据产品保管要求分类存放。如有近期药品及时通知技术部,过期药品报财务注销。

三、建立用药申报制度

1、各生产区兽医主管到总药房取药,常规药品由总药房做计划,由公司采购。专项疫苗、贵重药品、特殊药械等报公司技术部安排采购,如不能采购,必须在3天内反馈给猪场技术管理部说明情况。

2、除公司外任何单位和个人无权采购药械,如特殊情况必须经公司分管经理批准。

四、各车间取药必须凭处方取药,由兽医、防疫员开处方,主管兽医签字方可取药,饲养员一律不准随便取药,司药员必须监督执行。

五、领取生物药品,如疫苗、血清、类毒素等需要低温保存的药品必须用保温箱装取,否则司药员不予领给。

六、所有器械根据生产单元造册,落实到人,药房对车间,必须以旧换新。各车间必须设有用药登记本,由使用兽医、防疫员填写,兽医主管及时核对药品领取和使用数量,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七、对一些特殊药品、疫苗空瓶或受污染物品、场地,查清数量,依据要求派专人消毁和无害化处理。

八、兽医、防疫员对每一批新药,新疫苗,用前要做小范围试验,并对生产技术管理部书面上报试验结果,无异常方可大范围使用。对每次防疫一定做好以下记录:疫苗名称、生产厂家、批准文号,使用猪只的阶段、头数、反应情况等,出现异常及时停止使用,报技术管理部,如玩忽职守,造成损失由使用者负责。

九、兽药的使用依照上海市《规模化养猪场生产技术规范》标准执行。

十、严禁使用国家《无公害食品、生猪生产使用准则》规定中的禁用药品,严格执行允许使用药品休药期,由兽医主管负责落实,如造成危害,由场长和主管兽医负责解释并承担责任。

十一、以上各项必须严格执行。活猪出入场管理制度 引进猪管理

引进种猪以前,对所引猪场进行疫情调查,必要时进行血清生物学检查,必须来自健康猪群。

运输工具要严格消毒以后方可使用。

种猪进场先转入隔离舍饲养2-3个月,由兽医主管亲自临床检查,隔离期间按本场的免疫程序进行疫苗接种,免疫合格后,方可转入生产区种猪舍。出场猪管理

出场猪首先查阅生产记录、日龄、生长发育情况。

对猪只的免疫情况、疫病发生情况进行临床检查,无任何传染病、寄生虫病症状和伤残情况;运输工具及装载器具经消毒处理,符合动物卫生要求,严格禁止带病猪出场。

检查、审阅允许使用的药物饲料添加剂的休药期,并将情况填表登记。装运时本场财务人员和育肥生产区兽医主管必须亲自到场,仔细检查、过磅收款。经当地动物检验、检疫部门检验合格、开据相关证明后,方可出场。生产数据管理制度

一、生产技术管理部设立猪只生产台帐,汇总分析生产情况。

二、实行生产报表制度,生产报表由技术管理部统一制定,各车间每日向本生产区主管汇报当日生产数据,再汇总上报场部,场部生产技术管理部每周向公司汇报本场生产情况。

三、本场各车间由车间主任统计,将当日生产数据报本场统计员,由统计员将各车间所报表,汇总并输入微机。

四、各生产区统计员每星期将本周生产数据(生产、死亡、淘汰、销售、耗料、用药)核实汇总后,经场长批准报公司技术部。

五、报表要求字迹清楚,数字准确,汇报及时,每逢星期日汇总报表,星期一报场部,每周一至周日为一个汇报周期。

六、生产技术管理部每周一收到汇报后,进行校正、分析,在每周一下午例会进行情况分析通报,各生产区主管负责处理发现的问题,并及时向场部反馈处理情况。

七、报表填写数字必须真实、可靠,不能多报或少报,出现问题重新核对,如被检举或查出,场部将按有关规定给予统计员相应处罚。

八、如连续52周没有差错,给予奖励。

九、技术管理部报表、汇总表等资料必须妥善保管建档,保存时间10年。

十、所有内部数据及资料,未经本场生产技术管理部批准,不准对外公开,不准向任何人提供。

4.浅谈猪场非生产天数 篇四

非生产天数是指:任何一头生产母猪和超过适配年龄的后备猪(一般设定在230日龄),没有怀孕、没有哺乳的天数,称为非生产天数(NPD)。其中断奶至配种有3-6天间隔是必需的,在此期间母猪要准备发情,可以叫做必需非生产天数。一些怀孕母猪发生流产或死胎也等于什么都没做,从配种到流产、死胎时的天数也被视做非生产天数。非生产天数的计算 :

NPD=365-[L/F/Y×(LL+GL)],其中L/F/Y是指每头母猪每年所产窝数,叫做“胎指数”,LL是母猪泌乳期天数,GL是指母猪从配种到分娩的妊娠天数,一般是114天。举个例子,对于一个规模化猪场,可能希望每头母猪每年产2.3窝,28天断奶,当然怀孕期是114天,则NPD=365-[2.3×(28+114)]=38天。

繁殖群生产性能通常由每头母猪每年生产的断奶仔猪数来标志。对这个指标进行进一步分析,可分成窝产仔数和每年每头母猪分娩窝数。非生产天数造成的损失:

以一个饲养规模为100头基础母猪的猪场为例,必需非生产天数设为5天,如果执行28天断奶,则理想胎指数为365/(114+28+5+0)=2.48;如果执行21天断奶,则理想胎指数为:365/(114+21+5+0)=2.61。

以28天断奶为例,则实际胎指数=365/(114+28+5+x),其中x代表每胎非必需非生产天数,当x=10天时,胎指数=2.32,则每头母猪年非生产天数为35天,是较高生产水平;当x=25天时,胎指数=2.12,则每头母猪年非生产天数为64天,是一般生产水平。

两者相差29天,假设每头造成非生产天数的母猪日采食量为2.5千克,每千克饲料的价格是3.55元(以566目前价格),假设饲料成本占总成本的70%,则后者的母猪年饲养成本增加:3.55×2.5千克×29天×100头/70%=36768元。

假如每头母猪窝断奶10头仔猪,则较高生产水平猪场比一般猪场每年多出栏100×(2.32-2.12)×10=200头。若每头出栏肥猪的利润是100元,每年可多赚20000元。再从另一方面看,一般来说每头母猪每年耗费饲料在1000千克左右,折合3.55×1000=3550元。高水平猪场每头仔猪的摊销是3550/23.2=153元,一般猪场3550/21.2=167元,即较高生产水平猪场每头肥猪能节约14元成本,总成本节约100×23.2×14=32480元。

综合以上三项利润差别的和:36768+20000+32480=89248元,这就是每头母猪增加29天非生产天数给这个猪场所造成的损失。减少非生产天数的措施:

1、后备母猪适时配种 对于后备母猪,经过测定后一般在170日龄左右转入生产群。从转入生产群的当天就要认真记录发情情况,这样就可预知最佳配种时间。例如,一头母猪在转入的第1天即发情,那么转入后第21、42、63天后应为第2、3、4次发情,第4次发情是在233日龄,最适合配种。若错过此次发情,将增加21天的非生产天数,这是应尽力避免的。

2、加强哺乳母猪的饲养,缩短断奶至配种间隔天数,研究表明断奶母猪的体况与断奶至配种间隔天数存在密切关系。加强哺乳期间母猪的管理,尽量减少母猪哺乳期间体重损失是缩短断奶至配种间隔天数的关键。

3、返情母猪及时复配,每天引导公猪到怀孕舍刺激母猪,使那些未孕的母猪如期返情(配种后的第21天左右),并及时配种。对于一个正常返情的母猪,错过第1次返情,最少会造成21天的非生产天数。

4、迟早发现空怀母猪,促其发情对于那些未孕而又没如期返情的母猪可借助妊娠诊断仪,在第25-30天将其查出,赶回配种舍,促其发情。如果空怀为持久黄体造成,可考虑应用氯前列烯醇。

5、控制怀孕母猪流产、死淘率 越到怀孕后期,流产、死淘造成非生产天数越多,损失越大。

上一篇:经典诗歌朗诵新闻稿下一篇:海棠,海棠陆游,海棠的意思,海棠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