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季羡林教学设计

2024-09-16

成功季羡林教学设计(共7篇)

1.成功季羡林教学设计 篇一

在这个世界上,我想每一个人都是非常渴望成功的,成功是每一个人都梦寐以求的东西,我们常常会羡慕他人取得成功,古往今来,“成功”这两个字一直是人们不懈追求的目标,那么怎么样才能取得成功呢?季羡林老先生在《成功》这一篇课文里深刻明朗地告诉了我们。

文中,作者季羡林老先生总结了天资+勤奋+机遇=成功,接着作者分析了成功的这三个条件,他写道:天资是由天决定的,我们无能为力;机遇是不期而来的,我们也无能为力;只有勤奋这一项是由我们自已决定的,我们必须在这一项上狠下功夫!作者接着引用家户喻晓的故事、引用诗人韩愈的`话、引用王国维的经典比喻,以及他自已本人的经历,告诉我们只有勤奋才是通向成功之道,指出无论是治学还是干事实,我们都不能依赖自身的天资和机遇,只有通过勤奋,才能真正走向成功!

是的,古往今来,多少才子佳人,多少伟大的人物,他们之所以能取得最后的成功,都离不开“勤奋”二字。人与人之间的天资是不尽相同的,但是如果一个不勤奋的人,就算他有再高的天资,也是没有用的。机遇是存在的,而且有时候影响也是极大的,但是机遇通常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如果勤奋了,再加上有机遇的话,那离成功还会远吗?在我们的身边常常有一些具有天资和机遇的人,由于自已不勤奋学习,错过了一次又一次的机遇,在学习或者事业的道路上屡战屡败。有一些天资很普通的人,他们通过自已的勤奋学习,创造了机遇,获得了成功。这又是为什么呢?俗话说,笨鸟先飞!这不正告诉我们勤能补拙吗?

《成功》这篇课文使我深深地明白了一个人的成功绝对离不开自身的勤奋,天资与机遇也是成功的因素之一,但是他们二者是不可控制的,唯有勤奋这一项是可长可短的,只有做到真正的勤奋,才能获得最大的成功!阳光总在风雨后,机会总是留给那些有准备、勤奋的人!让我们做一个勤奋的人吧!我坚信成功就在不远的地方等着我们!

2.成功季羡林教学设计 篇二

准确把握课文,本文是一篇精美的短文,作者先点明德国是一个爱花的国度,然后回忆了自己早年在德国留学时亲身感受到的德国人非常爱花的情景并抒发了自己的感慨: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种境界颇耐人寻味,最后讲述作者再次来到德国,又看到这番情景,表达了自己旧地重游的感受,即对德国奇丽风景和与众不同风俗习惯的赞美。

理清思路,精心设计教学,夯实语基,巧设过渡,创设情景感悟体会。我在这节课的.设计上也下了不少的功设计思路是这样的:由作者导入课题;然后学生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并回答两个问题,作者几次到德国?德国给作者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然后是从这个环节过度到季老对德国的赞叹: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这两句话也是理解本篇文章的线索的句子。然后就是围绕这两句话进行朗读感悟教学。《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这篇课文为我们叙述了季羡林先生在德国留学时的所见所闻,文字简练优美。通过描写德国人种花的与众不同,突出他们每个人都有“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精神,也因为如此,他们才会将自己的花种在临街的窗户外面让别人看。全文充满了作者的真情实感。在教学中我围绕中心问题反复研读课文,将重点段句的朗读与悟情有机的融为一体,努力遵循在理解的基础上读,在品位的基础上读,在读中进行想象,力图使学生融入作者的情感,把学生领进浓浓的诗意境界,言为心声,希望学生把心境和感受读出来,入情入境,有滋有味。

明显的不足,那就是课堂容量太小。这篇课文的难点是理解文中蕴含的“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精神,如何于无痕处解决这一难题,是我课堂中力求突破的。但没有完全做到。

★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说课稿

★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课文

★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读后感

★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反思

★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实录

★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

★ 课文《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说课稿

★ 读《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后感

★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五年级语文教案

3.人生 季羡林 篇三

大四了,我即将离开学校,走进社会,但平日里我对生活、人生思考较少,心智似乎不太成熟。为此,我带着答疑解惑的想法,品读起《季羡林谈人生》来。

该文由数十篇短文组成,是季老结合九十多年的生活体验,谈对人生的感悟。尽管季老是一代宗师,但他还是一口一个的“吾辈凡人老百姓”,何其谦虚。并且,他娓娓道出的感悟,都是人生绕不开的酸甜苦辣、进退荣辱,朴实无华启人心智。我感触最深的有三个话题。

一是关于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世界上绝大多数人,是不考虑这样的哲学问题的。走运时,手里攥满了钞票,挥霍无度,甚至纵情声色,飞扬跋扈,昏昏沉沉,浑浑噩噩,等到钻入了骨灰盒,也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活过一生。不走运时,则穷困潦倒,终日为衣食奔波,愁眉苦脸,长吁短叹。即使日子还能过得去的,不愁衣食,能够温饱,然而也终日忙忙碌碌,被困于名利,同样是昏昏沉沉,浑浑噩噩,不知道为什么活过一生。但季老明确地告诉我们,一个人存活于社会的意义在于承上启下,承前启后的历史责任,这也就是鲁迅先生所称的“中国的脊梁”该做的。也许正是因为这种精神,华夏民族的文明历程才得以一枝独秀延续五千年之久,而不像其它的文明曾经辉煌一时,却无法延续。如今很多人,只看到“车与房”,是否目光短浅了些!

二是关于如何做人与处世。季老认为第一点是要处理好人与大自然的关系,他看到了现今环境污染严重,反复强调“天人合一”,“民吾同胞,物吾与也”,不要学习西方的“征服自然”,否则会遭到自然的报复。第二点是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问题,季老只谈给出了两个字——“真”、“忍”。真,即待人要真情实意,不允许弄虚作假;忍,即相互容忍,彼此体谅。第三点是个人心中思想感情的矛盾,说白了,内心矛盾是私心杂念过重,其实保持一颗平衡心,这个问题也就解决了。

三是关于如何走向成功。季老给出了一个简单的公式:天资+勤奋+机遇=成功,季老说天资是由“天”来决定的,我们无能为力。机遇是不期而遇的,我们也无能为力。只有勤奋一项完全是我们自己决定的,我们必须在这一项上狠下功夫,正所谓“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并且,季老也反复强调我们要珍惜时间,他引用宋代大儒朱子的一首诗: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当下,多少正处于青春年华的人荒废学业,或沉迷于游戏,或纠葛于爱情,不思进取,蹉跎时光。殊不知,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4.季羡林语录 篇四

2、人类是社会动物。一个人在社会中不可能没有朋友。任何人的一生都是一场博斗。在这一场博斗中,如果没有朋友,则形单影只,鲜有不失败者。如果有了朋友,则众志成城,鲜有不胜利者。

3、恩师更是一位有真性情大情怀的人。他在无数场合以往说过:“自谓爱国不敢后人,即使把我烧成了灰,每一粒灰也还是爱国的。”正因为此,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命运等“宏大问题”也一向是恩师思考的对象。异常是到了晚年,恩师基本以解放军医院为家,无论是身体条件还是资料条件,都不允许恩师研究毕生挚爱的专业学术问题了,他思考的“宏大问题”除了众所周知的大国学之外,当属“和谐说”。

4、个人的生命仅有和民族的命运融合在一齐才有价值,离开民族大业的个人追求,总是渺小的。

5、知足知不足,有为有不为。

6、影响我一生的几句话,分别是陈寅恪所言:“独立之精神,自由之精神”;胡适所言:“大胆假设,细心求证”;梁漱溟所言:“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马寅初所言:“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7、父母也好,爱人也罢,朋友同事,所有的人,他们在时,都是恩赐,是上苍给你的礼物,所以更加倍珍惜和感激;而一旦离开,也别太伤感。你要明离,离开是正常的,孤独才是生命的常态。

8、世人无不想走运,而决不想倒霉。走运时,要想到倒霉,不要得意过了头;倒霉时,要想到走运,不必垂头丧气。心态始终坚持平衡,情绪始终坚持稳定,此亦长寿之道。

9、时间是毫不留情的,它真使人在自我制造的镜子里照见自我的真相!

10、对待一切善良的人,不管是家属,还是朋友,都应当有一个两字箴言:一曰真,二曰忍。真者,以真情实意相待,不允许弄虚做假;对待坏人,则另当别论。忍者,相互容忍也。

11、不要太把头衔官衔当回事。

12、每个人都争取一个完美的人生。然而,自古及今,海内海外,一个百分之百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所以我说,不完满才是人生。这是一个“平凡的真理”;可是真能了解其中的意义,对已对人都有好处。对已,能够不烦不躁;对人,能够互相谅解。

13、歌颂我们的国家是爱国,对我们国家的不满也是爱国,这是我的看法。

14、我虽然没有叹息过,但叹息却堆在我的心里。

15、在我清醒了以后,我看到的是一个变过的世界。尘封的屋里,没有了黑亮的木匣子。我觉得一切都空虚寂寞。屋外的天井里,残留在树上的一点浮翠也消失到不知哪儿去了。草已经都转成黄色,耸立在墙头上,在秋风里打颤。墙外一片黄土的墙更黄;黄土的屋顶,黄土的街道也更黄;尤其黄的是枣林里的一片黄雾,接连着更黄更黄的阴沉的秋的长天。但顶黄顶阴沉的却仍然是我的心。一个对一切都感到空虚和寂寞的人,不也正该丢掉期望和幻影吗?

16、压力来源可能有两类:被动和主动。天灾人祸,意外事件,属于被动,这种压力,无法预测,仅有泰然处之。主动的来源于自身,自我能有所作为。能做到遇事不嘀咕,就能排除自我造成的压力。

17、一个人相信马克思主义,这当然很好,这说明他提高。一个人不相信,或者暂时不相信,他也完全有自由,这也决非反革命。我自我过去不是也不相信马克思主义吗?从来就没有哪一个人一生下就是马克思主义者,连马克思本人也不是,遑论他人。我们今日知人论事,要抱实事求是的态度。

18、慈善是良好道德的发扬,又是道德积累的开端。孟子说“侧隐之心,仁之端也”,一个社会良好的道德风尚要舆论引导,更要实践参与。慈善能够不要问动机,只要他参与,他就开始了道德积累,就有了良好的开端。”

19、仅有能做到“尽人事而听天命”,一个人才能永远坚持心境的平衡。

20、我说过不少谎话,因为非此则不能生存。可是我还是敢于讲真话的,我的真话总是大大超过谎话,所以我是一个好人。

21、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人内心和谐。当下很多人的“和谐”观还仅仅局限在前两个层面,罕见有人关注到“和谐”的真正基础——“人内心和谐”。而正是这个“人内心和谐”,又使得恩师回到了思考这个问题的起点。

22、在旧中国,清华西洋文学系名震神州。主要原因是教授几乎全是外国人,讲课当然用外国话,中国教授也多用外语(实际上就是英语)授课。这一点就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夷考其实,外国教授几乎全部不学无术,在他们本国恐怕连中学都教不上。所以,在本系所有的必修课中,没有哪一门课我感到满意。反而是我旁听和选修的两门课,令我终生难忘,终生受益。旁听的是陈寅恪先生的“佛经翻译文学”,选修的是朱光潜先生的“文艺心理学”,就是美学。

23、人生是一首诗,微笑着对它,拾取点点诗意。

24、好多年来,我曾有过一个“良好”的愿望:我对每个人都好,也期望每个人都对我好。只望有誉,不能有毁。最近我恍然大悟,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25、应当恐惧而恐惧者是正常的,应当恐惧而不恐惧是英雄,不应当恐惧而恐惧是孱头。我们要锻炼自我,对什么事情都不要惊慌失措,而要处变不惊。

26、那种极其困难的环境中,人生乐趣仍然是有的。在任何情景下,人生也绝不会仅有痛苦。这就是我悟出的禅机。

27、坏人不知道自我是坏人。

28、又走近了我的行期。在空虚和寂寞的心上,加上了一点儿绵绵的离情。我想到就要离开自我漂泊的心所寄托的故乡。以后,闻不到土的香味,看不到母亲住过的屋子母亲的墓,也踏不到母亲以往踏过的地。自我心里说不出是什么味。在屋里觉得窒息,我只好出去走走。沿着屋后的大坑踱着。看银耀的芦花在过午的阳光里闪着光,看天上的流云,看流云倒在水里的影子。一切又都这样静。

29、在人生的道路上,每个人都是孤独的旅客。

30、我一辈子考试的次数成百成千,从小学一向考到获得最高学位,但我考试的运气好,从来没有失败过。这一次又撞上了喜神,北大和清华我都被录取,一时成了人们羡慕的对象。

31、年河东,年河西。没有哪一种文化能够永恒不变地主导世界。它总会衰落,让位退休靠边站,从文化的一号位置滑向配角位置!

32、一个人活在世界上,必须处理好三个关系:第一,人与大自然的关系;第二,人与人的关系,包括家庭关系在内;第三,个人心中思想与感情矛盾与平衡的关系。这三个关系,如果能处理很好,生活就能愉快;否则,生活就有苦恼。

33、假话全不说,真话不全说。

34、我认为,能为国家为人民为他人着想而遏制自我的本性的,就是有道德的人;能够百分之六十为他人着想,百分之四十为自我着想,他就是一个及格的好人。

35、我十分平凡,没有什么了不起。如果我有优点的话,我只讲勤奋。一个人干什么事都要有一点坚忍不拔,锲而不舍,没有这个劲,我看一事无成。

36、“环顾左右,朋友中国学基础胜于自我者,大有人在。在这样的情景下,我竟独占‘国学大师’的尊号,岂不折煞老身!”为此,我在那里昭告天下:请从我头顶上把“国学大师”的桂冠摘下来。

37、生活上要知足,学习上要不知足,工作上要知不足。只要进取进取,努力工作,人民不会亏待,社会不会忘记

38、我原来为自我定下了一条守则:写的时候不要带刺儿,也不要带气儿,只是实事求是地完全客观地加以叙述。可是,我是一个有感情的活人,写着写着,不禁怒从心上起,泪自眼中流,刺儿也来了,气儿也来了。我没有办法,就这样吧。否则我只能说谎了。

39、我交了一辈子朋友,究竟喜欢什么样的人呢?约略是这样的:质朴平易;硬骨头,心肠软;怀真情讲真话;不阿谀奉承,不背后议论;不人前一面人后一面;无哗众取宠之意,有实事求是之心;研究个人利益也为别人研究;关键是个真字,是性情中人。

40、在这一条十分漫长的路上,我走过阳关大道,也走过独木小桥。路旁有深山大泽,也有平坡宜人;有杏花春雨,也有塞北秋风;有山重水复,也有柳暗花明;有迷途知返,也有绝处逢生。路太长了,时间太长了,影子太多了,回忆太重了。

41、坏人就象自然界长的毒值物,永远对身边的人有毒。

42、可是,一讲到人美,情景竟完全颠倒过来。我们不知道,造物主囊中卖的是什么药。她(他,它)先创造人中雌(女人)。此时她大概心境清爽,兴致昂扬,精雕细琢,刮垢磨光。结果是创造出来的女子美妙漂亮悦目闪光。她看到了自我的作品,左看右看,十分满意,不禁笑上脸庞。

43、我能逃,然而,寂寞又跟上我了呀!

44、人活一世,就像作一首诗,你的成功与失败都是那片片诗情,点点诗意。

45、纵观动物世界,我们会发现,在雌雄之间,往往是雄的漂亮高雅,动人心魄,惹人瞩目。拿狮子来说,雄狮多么威武雄壮,英气磅礴。如果张口一吼,则震天动地,无怪有人称之为兽中之王。再拿孔雀来看,雄的倘一开屏,则遍体金碧耀目,非言语所能形容,仪态万方,令人久久不能忘怀。

46、我主张,一个人一生是什么样貌,年轻时怎样,中年怎样,老年又怎样,都应当如实地表达出来。在某一阶段上,自我的思想感情有了偏颇,甚至错误,决不应加以掩饰,而应当堂堂正正地承认。这样的文章决不应任意删削或者干脆抽掉,而应当完整地加以保留,以存真相。

47、如果一个人不想终生独身的话,他必须谈恋爱以结婚为目的。这是“人间正道”。可是千万别浪费过多的时间,终日卿卿我我,闹得神魂颠倒,处心积虑,不时闹点小别扭,学习不好,工作难成,最终还可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我觉得,两个人必须有一个互相了解的过程。这过程不必过长,短则半年,多则一年。

48、对世界上绝大多数人来说,人生一无意义,二无价值。

49、此刻人们有时候骂人为‘畜牲’,我觉得这是对畜牲的污蔑。畜牲吃人,因为它饿。它不会说谎,不会耍刁,决不会先讲上一大篇必须吃人的道理,旁征博引,洋洋洒洒,然后才张嘴吃人。而人则不然。

50、时光流逝,一转眼,我已经到了望九之年,活得远远超过了自我的预算。有人说,长寿是福,我看也不尽然。人活得太久,对众生的相,看得透透彻彻,反而鼓舞时少,叹息时多。

51、我认为,我是认识自我的,换句话说,是有点自知之明的。我经常像鲁迅先生说的那样剖析自我。然而结果并不美妙,我剖析得有点过了头,我的自知之明过了头,有时候真感到自我一无是处。

52、我从来不相信什么神话,可是此刻我真想相信起来,我真期望有一个天国,期望在辽阔无垠的宇宙中间还能有那么一块干净的地方,能容得下一个阆苑乐土。那里有四时不谢之花八节长春之草,大地上一切花草的魂魄都永恒地住在那里,随时随地都是花团锦簇,五彩缤纷。

53、在品行的好坏方面,我有自我的看法。什么叫好?什么又叫坏?我不通伦理学,没有深邃的理论,我只能讲几句大白话。我认为,只替自我着想,只研究个人利益,就是坏。反之能替别人着想,研究别人的利益,就是好。为自我着想和为别人着想,后者能超过一半,他就是好人。低于一半,则是不好的人;低得过多,则是坏人。

54、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待在母亲身边,即使她一字也不识。

55、梦里遇到母亲,我哭着醒来。醒来再想捉住梦的时候,梦却早不知道飞到什么地方去了。

56、学者们常说:“真理愈辩愈明。”我也曾长期虔诚地相信这一句话。可是,最近我忽然大彻大悟,觉得事情正好相反,真理是愈辩愈糊涂。

5.季羡林简介 篇五

季羡林是中国著名的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东方学家、思想家、翻译家、佛学家、作家。 季羡林,字希逋,又字齐奘,198月6日出生于山东省临清市康庄镇。1930年他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1935年考取清华大学与德国的交换研究生,赴德国入哥廷根大学学习梵文、巴利文和吐火罗文等。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他在德国期间发表的论文获得了国际学术界的高度评价,奠定了其在国际东方学和印度学界的地位。1946年季羡林回国,后被聘为北京大学教授,创建东方语文系并任首任系主任。这是我国成立最早的东方语文系,培养了大量东方学专业人才,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对外宣传、外交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并在学术上取得了丰硕成果。

6.季羡林书法 篇六

季羡林书法

季先生的书法艺术在简净散淡中,更能体现出一位大学者智慧人生的傲岸。这位跨越两个世纪、寿近百岁的老人,不仅有游历异国十多年的经历,更目睹了中华民族上个世纪的风云变化,他的人生境遇坎坷多变,内心深处却荣辱不惊,始终坚信着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中的“礼”与善、美,始终把文化研究作为毕生的道路走下去。谦和淡定的人生境界后面,更体现了一位大学者的浩然傲骨。季先生的书法便有一种 “出淤泥而不染”的.洁净之美、傲然之气。他在写明楚石梵琦的《悟道》一偈语中,有“拾得红炉一片雪,却是黄河六月冰”一句。我认为,季先生的书法艺术,就像六月黄河的未消融的冰块,从内质里还浸透着文化学者的坚毅和傲岸的风范。这种风范,只有体悟了深厚的中华文化精神,才能陶养而成。

季先生的书法艺术还饱含了一位文化人对生命和故土的热爱情感,艺术作品往往是情感流露的真实体现。 20世纪30年代,他身在异国求学,却因战乱无法归国,曾深情地写道:“我怅望灰天,在泪光里,幻出母亲的面影。”他信念真忍,崇尚礼仪:“富者有礼高质,贫者有礼免辱,父子有礼慈孝,兄弟有礼和睦,夫妻有礼情长,朋友有礼义笃,社会有礼祥和。 ”就是因为季先生的博爱情怀,所以在他的书法作品中,还透露出一种圆融通脱之美,常常是落笔处厚实,行笔时圆润,无太多起伏,尽显通脱。内心有大爱者,才有这种无须预演的“愚钝”之妙。

7.作文素材——季羡林 篇七

季羡林先生为人所敬仰,不仅因为他的学识,还因为他的品格。他说: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也没有丢掉自己的良知。他在他的书,不仅是老先生个人一生的写照,也是近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历程的反映。季羡林先生备受关注的《病榻杂记》近日公开发行。在书中,季羡林先生用通达的文字,第一次廓清了他是如何看待这些年外界“加”在自己头上的“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这三项桂冠的,他表示:“三顶桂冠一摘,还了我一个自由自在身。身上的泡沫洗掉了,露出了真面目,皆大欢喜。”

摘录几段季老的文字,看看这位97岁高龄的老人是如何对待罩在自己头顶的灿烂光环的——

■一辞“国学大师”

“环顾左右,朋友中国学基础胜于自己者,大有人在。在这样的情况下,我竟独占‘国学大师’的尊号,岂不折煞老身!”

现在在某些比较正式的文件中,在我头顶上也出现“国学大师”这一灿烂辉煌的光环。这并非无中生有,其中有一段历史渊源。

约摸十几二十年前,中国的改革开放大见成效,经济飞速发展。文化建设方面也相应地活跃起来。有一次在还没有改建的北京大学大讲堂里开了一个什么会,专门向同学们谈国学。当时主席台上共坐着五位教授,每个人都讲上一通。我是被排在第一位的,说了些什么话,现在已忘得干干净净。一位资深记者是北大校友,在报上写了一篇长文《国学热悄悄在燕园兴起》。从此以后,其中四位教授,包括我在内,就被称为“国学大师”。他们三位的国学基础都比我强得多。他们对这一顶桂冠的想法如何,我不清楚。我自己被戴上了这一顶桂冠,却是浑身起鸡皮疙瘩。

说到国学基础,我从小学起就读经书、古文、诗词。对一些重要的经典著作有所涉猎。但是我对哪一部古典,哪一个作家都没有下过死功夫,因为我从来没想成为一个国学家。后来专治其他的学术,浸淫其中,乐不可支。除了尚能背诵几百首诗词和几十篇古文外;除了尚能在最大的宏观上谈一些与国学有关的自谓是大而有当的问题比如天人合一外,自己的国学知识并没有增加。环顾左右,朋友中国学基础胜于自己者,大有人在。在这样的情况下,我竟独占“国学大师”的尊号,岂不折煞老身(借用京剧女角词)!我连“国学小师”都不够,遑论“大师”!

为此,我在这里昭告天下:请从我头顶上把“国学大师”的桂冠摘下来。

■二辞“学界泰斗”

“这样的人,滔滔者天下皆是也。但是,现在却偏偏把我‘打’成泰斗。我这个泰斗又从哪里讲起呢?”

这要分两层来讲:一个是教育界,一个是人文社会科学界。

先要弄清楚什么叫“泰斗”。泰者,泰山也;斗者,北斗也。两者都被认为是至高无上的东西。

光谈教育界。我一生做教书匠,爬格子。在国外教书10年,在国内57年。人们常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特别是在过去几十年中,天天运动,花样翻新,总的目的就是让你不得安闲,神经时时刻刻都处在万分紧张的情况中。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一直担任行政工作,想要做出什么成绩,岂不戛戛乎难矣哉!我这个“泰斗”从哪里讲起呢?

在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中,说我做出了极大的成绩,那不是事实。说我一点成绩都没有,那也不符合实际情况。这样的人,滔滔者天下皆是也。但是,现在却偏偏把我“打”成泰斗。我这个泰斗又从哪里讲起呢?

为此,我在这里昭告天下:请从我头顶上把“学界(术)泰斗”的桂冠摘下来。

■三辞“国宝”

“ 是不是因为中国只有一个季羡林,所以他就成为‘宝’。但是,中国的赵一钱二孙三李四等等,等等,也都只有一个,难道中国能有13亿‘国宝’吗?”

在中国,一提到“国宝”,人们一定会立刻想到人见人爱憨态可掬的大熊猫。这种动物数量极少,而且只有中国有,称之为“国宝”,它是当之无愧的。可是,大约在八九十来年前,在一次会议上,北京市的一位领导突然称我为“国宝”,我极为惊愕。到了今天,我所到之处,“国宝”之声洋洋乎盈耳矣。我实在是大惑不解。当然,“国宝”这一顶桂冠并没有为我一人所垄断。其他几位书画名家也有此称号。

我浮想联翩,想探寻一下起名的来源。是不是因为中国只有一个季羡林,所以他就成为“宝”。但是,中国的赵一钱二孙三李 四等等,等等,也都只有一个,难道中国能有13亿“国宝”吗?

这种事情,痴想无益,也完全没有必要。我来一个急刹车。

为此,我在这里昭告天下:请从我头顶上把“国宝”的桂冠摘下来。

三顶桂冠一摘,还了我一个自由自在身。身上的泡沫洗掉了,露出了真面目,皆大欢喜。

季羡林:我的心是一面镜子

那些先生留给我们的博大遗产„„

一位世纪老人,在前天从容走完了大德大智隐于无形的淡泊人生。

而在无数后来者心里,他的名字早已如雷贯耳。

季羡林。等同于国学大师。等同于文学大家。等同于百科全书。等同于世纪证人。

他却淡然,兀自抱定一条座右铭:“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

所谓宠辱不惊。所谓桃李不言。所谓人淡如菊。

由季羡林“三辞”想到的

5月14日,中国著名语言学家、文学翻译家,北京大学教授、中科院院士季羡林执教60周年暨95华诞庆祝大会在北大举行。考虑到季老年事已高,医生不允许他来参加大会。人们通过一段录像又听到了季老那熟悉的声音。

“大师”、“泰斗”、“国宝”,这是三顶多么光荣的桂冠,多少人求之不得。而季羡林先生对这些大大小小的桂冠的感觉,却是“浑身起鸡皮疙瘩”。他的辞谢,不是虚伪的作秀,而是求实作风的表现。他说:“三顶桂冠一摘,还了我一个自由自在身。身上的泡沫洗掉了,露出了真面目,皆大欢喜。”

对于学者、文人或艺术家来说,这“自由自在身”的确非常重要。但是一个人要长远地保持“自由自在身”,却也并不容易。不但权力、金钱能腐蚀人,而且名誉、地位也能使人异化,一旦被腐蚀和异化,就不复自由自在,也就失却了创造力。所以有些人名气渐大,地位日隆,而创造力递衰,作品每况愈下,原因就在于此。而季羡林先生在70岁以后还能进行学术冲刺,写出了高质量的学术著作《糖史》,开辟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并译出了吐火罗文作品《弥勒会见记》,这种老而不衰的创造力,就在于他没有被那几顶桂冠罩住,保持了一个“自由自在身”。

96岁高龄的季羡林先生提出“三辞”,不仅使自己的精神境界得到升华,而且对当前的浮夸学风,也下了一帖清凉剂。目前许多高等学校和学术机构三天两头提出要“培养”出多少“大师”的指标,要把多少学科提升到国际领先的地位,孰不知“大师”不是“培养”出来的,用行政手段封赠的“大师”也未必是真“大师”,而一个学科的发展则需要遵循自身的学术规律。与其整日呼唤“大师”的横空出世,不如先打破各种条条框框的束缚,形成学术民主、自由创造的空气。

季羡林:君子如水,大智大德隐于无形

近来,很多人都把几位文化老人的近况挂念在心上。8月6日,是季羡林老先生94岁的寿辰,在此之前,温家宝总理亲切地看望了这位誉满国内外的学术大师。我们看到,季老的精神和思维都很好,耄耋之年仍然坚持每日读书写作。

这位国宝级的长者很健朗,人们就会很宽心,似乎这个消息告诉我们,在日月如梭的时光中,那些的沉甸甸的传统文化还在。

我们敬仰季羡林老先生,是因为他的思想就像一本厚厚的百科全书,读之使人明智,而他的品格却像一目见底的清水,大德大智隐于无形。

●一个‘真’字示人

季老说过,自己喜欢的人“是这样的:质朴,淳厚,诚恳,平易;骨头硬,心肠软;怀真情,讲真话;不阿谀奉承,不背后议论;不人前一面,人后一面;无哗众取宠之意,有实事求是之心;不是丝毫不考虑个人利益,而是多为别人考虑;关键是一个‘真’字,是性情中人。

“真情、真实、真切”是季先生的处世原则,在一生对国学的探究中,季老秉承:唯有真情相待,方能坦诚相见;唯有真实为事,方能有为当世;唯有真切处世,方能心阔坦荡。由“三真”所引伸出来的是季老那博大的胸怀和深厚的爱国情怀。

●两份生日礼物

有两件生日礼物已经为季老准备好了,都是书:一部是由华艺出版社重组再版的《学海泛槎——季羡林自述》,它在2000年版的基础上特别增加了两篇新作《我的小学和中学》、《我的高中》;二是由王树英撰写、新世界出版社出版的《非凡人生——季羡林先生》,这是第一本季羡林传记,不仅图文并茂地详述了老人卓尔不群的一生,还附录了季先生有关印度方面的主要著作目录,以及印度、英国著名学者和作家撰写季先生的文章。

《非凡人生——季羡林先生》一书中写道道:“季羡林的不寻常之处恰恰就在于他的‘平常’。”他衣着朴素,总是穿着一身洗旧了的卡其布中山装,以致来报到的新生误认他是老校工,让他代为照看行李。他安详恬静,从不疾言厉色,“表面上严肃得有点让人敬畏,内心却是滚烫的”。他总是以平和博爱的胸怀,真诚丰富的感情待人对物。他喜爱动物花草,甚至“经常为一些小猫小狗小花小草惹起万斛闲愁”。他宽容和谅解了“文革”中痛打和折磨过自己的人。他这种“洞明世事,反求诸躬”的高尚品格,赢得了众人的钦敬。

●十年留德之路

季羡林先生从1935年到1945年留学德国,在哥廷根大学演习梵文、吐火罗文等古代语言。他在《留德十年》一书中,忆述了那段特殊日子的学习和生活经历。

初到德国,以前朦胧中想学梵文的念头在这里逐渐清晰了,梵文是世界上最难懂的文字,且流传至今的是残缺不全的贝叶经,而梵文研究最权威的当时就是德国,这里有世界著名的梵文学者。于是,他投在了瓦尔德施米特教授的门下。瓦教授对教学非常严肃认真,尽管选读梵文的学生只有一个,而且还是中国人,但是,他还是一丝不苟、正正经经地上课。

季羡林在德国获得了博士学位,取回了真经。他精通世界上极少数人才能读懂的吐火罗文、吐陀语以及梵文等。他关于印度语言论文的发表,受到世界梵文学界的瞩目。但是,偌大的中国却找不到梵文研究的资料,他只好致力于印度史、中印文化关系的研究。1946年季羡林赴北京大学任教。

●再一个十年及后来

十年文革,在“无人接触”的日子里,他偷偷地翻译蜚声世界文坛的印度史诗《罗摩衍那》。他每天提心吊胆地进行着:先把原诗译成白话散文,然后反复推敲修改成四行一韵的诗句,历经5个寒暑,终于把长达8万行的《罗摩衍那》译成中文,为中国翻译史和中印文化交流史建造了一座丰碑。这十年中,季老又完成了《牛棚杂忆》一书,以自省之笔,纪录了所经历的一切,且凝结了很多人性的思考,读来让人感慨万端。

这两个十年之后,他辛勤著述,在学术上硕果累累,“在量和质两方面都远远超过这以前的四五十年”。他的晚年出版了11部学术著作,撰写了200多篇学术论文,在中国文化研究、比较文学、东西文化交流、梵语与佛教史研究等十多个学术领域和层面上取得辉煌成就,为中国的文化事业建树了丰功伟绩。

●要活到108岁

目前季老先生还在医院住着,由于腿部实行了手术,走路不便,所以一直没有出院。季先生是个一天也不能不工作的人,这里也就成了他的书房,每天读书、听读报纸、写作,一点儿也不闲着。

季老对温家宝总理说,“我94周岁了,并不打算‘走’。我要活到108岁。”“只要活着,脑筋就要天天不停。”

●文摘语录

“我曾套宋词写过三句话,‘午静携侣寻野菜,黄昏抱猫向夕阳,当时只道是寻常。’我的小猫虎子和咪咪还在世的时候,我也往往在二月兰丛里看到她们:一黑一白,在紫色中格外显眼。”

——《二月兰》

“前年和去年,每当夏月塘荷盛开时,我每天至少有几次徘徊在塘边,坐在石头上,静静地吸吮荷花和荷叶的清香。“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我确实觉得四周静得很。我在一片寂静中,默默地坐在那里,水面上看到的是荷花的绿肥、红肥。倒影映入水中,风乍起,一片莲瓣堕入水中,它从上面向下落,水中的倒影却是从下边向上落,最后一接触到水面,二者合为一,像小船似地漂在那里。我曾在某一本诗话上读到两句诗:“池花对影落,沙鸟带声飞。”作者深惜第二句对仗不工。这也难怪,像“池花对影落”这样的境界究竟有几个人能参悟透呢?”

——《清塘荷韵》

“我们中国人本来吃肉不多,我们所谓‘主食’实际上是西方人的‘副食’。黄油从前我们根本不吃。所以在德国人开始沉不住气的时候,我还优哉游哉,处之泰然。但是,到了我的“主食”面包和土豆限量供应的时候,我才感到有点不妙了。面包少且不说,实质更可怕。完全不知道里面掺了什么东西。有人说是鱼粉,无从否认或证实。反正是只要放上一天,第二天便有腥臭味。而且吃了,能在肚子里制造气体。”

——《留德十年》

“这一本小书是用血换来的,是和泪写成的。我能够活着把它写出来,是我毕生的最大幸福,是我留给后代的最佳礼品。愿它带着我的祝福走向人间吧。它带去的不是仇恨和报复,而是一面镜子,从中可以照见恶和善,丑和美,照见绝望和希望。它带去的是对我们伟大祖国和人民的一片赤诚。”

——《牛棚杂忆》

【季羡林(1911-)北京大学教授、中科院院士。是我国著名文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他早年留学欧洲,上世纪40年代回国后,长期在北京大学任教,在语言学、文化学、历史学、佛教学、印度学和比较文学等方面卓有建树。精于语言,通英文、德文、梵文、巴利文,能阅俄、法文,尤其精于吐火罗文,是世界上精于此语言仅有的几位学者之一。季老驰骋于多种学术领域,研究翻译了梵文著作和德、英等国经典,诸如梵文名著《沙恭达罗》和世界瞩目的印度两大史诗之一《罗摩衍那》等。先生又是散文高手,另外尚有诸多的各类作品,总计上千万字。】

季羡林:大儒无声亦有声

在北京三○一医院,季羡林先生已经快住满四年了。

这是当初入院时谁也没想到的。在荷竹摇曳的北大朗润园家中,季先生最疼爱的大白猫一直等待着“爷爷”归来;更有一批又一批新生来到季府窗下,殷殷地向里张望,期冀能有奇迹发生。

(一)季先生从6岁起即开始读私塾,9岁开始学英语,12岁读《左传》《战国策》《史记》,15岁学德语,17岁开始发表小说,19岁发表翻译作品,23岁毕业于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24岁赴德国主修印度学,同时学习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俄文、南斯拉夫文、阿拉伯文等多种文字。30岁获德国哥廷根大学哲学博士。35岁起任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一直做了37年,后来还做过北京大学副校长等无数职务。

季先生的一生,用他自己的话说:“天天都在读书写文章。越老工作干得越多。”除了让中国学者望而生畏的、深奥无比的德国哲学研究外,数十年来主要从事印度文学的翻译研究工作,佛教史以及中印文化交流史的研究工作,还撰写了江河湖海一样汪洋四溢的大量散文随笔等文学作品。现在,《季羡林全集》已编到了32册,粗略一算,已经有一千多万字了,真正是著作等身,学问大师,当代鸿儒!

然而极为可贵的是,季先生又绝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书斋学者,相反,他相当人世,胸中承载着天下万物,时时守望着民族、国家、世界,还有大自然。他还一直保持着独立思考的精神,始终秉持独家观点,绝不随波逐流,人云亦云。李玉洁老师曾多次感叹说:老先生想的跟别人都不一样,有时还特别超前。就见他闭着眼睛皱着眉头在那儿想,我们跟都跟不上。

比如最让人震惊的是2001年9月10日,季先生去参加政协会议。发言时,他突然讲起在21世纪,中国和亚洲一定会上升,东方文化将会重新成为世界文化的主潮;而美国则早晚要倒霉,因为它一天到晚做国际警察,哪儿的事都要插手,太霸道了,谁跟着它跑谁也要倒霉。季先生预言,尽管美国最富有和强大,但是当今世界谁也不能强加于人,因而美国必然要走下坡路,多行不义,人家都联合起来干你还不容易„„

仅仅过了十几个小时,就从美国传来了举世震惊的“9·11”事件!季先生家的电话没完没了响起来,许多昨天还认为他讲话不沾边的人都深表佩服。而人们更想起早在二十多年前,季先生就大谈“和谐”:“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就是和谐。”人与人要和谐相处。人与大自然也要和谐相处。东方人对待大自然的态度,是同大自然交朋友,了解自然,认识自然,在这个基础上再向自然有所索取。“天人合一”的命题,就是这种态度在哲学上凝练的表述,所以必须珍惜资源,保护环境。当时他还援引歌德曾经怎么怎么说,恩格斯曾经怎么怎么说,梭罗曾经怎么住到瓦尔登湖简单生活,等等。那时,中国正处于一切为经济大发展让路的阶段,和谐与环保在中国根本还没形成概念,所以人们跟不上季先生的思想,有人公然表示不耐烦,认为他是老糊涂了,说话没把门的了;还有人公开批驳和反对。可是无论如何,季先生就是不松口,一再坚持说:“不和谐就不能稳步前进。”现在,时间驾着巨翅轰轰隆隆地飞到而今,当人们回头再看来路,不禁感慨再三,“老马之智可用也”(《韩非子》),季先生的预见,印证了多少生活的真理啊!

我自己也有过两次亲身体验:一是去年中秋节时候,我受命请季先生为本报的“中秋专版”写一段话。在电话中,季先生边思考边问希望写些什么?我随口答,中秋节,就是图个团圆图个吉祥,比如“家和万事兴”等等都行,这是现在最流行的政治词汇了。没想到季先生却不同意,说是家还没和哪。我立刻明白了,他老人家的意思是说台湾还没有回归祖国的怀抱哪——哎呀,多么睿智、多么博大,而又反应多么机敏、头脑多么清醒的大师啊!

还有一次要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散文界大力呼吁散文革新,“新论”不少,其中还包括一些西方的新潮理论,确实使人有“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惶惑。当时已很少有人固守着传统散文的路子写,以为陈旧缺乏现代意识,没有出路。但是季先生一篇又一篇,竭力作足传统散文的所有优势,让我在深深叹服的同时,也坚定了对传统散文的信心。季先生还给我写来一封信,直接手把手教我:“常读到一些散文家的论调,说什么散文的诀窍就在一个‘散’字,又有人说随笔的关键就在一个‘随’字。我心目中的优秀散文,不是最广义的散文,也不是‘再狭窄一点’的散文,而是‘更狭窄一点’的那一种。即使在这个更狭窄的范围内,我还有更更狭窄的偏见。我认为,散文的精髓在于‘真情’二字。”这独特的真知灼见,使我猛醒,无论对我的审稿、编稿还是个人写作,都有醍醐灌顶般的教益。

多年来,每次见到季羡林先生,他都是佛像一般的平静。老人本来就话不多,对于没有意义的话题更是沉默缄口,简直木讷得像一棵老树。但是,你要是认为他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和事佬,是只会哈哈笑的弥勒佛,是只会唱赞歌的拍掌派,那你可就大错特错了!季先生是位有原则的知识分子,对许多重大问题都提出过自己的意见和批评,只不过他不是采取怒目金刚的方式,而是绵里藏针,微言大义,让你自己省悟。比如他在《纪念郑毅生(天挺)先生》一文中,有这么一段:

我于1946年来北大任教。那时候的北大确实是精兵简政。只有一个校长,是胡适之先生,并不设什么副校长。他下面有一个教务长,总管全校的科研和教学。还有一个秘书长,总管全校的行政后勤。再就是六个学院的院长。全校的领导仅有九人。决不像现在的校长一走廊,处长一礼堂,科长一操场这样伟大堂皇的场面„„

这是典型的“季式文笔”,大师自有大师的风格,不是“噼噼啪啪”就砸过去了,先把你批个体无完肤再说;而是提醒,是劝解,是循循善诱,帮助你自己提高认识,慢慢把弊病改掉。季先生是对的,小到一个人来说,都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更何况是国家和世界大事,绝没有一早晨起来就到处都是蓝天、白云,整个地球哪儿都是一片灿烂阳光的。

(二)前些日子,有一件事在三○一医院引起轰动。各个科室病房,但见医生护士们窃窃私议,显出很激愤的样子。然而当他们来到老爷子面前时,却都换上一脸春风,装着什么事也没发生。原来,是外省有一位著名学者在某报撰文,严厉批评季羡林先生自封大师云云。虽然医生护士们不是专业人士,不懂学术,但从这几年跟老爷子的接触中,从上至党和国家领导人、下至学界人士对老爷子的敬仰中,他们觉得自己能分辨出东西南北,春夏秋

这一天,季先生突然把李玉洁老师叫到身边,脸上还是那佛像一般的平静。说:“不用演戏了。”又说:“人家说得对,我本来就不是什么大师。只不过我运气好,好事都往我这儿流。”然后解释说:“我就两条,爱国和勤奋。我总觉得自己不行,我是样样通,样样松。”

见李玉洁老师不服气,季先生就叫她端正态度,并说:“人家说得对的是鼓励,说得不对是鞭策,都要感谢,都值得思考。即使

有人胡说八道,对认识自己也有好处,无则加勉嘛。就怕一边倒的意见,都是吹捧,人就晕了,分不清好赖,就不可能前进了!”

待自己如此严,季先生对别人却是极为宽厚,太有长者之风了。他特别能看到别人的优点和长处,赞扬起来从不吝啬。每天下午的读报读书,当听到有熟悉的作家学者又写文章了,他都格外注意,还高兴得要命。比如他夸李国文先生的随笔写得好,有哲理,是能让人过目不忘、在脑子里留下印象的文章。还夸邵燕祥先生的诗好,又有文采又有思想又有意境,说着竟然随口背了出来,把李玉洁老师惊得一下子就坐直了。过了好些日子,李老师还纳闷地跟我说:“诗是我给老先生念的。我念完就完了,一点儿都没怎么着,而老先生竟然就背下来了,你说惊人不惊人?”

这使我想起当年的一件逸事:90年代中期,我约季先生写写当代另一位大儒张中行先生。很快,季先生的文章《我眼中的张中行》就飞来了。季先生称张先生“是高人、逸人、至人、超人。淡泊宁静,不慕荣利,淳朴无华,待人以诚”。其中有一大段断语,是季先生对张先生一辈子文章、学识的高度评价,请允许我引在这里:

“他的文章是极富有特色的。他行文节奏短促,思想跳跃迅速;气韵生动,天趣盎然;文从字顺,但决不板滞,有时宛如大珠小珠落玉盘,仿佛能听到节奏的声音。中行先生学富五车,腹笥丰盈。他负暄闲坐,冷眼静观大千世界的众生相,谈禅论佛,评儒论道,信手拈来,皆成文章。这个境界对别人来说是颇难达到的。我常常想,在现代作家中,人们读他们的文章,只须读上几段而能认出作者是谁的人,极为稀见。在我眼中,也不过几个人。鲁迅是一个,沈从文是一个,中行先生也是其中之一。

难得一位大学者对另一位大学者如此欣赏。我们只听古人说“文人相轻”,又看过了太多的文人互相诋毁乃至“残杀”,却很少能看到互相佩服的,更少见如此之高的评价。季羡林先生把张中行先生的高明之处原原本本告诉读者,也把他自己对张先生的钦佩之处老老实实告诉读者,一副甘拜下风的若谷虚怀。

什么叫“大师”?至少,我每每固执地认为,他必须真心做到了“学然后知不足”。还有大唐名相魏征的一句名言:“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季羡林先生都做到了。

告别一位老知识分子远去的背影

在繁荣和发达的年代,当我们面对着经济利益、学术不端、甚至是学术交易的诱惑之时,对大师的追忆、怀念和学习能否在每个知识分子的内心产生某种共鸣?

7月11日,98岁高龄的国学大师、北京大学教授季羡林先生辞世了。

国有一老,如有一宝。季羡林先生因为他的国学学养和真诚人格,在学术界受到广泛的尊重,如今他驾鹤西去,是中国学术界的一大损失。

我们曾经有许多次机会向季老表达我们的敬意,我们也确实在许多场合向这位大师表达过敬意。但是当季羡林先生真的告别我们的时候,这一切都显得微不足道。我们甚至会怀疑我们曾经表达敬意的真诚,以及老人接受敬意时的心情;我们也会忐忑地想起老人面对晚辈做的错事和傻事,满脸宽容背后的无奈。此刻,我们所有能做的事情,就是追忆、怀念和学习。

我们追忆季羡林先生,实际上是在追忆一个大师辈起的年代。人们往往用自身的勤勉来作为成长的理由;但是有的时候,环境能够决定给予人们更多成为大师的机会。这种环境并不能简单的用贫穷或者富裕来概括。大师辈起的年代,是一个充满问题的年代,也是一个尊重知识、宽容“异端”、追求平等的年代。自20世纪初开始,中国知识界在不断与历史争夺这种机遇。而令我们景仰的学术大师们,恰恰就产生于每一个转瞬即逝的机遇中。

我们怀念季羡林先生,实际上是怀念一个“以学术为业”的群体。无论陈寅恪、傅斯年,还是钱钟书、季羡林,这个群体中每一个人都是以一种偶然出现,而走向一种必然。马克斯·韦伯说,在失去了神圣性和价值统一性的世界上,以学术为业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能够独立的思考。当然,所有的独立思考都需要巨大的勇气和冷静的观察。今天的多元化社会,铸造着多元化的个人,终生以学术为业,并且能从其中找到乐趣和力量的人恐怕已经不多了。

我们学习季羡林先生,实际上是学习一种独立、自尊、诚实和执著的品行。无论在“文革”年代、在改革开放中、还是功成名就的晚年,季羡林都在不断向自己提出问题,进行反思;无论在佛学、梵文还是宗教的学术领域,季羡林都在将一个问题执著地研究到底。这是知识分子难能可贵的一种品行,也是一种有现实意义的品行。尤其在当代中国,象牙塔中也不平静。商业主义和权力文化空前做大、浮躁悸动的情绪蔓延,季羡林先生用他自己的言行给我们提出了汗颜的问题。追忆是为了记录,怀念是为了寻找,学习是为了再造。中国的知识分子其实很简单,他们已经放弃了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历史自觉,仅仅在一个相对封闭的象牙塔中传道授业。但是知识分子又很重要,因为他们是创造文化、重建价值的一个群体,也能够引导人们的认知和行为,制定对话和交流的规则。

在繁荣和发达的年代,当我们面对着经济利益、学术不端、甚至是学术交易的诱惑之时,对大师的追忆、怀念和学习能否在每个知识分子的内心产生某种共鸣?而尊重知识,尊重知识分子是否能够永远成为这个社会的最高行为规范?

季羡林先生走了。大师难再,修齐治平恐成绝响;后生可畏,慎笃勤温似已惘然。(周庆安)

季老远去,我们还有大师吗?

季老走了,人们怀念,回忆,追思;大师生平,历历在目,大师学问,深不可测,大师品格,高山仰止。

虽然季羡林不承认自己是大师,但我们还是称他大师,一是显得我们重视文化,重视文化人;二是让外人知道:你看,我们还是有大师的。

大师走一个,少一个,大师有减无增,这叫人着急的。这和泱泱大国的气派不符,跟GDP世界前三的盛世气象不符。

虽然,我们可以钦定大师,“大师工作室”的牌子一挂,“大师”往牌子前面一站,让照相机、摄像机一阵猛拍,大师就诞生了。

渴望大师,可以理解,但如此猴急地制造大师,是对大师的轻慢,甚至是侮辱。这种时候,真正有大师气度、大师品格的人,恐怕就要害怕自己跟“大师”有瓜葛了,要设法与“大师”划清界限了。“大师”日见众多之时,季老曾郑重声明,不接受人家给他戴上的“大师”帽子。

季老的走,至少让人明白一个道理:越想当大师,越是以大师自居,人家越不承认他是大师;越是不想当大师,公众越是认你为大师。

季老远去。我们从大师的背影收回目光,我们惘然:哪里还有大师?我们还有大师吗?

也许,首先要回答的是:我们为什么需要大师?是装点盛世?是显示政绩?是用大师的精神滋养我们的心灵,还是借大师的名声光耀自己的门楣? 如果我们真的需要大师,那就从无声的土壤开始。每一棵参天大树,都是从泥土里生长出来的。

如果我们真的爱大师,就从爱泥土开始吧,就从清理土壤,为土壤增加养分开始吧。

如果我们真的爱大师,我们自己愿意做泥土吗?没有名声,没有报答,没有所谓“成功”的光环,只有默默付出——我们有这个耐心吗?我们甘于寂寞吗?如果没有,那就不要奢谈爱大师。

喧嚣只能制造小丑,而不是大师。■戎国强

季先生走后给我们留下了什么?

季先生走了,但他不仅给我们留下了有形的著作,更给我们留下了无形的精神。

季羡林先生曾撰文,表达了他希望大家摘掉他头上的“国学大师”、“泰斗”、“国宝”这三顶 “桂冠”的愿望,以便还他“一个自由自在身”,这使我浮想联翩。

(一)在浮躁盛行、争名夺利的今天,季先生这一愿望的意义,不在于他或别人谁有佩戴这三项“桂冠”的资格和三项“桂冠”的标准,而是为我们树立了一个榜样,一个淡薄名利的榜样、一个谦虚的榜样、一个冷静的榜样。也是他面对现实的一种无奈的奉劝。

(二)“国学大师”、“泰斗”、“国宝”的“桂冠”本是善良的人们对季先生的尊重和爱戴,但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上台讲演或表演的经验,当几十个灯泡照在台上,几个聚光灯同时打向你的时候,不论多冷的天,都会使你顿时感到热血沸腾,稍后就会头脑发热、头晕目眩,有一种过去人们常说的“架在火炉上”被烤的感觉。所以说,头上过多的光环对正常人来讲,并非么好事,会使人头脑发热、头晕目眩、胡说八道。

(三)我们常讲,社会就是一个人生的大舞台,这是很贴切的比喻。但很多人不论多热的天,都希望多戴上几项“桂冠”。有时在接过某些人的名片时,你看不清他的单位和联系方式,横在你眼前就是那不下十几个大小虚实的各项“桂冠”,这个会的理事、那个家的会员,要么就是名誉主席、顾问等不一而足。刚拍几部电视短片,就敢印上“著名影视编导”、明明是一个科长,还要加上一个括弧,副处级„„我每每在看到这样的名片时,并无半点肃然起敬的感觉,而是鄙视和蔑视。其实一个人的地位不是靠这些称呼来确定的,一个人越需要化妆,说明她越丑;一个人冬季穿得越多,说明他身体越差;一个人越没文化,越需要假文凭来招摇撞骗;一个越没有钱的人,才越怕别人说他没有钱而冒充大款„„

(四)中国人喜欢给别人戴帽子,也希望别人给自己戴帽子。有时给别人戴帽子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而是为了等别人也给他戴上一顶或几顶“桂冠”。

(五)上帝为何只给我们一个太阳?两个太阳同时出现会太热,两个太阳轮番上阵我们则不得休息。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做好自己的人和事就好了,不必为自己多戴几项“桂冠”,更不必嫌一个太阳少而给自己再加几个太阳。不论是两个太阳同时出现,还是两个太阳轮番上阵,这都是自寻烦恼。上帝既然给了我们一个太阳,那就享受好这个太阳,这个太阳就是我们自己。

(六)季先生希望大家摘掉他头上的三顶 “桂冠”,也是深知一个人头上的太阳不能过多,每一项“桂冠”都像是紧箍咒,使人没有“一个自由自在身”。这是一种境界,需要自信和实力。当你不需要“太阳”,躲在小屋内做好自己的人和事的时候,太阳就会主动地破墙而入,照到你的头上。

(七)季先生的“桂冠”没有谁发过文,所以他的“请辞”也不必谁来批准,对一些人是有所启示和领悟,还是看到了新机会?这三顶“桂冠”不需要想“学雷锋”的人来拾遗补缺,而是宁缺勿滥。

季先生走了,他的“自辞三项桂冠”,就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作者:西南偏南南)

大师后继乏人忧思

钱钟书、费孝通、巴金„„,近些年来,每逝去一位民国时期即已名满天下的学人,人们都会在无限缅怀中感叹大师的凋零和后继乏人。季羡林先生的故去,则再一次让这个话题延续。

季老是全社会公认的大师。媒体评价说,季老辞得去国学大师的名号,却辞不去人们对他的尊敬。这不像时下某些人,虽被冠以大师的名号,却倍受质疑和批评。

在季老过世后,有网站登出“季羡林先生逝世之后,你觉得中国还有国学大师么”的问题,有近四成的人认为“季老逝世,中国再无国学大师”。

可见大师之难得,非寻常人,实在难以承载这名号。从每一位大师的成长历程看,也可谓综合了天时地利人和诸因素,历经传奇而成大师。

像季羡林,他出身寒门,后求学清华,有幸受到陈寅恪等人教诲。1935年留学德国后,恰遇二战,只好留德苦学,但这十年,他得以亲炙世界级梵文、巴利文和佛教研究的权威,他回国已成学术权威,被陈寅恪引入北大。但真正让他成为大师的,却是他归国后的经历:先被关进牛棚批斗,后又被分配去看守门房,收发信件和报纸,然而,这段时间他却翻译了印度古代两大史诗之一的《罗摩衍那》,并做出了许多研究成果。坎坷的经历中,季老为人为学都有足以传世之处。他的安贫乐道、贫贱不移、宠辱不惊让人称道。“未名四老”之一的张中行生前就曾在《负暄三话》中评价道:“季先生以一身而有三种难能:一是学问精深,二是为人朴厚,三是有深情。”而他后来以副校长的身份却被新生及其家长当成“老工友”而为他们守行李的故事,更为“永远的大师”平添了一段传奇。

张中行评价季老的三个“难能”,每一个在现时代都是稀缺之物。季老学问精神,源于“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的为学信条,但在今天,这样的信条却早已被各种粗制滥造和学术抄袭、剽窃所淹没。而且,近来人们发现这些学术不端行为中,还频频闪现出校长、院长和著名教授的身影。

而为人朴厚和有深情的为人之道,在当下,却滑向了一个可怕的方向。近日陈丹青在一个名为“中国梦”的论坛上有精妙的点评,那就是滑向了怎样做官。

上一篇:勤工助学先进个人评比演讲稿下一篇:“三创四建”活动公安局承诺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