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PPT中使用图片》教学设计

2024-09-26

《在PPT中使用图片》教学设计(共17篇)

1.《在PPT中使用图片》教学设计 篇一

浅谈PPt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使用方法

王建华

在教学中我们常常讨论到什么教育手段好。教学手段是师生教学相互传递信息的工具、媒体或设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学手段经历了口头语言、文字和书籍、印刷教材、电子视听设备和多媒体网络技术等五个使用阶段。教育现代化教学手段是与传统教学手段相对而言的。即把幻灯机、投影仪、录音机、录像机、电视机、MV、DVD、手机、计算机等等搬入课堂,作为直观教具应用于各学科教学领域。所以要在45分钟的课堂教学中提高教学的效益,进行高密度、高容量的教学,多媒体的应用势在必行。

我在中学物理课堂教学中探索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让多媒体在物理教学中体现多媒体的最佳效果和物理教育的特色,使学生的思维能力能不断向高层次发展。为此我在中学物理课堂教学中探索如何快速简便使用PowerPoint(简称ppt)的方法。

一、多媒体课件的制作

PowerPoint能很简便地将各种图形图像、音频和视频素材插入到课件中,使课件具有强大的多媒体功能。1.认识操作界面

2.打开ppt页面的操作方法

(1).单击任务栏上的“开始(2).将鼠标指针移到“序”菜单;

(3).单击“程序”菜单中的“WPS office 个人版”,就可以开启

”,打开“开始”菜单;

”选项,将会弹出“程“PowerPoint”软件了。

3、编辑前的准备

(1).选题。选题是分析所要讲授的内容,选择需要制作成课件的部分。在物理教学中,我们可以选取那些常规方法无法演示或不易演示、演示观察不清的内容制作成课件,如光、电学实验、电磁感应、电子的运动等。

(2).编写脚本。脚本将课件的设计、制作和使用过程连在一起,是课件制作的直接依据,脚本编写直接影响课件的质量和在教学中的使用效果。

(3).准备素材。根据脚本完成素材收集:如文本、图像、声音、动画(flash)、视频等。

(4).制作合成。通过多媒体课件制作工具将各种素材集成起来,并调试,以检验课件与教学内容是否做到有机结合。

4.编辑的具体步骤

(1).创建演示文稿:打开ppt之后,单击“+”

创建一个新的“演示文搞1”,左边是“大纲和幻灯片”显示区。

(2).选择幻灯片版式:单击菜单栏中的“设计”→选择“设计”展开菜单中的“幻灯片版式“应用幻灯片版式(文字版式和内容版式)”

”→在右侧会展开(3).增加新幻灯片:选择演示文稿的右侧的幻灯片→单击鼠标右键→选择新建幻灯片,以此类推。在需要插入新的幻灯片位置,也是用同样的方法。

(4).文字和图像等编辑: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可适时引入图、文、声、像、动画并茂的多媒体课件,给枯燥的内容创设新颖有趣的情境,充分调动学生脑、耳、口、手等多种感官,达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有机结合,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具体操作步骤我举个例子,如:“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ppt课件的制作演示:

① 设置幻灯片的背景,单击菜单栏“设计”→单击“背景”

在弹出的菜单中→单击“填充效果”→选择“纹理中的金山→点击上图背景中的“应用”。

”点击确定② 为了让课件具有美感,在输入主标题时可以插入“艺术字”,单击菜单栏中的“插入”→单击展开菜单中的“艺术字”→选择符合课件讲解的样式

我在这选择第三行第五列的样式→输入“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点击确定过边上的八个符号可以改变其大小和偏转角度。

注:文字的动画进入与下面的第④步图片动画的进入方式操作一致。

通③ 插入图片,单击“插入”→单击“图片”→选择需要的图片打开。

点击④ 选择图片动画的进入方式,选中图片→单击菜单栏“动画”→单击“自定义动画”→点击演示文稿右侧的“添加效果”→点击“进入或者动作路径”在这选择进入中的“百叶窗”,可修改如何开始→进入的方向和速度。

以下用到的图片效果也是同样的方法。

⑤ 影片、声音、flash和背景音乐等的插入,单击菜单栏“插入”→选择需要的影片、声音、flash和背景音乐,方法与图片的插入类似。

⑥ 图片和文字动画进入的组合。

⑦ 将幻灯片中的图片、文字和符号设置为超链接,链接到到需要播放的幻灯片。点击需要超链接的图片、文字或符号的边框→单击右键→超链接→单击本文档中的位置(A)

→选择幻灯片标题中的幻灯片→点击确定。

⑧ 为了使动画进入或退出的内容具有生动性,我们还和可以给它们附带声音。选择演示文稿右侧的进入或退出信息框→如双击“文本框67”弹出下图对话框→点击声音对话框可以选择相应的进入或退出的声音。同时还可以更改计时和正文文本动画。

⑨ 用以上方法完成ppt课件的制作后,不要忘记保存演示文稿→单击WPS演示

→选择“保存”。

二、多媒体课件在物理教学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1.多媒体课件的选择和设计要注意物理学科的特点,最大程度地发挥ppt软件的服务功能。

2.恰时应用ppt软件,处理好与传统教学的关系,避免多媒体课件在课堂上的滥用。

3.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多媒体课件只是教学效果的辅助教具。4.在ppt课件制作时教师应着意设计、制作、改进有新意的物理演示实验,使各种教学设备和相应的现代化教学辅助手段能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才能有效地提高物理教学质量。

总之,多媒体与物理教学的有机结合是物理教学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符合课改发展的需要,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物理教学是教学手段的极大进步,我们要大力弘扬,但在使用中不能否定传统教学模式,只有二者相辅相成。所以我们应不断学习和不断完善多媒体在物理教学中的辅助功能,使ppt能更好的为物理教学的课堂服务。

通讯地址: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铜厂乡铜厂中学 联系电话:*** 邮编:661508 工作单位:金平县铜厂中学

电子邮箱:562506115@qq.com或weddwedd@163.com

2.《在PPT中使用图片》教学设计 篇二

关键词:初中教材,图片,美国诞生

俗话说一图胜千言,初中生处于理性思维开始形成阶段,有效使用图片教学,有助于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分析问题的实质,掌握所学知识,发展抽象思维。本文以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美国的诞生》这一课为例,探讨教师有效利用教材的7张图片展现美国诞生的历程、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及学习质量的做法。

一、对图片内容的解读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利用图片,可以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借助图片去体验历史教材中的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等,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教师在对本课图片进行解读时可让学生先对其图片内容进行解读,教师再由表及里地将每张图片所蕴含的历史信息交代清楚。本文只对《美国的诞生》一课中的2张图片做简单解读。

《矛盾与冲突———波士顿倾茶事件》:1773年12月16日的波士顿港口,60个当地人打扮成印第安人偷偷摸摸地将船上货物捣毁,并将价值1.5万英镑的342箱茶叶倒入港口内。只因为殖民地走私和拒绝茶叶使得东印度公司大量茶叶在仓库腐烂,濒临破产,为挽救四面楚歌的东印度公司,英国政府颁布《茶税法》,而北美殖民地人民为了反对英国颁布的《茶叶税》,拒绝英国政府的议会税制,抵制东印度公司的茶叶,禁止东印度公司的货物靠岸,从而酝酿了一场倾茶事件。

《挣脱枷锁———〈独立宣言〉》:签署《独立宣言》的代表们衣着整齐地坐在一间朴素的屋子里签署一份象征着独立自由的文件。这是份矛头指向英国殖民统治的战斗檄文。为了追求独立和自由,他们都抱着破釜沉舟的决心,坚定地写下了自己的名字。大会主席约翰·汉考克第一个在《独立宣言》上签字,他故意把名字写得很大,想让英国国王乔治三世不戴眼镜就能看到他的签名。

二、对图片背景的拓展

教师可以在学生对图片内涵有所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挖掘图片背后隐含的历史信息,寻找历史现象背后的原因,从中体验历史的真实与生动。教师在教学中还可以引导学生对图片中蕴含的历史知识进行思考、探究,让学生形成“以图解文”的思维,拓宽视野。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读图、识图、释图的能力,提高其解决问题能力,这样既能便于学生理解,又能给枯燥的课堂带来生机,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本课的图片教学重点放在美国总统华盛顿图片的拓展上。拉什莫尔山上的雕像第一个就是华盛顿,这足以说明华盛顿对美国诞生的贡献。华盛顿在连任两届美国总统后辞掉总统之职,回归维农山庄,体现了他为实现美国民主政治以身作则、淡泊名利的崇高品质。美国独立战争初期,华盛顿并不是一位有丰富作战经验的高级指挥官,在制定战略方针和具体战役的指挥上都有过失误,八年抗英战争的实践使他逐步学会了适合北美的战略战术,积累了游击战、运动战和阵地战相互配合作战的丰富经验,增长了指挥作战的才干。教师可以这样利用图片的拓展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感悟美国独立的来之不易,让学生认识那些曾经为了和平而努力的人。

三、建立图与图之间的联系

在学生对图片认识并了解其背景后,教师要对图与图之间的联系做个有效连接,让学生看到利用这7张图片可以叙述出美国诞生的历程,从而建立起科学合理的知识结构。将这7张图片有机联系起来,学生从中可以清楚地认识到詹姆士顿是英国在美国开拓的第一块新天地,到第十三块佐治亚殖民地的最终建立,多元移民群在北美的不断开发中壮大起来,奠定了美国的版图基础。而在美国诞生的历程中,华盛顿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大陆军总司令,华盛顿领导全美人民积极奋战,实现了美利坚民族独立,完成了广泛的政治和社会经济改革,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美国的诞生从领土的完整到经济的自由发展,从民族独立到政治民主,从邦联到联邦以及三权分立,实现了美国政治的长治久安。

3.《在PPT中使用图片》教学设计 篇三

[关键词]初中教材图片美国诞生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340095

俗话说一图胜千言,初中生处于理性思维开始形成阶段,有效使用图片教学,有助于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分析问题的实质,掌握所学知识,发展抽象思维。本文以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美国的诞生》这一课为例,探讨教师有效利用教材的7张图片展现美国诞生的历程、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及学习质量的做法。

一、对图片内容的解读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利用图片,可以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借助图片去体验历史教材中的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等,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教师在对本课图片进行解读时可让学生先对其图片内容进行解读,教师再由表及里地将每张图片所蕴含的历史信息交代清楚。本文只对《美国的诞生》一课中的2张图片做简单解读。

《矛盾与冲突——波士顿倾茶事件》:1773年12月16日的波士顿港口,60个当地人打扮成印第安人偷偷摸摸地将船上货物捣毁,并将价值1.5万英镑的342箱茶叶倒入港口内。只因为殖民地走私和拒绝茶叶使得东印度公司大量茶叶在仓库腐烂,濒临破产,为挽救四面楚歌的东印度公司,英国政府颁布《茶税法》,而北美殖民地人民为了反对英国颁布的《茶叶税》,拒绝英国政府的议会税制,抵制东印度公司的茶叶,禁止东印度公司的货物靠岸,从而酝酿了一场倾茶事件。

《挣脱枷锁——〈独立宣言〉》:签署《独立宣言》的代表们衣着整齐地坐在一间朴素的屋子里签署一份象征着独立自由的文件。这是份矛头指向英国殖民统治的战斗檄文。为了追求独立和自由,他们都抱着破釜沉舟的决心,坚定地写下了自己的名字。大会主席约翰·汉考克第一个在《独立宣言》上签字,他故意把名字写得很大,想让英国国王乔治三世不戴眼镜就能看到他的签名。

二、对图片背景的拓展

教师可以在学生对图片内涵有所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挖掘图片背后隐含的历史信息,寻找历史现象背后的原因,从中体验历史的真实与生动。教师在教学中还可以引导学生对图片中蕴含的历史知识进行思考、探究,让学生形成“以图解文”的思维,拓宽视野。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读图、识图、释图的能力,提高其解决问题能力,这样既能便于学生理解,又能给枯燥的课堂带来生机,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本课的图片教学重点放在美国总统华盛顿图片的拓展上。拉什莫尔山上的雕像第一个就是华盛顿,这足以说明华盛顿对美国诞生的贡献。华盛顿在连任两届美国总统后辞掉总统之职,回归维农山庄,体现了他为实现美国民主政治以身作则、淡泊名利的崇高品质。美国独立战争初期,华盛顿并不是一位有丰富作战经验的高级指挥官,在制定战略方针和具体战役的指挥上都有过失误,八年抗英战争的实践使他逐步学会了适合北美的战略战术,积累了游击战、运动战和阵地战相互配合作战的丰富经验,增长了指挥作战的才干。教师可以这样利用图片的拓展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感悟美国独立的来之不易,让学生认识那些曾经为了和平而努力的人。

三、建立图与图之间的联系

在学生对图片认识并了解其背景后,教师要对图与图之间的联系做个有效连接,让学生看到利用这7张图片可以叙述出美国诞生的历程,从而建立起科学合理的知识结构。将这7张图片有机联系起来,学生从中可以清楚地认识到詹姆士顿是英国在美国开拓的第一块新天地,到第十三块佐治亚殖民地的最终建立,多元移民群在北美的不断开发中壮大起来,奠定了美国的版图基础。而在美国诞生的历程中,华盛顿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大陆军总司令,华盛顿领导全美人民积极奋战,实现了美利坚民族独立,完成了广泛的政治和社会经济改革,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美国的诞生从领土的完整到经济的自由发展,从民族独立到政治民主,从邦联到联邦以及三权分立,实现了美国政治的长治久安。

综上所述,初中历史教材中所提供的图片是一种具有重要价值的课程资源,教师在教学中有效开发和利用这些课程资源,把图片和文字有机结合起来,学生能更深刻地感受历史事件发生的过程,从而更好地掌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发展历史思维,培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4.多媒体PPT图片在绘本阅读 篇四

标签:

幼教论文

摘要:在绘本故事教学活动中,我们不需要多媒体绚丽的色彩,也不需要多媒体动画的效果,只需将原本绘本故事中的图片用多媒体PPT图片的形式表现出来,一幅一幅按设计者的要求静静地展现在幼儿眼前,或提前、或置后、或汇总......关键词:绘本阅读、PPT、呈现方式、情感体验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多媒体被越来越多地广泛运用在幼儿园各科教学当中,它多彩的画面、生动的形象牢牢地吸引了幼儿,给教学活动增色不少。而随着幼教改革地不断深入,各种多元式的教育理念不断涌现,随之而来新的教育形式不断孕育而生。在这种前提下“绘本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形式走入了我们的视野。目前绘本教学正在上海等走在幼教改革前列的城市中红红火火地进行着。它将阅读和其它学科有机地整合,又用多媒体PPT图片呈现出来,带给我们一个又一个生动有趣而又寓意深刻、耐人寻味的好故事。我不止一次地被这些绘本故事深深打动并沉醉其中。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的正是中班绘本故事——《鼠小弟的背心》,并谈谈在这个绘本故事教学中多媒体PPT画面的几点运用。

《鼠小弟的背心》是一个很特别的绘本故事。书中每一页都用单线条简单地勾勒出动物形象,从鼠小弟到大象,它们一个比一个大。而画面由起初的大量留白到满页都撑满大象庞大的身躯,给幼儿们在视觉上一个大大的冲击。而故事的发展也是从鼠小弟的小背心被一个比一个大的动物撑下去,最后终于变成了一根乱糟糟的细绳。一次次的重复,不断地增强了作品的荒诞性,也烘托出最后鼠小弟沮丧的心情。幸好,变了形的小背心被变成了挂在大象鼻子上的秋千,给鼠小弟一个意外的惊喜。故事告诉幼儿的是好朋友总会在一起分享快乐的事情。就是这样一个有趣、幽默的故事,也是我无限期待要和幼儿分享的故事。在教学设计活动中,我紧紧围绕故事主题思想,充分发挥多媒体PPT的优势,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的教学重难点,和幼儿一起愉快轻松地分享了这个美好的故事。

一、巧妙利用多媒体PPT图片,前置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帮助幼儿理清故事发展的脉络。

《鼠小弟的背心》是一个叙事故事,所以理清故事的发展脉络是教学中的关键。在故事中鼠小弟的背心给小鸭、小猴、海狮、大马、大象分别穿过。这里面有一个由小到大排序的关系。理清这个关系,有助于幼儿理解故事内容。所以作为绘本阅读活动的第一个环节,我设计了一个排序活动。具体的做法是在多媒体上出

示小猴、海狮、大马、大象这些绘本中的单个动物形象,逐个让幼儿认知,再让他们进行排序。孩子们在比大小、排顺序的活动中根据图片,再依据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畅所欲言。他们的眼睛始终盯着画面,细细地打量、认真地比较,得出自己的一套排序方案,最后大家再一起讨论并达成一致,顺利地排出动物由小到大的顺序,为故事地发展理清了脉络。多媒体PPT画面在这一环节中紧紧抓住了幼儿的注意力,使他们的兴趣得以延续,从而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

二、正确运用多媒体PPT画面、提供最佳的阅读呈现方式,师生同步阅读。在绘本教学中,教师们总会为采用什么样的呈现方式而头疼,这是由于幼儿各自的认知水平各有不同所造成的。因为有的幼儿认识很多字,如果使用传统的整体呈现方式,每人各拿一本书,就会出现同样一个绘本,别人还在想像、发散,识字多的幼儿却早早地知道了答案大声宣布出来,生生地剥夺了其他幼儿幻想、憧憬的权利,你想这多煞风景。所以,选择恰当的绘本呈现方式在整个绘本活动中显得尤为重要。

多媒体PPT画面给了我们一个最佳的选择。在PPT画面的指导下,我和孩子们共同按一个进度去欣赏故事。大家都在一个点上,不必担心谁会事先知道下一幕而提前爆料。一切都在多媒体PPT画面地逐幅更换下有条不紊地进行。在《鼠小弟的背心》这个绘本故事PPT中,每一次更换画面时,幼儿都会被逐渐变大的动物和不得不又被撑大的背心而唏嘘不已。这样不断地反复,孩子们被一次一次地刺激到,情绪激动不已。这种情感体验正是多媒PPT画面同步阅读而带来的最佳教学效果。

三、灵活运用多媒体PPT画面,引发幼儿情感体验,突破绘本教学重难点。没有情感,任何一个文学作品都会变得枯燥无味。而让幼儿在《鼠小弟的背心》这个绘本当中体验鼠小弟的情绪变化是重难点。从鼠小弟一开始展示自己合体、漂亮的小背心时的开心、自豪的心情到鼠小弟的背心被好朋友一次次借穿之后变得不像样时的沮丧难过的心情。这一系列的情绪变化正是需要幼儿在活动中体会的重点。为此我恰当选用PPT第一和倒数第二幅画面,同时呈现在幼儿眼前。让幼儿分别观察、描述鼠小弟前后不同的表情,揣测鼠小弟的心理活动,同时让幼儿猜猜看这其中可能发生了什么事情?这突出了故事中的情感主线,让幼儿迅速地感同身受,仿佛自己也是鼠小弟。这样的设计只取前后、省略中间的图片恐怕也只能依靠PPT来实现了。

而另一个情感体会的重点则是当所有的幼儿还在为鼠小弟惋惜时,故事突然发生了转机,一切都出乎大家的预料,不像样的背心居然摇身一变,成为秋千挂在大象的鼻子上,而鼠小弟愉快地在上面荡起来。我认为这正是这本绘本故事的精华。为突出这种情感体验,在PPT图片呈现的过程中,我在这种关键的变故到来之时突然停住,故意让幼儿停留在上一个情感体验中,在幼儿充分地体会了鼠小弟的沮丧失望之后,再让最后一幅PPT图片终于隆重登场:鼠小弟的背心变成了秋千挂在了大象的鼻子上,鼠小弟开心地荡起来。这样一来,幼儿一扫先前阴霾的情绪,振奋不已。而这种情绪体验正是我想要达到的教学效果。这也只能有多媒体

PPT能带给幼儿这样的惊喜吧。孩子们终于在完整地读完全绘本后由衷地体会到:好朋友在一起真好,大家在一起分享美好的事情真好。

5.《在PPT中使用图片》教学设计 篇五

提取 在自己制作PPT课件过程中,经常需要用到一些比较好的背景图片,作为教师有必要随 时储备一些精美的图片素材备用。网络中图片虽然很多,但是要找到适合做课件背景的却不 容易,一种可行的办法就是从现成PPT课件里提取背景,那么如何提取呢?下面介绍三种可 行的方法,与大家共享。

第一种: 最简单省事,就是直接提取人家PPT课件中的背景。1.启动PowerPoint,打开相应的演示文稿文档。2.在非文本框和组合内容外的空白处,单击右键选择“保存背景”,选择适当保存位置 和对应背景图片名称,即完成背景图片的保存。说明:此方法对有些PPT文件是不适用的,在非文本框和组合内容外的空白处,单击右 键时不出现“保存背景”命令。

第二种: 制作者需要将某个Powerpoint演示文稿中的图片单独提取出来,只要将其另存为网页 格式即可。1.启动PowerPoint,打开相应的演示文稿文档。2.执行“文件→另存为网页”命令,打开“另存为网页”对话框。3.将“保存类型”设置为“网页(*.htm*.html),然后取名(如tp)保存返回。” 4.我们在上述网页文件保存的文件夹中,会找到一个名为“tp.files”的文件夹,PPT 文件 所用的所有图片都是单独保存了文件夹中,包括背景图片。

6.《在PPT中使用图片》教学设计 篇六

关键词:PPT,课件设计,把握课堂时间

课堂上使用PPT制作的课件讲课时, 如何动态把握时间是众多老师在把握课堂节奏时遇到的一个难题。笔者从事多年课件制作, 进行了一些思考, 以期能找到合适的解决办法。

一、借助传统工具计时

1. 传统计时工具

在课堂上, 利用钟表这一精确计时工具, 我们就可以准确把握课堂时间。这样做虽然可以准确把握好课堂教学进度, 但是, 需要教师在讲课的时候时不时就得看一下钟表。很明显, 教学过程中这样的动作是多余的, 会影响自身的注意力。

2. 计算机系统时间

除了看钟表以外, 还可适时查看计算机的系统时间。使用前必须确保系统时间的正确。可使用“调整日期时间”菜单, 在“internet时间”选项卡中勾选“自动与internet服务器同步”。

在播放幻灯片时可以通过按下“Windows”键, 查看系统任务栏中的系统时间, 再按下“ESC”键还原到正常状态。虽然操作简单, 但是多次的切换毕竟会影响正常教学效果。

二、借助Power Point本身功能

1. 插入时间功能

PPT课件在全屏放映时可在某一角落固定显示时间。可将插入点置于幻灯片母版上的占位符或文本框内, 点击菜单“插入→日期和时间”, 在弹出“日期和时间”对话框中选择自己喜欢的时间格式, 并选中“自动更新”复选框。

在播放PPT课件时, 每切换到新幻灯片都可看到时间更新一次, 教师可以清晰看到更新后的时间, 把握课堂的进程。但是, 更新只在幻灯片切换时发生。如果在一张幻灯片上停留过长, 显示的时间却是不变的。

2. 使用控件工具计时

除上述功能外, 还可以使用控件工具箱中的某些控件来更好地实现这一效果。在PPT幻灯片母版视图中使用控件工具箱中的标签控件划出一块适度大小的区域, 放置在合适位置;在此区域上右击鼠标并选中“属性”选项打开属性对话框, 可更改Caption属性值为“单击更新显示时间”, 关闭属性对话框;再在此划出的区域上用鼠标双击进入Visual Basic编辑器窗口, 输入如下的代码进行保存。

做好以上工作后关闭幻灯片母版视图。此时, 播放幻灯片只要用鼠标单击标签区域, 标签上的内容就更新显示一下当前时间。若在此幻灯片上停留的时间过长时需要了解时间, 也可以再用鼠标单击一下此标签区域, 就可以再次更新一下, 变成当前时间。

三、借助第三方软件

利用PPT本身的一些功能虽然能适时看到时间, 但还是不能像看手表、时钟那样直接、直观, 进而把握课堂的进度。为了彻底解决这一问题, 我们不得不借助于第三方软件了。在本文中主要借助于Flash软件来实现这一目的。

1. 下载Flash时钟动画

网络上Flash时钟动画大量存在, 可下载并将它放到PPT幻灯片母版中合适位置, 借Flash时钟动画显示时间的变化。步骤如下:进入幻灯片母版视图, 选择“控件工具箱”, 点击“其他工具图标”, 从下拉列表中选择“Shock Wave Flash Object”选项, 此时鼠标将变成“+”形状, 将其在合适的位置上拖动即出现Flash控件图形;单击“控件工具箱”上的“属性”按钮, 打开属性对话框, 在“Movie”属性栏中输入.swf文件路径及名称, 并将“Embed Movie”属性改为“True”, 即将Flash动画嵌入到PPT中。

关闭母版, 播放幻灯片, 此时就可以发现时刻变化的时钟效果。这样的设计能直接观看到时间走过的每时每刻, 但时钟动画过于花俏, 影响着教学内容的呈现, 分散着学生的注意力, 也影响着教学效果。

2. 使用Flash软件开发

可以对时钟动画进行改进, 做成类似计算机桌面右下脚的系统时间显示的效果——简洁、明了。

首先打开Flash软件, 新建100×25像素文档, 选择“文本工具”在“舞台”中拖出输入区域, 并将“文本类型”改为“动态文本”, 并设置“变量”为“list”;选中第1帧, 打开“动作”面板, 在代码编辑区域输入如下代码后并在第2帧位置上插入帧, 保存文件, 发布动画。

有了自己DIY的Flash动画, 使用前面的内容, 我们即可以方便地在PPT幻灯片母版中使用它了。

7.历史教学中的图片资料使用 篇七

《义教育历史课程标准》教师读本提到:初中学生通过历史课堂的学习和课后的活动,要能逐步感知人类在文明演进中的艰辛和巨大成就,逐步积累客观、真实的历史知识;通过收集资料、构建论据和独立思考,能够对历史现象进行初步的归纳、比较和概括,产生对人类历史的认同感,加深对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理解,做出自己的解释。

新课改提出:教师的主要任务不是给学生以现成的答案,而是为学生的探索和发现提供机会与帮助;教师对学生的指导也主要是帮助学生安排适宜的学习材料和活动情境。初中学生的认知还处在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渡阶段,知识水平有限,大量地引用文字史料学习历史,一方面会加重初中学生的学习压力,另一方面也会使课堂变得沉闷,影响初中历史教学的进度和教学效果。

历史图片资料因其直观、生动、历史感强、丰富而真实可信,是初中历史教师开展教学工作,完成教学任务的好助手。2010年的全国初中历史赛课中,使用历史图片资料成为众多赛课教师不约而同的选择历史图片资料的艺术性使用,使得课堂饱满,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并轻松突破了学习中的难点问题。北京张老师的《改革之路》一课就是其中的典范。

开篇,张老师借缝纫机的图片来导入新课,衣食话题拉近了学生对课程的距离,贴近学生的生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顺利地导入了新课。

接着,张老师用一组组的图片分析改革的历史背景,也唤起了学生对改革的支持与理解。

在铺陈到位后,张老师出示了小岗村签下集体协议、小岗村改革一年后农民在粮囤里收粮、凤阳农民打花鼓庆丰收等图片资料,展示了改革取得的初步成绩,认同了农村改革确立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了让学生感受更深刻,对所学知识进行了必要的拓展:农民侯永禄家在改革前后的变迁图片材料,乡镇企业兴起的图片资料,2006年取消农业税等其他惠民措施,由面到点,说明农村改革后农民生活发生了实实在在的变化,对农村在改革中取得的巨大成就进行了充分展示。

对城市改革的重点国有企业改革,学生是不易理解的。张老师同样用图片材料解决了这个问题:沈阳一条马路两边分属不同部门的冶金厂和电缆厂的产销情况的图片,生动形象地将学生最不容易理解的国有企业改革清晰地呈现给了学生,一目了然的图片,教师生动的讲述,轻松地将教学中的难点突破了。

整堂课,张老师利用近30幅历史图片资料生动形象地给学生讲述了改革之路的历程。同样是赛课的一位教师,在讲述“海峡两岸的交往”时,也使用了大量的图片资料,生动、直观的材料,扣动了学生的心弦,引起了学生情感的共鸣,一节课下来,一种“血浓于水”的亲情感油然而生,一种实现祖国统一的责任感被唤醒,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得到了升华。

历史图片资料直观、生动,易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历史图片材料提供的历史信息清晰明了,易于学生感知历史,体验历史情景,对历史产生认同感,解决教学难点问题;历史图片资料易取得,纵观新课改的教材,图文并茂,每课涉及的图片不在少数,既有黑白的,也有彩色的,既有图片,还有地图、图表等,涉及内容也很广泛,既有人物图片、重大历史事件的图片,又有图表、地图;历史图片资料的使用也很方便。

历史图片资料丰富易得,教师在教学使用时需要有艺术性。

一、发掘历史图片资料中的有效信息

历史图片资料中的很多信息是隐藏的,教师要善于将其找出来。《改革之路》一课中,张老师通过沈阳一条马路两边分属不同部门的冶金厂和电缆厂的产销情况的解读,来让学生了解国有企业改革的必要性,就是抓住了历史图片资料中的隐藏信息。

二、选择历史图片资料中提供的信息

一幅历史图片资料所蕴含的信息非常多,教师不能什么信息都讲,要选择与自己课题主题相关的信息进行使用。《改革之路》一课中,张老师展示“韩村河风貌”“顺义农业”“华西村新貌”等图片,是为了让学生了解改革之路的多样性,让学生对改革有更为深刻的理解,而不是去关注“韩村河”在哪里等其他问题。

三、将历史图片资料中的信息与其他历史材料信息联系起来,使图片资料中的信息得到有效支撑

在《改革之路》一课中,张老师通过敲钟集合、集体劳动等图片材料,结合那个时代的顺口溜“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文字与图片相互联系,学生很容易就了解了那个时候农村的生产状况。图文相互映衬,提升学生对历史图片资料的认识,加深对历史的理解,以取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益。

参考文献:

[1]冯长运.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教师读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叶小兵.发掘和运用历史资料中的有效信息:以纪连海老师从《清明上河图》看北宋的城市经济的教学为例.历史教学,2009(4).

8.PPT常见错误案例解析之图片篇 篇八

随着PPT应用的深入,许多朋友都知道好的PPT不能只是文字图形,加入适量的图片不仅可以起到点缀的效果。而且可以增加PDT的可读性。可是在如今信息爆炸的时代,我看到的情况往往是图片过量导致的过犹不及或者是没头没脑的图片插入PPT,让人看了不知所以然,今天我们就要一同来探究常见PPT图片技巧的案例。

请先查看如下案例,然后试着说说这张Slide中图片出现的问题,怎么来改这张Slide。

好,我们先来分析一下,这张Slide是一个策划公司组织的一个大型演唱会的广告计划书,目的是吸引广告客户来投放广告。试想如果你是广告客户,看到上面的3张图片时你能一眼就分清楚每张图片是啥意思吗?显然不能。

但是你的目光在浏览到这张Slide时已经被这三张图片吸引了,因为这三张图片太抢眼。而作者当初想表达的这三张图片分别对应了左侧说明文字中的主演出台、餐饮区和赞助商纪念品销售区,这三个是广告客户最关心的项目,可是问题在于文字和图片没有一一对应,导致图片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那么我们一起来看看如下的修改方案。

这并不是唯一的排版方法,可是这种修改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些内容:

1图片要有注释

如果图片本身有含义,必须把图片的含义作为注释加在图片边上,看图说话是每个人都乐于享受的乐趣。试想你小时候看漫画书,如果没有文字,只有图画,那乐趣程度要下降不少了,因此适当的注释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2图文要对齐

图片和文字放在一起的时候,对齐往往是很多人忽略的部分,尤其是文字内容比较少时。如果不和图片做对齐,会显得Slide杂乱无章,这里有一个技巧就是用色块补齐。

3字体要注意

由于Slide中插入了图片,文字就容易被弱化,因此,在字帖选择上尽量采用粗细均匀的黑体/华文细黑/微软雅黑,而不要采用笔画比较尖锐的宋体/TimesNew Roman。

这里介绍三种对齐的技巧。

一种叫全局对齐,就是所有的元素(图片、文字)虽然不需要加上有色的外框,可实际上全部都是边框对齐,也许有的朋友会问。如何才能做到边框对齐呢?显然,如果用鼠标简单拖放很难做到。那么这里推荐一个方法,如图,右键点击屏幕空白处,选择“网格和参考线”,在随后出现的选项窗口中选择“对象与其他对象对齐”,这样当你用鼠标拖放图形或图片时,对象会自动与距离最近的元素对齐,非常的神奇。

另外一个方法是图片与图片对齐,也是内对齐,这个也比较重要,除非你有艺术家的审美观,能够摆放出错落有致的图片方法,否则还是建议对齐你所有的图片元素,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种方法可以让你的Slide看起来更加专业。

第三个比较重要的技巧就是“为文本加入填充色块”,这种情况用的很多,从图上可以看到,因为文字内容比较少,而如果需要和图片对齐,加入和图片对齐的辅助图形框(通常是浅灰色,不会喧宾夺主),这样的图片摆放方式简单易学,却又不失重点。

总结

图片摆放要点

1多图摆放时,图片大小尽量调整到一致,实在不行至少是等高或者是等宽;

2利用对齐方法对元素进行对齐,如果看不清可用Ctrl+滚轮放大后进行微调:

9.《在PPT中使用图片》教学设计 篇九

现代教育理论提出“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 老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组织、指导、帮助和促进学生的学习,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和合作性, 从而使教学活动的主体最有效地进行学习, 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

《在WORD文档中插入图片》这节课, 我根据学生和教材实际, 设计出以“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的符合学科特点的教学与管理模式。在教学过程中, 明确地提出“根据内容插入图片”的具体学习任务, 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探究学习, 在尝试操作的过程中逐步掌握知识和操作技能, 最终完成任务, 体验成就感。同时, 我把“根据文章内容配以相应图片”这样一个具体的任务分解成四个小的任务: (1) 给文章插入图片的方法。 (2) 图片大小的调整。 (3) 绕排方式的设置。 (4) 字体的设置。为了更好地完成任务, 我准备了学习过程中需要的资源, 营造了一个有利于学习的信息环境。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 以学习任务为主线, 以资源为信息情境, 注重培养学生兴趣, 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和自主学习活动, 顺利建构学生的认知结构, 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二、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的文档的基本排版的学习, 同学们大致掌握了普通文档的编排技术。但在编排过程中, 往往为了突出一定的主题, 要根据文章内容插入一些图片, 使版面图文并茂, 更加生动。这就涉及图片与文字进行混排, 并对图片进行处理, 调整好图片与文字的位置关系。因此, 通过本节课《插入图片》的学习, 让学生掌握图文混排的基本技能。

三、教学内容分析

(1) 教学内容简介:这节课主要介绍如何根据内容插入相应图片, 并对图片位置和大小等进行调整。 (2) 教学重点:图片插入的方法。 (3) 教学难点:图片的位置、大小的调整。

四、教学目标

【基本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插入图片的操作方法, 对图片进行位置、大小等的调整操作。 (2) 能力培养: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审美能力。 (3) 情感教育:培养学生把学到的图文处理的知识与技能, 运用到日常学习、生活中去的意识和习惯, 学以致用。同时,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 合理和谐的版面意识, 增强学生的美的修养。

五、教学策略

以“讲、演、练习”和“任务驱动”两种教学方法为主, 教师用一些直观、生动的例子引入教学,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让学生在愉悦的学习氛围中积极主动地学习和发挥创意, 并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六、教学媒体

(1) 两种类型的杂志:纯文字版、一本画报。两者的比较使学生认识到在文章中插入图片, 做到图文并茂, 那么所表示的信息就会更准确, 文章给人的印象就会更深刻。 (2) 准备文章材料, 可以避免学生当堂输入文字和对文字进行修饰, 以便将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放在图像信息的处理上。 (3) 准备大量的图片素材可以使学生自主选择, 使完成的作品丰富多彩, 同中求异,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审美能力。 (4) 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功能演示操作过程, 展览学生的作品, 可以调动其操作积极性, 并通过互相欣赏评价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七、教学评价设计

(1) 评价内容:将文字与图片混排。 (2) 评价方式:学生自评和他评。在评价中, 注意培养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发现别人长处、欣赏他人和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良好品质, 这样学生才会在评价中有所收获、有所进步。

八、教学过程设计

包括: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说明。现简述如下。

(1) 情景导入环节。教师活动:1) 展示两本不同的杂志, 一本纯文字, 一本画报, 根据学生的情况介绍图像的特点, 与文字信息配合的重要作用。学生活动:学生欣赏。设计说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2) 两种不同的杂志, 有什么不同之处, 同学们更喜欢哪一种?学生活动:学生仔细观察, 向全班汇报。设计说明:设置铺垫, 引入主题。3) 讲述学习目的:把纯文字杂志打扮得更美观。设计说明:明确学习目的———插入图片。

(2) 讲授新知识环节。教师活动:1) 图片插入、位置的调整、设置绕排方式 (教师演示) 。学生活动:让学生观察。学生练习图片的插入、位置的调整及绕排方式的设置。要求:能正确设置绕排方式。让小组长检查完成情况。设计说明:明确绕排方式的重要性。2) 对图片大小进行调整 (教师示范操作) 、认识图片工具条。学生活动:学生进行练习。3) 布置任务, 自主探究。文字绕排方式除了“紧密型”外, 其他的绕排方式是怎样的呢?看看其他绕排方式是什么样的效果?一是同学之间互相讨论、询问、答疑, 二是小组长检查学习情况, 教师点拨。学生活动:自主探究学习, 按要求完成学习任务。设计说明:对比范例激发兴趣, 以任务为驱动, 以实践为主线, 以探究教材内容、同学互助、讨论为方式, 促使学生自主探索, 积极探究新知识, 掌握新技能。4) 对文章的文字进行修饰, 使整个版面更美观。学生活动:学生进行练习。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去探究发现其他方法。设计说明:让低层次的学生只掌握基本方法, 高层次学生发现、探究其他方法。

(3) 保存作品环节。教师活动:完成后保存作品。教师示范, 板书评价标准。学生活动:了解评价标准, 明确图文混排的作用。设计说明:养成文件保存的习惯。

(4) 拓展环节。教师活动:字体颜色设置。让学生示范, 教师点拨学生。学生活动:学生对照评价标准, 进行创作。设计说明:学生通过创作, 明确修饰字体颜色的作用。

(5) 评价环节。教师活动:选择优秀作品进行点评。学生活动:学生小组内互评, 学生自评、教师点评。设计说明: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一般水平的要求是:掌握操作技能较好, 图文效果美观。

(6) 小结环节。教师活动:在这节课中, 我们制作出了生动形象、图文并茂的作品, 看来同学们对图文混排是非常感兴趣的。但是, 大家有没有想过在文章中加上合适的背景, 图片加一些修饰会更美观呢?设计说明:为下节课的学习作延伸, 延续学生的学习兴趣。

九、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采用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是在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指导下, 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和“分层教学法”, 让学生在这种“带着任务自主学习”的探究模式下实现知识的意义建构。学生在这种学习过程中处于积极主动的主体地位, 从而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 使学生自主地获取知识, 克服了传统课堂教学中压制个性化发展而采用“一刀切”的人为现象。

10.《在PPT中使用图片》教学设计 篇十

有时在PowerPoint /中画圆并演示时,会发现确定圆心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有的人只是凭观察在“圆心”处画一个圆点代替,弄不好在播放时会发生圆心偏离比较严重的情况,

PPT使用技巧秘籍:在PowerPoint中巧定圆心

其实我们可利用“同心圆”工具按钮来解决这一难题。方法是:

11.在网页中插入图片教学设计 篇十一

执教:熊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会打开上次的网页;了解图片在网页中的作用;学会在网页中插入图片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独立探究和小组探究的方法基本掌握在网页中插入图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形成与同学和谐相处、共同进步的精神。明白帮助他人的目的就是美化我们的心灵。

教学重难点:

点:了解图片在网页中的作用 难

点:能在网页中插入图片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会了制作只有文字的网页。可是“咪咪豆网屋”的主页还有可爱的胖胖熊图片呢!它是怎么进来的?对于这个问题,我们来进行具体的研究。

揭示课题:在网页中插入图片

二、探究新知 任务一:了解图片在网页中的作用。

(1)、教师出示只有文字和带有图片的两个网页,提问:这两个网页哪一个好看呢?

(2)、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为什么?指定学生回答(有图片的那一个)

(3)、小结:网页中的图片可以使网页更加美观漂亮。任务二:打开主页文件咪咪豆网屋index.htm(1)、师生复习启动frontpage 软件。(它是微软公司推出的一款优秀的网页制作软件)

(2)、学生试着打开主页文件咪咪豆网屋index.htm,老师巡视并校正。

操作步骤:网页制作软件——单击文件——打开文件——我的文档,找到主页文件咪咪豆网屋index.htm——再打开。

(3)、学生操作。

任务三:把“胖胖熊”请进来

(1)师生复习在word 中插入图片的方法,指名学生回答。教师小结:方法一:①、复制——粘贴;②、方法二:菜单——插入——图片——来自文件——选择图片单击插入。

(2)学生练习图片的插入,(3)学生探究把胖胖熊请进“咪咪豆网屋”主页中的的方法。

教师提问:能否把在word中插入图片的方法运用在frontpage 软件中呢?(指名学生回答:可以)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对不正确的地方进行校正。教师小结:

我们可以这样把胖胖熊请进“咪咪豆网屋”主页。操作步骤:

① 把光标移到第二行“咪咪豆网屋”的左边;

② 单击“插入”菜单;

③ 选图片来自文件→选C:“网页制作”文件夹→找到“胖胖熊1.gif” 文件并单击→单击“确定”。

(3)、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4)、要求学生用同样的方法把胖胖熊放到“咪咪豆网屋”的右边。

任务四:保存网页

同学们,我们成功把胖胖熊请进“咪咪豆网屋”主页中,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把今天的作品保存起来!

学生试着保存:单击文件菜单——保存文件。

12.《在PPT中使用图片》教学设计 篇十二

专业课的理论教学是十分抽象枯燥的, 这时如果采用传统教学方法, 学生很可能听不懂而在课堂上呼呼睡大觉, 如果改用PPT课件教学效果会好很多。现以“数控机床及其应用”这门课程为例来分析PPT课件的优势。这门课程主要给学生讲授数控机床, 在开课之前学生根本不知道数控机床是什么样子的, 是怎样工作的。这时如果采用传统教学, 用语言描述数控机床是很难描述清楚的, 老师解释费力, 学生听着也模糊, 听课的效果也很差。如果采用PPT课件, 学生一看数控机床的图片就清楚了, 而且不同类型的数控机床业可以做个比较, 既形象又全面又省时, 还可以放动画、录像把数控机床的加工过程演示一遍。在这一过程当中老师省去了一系列的解释, 只需要引导学生点击几下鼠标就可以了, 而学生也容易看明白, 记忆也深刻, 掌握效果也好, 这可以说是PPT课件教学的一大优势。

二、PPT课件可以有效地缩短教学时间, 提高教学效果

利用PPT课件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注意力。通过演示课件, 使授课方式变得方便、快捷, 节省了教师授课时的板书时间, 老师不必再吸粉笔灰。综合应用文字、图片、动画和视频等资料来进行教学活动, 增大了课堂信息量, 丰富了课堂内容,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而提高了教学效率。

三、PPT课件可以活跃课堂气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人获取的外界信息中, 83%来自视觉, 11%来自听觉, 3.5%来自嗅觉, 1.5%来自触觉, 1%来自味觉。显然, 增加视觉、听觉信息量是多获取信息最可取的方法。多媒体手段恰恰在视觉、听觉效果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教师通过PPT课件创设一定的学习环境, 唤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学生产生了兴趣, 才能愉快、主动地学习, 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主动精神和主体作用。因此,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识规律, 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悦耳、悦目、悦心的情境, 使学生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感受, 催发出学生积极探索的情感, 调动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 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PPT课件还可以使一些在普通条件下难以实现、观察到的过程形象化地显示出来。

13.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巧妙应用图片 篇十三

关键词:英语教学;图片;多媒体

我们不难发现,在当今的英语教学中,供我们选择的媒体越来越多,例如文字、声音、图片、录像等。但是,课堂上既好用又常用的还是图片。图片的展示形式经历了从最原始地直接拿出一张画给学生看或在黑板上画,到在幻灯机上投影,最后在电脑多媒体平台上的显示这么一个过程。但是,图片在英语教学中的辅助作用始终没有改变。

以下是笔者多年在一线英语教学中使用图片辅助教学的深刻体会:

一、图片应用于教学的意义

根据直观教学法原理,把抽象的东西变为具体可感的东西,有助于学生记忆和理解。在平时的英语教学中,图片的巧妙运用,不仅可以使所授内容形象直观、妙趣横生、深入浅出,而且使学生兴趣盎然、热情高涨、积极参与、易于理解、便于掌握。图片,特别是一些奇特的图片,更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进而促使他们大胆地使用英语。平时的英语教学里,我们可以借助图片来完成各种教学任务,如,教新词汇、练习或者复习单词,引导性练习,练习语法结构、听力理解、写作练习、口语训练。根据不同的目的,各项活动可以占用课堂刚开始或者结束前的5分钟,如果图片是作为课堂的主体的话,那么可占时15分钟或以上。

二、图片应用于英语教学的准备

要使图片的辅助教学作用得以充分体现,我们课前必须做好图片的准备工作,切勿“临时抱佛脚”。

1.精心选择图片

图片可以是杂志、报纸上的插图或者从互联网上下载的图片(K12教育资源库是不错的选择)。虽然它们大部分是照片,但也有图画、地图,或者其他任何用在某一课堂活动的插图。图片上最好是没有文字说明,就是有文字,也必须是英文,这样才不会影响到课堂上的英语语言气氛。

2.图片的收集

老师自己可以收集彩色的印刷杂志、电视节目指南、星期天报纸增刊上的图片,也可以叫学生亲手画或收集,然后带到课堂上来。通过叫学生收集图片,你可以从一个侧面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从另一个侧面让学生在课堂上体验图片被采用了的喜悦感。

3.图片的分类

当我们有了大量的图片以后,我们会发现有些非常适合教新单词(例如:衣服、家具、交通工具等),而有些则适合做猜谜游戏。我们最好在图片的背后写上一些注释,如果条件许可的话,将图片扫描,然后存入电脑,方便以后使用。

三、图片应用于英语教学的实例

我们现在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就等如何正确使用图片了。下面,我就图片的使用举几个例子,这些仅仅是图片的众多使用方法中的几个而已。其能力培养有时不会限定于某一方面,而是多方面能力培养的结合。大家在不断地使用中肯定会发现一些新的、有创意的使用方法。一般来说,我们的课本上也有一些关于图片的使用说明。

活动1:通过图片找出不同的地方

新标准英语八年级上册,Module 7 Unit 2,Activity 1 Work in pairs. Look at the two photos. Talk about how they look.新标准英语九年级下册,Module3 Unit 3. Activity 2 Work in pairs. Look at the two pictures and talk about how the town has changed.这是两个典型的通过图片找不同的例子。我们可以做如下拓展:

语言点:描述性形容词的比较级,最高级,名词;

能力培养:描述、观察、比较;

时间:10分钟;

材料:几组相类似的图片。

活动过程:

(1)给学生看一对示范图片,然后问他们图片是否相同。然后引出5个不同的地方。

(2)要求学生说出或者写出其中的不同之处。也可以采取竞赛的形式,首先找出5个不同地方的一组为胜方。

变化:找出5个相同的地方。基本方式与上面的活动一样,但要求学生在看似不同的图片中找出5个相同的地方。

活动2:通过图片做引导性训练

我们的英语教学不能只拘泥于课本,我们在教八年级上册Module 7 Unit 3 Language in use 時,我们可以做如下拓展:

语言点:描绘情感和情绪的形容词(和be动词或系动词look、sound等连用);

能力培养:描述和表达情感;

时间:10分钟;

材料:不同表情的人或者脸部的图片。

活动过程:

(1)学习或者复习描述情绪和情感的词:happy,sad,angry,ner-vous,frightened等。

(2)展示图片,让学生描述图片里的人的情感,并问为什么他们会这样,猜想发生了什么事情。

(3)学生之间可以在小组内互相交流,这样可以得到一些额外的信息。

可能的例子:

学生1:This man is/looks tired. He is very tired.

学生2:He is a businessman. He probably has a lot of work.

学生3:Maybe he has a problem at work. He looks worried.

变化:可以让学生进行猜想,进而巩固情态动词can,could,may,might,must等的用法。

活动3:“请你对话”

我们如果在教每个模块的第一单元(听说课)时,如果图片得到合理使用的话,教学效果肯定会出奇得好。特别是有关问路、购物、体育、交通工具等的话题,图片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参与的热情。我们可以做如下的拓展:

语言点(视图片内容而定)

能力培养:口头表达;

材料:若干幅有两个人对话的图片。

活动过程:

(1)如果想要学生练特定的对话,则可把图片贴在课室前面,让全班同学练习同一幅画。

(2)先问学生图片上的人在做什么,谈什么。有必要的话,引出将会用到的单词。

(3)在学生完成对话后,可以叫一些学生到黑板前演对话,由学生选出表演得最好的对话。

活动4:看图写作

看图写作比起材料作文来难度大很多,佛山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最后一道作文题曾多年采用看图写作这一题型。九年级教材多处出现这种看图写作能力训练的练习。我们可以做如下的拓展:

语言点:(视图片内容而定)

能力培养:写作。

材料:若干幅有两个人对话的图片和几张空白纸。

活动过程:

(1)先给学生看图片。问学生图片上的人在做什么,谈什么。

(2)给每一组第一位同学图片,并写下对话的第一句。然后再传下去给下一位同学继续写。

(3)完成以后,各组之间进行对比。进行互相评价。

图片可以在课堂上用来进行听、说、写、语法和单词的学习。上面的例子仅仅是其广泛用法的几个示范而已。随着网络的普及,大家可以找到几乎任何可以想到的图片。还可以把图片和其他媒体结合起来进行教学,这样就可以达到较好的效果。

(作者单位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龙江镇锦屏中学)

14.《在PPT中使用图片》教学设计 篇十四

很多朋友在做ppt的时候都不喜欢ppt自带的模板背景图片,都在思考着要是把自己喜欢的图片换成背景图片就好了,那么接下来我就告诉你如何更改。(我用的是07版的office,10版和07相同,03的有些不同,但是意思是一样的,大家可以跟着我来)工具/原料 office 软件 步骤/方法

打开一个ppt文档(可以是空白文档)。1.2.右键单击幻灯片背景------设置背景格式

3.点击填充----图片或纹理填充。4.选择文件-----然后会出现这样的对话框(如下图)

选择想要更换的背景图片------插入。

15.绘本图片月亮,生日快乐PPT 篇十五

可是,小熊不知道月亮的生日是哪一天,也不知道该送什么才好。于是,他爬上一课高高的树,去和月亮说话。“你好,月亮!”他大叫着。月亮没有回答。小熊想,也许我离的太远了,月亮听不到。

小熊心里想,现在我离月亮近多了,他又开始大叫:“嗨!”

这一次从另一个山头传来了回声: “嗨!”

小熊高兴极了。他想:哇,好棒!我在和月亮说话了呢!“告诉我,你的生日是哪一天?”

“告诉我,你的生日是哪一天?”月亮回答说。

”嗯,我的生日刚刚好就是明天耶!“小熊说。”嗯,我的生日刚刚好就是明天耶!“月亮说。“你想要什么生日礼物呢?”小熊问。“你想要什么生日礼物呢?”月亮问。

小熊想了一会儿,然后回答说:“我想要一顶帽子。” “我想要一顶帽子。”月亮说。

小熊想:太棒了!现在我可知道该送什么给月亮了。

好一阵子,月亮都不说话。小熊只好先开口了。“你好!”他叫着。“你好!”月亮回答了。

16.《在PPT中使用图片》教学设计 篇十六

语文教学跟社会发展息息相关, 理想的模式应该是语文教化人们的心灵, 净化社会风气, 更多地体现出语文对社会的能动作用。然而, 现实却恰恰相反, 语文疲惫地跟着社会跑, 有时还难以适应社会, 并且时间一久, 竟也会沾染了许多不良风气。比如, 本文所阐述的图片问题就是典型, 语文教学受到了读图时代种种观念的冲击。

听过多节公开课和名师示范课, 多数年轻教师的课件图片较多, 比较花哨, 理由是要通过营造氛围, 激发兴趣, 从而取得良好效果。而名师的课件有时显得单调, 很少或几乎不用图片, 理由是要让学生更多地进行心灵体验和自由想象, 靠内容和情感打动学生。两者的出发点都很好, 但是都太理想化, 往往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诟病对方的做法, 年轻教师嫌名师的课枯燥落伍, 名师指责年轻教师的课浮躁, 缺少心灵感悟与交流。这样的偏颇认识来自于对图片在语文教学中应用的几个误区。

误区一:图片万能。过高地估计图片在教学中的作用, 在多媒体课上, 每课必用图, 过多地去迎合学生的趣味, 迷信图片在营造氛围和激发兴趣上有超强的作用。笔者觉得, 对某种事物的兴趣, 应该是来自于内心的感受, 而非眼球的刺激。试问, 靠图片引发的兴趣能维持多长时间?没有图片的时候还会有兴趣吗?让学生获取兴趣而无感受的图片是肤浅的。因而, 在文本学习中过多地插入不相关的, 乃至相左的图片, 都会喧宾夺主, 本末颠倒, 导致了“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眩晕。

误区二:图片无用。执此论者, 将图片视为课堂上的洪水猛兽, 避之惟恐不及, 认为图片使学生难以集中注意力, 难以进行潜心阅读。这也不无道理, 但是, 图片最初的作用是记录事物, 而在课堂上使用的原初作用应该是对未知事物的认识与感受, 在儿童启蒙时期, 往往通过实物或图片让他们认识世界。很多时候, 高中生也得像孩童一样去认识许多未知的事物, 这时图片可以成为文本最强有力的助手。笔者认为, 图片阻碍心灵感悟与交流的认识是极其偏颇的, 有内涵的图片吸引眼球还会直击心灵, 震撼灵魂。

误区三:方法单一。有的教师只会在多媒体课堂上应用图片进行教学。多媒体课堂在某种程度上确实方便了师生, 带来了更高的效率, 呈现的范围扩大, 方式增多, 至少在图片的操作上可以轻松自如。然而, 离开多媒体, 我们也可以在日常教学中很好地运用图片。图片就是一种教育资源。一个好教师, 应该以最优的方法让学生更多受益, 教学图片是教师精心挑选设计的材料, 除了依靠多媒体外, 要注意到课本、杂志、报纸上可以应用的图片。例如, 课本上的插图有朱自清和鲁迅的半身像, 让学生对比, 体会“文如其人”的内涵, 然后用语言描述出来;有时可以用一些老照片, 教师冲洗几张, 以辅助教学也未尝不可。

误区四:方式单一。有的教师只在课堂上要求学生读图。笔者认为, 可以用多种方式来规范学生读图, 提高学生的理解力和表达能力。学生们普遍喜欢内涵不深的卡通动漫, 部分学生甚至很迷恋, 以至于影响学习, 这就需要教师耐心引导, 让学生自觉愉快地去接受一些有益的东西, 如果学生看漫画马上就没收, 这样只会堕入看漫画收漫画再看再收的恶性循环, 堵不如导。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真正做到开卷有益。教师不妨多读一些图片, 如摄影作品、ps图、漫画、名画等等, 广泛涉猎, 博观约取, 进而向学生介绍, 并评价分析。比如, 推荐丰子恺、丁聪、几米等名家的漫画, 让学生写读后感, 或对比品评, 作为课外作业去完成, 然后在课堂上进行交流讨论。

总之, 四个误区中的前两个认识片面, 后两个是操作上的失当。要走出误区, 关键是认识上的改变, 图片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资源, 也是良好的教学手段。

一直以来, 看图作文作为一种题型, 从未隐退。2010年高考全国卷Ⅰ就考了看图作文题。而在语言运用中, 图片题更是常客。况且, 跳出考试来看, 看图更是一个人理解能力与想象能力的体现。因而, 在教学中是不应该不注重这一细节的。在教学中要将图片资源应用好, 还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原则一:朴素至上, 叩击心灵

教师应用图片时, 要把好选材关, 所选图片一定要扣人心弦引起共鸣。不一定是精美华丽浓墨重彩的, 朴素自然、深蕴哲理的最好。要能让学生欣赏之后不停留在表面上的赞叹和兴奋, 要让图片能抓紧学生的心, 让他们自觉地深入思考图片背后的内涵。有一次讲到时光流逝岁月沧桑, 笔者没有在内容上做任何阐释, 而是出示了一组图片:第一幅是黑白照片, 上面有几个青春少女, 风采奕奕, 美丽清纯;第二幅是有些发黄的彩色照片, 还是那几个人在同样的位置, 但是容颜已经大为改变, 有的清瘦, 有的富态, 眉宇间少了光芒, 多了几条沟壑;第三幅还是在同样的位置, 但已经少了四个人, 昔日的少女, 如今已经满面风霜, 岁月给了她们满头银发和数不清的皱纹。看完后让学生们思考:这三幅画要表述什么?然后在课堂上交流, 学生们的表现令我惊异, 气氛热烈且情感深沉。最后我明白了, 他们已经有所领悟:岁月是可怕的, 光阴是可贵的。先是几位同学提出消极的观点:人在时间洪流中无力回天;进而又有人提出积极的认识:人在短暂的岁月中, 应该努力有所作为, 应该珍惜享受人生。这一堂课的主题极富教育性, 运用图片恰到好处地让学生自我感知, 从内心深处传达出情感的认同。有时候, 这样朴素的图片比文字更有说服力, 对心灵的震撼力更来得明显。

原则二:只取所需, 适可而止

有时课件过多修饰, 功能都被掩盖了。就如太过于精美的瓷器, 反而成了生活中的累赘。课堂时间是有限的, 在一些环节上就应惜墨如金, 课件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好看, 而是为了好用。因此, 课件中的一些冗余的图片或修饰就该删去, 过多只会构成对教学的干扰。可以插入课件的图片应该是那些与文本内容有内在联系的, 有利于理解文本内容的;那些有内在寓意富含哲理, 能让学生有话可说有感而发的。在古今绘画作品中, 表现陶渊明形象的有很多, 而语文教学中要与之打多次交道。不成熟的教师为了让学生们在课堂上表现兴奋, 便搜罗一大堆画作在课堂上呈现, 殊不知, 画作多数不合诗境, 且主题上还会互相抵触。在一堂公开课上, 某位老师讲解《神奇的极光》一文, 收集了各种各样的极光图片, 动情地介绍了好长时间, 一堂语文课几乎上成科学常识课, 而忽略了本文应培养学生筛选信息能力的目的。一番努力, 却未收到应有的效果。因此, 使用图片务必多滤, 求精简, 戒冗繁。

原则三:收发自如, 把握时机

教师备课时, 如果准备了要呈现的图片, 就要预设图片出现的时机, 挑个恰当的时机, 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但课堂上往往会有些意外来打破预设时, 就要凭教师的机智, 根据学生反应和教学内容的情况来看, “该出手时就出手”, 该收手时自然也应及时收手。笔者有一次失败的教训, 在教学《花未眠》时, 为了告诉学生们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 我准备了许多图片, 理解一段就插几幅图画, 让学生们走马观花地欣赏了一些艺术品和风景图画, 散文课上成了风景欣赏课, 使学生眼乱心乱, 产生审美疲劳, 这是得不偿失的。教学《阿Q正传》时, 课文特别长, 先让学生课前阅读, 授课一开始, 就概括内容和情节, 为了让学生抓住重点, 摒弃冗余, 我利用丰子恺的漫画 (丰子恺为鲁迅的小说画过插画) , 让学生串联描述, 这样就可以培养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想象和再现能力。

原则四:图文结合, 恰到好处

应该告诉学生, 一些好的杂志, 插图是很有讲究的。比如《读者》《杂文选刊》上的一些漫画插图, 精简素淡, 放在文章旁, 往往体现出文章的神髓, 令人读完文章击节叫好之余, 看图画再赞不绝口。这样的图文结合给人带来两次审美享受。如果教学中能这样, 何愁学生记不住和兴趣低落呢?在课件中要做到图文内容相映衬, 图文各自所占的空间要协调。多媒体课上学生距离屏幕较远, 图太大, 会忽视文字的提醒, 字太多, 当然便会眩晕, 须二者相得益彰, 才不枉费教师的一番苦心设计。

17.PPT在数学教学中的弊端 篇十七

【关键词】数学教学 现代教育技术 PPT 弊端

新课程的大力实施,特别是《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与教的方式产生了重大影响”,使越来越多的教师采用现代教育技术与数学学科整合起来的多媒体课件组织教学。它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帮助了教师的教学,弥补了教师教学方式的不足。而PPT就是一种常用的教学工具。 由于PPT整合了图形和影像等多媒体元素,无疑为课堂教学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视觉和听觉的双重刺激下,学生的注意力更容易集中,某些元素也会给留学生更深刻的印象。但不可避免的是,PPT也存在着一些弊端。

弊端一:盲目地把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创造的“情境”当做数学教学的亮点。对教学情境的关注是新课程教学模式构建中的核心话题。《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在生动现实的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创设愉悦的情境进行教学,能提高学生的兴趣,还会刺激学生主动探索未知的能动性。但有些教师却把其看成是一种“时髦”,为了“包装”自己,不论教学内容需要与否,一律采用多媒体来创设情境。然而细细品味,有些情境总让人产生异样的感受。我们要明白,多媒体教学并不是为了让课堂变得花哨,更不是为了博取学生一笑。因此在课件设计和制作时,切忌贪多,追求形式上的“漂亮”。试想过于夸张的动画,在营造震撼的效果的同时反而有一种喧宾夺主的感觉。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阶段选择素材。

弊端二:过分重视现代教育技术与数学学科整合而成的多媒体课件,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以及教师的主导地位。老师和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而PPT则起到辅助教学作用,那么“辅助”二字就体现出了它对整个教学过程不过是一种辅助。老师要把握好使用PPT教学的分寸,由于PPT是事先设计好的,往往会出现不是老师在用PPT,而是PPT在用老师的现象。这种现象对教学中课堂的生成性带来伤害,因为课堂的主导权被教师预先设计的课件所框定,自然的和富有生成性的课堂也少见了。PPT教学的一个特点是幻灯片上的内容不像板书可以在黑板上停留一节课。有些老师的PPT简直是对课文重点的罗列,满篇的白底黑字,密密麻麻,黑压压一片,一闪而过,这种教学只不过省了写板书的工夫,上课时老师从不跳出PPT内容,不断切换的幻灯片,飞快的语速经常让学生来不及思考和回味,就一闪而过,结果课堂上就必然出现勤奋的学生在课堂上奋笔疾书,感觉自己就是一个神经高度紧张的速记员。同样 PPT一定程度上扼杀了老师的教学激情,使一些偷懒的老师有了借口,不好好备课,将别人的课件不经加工和修改直接拿来应付教学。从分析课堂教学的氛围来看,对PPT的过于依赖影响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一般老师讲课时如果使用PPT,为增强使用的效果,通常会把窗帘拉上,这样的环境下,如果老师课讲得差,只会加重学生昏昏欲睡的感觉。

弊端三: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灵活性取代学生动手操作、自主参与获取知识的全过程。学习并不仅仅是听,也不仅仅是看,更应该是自己动手操作、探究。但有些教师却用多媒体课件来代替学生的动手操作、自主探索。 在一次活动中,听了一位老师执教数学课——圆锥的体积计算。教师在教学“推导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时,没有设计多媒体课件。教师先请同学们大胆猜测圆柱体积与圆锥体积有无关系,在什么条件下可能有怎样的关系。为了让学生验证猜测,教师给各组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验材料,有实心的圆柱圆锥,有空心的圆柱和圆锥;它们有等底等高的,也有等底不等高、等高不等底、不等底不等高的;还有天平秤和大米。然后,放手让各组学生进行实验、探究、推理与交流,使学生经历艰辛的自主探索学习的过程,使学生亲历数学知识的“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最终学生发现了“只有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圆锥体积才是圆柱体积的1/3”这一规律。这节课教师没有设计多媒体课件,而是让学生大胆地猜测,然后动手实践证明。这样有助于学生获取数学知识,发展思维,培养数学思维能力。而且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了成功的体验,分享到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可见现代教育技术不是万能的,它只能在“辅助”的意义上扮演着自己的角色。只有科学合理地运用多媒体课件,才能真正使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我们每一位教师,在课改实践中,也都应处理好发展与继承的关系,多一些理性的思考,少一些盲目的跟风;多一些踏踏实实的教学作风,少一些形式主义的花架子。数学课堂上的多媒体教学有利有弊,关键看你怎么去整合。我们应该不断探索和积累,在设计每个教学过程当中都应当注意该程序的教育性、科学性、技术性、艺术性、使用性,权衡利弊,取长补短。相信我们的数学课堂会变得更加生机勃勃!参考文献:

[1]邓重一.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方式的利与弊[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0.

上一篇:小组讨论记录怎么写下一篇:数学教研活动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