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监测

2024-11-15

地质灾害监测(共8篇)

1.地质灾害监测 篇一

地质灾害监测新技术

胡经国

作者说明:

该文经《中国地质》编辑部推荐,发表于《地理环境研究》1989年12月第1卷第2期《新技术介绍》栏目。《地理环境研究》是云南省地理研究所主办的学报级刊物。该刊于1989年6月创刊,半年刊,公开发行。这一期是该刊创刊后的第2期。这一期的第1篇文章是钱学森先生的,题目是《现代地理科学系统建设问题》。

2000 年2月22日,作者对该文作了必要的修改和补充。下面是正文:

地质灾害研究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包括地质灾害的勘察、监测、预测预报和防治。地质灾害研究的目的在于防治,将灾害损失减小到最低限度。防治地质灾害要以预防为主,预防与治理相结合。要有效地预防地质灾害,或者合理地超前治理地质灾害,都需要对地质灾害进行及时准确的时空预测预报。为此,必须在勘察的基础上,对地质灾害的发展动态进行长期系统的监测。只有在对大量可靠的监测资料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才能做出及时准确的预测预报。地质灾害监测不仅是地质灾害研究的重点工作和关键环节,而且是有效防治地质灾害的必要前提和关键措施。

加强地质灾害监测,提高监测的科学性和监测资料的可靠性,一靠增强地质灾害意识,二靠投入,三靠科学技术。其中,努力实现监测技术、方法和手段的现代化,是至关重要的。近年来,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大力加强地质灾害监测技术、方法和手段的研究。现代化的地质灾害监测新技术、新方法和新手段不断出现,并且正在向着自动化、电脑化和系统化的方向迅速发展。

本文着重介绍滑坡、崩塌和泥石流以及地下硐室围岩坍塌等地质灾害监测的几种新技术、新方法和新手段,展示当今世界地质灾害监测技术、方法和手段的发展方向。

一、滑坡和崩塌监测

㈠、全自动岩土体边坡稳定性监测系统

中国四川省地矿局成功地研制了一套新的边坡稳定性监测仪,即85-5.1型全自动岩土体边坡稳定性监测系统。它具有针对性强、自动化程度高、性能稳定、可远距离遥测等优点,技术先进、效果良好。是一种多功能、多参数、全天候边坡稳定性监测仪器,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这套监测系统由具有远距离自动控制功能的中心控制、译码、接口机,野外采样编码控制机,电台传输系统和探头等四部分组成。一台中心控制机可控制10个以上不同地区的边坡活动;一台野外采样编码控制机可控制70个探头。其控制范围取决于无线电台的功率和频率,一般可达几十至上百公里。

中心控制机能随时利用电台传输系统进行遥测,调用几十至上百公里范围内10个以上不同地区的边坡动态数据。这些边坡动态数据自动进入计算机处理,为研究人员提供大量可靠的边坡稳定性监测和评价数据。

该监测系统能指出岩土体边坡的稳定状态;能定量提供边坡稳定性监测和评价数据,据以分析计算和预测预报发生滑坡或崩塌的时间;对突发性滑坡或崩塌,能按照要求及时自动报警。它还能提供区域稳定性对比资料,为国家制定工程建设计划提供科学依据。

该监测系统也可用作滑坡、崩塌和泥石流勘察研究的有力工具。它能指出滑坡滑动面的位置和滑坡体的位移量,为边坡稳定性计算提供确切的数据;通过不同位置位移量与地层、地貌等地质因素的对比,能指出控制边坡稳定性的主要的地质因素和构造因素;还能指出边坡活动与降雨量、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定量关系,分析确定控制边坡滑动的主要外界因素。

该监测系统已应用于四川省成都市东风渠凤凰山滑坡、云南省碧江县城滑坡以及长江三峡链子崖危岩体和黄腊石滑坡的监测。实践证明,该监测系统性能良好,工作可靠,是一种能适应地质灾害监测需要的现代化技术手段。

㈡、链子崖危岩全自动遥控监测装置

长江西陵峡链子崖危岩,是长江三峡地区岩质边坡崩塌灾害最频繁的地方。为了准确掌握链子崖危岩体稳定性的变化,设置了一套全自动遥控监测装置。

这套监测装置包括设置在43个三维和二维测点的自动雨量计、自动收缩计、高精度变形计和自动温度计103个;在临江的危岩体上还安装了限位报警器。该监测装置已于1989年投入使用,为链子崖危岩的崩滑预测预报和防治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㈢、滑坡自动观测系统

据报道(1989),日本日挥公司和电算公司共同研制了一种滑坡自动观测系统。它由倾斜计、地下水计和地表伸缩计等器件组成。它所收集的滑坡活动数据由计算机处理,据以预测预报滑坡的发生。

㈣、滑坡预测声频传播技术 据报道(1989),日本藤田工业公司和加拿大渥太华大学已开始研究滑坡预测声频传播技术。这项技术是在地下埋设传感器,测定土壤颗粒摩擦发出的微妙声响,据以监测和预测预报滑坡灾害。

二、泥石流监测

中国科学院成都地理研究所成功地研制了一套泥石流预警预报系统。该系统包括以下三项科研成果:

⑴、根据降雨规律,对暴雨型泥石流的发生能提前数十分钟做出比较准确的短期预报。

⑵、与成都电讯工程学院合作,根据振动原理研制的NT-2型泥石流预警器。1986年,在云南省东川蒋家沟泥石流观测站的观测试验中,这一套预警器曾经成功地预警12次。

⑶、利用超声波研制的有线和无线泥石流移位报警器。这一科研成果既实现了对泥石流的报警和对泥石流规模大小的探测,又提供了一种新的泥石流流量观测方法,为国内外首创,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有关专家认为,该系统的研究方法和手段以及所依据的原理,均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它在泥石流监测和预测预报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

三、地下硐室围岩稳定性监测

㈠、围岩塌方报警器

中国铁道部第十一工程局研制成功的WTB-1型围岩塌方报警器,是中国第一台地下硐室围岩塌方报警器。当将其安置在地下硐室围岩上时,它能根据不同的岩石特性,自动调整报警显示系统,同时以报警声响、红灯闪烁和荧光屏显示等三种方式,提前3~7分钟预报塌方,为作业人员提前撤离危险区提供宝贵的时间。

该报警器已在中国大秦铁路白家湾隧道和湖南省慈利县白龙煤矿巷道施工中进行了应用试验。其报警准确率高达96.7%。有关专家认为,该报警器性能灵敏可靠,填补了中国在这方面的空白。

㈡、顶板岩石稳定性电子测声仪

最近,美国矿业局发明了一种用顶板电子测声仪,探测矿山巷道顶板岩石稳定性的新方法。这种电子测声仪由岩石打击器、声波传感器和电池能源测试器等组件构成。它所依据的原理是:稳定性差的松软岩石受打击所发生的声波频率低,稳定性好的致密坚硬岩石受打击所发生的声波频率高。

在测试顶板岩石稳定性时,将该仪器接触顶板岩石并固定好,启动岩石打击器,用一定的力打击需要测试的顶板岩石,使之发生振动和声音,振动讯号传入声波传感器,通过与之相连的电池能源测试器对声波进行测试分析,并自动纪录声波频率及其所代表的岩石强度。从而,直接测定顶板岩石稳定性和判断顶板岩石有无坍塌和冒落的危险。

这种探测顶板岩石稳定性的方法简单易行,费用低,深受用户欢迎。它不仅已用于煤、铀和盐类等固体矿产矿山巷道顶板岩石稳定性测试,而且还可用于铁路隧道、水工隧洞等其它地下硐室顶板岩石稳定性测试。

由于这种方法所依据的指标参数单一,因而它的判断准确度可能不如常规方法高。但是,由于它简单易行,可以有针对性地随时随地进行测试,因而这种仪器用作日常作业中测试顶板岩石稳定性的辅助工具,还是很合适的。

1989年11月21日撰写于重庆

2000年2月22日修改于重庆

2.地质灾害监测 篇二

近年来, 我国地质灾害频繁发生, 严重制约了许多地区的经济发展, 给当地居民的生命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威胁[1]。如何对地质灾害进行有效的监测和防治, 直接关系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2 地质灾害监测与防治研究现状

目前, 主要的地质灾害监测和防治措施集中在预报和预警模型的设计和应用。主要应用的模型有模糊数学评判模型、数理统计模型等[2]。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 神经网络模型、支持向量机、分形理论模型等也将越来越多的应用到地质灾害的监测和防治工作中[3]。地质灾害的监测和防治工作, 既要统筹兼顾全面部署, 又要结合实际突出重点。在时间分布上, 把每年的汛期前作为地质灾害监测和治理的重点。在空间布局上, 把重点监测、治理工程设在人口密集地区和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在工作安排上, 把巩固业务基础, 提高科技水平, 加强保护和监测预报、扩大科普宣传和改进规划指导作为重点, 在管理环节上, 把建立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新体制、新机制和动员全社会各种力量以及落实治理责任作为重点。

2.1 地质灾害监测主要措施

(1) 加强基础调查工作, 进一步查明区域地质灾害分布状况与危害程度, 明确易发区和危险区, 建立地质灾害信息系统。 (2) 集中力量搞好每年汛期前和汛期中的地质灾害防治监测工作。对主要灾害隐患点, 汛期前进行险情巡查, 汛期中加强监测, 汛期后进行复查。发现险情或接到险情报告, 及时赶赴现场, 鉴定险情, 提出处理对策措施并制定好灾害发生时群众的撤离路线。 (3) 建立健全“群测群防、群专结合”的监测网络体系, 在重点防治区初步建立起地质灾害防灾预警体系。 (4) 依靠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 努力提高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水平。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科学技术研究工作, 广泛应用地学研究成果为地质灾害防治服务, 尽快改变目前地质灾害防治科技含量不高的现状。 (5) 争取国家和省专项预防基金, 同时加大自筹资金力度。 (6加强对矿山的规范开采, 有效保护地质环境。加快生态建设和相关投入, 加强退耕还林、还草的步伐和力度。 (7) 合理规范建设用地行为矿山建设、工程建设用地必须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8) 严格规范新建民宅选址, 新建民宅必须考虑地质灾害隐患。杜绝产生新的地质灾害隐患点。

2.2 地质灾害防治主要措施

根据常见地质灾害类型、成因, 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主要有: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两种: (1) 生物工程措施。生物工程方案是一种具有战略意义的防治方案, 从长期看能起到标本兼治的作用。我国许多地方地质灾害 (特别是不稳定斜坡) 均因人工乱挖和人们耕种造成水土流失导致斜坡失稳, 采用此方案能从根本上防治水土流失, 减少不稳定斜坡、泥石流 (水石流) 等灾害的发生和发展。生物工程措施包括:a.保护现有植被;b.退耕还林还草, 实施生态恢复和重建, 增加林草覆盖率。在进行生态恢复和重建过程中, 应用科学的观点、方法, 通过分析研究、选择适应当地生长条件, 具保护水土, 又有较高经济效益的林、草类, 实现开发式防治。 (2) 工程治理措施。a.崩塌 (危岩) 工程防治措施如下:开挖, 就是将不稳的岩体开挖清除, 以求得彻底消除隐患。若推移式滑坡 (滑塌) 体不大, 厚度较薄, 可以考虑在后缘进行削方开挖处理。但须注意的是开挖后的边坡稳定性计算和表层覆盖条件都发生变化, 因而在开挖前要认真分析研究是否会产生新的滑坡 (滑塌) 或会引起其它链锁反映。削坡减荷, 滑坡 (滑塌) 体厚度较大, 不能全部清除, 可以考虑适当挖去一部份, 使坡度变缓以提高其稳定性。在进行稳定性计算时, 要充分考虑具体点的地形、地貌、地质条件等因素, 特别要根据基岩的裂隙、节理、层面等软弱结构面的产状而定。截排水, 有很多边坡在正常情况下尚可稳定, 但在水的作用下受力情况有所改变, 滑带的抗剪有所削弱, 常易产生滑动。因此可用截排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措施。截排水, 就是采用修沟、抹面、勾缝或喷浆的方法, 防止或减少地表水和地下水下渗, 可以起到防滑作用, 是一种简单易行, 也是一种很有效的措施。支挡、护坡, 在滑坡 (滑塌) 下部或前缘修筑一些支挡〈墙、桩〉工程, 可以提高滑体的抗滑力。支挡墙、桩可以用砌石、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结构, 临时性的可以用木笼挡墙。这种措施也简单易行。锚固, 这种措施就是经抗滑计算后, 在滑体适当部位打井至滑床的一定深度, 将滑体锚固滑床上, 以增强抗滑性。对一些大中型基岩滑坡 (滑塌) 、崩塌 (危岩) , 常需此措施。剔危就是采用手工或定量爆破手段将危石、孤石剔除。b.泥石流防治措施。对县内泥石流 (水石流) 的防治, 主要应采取前已述及的生物工程和坡改梯工程。防治泥石流 (水石流) 主要的地质工程有拦挡坝、排导槽等。拦挡坝, 就是在泥石流 (水石流) 沟口以上修筑拦挡坝拦住泥沙、滚石, 起拦碴滞流作用, 形成泥石流 (水石流) 库。坝体的厚度、高度需从所处的历史降水量、松散物量、泥石流 (水石流) 体冲击力、於积速度等方面考虑, 避免失效工程。排导槽, 通过人工修建或改造的沟道引导泥石流顺畅通过防护区 (段) , 排向下游泄入主河道的工程。沟体可以衬砌以减少水流对沟壁的冲刷。c.海水入侵。一般产生海水入侵主要是地下水开采活动过度, 人类经济活动把海水引向家园, 加上雨水减少等自然作用形成, 造成地下水位下降, 形成海水倒灌漏斗;该灾害在整治中可采用限制地下水开采、人工回灌、反抽截流、设置挡水墙 (堤坝) , 规范人类经济活动等方法综合整治。

3 认识与展望

地质灾害的发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 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各个因素间有着广泛的联系, 目前现有的监测方法和治理措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降低地质灾害的发生和损毁程度, 但是如何更有效的防治地质灾害在今后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要不断应用新技术, 新模型对地质灾害进行预警和预报, 综合考虑地形、地貌、人类活动和降雨等因素引发地质灾害的程度。应用GPS技术, 建立地质灾害监测、预报系统, 逐步实现地质灾害监测的数据化, 系统化[4]。

防灾、减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均与防灾方案的选择成败紧密联系在一起, 地质灾害应建立在充分可靠的地质研究基础之上, 以成灾条件为依据, 地质结构为中心, 使防灾工作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5]。及时在地质灾害发展过程中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措施, 严格遵循“针对性, 适宜性”原则, 使其收到最好的防治效果。

摘要:分析了我国地质灾害监测与防治工程措施发展现状, 介绍了目前主要应用的地质灾害监测措施和工程措施, 并对监测和防治工作的未来发展趋势提出了展望。

关键词:地质灾害,监测,防治,措施

参考文献

[1]刘会平, 潘安定, 王艳丽等.广东省地质灾害防治与对策[J].自然灾害学报, 2004, 13 (2) :101-105.[1]刘会平, 潘安定, 王艳丽等.广东省地质灾害防治与对策[J].自然灾害学报, 2004, 13 (2) :101-105.

[2]陈玉, 蔺启忠, 王钦军.区域地质灾害评价模型综述[J].防灾科技学院学报, 2010, 12 (4) :42-45.[2]陈玉, 蔺启忠, 王钦军.区域地质灾害评价模型综述[J].防灾科技学院学报, 2010, 12 (4) :42-45.

[3]郑明新, 王兰生.分形理论在区域地质灾害预测中的应用[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 1998, 9 (3) :1-4.[3]郑明新, 王兰生.分形理论在区域地质灾害预测中的应用[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 1998, 9 (3) :1-4.

[4]刘兴权, 姜群鸥, 战金艳.地质灾害预警预报模型设计与应用[J].工程地质学报, 2008, 16 (3) :342-347.[4]刘兴权, 姜群鸥, 战金艳.地质灾害预警预报模型设计与应用[J].工程地质学报, 2008, 16 (3) :342-347.

3.地质灾害监测 篇三

关键词:卫星影像;地质灾害;监测

铁矿资源在造福人类的同时还会破坏生态环境,严重时会污染环境、破坏资源,还有可能造成十分严重的地质灾害。遥感技术的优点是不容忽视的,它作为信息采集技术,可以获取很多的信息,而且速度快,成本比较低,因此是矿山环境监测中非常重要的技术手段。

一、工程概况

本铁矿以前的开采方式是露天开采,现在是地下开采。地貌类型是低缓的丘陵地貌,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地势起伏比较大,地势最高的标高为232m,最低标高为40m,地面相对高差192m,坡度为19—29。区内有大量的太古代建平村大营子组变质岩系,呈东北向分布,变质作用十分强烈,主要岩石为磁铁石英岩、斜长角闪片麻岩、磁铁角闪石英岩、云母片麻岩等。

二、遥感影像处理

1、遥感数据源的质量

IKONOS卫星是一颗具有高分辨率的商业卫星,能够采集1m分辨率全色、4m分辨率多光谱影像,还能够将以上两种融合为具有1m分辨率的多彩影像。现今已经广泛应用在城市、森林、土地以及灾害调查的监测等多个方面。IKONOS 数据的PAN波段与多光谱波段数据能够结合在一起:PAN波段的空间分辨率是1m,4个多光谱波段的空间分辨率是4m(分别是红光、绿光、蓝光、近红外四个波段),可以满足监测区的不同需要。再结合有关资料、图片等作为辅助数据可以进行分析研究。

2、遥感数据的处理

IKONOS 数据可以利用ERDAS软件提供的函数模型,获取需要校正的遥感影像的相关参数,其中包括卫星成像的瞬间高度、经纬度等,使得影像模型得以恢复,再利用高精度的DEM 进行校正,使得图像更能精确的反映具体情况;正射校正以后,使用立方卷积的方法再次采集影像,间隔是全色波段的地面的分辨率。影像融合需要一定的基础,就是影像配准,它的精确度对图像制作的质量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影响配准的精度一定要达到尽量达到最高标准。这次实验研究的区域,将多种融合的方法集中在一起后进行对比,发现高通滤波法的效果最为明显,很适合在这次实验中得以应用。因此我们决定使用高通滤波法将全色波段和多光谱融合在一起,融合之前需要对图片进行预处理,这样不但能够突出纹理的细节,提高全色数据的亮度,增强局部的反差,将噪音尽可能的降低,而且因为多光谱数据可以使得色彩亮度有所增强,增大色彩之间存在的反差,更好的凸显出多光谱色彩所要表达的具体信息。由于景物之间存在差异,因此其数据的成像条件也会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单纯的拼接难免会显得刻意古板,而且使色彩镶嵌的部分很容易漏出破绽,体现不出原有景物的特征,因此需要对色彩进行仔细认真的拼接和调整,使其更接近真实的色彩。对每个独立的数据需要进行依次调色,使得图像色调保持一致,然后利用景物之间的重叠度对景物的色调进行调整,还是需要依次调整,确保色调的一致性。由于图像数据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异性,不会达到一致状态,因此在调整景物数据的色调时不能采用十分便捷的自动化处理方法,而需要用到诸多的图像处理软件进行手工镶嵌。当相邻景物的影像质量没有大的差别的时候,就尽量使影像色调显示出自然过渡的痕迹;当相差别比较大的时候,或者地面物体差异比较明显时就需要保持自己本来的色彩纹理,不过同一地块内的光谱特征需要保持一致(具体流程见图1)。

图1 图像制作流程

三、信息提取

1、滑坡解译标志

A.滑坡已经下滑了一定距离,状态还比较稳定,它与周围地质的影像特征是相同的,边缘部分的色调相比其他部分来说,色调差异比较明显,形状较为规则;B.滑坡体完全脱离基岩母体,属于完全下滑,形状大多为长条舌状、扇形状,容易堆积在河流间流段。

2、地面沉降解译标志

当铁矿采空地面塌陷时,容易在地面上形成槽沟,使局部地面有所下沉,影响范围十分广泛。地面塌陷的主要原因是岩土变形,它使地面变形速度加快,整个过程中会使的地面建筑开裂,严重时有可能发生倒塌事故,影响交通、水利设施等;沉降区的边缘经常会形成断续的不规则封闭或者半封闭的条带,和周围的环境排列显得十分不协调,因为周围的农田、植物等有自己存在的规则秩序,而沉降区则破坏了这种秩序,使得一切极不协调;范围比较小的沉陷区的影像大多是负立体的;而范围大的沉陷区则会出现生态环境比较异常的现象。地裂缝可以判断沉降区,它在遥感影像上的成像是暗色的线状,因为地形突变导致光谱产生差异。大规模的地裂缝和其他线状地面物的区别比较大,因为它在长度和宽度上都比较特殊:A.地裂缝的形态特征十分明显,很容易辨别,直线型地裂缝的裂缝属于比较平直的,有比较稳定的发展走向;曲线型地裂缝的裂缝属于弧形弯曲,在整个地面都可以看到;B.地裂缝走向不同于地形单元的走向,它会从不同的地形地貌单元内进行穿切;C.地裂缝的走向和农田耕作的方向不一致,它不是人工造成的;缺乏植被的地区,遥感图像会很容易识别地裂缝,植被丰富的地方,遥感图像就不会很容易的识别地裂缝,因此遥感数据的使用应该选择植被覆盖度少的地区的遥感影像。此外,通过地表水的改变、道路的污染情况等标志也可以确定地面塌陷范围的大小。

四、结论

以上研究结果足以说明,具有高分辨率的卫星影像的遥感数据,能够更好地识别地面对的物体,快速准确的对矿山中的地质灾害进行进行监测,为矿山地质的具体环境的监督提供了重要资料。

参考文献

[1]丁丽,朱谷昌,王娟,张建国,杨自安,石菲菲.IKONOS影像在礦山环境遥感监测中的应用——以白银煤矿区为例.[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0(1).

[2]周宁平,廖明,匡秀梅.基于IKONOS影像的土地利用现状更新调查方法[J].测绘工程.2012(4).

[3]李玉平,裴佳佳,周小娟.IKONOS卫星影像在若羌河山区河段1:10000地形图测制中的应用.[J].资源环境与工程.2010(5).

作者简介:乐剑平(1986.4-)男,毕业于西安科技大学,测绘工程专业。

4.地质灾害监测 篇四

第一条 为认真落实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工作体系,充分发挥监测人员的作用,切实加强地质灾害监测和预警、预报工作,有效避免地质灾害造成人员伤亡和减少财产损失,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人员,经县国土资源局认定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并由我镇确定的负责对该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监测、记录和预警、预报工作的人员。

第三条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人员,由我镇指定人员,上报县国土资源局建卡登记管理,原则上每个地质灾害隐患点设置1人。新增加的地质灾害隐患点,按照上述原则及时补充。

第四条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人员的选拔,坚持公正、公开、透明的原则,由我镇负责落实。监测人员名单、工作职责应在地质灾害隐患点所在的村庄公布,同时报县国土资源局。县国土资源局负责督促、检查和指导。

第五条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人员需具备以下条件:

(一)居住在该地质灾害隐患点所威胁村庄中的村组干部或村民。

(二)有一定的组织能力,能够在紧急情况下组织群众转移避险。

(三)有高度负责和热衷公益事业的精神。

(四)身体健康,有一定文化,能够适应地质灾害定时巡查、监测和记录工作的需要。

第六条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人员的主要职责:

(一)对所负责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定点监测,定时巡查,做好记录,特别是在每年汛期(4月15日至10月30日)要对所负责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重点监测,不得出现漏报、瞒报等情况。

(二)定时向所在村民委员会、叙永镇国土资源所和镇人民政府报告监测、巡查和记录情况。

(三)负责向受该地质灾害隐患点威胁的机关、学校、厂矿、村民发放《地质灾害避险明白卡》、《防灾工作明白卡》及国土资源部门下发的其他有关宣传资料,宣传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常识。

(四)在地质灾害隐患点出现险情时,及时发出规定的报警信号,协助当地政府组织群众转移避险。

第七条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人员的设置,要本着大稳定、小调整的原则,保持相对固定。对工作积极、认真负责的,可连续使用;对不适应工作要求的,要及时进行调整更换。

第八条在每年汛期来临之前,我镇人民政府必须将该年度所落实的各个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人员名单报县国土资源局,并由县国土资源局报市国土资源局备案。

第九条我镇加强对各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人员的管理,签订《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责任书》,充分发挥监测人员的作用。国土所要将各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人员到位情况、履职情况作为地质灾害巡查的一项重要内容,加强对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人员的督促和检查。

第十条国土所应采取集中和分散等多种形式,定期对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一般每年最少组织培训三次。

第十一条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人员业务培训的主要内容:

(一)《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有关规定;

(二)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常识;

(三)地质灾害点的监测、记录方法;

(四)地质灾害预警、预报措施;

(五)省、市、县人民政府和国土资源部门关于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工作的有关规定、政策精神。

第十二条 在确定监测人员时,应同时以书面形式明确监测人员的工作职责。

第十三条国土所应加强对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人员的业务指导,帮助指导监测人员建立有效的监测方法,规范监测记录,熟悉掌握报警信号、群众撤离路线、避险地点,保证地质灾害监测和预警、预报工作有效开展。

第十四条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国发〔2011〕20号)对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人员给予适当经费补贴,每年根据地质灾害变化情况,由财政、国土资源部门核定。

第十五条国土所负责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人员的日常考核和监管,并将本年度的考核结果以书面形式报镇人民政府。

第十六条本办法由叙永镇人民政府负责解释。

第十七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叙永镇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人员考核办法

为认真落实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工作体系,充分发挥监测人员的作用,切实加强地质灾害监测和预警、预报工作,有效避免地质灾害造成人员伤亡和减少财产损失,加强地质灾害点监测人员的管理,特制定本办法。

1、我镇地灾点监测人员必须每月月底前向国土所上报一次监测记录,由国土所进行审查,未上报记录的进行通报。三次未上报的取消监测人资格。

2、监测人员电话必须24小时保持畅通。如果上级监管部门及抽查中有不接电话或关机和因不在服务区不回电话的,有三次以上行为取消监测人资格。

3、监测人员对镇人民政府和国土所安排工作不能及时完成任务的,有三次以上行为者取消监测人资格。

4、县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镇人民政府和镇国土所组织召开会议不假不到的,达到三次的取消监测人资格。

5上述情况无特殊情况累计上三次取消监测人资格。

6、在避险搬迁工作有弄虚作假、瞒报、漏报的取消监测人资格。

7、对防灾工作不落实、不负责的取消监测人资格。

2014年5月15日印发

5.地质灾害监测 篇五

县委常委、副县长李和平

(2010年8月13日)

同志们:

今天召开的这次会议,是贯彻中省市“汛期地质灾害隐患再排查紧急工作会议”精神,研究部署全县汛期下步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根据会议安排,我讲两方面意见。

一、肯定成绩,正视问题,迎难而上,高度重视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地质灾害是突发性很高,损毁性极强的自然灾害,极大的威胁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今年入汛以来,通过全县各级各部门和广大群众的共同努力,各级各部门和群众的防灾意识不断增强,防灾制度不断完善,防治措施不断加强,一些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得到了有效治理,整个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没有发生一例因地质灾害防治不到位而引发的人员伤亡事件。这些成绩来之不易,但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充分认识到当前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面临的严峻形势:

1.极端天气增多带来新挑战。从气象形势分析看地质灾害防治,今年地质灾害防治形势比2009年严峻,任务比2009年艰巨。我县属于川中丘陵地区,一方面,变化莫测的局地强降雨,使地

质灾害的突发性越来越强、监测预警的难度越来越大。另一方面,前期持续干旱造成岩土体松散开裂,山体紧固性发生变化,一旦遭遇强降雨,发生突发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概率将会明显增加。今年南方地区和舟曲特大泥石流陆续发生的各类重大地质灾害灾情就是明显的案例。所以,地质灾害防治应始终保持高度警惕,各地都要常抓不懈。

2.受汶川地震影响防治任务加重。我县属于汶川强地震波及区,“5.12”地震以后,全县部分山体松软,使得地质灾害隐患成灾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再加上受植被覆盖、地形差异所限,还有不少的地质灾害隐患点未被发现或未被判识尚处于隐蔽状态。一旦出现事件,后果不堪设想。

3.人为工程活动导致防灾压力剧增。这两年,全县铁路、公路、水利、城镇建设等基础设施以及重大工程项目建设人为切坡很多,如果项目单位防灾减灾意识不强、勘查不充分、施工不规范、监测防范不落实,极易引发地质灾害和人员伤亡。这两年,在这方面的教训特别突出,大家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

4.防灾工作中还存在薄弱环节。近些年来,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虽然取得了较大进展,但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工作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基层技术力量比较薄弱,防灾经费和装备不足;当前地质灾害排查有待进一步加强,部分重要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得不到及时治理;部分企业、施工单位防灾重视不够,2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流于形式;灾情险情分析判断不够准确、报告不及时;特别是部分管理人员和群众防灾意识淡薄、减灾避险能力不强等。这些,都是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的难点问题,要进一步采取有力措施坚决克服。

二、铁定决心,强化责任,确保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取得实效

1.摸清家底、掌握实情。目前我县地质灾害隐患还有一些未全面掌握,还有遗漏。因此,各级各部门一定要按照省、市会议安排部署,在规定时间内对本行政区域或系统内部再次开展一次“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大规模拉网式的地质灾害隐患排查检查。重点对居住在靠山靠崖的农户、村庄、学校、主要矿区、铁路沿线、公路沿线、水利设施、移民搬迁点、城镇集市等人口密集地区,地质灾害易发区、城区周边地质条件复杂地段进行详细的排查检查。对排查发现地质灾害点,务必要划定危险区,设置警示标志,发放防灾避灾明白卡,明确监控责任的单位和监测人员,落实、宣传好点上应急预案;一旦发现险情时要及时采取应对措施,迅速把受灾害威胁的人员转移安置到安全地区,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2.明确主体,落实责任。根据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相关规定。为防止发生责任不清,职责不明,推诿扯皮的现象,在这里,我再次强调一下相关责任主体。一是自然原因诱发的地质灾害,由辖区乡镇政府负责防治;二是工程等人为因素诱发的地质灾害,由“谁诱发谁负责”防治,各方面一定要尽职履责,不推不拖,通力合作,共同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抓好抓落实,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一是明确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责任主体。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各镇乡人民政府、工业集中发展区管委会、城工办是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责任主体,乡镇长、主任是第一责任人;按照“行业管理”的原则,涉及相关部门也是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的责任部门,务必在职能职责范围内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这是大家必须保持的一个清醒的认识。同时,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监测预报是有效预防地质灾害的重要手段,各级各部门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要落实专人、落实经费、落实责任,确保地质灾害监测工作落到实处,要将监测补助及时发放到各灾害隐患点监测人员手中,以便监测人员开展日常监测工作。

二是明确地质灾害治理工作责任主体。再次明确一下,对辖区内自然因素造成的地质灾害,分别由当地人民政府负责治理;因工程建设等人为因素引发的地质灾害,按照“谁引发,谁治理”的原则由责任单位或责任人承担治理。

3.群测群防,开展演练。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县、乡(镇、街道)、总支、行政村、灾害点五级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层层签订防灾责任状,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要切实做好应急处置准备的各项工作,一旦发生灾情、4险情,要按照相关规定启动应急预案,及时赶赴现场,全力做好应急处置和抢险救灾工作。对重大险情灾情,要及时报告,确保每个地质灾害点责任、措施落实到位。同时,在本月内要针对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由乡镇政府组织受险群众开展一次应急演练工作,通过应急演练,及时发现问题,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确保预案科学、实用、有效。

4.部门协作、形成合力。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仅靠国土资源部门是不够的,需要联合相关主管部门齐抓共管,要使“大家齐防灾,防灾为大家”的理念深入人心。各级各部门务必做到:一是各乡镇按属地管理原则,都要建立健全领导机构,切实加强辖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领导,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纳入议事日程,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做到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二是国土资源系统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切实履行好指导、监督、协调职能,在县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与有关部门通力协作配合,果断处置灾害,千方百计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三是建设、水利、交通、乡企、民政、安监、教育、卫生、气象等部门和单位,要严格按《地质灾害防治部门责任制》和《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的规定,切实履行好防治职责。

为加大地质灾害统筹协调力度,县政府决定实行联系会议制度,由县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定期组织县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召开联系会议,研究解决地质灾害各项防治事项,各成员单位将根据自身职能范围切实履行监督管理职责,严格按照研究决定逐一落实。

5.大力宣传,强化培训。这几年成功防灾的案例告诉我们:加强基层干部群众的宣传培训,提高基层干部群众的识灾、报灾、避灾和防灾能力,是有效防范地灾的重要经验。对此,各级各部门要按照县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立即行动起来,组织人员深入乡镇、村社、企业单位、工程建设单位和学校等区域积极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宣传培训活动,实现宣传培训工作全覆盖,不留盲点,要确保宣传培训从上到下落到每个乡镇、村、每个涉危群众,每个施工单位、每个工地以及每个学校、企事业单位,必须将宣传落到每个操作层面,这是地质灾害防治宣传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衡量宣传效果的标准。要借助多种宣传渠道、宣传媒体,发放宣传手册、卡片,播放宣传资料,不断提高社会各界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县国土资源局要确定宣传的具体内容、形式,加大对各地、各行业的业务指导和宣传指导。各相关部门特别是各类宣传媒体,要落实行业主管责任,义务开展宣传。

6.加强管理,注重规范。各地各部门一是要进一步加强对各类人为工程活动特别是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内的各种工程建设活动的监督监管,按照各自职能,认真履行职责,相互支持,协调配合,督促责任人进行治理或进一步加强防范措施,要坚持把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治理、验收作为整个建设项目预审、规划、报建、验收的前置条件。二是要对新建农房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的6

宣传,让新建农房远离地质灾害隐患。三是要督促非煤矿山编制完成《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并按照方案对矿山企业开采引起的矿山地质环境破坏进行有效的治理。

6.地质灾害监测 篇六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今年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地方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国土资源系统积极努力,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各地通过加强群测群防体系建设,做到早期预警,提前避让,避免了大量的生命和财产损失,涌现出一大批在成功预报地质灾害、避免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方面表现出色的群测群防监测员。他们不畏艰险、不分昼夜、用心监测、及时预报,在最困难、最危险的环境中执行着最崇高的生命任务。为进一步鼓励群测群防监测员继续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特通报表扬李淑华等100名全国优秀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监测员(名单见附件)。

希望各位优秀群测群防监测员以

荣誉为动力,再接再厉、努力工作,以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高度负责的态度,扎扎实实做好地质灾害防治的各项工作,努力开创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新局面,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7.地质灾害监测 篇七

长期以来崩塌滑坡地质灾害给世界各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和损失,因此一直都是各国重点研究和防范的对象。

20世纪70年代以前,我国的崩塌滑坡地质灾害监测预报研究主要局限于对灾害分布规律、形成机理、趋势预测等方面的分析,基本属于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学科的范畴。20世纪70年代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国以交通、能源、水利、城市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滑坡、崩塌与泥石流等崩塌滑坡地质灾害问题日益突出。为了减少崩塌滑坡地质灾害造成的社会经济损失,我国国土资源、铁路、水利水电、矿山、公路、城建等系统和高等院校、科研部门开展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在崩塌滑坡地质灾害的基础理论、勘察技术、评估技术、监测预报技术以及崩塌滑坡地质灾害预防整治技术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1995年,由国土资源部组织了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等多家单位成立“崩塌滑坡地质灾害监测预报与防治技术方法研究”课题组进行联合攻关,课题研究内容涉及崩塌滑坡地质灾害形成及演化过程、监测与预报方法技术、防治理论与技术、信息处理等方面。进入21世纪,我国先后建立了巫山崩塌滑坡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示范站、四川雅安崩塌滑坡地质灾害预警示范区、江西重点崩塌滑坡地质灾害防治区监测预警示范区等多个示范区、贵州公路滑坡自动监测示范站。

2 滑坡监测技术

监测技术自20世纪50年代末期以来有了巨大的进步。现代科技成就,特别是电子技术和计算技术的成就被引用到地质工程及岩土工程中来,极大地推动了监测技术的进展,加速了信息化施工的推行。监测系统的总体结构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已经具有了一定的数字化、自动化和网络功能。

崩塌滑坡地质灾害监测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监测方法及机具本身的进步。2)监测内容的不断扩大与完整,分析方法的不断完善。

目前崩塌滑坡地质灾害监测及应用方面还存在着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监测仪器本身在稳定性、重复性、响应特性及操作性方面存在不少问题。2)监测信息的采集对基础地质信息重视不够,信息处理的新技术、新方法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发展。3)在一些工程项目中,虽然重视了崩塌滑坡地质灾害的监测工作,但监测信息却没有得到充分的应用,崩塌滑坡地质灾害监测信息真正得到实际应用的不多,用以现场指导生产、解决实际问题的则更少。4)信息处理在主要依靠传统数理统计方法的同时,引入了一些非线性处理方法及神经网络处理技术,但研究程度还不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和工程实践的检验。

3 滑坡预报

世界各国众多学者根据各自不同的研究背景提出了许多预报模型和方法,大致可以分为确定性预报模型、统计预报模型和非线性预报模型三类。不过这些模型只有在一定范围、一定条件下是有效的,但由于崩塌滑坡地质灾害的成因机理、形成条件、诱发因素等复杂多样,地域特征明显,因此希望单纯依赖某种模型完全从定性或定量的角度去预报崩塌滑坡地质灾害的发生是非常困难的。

总而言之,崩塌滑坡地质灾害的产生,受两个因素制约,即地面因素和气象因素。地面因素包括地形、地质、水文、人为活动等诸多因素。气象因素是诱发崩塌滑坡地质灾害的主导因素之一。即该地区降雨量多大的情况下可能产生何种类型、多大规模的崩塌滑坡地质灾害,这就必须了解以往该地区发生过的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的临界雨量。临界雨量确定后,也只能说明该地区各种崩塌滑坡地质灾害在响应的临界雨量下可能产生灾害,还无法确认何时发生灾害。要预测预报何时会发生灾害,则应结合气象预报,而气象预报准确是很困难的。

由上述可见,对未有明显崩塌滑坡地质灾害发生的特征,而将来又可能产生灾害的斜坡或暂时停歇的崩塌滑坡地质灾害何时再度发生等的预测预报,难度是最大的。

4 崩塌滑坡地质灾害管理信息系统

国内信息系统使用很广,各部门从自己的需要出发,编制了不同的信息系统。但信息系统规模都较小,功能较为单一,如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研究所建立了滑坡信息监测与反馈系统。其中香港土木工程署建立的斜坡信息系统是最为完善的。

国内GIS的研究起步于1986年,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应用于崩塌滑坡地质灾害管理。大范围的研究、应用则始于2000年以后。国内关于GIS应用于崩塌滑坡地质灾害监测预报基本上是单一用途,其中最多的是将GIS运用于崩塌滑坡地质灾害的区划和评价,其次是应用于滑坡的分析和预测,也有将GIS应用于泥石流预测的以及单纯利用GIS建立数据库实现查询功能的。而综合性的基于GIS的崩塌滑坡地质灾害监测预报系统还尚未发现。

5 公路滑坡监测预报存在的问题

通过工程实践我们发现在崩塌滑坡地质灾害监测预报方面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在公路规划阶段,没有对线路走廊带进行崩塌滑坡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划研究或者研究很不全面,从而导致线位选择不合理。

2)在勘察设计阶段,很少或者根本没有进行崩塌滑坡地质灾害监测工作,对潜在和已经存在的崩塌滑坡地质灾害特征和发展趋势分析的不全面、甚至不正确,造成设计方案不合理乃至失误。

3)在施工阶段,很少或者根本没有进行崩塌滑坡地质灾害监测预报工作,做不到信息化施工,以致盲目施工,从而引发或加剧了崩塌滑坡地质灾害的发生。其结果往往是崩塌滑坡地质灾害发生后才治理,大大增加了建设投资、延误了工期、甚至造成人员伤亡事故。

4)在运营阶段,缺少针对整条线路和整个路网的实时有效的崩塌滑坡地质灾害预测预报系统和管理机制。因崩塌滑坡地质灾害时有发生造成交通阻断有的甚至是车毁人亡的重大事故。

5)未建立服务于公路建设和运营管理全过程的,既服务于政府职能部门,又面向公众;既服务于业主,也服务于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的群防群测与专业监测预报有机结合的基于GIS平台的崩塌滑坡地质灾害监测预报系统。

6 结语

结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研究思路:

1)加强“3S”新技术在崩塌滑坡地质灾害监测预报方面的应用研究;2)开发新的监测技术和方法,如光纤应变监测技术等;3)在时间预报理论方面,既要注重崩塌滑坡地质灾害的一般规律共性特征的研究,又要注重崩塌滑坡地质灾害个性特征的研究,要从边坡变形机制、泥石流发生机理出发,考虑多因素对崩塌滑坡地质灾害发生的影响,将以监测数据为基础的定量预报模型与以宏观变形破坏迹象为依据的定性预报有机结合起来,进行综合系统预报;4)在空间预报方面,应注重野外调查和收集已有资料,以地质环境研究为基础,以“3S”技术为依托,从系统工程观点出发,同时实现多种尺度崩塌滑坡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划,以满足不同的需求;5)注重数值分析技术在边坡内演化规律方面的研究,进而实现数值预报。

摘要:着重介绍了崩塌滑坡地质灾害监测预报的一般方法、技术和影响预测预报准确性的因素,针对公路的具体特点,分析了公路规划、勘察设计、施工以及运营不同阶段监测预报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了解决问题的一些方法和思路。

关键词:崩塌滑坡地质灾害,监测,预报,公路

参考文献

[1]文宝萍.滑坡预测预报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地学前缘,1996,3(1,2):86-91.

[2]许强,黄润秋,李秀珍.滑坡时间预测预报研究进展[J].地球科学进展,2004,19(3):478-483.

8.论环境地质与地质灾害的关系 篇八

关键词:环境地质;地质灾害;内在联系

引言:地质环境是指表面坚硬外壳的物质,即岩石圈。地质环境是地球的演变而来的产物。太阳能在岩石的风化过程中被释放出来,参与相关地质循环的物质活动。地质灾害是指在自然或者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对人类生命财产、环境破坏和损失的地质作用(现象)。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盐渍化和沼泽,地震、火山、地热害虫。因此,研究环境地质自燃发展规律,对科学防控地质灾害具有深远的意义。

1.环境地质与地质灾害的研究意义

所谓环境地质与地质灾害的关系,就是指什么样的地质环境能导致什么样的地质灾害,我们加以终结,推出合理的应对方针,避免地质灾害的发生。地质灾害主要以自然、资源和社会三大属性进行分类,这也是认识与研究环境地质与地质灾害内在联系的必经之路,同时也是采取相应防范措施的基本前提。

2.地质灾害的危害与特点

2.1地质灾害的危害。地质灾害是指在自然或者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对人类生命财产、环境造成破坏和损失的地质作用(现象),其包括火山喷发和地震等12种常见破坏形式。发生于1976年震惊世界的唐山大地震,是我国五千年历史上迄今为止最为悲惨的地质灾害,数据统计显示,此次地震死亡242700人,受伤69人,无疑是一个让人悲哀的事情;再如2008年的5·12汶川大地震,瞬间带走了几万人生命,同时带来了无数人的泪水和感人事迹,一个人的失去,实质是对一个家庭的摧毁。

2.2地质灾害的特点。目前对于地质灾害的认识,根据灾种范围的不同,业界大致分为两种观点:一是把由地质作用引起或地质条件恶化导致的自然灾害都划归为地质灾害,主要包括地震、火山、崩塌、滑坡、、岩爆、地裂缝、地面沉降、泥石流、海水入侵、部分洪水灾害、土地荒漠化、冻土冻融、海岸侵蚀、地下水水位升降、矿井突水溃沙煤与瓦斯突出、水土环境异常与地方病、水库渗漏、水库及河湖塌岸、水库淤积、特殊土类灾害、冷浸田等近30种灾害;二是发生在在岩石圈内以自然地质作用为主导因素自然灾害,主要包括火山、崩塌、地震、泥石流、滑坡、地裂缝、地面沉降、地面塌陷、海水入侵等十几种。地质灾害具有必然性与可防御性、随机性和周期性、突发性和渐进性、多元性和原地复发性、区域性、复杂性和严重性等特点。

3.环境地质对地质灾害的影响

3.1泥石流的形成。泥石流主要由山区沟谷中的融水、冰雹、暴雨等形成,含有大量的泥沙石块。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泥石流大多是由于人类过度开发或不合理利用而造成。 其爆发具有突然性特征,浑浊的流动固体随着山沟而前翻后涌、咆哮奔腾,可在极其短暂的时间内,将泥沙石块冲到沟外,在堆积区域形成漫流。泥石流可能对矿山、公路、铁路、水利工程以及农作物等造成严重威胁。以我国地质构造与分布情况来看,发生泥石流的频率高、规模大、后果严重的地区主要集中在滇东北、滇西北山区;川西地区;陕西秦岭的大巴山区;白龙江流域以及西藏喜马拉雅山等。

3.2地层下陷的形成。地下水的过度抽取,为地层下沉的主要因素。由于地层的重量主要受到土壤中颗粒的有效应力而支撑,因此抽取地下水时,会造成地下水压的降低,再加上原本应该是水压承载的重量,全部转移到土壤颗粒中,增加了颗粒之间的有效应力,因此压缩量土壤的面积,降低孔隙率,该过程即压密现象。另外,各种人类活动,如开采石油、地热、天然气、建设高楼大厦等,也会造成地层下陷灾害。

4.地质灾害的防治

本文主要以通过改善环境地质来防治地质灾害的发生。

4.1泥石流的防治。第一,修建犹如丁坝、挡墙和护坡等构造物在泥石流区,以此抵御或消除泥石流对主建筑物的冲击和破坏;第二,注重泥石流地区天气和水文预报工作,进行定点观测研究,确保其及时性和精准度,使其更好的服务于泥石流预防预测工作;第三,利用泥石流的形成机理与环境地质的关系,通过提高泥石流频发区植被覆盖率的方式建立天然保护屏障,抑制或降低泥石流发生频率。

4.2地面沉降(沉陷)的防治。我国目前有50多个城市不同程度出现了地陷现象,特别是华北平原和珠三角地区,已被划分为重灾区。地陷的发生不仅对城市设施造成破坏,阻碍了城市建设任务的实施,而且导致土质污染,农田常年积水,渍害严重,使得农作物减产严重,形成很大的潜在危害。对于地面沉降防治,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在此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借鉴于美国经验,我们可以从基岩标、分层标和水准测量等方面着手,充分利用传统技术和方法,将地下水和底面沉降监测工作始终作为防止底面沉降的基础任务,同时要求我们减少地下水的抽取并适当增加地面水的补给。

结语:总而言之,现代环境地质与地质灾害关系的研究是一项漫长而复杂的过程,世界是千变万化的,问题是层出不穷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任何现在看似先进的技术均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显的落后,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我们只有不断研究,不断创新,立足于地质勘察与研究技术的标准化与多元化发展方向,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核心,着力研究环境地质与地质灾害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建立完善的地质灾害防治体系,才能确保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真正实施。

参考文献

[1]文栋臣.环境地质灾害的影响因素[J].科技与企业,2012,(10):129-130.

[2]姚艳华.浅议地质环境改变与全球地质灾害频发的联系[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21).

上一篇:某局上半年创卫工作总结下一篇:感谢妈妈的唠叨初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