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科技新闻(共8篇)
1.生物科技新闻 篇一
科技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当代我国的经济发展形态正处于重大转型时期。在积极构建服务于知识经济发展的国家创新体系的同时,建设高效的科技新闻传播体系是科技传播在新时代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国家创新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科技新闻传播的效果进行评价,有助于发现问题、改进工作、明确方向,具有一定实践意义。科技新闻传播作为面向大众的科技传播活动,对其效果的评价不能仅限于新闻传播,还需兼顾科技传播方面。
因此,科技新闻传播的高效性,不仅体现在新闻传播的形式、方式、手段不断完善和范围、内容不断深化上,体现在科技知识和新闻信息的大规模的、多向互动的、快速的扩散上,还要体现在科学精神、科学思维和科学伦理道德的有效传播上。具体来说,科技新闻高效传播评价应涉及以下几个维度。一是传播形式。人类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后,不但科技新闻事件受到社会广泛关注,而且一切经济新闻的背后也似乎总能找到科学技术的影子。
因此,科技新闻传播不仅是科技专业媒体的任务,其他主流媒体也要全面介入;科技新闻不仅继续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传播,也应成为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各种新媒体传播的重要内容。
科技新闻报道的形式要更加灵活和多样化,更好地吸引社会的关注。随着现代传播观念的深入,科技新闻报道不再仅是科学向公众的单向灌输,还要成为公众理解科学的双向活动。
二是传播速度。科技新闻能够快速响应、快速传播。从新闻线索的发现,到新闻产品的生产,再到新闻产品的扩散和接受,时间效率都要大幅度提升。科技新闻同其他社会关注的新闻一样,能够准确及时迅速公开,乃至实现实时化传播。如玉兔号月球车通过微博,拟人化实时发布了第二次月夜休眠前遇到故障的新闻,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同时,各种社会新闻热点所蕴含的科技新闻点也应被迅速挖掘,满足公众的需要。
三是传播规模。科技新闻的受众不仅限于与科技活动有关的群体,而是全体社会成员。科技新闻视角如果总体上达不到较大的规模,即使传播的效率和效力再好,也难以产生足够的影响力;如果对重大事件不能集中资源,形成足够密度的报道,也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科技新闻实现高效传播需要自身上规模、成气候。如国内媒体对神舟飞船和载人航天工程的组合式密集报道,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成为科技新闻高效传播的范例。
四是科技新闻价值。科技新闻报道不仅让公众知道科技方面的新进展、新成果,而且有责任保证所提供的科技信息客观、真实、准确。科技新闻报道的内容除了科技自身产生的新闻事件外,还需扩展到其他新闻事件背后的科技内涵。这些科技新闻内容通过媒体的深入挖掘、精心呈现,要能够更好地满足社会和公众的需要,充分实现其新闻价值。五是科技传播价值。科技新闻要有足够的科技“含量”,实现科技传播价值。通过新闻工作者高超的“翻译”和“解释”技巧,把新闻中的科技知识、科学思想“平民化”、通俗化,更好地传播给公众。通过科技新闻传播,引导全社会对科技成就、科技知识、科技政策、科技人物等进行关注,对提高社会公众科学素养发挥有益的潜移默化作用。通过拓展民生视角的科技报道,更加关注生存环境和生命安全,更多融入道德和人文精神,进一步彰显人类创造科技、科技造福人类的科技伦理,并成为一切科技活动价值指向,实现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
2.生物科技新闻 篇二
1 科技新闻定义与分类
鉴于科技在经济社会中无时不有、无所不在的特性, 对科技新闻难以全面概括, 定义较为困难, 学界就科技新闻的概念尚未形成统一意见。
一些学者尝试对科技新闻进行定义:
辜晓进认为“科技新闻是对科学技术和自然现象及其人类相互关系中新鲜事实的报道”[1]。
孙宝寅认为“科技新闻是关于科技发明和自然奥秘的最新报道”[2]。
刘建明认为“科技新闻是指对科学技术方面的新成果、新发现、新动态的报道, 是科学技术领域或自然界新近发生的、具有认识价值的事实”[3]。
程道才认为“科技新闻是对新近发生或发现的科技事实、科技现象所进行的科学性、知识性的报道”[4]。
彭祝斌认为“科技新闻是科学技术领域或自然界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5]。
郭姜宁认为“科技新闻是新近发生的有特色的科技事实的报道”[6]。
上述定义虽然表述各不相同, 但有两个共同点, 一是报道对象是科技, 二是时效上要求新, 指新近发生或是最新报道。然而, 只具备这两点尚不充分。正如科技全方位渗入经济社会, 科技新闻与经济、社会等其他新闻也存在诸多交叉, 界限并不清晰。如果科技新闻只限于科技领域的新鲜事, 则易将部分具有科技内涵的信息排除在科技新闻之外。因此, 有学者认为在经济、社会发生的事件中, 只要从科学的角度进行解释, 就应算为科技新闻, 否则则是经济新闻或是社会新闻[7]。应该说, 从这个角度去理解科技新闻更加容易亦更为清晰。
笔者认为, 明确科技新闻的分类比研究科技新闻的定义更具实际意义。但相对于后者, 国内对科技新闻分类的研究更为缺乏, 仅有的为数不多的研究亦不统一。胡钰将科技新闻分为科技成果类新闻、科技人物类新闻、科技政策类新闻三类[8]。赵炎龙则认为科技新闻包括政策类科技新闻、建设类科技新闻 (指科技队伍、科技工作理论方面的建设) 、成果类科技新闻、人物类科技新闻、自然事件类科技新闻 (指对火山爆发、地震、海啸、气候等自然界发生的事件进行科学解释或观察性的报道) 、批评类科技新闻 (对科技系统的新闻监督) 等六类[9]。赵炎龙的分类完全包含了胡钰的分类, 不但政策类科技新闻、成果类科技新闻、人物类科技新闻表述的内涵比科技成果类新闻、科技人物类新闻、科技政策类更宽, 而且还区分出了建设类、自然事件类和批评类三类科技新闻, 更为全面地反映了科技新闻的全貌。
然而, 赵炎龙的分类仍存在明显的瑕疵。一是自然事件类科技新闻过于狭窄。如2003年SARS疫情发生时, 在新闻媒体的大量报道中, 涉及防治和诊疗技术研究进展的, 无疑可以列入成果类科技新闻, 但是更多的关于SARS发病原因、发病条件、疫情地区、防治要求等方面具有科技内涵的新闻, 因不属自然事件, 难以归类。其实, 现实中后一类新闻越来越多。二是分类对象重叠。建设类科技新闻和批评类科技新闻的对象均为科技管理或是科技工作, 而且我国批评类科技新闻数量很少, 单独归类实际意义有限。
因此, 笔者认为, 科技新闻除了包括意义明确的政策类科技新闻、成果类科技新闻、人物类科技新闻外, 还应包括事件背景类科技新闻和管理类科技新闻两类。其中, 事件背景类科技新闻指事件具有深厚的科技背景, 如嫦娥三号登月探测器和玉兔号月球车在月情况等类的新闻, 或是需要通过科技阐释事件发生背景、预测发展趋势, 如2004年对印度洋发生海啸的报道等, 以及揭示事件背后科技现状的, 如《华盛顿邮报》2014年4月在对马来西亚航空公司370航班失联事件报道中指出“全球航空业的数据通信、数据备份技术实在太落伍, 今天的航空业仍在使用上世纪70年代的落后技术”[10]等。这类新闻与成果类新闻区别明显, 应单成一类。由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从科技角度对重大新闻事件的报道将越来越普遍、越来越深入。管理类科技新闻指反映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在推动科技事业发展中的举措或阶段性成果的新闻, 包括科技工作进展、科技政策的制定和落实情况、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等情况等, 如召开重大科技会议、发布科技规划、科技人才选聘等情况。
2 科技传播与科技新闻传播
科技传播是20世纪80年代引入国内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英国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提出了“知识就是力量”, 同时强调“知识的力量不仅取决于其自身价值的大小, 更取决于它是否被传播以及传播的深度和广度。”因此, 科技传播作为科技知识扩散的方式, 对推动和促进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科技传播在学界受到高度关注, 是研究的热点之一。
与科技新闻一样, 学界对于科技传播也是未形成公认的定义, 其中比较有代表性有:孙宝寅认为, “科技传播是科技信息运动的一种形式, 其目的是实现科技信息的交流与共享”[2]。翟杰全认为, “科技知识信息通过跨越时空的扩散而使不同个体间实现知识共享的过程”[11]即为科技传播。
需要说明的是, 在科技传播研究中, 一般有“科技传播”和“科学传播”两种表述。由于“在科学传播的语境下, 科学被认为包括了纯科学、数学、统计学、工程学、技术、医学及相关领域”[12], 实际研究中, 此两种表述一般不加区分。
就科技传播与科技新闻传播的关系而言, 各种研究对其并不明确。从修辞上来说, 不能确定“科技新闻传播”属于“科技传播”, 就像“成人职业教育”属于“成人教育”, 而“工商行政管理”却与“工商管理”没有关系。从学术上来说, 很多学者在对科技传播研究中没有涉及科技新闻传播。
对于科技传播的构成, 学者们多有不同的看法。比较典型的有以下几类。
吴国盛认为科学传播包括三个层面:科学界内部、科学与其他文化之间、以及科学与公众之间的传播。科学界内部的交流包括学科同行间的交流与跨学科交流, 科学与其他文化之间的传播是指科学与其它文化如哲学、宗教、艺术等的对话与交流;科学与公众之间的传播是科学传播狭义的指称, 既继承传统科普的科学向公众传播, 又强调公众向科学传播[13]。
翟杰全认为科技传播既包括科学的传播, 也包括技术的传播, 专业交流、科技教育、科学普及、技术传播是科技传播的四个基本渠道, 其中技术传播指的是技术在社会中的扩散、交流与共享活动[14]。
凌小萍、谢慎兰把科技传播分为学术交流、科学教育、科学普及三个层次[15]。
分析上述分类, 总体而言, 是将科技传播划分为学 (技) 术交流、科技教育、科学普及三个层次。
学 (技) 术交流, 指在科技专业人员之间传播、交流科技信息的过程和行为。开展学 (技) 术交流避免了科研活动中的重复劳动, 使学术研究由个体劳动成为集体劳动, 有利于肯定学术成就、纠正学术错误、拓展学术交流的范围, 有助于学术界开阔视野, 拓宽思路, 大大加快了科技创新的步伐。吴国盛的科学界内部的传播、科学与其他文化之间的传播, 翟杰全的专业交流、技术传播, 凌小萍、谢慎兰的学术交流, 都可归于此类。
科技教育, 是指通过传授科技知识、研究方法, 传承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 来培养科技人才。科学教育培养了科技专业人员队伍, 使得科技劳动成果的创造、传承与扩散得以延续, 是人类文明进步不可或缺的手段, 也是历史最为悠久的科技传播方式。吴国盛的分类中, 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如此重要的科技教育, 不能不说是个遗憾。即使他提出的科学与公众之间的传播, 在广义方面似乎包括科技教育的一丝味道, 那也颇为勉强。
科学普及, 是国家和社会采取公众易于理解、接受、参与的方式, 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的活动, 一直被认为是科技传播最基本的含义。科学普及拉近了科技与民众之间的距离, 促进公众理解和支持科学。正如我国著名科普作家高士其所说, “科学技术正是通过普及的途径和手段变为生产力的。”吴国盛将科学普及拓展为科学与公众之间的传播, 强调了公众向科学传播和科普者与公众的平等关系[13]。
上述三个层次的分类, 也不是没有问题。当前, 科技传播的范畴已经比以往包含了更多的因素, 由于科技信息在国民生活中的作用不断加强, 很多日常普通的信息 (如新闻、广告等) 或多或少含有科技传播成分[16]。因此, 不能忽略科技新闻对科技传播的作用。
一些学者也看到了这一点。刘华杰认为“科学传播”在中国有“科普”和“科技新闻”两大传统, 很多科技新闻报道都是“标准的科普工作”[17]。吴国盛也强调了新闻媒体对科普的重要作用[13]。徐孝枫、李云娣则按照科技知识在传播过程中所处的位置和作用, 将科技传播分为科学共同体内部的传播、向其他领域专业人员的传播、教育机构内部面向学生的传播、科技公共传播等四个不同阶段, 并认为科技新闻是科技公共传播的主要形式[18]。尽管如此, 刘华杰、吴国盛提及科技新闻是为了强调新闻媒体的科普功能。徐孝枫、李云娣虽将科技新闻作为科技公共传播的主要形式, 但所说的科技公共传播还是在科普意义上的扩展, 其他三类还是没有脱出上述分类的窠臼。
结合前文所述, 科技新闻除大多有科普的作用外, 其所蕴含的新闻价值也常常是社会关注的重点, 一些引人瞩目的事件背景类科技新闻、管理类科技新闻有时甚至并不具有直接的科普价值, 如SARS疫区的划分、科技规划发布等。但是这些科技新闻由于可以满足人们希望了解科技的需求, 吸引人们关注科技, 讲述了科技事实, 符合科技传播中科技信息交流与共享的要求。科技新闻传播具备了科技传播的基本内涵, 毫无疑义属于科技传播的范畴。由于科技新闻的科普作用并不能涵盖其在科技传播中的意义, 因此, 将科技传播划分为学 (技) 术交流、科技教育、科学普及、科技新闻四个层次更为合理。
在四个层次的科技传播活动中, 学 (技) 术交流、科技教育有相对固定的传播对象、明确的传播内容、清晰的效果评价标准, 分别通过学术期刊、学术会议、合作研究、专利许可, 以及专业教育、培训等方式进行。科学普及、科技新闻有共性也存差异。共性在于传播对象均为全体社会成员, 都无明确的传播内容要求和效果评价标准, 传播形式上需要依靠大众传媒, 传播内容都具有“普及科技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的作用。差异在于, 前者目的明确, 不讲求时效, 重复性、长期性特征突出, 更多强调对人的观念的影响和素质的提高;后者时效性强, 属一次性消费, 目的是满足人们对新闻信息的需求。
在四个层次的科技传播活动中, 知识的专业性依次降低, 受众的范围依次扩大, 社会的参与度依次提高, 传播的社会性依次增强。广泛性多意味着基础性。科技新闻传播作为最广泛的社会科技传播活动, 对其他形式的科技传播活动起着基础作用。从世界各国和国内各省区的实际情况来看, 科技传播活动活跃的地方, 科技新闻传播发达;科技新闻传播发达的地方, 科技传播活动的水平亦高, 效果显著。因此, 实现科技新闻的高效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3 从科技传播视角衡量科技新闻传播效果
科技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当代我国的经济发展形态正处于重大转型时期。在积极构建服务于知识经济发展的国家创新体系的同时, 建设高效的科技新闻传播体系是科技传播在新时代发展的现实需要, 也是国家创新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科技新闻传播的效果进行评价, 有助于发现问题、改进工作、明确方向, 具有一定实践意义。
科技新闻传播作为面向大众的科技传播活动, 对其效果的评价不能仅限于新闻传播, 还需兼顾科技传播方面。因此, 科技新闻传播的高效性, 不仅体现在新闻传播的形式、方式、手段不断完善和范围、内容不断深化上, 体现在科技知识和新闻信息的大规模的、多向互动的、快速的扩散上, 还要体现在科学精神、科学思维和科学伦理道德的有效传播上。具体来说, 科技新闻高效传播评价应涉及以下几个维度。
一是传播形式。人类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后, 不但科技新闻事件受到社会广泛关注, 而且一切经济新闻的背后也似乎总能找到科学技术的影子[19]。因此, 科技新闻传播不仅是科技专业媒体的任务, 其他主流媒体也要全面介入;科技新闻不仅继续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传播, 也应成为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各种新媒体传播的重要内容。科技新闻报道的形式要更加灵活和多样化, 更好地吸引社会的关注。随着现代传播观念的深入, 科技新闻报道不再仅是科学向公众的单向灌输, 还要成为公众理解科学的双向活动[20]。
二是传播速度。科技新闻能够快速响应、快速传播。从新闻线索的发现, 到新闻产品的生产, 再到新闻产品的扩散和接受, 时间效率都要大幅度提升。科技新闻同其他社会关注的新闻一样, 能够准确及时迅速公开, 乃至实现实时化传播。如玉兔号月球车通过微博, 拟人化实时发布了第二次月夜休眠前遇到故障的新闻, 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同时, 各种社会新闻热点所蕴含的科技新闻点也应被迅速挖掘, 满足公众的需要。
三是传播规模。科技新闻的受众不仅限于与科技活动有关的群体, 而是全体社会成员。科技新闻如果总体上达不到较大的规模, 即使传播的效率和效力再好, 也难以产生足够的影响力;如果对重大事件不能集中资源, 形成足够密度的报道, 也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 科技新闻实现高效传播需要自身上规模、成气候。如国内媒体对神舟飞船和载人航天工程的组合式密集报道, 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成为科技新闻高效传播的范例。
四是科技新闻价值。科技新闻报道不仅让公众知道科技方面的新进展、新成果, 而且有责任保证所提供的科技信息客观、真实、准确。科技新闻报道的内容除了科技自身产生的新闻事件外, 还需扩展到其他新闻事件背后的科技内涵。这些科技新闻内容通过媒体的深入挖掘、精心呈现, 要能够更好地满足社会和公众的需要, 充分实现其新闻价值。
3.科技影响新闻 篇三
把时间拉回到去年12月,《纽约杂志》 (New York Magazine) 报道了一个几乎震惊全球的消息,一名年仅17岁的高中学生Mohammed Islam,在华尔街投资股票赚了7200万美元,被称为投资天才。这个令人难以置信的消息立刻传遍了各大媒体,同时也引起各方质疑。最后这名富翁学生才出面澄清,原来是他在学校主持一个投资俱乐部,在模拟投资的游戏里赚进了7200万元,而从华尔街只赚进了0元。《纽约杂志》向读者道歉,承认对新闻的真实性查证不周。
现在全民都是记者,社交网络成了传播平台,传播的速度越来越快,传统新闻媒体既要核实,又要与社交网络在时效上竞争,出错在所难免,让其公信力打了折扣。美国专栏作家Rob Tornoe为此提供了几个简单的核实方式,也许不能达到百分百的效果,至少能快速地检验外来新闻的来源。
最简单的是用Google街景地图核对事件发生的地点,至少可以证实地点没有错。有一个叫TinEye的软件,可以反向搜寻图片的历史,知道这张图片曾在哪些地方出现过,起源在哪里。类似的核对可以用EXIF Viewer检验图片的源数据,取得图片制作的时间、网址、作者,用来追踪图片的源头。而影视也可以打开Youtube,查看上传的时间、作者、说明的数据。
新闻集团( N e w s C o r p )的Storyful,一天24小时搜寻社交网络的流动数据,包括文字、图片、影视,然后用高科技加上新闻角度,把有价值的内容与杂音分开,新闻集团把这一功能的人力分别放在纽约、都柏林与香港,提供给全球新闻媒体使用。Storyful并不免费,但确实可用来过滤社群网络的流动数据。
上面的小技术或许可以阻挡一部分社交网络的不实传闻,但资深媒体人兼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新闻教授Alan D. Mutter则说,一股更大的科技风暴正朝向传统新闻媒体包围。他在硅谷多年,曾任科技与媒体两栖职务,深知硅谷的这些专家在“玩”什么,他综合起了一名字叫“无所不在计算”(Everyware Computing),意思是所有的地方都用传感器连接上网,所有的信息、娱乐、消费都是一对一的个人化传送,那传统新闻媒体所扮演的中介角色,也就不再需要了。
这可能么?他说硅谷的朋友期望在2020年以前就陆续实现。手机与平板电脑已成为每个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美国人平均每天花3小时在移动平台,而2010年每天仅花24分钟。穿戴用品不因为Google眼镜下架而退缩,苹果的手表告诉你健康讯息,Lumbo腰带提醒你站立的姿势不够挺,马球时装Ralph Lauren研制计算跨步的网球衣。从全球各行业估算,穿戴式产品从2013年到2018年会有数十倍的成长,从200亿美元(台湾信息技术策进会)到500亿美元(瑞士信贷银行)。
物联网与穿戴电子产品相得益彰,除了人以外能把网络连接的东西全连起来,发挥整合的集体作用。Nest是Google去年收购的一家制造智能型空调控制器的公司,控制器记忆用户家里使用空调的习惯与时段,然后连接到电力公司,电力公司用来自动为用户开关空调,节省能源又不影响用户的舒适度,现在已经在美国德州炎热的夏天启用。Amazon的语音控制器Echo,可用以说话上网,是另一个例子。这类的传感器会有多少?Forrester估计在2020年会达到250亿个。
云端的使用大家已经习以为常,几年以前还在谈论,现在已经成真,而且价格继续下降,据思科估算,这股热潮会让云端4倍成长,到了2018年全球的资料量会高达6.2 Zetabytes (6,200,000,000,00 0,000,000,000,000),数量之大难以想象。
这些都是什么数据?一大部分可能是你我的个人描述,如年龄、性别、住处、收入、信用、家庭、阅读、通勤、社交、购物,还有在网络分享给别人的数据,参加各种团体的数据,长期累积下来的点滴琐碎事情,以及从化妆品到开车习惯的喜好,这些资料都透明地放在云端。我们以前常说的理想是“把正确的东西在正确的时间和地点送给正确的人”,现在可以做到了,但价格牌上只有两个字——透明,贵还是便宜,由自己去选择了。
这样的环境,何须广告中介?Gartner预估2019年数字市场的花费会加倍到1000亿美元,以欧美市场为主的互动广告局统计,2013年数字广告飘升了17%到420亿美元,2014上半年也上扬了15%。
4.山东科技节新闻 篇四
大学生科技节开幕式在我校隆重举行 9月20日,山东科协星命名大会暨山东科学讲堂、第三届山东省大学生科技节开幕式在我校长清校区体育馆隆重举行。省老领导、省科协名誉主席陆懋曾,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玉功,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欧阳自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数理学部常务副主任汲培文,中国科学院月球探测总体部主任、国家天文台党委书记刘晓群,山东大学党委书记朱正昌,山东省科协、省委宣传部、齐鲁晚报等单位的有关领导出席了会议。院长鹿林应邀出席会议并致辞。校长助理陈松岩、尹光庆以及学生工作处、团委负责同志也应邀参加会议。来自山东省科协机关和事业单位、济南市科协代表、兄弟高校的学生代表,以及来自我校长清校区3000名2011级新同学参加会议并聆听报告。
会上,院长鹿林首先代表山东交通学院致辞。中国科学院月球探测总体部主任、国家天文台党委书记刘晓群宣读了《山东科协星命名决定》。山东大学党委书记朱正昌向省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燕翔颁发了山东科协星命名证书。省老领导、省科协名誉主席陆懋曾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数理学部常务副主任汲培文为山东科协星揭幕。省人大副主任刘玉功宣布山东省大学生科技节、山东科学讲堂开幕。接下来,中国月球探测工程的首席科学家、被誉为“嫦娥之父”的欧阳自远院士应邀作了“嫦娥工程—中国人的探月梦想”的科普报告,正式拉开了山东科学讲堂的序幕。欧阳自远院士用两个半小时的时间,向观众详细讲述了人类的探月历史,全面介绍我国探月工程的概况、规划和技术难题,向观众展示了大量月球探测研究的图片资料。在总结嫦娥一号探月成果的基础上,详解嫦娥二号的任务使命,以及嫦娥三号的工作计划。为观众揭开“嫦娥工程”的神秘面纱。随后,我校大学生怀着对科学家的崇敬和对探月知识的浓厚兴趣进行了提问,与欧阳自远院士进行了真挚、热烈的现场互动。
心宽怀宇宙,歌吟荐月神。欧阳自远院士在深空探测领域的高深造诣、胸怀祖国与人类发展的伟大气魄以及对青年学子早日成才的迫切厚望与期冀,深深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位观众。让我校学子不仅享受到了科学普及的饕餮盛宴,更激励了他们勇挑社会重担的责任感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
欧阳自远院士还为我校题词留念。
欧阳自远,江西上饶人。世界著名的天体化学家和地球化学家,中国月球探测工程的首席科学家,被誉为“嫦娥之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现任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国家天文台高级顾问,贵州省科协主席。
5.三下乡科技新闻稿 篇五
——记东华理工赴杨桥殿检测技术服务团七月,流星似火,在宁静偏远的东乡县杨桥殿镇来了一群 “小红帽”,他们是东华理工大学赴东乡杨桥殿镇的三下乡志愿服务团。志愿者的到来带来了技术,带来了卫生,带来了知识,他们的到来让小镇沸腾了起来。
在这群人中有一群特殊的人,他们学的是辐射防护与环境,他们立志学以致用,服务社会。他们满腔人热情的参加了这个充满荣誉的队伍。写海报、发传单、做检测,他们们的不亦乐乎,任凭汗水的肆意滑落„ 因为他们心中有一个坚定的信念—为人民服务。
“作为一名党员,在党的九十岁生日之际,能为党,为人民做一点自己份内的事是一种义务,也是一种责任”。检测志愿者许福南说到这兴奋不已,他们最大的愿望就是将专业知识学以致用。他们走巷串户,热情的将科学文化知识传播出去;他们满怀热情,奉献真情,因为他们知道责任—为人民而坚守。
撰文:占凌之
6.生物科技新闻 篇六
——中国载人深潜器7000米级海试圆满成功;
——中国首艘航母“辽宁舰”交付入列,歼-15舰载机成功起降; ——北斗区域卫星导航系统组网发射任务圆满完成;
——中国自主研制亚洲最大射电望远镜落成,在上海天文台正式启用;
——中国刷新多品种重型机床极限制造世界纪录;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号召向殉职的歼-15舰载机研制现场总指挥罗阳学习;
——嫦娥二号在距地700万公里深空飞越探测小行星,嫦娥二号工程完美收官;
——中国研制的铀浓缩离心机成功实现工业化应用;
7.生物科技新闻 篇七
科技新闻报道在经历过汶川地震、玉树地震、温甬动车事故等多次灾难性事件的报道后, 对此类事件的科技新闻报道也愈发全面和成熟。本文以4·20芦山地震中的科技新闻报道为例, 试从此类新闻报道的角度和原则两方面来分析和总结灾难性事件中科技新闻报道的策略。
1 灾难性事件中科技新闻报道的角度选取
灾难性事件后, 媒体如何在信息卖方市场中获得关注, 取决于报道内容所提供信息的质和量。对应于灾难性事件中的科技新闻报道即要求新闻从业者善于选取新闻角度, 挖掘有价值的信息进行报道。
以“4·20”芦山地震报道中的科技新闻报道为样本进行分析和归纳, 可以发现灾难性事件发生后, 科技新闻报道主要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
1.1 灾难发生的原因
灾难性事件一旦发生, 无论是自然灾害、事故灾难, 抑或是公共卫生事件等, 人们出于对真相的追求以及自身安危和利益的担忧, 往往对事件发生原因迫切关注。芦山地震发生后, 媒体对地震原因的分析报道几乎在地震发生第二天便已全面展开。
对于地震发生可能存在的几大理由, 各大媒体都在在科技新闻报道里都采访专家进行详细解读。南方都市报21日发文《芦山地震与三峡水库有关?》, 南方日报21日以《这次地震为什么又在四川?》为题设问。从各大报道来看, 对地震发生原因的探讨注重科学解读, 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工程抗震研究中心主任、国际学者等都成为为此次地震答疑解惑的主体。
1.2 灾难发生后的危机处理方法
灾难性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情况往往最牵动人心, 事件发生后对受灾人员的危机处理方法便成为各科技新闻报道的重点。危机处理方法涵盖面十分广, 基本上当灾难性事件发生后, 受灾者、政府、热心群众等所有人员的应对措施都属于此范围。但能够作为新闻信息在科技新闻中进行报道的主要是指涉及科技元素的方面, 包括:救援过程中采用的先进科技装备、科学施救方法等。
以人民日报在芦山地震中的一系列科技新闻报道为例, 21日人民日报发表《解放军迅速投入, 各部门全力应对——力量, 来自四面八方汇聚》一文提到, 9架直升机和2架侦察机勘察灾情、5支医学救援队伍赶赴灾区、启动卫星监测支持抗震救灾;23日《通讯中断, 指令如何下达——500多北斗导航装备救灾》一文又详细介绍总参卫星导航定位总站如何利用北斗导航装备科学救灾, 增强人们对科学救灾的信心;24日人民日报发表《芦山[420]7.0级强烈地震生死营救72小时》一文专辟章节介绍地震中使用到的卫星、无人机等先进设备, 并向读者透露震前卫星拍摄的灾区图片如何形成等科学知识。不难看出, 这类科技信息的报道侧重于用具体的救援设备和科学数据让人们深切感受科技实际应用带来的力量。灾难性事件中加强对危机处理方法的报道, 一方面有助于提高公众对于科学救助的认识;另一方面, 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灾难发生时, 弥漫于社会的恐惧和不安情绪, 提高对受灾者成功救助的信心。
另一个在灾难性事件的科技报道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是对受灾者心理援救状况的报道。北国健康网22日《心理自救互救宣传手册地震后如何心理重建》一文提出不少地震后如何心理重建的方法;人民日报22日发文《接力守护——延续生命希望》、中国科学报25日《震后复课莫着急》都涉及到心理救援的问题。作为危机处理方法中易忽视的一个环节, 有关心理救援的科技报道在芦山地震中得到了一定重视, 亦是媒体在进行此类事件, 尤其是造成人员伤亡、较大破坏性的事件中科技新闻报道亟需注重的角度。
1.3 灾区次生灾害的预防
许多自然灾害, 尤其是等级高、强度大的自然灾害发生以后, 常常诱发出一连串的其他灾害接连发生, 这种现象叫灾害链。灾害链中最早发生的起作用的灾害称为原生灾害;而由原生灾害所诱导出来的灾害则称为次生灾害。
次生灾害可根据灾难事件发生地的具体情况提前预测, 及时采取措施, 能有效降低灾害蔓延扩大, 减少损失。次生灾害的预防报道不仅能为决策者提供有价值的科技信息参考, 对灾区人民自行防范灾害的行动亦有一定指导意义, 是科技新闻报道中不容忽视的一个报道角度。
“充分考虑强震和降雨叠加导致次生地质灾害加剧”、“迅速评估此次次生地质灾害的破坏风险”等指示在芦山地震发生后第三天便由习近平发出。芦山7.0级地震抗震救灾指挥部强调把防范次生地质灾害作为一项紧迫任务来抓, 并启动地质灾害防治预案以及相应, 通过各种媒体, 向社会和公众公布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次生灾害早已成为政府进行政策层面考虑的内容, 而媒体在这个过程中需要通过科技新闻报道真正发挥其连接政府和公众的桥梁作用。将可能发生的次生灾害类型、发生地、潜在的危险程度从政府的信息部门传递给人民群众, 对于灾区救援、预防二次伤害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人民日报自地震发生后, 新闻报道持续关注次生灾害的问题。21日, 《芦山地震第二日震区基本实现救援全覆盖》一文便已提到有关专家和技术人员开展崩塌、滑坡等次生地质灾害隐患的巡查、调查, 在部分出现重大险情的区域设立警示标志并陆续转移群众, 严防次生灾害发生等信息。24日更辟专文强调预防次生灾害的重要性, 《宝兴周边山体发现多处险情专家建议防范次生灾害》指出, 勘察人员发现多处坍塌、裂缝、渗水险情, 如遇强降雨天气, 雨水渗入山体, 将可能引发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记者采访了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研究员, 并结合中科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对三个乡镇受灾情况的初步调查, 提出可能出现新滑坡、崩塌点的数量和面积等科学数据, 具有极强的实际意义和参考价值。
1.4 灾区气象信息
灾难性事件发生地的天气好坏不仅与救援能否顺利进行息息相关, 也关系到引发次生灾害可能给灾区造成二次伤害的问题。地震发生后, 如遇上强降雨天气, 不仅会加大灾区救援工作的开展力度, 也可能导致山体滑坡、泥石流、水库漫溢等次生灾害的发生, 威胁灾区人民安全;而持续升温也可能增加食品安全、卫生防疫的难度。总之, 灾区气象信息的每次变化都需要密切关注, 这是灾难性事件中科技新闻报道中不可忽视的角度。
芦山地震发生后的第二天, 雅安市便开始持续降雨天气。对此, 中央气象台每日增加灾区天气会商, 及时播报灾区的气象状况;多家报纸, 如人民日报、南方都市报等专门开辟版面, 报道灾区气候状况。关于降雨可能带来的救援和次生灾害问题, 相关影响和利害关系的科技新闻报道也十分普遍。
人民网22日《芦山震区今晚有小到中雨需做好防雨防雷电措施》一文在报道灾区气象信息上具有代表性。文章指出“地震灾区的降雨过程将给灾区部分地区带来能见度低于5千米以下的轻雾, 部分地区还可能出现弱雷暴”, 提出“一线救灾人员需注意轻雾给交通运输带来的不利影响, 在搭建帐篷和板房及大型救灾设施时需注意做好防雷措施”等建议。
1.5 灾难相关科学知识的普及
本节提到的灾难相关科学知识的普及并不包括上文所提到四类科技新闻报道, 而是指脱离灾难事件本身, 专门的、以传授人知识为目的的科普报道。 (若将前者算在内, 那所有的科技新闻报道均可算作此类, 因为科学性报道往往客观上都起到一定科普作用。) 灾难性事件发生的时刻往往是对人们相关科技知识进行更新的有利时机。每一次灾难性事件发生后, 相关的科普知识往往最容易被人们所关注。
齐鲁晚报24日《地震来临, 我们应该怎么办》归纳了地震来临如何做的十条顺口溜;文汇报24日《地震来了怎么办?最易学的灾难自救互救方法》配发图片和注释, 给人们普及简单实用的地震逃生、震后自救、伤口处理等科学常识;中国地震局网站所做的关于《地震来了怎么办》的十八篇科普知识报道在震后得到许多网站的转载;人民日报“求证”专栏《地震能够准确预测吗?》、《重建房遇震开裂怎么看?》等系列报道, 对此次地震引发的讨论, 进行专业性、理论性较强的知识普及报道。
1.6 灾难中的科学管理
灾难性事件发生后的抗灾救灾是一项涉及庞大人员、物资、信息调配的系统工作, 快速的反应能力和庞大的救援力量并不意味着高效的救灾能力。此次芦山地震就曾出现通往灾区的交通生命线堵塞、救援人员和物资调度出现问题等不协调现象。因此, 如何使社会各界散而杂的救援力量更科学有序的投入救灾当中, 科学管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此次芦山地震科技新闻报道中, 有关科学管理具体举措的报道偏少, 只有少数报道提及灾难中科学管理问题。如24日人民日报《芦山[420]7.0级强烈地震——生死营救72小时》一文提到, “决策快、行动快、展开快”经历过汶川大地震的洗礼, 此次救援工作中, 各方力量开展得即迅速果决, 又从容有序。高效的救援应急机制在本次地震救援工作之中立了“头功”。科学管理的新闻报道之少也从侧面说明我国应对灾难性事件的科学管理能力有待提升。
2 灾难性事件报道中科技新闻报道的原则
2.1 分阶段报道, 注重指导性
灾难性事件并非单一事件本身, 它并不是静止的, 而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变化的过程, 每一个阶段有不同的事态中心和重点。不同阶段, 人们对信息的需求也不同, 科技新闻报道应随着事件发生后的阶段变化不断改变报道的侧重点, 从整体上把握科技新闻报道的阶段性, 力求在灾难性事件的不同阶段提供具较强指导性的科技新闻信息。
以芦山地震科技新闻报道为例, 借鉴媒体在报道时对地震发展阶段的划分, 可将地震后事态发展的阶段分成抢险救援、过渡安置和灾后重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 科技新闻报道的重点都有不同侧重点。
首先是地震发生后的抢险救援阶段, 该阶段重点主要在争分夺秒抢救地震中被困人群, 因而地震造成的伤员情况、震区施救进度、余震的发生频率和强烈程度等是人们迫切关心的话题。相对应地, 这一阶段, 科技新闻报道主要集中在地震的发生原因、余震的相关概况、救援采取的科学施救方法等。第二个是过渡安置阶段, 该阶段进一步的救援状况仍旧是重点。对已救群众和受灾人民的救治和安置问题、灾区人民生活秩序的恢复程度、次生灾害的预防措施等新的关注点产生。最后是灾后重建阶段, 这一阶段涉及的问题不再像救援那么紧急和迫切, 转为更长远、复杂和系统的修复和重建。主要问题有重建房的规划、救援物资的合理发放、受灾人员的心理救援等。
事态发展的不同阶段, 科技新闻报道需要针对不同阶段选取不同的角度予以报道。只有把握这种分阶段式的报道原则, 才能增强科技新闻报道的针对性和指导性, 客观上为灾区的抗震救灾和地震救灾等提供信息帮助。
2.2 辩证式报道, 坚持科学性
灾难性事件发生后不确定性、恐慌的气氛使得人们迫切需要获取可靠、准确的信息以获得安全感, 而事实上, 科学界对于某科学问题的探讨没有形成定论的状况十分普遍。新闻信息要求的准确性与科技知识的不确定性二者之间的矛盾便亟需媒体进行选择和处理。
以芦山地震科技新闻报道对于“芦山地震是否由修建三峡水库引起”的争议的报道为例, 南方都市报在21日《芦山地震与三峡水库有关?》的文章中对该问题的处理可以得到一定启示。该报道中记者采访了持对立观点的两方面的专家, 给予双方同等发言机会, 将科学的争议真实的呈现在读者面前;中国地震台网中心22日则在标题中表明科学观点:《地震发生原因尚无确定解释科学界有三大假说》。
从上述例子可以看到, 媒体对存在争议的科学问题采取了尽量避免一面报道, 而是给不同观点的各方以同等发言机会的方式。这也给灾难性事件报道中的科学新闻报道提出了一个重要原则, 坚持辩证式的报道方式, 始终秉持报道的科学性。
2.3 针对性报道, 增强权威性
“4·20”芦山地震中出现了诸多谣言, 让人真假难辨。如地震前动物异常能作为预测地震的科学依据;“生命三角区”是地震中的最佳逃生去处;汶川重建房全部坍塌;八级地震房七级地震便开裂必是“豆腐渣”工程等。这些谣言背后有的用个别事实案例作支撑, 有的甚至附有“科学解释”, 极易让人信以为真。
这是因为灾难性事件中信息的不确定性, 自媒体时代人人得以发布信息的便利以及人们对灾难本身的关切带有的普遍的同情心和怜悯心等, 使得谣言极易在这种缺乏安全感、信息纷杂的环境里得到传播和繁衍, 产生巨大的危害。
对于灾难性事件中谣言的产生, 科技新闻报道应该发挥其独特优势, 通过权威、专业的科学解释, 有针对性的予以正面回应。芦山地震中人民日报在“求证”专栏中专题解答便是个用科技知识粉碎谣言的绝好例子。对于可能给人们造成误解的科技信息, 人民日报在“求证”专栏专门针对现有谣言发表了一系列文章, 如《地震能够准确预测吗?》、《重建房遇震开裂怎么看?》等, 采访了众多建筑设计、土木工程、地质勘探、地震研究的专家, 用科学、权威的理论和数据粉碎谣言可能带来的信息误解。媒体权威专业的科技报道使此次芦山地震中不少谣言被迅速粉碎, 提高了科技新闻报道的权威性, 亦是一次全民科学知识普及。
3 结论
在国家应对救援反应机制不断完善和成熟的同时, 媒体应对此类突发事件的报道能力也应当相应提高。在进行灾难性事件科技新闻报道时, 应全面而准确地把握报道的角度并从整体上把握阶段性、辩证性、针对性的报道原则。重视灾难性事件中科技新闻报道, 不断总结其经验和不足, 对于推动科技新闻报道的进步、增强媒体的科技传播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浩鸣, 邓晓丽.灾难性事件中科技新闻报道的若干问题[J].科技传播, 2009, 4:29-31
[2]沈正赋.灾难性事件报道方法论初探[J].新闻战线, 2003, 9:26-28.
[3]熊萍.危机事件报道中的科技新闻选择——以2011年3月11日日本地震报道为例[J].中国编辑, 2011, 3:51-54.
[4]戚振扬.科技新闻在突发公共事件中的角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 2010.
[5]沈正赋.灾难新闻报道方法及其对受众知情权的影响[J].新闻大学, 2002, 2:44-47.
8.2015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 篇八
该项年度评选活动至今已举办了22次。评选结果经新闻媒体广泛报道后,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反响,使公众进一步了解国内外科技发展的动态,对宣传、普及科学技术起到了积极作用。
1.首次实现多自由度量子隐形传态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陆朝阳等组成的研究小组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实现多自由度量子体系的隐形传态,成果以封面标题的形式发表于《自然》杂志。这是自1997年国际上首次实现单一自由度量子隐形传态以来,科学家们经过18年努力在量子信息实验研究领域取得的又一重大突破,为发展可扩展的量子计算和量子网络技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国际量子光学专家Wolfgang Tittel教授在同期《自然》杂志撰文评论:“该实验实现为理解和展示量子物理的一个最深远和最令人费解的预言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并可以作为未来量子网络的一个强大的基本单元。”该成果已被欧洲物理学会评为“2015年度物理学重大突破”。
2.北斗系统全球组网首星发射成功
3月30日,北斗系统全球组网首颗卫星在西昌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区域运行向全球拓展的启动实施。这颗卫星由中科院和上海市政府共建的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研制,是我国首颗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入轨后将开展新型导航信号体制、星间链路等试验验证工作。这颗卫星实现了多个首创:首次使用中科院导航卫星专用平台,首次采用远征一号上面级直接入轨发射方式,首次验证相控阵星间链路与自主导航体制,首次大量使用国产化器部件以实现自主可控。由于采用一体化设计方法,按照功能链设计理念,整星分为有效载荷、结构和热控、电子学和姿态轨控等功能链,极大地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功能密度。
3.“长征六号”首飞“一箭多星”创纪录
9月20日7时01分,我国新型运载火箭“长征六号”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成功将20颗微小卫星送入太空。此次发射任务圆满成功,不仅标志着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家族再添新成员,而且创造了中国航天一箭多星发射的新纪录。此次“长征六号”运载火箭首飞,搭载发射了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国防科技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单位研制的开拓一号、希望二号、天拓三号、纳星二号、皮星二号、紫丁香二号等20颗微小卫星,主要用于开展航天新技术、新体制、新产品等空间试验,对于促进我国微小卫星发展和新技术试验验证等具有重要意义。
4.首架国产大飞机下线
中国自主研制的大型客机C919首架机11月2日在上海正式下线。C919飞机自主创新有5个标志,包括飞机总体方案、气动外形、飞机机体设计与制造、系统集成及工程项目管理等。研制人员针对气动布局、结构材料和机载系统,实现先进材料首次在国产民机上的大规模应用、数百万零部件和机载系统研制流程高度并行。在研发的集成创新过程中,全产业链上有将近20万人参与研发制造,其采用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辐射拉动了中国经济和科技发展、基础学科进步及航空工业发展。业内专家认为,C919总装下线对于中国民机产业发展、基础工业实力提升、发展制造强国具有深远的意义。按计划,该飞机将于2016年首飞。
5.剪接体高分辨率三维结构获解析
由中科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施一公领导的研究组在《科学》杂志同时在线发表了两篇背靠背研究长文,分别报道了通过单颗粒冷冻电子显微技术(冷冻电镜)解析的酵母剪接体近原子分辨率的三维结构,并在此结构基础上进行详细分析,阐述了剪接体对前体信使RNA执行剪接的基本工作机理。这是科学家首次捕获到真核细胞剪接体复合物的高分辨率空间三维结构,并阐述相关工作机理。美国科学院院士、斯隆—凯特琳癌症研究中心教授丁绍·帕特尔评价说:“剪接体的结构是完完全全由中国科学家利用最先进的技术在中国本土完成,这是中国生命科学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6.首次发现外尔费米子
中科院物理所方忠研究员带领的团队首次在实验中发现了外尔费米子。这是国际上物理学研究的一项重要科学突破,对“拓扑电子学”和“量子计算机”等颠覆性技术的突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外尔费米子是德国科学家威尔曼·外尔在1929年预言的。不过,科学家们始终无法在实验中观测到这种粒子。2012年以来,该所理论研究团队首次预言在狄拉克半金属中或许可以发现无“质量”的电子。陈根富小组制备出具有原子级平整表面的大块TaAs晶体,丁洪小组利用上海光源同步辐射光束照射TaAs晶体,使得外尔费米子第一次展现在科学家面前。外尔费米子的半金属能实现低能耗电子传输,有望解决当前电子器件小型化和多功能化所面临的能耗问题。
7.首次发现相对论性高速喷流新模式
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刘继峰带领团队在国际上首次从超软X射线源发现相对论性高速喷流,打破了天文学界以往的认知,揭示了黑洞吸积和喷流形成的新方式。该成果发表于《自然》杂志。审稿人认为,此项工作是2015年度本领域内最重要的5大发现之一。“在超软X射线源中发现相对论性喷流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这改写了我们对超软X射线源的认知和喷流形成的认知。”美国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学会院士、哈佛大学教授Remash Narayan评论说:“它的观测特征和人们猜想并进行了大量数值模拟的处于极高吸积率的黑洞完全契合,生动展示了黑洞吞噬物质过多后产生高速重子喷流和浓密吸积盘外流的情况。”
8.攻克细胞信号传导重大科学难题
中科院上海药物所研究员徐华强带领的国际团队利用世界上最强X射线激光,成功解析视紫红质与阻遏蛋白复合物的晶体结构,攻克了细胞信号传导领域的重大科学难题。这项突破性成果以长文形式在线发表于《自然》杂志。美国科学家在G—蛋白偶联受体(GPCR)信号转导领域作出的重要贡献获得了2012年诺贝尔化学奖。然而,GPCR信号转导领域还有一个重大问题悬而未决,即GPCR如何激活另一条信号通路—阻遏蛋白信号通路。研究团队创新性地利用了比传统同步辐射光源强万亿倍的世界上最亮的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XFEL)技术,用较小的晶体得到了高分辨率的视紫红质—阻遏蛋白复合物晶体结构,为深入理解GPCR下游信号转导通路奠定了重要基础。该研究为开发选择性更高的药物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9.首个自驱动可变形液态金属机器问世
由刘静带领的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清华大学医学院联合研究小组,发现液态金属可在吞食少量物质后,以可变形机器形态长时间高速运动,实现了无需外部电力的自主运动。此发现在世界属首次,相关论文在《先进材料》杂志上发表。标志着中国在液态金属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这种液态金属机器完全摆脱了庞杂的外部电力系统,向研制自主独立的柔性机器迈出了关键的一步。《自然》杂志在其研究亮点栏目以《液态金属马达靠自身运动》为题进行了报道;《科学》杂志也在网站指出“可变形金属马达拥有一系列用途”。
10.“永磁高铁”牵引系统通过首轮线路试验考核
【生物科技新闻】推荐阅读:
生物了解生物圈试题07-23
高三生物生物基础知识08-01
生物教案-生物的呼吸作用10-06
高二生物复习专题--生物与环境09-22
生物与生物圈教学反思10-04
专题一生物和生物圈11-03
初二生物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说课稿09-17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节生物的特征教案09-18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环境管理办法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