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困难学生辍学申请

2024-07-16

家庭困难学生辍学申请(精选10篇)

1.家庭困难学生辍学申请 篇一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理由

申请贫困学生认定申请理由写法:
一般需要陈述家里的收入情况.家庭成员情况.如父母身体状况、工作收入情况、家庭负担等等,但需要结合申请人自己家中的实际情。如果加上当地村委的公章更佳。
举例:
家居住在农村,土地贫瘠,无更多的经济来源。父母年龄偏大,劳动力低,没有固定的工作单位。母亲体弱多病,身体状况很差。以前在外打工时,手部受过伤,造成失业。
由于受伤后没有妥善的治疗,范上了风湿病,每个月需要600多元的医疗费。家里只有父亲一人在外打工,工作极不稳定,随时都有失业的风险。由于劳动力下降,工资也很低,难以扶持家里的开资。前几年父亲和几个朋友做生意,由于经营不当,亏损十几万元。自己读书的钱也是借的贷款。希望自己能够得到帮助,以后自己大学毕业出来工作,一定会回报社会。
注意事项:
(1)申请的事项要写清楚、具体,涉及到的数据要准确无误。
(2)理由要充分、合理,实事求是,不能虚夸和杜撰,否则难以得到上级领导的批准。
(3)语言要准确、简洁,态度要诚恳、朴实。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如何填写

1、填写你的学校、院系、专业、班级等信息。姓名一栏要填写本人的姓名,性别和出生日期。
2、家庭地址要填写你现在所居住的家庭地址,政治面貌要填写你目前的政治面貌,可以为共青团员、入党积极分子或党员等。
3、婚姻状况栏,目前的学生基本都是未婚,可以填未婚,已婚的同学要填写已婚。身体状况,兴趣、爱好、性格方面,可以根据个人的情况进行填写,身体状况一般都为良好,其他部分可填写你的特长,平时喜欢做什么事情等。
4、所获荣誉栏里,可填写个人获得的三好学生、优秀团员、优秀学生干部、专项国家励志奖学金等内容。
5、家庭成员情况栏里,主要是填写个人家庭所有成员的情况,以及成员目前的工作(学习)单位,家庭成员包括父母和兄弟姐妹,家中有祖父祖母的也可以填写。
6、影响家庭经济情况的有关信息栏里,需要填写家庭总收入或人均收入是多少,家庭是否遭遇自然灾害或突发意外事件,家庭成员失业和欠债情况,以及家庭成员因残疾、年迈而劳动能力弱情况,如实填写即可。
7、需要申请家庭经济困难并建档的在校学生要如实填写该表,并持该表去家庭所在地乡,镇或街道民政部门加盖公章(建议同学们邮政回家办理),以证明其家庭经济状况。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幼儿)认定标准

(一)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可认定为“一般困难学生(幼儿)”
1、学生(幼儿)基本生活费用低于学校(幼儿园)所在地区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或学校(幼儿园)学生(幼儿)日常平均消费水平;
2、父母务农无其它经济来源,有两名子女同时在接受非义务教育阶段的普通学历教育,家庭经济负担较重的(符合国家计划生育政策);
3、因其他原因造成家庭经济困难的。

(二)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可认定为“困难学生(幼儿)”
1、父母务农或父母一方暂时失业,家庭成员中有残疾或疾病且医疗费用负担较重的;
2、因遭受自然灾害或突发事故家庭财产损失较重的;
3、单亲家庭且单亲父(母)无经济收入或收入无法维持学生(幼儿)本人学习、生活需要的;
4、因其他原因造成家庭经济困难的。

(三)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可认定为“特殊困难学生(幼儿)”
1、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幼儿);
2、经县级及以上民政部门认定的城乡特困供养人员(学生或幼儿)、孤儿(学生或幼儿);
3、经县级及以上民政部门认定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学生(幼儿);
4、经县级及以上总工会认定的特困城镇家庭子女;
5、经县级及以上民政部门、残疾人联合会认定的家庭经济困难残疾学生;
6、直系亲属中有长期患重病,且医疗费用数额巨大,造成严重家庭经济负担的;
7、烈士、优抚家庭子女等由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或民政部门指定的救助对象;
8、因其他原因(如家庭遭受重大自然灾害、家庭成员遭遇突发重大疾病或意外)造成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

申请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幼儿)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1、全日制在校(园)学生(幼儿);
2、品行端正,诚实守信,团结友善;
3、学习勤奋努力,能正常完成学业;
4、家庭经济困难,符合认定标准中相应条款。

【注意】学生或学校(幼儿园)能够证明有下列行为之一者,不能认定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幼儿)。已经通过认定的学生(幼儿),应立即取消其受助资格。
1、生活奢侈浪费,购买与学习无关的高档电子产品、高档时装、高档化妆品或其他高档消费品者;
2、经常自费出外旅游且消费较高者;
3、有抽烟、酗酒等不良嗜好者;
4、擅自在外租住民房或经常出入营业性网吧者;
5、由于家庭建房、购房、购车、结婚等原因造成家庭经济暂时困难者;
6、学生(监护人)隐瞒家庭经济实际情况者。

内容扩展

一、家庭经济困难是指什么?
家庭经济困难是指本人及其家庭的经济能力不足以维持开销,根据《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做好家庭经济困难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具体认定对象包括:
1、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对象是指本人及其家庭的经济能力难以满足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基本支出的学生。本意见中的学生包括根据有关规定批准设立的普惠性幼儿园幼儿;
2、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批准设立、实施学历教育的全日制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初中和小学学生;
3、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批准设立、实施学历教育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高等职业学校和高等专科学校招收的本专科学生(含第二学士学位和预科生),纳入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的全日制研究生。

二、经济困难证明要哪些证明材料?
需要的材料有:
1、身份证(原件、复印件);
2、户口本(原件、复印件);
3、经济困难情况说明;
4、经济困难情况证明材料,如家庭收入证明、无稳定收入证明、失业证明等;
5、经济困难证明申请表等。

三、一般贫困和困难的区别是什么啊?哪个程度大?
困难,一般困难,特殊困难是高校家庭经济困难认定的三种类型。
一般来说,一般困难等级最低,困难等级较高,但特殊困难不一定比困难等级高,特殊困难一般是指除了家庭人均收入低外,还有家庭成员因重病大病而有重大支出致贫的。
一般困难限定了困难的范围、程度和克服的难度只是一般而已。
程度上:大部分的困难的范围、程度和克服的难度都在一般以上。
困难,指处境艰难、生活穷困,亦指事情复杂、阻碍多。

2.家庭困难学生辍学申请 篇二

一、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定义及认定标准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指学生本人及其家庭所能筹集到的资金, 难以支付其在校学习期间的学习和生活基本费用的学生。根据学生家庭收入状况可划分为: (一) 学生本人及其家庭所能筹集到的资金, 在扣除基本生活费用后, 不足以支付其在校学习期间的学费、住宿费和国家规定应该由学生缴纳的费用的, 为一般困难档; (二) 学生家庭人均收入低于所在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 为特殊困难档。

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与档案建立

由于高校贫困学生身份的流动性和家庭情况的变化性, 使得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的变动性比较强。鉴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的这种特殊性,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的建立和管理程序应与普通档案有所不同。一般来讲, 应由学校的学生资助管理中心、院系审定工作组、班级认定评议小组, 按照各自的职能分工, 认真、负责地共同完成此项工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的建立可按如下步骤进行:

(一) 学生提出申请。

学校在向新生寄送录取通知书时, 同时寄送《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在每学年结束之前, 向在校学生发送《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需要申请认定家庭经济困难的新生及在校学生如实填写调查表, 并持该表到家庭所在地的乡、镇或街道民政部门加盖公章, 以证明其家庭经济的实际状况。学生入学后, 向班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评议小组提交申请材料时, 应同时出具此表及其他相关证明材料。

(二) 班级民主评议。

以班级为单位成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评议小组, 负责认定的民主评议工作。班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评议小组收集好《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 并组织申请学生填写《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申请表》。班级认定评议小组根据学校制定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标准及学生提交的材料, 以学生家庭人均收入对照学校所在省辖市或重点扩权县 (市)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结合学生日常实际消费水平, 以及影响其家庭经济状况的有关情况, 进行民主评议, 确定本年级 (或专业) 各档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格。

认定评议小组进行民主评议时应重点考虑孤残学生、烈士子女, 以及家庭成员长期患重病、家庭遭遇自然灾害或突发事件等特殊情况的学生, 最后确定本班级各档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格, 报院系认定工作组进行审核。

(三) 院系审定。

院系认定工作组要认真审核认定评议小组申报的初步评议结果。如有异议, 应在征得认定评议小组意见后予以更正。

(四) 公示。

院系审定工作组审核通过后, 要将持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名单及档次以适当方式在适当范围内公示5个工作日。如师生有异议, 可通过有效方式向院系认定工作组提出质疑。认定工作组应在接到异议材料的3个工作日内予以答复。如对院系审定工作组的答复仍有异议, 可通过有效方式向高校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提请复议。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应在接到复议提请的3个工作日内予以答复。如情况属实, 应做出调整。

(五) 特殊程序。

学生由于家庭突发变故造成家庭经济困难, 需要申请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时, 辅导员、班主任可在了解部分学生意见的基础上, 经院系审定工作组审核后报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审批。

(六) 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

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负责汇总各院系审核通过的《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和《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 以此为依据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 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电子档案。

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的主要内容

(一)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个人信息。

包括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本人的基本信息、家庭基本情况信息、获得资助情况、家庭经济困难相关证明材料等。家庭经济困难相关证明材料由证明材料的出具者和审核者如当地村 (居) 委会, 民政部门加盖公章后视为有效。这些文件和材料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最为有效的证明材料, 也是构成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中最原始、最基本的内容。

(二)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过程中产生的各项原始材料。

是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文字性材料。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通常由高校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具体负责组织和管理。学生在认定过程中填写的《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产生的基本材料。同时,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班级民主评议过程中的记录、评议结果、公示情况也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充分体现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身份认定的真实性。

(三)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校期间获得各种资助的情况。

目前, 随着国家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高校逐步建立健全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 包括助学奖学金、勤工助学基金、特殊困难补助、社会捐资助学等在内的“奖、贷、助、补、减”五位一体完整的助学体系。许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入学前或一入校就能享受和获得国家、学校和社会等各方面的资助, 从而产生纪录资料。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管理人员应及时收集和整理学生接受资助的原始材料, 尽可能完整地归档, 以便及时了解每个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获得资助的状况, 避免重复资助和遗漏资助现象的发生, 从而使资助资金得到合理分配。

(四)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生活的相关材料。

能够反映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校期间的生活、学习情况的资料也应进行记录和归档。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习成绩单、获得的各级各种奖惩情况等材料。

(五)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材料。

随着大学生资助政策的改革和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 贫困生现象及相应的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显得日益突出。贫困大学生由于经济上的原因使他们比其他大学生面临着更大的心理压力和焦虑, 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和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 常常表现出自卑、抑郁、人际交往困难、疑惑嫉妒、怨恨等心理问题, 从而对心理健康造成一定影响。面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贫困, 应认识到高校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决不应仅仅限于心理咨询, 而应形成一个包括校园文化建设、思想道德教育和经济帮助体系在内的综合性的教育环境。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则可以在高校预防学生“心理贫困”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中可以纳入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建立的心理档案, 作为学生辅导员和心理咨询人员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心理疏导的参考资料, 如抑郁咨询量表、大学生适应量表、人际关系量表、心理状况测评报告等, 从而有利于把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 及时地帮助其健康成长。

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管理原则

(一) 真实性原则。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的材料必须客观真实地反映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基本情况, 能够准确描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受资助情况、学习及获奖励情况、心理状况等, 从而为学校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管理服务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因此,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信息记载应全面、真实、准确, 在收集整理档案过程中要求准确细致, 认真负责。同时, 高校应加强学生的诚信教育, 教育学生如实提供家庭情况, 及时告知家庭经济状况显著变化情况。如果发现弄虚作假现象, 一经核实, 取消资助资格, 收回资助资金。

(二) 动态性原则。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的建立不是一劳永逸的。当学生家庭经济状况发生变化时, 应及时更新, 并对资助措施进行相应调整。每学年应定期对全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通过信件、电话、实地走访等方式进行核实, 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的内容进行及时更新。因此,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的整理工作也应当每学期开展一次。同时, 鉴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格具有不稳定性的特点,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应当及时、客观地体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格的变动, 及时为突然陷入经济困难的学生建立新档案, 对已摆脱贫困学生的学生档案予以注销。高校也可根据实际情况派遣有关工作人员对申请的贫困生家庭进行抽查走访, 从源头上掌控贫困生的界定, 使有限的资助资源充分的惠及每一个贫困生。

(三) 信息化原则。

为提升工作效率,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管理应实现信息化, 以充分保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内容及时有效地更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信息化的建设可以依托校园信息网络系统进行, 及时收集信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信息系统的最大优势是保证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信息的共享性。学校各部门可以共享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电子档案, 为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开展的各项工作提供了便利, 尤其是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开展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便利。同时, 也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系统运行的规范化起到积极的作用。

摘要:本文结合在高校资助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提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的建立程序和主要内容, 并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管理原则进行阐释。

关键词: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资助

参考文献

[1]赵娜.高校学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5.3.

[2]黄俊兴.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若干问题的探讨.教育评论, 2006.5.

[3]万茗.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商洛学院学报, 2008.22.1.

3.对于家庭困难学生存在问题的思考 篇三

关键词:家庭困难经济问题学生工作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6(a)-0245-01

案例:某学生,国家助学金获得者,该生自幼家境贫寒,父母都在外打工,收入不高。父母微薄的收入不仅要供自己在外的生活开销,还要供养家中年迈的老人,以及两个子女的学费。该生还患有鼻炎,很少的生活费除了一些基本的生活开销外还要留出买药的钱。该生性格内向,在班上从不主动与其它同学接触,很少和同学说话,学习成绩中等,在学校组织申请国家助学金时,该生由于心里自卑并未提出申请要求。

由于该生性格比较内向,平时不太爱说话,辅导员老师首先从和她同寝室的学生中侧面了解到了其家庭贫困的情况以及其自卑的心理,之后开始动员班上和同寝室的学生主动与其交朋友,并在生活上对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通过辅导员老师和班上同学的努力现该生已经在我校的洗衣房找了一份兼职的工作。由于国家助学金的名额有限,在评比时,尽管家庭困难的学生很多,但大家首先考虑到的是比自己家庭更困难的她,即使是她由于自卑的心理并未提出困难申请,班上的许多同学还是主动将自己的名额让出来给她。在这次国家助学金的评比中,她深深的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感受到了同学的关心,主动提出担任班上的劳动委员,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班上的同学做点事。同时还表示要努力学习,以自己的优异成绩来回报同学,回报老师,回报学校。

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及效果:通过从学生中侧面了解其家庭贫困的情况和自卑心理,动员学生主动与其交朋友,为其创造勤工俭学的机会,在生活上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使该生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同时帮助其摆脱因家庭经济给她造成的心理阴影,让其能安心在校学习。

分析与启示:

(1)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与完善,有力地促进了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同时, 也给高校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形势下,高校教育工作的环境、内涵和对象也相应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原有的教育工作方法和手段已经出现了一定的不适应。

辅导员只有在学生工作中仔细分析每一位学生的个案,用心去体贴、感化自己的学生,才能把高等院校的学生工作做好。用自己的爱心与耐心必能换来学生的认同。

(2)当前,高校教育工作的变化主要呈现以下两个方面的特点:从教育工作的环境来看,由于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教育工作外部环境更加复杂。市场经济在极大地解放生产力的同时,也给人们的生活领域和认知领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从教育工作的对象来看,当代大学生同以前相比,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思想活跃,他们获取各种信息的渠道更复杂、信息量更大。但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处在形成时期,不够成熟,极易受到不良思想、信息的影响。而应对这些变化,在高校辅导员工作中应建立在深入、耐心地了解学生真实情况的前期基础工作上,以真诚和恰当的激励作为新时期高校大学生教育工作的重要切入点。从真诚和恰当的激励入手。

(3)贫困生普遍存在着一种自卑感和孤独感,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对学生整体的稳定和贫困生自身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只有找到了病源,从源头挖起,才能“药到病除”。辅导员应从侧面了解贫困学生的学习生活背景、家庭教育背景、人际关系背景、心理发展过程、成长经历,多关爱,多鼓励,多沟通,多交流。

(4)建立贫困生有效的认定机制,做到对学生真实情况的切实深入、耐心的了解。长期以来,高校辅导员一直都十分重视大学生各个方面的发展,但有时或是教育方式的不甚恰当、或是耐心程度不够,或是较多地停留在召开全体同学的班会上。事实证明这些沟通方式收效不好,个别需要帮助的学生并未得到切实的帮助或是某一方面的进步提高。因此,在辅导员教育过程中更多地侧重于实践环节。

(5)落实辅导环节,更多侧重于进行一对一的帮助。比如,了解到某一位同学生活或是学习中存在困难,作为辅导员,主动找到该位同学真诚去帮助他,同时调动班委成员,为其提供在生活、学习上更为及时的帮助。与学生平等沟通的方式,一对一地帮助同学解决实际问题,这样不仅有利于赢得同学们的信任,也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6)认真分析学生个案,总结学生个案中的问题与解决过程中的经验。很多學生个案并不是个别学生,而可能会是一部分学生会出现的问题,作为大学辅导员在大学生的辅导工作中很有必要认真分析出现的学生个案,分析其问题出现的原因,在深入、耐心地了解学生真实情况的前期基础工作下,防患于未然,尽量避免同类学生个案的发生。同时认真分析个案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便于在以后的大学生辅导工作中做得更加完美。

要想在学生思想工作中取得好的效果,与前期基础工作的细致程度密切相关,只有深入、耐心地去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 同时带动周围的同学,才能“对症下药”,以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在良好的工作氛围中做好高等院校的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杨振斌,冯刚.高等学校辅导员培训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2).

[2]王绍阳.高校辅导员如何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12).

[3]赵凤伟.高校辅导员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安微师范大学学报,2008(4).

[4]丁志强.构建大学贫困生资助体系的思考.高教高职研究,2007(9).

4.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申请书 篇四

你好!我是xx级二系机电xx班的学生xxx。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向学院申请贫困生助学金。

大约十年前,我母亲在村里的玩具场当剪刀工。由于肺部长时间吸入玩具毛,导致呼吸道感染和堵塞,逐渐呼吸困难,导致严重哮喘。因为她不愿意花钱去看医生,她的母亲一直忍受着这些痛苦,直到她因为呼吸困难晕倒,她才被急救车送往医院住院。在花费了巨额医疗费用后,上帝不辜负痛苦的人。母亲逐渐好转,但她无法摆脱哮喘的折磨。为了治愈哮喘,家里所有的积蓄都花在给母亲买药上。由于滥用各种民间处方药物,母亲患有胃下垂和其他疾病。我不记得有多少了。就这样,母亲在家里生病了很长时间,依靠药物支持。未来,疗效越差,她不得不买一些高价进口药物。为了赚更多的钱,我父亲已经在外面工作多年了。他挣的大部分钱都是用来看我母亲的。我母亲在抚养我的时候很困难,很早就在地下了妇科病。现在,我只能尽力为我母亲做一些繁重的工作。现在,我只能为我母亲在外地工作。

然而,厄运又来到了我家。去年冬天,父亲在外地澡堂擦背的时候,因为肚子疼,被老板带到医院检查。幸运的是,医院发现我父亲患有肝硬化中期疾病。不幸的是,肝硬化是一种无法治愈的疾病,也是一种财富性疾病,这意味着我们将来不能再做繁重的工作了。如果我们不注意,我们也会发展成肝癌;幸运的是,这只是肝硬化的中期。如果不及时发现,我真的不知道后果会是什么。

当我父亲还是个孩子的时候,由于家庭困难,他很早就出去工作了。现在他做了几次手术,在家休息。他的家庭没有收入,只剩下几年前存下来的一些钱。这些钱远远不足以支持这个家庭。巨额的学费和父母高昂的医疗费用一直影响着这个家庭。

现在,我别无选择,只想让父母等我挣钱养活他们。我是家里唯一强大的劳动力,也是家里唯一的希望。高考不及格,父母给了我另一个机会,这也是我通过学习成功的最后一个机会。

我不会辜负父母对我的期望,因为这个家庭离不开我。我想说的话太多了,但我已经哭了,我无法控制自己的感情。家庭条件的艰辛并不意味着几句话就能说清楚。只有当你在里面的时候,你才会知道这并不容易。

我不想让他们失望,也不想让他们过得太努力,我只能通过努力学习来回报他们。为了锻炼自己,我竞选成为班长,这是同学和班级帮助对我的肯定,我不会让每个人都失望。

希望学院领导和老师能给我申请助学金的机会,减轻家庭经济负担。我会不负众望,做一个优秀的大学生,一个优秀的儿子,一个优秀的家庭之主。

学生:xxx

5.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书 篇五

我是我们学校的一位普通学生,现在因为家庭经济困难的情况,所以想要申请贫困生。我来自于我们国家湖南的一个比较偏僻的小农村里面。即使是县城也并不是特别的发达,在我们那里生活是非常的简单的。从小到大,我的父母就经常告诉我,只有通过读书才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也只有通过知识才能够跳出祖祖辈辈都是农民的这种现实问题。其实我的家庭以前的话,家庭情况也是非常不错的,我的父母曾经都在两个国有的中型企业里面工作多年,可是因为在那国有体制改革不稳定的几年时间里面。

我的母亲因为企业倒闭几度调换工作,最后几号在一家不景气的国企里面办理内退。那个时候虽然说保证150-200元的退休工资,但是经常会有拖欠的情况发生。我的父亲从技术员干起,也成为过厂里的领导,可是因为个人廉洁的作风,所以我们家里的积蓄也比较单薄。在前几年的时候也根本没有办法扭转企业长久以来的负债,最后我的父亲也只能投到失业大军里面。虽然说在这之后的几年也曾经有一些工作,但是收入并不是特别的稳定。让我们家庭感到雪上加霜的是,在一年以前,我的母亲突然查出患有重病。

虽然说病情不是特别的严重,但是需要长期服用药物和静养一段时间。父亲为了照顾好母亲,在这段期间里里面也没有工作。只有等到母亲情况好转之后,才会在出去寻找工作。也正是因为诸多原因的情况,我才想要向学校申请一个关于贫困生的名额。我也相信自己不会被现在的贫困所击倒,反而会更加激励我的斗志和动力,我也会更加的努力改变自己的现状。我相信通过自己的拼搏努力,我一定会改变自己的命运。所以在这里我也希望得到学校的补助,缓解家里的经济情况。

申请人:

6.家庭困难学生辍学申请 篇六

教育部、财政部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作如下界定:所谓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是指学生本人及其家庭所能筹集到的资金, 难以支付其在校学习期间的学习和生活基本费用的学生。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既具有贫困的共性特征, 同时也具有其自身的特性, 表现在物质、教育健康、能力、心理贫困等层面。根据教育部规定, 新生入学时实行“绿色通道”制度, 即对被录取、家庭经济困难的新生, 一律先办理入学手续, 后根据核实的实际情况, 实行不同的资助政策。

高校贫困学生为保证在校期间正常的学习生活, 无法直接获得收入, 其主要经济来自于家庭, 家庭能够供给学生的学习生活费用直接影响了这一群体的经济程度。另外,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所在地区医疗卫生条件较差、教育水平落后, 直接影响其身心健康发展, 导致身体素质较差, 基础教育水平落后等后果。由于身心健康发展与来自发达地区或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学生群体相比较差, 这一类学生容易产生自卑心理, 心理能力、生活能力、发展能力较为脆弱, 容易引发学生心理不平衡、自卑自弃等后果, 同时, 缺乏表达自身需求的机会、参与空间和资源严重不足。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现状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一) 、贫困生比例高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 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比例逐年增大。 (二) 贫困表现多元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面临的问题不仅仅是经济贫困, 更多的是要面对因家庭经济困难引发的能力欠缺、心理问题、身体健康等多方面问题。

二、学生贫困问题的根源及影响因素

(一) 经济发展不平衡

由于我国现存的经济结构, 城乡发展不平衡, 导致了农村经济发展步伐较城市缓慢, 城乡差异化明显, 贫困人口不少;同时,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表现在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优势显著, 西部地区由于历史、地域、自然条件等原因发展受限, 较东部地区发展缓慢。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多数来自农村, 其家庭经济收入主要以农业收入为主, 传统的农业生产技术落后, 先进的农业技术匮乏, 经济落后的农村地区交通不便, 农产品价格偏低, 致使农村生源学生家庭收入低。同时, 城乡差异化、区域发展不平衡还表现在城市与农村人口、东西部地区人口的文化、教育方面的差异, 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地区教育水平跟不上, 致使该地区人口不能接受到良好的基础教育, 从而导致农村、西部偏远地区生源学生在学习水平、心理健康、价值观念等方面与城市生源学生存在较大差异, 不仅影响其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 还会影响学生的就业及未来发展。

(二) 家庭及学生个人原因

高校学生学习费用和日常开支主要来自于家庭提供, 经济困难的家庭多表现为家庭成员文化程度低、收入来源单一, 家庭人口多、成员多疾病、无劳动能力, 家庭遭遇突发变故等方面。许多学生来自经济发展欠发达地区或城镇下岗职工家庭, 此类家庭中成员长期依靠传统农业劳动或从事零散工作获得收入, 对现代科技接受能力低, 家庭收入增长空间有限, 收入低且不稳定。家庭出现诸如车祸、离婚、家长死亡等突发事件后, 主要劳动力丧失, 短时间内无家庭正常收入或收入减少, 不仅影响学生正常的生活, 同时也会影响学生的情绪和心理变化。另外, 自身原因也是导致学生出现贫困问题的原因之一, 不合理的消费习惯、缺乏自救意识、对贫困问题的错误认识等导致困上加困, 最终由经济困难走入了心理困难的困局。

(三) 高校收费改革和招生规模的扩大

自1997年, 我国全面实行公费生和自费生“双轨制”以来, 高等学校学费逐年大幅度提高, 家庭承担教育费用的压力逐年增大;同时, 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经济体制改革, 产业结构调整, 出现职工下岗潮、城乡差异化明显、收入差距不断拉大, 更加增加了家庭的负担, 从而增大了高校贫困学生比例。

三、学校学生反贫困策略及具体措施

(一) 反经济贫困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反贫困的重要前提是反经济贫困, 只有解决了经济基础, 才能有效地消除其他方面的贫困。反经济贫困的关键要点在于让困难学生意识到自身的贫困, 树立反经济贫困的意识, 并正视经济困难, 自发自愿的投入到反经济贫困的行动中去, 找到适合自身的改变困难的途径和方法。即树立自力更生的意识, 找到获取经济收入的正规渠道, 提高自身创造财富的意识和能力。如获得国家奖助学金、社会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等资助式支持, 这一类资助方式资助金额较大, 能够解决一学年的学习费用或生活费用。但存在一定的弊端:此类资助方式单次资助金额较大, 且仅参考学生学习成绩或家庭经济困难程度, 不利于学生正确面对家庭经济困难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不利于学生找寻正确获得经济收入的方法, 易引发学生依赖社会的心理, 从而影响学生的长远发展。高校可组织学生参与校内外勤工助学活动、设立创业活动项目, 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到社会实践活动中, 通过劳动获得经济收入, 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同时, 高校应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开展感恩教育, 引导学生知恩图报, 正确理解社会资助。

(二) 反学习贫困

1956年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学习策略概念, 认为学习不应只重视知识教学, 而忽略了学生的智力发展和学习方法教导, 指出学生不仅要掌握专业知识技能, 同时也要掌握学习方式方法,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造精神。高校教育工作者应当改变输入式教育模式, 将造血式教育作为反学习贫困的主要途径, 结合学校相关教学部门、学院教学资源, 了解学生具体需求, 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教育工作;组织科研创新比赛,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科研活动, 使学生主动自愿的参与科技创新活动中, 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模式, 从而促进学生经济、心理、技能与学习之间形成良心循环, 从根本上实现反学习贫困。

(三) 反心理贫困

贫困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产生的心理问题日渐显现, 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状态、心理状态等, 导致贫困学生出现意识偏差、行为失态等现象, 不利于其身心健康发展, 严重者还会对其造成毁灭性打击。高校贫困生心理贫困问题多表现在:心理健康状况不佳、自卑、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主观幸福感缺乏。因此, 针对贫困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迫在眉睫, 高校贫困生教育应重点关注以下几方面:自信心建立、情绪管理能力、压力管理能力培养, 树立自尊自爱的价值信念。另外, 在西部地区开展贫困学生反心理贫困教应当重点关注少数民族贫困学生的心理问题。西部地区为少数民族聚集地,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落后, 健康教育水平低下, 少数民族学生比例较大, 因此, 少数民族地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容易受到不同文化差异的影响, 而引发心理、价值观念偏差, 需要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引导。第三,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反心理贫困中还需特别注意贫困女生这一特殊群体, 女生因心理承受能力、抗压能力等较男生差, 更易引发心理健康问题, 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更应多关注这一群体。高校资助工作可与心理教育工作相结合, 建立心理干预机制, 定期组织心理沙龙、讲座、访谈, 采取“一对一”对话的模式, 有针对性的开展贫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四) 反技能贫困

高校学生反技能贫困重点在于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以适应未来社会和用人单位的需求, 打好摆脱贫困的基础, 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 通过技能培养提升学生的经济能力、学习水平和身心健康发展水平。当代大学生的基本技能包含认知能力、创新能力、学习能力交际沟通能力、适应能力、表达能力、管理能力和决策能力。根据调查研究显示, 高校学生普遍需要接受英语、计算机操作等基本能力的培训, 再次, 创新精神、团队精神、协作能力等方面也是贫困学生继续培养的技能。高校需广泛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 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培养学生主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活动中以团队的形式可锻炼学生团队协作精神、组员间有效沟通。教师可通过授课过程中有意识的帮助学生改变学习方式方法, 从被动式学习转为主动式学习、创新式学习模式, 转变学生思维模式, 完善知识体系, 引导学生建立适应社会需要的知识结构和学习体系。分类分层次的指导学生加强人际关系的适应能力, 引导学生做好角色转变, 形成健康完善的人格。开设礼仪知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 培养懾人际认知能力、情绪控制能力, 学习商务职场礼仪, 根据个人性格特点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举办各式各样的活动, 如演讲比赛、歌唱比赛、辩论赛等, 为学生创造表达自我、开口表达的机会, 搭建学生自我展示的平台, 锻炼学生表达沟通能力。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反贫困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 任重而道远, 需要国家政府支持, 社会各界、高校等共同参与才能完成。作为高校资助工作者需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从本校贫困学生的实际出发, 切实落实国家资助政策, 深入研究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反贫困的途经, 合理利用资助资源, 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体系, 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健康有效发展。

摘要:本文旨在通过对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经济、学习、心理和技能等方面现状、困境、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 得出学校学生反贫困策略的总体思路, 提出保障贫困学生摆脱经济、学习、心理及技能贫困的有效措施, 从而健全学校学生资助政策体系。

关键词:贫困学生,反贫困,策略

参考文献

[1]刘恒新:《西部高校学生贫困与反贫困策略》,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9年。

[2]姚君:《高校贫困大学生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科技咨询导报》, 2007, (4) 。

7.家庭困难学生辍学申请 篇七

关键词: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量化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1)07-014-02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指学生本人及其家庭所能筹集到的资金,难以支付其在校学习期间的学习和生活基本费用的学生。解决好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问题,保证他们顺利完成学业,不仅直接关系到高等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也关系到学校乃至社会的稳定。高校贫困生的合理认定,是切实做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工作的基础,是保证国家的各项资助政策落到实处的前提。

一、目前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中存在的问题

1、因缺乏有效的协同工作机制,导致认定参考信息失真

在认定过程中,班级评议小组和学院认定工作组可参考的信息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学生在《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和《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上填写的家庭经济基本情况和申请理由,二是学生家庭所在地民政部门的签章证明。然而目前,有学生存在“打悲情牌”的心理,在填写信息时刻意夸大,而乡、镇或街道民政部门对学生家庭经济情况的核实也管得比较松,在上级行政主管部门、高校、地方行政部门之间没有建立协同工作机制,未明确各自权利义务的情况下,部分家庭经济困难证明的可信度大打折扣。

2、因缺少具体量化手段,导致认定标准过于抽象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是开展资助工作的前提,认定标准更是基础中的基础和必要条件。但目前的认定标准多以定性的方式确立,而无统一细致量化的标准。然而“家庭经济困难”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在不同的人眼里,“贫困”的阈值并不一定相同,从定性的角度,很难准确判定学生是否真正的“困难”;在有认定比例的(一般困难15%,特殊困难5%)的前提下,也比较难于准确区分谁“更加困难”。

3、因评议标准不统一,导致民主评议缺乏实效

目前高校普遍采用的民主評议方式,各班级被认定人数按比例分配,在一个比较小的范围内进行认定,造成名额分配不均,有的班级名额不够,有的班级名额浪费。同时,受主观印象、个人感情色彩、人际关系压力等因素影响,部分评议小组成员在半公开的民主评议时存在未实事求是,公正客观表达真实意见的情况。此外,不同年级不同班级的评议小组,评议的标准也因各自不同情况存在一定的差异,由此导致民主评议无法实现其预设效果。

二、建立家庭困难学生等级认定量化系统

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各班级的分布不均衡,若以班级为单位开展评定,可能差异很大。因此,首先应改变将认定名额简单分配到各班的做法,建立学校家庭困难学生等级认定量化系统,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名额的总体控制和把握,将所有学生在统一的标准下进行审核认定,根据困难程度从高到低选取相应数目学生加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库,班级认定小组只负责被认定人的材料取证。

实际操作中,可根据影响学生家庭经济情况的多种因素,设立一套完整的认定指标体系,给相关信息赋以权值;班级评议小组成员结合《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及学生日常生活表现情况进行打分。以权值和评议分数为依据,在全局范围内从高到低筛选出相应名额的学生。

具体操作见下表(表1-表3):

根据表三, 最高分D(621点) 就是家庭经济最困难的学生,它们的困难程度排序分别是D、A、B、C。

参考文献

[1]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认真做好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Z].教财[2007]8 号

[ 2] 斯蒂芬•P•罗宾斯,玛丽•库尔特 管理学[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8.大学生认定家庭经济困难申请书 篇八

我叫__,现就读于__学校,系属__专业。我的家在__地区的__,由于那里的交通不便利,各种公共设施不怎么发达,因此导致农村的经济也很落后,父母亲皆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以土地为本,在这片土地上,他们辛勤劳作,尽可能为我们兄弟上学而努力赚钱。我家中成员多,劳动力少,而开销较大,这样我的家庭所能筹集到的资金,难以支持我在校期间学习和生活的基本费用。

靠外地打工仅赚钱微薄的收入,其维持自己基本的生活费用也很是捉襟见肘了,更不用说再给家里面寄钱了。更严重的是还要从家里拿钱,这样我们兄弟三人的开销压得父母亲实在是喘不过气来。如今父母考虑到得生计问题,不得不盖房子,这样又借了一笔外债,加之父母年迈,势单力薄,无力还贷,给我和得继续上学构成了很大的威胁。由于家庭经济更加的困难,生活更简朴,因此上大学对我的家庭来说是一件悲喜交加的事情了。喜的是我给我的家族光宗耀祖了,悲的是家庭就目前的经济实力难以支持我在校期间的学习和生活基本费用,这确实是另父母亲头疼的事。

而如今我非常感谢我考上了大学,我也渴望学校能够帮助我渡过难关,帮助我顺利完成学业,帮助我度过大学这段令人神往的美好时光。幸运的是现在国家富强起来了,政策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我感谢我生活在这样的一个美好的和平年代,我也感谢我能够获得了生的希望。

申请人:__

9.家庭困难学生辍学申请 篇九

贫困资助育人困难学生

在我国,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因为家庭经济贫困造成上学困难,为了让这部分学生有公平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我国目前建立了针对贫困家庭学生的资助体系,通过奖学金、助学贷款、勤工助学、特殊困难补助和学费减免等多种途径帮助他们完成大学教育。但是在实际操作中,还是出现了一些未尽人意的地方,如何使资助政策的使用更合理,达到资助和育人的最优化,是目前政策执行中值得研究的问题。

一、当前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高校资助工作体系的目的是解决贫困生上学难的问题,令每个人都可以享有平等的教育机会,也确实使很多贫困生受惠,但是该政策在执行的过程暴露出的问题也不容忽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对资助工作认识简单。政策执行工作人员在对这部分资金的认识中出现两个误区:一是认为这是“慈善资助”,只是完成一个将资金由国家或校方转交到贫困生手里的过程,时间长了,受资助人容易产生一种“应该资助”的心理。二是认为这是“金钱资助”,觉得只要帮助贫困生解决经济问题就可以了,忽视了心理等方面的教育。这两种简单的认识都只是解决了表面问题,而忽视了育人的初衷。

2.贫困认定存在困难。助学金的发放需要对学生进行贫困认定,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因为没有计量依据,往往会出现贫困生不贫困现象。由于利益驱动,贫富的同学们都参与申请,一般能否申请的标准取决于有没有地方贫困证明材料,因为学生面很广,工作人员很难了解到每名申请同学的具体情况,在这个过程中,往往存在提供虚假证明材料的情况。

3.育人功能不突出。国家建立的贫困生资助体系,除了帮助大学生度过经济难关获得教育机会的目的外,更希望可以培养出自立自助的素质型人才,而不是让学生产生“等、靠、要”的依赖心理。而现在高校对这一点认识不足,除了资助外,没有相应的激励机制和诚信意识教育,没有将困难资助与育人有机的结合起来,达到全面素质教育的结果。

二、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应对策略

针对上面提到的几方面问题,各高校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资助的公平性,同时制订一定的后续管理制度,将资助和育人结合起来,确保国家贫困生资助政策的实效。

1.多方位进行帮助。有些大学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在走进大学后,面对截然不同的环境和贫富差距以及各种诱惑的时候,往往会产生一定的心理落差等一系列的问题,我们称之为“家庭经济困难并发症”。所以高校对大学生在进行资金帮助的同时,还要进行必要的教育引导和心理引导,从更深层次对贫困大学生进行全面的帮助,使他们形成健全的人格。另外,对于学生本人或者家人出现意外情况时也应及时关注,并积极实施帮助。

2.有针对的分阶段性帮助。现在的贫困生资助中“一刀切”现象很严重,无差别化对待并不符合我国制定困难生资助政策的初衷。应该根据贫困学生不同时期的不同情况选取不同的资助措施和方式。

可以将资助阶段按学年划分三个阶段,制定一定的资助目标。第一学年是学生初入学阶段,这一时期应以解决贫困生的经济压力以及积极引导,帮助贫困生适应大学生活为主。第二阶段为就学中期,这个阶段可以更改资助方式、奖学金、勤工助学等应该成为贫困生的资金来源,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立自强精神,同时应该进行爱心帮扶、社交拓展等形式,让学生体会到集体的温暖。最后一学年为第三阶段,这是择业的关键时期,贫困生由于社会资源比较少,就业压力很大,这个阶段除了经济困境外,他们需要的是就业能力和机会的帮助,资助重点要转到这上面来。

3.规范资助程序。贫困资助政策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有时候会出现不公正现象,这就使得贫困而得不到帮助的学生心理失衡。所以需要制订一定的规范程序来保障资助的有效实施。通过“观察、访谈、评议”来有效了解学生家庭经济是否贫困,只有在切实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后,才能保证资助公正。

要认定家庭贫困对象,首先,要观察该对象的日常生活消费水平,并听取其他同学、老师的评价;其次,是通过询问学生或学生家长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如果还是觉得信息不够准确,可向当地民政部门进行了解,这样的信息最为准确,可以使真正贫困的学生得到帮助。集中评议是确定资助对象的关键一步,班级和院校的双层评议,可以保证资助工作的公开、公正、透明。

在贫困生接受资助后,學校的任务并没有完,对学生接受资助后的后续跟踪管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要建立一定的监督体系,既要帮助受资助学生健康成长,又要保证资助资金的有效使用。也是第二年是否继续资助的依据。同时建好档案,做好学生毕业离校后的信用还贷工作。

4.突出目的性。资助作为帮助贫困生的措施和途径,其目的是为育人,这是学校在实行资助政策时始终应该坚持的一点。除了经济资助,还应该帮助受资助学生树立克服困难和成长成才的信心,可以选择贫困生中自立自强的榜样进行宣传,对学生产生激励作用。同时要及时对贫困生进行引导,帮助他们正确看待贫困,能够处理好贫困和人生价值间的关系,认识到人生除金钱之外的意义。

三、贫困资助与思想道德教育相结合

1.诚信教育

诚信教育是高校中应该积极倡导的,可以采取思想政治课堂教育和校园文化教育等多种方式来进行。通过对诚信理念的宣传和教育,使贫困学生明白自己所担负的社会责任和法律责任,树立“诚信为人,诚信立业”的人生理念,按规定条款积极履约还款。

2.感恩教育

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是以人为本的国家,要让学生明白国家的贫困资助政策帮助自己实现了完成学业的梦想,要对国家、学校、老师、同学对于自己的帮助和关心心怀感恩,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回报社会,不但努力学好学业,还要用爱心回报社会,将爱的火炬一代代传下去。

3.知识教育

要让学生对资助的政策充分了解,除了基础的贷款常识外,还应让学生明白信贷的风险,同时要普及法律知识,不还或者迟还应该担负的法律责任等。一方面,可以填补学生因为法律盲点而导致的还款纠纷;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自觉还款的意识。

四、结束语

贫困生资助是国家实行的一项惠民政策,工作人员在实施的时候要不停的改进和完善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保证资助政策公平公正的执行。同时各高校要将贫困生资助政策与育人结合在一起,使国家的政策发挥最大的效用,达到人才培育最优化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介绍资助高校贫困家庭学生工作的有关情况.中国网

[1]解军霞,李想.切实发挥心理资助在高校资助体系中的作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0,(6).

10.家庭困难学生辍学申请 篇十

一、当前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现状制约了其全面发展

由于家庭环境、成长氛围, 人际环境等方面的因素,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读大学后承受了更多来自家庭、父母和自身的压力。这主要是因为他们在物质上比较贫困, 难以享受与其他人相同的生活和学习乐趣, 同时由于贫寒的家境, 家长们把更多的希望寄托在了孩子身上, 从而给了他们造成更大的压力。这些压力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 心理健康程度相对较低, 存在问题突出

根据相关调查显示,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问题相对于其他学生较为多见。主要变现为焦虑、自卑孤独、缺乏自信等方面。很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由于物质上的贫困, 在与其他同学一样学习的同时还必须要付出更多, 主要是为自己的生计还要额外花费更多时间去不停的奔波, 从而使他们长期处于心理紧张、焦虑的状态。与此同时家庭经济学生由于自身的家庭经济条件较差, 与家庭经济富裕的同学相比, 在个人生活方式、行为习惯等方面有明显的差距与不同, 这就使他们更容易在意自己与其他人的不同, 感觉自己没有被其他同学所接受, 从而产生自卑感。此外, 由于受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文艺、体育等个人特长方面缺乏学习, 缺乏健全的人际交往能力, 当自身条件与现实环境发生碰撞时, 脆弱的内心便开始显现, 害怕将自己的短处和不足暴露在别人面前。

(二) 综合素质相对较低, 就业竞争力不强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很大一部分来自农村, 教育环境和教育条件与城市相比落后许多, 特别是在所谓的“副课”例如美术、音乐、体育等方面缺少相应的启蒙教育;另外,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肩负着自身和家庭的梦想寄托和理想愿望, 因此几乎把所有精力都放在了对升学有用的“主课”身上, “一心只读专业书, 两耳不闻窗外事”, 参加团体活动不多, 失去了许多社会实践与素质拓展的机会, 使自身在语言交际、社会适应、创业发展等方面的能力与其他同学相比差了一截, 导致自身出现 “高分低能”的现象。以上各种不利因素的叠加使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综合素质相对较低, 自身个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而社会上的公司或者企业在招聘的过程中恰恰越来越重视个人特长和综合素养, 这样就导致在就业方面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没有较强的竞争力。

(三) 缺乏感恩意识, “等、靠、要”思想严重

感恩是一个有机组合的活动性过程, 包括知恩、感恩、报恩以及施恩等环节, 体现的是个人的品德和能力。据相关数据统计, 当前我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多数存在着感恩意识较为淡薄、感恩行为基本欠缺、感恩能力匮乏等问题, 对国家与社会的资助缺乏感恩之心, 把国家、集体和社会的帮助看成理所当然之事, 习惯于等、靠、要, 而不去积极的探索如何摆脱“等、靠、要”, 从而使自身缺乏自我发展的动力与期望, 忽略自身各种能力的提升与发展, 难以有效的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不利于自身的全面发展。

二、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面发展路径探析

(一) 加强对于经济苦难学生的心理帮扶与疏导

目前, 高校针对一些常见的和发生概率比较高的心理问题都开设有相应的帮扶与教育课程, 但专门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帮扶还比较少见, 这就使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缺乏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团体辅导。因此, 我们要有的放矢的去针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做相应的心理帮扶与疏导。帮助这些同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价值观, 远离心理危机, 形成健康心态。可通过为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同学建立特殊的心理档案与跟踪记录、加强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同学的“一对一”心理辅导与针对性帮扶、强化对家庭经济困难同学的人文关怀, 帮助其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建立健全相关的资助救助体系等方面来开展帮助与疏导。

(二) 培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创业意识, 增强其适应社会的能力

随着经济和信息全球化时代的到来, 世界正变得更加快速、开放、 竞争、自主。要适应这种节奏的变化, 使自己能够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而发展, 每一个人都必须不断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 不断的调整自己。 而这种自我的提高与调节的能力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而言尤为重要。 与其他同学相比, 家庭经济苦难学生在这个快速变化的社会中应该培养自己更强的创就业意识与欲望, 用积极、沉稳的心态去积极应对社会的变化与发展, 在自身成长的过程中逐步培养自己培养自信、自强、自主与自立的人生品质, 不断创新和提高自己的经营管理能力、专业技术能力、交往协调能力、资源整合能力、创新能力, 使自己从容不迫的生活在这个不断进步的社会中。

(三) 培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感恩意识

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 “开展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教育。要认真研究和继承那些在我国历史发展中长期形成的优良道德思想和行为准则, 赋予新的时代内容, 并编撰成系统的丛书。1”同时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也指出:“深入进行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 深入开展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和中国革命传统教育”2。这表明国家十分重视“感恩” 这一优良传统在大学生群体当中的继承和发扬, 同时“感恩”这一优良传统也收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培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感恩意识对于国家、社会、学校以及学生本人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可以通过建立健全感恩培育的长效机制、将感恩教育贯穿于资助的全过程、加强经济困难学生的感恩体验与感恩实践、开设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感恩教育课程等途径来实现。

(四) 强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自救意识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困难是多种因素造成的, 这种物质上的贫困并不可怕, 可怕的是没有了改变现状的精神与勇气。面对自身家庭条件的缺陷与不足, 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应该有奋发图强的精神, 用自己的奋斗去改变命运。在接受国家、社会、学校救助的同时必须学会自救, 形成强烈的自救意识。以积极的心态应对贫困, 力从思想、行为、 经济、心理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自救, 争取早日摆脱目前的不利境地, 早日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三、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 有利于和谐社会与和谐校园的创建与发展

当前我国正处于“十三五”的开局时期, 社会环境较为复杂, 各种矛盾交织在一起, 社会和谐与校园和谐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作为大学生的一个特殊群体, 是大学生当中最敏感的群体之一, 对和谐社会与和谐校园的构建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力。较差的物质经济条件所造成的心理落差, 使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本能地对社会和学校怀有一种“敌意”。家庭经济的不尽人如意、生活的艰难无助以及心理上的焦虑抑郁, 使他们对自己的未来充满悲观与失望, 一直带着 “有色眼镜”来看待国家、社会、学校等的一些方针与政策。因此, 只有社会各界都来关心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关心他们的成长成才问题, 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促进和谐社会与和谐校园的创建与发展。

(二) 有助于家庭经济困难同学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与人际关系的构建离不开全体师生的协调与配合, 因此师生之间只有和谐相处, 避开分歧, 组成一个同心协力的团队, 才能够构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良好的师生关系。这就要求师生之间人际关系要经得起考验、顶得住压力。目前, 由于招生地域的广泛性, 在校的大学生的招生范围遍及全国各地,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家庭背景和教育经历, 有的同学条件优越, 有的同学条件较差。这就导致了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同学对物质经济条件较好的城市孩子存在着一定的不满和对立, 要想让这两类群体做到相互礼让、精诚团结, “劲往一处使”, 就需要使这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不断修养自身的人格, 提升自身的责任感与宽容心, 消除他们天然的不满与对立。而这只有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身心实现全面发展才能得以实现。通过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素质, 使他们得到全面发展, 能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用包容的心态与普通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 提升彼此之间的情感, 增强凝聚意识, 实现“劲往一处使”, 构建彼此之间良好的师生关系。

(三) 有助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重塑健全的人格

当前高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大部分来自老、少、边、穷地区, 物质条件和经济基础相对较差。由于生存环境的艰苦, 使他们对于改变自身命运的自尊心特别强烈, 造成这些学生在成长中逐步形成自弃敏感、 自卑多疑、嫉妒抑郁、孤僻虚荣问题性格。通过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全面发展可以“平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灵深处的痛处, “找回” 心灵深处的爱与责任。帮助贫困生树立奋斗意识、进取精神, 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重新认识自己, 更加懂得回报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能够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和不畏艰难的勇气去面对生活和学习上的困难, 并学会站在别人的立场上, 从另外一个角度看问题, 从而不断促进自身人格的完善。

参考文献

[1]张耀灿.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1.

[2]卢晓中.当代世界高等教育理念及对中国的影响[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1.

[3]张敏杰.中国弱势群体研究[M].长春出版社, 2003.

[4]陈建顺, 李照刚.高校贫困生的界定及其资助[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03 (7) .

[5]黄祖江.对职业院校贫困生感恩教育的探析[J].广西教育2012 (2) .

上一篇:邱县第二实验小学教务管理制度下一篇:酒店控烟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