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讲座新闻稿

2024-08-18

魅力讲座新闻稿(8篇)

1.魅力讲座新闻稿 篇一

聆听专家讲座 感受德育魅力

义县文昌宫小学 杨东慧

九月丰收的季节,有幸参见了由辽宁省教育学会、中国人生科学学会魏书生教育研究中心、沈阳市书生教育书院主办,沈阳市沈北新区教育局、辽宁省实验学校沈北合作学校承办的“班主任工作与学校德育创新专家报告会”。

此次我们十名骨干教师代表参加培训,目的为更新班主任的思想观念和教育观念,提高班主任教师的专业素质,推动德育与班主任工作思维的创新,不断增强班主任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高素质的德育管理、班级管理队伍。为期两天的培训,我们聆听了三场高强度的报告会。主要内容有著名教育学家魏书生老师的《自育自学的基本理念和操作原则》;盘锦市魏书生中学校长吴现新老师的《学校落实自育自学思想的理论和策略》;中国教育学会理事张国宏老师的《班主任落实自育自学思想的基本策略》。

三位主讲老师风格迥异,有的从理论的视角谈论德育工作,有的从自己的实际出发,用自己亲历的一些鲜活的事例阐述德育工作的思路和方法。魏书生老师的讲座获得全场掌声与喝彩,吴现新老师运用大量实例生动鲜活地展示了学校德育技巧;张国宏老师的使我认识到没有自我教育的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教育目的必须通过受教育者的内化才能真正实现,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这是人人皆知的道理。而所谓“内化”,实际就是自我教育的过程。三位老师可谓中国教育阵地上的常青树,是教育的领航者,虽然经历了数年的风霜雪雨的洗礼,却依然挺拔伟岸。他们用渊博的学识、高尚的师德和几十年的工作生活实践经验犹如旗帜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他们以自己的言行举止让我们深刻的感悟到职业责任、家庭责任都是教师的社会责任。

下面我想谈谈听魏老师报告的体会:朴素精干的魏老师那幽默诙谐,精当干练的语言,那睿智的思索,精辟的见解,如磁石般深深吸引了我。随着他侃侃而谈的演讲,我时而凝神静听,若有所思,时而开怀大笑,由衷佩服他平常人不具有的爱心,佩服他民主和科学地管理班级模式,魏老师的班级管理模式很得我们学习效仿。高效率的班级管理,是魏书生教学成功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是我在教育实践中最值得学习的地方。甚至可以这样说,魏书生老师的教学离不开管理,没有他成功的班级管理就没有他今天的教学奇迹。关于管理,魏书生说他一靠民主,二靠科学。的确,魏书生老师在管理中采用的”民主“管理的策略和以”法“管理的方法是他班级管理中最鲜明的特征之一,也是他管理思想中最具价值的认识之一,其实质是现代管理思想中的”人本“观念和”法制“思想。”班级的事,事事有人做;班级的人,人人有事做;时时有事做,事事有时做。“这是魏老师制定班规的原则。让学生管理好自己,班级就容易管理了。魏老师轻松地说,民主管理,科学管理是他的三头六臂。

在我当班主任的日子里,在班级管理中,始终坚持全员参加的原则,不管是什么活动都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为他们创造各种机会。班干部是班主任得力的助手。每到开学,班上就举行班干部竞聘制,由孩子们自己推选出责任心强、做事认真、思想好、对自己要求高、有一定工作能力的学生担任班干部工作,然后对他们具体分工,让他们明确具体的职责,并教会他们工作的方法,知道并帮助他们开展工作。在一周一次的班会上,及时了解每个学生的动态。班干部工作有成绩时,就及时在班上给予肯定和表扬,树立他们的威信,他们工作有失误时,就细心的引导他们如何开展工作,及时纠正他们的错误,克服缺点,树立信心。个别事情放心、大胆的让他们去做,信任他们,支持他们,逐步培养他们的能力。班上的大小事情学生都能自主解决,如装饰班上的班级文化、安排值日、大扫除、办板报,他们都能做的有模有样。即便是老师不在的时候,小干部们也能各司其职,有条不紊的管理好班级各项事务。同学们都想为班集体出力。作为班主任一定要为他们创造机会。让学生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成长,在”思索“中创新。一个教师,只要真心热爱学生、热爱教育事业,他在教书育人方面的智慧将是无穷无尽的,学生也将受益终身。工作原本就是一种享受,因为学生是那么可爱!爱生活、爱事业、爱学生是教师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原动力。只有播下爱心的种子,才能为学生们创造一个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在毫无精神压力的气氛中学知识,学做人。如果学生的能力发挥到极致,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奋斗的快乐,我们的能力不也就发挥到极致了吗?感谢生活,感谢学生!我会把将自己最珍贵的爱奉献给孩子们。

专家的精彩报告,既有高屋建瓴的理论指导,又有源于实践的经典案例,更为我们班主任的管理工作提供了有效并且可以借鉴的管理模式。通过培训,我对班主任工作的方法有了新的认识,培训不仅是业务理论的学习,也是一次思想认识的提升,更是一次心灵的荡涤。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充满激情与爱心、讲究策略与方法,率先垂范,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感化学生,更好地践行“创新德育思维更新育人观念”。

2.魅力讲座新闻稿 篇二

当前电视新闻具备其他媒体无法达到的效果,视听皆具,声形合一,这是报纸新闻、广播新闻所不具备的,也是电视新闻最大的亮点和吸引点。众所周知,以报纸为媒介的新闻只能以文字形式传递给广大受众,读者只能读、阅, 无法听、看;以广播为媒介的新闻只能以音频的形式传递给广大受众,无法满足人们的视觉器官;电视新闻结合这两方面,以画面、视频为主,声音、文字为辅,良好的结合视觉和听觉效果,使内容更立体,更生动,声形兼备,同时满足人们的多种感官需求。电视新闻从根本上打破了报纸图文和广播音频的隔阂,实现了新闻受众对眼见、耳听的双向要求,因此在新闻载体中表现出来其他载体无法实现的优越之处。

传播手段的直观化

1.电视新闻是直接诉诸视听的新闻煤介之一

当今社会中使用的各种新闻传播载体,电视新闻是最为直接的形式之一。只要是人们所能听到、所能看到的,都可以直观再现,并紧密的贴合思想观念的表达,将立场和意见良好的嵌入到真实中。就此意义角度而言,电视新闻在将客观世界准确再现的同时,也深层次的表达了主观世界。也真是电视新闻媒介的这种直观性的传播方式,为报道的真实性做出了保障。当今社会中,以报纸和广播为载体的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基本上还停留在依靠记者自身观念以及对客观现象反映技能水平的层次上,报纸新闻表现的尤为明显。通过记者对现场和客观实际的观察、深入、分析、探究,由其进一步加工重组,用文字或语言进行复述,进而将其传递给新闻内容受众。电视新闻这方面的问题则比较小,尤其是重大事项的实况转播、直播,观众可以直接得到新闻消息。比如奥运会、各大新闻赛事等的报道,电视有效的将新闻的各个环节、重要方面, 整体概况呈现给观众们。与之相反,报纸和广播的报道读者和听众都无法做到眼见为实,只能由记者代为观看和听到,然后以文字或语言的方式传递给人们。即使中华民族文字足够丰富,能够细致的描绘一场险胜的篮球,一对针锋的较量,但是,毕竟无法做到真实情景的再现,即使将照片摆在报纸上,也无法让观众真正感受到赛场上的争分夺秒,选手们的热血沸腾。

2.电视新闻在传播手段方面具有优越的条件

电视新闻报道自然也是以电视新闻事件为内容的报道形式,但是,电视新闻中所表现的远不只是现实生活的直接翻译,不是将所有事物无论大小全部播报的简单累加,它是由专业记者精心选材、编辑合理排版,进而呈现出的具有代表性的人或事,是一种典型形象和事件的再现。(2)一部电视题材的作品产生,是经过选题、取材、拍摄、剪辑而成,每一个过程中都伴随着记者的个人观念,只是这些因素都是以较为直接和准确的方式重新表达出来。我们都明白,绝对贴合实际,绝对客观的新闻报道是不存在的,虽然电视新闻很大程度上贴近了事实真相,但其中也必然会受到其他因素影响,而无法做到纯客观。 (3)电视新闻在视觉和听觉双方面还原事件。以直观的影像记录为主,并辅以现场声音以及一定的解说,从而对影像记录无法表达或表达不准确的事物进行说明和补充。例如新闻背景的交代、新闻主旨的表达等,形成了更为整体性的报道方式,使观众更为接近事实真相。

新闻现场效果声,画面语言感染力强

对于人体的各项感官来讲,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和嗅觉,我们所感受到的所有外界存在、外来刺激都是通过这些感官、感觉来实现的。旧社会生产力不是很发达的时期,主要的新闻载体是报纸,报纸以文字和图片的形势将新闻内容展现给广大群众,这是一种视觉感受,读者可以看;发展至后来的广播新闻,是以声音的形式实现消息的传递, 这是一种听觉感受,听众可以听。直到电视新闻的出现,才有效的结合了视觉和听觉,做到视听合一。而且改变了以往报纸中只能看到静态图片的状况,真实的将现场事件通过电视的形式重现给观众。电视报道集声色之美,报道内容可看可听,有相关的心理研究结果表示,在所有感官从外界获取认识的总体中,视觉感官站80%,听觉感官占5%。报纸新闻和广播新闻都只是单一的对人体某项感官进行刺激,降低了人们可以从外界获得的信息内容。而电视新闻则能够将视觉和听觉并行输送到人的感知范围,同时调动两项感官,获得器官综合反映。由此可见,电视新闻具有更强的视听魅力,对人体刺激更大。

大部分情况下,形象性传播更能具体、形象、生动、清洗的表现事物特征,但也并非就是面面俱到,形象性传播也不是万能的。大部分事物甚至是绝大部分事物都是形象和语言二者配合, 合作表达的。例如有些抽象的内容,某种思想感情,人们的心理想法,正确的思想观念等,都是无法用具体的形象画面表达出来的,此时可以借助声音、语言和文字,将抽象内容陈述出来,使受众了解。同样,如果是单一的语言或文字也有很多无法表现的事物,只有几者相互结合,共同表达,才能将事件更为清晰、明了的展现出来。电视新闻正是利用这种综合性,使其不但能够用形象画面去传递,还可以同时进行解说,现场音响等方式进行传播。针对那些无法用形象表达出的内容,可以以口述或文字的形势进行表现。此处说到的口述、语言表达,与传统的广播新闻也是有很大不同的,首先,广播新闻听众无法与播音员“面对面”的交流,其次,电视播音时,还可以加入一些图片、文字片段等,更为有理有据,生动贴切。

直播时效迅速及时真实

新闻具有两个必不可少的条件, 其一是及时性,其二是事实性。也正是由于这两方面的因素,新闻必须时效快、内容新。单从心理学而言,人们对新鲜事物都有一种趋向性,时间越接近事件的发生时间,人们的好奇心和想要了解的欲望就越强烈,而随着时间的延长,人们的热情也逐渐冷却,新闻也就失去了它的价值和效用。站在社会整体角度,人们想要融入大的社会环境中, 能够在与人交流、社会生活等方面做出自己的判断,跟上社会前进的步伐,就必然要获得社会中的相关信息,从而为你的判断和决定提供参考和依据。伴随着生活节奏的逐步加快,人们对新闻的及时性、时效性要求也越来越高。现代社会中主要的新闻传播载体就是电视新闻,它依靠自身特有的形象画面和纪实声音为患者提供最贴近客观实际的信息,最大限度的满足广大群众对新闻时效性的要求。电视依靠现代化的电子技术来实现相关事件的报道,传播速度可达到三十万公里每秒钟。这基本上等同于事件发生的同时就已经进行了传递和接受,也就是实现了事件的同时性,能够在事件发生的同时将实际现场的情节发展、声音动态传送至电视网络覆盖范围内的所有地点。这种直播性的电视新 闻减少了编辑、印刷、发行的缓解,在时间方面减少了浪费。而且电视新闻以网络为传播途径,几乎不受空间限制, 要报道的事件一旦发生,就直接依靠电视网络在瞬间传递给各地观众。对于国家政策而言,电视新闻也能够及时的将国内外形势进行传递。

电视媒体的权威可信度

在中国,中央级广播电视媒体在各个领域都受到了高度肯定,这与中央级媒体在媒体行业和行政级别中的垄断地位不可分割,也受到其自身资源优势影响,另外还涉及到了品牌效应和广大忠诚受众群体。

在我国广播电视媒体公信力调查中,地方级广播电视媒体受众认同度明显偏低,这种现象是受到节目品位的直接影响。近几年来,为了吸引观众而播放的综艺、相亲、竞猜类节目大量开放,虽然赢得了不少的收视率,但其中不乏虚假、偏激、拜金、低俗的节目内容带来负面影响,不但受观众诟病,也使媒体公信力严重受损。针对这一情况,电视台应及时作出准确调整,强化对地方新闻民生意识、人文关怀的定位,获取当地人民的认可,从而也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提高核心竞争力。

结束语

3.电视新闻的直播魅力 篇三

时间魅力:新闻时效最强化,受众感知同步化

就电视新闻的录播而言,其新闻(信息)的获取遵循的是这样的流程模式:新闻事件(信息源)→新闻采集者→新闻稿件→新闻加工者→新闻成品(信息)。在这个流程里,信息的获取分为了两个阶段:一是新闻的采集阶段,这主要是靠记者完成;二是新闻的加工阶段,这主要靠编辑完成。从这个模式中我们看到,真正可编码为信号的,是经过加工后的新闻成品。

而电视新闻的直播,其新闻(信息)的获取就不同了,它将新闻的采集和加工合二为一,即新闻采集者也是新闻加工者,新闻稿就是新闻成品。这样一来,直播就呈现出了一个新闻采、编、审、录等各个制作过程的共时态同步状态,完全省略了配音、编辑、合成制作等后期工作,从而大大节约了时间。于是,直播与录播之间便有了一个“时间差”。从新闻传播上来看,这个“时间差”弥足珍贵,具有“黄金”般的意义,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时间差”使新闻的时效性达到了最强化。所谓时效性,“是指新闻报道产生应有的社会效果的时间限度。即在多长时间的范围内使新闻生效”。①从新闻价值上来看,时效性越强的信息,新闻价值也就越大。时效性和真实性一样,是新闻的生命。在现代媒体之间的新闻竞争中,时效是取胜的最有效砝码,谁从“信源”到“信宿”用时最短,谁的时效就最强。而电视直播借助现代科学技术,“使‘信道’和‘信源’对‘信宿’的感知成为同步,从‘信源’到‘信宿’的时间差为零”。②因此,电视直播是在“第一时间”里报道了新闻,它使新闻的时效性达到了极致,能有效满足观众“先睹为快”的时效心理。

二是“时间差”使受众同步感知事件进程。直播使新闻事件的发生过程与新闻的报道过程、新闻的播出过程以及观众的收看过程共时同步。在新闻传播中,这是一个质的飞跃,将过去那种对已经发生的新闻报道提升到对正在发生的新闻报道。而“这种现在进行时式的报道比现在完成时式的报道所产生的影响冲击和渗透要强百倍”。③我们认为这种“现在进行时式”的报道至少在两个方面对受众产生了吸引力:一是满足,二是期待。满足体现在,直播的过程成为受众感知事件发展的过程,使其真正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能更好地满足受众欲知的心理;同时,电视直播的新闻都是重大的新闻事件,能同步耳闻目睹事件的过程,也很好地满足了受众“亲历”、见证重大历史事件的心理。至于期待,这是由于直播是对不断变化,不可预知的事件做“现在进行时式”的报道,其中隐含了众多“悬念”,尤其是战争、地震、水旱灾害等突发事件,其中“悬疑”更多,这使得受众有释疑的期待,也有猎奇的期待,甚至还有意外的期待等。变动的不可预知性正是新闻的最大魅力所在,电视直播彰显了这一魅力。

现场魅力:虚拟环境的逼真化

电视直播的现场魅力就是能使观众身临其境。但这个“境”不是实境,而是一个由数字信息虚构并且经过加工而成的“境”,也就是李普曼在《舆论学》中提出的“拟态环境”理论。李普曼认为人们接触到的媒介环境并不是现实环境的“镜子”式的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之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而电视直播的魅力在于,它比录播更能使这个虚拟的环境逼真化。这是因为:

其一,直播现场摄录的新闻与观众所看新闻具有同时共态的特点,能使观众感觉到自己是和新闻事件同在,是在与新闻人物“同呼吸”、与新闻事件“共发展”,从而产生强烈的亲历感、参与感和见证感;

其二,直播是摄录、报道和播出同步的,这就意味着直播现场摄录的新闻内容与观众所看新闻内容具有“等同”的特点,这一特点使新闻的传播层次减到了最少。传播学中的“把关人”理论认为,“参与传播的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要从各自的观点上,对信息进行筛选与过滤”。④说明每经过一个传播层次的“把关”,传播信息都会不自觉地带上“把关人”的一些主观色彩,传播层次的“把关”次数越多,新闻的主观色彩愈浓,客观真实性也就愈少。从这个意义上讲,传播层次减到了最少,是较好地保证了新闻真实度与新鲜性的零损耗,较多地保存了原生态信息,较客观地保证了新闻事实的真实。

内容“等同”的特点还表明,报道者用摄像机所“看”到的,正是观众所看到的;报道者用录音机所“听”到的,正是观众所听到的;报道者对事件的探究过程,也正是观众获知新的信息的过程。在这里“报道者作为受众的延伸,参与并激活发展中的事态,使得直播具有了无可替代的优势和特性:现场性”。⑤这一点也正是传播学创始人之一麦克卢汉的“媒介是人体的延伸”理论的绝好实证。该理论认为,“媒介不是传播信息的渠道,而是延伸人的器官”。⑥也就是说,电视直播能在第一时间将观众的视觉延伸到现场,去看到事件的进程和周围的环境;能将观众的听觉延伸到现场,去听到现场人物的同期声和环境音响;还能通过对观众视觉听觉的综合运用去扩张触觉,找回“感觉总体”,进而去切身感受现场的氛围。这就是电视新闻直播独有的现场魅力。

反馈魅力:优化、影响新闻传播

就电视新闻的传播而言,录播与直播的反馈所产生的效果是有显著区别的。在录播中,受传者将信息反馈给传播者,传播者可以以此来检验和证实传播效果,可以以此来改进和优化下一步的传播内容、传播形式和传播行为,但传播者无法以此来影响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因为录播的新闻事件已经成为“历史”。而在直播中,受传者的信息反馈,则能通过传播者去影响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甚至参与其中。这就使电视直播更具魅力,具体表现在:

首先,电视直播的信息反馈能及时优化新闻传播。在“共时态”的现场同步直播中,受众反馈的信息可以得到传播者及时有效的回应。这个有效的回应表现在,传播者可以根据受众的反馈信息来对正在进行的传播内容、传播形式和传播行为做出及时有效的改进和优化,以满足受众更高的需求,以保证传播系统更佳状态地运行。而不像录播只能等“下一次”的“补救”和改进。

其次,电视直播的信息反馈能同步影响新闻事件。录播的新闻是既成的事实,而直播的新闻正在发生。对于正在发生的事件,受众不仅愿意投以更高的热情去评头论足,发表自己的意见,更愿意成为事件的一个参与者而不是旁观者。于是他们将自己的意见反馈给传播者,通过传播者“直接”去参与并影响事件。这种影响有的可以大到干预新闻事件的进程、发展,甚至结果。更为重要的是,传播者还可将反馈信息对新闻事件的影响情况,作为新闻传播的内容及时传播给受众。这都说明信息的反馈改变了传播的内容,受众参与到了传播之中,成为新闻事件的一部分。

再次,电视直播的信息反馈便于构建公共话语平台。由于“电视直播的信息反馈非常及时,并能形成传受双方良好的互动,因此,直播中能形成一个良好的信息交流平台,为广大受众提供一个公共话语空间”。⑦在这个公共话语平台上,传播者根据“议题设置”,让官员、百姓、专家、学者等社会各个阶层的人都走上这个平台,对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并借助这个信息反馈及时的平台,形成全社会广泛的互动和参与。电视直播依靠信息反馈构建起的公共话语平台,有利于大众言论的畅通,也有利于政府舆论的及时引导,因此,深受传受双方的重视。

注释:

①王珏:《新闻广播电视概论》,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6年。

②李岩:《广播电视新闻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③陆晔、赵民:《当代广播电视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

④⑥李彬:《传播学引论》(增补版),新华出版社,2003年。

⑤谢欣新:《电视新闻直播观念发展初探》,《中国电视》,2001(3)。

⑦邓海荣:《电视直播报道中即时性评论的功能价值探析》,《电视研究》,2007(1)。

(作者系重庆工商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副教授)

4.魅力讲座新闻稿 篇四

4月9日下午,由经济管理学院学生会女生部承办的“睿智女生,魅力人生”的心理讲座在钟海楼02030教室举行。这次讲座有幸邀请到心理咨询中心的陈芳蓉老师作为主讲人,书记老师等嘉宾前来指导。我院各班学生也积极参加。

讲座在14:45开始播放一段关于人际关系的视频和PPT,15:00正式开始。本次讲座通过心理咨询中心的陈芳蓉老师就人际关系调适与心理健康为主题的精彩演讲,向广大同学讲解心理知识,为同学们提供一盏照亮前路的明灯,提供一个学习心理知识的平台。其中,不仅有丰富的心理知识,而且有心理测试和案例的分析。另外,还有观众提问环节,同学们都踊跃提问,使得现场气氛非常活跃。最后,由赵裕彬和龙志军老师为讲座进行了总结。这次的讲座也取得了圆满成功。

5.魅力讲座新闻稿 篇五

——聆听吴正宪老师专题讲座及观摩课活动有感 乌江镇中心学校 张建军

2017年6月19日,我有幸参加了张掖市教育局组织的教育部“西部教学改革支持计划”甘肃省项目第六次专家支持活动,在本次专家支持活动中请来的专家是来自北京的身兼全国数学特级教师、北京市优秀教师、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政协委员的吴正宪老师以及她的专家团队。

在为期一天的活动中,吴正宪老师进行了小学数学工作站的课例展示、主题引领以及互动研讨:她向大家展示了数学课例——《小数的意义》;做了一场专题报告,题目是:《做有感觉的数学老师——和学生一起学数学》。

带着一份热忱,我用心去“领略” 吴正宪老师的精彩报告,吴正宪老师《做有感觉的数学老师——和学术一起学数学》让我心境豁然开朗;带着一份期待,我用心去“品”吴正宪老师的数学课,名师用她独特的教学艺术和人格魅力给我们呈现了一节精彩纷呈的课。让我感受到了名师的敬业精神和教学的魅力,也深深为她在讲座和课堂中表现出的知识视野,文化底蕴,创新思维,人格魅力叹为观止。她“凝心聚力,永争一流”的敬业精神发人深思,催人奋进。聆听了专题报告,观摩了课例展示,参加了教学研讨,暗自思忖,感触良多。在今后的教学教研中,我要以吴正宪老师为榜样,树立牢固的学生观,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对学生的需求要采用不同的方式予以满足了,那样才能保证课堂的气氛更好,最终将课堂的质量提升到最好的程度。在教学过程中,体察儿童的学习需求,要根据儿童的认知、情感、交往等去满足学生需求。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素养,终身学习,兼具知识和人文关怀的能力。树立以人为本,基于儿童的需求的学生观、教学观、师生关系。

在此次专题讲座中,吴正宪老师谈到,学生最需求的是教师的关爱和课堂的安全感。一个关注的眼神,一次轻轻的抚摸,都会让孩子倍感亲切和温暖,这是发自内心的需求;在课堂中,教师应给予学生最大的宽容,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做到不焦虑、不恐惧、不孤独,在安全的课堂中,他们的个性才得以张扬,他们的才能才能得以展示。

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需求,可以及时调控自己的教学、端正自己的教学态度。一个真正爱孩子、爱教育事业的人,一定是一个关注孩子需求的人,把握课堂的主动性,因材施教,教学相长,做学生喜欢的老师。

此次专题讲座也为学校校本培训指明了发展方向,丰富了校本培训内容,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我认为在学校管理中,要以人为本,帮助学校建立、健全科学的评价机制。正如吴正宪老师的小学数学工作站一样,他们发扬团队精神,及时沉淀、提炼知识的钻研精神给了我极大的启发。在今后的教学教研中,要在服务中不断历练,在合作中相互学习,在实践中发展能力,在研究中沉淀自己。

在名师课堂中,由吴正宪老师为我们现场教学的一节课——《小数的意义》,这节课特点是:理念新,定位准;设计巧,教法活;视野宽,目标全;过程实,效果好;挖掘深,亮点多。虽时过多日,课堂上孩子们激烈的辩论质疑,老师们忍俊不住的笑声,情不自禁的掌声,还在耳畔回响。老师在课堂上进退自如,机智幽默,给孩子提供了一个交流、展示、分享、碰撞的空间,恰当的评价,适时的激励,精妙的设计,巧妙的生成,让老师们耳目一新,赞叹不已。无不给老师们以启发和引领。一节好课,不仅关注学生获得哪些知识,更关注他们是如何获得;不仅关注学生某方面能力的发展,更关注他们能力发展的延续性;不仅关注学生学习态度和价值观的表现,更关注他们学习经验的可持续发展。

吴老师给我们呈现的《小数的意义》一课简约而不简单,课堂注重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全课没有用一张幻灯片,却巧妙地为孩子们营造了一个敢想,敢说,会想,会说的氛围。利用圈圈圈出了知识难点,圈出了解决问题的途径。为孩子们培养数感创造了条件,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想。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等形式的活动里学习新知、巩固新知,给学生提供了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满足了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发展。我记得吴老师在上课中不时的自然的流露出很多激励学生评价语,让学生学习起来特别有信心,如“真是服了你”、“恩,你真够水平”、“我喜欢认真思考的同学”、“你提的问题真有价值“、”我发现你回答得特别清楚”??整堂课下来,学生在愉快中学到了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吴老师尊重每一个学生,不轻易否定学生的选择和判断,也不强迫学生去认同。对于孩子们的错误回答,吴老师从未有过一句“错了”,而是耐心地引导他发现自己的错误,改正错误。四十分钟很短,孩子们余味未尽,一直不肯离去,此时此刻孩子们是开心的!学习对他们来说不是负担,而是一种快乐!这不正是体现了吴老师高超的教学艺术和人格魅力吗?

吴正宪多年来一直在为小学数学课改做着努力,她创造了孩子们喜欢的数学课堂,她的数学教学被称作“爱与美的旋律”。吴老师是一位善于教学的老师,课堂上的吴老师面对学生的课堂预设成竹在胸、课堂生成游刃有余,面对意外的情况巧妙应对,这与她扎实的业务能力是分不开的。

6.讲座新闻稿 篇六

本次讲座旨在通过对各班心理委员的培训,提高其心理学知识与素养,使之能更好地处理解决日常同学们存在的心理问题,发挥好心理委员的职责。从而为班级和谐相处,同学心理健康提供良好的支持与保证。

讲座从下午六点半开始,历时一个半小时。各位心理委员早早的就来到了现场,大家对此培训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王老师围绕着“传递正能量”展开了本次讲座,介绍了积极心理学的内容与含义:行为改变认知。并例举了著名的“伤痕实验”,说明心理学所给予人的积极的力量。还从反面入手,辩证地讲述了负能量对于生活工作的消极影响。得出了“爱自己、坚持正能量”的结论。她建议每天读点书,以量的积累达成质的飞跃。最后王老师播放了《我的未来不是梦》,大家都为此所感染,一起起立拍手跟唱,讲座也在此刻达到高潮。

现场气氛热烈活跃,不时传来掌声和喝彩。王老师对同学们表达了良好的祝愿,提出了真诚的建议。讲座在一片和谐完满的氛围中结束。

7.魅力讲座新闻稿 篇七

新闻工作者的人格魅力体现在哪里呢?

新闻工作者应该具有人格原动力

人格是指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的综合系统。人格也是一个复杂的集合, 它包括气质、性格、认知风格、自我调控等许多元素。它具有功能性、稳定性、统合性和独特性。

通俗地讲, 人格是指人的个性、品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 也指个人的道德水准和人能够作为权利、义务主体的资格。人格魅力则是指一个人在性格、气质、能力、道德品质等方面具有能够吸引人的力量, 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人格原动力是指人格本身具有的力量, 是人的“本质力量”。比如亲情, 是家庭成员之间的一种亲缘关系。而这种遵从亲情的人格在亲族群体中无疑是具有魅力的。这种遵从亲情的价值取向和心理趋向就成为人格原动力。

同样的道理, 一名优秀的新闻工作者, 有公而忘私、先忧后乐的品德, 有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和与人为善的仁爱之心, 有开创事业的雄心和思路, 有藐视困难、不惧挫折的乐观精神和勇气。这就是新闻工作者应该具有的人格原动力。假如你只是庸庸碌碌, 不思进取, 得过且过, 或者自私自利, 蝇营狗苟, 一心向上爬, 并不考虑如何努力搞好工作、拓展事业, 那么你就会缺乏人格原动力。

新闻工作者应该具有人格表现力

如果说人格原动力是内在的涵养性, 那么人格表现力就是外在的形象化, 是本质力量的外化和物化。比如一个自信的人, 一定有精神品质的外在表现。眼睛炯炯有神, 姿态昂首挺胸, 话语铿锵有力, 步伐虎虎生风, 这种表现无疑会产生吸引人的魅力。而举止猥琐, 唯唯诺诺, “磨子压不出个屁”, 或者“半瓶子水咣当响”, “墙上芦苇, 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 嘴尖皮厚腹中空”, 谁都不会喜欢这两类人。

大家都希望与别人和睦相处, 渴望与周围的人建立融洽的关系, 进而获得他人的理解、信任和友谊。然而, 良好的人际关系取决于交往双方。一个人不但要善于接受他人, 同时还要能够为他人所认同, 相互间的关系才会不断发展。

人格表现力强的人, 智商和情商往往都是一流的, 他知道怎样办事, 更懂得怎样做人。他们大都能面如桃花、口吐莲花、妙笔生花。这样的人, 你和他不在于距离的远近, 而在于心灵的靠近。你和他相处时间长了, 就会对他产生一种好感、信赖和钦敬。这便是人格表现力所发挥的优势。

新闻工作者应该具有人格影响力

在对待现实的态度或处理人际关系时, 具有人格影响力的人都有恰到好处的表现。

在情绪上, 保持开朗乐观、豁达振奋、平衡稳定的心境。这些人一般都具有丰富的想象力, 尤其是富有创新意识和创造精神。对他人真诚热情、和蔼友善、富有同情心。关心集体和积极参加社会活动, 与人相处时能令人心情舒畅, 给人带来欢声笑语和愉悦的气氛。

在理智上, 目标明确, 感知敏锐, 有较强的思维逻辑性, 行为自觉, 善于支配和克制自己, 对待学习、工作和事业, 表现得积极主动、勤奋认真。

在意志上, 有进取精神, 善于严格要求自己, 勇敢果决, 自谦而不自卑, 自立而不自傲, 遭遇挫折时坚韧不拔。

具有上述优良品质特征的人, 往往是受别人欢迎和倾慕的人缘极好的人。一个人能受到群体的认可、容纳和欢迎, 他实际上也就具备了人格影响力。

人格影响力是基于原动力和表现力的一种高层次吸引力或亲和力。人格影响力的核心是一个“和”字。它是新闻工作者应该具有的人格魅力。

新闻工作者提升人格魅力的原因

新闻工作者提升人格魅力的必要性。新闻工作者必须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争做人民群众的勤务员。努力学习和掌握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和方法。要经常深入群众, 了解群众, 倾听群众的心声, 把握群众的思想脉搏, 及时反映群众的意愿, 真正与广大群众建立血肉联系。要不断改进工作作风, 乐于奉献, 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切实帮助群众排忧解难。在践行宗旨的过程中提升人格魅力。

新闻工作者要争做先进文化的代表, 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时刻保持高度的政治觉悟, 在大是大非面前始终信任党和政府, 始终严格要求自己, 时时处处做群众表率, 以高尚的人格感召和凝聚广大群众, 要在发挥模范作用的同时提升人格魅力。

新闻工作者必须带头落实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和措施, 即使有的改革措施暂时影响了自身利益, 也应胸怀大局, 放眼长远, 不计个人名利得失。始终把党和人民的整体利益放在首位, 做到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积极促进改革开放事业, 身体力行, 艰苦创业, 从而推动改革取得新进展, 开放出现新局面。

新闻工作者提升人格魅力的重要性。人生最大的财富应该是人格。广大群众最看重的也是一个人的人格。中国古代的孝廉, 一般是无须考试而直接推选的, 其主要的标准就是人格高尚、口碑极好。事实证明, 看重人格魅力, 自古就是这样。

美国纽约最著名的摩根银行董事长兼总经理莫洛, 因为人格高尚, 博得了大财团摩根的青睐, 一蹴而就成为举世瞩目的商业巨子。

新闻工作者应该成为新时代的孝廉, 成为中国特色的莫洛, 应该在新闻工作中努力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

新闻工作者提升人格魅力的迫切性。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党和政府正面临着执政的考验。新闻工作者作为党和政府的耳目和喉舌, 应该提高对遵纪守法重要性的认识, 加强自我教育, 强化纪律约束, 自觉抵御各种诱惑, 坚决克服各种违纪违法行为, 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

新闻工作者需要完善自己的人格, 尊崇传统美德。一要公道正派。公道自在人心, 正派受人钦敬。德才兼备, 以德为先。据传组织部门考查干部, 主要也是看他在关键时刻的表现是否公道正派。二要善待自己。要有理想, 有追求, 有善心。善待自己就是要珍惜自己。珍惜自己的拥有, 珍惜自己的品德, 珍惜自己的声誉。管好自己, 不出事, 让亲人放心。三要积极进取。要保持良好的心态, 有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善于反思自己的言行, 不断提高加强自己。四要作风过硬。要坚持操守, 艰苦朴素, 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 不要纸醉金迷, 自甘堕落。

新闻工作者迫切需要加强学习和提高修养, 进而搞好工作, 这样才有助于提升人格魅力。

新闻工作者怎样提升人格魅力

讲原则, 可以提升新闻工作者的人格魅力。1.要讲正气。正气是弥漫于天地之间, 与山河同在、与日月同辉的那么一种浩然之气。正气也是人的一种优良品质。南宋爱国诗人文天祥写过一首著名的《正气歌》:“天地有正气, 杂然赋流形, 下则为河岳, 上则为日星, 于人曰浩然, 沛乎塞苍冥。”这首诗是对“正气”一词的最好诠释。新闻工作者要树正气, 就是要旗帜鲜明地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保持坚定的政治立场、确定明朗的政治态度、坚守铁定的政治纪律。采访报道要务求客观真实, 民间采风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亮点, 大力宣传好人好事, 同时不能回避社会矛盾, 不要刻意隐瞒祸事灾情, 报喜不报忧。2.要反对邪气。身正不怕影子斜, 要与不良现象作斗争, 自己就要行得端、走得直, 光明磊落。在面对各种歪风邪气时, 才会有敢于战斗的勇气和魄力。牢固树立清正廉洁、克己奉公的意识, 面对歪风邪气时, 才能稳得住神、管得住身、抗得住诱惑、经得起考验, 永远保持对腐朽思想和歪风邪气的免疫力。要坚决抵制各种不正之风的干扰, 敢于曝光丑恶现象,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3.注意生活小节。在日常生活中, 小节不注意, 就有可能失去大节。新闻工作者务必从思想上作风上严格要求自己, 随时保持清醒的头脑, 注意小事, 管好细节, 时时处处都要提高警惕。不但在八小时之内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而且不因身处八小时之外而放松对自己的约束。

有的人总是喜欢把自身的某些小毛病、坏习惯当作一种所谓的潇洒。然而, 身为新闻工作者, 如果小节不慎, 就像一枚锈蚀的螺钉可以损毁整个机器一样, 不但会损毁自身形象, 严重的还会损害集体形象, 影响一方发展, 甚至有可能使自己违法犯罪。

那些看似无伤大雅、无碍大局的小毛病、坏习惯, 恰恰就能导致“千里之堤, 溃于蚁穴”的恶果。

讲方法, 可以提升新闻工作者的人格魅力。新闻工作者首先要做一个乐于助人的人, 把工作做细, 增强感召力。要与群众交朋友, 做百姓的贴心人, 乐于为他们的成功进步提供条件。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 送人鲜花, 手留余香。在生活中向别人施以援手, 往往会使自己受益。

新闻工作者也要做一个知识全面的人, 让思想激活, 增强影响力。必须不断为自己的知识储备注入源头活水, 经常“充一充电”, 努力成为多面手、活字典和政策通。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 刻苦学习科技知识, 不断提高发展本领, 促进改革开放事业的发展。

新闻工作者还要做一个业务熟练的人, 向实践求新, 增强吸引力。业务是立身之本。光靠吃老本将无法胜任新的工作, 要主动到基层、到经济建设一线、到艰苦环境和复杂形势中, 经风雨、见世面、长见识, 在实践中掌握新知识, 积累新经验, 增长新本领。牢固树立追求卓越的信念, 远离一般、拒绝平庸, 努力把各项工作做到淋漓尽致、精益求精。

讲气度, 可以提升新闻工作者的人格魅力。一个人成功的最大障碍不是来自外界, 而是自己本身。被人误解的时候能洒脱一笑, 这是一种豁达;吃亏的时候能开心一笑, 这是一种坦然;无奈的时候能泰然一笑, 这是一种大气;危难的时候能轻蔑一笑, 这是一种自信。一个人的态度是素养和境界的具体表现, 一个人的胸怀是心灵和气质的宝贵升华。

新闻工作者肩上的担子很重, 导向上出了问题就是重大事故, 所以说新闻单位无小事。大家谨慎认真, 如履薄冰, 在问题出现之前未雨绸缪、防微杜渐。一旦出了问题, 应该反思自己的工作有什么纰漏, 而不是把责任推得干干净净, 好像自己没有错, 全是领导同事惹的祸。一味推卸责任未必不是自私和没有担当的表现。“古之君子, 对己也重以周, 对人也轻以约。”新闻工作者只要勇于反思自己、多作自我批评, 就是人格高尚的表现, 就会赢得大家的尊重。

搞好工作:今天拼搏, 有今天的成绩;明天拼搏, 明天一定还有成绩!拓展事业:有低谷的时候, 也会有辉煌的时候;有条件差的时候, 也会有条件好的时候。新闻工作者应该鼓励、激发和带领群众在困境中艰苦奋斗, 百折不挠。

新闻媒体事业要想形成新的理念和经济增长方式, 推进经济体制的根本性转变, 在运行机制的改革上取得实质性突破, 新闻工作者具有人格魅力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

摘要:人格魅力主要体现在人格原动力、人格表现力、人格影响力。新闻工作者提升人格魅力具有必要性、重要性和迫切性。只有讲原则、讲方法、讲气度, 才能提升人格魅力。具有人格魅力是新闻工作者搞好工作、拓展事业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

关键词:人格魅力,原动力,表现力,影响力

参考文献

8.浅析新闻摄影的视觉魅力 篇八

关键词:新闻摄影;真实形象;决定瞬间;人文关怀

中图分类号:G2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2)09-0106-02

新闻摄影作为一种视觉新闻,是以瞬间形象来传播新闻信息的。在今天这个多媒体时代,随着数码产品的日益普及,公民的参与,摄影正成为最大众化的新闻事件的见证和记录载体。新闻摄影之所以如此受亲睐,这源于新闻摄影独特的视觉魅力。

一、新闻摄影真实的魅力

新闻摄影的真实性是以摄影的纪实性为基础,摄影的技术特性就是逼真记录。新闻照片能成为新闻现场的见证,它叙述的是真事,真人。新闻照片的真实可信性,现场感和正在进行时,形象再现的直观表现形式比文字更易取得读者信任。新闻摄影通过新闻事件中人物的真实表情、动作、姿态等细节刻画,直观生动的表达,从而引起受众情感上的强烈共鸣。

新闻摄影要表现人物的精神世界和思想感情,必须通过视觉画面能看得见或能使人意会的人的表情、动作,用形象诉说新闻故事,用画面动作表现人物的个性气质,传达人物的思想感情。表情、动作是人物内心情感的外部表露,是揭示人的精神、气质和性格特征的关键所在。受众通过解读人物动作中富有特征的表情和姿态,接受并理解新闻人物的情绪,最终达到对整个新闻事件的认知和评价。

2012年第55届世界新闻摄影“荷赛”突发新闻类单幅三等奖的新闻摄影作品《拯救跳楼新娘》,是2011年网络和媒体的热门事件和图片。当时拍摄者众多,但只有中国日报摄影师李杨拍摄的这张作品,给人留下了更深刻的印象。照片呈现了事件最为揪心的瞬间,画面上下左右所有不同身份的人物,都以不同的姿态和表情在关注或施以援手,已悬空的穿婚纱的新娘与画面所有帮助的人形成强烈的冲击力。

眼睛是心灵之窗,关注人物眼神瞬间的变化,是表现新闻人物重要途径。解海龙拍摄的《我要上学》中,女孩子的那双大眼睛,描绘了小女孩对学习的渴求,这一神态感动了无数中国人。

新闻摄影中当人物情绪高涨时,往往用夸张的、大幅度的肢体语言来刻画人物。对人物手、背影、脚等身体的局部表现,能透视出一个人的内心世界。比如王瑶拍摄的摄影专题《60岁舞蹈家重返舞台》中,一张是舞蹈家陈爱莲的背影,正在扶杆休息的陈爱莲,后背被汗水浸透,这一细节形象地诉说了舞蹈家对艺术的热爱与执著。另一张照片则是陈爱莲在海边起舞,奔放的舞姿表现了舞蹈家无比喜悦的心情。

新闻摄影中真挚的情感也是影像表现的重点。许多优秀摄影记者,经过长期积累,总结出了新闻报道关注的焦点应是人的情绪变化,只有这样,才能发挥摄影的优势。摄影画面通过表现当事人喜怒哀乐的情感,带动受众对画面中的真实人物故事、情节的感受和理解,受众与新闻事件中的人物,借助摄影画面进行情感的交流,产生共鸣,从而完成新闻摄影传播目的。

二、新闻摄影形象的魅力

新闻摄影用形象说话,用视觉形象表现新闻事件的情节、内容和新闻意义,新闻信息量蕴含于新闻形象之中。新闻照片上的形象是对实实在在、可视的客观形象的再现。形象是新闻摄影表达新闻的形式,也是保证新闻摄影真实性的重要媒介。

视觉传播能满足人最本能观看的需要,从古代的崖画到今天的绘画,人类在信息表达和传递过程中,努力寻求突破。绘画虽形象直观,但精准程度有限,而且制作时间长,又难以大量复制;文字在信息交流中虽快捷方便,但文字的抽象性、不确定性、模糊性,制约了传播的效果。摄影的诞生则满足了人类视觉的要求,摄影不会撒谎,即便在早期银盐记录影像时代其科学性、客观性得到大众公认。

新闻摄影将新闻形象,直观呈现在受众面前,这种选择相对于文字报道具有巨大魅力,所以在电影、电视、互联网、手机等出现之前,新闻摄影曾作为见证新闻现场的唯一载体,风靡世界,如二战时期闻名于世的美国摄影画刊《生活》。

新闻摄影在战争时期,通过新闻形象,让世人见证惨烈的战场。据调查,美国人最难忘怀的关于越南战争的影像是埃迪?亚当斯拍摄的《枪杀越共》。尽管当是已有反映越战的电视报道和新闻记录电影,但美国人脑海中关于越南战争形象,还是这张照片。正由于这张深入人心的照片形象,引起了美国国民强烈的反战情绪,在一定程度改变了越战的进程,最终导致了美國越南战争的失败[1]。

新闻摄影在和平时期,见证社会发展每一个阶段,以丰富的视觉形象,谨慎地为历史进程作脚注,展现社会发展中的各种形态,记录百味人生。第55届世界新闻摄影“荷赛”普通新闻类一等奖,由Alex Majoli拍摄的《穆巴拉克下台》。作品通过呈现埃及公民的满腔愤怒的脸,表达反对者对穆巴拉克政权的强烈不满。摄影画面形象表情各不相同,以传神的视觉形象,记录了穆巴拉克下台这个轰动世界的历史事件。

在今天这个多媒体时代,新闻摄影用视觉形象传递信息的方式,在受到人们欢迎的同时,越来越多的普通人,拿起手中的手机开始参与新闻拍摄与报道。新闻摄影不仅成为视觉形象新闻,其新闻摄影形象更是记录当时真实社会的形象的视觉历史,它承载了人类历史长河中难得的真实记忆碎片。自有摄影术以来,许多历史重大事件、名人、名胜古迹都成为各个国家博物馆、档案馆的珍贵历史典藏。

三、新闻摄影瞬间的魅力

新闻摄影运用光影语言,准确把握典型瞬间,以形象传情达意。力求新闻照片的新闻性与艺术性并存,使其既有较强的新闻价值,又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摄影作品融思想性和感染力于一体,才有了震撼人心的力量。许多经典的新闻摄影作品之所以传世百年,令人终生难忘,都源于摄影者对拍摄对象的深入了解,对人性的理解,对瞬间把握的及时准确,彰显了摄影的瞬间独特优势。

新闻事件发生发展有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当事人有些关键的动作或表现能反映事件发展的本质意义,或者代表了事件的决定性瞬间而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如2012年的55届世界新闻摄影“荷赛”突发新闻类单幅一等奖《在革命之路上》。作品呈现的是2011年3月间,利比亚反对派满怀希望,坚持反抗叙利亚前领导人卡扎菲的故事。摄影师Yuri Kozyrev真实记录了利比亚政治动荡和战争期间的一个典型瞬间。一群反对派人士正在操纵高射炮,天空四起的狼烟,人物情绪高涨,士气亢奋,画面充满现场感。

以概括性和象征性见长的形象瞬间,画面形象常常富有寓意,意义在画面之外,这种瞬间形象是通过调动受众的参与感,其信息容量更大,新闻价值更高,视觉冲击力更强。象征性瞬间不一定反映事件全貌,只是把事件中最具有象征性的一部分呈现出来。2005年4月29日贺延光的摄影作品《两党一小步,民族一大步》,就成功的超越了时政照片一般模式,他选取了胡锦涛与连战两人迎上将要握手,但还没有握到的瞬间,画面准确地刻画了相隔60年后,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的首次会见的历史性时刻,60年世事沧桑都蕴含在这一握手里,照片给人以强烈的心灵震撼。《两党一小步,民族一大步》荣获2005年度中国新闻奖一等奖,2005年全国新闻摄影年度最佳照片奖。

新闻摄影的决定性瞬间,是拍摄者多年积累的结果,是其对人生感悟、生活态度的表达。摄影记者对生活敏锐的观察,深刻的体验,独特的眼光,切身的感悟,才能在拍摄瞬间揭示出事物的本质[2]。

四、新闻摄影人文的魅力

新闻摄影的拍摄对象主要是人,作品最终也是要让人去欣赏的。新闻摄影通过拍摄事件中的人,反映人的境遇、人的奋斗、人的痛苦、人的挣扎。好作品不仅内容的切实表达,更是摄影记者人文素养的反映[3]。优秀的新闻摄影作品,摄影记者本身的文化素质、职业精神、道德品质等素养会在作品中表露出来。

世界著名的新闻照片《博帕尔的灾难》([印]帕布劳?巴塞洛缪摄)。作品选择了掩埋中毒致死孩子的脸部特写,突出表现了受害儿童的双眼,那双圆睁着受到致命伤害的眼睛,象征着他的死不瞑目,微微张开的嘴唇似乎还在的呻吟与控诉。新闻作品《乌干达干旱的恶果》([美]迈克?韦尔斯摄),采用强烈的视觉对比,画面白皙宽厚的手掌与一只鸡爪似的黑人少年的手掌相握,干枯瘦小的手掌象征了乌干达干旱的造成的严重恶果。这两幅灾难新闻照片,都以新颖独到视角和强烈的人道主义关怀,获得了极佳的效果。

新闻摄影通过表现真实来达到传递新闻信息的目的,所以新闻摄影从决定性瞬间的拍摄理念,到不干涉拍摄对象的创作方法,从尊重被拍摄对象,到为受众着想的照片解读方式,都体现了新闻摄影的人文关怀。

2012年3月第八届中国国际新闻摄影比赛(华赛),吕廷川的专题摄影《二战劳工幸存者》荣获2011年新闻人物与肖像类组照金奖。作品背景为七十年前,二战时期,近4万被掠往日本的中国劳工。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后,幸存劳工回到中国。在生命临终时,他们一直期待着,能得到一个真诚的道歉,但这一刻至今没有到来。图片中88岁的王子利只是他们中的一个代表。拍摄者通过描绘老人双手遮脸的布满皱纹的脸部特写,表现老人历经的磨难,半只未遮挡的眼,含泪期待着、盼望着。作品构图精炼,半掩半露面部特写,突出表现劳工的隐忍。整幅作品体现了摄影者对劳工命运的关注与同情。

新闻摄影以真实魅影,准确把握瞬间,选择生动形象,把世界呈现在大众眼前。新闻摄影以一贯的人文关怀,以独有的视觉魅力,征服着大众,在快节奏的当代社会,给大众奉献了一道道视觉盛宴。

参考文献:

[1]盛希贵.新闻摄影教程[M].北京:中国摄影出版社,2011.

[2]朱超.论新闻摄影记者的视觉素养[OL].时代青年網,http://www. hnqnw.cn/news.php?fid-45-id-8036-page-1.htm,2010-10-04.

上一篇:机动车辆保险合同附加险条款下一篇:企业应提交下列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