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基层统战优势创新社会管理工作

2024-09-11

发挥基层统战优势创新社会管理工作(共13篇)

1.发挥基层统战优势创新社会管理工作 篇一

发挥统战资源优势

努力促进镇域经济和谐稳定

捞刀河镇党委书记章智民

统一战线工作是党的总路线、总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完成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党的中心任务发挥了重要作用,做出了重大贡献。如何做好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基层统战工作使命光荣,任务艰巨,下面,我结合我镇的实际情况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健全制度,完善措施,全面夯实工作基础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镇统战工作的基础还比较薄弱,影响了工作的深入开展,要想做好新形势下的基层统战工作,就必须健全制度,完善措施,全面夯实工作基础。我镇明确一名党委委员分管统战工作,明确职责,合理分工,党政人联席会议上经常沟通情况,交换意见,形成统战工作大家做的良好局面。

二、立足本职,发挥优势,服从并服务于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也是统一战线各界人士团结奋斗的第一要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统一战线要想有所作为,就必须牢固树立为党和政府的中心任务服务的思想。我镇有着古刹铁炉寺和长沙市唯一的少数民族聚居村——汉回村,因此,在-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如何发挥统战的资源优势,促进镇域经济的和谐稳定的发展至关重要。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主要做好了以下两点。

1、加强协调,化解矛盾,竭力为铁炉寺的建设排忧解难办实事。

我镇党委、政府历来十分重视和支持铁炉寺的建设和发展,我们多次到铁炉寺进行调研。按照“保护合法,制止非法,抵御渗透,打击犯罪”的原则,保证正常宗教活动的开展,对宗教渗透问题进行了严密监控,实现了把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当地,解决在萌芽状态的工作目标。为了加大对铁炉寺的保护力度,今年,我镇党委、政府正在积极协调,争取上级各部门的支持,力争将铁炉寺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积极采纳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提案,结合新农村建设的具体实践,积极协调国土、规划、环保、交通等部门认真做好铁炉寺古刹及其周边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在铁炉寺土地确权和进出道路建设中,协调解决了与周边群众的矛盾纠纷;2006年6月新建大雄宝殿和天王宝殿时,镇政府从规划设计、项目招标、资金筹措、奠基及建设等方面全程参与,使工程建设进展顺利。特别是在得知工程超预算,存在资金缺口的情况后,镇党委、政府非常重视,利用本镇工业大局、建筑之乡的优势,组织镇域内的企业、老板、经理和慈善人士为铁炉寺建设进行募捐,募得资金140多万元,基本解决了该寺建设的资金问题。大雄宝殿和天王宝殿的竣工,也进一步提升了铁炉

寺的形象,为我镇发展宗教事业和打造旅游文化资源奠定了良好基础。

在支持铁炉寺硬件建设的同时,我镇成功帮助铁炉寺举行了佛教开光庆典仪式,对其大型的宗教活动,政府每次都派综治等部门维护秩序,确保其顺利举行。通过政府的努力,目前政府与铁炉寺的关系融洽,为感谢各级党委、政府和统战部门对宗教工作的支持,铁炉寺每年拿出万余元对全镇的五保老人、贫困儿童、疾病患者进行慰问,2007年铁炉寺拿出1万元资助10名寒门学子,解决了他们的生活困难。今年的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铁炉寺第一时间将募得的31000多元捐助灾区,真正体现了其扶贫帮困的慈善之心。

2、认真落实民族政策,加快汉回村各项事业发展。

汉回村是长沙市唯一的少数民族聚居村,全村人口1260人,回族同胞432人,占全村总人口的34%。近几年来,省、市、区各级政府给予了汉回村资金上的大力扶持,使汉回村汉回两族同胞和睦相处,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得到发展。镇党委、政府认真落实有关民族政策,继续加大对汉回村的经济政治扶持力度,开创了镇域内各民族团结和谐发展的喜人局面。经济上扶持。镇党委、政府在自身经济困难的基础上投资100余万元,于2006年建好了有回族特色的村部大楼,建筑面积1915平方米,解决了汉回村长期以来有村无址的局面。整修了汉回村塘坝,争取市、区各部门的支持,硬化了汉回村进出公路,强化了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镇党委、政府投资3000余万元修建的环镇公路有3公里经过汉回村,不仅方便了汉回村民的出行,同时为汉回村的发展打下了较为坚实的基础。由于汉、回村民在生活习惯、风俗人情方面存在的差别,其矛盾无可避免。为了尊重民族习惯,党委、政府从多方面关心,积极协调,处理了回民墓地建设与当地村民土地、林权、环境的矛盾纠纷,做好了回民墓地选址规划,目前97亩回民墓地正在兴建,通往回民墓地5公里道路已修建完成,维护了民族团结,促进了汉回村经济的发展,构建了文明和谐的新农村。在新农村建设中,政府优先资金的拨付用于发展汉回村的水利、道路建设,鼓励村民引进特色企业,同时将汉回村作为生态保护区保护起来。生活上关心。为了解决当地村民生产、生活中的一些具体困难,政府积极协调,多方筹措资金,为少数民族村民改水改厕,建立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体系,鼓励回民办企业,安排专项资金对困难回民予以慰问。政治上照顾。区、镇两级党委、政府历来重视少数民族工作,把尊重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放在落实民族团结政策上来认识,尤其在培训选拔干部方面更是做了大量工作。在镇人大代表选举和村级班子换届选举中,镇党委、政府充分体现党和政府把关心、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政策落到实处,一方面坚持以党的民族政策为指导,另一方面,在统一认识的基础上,积极推荐年轻、有文化、有实干精神和群众基础的回族同胞参与竞选。通过积极引导,在保证充分体现选民意志的前提下,第三届区人大代表中有1个回族同胞成功当选,在第七届村支两委班子换届选举中,有3名回族同胞顺利当选为两委成员。

三、创新机制,构建和谐,努力做好非公有制经济工作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我镇非公有制企业多,管理难度大,但我们注重平时与他们的协调和沟通,使非公企业为全镇经济发展作出贡献。顺天集团董事长苏松泉、南山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孙国树被评为长沙市“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顺天集团董事长苏松泉累计捐款近千万元回报社会,当选为“湖南十大慈善家”。在铁炉寺的建设过程中,苏松泉及沙坪建设集团肖正元两位董事长在已捐款的基础上当场表示今后五年每年捐款10万元用于铁炉寺建设。同时,我镇切实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坚持一手抓党组织组建工作,一手抓如何发挥党组织作用,目前已有12支非公企业组织党支部,在工作中积极有意识地培养非公企业入党积极分子,不断扩大党组织的覆盖面,增加了党组织的影响力和凝聚力,真正做到了有群众的地方就有党工作,有党员的地方就有党的组织,把广大人民群众紧紧团结到党组织周围,把各方面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

2.发挥基层统战优势创新社会管理工作 篇二

一、高校统一战线服务区域人力资源开发具有独特优势

(1) 成员众多的优势

2004年中央统战部和国家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统一战线工作的意见》中指出, 高校统战工作的范围主要包括:各民主党派成员, 无党派人士, 党外知识分子, 出国和归国留学人员, 少数民族人士, 有宗教信仰的人士, 港澳同胞及在高校就读的港澳学生, 台湾同胞及其亲属 (包括在大陆定居的台胞和就读的台湾学生) , 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等。随着社会的发展, 高校统一战线的成员人数还将进一步增多。

(2) 工作第一线的优势

高校统战成员大部分是中、高级知识分子, 其中包括一大批专家学者、归国人员, 具有多学科、多领域、多层次的特点, 他们90%以上分布在教学和科研的第一线, 在改进人才培养目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进科研成果创新及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3) 民主政治的优势

高校中, 很多统战成员在社会上有很大影响力, 而且有些统战成员还担任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 这种民主优势, 让他们能够贴合实际地围绕本地区经济发展的现行状况和人力资源的需求方向, 进行调查研究, 提出合理化意见, 并通过有效途径快速解决, 是当地人力资源发展的一大助力。

(4) 联系广泛的优势

高校统线成员交友广泛、信息灵通, 总能及时了解和掌握社会动态, 对于当前区域企业发展现状, 所需人才结构构成都能有较全面的把握, 从而使学校的人才培养方向更加符合社会的需求;再有, 统战成员可利用自身联系广泛的特点, 为用人单位和学校搭建人才供需平台, 促进学生就业的同时提高社会人力资源素质。此外, 高校统战成员中有较多的港澳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等, 他们与海外有着紧密的联系, 在开展对外交流合作、提升人才培养素质等方面都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二、制约高校统一战线更好服务区域人力资源开发常见问题:

(1) 高校对统一战线工作重视不够, 对统一战线成员关心不足, 使得统一战线成员的工作热情及服务人力资源开发能力未能充分发挥出来。

(2) 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发展成员时, 有片面追求数量忽视质量的倾向, 致使高校统一战线成员服务区域人力资源开发能力降低。

(3) 高校统一战线成员平时更多关心的是学校办学理念、培养目标及发展建设等, 缺少直接参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人力资源开发献计献策的动力和渠道。

三、确保高校统一战线更好服务区域人力资源开发几点建议:

(1) 重视统战工作, 增强统一战线凝聚力

中央统战部、教育部《关于加强高校统一战线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提出:“高校党委书记、校长要高度重视统战工作, 党政领导班子其他成员要关心和支持统战工作, 要明确一位党委副书记分管统战工作。党委要把统战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 每年听统战工作汇报, 研究部署统战工作”, 各高校都应严格遵守。

(2) 支持和帮助民主党派做好组织发展工作, 注重成员质量

高校统战工作部门要继续支持和帮助民主党派做好组织发展工作, 要让民主党派负责人提高认识, 统一思想, 要坚决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 (中发【2005】5号) 文件精神, 按照“三个为主” (以协商确定的范围和对象为主, 以大中城市为主, 以有代表性的人士为主) 、注重质量 (坚持发展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承认民主党派章程、具有较高专业水平和社会影响力的代表性人士) 、保持特色 (各民主党派在发展中形成的特色, 是其存在和发展的重要依据) 、组织发展与后备干部队伍相结 (吸收政治素质好、层次高、代表性强、有发展潜力的无党派知识分子, 并把他们及时充实到后备干部中来) 的原则, 有计划地稳步发展新成员。

(3) 动态调整人才培养目标, 常态提高统一战线成员育人能力

社会所需要的是各类层次的人才, 各类层次人数差距太大容易与社会需求脱节, 甚至可能会出现部分人才需求过旺而部分人才却需求过剩的局面, 做为培养人才的摇篮, 高校要动态调整人才培养目标, 使学科专业设置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以及社会分工状况相符合, 更多地输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同时, 统一战线成员作为教学第一线人员, 也要充分认识到知识经济给高等教育创新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要以培养区域人力资源、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 更新专业知识, 革新教学内容, 创新教育方法, 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以造就一批具有创造性思维和个性特长的符合社会需求的学生。

(4) 强化统战部门服务意识, 引导统战成员服务地方经济

高校统战工作在服务地方的进程中, 统战部门要不断强化为统一战线成员服务的意识, 首先要引导统一战线成员认识到他在构建区域人力资源合理开发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其次要积极组织统一战线成员围绕地方经济建设所需人力资源的层次结构和专业结构、高等教育如何适应人力资源发展要求进行改革等问题展开调研, 为人力资源开发和地方经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再次高校党政领导和统战干部要主动与统战成员交朋友, 从工作上和生活上关心他们, 让他们能后顾无忧地投入到区域人力资源开发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中去。

参考文献

[1]中央统战部与教育部.关于加强高校统一战线工作的意见 (统发[2004]62号) [Z].2004.

3.发挥基层统战优势创新社会管理工作 篇三

关键词:国有企业;工会组织;加强创新社会管理;

中图分类号:G4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8-00-01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全面推进社会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

国有企业工会作为党领导的重要群众团体,应在加强自身建设的同时,充分发挥组织职工、引导职工、服务职工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方面的重要作用,贯彻“组织起来、促进发展,依照法规、切实维权,协调关系、构建和谐”的工作主线,积极参与社会管理,为营造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作出积极贡献。

一、目前工会组织在参与社会管理工作中的现状

(一)国有企业工会参与创新社会管理具有的优势

一是职能优势。工会组织在企业健康发展中始终有一个正确的定位,即按照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精准立位,维护员工权益科学占位,提升员工综合素质主动进位,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摆位。二是协调优势。在现阶段,国有企业工会在促进企业与员工个人提升目标、企业管理体制与民主管理体制有效对接等方面,具有其它组织不可替代的作用。三是组织优势。一直以来,在国有企业中一大批具有丰富工会工作经验的专职工会干部,广泛联系职工群众,为工会组织参与创新社会管理建立了广泛而坚实的群众基础。

(二)目前国有企业工会在参与创新社会管理中存在不相适应的地方。一是思想认识的不到位;二是工会干部队伍的素质不适应创新社会管理的要求;三是工会工作缺乏有效性。

二、转變观念,提高工会参与创新社会管理的认识

(一)工会参与社会管理是适应社会结构转型、增强企业凝聚力的需要。工会组织应在企业与职工群众之间架起沟通、协调的桥梁,建立起双方平等对话的平台和平等协商的机制,强化“联系党和职工群众的桥梁纽带”这一作用,增强企业凝聚力、向心力,以维护企业的和谐稳定,从而实现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工会参与社会管理是适应利益格局深刻调整,协调社会利益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的需要。工会应该把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作为参与社会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积极协调职工与企业的利益矛盾,协调职工群体与其他社会群体的利益矛盾,协调职工群体内部的利益矛盾,以巩固党的群众基础,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三)工会参与社会管理是适应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需要。作为职工群众自愿结合的群众组织,工会在做思想政治工作方面具有传统优势,通过加强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加强职工文化、企业文化建设,在参与社会管理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是国有企业工会参与创新社会管理的本质要求。

三、强化职能,发挥工会组织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的作用

(一)加强工会组织自身建设,夯实工会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基础。一是要积极推动企业依法建立健全工会组织,最大限度地把职工群众组织到工会组织中来;二是要增强工会组织工作活力,深化开展“职工之家”、“职工书屋”等建设活动,增强工会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为工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打下扎实的组织基础。

(二)以协调劳动关系为重点,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切实推进工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工作。济南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工会自成立以来,坚持以协调劳动关系为重点,成立劳动关系协调和仲裁委员会,并代表职工与公司签订了《集体合同》及其三个附件,从源头上参与维护职工权益和协调劳动关系;同时坚持扎实推进以职代会为基本形式的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建立健全职工诉求代理网络机制,实行职工代表联系制度,保障了职工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三)以强化民生保障为关键,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发挥工会组织的服务职能。工会参与社会管理创新,首先必须把关系到职工切身利益的问题抓起来,解决好。济南水务集团工会积极参与公司薪酬体制改革,积极稳妥地依法推动企业工资集体协商,保障职工分享企业和社会发展成果;其次,打造工会帮扶品牌,通过结对帮扶、送温暖、金秋助学、法律援助等活动,推动送温暖工作的经常化、制度化和社会化;三是组织职工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提高职工的社会责任感,开展经常性的社会调查活动,及时了解用户的需求和建议,使之成为党了解民意、政府改善民生、工会深化服务的重要阵地和窗口。

4.发挥基层统战优势创新社会管理工作 篇四

XX镇充分利用统一战线在政策宣传、凝聚人心,汇聚力量、资源整合等方面的优势,八项举措助推扶贫攻坚。

一、在政策扶贫上抓落实。组织商会、无党派人士、非公经济组织深入学习我党精准扶贫的政策和我市扶贫工作要求,广泛宣传扶贫政策,把握扶贫工作的重点和要点,引导社会各界人士积极投身到扶贫攻坚中来。

二、在网格扶贫上分担子。由镇党委统一部署,每个统战网格都要落实扶贫工作任务,每个网格长至少分包1户贫困户,制订帮扶计划,帮扶措施,落实责任,力争2017年底实现脱贫工作目标。

三、在产业扶贫上见成效。利用我镇在核桃、红薯种植方面的优势,制订产业扶持计划,加大核桃、红薯等特色种植的补贴力度。同时,利用好我市种植、养殖等产业扶贫政策,动员贫困户通过发展种植、养殖业,增加家庭收入,改善家庭生活。

四、在岗位扶贫上尽职责。商会、非公经济组织,立足自身实际,根据企业发展需要,积极为贫困提供就业岗位,为贫困户提供就业途径。

五、在信息扶贫上出实招。充分发挥统一战线在联系广泛方面的作用,通过走访慰问,开展调研活动,真正把贫困户需求报于党委,把有利于扶贫工作开展的方式方法和措施报于党委,为党委做好参谋助手。

六、在科技扶贫上抓导向。免费组织贫困户学习新的种植、养殖技术,学习互联网知识等,引导贫困户走科技致富的道路。

七、在教育扶贫上全覆盖。通过开展“支助教育,奉献爱心”活动,积极引导社会各界人士投身于因学致贫的家庭帮扶活动,让每个贫困学生有学上。

5.发挥基层统战优势创新社会管理工作 篇五

组织优势是我们党战胜困难的重要力量,也是创新社会管理的有力推手。必须充分发挥组织优势,创新管理理念、制度、手段、方法,把面向基层的各种资源整合起来,把社会管理同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有机统一起来,形成联系和服务群众的社会合力,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强社会凝聚力。

创新党建工作法,构建联系和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

党的基层组织和基层干部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做好群众工作最基本、最直接、最有效的力量。为增强基层党组织社会管理能力,我们充分发挥组织优势,创新推行以“党建责任制、公开承诺制、考核评价制,承诺行动卡”为主要内容的基层党建工作法,形成了基层党组织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长效机制。具体包括

强化“基本队伍、基本阵地、基本载体、基本制度、基本保障”,增强服务功能;突出贡献性、程序性、公开性、先进性,公开服务承诺;实施党组织分类考核、党组织书记述职测评、党员民主评议“三项考评”,促进服务落实。达到党员明白“自己应该干什么”、群众明白“党员将要干什么”、上级党组织明白“党员正在干什么”、各级党组织明白“应该为党员干什么”、社会明白“党员究竟干出了什么”的效果。

整合面向基层各种资源,形成联系和服务群众合力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归根到底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维护人民群众利益。为形成联系和服务群众的社会合力,我们充分发挥组织优势,整合面向基层各种资源,不断完善群众工作内容,创新群众工作方式方法,坚持社会管理过程与群众工作同步,既提高了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又让人民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一是整合扶贫资源,创新建整扶贫工作模式,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全体人民。二是整合社区资源,创新和谐文明共建机制,以组织优势团结统一群众、促进社会和谐。三是整合移民资源,创新第一书记选派制度。源头治理是社会管理的治本之举。由于库区移民普遍存在生产资源缺乏、移民收入较低等问题,移民上访一直居高不下。为从源头上化解库区移民社会矛盾,我们从2008年开始由州委组织部、州移民局牵头,整合与移民开发相关的资源,向108个重点移民村选派第一书记,整合项目资金,举全社会之力,共同治理移民村发展问题,基本实现了村民富、村干富、集体富目标。四是整合岗位资源,创新人才引进培养方式,统筹推进城乡、区域、产业、行业和不同所有制人才资源开发,确保各类社会管理人才协调发展。

坚持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增强群众工作的针对性

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涉及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为增强群众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我们坚持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始终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努力实现管理与服务的有机统一。一方面,为构建科学有效的群众诉求表达和矛盾调处机制,不断提高组织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我们于去年7月专门组织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组织工作“把脉会诊”征求意见月活动,主动打破组织部门的神秘感、消除组工干部的优越感,主动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另一方面,以选派科技特派员工作为抓手,积极搭建为民服务平台,拓展为民服务领域。同时,在干部选拔任用过程中,主动打破干部工作的神秘感和封闭化体系,把选人用人的政策和标准交给群众,把选人用人的过程和方法亮给群众,把选人用人的相关情况及时反馈给群众,认真落实干部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的知情权、选择权、监督权和参与权,从根本上挤压、缩小群众对选人用人的“猜疑空间”,让选人用人权在阳光下运行,在公开公平的竞争环境中让优者胜出、让下者服气,以提高透明度来提高公信度,以提高公信度来提高满意度。

6.发挥基层统战优势创新社会管理工作 篇六

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调研报告

XX司法所 XX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继续抓好和用好我国重要发展战略机遇期、推进党和国家事业的必然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司法行政机关是社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法制宣传、法律服务、纠纷调处、安置帮教、社区矫正等方面的职能,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具有特殊的功能,担负重要使命。因此,必须进一步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作用,着眼于解决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着重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利益问题,着力于预防冲突、调处纠纷、化解矛盾,以加强司法所建设为基础,以强化人民调解为重点,以深化法制宣传为先导,以优化法律服务为关键,以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为目标,不断增强司法行政工作的系统性、协调性和联动性,积极 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一、以加强司法所建设为基础,进一步创新化解基层矛盾的组织机制

司法所是司法行政机关的最基层组织,是司法行政事业发展、职能作用发挥的根基,也是司法行政社会管理和创新的基础和抓手。加强司法所规范化创建活动,是深入推进司法所建设的有效载体。要全面加强司法所组织机构、干部队伍、业务能力、所务管理、基础设施规范建设,加强司法所内部管理和业务建设,健全落实司法所内部管理制度,组织开展司法所业务工作评查活动,进一步规范司法所台账簿册和业务档案,推进司法所管理工作和业务工作规范化、制度化。不断加强司法所队伍建设,充实司法所工作力量,改善司法所工作环境,充分发挥司法所零距离接触群众、零距离服务群众、近距离防范和化解矛盾的优势,第一时间化解矛盾纠纷,把矛盾纠纷化解在最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充分发挥司法所“第一道防线”的作用,维护一方稳定,确保一方平安。

二、以强化人民调解为重点,进一步健全社会矛盾的调处机制

人民调解工作是中国特色化解矛盾的工作机制。实践证明,人民调解是从根本上解决社会矛盾的重要途径,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重要地位和独特优势。积极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就要以学习贯彻人民调解法为契机,全面加强人民调解工作,依法加强人民调解组织队伍建设,着重加强行业性、专业性建设,把人民调解工作向容易引发人民内部矛盾的领域延伸;加强人民调解组织建设,依法调整充实、规范各类人民调解组织,扩大人民调解工作覆盖面,重点加强医疗纠纷、交通事故纠纷等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建设,提高人民调解工作的专业化水平。健全完善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的衔接配合机制,加快推进矛盾纠纷协调指挥机制建设,进一步创新发展大调解机制,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在社会矛盾化解工作体系中的基础作用。

三、以深化法制宣传为先导,进一步完善基层矛盾的源头治理

深入开展法制宣传,弘扬法治精神,形成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是从源头上治理社会矛盾的重要途径,是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基础性工程,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司法行政部门作为依法治区和普法治理的主管部门,承担着法制宣传教育的重要职能。在法制宣传中,应继续发挥好传统宣传方式的作用,不断创新工作方法,进一步增强法制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围绕科学发展这一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主线,深入开展与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管理创新等相关的法律法规学习宣传,努力培养全体公民的爱国守法意识,为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围绕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继续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解”暨 “矛盾纠纷化解制度建设年”主题活动,针对容易引发

社会矛盾的领域开展专题法制宣传教育,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的发生。进一步深化“法律七进”活动,着力抓好对重点对象的法制宣传教育,切实提高广大干部和群众的宪法和法治观念。对群众关注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专项法制宣传教育,维护合法权益,促进社会矛盾的化解。通过深入开展法制宣传,一方面,能够促进政府和领导干部进一步树立法治理念、服务理念和自觉接受监督的意识,主动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呼声,以平等主体的身份与人民群众协商对话,改善干群关系,理顺群众情绪;另一方面,能够提高公民的法治观念、法律素质,培养公民意识,让广大公民既懂得依法维权,又懂得依法履行义务,促进有序的政治参与,就自己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问题,依法提出意见建议。

四、以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为目标,进一步落实社会特定群体的稳控机制

把刑释解教人员重新违法犯罪率作为衡量司法行政工作的首要标准,加强对社区服刑人员和归正人员等特殊人群的管理,是当前社会管理创新的重点任务。要积极融入自治区经济社会建设大局,充分履行监狱劳教戒毒管理、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职责,有效预防和减少重新违法犯罪,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进一步加强监狱劳教戒毒

工作管理,大力加强心理矫治和技能培训,按照构建大教育格局的要求,突出加强个别教育,针对每个罪犯、劳教和戒毒人员的具体情况,一人一策、科学施教,提高教育改造质量;对社区服刑、回归社会的危险性进行综合评估,为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提供依据。破除“各自为阵”的做法,加强监狱劳教机关与盟市、旗县(市、区)司法行政部门之间的业务联系,加强与公安部门的沟通,推进刑罚执行资源与社会管理资源的有机整合,着力构建监管场所与司法所和家庭、单位、社区、基层安帮办互动的信息反馈机制和工作衔接机制,落实社区服刑人员与归正人员的衔接管控,按照“无缝对接”的要求,落实对相关人员的必接必送,努力形成分工明确、责任到位、措施有力、机制完善的完整链条。

针对安置帮教人员,首先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帮困解忧。在政治上不歧视他们,在经济上关心他们,在劳动就业上帮助他们,使他们顺利度过回归社会的敏感期,尽快融入到现实生活中。二是广开就业渠道妥善安置。积极与各相关职能部门进行协调,充分发挥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在安置就业中的主渠道作用,及时为他们提供就业信息,鼓励和支持他们自谋职业,切实解决刑释解教人员的就业和生活困难。

针对社区矫正对象,我们坚持依法管理和各有侧重的工作模式。首先在管理程序上做到严格执法,在执行《社区矫正实施办法》上

做到不打折扣,依照政策法律规定全面履行对社区矫正对象的监管改造工作任务。同时针对矫正对象的年龄、罪责及生活和学习需要制定各有侧重的教育监管方案,在不违反矫正工作纪律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帮助矫正对象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困难。

五、以优化法律服务为关键,进一步畅通群众利益诉求和疏导机制

司法行政机关的法律服务职能,是畅通群众利益诉求的重要路径,是通过参与信访处理,提供法律服务,依法平衡、协调和维护利益各方的权益,从而消除对立情绪,减少社会矛盾,从根本上化解矛盾纠纷的有效办法。法律服务是司法所的一项基本职能,也是与老百姓接触最密切的一项重要工作,近年来为满足社区(村)居民对法律服务工作的不断需求,我们积极营造良好的社区法制环境,开展法律援助,不断扩大服务内涵,始终坚持“贫者必援、弱者必帮、残者必助”的原则,不断提高党和政府在广大弱势群众心中的凝聚力和威信力。近三年来共解答各类法律咨询200多人次,代写法律文书80多篇,完成法律援助案件31件,同时为街道及企事业单位提供法律意见及建议20多条。通过我们的努力工作,使司法所在当地居(村)民群众和企事来单位中赢得了良好社会评价。

7.发挥基层统战优势创新社会管理工作 篇七

一、树立网络宣传意识

网络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形式和工作习惯, 在网络时代职工已经把上网作为查找信息的主要途径, 因为它便利快捷, 具有纸质、图书无法比拟的优势。所以企业要适应时代形势, 果断抓住机遇, 迅速将思想舆论阵地的中心转移到网络这个特殊平台, 利用网络平台展开企业的思想文化渗透和宣传攻势, 不断提高职工的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 为企业的长足发展助力。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网络信息传播优势, 树立网络宣传意识。

(一) 在网上发布企业实时新闻

网络信息传播相比其他传播方式具有快速的特点, 可以通过在企业网络平台主页设立“每日要闻”、“企业重大新闻”、“国内重大新闻”、“国际重大新闻”等栏目, 并有专门人员负责及时发布员工广泛关注的本单位和国内外相关行业的重大新闻。这种做法首先可以将企业重要新闻及时发布, 其次企业网络平台新闻多样的特点可以吸引更多的员工的关注, 这样便于员工对相关新闻、制度信息的及时接收, 从而保证了企业与员工之间信息传递的流畅性。

(二) 在网上开辟“教育平台”

网络覆盖具有广泛性的特点, 为满足广大员工不同的工作和学习需求, 可以在企业网络平台设立“教育平台”, 平台要考虑到不同员工的不同需求, 要满足广大员工的基本需求, 如要包含“学习资料”、“资料查询”、“法规制度”、“安全生产”、“党史资料”等不同教育主题的专栏。这种将广大员工需要的学习资料和法律制度等整合到网络平台特定的版块有助于员工便捷查找和使用, 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 从而实现了形式多样、时间自由的思想政治教育目的, 充分发挥了通过网络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大作用。

(三) 在网上开辟“企业文化”宣传平台

网络相比其他传统的宣传媒体而言, 具有生动形象的特点, 更易被大众理解和接受。企业文化影响着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精神状态, 对企业文化的宣传和普及对企业的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网络媒介可以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将企业文化深入人心, 企业可以通过将团结、奋进、勇于进取、拼搏等积极的精神面貌融入到企业网络平台每个细节, 让员工在每次浏览网页的时候, 就能受到这种精神的感染和鼓舞, 从而对企业文化建设起到积极的作用。

同时, 企业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做好思想政治教育, 不断建设、使用、维护和更新网络平台的信息。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者一定要改变以往传统的宣传方式, 善于巧妙运用网络, 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积极主动地通过网络建设宣传政治思想, 从而做到及时、有针对性、有效的思想教育。

二、建设特色网络宣传平台

离开网络进行单一途径的宣传已经落伍, 网络的双面性对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严峻挑战, 面对这种形势, 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坚定地运用网络做好一系列学习十八大精神和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

首先, 要加大投入率先做好“爱国网站”和“红色网站”, 使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中国梦”走进电子教材、走进网上课堂, 充分发挥网络媒介生动活泼的特点, 尝试采用多种模式, 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给职工一种视听的冲击感, 以此激荡他们的爱国情怀和工作热情。

其次, 要有针对性地做好“社会网站”, 充分发挥网络双向交流的优势, 加强民主沟通, 通过这个窗口实现网上平台的互动交流, 可以使思想政治工作者和员工之间的沟通具有及时性和平等性。具体措施可以通过建立“领导信箱”, 以便广大员工及时向领导反映工作、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加强领导与员工的联系, 这种方式有助于领导及时了解员工对企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有利于制订和改进今后的工作计划。总的来说, “社会网络”主要有两个优点, 一方面使职工更好地了解党的新方针新政策, 另一方面使思想政治工作者及时通过线上反馈和交流了解职工的思想动态和立场, 引导他们正确考虑和对待贫富差距等带有明显社会倾向的问题。

最后, 要突出特色, 根据时代特点和企业性质不断创新形式和内容。网络环境下的爱国主义教育在内容上一定要同职工的成才教育密切地结合在一起。网络建立了地球村, 淡化了民族和国家的界限, 职工容易受到主权泛化和民族虚无主义的影响, 所以培训内容重点要放在对职工进行主权意识的培养上。

三、强化网络平台管理

在建立了有特色的企业网络平台的基础上, 网络平台的日常管理工作尤为重要, 强化网络平台管理包括将责任具体到人, 选拔专人负责相关工作, 同时为充分发挥网络平台的作用, 要通过多样的方式提高网络平台的利用率。

首先, 遵循“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 选拔专人负责开展一系列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建立健全网络教育平台的长效管理机制, 及时了解职工的思想动态, 实时监控和掌握舆论动向, 提高紧急应对能力。设立专门机构负责收集整理和分析网上信息, 完善职工动态信息反馈系统, 从而帮助企业根据情况变化调整决策方案。加强对QQ、微博、论坛及微信监控, 密切关注危险信息源, 启动应急技术及时将有害苗头扼杀在摇篮里。

其次, 探索教育新模式以调动职工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建立职工网站, 提高职工利用网站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及自我管理的水平和能力, 企业通过该网站举办各种大赛, 如网上辩论、网上征文、网页设计等, 陶冶职工情操, 丰富职工生活, 帮助职工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观, 坦然面对生活和工作, 从根源上杜绝职工心理疾病的发生。

四、实现平等互动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是职工而非思想政治工作者, 在网络教育和培训中要充分发挥职工的主观能动性, 尊重职工的主体地位, 建立一个平等自由的双向交流环境。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有意识地鼓励职工积极勇敢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在工作中扮演好传道者和倾听者的双重角色。只有这样才能彻底打破以往的单向模式, 变“你讲我听”为“互相讲互相听”, 变被动接受灌输为主动参与交流, 变一人表演为众人共舞, 从而真正发扬和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教育的交互式传播这一优点。

在网络教育平台中, 思想政治工作者和职工是平等的, 或者说思想政治工作者是为职工服务的, 前者必须采取引导的方式, 遵循教育规律, 通过倾听敏锐地发现职工的思想误区, 并及时地有针对性地予以解决, 从而提升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

五、结论

网络媒介具有信息传播快、覆盖范围广、表达生动形象等特点, 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新的方法。在网络时代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企业一定要充分发挥网络优势, 抓住机遇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改革和创新, 同时也要积极应对网络环境带来的挑战, 这就对思想政治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必须树立网络宣传意识, 改变以往传统的宣传方式, 善于运用网络, 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积极主动地通过网络建设宣传政治思想。建设特色网络宣传平台, 做好“爱国网站”、“红色网站”和“社会网站”, 将爱国主义教育同职工的成才教育密切地结合在一起。强化网络平台管理, 建立健全网络教育平台的长效管理监督机制。实现思想政治工作与职工的平等互动, 彻底打破以往的单向模式, 最终开创思想政治工作的崭新局面。

参考文献

[1]韩冬梅.浅谈利用网络优势创新思想政治工作[J].学理论, 2002 (12) .

[2]李文梅.发挥网络优势加强和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J].中国产业, 2011 (06) .

[3]毕明福.发挥网络优势加强学生社区思想政治工作[J].中国高教研究, 2003 (01) .

8.发挥基层统战优势创新社会管理工作 篇八

全国妇联出台《关于全面推进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意见》

2011-07-29

------------------

为深入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大部署,日前,全国妇联下发《关于全面推进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就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及其创新,协助党和政府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的妇女群众工作作出部署。

《意见》指出,中央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大部署中,把群众工作作为社会管理的基础性、经常性、根本性工作,把工青妇等人民团体作为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力量,突出强调要支持工青妇等人民团体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明确要求工青妇组织充分运用党委和政府赋予的工作资源和条件,做好直接服务群众的工作,为妇联组织在参与社会管理创新中发挥作用,进一步创造性地做好新形势下的妇女群众工作,指明了方向、赋予了重任。各级妇联组织要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深刻认识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参与社会管理创新中发挥作用、主动作为。

《意见》强调,各级妇联组织要按照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的部署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实践,切实找准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切入点和着力点,重点在“六个创新”上下功夫。

《意见》指出,各级妇联组织要创新联系妇女方式,将下基层开展妇女需求调研的工作制度化,发挥妇联执委、妇女代表等骨干力量的作用,建立妇女民情调查员、信息员队伍,加强对12338妇女维权服务热线的统计分析和研判工作,通过各种渠道,快捷准确地搜集传递妇女的利益诉求,及时向有关部门呼吁反映。要创新思想工作方法,组织妇联干部进村入户,发挥建在农村和社区“妇女之家”的“悄悄话室”、“心灵驿站”、“心语屋”等的作用,进一步加大促进家庭平安和谐的工作力度,通过与妇女面对面、手拉手地交流沟通,及时为妇女化解心理困惑,把妇女群众的情绪引导好、疏导好,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意见》强调,要创新维权服务手段,进一步健全维权工作机制,用足用好妇女儿童维权协调组、联席会议等平台,加强与有关部门以及社会各方面的合作,高度关注妇女儿童权益问题,探索和推广妇女信访代理制和协理制,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妇女的切身利益。要强化妇女的主体意识,创新妇女的参与模式,通过进一步推动女性进农村和社区“两委”,推广妇女议事会、理事会制度,建立农村留守妇女互助小组,大力开展巾帼志愿服务等途径和方式,拓展妇女参与社会管理的平台,促进妇女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意见》指出,各级妇联要创新工作活动载体,加大建设“妇女之家”力度,扩大“妇女之家”覆盖面,密切关注妇女就业和流动的新趋势,在女性集中的特色产业链、生产基地、经济合作组织、女白领居多的商务楼宇中,因地制宜地建设“妇女之家”,努力做到妇女群众集中到哪里,“妇女之家”就建设到哪里,妇女工作就开展和活跃到哪里;要依托“妇女之家”深化创业就业、综合维权、教育培训、家庭教育、文体健身、婚姻家庭、帮扶救助等服务,通过“妇女之家”这一载体,使妇联组织真正成为妇女群众心目中常惦念、感情上可依托、平时找得到、遇事用得上的“温暖之家”。要顺应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和妇女群体的变化,巩固和壮大妇联在农村、社区等传统领域中的基层组织,因地制宜地创新妇联基层组织的设置形式,进一步加强对妇联团体会员工作的指导和服务,最大限度地把妇女群众凝聚到妇联组织中来;要把热心妇女工作的农村和社区的女能人、女带头人和各方面妇女骨干,吸纳到基层妇联干部队伍中来,扩大基层妇联干部队伍,切实加强对各级妇联干部特别是农村、社区专兼职妇联干部的培训,不断提高她们应对复杂局面、解决实际问题、做好妇女群众工作的能力,努力为基层妇联干部发挥作用创造条件、搭建平台。

9.发挥统战优势服务经济发展 篇九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委统战部的正确指导下统战部始终围绕经济发展这个中心,充分发挥统战优势,积极服务经济发展,用发展聚人心,汇力量,为推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发挥统一战线人才荟萃的优势,积极参政议政,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全面的智力支持

发挥统一战线人才荟萃的优势,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献计献策,是统一战线服务经济社会的最佳切入口。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也是统一战线为构建和谐社会献计献策的最佳工作平台。我们充分发挥利用好这一优势,乘势而上,走上经济发展建设主战场,结合我县人士建言献策“直通车”,使党外人士的真知灼见能迅速、直接地反映给各级党政领导。近几年来,我县统一战线充分发挥政治优势,围绕优化经济社会发展环境、产业发展、金堤河治理、饮水安全、教育文化卫生事业、县城建设、道路建设、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台前,以及老百姓关心的热点难点等问题,每年都选择二到三个课题,组织统一战线中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深入调研,积极建言献策,提出了许多有价值、有影响的意见建议,受到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一大批合理化建议转化为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成果。经过多次开会的讨论,也提出一些具体化建议。促进了经营环境的根本好转,在发展地方经济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发挥统一战线联系广泛的优势,积极引资引智,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力量支持

统战部门联系广泛,各界朋友众多,具有做好招商引资工作的先天优势。我们始终坚持“在围绕中心中定位,在服务大局中尽责”的宗旨,立足本职,发挥统战工作联系广泛的优势,积极服务招商引资工作。一是积极服务招商引资和产业集聚区建设,做好招商引资工作。在引进高级技术人才方面,做好宣传方面的工作。为中牟县的发展尽心尽责。努力为本县的发展引进优秀的人才,为中牟县的发展尽一份力量。

三、发挥统一战线协调关系的优势,积极化解矛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稳定的环境支持

统一战线联系面广、包容性强,回旋余地大,在协助党委、政府促进和谐保持稳定方面能够发挥特殊重要的作用。我们牢固树立“民族宗教无小事”的思想观念,一手抓引导,聚集力量促发展,一手抓管理,促进和谐保稳定,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一是加强对民族宗教工作的领导。根据工作需要,及时调整了县民族宗教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听取工作情况汇报,研究解决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二是认真贯彻落实各项民族工作制度。三是依法加强对宗教工作的管理。认真落实宗教工作十项制度,举办宗教法律法规知识竞赛,开展“爱国爱教建小康活动”、“勤劳致富好教民”评选活动,引导信教群

众把信教同发展经济、勤劳致富相结合,把弘扬教规教义与弘扬社会正气,投身两个文明建设相结合,充分发挥信教群众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多次结合公安部门,积极协调政法、公安等相关部门,深入各乡镇开展非法宗教活动排查,切实做好抵御和防范宗教渗透工作,认真落实信息报告、突发事件处理、责任追究等各项规章制度,推进对宗教活动场所的规范化管理。

四、发挥统一战线大团结、大联合的优势,积极凝心聚力,共建和谐社会。

10.发挥统战优势促进非公企业发展 篇十

近年来,清浦区委统战部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区委的中心工作,充分发挥统战优势,以‚践行科学发展、助推非公经济‛主题活动为抓手,加大服务非公企业经济发展工作力度,非公企业经济逆势上扬,促进了清浦经济加快发展。

一、发挥人才优势,促进非公经济加快发展。为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协助企业走出困境,促进非公经济加快发展,我们积极发挥统一战线的人才优势,在统战系统成员中深入开展‚我为实现‘六大突破’献一策‛、‚我为应对金融危机献一计‛及‚我为非公经济发展献良策‛等系列活动,组织民主党派、工商联及无党派人士和部机关干部先后深入市隆达玩具制造有限公司、市淮捷纺织印染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展调研115人次,了解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需要解决的问题22个,针对企业现状,提出建议和意见35条。副区长、民进清浦总支主委章侠同志多次深入市淮捷纺织印染有限公司了解企业情况,经积极协调,将该企业纳入省百亿元中小企业再担保贷款计划,促进了企业发展。江苏今世缘糖果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是民建清浦总支会员,由于企业受国际金融危机和产品原材料及水电等能源价格、用工成本上涨的影响,经营困难。统战部组织有一定管理和技术经验的党外人士到该企业调研,大家群策群力,就开源节流、减低成本、增加效益等方面建言献策,促进企业很快摆脱困境,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二、发挥引导优势,促进非公经济人士健康成长。利用统一战线引导优势,从思想政治的有效性和长期性入手,强化对非公经济人士爱国敬业诚信守法贡献的教育引导工作,进一步夯实非公经济人士团结奋斗的思想政治基础。一是引导非公经济人士参与光彩事业。近年来,我们把光彩事业作为做好非公经济代表人 士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载体和具体形式,以多种形式积极组织引导非公经济人士投身于社会扶贫助困、公益事业等。今年来,在区委统战部的组织引导下,市诚信工程材料有限公司和市蓝天化工有限公司向区内两所小学捐赠价值12000元的图书600余册;金源肉品有限公司等企业向黄码乡周陈村赠送4000余株树苗,建成了东西长3公里、南北长1.5公里的成片意杨林;清浦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苏减金象等43家民营企业向西南旱灾、玉树灾区、特困家庭累计捐款27万余元;市诚信工程材料有限公司向和平镇电站村捐赠100吨水泥,支持新农村建设。据不完全统计,2008年以来,我区参与光彩事业的非公经济人士达100多人,‚送温暖、献爱心‛、‚慈善一日捐‛、‚博爱在清浦,人道万人捐‛及向汶川、玉村灾区等捐款达180多万元。二是教育引导非公经济人士为地方经济发展献计献策。通过安排非公经济人士担任政协委员、人大代表及工商联常、执委等有效形式,引导非公经济人士围绕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难点和热点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我区共推荐38名非公经济代表人士任市、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他们围绕经济建设提出了‚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创新行业商会建设‛、‚加大园区建设,为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提供发展基地‛等许多议案、提案,为全区经济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是教育引导非公企业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为了及时研究解决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提高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有效性,我区建立了以区委统战部为成员的全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联系会议制度。在区委统战部的倡导下,区委组织部在淮安市工业园清浦工业园成立了企业党委,将原属于各乡镇、街道的26个党支部纳入园区企业党委,加强了非公企业的党建工作。此外,我们还配合区委组织部做好非公企业党组织建设,确 保符合条件的企业建立健全党组织,近年来,非公企业党组织组建率达到90%以上。四是教育引导非公经济企业保就业。金融危机以来,我们积极引导非公企业代表向全区民营企业发出了‚不减薪、不欠薪、不裁员‛倡议,民营企业纷纷响应,全区非公企业职工就业稳定。同时我们还会同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对农民工返乡情况进行调查,协助他们在一品梅广场举办了综合性大型招聘会,当场签定用工协议1000余份。目前,全区返乡农民工中需要在家乡就业的743人,已经实现就近就地就业658人,就业率达89%。

三、发挥协调优势,促进非公企业科学发展。近年来,我们充分发挥统战系统协调服务的优势,以区工商联及基层商会为载体,拓宽服务渠道,丰富服务形式,切实做好服务非公经济工作,进一步促进了非公企业的科学发展。一是强化帮办服务,及时化解制约因素。建立了区委统战部和工商联领导干部与非公有制企业和基层商会挂钩联系的制度,及时协调解决企业有关问题。组织全区13名党外科级干部挂钩帮扶区内13家非公经济企业,定期走访了解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帮助协调解决问题26个。二是搭建服务平台,保持信息交流畅通。协助区委设立服务企业专栏,及时向企业通报区委、区政府重大事项和决策,发布各类宏观经济信息,接受企业的相关政策咨询和信息反馈,不断加强政府与企业的互动交流。三是加强银企对接,畅通资金供应渠道。通过开展银企洽谈会、重点项目推荐会等,帮助银行了解重大工业项目和企业资金需求,向金融机构推荐投资项目,推动银企交流与合作。2009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召开了政银企联谊会,为民营企业获得金融授信15.8亿元,获得贷款8.53亿元。四是组织学习考察,提升企业综合实力。组织非 公企业参加清浦发展论坛及当前经济热点分析与企业应对策略专题讲座380余人次。组织部分民营企业老板赴西部学习考察,学习交流西部地区商会发展经验,寻求发展商机。联合区经贸委组织区内60余户企业负责人参加税法暨电子商务知识培训,培训期间向与会中小企业赠送了《保持中小企业平稳较快发展主要政策文件汇编》和《淮安市促进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加快发展政策文件汇编》等资料。与区委组织部等部门组织全区近40家企业老板赴上海参加企业经营管理培训,邀请了上海复旦大学管理学院芮明杰教授等专家学者为他们讲授了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剖析、长三角经济一体化及企业战略决策等方面的知识,组织他们参观了上海索谷电线电缆(集团)公司、上海德明能电池有限公司、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企业。会同区委组织部组织非公企业法人到青岛参加企业管理、企业文化建设、风险防范等知识培训,考察学习青岛啤酒厂、海信集团管理经验,努力实现企业管理现代化的目标。组织民营企业法人赴上海参观世博会,到山东枣庄考察基层商会工作,去南京学习企业先进管理方法,开拓非公经济人士视野,拓宽企业发展思路。通过一系列的考察学习,使非公经济人士认清了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增强了在危机中捕捉机遇的能力,提高了走出困境的本领,促进了非公企业的科学发展。

11.基层加强统战管理创新服务工作 篇十一

着不容忽视的影响,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特殊的群众工作,统战工作尤其是基层统战工作点多、线长、面广,在服务社会管理方面具有更加独特的作用。因此,扎实做好基层统战工作,广泛凝聚统战成员政治共识,发挥统一战线优势,积极服务社会管理创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是当前各级统战部门的社会责任。

社会管理的重心在基层,社会稳定的根基也在基层。多年以来,基层统战工作力量弱、条件差的问题比较普遍,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基层统战工作的开展,制约了统一战线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影响了统一战线服务社会管理功能的有效发挥。去年以来,山东省委统战部紧紧抓住当前统战工作瓶颈问题,准确把握统一战线服务社会管理的功能和重点,明确了“抓基层、打基础”强基固本工作思路,提出了重心下移、重点突破工作对策,在全省深入开展了“基层统战工作基础建设年”活动。以基层统战工作为突破口,有效提升了全省基层统一战线服务社会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一是落实统战政策。这是创新基层统一战线服务社会管理的重要依据。政策是党委、政府指导下级部门开展工作的行动准则,也是推动工作见实效、出成果的关键。下半年,省委统战部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根据中发〔〕15号和《中共山东省委关于贯彻落实中发〔〕15号文件精神巩固壮大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的实施意见》精神,结合全省县(市、区)统战工作实际,广泛吸收了基层党委和统战部门提出的意见建议,起草了《关于加强全省县(市、区)统一战线工作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县级统战工作的重要地位、指导思想、工作范围和主要任务,由省委办公厅及时转发到各市各单位。文件的制定出台,为全省基层统战工作的科学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依据,保证了全省基层统一战线服务社会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在建设年活动中,省委统战部以落实统战政策为重点,推动解决了基层统战部门和统战成员关注的许多热点、难点问题,补齐了一大批历史欠帐,极大地鼓舞了全省广大统战干部和统一战线成员的士气,促进了统一战线领域的和谐稳定。

二是规范阵地建设。这是创新基层统一战线服务社会管理的物质基础。在建设年活动中,省委统战部提出了“统一标准、严格规范、设施齐全、功能完善”的要求,着力加强阵地建设,有效改善了基层工作环境。各地采取新建、改造、整合联用等形式,在各乡镇(街道)和统战成员相对集中的县(市、区)直属部门建立了统战工作办公室,提供了必要的办公设备和办公经费。据统计,全省去年投入基层基础建设经费达6500多万元,建立统战工作办公室3363个,统战成员活动室3231个,新配置了一大批现代化办公设备,极大地改善了基层办公条件。

三是健全组织网络。这是创新基层统一战线服务社会管理的关键环节。在各级党委的重视支持下,以开展基层基础建设年活动为契机,全省县(市、区)和乡镇(街道)全部成立或调整充实了统战工作领导小组。截至去年底,全省乡镇(街道)已配备专职统战委员391人、兼职统战委员1453人、专职统战干事1693人;县(市、区)直属部门和单位配备统战干部3133名,村居(社区)配备统战工作联络员65039名。建立起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基层统战工作网络体系,确保了基层统一战线服务社会管理的网络化、常态化和日常工作的全覆盖。

四是搭建活动载体。这是创新基层统一战线服务社会管理的基本条件。工作离不开抓手,活动离不开载体。多年来,基层统战部门缺少工作抓手、缺少活动载体的问题比较突出,导致不少地方的基层统战工作活力不足、社会地位不高的现象比较普遍。去年,省委统战部指导支持各地积极搭建活动载体,延长社会管理手臂,打造工作抓手,取得明显成效。据统计,各地新组建基层商会、统一战线乡土人才联谊会、台属联谊会、留学生家长联谊会等具有统战性质的基层社会组织1120个,新建各类统战服务基地882个,拓宽了基层统战工作渠道,为统一战线服务社会管理发挥了积极作用。

五是完善工作机制。这是创新基层统一战

线服务社会管理的重要保证。去年以来,在坚持原有的党政领导干部联系党外代表人士制度、民主协商会制度、情况通报会制度,以及学习、会议、台帐、值班、接访、走访等制度的基础上,重点在基层社区统战工作、特约人员工作、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工作、民族宗教工作等方面制定健全了许多新的制度,全省各级统战部门共制定完善统战工作制度1809项,建立了比较齐全的基层统战工作运行机制,有效推进了基层

统一战线服务社会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基层统战工作考核激励机制。省委积极推动各级党委政府将统战工作纳入了党政领导班子科学发展综合考核指标体系。目前,全省140个县(市、区)中有132个已将统战工作纳入了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范围,2280个乡镇(街道)制定了明确的统战工作考核办法。督查考核机制的形

成,为全省基层统一战线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工作动力,也为创新基层统一战线服务社会管理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12.发挥基层统战优势创新社会管理工作 篇十二

尊敬的各位领导:大家好!

我是来自社区的??,今天很高兴能有幸参加这个会议,社会管理创新,事关社区和谐稳定,事关居民的切身利益,对于在创新社会管理中如何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我根据平时在社会管理工作中遇到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谈一些肤浅的看法,说的不到的地方,请各位批评指正。

1、建立以支部书记为领头雁的四级网络矛盾化解排查机制。矛盾纠纷化解是我们维稳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在我们社区,支部书记、居民小组长、楼院长、党员都是在居民当中有一定影响力和号召力的人,大部分纠纷通过他们的劝说和调解,往往能化解在基层,所以建议在社会管理工作中编织好“支部书记——居民小组长——楼院长——党员”四级网络组织。

2、加大县直单位帮扶工作机制的力度。目前社区所服务于的社会事务中都是关乎居民的民生事情,例如:城市低保、大病救助、廉租住房调查与申报、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计划生育等等,工作量大,鉴于目前社区的实际情况,是否可以建立“二至三个辖区内单位帮扶社区”制度,实行社区与共建单位联动共管。

3、建立从社区干部中优先考录公务员和事业编制制度。目前社区的干部均呈现知识化、年轻化、专业化。到目前为止,社区工作人员中取得全国助理社会工作师的有7人,全国中级社会工作师1人,工作人员中是党员的比例在93%以上,所以是否可以参照“村官和三支一扶”人员制度,给社区干部优先考录公务员和事业编制的机会,这样将更加提高社区干部干事的热情,更加激励年轻人不断前行,从而加强社区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水平。

4、建立党员民情服务机制。在社区党员中,挂起民情服务箱,建立民情收集服务队,设立民情服务热线和电子邮箱,主动去收集居民的意见和答疑,以“社区民情日记、社区恳谈会、社区微博”为平台,问居民所想所盼,看需要帮扶什么、问所诉所怨,看需要解决什么、问干部作风,看需要转变什么;党员与困难居民、空巢孤寡老人结对子,送温暖上门,送关爱回巢;干部帮扶下岗党员再就业,党员带领居民创业,使居民上岗成真;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13.发挥基层统战优势创新社会管理工作 篇十三

创新基层党建工作

木垒哈萨克自治县,辖3镇8乡2场,居住着哈萨克、汉、维吾尔、乌孜别克等14个民族少数民族,哈萨克族人口比例达26.9%。为不断加强和改善民族地区党的建设,木垒县充分发挥民族文化优势,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以民族文化为基点增强基层党组织战斗力

一是借助民族习俗习惯,探索创新组织设臵。依托民族文化协会、民族文化产业、民族聚居地设臵党组织,推行“支部+协会”的模式,在阿肯阿依特斯弹唱队、麦西热甫歌舞队、哈萨克民族刺绣合作社等建立党组织,有效扩大了党的组织覆盖。二是关心关注少数民族,注重培养少数民族干部。近年来,先后选派169名少数民族科级干部到区州县党校培训。通过上挂下派锻炼、轮岗交流、压担子等方法,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目前,在全县11个乡镇党政班子中均配备了少数民族干部,其中有4名少数民族干部担任主要领导职务。增强了民族群众对党员干部的认同感,改善了民族地区的干部队伍结构。三是融合民族文化元素,创新组织活动方式。积极搭建融合民族文化元 1

素的党建活动平台,引导党员群众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增强了党在民族地区的亲和力。大石头乡、雀仁乡、博斯坦乡等牧区乡镇把新农村建设、合作医疗、粮食直补等政策融入到“马背党课”和阿肯阿依特斯弹唱中在广大农牧民党员群众中进行广泛宣传。全国唯一的大南沟乌孜别克族乡在建乡二十年之际举办了大南沟乌孜别克族乡“党心民心心连心”艺术活动,使党建工作在民族群众中不断延伸,让群众享受民族文化成果。四是体现民族民居特色,提供活动阵地保障。积极争取援疆项目和“兴边富民”项目,实施牧民定居400户,在牧民定居新村的群众住房和村级阵地建设上都突出体现哈萨克民族风格,在建筑主体和外观颜色上融入哈萨克民族文化元素,体现少数民族民居特点,既尊重了哈萨克少数民族群众,又保护和传承了少数民族文化。

以民族文化为依托增强党建教育感染力

一是用民族语言传播党的声音。用少数民族语言播放时政新闻、政策法规、民族歌曲,传递党的声音,使党的政策传遍基层党组织各个角落,走进千家万户。县广播电视台开通哈语频道和广播节目,拓展了党建宣传教育途径。全县村级1500名少数民族党员可利用远程教育观看本民族语言文字的相关内容,为传承和弘扬少数民族文化创造

了条件。二是用民族文字解读党的政策。县委组织部专门从党费中支出一部分经费为少数民族党员征订编译的党的基本知识、国家法律法规、民族宗教政策、强农惠农政策和党员教育管理制度。区州县党代会召开以来县委抽调了精通“双语”的干部成立了翻译工作室,把区州县党代会工作报告翻译成哈萨克族语言,解决了部分少数民族党员群众阅读理解的困难,增强了学习效果。三是用民族干部开展党的教育。发挥民族党员干部通晓民族语言、熟知民族风俗、了解民族群众的优势,进村入户开展群众工作,使党的方针政策深入人心。全县共有29个少数民族聚居村,在每个村确定1至2名民族干部作为党建宣传员,具体负责民族群众宣传教育工作。

以民族文化为延伸增强群众工作凝聚力

坚持在弘扬民族文化中促进各民族精神融合、思想交汇、价值互通。一是发挥民族文化团结和凝聚群众的作用。利用每年一届的赛马大会、胡杨旅游文化节、阿肯阿依特斯弹唱会、哈萨克族纳吾茹孜年节、民族刺绣展示会等活动宣传党建成果,加强了党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促进了各民族间的和睦和谐。二是发挥民族文化引导和带领群众的作用。积极开展“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主题教育和公民道德建设活动,在牧区少数民族党员中

开展“党员诚信工程”,营造公平、诚信、友爱、团结的良好氛围,以民族文化推动群众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少数民族生活水平提高。三是发挥民族文化关心和关爱群众的作用。利用哈萨克族的传统节日肉孜节和古尔邦节,全县各级党组织广泛走访慰问少数民族党员干部群众和宗教人士,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对信教群众的感召力,树立起了基层党组织亲民爱民为民的形象。

以民族文化为动力增强地区发展能力

一是打文化品牌助发展。借助民族旅游、民族风情等资源优势,带领群众开发民族旅游文化产业。利用鸣沙山、胡杨林、马圈湾和霍加墓等自然和人文景观,渗透文化影响,打造 “三大旅游景区”,形成旅游文化品牌,带动经济社会发展。依托木垒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中赛马、赛骆驼、叼羊等特有文化元素,弘扬马背文化,培育驼文化,积极鼓励广大党员群众发展养殖、繁育、观赏、骑游、饮食、制药于一体的马产业和驼产业,促进少数民族群众增收致富。二是走产业之路促发展。依托哈萨克民族刺绣这一特色产业,以民族刺绣专业合作社为引领,着力打造刺绣文化产业。目前,全县已有刺绣公司2家,刺绣合作社党支部23个,带动刺绣人数达4350多人,提高了少数民族群众参与市场竞争的组织化程度,刺绣产业成为少数

上一篇:农村市场分析下一篇:抗日战争宣讲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