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语言现象论文

2024-10-22

生活中的语言现象论文(精选9篇)

1.生活中的语言现象论文 篇一

宜昌seo http:///

网络语言中的旧词换新词现象

网语中的形容词很多是由汉语词汇巾转换词性而来。2008

年广泛流行于网络的一个形容词就是“雷”,源词是名词,木义是云层放电时发出的反响,间或可做动词用.打雷的意思。“雷人”最初应该是个动宾词组,描绘了在出入意料和令人震惊的场合,人如听到惊雷的强烈感受,虽然夸张,但很形象。“雷人”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可做形容词使用。例如“好雷人啊,笑移姐姐开个唱了”,还有像“雷人广告、雷人语录、雷人发型”等词语,其中“雷人”都是作形容词使用。“盲人”一词风靡网络之后.巳经走下网络,在2009年巾央电视台元宵晚会上主持人就有“雷人不雷人”的台词。“雷人”个的两个语京都是自由语素,可以分开使用,这样“雷”就成为一个动词,如“被雷到了”,就是受到强烈电波冲击,形容某人的言谈或行为让人感到很无语,很无奈,使人产生一种被惊吓到的状态。“雷”也可单独用作一个形容词,如“很雷”:和“雷”的构词方法和构词理据一样的一个形容词就是“霹雷”,在程度上看,霹雷是比雷还留的令人震惊的态度,如“很雷很霹雳”,是网络上流行的对某女星的评价。

“哈姆雷特”本是莎士比亚作品个的一个妇孺皆知的人物,是个专有名词,但是在网络话言中,呛姆雷特转换成形容词,人示太高深了,让人弄木懂的意思。例刘如“你说的什么啊,这也太哈姆雷特了吧?”克林顿是美国前总统的名字,也是个专有名词,他们是在网络语言中,却被用过形容词。克林顿为保护自己,在宜昌seo http:///

面对比较尖锐的问题提问时,经常用“我不记得”„我想不起来”这样的回答,甚至在被问到关于莱温斯笨的问题时,说“那要看你如何定义这件事”,据说这句话已经成为辩护的经典名句:所以,在网络上,“你说活很克林顿”这个句子个,克林顿是个形容词,意思是你说话很虚伪、很没有城意的意思;“清水”本是名词,网语巾也可作名词修饰语,如“清水文‟”就是指只谈感情和剧情,语言很纯洁、很唯美,没有刺激性情节的文章:“天兵”也是出名词转换为形容词.有“天兵男‟‟和“天兵女‟‟的说法,就是用来形容那些笨笨的、总是搞不清楚状况的人,但是此词大多数情况下没有贬义色彩,而是用来形容有点傻,却又傻的可爱的人;“凤凰男”“凤凰女”是另两个网络新词,其今“凤凰”出原来的名词转换为形容词,指那些出身农家,集全家之力于一身,发奋读书卜余年,终十成为“山窝里飞出的金凤凰”‟的一类人.“凤凰女”自然是指这类女性;与“凤凰男”相对的一个词是“孔雀女”,是指出身城市的女孩。现在“凤凰男“和“孔雀女”的爱情、婚姻以及家庭生活已经成为一个社会热点讨论问题,“干物女”是另一类人,“干物”来自日语,日语中是“鱼干“的意思,所以也称为“鱼干女”,指放弃恋爱,觉得很多事情都很麻烦,追求最简单、最懒散、员舒服的生活方式,不出门不化妆不结婚是“干物”一族的普遍特征。有人分析说,现代生活压力大、工作压力大,导致了“干物”一族的处活方式的涎生;”潮人“是另一类新新人类,指那些引领潮流,走在时尚最前端的人,其中“潮”是形容词,如“他真是够潮的”就是他够时尚的意思。

“宅男”和“宅女”足两个新兴的网络名词,指不善与人相处,整天呆在家里,生活圈子只有自己的一类人„,在这个词少.“宅=家”。现在也有人用此词专指那些热衰于淘宝,百度有啊等电子商务或者以写网络小说为牛的一类人;在发展的过程中,“宅”已经演变成一个形容词,如“我真是很宅“、“这个人宅到不行”,这里的“宅”是形容词,指喜欢呆在家里,生活圈子很小的意思;“型男”中的“型”也是名词用作形容词,用来形容长的帅气、有出众的身材、独特的品味以及追求最新潮的时尚的一类男人,与之相对的是“索女“,是形容那些追求独立、追求品味、不甘平庸的女性:搜狐网站的中国人社区就有“型索”版块,此处“型”和“索”都是用作形容词。

“闪”本义是名词或者功词,但是网络词语个“闪”也可以用作形容词,例句“你别以为你很闪,其实你就是一小笼包。”这里“很闪”就是很嚣张的意思,而小笼包是“装可爱”的意思。

2.生活中的语言现象论文 篇二

一、日本的农耕文化

公元前3世纪弥生文化的产生,标志着绳文时期从大陆传入日本的农耕技术的成熟,打破了日本原始的社会生存方式,开始了社会的生产,预示着农耕文化的传入及开始,而以农耕社会为中心的农耕文化开始逐步形成。我国日本文化研究学者韩立红在《日本文化概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一书中详细论述农耕文化对日本民众的影响,从日本民族的集团主义、亲植物性、纤细性、勤劳到自然观和多神论都进行了阐述。此外,日本的农耕经济学者玉城哲在《稲作文化と日本人》(現代評論社,1997)中也谈及:应该说日本社会本身就有不失“稻作农耕社会”的特点。这些作者的论点都论证了农耕文化与日本社会的关系,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更是在日本民众的生活中体现出来。

二、农耕文化与词汇

农耕文化是日本文化的典型文化特征,本文从农耕文化所衍生出来的农业文化、勤劳文化、纤细的民族特性、集团意识、序列社会等文化特征出发论述与此相关的生活词汇。

(一)农业用语

日本作为农耕社会,从古代开始就进行水稻、大麦、小麦、栗、黍、荞麦、大豆、小豆、萝卜等农作物的栽培。这其中对于在水田里栽种水稻的劳动尤为重视。随之就是关于米与田的词汇特别丰富。日本以米为主食,与英语的“rice”相对的词汇有「米」、「籾」、「飯」、「ご飯」、「ライス」等词汇,而且对于能产稻米的水稻更是细分为糯米和粳米,水稻更是细分为早稻和晚稻。

作为农耕社会的根本,培育水稻的温床,田在其中的地位是不言而喻,这从日本人姓氏中“田”据为榜首就可窥见一斑,如:田中、田村、田边、池田、上田、内田、冈田、前田、福田、松田、山田、吉田等。除此之外,根据日本《類語国語辞典》(1994)的记载,关于田和米的词汇尤为众多。

从上表中,我们就可看出日本人关于农业文化的根本“田和米”的词汇之丰富。

另外因为和以游牧、畜牧业为主的西方文化截然不同,在日本词汇中,关于牲畜只有一些基本的词汇,从中可看出农业文化之发达,畜牧业文化之匮乏。

(二)关于“勤劳”的词汇

在农耕社会,特别是远古时候科学技术落后,农作物的生产过程必须依靠人力来完成,尤其在水稻的生产过程中,不付出繁琐的劳动想得到丰收是不可能的,所以“米”这个字反映出人必须做满“八十八”道工序,手续相当复杂。而且在这里你付出的劳力和你的所得成为正比,故“勤劳”这一词汇在这里清楚地体现出来了。到了现代,日本因为国土狭小、资源贫乏等不利因素,更是将“勤劳”誉为日本民族的美德,日本的国字「働く」形象独特地将日本人以勤劳为美德的性格特征阐释出来。此外体现日本人这一性格的词汇更是不胜枚举。如「働きばち」比喻为蜜蜂中的工蜂,「過労死」是劳动过度导致的现象,「勤勉は善」形象地将日本人推崇的传统美德体现出来了,「必死」、「一生懸命」等词更是将日本人那种拼命努力的劲头描绘出来了。

(三)关于“纤细性”的词汇

水稻在种植过程中,从播种、插秧、收割到脱粒及生长过程中的田间管理,无不需要无微不至的照顾,这就形成日本人纤细、敏感、注重细节的性格特征。如对于雨和雪的词汇,日本国民根据气候和形态用各种各样的词汇描述它们的不同,其词汇之丰富是其他国家少见的。如形容下雨时的词汇有:「春雨」「五月雨(さみだれ)」「しぐれ」,形容雪的词汇就有:「白雪」、「粉雪」、「根雪」、「牡丹雪」、「ざらめ雪」、「細雪」、「大雪」、「小雪」、「風雪」、「吹雪」、「なごり雪」、「粟雪」等,反映在文学上,体现日本文学或是日本人传统审美观的「わび」「さび」「いき」「幽玄」「粋」等词汇将日本人细致入微的特性恰如其分地表现出来。

(四)关于“集团主义”的词汇

在农耕社会中,因地理的特殊性,以及与其他民族见面机会的减少,日本人因为种植过程中的协助和合作逐步形成一个个小的团体,在这个团体中,他们深知个人的利益和集体利益是紧密相连的,它们所带来的是强烈的集团意识。在日本人的日常生活词汇中也体现出这一文化特性。集团意识体现出的文化便是集团意识,以“和”为贵和内外文化。如日本人在做自我介绍时,一般先不说自己的职业,而是说自己所属公司的名称,所以每年4月份左右的日本大学毕业生就业活动,不说「就職」, 而是「就社」。从中可看出日本人对于自己的集团归属意识的重视。此外体现日本人内外意识的词汇更是不胜枚举。如:「他見」表示给别人看,「他聞」表示别人听见,「よそ者」纯粹是外人的意思。「他人」一词在中文词汇里说出,不带任何感情色彩,但日文中有浓厚的「よそ」之意包含在里面。像「傍惚れ(单恋别人的情人)」等词汇也是日本特有的词汇,而日语中丰富发达的敬语词汇很好地对这一文化现象进行了诠释。从日本的集团主义衍生出的内外文化进一步缩小为日本人对乡土意识的清楚认识,再进一步扩展为国与国之间的区别。如日本在表示本国物品的同时都会以「和~」、「日本~」、「邦~」此种形式表现,另外在表现外国的事物时多以「洋~(ヨーロッパのもの)」、「漢~(中国のもの)」的形式来体现。如:和楽―洋楽和語―漢語和風―洋風日本語―外国語,日本画―西洋画等词汇就表现出这一特征。

(五)关于“序列社会文化”的词汇

此外,在农耕文化的形成过程中,因农耕技术的进步,生产规模的扩大,产生了贫富差异和身份之差。由此而引发序列社会文化。决定序列的主要基准为社会地位、年龄、团体中的经历年数、性别等因素。像「父母」、「領主」、「上司」等词汇及与此相呼应的是「子供」、「家臣」、「部下」等词汇,就恰如其分地体现了亲子关系、主从关系、师徒关系等上下关系。另外,在寺院里,僧位也有僧正、大僧正、僧都、律师等职位的区分,日本传统国技相扑,根据待遇和格式的区别,更是分出了「横綱」、「大関」、「関脇」、「小結」、「平幕」、「十両」、「幕下」、「序の口」的称呼。如对“妻子”这一称呼,对于他人妻子的称呼,因对方身份的差异,相应的妻子的称呼也各不相同。如:「上さん」,意为商人、匠人之妻;「御新造」,为古时武士或是富甲之家的妻子的敬称;「御寮人」,为近世中产阶级年轻妻子的称呼;「夫人」,是对贵人之妻的称呼;「内儀」,指的是商人、手艺人之妻;「内室」,指的是贵人之妻;「裏方」,指的是法主的妻子;「御台所」,指的是幕府时期将军之妻。虽然这些称呼有时代限制的因素在里面,但我们不难看出其称呼背后所隐藏的阶级及因身份不同的要素。

三、结语

综上所述,语言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在生活中作为文化的镜像不时反射出来。农耕文化作为日本民族的典型文化,所衍生出来的语言现象在生活中也随处得到体现和折射。掌握此种关系,能促进日语学习者通过日本文化更好地理解其语言特征,更多的农耕文化与语言现象的关系特征有待进一步讨论、分析。

参考文献

[1]金田一春彦.日本語[M].岩波書店,1988.

[2]芳賀綏.社会の中の日本語—日本語講座 (第三巻) [M].大修館書店,1976.

[3]大森和夫, 大森弘子, 曲維.日本[M].大連出版社, 1997.

[4]金田一春彦.日本語の特質[M].日本放送出版協会, 1991.

[5]大野晋、浜西正人.類語国語辞典[M].角川書店,1994.

[6]鈴木孝夫.教養としての言語学[M].岩波書店,1988.

[7]鈴木孝夫.言葉と文化[M].岩波書店,1988.

[8]中村明.現代日本語必携[M].学燈社,2001.

[9]韓立紅.日本文化概論[M].南開大学, 2003.

3.网络语言中的英语借词现象 篇三

一、网络语言概述

网络语言是一种 CMC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语言,是一种新的媒体语言。主要在论坛、聊天室、网络日志等空间存在。网络语言可以被视为社会方言的虚拟空间。由于我国网友多以男性、年轻人、学生、低收入者为核心,因此,网络语言可以说是这一特定网民的社会方言。

二、网络语言中英语借词的构成

网络语言中的英语借词的构成可归纳为以下几种方式:

(一)直接借用英文单词和字母

直接借用英文单词的如: Chat room(网络聊天室)、download(下载)、Modem(调制解调器)等。直接借用英文字母的如:BF(Boy Friend)、 TMR(Tomorrow)、 IC(I see)、3G(The Third Generation)、B4(Before)等。

(二)借用英文字母或单词同汉字的组合

在这种方式中,英文字母或单词的位置可以是在汉字前面,也可以放在汉字后面或汉字之间,有的英文字母或单词会连带着数字。如:USB接口、后PC时代、MP3手机、BIG5码等。

(三)外来词

这里所说的外来词主要包括:纯音译词、半音译半意译词、音义兼译词和意译词。纯音译词指模仿外语词的读音并采用与其读音相同或相近的汉语文字记录。如:拷贝(Copy)、烘陪鸡(Homepage)、瘟都死(Windows)等。半音译半意译词即译词部分模仿读音、部分体现词义。如:因特网(Internet)。音义兼顾词指译词兼顾原词的音和义。如:黑客(hacker)、脱口秀(talkshow)等。意译词是根据英语单词的意义,转化成汉语文字的形体。如:冲浪(Surf)、电子公告牌(BBS)、灌水(add water)等。

三、网络语言中英语借词的特点

网络语言中的英语借词特点非常明显,具体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点。

(一)创新性

创新性是网络语言最大的特点。网络为网民们提供了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性的最自由的空间,网民们能够在网络上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比如, “大虾”指网上高手,或乐于助人者。1314(一生一世)、1573(一网情深)、CU(seeyou回头见)、How a u (How are you你好)等;也有英语、拼音、数字谐音混用,如:u2(you too)、3ku(thank you)、CBA(Cool bi la酷毙啦)等。还有一类是网络中形成的新词语,如“green hand(菜鸟) ”, 指初上网的新手;再如: “add water(灌水)”,原指向容器中注水,在网络中则表示在网上发表长篇大论而又内容空洞、“水分”含量高的文章。

(二)诙谐性

网络语言是虚拟世界的信息符号,它的诙谐性使人们在网上交际时,心态平和而放松,与现实生活中的交际截然不同。另外,网络语言的创造者和使用者多为年轻、休闲人士。这些年轻的网民喜欢机智而轻松的交流,追求诙谐幽默的语言风格,他们苦心构思出许多生动有趣的网络语言、营造出轻松幽默的阅读氛围。如“菌男”“霉女”是指相貌丑陋的男女, 这两个词还有“俊男、美女”谐音。再如,“温酒吧(Windows98)、斑竹(版主,指网络管理员)、烘陪鸡(主页homepage的拟人化译称)、瘟都死(windows)、板砖(用来攻击别人的帖子)”等词,都是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命名平淡的事物,充分体现了网络语言的诙谐性的特点。

(三)随意性

网络语言的开放性为网民们提供了无比广阔的虚拟空间,人们在网上可以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观点,也可以自由的进行网上交际,只要不妨碍交流就行。比如,“下载”称为“当”或“荡”,是去download(下载)的前一半的英语发音。由于英语在网络中的优势,汉英混用也在网络语言中越来越频繁。如“有事给我发E-mail”,有的甚至干脆说成“有事E我”。不少英语词,包括缩略词,都成了网上常用的词汇,网虫们的习惯用语。如“R U there?”(你在那里吗?)之类。有时网民们也会使用汉语拼音。这些都完全取决于个人的习惯,不受语法的制约,带有很大的随意性。

四、未来网络语言及其英语借词的发展趋势

网络语言正在逐步走进大众媒体并渗透年轻人的日常生活中,这将会对人们的交流方式产生影响。人们对待网络语言的态度各有不同。有人持肯定态度,认为“网络语言的出现是一种进步,是一种非常有益的发展趋势,是汉语有生命力的表现”。也有人持否定态度,认为“网络语言破坏汉语的纯洁”。对网络语言中的英语借词我们应当持一种开放性的态度,一方面要承认它们存在的合理性,另一方面要进行必要的干预,采取一定的规划措施。我们不应该因为网络语言中大量夹杂着英语借词而过分担心,相反,我们应该积极欢呼迎接它的到来。网络作为一种虚拟人间,作为第四媒体,它的出现势必会引起我们对现有语言问题的深入反思。总之,研究网络语言中的英语借词对网络语境下的语言交际和跨文化交际的发展有促进作用,对网络语言的健康发展、语言教学等都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军. 浅谈网络语言对现代汉语的影响[J]. 社会科学战线.

[2]叶蜚声,徐通锵. 语言学纲要[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

[3]赵玉英. 网络语言与语言的经济性[J]. 外语电化教学.

[4]劲松, 麒珂. 网络语言是什么语言[J]. 语文建设.

[5]王德春,陈晨. 现代修辞学[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

4.生活中的化学现象 篇四

比如说我们生活中常穿的涤纶布料的衣服,穿起来透气性不好,舒适程度差,如果经过改善制作工艺,加入一些特殊的材料,制成了像真丝一样的衣服,又柔软,透气性又好,人们穿起来就会舒服很多。这就是化学在“衣”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

说道“食”,就更离不开化学了,异常是尿素的合成与氨的合成了。人类过去都是靠天吃饭的,但随着人口的急剧增加,异常是我国,虽然国土面积大,但能用于种植粮食作物的土地还是有限的,又加上人口众多,解决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是至关重要的。19,德国的一位着名的化学家哈勃解决了这个问题,让氨气与氢气在高温高压以及催化剂的作用下生成了氨气,进而合成了肥料,提高了粮食的亩产量,解决了人们的温饱问题。这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突破。

再说“住”,中国传统的住宅以木料为主,在结构和层高上都受到必须的限制,由于有了化学,人们利用先进的化学工艺合成很多合成材料,比如水泥的发明和使用,使现代房屋从构造到布局再到层高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使现代建筑更加美观耐用。同时装修材料的发展也为我们的住房供给了多姿多彩的装饰。再如我们粉刷墙壁用的熟石灰就是生石灰与水发生反应生成的,把熟石灰均匀的涂在墙体上,等风干后就成了洁白坚硬的碳酸钙,覆盖了墙体的颜色,房子才显得美观又整洁明亮。另一个重要的化工产品就是玻璃了,既结实耐用,又透光性好,随着化学的提高已经制出各种性质不一样的玻璃以满足不一样用途的需求,如钢化玻璃、防弹玻璃、磨砂玻璃,等离子玻璃等。化学上传统的三大工艺玻璃水泥陶瓷的广泛使用,才使得我们的房屋更加漂亮又实用。

最终一个方面就是“行”,在古代主要挂靠人力和畜力出行,不但不方便,并且速度也慢。所以古代人由于距离产生的相思在现代由于化学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就不再是问题。比如现代应用最广泛的老百姓最常用的电动车就离不开化学知识。电动车供给动力的来源是电池。电池为什么能供给电能进而转化为机械能从而使电动车快速运动的呢这就要用到化学原理了,以生活中应用最普遍的铅蓄电池为例,在工作时是铅蓄电池中的铅和二氧化铅以及硫酸发生反应,使化学能转化为了电能。还有汽车、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方便了人们的出行,他们的使用也离不开化学的发展。所以说化学能是各类交通工具得以行动的最原始的能量来源。

由此可见,化学与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难以分割。化学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不管我们是否在生活中真正意识到,化学渗透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烹饪过程中就涉及到一系列的化学变化,必须意义上来说一个好的厨师就是一名化学家。将食品中的各种化学成分调配的最有营养是一门艺术。大家都喜欢吃的烧烤完全是化学反应,你烧烤的食物味道是好是坏在于化学成分的调配。蔗糖受热熔化的同时会发生化学变化变成焦糖,了解这一点,就能做出色香味俱全的食物,另一方面做馒头用的苏打也是化学在现实生活中应用的典范。我们明白事物的性质和颜色有关,那么食物是否变质能够经过观察颜色而辨别食物是否变质,是否能够安全食用。我们用铁锅来做汤,一般不用铝锅,这些全包含化学原理。我们能够利用渗透作用腌制各种不一样的食品,腌制食品和其他防腐方法都用到化学原理。

5.生活中的化学现象 篇五

将古诗中的化学知识融入到课堂教学中

在讲解物质的三种存在状态时,引入李商隐的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描述的是固态有机化合物在受热时融化成液体,同时液态的有机化合物在受热时气化成蒸汽进而燃烧。在讲解碳酸钙的知识时引入明朝于谦的《石灰吟》中“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此句诗词讲述的是石灰石在煅烧的作用下受热分解成氧化钙,氧化钙遇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又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这些诗词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十分熟悉了,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再次提出,新旧知识相互交融,降低了学习难度,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将漂白剂的知识融入到课堂教学中

在讲卤素单质氯气的性质时,提出一个问题:我们在喝刚烧开的水时,有的时候会闻到一种什么样的味道学生根据已有知识,明白那是氯气的味道,这能够很好的引出氯气的物理性质。提前给学生布置一个小调查,让学生到自我家附近的超市调研下漂白液、消毒剂的种类,然后回家和家长讨论各类漂白液、消毒剂的效果。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分组讨论,学生能更好的理解氯气具有漂泊的性质,同时顺势提出氯气具有强氧化性。经过这样学习,学生不仅仅清楚明白氯气的性质,增强了学生的实践本事和分析本事。

将学生使用的学习用品的相关知识融入到课堂教学中

在讲解金刚石和石墨的资料时,带几根铅笔进入课堂,让学生仔细观察铅笔上的标志,并思考铅笔上H、B的含义。铅笔芯是由石墨和黏土混合制成的,当黏土含量较高时铅笔芯硬度增大,反之石墨的含量提高,黑色增强。H代表铅笔的坚硬程度,H值愈大,铅笔愈坚硬;而B则代表黑色的深度,B值愈大,则铅笔愈深色。这样,学生能深切体会到生活离不开化学,激发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

将食品中的化学知识融入到课堂教学中

食品本身就是物质。在讲解盐、电解质的知识时,让学生在能够时间搜集关于盐的知识。经过这种方式,学生明白食盐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调味品,更是调节人体机能的一种电解质。如果人体中缺少了盐分,人就会头晕、全身泛力、不思饮食,长期下去就会引发许多水肿等疾病。电解质知识是比较抽象的资料,把生活中的化学带入课堂教学中,降低学习难度,培养学生学习的信心。在讲解酸的资料之前,让学生搜集有关于醋酸的知识,同时让学生在家里烧一个加了醋的菜,这样学生能够感受到酸的味道。在课堂中,讲述醋具有促进唾液和胃液的分泌,有利于消化;在流行性感冒时,可在家里喷点白醋,这样能够起到杀菌的作用,防止感冒传染;有时候不细心把小鱼刺吞入喉咙,能够喝点白醋使鱼刺软化。这样能够增加学生的生活常识,提高生活本事。

五、结语

6.《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教案 篇六

1.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教材分析】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是教科版新版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电》的第一课。本课是《电》单元的起始课,主要是让学生从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新鲜静电现象,来认识到电荷是存在于我们身边的一切物质中的,多余的电荷如果在一个物体上静止不动的话,就会产生静电现象,如果电荷沿着导线定向移动,就会产生电流。从而使学生对电的本质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为学生后面学习电的其他知识打基础。

本课一共由三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体验静电现象

第二部分:认识电荷及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 第三部分:初步认识电流

【学生分析】

用塑料梳子梳理干燥的头发,头发会随着梳子飘动;在干燥的季节脱毛衣时,会听到啪啪声;在干燥的季节用手去触摸门的金属把手,会有触电的感觉;阴云密布的天空,常常有雷电产生„„这些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每一个四年级的学生可能都经历过。他们知道其中的一些现象是静电现象,但绝大多数学生没有对静电现象进行过深人的探究。本课将为学生探究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提供一些简单而有效的活动。在一课时内要让学生对静电现象进行全面的认识是不可能的,所以学生对静电现象的认识只能是初步的、概括的。这些活动将帮助学生初步认识电的本质,是学生学习其他电的知识的基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生活中有很多静电现象,通过摩擦等方式可以使物体带电。2.带同种电荷的物体相互排斥,带异种电荷的物体相互吸引。3.电荷在电路中持续流动起来可以产生电流。过程和方法:

1.从摩擦可以使物体产生静电的实验现象中发现,物体带两种电荷的平衡状态在外力作用下会发生电荷转移,呈现带电状态。2.能在观察到带电物体互相排斥或互相吸引现象的基础上进行推理,发现其中的规律。能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探究生活中自然现象的过程发展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2.进一步培养实事求是,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

【重点难点】

重点: 解释静电现象。难点:

认识正负电荷及电荷之间的相互关系。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方法】

本课主要是采用讲授法、观察法、动手操作法,在具体操作中理解静电的产生,在观察到带电物体互相排斥或互相吸引现象的基础上进行推理,发现其中的规律。

【课前准备】

每组学生准备:一把塑料梳子、碎纸屑、静电实验盒(一袋泡沫、两根有机玻璃棒、两根塑料棒、一块丝绸、一块羊皮、一个转台、一个验电器)、几个气球。

教师准备:简易测电器,神奇的气球,关于正负电荷和让电荷流动起来的课件,塑料玩具、泡沫。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游戏。(出示梳子、吹塑纸、纸屑)

①你们能使梳子、吹塑纸吸引纸屑吗?学生尝试。

②学生汇报,说说是怎么做的。2.提问:这是怎么回事?学生交流后汇报。

3.教师谈话:这就是静电现象。生活中静电现象随处可见,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板书: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4.提问:让梳子、吹塑纸产生静电都有一个相同的做法,是什么呢?(摩擦)师谈话、板书:摩擦 产生静电

5.你们知道生活中还有哪些静电现象?学生交流汇报。

(二)学习新课:体验静电现象

1.谈话:通过刚才的活动,大家对静电有了初步认识,下面我们一起来做实验,进一步研究静电现象。

2.实验活动:

(1)了解实验内容一,认识实验材料,阅读提示。

实验内容一:用两条吹塑纸的一端,分别与绸布摩擦,一条放在支架上,另一条手拿,将与绸布摩擦过的两端靠近。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2)学生分组实验、填写实验报告,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汇报实验情况。

(3)了解实验内容二,认识实验材料。

实验内容二:两条吹塑纸,一条与绸布摩擦,放在支架上,另一条与塑料纸摩擦手拿,将摩擦的两端靠近。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4)学生分组实验、填写实验报告,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汇报实验情况。

3.小结:两条吹塑纸都和绸布摩擦后靠近时,相互排斥。两条吹塑纸分别与绸布、塑料纸摩擦后靠近时,相互吸引。

4.学生尝试解释发生的现象。

(三)学习新课:认识电荷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1.认识电荷

师:我们找到也看到了这么多的静电现象,同学们不觉得奇怪么?既然静电存在于所有的物质中,为什么我们通常感觉不到物体带电呢?

(1)出示课件:正电荷和负电荷

讲解:物质同时具备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由于正、负电荷数量相等,相互抵消,所以物体不显示带电,当物体受到外界影响(如:摩擦)时,物体表面的电荷发生了转移,正、负电荷数就不一样了,物体就显示带电了。

(2)出示课件:用塑料梳子梳头发 讲解:当用塑料梳子梳头发时,梳子和头发摩擦,头发上的电荷发生了转移,跑到了梳子上,梳子有了多余的电荷显负电;头发因缺少电荷而显正电。

2.认识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 活动一:用充气气球摩擦头发。课件出示示意图。

活动二:让两个都用头发摩擦过的充气气球相互靠近,观察有什现象发生? 提问:(1)两个都用头发摩擦过的充气气球带什么电?

(2)你观察到什么现象?(课件出示示意图)

(3)这和我们了解到的哪一种物体间的相互作用相似?

小结:摩擦后的物体,有时相互吸引,有时相互排斥,跟磁铁的现象类似。带同种电荷的物体相互排斥,带异种电荷的物体相互吸引。

(四)总结拓展:认识电流的形成 1.认识电流的形成(出示课件)

静电虽然是由于电荷转移形成的电现象,但是在静电中,电荷是不能流动的。我们生活中使用的电,电荷是能持续流动的,我们称之为“电流”。电荷的流动需要导线作为通过的道路,电荷在导线里按照一定的方向不断的流动起来,就像不停开动的缆车一样。这样,我们使用的电灯、冰箱等才能正常工作。

2.认识电源

要帮助电荷流动起来,还需要提供动力的装置,这个动力就是电源。

【板书设计】

1.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静电现象

正电荷

7.分析新闻采访中的语言顺应现象 篇七

在Jef.Verschuere提出的语言顺应理论中明确指出:当人们在使用语言的时候, 是指的对于不同认识程度上, 对相同语境所进行的顺应措施, 也是对形态各异的语言表达形式以及语言表达策略选择和互动的过程。严格意义上来讲, 选择是交际的手段, 顺应则是交际的最终目的。对于记者而言, 其采访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达到对某种新闻信息的传递以及收集的效果, 但是当面对每一个被采访者的时候, 每一个采访者的被采访动机都是千奇百怪的, 他们的动机是由自身的需要所决定的。新闻采访因为对被采访者的个体需求达到一定的顺应程度, 所以采访的局面会受到极大程度的制约。

语言顺应必须建立在一定的交际语境中。而对于交际语境而言, 其本身包含的语境因素千奇百怪, 语言的具体使用者 (指的是交谈双方以及交谈过程中所涉及的其他人) 、物理世界 (具体指的是空间和时间的指示关系、交谈双方的外部形象、具体的生理特征、身体表现的动作、姿势以及肢体语言等) 、交际世界 (主要指的是社交世界、社交场合以及社会环境因素、文化方面的制约等) 、心理变化 (主要指的是交际双方的情感、意图以及性格等情感因素以及认知因素) 等。当语言使用者在具体的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处于主要地位的时候, 其他语境方面的影响因素会根据语言使用者情感因素的变化而被激活。语境因素的不同, 同样也会使得对语言形式的选择上也有所不同。而选择的语言形式, 也会对语境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影响。语言结构以及语境在对语言进行选择的过程中相互之间彼此顺应, 灵活地形成了话语的意义。

二、就新闻采访过程中语言顺应现象分析

(一) 心理世界的顺应

所谓的心理环境实际指的是交际的发起方对于接受方环境的信仰、直觉、态度, 以及就环境的利用以及对待问题上, 如何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进行的一定的控制。就交际主体方面来讲, 其主要的心理世界包括交际双方的信念、意图以及情感等情感因素和认知因素。对于说话一方来讲, 他所选择的语言就是对他心理活动最真实的写照。对语言的选择过程, 其实就是指对交际双方身处的环境以及心理动态活动的过程。

如果在进行新闻采访的过程中, 被采访的对象能够对采访行为积极地配合, 一般情况下都是因为自身意图或是情感的需要。这种需要可以是为了交朋友、发展新的局面甚至是提升个人形象等。

在进行采访的过程中, 有些时候, 当记者突然地闯入时, 对于被采访对象的情绪以及心理环境或多或少地会产生一些影响, 首先, 对于采访者来讲, 在对于采访场所的选择上, 必须要进行一系列合理的判断, 如果采访环境具有一定的熟悉性以及亲切性, 那么对于被采访者而言, 可以尽快地修复不平静的心理状态。其次, 当采访者与被采访者之间进行一定的言语沟通的同时, 采访者可以适当地辅助以一些手势、微笑等特殊语言, 以表示对被采访者给出的回应相应的赞同或是默许、关注等意思, 同时, 这样做也可以达到一定的平稳心态的作用。

(二) 社交世界的顺应

所谓的社交世界主要包括了社交场合、社会以及文化制约等。当语言的使用者在进行实际的交际过程中, 如果就语言选择方面做到了顺应交谈双方所身处社会的实际语境, 那么这就是一次成功的交际。

在进行新闻采访过程中, 记者与被采访者之间, 分别所属的文化背景以及社会层次可能还存在较大的差异, 所以语言使用者应当对处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中的语境中的表达习惯以及语言规约等进行及时的顺应, 尤其是对于一些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句子必须进行谨慎的处理, 否则就会导致事与愿违的情况发生。

当记者与被采访者进行交流的同时, 应当对双方之间可能存在的巨大文化差异以及分歧进行谨慎处理, 甚至是直接进行规避。记者应当在双方之间努力寻求共同点, 并且以此共同点作为双方深入交流的切入点, 这样, 就可以使得交流双方在认知程度上具备一定的相似程度, 这样极有益于双方产生好感, 拉近彼此间原本陌生的距离。如果事实与上文中恰恰相反, 双方在进行交流的过程中并没有寻找到共同点, 那么就会出现话不投机半句多的尴尬情景。

结语

从以上分析中我们不难得出, 社交世界以及心理世界, 这两个主观意义上的语境因素在对于新闻采访过程中, 语言使用者就双方交际内容的顺应现象具备了一定程度上的阐述能力, 如果需要记者与被采访者在采访过程中进行有效地交际, 并且实现最终的交际目的, 那么对于语言的选择上, 必须对交际双方的社交、心理世界达到一定程度的顺应。

话语形式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说话者相应的心理世界以及社交世界, 同时可以根据说话者对话语形式的选择, 对其主要的交际目的进行一定的推导。而对语言选择的不同, 其所处语境也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 并且动态地生成一系列新的话语意义。■

参考文献

[1]陈新仁.词汇阻遏现象的顺应性阐释[J].外语学刊, 2007, (1) :80-86.[1]陈新仁.词汇阻遏现象的顺应性阐释[J].外语学刊, 2007, (1) :80-86.

[2]杨永和.动态顺应视域中的语码混用研究[J].外语学刊, 2010, (2) :89-92.[2]杨永和.动态顺应视域中的语码混用研究[J].外语学刊, 2010, (2) :89-92.

8.生活中的语言现象论文 篇八

关键词:网络语言;古字新用;烎

收稿日期:2010-09-15

作者简介:蔡晨薇(1989-),女,福建莆田人,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人文科学系学生,研究方向:现代汉語;林荣钦(1975-),女,福建福清人,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人文科学系讲师,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字学。

现如今,网络词语犹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2009年带来的“囧”字潮流还未消退之际,“烎”字又粉末登场,成为时下网民中的“时尚”文字。许多网络论坛或博客中都有着“烎”字的足迹。而由“烎”派生出来的一系列流行词语也风行一时,如“烎你没商量!”。

这些被重新提及并广泛使用的古汉字,它们都以沉寂已久的“古字”身份在当下得到了“新用”,并在网络交流中受到青睐。为何这些生僻的“古字”具有如此巨大的“魅力”?本文试从“烎”字的形音义考证、“烎”字的现代网络义、“烎”所代表的一系列“翻新字”所产生的原因、“古字新用”的意义这四个方面来探析。

一、“烎”字的形音义考证

据考证,关于“烎”字在古代的读音及本义,不同古籍的记载不同,主要有以下几种:

1.扬雄《方言》卷十二:“,明也。或作。”郭璞注:“光也。”

2.《说文解字?火部》:“,小热也。从火干声,诗曰憂心。臣铉等曰干非声未详。直廉切。”

3.《玉篇•火部》:“小热也”。

4.《康熙字典》:

《集韵》:“夷针切,音淫(yín),本作‘’”;《广韵》:“直廉切”;《集韵》:“持廉切,并音(chǎn)。又《广韵》《集韵》:“并徒切,音谈(tán),义同。又燎也。”又《集韵》:“夷针切,音淫,明也。或作”

5.《汉语大字典》:

(1)“小热”义。读音为chán。《广韵》:“,直廉切,谈部,平声,盐韵,澄母。”

(2)“光明”义。读音为yín。《集韵》:“,夷针切,侵部,平声,侵韵,以母。”

由此可知,在古代,“”同“”。关于字形,目前,网络上的“烎”字主要有两种写法,一种是由两个“干”和一个“火”上下组合而成,即“”字。另一种是由“开”、“火”两字上下组合而成,即“烎”字。据考证,“烎”字本无其字,它是造字者为造新字,在第一种写法的基础上,将上部分的“干干”合写成“开”字的而新造出的字。

二、“烎”字的现代网络义

追根溯源,2009年9月联想举办的IEST大赛中,出现了一支名为“烎之队”的参赛队,它向知名的DOTA战队发起了“开火”的挑战宣言并表现出一种斗志昂扬的精神风貌,虽然最终未能摘得胜利的果实,却赢得了游戏迷们的认可。随着“烎之队”的出名,“烎”也成为了炙手可热的游戏语。玩家们用它来形容“表现出众、遇强则强、斗志昂扬、热血沸腾、你越厉害我越要找你挑战、希望在竞争或对抗中一比高下”的个人或团队。[1]

不难发觉,网民在造这个字的时候,舍弃了它的原意,而取其会意之义。造字者认为它的字形结构赋予了它“开火、宣战”的含义。而由“开火、宣战”这一系列的行为动作,又可引申出“彪悍、不服输、拼搏”等意义。

此外,网民在造此字的时候附带“因声赋义”的趋向,如“囧”字就很容易因发音相同而使人联想到“窘迫”的“窘”字。因为“烎”(yín)字与“赢”(yíng)字音近,所以网民在造“烎”字的时候除了表达“开火”的意义之外,又带有“赢”字所赋予的“一定能赢”的情感色彩。

随着“烎”字在网络游戏中的广泛传播和使用,“烎”字的热流也蔓延到了其他的媒体用语之中。笔者通过相关“烎”字材料的整理,归纳出“烎”字主要有以下几种新义:

第一,作为动词:表示“开火”、“挑战”的意思,言语表达间带着“震撼”,充满着一种“霸气”。例如:

1.“烎你就像碾一只蚂蚁!”(新浪论坛2009年9月17日http://club.finance.sina.com.cn /thread-54524-1-1.html)

2.“2009就是烎你没商量!”(腾讯新闻2009年12月23日http://news.qq.com/a/200912 23/001841.htm)

3.“烎!”(《抗战》游戏中的玩家扮演的团长、政委们指挥战斗时所喊的战斗语)

第一,作为形容词:用来形容一个人“斗志昂扬、热血沸腾、勇敢、充满霸气”的精神状态。例如:

1.“这个人够烎!”(http://baike.baidu.com/view/2811192.htm)

2.“超烎街舞秀”( http://www.jx303.cn/index.php/p/view/cps-2/id-7180)

3.“90后男生给女生下跪求婚?太烎了!”

(http://nj.focus.cn/msgview/100747/191612839.html)

第三,作为感叹词,独立运用,表示一种惊叹的语气。例如:

1.“烎!现在的孩子呀,太聪明了!”(http://www.jx303.cn/index.php/p/view/cps-2/id-7180)

由此可知,“烎”字的现代网络义主要有两种词性,即用作动词和形容词。它可以直接加宾语,可以用在名词前面作定语,可以受到程度副词“太”、“超”的修饰,此外它还可以独立运用,表示一种感叹语气。而“烎”字的古代用法主要用作形容词,表示“光明”或“小热”。“烎”字在当下的使用中被抛弃了“古义”,而被赋予了“新义”,它的这一古今差异代表了一系列网络“翻新字”,如“囧”、“槑”、“氼”等,在现今的网络语言中发挥着“古字新用”的功能。

三、“烎”字所代表的一系列网络“翻新字”所产生的原因

陈中钰认为新词新语的创造机制有:“新事物造新词、旧词赋予新义、词义褒贬转化、外来语音译或意译新词。”[2]纵观现在网络上盛行的这些生僻字,例如:“烎”字、“囧”字、“槑”字……它们都可以归类为“旧词赋予新义”的翻新字。那么,究竟是什么因素促使这些“翻新字”的产生与发展?笔者认为,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种原因:

(一)网络语言造字者的视觉直观感知

“汉语最具特点的是其‘观物取象’的具象思维模式。”[3](P.152)这些“翻新字”能在网络上盛行也与其本身具有一定的“具象”特点有关。造字者恰恰利用了它们的这一特征,从它们的外形着手,用象形、会意等造字法将这些“古字”改造成“翻新字”,这些网络新词虽与古字在外形、读音上相同或相近,但意义却有所不同。例如:“烎”字的本义为“光明;小热”,而造字者从其结构直观地认为它是由“开”、“火”两字形成的上下结构的汉字,于是从会意入手,将其定义为“开火”的意思,从而引申出一系列“不服输,斗志昂扬,彪悍”等带有积极色彩的意义。

(二)接受者的拓展思维及联想能力

谭学纯、唐跃、朱玲所著的《接受修辞学》认为:“中国人长于引譬连类,生发联想”“于异中求同,发现不同事物之间的相关、相似。”[4](P.27),网络语言的造字者们,可谓是这些生僻字的“接受者”,他们发挥自己的联想,发现不同字之间的相关与相似,将不相关的两个汉字联系了起来。譬如他们在造新词“烎”的时候,认为“烎”与“赢”的音近,加上“烎”本身的“开火”义,又使得“烎”字增添了一层“相信自身一定能赢”的意味,在原本“斗志昂扬”的基础上增添了一丝“霸气”。因此,正因为网络新词的造字者具有拓展思维以及联想的能力,从象形、会意等方面拓展,发挥自己的联想,才使得这些沉寂良久的古字重登历史的舞台。

(三)网民“年轻化”的趋势及其求新、求异的心态

当下,网络的使用者的年龄层面呈现“年轻化“趋势。这群网民充满活力与朝气,他们有想法,有主见,崇尚新潮与自由。他们叛逆而张扬,厌烦传统的禁錮,不守成规,喜爱个性化的创新。他们渴望按照自己的想法来生活,追求与众不同的风格,排斥同一性。也正由于他们的这种求新、求异的心态,才促使他们在网络语言中使用早已被淘汰掉的生僻字,赋予它们新义,彰显他们的个性,以显示他们的“酷”、“前卫”和“时尚”。

(四)网络平台以及网民所处的社会环境的催化剂作用

网民生活的时代是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也是一个信息技术发达的时代。网络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广阔的交流平台,它开放、自由、多向。网民能在这个平台上畅快地表情达意,表现自我的创新能力和欲望。竞争激烈的现实使他们勇敢地喊出了“烎”的口号,但生活压力所带来的无奈与郁闷也使他们对“囧”产生了共鸣,将其联想成一张尽显倒霉模样的脸庞,用其形容人的“窘态”以及无可奈何等丰富的含义。这些有特点的网络“翻新字”无疑在一定程度上承载了造字者所代表的社会群体的心态与现状。因此,社会环境影响了造字者的生活现状及心态,而他们的心态也对这些生僻字的“再生”产生了催化剂的作用。

“古字新用”是人类的一种能动的创造。它促使人类重新认识古字。网络语言的造字者将这些沉寂已久的生僻的古字,以一种崭新的应用方式呈现给了大众。并以其近乎“俏皮”的造字方法使大众在接受它们的同时,也生发了认识这些“翻新字”的古义的动力。从某种程度上说,“古字新用”的现象有利于人们了解中国博大精深的语言文字的文化。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烎[DB/OL].http://baike.baidu.com/view/390152.htm.

[2]陈中钰.推陈出新,先文后语——“囧”字现象解析[J].现代语文,2009,(4)

[3]李彬.传播学引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3.

[4]谭学纯,唐跃,朱玲.接受修辞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

[5]曾岑.说“烎”[J].大众文艺,2010,(8).

[6]汪梅枝.“囧”方唱罢,“烎”又登场[J].时代文学,2010,(2)

[7]房珊珊.“囧”的认知语用分析[J] .西安社会科学,2010,(4)

[8]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

[9]康熙字典[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10]汉语大字典[M].湖北:湖北辞书出版社,1978.

9.生活中的语言现象论文 篇九

[摘要]本文试阐述了大学英语学习过程中易产生石化的语言项目,并提出针对语言石化现象的教学对策,以提高外语教学的质量,促使学习者最大程度地掌握外语知识和延缓或避免石化现象的产生。

[关键词]语言石化 大学英语教学 教学策略

在语言学上,我们将凝固在中介语中的顽固性错误称为语言石化(fossilization)。它可存在于语音、语法和词汇中。其中以语音石化尤为突出。由于语言石化现象是第二语言学习中的普遍现象,并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习者目的语水平的提高。因此本文试分析了大学英语学习过程中易产生石化的语言项目,并提出针对语言石化现象的教学对策。

一、语言石化现象的基本概念

语言学家们认为中介语系统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连续体,它的发展是指语言学习者所掌握的目的语知识从“0”状态向以该目的语为母语的本族语者(NSs)的语言能力状态不断前进的过程。但对于绝大多数学习者来说,这一前进过程无法顺利完成,他们的中介语水平永远无法达到NSs的语言能力状态。Selinke将这一现象定义为“石化”(fossilization),即学习者中介语系统的“长期”(long-term)停滞不前,当他们的中介语系统仍包含有一些与目的语不符的“语言结构”(structures)时,他们就停止了学习,他们的中介语永远无法发展到NSs的状态。Selinker在重申了石化的`定义,他指出“语言石化现象是指外语学习者的中介语中一些语言项目、语法规则和系统性知识趋向于固定下来的状态,年龄的增长和学习量的变化对改变这种固定状态不起作用”。这一新定义克服了1972年的定义中的缺陷。

二、大学生学习英语过程中易产生石化的语言项目

1.语音石化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发现我们的大学生在将近十年英语学习之后,仍然无法克服他们的“中国腔”。比如说,他们常常出现长短元音不分,甚至是用汉语中某些相近的音替代汉语中没有的读音的现象,而且,英语是以重音计时的语言,而汉语是以音节计时的语言。由于两者的不同,中国学生在朗读英语时,往往会破坏英语的节律读成汉语式的英语在语音节律上造成石化。此外,学生的来源地区对于他们语音石化也有一定影响,如来自有些南方地区的学生的语音有着明显的方言特点,或者来自偏远贫困地区的学生由于语言学习初期接触到不正确的发音而出现的一些很难纠正的语音的错误。

2.词义石化

语言与文化是息息相关的,由于使用英、汉两种语言民族的社会文化的极大差异,英汉两种语言中完全同一对等的词语微乎其微,因此,学习者很容易在以下两个方面发生石化现象:其一,词义误等的石化现象。学生们在与英美人士交际或翻译时,常依照汉义来选择英语词汇其实是风马牛不相及,如lover一词在英语中指情夫或情妇,与husband或wife的含义完全不同,而汉语中的“爱人”一词一般指自己的配偶,因此把lover一词当作汉语中“爱人”来指自己的配偶就会引起误会了。其二,情感差异的石化现象。语言除了传递信息以外,还要表达说话人或作者对所讲事物与听者、读者的态度,也就是表达感情。词汇表中的有些词语在翻译时虽然已将其主要概念表达了出来,却忽视了其内在的感情色彩和文化内涵,使不明实情的中国学生白受其苦。如“狗”在汉语中多有“卑鄙”等贬义,,但在英语中,dog却又有“忠诚,友爱,可爱”等褒义。

因此,学习者务必要弄清词语在不同语言中的内涵意义,直译是绝不可取的。如果在运用英语时一再出现由此原因引起的错误表达,那么语义方面的石化现象就会产生。

三、针对语言石化现象的教学对策

作为二语习得过程中的一个普遍问题,语言石化现象的研究对于第二语言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语言教师应该在深入了解石化现象的成因及其本质的基础之上,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延缓或防止石化现象的产生,使之更加接近目的语。

1.学习策略的训练

研究表明,在整个二语学习过程中,学习者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参与者,是外语学习的主体。在接受语言输入时,学习者对其进行分析处理并从中“悟”出规则,加以吸收。在语言输出时,学习者在对自己的语言行为进行自我监控等一系列过程中,始终处于一个异常活跃的状态中。每一个外语学习者在试图完成某一学习和认知任务时,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调动自己的原有知识和认知策略。因此,教师应注重培养学习者的学习策略,对学习者的学习策略因势利导,充分利用学习策略提高语言学习能力。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对学习目的语的认识,帮助学生确立近期目标和长远目标,定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努力摸索自己的一套学习方法,运用多种学习策略,由被动转为主动自觉学习。这样,学习者在交际时心理压力减轻,增强了信心和学习动机,积极主动利用所学知识努力创新。这将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防止语言石化的形成。

2.正确对待学习者的错误

外语学习中出现错误是在所难免的错误固然不好,但也并不是只有消极意义而没有积极意义。一般地说,对学生外语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错误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一种是行为主义的机械态度,认为语言学习是一个刺激―――反应的过程,要通过不断的强化来形成正确的语言习惯。因而,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容许学生错误的存在,对错误采取有错必纠、有错即改的方针,强调学生语言的准确性。这样做的结果是容易造成学生心理上的压力,学生怕产生错误,怕人笑话,不敢大胆开口,久而久之,就索性缄默不说。另一种是功能派的宽容态度,认为错误是语言学习从不完善到完善的标志,学习过程中产生错误是自然的,不可避免的,不需要及时纠正,错误可以随着学习者的进步逐渐改正。因此,教师对学生的错误听其自然,只强调学生语言的流利性。这样做的结果是,学生虽然克服了怕产生错误的心理,但是说话毫不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停留在洋泾浜语的水平,无法准确表达。应该说,以上两种对待错误的态度都存在片面性。我们对待错误既不能有错必纠,也不能放任自流。要注意错误产生的原因,采取灵活多样的办法,有针对性地纠正语言错误。

参考文献:

[1]Cohen A. D.Language Learning[M]. Boston: Heinle and Heinle Publisher, 1990.

[2]戴炜栋,牛强.过渡语的石化现象及其教学启示[J].外语研究.

[3]周红云.语言的僵化现象[J].外语界, , (4).

[4]范烨.关于中介语对话的研究报告[J].外语界.

[5]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上一篇:写除夕的五年级作文下一篇:中班社会冬天不怕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