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方宗教文化差异

2024-06-22

东西方宗教文化差异(共9篇)

1.东西方宗教文化差异 篇一

英语是世界六大通用语言之一,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很多国家地区使用英语作为官方语言。随着我国和世界交流的不断加深,了解英语语言特色一定的积极意义。西方宗教文化对英语语言有一定的影响,探究这种影响有利于进一步了解英语和西方的一些生活习惯、宗教文化等。

1西方宗教文化在英语语言中的表现

1.1英语语言中的宗教文化格言

英语中有许多格言,和汉语类似,格言的含义往往与字面意思不同,是对字面意思的一种延伸,这些格言有很多和宗教文化有關。

基督教是西方最主要的宗教之一,其经典《圣经》则被教徒奉为圭臬,英语语言中很多格言与圣经有关。比如“atreeisknownbyit’sfruit”这句话在英语地区广为流传,其字面意思是“看果实就知道这是一棵什么树”。而在英语语言中,这句话表达的意思是其引申义:观其言知其行。另一句“samewayasyouwouldliketobetreated”字面意思是“你会尝试别人喜欢的方式”其引申义则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种方式在英语中十分常见,深刻体现了西方宗教文化对英语语言的影响。

1.2英语语言中的宗教文化人名、地名

英语中,有大量重复的人名、地名,看似普通,其实很多都是源自于西方宗教。比如我国历史上著名军阀唐继尧,其名字中“继尧”即是继承上古人物唐尧之意,这种情况在英语中也十分常见。

现代美国人中,很多人名“保罗”,比如NBA球星保罗·乔治,保罗即西方宗教文化中耶稣的门徒之一。此外,耶稣还有12门徒,即西门彼得、安得烈、雅各布、约翰、腓力、巴多罗买、多马、马太、小雅各布、达太、西门、犹大,基督教的新教和旧教文化中,12门徒的名字不同,但很多都被西方人所用,比如约翰等。

此外,英语中很多地名也和宗教文化联系密切,美国旧金山,又名弗朗西斯科、圣弗朗西斯科,这一地名的来源就是西方宗教人物,同样,圣安东尼奥也来来源于宗教,突出体现了宗教文化对英语语言的渗透。

1.3英语语言中有宗教文化色彩的俗语

在观看英语原声电影中,经常可以听到“mygod”、“Jesus”等词汇,这两个词都来自于宗教,均是上帝之意,对俗语的渗透也是西方宗教文化在英语语言的重要体现方式。

不同于格言,俗语往往在生活中被大量使用,经典好莱坞故事片《教父2》中,参议员吉尔瑞在看到尸体后,掩面痛哭,口中所说“Jesus”即是一种宗教文化的渗透,是一个表达自己的悲伤、痛苦情绪的词语,意为“上帝”,字面意思和引申义相同,但在引申义中含有明显的感情色彩。

而在大部分英语原声电影中,出现一些恐惧、混乱镜头时,往往会听到“mygod”一词,字面翻译,是“我的上帝”、“天呐”的意思,引申义也相同,但和“Jesus"的表达效果类似,“mygod”也带有十分强烈的感情色彩。对俗语的渗透,是西方宗教文化在英语语言中的一个重要表现。

2西方宗教文化对英语语言的影响

2.1丰富了英语语言

研究西方历史,往往会发现大量的宗教元素,基督教的起源,被认为是在西元一世纪罗马帝国的巴勒斯坦省,也就是现在中东的巴勒斯坦、以色列地区,随后迅速得到传播。欧洲的大部分地区该信基督教,其后由于宗教问题,西方爆发了多次战争、革命运动,包括德国内战、十字军东征等,宗教的影响可见一斑。也正是由于这种影响,宗教文化深深植入西方人的生活,丰富了包括英语在内的多种语言。

在俗语、地名、人名、格言等方面均可以看到宗教元素,这使英语语言大为丰富。1611年,当时的英国国王詹姆士确定了标准版本的圣经,并在英国大力推行,英国是新教国家,但经过了多次运动、战争后,也不再排斥旧教,因此詹姆士确定版本的圣经得到了全国的认可。在随后的时间里,有超过5000个词语被英国人从圣经中挑选出来,应用到日常生活中,英语的语言表现力进一步增强。16世纪末期,西班牙从北美殖民地开赴欧洲的运宝船屡遭英国海盗骚扰,由于英国官方参与了分赃,对西班牙的控诉不予理睬,愤怒的腓力二世先后发动五次远征,也就是著名的无敌舰队之战,但均以失败告终。英国人渐渐取得了海上霸权,并在随后200年间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随着英国殖民运动的兴起,詹姆士版的圣经也开始广为传播,西方宗教的影响力迅速扩大,亚洲、美洲、非洲、大洋洲等均不成程度开始受到西方宗教文化、英语的影响。

美国历史上著名的总统林肯即深受宗教文化影响,林肯往往喜欢在演说中加入一些宗教元素。由于美国人广泛接受了基督教文化,而且以英语为官方语言,林肯的演说因此而变得更加生动,林肯的代表作《葛底斯堡》演说,即添加了宗教元素,比如“wecannothallow”一句,这句话的意思是“我们不能使他神圣”,林肯在演说中强调了战争的悲壮和意义,哀悼了亡者,这样的演说目的在于感染到场的美国人,而并非理性说教。当带有感情色彩的宗教语言出现后,其感染力得到了很大提升,林肯演说的目的也就达到了。对英语语言丰富性的提升,是西方宗教文化对英语语言的重要影响。

2.2强化了英语语言的表达能力

在世界各国、各地区、民族使用的语言中,英语并非表现力最强的,法语十分婉转、德国则显得铿锵有力,汉语特色是字母和汉字的两种表达方式,日语、汉语中则包括大量汉文化特色。在长期的发展中,英语受到了西方宗教文化的影响,其表达能力获得了一定程度的提升。

如前文所说,在林肯的演说中应用了宗教元素,演说效果获得明显提升,这只是宗教文化的表现方式之一,其他的俗语、地名、格言中,宗教文化的出现频率更高。由于宗教本身是一种可以触碰的、感受的文化,带有一定的煽动性,将其融入到语言中后,语言的表现力也得到了加强。

比如“Cannotyouseethewritingonthewall”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是,“你看不到墙上写了什么吗”引申义为“厄运即将降临”这句话与宗教的联系可以追溯到罗马时期。西元70年,希律王通知罗马时期,大规模镇压中东犹太人起义,罗马统帅迪杜下令烧毁了犹太教的圣殿,以显示罗马的强大,耶路撒冷等地的几十万犹太人被杀、更多犹太人被驱逐,直到罗马分裂,各地的犹太人才被允许在安息日回到耶路撒冷,幸存的犹太人遂返回圣殿遗址的一处墙体边缘,哀悼死难者,面墙而哭,这就是哭墙的由来。“Cannotyouseethewritingonthewall”中的“wall”即是指哭墙,而厄运即将来临,也是对哭墙文化、宗教文化的一种延伸。

类似的语言在英语中还有许多,均是在宗教文化的基础上,将相关词语、短句融入英语中,取其引申义,这些词语、短句大大提升了英语的表现力。

3结束语

西方宗教文化源远流长,其中基督教、犹太教等均产生过相当规模的影响,这些影响很多被融入到语言中,没有随着时间一起流逝。英语是受宗教文教影响较大的语言之一,在现代英语应用、英语使用者的日常语言中,依然可以看到宗教文化的元素,对其进行探究,有利于了解西方宗教文化和英语语言文化。

2.东西方宗教文化差异 篇二

拜占庭宗教镶嵌画《查士丁尼大帝及其随从》公元574年的作品。查士丁尼大帝身穿紫红色的长袍, 长袍上的装饰物闪闪发光, 手上捧着宝盒。在他的左边, 有两个穿着白底朱色长袍的贵族, 身后跟着一群侍卫。右边站着大主教马克西米安和两个助祭者。整幅镶嵌画没有空间效果, 每一个人都粘贴在一个平面上, 无透视、体积。查士丁尼大帝的双脚站在主教的后面而衣袍却出现在主教的前面, 人物比例被拉长, 身体除了衣饰有小的区别之外, 不同地位的人都有着分别统一的服装。虽然身体雷同但是面部有着每个人的特点, 看得出是按照真人所作的肖像。背景则用金色覆盖, 让人产生圣神感。《伊诺纳底乌斯的荣光》是意大利巴洛克大师波佐在罗马桑迪涅亚乔教堂的天顶画。这幅天顶画有数百个人物, 都是《圣经》传说中的人物形象:历代教主、天使、圣徒、玛利亚、耶稣和上帝等。大多以躶体、半裸体展现。高空的最中心是伊诺纳底乌斯背负十字架升入天国的景象。左侧站在高空云端里的是基督形象, 所有形象呈飞翔姿态。周围云气缭绕, 衣披的色彩缤纷, 使整个天顶显得豁然开朗。腾飞的人物, 深不见底的天国, 飞腾的运动感让人也脚步轻盈, 仿佛也要飞向天国。视觉的震撼, 宗教的力量得到很好的诠释。与拜占庭的刻板, 统一, 理性完全不同, 激情、浪漫、视觉游戏让人真假难辨。

二、建筑雕塑的差别

拜占庭宗教艺术由于对偶像崇拜的禁忌, 拜占庭宗教几乎没有什么雕塑, 但建筑成就十分明显, 圣索菲亚大教堂是拜占庭的标志性建筑。这时期的拜占庭建筑已经与建筑分道扬镳了。圣索菲亚大教堂二次建成后, 巨大的圆顶, 恢弘的气势, 使基督教东方教堂有了自己的特点。它不仅用作宗教仪式, 还用作皇帝举行重要国仪的场所。这座教堂内部装饰灿烂夺目:墩子和墙上全部用彩色大理石贴面, 有白、绿、黑、红等颜色组成各种图案。柱子大多是暗绿色, 少数是深红色;柱头一律用白色大理石, 镀以金箔。柱头、柱础和柱身的交接线处, 都以包金的铜箍镶饰;穹顶和拱顶全用玻璃马赛克作装饰, 以金色作底子, 也有以少量蓝色作底子的。地面上也用马赛克镶嵌成图案, 因而上下左右显得金碧辉煌, 色彩琳琅满目。

巴洛克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有着总要的地位, 利用透视增加层次, 拉大距离, 体积感强烈;建筑柱子不规则排列, 增强立面和空间的凹凸起伏和运动感;大量的运用雕塑装饰建筑, 追求视觉冲击感, 使建筑显得气势宏大, 壮观。圣彼得大教堂是典型的巴洛克建筑, 贝尼尼作为教庭的总设计师。此时的雕塑作品和中世纪宗教作品意义上有了一定的变化, 人文主义的影响, 虽然这些宗教作品描绘着宗教故事, 但却透露着人性。

拜占庭艺术和巴洛克艺术同样都为宗教服务但手法表现方式却不一样。这样的原因是由于不同的历史、文化、哲学等背景影响下, 它们才有如此大的差异。

三、基督教、哲学背景差别

拜占庭宗教艺术之中的宗教艺术指的是基督教的两大教派之一的“东正教”。随着罗马帝国的分裂, 基督教也一分为二, 西方欧洲各国则以天主教为主。自君士坦丁大帝皈依基督教以来, 拜占庭就是一个基督教国家。它不同于西欧教会和王权的纷争, 它是一个政教合一的社会体制。国王既是王权的最高领袖同时也赋有神权, 是上帝在人间的代言人, 与古埃及法老有相似之处。而西欧各国国王往往没有教皇更有权力和地位, 或者与之一直处于拉锯状态, 长久以来各种矛盾十分激化。而整个中世纪哲学称之为“经院哲学”。顾名思义, 也就是整个中世纪的欧洲哲学都是在基督教的统治之下, 但是看起来与古希腊不同, 其实也是一种消减过的传承。拜占庭帝国相比于西欧各国, 在中世纪避免了蛮族的入侵破坏, 完好保存了大量的古希腊古罗马的文明, 被称之为古罗马的正统继承, 当基督教成为国教合法化之后, 经院哲学在本质上吸取了大量的希腊哲学思想。由于在罗马社会, 大量的贵族依旧喜欢专研理性古希腊哲学, 基督教为了获得贵族和上层达官贵人的支持也必须建立起自己的理性哲学体系, 就产生了经院哲学。经院哲学的美学理念其实是对新柏拉图主义的继承, 蒙上了一层神秘主义, 把理式的概念换成了上帝, 上帝世界的美才是真实而现实世界的美都是不真实的, 美学理论的定调也就意味着整个宗教艺术的标准。

巴洛克宗教艺术盛期在17世纪, 此时西欧已经经历了文艺复兴思潮, 整个西欧文明得到极大的复兴和发展, “人的发现”, 人文主义运动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艺术家。马丁·路德由圣经“义人必因信而得生”得出的理论来解释他的“因信称义”学说。这样的改革对天主教统治给予极大的打击, 许多信徒纷纷离开传统教堂, 天主教的地位在文艺复兴中慢慢地衰退。再加上科学技术的发展, 人的物质条件也得到改善, 人们对宗教的虔诚大不如从前。17世纪巴洛克宗教艺术大部分实际为宗教挽回信徒而产生。教会不惜花大价钱用昂贵的材料, 修建巨大的教堂并且请贝尼尼这样的大师雕刻绚丽夺目的宗教雕塑。17世纪, 文艺复兴的浪潮已经衰退, 文艺中心移动到法国。这时期的思潮活跃, 涌现出很多流派, 巴洛克是贵族, 教廷和富足的上层社会所支持, 所以巴洛克宗教艺术浪漫、华丽、宏大、激情, 有着震撼人心的效果, 它与拜占庭宗教艺术不同的是, 它强调视觉冲击感, 很表面的要引人入胜, 不需要背后深层的寓意, 只需要表面的气势和氛围, 给人假象, 让信徒回到落寞的教堂里, 从新虔诚。不得不说17世纪西欧哲学走近近代哲学, 主体性的觉醒, 不仅关注自然科学也关注自我意识和本体的觉醒, 这都是对传统宗教哲学向背离的。巴洛克就是在这样的文化宗教哲学背景下发展起来。

处于西方东部的拜占庭宗教艺术和处在西欧腹部的巴洛克宗教艺术, 都冠以宗教艺术之名, 但剖析开来却大有不同。拜占庭艺术讲述抽象图案背后的天国, 巴洛克宗教艺术用华丽浪漫的方式吸引信徒, 前者精神苦修后者感官享乐, 都服从于宗教, 但宗教背景不同, 作品方式和手法也很大区别, 在艺术上给我们了不一样的视觉感受, 没有好于不好, 谁更盛一筹, 只有让我们看到不同时期人类智慧的结晶。

摘要:拜占庭宗教艺术和巴洛克宗教艺术同为宗教艺术但是其艺术手法表现方式差别很大, 拜占庭宗教艺术建筑为主, 雕塑基本上是空白, 绘画大部分以镶嵌壁画为主。巴洛克艺术则在建筑、绘画、雕塑都有大量经典作品, 这是与拜占庭艺术不同的。拜占庭镶嵌画大多数是彩色小石头或玻璃拼成的, 色彩艳丽主观, 不已现实实物为标准, 对具体的圣经人物有固定的配色, 标志性很强, 如圣母玛利亚用蓝色, 圣保罗用紫色等, 在背景上往往采用金色的背景, 产生一种金碧辉煌的效果。巴洛克艺术绘画是布面油画, 色彩遵循自然主义。它所处时代已经是文艺复兴之后, 科学技术, 人性得到解放, 对真实世界的再现被推上一个又一个的高潮, 同时期的现实主义代表卡拉瓦乔就是一个现实主义大师。巴洛克艺术又区别纯粹的现实主义, 在这些思潮的影响和教会的需求下, 更加追求运动感、激情、浪漫的视觉效果, 这和拜占庭宗教绘画有天壤之别。

3.中西方宗教文化之相通 篇三

讨论世界与人类基本问题的宗教哲学,不能不讨论人性问题,中西宗教哲学皆然。我们要对“人性是什么”先作一种否定式的表述,即先说“人性不是什么”,那么我们至少可以说:人性不是生物性,不是物质性,不是时空性;或者可以说:人性是非生物性、非物质性、非时空性。因为人虽然具有这三个层次的属性,却是以超越这三个层次为自身之本质的自由、心智、创造性。

但是我们更须回答这样一个基本的问题:“人性是什么?”换言之,我们必须以肯定方式表述人性。这个问题不应涉及人性是善还是恶这一历史悠久又牵动极广的问题。因为,人性善恶之说,回答的是“人性是怎样的”而不是“人性是什么”,涉及的是对人性的价值判断而不是现象描述,然而,“人性是什么”这一问题当然应该先于“人性是怎样的”这一问题,对人性的现象描述当然比对人性的价值判断更加基本。

这种描述或这种肯定式表述,必须同否定式表述相一致。换言之,我们可以这样来开始我们的讨论:生物界或自然界所不具有,而人所特有并与自然相区别的性质有哪些呢?我想,我们都不能否定的至少有这么三项:自由、心智、创造性。

一般人认为佛教(和印度教)既主张轮回转世等等,也就否定了人有自由。实际上,轮回转世必然以承认人的自由为基础,因为倘若前世和今世的“业”不是自由地作出的,则今世和来世的“报”也就成了不公平的,佛教和印度教以此解释人世的不平等也就毫无道理可言了。一方面,善行或恶行若非出自自己的选择,就不应受到奖赏或惩罚,另一方面,倘若人的行为不能由自己决定,则任何精进努力就都没有意义。正因为佛教承认人性自由,所以才有“自作业”和“自业自得果”之说,所以才有“自力”和“自度”之说。至于所谓人的“心智”和“创造性”,同样属于佛教的题中应有之义。从最浅显处说,所谓“六根”中的“意根”,就具有我们所说的“心智”功能。《阿毗达磨俱舍论》解释意根说:“识谓各了别,此即名意处”[40],“意处”即指意根,意指各种心理和意识活动由此而生,人所具有的“了别”和认识能力、分辨和思考能力,即“心智”能力,都在此“意根”之中。而且这意根又被称为“无色根”,意谓它同眼耳鼻舌身等“五色根”不一样,不是由物(色)所形成的。如果说意根的“增胜”作用或“二处增上”[41]不具有我们所谓“创造性”的意义,那么,用“意地”这一术语来指意根却是具有这种意义的。而生起万法或具有最高意义上的创造性的种子识,按照《楞伽经》的说法,“阿梨耶识名如来藏”[42],也是众人皆有的“佛性”。即使是同其他动物最接近的前五识,当其在人身上“转识成智”,即转为“成所作智”之后,其功能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不完全意义上的创造性了。正如《成唯识论》所云:“成所作智相应心品,谓此心品为欲利乐诸有情故,普于十方,示现种种变化、三业,成本愿力所应作事”[43],这几乎可以说是自由、心智和创造性三者的综合表述。

三,儒教的观点最集中地表达为所谓“十六字心传”:“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但在这个问题上,最好的总结也许是王夫之的这一说法:“天命之谓性……惟命之不穷也而靡常,故性屡移而异”[110],“未成可成,已成可革。性也者,岂一受成侀,不受损益也哉?”[111]当然,对人性有深刻观察的道家,也不会看不到人性的变易。

结论:只有先描述了人性的状态,然后才能对它作价值判断。对任何事物来说,现象描述都是价值判断的前提。而且,价值判断必须有标准,因而具有某种相对性,并具有第二性的地位。当然,这绝不是说我们的现象描述就是绝对的,这只是说无论是谁的现象描述相比于他的价值判断来说,都具有前提性或第一性的地。

参考文献:

《古兰经》

《禅源诸诠集都序》

4.西方国家的宗教与礼俗 篇四

天主教。天主教又称罗马公教,主要流行于意大利、法国、西班牙、葡萄牙、比利时、爱尔兰、奥地利、波兰等欧洲国家,对美国和拉丁美洲也有巨大影响。天主教的主要礼仪有洗礼、忏悔、做弥撒等。

东正教。因自称信奉正宗教义,故又称为正教,主要流行于保加利亚、罗马尼亚、俄罗斯和希腊等国家。东正教也不承认罗马教皇的绝对权威,并主张除主教以外的神职人员都可结婚。

基督新教。又称或耶稣教,它是16 世纪欧洲宗教改革运动中脱离天主教而产生的各个新宗派的统称,主要流行于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瑞士、芬兰、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新教的主要特点是拒绝罗马教皇的统一领导,反对奉玛利亚为圣母;教士称牧师,可以结婚;其礼仪不像天主教那样繁琐,主要有礼拜、洗礼和圣餐。

西方国家的若干禁忌

数字与日期忌

西方人普遍认为“13”这个数字是凶险或不吉利的,常以“14( A)”或“12(B)”代替。在日常生活中,他们总是尽量避开这一数字。有的人甚至会在13 日这一天产生莫名其妙的恐惧感,停止一切工作和活动。西方人最忌讳的还是13 人同桌共餐。对“星期五”和“3”这个数字,也为很多西方人所忌。特别是点烟时,忌用一根火柴或打火机连续点燃三支烟。若恰逢13 日又是星期五,西方人更认为是“凶日” ,被称为“黑色的星期五” 。因为这一日是耶稣的受难日。日本人则忌讳“4”和“9” 。在美国还有“零年灾难”之说。自1840 年以来,凡是在年尾数为“0”那一年当选的美国总统,除里根外,都没有活着离开白宫,其中有4 人被刺身亡,3 人病死。

颜色与花卉的象征意义与禁忌

由于历史文化、传统习惯、政治宗教等各种原因,使人们对某些颜色与花卉产生了推崇或禁忌,且各国与各地间的差异很大。归纳起来,西方人所忌讳的颜色与花卉主要有以下一些情况:

① 在丧礼中使用的颜色和花卉,如黑色和菊花在西方许多国家是丧礼的象征。

② 象征权威和尊严的颜色与花卉,如红色象征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许多国家的国旗均为红色或带有红色,菊花在日本是皇族的标志。

③ 代表不吉或是黑暗、邪恶、诅咒的颜色与花卉,如在法国,黄色的花是不忠诚的表示,意大利人视紫色为消极色,比利时人最忌讳蓝色,但挪威、瑞士、荷兰对它又特别偏好。法、比两国还忌用墨绿色,因为它们被纳粹军占领过。在国际交往场合,忌用菊花、杜鹃花、石竹花、黄色的花献给客人。

5.东西方宗教文化差异 篇五

西方科学家视野中科学与宗教的关系

西方科学家视野中科学与宗教是和谐一致的关系.西方科学家都具有强烈的宗教信仰趋向,这种趋向决定了他们视野中科学与宗教的关系.但是,这些科学家信仰的`上帝与一般人所信仰的上帝是有区别的:一般人信仰的上帝是拟人化的上帝,而西方科学家信仰的上帝是安排自然秩序的上帝;西方科学家在从事科学活动中从不怀疑自己的追求与宗教信仰的一致性;科学与宗教相互依存并不存在冲突,科学属理性知识而宗教属人类信仰,二者各有不同的研究对象和目的,科学解决的是实然问题而宗教解决的是应然问题.

作 者:周礼文 龙则霖 作者单位:中南大学政治学与行政管理学院,湖南,长沙,410083;长沙市岳麓区人民政府,湖南,长沙,410006刊 名:中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SOCIAL SCIENCE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年,卷(期):8(2)分类号:B913关键词:西方科学家 科学与宗教 爱因斯坦 达尔文 斯宾诺莎

6.宗教旅游文化 篇六

宗教文化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意识、审美观念、生活习惯等各方面,同时,对文学、艺术、建筑等方面的影响也比较深远。旅游不仅是一种经济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现代旅游业的发展,促进了大规模的文化交流,对宗教文化的发展也起到了促进作用。宗教文化成为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宗教文化与旅游业有着密切的关系,二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近年来,我国宗教旅游发展迅速,并成为旅游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实践内容,但是,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矛盾和问题。本文分析了宗教旅游的发展现状及对旅游业影响,指出宗教旅游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此提出了几点建议和解决对策

20世纪80年代,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宗教观光旅游项目的设计与开发,使其成为宗教地区发展旅游业中的重要渠道,并为推动第三产业找到了一个重要的切入点。宗教旅游实现了从纯粹的朝觐到度假旅游方式的升级,并成为我国部分地区发展第三产业的一条重要途径

我国宗教旅游的发展是有供给与需求两方面因素共同推动的结果,从供给的角度来看,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信仰提升的需要;从市场需求的角度来看,主要是城市化进程加快的结果。旅游者选择宗教地区旅游的动机主要有: 1.回归的需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恬淡的生活方式,纯朴的生活情趣,古老的风俗习惯的向往,在现代都市生活“城内人”越来越向往那种天然的“城外人”的生活。绿色、环保、健康正在成为许多人追逐的生活理念,而宗教所提倡的正好契合了人们的精神追求。2.求知的需要。现代社会的城市人群普遍缺乏对信仰的了解,宗教朝觐作为重要的修学旅游方式,受到老人们欢迎

3.复合型需要。人们的旅游行为往往是多种动机共同作用的结果,宗教旅游也不例外,旅游者选择宗教地区,有的可能处于求新、求异、求美、求乐的需要,有的可能处于身心调解的需要,有的可能处于美食或购买土特产品的需要等等。

世界上信教人数约占世界人口的60%以上,许多国家都非常重视宗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宗教信徒的信仰与求知欲望转化成旅游动机,形成了以探求宗教文化为目的的旅游潮流。各国各地区形成了许多宗教圣地,如沙特阿拉伯的麦加、耶路撒冷、罗马、梵蒂冈、印度等都成为国际旅游业较为发达的国家或地区。这些宗教圣地成为旅游者到该地区必去的目的地。在我国,宗教种类齐全,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外来宗教与我国的道教共同发展传播,对我国的文化发展产生了巨大的作用。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有1亿多人信仰各种不同宗教,宗教活动场所8.5万处,宗教教职人员约30万人,宗教团体3000多个,宗教团体还办有培养宗教教职人员的宗教院校74所。”有几大宗教的很多宗教场所在我国发展中留下的文物古迹,它们已经成为现代旅游业中必不可少的人文景观。2006年,在国务院公布的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80处中,宗教古迹就有250多处,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以佛教为例,在我国中原地区,游客可以感受到汉传佛教的魅力;到了西藏、青海、内蒙古等地,游客感受到的是藏传佛教的深邃。同时,佛教根据派别不同,地域不同,其寺院建筑等景观也有所不同。宗教文化胜迹成为现代旅游业中不可或缺的旅游资源

(1)宗教文化为旅游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宗教作为人类创造的社会文化形式之一,对人类文化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深化了人类文化。宗教包含着众多的艺术表现形式,而这些都成为吸引游客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阴山山脉发现的阴山岩画是较为古老的宗教遗存,贺兰山岩画也大量地记载了中国北方的原始宗教,这对游客了解中国北方少数民族宗教信仰有着巨大帮助。现代寺庙中,各种宗教题材的绘画也成为人们了解当地宗教文化的重要环节,从远古时期的图腾石刻,中国古代遗留下来的佛教石窟到近代宗教题材的雕塑;从原始祭祀音乐到现代佛教寺庙的佛教音乐、基督教堂中的教堂音乐等。不同种类的宗教,其制度也各不相同,使得各国各地区的法律制度不仅受本地区其他文化的影响,也受到宗教文化的影响。

宗教礼仪丰富而复杂,对于普通游客来说,只有身处宗教文化浓郁的地区才能真正感受各种宗教礼仪的区别。到中亚地区,必定要接触到伊斯兰教教徒的饮食起居、社会交往、人生仪礼等,而我们必定要尊重教徒们的各种礼仪,同时也要了解不同宗教的禁忌。所以,宗教对旅游地及旅游过程的文化都有一定的制约作用。在宗教文化的组成部分中,我们不能忽视寺院教育、医疗卫生、慈善事业等。我国的各个佛学院、西方国家由教会开办的学校、神学院等构成的寺院教育;教会医院、育婴堂(孤儿院)等构成的医疗卫生机构;它们都是宗教的载体,对旅游也有特定的价值。

(2)宗教文化游已成为当今旅游中不可或缺的因素

宗教和旅游自古就有着源远流长的密切关系。从教徒们为了朝圣拜祭而离开常住地前往宗教名胜所进行的简单的前夕游历活动,到今天旅游者为了观赏宗教山川、领略宗教文化、感受宗教氛围以及学术的考察和交流等目的而进行的各种综合性旅游活动,作为一种特殊的旅游资源,宗教文化已经成为旅游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旅游价值,特色的旅游产品,开拓了新的旅游市场,吸引了众多的信徒和游客,带动了宗教旅游景区的发展,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地方财政收入,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对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7.中世纪宗教与西方音乐 篇七

中世纪文化又被称为“基督文化”。在中世纪漫长的一千多年里, 由于宗教势力的控制和绝对的权威, 各类文学艺术无疑都披上了宗教的外衣。而此时的音乐活动也毫不例外的围绕在基督教的身边, 成为基督教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中世纪很多的音乐家都来自与寺院, 他们在寺院中从事教士 (Friar) 和神父 (Priest) 等工作, 同时他们参加集体的音乐活动, 学习音乐艺术理论, 对音乐进行系统的整理, 研究。在调式理论, 复调地位, 乐器演奏法, 记谱法等方面创立了完整的宗教音乐体系, 为西方专业音乐文化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哲学家和神学家圣托玛斯·亚昆那 (St Thomas Aquinas 1226---1274) 称音乐为教会所提倡的“七艺” (The seven liberal arts) 之首。十四世纪, 法国音乐理论家约翰 (Johannes de Grocheo) 在描述这一时期的音乐时说“音乐特别能令人接受, 因为它是由天使演唱的” (引自《西方文明中的音乐》) 而天使的歌曲又岂能是一个凡人音乐家能力所及的?除非他是神!所以无形中就揭示了这一时期音乐与宗教间那不可取代的关系。

在西方重要的音乐文化遗产中, 最能代表早期中世纪音乐风格的音乐体裁就是“格列高利圣咏” (gregory chant) 。它是西方艺术音乐发展的源泉。该圣咏因罗马教皇‘格列高利一世’ (Gregoryι540--604) 而得名。公元六世纪, 各地的教会音乐并不统一, 格列高利一世实行集权制, 统一了天主教礼拜仪式, 改革宗教音乐。它收集原由的教会圣歌着成《对唱歌集》 (Antiphonarium) 一书。并要求各地天主教会予以采用, 使其浸透到宗教礼仪的每一个角落。他利用这种旋律冷静、超脱、毫无私心杂欲的宗教经文歌曲来加强自身统治阶层的力量。格列高利圣咏形成后, 迅速传入各地, 并得到了普及和发展。直到今天, 在天主教会中格列高利圣咏仍常常被采用。

作为西方中世纪宗教音乐早期发展的主体, 格列高利圣咏可说是沃土一片。它推动了音乐理论和记谱法的研究;为复调音乐的兴起和发展奠定了基础;为音乐学校的建立创造了条件;即便是现代调式体系也都是以格列高利圣咏的调式为基础的。总之, 它的发展与整个西方音乐史有着密切的联系。

紧接着多声部复调音乐的产生, 给西方音乐的发展带来了划时代的意义。这得归功与10世纪以来那些对教会音乐具有无限热忱与冲动的人们, 正是这些中世纪的教会音乐家们不甘寂寞, 冲破教会那单一、死板、僵硬的清规戒律, 大胆地尝试在单声部格列高利圣咏上加上别的声部, 把它处理成多声部的织体结构。才使得西方复调音乐得到了一次历史性的飞跃, 而这一飞跃一下子拓宽了音乐的表现道路, 为后世音乐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由此给音乐带来了一系列具有积极意义的后果。如它促成了多声部协和对位准则的确立;推动了节奏和记谱理论的发展;唤醒了理性的作曲意识;调整了唱诗班的规模;改良了管风琴;以及使人们开始重视合唱队与管风琴的位置对音响效果的影响, 开始注重和谐的旋律色彩。如果说教会曾规定:单声部的格列高利圣咏不许加上别的声部, 是为了纯洁教会, 保证教徒心中那高尚的宗教性, 从而禁锢思想, 加强其统治的话。那它万万也没有想到的是, 在格列高利圣咏的基础上加上新的声部而形成的这种新的复调音乐却笼络了更多人的心。多声部复调音乐带来了引人入胜的效果, 音乐开始变的丰满, 立体化, 天国的神秘, 和谐, 在多声部音乐中得到了更加形象的体现。

在以宗教势力控制的中世纪, 宗教那本身所独有的特质给这一时期的社会带来了正负双方面的影响, 音乐当然也毫不例外。首先, 中世纪欧洲在经历了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中, 动荡, 战乱, 纷争, 疾病笼罩着整个社会。在这种极不安定的环境下, 各种文化艺术想要寻求发展都显得难上加难的。而此时由于宗教势力对整个社会拥有绝对的权威, 使得教堂, 修道院反倒成了相对稳定的所在。因此也就顺理成章的对音乐艺术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 使得音乐的风格在这里得以延续, 音乐的形式题材在这里得以发展, 中世纪珍贵的资料在这里得以流传。其次, 最初教堂音乐家并不多, 为了扩大宗教的影响力, 教堂雇佣了许多知名的音乐家。这些博学多才, 技艺精湛的音乐家们不但广泛普及了音乐, 并且为音乐艺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土壤, 创造了优质的成果。这些都无疑使得我们认为宗教势力对音乐艺术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一面。当然, 从负面来讲宗教势力的严密控制, 使得文化艺术或多或少都与“神”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人们的思想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必然会使创作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在以“神”围成的这个怪圈中碰撞, 几乎处于停滞状态。

中世纪的音乐无疑是西方音乐发展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它的发展与历史上许多音乐文化现象区别较大。相对缓慢, 历时较长。但这些都为整个整个西方音乐艺术达到质的蜕变储存和积蓄了力量, 为西方音乐文化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世界音乐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参考文献

[1]《西方音乐通史》.于润洋.上海音乐出版社.

[2]《欧洲音乐史》.钱仁康.高等教育出版社.

[3]《简明牛津音乐史》. (英) 亚伯拉罕.上海音乐出版社. (1999) .

8.西方近代宗教改革与资本主义发展 篇八

1. 早期资本主义发展。

14、15世纪,生产力的提高,社会分工的扩大,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以及市场交换活动的频繁,在手工业和农业等领域,出现了生产者与生产资料分离的现象,资本主义产生,并开始了资本的原始积累。此时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主要是工场手工业和早期公司等。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资本主义获得巨大的原始积累,得到初步发展,这就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等提供了经济基础和社会条件。

2. 宗教改革。

(1) 背景:① 经济:新航路的开辟,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新兴的资产阶级成长起来。② 政治:罗马天主教会与欧洲各主权国家及社会各阶层的矛盾日益加剧;天主教会腐败,基督徒要求振兴基督教。③ 思想: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人文主义思潮的传播。④ 导火线:罗马教皇派人在德意志兜售赎罪券。

(2) 马丁·路德发动的宗教改革:① 序幕:1517年发表《九十五条论纲》,宣称基督徒只要内心真诚悔罪就能得到赦免,否定赎罪券功效。② 思想核心:因信称义学说。即人只有靠信仰才能得救,不能靠善功、圣礼和神职人员;主张每个基督徒都有直接阅读和解释《圣经》的权利,不要盲从教皇和教会的说教。这一思想使人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带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③ 成效:改革后创立的新教“路德教”与原来的天主教、东正教形成三足鼎立的新局面。

(3) 宗教改革的扩展:受德国宗教改革的影响,瑞士、法国、英国等国纷纷进行宗教改革,出现了加尔文派和英国国教等新教。

(4) 宗教改革的影响:① 打击了西欧的封建势力,摧毁了天主教的精神独裁,新教成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旗帜,并对后来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重大影响。② 促进了西欧各国民族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③ 在政治上、经济上加强了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了新兴的民族国家。

重难点突破

1. 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内容和思想。

(1) 改革内容:主张“信仰得救”,人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对话,无须通过教士的中介;这实际上否认了罗马教皇和教会的权威;简化宗教仪式,僧侣可婚配和还俗;坚持《圣经》高于教皇和教会,并依据希腊文原本把《圣经》翻译成德文;君主的权利高于教会和教皇,教会应从属于国家;《圣经》代表着理性,代表着思想自由。

(2) 人文色彩的体现:罗马教皇宣扬“因行称义”,把与上帝沟通、中介的权力交给教皇、主教等神职人员,教徒只有通过烦琐的宗教仪式包括购买赎罪券才能获得上帝的拯救。马丁·路德强调人只有靠信仰才能得救,让人们在内心世界中发现宗教,每一个人都可以依靠自己的虔诚和信仰使自己摆脱“罪恶”,不需要教会作为中介。这样实际上否定了教皇的权威,使人民获得了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从而带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

(3) 路德教的新变化:神职人员用德文代替拉丁文主持教堂礼拜;摒弃了由教皇、主教和教士等组成的教会制度,否认他们是通向天国钥匙的掌管者;废除了修道院制度,坚持教士有结婚的权利;简化了宗教礼仪,铲除了教士和俗人之间的隔阂;否定了教会高于国家的思想,认为教会应从属于国家。

2.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异同比较。

(1) 相同点: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条件相同,都是在西欧封建制度衰亡、资本主义萌芽和发展的历史年代;都具有反封建的性质,并把矛头对准了天主教会;都向古代寻求和吸取养料,人文主义者借助的是古典文化,马丁·路德借助了《圣经》中的原始教义;与统治者的关系相似,人文主义者需要教皇、国王、贵族和富商的庇护,宗教改革与统治者关系更是紧密,马丁·路德就是得到封建诸侯的保护。

(2) 不同点:在人的问题上,人文主义者与宗教改革者有根本不同的认识:前者承认人的价值地位,而后者却强调神的伟大、人的渺小,一切以神为中心。在信仰问题上,两个运动是迥然不同的,文艺复兴是一个信仰与思想自由的运动,一开始就容忍了异教文化,而宗教改革不是一个为了自由的运动,各种形式的新教派,几乎都以另一个权威来取代教皇的权威。文艺复兴主要表现在思想领域和社会的上层,而宗教改革更多地表现为一场政治运动,群众基础也更为广泛。在对待宗教的态度上,文艺复兴认识并揭露教会的腐朽、罪恶,但还是对教会势力抱和解的态度,不愿走上宗教改革的道路。群众基础上,文艺复兴仅限于上层知识分子等阶层,宗教改革则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不仅得到部分贵族的响应,而且受到群众的拥护。

3. 宗教改革与资本主义发展。

宗教改革运动之后,资本主义在欧洲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宗教改革促进资本主义发展主要表现在精神方面。新教为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精神力量。它进一步激发了人们创造价值、追求财富的意识,这就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动力。同时,新教还使得欧洲的企业主和工人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为了虔诚的信仰而工作。此外,宗教改革还激发了民族意识,促进了民族国家的形成等。

【专题训练】

1. (2007年广东卷)16世纪一位外交官说,在对东方的探险中,“宗教提供借口,而黄金提供动机”。这反映了当时( )

A. 寻找黄金是为了传播基督教

B. 输出黄金是殖民扩张的重要方式

C. 黄金是推选外交政策的唯一手段

D. 追求黄金是新航路开辟的推动力之一

2. (2008年广东卷)15世纪,意大利人开始用各种地方性通俗语言文字翻译拉丁文《圣经》,这一现象说明( )

A. 天主教会已经放松思想控制

B. 宗教改革在意大利已经有了较大的影响

C. 人文主义思想在意大利兴起

D. 通俗语言文字取代拉丁文成为官方文字

3. (2007年上海卷)罗马城内有架“圣梯”,凡人只要爬上去便可以赎罪。一天,有人爬到中间,又忽然退下来,旁人问其原因,他说:“只要心中有信仰,就能赎罪,不必在乎表面的礼仪。”这个人是( )

A. 马丁·路德

B. 克伦威尔

C. 亨利八世

D. 加尔文

4. (2007年山东卷)马丁·路德说:“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力来管他。”该材料反映了马丁·路德( )

A. 倡导人的解放

B. 否定基督教

C. 宣扬《圣经》精神

D. 否定教皇的地位

5. 马丁·路德在宣传他的“信仰得救”思想时说过这样的话:“信徒一不靠教皇,二不靠圣礼,只有靠终生‘悔改,才是基督的正道。”该话的思想从本质上( )

A. 指出了基督教徒的信仰途径

B. 找到了基督教的正道

C. 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

D. 升华了欧洲启蒙运动的精神

9.闽东海洋宗教文化 篇九

闽东濒临东海,地处我国海岸线中段,区内海岸线占全省近1/3,拥有众多天然良港,海洋是闽东人民的主要活动空间之一。因此,海洋文化理所当然是闽东文化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三国时期,约公元3世纪中叶,孙吴政权在今霞浦沿海开设了造船工场“温麻船屯”,建造了许多海船,为吴国壮大水上力量和发展海运提供支撑。正因为有一支强大的水师,孙权才得以同曹魏抗衡,才得以在230年派船队赴台湾、菲律宾,也才能移加强与海外的联系。温麻船屯,是孙吴官办的造船工场,它的创办为闽东沿海的开发集聚了一大批精干劳动力和技术人才,开通了沿海航线,辽阔的福宁湾成了闽东人走向海洋的第一站。伴随着迈向海洋,闽东便揭开了有志可考的历史。

随后,晋太康三年(282年),在温麻船屯基础上设臵温麻县,辖区包括现宁德市大部及政和、连江、罗源的部分。辖区虽多属山区,但县治却设于海滨,即今霞浦沙江。可见,重心偏重于沿海。

温麻县是闽东历史上第一个县级政区,也是福建省内较早设立的县之一。

唐末五代时期,福建出现一个大人物,他就是“闽王”王审知,他统治福建近30年,他在闽东文化长河中有什么光辉的业绩?他和黄崎港,也就是今天的下白石又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王审知治闽的主要举措之一就是大力发展福建的对外联系与对外贸易,为此他十分重视海港与航道建设。黄崎港的开辟就是王审知的一个大手笔。黄崎港当年属长溪县管辖,是闽国北部最大的港口,但因有礁石当道,航路不畅。王审知上任伊始,就致力于黄崎港的开凿、疏浚,历时6年,904年竣工。唐昭宗赐名“甘棠港”。甘棠港的开辟,有利于加强福建与中原的联系,改善了福建尤其是闽东地区的交通条件,促进了福建海外贸易的发展,从而推动了福建特别是闽东的开发。此举作为王审知的主要德政、政绩而被大书特书,好评、褒奖如潮。

甘棠港开通后,海运蒸蒸日上,对外贸易盛况空前,黄崎一跃而成福建名镇,其经济繁荣持续了200多年。明代时改称下白石。

除了甘棠港,另一个为闽东作出重要贡献的港口就是三都港,她向世界充分展示了三都澳和闽东地区潜在的广阔的发展前景。

1898年清廷将三都澳辟为福建的三个商埠之一(前两个是福州、厦门)。1899年,清廷在三都成立福海关,三都澳正式开放为对外贸易港口,英、美、德、日、俄等十三个国家的21家公司在此开办洋行或分公司,英国修建杂货泊位、石油泊位各一个,美国建油泊位一个、油库两个。三都澳由此繁荣起来,顶峰是20世纪30年代初。抗战期间,日军飞机数次轰炸,其海军陆战队又登岛纵火,岛上建筑大多被毁,从此衰落。福海关于1949年关闭。

当年三都港输出的货物中以茶叶为最大宗,占其总输出货值的90%以上,其茶叶出口量居福建首位,占全省一半至60%,在全国名列前茅。

海洋孕育了闽东文化,为闽东古今文化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鲜为人知的是,海洋还是闽东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主要战场和开展革命斗争的重要场所。

历史上闽东的外患主要来自海上,从明代倭寇的杀戮到抗战时期日军的蹂躏,都给闽东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为此闽东沿海人民曾进行过无数次殊死的反抗和搏斗,以保卫自己的家园。明代戚继光指挥的最具意义,战果显赫的抗倭战斗就是在宁德的横屿展开的。

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共产党人柯成贵率领海上红军游击独立营,驰骋闽东沿海,驾船袭击敌军,写就了闽东乃至福建革命历史上独具特色的片断。个人以为闽东革命历史上最具特色的有两点:一是畲族同胞参加革命,二是开展海上斗争。在山城周宁有一座古老的祠堂,它有着别致一格的船式造型。在近郊的鲤鱼溪畔矗立着一座宏伟别致的祠堂,浦源郑氏宗祠。该祠堂是其罕见的船式造型,让人不由自主地想到了中国海洋开拓史上的两位杰出人物—七次下西洋的郑和与渡海收复台湾的郑成功。或许郑氏一脉生来就与海洋结下了不解之缘,即便避隐于云雾山中,也不曾放弃驾舟蹈海的信念,以致于要藉宗祠族规的形式来表达心愿、来激励和鞭策子孙。也许这种猜想属于附会,但有一点似乎又能佐证我的猜想:改革开放之后,浦源郑氏后人争先冲入大上海,搏杀大商海的举动,不正是所谓“海洋文化”特质的体现吗? 闽东因海洋而兴起,也曾因海洋而繁荣,并凭借海洋的开拓促进了八闽的整体发展,海洋又是闽东人反侵略、反压迫、争取自由和解放的重要舞台。闽东人的收获和喜悦离不开海洋的恩赐,闽东人的挫折和失落也夹杂着海洋的苦涩。宗教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在人类文化史上一直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纵观人类发展的历史,几乎所有的文化形态都与宗教有着密切的联系。闽东宗教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内容丰富,是福建乃至全国宗教文化史册中浓墨重彩的一章。那么,闽东都有哪些宗教人物、宗教事件在全国产生巨大影响?对此刘国平博士又有那些见解? 闽东宗教文化

霍童山乃中国道教的圣地。据史书、方志记载,自三国起,左慈、葛玄、邓伯元、王玄甫、禇伯玉、陶弘景、司马承祯、白玉蟾等著名道士均曾在此修道或仙逝。(霍童山)被列为道教“三十六洞天”之首。北宋张君房《云笈七签》载三十六洞天名次: 第一洞天

福建宁德霍童山 第二洞天

山东东岳泰山 第三洞天

湖南南岳衡山 第四洞天

陕西西岳华山 第五洞天

河北北岳恒山 第六洞天

河南中岳蒿山 第七洞天

四川峨嵋山 第八洞天

江西庐山 第十六洞天 福建武夷山

明代《闽都记》:闽境之山,西则武夷,东则霍童。“不到霍童不为仙”之说。

佛教产生于古印度,于西汉末东汉初传入中国内地,三国时期传入福建。

见于文献记载的佛教僧人在闽东境内活动的最早时间是在东晋时期,约公元四世纪;而宁德市内兴建最早的古刹则是建于南朝时南齐永明元年(483年)的霞浦建善寺。佛教传入境内虽略晚,但发展十分迅速。

特点:名寺众多,名山显赫,高僧辈出。名寺:霞浦建善寺,宁德支提寺,古田极乐寺,福安狮峰寺,种德禅寺,福鼎资国寺、昭明寺,寿宁三峰寺,周宁灵峰寺等。

狮峰寺,位于福安市溪柄柏柱洋楼下村,始建于唐景福元年(892年),明时重修,是区内保持原风貌最完善的古建筑,2006年被评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支提寺,位于宁德蕉城霍童镇,又称华严寺,始建于北宋开宝四年(971年),先后四次受敕赐寺名,鼎盛时,下属寺院达30多处,僧众达千余人,一度显赫江南,蜚声佛教界。1983年被列为全国佛教142座重点寺院之一,在海内外颇有影响。

名山:支提山曾与山西五台山、四川峨嵋山、浙江普陀山、安微九华山并称中国佛教五大名山,明永乐皇帝赐支提山“天下第一山”匾,世称“不到支提不为僧”。高僧:

灵估,唐代,霞浦人,中国佛教五大禅宗之一—沩仰宗的创始人。(五大禅宗:沩仰、曹洞、云门、临济、法眼)圆瑛,古田人,民国时期,连任7届中国佛教会主席和理事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任第一届佛教协会会长,是个德高望重的佛教界领袖。

闽东是福建传入天主教最早的地区之一。天主教传入福建始于明末。明崇祯四年(1631年),菲律宾多明我会派人来福宁州传教,次年就在福安建立了多明我会在福建、也是在中国的第一个传教点。此后闽东一直是全省天主教中心,全国的一个重要教区。在1685年,福安人罗文藻成为中国天主教第一位中国籍主教。

天主教传入闽东后两百年后,鸦片战争爆发,与省内、国内其他地区同步,19世纪中叶,基督教传入闽东。

西方教会势力入华,一方面是为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服务,另一方面也带来了近代西方文明的成果,基督教尤其明显,其传教的主要辅助手段就是办学校、该医院以迎合穷苦百姓缺医少药、无钱求学的需求。闽东许多县都设有此类医院,学校。如宁德市医院的前身即为1904年创办的“圣教妇幼医院”,该院成立为西医传入宁德之始。古田的“超古学堂”和“毓馨女塾”都是美国基督教会创办的。

涉及基督教的最大事件是1895年的“古田教案”。所谓“教案”就是西方教会在中国与当地民众发生的冲突事件,可以说是中国人民的反洋教事件。西方教会在福建传教期间遭遇大小教案100余起,在全国则有1000多起。

1895年古田斋教民众冲上英美传教士的渡假地华山,杀死传教士及其家人11名,击伤5人,酿成震惊中外的“古田教案”,也称“华山教案”。其案情之严重,影响之深远为福建教案之首,在全国则仅次于1870年的“天津教案”。民间宗教是相对于正统宗教而言的各种宗教的统称,它与正统宗教有相同的基本特征,所不同的是它不为统治阶级所承认,只能在民间流传,常处于秘密或半秘密的状态,故又称为秘密宗教。

古代流传于福建的民间宗教门派很多,最有特色的是摩尼教和三一教。摩尼教产生于波斯,崇尚光明,认为光明势力必然战胜黑暗势力,故也称“明教”。摩尼教曾活动于闽东,福鼎太姥山上就留有其遗迹。

民间信仰是指信仰某种超自然力量,没有严格教义、教规、组织,没有稳定信徒,在民间自发流传的宗教文化现象。福建民间信仰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女神崇拜。最著名者当属妈祖(960-987年),生活于宋初,闽东全境皆有崇信。在闽东地区影响最大的女神是临水夫人陈靖姑(767-790年,唐米),被奉为妇女、儿童的保护神,其信仰遍及福建全省、浙江南部、台湾等地。临水夫人崇拜起于古田,古田大桥的临水宫为其祖庙。

闽东还有一些独具特色的民间信仰。屏南就发现了全国罕见的猎神崇拜,车三公崇拜。

闽东的古人类崇拜遗迹。福安市城关阳头街尾码头对岸溪边有一座保存尚好的男根石雕,即石祖,据专家考证,确定为史前人类图腾崇拜物,生殖崇拜乃人类最早、最原始的崇拜之一,从此可见闽东文明由来已久。很多人从北宋画家张择端作品《清明上河图》中认识了卞水虹桥,并认为这种造桥技艺已经失传,直到现代,闽东境内那保存良好的53座木拱廊桥撩开了它神秘的面纱,让世人惊叹,从此,中国桥梁文化便增添了光彩夺目的一章。闽东廊桥文化

木栱廊屋桥是中国传统木构桥梁中技术含量最高的品类,又是世界桥梁史上绝无仅有的一个品类,如今仅在我国闽东北和浙南地区保存着100余座,我市有54座,为全国最多。造型结构上:木栱桥上建廊屋,俗称厝桥,北宋《清明上河图》上所绘之桥有木栱却无廊屋。

从文字学角度看:廊—屋檐下的过道或独立有顶的通道。(辞海)厝—方言中指房屋。

从廊屋桥的功能看:1:作为桥,它具有一般桥梁的功能,是人们往来的通道;

2、作为廊屋、厝,它又具有以下几种功能:A过往行人休憩歇脚、遮风避雨的场所;B桥两岸居民休闲聚会的场所,打牌、下棋、聊天等;C收容庇护的慈善场所,或有行善之人定时烧水臵于桥中供过往行人饮用、洗涮,或让乞丐、流浪汉等有个寄居栖息的地方,或是客死的异乡人停尸待葬之处;D开展崇拜信仰活动的场所,桥上多设有神龛、神位,让人供奉、祭拜。

由此可见,称之“廊桥”不足以展现其精髓,而应谓之“廊屋桥”,或尊民俗“厝桥”。也正是基于其高超的建筑工艺、独特的造型结构,特别是厝桥合一的多样功能,所以说它是世界桥梁史上独有的一个品类。

上一篇:《好习惯伴我成长》中队活动方案及主持词下一篇:高程测量实习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