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雪地贺卡

2024-07-31

七年级语文雪地贺卡(11篇)

1.七年级语文雪地贺卡 篇一

《雪地贺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重点生字词。

2.了解作者的生平及主要作品。

3.懂得珍惜纯真的童心,对生活多一份热情和幻想。4.感受作者朴实自然的写作风格。教学重点:

通过学习本文使学生珍爱童心、珍惜童年。教学难点:

1.理解“一个带有秘密的童年是多么的幸福”。

2.理解“我”为什么郑重其事替雪人回了一张贺卡,后来却又不回了? 教学内容及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学生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捕鸟一段)下雪了,童年的鲁迅拍雪人,塑雪罗汉,捕鸟,兴味盎然。同学们想一想自己儿时下雪天的情境,是在雪中奔跑、跳跃、欢呼、爬着、滚着;打着雪仗、滚着雪球、堆着雪人。可是有一个小朋友在一个下雪的冬天里收到了一封“雪人”给她的贺卡,这个发生在冬天里的神奇的故事就是:

板题: 《雪地贺卡》。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1.掌握重点生字词。2.懂得珍惜纯真的童心,对生活多一份热情和幻想。

二、了解作者:

本文的作者是鲍尔吉•原野,请同学们读一读作者的简介。当代作家,蒙古族。1958年出生,内蒙古赤峰市人。与歌手腾格尔,画家朝戈被称为当今中国文艺界的“草原三剑客”。我国著名散文作家、儿童作家,中国作协会员。(《细解》23页)

三、检查预习: 1.正音:

颏(kē)下 屹(yì)立 嫉(jí)妒 恳挚(zhì)襟(jīn)怀 弓弩(nǔ)臃(yōng)肿

2.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①迹象:指表露出来的不很显著的特点,可借以推断事物的过去和将来。

②嫉妒:妒忌。③恳挚:诚恳真挚。④驱策:用鞭子赶;驱使。

⑤臃肿:肥大而笨拙,不灵活:体态臃肿。比喻机构庞大而调度不灵、效率不高:机构臃肿。襟怀十万火急奇遇

⑥十万火急:形容事情紧急到了极点(多用于公文、电报等)。3.复述故事。

4.本文分几个部分,说说各部分的主要意思是什么?

本文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开头…………能收到李小屹这么恳挚的关爱。主要写“我”无意中发现雪人怀里的贺卡,被写贺卡孩子的这种行为深深打动。

第二部分,我寄出也接受过一些贺卡…………在长大成人后跟自己的男友讲这张贺卡的奇遇。主要写“我”替雪人回复贺卡和保护孩子的“梦”。

第三部分,最后一句。感叹有秘密的童年最幸福。

四、研读课文:

1.文中有几张贺卡?都是谁给谁写的呢?

三张贺卡。两张是李小屹写给雪人的,一张是“我”替雪人写给李小屹的。

下面我们分角色朗读文中的三张贺卡,体会一下李小屹的情感和“我”的情感。(分角色朗读课文。)

2.李小屹的两张贺卡,体现了李小屹怎样的情感?作者为什么会被感动? 童趣:赞美雪人;

童心:同情、关心、祝愿; 纯真、美好的心灵 童真:等待回复; 3.研读:

感情朗读““我”把贺卡放回去……………跟自己的男友讲这张贺卡的奇遇”

思考:明知是假的,“我”还郑重其事地替雪人回了一张贺卡,后来却又不回了。“我”为什么这样做?请同学们分析一下“我”这样做矛盾吗?

思考:第一次“我”为什么替雪人给李小屹回贺卡?第二次“我”为什么不给李小屹回贺卡? 第一次回复贺卡,是被李小屹的行为所感动,为使李小屹童心得到呵护和关怀。第二次不回复贺卡是不忍心破坏她童年的梦,使她仍然感到神奇和幸福。

五、总结全文 : 文章的最后一句理解“一个带有秘密的童年是多么的幸福”。为什么?童年是人生最美好的岁月,孩子活泼可爱,充满幻想,充满对世界的渴望。因为幻想,因为好奇,孩子有许多可笑的举动,有许多大人不解的快乐秘密,这些秘密使孩子的世界丰富多彩,也使他的成长充满情趣。所以说,带有秘密的童年是幸福的。

这句话是对全文的总结,点明了主旨,把本文和自己的童年生活结合起来想一想。

六、课堂练习:

1.你能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找出与《雪地贺卡》中类似的“神话”和童年的“秘密”吗?

如何首乌根的传说、美女蛇的故事、特别是对“结末教训”的信以为真等等,就是这类“神话”。这些“神话”以及“我”对这些“神话”的理解还有,短短泥墙根一带的“无限趣味”、背着先生的那些顽皮淘气的有趣“工作”和课堂小动作,乃至有口无心乱读书、欣赏先生读书的入神样子,关于“怪哉”一事对先生背地里的猜想、把砖头抛到间隔的梁家等等,都可看成是童年的“我”心灵里的“秘密”。点拨:不必讲道理,只要举出具体的例子即可。

2.“我”究竟应不应该再给李小屹回信?如果继续回信,你有更好的处理方式吗? 示例:不回贺卡不一定就保护到李小屹了。假如她一再坚持她收到过雪人寄出的贺卡,从此以后李小屹会被周围的人否定和嘲笑。

可以这样设想:在经过一个冬天的贺卡联系后,“雪人”可以在春天要来的时候告诉李小屹,春天要来了,我要融化去另一个世界,这样就能保证合理性又不破坏童话。点拨:答案不固定,只要从保护李小屹童心的角度谈出自己的看法就行。

3.国庆节和中秋节快要到了,请你给你小学的老师或同学发一张贺卡,表达你的祝福。

七、拓展延伸: 体会下列文句中的童趣:

1.宋代•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这首诗表现了纯洁轻巧、烂漫无邪的可爱的童真;最难得的是,诗中反映了儿童普遍具有的“模仿”和“表现”的心理特性。

2.我们也都跳上岸。阿发一面跳,一面说道,“且慢,让我来看一看罢,”他于是往来的摸了一回,直起身来说道,“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一声答应,大家便散开在阿发家的豆田里,各摘了一大捧,抛入船舱中。双喜以为再多偷,倘给阿发的娘知道是要哭骂的,于是各人便到六一公公的田里又各偷了一大捧。《社戏》节选。

八、布置作业: 阅读练习•探究二、三题 板书设计:

发现贺卡 童心、童趣

雪地贺卡:回复贺卡 珍爱童心 感叹 有秘密的童年最幸福 珍惜童年

九、教学后记: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将学习的自主权交给学生。本文篇幅短小,文字流畅,通俗易懂,是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良好途径。因此在教学本文时,自己通过如下流程,使学生体会童年、童趣、童心、童真,理解作者对儿童的关爱、对童心的呵护。①创情入境 拨动心弦,②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③精读课文 体会情感,④研读课文 释疑解惑,⑤简要概括 点明主旨。《雪地贺卡》练习

2.七年级语文雪地贺卡 篇二

一、七年级语文课本里的新诗分布

先来看看人教版的七年级语文课本 (上) 里的新诗, 总共11首 , 有6首为正式课文 , 3首为课后阅读材料, 还有2首为散文诗。

1.王家新的《在山那边》。这首诗是抒情诗, 入选后有改动。它表现的是山里孩子对海的向往, 从新诗之美来看, 这首诗写得很一般, 属于王家新新诗里比较平庸的一首。它是正式的第一单元里的第一篇课文。

2.汪国真的《意志》, 是一首哲理诗, 在第一单元第二篇课文《走一步, 再走一步》 (美国作家莫顿·亨特) 的课后“读一读, 写一写”部分。这首诗选入时没有列出标题, 这是不符合规范的, 应该在课本里加上诗的标题。

3.流沙河的《理想》。这首诗是哲理诗。为第二单元第一篇课文。据说正在修订的版本要撤掉这首诗, 是不妥的。因为这首诗是典型的哲理诗, 很有审美价值。

4.何其芳的《秋天》。这是一首意象诗, 描述了秋天的情景, 它主要采用了散点透视的手法来建构意象, 形成一幅总体的秋之图画。它是第三单元第四篇课文。

5.美国诗人狄金森的《秋景》, 在何其芳的《秋天》课后的“研讨与练习”里的比较阅读部分。

6.张锋的《化石吟》, 是一首科学诗, 为第四单元第一篇课文。收入时有改动, 完全是选编者觉得此诗有些知识含量, 但它已欠缺审美价值。

7.臧克家的《三代》, 是一首哲理性的叙事诗。在第五单元第三篇课文莫怀戚的《散步》的课后“读一读, 写一写”部分。

8.《散文诗两首》包括泰戈尔的《金色花》和冰心的《荷叶、母亲》。它们是第五单元第四篇课文。这两篇散文诗算是儿童散文诗, 适合放在小学四、五年级课本里。

9. 《郭沫若诗两首》, 包括《天上的街市》和《静夜》。《天上的街市》是孩子对夜空的想象, 《静夜》是对 夜晚的想象 , 它们都是意象诗, 为第六单元第二篇课文。它们适合放到小学四、五年级课本里。

再来看看人教版七年级语文课本 (下 ) 里的新诗 , 总共首, 有4首是正式的课文, 2首是课后阅读材料。很有意思的是, 这一册课本里, 翻译诗占了现代诗的一半。

1.《诗两首》, 包括俄国诗人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和美国诗人弗罗斯特的《未选择的路》, 都是哲理诗。

2.光未然的《黄河颂》, 是歌词, 也可作朗诵诗。从爱国主题看, 《黄河颂》和下面的《松花江上》都很适合入选课本。但我觉得它们最好是入选中学音乐教材, 而不是语文教材。

3.张寒晖的《松花江上》, 是歌词, 也可以做朗诵诗。为第二单元第四篇课文端木蕻良《土地的誓言》的课后 “研讨与练习”中的课后学唱。

4.牛汉的《华南虎》, 是一首意象诗, 也有生命的隐喻。为第六单元第三篇课文。这首诗是牛汉的代表作, 国内几乎所有的《当代文学史》都会提到或论述到, 而且当代作家作品选讲之类的教材也会入选, 它不是动物诗, 与动物小说、自然文学列在一个主题单元, 并不合适。而且大学教材里普遍选了它, 初中教材最好别选。

5. 威廉·布莱克的 《老虎》, 是一首意象诗。为牛汉的《华南虎》的课后“研讨与练习”里的朗读材料, 是一首翻译诗。

二、对七年级语文课本新诗的看法

从以上对人教版七年级语文课本里的新诗的分布情况, 可以发现一些问题。下面谈点看法, 以供教材选编者和语文老师参考。

1.从诗歌的选编逻辑看, 七年级语文课本似乎没有明确的思想逻辑, 也没有明确的艺术逻辑。诗歌作品的选择完全是给“主题”这个篓子填空补缺的, 很乱的感觉。

2. 这些诗歌无论在现代文学史里, 还是当代文学史里, 都没有代表性。或者说, 作者虽然大部分是名家, 但作品不能代表新诗的艺术水平。郭沫若的两首诗《天上的街市》和《静夜》完全可以放到小学四、五年级里。牛汉的《华南虎》被大学教材广为收入和评介, 也不太适合初一学生阅读。而其他的诗没有一首算得上优美、清新。

3. 光未然《黄河 颂》和张寒晖的《松花江上》完全可以放到音乐教材里, 让音乐课展示。爱国主题 的新诗还 有很多替 代品, 没必要语文课里选歌词。如艾青的《雪落在中国土地上》和《手推车》等, 都可以替代它们。

4. 翻译诗和翻译作品 不适合做课文, 因为它们不是我们的母语写作, 不具备汉语的范例性。翻译作品可以作为课外阅读, 不宜用作课文。这也是语文教材的硬伤, 缺乏对母语的基本认识。

5. 七年级作为初中语文学习的起点, 诗歌选择很重要。第一要有语言的纯粹性, 需优美活泼; 第二要有感情的真挚性, 要适合初一学生的特点, 符合他们的内心世界;第三要有生活的引领性和学习的引领性;第四要给学生一定的诗体格式的基本认识。按照这几个标准, 七年级语文课本里的诗需要重新调整。

6.从新诗选编的角 度看 , 七年级、八年级和九年级语文课本没有有效衔接, 八年级语文课本没有新诗, 九年级有十一首, 但又大部分属于儿童诗。应该在初中语文课本里选择一些有青春气息的抒情诗, 尤其是七年级课本里, 应该以少年诗、抒情诗为主体。

三、对七年级语文新诗教学的想法

新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一环。中国是诗国, 有几千年的诗歌传统, 因此诗教也是语文教育的有机部分。如何用好课本里的诗, 如何尽可能地给学生更合适的诗教, 传承母语文化, 值得重视。

1. 因为课文里的新诗选编缺乏逻辑性, 建议打乱顺序, 按诗歌逻辑来设计课堂教学。

七年级上学期, 按照新诗、翻译诗、散文诗和儿童诗这四类来讲。新诗可以讲两到三次课。翻译诗可以讲一次。 散文诗可以讲一次。儿童诗可以讲一次或两次。最后, 做一次诗歌写作练习和一次诗歌朗诵会。

七年级下学期, 按照新诗、翻译诗、歌词这三类来讲。新诗可以讲两次课。翻译诗可以讲一次课。歌词讲一次课。再安排一次诗歌写作和一次诗歌朗诵。

2. 新诗教学时要 增强感受性, 要带学生感受语言之美, 认识修辞。不要过分强调对主题的挖掘和理解。

诗歌的语言、意象和修辞的认识是最重要的, 不认识这些东西, 意义的理解没有意义。因为要学到所谓的爱国思想或者其他的思想, 其他的作品也可以实现。读诗, 就是要读出诗的味道, 诗的特点, 诗的美感。

3. 建议语文老师 寻找一些课本里新诗的替代品。比如说, 学习郭沫 若和何其 芳的新诗时, 找一、两首他们的短小的新诗来和学生一起品读。这样一来, 既丰富了课堂教学, 也让学生更充分地了解了诗人的创作。

有些语文老师很重视把关于作家、诗人的背景知识介绍给学生, 这没错。但更重要的是把作品讲好, 让学生真正理解作家、诗人的创作, 欣赏几篇好作品。

3.浅谈七年级语文教学 篇三

一、备课是教学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备课既要备学生又要备教法。备课如果不充分或是备得不好,会严重影响课堂气氛和积极性。曾有一位前辈对我说:“备课备不好,倒不如不上课,否则就是白费心机。”因此,教师应踏踏实实备课,认认真真钻研教材与教法,直到自己满意为止。虽然辛苦,但事实证明是值得的。

一堂准备充分的课,会令老师和学生都获益匪浅。讲课时如果照本宣科,学生就会感到沉闷和无聊。如果备课充分,讲课时就会胸有成竹,课堂气氛活跃,并且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学习特别认真,能够真正投入到学习中。

二、用扎实多样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一句话,语文教学的目的之一是要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用扎实多样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对七年级的学生而言,这种训练需要一个较长而反复的过程。为此,针对不同的知识版块,应采取不同的训练方法:为了夯实基础——硬笔书法每日一页,字词听写“循环放映”;每位学生都要养成写读书笔记的习惯。每周要求学生读一篇课外文章并写出读书笔记,要求学生每天记日记,哪怕写几个字也要坚持;还要经常举行一些知识性的比赛,这既提高了学生的兴趣,也给学生增加了乐趣……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从基础入手到提高能力直至学以致用,生动、活泼、扎实、系统,有序、有恒的训练,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 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一些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三、语文自主学习习惯与能力的培养

合理分配每天学习任务。把自己的学习任务分解成每天能够完成的单元,并坚持当天的任务当天完成,无论如何不能给自己以任何借口。如文言文的背诵,诗歌的听写,默写等等,都应要求他们必须当天完成。

其次,教会他们必须要合理规划每天的时间。把必须完成的工作尽可能安排在工作时间内完成,把既定的学习时间保留出来,养成利用每天的零星时间学习的习惯,什么时候做其他事情,什么时候要看语文,教会他们懂得合理安排时间。

另外,要懂得及时复习。为了使学习有成效,应养成及时复习的习惯。研究表明,及时复习可以巩固所学的知识,防止遗忘。考试的时候尤其要跟他们强调这一点。

还有,教会学生懂得向自己提问。不时地向自己询问“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等问题,是集中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和发现薄弱环节的好方法。

当然,养成做笔记的习惯也是非常重要的。做笔记既可以帮助人集中精力思考和总结、归纳问题,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又可以把学习内容中的重要记录下来,便于以后查阅和复习。

4.雪地贺卡课文教案 篇四

主备人:刘勇(滕州市洪绪中学)

课前预习:

1.正确、流利、有表情的朗读课文4遍,标注段落,书写生字词。

2.查找、了解作家作品,积累文学常识。

3.完成《语文助学》“预习积累”第1、2、3题;“学习测评”第1、2、3题。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将学习的自主权交给学生。”阅读教学一般是教什么、怎么教、教得怎么样,学生学习是学什么、怎么学、学得怎么样,对于课文的学习是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这样写,三者是统一的。基于此,教学生自学课文的方法,提出自己的问题,合作探究交流问题答案。教师非预设的引导学生解决完问题,教学任务也就完成了。

相关课程标准:

1.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景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2.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

3.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的生平及主要作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主要段落。

2.懂得珍惜纯真的童心,对生活多一份热情和幻想。

3.理解“一个带有秘密的童年是多么的幸福。”感受作者朴实自然的写作风格。

评价任务:

1.找出文章记叙的“六要素”。

2.小组内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全班交流。

3.培养童趣,呵护童心,赞美童真。

4.童心在线:书写百十字贺卡书信。

教学过程:

一、巧妙导入、明确目标:

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鲁迅先生为我们描绘了一个“雪地捕鸟”的趣事,很多同学也玩过培雪人的游戏,可是你和它交过朋友吗?有过书信往来吗?沈阳岐山三校二年级四班的李小屹就美美的做过这些事,请看《雪地贺卡》。(教师板题,学生同时书写)

设计意图:承《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的童年趣事,激起学生雪天培雪人的兴致,进而拟人化,唤醒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童真。师生同时书写,加强语文课上学生写的训练。

课件展示学习目标、作者简介,并记录作家作品。

二、整体感知、自主探究:

1.一读二读解字词,解决“拦路虎”的问题。

当堂书写:颏下 恳挚 襟怀 屹立 雪橇 臃肿 嫉妒 歧路 驱策

积累词语:嫉妒——在这里是贬义词褒用,有“羡慕”的意思。

2.三读四读知大意,解决“写了什么”的问题。

抓题眼,概括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

通过“三封信”的提示,写了“我”(即雪人)与李小屹互送贺卡的故事。

进而找出文章记叙的“六要素”来。按照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把课文分成三部分。

3.五读六读解疑难,解决“怎么写的”问题。

大胆让学生提出自己的理解与质疑,以小组为单位板书到黑板上,异组解答。

对非预设而生成的问题与解读,教师给予充分的肯定与表扬,激励学生的求知欲和成功感。进而抛出预设的以下6个问题,组织讨论与解答。

A.李小屹给雪人写贺卡体现了怎样的童心?

B.“我”为什么以雪人的名义回贺卡?

C.“我”生出什么别样心情?

D.她为什么“痴痴地站在雪人边上”?

E.怎样理解“不忍心……更不忍心……”?

F.“一个带有秘密的童年是多么的幸福。”在结尾起什么作用?

4.七读八读学写法,解决“为什么这样写”的问题。

小组展开讨论。A.语言朴素平实。B.构思巧妙精致。

解决“阅读练习·探究”第三题,指导背诵“我把贺卡放回去”至全文结尾。

设计意图:文章篇幅短小,通过听读、朗读、齐读、默读、速读等不同形式的读,让学生感悟。让小组充分讨论,提出问题与质疑并寻求解答,教给学生求知的途径。

三、拓展迁移、达标训练:

1.结合“阅读练习·探究”第一题,解决《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也有这类的“神话”和童年的“秘密”吗?

讨论后明确:如何首乌根的传说、美女蛇的故事就是这类“神话”。课堂上背着老师画画,有口无心乱读书、欣赏先生读书入神的样子,关于“怪哉”一事对先生背地里的猜想,都可看成是童年的“我”心灵里的“秘密”。

2.解决“阅读练习·探究”第二题,假设几天后,李小屹又给“雪人”写了一张贺卡,如果你是李小屹,你会写些什么呢?

当堂完成百十字的回信,注意写对书信的格式。

设计意图:联系前一课文所学,温故而知新。童年秘密是童趣中特别珍贵的一部分,体会童年里的秘密就是童年的梦,有了梦的童年是幸福的童年,把神话当真,是儿童纯洁心灵的反映。短文速成,是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更进一步做足童年的梦,进而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童心的纯洁可贵与“我”对童心的呵护,对童真的怀念、赞美和祝福。

四、布置作业:

完成《语文助学》“学习测评”第5—14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雪人、贺卡仍然是七年级学生的最爱,童心未泯,童心犹在,因而学习兴趣大增,课堂生成效率高。书声琅琅的课堂增强了语文味,感受文中人物的心灵世界,与他们进行心灵对话,激发学生珍惜纯真的童心,对生活多一份热爱与幻想,使心灵的对话活灵活现于课堂之上。

特别的收获是王嘉煜同学的6分钟的速成美文打动了全班同学:

雪人:

你不理我了吗?我们还是好朋友啊!我的同学、我爸爸都还等着你的回信呢。我是一个女孩,装束臃肿,也不漂亮,可是我的心是纯洁的。我很喜欢你送我贺卡上的圣诞老人驱策雪橇,你快来吧!不然,春天来了,雪化了,我们就见不了面了。盼!

5.《雪地贺卡》教学设计 篇五

高丽丽 2013、9、24

一、教学目标:

1.掌握重点生字词。

2.了解作者的生平及主要作品。

3.懂得珍惜纯真的童心,对生活多一份热情和幻想。4.感受作者朴实自然的写作风格。

二、教学重点:

通过学习本文使学生珍爱童心、珍惜童年。

三、教学难点:

1.理解“一个带有秘密的童年是多么的幸福”。

2.理解“我”为什么郑重其事替雪人回了一张贺卡,后来却又不回了?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学生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捕鸟一段)下雪了,童年的鲁迅拍雪人,塑雪罗汉,捕鸟,兴味盎然。同学们想一想自己儿时下雪天的情境,是在雪中奔跑、跳跃、欢呼、爬着、滚着;打着雪仗、滚着雪球、堆着雪人。可是有一个小朋友在一个下雪的冬天里收到了一封“雪人”给她的贺卡,这个发生在冬天里的神奇的故事就是:

板题: 《雪地贺卡》。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1.掌握重点生字词。2.懂得珍惜纯真的童心,对生活多一份热情和幻想。

(二)、自主学习

1、了解作者:

本文的作者是鲍尔吉•原野,请同学们读一读作者的简介。当代作家,蒙古族。1958年出生,内蒙古赤峰市人。与歌手腾格尔,画家朝戈被称为当今中国文艺界的“草原三剑客”。我国著名散文作家、儿童作家,中国作协会员。

2、正音:

颏(kē)下 屹(yì)立 嫉(jí)妒 恳挚(zhì)襟(jīn)怀 弓弩(nǔ)

臃(yōng)肿

3、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①迹象:指表露出来的不很显著的特点,可借以推断事物的过去和将来。②嫉妒:妒忌。③恳挚:诚恳真挚。

④驱策:用鞭子赶;驱使。

⑤臃肿:肥大而笨拙,不灵活:体态臃肿。比喻机构庞大而调度不灵、效率不高:机构臃肿。襟怀十万火急奇遇 ⑥十万火急:形容事情紧急到了极点(多用于公文、电报等)。

4、复述故事。

5、本文分几个部分,说说各部分的主要意思是什么?

本文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开头„„„„能收到李小屹这么恳挚的关爱。主要写“我”无意中发现雪人怀里的贺卡,被写贺卡孩子的这种行为深深打动。第二部分,我寄出也接受过一些贺卡„„„„在长大成人后跟自己的男友讲这张贺卡的奇遇。主要写“我”替雪人回复贺卡和保护孩子的“梦”。

第三部分,最后一句。感叹有秘密的童年最幸福。

(三)合作交流:

1.文中有几张贺卡?都是谁给谁写的呢?

三张贺卡。两张是李小屹写给雪人的,一张是“我”替雪人写给李小屹的。下面我们分角色朗读文中的三张贺卡,体会一下李小屹的情感和“我”的情感。(分角色朗读课文。)

2.李小屹的两张贺卡,体现了李小屹怎样的情感?作者为什么会被感动? 童趣:赞美雪人;

童心:同情、关心、祝愿; 纯真、美好的心灵 童真:等待回复; 3.研读:

感情朗读““我”把贺卡放回去„„„„„跟自己的男友讲这张贺卡的奇遇” 思考:明知是假的,“我”还郑重其事地替雪人回了一张贺卡,后来却又不回了。

“我”为什么这样做?请同学们分析一下“我”这样做矛盾吗? 思考:第一次“我”为什么替雪人给李小屹回贺卡?第二次“我”为什么不给李小屹回贺卡?

第一次回复贺卡,是被李小屹的行为所感动,为使李小屹童心得到呵护和关怀。

第二次不回复贺卡是不忍心破坏她童年的梦,使她仍然感到神奇和幸福。

(四)、总结全文 :

文章的最后一句理解“一个带有秘密的童年是多么的幸福”。为什么?童年是人生最美好的岁月,孩子活泼可爱,充满幻想,充满对世界的渴望。因为幻想,因为好奇,孩子有许多可笑的举动,有许多大人不解的快乐秘密,这些秘密使孩子的世界丰富多彩,也使他的成长充满情趣。所以说,带有秘密的童年是幸福的。这句话是对全文的总结,点明了主旨,把本文和自己的童年生活结合起来想一想。

(五)、训练提升

1.你能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找出与《雪地贺卡》中类似的“神话”和童年的“秘密”吗?

如何首乌根的传说、美女蛇的故事、特别是对“结末教训”的信以为真等等,就是这类“神话”。这些“神话”以及“我”对这些“神话”的理解还有,短短泥墙根一带的“无限趣味”、背着先生的那些顽皮淘气的有趣“工作”和课堂小动作,乃至有口无心乱读书、欣赏先生读书的入神样子,关于“怪哉”一事对先生背地里的猜想、把砖头抛到间隔的梁家等等,都可看成是童年的“我”心灵里的“秘密”。点拨:不必讲道理,只要举出具体的例子即可。

2.“我”究竟应不应该再给李小屹回信?如果继续回信,你有更好的处理方式吗? 示例:不回贺卡不一定就保护到李小屹了。假如她一再坚持她收到过雪人寄出的贺卡,从此以后李小屹会被周围的人否定和嘲笑。可以这样设想:在经过一个冬天的贺卡联系后,“雪人”可以在春天要来的时候告诉李小屹,春天要来了,我要融化去另一个世界,这样就能保证合理性又不破坏童话。

点拨:答案不固定,只要从保护李小屹童心的角度谈出自己的看法就行。3.国庆节和中秋节快要到了,请你给你小学的老师或同学发一张贺卡,表达你的祝福。

(六)、拓展延伸:

体会下列文句中的童趣:

1.宋代•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这首诗表现了纯洁轻巧、烂漫无邪的可爱的童真;最难得的是,诗中反映了儿童普遍具有的“模仿”和“表现”的心理特性。2.我们也都跳上岸。阿发一面跳,一面说道,“且慢,让我来看一看罢,”他于是往来的摸了一回,直起身来说道,“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一声答应,大家便散开在阿发家的豆田里,各摘了一大捧,抛入船舱中。双喜以为再多偷,倘给阿发的娘知道是要哭骂的,于是各人便到六一公公的田里又各偷了一大捧。《社戏》节选。

板书设计:

发现贺卡 童心、童趣

雪地贺卡:回复贺卡 珍爱童心

感叹 有秘密的童年最幸福

珍惜童年

教学后记: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将学习的自主权交给学生。本文篇幅短小,文字流畅,通俗易懂,是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良好途径。因此在教学本文时,自己通过如下流程,使学生体会童年、童趣、童心、童真,理解作者对儿童的关爱、对童心的呵护。①创情入境 拨动心弦,②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③精读课文 体会情感,④研读课文 释疑解惑,⑤简要概括 点明主旨。

《雪地贺卡》练习

一、研读课文:

1.文中有几张贺卡?都是谁给谁写的呢?

2.李小屹的两张贺卡,体现了李小屹怎样的情感?作者为什么会被感动? 3.明知是假的,“我”还郑重其事地替雪人回了一张贺卡,后来却又不回了。“我”为什么这样做?请同学们分析一下“我”这样做矛盾吗? 思考:第一次“我”为什么替雪人给李小屹回贺卡?第二次“我”为什么不给李小屹回贺卡?

4.如何理解“一个带有秘密的童年是多么的幸福”这句话? 二、课堂练习:

1.你能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找出与《雪地贺卡》中类似的“神话”和童年的“秘密”吗?

2.“我”究竟应不应该再给李小屹回信?如果继续回信,你有更好的处理方式吗?

3.国庆节和中秋节快要到了,请你给你小学的老师或同学发一张贺卡,表达你的祝福。

三、拓展延伸:

体会下列文句中的童趣: 1.“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宋代•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

2.“我们也都跳上岸。阿发一面跳,一面说道,“且慢,让我来看一看罢,”他于是往来的摸了一回,直起身来说道,“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一声答应,大家便散开在阿发家的豆田里,各摘了一大捧,抛入船舱中。双喜以为再多偷,倘给阿发的娘知道是要哭骂的,于是各人便到六一公公的田里又各偷了一大捧。”(鲁迅《社戏》节选。)

《雪地贺卡》练习

一、研读课文:

1.文中有几张贺卡?都是谁给谁写的呢?

2.李小屹的两张贺卡,体现了李小屹怎样的情感?作者为什么会被感动? 3.明知是假的,“我”还郑重其事地替雪人回了一张贺卡,后来却又不回了。“我”为什么这样做?请同学们分析一下“我”这样做矛盾吗? 思考:第一次“我”为什么替雪人给李小屹回贺卡?第二次“我”为什么不给李小屹回贺卡?

4.如何理解“一个带有秘密的童年是多么的幸福”这句话? 二、课堂练习:

1.你能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找出与《雪地贺卡》中类似的“神话”和童年的“秘密”吗?

2.“我”究竟应不应该再给李小屹回信?如果继续回信,你有更好的处理方式吗?

3.国庆节和中秋节快要到了,请你给你小学的老师或同学发一张贺卡,表达你的祝福。

三、拓展延伸:

体会下列文句中的童趣: 1.“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宋代•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

6.《雪地贺卡》的教学反思 篇六

一 抓住主要问题,层层深入的体会作者和刘玲的内心世界。

这是一篇细腻地描写人物内心感受的文章。人物的心情变化很丰富。体会人物内心情感是重点,为了不让学生们琐碎地去分析人物内心情感,使教学显得零散,我设计了一个大问题,“作者为什么第二次不给刘玲回信了呢?”来贯穿全文,让学生联系上下文围绕此问题层层深入地与文本对话。体会作者回信与不回信背后的良苦用心。 而且,我把学生自由讨论该不该回信放在理解作者不回信之前。我觉得这样做,学生先自己经历一个难以抉择的过程,可以更深刻地去理解作者矛盾的心情,更能去理解“别样心情”的`深意,从而为后文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 联系生活实际,唤醒学生对童真的记忆,去感受童年的美好,童心的珍贵。

其实,文章是一个大人在看到刘玲这个善良的孩子时,唤起了他自己对于童心美好的一种珍惜,回忆。故事虽美,可是学生是难以感受当人们长大成人以后对单纯,对童年的回忆与珍惜之情。所以,我在课前让同学们收集自己小时候童真童趣的故事,联系自己的生活,去回忆自己的童年。在回忆交流中,重温儿时的天真快乐。

三 抓住文章重点词句去体会,还做得不够。

虽然学生都找出了文章的重点词句,可是抠词抠句还不够深入。理解文章的重点词句,不能仅仅是就这一句来理解,还应该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还要理解文字背后含着的意思的。学生要层层深入的把一处语句说透了,读好了,才可以进行下一处的学习。课堂上,我的环节过得过快,没有给足学生深入实践的时间,以至提前结束课文。比如“我应该小心并且罢手了”这一句,为什么小心?为什么要罢手?从中说明了什么呢?等等,还应该让学生充分去与文本对话,体会文字背后的意义。

四 教学内容安排还不够饱和。

7.七年级语文雪地贺卡 篇七

关键词: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设计

七年级在初中教学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 学生的初中学习模式、学习习惯多半在此期间养成。语文教学是所有课程的基础, 也是学生传承中国文化、感受文字魅力的重要途径。七年级的语文教师将新课标中新理念———“综合性学习”代入到日常教学中去, 可以帮助学生巩固阅读、写作、口语交际能力, 与课本紧密结合在一起, 为学生的未来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特点及目标

1.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特点

初中语文学科的综合性学习集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于一身, 是在教师引导下开展的自主学习实践活动。它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 紧密结合语文教材, 使语文教学环境更开阔, 教学内容更丰富, 学生兴趣更浓烈, 教学效果更突出。

2.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目标

初中语文的综合性学习要求学生通过综合性学习课程, 集自主组织文学活动的能力、主动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的动力、将语文学科知识运用于其他学科的能力等各项技能于一身。教师通过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和丰富的课堂内容引导学生掌握、巩固教学基础知识, 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设计理念

1. 以“最近发展区”理论为依据

“最近发展区”理论是维果茨基提出的一种教育观念。他认为孩子的学习发展可以分为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和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两种, 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称为“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的范围介于学生根据自身的实力可以达到的学业成就和经过他人的协助后可能达到的水平之间。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引进“最近发展区的”的概念, 可以让教学走在发展的前面。教师通过学生的阶段性学习成果, 紧密结合语文课本, 提前制定出下一阶段的教学目标, 在期末对每一次的阶段性目标进行汇总, 就能了解是否达到了总目标。

2. 以推动学生的发展为原则

( 1) 教学过程中师生的角色分工要有序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自我定位应是一个促进者、引导者而不是传统教学所定义的单纯的知识灌输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应发挥主人公思想, 成为学习的主人, 学会自主学习, 培养独立思考意识。在每一次“综合性学习”中, 语文教师要结合学生的主观需求和客观条件, 参考学生想要学习的主题内容,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体现学生的主人翁地位。

( 2) 迎合学生认知发展的一般过程

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 身心都在变化。这一阶段的孩子已经逐渐告别小学阶段的稚嫩, 渴望成长为一个“大人”, 他们会通过多种渠道去感知成人的世界, 求知欲逐渐增强, 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和探索的渴望。七年级的语文教师在教学活动要符合这一时期学生认知发展的一般过程, 不可操之过急, 要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 促进学生的学习发展。

( 3) 因材施教, 针对不同学生采用不同教学方案

学生间存在客观的智力、行为能力差异,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要因材施教, 找到适合每位学生的教学方式, 充分给予每位学生的智力发展空间。从学生的不同兴趣方向和能力水平出发, 充分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 最大程度地发挥综合性学习的效果。

三、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设计方法

1. 教学准备阶段的要点

( 1) 充分了解学生的优缺点, 制定教学方案

学生是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的教学主体, 教师只是协助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在七年级语文的综合性学习教学中, 教师应在课前了解到每一位学生在小学阶段的综合性学习情况和学习中的兴趣方向, 以此为依据, 开展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内容。

初中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方法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在课余时间增强师生间的交流, 教师可以在与学生的聊天中掌握到学生的表达能力、兴趣爱好等情况;在课上留意学生的上课情绪, 通过对不同学生的发言状况观察哪些学生思维清晰、哪些学生表达有条有理、哪些学生逻辑性强等。

( 2) 合理规划课堂教学

教师在教学之前可以对全班进行小组编排,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学习, 增进学生间的互动性, 帮助他们适应新环境、认识新同学, 同时增强团体意识和协作能力。还可以通过已经掌握的学生兴趣范围, 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 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

2. 教学过程中的要点

教师在为教学做好铺垫后就要真正投入到教学过程中去。七年级语文综合性学习中首先要制定一个详细的教学目标, 然后针对该目标合理设计教学过程, 最后对学习成果进行点评。

( 1) 制定详细的教学目标

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参考学生的主观愿望和客观条件, 紧密结合语文教材的教学内容, 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为目的, 尽量全面地考虑到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

( 2) 设计合理的教学过程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在七年级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中, 教师应采用发展型的教学策略寻找一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教师在此过程中应迎合学生的一般认知特点, 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望, 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自主性, 培养学生独立的思考意识和能力。

( 3) 点评阶段学习的成果

教师在每一个阶段性学习结束之后应及时对该阶段的学习做出客观的评价, 并以此评价为依据, 及时改进今后的教学策略, 调整教学方向。教师可以以阶段性评价为年终总结的基础, 通过阶段性小结客观地回顾阶段性工作成果, 并启发下一阶段的工作灵感。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 七年级的学生正处在特殊的成长阶段, 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语文学科是中学生传承中国文化、感受文字魅力的重要途径。语文课程的学习能够培养他们的民族荣誉感, 升华学生的爱国情怀, 让他们体会到中华五千年的丰富文化底蕴。在七年级的语文教学课堂中, 教师要重视“综合性学习”板块的教学活动, 致力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满足他们特殊年龄阶段的求知欲和探索愿望,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为他们建立独立思考的意识、迎合他们一般的认知过程, 制定出相应的教学方案。

参考文献

[1]王四军.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应注重的问题[J].语文教学与研究, 2005, (34) .

8.七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 篇八

关键词:语文;阅读;教学

语文阅读教学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显得极其重要。初中语文阅读与小学语文阅读虽然具有一定的联系,但是更有许多区别,要想让学生学好语文,教师要充分了解这些区别,充分做好小学向中学的过渡衔接工作,为学生提升中学语文阅读能力打下基础。

区别在于:首先,从阅读教学的内容看,小学语文学习更多的是强调识字、写字等,偏重于识记;而中学语文学习则提高了层次,强调正确领会词句含义,理解文章脉络层次等。其次,小学的语文知识主要来源于课本;中学所学的语文知识已经远远超出了课本的范畴。再次,小学课文类型以童话、寓言、诗歌、故事为主;中学课文题材、体裁、风格多样,增加了一定数量的科普作品。

充分认识到这些区别、变化后,教师要通过多方位、多层次的教学策略,来提高七年级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那么该如何提高七年级学生语文阅读水平呢?笔者在这里谈谈下面几点看法。

一、培养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利用七年级学生有强烈好奇心的特点,激发学生探索求知的欲望。在语文教学中要多给学生实践、空间,来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敢于积极发言,能够让学生说出自己内心真实的感受,为学生搭建一个个性化的语文阅读教学课堂,实现学生与文本之间的交流。教师要多鼓励学生,表扬学生,让学生产生成就感,这样可以有效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二、教学时教师要善于引导

在七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教师要从原来的传授角色,转变成引导者,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真正主人。教师要吃透文本,在学生面前树立榜样,让学生意识到阅读需要探究,需要感悟。教师要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让学生融入情感,真正感悟到作者的思想。

三、善于培养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

想象可以让学生深入文本。通过语言文字转换为形象思维,产生新的思想认识,从而让学生深刻认识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想象力,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语文阅读能力。

总之,语文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师要通多方位、多层次的教学策略,来提高学生阅读水平。

参考文献:

王爱芹.点亮初中语文阅读教学[J].考试周刊,2011(36).

9.七年级做贺卡日记500字 篇九

我首先选了一张我最喜欢的黄色彩纸,把它对折,然后在封面上写上“三八节快乐!”几个大字。然后,我又在贺卡里面画上几个气球和几多小红花,把里面装饰了一下。最后,我在花朵上面写下一句话:妈妈,我送给你四个“一点”。

我心想:妈妈看了一定很开心!我越想越开心,一整个下午都想着贺卡的事。

第二天早上,我睁开眼睛,飞快爬起床来,把贺卡送给了妈妈,妈妈看见了眉开眼笑,突然妈妈的笑容停住了,她疑惑地问:“宝贝,你要送我那四个“一点”是什么意思?”

我搂住妈妈,轻轻地说:“我送你皱纹少一点、白发少一点、人更漂亮一点、快乐多一点!”

妈妈听完恍然大悟:“原来是这四个一点呀!”然后妈妈摸着我的头,温柔地对我说:“谢谢你,大宝贝!”

我回道:“不,今天是您的节日,我做的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

妈妈忍不住又把我抱在怀里说:“大儿子,你真的长大了,会做你应该做的事情了!”

我听完后开心地笑了起来。

通过这一次做贺卡,我知道了妈妈给我的爱比海还深,我一定要报答妈妈给我的爱和一切!我要感谢妈妈给了我生命,如果没有妈妈就不会有我。

10.七年级语文雪地贺卡 篇十

一、采用多种形式进行识字教学。

在低段小学语文教学中,识字教学是重点,课堂中我很重视这一点,采用个别认读、开小火车等多种形式来认读生字,生字教学很扎实。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

“没有任何兴趣,被迫地进行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向。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迸发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此,在教学中我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认识特点,精心制作了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件中依次跳出小鸡、小鸭、小狗、小马的脚印,十分逼真生动,小鸡的脚印象竹叶,小鸭的脚印象枫叶,小狗的脚印象梅花,小马的脚印象月牙,学生一下就全能领会了,而且兴趣盎然!是啊!孩子的世界是个童话般纯净的世界,只要能在他们童话般的世界里摩擦出智慧的光芒,谁就是成功的教育者。

三、存在的一点遗憾。

《语文课程标准》把“喜欢阅读”放在(1-2年级)阅读教学阶段目标的第一条。一年级的阅读教学应把“让学生能朗读课文并感受阅读的兴趣”作为起步阶段阅读教学的第一要求,采取多种手段让每一个学生都喜欢读书,主动地读书,进而视读书为一种乐趣、一种享受。让学生通过读书实践,“向往美好的情景”,“感受语言的特点”和“阅读的乐趣”。在这堂课中我过于侧重生字教学,花在课文朗读上的时间少了点。

11.七年级语文学困生教学策略初探 篇十一

关键词:学困生;基础;习惯;资源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8-313-01

我校是一所地处农村的完中校,七至九年级的生源都来自周边的五个自然村的小学,他们升入七年级,不少学生语文基础非常薄弱,不仅一些词语、成语从未听过,甚至连很多常用字都不会写;背诵也只是死记硬背,不懂得理解消化。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也不好,具体表现在:课前不重视预习;课堂上不记笔记,不爱动脑思考;课后不及时复习;作业马虎、潦草,甚至偷工减料。基于此,本人在施教过程中,采取以下教学策略。

一、夯实基础

1、加强朗读,落实字音

课堂上做到每课必读,一般采取中等偏下的学生个别朗读,学生正音,读错即停的原则。要求他们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有时采用教师领读、学生集体读、分小组读、分角色读等形式,激发学生们的朗读兴趣,让他们在朗读中爱上语文。七年级学困生的基础知识非常薄弱,有的甚至连声调都不会标,读错字音、误读词语的情况时有发生。所以,笔者注意培养学生查字典的习惯,要求他们遇到不认识的生字词或读错的字词都必须查工具书解决,并且要把它们誊写在错字本里。

2、掌握字形,规范书写

写字和朗读一样,都是重要的语文基本功。七年级语文学困生中,有相当一部分人还没有掌握汉字书写的基本常识,笔顺笔画搞不清楚,以致在书写中错字、别字较多,随意涂改,字迹潦草。针对这一情况,笔者在学期初就把七年级语文课本上册(语文版)附录中的《汉字造字法》向学生讲解,让学生感知汉字的形体美、点线美、结构美和意象美。另外,在写字课上组织学生欣赏名家书法作品,让学生感受汉字的魅力。对学生的语文作业(练习册、作文以及考试),在写字方面更是要求严格,规范他们的写字。

3、重视积累,夯实基础

语文学习,只有重视积累,基础才会越来越牢固。在施教过程中,笔者主要通过以下两方面的努力,培养学生积累的意识。一是语言积累。要求摘抄字词、成语、格言警句以及古诗词名句、优美语段等。通过摘抄,不仅识记了字音、字形、字义,而且练了字。此外鼓励学生多阅读。二是文化积累。要求学生根据中国的传统节日,搜集当地过节日的习俗,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

二、培养习惯

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所以,要想让学困生学好语文,不仅要让他们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更要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

1、培养勤查工具书的习惯

工具书是无声的老师,学生要想读通读懂课文,就必须养成勤查工具书的习惯。教师也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的习惯。这样日积月累、持之以恒,学困生在养成习惯的同时,也增长了知识。

2、培养读书必动笔的习惯

读书不能走马观花,对学困生来说,教师更要培养他们动笔读书的习惯。要求学生在书本的字里行间圈点勾画,在文旁、文后或笔记本上写下自己感想或体会。并教给他们一系列圈点勾画的符号,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困生的阅读效率大大提高。

3、培养课堂积极提问的习惯

善于发问的学生往往思维敏捷,思考问题深刻,在阅读中处于主动地位。为此,笔者想方设法鼓励学困生自己提出问题(哪怕是简单的问题),然后试着去分析问题,最后尝试着解决问题,让他们享受成功的喜悦。久而久之,这些学困生在老师和优等生的帮助下,越来越会提问。

4、培养坚持写日记的习惯

写日记可以提高学困生的写作水平。对他们没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制,他们可以自由发挥,自由书写。多则一篇一段,少则三五两句。每周检查一次。培养了学困生他们写日记的习惯后,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有了很大提高。

5、培养快速记录的习惯

有些学困生写字速度慢,不擅于边听边记,经常跟不上老师讲课的节奏。笔者教给他们速记的方法,即抓住句子中重要的词语来提高记录速度。很快,学生就学会了有选择地记录。

三、指导学法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只要学困生掌握了学习方法,那就不怕他们学不好语文。在施教过程中,笔者主要教给学困生他们预习和复习的方法、提取信息的方法、诗词记诵的方法、现代文课外阅读的方法、作文审题的方法、仿写片段的方法等

四、拓宽资源

课堂是语文学习的主阵地,语文教师要根据学困生的学习状况,透彻地研究教材,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适当的取舍并合理的开发教学资源。

1、相似题材或主题的拓展语文教学不必完全拘泥于教材,只要是与教学相关,且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的内容,都可以成为语文课堂的学习资源。特别是学困生,他们知识面窄,所以相似题材或主题的扩展阅读对他们来说是十分必要的。

上一篇:优秀作文让世界充满爱400字下一篇:窝沟封闭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