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效益评估系统

2024-07-28

能源效益评估系统(共5篇)

1.能源效益评估系统 篇一

项目名称: 申报单位:xxx 联系人:xxx 电话:xxx 传真:xxx 编写时间:xxx 主管部门:xxx

能源项目节能评估报告

撰稿单位:郑州经略智成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撰稿时间:2013年9月2日

一、近年来我国陆上石油勘探开发难度逐步加大,每年能够探明的规模整装优质储量越来越少,大部分油田新区建产区块属低压和稠油油藏,自喷井很少,因此在油田开发过程中采用抽油机有杆式采油一直发挥着主导作用。当油田进入采油中后期时,随着新井和加密井的不断投产,有杆式机械采油的应用更加广泛。由于抽油机的传动品质较差,油田电力等能源消耗也大,所以针对抽油机开展节能降耗,提高油田生产效益是当前各油田面临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二、油田电力节能措施

1、运用新型节能技术减少电能消耗1.1分布式供电技术分布式供电是相对于集中式供电而言的,是指将发电系统以小规模(数千瓦至50mw的小型模块式)、分散式的方式布置在用户附近.可独立地输出电、热或(和)冷能的系统。较传统的集中供电,分布式供电没有或者很低的输电损耗;另外分布式供电可以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既节能又环保。1.2油田电力蓄能节能技术 通过对以中央空调蓄冷技术、中央空调余热回收蓄热技术、空气源热水热泵蓄热技术和电炉锅蓄热技术为代表的蓄能节能技术的应用,把电转换为其他能量储存起来,供需要的时候使用。油田电力蓄能节能技术,可把用电低谷时的电能转换成其他能量储存起来。在用电高峰时释放使用,有效解决资源浪

费问题.提高发电设备利用率。

2、通过改造油田电力设备减少电能消耗2.1变压器的改造推广使用低耗损变压器。在整个电网当中.为了适用不同用户对油田电力的需求,必须要用电压器将电压分级输入.大量的变压器的使用,必然造成总功率的损耗。因此将变压器的损耗降到最低是实现供电系统的节能措施之一。

变压器参数优化。在传输电量相同的条件下,通过择优选取最佳运行方式和调整负载,是降低变压器电能损失的有效途径之一。在变压器运行过程中,加强供、用电科学管理。即可达到节电和提高功率因数的目的。每台变压器其容量、电压等级、铁芯材质不同,所以有功功率的空载损失和短路损失,无功功率的空载消耗和额定负载消耗的参数各不相同。因此选择变压器的参数和优化变压器运行方式可以从分析变压器有功功率损失和损失率的负载特性入手。选择参数好的变压器和最佳组合参数的变压器运行,可以降低能耗损失,达到节能目的。2.2优化电网配置在电网中通常会有大量无功电流,这直接导致线路损耗增大,变压器利用率降低,用户电压不稳定。无功补偿是利用技术措施降低线路损耗的重要措施之一。在有功功率合理分配 的同时,做到无功功率的合理分布。无功补偿优化是通过凋整电网中无功电流的分布,从而达到降低网络的有功功率损耗,并使电压水平保持最好的目的。

2.3降低线路损耗当电能传输时,在电路网络中就产生功率损耗,一般来说,其与线路的长度和负载的大小相关联。因此,应当尽量提高系统的功率因数、减少导线的电阻,从而降低其损耗。其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种:①线路路径的选择要合理。为减小导线长度,线路尽可能不走弯路,尽量走直线:②合理选择导线截面积:导线的截面积大小的确定应根据电流指标与经济条件来确定。对于线路较长的电路,在满足电流以及电压降要求的情况下,可使导线的截面积加大1~2级:③合理确定油田电力用房所在的位置。

三、目前油田能源消耗状况油气田开发生产设施主要有机采井、注水井、抽油机等,主要生产设备有电潜泵、原油稳定装置、轻烃处理装置、注水站、注水泵、单井增压泵和各种大型压缩机等。从能源消耗的实物形态划分生产过程中能源消耗主要是电、水和天然气。近年来油田通过对天然气实施联网调配不断降低自用量,投入资金实施火炬回收工程等措施,基本实现了天然气零排放。通过实施污水处理回注回用工程的“节水工程”,有效地控制了生产生活用水量。目前油田节能降耗的最大空间来自于生产用电设备管理和节电新技术改造创新。

油田用电现状和结构情况根据历年油田用电量调查统计数据得出,油气生产中耗电设备主要是抽油机、电潜泵、注水泵、加热炉、增压泵、输油泵、高压电机风机、压缩机、空调和各种灯具等。其中抽油机和电潜泵用电量大约占油田总用电量的35%。注水泵和单井增压泵用电量大约占总用电量的28%。轻烃处理装置压缩机用电量大约占总用电量22%。油气集输等用电量占总用电量的15%左右。可以看出采油、注水和轻烃加工装置用电量占到总用电量的85%以上。

油田用电管理情况油田建立了较完善的节能管理体系,制定了《节能节水管理办法》、《节能节水考核评比办法》、《节能节水监测管

理规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节水管理规定》、《节能节水统计管理规定》和《设备运行管理制度》等,对各项节能减排工作完成情况纳入主要业绩考核指标体系,明确管理职责,严格考核兑现。同时将节能新技术、新产品应用逐步制度化,每年安排专项资金推广应用。并定期对油田节能效果进行监测和跟踪分析,及时查堵漏洞,查处违章,有效控制各种能源消耗和费用支出。

四、油田油田电力消耗中存在的问题目前油田在油田电力消耗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4.1存在“大马拉小车”现象抽油机驱动电机轻载现象较普遍,平均负载率不足30%。由于多年来油田抽油机的驱动电机一直采用通用系列异步电机,这种电机额定点的效率和功率因数呈现最大值,而当负载降低时效率和功率因数都随之下降,能耗随之增大。同时通用系列异步电机起动转矩倍数只有1.8倍,最大为2.0倍,在选用时为考虑起动和特殊作业时(如甩驴头)的需要,不得不提高装机功率,造成“大马拉小车”现象。

4.2存在一定程度油田电力浪费通过对主要用电设备和用电系统的测试,设备平均功率因数和系统效率偏低。如变压器平均功率因数

为0.48,合格率63%;平均负载率为13.1%;电网损耗高。变压器平均效率为0.93。无功计量补偿装置测试的平均功率因数为0.78。注水泵补偿器的测试的平均功率因数为0.92。抽油机井系统效率测试的平均地面效率是60.5%,平均井下效率31.2%,平均系统效率18.8%。注水泵系统效率测试的结果是平均功率因数为0.94,平均机组效率82.6%,平均泵效89.9%,注水单耗9.1kWh/m3。

4.3存在应淘汰型设备通过调查发现油田70%的变压器属高耗能淘汰产品,并且平均运行时间超过13年,故障率频繁,自身损耗高。另外有些外围选井站用电量很少,选井站平均年用电量低,平均每小时不到1度电,变压器的利用率几乎为零,导致空载消耗大于负载消耗。另外,抽油机、单井增压泵有功功率低,设备型号也多老旧单耗高。

4.4供配电线路战线过长供电半径过大,有的超出合理输送距离,用电负荷增加,造成线损和网损大,功率因数调整费用高。由于油田开发生产战线长,各生产点相隔距离较远,从输出端到用电末端线路达到10公里时,线损是3%~5%。一般年产40万吨左右的油田,仅功率因数年调整费就达到120多万元。

4.5开发难度提高用电量随着油田开发后期含水升高,产量下降,油田注水量、产液量逐年增大,油层中的无效注采循环日益加剧,导致耗能高矛盾日益突出。

4.6油田信息化建设需要继续推进多年来,油田虽然一直致力于“数字油田”开发建设,实现了大部分油田采油、注水、集输环节智能化管理,井站实时监控、关键装置与要害部位在线监控,将单井、计量站、联合站等信息整合起来,在建立油田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实现了井、站、地面管网等油田开发信息的一体化综合应用,结束了以往人工巡井抄表监测,动用人力和车辆报送统计报表历史,提高了工作效率,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节能降耗。但是在石油工业加快发展的今天,还有少部分油田信息化建设存在盲区,生产和技术人员不能及时掌握生产现场油井液量采集和注水压力等生产情况,加大了无效油田电力和水资源的石油和化工节能浪费。有些经营管理环节没有开展信息化建设工作,至今还沿用纸质文件资料的运行方式。

五、构建“立体节能”管理模式针对油田电力消耗中存在的问题,应采取适合油田实际情况的应对措施,构建“立体节能”管理模式,从油藏工程、地面工程、采油工程和生产管理等四个方面入手,实施全方位的节电降耗措施,有效控制电量消耗,实现节能降耗目标。

5.1从开发源头上降低能耗按照“控制无效注采循环、提高有效

注入”的原则,对注水井实施细分,重点实施补改层、化学调剖、酸化酸洗、投改注、增压注水等措施,控制无效注采循环,降低注水量和产液量,节约用电量。转变气举采油方式,将气举井转抽或转电泵,停用大型气举压缩机,降低机采系统电耗。

5.2地面工程控制规模,降低运行能耗在地面工程上应把优化布局、简化设计作为重点。大胆打破原来固有范围和驱替方式的限制,按照优化整合的思路对已建设施和新建产能进行了一体化改造。对集输系统合并与改造相结合,对于集输系统中负荷较低、设备老化严重的站点进行改造。更换联合站原油加热炉和加热炉至原稳塔之间的输油管线,降低加热炉温度,减小管线阻力,提高油气集输系统运行效率。对注水系统减泵与停站相结合,适时调整注水方案,停运耗电高的注水站、注水机组和注水泵,达到节电目标。

5.3污水处理系统停运与改造相结合针对油田污水处理形势日趋严峻的现象,及时对污水处理装置进行优化参数和工艺改造,尽快提高污水处理效率,降低污水处理综合耗能。同时加快气举原料气压缩机改造,减少电驱动压缩机开机时间,节约电能损耗。通过系统布局的优化,控制地面系统新建工程站点,节约投资,减少用电量。

5.4推广应用节能新产品和新技术,淘汰高耗能油田电力设备为

提高抽油机系统效率,解决“大马拉小车”的现象,应淘汰高耗能油田电力设备,推广应用没有转差损耗,定子电流减小,功率因数高的永磁电机和高转差电动机,可以节约电费20%左右。调整油田油田电力运行中变压器结构,采取关、停、并、转、减、换等多种措施,及时停用空载变压器,减少在线容量,降低变压器的自损耗。对联合站、轻烃加工装置、外围计配站场区工业区和生活基地实施“绿色照明”工程。对工业区采用高效节能荧光灯等新型环保节能灯具,采用光控或时控的方式,对路灯采用定时控制、半夜灯和采用间隔控制。对生活区照明系统应用太阳能技术整体改造,把用电量降到最低。大力推广应用信息化节能设备和技术。根据油田生产情况逐步推广应用采油、注水变频器,对大型压缩机应用空冷器,对低效井实施节能控制,综合节电率可以达到45%以上。对注水泵、原油外输泵、压缩机空冷器及单井注水增压泵推广应用变频调速技术,提高运行的可靠性。加快“数字油田”推进节奏,全面实施网上油气开发、安全生产数据库操作应用,及时调整生产部署,减少抽油机井无用做功,提高功效降低用电量。不难看出,节能降耗是一项系统工作,涉及到油田生产生活各个领域,需要结合石油企业实际情况齐抓共管。要坚持地上和地下相结合、优化和简化相结合、科技和管理相结合的立体化管理方式,有效控制油田油田电力消耗。以节能减排为突破口,推动企业发展方式的转变。通过精细化管理,不断挖掘节能减排潜力,推进企业管理的规范化和管理整体升级,为企业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真正履行好中国石油的经济、政治和社会责任。

六、措施和建议

6.1积极应用钻井新技术在油田开发中积极实施水平井,这是实现“少井高产”的重要技术手段(能达到同类直井的2~3倍),有利于增加采收率,提高单井产量,减少生产用地,降低环境污染,节约钻井投资。

6.2逐级优化油藏开发方案实现油藏工程、采油工程、地面工程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管理,减少无效注采循环,合理安排措施作业量,降低能源总消耗量。

6.3加快淘汰高耗能工艺、设备和产品继续大力推广应用节能型永磁同步电机、空抽控制器、变频控制柜,优化抽油机参数,采取调平衡、间开等措施,提高抽油井系统效率,有效降低生产用电消耗。推广应用变频恒压注水技术,加快解决注水系统压力波动、能源浪费、设备损耗加快等问题。

6.4加快油田管理各个环节的信息化建设认真总结以往“数字油

田”成功应用经验,投入资金积极开发办公自动化系统、计划、物资管理信息系统、油气产品储运销系统以及会议视频系统,实现各项业务网上运行,降低管理费用,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油田勘探开发社会效益。

6.5建立健全专职节能组织机构要结合工作实际建立健全专职节能组织机构,配备专职管理人员,适应形势需要建立节能减排长效机制。进一步完善各项节能管理制度、岗位职责、考核办法和激励约束机制,明确考核指标,严格考核兑现,强化激励约束,调动全体员工的节能积极性和主动性,全方位实践“奉献能源创造和谐”的企业宗旨,实现油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和谐发展。

6.6继续做好节能减排宣传工作节能减排涉及油田全体员工的共同利益,需要全体员工的共同参与、共同推动和共同努力。要采用生动形象宣传方式,使全体员工深刻认识节能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树立“节能工作人人有责”意识,并贯彻到员工的本职工作中去,体现到员工的实际行动中去。

2.能源效益评估系统 篇二

当下, 能源工业面临需求急剧增加和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现状, 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 能源工业要不断地对能源结构进行合理的调整, 以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保证产业的安全环保。大电网集中供电无疑是很难实现这一目标的, 需要对分散能源进行合理地利用, 并将两者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减小电网的压力。

一、分散能源的定义及其特点

分散能源最早提出于美国, 随后一些发电技术先进的国家开始接受这一概念, 对分散能源的定义也因研究机构的不同存在一些差异, 比如:美国的再生能源研究机构对分散能源的定义是:在用户位置并且发电容量在10MW以下的发电设备;美国能源部给出的定义是:具有标准化设计、规模较小的, 能够结合能源储存系统共同改善电力系统的发电技术;美国燃气研究所给出的定义是:处于负荷中心并且能够为当下电网的经济运行贡献力量的小型发电设备等等。虽然这些定义有所区别, 但共同之处在于:发电设备的容量较小, 安置位置与用户负荷较近。就当今的分散能源来说, 以太阳能和风能为代表, 还包括有通过气体燃料提供能量的设备以及燃料电池等[1]。

对分散能源的特点进行研究发现, 它具有较高的供电效率, 对于中央发电机组来说, 发电效率一般在35%左右, 大型电厂受到水源和环境的限制, 通常与负荷中心的距离较远, 在电能的输送过程中还会损失一部分电能。分散能源的发电效率都比中央发电机组的发电效率高, 较为先进的燃料电池甚至有高达50%的发电效率, 同时, 分散能源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它不需要输配系统, 防止了输送过程中电能的浪费, 也大大减少了输配线路的投资;在对输配电网的升级换代上, 分散能源也能起到减缓其速度的作用, 传统的供电方式为了满足新用户对用电可靠性的要求, 需要重新建设电站和输配电系统, 但对于分散能源技术来说, 可以在用户所在地安装分布式设备即可, 大大减少了投资, 保证了供电的可靠性;另外, 分散能源也为电力体制改革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计划经济模式的电力经营使得用户只能按照计划结果选择用电, 但在当下, 电力的服务对象呈现多样性, 需要向市场经济体制改革, 在分散能源技术中有很多先进技术为这一改革提供了技术支持[2]。

二、分散能源经济性评估方法

对于一个分散能源项目来说, 不同的发电设备、供热设备以及制冷设备导致设计的方案多种多样, 需要在众多的方案中选择最优的方案, 在选择的过程中, 经济性因素是首当其冲需要重点考虑的, 在经济可行的基础上进行优中选优。通常情况下, 分散能源项目规模较小, 对其进行的建设也常常是由企业进行, 进行财务评估是经济性评价的重点, 当然, 在必要的情况下, 也需要进行国民经济评价, 下面就该项评估方案进行介绍。财务评价是指从项目财务的角度出发, 对项目的盈利能力和清偿能力进行计算, 以此来对方案的财务可行性进行判断[3]。

就盈利能力评估来说, 基本的评价指标包括以下几项:1) 财务的内部收益率。该方案需要在整个计算期内使得净现金流现值累计与零时折现率相等, 它反映的是盈利率, 在考察方案的盈利率方面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也是重要的动态评价指标;2) 投资回收期。它是指方案的净收益与投资完全抵消所需要的时间期限。在对分散能源投资方案的投资回收能力评估上, 这一评价指标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通常情况下, 投资的回收期是从工程建设开始的那一年开始计算的, 对投资回收期的计算, 可以通过财务现金流量表计算出来, 对投资回收期的结果进行分析, 如果该回收期相比于行业的基准回收期要短, 则表示此方案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将投资收回;反之, 则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收回投资成本;3) 财务净现值。按照现在行业的基准收益率, 将各现金流量折现到工程建设开始时的现值和, 以此得到财务净现值[4]。

就清偿能力评估来说, 需要明确的几项指标有:1) 资产负债率。这一指标反映的是分散能源项目每年面临的风险程度以及偿还债务的能力。其计算方法是将负债的合计值除以资产的总合计值;2) 借款偿还期。它是指分散能源项目投资之后, 能够应用于还款的资金以及建设期间利息的时间, 对分散能源项目的可行性进行评估时认为, 如果借款偿还期能够满足贷款机构要求的时间期限, 则认为改项目是具有相应偿还能力的;3) 基本报表。该基本报表包括:现金流表、资金的来源和运行表以及其他一些辅助报表等等。

另外, 在必要的时候还应该对分散能源项目进行国民经济评价, 它是按照资金合理配置的原则, 对项目的效益以及费用进行考察, 计算方案能够为国民经济做出的贡献, 达到对项目进行经济性评估的目的。该项分析主要包括盈利能力分析和外汇效果分析。主要的评价指标是内部收益率, 它反映的是分散能源项目方案对国民经济做出的净贡献, 另外, 经济净现值也能够反映出项目方案对国民经济的净贡献, 当该值大于零时, 表明为该方案的建设付出资金后, 能够得到相应的社会盈余, 此时的方案是可以被接受的[5]。

三、分散能源的环境效益分析

分散能源装置具有低污染排放的特点, 其供电模式具有高效、清洁以及灵活的特点, 是环境友好型项目。对其原因进行分析, 首先, 分散能源采用的燃料都是清洁燃料, 与燃煤机组相比, 他们排放的污染物对环境的污染程度要小得多;另外, 通常情况下分散能源都安置在负荷中心附近, 可以通过热电联产的方法来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为了对分散能源的环境效益进行说明, 该部分以某办公大楼为对象进行分析, 该大楼位于某省会的繁华地带, 建筑面积达5万平方米, 对其现有的能量系统进行统计, 主要包括:该大楼的照明系统、通风系统、办公设备用电系统以及电梯的运行系统等等。在该大楼内, 有两台天然气锅炉, 可以用于冬季的取暖;两台蒸汽压缩制冷机, 为中央空调系统提供冷源;另外, 还有一台柴油机作为备用电源。

在对分散能源的环境保护效益进行评估时, 通常可以采用分散能源污染物排放的减少量来表征, 对于本次的研究对象来说, 可以表示为为办公楼提供电能的锅炉房产生的污染物总量减去为办公楼提供电能的分散能源产生的污染物总量得到的差值。当为电网供电的发电机组都是燃煤机组, 而分散能源系统采用天然气作为燃料时, 可以得到两种方案污染物排放的比较如下表所示:

从上表中可以明显的看出, 当该办公大楼采用的是分散能源供电时, 可以有效地减少有害污染气体的排放, 对于环境保护来说无疑是带来了极大的福音。当今, 地球上的建筑物能量系统消耗了大量的能源, 几乎占到全球的三分之一, 如果采用电网供电将会造成极大的环境污染, 而如果改用分散能源进行大规模供电, 将可以大大减轻环境污染的程度, 为环境保护提供良好的空间和途径, 分散能源具有很好的环境效益。

四、结束语

当今的地球面临着资源短缺, 环境破坏严重的严峻局面, 需要人类积极的研究新能源, 为环境保护贡献力量。本文首先对分散能源做了简要介绍, 阐述了相关经济性评估方法, 引用相关实例, 对其环境效益做了分析。结果表明, 分散能源无论从经济性还是环境效益来说, 都要优越于传统的电网集中发电, 它是集中发电很好的补充。在今后的电力发展道路上, 要不断挖掘出分散能源的经济利益和环境效益, 大力发展绿色经济。

摘要:经济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导致电力工业的服务对象呈现多样性, 满足不同对象的各项能效, 保证可靠性是电力行业目前应对的挑战。同时, 燃料的多样性和环境保护等问题也要求电力工业转变过去集中管理的思路, 在电力系统未来的发展过程中, 分散能源将会发挥重要作用。本文首先对分散能源做了简要介绍, 阐述了相关经济性评估方法, 引用相关实例, 对其环境效益做了分析。

关键词:分散能源,技术经济分析,环保效益,评估优化

参考文献

[1]徐二树.分布式能源的研究与应用[D].华北电力大学, 2004:122-123.

[2]徐建中.分布式供电和冷热电联产的前景[J].节能与环保, 2006 (3) :10-14.

[3]雷金勇, 谢俊, 甘德强.分布式发电供能系统能量优化及节能减排效益分析[J].电力系统自动化, 2009 (23) .

[4]何宏舟.改善一次能源消费结构减少温室气体排放[J].节能与环保, 2002 (11) .

3.能源效益评估系统 篇三

作为新的业务模式,合同能源管理在实施过程中存在四方面的问题。因此,本文在简要介绍和分析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现行状况的基础上,着重从财务核算角度探讨节能项目资产投资额的归集与确认、合同价款结算、成本费用的确认与收益分配等会计处理问题。

一、合同能源管理与节能服务公司的介绍

1.合同能源管理(Energy Performance Contracting,简称EPC)是一种新型的市场化节能机制,其实质就是以减少的能源费用来支付节能项目全部成本的节能业务方式。

2.节能服务公司(Energy Management Company,简称EMCo),国外也称ESCo(Energy Service Company),又称能源管理公司,是一种基于合同能源管理机制运作的、以赢利为目的的专业化公司。它开展的EPC业务具有以下特点:商业性,风险性,多赢性以及整合性。

二、节能服务项目投资的收回

在节能效益分享型模式下,投资的收回通常采用的做法是:在项目合同期内,节能服务公司对与项目有关的投入(包括土建、原材料、设备、技术等)拥有所有权,并按合同约定与客户分享项目产生的节能效益。在节能服务公司的项目资金、运行成本、所承担的风险及合理的利润得到补偿之后(即项目合同期结束),设备的所有权一般将转让给客户。客户最终获得高能效设备并享受节能设备在寿命期内的全部节能效益。节能效益分享型项目的投资收回具有明显的风险高、周期长的特点。

三、国家现行有关政策

1.对节能服务产业采取适当的税收扶持政策,主要包括营业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的减免优惠、费用税前扣除等。

2.企业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实施节能改造,如购建资产和接受服务能够合理区分且单独计量的,应当分别予以核算,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准则制度处理。如不能合理区分或虽能区分但不能单独计量的,企业实际支付给节能服务公司的支出作为费用列支,能源管理合同期满,用能单位取得相关资产作为接受捐赠处理,节能服务公司作为赠与处理。

四、合同能源管理方式财务核算探析

1.合同能源管理模式与租赁模式有很大的趋同性,在会计处理上可以将其认定为融资租赁或者经营租赁。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是租赁的特殊表现形式,与现行准则规范的租赁业务也有不同。

2.为准确确定节能项目投资额,应结合节能项目投资回收特点,依据所签节能合同的不同类型进行会计计量。

3.合同期内,收益的确认有两方面:(1)按融资租赁确认,EMCo与用能企业比照融资租赁处理;(2)按经营租赁确认,EMCo按收到的节能分配收益确认为当期的收入,对节能资产视同固定资产,在合同期分摊节能资产及节能服务初始投资额。

4.用能企业对节能项目资产的管理按融资租赁模式,建议用能企业节能项目投资额应当以合同期内支付服务费(节能设备及技术服务费)价款总额的现值为基础确定,设置“固定资产——节能项目资产”核算,合同期内计提折旧;按经营租赁模式,为了保证节能项目资产的安全和有效使用,用能企业应设置“合同能源管理节能资产”备查簿作备查登记,以反映和监督节能资产的使用、接受和结存情况。同时,应在财务报告中披露。

五、节能效益分享型企业会计核算方法举例

由于节能效益分享型业务的会计核算方法不统一,实际工作中将视情况的不同而有所变化,相关的财务核算处理举例如下。

甲企业是生产型单位,过去的年耗电约5000万千瓦时,需付电费3500万元(0.7元/千瓦时)。2009年10月1日,甲企业与某EMCo达成“节能服务合同方案”;EMCo提供项

目资金180万元,用于主要节能设备采购。2009年12月底,为提供项目设计、设备选型购买、安装调试、维修、培训等技术服务,EMCo累计支出30万元(有核算清单)。2009年12月底,节能工程当年完工,甲企业通过验收,接受该节能项目资产和节能技术服务。交付使用后,确保每月节约电费15万元(通过试运行测算获得,假定正常运行)。EMCo从节电效益中获取回报,由甲企业每年底支付(可以每年1期;也可以3个月1期或6个月1期等),其分成比例为6:4(即按节约电费,EMCo获得60%,甲企业获得40%)。节能服务合同内含利率为6%(按同期的贷款利率确认)。合同期:3年。合同期间为2010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节能设备的使用寿命约10年。收取甲企业保证金30万元,假设本例合同期内实现的节能收益用于支付节能服务费。

1.引入融资租赁的思路核算

初始投资额=180+30=210(万元);合同期3年每年收款=15×12×60%=108(万元),3年收款=108×3=324(万元);查年金现值系数表:期数=

3、折现率=6%的年金现值系数为

2.6730;节能项目资产和节能技术服务最低付款额现值=1,080,000×2.6730=2,886,840(元);对于甲企业而言:引进节能资产入账价值=2,886,840(元);未确认融资费用=3,240,000-2,886,840=353,160(元)。

对于EMCo而言:未实现的收益=3,240,000-2,100,000=1,140,000(元)。(具体数据见表1)

2.计算租赁内含报酬率

节能服务费×期数=1,080,000×3=3,240,000(元)

因此有:

l080000×(P/A,R,3)=1,800,000+300,000=2,100,000(元);

(P/A,R,3)=2,100,000/l,080,000=1.944。

(1.981-1.944)/(1.981-1.816)=(24%-R)/(24%-30%)

R=25.33%,即,租赁内含报酬率为25.33%。

3.EMCo的账务处理

(1)分录如下:

借:在建工程——节能项目资产——X项目 1,800,000

——节能项目资产——X项目 300,000

贷:银行存款 2,100,000

(2)分录如下:

借:长期应收款项——应收节能项目资产——甲企业 3,240,000

贷:在建工程——节能项目资产——X项目 2,100,000

递延收益——未实现节能项目收益1,140,000

收到保证金30万元账务处理如下:

借:银行存款 300,000

贷:其他应付款——甲企业——保证金 300,000

(3)2010年12月底,收到节能服务费(即节能设备投资成本及收益)

借:银行存款 1,080,000

贷:长期应收款项——应收节能项目资产 1,080,000

借:递延收益——未实现节能项目收益 531,930

贷:主营业务收入——节能收益分成转入 531,930

(注:对节能服务公司实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取得的营业税应税收入,暂免征收营业税。)

(4)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 1,080,000

贷:长期应收款项——应收节能项目资产 1,080,000

借:递延收益——未实现节能项目收益 393,104

贷:主营业务收入——节能收益分成转入 393,104

(5)2012年12月底收到节能服务费(即节能设备投资成本及收益)

借:银行存款 1,080,000

贷:长期应收款项——应收节能项目资产 1,080,000

借:递延收益——未实现节能项目收益 214,966

贷:主营业务收入一一节能收益分成转入 214,966

(6)如节能项目使用费逾期未能收回,可先用保证金抵付节能项目费用中所含的投资成本。

借:其他应付款一一甲企业——保证金 300,000

贷:应收节能项目款一一应收节能项目资产——甲企业 300,000

(7)节能项目使用费逾期未能收回时,EMCo应停止确认节能合同费用中所含的节能服务收入,并将以前期确认的项目服务收入予以冲回,直到节能设备投资成本全部收回为止。借:主营业务收入一一节能收益分成转入

贷:递延收益一一未实现节能项目收益

(8)2012年12月底,如果当年收益超出或低于预期,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注:对其无偿转让给用能单位的因实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形成的资产,免征增值税)。

4.甲企业的账务处理

节能项目资产和节能技术服务最低付款额现值=1,080,000×2.6730=2,886,840(元);未确认融资费用=3,240,000-2,886,840=353,160(元)。(具体数据见表2)

(1)2010年1月1日,节能项目验收交付使用形成长期应付款项。

借:固定资产——节能项目资产——X项目 2,886,840

——未确认融资费用——X项目 353,160

贷:长期应付款项——应付节能项目资产——EMCo 3,240,000

支付EMCo保证金30万元时的账务处理:

借:其他应收款——EMCo——保证金 300,000

贷:银行存款 300,000

(2)2010年12月底支付节能服务费(即节能设备投资成本及收益)

借:长期应付款项——应付节能项目资产——EMCo 1,080,000

贷:银行存款 1,080,000

借:财务费用 173,210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X项目

173,210

按直线法计提3年折旧:每年折旧额=2,886,840/3=962,280(假设无残值)借:制造费用——节能项目资产——X项目 962,280 贷:累计折旧——节能项目资产——X项目 962,280(3)2011年12月底支付节能服务费(即节能设备投资成本及收益)借:长期应付款项——应付节能项目资产——EMCo 1,080,000 贷:银行存款 1,080,000 借:财务费用 118,803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X项目 118,80

3借:制造费用——节能项目资产——X项目 962,280 贷:累计折旧——节能项目资产——X项目 962,280(4)2012年12月底支付节能服务费(即节能设备投资成本及收益)借:长期应付款项——应付节能项目资产——EMCo 1,080,000 贷:银行存款 1,080,000 借:财务费用 61,146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X项目 61,146

借:制造费用——节能项目资产——X项目 962,000

贷:累计折旧——节能项目资产——X项目 962,000

(5)合同期满EMCo移交节能项目资产,节能项目资产已提足折旧,账面净值为零,应转消固定资产原值,将该项资产转为实物管理。

借:固定资产清理 2,886,840

贷:固定资产——节能项目资产——X项目 2,886,840

借:累计折旧——节能项目资产——X项目 2,886,840

贷:固定资产清理 2,886,840

5.按经营租赁模式处理

EMCo账务处理如下:沿用上例(暂不考虑保证金)

(1)提供节能项目资产及初始直接服务投入归集

借:在建工程——节能项目资产——X项目 1,800,000

——节能项目资产——X项目 300,000

贷:银行存款 2,100,000

(2)2010年1月1日,节能项目验收合格交付使用,形成固定资产

借:固定资产——节能项目资产——X项目 2,100,000

贷:在建工程——节能项目资产——X项目 2,100,000

(3)2010年12月底收到节能服务费108万元

借:银行存款 1,080,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一一节能收益分成转入 1,080,000

年底计提折旧:

借:销售费用——节能项目资产——X项目(2100000/3)700,000

贷:累计折旧——节能项目资产——X项目 700,000

(4)2011年、2012年会计处理同2010年

(5)2012年节能资产移交给甲企业

借:固定资产清理 2,100,000

贷:固定资产——节能项目资产——X项目 2,100,000

借:累计折旧——节能项目资产——X项目 2,100,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2,100,000

甲企业的账务处理如下:

(1)2010年1月1日,收到验收合格的节能项目资产并投入使用,设置账簿备查,不作会计处理。

(2)2010年12月底支付节能服务费108万元

借:制造费用——节能项目资产——X项目 1,080,000

贷:银行存款 1,080,000

(3)2011年、2012年支付节能服务费的会计处理同2010年。

(4)2012年接受EMCo节能资产移交。不做账务处理,处置时按正常固定资产处理。

六、总结

4.能源效益评估系统 篇四

气象服务效益评估模型研究

一、国内外的评估模型概述

国内外历来重视气象为国民经济服务的效果,但以往评价经济效益都基于个别调查,因而常有很大的偶然性和人为影响,缺乏说服力。例如,只统计天气预报成功的个例,不统计失败的个例:只考虑用户机械地使用天气预报,不考虑用户本身的气象经济决策能力;只考用户受益后增加的产值,不考虑采取防御措施花费的人力、物力等。“气象科技经济研究”正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它要求根据历史资料,针对不同的经济部门,运用数学方法(例如运筹学和数理统计方法),建立计算经济效益的数学模式,客观定量地计算出气象服务的经济效益,然后根据计算结果确定用户如何最佳地使用气象情报,获得最大的经济。

(一)国外研究

国外气象服务经济效益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最初只是零星的研究,至70年代,从事这方面研究的人逐渐增多,出现了一些专著。1994年9月WMO召开了90年代第二次气象水文服务效益评估的专门会议,会议认为气象服务效益评估是一项重要的和有价值的工作,也是一个难度较大的课题。美国、苏联、法国、日本、匈牙利、德国等国家的专家,从不同角度对气象服务效益进行过分析和评价,但迄今尚未形成一种国际公认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模式。

国外研究有两个特点:一是偏重于理论探讨,联系实际不够紧密;二是研究工作个人分散地进行,因此研究内容缺乏系统性。国外气象科技经济效益评价和气象经济决策方法比较单一化,建立模式的基本思路都是将气象参数与经济参数结合起来,求得统计意义上的平均效益,再根据不同决策下的平均效益确定最优决策。所谓气象参数即天气预报准确率,通常用预报与实况的列联表(称共轭矩阵)或预报一实况的联合分布数表示,有时也用一些预报评分判据表示。所谓经济参数,是指在不同天气下生产单位采用不同决策所获得的平均效益或遭受的平均损失,通常用益损函数式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多分类、连续量和综合动态决策模式等数种,其中综合动态决策模式是当今研究的方向。国外从事气象科技经济效益研究的著名专家有墨菲、卡茨等。

(二)我国的研究

我国系统地研究气象科技经济效益于1983年,在这之前,仅有个别专家触及于这个问题,例如章基嘉在《中长期天气预报原理》一书中曾对天气预报经济效益作过专门论述;冯秀藻对农业气象经济效益的评价和经济决策问题作过探讨等。1983年,全国气象工作会议提出:“把着手研究评价气象服务经济效益的科学方法作为全国气象的重要任务”,同年8月24日,当时的国家气象局副局长章基嘉如集科教司、业务技术发展司,气象中心、气象科学研究院等单位的负责同志和科技人员开会,决定成立“气象科技经济效益研究”课题组,随后国家气象局下发“气象科技经济效益研究任务书”,正式将其列为局级科研课题,由彭光宜任课题组组长,史国宁任副组长。参加课题研究的单位有国家气象局气象科技情报研究所,9个省气象局的科研所、7个市(地区)气象局和7个县气象站,总共24个单位70多人,经过三年半研究,共完成70个分课题项目的任务。

国内的研究成果可分两大类:G 类是气象科技经济效益评价,一类是气象经济决策。在研究中,我国气象科技人员学习了国外已有成果,对国外模式进行简化修改,使之进一步合理化和实用化。例如,国外一般不考虑用户的独立决策能力,因此经济效益评价偏高,我们模式中充分考虑了用户的独立决策能力,计算结果更符合实情。又如,在综合动态决策模式的建立和应用方面,湖南益阳地区气象设计的“双季稻品种拱配的气象决策模式”,在思路、数学有达和参数设计方面均有所创新。可喜的是国内研究中引用了不少新的数学理论和方法。例如,将计量经济学引入农业气候服务经济效益评价中,将排队论用于气象服务规划和气象业务管理,将系统工程、运筹学、排队论、库面论、蒙特卡罗方法、多元分析、投入产出原理等新的理论和方法应用到效益评价和决策方面,这样就大大丰富和拓宽了研究领域。此外,国外都是单项研究,研究内容比较狭窄,国内研究内容广泛,涉及农业区划、种植业、养殖业、植物保护、多种经营、林业、畜牧业、工业、交通、水电、建筑、业务管理、科技人才和成果评定等各方面1988年5月4日到6日,“气象科技经济益益研究”课题组在北京召开结题会和成果鉴定会。章基嘉副局长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高度评价了课题组工作,他说:“这些研究不但在中国是具有开创性的,而且大大丰富和拓宽了近30年来国外的研究领域,比国外向前迈进了一步。”章副局长建议,这项研究今后还要深入进行下去。1994年中国气象局组织了全国性的气象服务效益评估研究工作,运用经济学和统计学理论,在理论模型和实际抽样调查的基础上,定量分析评估公益气象服务的总体经济社会效益,得出我国公益气象服务成本效益比1:35~1:40。-从2007年,中国气象局把气象服务效益(公众、行业)评估工作纳入正常业务工作,列入业务考核和年度工作目标。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局,计划单列市气象局和中国气象局有关职能司、直属单位的80多位专家就气象服务效益评估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了有针对性的研讨。

二、常用的气象服务效益评估模型

从国个外的研究现状看,气象服务效益评估总体分为两种,即定性评估以及定量评估。定性评估的方法包括:层次分析法、神经网络法、灰色系统法、数据包络分析法(锥比率模型)、结构方程法等定量评估的方法包括:成本/效益分析法、蒙特卡罗等统计分析法、节省费用法、自愿付费法、影子价格法、损失矩阵法等。

从气象服务效益评做的研究目的来看,效益的定性评估方法不适用,因此,我们重点分析每个定量评估方法的可行性。

成本/效益分析法是一种常用的效益评估定量分析方法,但是,从评估的角度看,气象服务效益具有难以度量性、不确定性、多因素性和难以归属性,这些特性使得气象服务效益难以采用通常的成本/效益分析法进行评估。

统计分析法体系成熟、科学性强、合理性强、但是由于统计分析的数据资料难以获得,且无历史资料,降低了统计分析法的准确性,因此该计法也不完全适用。自愿付费法、节省费用法以及影子价格法是目前国内外比较公认的公众气象服务效益评估的方法。德尔斐法以及影子价格法是目前行业气象服务效益评估的常用方法,损失矩阵法适用于专用气象服务效益评估。下面我们首先分析这些方法的优缺点。

(一)公众气象服务效益评估 1.自愿付费法

(6-1)式中W为自愿付费值,P为矫正系数,Mi为本地区第i类的公众总人数,Ni为实际收回调查表中第i类的公众总人数,Cj为第j个付费等级的中数,Bij为第i类公众愿意支付第j等级标准的人数。

自愿付费是市场的定价,主观色彩较浓。支付意愿是设定的前提条件,不论设定的价格是多大,消费者都必须支付。另外,被调查者的家庭年收入、教育水平、家庭人口数和年龄,是对公众支付意愿有显著影响的社会经济因素,因此对于不同的被调查者会有不同的结果。所以,本方法实际的估算结果可能产生偏差,从而引起调查结果不准。2.节省费用法

节省费用主要是以家庭为单位调查统计服务的效益,因此效益计算公式为

(6-2)

式中变量同公式(6-1),唯一区别是自愿付费法里面用了付费,而这里使用了节省费用。除了自愿付费中提到的缺点外,节省费用法还有一个缺点就是普通大众不知道气象服务到底给他们节约了多少费用。3.影子价格法

根据对公众每天收听收看天气预报的次数,利用影子价格法计算出服务效益

(6-3)

式中P为矫正系数(电视等覆盖率);C影子价格;T为时间,一年为365(天);Mi为本地区第i类的公众总人数;Ni为实际收回调查表中第i类的公众总人数;Gi第i类的公众看天气预报总次数

影子价格如何确定:中国气象局参照北京市“12121”天气预报台电话每拨通一次付费0.13元的价格,除去电信部门的成本和效益——普通市电话的收费价格是每次0.1元,确定每人每次获取天气预报的影子价格为0.03元。由此可计算每年公众气服务效益。影子价格法中影子价格C的选择影响结果的准确性,不同的价格会产生差别较大的结果,但价格如何选择,没有准确方法。

(二)部门、行业气象服务效益评估

部门、行业气象服务效益是一种综合性的宏观效益,其效益评估的难度较大,目前,国内外比较公认的评估方法是德尔菲法 1.德尔菲法(专家小组法)

用德尔裴法评估公共气象服务在某一行业产生的效用,必须给参评专家一个气象服务效用占该行业总产值比值的数据作为参照,为了获取这个参照数据,同时也为了深入了解气象服务在具体生产经营单位中发挥作用和产生效用的情况,需要在已确定的行业中选取有代表性的生产经营单位(典型单位)对其进行气象服务作用及效用个例调查分析。为此,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与计划单列市气象局针对给定的重点评估行业,在每一个行业中至少选择一个有代表性的生产经营单位,对其进行深入量化的气象服务作用及效用个例调查评估。行业气象服务效用评估与分析步骤如下:

(1)按行业确定评估专家。分行业组织评估,每个行业应选10~15位专家作为行业气象服务效益评估专家组成员。专家组专家应由管理专家(处级以上行政管理专家)和技术专家(具有高级职称的业务技术专家)组成。专家的确定应事先主动与本省(区、市)行业主管部门沟通、协商确定。

(2)组织召开专家座谈会。在召开专家座谈会之前,应事先就行业气象服务效益评估的目的、方法、要求与有关专家进行沟通,必要时将有关材料提前发给有关专家,使专家在会前做好相关准备工作。

(3)行业气象服务效用评估模型。根据上述评估思路和有关德尔斐法的基本原理和思路,结合专家咨询调查的实践,定义以下行业气象服务效益的专家评估法数学模型

(6-4)式中,BTV为行业气象服务总效用;j为气选行业数(j=1,2,3,„,m);mj为第j行业的专家总人数;i为某行业气象服务增效比值等级,包括Ⅰ、Ⅱ、Ⅲ、Ⅳ、Ⅴ等级(i=1,2,3,„,5);Nij第j行业评估i等级的专家人数;Wij为第j行业气象服务增效比值第i等级的组中值,Cj为第j行业的GDP。

(4)行业气象服务效用评估与分析。根据每位专家在气象行业年增效比参考值基础上做出的年增效比值判断,研究组用加权平均的方法分别定了17个高气象敏感行业的年气象服务增效比值,然后再用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各行业GDP数据推算出各行业气象服务的年效用值。德尔菲法一种广泛适用的预测方法,它既可用于科技预测,也可用于社会、经济预测;既可用于短期预测,也可用于长期预测,且不受地区和人员的限制,费用较低,能引导思维,提供了一种预测的系统方法。德尔菲法本质上是一种反复匿名函询法,与专家个人判断法和专家会议法相比,它有三个明显的特点:匿名性、多次有控制的反馈以及预测结果的统计特性。正是由于这三个特点,德尔菲法集中了专家个人判断法与专家会议法的优点,同时克服了它们的缺点,在缺乏足够资料的领域中,有时只能使用德尔菲法等这类专家预测方法。尽管德尔菲法有许多优点,但是它也存在以下一些缺点:

(1)第一轮是一张白纸。这虽然能运用专家们的力量,避免外行性事件和片面性,但在完全无结构状态下,专家们会感到无从下手,不知道如何才能符合组织需要,专家可能会提出一些专业范围非常狭小的问题,从而使得多数专家成为门外汉。(2)德尔菲法预测周期长。一般要经过四轮,有时甚至是五轮。(3)从专家预测结果中不能看出专家对自己的自信程度。(4)给出上下四分点和中位数后,争论呆能会向中位数靠拢。2.影子价格法

行业投入产出比(Qi),即行业年社会总产值(Gi)与行业年总投入值(Si)的比值: Qi = Gi / Si

(6-5)

气象服务在行业中覆盖面(Mi),即行业气象服务合同数(Fi)比上行业的单位数(Ti)Mi = Fi / Ti

(6-6)行业专业有偿气象服务效益(Ci): Ci =Yi/ Qi

(6-7)

式中Yi为行业支付给气象部门的有偿服务费 行业应该产生的气象服务效益(Ei)

(Ei)= Ci / Mi

(6-8)

总效益(B)

B=(1-Ki)+ Ci]

(6-9)

式中Ki为行业与气象部门鉴定气象服务合同所产生的效益与为签订合同通过新闻媒介或其渠道获得气象服务信息所产生的效益之差的比例。影子价格法的缺为:模型中的行业投入产出比的值不好确定,虽然可以从统计年鉴中得到数据,但实际数值具有一定差异;Ki也很难确定。案例

①条件价值评估法概述

①更多的内容请参考文献:Schlapfer F.2009.Contingent valuation:confusions,problems,and solutions[J].Ecological Economics,68(6):1569-1571。条件价值评估法(contingent valuation nethod,CVM),也称为意愿调查法、假想评价法等。美国是CVM研究的起始国和主导国,在与环境相关的政府部门以及联邦法院的大力倡导和推动下,CVM成为环境经济价值评估的一种主要方法,被广泛应用于评估环境物品的利用价值和非利用价值,是目前世界上最流行的对环境、气象服务等具有无形效益的公共物品进行价值评估的方法。

CVM是一种典型的陈述偏好评估法,是在假想的市场情况下,直接调查和询问,人们对某一环境效益改善或资源保护的措施的支付意愿(willingness to pay,WYP)或对环境或资源质量损失的接受赔偿意愿(willingness to accept,WTA)及以用WTP和WTA估计环境效益改善或环境质量损失的经济价值。这种方法可以克服公共物品无法进行市场交易的限制,使研究者可以透过各种不同假设情形,了解民众对公共物品的偏好,进而评估公共物品的价值。CVM的经济学原理:个人对各种市场商品和环境舒适性具有消费偏好,其对市场商品的消费用x表示(可以自由选择),环境物品用q表示(不受个人支配),个人的效用函数可以表示为u(x,q)。个人对市场商品的消费受其(可支配)收入y和商品价格p的限制。在一定的收入限制下,个人力图达到效用最大化的消费: Maxu(x,q),pixi≤y

(6-10)

式中,下标i为市场商品的种类,i=1,2,3,„,n。受限的最优化产生一组常规需求函数 Xi=hi(p,q,y)=u[h(p,q,y),q]

(6-11)定义间接效用函为:

V(p,q,y)=u[h(p,q,y),q]

(6-12)在这里,效用为市场商品的价格和收入的函数,在这种情况下,也是环境物品的函数。假定p,y不变,某种环境物品或服务q从q0到q1,相应的,个人的效用从u0=v(p,q0,y)u1=v(p,q1,y)。

假设变化是一种改进,即q1≥q0,则u1≥u0。这种效用变化可以用间接效用函数来测量: V(p,q1,y-C)=v(p,q0,y)

(6-13)式中C为补偿变化,即当q从q0变化到q1而效用在变化后与变化前保持不变时所要推导的个人所愿支付的金钱数量,即CVM调查试图引导的回答者个人的WTP(环境物品或服务的经济价值)。由于环境物品的公共物品特性,总的WTP(环境物品或服务的总经济价值)由个人的WTP加总获得。

CVM研究的基本步骤可以归纳为:

(1)创建假想市场。对相关情况进行必要说明,使被调查者能充分了解相关信息。

(2)获得个人的支付意愿或受偿意愿。运用各种调查方式,可以通过面对面访谈、电话访谈或邮件访问等进行,在问卷调查中,接受调查对象被要求就相关情况回复其支付意愿或接受补偿意愿。

(3)估计平均的WTP或WTA。用相关的经济及统计方法,推算所有被调查者的平均支付意愿。

(4)估计支付意愿/受偿意愿曲线。

对于条件主估研究的WTP的引导技术有很多,其中,封闭式二分式选择问题格式目前被认为是CVM研究中最先进的方法。由于封闭式问题格式的“是”或“不是”的回答结果为一种离散变量,因此需要适当的经济统计模型来定量这种问题。Probit模型和Logit模型是在离散反映的条件价值评估的数据分析中日益得到广泛应用的两种模型。

Hanemann指出,被调查者对某一给定的货币数量愿意支付的可性可以用Probit或Logit模型进行统计估计。基本的关系式如下: Prob(是)=1-{1+exp[B0-B1(x)]}

(6-14)式中,是采用Logit或Probit函数回归的系数,X是被调查者被要求支付的某一投标数量。其他的系数还可以包括对一些态度性问题或者回答者的统计信息(如年龄、受教育程度)、在环境组织中的成员身份等问题的回答。

当WTP≥0时,Hanemann从公式(6-14)给出了计算WTP期望值的公式: E(WTP)=(1/B1)×1n(1+expB0)

(6-15)式中B1是估计的最大金钱支付数量对回答“是”概率的影响系数。如果回归方程中没有其他独立变量的影响,则B0是估计方程中的常数项;如还有其他独立变量的影响,则B0是常数项与其他独立变量的回归估计系数与其平均值乘积的和。平均WTPR 置信区间的计算,可以采用方差-协方差矩阵和Park等提出的模拟方法。

CVM的优缺点。条件价值评估方法是引导个人对非市场环境物品或服务估价的一种相对直接的方法,易于应用,基本不需要任何的理论假设。由于条件价值法主要依赖的是个别调查者的观点,带有主观性和不确定性,又由于其理论前提相对简单,使得CVM得到的价值评估结果的正确性和可靠性常常受到人们的质疑。思考题

1.气象服务效益评估的难点主要有哪些?试一一列举。

2.气象服务效益评估的方法主要有哪些?各有什么优点和缺点? 3.比较国外的气象服务效益评估的文献,各有何特点?

4.气象服务效益评估的常用的几种模型中,哪些参数的设置值得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5.能源效益评估系统 篇五

为进一步提升下派帮扶成效,树立科学的帮扶工作导向,实现下派工作自身科学发展,不断推动下派工作更好地服务于东营科学发展新跨越,现就建立完善下派帮扶重点建设项目效益分析评估机制,提出以下意见。

一、任务目标

进一步规范重点帮扶项目的前期论证审批、建成考核验收和后续追踪评估等工作,建立起相互配套、运行有效的下派帮扶重点建设项目效益分析评估机制,为帮扶项目发挥长期效益提供可靠的制度保障。

二、基本原则

——统筹规划、科学发展。详细了解掌握各重点建设帮扶项目的真实情况,并进行科学分析、统筹规划、反复论证、集中会诊,强化项目的示范表率作用和辐射带动功能,确保项目的生态、高效和可持续发展。

——立足实际、着眼长远。综合考虑帮扶项目所在区域的产业规划和发展实际以及帮扶单位的现实情况,科学考核和评估。把项目长效作用的发挥情况作为效益分析评估的重要内容,坚持高标准设计、高质量把关、高效率运作,形成帮扶项目建设重实际、管长远的良好导向。

——注重实效、群众公认。将帮扶村群众满意度作为帮

2村对帮扶项目进行必要的工程改造或机制完善等,使其发挥应有的帮扶效益。对属设计建设原因但帮扶工作组已经调整撤出的,建议原帮扶单位再选派原下派干部对帮扶项目进行调研论证和分析查摆,并提出整改方案,落实整改措施。

四、有关要求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市直各派出部门、单位,各驻县区工作队、有关乡镇和帮扶村要把落实下派帮扶重点建设项目效益分析评估机制作为加强下派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建设的重要措施,加强领导,狠抓落实。

2、分工负责,协调配合。各有关单位要紧密结合实际,明确工作流程和具体工作职责,进一步强化组织协调,形成组织部门牵头负责、有关部门积极配合、干部群众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真正使各项制度落实到位。

3、增强素质,提高能力。广大下派干部要加强学习、注重调研,真正做到贴近农民、熟悉农村、了解农业。要认真学习与“三农”工作相关的政策法规以及农业生产、产业发展、建设规划等知识,真正掌握农村实际、农民心理和有关工农业项目的运作程序,切实增强做好农村工作的素质和能力。

上一篇:第二周工作总结1下一篇:学校环境卫生检查评比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