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游》教材注释质疑(精选2篇)
1.《逍遥游》教材注释质疑 篇一
一、“怒而飞”
振翅奋飞。怒,奋发,这里指鼓起翅膀。(教材注释)
《辞海》和《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均将“怒”注解为“形容气势强盛”,并直接引“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作为例句。而《汉语大字典》中将“怒”注解为“奋发;奋起”,也直接引“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作为例句。
经比较,教材将“怒”注释为“奋发”是正确的,可是将之直接解释为“鼓起翅膀”就显得牵强了。笔者认为,课下注释可延用《汉语大字典》的注解,调整为:“怒:奋起。怒而飞,即奋起而飞,意即振翅奋飞。”
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乘着旋风环旋飞上几万里的高空。抟,环旋着往上飞。扶摇,旋风。(教材注释)
《汉语大字典》将“抟”注解为“回旋;盘旋”,并以“希鹏举以抟天,蹶青云而奋羽”(曹植《玄畅赋》)“湿庭凝坠露,抟风卷落槐”(庾信《晚秋》)为例。《辞海》将“抟”注解为“环绕;盘旋”,并引“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为例。
对原句进行分析,不难发现,文中“上”名词活用为动词,即往上飞。“而”表修饰,“抟扶摇”表示动作的一种方式,显然将“抟”注释为“环旋着往上飞”是不可取的,应将“抟”注解为“盘旋;回旋”。对句意的注解也应取《辞海》中“意谓鹏鸟鼓动翅膀,结聚风力,乘风盘旋上飞九万里”之意。
三、“小年不及大年”
年,寿命。(教材注释)
“年”,《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将之注解为“年龄;年岁”,《辞海》和《汉语大字典》均将之注解为“岁数;年纪”,均无“寿命”之意,
结合原文“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小年”应指年纪小的(人),“年”注解为“年岁;年纪”较为恰当。
四、“以五百岁为春”
以五百岁为春,意即两千年为一年。(教材注释)
此处注释虽没有错,却不太妥当,可以注释为“把五百年当作春季”。当然,此处不作注解也不会影响对句意的理解。后文“以五百岁为秋,以八千岁为春,以八千岁为秋”,对四季的理解有辅助作用。《广韵·谆韵》:“春,四时之首。”《公羊传·隐公元年》:“春者何·岁之始也”。(《汉语大字典》)如要注解,只需对“春”作注解:“春:一年四季的第一季。”亦可增补《荀子·王制》中“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这一常识。这样一来,学生自然就能理解了。
五、“绝云气”
绝,直上穿过。(教材注释)
《辞海》中将“绝”注解为“穿过;越过”,《汉语大字典》将“绝”注解为“横渡;穿越”。根据原文“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可知鹏鸟已上九万里高空,背负青天,穿过云气往南飞。将“绝”注释为“直上穿过”显得注释太窄,“直上”只表示鹏鸟上飞的一种方式,可以将“直上”删去,注释为“穿过”或“穿越”即可。
六、“知效一官”
才智能胜任一官之职,效,功效,这里是“胜任”的意思。(教材注释)
把“效”注解为“功效”似乎不准确,理解为“胜任”似乎也显得牵强,
查阅《汉语大字典》《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效”有“模仿;效法”之意,结合上下文语境,将之注解为“模仿;效法”会更好,原句可译为“才智能使一方官员效法”。
七、“行比一乡”
善行能联合一乡的人,比,合。(教材注释)
“行”,《汉语大字典》注解为“行为、德行”;《辞海》注解为“行为、造诣”;《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则注解为“品行”,并以“行比伯夷,置以为像兮”(《楚辞·九章·橘颂》)为例。故教材注释中将该字译为“善行”不当,应将其注解为“品行,德行”。
“比”,《辞海》注解中有“和顺”之意,并以“王此大邦,克顺克比(顺:使民顺从。比:使民亲附)”(《诗经·大雅·皇矣》)为例。《汉语大字典》中注解为“合;亲和”,并以“其容体比于礼,其节比于乐(陆德明释文:比,亲合也)”(《礼记·射義》)“与二三君子比意同力,冀得发遗”(《汉书·楚元王刘交傅附刘歆》)为例。
笔者认为,教材将“比”理解为“联合”,不太准确,原文“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属于对举,将其注解为“和顺”比较恰当。“行比一乡”即“品行、德行能使一乡之民和顺”。
八、“而征一国”
能力使一国之人信任。征,信,这里是“取信”的意思。(教材注释)
《辞海》《汉语大字典》中对“征”的注解有以下几项:
(1)远行。(2)征伐;征战。(3)争夺;夺取。(4)赋税。(5)旧同“钲”。(6)姓。(7)“徵”的简化字。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第六版中则增补了以下4个义项:
(1)召,征召。特指君召臣。《史记·吕太后本纪》:“赵相征至长安,乃使人复召赵王。”(2)追究;追问。(3)应验。(4)求;取。
上述辞书中均没有“信”“取信”之意。
根据原文“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结合语意的递进关系看,笔者认为此处“征”作“征召”理解较为合理。课文下可以这样注释:“征:征召,特指君召臣。”原句可以这样理解:“所以,那些才智能使一方官员效法,品行、德行能使一乡之民和顺,德行能使一个君王满意,才能能够使一国之君召见的人,他们看待自己,也像上面说的那只斥鴳一样。”这样一来,学生理解庄子在文中提出的“无己、无功、无名”思想就水到渠成了。
九、“而宋荣子犹然笑之”
宋荣子嗤笑这四种人,犹然,笑的样子。(教材注释)
此处将“犹然”注释为“笑的样子”显然是错误的。《汉语大字典》中对“犹”的注解是“犹,连词,尚且。多与‘况’配合使用,表示反问。《玉篇·犬部》:‘犹,尚也。’《史记·游侠列传序》:‘此皆学士所谓有道仁人也,犹然遭此灾,况以中材而涉乱世之末流乎?’”
根据原文“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可知此处“且”相当于“况”,从用法和语境不难看出,“犹”在此处是“尚且”之意。
摘要: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5)选编的《庄子·逍遥游》的课下注释很是详细,对学生读懂课文、理解庄子的思想作用很大,但是个别词语的注释还有待斟酌。
2.《逍遥游》教材注释质疑 篇二
首先,从文意的上下表述来看,庄子在这一段将笔触从自然界中的鲲鹏、斥鴳、蜩与学鸠等转向人类社会,说明他们与斥鴳、鲲鹏一样“其自视也亦若此矣”,但都“有所待”,都没有达到庄子所说的“逍遥游”。本段中庄子先列述了四种人,即“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的人,前三种人都用了四字结构,描述的是才智足以胜任一个官职的职守、品行顺合一方、道德符合君主心意的人。如果将“而”理解为连词,那么“征一国”就缺乏了主语,也难以与前三个句子文意连贯。其次,从上下文“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这四个并列小分句的成分对应关系来看,把“而”理解为连词也明显是错误的。这四个并列小分句中“官”、“乡”、“君”、“国”相对,“知”、“行”、“德”都是名词,连同“而”也应相对,所以“而”不应是连词。
那么,“而”在这里到底作何解释呢?
在《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年版)中,“而”字按读音的不同分列为两个词条,第一条收录了读ěr音时的义项;第二条注读音为néng,注释为通“能”:①能够。《墨子·尚同下》:“然计天下之所以治者何也?唯而以尚同一义为政故也。”②才能。例句举的就是庄子《逍遥游》中“德合一君,而征一国”一句。
在《辞源》(商务印书馆1981年12月修订第1版)一书中也有对“而(读nénɡ)”通“能”的解释:“而⑥读(nénɡ)”释义为“能力”。所举的例句也是《逍遥游》中的“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一句。后面接着解释说:“先秦古籍多以‘而’为‘能’。”
此外,如果细考汉语音韵学会发现,“而”与“能”的上古韵部都为之部,“而”的上古声母为日母,“能”的上古声母为泥母,日母和泥母为准双声关系,符合通假的语音条件。章太炎在《古音娘日二纽归泥说》一书中,就举例指出“古音‘而’同‘能,在泥纽也”。
注释《庄子》的名家对此句中“而”的注释读音也多有论证。清人郭庆藩在《庄子集释》中指出:“而字当读为能,能、而古声近通用也。”并列举大量例子来进行论证,如:“楚辞《九章》:世孰云而知之?《齐策》:子孰而与我赴诸侯乎?而并与能同。”学者王叔岷在《庄子校诠》中也指出:“而与能同,能、而古聲相近,故能或作而。”
通过以上的解释,我们知道“而”能通“能”,所以此句中的“而”读音应为“néng”,意为“才能”,“能力”之意。
(责任编辑 韦淑红)
【《逍遥游》教材注释质疑】推荐阅读:
庄子逍遥游07-02
逍遥游1教案07-11
庄子逍遥游教案07-16
逍遥游高考名句默写07-08
《逍遥游》一课一练07-22
广东版必修2:《逍遥游》教案06-21
苏轼《游白水书付过》的原文注释赏析06-18
山水魂魄任逍遥写景散文10-23
送友人游太原,送友人游太原李频,送友人游太原的意思,送友人游太原赏析09-25
闲游,闲游李商隐,闲游的意思,闲游赏析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