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教学设计

2024-09-29

水调歌头教学设计(精选12篇)

1.水调歌头教学设计 篇一

《水调歌头》教学设计

秦安县魏店中学刘建红

【教材分析】

《水调歌头》选自初中语文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25课《诗词曲五首》。本课诗词曲五首形式不同,风格各异。都是千古传诵脍炙人口的名篇。古代诗词是我国最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在中学阶段对学生进行诗词学习,可以使学生学习和继承祖国优秀的文化遗产。并能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体会诗歌所表达的真挚感情。更能引起他们的共鸣,从而能受到思想教育。

苏轼,北宋中期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在宋代文学史上享有较高的声誉。英宗即位任大理寺丞,神宗即位任太常博士,开封府推官。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和,请求外任。元封二年,御使台有人摘引其非议新法的诗句,因此入狱,即所谓“乌台诗案”。出狱后贬为黄州团练使,写此诗时年41岁。除政治不得意外,与弟弟分别达七年之久,无缘相见,时值中秋,月圆人不圆加上政治不得意,心情抑郁写下此词。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目标:

1、能够在反复朗读中把握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能够在品读重要词句中理解词的意境;

3、能够在学习本词的过程中获得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其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教学难点:赏析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法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通过演示课件创设情境、媒体辅助提供素材、谈话引导点拔,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使学生从内心需求出发忘我地参与到教学进程中来,在师生交互过程中,让学生独立获取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引词)

在大自然的景物里,月亮是极富浪漫色彩的,它易激发人的艺术联想,一勾新月会让人想到初生的萌芽事物,一轮满月,会让人联想到美好的生活,在月亮身上,文人们寄托了很多憧憬、很多情感,同学们能调动积累,说一说我们学过的有关明月的诗句吗?(学生回答)那么苏轼仰望明月,他会联想到什么呢? 二.出示教学目标(多媒体出示)

三.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多媒体出示)

四.读词

(1.)学生自由朗读读,初步感知诗意,抽学生读一遍。

提示重点字读音(多媒体出字)

(2.)教师配乐范读,让学生感受词的魅力。

(3.)抽生读,配乐。

要求:字正腔圆,正确断句,充分体会作品的节奏、韵律,感受其声韵美。

(4.)全班齐读。

要求:抑扬顿挫,略带感情

五、品词

(一)学生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不懂的句子小组内部讨论,不能解决的全班共同解决,最后教师点拨。

(二)先独立思考下面问题,然后与小组同学讨论交流后发表自己的看法。

(1)、词前小序有什么作用?

明确:述作词缘由(怀念子由)。

(2)“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只是赞美月夜吗?

明确:不是,对朝廷的向往。(3)、作者大醉后有了想离开令他伤心的尘世,飞向美丽的月宫的奇异想法,他的思想感情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从哪些诗句可以看出他的心情非常矛盾? 明确:矛盾 “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4)、“高处不胜寒”仅仅是指禁不住高处的寒冷吗?联系写作背景,还有无其他含义?

明确: 不愿回朝廷做官,讨厌那里的党派相争,勾心斗角;没有志同道合的朋友的孤单冷清;禁不住人世间的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等

(5)“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表现出作者的什么情怀?“此事古难全”反映出作者怎样的胸怀?

明确:“不应有恨,何事常向别时圆”以反诘的语气、埋怨的口吻向月亮发问,“不应有恨”而作者恨在其中,恨亲人难聚、恨命运多坎坷,然而苏轼毕竟是苏轼,以其高度的智慧吟唱出“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的诗句,旷达、乐观的对待不幸,发出了“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福。

(6)怎样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明确:词人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对亲人的思念转变为对天下所有离人的美好祝愿,充分显示了其精神境界的博大。六.拓展:

名句互通,踏雪寻踪、联系课堂内外。(课件展示)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李白《把酒问月》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李白 《月下独酌》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望月怀远》 七.齐诵本词。八.谈收获。九.总结:

这首词虽饱含人生哲学,但它是通过一个完美的文学意境来表现的。我们感觉到那中秋之夜美好的月色,体会作者丰富的情感,而不是枯燥的说教。词中虽有出世与入世的矛盾,情与理的矛盾,但最后还是以理遣情,不脱离现实,无悲观消极情绪,却是豁达乐观的祝福。怪不得人们说:“中秋词自苏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我送大家一句人生寄语: 积极的人在每一次忧 患中都看到一个机会,而消极的人则在每个机会中首先看到的是某种忧患。最后让我们大家在一首歌中结束今天的课。板书设计:

水调歌头

苏轼

上阙:望月(写 景)情景

下阙:怀人(抒 情)交融

苦闷——矛盾——豁达——祝愿

2.水调歌头教学设计 篇二

关键词:《明月几时有》,解读,教学设计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是苏轼被贬为密州太守时所作。当时他的弟弟苏辙也因与变法派意见不合, 远在济南。兄弟已有七年未见。丙辰中秋的夜晚, 苏轼独自开怀畅饮直至天明, 禁不住思绪万千, 乘着酒兴, 写下了这首抒怀思亲的词。

词的上片写作者在“天上”、“人间”的徘徊、矛盾。作者持酒赏月, 忽发奇想:想随风回到天上神仙住的“琼楼玉宇”中去, 但又怕经受不住天上的寒冷。词人徘徊于人生追求的苦闷和对人世繁华的流连。既然天上回不去, 还不如在人间好。

词的下片写对月怀人。词人因思问月:为什么总是在人们分离的时候格外圆呢?由月的阴晴圆缺现象谈到人的悲欢离合, 得到安慰, 把对亲人的思念化成了真诚的祝福。也是对天底下所有经受着离别之苦的人表示美好祝愿。由此也就感受到了词人乐观旷达的胸襟。

设计思想:

这首词有美丽丰富的想象, 生动准确的用词, 波澜起伏的情感, 这些都蕴含着词人对人生的探寻, 对哲理的求索, 也折射出词人的胸襟。因此本课的教学内容确定为“走近苏轼, 感悟哲理”, 围绕于此, 我设计了“体会词情———诵读词情———品味词义———领悟词理———延伸词理”的教学流程。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 理解词义, 关键句子的表面意思和深刻底蕴。

2.体会分析词人内心的真情实感。

3.感受词人乐观旷达的情怀美, 学会善于在逆境中调整自己的心态。

教学过程:

一.体会词情:情景渲染, 导入新课

中秋节是人们团团圆圆的日子, 特别是晚上, 一家人在院子聊天喝茶赏月, 其乐融融。此时此刻的苏轼却独自一人坐在院子里喝酒, 自己和弟弟因反对变法都被贬, 天各一方, 政途的失意和亲人的分离让他整夜无眠。面对圆月, 他不无抑郁惆怅之感, 但是, 他没有陷在消极悲观的情绪中, 他以超然达观的思想排除忧患。清晨, 趁着酒兴写下了这首富含人生哲理的词《水调歌头》:教师朗诵词。

二.诵读词情:抑扬顿挫, 体会感情

1.每句语义变化, 情感转接时需要停顿, 句号处要有大的停顿。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转/朱阁, 低/绮户, 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蝉娟。

2.扣住词的字词, 逐句梳理出词人情感的变化。

作者遥望天空, 十分的羡慕。渴望自由超脱, 但又怕高处不胜寒, 其实人间一样可以起舞弄清影的, 又自我找到了安慰。

作者因与弟相距千里不能团聚而悲, 但又安慰自己说: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于是又转为豁达, 开朗。

那么词人的情感过程就是:苦闷———矛盾———豁达———祝愿

三、品味词义:字斟句酌鉴赏语言

1.品词赏句:

上片写中秋赏月, 因月而引发出对天上仙境的奇想。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苏轼把明月当成朋友相问, 显示了豪放的性格与不凡的气魄。其中蕴涵了词人对明月的赞美和向往之情。“不知”二句承前设疑, 引起读者对人生宇宙的思考。将对明月的赞美向往之情推进了一层。“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这是词人的想象, 一方面是他对宇宙的好奇, 另一方面是他对现实生活的不满。也许那美好皎洁的月亮才是自己精神的家园。然而真要弃绝人世飘然而去, , 词人又有些犹豫了, “高处不胜寒”作者的遐想愈来愈飘渺而终不肯弃绝人世。“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与其飞往高寒的月宫, 还不如留在人世间, 在月光下起舞, 最起码还可以与自己清影为伴。飞天探月, 出尘之思, 最终让位于对人间生活的热爱。

下片写对月怀人, 同时感念人生的离合无常。

“转朱阁, 低绮户, 照无眠。”紧承上片最后两句, 仍然写月, 写月光的移动和月下的不眠之人。“不应有恨, 何事长向别时圆?”相形之下, 更加重了离人的愁苦了。无理的语气进一步衬托出词人思念胞弟的手足深情, 同时又含蓄地表示了对不幸离人的同情。词人毕竟是旷达的, 他随即想到月亮也是无辜的, 便转而为明月开脱:“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既然如此, 又何必为暂时的离别而忧伤呢?这三句从人到月、从古到今做了高度的概括。

2.体会情感变化:

同学们一定会发现这样一个问题, 那就是苏轼的行文思路:对宇宙的思考———对人生的思考———对亲人的思念———对人们的祝愿。词人的心情也是由抑郁惆怅———乐观旷达。

四、领悟词理:体悟词人旷达的胸襟

全词设景清丽雄阔, 如月光下广袤的清寒世界, 天上、人间来回驰骋的开阔空间。将此背景与词人超越一己之喜乐哀愁的豁达胸襟、乐观情调相结合, 特别是词的最后两句表现了作者处理时间、空间以及人生这样一些重大问题所持的态度, 充分显示出词人精神境界的丰富博大。全词乐观旷达的情怀和深邃的哲理意味, 在行云流水般的语言和美妙的意境中, 自然呈现出来。

五、延伸词理:深情结语, 延展情思

1.课堂结语:苏轼字子瞻, 号东坡居士, 北宋眉山人, 是著名的北宋文学家, 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他学识渊博, 多才多艺, 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诣。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善画竹木怪石, 其画论, 书论也有卓见。他是北宋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领袖, 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其词气势磅礴, 风格豪放, 一改词的婉约, 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 共为豪放派词人。今天我们通过学习他的词, 仿佛看见大气洒脱的苏轼向我们走来。我们要学习他以乐观的思想排除忧患的能力。

3.水调歌头教学设计 篇三

大多数八年级学生对苏轼屡遣排挤,仕途坎坷,宦海飘摇的情形所知甚少,对苏家二兄弟从小一起读书长大的手足之情一概不知,因此理解这首词的感情并准确恰当地朗读这首词并非易事。基于这一认识,我设计了“五读法”教学流程:创设情境,诗意导入一初读课文,原始体验一合作学习,读懂词意一快速跳读,概括画面一感情美读,再现画面一玩味赏读,串写诗歌。

第一环节把学生引入诗歌的氛围中,使他们初步了解苏轼创作此词的背景,在诗意盎然的氛围中美学诗歌。第二环节让学生自己用最原始的方式去读这首词,读得不好没关系,因为朗读中缺陷暴露得越多,这节课中朗读方面的收获就将越大。这样才能体现这堂课从“不会读”到“会读”到“读得好”的过程,实现古诗教学效益的最大化。第三环节帮助学生了解诗歌的内容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以理解促进朗读,以朗读加深对诗歌的理解。第四环节先让学生听邓丽君演唱的《水调歌头》,然后让他们设想,如果让他们为这段音频配上合适的画面,制作四张幻灯片的话,会以什么为内容。培养学生从诗歌中筛选信息、锤炼语言的能力,同时让学生体味到诗歌的抒情是要有所依托的。第五环节,在学生概括出“把酒问天”“起舞弄影”“辗转难眠”“翘首祝愿”的几个画面的基础上,让学生进入诗歌的意境中,假想自己就是此情此景中的苏轼,不受拘束心无旁骛地美读这首词,既为背诵这首词作准备,又让学生在美读中展开想象。第六环节,学法指导,让学生学会“串写诗歌”,写毕在课堂上与大家分享。

二、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境,诗意导入

九百多年前的一个中秋月圆之夜,山东密州,皓月当空,银辉遍地。北宋中期文坛上最有才华的诗人、文学家苏轼正面对这一轮多情的圆月,心潮起伏。他想起了小自己三岁,自幼与自己一同读书,一同成长的弟弟苏辙。他喝了整整一夜的酒,在酩酊大醉中,写下了一首千古传诵的咏中秋词。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近苏轼,去感受这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内心丰富的情感。

(二)初读课文,原始体验

词又称曲子词,在古代每首词都配有相应的乐曲,是可以唱的。今天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暂且先不唱这首词,我们还是先来读一读吧。

1请同学们根据自己对这首词的理解,在小组中用自己认为最合适的方式自由放声朗读。其中一人朗读时,其他同学认真听,听到认为不合适的地方就指出来,并说说自己的想法。

学生自由朗读,教师也混在学生中间出声朗读。

2学生齐读并请学生自己点评他们的朗读。

3教师说出自己的听后感受,必要时举一些例子和学生一同讨论哪些句子该怎么读,为什么要这样读。

(三)合作学习,读懂词意

其实,要想准确把握一首词的朗读基调,首先要了解这首词的内容和词人所要抒发的思想感情。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这首词上下片分别写了什么,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学生讨论,师生对话。教师补充相关背景资料:

这首词是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作者在密州时所作,熙宁四年,苏轼因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合,处处遭受排挤和打击,政治上很不得志,于是自求外放,辗转在各地为官。熙宁七年,刚刚在杭州任通判期满的苏轼,为了能与从小与自己一同读书一同长大一同成名的弟弟苏辙(时任职于山东济南)近一点,主动要求调往青岛附近的密州。直到熙宁九年,这对离别七年之久手足情深的兄弟仍未能见上一面。

而后形成较为一致的答案,大致如下:

上片:望月问天,抒发词人的身世之感和矛盾心理。

下片:写月的移动,抒发对兄弟的思念之情。

思想感情:表达了词人由心怀郁结到心胸开阔的乐观旷达情怀。

(四)快速跳读,概括画面

刚才老师曾经提到,在古代词是可以用来唱的。2008年由一代歌后邓丽君演唱的《水调歌头》伴随着“神舟七号”飞上太空。现在我们再次来聆听这首美妙的歌曲。另外,如果今天你学了这首词,爱上了这首歌,准备去参加市里的演唱赛,要给这首歌配上四张幻灯片作为背景,你们觉得该选些什么画面呢?你们可以用四个四字短语概括这四个画面的内容吗?

教师预设:把酒问天、起舞弄影、辗转难眠、翘首祝愿。

教师可以提醒学生:这四个画面都可以从苏轼的角度,以苏轼为主体加以概括。

(五)感情美读,再现画面

在全体同学的努力下,我们成功地概括了这四个画面。现在请同学们一边想象这些画面的内容,一边无拘无束地再读这首词。

师生一起有感情地美读这首词。

教师针对学生的朗读作适当引导,如:整首词是“兼怀子由”的,所以语速要慢一些,感情要深沉一些,读到“何似在人间”时要读出对人间的喜爱和内心的释然。

(六)玩味赏读,串写诗歌

读得真棒!听着同学们的朗读,我觉得我们大家似乎都成了九百年前月光下的苏轼,正望着天空中那轮皎洁的明月。同学们,现在请大家回到现实中来吧。还记得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那个将圆未圆的月亮吗?也就是在“丙辰中秋”——七年之后,苏轼被贬至更远的黄州。虽然此时子由仍不在身旁,但是就在不远处的承天寺,有一个和他一样被贬的闲人张怀民,于是他写下了另一篇与月有关的文章——《记承天寺夜游》。老师在理解欣赏这篇文章之后,以“心情”为话题,写下了这样一段话: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时值冬初,寒意森森,作者“解衣欲睡”之时,月色悄然入户,于是“欣然起行”。在兴奋愉悦之中,又“念”及“无与为乐者”,表现出孤寂之感。在“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之后,知道“怀民亦未寝”,这让作者心中更加高兴。于是两人“相与步于中庭”,在月光下漫步,心情是多么的恬静愉悦。“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这是作者笔下的月夜美景,也是作者宁静美好心情的写照。然后作者轻轻地感叹:“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这寥寥数语意味深长: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种种复杂的情感,尽在其中。

同学们,像这样用“写”的方式,按照课文的表达顺序,简洁地串讲、介绍、评说、欣赏课文的写法,我们把它叫做“串写课文”。一个人如果有了“串写”文章内容的能力,就有了高层次的概括能力与表达能力。今天,我们就试着用“串写”的方式,来欣赏这首词。如果你觉得全篇串写有一定的难度,也可以选择其中的一两个画面来写。

学生在课前发放的备用纸上串写,然后交流。

教师展示自己的串写。

教师小结,全班再次吟咏这首词。布置作业:1,背诵这首词。2,把课堂上串写的内容修改后整理到自己的作文集中。

4.水调歌头教学设计 篇四

——文昌语文组:孙田

对《水调歌头》一课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理念

《水调歌头》作为一首中秋咏月兼怀亲人的抒情之作,是中秋词中最著名的一首,向来脍炙人口。这首词,为作者醉后抒情、怀念弟弟苏辙之作。全词运用形象的描绘和浪漫主义的想象,紧紧围绕中秋之月展开描写、抒情和议论,从天上与人间、月与人、空间与时间这些相联系的范畴进行思考,把自己对兄弟的感情,升华到探索人生乐观与不幸的哲理高度,表达了作者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和对生活的美好祝愿、无限热爱。在教学中,应让学生“明其意,懂其理,诵其情”,读出自己的理解和体验。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培养学生自主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的理论指导,突出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和“对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等要求,在教学中设计多种情境,让学生读、思、品、说,理解诗情、诗理和诗味。并且在能力发展的同时,让学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到审美乐趣。二、教学内容分析 1.知识结构

水调歌头是高中语文复习诗词部分中的“重头戏”,是苏轼在中秋之夜怀念亲人所做,其中包括月下饮酒和对月思人为主要内容,情景交融,表现诗人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和理想追求。

进行本课内容的教学主要是针对高一新生刚入学,面临新的环境,新的面孔和压力,引导学生学习本课内容,体会诗人遭受逆境却并没有放弃灰心,而是抱以美好心愿和祝福,感悟诗人逆境中的豁达乐观的胸怀,确定进行本课内容的教学。2.教学目标设计

知识目标:学习苏轼文学常识,重点词句的掌握。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理解鉴赏诗词的能力,学习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情感目标:体会感悟苏轼逆境中豁达乐观的胸怀。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

通过对本课内容的学习,首先能提高学生的整体诵读感知能力,其次可以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鉴赏能力。另外,深刻体会文中情感,在感受诗词主旨同时受到思想和审美教育,升华内涵情感。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明月几时有》歌曲导入,本词的作者——苏轼。

(二)初步感知诗词: 1.检查预习情况,介绍作者

苏轼,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坛领袖,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三苏”。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的词风格多样,清新或豪放、凝重或空灵,佳作极多,对后世影响颇深。2.介绍背景

这首词是他被贬到山东密州做太守时所做,此时的他政治上不得意,生活上丧妻别子,和弟弟子由已经七年没有团聚,心情孤独苦闷。3.新知

水调歌头——词牌名。作用是规定每句中的字数和平仄相等。

序的信息——时间、目的。4.听录音,参考释义感知课文

5.齐读课文,思考:上下阙划分位置、概括主要内容?

上阙——月下饮酒

下阙——对月怀人

(三)品读

1.本文中优美的意境作者选取了哪些景色来渲染情感的呢?

实:明月、青天、朱阁、绮户

虚:宫阙、琼楼玉宇

2.学习实虚结合的方法,意境朦胧,似真似幻。呈现出何种情感变化? A上阙

①作者月下独饮表达什么心情?——抒发愁苦 ②两个想象的意境?——向往天上生活、起舞弄清影。③.作者在如此逆境中是否放弃和灰心?转变笔锋。B下阙

① “照无眠”指的是什么?

月光照进华美的楼阁,穿过雕花门窗,照着有心事而不能安眠的人。② 作者此时的想法是什么?

天若有情天亦老,月若无恨月常圆,为何偏偏要趁人们离别时如此的圆呢?

③面对失意、痛苦,苏轼仍保开阔的思想,抒发了自己对人生的感慨?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④你如何理解这句话?学生自主发言

⑤最后给予美好祝福——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四)悟读

1.通过作者不幸经历,作者持有一种怎样的人生态度?也是本文的主旨

逆境中的豁达乐观 2.情感渗透:

当你在生活中遇到挫折,失落与苦闷时,你是如何面对的?以后应该怎样面对?学生自主发言。

(五)艺术特色:情景交融(六)总结:优秀的作品值得人们一生去品读,本节课在想象丰富的意境里我们体会到作者积极豁达的人生观,李白曾说:“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老师认为人在失意时更应微笑面对,而莫让年华付之流水。最后请同学带着体会齐唱这首经典词作。

(七)作业布置:以“但愿跨时空,千里寄苏轼”为题,谈谈学过本词后的感受和收获,200字左右。五.教学评价:

本节课教学目标基本完成,学生大多数都能掌握知识点,对本课内容充满兴趣和独到鉴赏,并能较好的进行情感的揣摩和升华。同学们在理解体会文章内容时思维活跃,个人情感交融到位,本节课基本达到了预想的效果,教师能在适当的时间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帮助学生更清晰准确的锻炼理解能力和感受作品深层情思的能力。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在讲解文章内容和写作手法的同时,通过诵读,上下阙的分析使学生理解体会作者豁达乐观的主要情感,并结合学生实际进行高一新生的情感渗透。但在教学环节的实施中

1、教师的课堂语言欠缺精彩起伏和艺术性;

2、还可增加相关知识的迁移拓展,丰富课堂活动内容;

5.《水调歌头》教学设计 篇五

1、学习欣赏咏月诗词的方法

2、养成良好的诵读诗歌的习惯

教学重点:

学习欣赏咏月诗词的方法,养成良好的诵读诗歌的习惯。

教学难点:

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及其旷达胸襟在词中的体现。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我们传统意识中,每年农历八月十五的月亮是最圆最亮的。不知道同学们在

往年看中秋圆月时有何感受?今天,我们不妨来欣赏宋朝著名诗人苏轼的咏月名篇《水调歌头》。看看他的感受如何。

二 、欣赏《水调歌头》

1、简介词作背景,让学生了解创作时间及创作原因。

这是一首中秋咏月兼怀人的抒情之作。是中秋词中最著名的一首,向来脍炙人口,作于丙辰(1076)年秋节。当时作者41岁,为密州(现在的山东诸城)太守,政治上很不得意,与其弟子由已六七年不见,心情抑郁不欢。作者并未因此幻想超脱尘世,而是热爱着人间的现实生活。他认为,一个人一生很难十全十美,只要大家都能在月光下过得很好,也就可以了

2、初读全诗,感知内容。

(1) 学生读书下注释。

(2) 由学生迅速自读课文。

(3) 点一生朗读(学生点评后,教师总结点评)

(4) 全班齐读

3、疏通全文

(1) 学生对照全文,自主疏通全文,并记下读不懂、有问题的地方。

(2) 小小组交流问题

(能小组内解决的自主解决,不能解决的有组长整理提出)

(3) 全班交流、解决问题

(4) 打出全文注释,学生自主整理在课本上。

明确:皎洁的明月何时出现?我端起酒杯询问青天。不知道月中宫殿,今晚该是哪一年。我想驾着长风回到天上,又恐怕经不起那月中宫殿的高寒。月下起舞,清影随人,清冷的月宫怎比得上人间。月光转过朱红色楼阁,贴近雕花的窗户,照着离人不能成眠。它跟人不应该有什么怨恨,为什么总是在别离时又亮又圆?人间有离别的痛苦、团聚的欢欣,月亮也会阴藏晴出,团圆残缺。这些事自古以来难得圆全。但愿我们岁岁平安,远隔千里,共对这明月互相祝福。

(5) 问:对照注释你认为词的上下阕主要写了什么?两者联系何在?

明确:上阕——望月写景;下阕——怀人抒情。

两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6) 作者对人生的感悟体现在哪些词句上?你如何理解?

明确: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4、问:比较《十五夜望月》,你喜欢哪一篇?讲讲理由。

5、音乐欣赏

(1) 播放王菲的 《水调歌头》

(2) 第二遍播放,学生轻声跟唱,感受其中的情感。

6、学生总结

(1) 欣赏诗词的方法

明确:第一步:初读全诗,感知内容。

第二步:驱遣想象,再现情景。

第三步:诵读品味,领会诗情。

(2) 由学生总结学习本课的收获

明确:这首词反映了作者仕途失意,幻想超然物外,但积极的处世态度终于战胜了消极“遁世”的念头,表现了作者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情致。

三、布置作业

1、背诵这首词

6.《水调歌头》教学设计 篇六

1、了解作家作品和词牌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养成良好的诵读诗歌的习惯

3、体会词人对亲人的怀念之情和对人生的感悟。

2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已学过一些诗词,但由于所学内容学生没有阅历,不易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由于农村学生语文基础差,朗读水平差,因此教学时要加强朗读训练。

3重点难点

体会词人对亲人的怀念之情和对人生的感悟。

4教学过程

4.1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同学们,刚才我们听到的这首动听的歌曲,歌词就是宋代著名诗人苏轼的咏月名篇《水调歌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词。板书:水调歌头

活动2【导入】二 、出示学习目标

1、了解作家作品和词牌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词人对亲人的怀念之情和对人生的感悟。

活动3【讲授】三、走近作家作品,了解背景

1、水调歌头 是词 牌 名。

2、苏 轼(1037--1101)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时 期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我国“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 与父亲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因直谏得罪王安石,遂被贬黄州,曾写下《记承天寺夜游》。41岁时又被贬山东,中秋夜写下《水调歌头》,怀念七年未见的弟弟。

3、这首词写于宋神宗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即丙辰年)中秋节夜晚。当时,苏轼正被贬为密州太守(今山东诸城县),政治上很不得意。 他的弟弟苏辙(子由)也因与变法派意见不合,远在山东济南,此时兄弟二人已有六七年没有相见了,心情抑郁不欢。此时,苏轼开怀畅饮直到天明,禁不住思绪万千,乘着酒兴,写下了这篇千古名篇。

活动4【活动】四、听读课文,读准字音、节奏和语调

1、掌握下列词语:

宫阙 què (宫殿) 绮户 qǐ(雕花的窗户)

琼楼玉宇qióng(美玉砌成的楼宇) 不胜shēng(经受不住) 婵娟(月亮)

7.《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赏析 篇七

宋神宗熙宁九年, 苏轼身在密州, 这一时期他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因政见不和而自求外放, 辗转各地为官。中秋之夜, 诗人客居异乡, 与胞弟苏辙分别至今, 已经整整七年未得团聚。皓月当空, 苏轼心潮起伏, 于是乘酒兴正酣, 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此处把酒问天, 呼应了词前小序:“欢饮达旦, 大醉。”苏轼喜欢饮酒, 于其词作中常有表现, 他曾说:“赖我胸中有佳处, 一樽时对画图开。”酒可以起到发酵作用, 让人们能借酒浇心中之块垒。此处的月不是平常之月, 而是月值中秋;人也不是常态之人, 而是醉酒之人。词人开篇就以一种特定的情境展开, 读之, 中秋月夜的浩渺之气和词人举杯问天的不凡气魄, 于字句中迎面袭来。让我们暂时忘掉自己身在何处, 像古人说的那样“思接千载、神游万里”, 如此美景势必良辰, “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此句把词人对明月的赞美向往之情更推进了一层, 今夕何夕啊, 月宫如此的美丽?有人把这首词比作词中的《天问》, 词人以“问”来描写中秋月明之景, 以“问”来抒发对当空皓月的惊艳赞美之情, 可以说是神来之笔, 显示了苏轼豪放的性格和不凡的气魄。

接下来, 苏轼任由自己的思绪信马由缰:“我欲乘风归去”归往哪里去?苏轼竟然想到要羽化而登仙、乘风而奔月。苏轼做这首词时已经四十一岁, 正因避祸而外任密州, 所以“乘风归去”苏轼是要摆脱人世的纷繁。纵观苏轼一生, 在政治的风云中, 他几乎处于颠沛流离、坎坷动荡的状态。王安石当政主持变法时, 苏轼写诗讽刺新法而锒铛入狱、命系游丝, 这就是著名的乌台诗案。出狱后苏轼被贬黄州, 后司马光上台废除王安石之法时, 苏轼又因反对尽废新政而遭到旧党的攻击被贬惠州。六十二岁时, 再被贬至儋州。苏轼在《自题金山画像》中自嘲说:“问汝平生功业, 黄州、惠州、儋州。”在费衮的《梁溪漫志》卷四记载了苏轼这样一件小故事:苏轼有一次问众奴婢:“说说你们看我腹中有何物?”众婢答曰:“都是文章”“都是识见”。苏轼摇摇头不以为然, 其中有一丫鬟名叫朝云的答曰:“学士一肚皮不合时宜。”苏轼捧腹大笑, 从此视这位朝云姑娘为红颜知己, 在其死后坟墓上的云如亭上题诗:“不合时宜, 唯有朝云能识我;独弹古调, 每逢暮雨倍思亲。”

苏轼的人生如是, 就是因为他注重现实利害的精神和耿直的态度, 而不考虑个人利益的得失。旷达如苏轼, 很快就从消沉的精神状态中摆脱开来。“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他还是觉得有兄弟亲朋的人间来得温暖亲切。一旦躲进琼楼玉宇中, 那里虽然安宁没有纷争, 却也寒冷而凄清, 还是潇洒地“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吧。“我欲”、“又恐”、“何似”展示了词人情感的跌宕起伏, 在这样的峰回路转中, 凸显的是苏轼对生活强烈的爱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他是有着“致君尧舜上”的人生理想的。他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写到“会挽雕弓如满月, 西北望, 射天狼”。苏轼拼却满腹豪情一腔热血, 换来的虽然是被排斥打击, 虽然是外放冷遇, 但苏轼却能做到毫无狼狈潦倒之意, 他于人间潇洒起舞。

“转朱阁, 低绮户, 照无眠。”随着皎皎明月光的流泄, 我们眼前仿佛能看到朱阁里绮户下那无眠的人儿, 流动的美感中又烘托出寂静一片, 那轮明月偏偏要挑动灵心善感、愁情满腹的苏轼。“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李白孤独时依然是豪迈的;“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赵师秀孤独时是优雅的;而苏轼, 在中秋月圆之时的这份孤独, 是伴随着对亲人的思念和对自己坎坷半生的感慨的。“想闻散唤声, 虚应空中诺”是思念至极的幻听, 而此时苏轼也只能独语对月, 你有何憾事, 圆圆的要照尽人间离别吗?

苏轼的思想是兼及儒释道三家的, 正是佛家所秉承的“看破、放下”促成了苏轼性格中的旷达一面;也因为道家的“出世、养生”思想才能让苏轼在屡遭贬谪后依然活得雅致清新有声有色;所以他才能于困顿孤寂中“悟”出:“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由“小我”而升华为整个人类的普遍情感, 由此佳句天成, 一语传万古。“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也许我们经常于一无人角落悄悄舔舐着自己的伤口, 但是最难得的是能够找到一味良药给自己的灵魂, 以便在这个并不够完美的人间好好地活下去。

摘要:《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古往今来为人们传唱不已, 本文侧重从苏轼的思想方面来分析、欣赏名篇的艺术美感。

8.《水调歌头·平生太湖上》赏析 篇八

这首词是南宋时期一无名氏的作品,抒发了作者收复祖国山河的雄心和壮志难酬的悲愤的心情。上篇先写江山破碎的悲怆心情。“平生太湖上”四句,面对浩瀚无际的太湖,作者想到自己曾多次泛舟湖上,它是那样令人陶醉、那样令人感到亲切。这次重游,自己心头却笼罩着茫茫无际的愁云。从前游太湖,北宋还没有灭亡,而现在却是国土沦丧,南宋朝廷偏安一隅,胡骑南窥,所余的半壁河山也危在旦夕。作者用“何事”发问,却没有正面回答,因为在那个时代,家国之恨,使人愁生是不言而喻的。作者愁情满怀,却无计消除。南宋朝廷苟安求和,醉生梦死,纵有报国之心,却无报国之路。在无可奈何之中,他情绪陡转。“拟把匣中长剑”以下五句,写他忍痛放弃报国之志,把准备驰骋疆场的长剑换成一叶垂钓的扁舟,归隐江湖,去做渔翁。他消沉地说,做官就不是我的事,我为此耽误了隐居的山水,让它们白白地等我。作者以超脱的口吻诉说自己悲愤的心情,以归隐的行动表示自己对黑暗现实的不满。

下篇以“脍新鲈”三句承上启下。当他吃着脍炙好的新鲜鲈鱼、喝着美酒、唱起悲壮的歌曲时,他的情绪从隐居一下又跌落到现实中了,他不能忘记灾难深重的国土。“太平生长,岂谓今日识干戈。”在太平时代生长的人,没想到也见到战争,而“干戈”给作者带来的是如大海一样汹涌的激情,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敌人的憎恶,使他顿生扭转乾坤之力。他要倾泻三江洪涛巨浪,涤荡千里中原的胡尘,用不着壮志挽天河洗兵马,要把敌人彻底消灭干净。这种钢铁誓言,如雷震耳,激荡在国人心中,所以当这首词被题在吴江长桥下时,竟不胫而走,甚至引起了朝廷的注意。现实和理想总是有矛盾的,作者虽然雄心勃勃,壮志凌云,但想到黑暗的现实,心头又愁云惨淡。最后以“回首望霄汉,双泪堕清波”作结,表现了他对朝廷的失望。全篇悲怆、激愤,波澜起伏,首尾呼应,唱出了爱国志士的心声,风格沉雄、豪放。

nlc202309030107

9.水调歌头教学设计(后) 篇九

【学习目标】

1.在诵读中,学习词人借明月抒情感的方法; 2.结合写作背景,感受词人乐观豁达的情怀。【学习重难点】

抓住关键语句,在诵读中,体会词人内心的真情实感,感受词人乐观豁达的情怀。【学习过程】 一.忆明月

1.一轮明月,高挂夜空,看到此景,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2.所以有人说中国的月亮“一片冰心”,她寄托古往今来诸多文人雅士的美好情感。也有人说,随意拾起一本古诗文的书,轻轻摇晃,哐哐当当地能掉下好几轮的明月。现在请大家回忆一下,你想起了哪些有关月亮的诗句?

3.皎皎明月,为何有如此的魅力,深深地吸引着诸多的文人雅士?他们又借明月寄托了什么样的情感?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水调歌头》,拾起苏轼那极富浪漫主义色彩的“明月”。

二.明确学习目标 三.读诗词赏明月

师:课下同学们都方法指导: 速度放慢,读中联想画面。要有节奏,韵脚延长。

2.细心的同学们,有没有发现老师漏读了哪一句话呢? 齐读小序,想想小序交代了什么内容?(时间和缘由)3.抓住“怀子由”,补充写作背景一

苏轼一生中,和他最亲近的就是他的弟弟子由。他们在文学上珠联璧合,生活上更是手足情深。他们既是兄弟,又是师徒,更是朋友。苏轼在一首诗里说:“我少知子由,天资和且清,岂独为吾弟,更是贤友生。”苏辙则在苏轼墓志铭中写道:“我初从公,赖以有知,抚我则兄,诲我则师。”做此词时,他与弟弟苏辙已有七年未能晤面。

4.问明月悟情怀

通过对小序的分析和材料的介绍,我们明白了苏轼写这首词的缘由——怀子由,那词中有没有这样的句子来体现呢?请同学们读下阕,找出表现苏轼怀念子由,渴望和他团聚的句子,并试着分析一下。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中的“照无眠”可以看出苏轼想念兄弟,怀念到难以入睡。

“何事长向别时圆?”这句话的意思是苏轼恨月亮为什么在人们分别的时候特别圆。因为月圆人团圆,圆圆的月亮勾起了他对弟弟的怀念。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月亮都没有办法长圆,人其实也是这样的,悲欢离合都是人之常情,必须承认离别、不能相聚的现实。人生很难十全十美,总有不可填补的缺憾。从这句话中也可以感到他和弟弟的分离。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在这里作者发出美好的祝愿,祝愿所有的人都能团聚。从另一个角度可以看出苏轼和他弟弟没有团聚。

通过刚才对下阕的解读,我们发现苏轼紧紧围绕明月展开,借明月抒怨恨,抒宽慰,表祝愿。皎皎明月是词人苏轼乐观豁达情怀的象征。

5.望明月觅心境

难道苏轼写这首词的目的仅仅是怀念子由吗?从小序中的哪个字可以看出来?“兼”是同时的意思,那在苏轼的笔下,“明月”还寄托了什么样的情感?

自读上阙,找出描写月亮的句子,说说作者借明月展现了什么样的心境? “明月几时有”,“天上宫阙”,“琼楼玉宇”,“高处”等等都是写月亮。其实月亮在这里还有另外一个更深层的意思,是什么?(朝廷)

把朝廷代进去,重新说说这段的意思。(不知道朝廷现在的情况是什么年头,怎么样了?我想乘着风回到朝廷,又害怕朝廷太高太寒冷。)

哪两个字写出了他矛盾的心理? 哪一句话看出那矛盾的原因? 哪一句话集中体现了他的心情? 出示背景资料二:

本词写于宋神宗熙宁九年,这一年苏轼在密州任太守。其时,苏轼因与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辗转在各地为官。

教师小结:

从政治上的失意到既渴望回到朝廷却又害怕朝廷尔虞我诈的政治斗争的矛盾再到“何似在人间”的释怀,那皎皎明月都成了词人苏轼心境变化的心灵寄托,更是他乐观豁达情怀的象征。

苏轼一生被贬17次,乐观豁达的情怀到处都有体现:

被贬杭州,筑苏堤,诗云:“我本无家更安往,故乡无此好湖山。”

贬至密州,抒“老夫聊发少年狂”报国之志,发出“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豪情壮志。

贬至黄州,他感慨“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

被贬惠州,他“不辞长作岭南人”,表露“我心安处即我家”的胸怀。……

三.借明月抒怀

皎皎明月,诉说真情。它是苏轼思念子由的精神慰藉,更是他失意时的心灵寄托;是他的亲人、知己,是他心境变化的见证者,更是他乐观豁达情怀的象征。

皎皎明月,不同的人在它身上寄托的感情也是各不相同。下面就让我们试着品品明月身上不同的情感。

古人笔下的明月千姿百态,风情万种。“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是张九龄的深情绵邈的思念;

四.作业布置: A层.明月抒我怀

皎皎明月,恰似我心。又是一个月夜,B层:搜集有关月的别称及诗句。

10.八年级《水调歌头》教学设计 篇十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八年级《水调歌头》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八年级《水调歌头》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大声激情的朗读《水调歌头》,能够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重点:

大声激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体会苏轼的情感。理解“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过程:

所谓激情就是在读书时大声、清晰的去朗读课本,并在激情朗读之后能够写出一点自己的感悟。在早读的时候我们的活动也是缤纷多样的。对于还没有学过的课文我们会选择拿起书本集体大声的朗读,这时的要求是最大声、最清晰。对于学过的我们会选择小组PK的方法,大家更会想要征服对方,所以是更加的大声的读出我们特有的激情。

一、小组《水调歌头》PK。

最大声、最激情、最清晰的朗读出本词。能够读准每一个字音。

二、小组自由朗读《水调歌头》。

小组的语文课代表组织各组的组员自由朗读,一定要注意本次的节奏、停顿。在读准节奏和停顿后加入情感区感受作者的情感。最后加入小组的展示将本课的情感升华到最高潮。为后面的读后感打好基础。

三、简单的写出读后感。

在有感情的`激情朗读之后写下一点点感受为课堂做好铺垫。

《水调歌头》朗读赏析教学反思

本节课总体来说是较为成功的,学生的积极性被很好的调动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学生精神饱满,朗读激情。

2、在小组自由朗读时每组的课代表都能够积极的组织组员朗读课文。

3、在小组展示时,各小组都能包涵情感的朗诵。并能将情感升华,写出简单的感受。

当然这节课也略有遗憾比如:

1、学生略显紧张,没能表现出平时展示时的最高水平。

2、时间还是有些略显仓促。

在日后的教学过程中会做到扬长避短的。让孩子们在朗朗的读书声中去感受语文真正的魅力。

八年级《水调歌头》教学设计2

教材分析

《水调歌头》作为一首中秋咏月兼怀亲人的抒情之作,是中秋词中最著名的一首,向来脍炙人口。在教学中,应让学生“明其意,懂其理,诵其情”读出自己的理解和体验。训练学生朗读诗词的能力,借助联想和想象在古代诗词中的运用,训练学生合理、大胆、独特的联想和想象能力;领会诗词所表达的强烈的真挚情感,培养积极、乐观、健康的生活态度。培养学生自主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突出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设计多种情境,让生读,思,品,说。在能力发展的同时,让学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到审美乐趣。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对词不算陌生,对于诗词的积累有一定的基础,他们也很喜欢读诗词,但由于年龄及生活积累的局限,又使他们对于词的意境、内涵及如何鉴赏难于把握。因此,教会学生如何准确把握诗人的情感脉搏,如何读词、鉴赏词,应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作者借咏月表达的人生感触,学习词人乐观旷达的生活态度。

(2)反复朗诵,体会诗歌的音韵美,意境美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3)背诵全词;积累咏月名句。

2.过程与方法

(1)采取多种形式反复朗读,引导学生感悟课文情感,培养学生语感。

(2)师生通过合作、研讨、探究的学习方式品赏妙词、佳句,感悟古代诗词的意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诗歌的情怀,丰富学生的古典文化修养。

(2)培养学生积极、健康、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和难点

1、词人借咏月表达的人生感触及其旷达胸襟在词中的体现。

2、训练学生朗读能力,借助联想和想象在古代诗词中的运用训练学生合理、大胆、独特的联想和想象

11.水调歌头教学设计 篇十一

【关键词】及物性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可行性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北宋著名词人苏轼的杰出代表作,是独具特色、脍炙人口的传世词篇。作为词中经典,此词的地位早已确立,但将其中的文化与精髓传播于世的道路还很漫长。许多学者从词的主题、创作动机、意象等进行解析,语言学作为一个新的视角,同样值得研究。本文尝试用及物系统,重点分析过程类型与参与者,揭示及物分析如何帮助读者理解诗词主题,加深对语篇意义的认识,阐明及物性理论分析中国文化典籍的可操作性。

一、理论框架:及物系统分析

及物系统分析源于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据此理论,语言的纯理功能(Metafunction)分为三种:概念功能(Ideational Function)、人际功能(Interpersonal Function)和语篇功能(Textual Function) 这三者构成了语言的意义潜势。其中的概念功能是“语言对人们在现实世界(包括内心世界)中的各种经历的表达”。概念功能由多个语义系统构成,最主要的体现形式是及物性系统,其作用在于将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作所为分为若干个过程,即将经验通过语法进行范畴化,从而研究小句如何表达概念意义,并指明与各种过程有关的参与者(Participant) 和环境成分(Circumstantial Elements)。

二、及物系统分析

1.过程类型分析。本文以《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为语料,根据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理论,将其划分为19个小句,并进行及物性过程分析。以下是经过标记的语篇:

明月几时有?(关系)/把酒问青天。(物质、言语)

不知天上宫阙,(心理)/今夕是何年?(关系)

我欲乘风归去,(心理、物质、物质)

唯恐琼楼玉宇,(心理)/高处不胜寒 (物质)

起舞弄清影,(物质、物质)/何似在人间?(关系)

转朱阁,(物质)/ 低绮户,(物质)/照无眠(物质)

不应有恨,(关系)/何事长向别时圆?(物质)

人有悲欢离合,(关系)/月有阴晴圆缺,(关系)/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心理)/千里共婵娟。(物质)

由分析结果可见,物质过程占总过程的50%,关系过程、存在过程和心理过程占总过程的45.5%。由此可见,苏轼的这首词的语篇特点是叙事型为主,描述性为辅,体现了其客观性,也符合词的文体特征。以下将对物质过程、关系过程、心理过程这三个主要过程进行分析。

(1)物质过程分析。在11个物质过程中,7个过程的动作者是人,也就是词人本身,另外4个过程的施动者都是月亮,再现了词人中秋赏月, 奇想天上仙境的景象。

词的上阕以“不知”二句承前设疑,又产生了 “我欲乘风归去”的遐想。“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这两句话表露出对人间生活的热爱。整首词的上阕以“把、乘、归、不胜、起舞、弄、”等动词表现词人既留恋人间又向往天上的矛盾心理。下阕由人望月转为月照人,感念人生的离合无常。借用“转、低、照”三个动词描述了夜深月移,既指自己怀念弟弟的深情,又泛指中秋佳节不能与亲人团圆难以入眠的离人。“何事长向别时圆?”相形之下又加重了离人的愁苦。最后一句“千里共婵娟”的“共”字寄予词人的希望,让对明月共同的爱把彼此分离的人结合在一起。

(2)关系过程分析。关系过程在语篇中出现的数量占据第二,表示事物处于某种状态的过程,描述物体的性质特征和物体之间的联系以及物体所处的环境。整首词共出现6个关系过程,集中于“有、是、似”这三个动词。“今夕是何年”一句中的“是”表达了词人对月宫的遐想,想象那一定是一个好日子,所以月才这样圆、这样亮。他很想去看一看,对于明月的赞美与向往之情更推进了一层。“何似在人间”这一句转折开阖,显示了苏轼感情的波澜起伏。词人正是借助关系过程小句的细微描写,传达了自己出世与入世的矛盾,同时也体现了整首词意境豪放而阔大,词人情怀乐观而旷达。

(3)心理过程分析。心理过程表示感觉、反应和认知,表达参与者的感情、想法、和感知等心理活动,涉及两个参与者,即感知者和现象。全词出现了4个心理过程,分别是“不知、欲、恐、但愿”。这四个心理过程的感知者都是词人本身,感知的现象分别是天上的宫阙,乘风归去,琼楼玉宇,以及人长久。词人的思绪在如月光下广袤的清寒世界,天上人间来回驰骋,最终超越一己之喜乐哀愁,将豁达的胸襟与乐观的情调相结合,体现其清雄旷达的风格。

2.参与者分析。参与者是及物系统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参与者的类型、出现的频率以及顺序,我们可以探析其核心内容以及情感变化。分析可知参与者出现频率最高的是我和月光。结合词的主题与背景可知,词人在中秋之夜,喝得酩酊大醉,望着明月,思绪犹如长了翅膀一般在天上人间自由地飞翔。一会失意怅惘而问月,一会豁达开朗而懂月,一会描述月光,一会感慨人世,这首词仿佛是词人与明月的对话,在对话中探讨着人生的意义,可见参与者的出现频率恰好与主题相印证。

总之,从语言学的角度分析诗词,既可从宏观上把握整体框架,又可从微观上了解叙事方式,还可深刻地挖掘其内涵。同时,本文证实了及物性理论在分析中国文化典籍方面是有可操作性。

参考文献:

[1]胡壮麟,朱永生,张德禄.系统功能语法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

12.水调歌头教学设计 篇十二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 低绮户, 照无眠。不应有恨, 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这首《水调歌头》词的前面, 有一段小序, 交代了写作的背景及缘由。这段序文是这样的: “丙辰中秋, 欢饮达旦。大醉, 作此篇。兼怀子由。”“丙辰”, 北宋神宗熙宁九年 (1076) 。“达旦”, 到天亮。“子由”, 作者的弟弟苏辙, 字子由。当时苏辙在齐州 (今山东济南) 做官, 兄弟俩已七年不见面了。这段序文的大意是:神宗熙宁九年的中秋夜, 我在密州任所与僚属们欢度佳节, 通宵畅饮, 直到天亮方才罢散, 其间, 我曾几次饮的大醉, 醉后又诗兴大发, 于是写下了这首词, 并以这首词来怀念远在他乡的同胞兄弟子由。

词的上片写望月饮酒, 发离奇飞跃之神思。“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把酒”端起酒杯。中秋之夜, 一轮皓月高悬在湛蓝的天宇中, 诗人一边邀月畅饮美酒, 一边尽情地观赏良宵佳景, 几盏浊酒落肚之后, 醉意朦胧之中, 他忽然端起酒杯对着苍天高声询问道:皎皎明月啊, 你遍撒清辉, 朗照人寰, 带给天上人间这无限美好的夜晚, 那么, 你是什么时候开始有的呢?词的这开头两句“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按照词的内容, 本应该是“把酒问青天, 明月几时有?”诗人之所以颠倒来写的原因, 并非仅仅只是为了格律的需要, 更重要的是为了强调他的发问, 为了宣泄他的感情。至于向谁发问, 因为不十分重要, 所以放在了问话内容的后面。这样就给人一种陡然发问、猝然而起、突兀奇警之感, 这破空而来的奇思妙语, 使词句艺术效果大增, 故而显得笔调极其不凡。

唐朝大诗人李白也有“青天有月来几时, 我今停杯一问之”的诗句, 但李白的诗句给人的感觉比较舒缓, 经过苏轼这么稍作变化, 语句就由舒缓变得峭拔起来了, 表达的感情也更加强烈了。诗人在问过“明月几时有”之后, 见苍天不作回答, 稍作停顿, 又继续问起来: “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宫阙”神话中的天上宫殿。人间的中秋之夜这么美好, 普天之下的人们都在欢度这个不平凡的佳节, 那么这月儿圆圆, 月光朗朗的时刻, 天上的宫殿里, 又是什么日子呢?那一定是比人间的中秋夜更美好的日子吧。“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引用的是唐朝小说中“香风引到大罗天, 月地云天拜洞仙。共道人间惆怅事, 不知今昔是何年”的诗句。这里既表现了作者对美好境界的向往, 又体现了他渴望理解自然现象的强烈追求。

人间此夜庆中秋, 天上今夕是何年?凡世今夜同欢乐, 仙境是否胜人间?要想知道答案, 那就只有等上了天以后才能知晓。于是作者写道: “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乘风”驾风, 也就是腾云驾雾的意思。“琼楼玉宇”, 用美玉建成的楼台房屋。现在, 我打算腾云驾雾飞回到天上的宫阙里去看个究竟, 又害怕神仙居住的琼楼玉宇太高太冷了, 我是经受不住那种寒冷的。在“我欲乘风归去”一句中, 作者用“归去”二字, 而不用“飞上”“飞到”等别的词语, 是因为古人迷信传说凡有才学的人, 都是天上的星宿谪降到尘世的, 他们上天有如归家。李白不就号称谪仙吗?我苏轼也不例外。这“归去”二字, 寄含着作者的自命不凡和怀才不遇。

同样, “高处不胜寒”也值得玩味, 它至少有四层含义:1.用月宫的高寒, 来赞美中秋夜月光的皎洁明丽;2.暗用《明皇杂录》中的典故, 八月十五日夜, 叶静能邀唐明皇游月宫, 临行时, 叶静能叫他穿上皮衣, 唐明皇不听, 到了月宫, 他果然冷得难以支持;3.诗人害怕自己到了月宫后会像嫦娥一样的寂寞清冷, 李商隐诗不是说过: “嫦娥应悔偷灵药, 碧海青天夜夜心”吗 4.说明诗人很想飞升上天过神仙的生活, 但他明明知道自己在当时那种科技还不发达的社会是根本无法上天的, 他也不会腾云驾雾之术, 故而只好以“不胜寒”来自我开脱。

上片的最后两句“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是说与其飞往月宫, 还不如留在人间趁着这皎洁的月光翩翩起舞呢?“清影”是指月光之下自己清朗的身影。“起舞弄清影”一句中的“弄”字, 刻画出自己与清影为伴, 一起舞蹈嬉戏的情景, 同张先的名句“云破月来花弄影”有异曲同工之妙。李白《月下独酌》诗说: “我歌月徘徊, 我舞影零乱。”苏轼的这句“起舞弄清影”就是从李白诗中脱胎出来的。这两句“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既是诗人进一步为自己无法上天而进行自我开脱, 更是他迷恋人间, 热爱人间生活的内心独白, 表现出他不为逆境所困的积极乐观情绪。

词的下片写对月怀人, 感人生离合无常。

“转朱阁, 低绮户, 照无眠。”“朱阁”华美的楼阁。“绮户”雕花的门窗。“转”和“低”都描写月亮的移动, 暗示夜已深沉。夜渐渐地深了, 这月光也移动着, 慢慢地转过了翠阁红楼, 低低地穿过了雕花的窗户, 把明净的月光轻轻洒进屋来, 照射着人间那些迟迟未能入睡的人们。这换头的三句, 既承上继续写月, 并由月而及月下不眠之人, 从而开启了下文。这不眠之人, 特指身处异地、无法相见的苏轼和苏辙, 泛指普天下所有离别的人们。“转”“低”“照”三个动词, 运用拟人化手法, 赋予月光以感情色彩, 把静感的月光给写活了。中秋之夜, 月圆而人不能圆, 这是多么令人遗憾和惆怅的事啊!于是诗人埋怨起明月来: “不应有恨, 何事长向别时圆?”月亮是自然之物, 总不该对人有什么怨恨吧, 但为什么偏偏总是在人们离别的时候才圆了起来呢?人和月相比, 反而不如月, 相形之下, 这就更加突出了人的离恨。 “何事长向别时圆”一句, 似无理而实巧妙, 加重了怨恨明月的分量。

接下来的三句, 诗人将笔锋一转, 用一番宽慰的话又来为月亮开脱, 把对月的怨恨转变成了对月的同情: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人固然有人的悲欢离合, 那么月也就有月的阴晴圆缺了。月亮并非一直像今夜一样圆圆地高悬天空, 她也有被乌云遮住的时候, 也有亏损残缺的时候。正像人的悲欢离合, 月的阴晴圆缺一样, 自古以来世上就没有十全十美的事啊!这番慰弟、慰月、慰己、慰人的话, 把人与月、古与今、人间与天上、物理与人事进行了等量齐观, 把宇宙万事万物发展变化的自然规律作了高度概括, 于是“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也就成了富有哲理并传唱不衰的名句。既然人长团聚月长圆的想法是不现实的, 那么就不必为这些事而苦恼了, 于是诗人在词的最后用“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两句寄托了一种美好的祝愿。“长久”这里指健康长寿;“婵娟”是美好的样子, 这里指嫦娥, 也就是借嫦娥代指明月。“共婵娟”就是共明月的意思, 这个典故出自南朝谢庄的名篇《月赋》——“美人迈兮音尘绝, 隔千里兮共明月”。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只要亲人能够长久健在, 大家都平平安安地生活, 即使远隔千里万里, 也可以借助这美好的月光传达美好的情谊, 把彼此的心连在一起。“但愿人长久”突破了时间的局限, “千里共婵娟”打通了空间的阻隔。前文中的“古难全”已是事实, 这里的“人长久”则是希望, 虽然两相对立, 而却又统一于作者的“千里共婵娟”这一感情之中了。这与张九龄的名诗“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时”如出一辙, 具有同样的艺术表达效果。

上一篇:房地产开发流程图下一篇:小学五年级美术上册教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