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家乡山西

2024-09-08

舌尖上的家乡山西(11篇)

1.舌尖上的家乡山西 篇一

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家乡人;香不香,家乡味。——题记

我的家乡在陕西,那儿的历史古迹繁多:有举世无双的秦始皇兵马俑,有历史悠久的大雁塔,有古色古香的小雁塔……还有那优美的自然风景,巍峨的秦岭,险峻的华山。那儿更是美食的家乡。

提起美食,首先大家想到的是美味的羊肉泡馍,酸辣的凉皮……但我最喜欢吃的,却是并不出名的美食——甑糕。“甑”在字典里读“zènɡ”,但在我的家乡却读“jìnɡ”。甑糕,是用红枣和糯米为主要原料,在锅里蒸出来的。“甑糕,甑糕,卖甑糕了!”一阵悠长的叫卖声传入我的耳边。我立刻放下手中的事情,揣上零用钱,飞奔出去。只见长长的队伍映入眼帘。我焦急地排在队伍里,生怕到我时就没有了。终于轮到我了。师傅用专用的铲刀将一份甑糕娴熟地铲到盒子里。只见枣泥和糯米交融,红白相映,色泽鲜润,好像琥珀一样,诱人食欲。我迫不及待地夹了一口送入口中,暖暖地,软,糯,甜,顿入人心,美味十足。

还有一种我喜欢的美食,也是我们家乡出名的美食——肉夹馍。热气腾腾、酥脆香嫩的饼馍,加上惹人垂涎三尺的卤肉,瘦肉肉色红嫩,肥肉肉色润白,肉嫩多汁。饼馍,加上肉,再加入少许肉汤,有一种说不出的好吃。告诉你一个秘密,一定要吃有肥有瘦的,才香呢。

欢迎到我家乡来,欣赏美景,品味美食。

2.舌尖上的家乡 篇二

不管这题出得好不好,反正那会儿,我觉着我们笔下的家乡老好老好了。你瞧,不管住在哪个乡、哪个村,或者城市的哪个角落,我们家乡的山总是“雄伟”的,家乡的水总是“可爱”的,家乡的物产总是“丰富”的,家乡的人民则更是“热情好客”的……

不过,你有没有发现,我们好像很少写家乡那些好吃的东西。是我们的潜意识里就觉得,写这些鸡毛蒜皮的东西不被老师看好,拿不到高分,还是觉着这些东西太过习以为常,没啥好写的?

可是,我们谁都没有办法不去想、不去念叨那些好吃的东西。

因为据说,舌头是有记忆的,能记下所有你第一次接触到的食物的滋味。

那么,我们的舌尖上,现在是不是也有了家乡的味道?

我想是的。

老家的番薯黄夹

蒋淑琴

我出生在瓯江北岸的一个小村庄,小河安静地从石桥底下缓缓流过。今天,依然保留在我身体某个角落的是某种熟悉的味道,那是一种如蒸饺般大小叫作番薯黄夹的东西。

关于这种小吃,我曾一直以为它就跟米饭面条一样,普通得全国人民都知晓。可是直到它被我带到教室,好友们用惊异的眼光打量它且叫不出名的时候,我才知道原来这个名为番薯黄夹的东西,只流行于我所生活的那一带农村里。我们村,隔壁村,隔壁隔壁村,总之,不超出一个小县城。

五月五吃粽子,八月十五吃月饼。很多年前,我问母亲几月几吃番薯黄夹,她笑着摸摸我的头说,想吃就做,哪来日期限制。

农村妇女都有一双巧手,母亲也不例外。我亲眼看过母亲是如何制作番薯黄夹的。过程看似挺简单。首先将番薯去皮煮熟,滤掉汤水,再掺入番薯粉搅匀至无颗粒状,然后用手撮取少许擀成皮备用。至于馅,通常是由猪肉、豆干、香菇、葱或韭菜等拌匀合成,当然也可依个人喜好放少许虾皮、萝卜丝等,最后包成饺子样放入蒸锅蒸熟即可。母亲并非此道高手,每次她做的番薯黄夹个头都特大,皮又厚,做了很多遍之后还是没有“瘦下身来”。我记得请同学来家吃的时候,她指着这黄溜溜的番薯黄夹惊讶地叫道:“哇噻,这是史上最大的饺子吗?”

作为一道历时百年之久的小吃,通常认为番薯黄夹起源于乐清翁垟。翁垟是离我家不远的一个镇。时至今日,那儿的番薯黄夹口感依然最纯正,卖相也最好。

十来年前,翁垟的大街上开了许多家租碟片的店。印象中,我第一次吃这种地道的番薯黄夹,就是去翁垟租碟的时候。姜黄色的皮,油亮油亮。隔着层塑料袋,似乎也能闻到番薯的清香味。稍稍吹凉后一口咬下去,馅汁流出来,沾得满嘴是油,略带弹性的皮跟油多却不腻的馅儿在嘴里一起咀嚼,那叫一个美味呀!还来不及下咽,紧接着再咬第二口,把整个嘴巴塞得鼓鼓的。

之后,每次去租碟的时候,我都会跑到桥头买两个番薯黄夹。在桥头上,有一辆小三轮,上面架了只小喇叭,车主用方言喊着“番薯黄夹呀,卖番薯黄夹”,一遍一遍,回荡在来来往往的人们的耳边。

时间过去了很久,现在,我们自己的村子里也有了出租碟片的店,可是我依然喜欢骑车穿过大片田野到翁垟租碟看,顺道吃一下那里的番薯黄夹。

奶奶的煮粉干

朱慈涵

小时候,我跟着爷爷奶奶生活,早餐自然不可能很丰富,只有面或粉干。那时,我分不清面和粉干,只知道一种是扁扁的,一种是圆柱形的。我不喜欢吃面。所以每天晚上我都会凑在奶奶耳边说:“明天早上我要吃圆的。”

第二天,等我起床时,粉干已经煮好了。奶奶煮的粉干很“干净”,里面只加了几根青菜。爷爷盛了一碗后,我便搬起小板凳,屁颠屁颠地跟着他往小院里走。爷爷在小院的井盖上坐下,我把板凳放在爷爷面前,也跟着坐下。爷爷把手中的碗推到我面前,我张开嘴,牙齿扣着碗边,头慢慢地“埋进”碗里,贪婪地喝起碗里的汤。很快,汤被我喝下去了半碗。我松开牙齿,舔舔嘴边的汤汁,然后又将头“埋”进去。我继续大口大口地吸着,碗里的粉干顺着汤溜进我嘴里。我趁势站起,粉干被我从碗里拉出好长一段,“咻”的一声,全被我吸进了嘴里。爷爷端着碗,在一旁笑眯眯地看着。

上了初中,吃奶奶煮的粉干的机会少了。在学校里,早餐有时候虽然也吃粉干,可那粉干里尽是佐料,虾呀,菜呀,只有几根粉干,不好吃。于是我便常常在同桌耳边念叨:“我要回家,我要回家。”同桌被我嚷嚷得不耐烦了,问:“干吗天天想回家啊?”我笑着说:“想念家乡了嘛,抒发一下内心的思乡之情,不行啊?”“这不也是你的家乡吗?你家离学校才多远啊。”同桌一脸无奈地看着我。“你不懂。”我说。

每次回到家,我就缠着奶奶煮粉干。奶奶倒了半锅开水,说:“你去小院里摘几株青菜。”我便屁颠屁颠地一如小时候跑到院中,拔来了几株小青菜。奶奶从一只蓝色塑料袋里抓出一把粉干放进锅中,我急忙递上手中的青菜。奶奶盖上锅盖,摇摇头说:“先洗洗,不急。”

粉干煮熟了,我用勺子小心翼翼地盛了一点汤,放在嘴里尝了尝:“嗯,就是这个味道。”奶奶笑笑说:“你呀,从小吃惯了这差的,现在好吃的都吃不惯了。”我只顾低头吃着,嘴里塞满了粉干。

原来,家乡真的就在我的舌尖上。

爷爷的安子树

王梦燚

樱桃的别名很多,有楔荆桃、车厘子等,而我家乡的土话则称樱桃为“安子”。

老家就有两棵安子树,是爷爷在我5岁的时候种的。我已经忘了爷爷当初种下时树的模样,只记得我家的树很高、很大,最高的地方,已经攀到了两层楼的窗户。

5月,当安子长得橙黄,却还不是火红的时候,我和弟弟就按捺不住了,放学丢下书包就往后院跑。弟弟比我矮,采不到,我就搬条凳过去,站到上面,粗鲁地把枝条拉下来,采到一颗就递给站在下面望眼欲穿的弟弟——我家的安子就是和别家的不同,颗粒小,但是非常甜,汁水又多,很好吃。

树上有毛毛虫,不过我们哪会放在心上。采了一把,我们就一股脑儿往嘴里送,然后“噗”地把核吐出来,抹抹嘴,笑着看看对方。

6月初,是安子完全熟透的季节,果实红得像要烧起来,有些甚至连皮都绽开了,露出里面水嫩水嫩的果肉。我和弟弟争着要上去采,爷爷走出来,一边告诫我们别急,一边找出一架梯子,支在墙壁上,然后由我们扶着,他提着篮子爬上去。

nlc202309010141

爷爷采了满满一篮子的安子,鲜红鲜红的。我们抹抹早已流到嘴边的口水,抓起来就往嘴里塞。爷爷看着我们,笑笑说:“慢点吃,没人跟你们抢。”

过了会,爷爷从篮子里倒出一些安子到塑料袋里,我们问他这是干什么,他说:“分给邻居吃啊。”“为什么要分给邻居吃,我们自己吃都不够!”我和弟弟去抢他的袋子。“乖,吃完了爷爷再上去给你们采。”

后来,因为家里要造房子,地基不够,那两棵安子树只能被砍掉。我和弟弟抗争许久,终究没能如愿。那天放学后,我们看见两棵安子树已被砍倒在地,叶子蔫了,只剩下几颗未被采摘的红红的小安子,孤零零地挂在枝上。

现在,每到五六月份的时候,我和弟弟都会想念老家那两棵高大的安子树,想念安子的味道。好在,热心的邻居们会准时在安子成熟的季节给我家送来安子。洗得干干净净,用大碗装着,红扑扑,别提有多诱人了。而直到这会儿,我们才终于明白爷爷当年的用意——安子树是你家的、我家的,但终究是大家的。

因为,我们都生长在同一块土地上。

长春街头的烤冷面

刘竺岩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的家乡——东北吉林,说起好吃的,最有名的应该是小鸡炖蘑菇、白肉血肠。不过对我来说,学校附近的烤冷面最美味。

烤冷面是一种有意思的食物,叫面,但其实更像是饼,近几年才出现。在长春街头,常常能看到围着白围裙的师傅推着小三轮车在街上慢行。车上牌匾红底黄字——烤冷面,再加上一句“韩国正宗”。大家不要被蒙蔽,其实据业内人士考证,烤冷面这东西,韩国没有,朝鲜亦无,只有长春才有。

三四年以前,这东西还只出现在红旗街一带,不出三年,竟已风靡长春——尤其是在各中学门口。每天放学,就有学生“呼啦”一下围到烤冷面车旁。接着,便是一阵乱哄哄的叫喊:“来份四块的,”“我要五块,”“我那份多加一块鱼排”……

烤冷面师傅手忙脚乱如一只八爪章鱼:往热铁板上浇点油,揭一片冷面放上,再打个鸡蛋,说时迟那时快,手中锅铲一伸一撤,鸡蛋“刷”的一声翻到冷面下边,散出一股浓浓的煎鸡蛋香。最后再加上香肠或鱼排,天女散花般撒上调料,再放上一把香菜。用锅铲卷上一卷,剁作八块,往塑料碗里一装——齐活。吃在口中,光是冷面的筋道加上调料的浓香就足以让人不能自已……

初三有段时间,晚自习结束得晚,常饿得头昏眼花,于是我就伙同几个同是饕客的朋友,趁低年级小朋友放学时混出校门,买上一小碗烤冷面,回教室慢慢享用。记得有一天,我不知怎么的,貌似饿疯了,竟掏出30元巨款,全买了烤冷面。卖面师傅愕然10秒,然后埋头烤面。不一会,我拎着一塑料袋的烤冷面,在旁人诧异的目光中走回学校。

那天剩下的课上,一觑得老师讲课忘情之时,我便偷吃上两口烤冷面,霎时心满意足。举目瞄一瞄四周,一帮饿狼似的同学,不时看向我,眼神里满是羡慕忌妒恨……

(小编:咦,这不就是我们这儿很常见的、堪称平民早餐之王的鸡蛋饼吗?)

学校附近的炸鱿鱼圈

顾奕俊

念小学时,学校附近有很多卖小吃的摊贩。其中有家小吃摊虽不起眼,却因为有炸得相当好吃的鱿鱼圈而在这一带出名。卖鱿鱼圈的是个年近70的老太太,墩墩实实,和和气气。老太太系着条半旧不新的围裙,弯着腰,将裹上鸡蛋清和面粉的鱿鱼圈放入油锅中,耐心地用筷子不停地翻弄。待炸至金黄喷香时便捞出,放上各种作料,用纸袋包好递到顾客手里。临了,还不忘叮咛一句:“慢慢吃,小心烫。”

也有一些爱好美食的顾客有了想要回家试试手的念头,向老太太讨教炸鱿鱼圈的诀窍。老太太是个热心肠的人,“如何将鱿鱼切成鱿鱼圈”,“怎样调配腌制鱿鱼的汁料”,“鱿鱼圈炸到什么时候可以出锅”,等等,她都原原本本地告诉了他们。可过了几天,那几位顾客还是大老远过来买鱿鱼圈,一问才知道这鱿鱼圈的制作工序看似简单,但其中火候的掌握、作料的调配都是一门大大的学问,不是谁都可以轻易学得会的。

忘了从何时起,每天放学后去老太太的小吃摊前买炸鱿鱼圈解馋成了我的“必修课”。有时光顾着捧一袋炸鱿鱼圈狼吞虎咽,稍没留神,鱿鱼圈就“无情”地掉落在衣服上,留下一块突兀的油渍。弄脏衣服可不是什么好事。于是趁着父母还没下班,就飞奔着跑回家,脱去衣服,拿到水龙头下不停搓洗。要不然,一定少不了挨顿臭骂。

上了中学,虽然功课紧张了,但我还是会隔三差五屁颠屁颠地跑去小学旁那处不起眼的小吃摊买炸鱿鱼圈吃。有一次,我发现摊铺的主人换成了一对中年夫妻。一打听,他们是老太太的儿子和儿媳。老太太年纪大了,去医院的次数渐渐增多,不得已,她便让自己的儿子、儿媳接手了这门生意。中年男人炸鱿鱼圈也颇有一手绝活,但当这冒着滋滋热气的炸鱿鱼圈塞进嘴里时,虽然味道也极好,却总会隐隐约约觉得缺少了什么东西。后来才明白,相差的,其实不过是老太太那一句简简单单的叮咛——“慢慢吃,小心烫。”

美食地图

杭 州

俺是杭州的,最喜欢吃油墩儿。油墩儿外面的皮是用面粉做的,里面裹着的是白萝卜丝馅,讲究一点的再加点肉。做好的油墩儿形状是圆圆的、扁扁的。小时候,常见小摊贩坐在路边,把做好的一只只油墩儿直接放到油锅里炸,捞出来,滚烫滚烫的。我们一边流着口水,一边用左右手来回颠着让它凉下来。一口咬下去,很脆很香,很好吃!以前放学的时候常会去买,然后对着小摊贩那个大妈发嗲,让她多放点料。这是一种记忆里面的味道。是不是其他地方没有这个东东啊?(丸子妹妹)

温 州

我们温州的牛肉羹很有名。将牛板筋或者牛肉碎用老汤炖了,佐以胡椒、醋,撒上香菜,好吃极了!小时候有一回和妈妈上街,路过一家叫阿善牛丸的店,店门口炖着许多牛杂,香得不得了。每次上街我都千方百计地要从那家店门口过,就是为了吃一碗牛肉羹。(凝 墨)

过年回老家的日子,外婆经常制作一些外地吃不到的东西。番薯条就是其中之一。将一团搅拌好的番薯粉慢慢地倒进大炉灶上的锅中,烙成一块薄薄的饼,然后切成条,等其干透之后,既可以炒,也可以煮。相比其他面食,番薯条要有特色得多,有种入口就进肚的爽滑呢。(带铃铛的小超人)

nlc202309010141

端午的时候,我们乐清大荆一带必须吃的是食饼筒。用麦粉烙成面皮,根据自己的口味放入各种已经炒好的咸菜、鸡蛋、肉丝、豆腐干、洋葱、豆芽菜、米粉干等,考究一点还加蛏子肉、虾米,最后卷成筒状。食饼筒是我小时候对于端午节最大的期盼。(我是根啊)

金 华

大热天,又想起小时候的炸知了了……手里挥舞着自制的网兜,在乡下林间的树上爬上爬下,一天下来能抓到不少知了。爷爷坐在屋前的台阶上把它们拾掇干净,然后,放进滚烫的油锅里炸,不一会儿,香味就出来了。一口咬下去,那叫一个美味,真怀念啊!(枫珵菍)

嘉 兴

和其他一些地方的朋友刚刚认识,介绍自己是嘉兴人时,常会迎来一大片恍然大悟的表情,“啊哦,嘉兴啊,我知道,南湖红船,五芳斋粽子!”我们这儿的粽子糯而不烂,肥而不腻,肉嫩味香,咸甜适中,口味极佳,还有一种实实在在的感觉。轻轻咬上一口,糯糯的味道是我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吕沈凯欣)

长安宴球是我们海宁一绝,还被写进了《长安镇志》。前两年去外婆家途中,看到就读过的小学换了模样,墙上也用油漆写上了“长安宴球”四个大字。我很高兴,长安终于重视起了土生土长的东西啦。如今一些五星级的酒店里也有“长安宴球”这道美食。宴球其实就是鱼肉和猪肉做成的丸子,分为“落汤宴球”和“刺毛宴球”两种,各具风味。(庞丹妮)

丽 水

霉干菜并不算是我们丽水缙云的特产。不过,我们这儿的霉干菜口碑一直不错,是普通百姓的家常菜——我爸烧的霉干菜扣肉就特别香。据说以前,霉干菜还是贫穷人家的三餐必备,就着少许霉干菜可以吃下很多饭,既省钱也美味。而对我们缙云人来说,霉干菜还有特别的意义。我的班主任曾说:“大家知道为什么缙云中学的学子都这么优秀吗?对,就是因为拥有缙云的霉干菜精神……”(陈奕屹)

安 徽

我的家乡有一种叫做“毛矮”(当地人叫法,其实是“茅草芽”——编注)的植物,一到清明时节,山坡上,小河边,田间地头,到处都有它们的身影。不过即使这样,也不太容易找到可以即食的,因为它们太多了,很难分辨成熟与否,一下午能找到几十根可以吃的就已经算运气不错。成熟的“毛矮”细长,柔软,白中略带粉红,汁水丰富,甜而不腻。(王 昊)

吃了这么多——不对,看了这么多,想必你一定是饱了吧?

嘿嘿,都说中国人的骨子里有浓浓的家国情怀,家国情怀是什么?好像很难解释,其实,当我们渐渐长大,能时刻记住家乡的好吃的,我想,这就是最具体的家国情怀咯。

因为,当我们的舌尖时不时翻涌出那种熟悉的味道,我们就知道——家,一直在那里。

3.舌尖上的家乡作文 篇三

人间定无可意,怎换得湖头小吃?湖头的小吃色香味俱全,种类繁多,湖头米粉、鸡卷、咸笋包、芋包等在清朝康乾年间被称为“宫廷小吃”。其中,湖头米粉、鸡卷、咸笋包被评为中华名小吃,这名头可是响当当的。

第一道风味:湖头米粉。湖头米粉以福寿村的井水制作最为正宗,制作出来的米粉白如晶冰,滑如青丝,韧如胶簧,粉如花絮,百煮不烂,可煮可炒,可燉可馏,油多不腻,油少不涩。要是配上一碗小肠豆腐汤,那可真是“绝配”。

第二道风味:咸笋包。咸笋包有300多年历史,是李光地从宫廷带回来的,他曾为了回馈家乡带回一名宫廷御厨,将咸笋包制作方法传授给乡民们。咸笋包以紫菊泥、糯米为外皮,以生笋、猪肉为内馅。虽然其外表毫不起眼,吃起来却是甜嫩可口,回味无穷。

第三道风味:鸡卷。别看名字不太雅,这个鸡卷可是湖头小镇上响当当的民间美味。上至大酒楼,下至小食摊,都有出售,可谓是雅俗共尝。在餐桌上,上一盘黄橙橙的鸡卷,气味香喷喷,咀嚼脆酥酥,令人胃口顿开。若是再加上一些酱料,味道会更加浓郁,风味尤显独特。

4.舌尖上的家乡作文 篇四

到了外婆家,依然是那两棵大铁树夹道欢迎,依然是那熟悉的走廊。我三下两下爬上石阶,大喊一声:“外婆,我来啦!”

外婆乐呵呵地打开房门,怜爱地摸着我的头。弟弟蹦蹦跳跳地跑了上来,外婆开心把我们领进屋,随后妈妈也走了进来,跟外婆嘘寒问暖。弟弟照旧玩起了他的小玩具,我们都还没有吃东西呢,外婆搂着我说:“宝贝,饿了吧。”我一边摸摸已经饿扁的肚子,一边撒着娇跟外婆说:“我想吃您烧的炒粉干。”

外婆径直走进厨房,开始准备食材。我在一旁看着外婆那娴熟的动作。先抓起一大把粉干,见到一旁眼巴巴看着的我,亲切地说:“来吧、来吧!孩子,我教你炒粉干吧。”

第一步,我们要将粉干放在冷水里面浸泡一会,让它软化。接着,在锅里倒入热油,放入三层肉和葱姜蒜爆炒出香味。外婆抓起放在水槽里的粉干,放入锅中。这时外婆让我上手尝试下,我紧握铲子,嘴里碎碎念着,手上不断地翻炒着,不然粉干会粘锅的。不一会儿,粉干就变得软趴趴的了,用筷子一上一下不断地颠勺,第一步算是大功告成了。外婆把炒好的粉干放到另外一个锅里面。

第二步,准备辅料。外婆拿出我喜欢的香菇、红萝卜、腊肉、鸡蛋,还有鳗鱼干,这就是我们温州人所说的点心料。在一旁观看的我呀,馋得口水直流。最后呢,外婆还不忘放了一些自家晒的虾干。

5.舌尖上的家乡作文 篇五

来过萍乡的人都知道萍乡人善于吃辣更不怕辣,虽然我不太吃辣,但不能阻挡我对萍乡美食的热爱。萍乡小炒肉、冬笋炒腊肉、上栗手撕狗肉、莲花血鸭、源滨小河鱼和豆腐、辣炒田螺和龙虾,这些以辣为主的菜其色、香、味、形俱佳是萍乡的家常菜,也是萍乡人的最爱,到萍乡人家里做客都会品尝到这些美味,相信吃过的人都会大赞好吃,流连忘返,回味无穷,恨不能多吃三碗饭。

当然,除了这些菜肴外,萍乡还有许多令人津津乐道的特色小吃,像萍乡炒粉、萍乡米面、艾米古、米豆腐、霉豆腐、扣糯等美食都备受当地人的欢迎。就拿艾米谷来说吧,我奶奶最拿手了,我们全家去乡下摘下新鲜的艾叶,拿回家先用大火蒸煮30分钟煮出汁,然后将艾叶与面粉和起来,放入蒸锅,出炉即可使用。纯天然制作,老少皆宜,我一次能吃四五个呢。妈妈喜欢吃百年老店杨胡子米面和北桥的搓菜炒粉,爸爸喜欢吃姥姥做的霉豆腐,爷爷喜欢吃香甜的扣糯……你们看了是不是也直流口水了。

差点忘了还有我们小朋友喜欢的萍乡零食:花果、盐果子、萍乡凉水、酸枣糕等等。暑假的时候我自己还和奶奶试着做过凉水,放蜂蜜、姜水、醋等,凉凉的好吃极了;纯手工制作而成的花果色泽鲜美、造型独特,口感甜脆,加工后不破坏原有的营养物质,特别是一些用橙皮、薄荷、紫苏等做的花果,还具有祛寒止咳、清热解毒、健脾开胃的治疗保健功效。是名符其实的绿色保健食品。小朋友看了是不是嘴馋了?

相信很多人都看过中央电视台的《舌尖上的中国》吧,我被里面的美味所折服,我想要如果萍乡能有一个美食入选其中该有多好。我长大后无论在何方都不会忘记家乡的美食家乡的味道!因为我深爱着我的家乡——萍乡!

★ 舌尖上的温情作文

★ 舌尖上的中国文化作文1000字

★ 小学生暑假作文:舌尖上的暑假

★ 舌尖上的童年作文800

★ 舌尖上的新年小报范文

6.舌尖上家乡小吃作文 篇六

过去形容对家乡的眷恋,人们总爱用一句俗语来形容: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家乡人。可见这家乡水最能勾起人们对故乡的回忆。其实,在人们记忆中留下最深刻印象的不仅是家乡水,还有那家乡让人永远难忘的各种美食。灰汤粽、乌米饭、臭豆腐、土鸡煲……这些都是让桐庐人垂涎的家乡风味。也许,在桐庐人的心中,这些,也是家乡的一种代名词吧。

土鸡煲是芦茨农家菜的演变,过去是农家的唯一补品。选2.5—3斤左右土鸡,肉质较老一点,宰杀褪毛毕,洗净。将鸡斩成比栗子大一点块翻炒。然后放盐、菜油、料酒、生姜、白糖适量,不放或少放水最好加高汤。在瓷沙锅锅底垫粽叶,将鸡放入加少量黄酒。荷叶盖鸡,放在用盐垫底的沙锅上,用小中火炖至收汤逐步烧半小时后停,过10分钟后再烧约1.5小时焖半小时,放到桌上再掀盖,香气扑鼻,食欲倍增。其特点是香、嫩、营养丰富。如今这道菜已经成为芦茨“农家乐”的招牌菜。

7.舌尖上的节约 篇七

有一种节约叫光盘,有一种公益叫光盘!所谓光盘,就是吃光你盘子中的食物。拒绝浪费,珍惜粮食!从我做起,从今天开始,你,愿意吗?最近,许多演艺界的知名人士、官方认证的餐饮行业也都加入到“光盘行动”中来。一时间,在微博上晒出自己吃干净的餐具和打包带走的剩菜剩饭成为风尚。

从央视的新闻和广告中大家看到,数据显示我国每年餐饮浪费的蛋白质和脂肪高达800万吨和300万吨,这相当于倒掉2亿人一年口粮。公款吃喝纵然令人深恶痛绝,然而在公众日常生活中的浪费,同样值得警惕,很多人因面子和攀比心里等因素让浪费变成不想为而为之的无奈。想想我们外出聚餐时那些没动过筷子就倒进垃圾桶的食物,再对比我国尚未跨过温饱线的几千万同胞桌子上空空如也的盘子,这难道还不能引起我们深深的反思吗? 如今,越来越多的民众开始反思“舌尖上的浪费”,而在制度上如何跟进也被反复提起。其实,早在去年全国两会期间,就有全国政协委员提出建议,通过健全法规制度制止浪费,同样,今年的提议依然述说着大众的困惑。

8.舌尖上的节约 篇八

——商州区沙河子镇拉林子小学师生厉行节约的事

艰苦奋斗,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商州区沙

河子真拉林子小学师生继承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厉行节约,反对浪

费从舌尖上开始。

教师经常教育学生勤俭节约,不挑食,不浪费,营养餐要吃好。每次发餐后,教师都照管学生吃,吃完后自动的收拾好餐具。对于学生吃不

完的饭要求到倒桶中,让邻近的村民取回家喂猪或狗,不糟蹋一滴饭菜。

教师不但教育学生厉行节约不浪费,他们自己也是这样做的。在学校

灶上吃饭,炊事员做什么,他们就吃什么。可口的与不可口的没有一句怨

言。每次打饭时,个人根据自己的食欲和饭量吃多少打多少。偶尔吃不完,第二天早上作为早餐。

目前,学校师生正在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印发的《党政机关厉行

节约反对浪费条例》进而认识到节约光荣,浪费可耻。我想,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反对浪费,这一优良作风必将世世代代永传下去。

9.舌尖上的美食 篇九

每天放学回家,我的奶奶都会准备一盘热气腾腾的煎饺给我吃。

今天,我和奶奶一起做了这道美食。首先,我们要做饺子馅。奶奶剁碎猪肉,切好球菜、香菇、葱花。我就很快将它们搅拌在一起,这个可得搅拌均匀哦!接着,开始包饺子了。奶奶包得可熟练了,只见她左右开弓,一夹一按,一个饺子就变出来了。我当然也不示弱,把不多不少的馅儿放到皮上,然后慢慢地把皮合上,捏一捏。不会一儿,一个个胖乎乎的饺子站立起来了,滚圆滚圆的。我一想,看我七十二变,包了玫瑰饺、包子饺,最后还包了个乌龟饺呢,把奶奶逗得哈哈大笑!

最后开始煎饺子了。我们把油倒进锅里,待油烧热放入饺子,“滋滋滋”,小饺子在锅里唱起了欢乐的歌。煎了一会儿,小饺子身上的白衣服变成了金黄金黄的小裙子,可漂亮了!起锅后,撒上黑芝麻点缀。这颜色鲜亮的煎饺,看得我口水直流三千尺。咬一口,外酥里嫩,人间美味,好吃极了!

10.舌尖上的中国 篇十

美食背后是文化传承

一颗颗黄豆,经过手推石磨的碾压,雪白的汁液汩汩而出,再经过发酵等一系列时间的转化,最终才能成为豆腐……这个看似简单的过程是《舌尖上的中国》最寻常的叙述方式:寻找这些食物的源头,在这部纪录片中,讲述的不仅是食物,而是大自然的馈赠,植物、动物甚至是阳光、空气、风、水,还有最重要的:时间。

带着对食物的敬意和感情做这个纪录片。这是对于《舌尖上的中国》最初也是最终的定位。

在李安的电影《饮食男女》中,父亲每周做一桌大餐只是为了能让女儿们聚在一起享受天伦之乐,这种建筑在柴盐酱醋之上的儒家哲学理念成了电影的灵魂。这与《舌尖上的中国》有异曲同工之妙。

城市化迅猛发展的背景下,中国原有的大家族也在发生变化。通过吃食的故事,来展示普通中国人的人生况味,《舌尖上的中国》因此有了一层厚重的历史感。

引发共鸣是纪录片最常应用的手法,《舌尖上的中国》将其应用到了极致。对于每个观众来说,都能在这部纪录片中找到感情的寄托,比如那些熟悉的家乡味道,比如饭桌上和乐融融的家庭气氛,也比如那些美好的旧时时光。

中国人常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地区的人吃什么,这其中涵盖着历史和文化的因素,这也是《舌尖上的中国》要表达的。《舌尖上的中国》更关心的正是人和食物的关系,要把挖掘到的深层次的文化信息传递给观众。

写吃,更是在写人

对中国人而言,吃,大概是最能把所有中国人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事了。

“看着笋挖出来,火腿吊起来,渔网里闪闪发亮,揭开蒸笼,冒着白花花的蒸气的馒头,拉面摔打在案板上的脆响,驮着黄馍馍的大伯朴素的笑,都让人激动得落泪,多可爱的中国!”看过《舌尖上的中国》,有网友发出了这样的感慨。陕北的饽饽商贩、查干湖的捕鱼老者、云南的火腿匠人、兰州的拉面师傅……在《舌尖上的中国》里,每一个鲜活的个体背后都洋溢着朴实的气息。片子里那些辛勤劳动、有着质朴笑容的人们,才是组成这个国家最重要最真实的存在。其实这部片子讲的不是美食,而是深入美食背后,讲文化传承。

《舌尖上的中国》聚焦在烹饪上的时间并不多,更多的画面是在展现如何捕猎、采掘、加工、制作自然馈赠的食材,整个过程看上充满神秘气息,夹杂着为生活、为生存而流下的汗与泪。镜头里,他们笑得很满足,从他们身上我看到的是对生活的热情,知足常乐。有时候我们是不是想要的太多,反而忘了简单生活的真谛?”

与其说《舌尖上的中国》抓住了电视机前观众舌尖的味蕾,不如它说正在悄悄地唤起每一位观众心中的文化热忱。“民以食为天”是这个农耕文明的最高政治箴言。画面里的天、地、阳光、森林、河流、海洋是真正的生命源头,它所唤起的是一种“怀乡感”。它对这个已变形的社会和心理具有某种疗伤式的平复作用。

11.舌尖上的家乡山西 篇十一

汤圆,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大家肯定都吃过。可是,在宁波,这种汤圆却别有一番滋味,因为那是“家的味道”。

不知为何,我一想起美味的宁波汤圆,就仿佛暖上心头。记得那时,我家住在学校附近。一下楼,走到公交车站,几站路就到了天一广场。天一广场里有一家“缸鸭狗”的店,门口有一个雕像,一只狗和一只鸭子坐在一口缸的上面,所以店名叫“缸鸭狗”。走进店里,映入眼帘的是里面装饰,像极了古代宁波老房子的风格,扑面而来的味道,更是有一股老宁波的味道。“缸鸭狗”这家店里的汤圆最有名,尝上一口就能吃出“宁波味”。

我的外婆也很会做汤圆,而且更有家的味道。只见外婆先用手从米粉团上捏下一块,再放在手心里搓成球形,接着用左手拿着米粉团,右手大拇指放进粉团里转呀转,粉团变成了凹形。然后把芝麻馅塞进凹洞里,再把米粉团搓成球形,这样一个“雪球”大功告成了。这样一个接着一个,很快,一个碗都装满了。外婆准备开始煮汤圆,只见她将几个“雪球”放入锅里,“雪球”开始一上一下地翻腾,不时还“吐”出一串大小各异的泡泡,像正在鱼缸里吐气泡的鱼儿,可爱极了。不一会儿,“雪球”慢慢浮在了水面上。原本洁白晶莹的汤圆,在即将被煮熟的那一刻,里面的芝麻馅再也按耐不住,破球而出了。那时的我,已经抵挡不住内心的激动,想要一口把它们含在嘴里。

外婆装了一碗给我,白白的汤圆洁白晶莹、馅心香馨。我拿起一个汤圆放入口中,细嚼慢咽,淡淡的芝麻香从嘴里飘出。汤圆的顺滑香甜,令我回味无穷,我仿佛进入了奇异空间,在吃着柔软的棉花糖一般。嗯,真是香甜可口、滑糯爽口、汤清味美的汤圆啊!

汤圆,有我的回忆,有熟悉的味道,难忘那舌尖上的美味!

作者:段冰茹

上一篇:辽宁高速公路管理局下一篇:初二语文基础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