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文明校园学习心得

2024-10-12

建设文明校园学习心得(共8篇)

1.建设文明校园学习心得 篇一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开创生态新局面

——十八大报告学习心得

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持续快速发展,我国逐渐出现了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等一系列问题,若不及时加以制止,我国未来经济的发展必将受到制约。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五位一体总布局,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进行部署,体现了我党的生谋远虑、高瞻远瞩,也为我党今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关系到可持续发展战略能否实施的长远大计,我们要重视之,并把这一思想体现于政策制定中,贯彻在实际行动下。结合我局实际,体会如下:

一是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在社会公众层面,在全区大力倡导“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观念;在决策管理层面,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在项目审批建设中实行环保“一票否决制”。从建设生态文明全局着眼,将保税区打造成适合商建、适合人居的生态文明品质之区。

二是鼓励发展绿色环保产业。建设生态文明,既要保持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又要毫不放松节能减排。以绿色、环保、低能耗为发展主流,坚定不移走生态型、环保型发展路子。发挥政府的导向作用,积极引导投资进一步向社会公共服务事业、新兴科技创新、生态环保、资源节约等领域转移。努力运用新材料、新结构、新技术、新设备,改善过度依赖资源环境的现状,坚决淘汰落后产能。

三是优化生态环境。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我们就没有未来。首先要改变以往先发展后治理的观念,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逐步推进河道污染,水土流失等相关问题的综合治理工作;同时努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向集约型转变,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

四要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人少靠道德,人多靠制度。根据党的十八大报告要求,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健全体现生态文明要求、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长效机制。在政府工作中,以考核体系为指引,逐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各项工作;在民生工作方面,继续实施政府节能补贴工程,大力发挥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中的引导作用;在企业管理中,加大监管力度,有效遏制浪费资源现象,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保护赔偿制度,并严格执行,对于破坏环境的单位或行为人严惩不怠。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必须坚持的伟大工程,关系到我国经济能否持续健康发展,关系到可持续发展战略能否继续实施,更关系到我们中华民族能否延续。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你我共同参与。

2013年1月28日

2.建设文明校园学习心得 篇二

切实抓好灾难教育、生命安全教育, 打造平安校园文化

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 四川省安县桑枣中学创造了奇迹, 全校2200多名学生、上百名老师, 毫发未损, 而安县紧临着地震最为惨烈的北川, 除桑枣中学外的房子百分之百受损。这是什么原因呢?原来, 全因他们有一位居安思危的校长叶志平, 他担任校领导后, 不仅下决心对学校有危险的实验教学楼进行了彻底的加固, 消除了隐患;更为重要的是, 从2005年开始, 他每学期都要在全校组织几次紧急疏散演习, 工作做得非常仔细, 各班的疏散路线、楼梯的使用、不同楼层学生的撤离速度、到操场上的站立位置等, 都事先固定好, 力求快而不乱, 井然有序。5·12地震发生时, 所有学生都迅速趴在桌子下, 震波一过, 学生们立即冲出教室, 2300多名师生, 仅用1分36秒就全部跑到操场, 成功逃离险境。桑枣中学创造的奇迹告诉我们, 加强灾难教育、生命安全教育, 打造平安校园文化, 应成为永恒的教育主题。

第一, 灾难教育、生命安全教育开展应常规化、制度化。“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战争年代, 我们经常教育人们要有忧患意识, 要有危机意识, 那时的人们, 时刻准备着, 随时准备应对一切, 随时准备消灭一切来犯之敌。可到了和平年代, 人们的这种忧患意识、危机意识逐渐淡薄了。其实, 在和平年代, 我们也应该培养忧患意识、危机意识, 因为天灾离我们并不遥远, 地震、海啸、台风、火灾、泥石流、雷击等, 各种各样的灾难无时无刻不在威胁着我们。作为学校, 我们应把这些灾难教育作为常规教育, 形成制度, 常抓不懈。我们要从娃娃抓起, 从幼儿教育开始, 让灾难教育、生命教育、安全教育等内容融合在各学科教学之中, 时刻引起师生的广泛关注, 让人们在孩提时就逐渐懂得自然灾害等的常识, 懂得珍爱生命, 学会逃生、学会自救, 学会保护自己和他人, 一旦灾难来临, 才可能把伤亡和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第二, 灾难教育、生命安全教育形式应多样化、普及化。近年来, 洪水、雪灾、地震等灾难不断出现, 造成了的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给我们和谐的生活带来了不和谐的音符, 它也暴露出人们安全逃生、安全自救等各种安全知识的匮乏、安全意识的淡薄和对安全教育的麻木。作为学校, 在抓常规管理的同时, 安全教育管理要时刻不放松, 让灾难教育等得到广泛普及。学校应制定和完善学校突发事件紧急预案, 经常开展安全突发事件应急演练, 在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中时刻贯穿生命教育、安全常识教育等内容, 寓教于乐, 让学生在经常性的演练和娱乐活动中, 学到知识, 增长能力, 遇到突发事件能机智勇敢, 处变不惊, 能有序、有效、及时地应对。同时, 还可通过发放安全知识教育手册、宣传资料、义务宣讲等多种方式, 让灾难教育等引起家庭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 增强公民的忧患意识、危机意识、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等, 让灾难教育等成为大众教育、常规教育, 成为永恒的教育主题, 打造平安校园。

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挫折教育, 创建和谐校园文化

5·12地震发生时, 10岁的小女孩唐沁, 尽管倒塌的校舍砸断了她的左腿, 她却能忍住剧痛露出甜甜的微笑;聚源中学女学生高莹面对永远失去的双腿, 也总是微笑着;年仅9岁的小学二年级学生林浩被压在了废墟之下, 能组织同学们唱歌来鼓舞士气, 他经过两个小时的艰难挣扎, 爬出废墟后, 并没有惊慌地逃离, 而是再次钻到废墟里展开了救援, 将两名同学背出了废墟。可也有一些学生, 面对灾难, 束手无策, 失声痛哭。据心理学实验研究表明, 地震形成的人的恐惧心理主要是由人们对以往灾害性地震产生的房屋倒塌、人员丧生的恐怖情形的记忆, 在一定的地震地面振动诱发下产生的, 它起源于心理原因。俗话说“心病尚需心来治”, 学校是学生接受健康心理教育和提高综合能力的重要场所, 心理健康教育、挫折教育等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

首先, 学校要加强心理辅导教师和班主任的培训工作, 让学生的心理疾病能有效得到诊治。据北京心理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极盛对北京市两万多名中学生跟踪调查得出的结论表明:中学生中有轻度心理问题的占28%, 中度的占3.9%, 重度的占0.1%。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令人担忧,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容忽视。但我们面临的现实是, 不少学校虽设有心理咨询室, 但门前冷落, 无人问津, 心灵信箱布满灰尘。探究其原因, 与很多学校没有专业的心理咨询辅导教师有很大关系。这些学校, 虽安排有心理教师, 由于心理学等知识欠缺, 也只是装装样子, 应付检查而已。为解决学校心理咨询辅导教师奇缺的现状, 学校要配合教育行政主管部门, 抽调部分教师, 采取“走出去, 请进来”等方式, 进行心理健康辅导培训, 做到“培训一人, 带动一片”, 促进学校教师, 尤其是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提高, 以更及时、更有效地对患有心理疾病的学生进行诊治, 促使学生健康成长。

第二, 学校应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意识教育和观念的转变, 让他们能及早发现自己的心理问题, 并及时、主动去接受心理诊治。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 不少家庭和学校等仍看重学生的考试分数, 片面追求升学率, 过度的“题海战术”等课业负担给学生造成了巨大的精神和心理压力, 长期的应试教育模式也造成了学生心理健康意识的淡漠和缺失, 他们有的不知道自己有心理问题, 有的即使知道自己心理不健全, 但羞于情面, 不愿意找心理辅导老师咨询或去医院去看心理门诊。因此, 学校应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青春知识等教育, 增强学生心理健康矫正意识, 变无知为有知, 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咨询。一是充分挖掘学科教育中的相关内容, 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意识等教育。如, 语文课, 要充分利用其思想性和文学性相统一的特点, 充分挖掘其中的思想内容, 加强学生思想道德、个性修养、健康心理和意识行为的教育, 培养他们的感恩意识、生命意识和人性意识等。自然、科学、生物课, 要通过介绍大自然、介绍各种生灵等, 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 热爱生命, 同情和珍爱各种小生命。物理化学课, 要教育学生认识各种药品的作用和危害, 有效地利用它们造福人类, 如此等等。各科教师密切配合, 在传授文化科学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 加强学生思想道德、人性意识、健康心理和意识行为等教育。二是大力开展健康有益的校园文化活动, 让学生在积极健康的活动中受到教育和启迪。学校是德育教育活动的主阵地, 我们要以丰富多彩的健康有益活动为载体, 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如, 利用“国际禁毒日”开展“珍爱生命, 远离毒品”宣誓、签名等主题活动, 教育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利用“父亲节”“母亲节”“重阳节”等节日, 加强学生感恩意识和健康心理行为等教育;利用“植树节”等节日, 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 保护自然生灵, 保护有益和珍稀动物等等。通过各种校园文化主题活动的开展, 让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生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入脑入心, 从而陶冶情操, 净化心灵, 健全人格。三是利用校园广播、板报、家长学校等舆论阵地, 调动家庭和社会广泛关注和参与, 共筑学生心理健康等教育大堤。学生心理健康等教育, 要从娃娃抓起, 需要家庭、社会和学校共同携手。学校要充分利用校园广播、板报等舆论阵地, 大力宣传, 同时通过家长学校、社会团体、印发宣传资料的形式, 让全社会认识到加强学生心理健康和良好道德行为等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从而众志成城、步调一致, 共筑教育大堤,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发展, 创建和谐校园。

充分开发利用学校资源, 构建文明书香校园文化

蓥华镇中学初一女生邓清清, 这个贫困家庭里的小女孩, 人穷志不穷, 常在回家路上打着手电筒看书。5·12地震时, 被压在废墟下的她竟然还打着手电筒看书呢。她说:“下面一片漆黑, 我怕。我又冷又饿, 只能靠看书缓解心中的害怕!”有人这样说过, “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 但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起点, 但可以改变人生的终点”;培根也说“阅读使人充实”。可见, 构建学校书香文化环境, 有助于学生健康成长。

第一, 学校应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 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习惯。我国实施基础教育改革, 对中小学生课外阅读量有明确的规定, 我们应该加强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的培养, 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但现在的学生, 酷爱各种流行歌曲、网络游戏, “追星族” (视流行歌星、影星、网络游戏高手为心中偶像) 应运而生, 且不断发展壮大。我们应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一是开展名著阅读活动。作为教师, 我们可向学生推荐一些中外经典名著, 适当介绍其中的精彩部分, 让他们事先对这些书籍有初步的了解,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利用节假日等业余时间, 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阅读竞赛和读书讨论活动, 交流阅读体会、介绍阅读方法等, 久而久之, 学生养成了阅读的习惯, 尝到了阅读的甜头, 就会主动去阅读, 享受读书带来的乐趣。二是开展文学等兴趣小组活动。教师可根据班上学生的实际情况, 选拔几个写作能力强、书法绘画好的同学组成编辑组, 成立班级读书社、文学社。组织全体学生交流自己收集、阅读到的精美文章或小知识, 介绍自己总结出来的阅读方法等, 然后编辑成报, 供学生阅读学习交流。久而久之, 学生养成了阅读和查阅资料的习惯, 尝到了阅读的甜头, 就会主动去阅览室阅读, 从而提高阅读能力。三是开展写读书笔记活动。教师可给学生推荐一些中外名著、科普书籍等课外读物, 让学生利用节假日等课外时间去阅读, 写好读书心得体会, 定期组织交流、讨论, 从而激励学生自觉走进阅览室去阅读, 以此开阔他们的视野, 丰富他们的大脑, 增长能力。

第二, 加强学校图书阅览室、网络室的管理, 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学校要进一步加强图书的管理、更新等工作, 注重图书的质量。一是注重思想性。用时代感强、思想积极向上的作品, 促进学生良好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二是注重知识和趣味性。有趣味, 他们才爱看, 有知识, 他们看了才有收获。三是注重科学和创新性。科幻和传奇作品, 有利于加强学生科学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激发他们热爱科学、探索真理、发明创造的动机和行为。四是注重时代和生活性。要有时代感和生活情趣, 既要贴近生活, 又要有时代引领作用。同时, 加强图书管理人员、网络技术人员的培养, 提高图书、网络管理和服务质量;加强其环境、硬件设施建设, 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让学生喜欢来, 经常来, 让这里成为他们的乐园。学校、家庭和社会都要转变观念, 将学校教育资源设备有效地利用起来为师生服务, 不仅注重学生文化知识的掌握和提高, 更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 加强学生阅读、实验操作、现代信息技术掌握等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构建文明、健康的书香校园。

3.浅谈高校校园文明建设 篇三

校园文明建设是培养学生良好情操,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对于学校的长远发展有着深远意义。良好的校园文明是严谨的科学精神、深厚的人文底蕴、优良的学习风气、文明的素质修养和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的综合体现。校园文明的建设工作就是努力营造这种高品位的环境氛围,让学生在这种氛围中去感悟、去思考、去理解,在这种氛围中净化灵魂,净化人格,完善自己。

我们认为,校园文明建设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环境文明、秩序文明和人文风气的文明。良好的环境是基础,是校园文明建设的出发点;规范的秩序是必要条件,是约束不文明行为的重要手段;人文风气文明是核心,是校园文明建设的着力点。

一、环境文明

良好的环境文明是校园文明建设的第一步,是陶冶学生情操、促进学生发展的物质基础,是高校校园文明建设的前提。

1校园环境

校园环境对于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一个积极向上、健康文明的环境,不但有利于学生的身心成长,更是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手段。爱美是人类的天性。优美的自然环境具有陶冶学生心灵、熏陶学生行为、启发学生美好想象的作用。校园就更要体现出高于社会的文明格调,从建筑到景观布置,一场一景、一草一木都要给人以美的感受,通过绿化、净化、园林化、知识化,让校园的一景一物、每堵墙壁、每个角落都无声地“说话”。让学校的办学理念、传统、校风等从这些物质环境上反映出来,利用学校的建筑、雕塑、景点设计,甚至是公告栏、路标来影响校园内活动者的心理状态和思维方式,使其在有意无意之间得到心灵的净化和修养的提高。

2人际环境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的保证。调查表明,“领导+长者+朋友”型的领导角色,“师长+父母+朋友”型的教师角色和互助互爱、情同手足的同学角色在现代教育中最受学生的欢迎。我们首先应该培养一支高素质、高质量的教师队伍,能够与学生和睦相处,融洽交流,形成一种严肃、活泼,自由、向上的校园人际氛围;其次在日常教育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善良、真诚、宽容、乐观的个性品质;同时面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激烈竞争给人的心理造成的冲击和压力,要开展多方面的心理教育,通过心理咨询等各种活动,在学生间营造一种轻松、友好、互信的心理环境。

3文化环境

建设一所有自己文化特色的高校,就必须营造自己特色的文化环境。当然,文化环境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长期的培养积淀过程。校园文化是学校内部形成的特定的文化环境与精神氛围,包括道德规范、思维模式、行为准则、心理趋向及价值观念等,它的显著特征是具有感染力。文化教育潜移默化,感召力大,穿透力强,作用面广。校训就是校园文化环境的集中体现,比如清华大学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北京大学的“博学使思”,南开大学的“允公允能、日新月异”,山东大学的“气有浩然,学无止境”等等。高校要通过明确的校训,确立自身的文化取向,然后在学生活动中将自己的文化特色渗透进去,在学校的各种宣传中体现自己的文化特点,在学校的教学过程和日常生活中要求广大教师注意自己的言语举止,围绕学校发展的文化趋向,带动影响广大同学培养相应的文化观念,就能有效推动学校特色文化环境的建立。要把学校建设成文化的宝库,一个人置身于其中,就能感受到一种科学与知识的气息。

二、秩序文明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校生活应该井井有条、管理规范,师生行为有节、按章办事,而不是杂乱无章、无轨可循。创建良好的校园文明秩序是一所学校综合办学水平和管理水平的最佳体现,是学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保证,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学校的具体落实,也是建设校园文明的前提和制度保障。

1生活秩序

生活秩序是对学生在学校环境中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提出的规范要求,是校园文明在日常生活中最直接的体现。一套完备的生活规范秩序,可以有效地约束学生中的不良现象,让学生们知道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当这些秩序规范通过奖励和惩罚的机制一步步为学生所注意和遵守的时候,一种良好的生活秩序就形成了。这种良好的生活秩序经过一段时间的保持,就能够成为自然而然的规范,从而形成文明的生活秩序。

2教学秩序

教学秩序是对学生学习的要求与规范。学校的教学计划和课程都是教学秩序的一部分。良好的教学秩序需要师生的共同努力来营造。应该依据教学要求和法律要求制定各种规范的规章制度,既要求学生,也要求老师,建立教学计划规范、课堂气氛活跃和考试严谨严格的教学秩序。

3管理秩序

规范化的管理制度是学校文明的重要体现,在学校的日常管理中应该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过去教师是知识的化身、高高在上,学生就是下级,就是服从者,这样的管理秩序培养出的学生缺少创造精神和独立人格。我们的管理秩序应该建立在平等友爱的基础上,强调学生的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避免制订“霸王条款”,才能营造出师生共同学习进步的管理秩序。

三、人文风气

校园中的人文风气对于校园文明的导向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是建立良好校园文明的核心。

1学生的人文风气建设

学生的人文风气是指大学生群体中的人文文化规则,如学生的价值观念、人生信念、举止言谈、服饰等。学生的人文风气与社会风气问存在着互动的关系,同时还受到学校校风和传统的影响。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风气主要通过三个方面:一是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营造浓厚的校园学术氛围,在学生相应素质提高的基础上,举办各种学术报告会、学术研讨会、学术交流和各类社团活动,培养学生们的集体组织观念和团队精神;二是通过推广日常文明用语活动,教育学生文明交往,拒绝粗话、脏话,交往得体,要具备良好的语言仪态;三是深入进行道德修养教育,培养学生善良待人、诚实做事,养成乐观向上的生活作风和严谨求实的学习作风。

2教师人文风气建设

教师的人文风气是指教师所具有的与其他职业群体所不同的价值观念、行为习惯、知识技能、语言符号等。教师是学生的表率,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如果老师有一些不良习气,就会对学生产生很坏的影响。所以对于老师应该注意以下三方面:一是要严于律己,为人师表,维护象牙塔的纯洁,在自己一言一行中起到榜样的作用;二是严格教学,认真履行教师职责,现在有些教师收受学生贿赂,在考试的时候“开绿灯”,对于这种现象要严厉查处,严惩不贷;三是老师要能和学生打成一片,融洽相处,能够在日常的聊天谈心中潜移默化地教育学生,并以自己的良好风范感染学生,使师生们精神饱满、充满活力,共同进步。

3行政管理人员的人文风气建设

行政管理人员应该按章办事,讲求工作效率,服从工作安排。但行政管理人员由于掌握着一定行政权力,容易受到社会风气冲击,在人文风气建设中总是成为备受关注的群体。而今也出现了一些学校行政管理人员工作态度恶劣,工作效率低下,讲究大吃大喝,语言行为粗鲁,在学生中造成了极坏影响。为此,我们认为应该从以下四方面建立良好的行政管理人员工作风气:一是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以制度为依据,严格约束行政管理人员的言行,实行工作限时完成制,督促他们高效率高质量地开展工作;二是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廉洁奉公,带头抵制公款吃喝、官僚主义等不良作风,在广大行政管理人员中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三是建立监督机制,对出现不正之风的单位和个人严肃处理;四是严把行政管理人员录用关,品德差的坚决不要,对已经录用行的政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干部队伍的修养和素质,推动工作高效开展。

4.文明建设学习心得体会 篇四

党的十九大报告5次提到“精神文明”,3次提到“精神文明创建”。这体现在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方方面面内容的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足以彰显出精神文明建设在党和国家总体工作布局中的分量。那么,如何开创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新局面、书写精神文明建设新辉煌,认真提炼概括、深刻认识把握习近平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思想是关键。这是我们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搞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

习近平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思想包括哪些内容,又如何认识和把握呢?下面,笔者就此问题谈几点体会。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在亲切会见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获得者,第四届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代表及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均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对第五届、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表彰活动作出重要批示、指示;致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贺信,等等。在这些重要讲话、批示、指示、贺信中,习近平总书记就加强以思想道德建设为核心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这些内容,是习近平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思想的基础,也是习近平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1.关于地位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许多重要会议和场合都对精神文明建设的地位作用作过重要论述。习总书记指出: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不仅要在物质上强大起来,而且要在精神上强大起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物质财富要极大丰富,精神财富也要极大丰富。我们要继续锲而不舍、一以贯之抓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前进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力量、丰润的道德滋养,等等。在关于精神文明建设地位作用的论述中,习近平总书记208月19日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讲话的概括代表性,那就是强调只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向前推进。总书记的这些重要论述,继承和发展了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的思想。

2.关于根本任务。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作为一项根本任务,切实抓紧抓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相互包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实质、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和精髓。我们不仅要用精神文明建设来引导、促进和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逐步形成,还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检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效果。这实际上与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确定的精神文明建设根本任务是一致的。

这里要强调一下突出抓好重点人群的教育引导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面向社会做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特别要抓好领导干部、公众人物、青少年、先进模范等重点人群。总书记强调,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融入各种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之中,吸引群众广泛参与,推动人们在为家庭谋幸福、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作贡献的过程中提高精神境界、培育文明风尚。明确要求,要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和全社会文明程度。习近平总书记重点强调了“育新人”,就是要坚持立德树人、以文化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

3.关于方针原则。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战略方针,把精神文明建设贯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过程、渗透社会生活各方面,这是与改革开放伊始我们党就确立的精神文明建设的方针是一致的。

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党的奋斗目标,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创新内容和载体,改进方式和方法,使精神文明建设始终充满生机活力。

4.关于理想信念。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信仰是共产党人的命脉和灵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针对一些党员干部身上存在的“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四种危险,特别强调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并多次对坚定共产主义理想、马克思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作出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让理想信念的明灯永远在全国人民心中闪亮;强调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同心同德迈向前进,必须有共同的理想信念作支撑;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要深入开展革命精神宣传教育,大力弘扬党领导人民创造的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长征精神、西柏坡精神等。总书记强调必须加强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坚定“四个自信”,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倡导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激励人们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

5.关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体现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价值取向、道德规范、思想风貌及行为特征。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古人所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位卑未敢忘忧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报国情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等,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我们都应该继承和发扬。总书记强调,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传阐释中国特色,要做到“四个讲清楚”:要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汇聚力量,用优秀文化产品振奋人心、鼓舞士气,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人民提供丰润的道德滋养,提高精神文明建设水平;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平、文明素养,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等等。

6.关于德法关系。全面依法治国,离不开崇德向善的正能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把法治建设和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他律和自律紧密结合起来,做到法治和德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法律规范人们的行为,可以强制性地惩罚违法行为,但不能代替解决人们思想道德的问题;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法律和道德都具有规范社会行为、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治理国家、治理社会必须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注意把一些基本道德规范转化为法律规范,使法律法规更多体现道德理念和人文关怀,通过法律的强制力来强化道德作用、确保道德底线,推动全社会道德素质提升。

5.建设文明校园学习心得 篇五

文明

最近一段时间,社会各界都在学习党的十八大报告,我在11月8日那天看了开会的电视转播,整个报告共用时1小时34分钟,非常简洁和清晰。在作报告之前,胡总书记特别说:“不念全文,集中讲要点。”光是这句话就不同凡响,因为在我的记忆里,还没有哪一届的党代会报告,是不念全文集中讲要点的。这是一种创新,是在求真务实层次上的创新,这说明党代会的报告可以这样作,以党代会报告为主要内容的大会,可以这样开。这种作报告的风格,在党的建设和其他领域,相信一定能够产生积极的深远影响。

这届大会让我感触颇深,报告提出

了许多新观点、新举措,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指导性。给我印象深刻的是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到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他指出,当前和今后以一个时期,要重点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二是要全面促进资源节约;三是要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四是要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建设生态文明,从根本上说就是党的十八大报告所指出的,“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就我们的工作来说,建设生态文明一是要建设优质文明的服务环境:工作要资源节约,充分响应无纸化办公,提高办公的信息化和智能化。要规范收费员行为,提升服务品质。认真按照《收费站管理标准》,抓好站区环境、内业资料,收费人员的文明服务,肢体礼仪等工作。以健全考核机制推进《收费站管理标准》深入化,使各项制度、标准落

到实处。认真执行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政策、重大节假日小客车免费通行政策,做好恶劣天气下的道路保畅服务,做好阳光驿站的延伸服务。要提高站口通行能力,认真总结今年双节免费通行保畅工作经验,以《重大节假日保畅工作标准》为指导,对保畅预案体系进行全面学习,采取人员备勤、多点发卡、复式收费、站值班领导靠前指挥等措施,加强现场管理和交通疏导,提高车辆通行速度,确保收费站口车辆百分百有序通行。二是要建设绿色的生态环境:加强站容站貌管理,增加绿化面积。加大对污水处理、排污设备的养护。增加改善生态环境专项申请力度,做到减少排污、减少消耗的目的。

6.建设文明校园学习心得 篇六

姜微微

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党的十六大以来,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党中央相继提出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生态文明等新的发展理念和战略举措;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新要求,并将到2020年成为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要求之一;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绿色建筑、绿色施工、绿色经济、绿色矿业、绿色消费模式、政府绿色采购不断得到推广,“绿色发展”被明确写入“十二五”规划并独立成篇,表明我国走绿色发展道路的决心和信心。“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党代会报告中少见的这种动情的叙述方式着实令人动容,也体现了对待自然的基本态度。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首次被写入党代会报告,就是向世界宣告:我们要发展环境友好型产业,降低能耗和物耗,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我们要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技术,使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相协调。

十八大报告指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从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和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四个方面着手,提出要加强水源地保护,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保护海洋环境生态,完善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构建科学合理的生态安全格局等。毋庸置疑,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和根本措施,是建设美丽中国的主干线、大舞台和着力点。

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工业文明进行理性反思的产物。它是指人类在改造和利用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不断克服由此所产生的对自身的各种负面影响,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和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它表征着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进步状态。

马克思恩格斯对生态文明提出了许多丰富而深刻的思想,马恩生态文明思想大约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到80年代,他在深刻的社会、经济以及阶级背景下产生的,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而我国的生态文建设是在马克思生态文明思想上发展起来的。

其一,生态发展的可持续性马恩生态文明思想的一个重要特征。马恩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生态发展的可持续性,人要想存在和发展必须依靠自然界。人类依靠自然界的原因就在于自然界的可持续性。人与自然界,只有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发展,在能保证人类社会向前发展,实现人类、自然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其二,生态思想的实践性。马克思曾指出:实践是人类能动的改造自然的一种对象性活动。自然是通过人类劳动创造出来的人化自然,人类把自然纳入生产劳动之中,把自然作为生产劳动的一个必不可少的要素。所以说,人类社会就是通过人类的实践劳动而产生的。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只有通过实践,社会才能在自然接受改造的过程中不断的进步发展。其三,生态文明内容具有时代性。在马恩存在与发展的时代,自然生态环境还没出现严重的恶化,但随着工业革命的不断发展,在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而面对日益严重的生态污染与破坏,在马恩生态文明思想的基础上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树立科学发展观,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一)生态文明对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生态文明对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其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自然基础。我们都知道生态文明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而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生态环境。经济发展虽然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但是,如果离开了生态环境这一前提条件,经济的发展就是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通俗地说,如果没有森林,锯木厂的价值就为零;如果没有鱼,渔业的价值就为零。可见,没有生态环境资源,经济就无法发展。从经济学的“木桶”原理来说,我们也应重视生态文明在经济发展中的能动作用。因为决定木桶容量的不是最长的木板,而是最短的木板。在如今的社会发展状况下,生态环境这木板已经越来越短。如果人们还是一味地追求经济价值,忽视生态价值,那么就算经济木板越来越长,最终也将是无发展的增长。

(二)生态文明的建设离不开经济的发展,生态文明的建设离不开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物质保障。生态文明是在把握自然规律的基础上积极地、能动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建立新型的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而生态文明建设中遇到的一切问题都要靠发展来解决。

可见,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建立在生态文明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才更有利于实现人、自然、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如果我们在生态文明观的指导下,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发展理念,那么在协调经济与生态的相互关系中积聚内部力量,谋求经济的极大发展是可能的。

7.建设文明校园学习心得 篇七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 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 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一、生态文明的含义

关于生态文明的内涵, 当前一般观点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

生态文明是人类多种文明形态中的一种, 它以尊重和保护自然作为前提条件, 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存作为宗旨, 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作为内涵, 以引导人们走上持续、和谐的发展道路为着眼点。

二、生态文明的提出具有重要意义

(1) 生态文明这一说法的提出是我国在展发道路上的一次重大飞跃, 极大地提高了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正式写入了党章, 并且明确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 这彰显出我国国力的增强、国际威望的攀升和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形象。

(2) 生态文明的提出是中国未来发展及建设的战略基础。生态文明观将有效地指导中国未来的长效发展, 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特别是在城市化过程中, 生态文明将起到重要的作用。生态文明建设中蕴含的生态生产力观、价值观以及可持续发展观将为城镇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力量。

同时, 生态文明建设可以促进一个舒适、便捷、安全、和谐、美丽的城市人居环境的形成, 使城市真正成为社会安定文明、生态环境优美、文化生活繁荣、市民风尚良好、人民安居乐业的现代生态城市。

(3) 生态文明的提出有利于解决中国发展新阶段中出现的一些突出问题。在现代社会中,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形态的一种, 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 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据, 以未来人类的继续发展为着眼点。这种文明观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 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

三、高校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意义

1. 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需求

建设生态文明, 加强环境保护, 不仅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内容, 也是实现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生态文明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 它需要全社会的鼎力合作, 是需要几代人不断努力推动向前发展的。

大学生作为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承载着国家和民族的希望, 加强其生态文明教育, 提高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 不只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需要, 也是实现小康社会、继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2. 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是高校德育的时代要求

大学生是传承人类文明和促进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 他们的思想意识应该符合未来社会的发展, 生态文明的理念应该融入他们的思想意识, 成为其道德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道德不同于传统的以人和社会为中心的道德理念, 它要求人类在改造和利用自然的同时也要保护自然的利益, 这种对自然的保护要上升到道德义务和道德责任的层面, 不只主张人与人在生存和发展上的平等, 更主张人与自然的生存平等、利用平等和发展平等。开展对高校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加强其生态道德观念和意识的养成是当代高校德育的重要任务。

3. 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

生态文明是人类对当前的环境危机进行深刻反思后所形成的人类文明的新形式, 是对工业文明的一种超越, 它代表了人类文明的更为高级的形态。

生态道德, 生态思维方式以及生态实践能力是建设生态文明新现代的人才所必备的素质要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提升大学生的整体道德素养, 要求我们必须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的建设, 加大生态文明力度, 以提高全体师生的生态文明素质。

四、高校生态文明建设现状

1. 高校在发展的过程中带来了一系列的生态问题

近年来, 随着高校扩张步伐的加快, 导致高校需要兴建更多的硬件设施, 如教学楼、宿舍楼、图书馆、办公楼, 等等。为了建设基础设施, 高校不得不大搞建设, 校园的面积也在不断地扩大。受到面积的限制, 有的高校不得不在校园内见缝插针, 建筑物的排列和放置变得愈发不合理, 楼间距变小, 采光度大大降低;校园内的绿化被大量的破坏, 取而代之的是坚硬的水泥地。过度的扩张最终带来的是一系列的环境和资源紧张问题。同时, 高校的迅速发展也使高校周边的环境变得越来越差。高校的大量学生构成了一个巨大的市场, 这吸引了很多的经营者在学校的周边扎根, 其中就包括很多非法经营的商户, 各种违法违规现象现象屡禁不止, 这不仅严重地侵害了学生的利益, 而且造成了很多食品安全和人身安全的隐患。

2. 大学生的生态意识、责任意识还不够强

高校大学生对生态文明的理解还有待于进一步加深, 很多同学对于很多观念的理解还仅仅停留在字面上, 并不知道其中的含义。比如, 大多数学生都知道自身需要树立绿色消费观念, 但是具体到绿色消费观念需要如何实际操作, 如何正确树立绿色消费理念, 却非常模糊。绝大多数学生对“情人节”“圣诞节”这类节日如数家珍, 但是对于“世界无车日”“世界水日”“世界环境日”“地球日”等却知之甚少。

3. 生态环保的政策与法律有待完善

健全的法律法规是生态文明实现的制度保证。目前, 在生态方面, 我们已经建立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 以有效地保护生态资源。比如,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实施二十多年来在司法实践中确实发挥了保护环境的作用, 随后以《刑法》为后盾建立的一系列相关法律;《森林法》《土地法》《自然保护区条例》《野生动物保护法》, 等等在内的保护生态资源的法律体系。但是, 仍然解决不了日益严重的生态问题。所以, 我们还要加大立法力度, 保证生态文明建设有法可依。与此形成对照的就是高校的生态文明相关法律法规建设严重滞后, 所以高校的生态文明教育缺乏有力的法律制度支撑。并且, 在高校的生态文明建设领域, 国家相关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关注和互动, 没有形成一致的规范性的文件, 这些都制约着高校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

五、高校生态文明建设的途径

1. 正确处理好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

(1) 合理利用和配置资源。使高校的闲置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利用。比如, 每到寒暑假, 高校学生离校的时候, 可以将高校的体育场馆对社会开放, 更好地服务社会。有很多高校需要的资源存在重叠性, 可以尝试在相同区域内的几所高校进行联合互助, 形成对如图书馆等某些特定资源的共享。倒不是说几所高校共用一间图书馆, 而是在方便学生的前提下, 对于图书馆、实验室等设施中的资源共享。

(2) 美化校园环境, 为高校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良好的氛围。学校作为一个小型生态系统, 应充分展现科学发展的理念, 其从宿舍、食堂、绿地的规划和周边街道环境的建设以及校内各项设施的安装都应该具备“生态”的内涵, 给学生营造一个清洁优美、生态良性循环并与校园文化融为一体的生态环境, 使置身其中的大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生态”的陶冶, 激发高尚的环境道德情操, 养成良好的环境文明行为习惯。

2. 加快高校教育体制改革, 构建生态教育体系

(1) 高校应该把生态文明校园建设纳入学校工作的重点。高校要将大学生生态意识的培养贯穿于学生的培养方案之中, 加快生态教育课程体系建设, 鼓励学生将生态意识融入生活并用生态思维解决问题。

(2) 高校教师要把生态价值观渗透入日常教学中, 努力培养学生的生态思维模式。在高校的生态文明建设中, 教师是重要载体, 他承担着教书育人的使命, 把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融入到日常教学中, 以身作则, 培养着学生的生态意识和生态思维的习惯。

(3) 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提高生态文明的知行转化能力。高校中学生是主体, 是生态文明校园建设的最大受益者, 也是高校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主力军, 他们良好的生态素养, 更是我国逐歩走上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之路的关键因素。

3. 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支撑

高校的生态文明建设也需要制订完备的、有实效性的制度去落实各项具体要求, 通过制度来规范行为, 达到人与环境的和谐。

(1) 建立科学的决策制度, 明确决策结构;建立科学的决策程序, 引进人才, 发扬民主;组织高效的管理队伍, 负责全校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组织安排、监督执行、考核评价工作, 将高校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具体落实到人, 责任到人。

(2) 制订绿色环保的人才培养方案, 把培养具有生态素养的“大学生”作为高校发展的目标。

(3) 建立完善的生态评价考核体系。制订考核指标, 将校园的生态文明建设落实到人, 将生态效益作为对二级学院或部门考核的重要指标, 建立市场化的资源使用标准, “多消费多支出”, 培养大学生的节约环保意识。

参考文献

[1]刘丽娟.论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高效生态文明建设[D].合肥:安徽大学, 2012.

[2]高青.浅谈建设生态文明的意义及其主要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 2012 (24) .

[3]范玲俐, 焦锡岩.浅谈生态文明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科技信息, 2011 (26) .

[4]姜春云.偿还生态欠债——人与自然的和谐探索[M].北京:新华出版社, 2007.

8.建设文明校园学习心得 篇八

关键词:校园道德;教育力度;精神文明建设;实践路径

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为了满足社会需求,高校在进行文化教学的同时开始建设大学生道德精神文明。大学生文化知识储备是其进入社会的硬件,而道德精神文明则为软件,只有在硬件设施完善、软件配套的情况下,大学生才能更好地满足社会要求,为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添砖加瓦,作出贡献。

一、高校道德精神文明建设的内涵

1.道德精神文明是极具价值的文化形态。道德精神文明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交活动中所形成的一种具有相对稳定性的社会价值观载体。道德精神文明是人在自然、社会中形成和不断变化的产物,不同时期对道德文明的要求不同。在广义的文化范畴中,道德精神文明具有相对的文化独立性,对人们的日常生活起着指导性作用。它可以很好地解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应该如何,对人类的发展应该采取什么样的价值观进行评价,甚至它可以从价值标准上对不同的人类群体形成软约束力。综上所述,道德精神文明是一种人际化、指导性的文化载体,是极具价值的文化形态。

2.道德精神文明是高校生活的规范。道德文化反映的是一个时期内大多数人们对不同事物共同的价值认同。道德文化的形成和改变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所以道德精神文明一旦形成,就会对集体、个人起到较强的规范作用,对人们的行为举止进行约束,使得他们严格遵守既定的价值认同感。在大学生进行文化知识学习的过程当中,除了学校成文的规章制度以外,每个人必须遵守道德规范的制约。道德精神文明和文化知识同样重要,是高校进行教学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高校校园道德精神文明建设现状

高校在经过一段快速发展时期后,各项水平已经得到很大的提升。但在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中还存在一些不和谐的现象。这些现象的产生从根本上说是由于大学生的知行不一,而知行不一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高校道德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不到位。当前高校道德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首先,大学生道德素质低下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校道德精神文明的建设。大学生道德观念的形成主要受成长环境的影响。在进入大学以后,一些较为偏激的道德观念不仅会对其他学生产生不良影响,也会使得大学生在进行思想模式、价值取向、人生态度等方面认识上产生矛盾心理。其次,高校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缺乏明确的道德文化观念。面对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道德精神文明并没有严格的界限。大学生在高校是其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重要时期,如果缺乏明确的道德文化观念,则会使大学生缺乏对现实问题的判断能力,从而失去道德观念的归属感。最后,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缺乏实践的路径。有效的实践路径是高校进行校园道德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质方法。多数高校从一定程度上重视知识的培养而放松对精神文明的建设,机械地依据科学知识教学的培养手段进行道德文明建设,严重制约了校园道德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

三、高校实行校园道德精神文明的实践改革方法

1.以校内媒体作为平台,提升价值认同感。高校道德文明建设需要大学生极强的价值认同感作为基础。通过校内传媒手段营造良好的道德氛围,提高对价值的认同感。在进行媒体传播的过程中应注意两点。首先要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时代精神的高尚品质,提供正确的价值导向,培养大学生遵循道德规范的意愿。其次,做好对大学生道德行为的监督、指导,培养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独立做出道德判断,对其道德评价及时监督,并给予指导性建议。

2.丰富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建立道德标准。丰富的实践活动是大学生形成良好道德观念的必要环节,是道德思想转换为个人道德标准的重要途径。高校在道德精神文明建设中具有较高的教学水平,为大学生对道德思想体系的认识提供了基础。实践活动可以充分调动大学生掌握的思想体系,建立正确的道德标准,树立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实现学以致用。因此,高校在道德精神文明建设中应重视实践活动的作用和功效,充分利用学校资源,从学生的角度思考,举行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培养道德意识,建立道德标准。

高校进行道德精神文明建设刻不容缓,但在建设的过程当中应充分认识到当前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只有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并配以实践进行道德培养,才能真正促使高校建立大学生知性统一的教学系统,培养复合型人才,满足国家和社会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郭建新.试论当代高校校园道德文化的建构[J].教学与研究,2008(4):91-94.

上一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下一篇:电信年度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