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工程就业心得体会

2024-07-04

交通工程就业心得体会(精选12篇)

1.交通工程就业心得体会 篇一

目前,在我们土木院的交通工程专业相对于院内其他专业来说,所招收的人数是最少的。所以,相对来说,比较少人了解交工的就业前景。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交通工程专业就业前景吧。

规划设计部门

包括各种规划院、设计院。绝大多数原来是事业性质单位,现在已经改制转成企业了,专业对口,薪酬较高(如果是甲级院一年10万是最差的级别)。但一般情况下要研究生学历,不是吸纳就业的主要方向。如果想进规划设计部门的同学,学习成绩一定要好,交通规划的几个软件一定要学精通。

交通管理部门

包括交通管理局等各种管理局和管理处、公路管理局、交通建设局、绝大多数为公务编制和事业编制,待遇较好,专业较对口。但一般情况下用人很少,不是吸纳就业的主要方向。通常进交通管理部比较难,要通过考试、体检和面试三个大关,竞争非常激烈和要求也比较高。

交通土建部门

包括市政公司,道路桥梁施工单位。绝大多数为企业编制,待遇中等,专业对口。一般情况下用人较多,是吸纳就业的主要方向。女生可以重点考虑一下公路工程中的造价方向。

交通运营部门

包括地铁总公司、滨海国际机场等单位。绝大多数为国有企业编制,待遇较高,专业对口性略差,属大交通方向。用人情况变化较大,是吸纳就业的方向之一。特别是城市轨道交通、重工监理行业,因为城市轨道交通是新兴起的交通运输方式,监理是新兴的行业,许多高校还没有开设这两个专业,目前而言这个专业的人才比较空缺,因此它们会招一些和城市轨道交通相近的专业。

交通产品推介

包括各种交通设备推销公司。绝大多数为企业编制,待遇不定,专业对口性略差,属大交通方向。用人情况变化较大,是吸纳就业的方向之一。如果是想从事交通设施设计、交通设备推销的,就要学好相关的课程,如果想从事与智能交通相关的交通设备产品,就要学信息科技,特别是对一些安防、单片机原理、机房等等这一类东西,比较熟悉。

2.交通工程就业心得体会 篇二

一、落实“一把手工程”是关键

建院以来, 学院就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 建立了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责任制, 设立并实施“一把手”工程。学院成立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 统筹规划、制定政策、协调指导学院毕业生的就业工作, 同时学院每一位领导分别对口负责一到两个分院。各分院也相应成立毕业生就业工作小组, 院长 (常务副院长) 任组长, 党总支副书记任副组长, 具体负责本分院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组织和落实。学院定期听取各分院学生就业工作汇报并专题研究和解决就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学院毕业生就业及创业指导服务中心负责对外开发人才市场, 对内做好协调、指导、咨询和服务工作。

二、建立“全员就业”机制是保证

学院部门之间的通力合作、共同参与使“全员就业”实现了整体意义上的融通。就业工作并不是就业指导部门一家的工作, 这在城市学院已成共识, 学院内每一个职能部门都在为学院就业工作出谋划策。组织人事部在制定聘岗考核细则中, 充分考虑了就业工作的重要性, 将其纳入了学院对员工考核的基本指标之一, 这从制度上保证了“全员就业”体系形成的可能;合作与发展部协同就业中心一起承担了就业市场开拓、校内外就业基地建立的工作;总务部负责校内就业招聘会的全部后勤工作。部门之间通力合作保证了就业工作能够高效、高质量地开展。

就业工作取得的成绩, 单纯依靠领导重视和就业专职工作人员努力是不够的, 关键在于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学院充分发挥各系主任、班主任、辅导员、学生骨干和广大教师的作用, 共同承担起毕业生指导推荐的任务。如信电学院建立的“全员就业”体系就是根据分院特色对就业工作全员化的有益尝试, 并取得很好的效果。在毕业班中推行“毕业生导师”制度, 所有毕业生的导师在岗位设置中就规定了毕业论文指导和就业指导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最终的业绩考核包括了指导毕业生论文和就业状况两大块。学工办进一步明确“毕业生导师”的基本工作职责和要求, 加强与所指导的学生联系沟通, 给予毕业生就业信息提供、面试技巧训练、就业观念指导、就业单位推荐等全方位的指导。如外语分院将分院领导、行政老师、任课老师按照一班配比两人的模式, 纳入到各班就业工作体系中, 壮大力量, 辅助班主任作好就业指导工作。商学院成立“商学院就业实践中心”建立班级就业信息员制度, 让同学帮助同学, 并且通过评选“就业先行者”活动, 以同学带动同学。

三、提升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是就业之本

学校就业工作的难与易、好或坏的关键因素是学院培养人才的质量的好坏。学院牢牢以能力建设为核心, 大力提高学生培养质量, 努力提升学生全面素质。学校以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为重点, 突出实践教学。推动暑期短学期实践教学改革, 把专业实习和社会实践融合在一起, 以师生互动、团队合作、项目化实施的方式开展, 让学生学会研究, 学会服务, 学会创新, 学会合作。学院着力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创新, 构建教育与教学有机结合、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相互促进的互动新机制。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 重点在“第二课堂”上做文章, 下功夫, 努力培养高层次本科应用型创新人才。为此, 我们在校内成立的15个综合性创新实践基地都与专业紧密结合, 对学生进行“准职业化”训练。如传媒分院的“新闻中心”, 院报、网站、电台、电视台都由学生负责, 从总编到一般工作人员, 在老师的指导下由高年级带低年级, 培养他们的实践创新能力, 组织管理能力, 使学生在毕业后适应能力强, 能很快投入新的工作岗位并获得不俗业绩。各分院还进一步探索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与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 订单式培养, 学生毕业后可直接到企业工作。如计算分院与东忠软件公司共建职业培训基地3年来, 共培养了IT高级对日软件外包人员200多名, 除个人自动放弃外, 参训学生全部就业, 大部分进入东忠星驰、东忠软件、浙江华为等知名IT企业。

四、构建“全程就业指导”体系是基础

为使学生都能够了解当今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 增强就业紧迫感, 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 学院历来重视对新生教育的投入, 对学生的就业教育从“重末端”向“重全程”转变。从大一入学开始, 学院就将学生如何适应大学, 如何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发展等生涯规划理念纳入《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列入教学计划。学院还从新生入学教育开始, 制作了专门的专业能力及素质要求读本, 对学生进行专业认知和就业意识的指导;对在校生侧重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培养;对毕业生采取校、院两级共同实施就业指导的模式, 侧重对学生择业观、价值观的引导, 以及对学生求职能力和择业技巧的培养。通过举办“新生职业导航训练营”、“首选毕业生训练营”、“职业双周”、“职业导航月”等活动, 开设“快乐成长, 热线伴随”电话咨询, 设立职业辅导室, 做到了就业指导前移, 普遍性的通识教育与个性化指导相结合。如传媒分院在四年级对所有毕业班学生开设“走向社会”的课程, 缩短从学校人向社会人转变的时间。通过多种形式、多个方面对学生的就业心理、政策、流程、角色适应进行指导。

五、建设高水平就业指导队伍是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学院非常注重就业工作队伍建设, 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有计划地对全体就业工作人员进行培训, 目前拥有2个GCDF, 18个职业指导师, 31个KAB讲师, 4个SYB讲师, 邀请了北森公司对所有辅导员进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TTT培训。每年还对所有毕业班班主任进行就业政策和就业指导技能的培训, 逐步形成了“人人关心就业, 人人熟悉就业, 人人精通就业”的就业工作专职队伍, 为学院就业工作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3.关注就业工程 篇三

突出位置:第一要务

就业工作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民生之本,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从去年9月至今年8月,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党中央、国务院两次召开就业和再就业工作专题会议,每次均为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务院总理、中央政治局常委出席,足见中央领导对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的重视。与此同时,各地也纷纷把就业工作列为一把手工程、一号工程。

面对难点:形势严峻

当前和今后一个较长时期内,我国就业形势都将比较严峻。今年,全国城镇需要安排就业的劳动力总量达到2400万人。由于非典的影响,就业计划的实施遇到很大困难。上半年全国领取再就业优惠证的下岗失业人员共有135万人实现了再就业,其中大龄下岗失业人员有38万人再就业,各完成了全年任务(400万和100万)的三分之一。到7月底,全国新增就业370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2107人;发放再就业优惠证607万本,安置困难群体55万人再就业。

根本途径:人力资源开发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大力加强人力资源建设是使我国从人口大国转变为人力资源强国的根本途径。解决就业问题,不应是一个被动安置现有劳动人口的过程,而应是一个通过人力资源能力建设、提高人口素质、促进经济加快发展的过程,是一个努力把我国人力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的过程。只要工作做得好,人口多就不会成为包袱,而会成为创造财富的宝贵资源。

关键词:强调落实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中央关于再就业工作的大政方针和政策措施已经明确,关键是要全力以赴抓好落实。第一,大力开发就业岗位。第二,全面落实再就业扶持政策。第三,增加再就业资金投入。第四,强化再就业技能培训。第五,进一步搞好再就业服务。第六,引导下岗失业人员转变就业观念。第七,落实下岗失业人员的社会保障。温家宝总理强调,做好新形势下的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关键在于切实加强领导,在狠抓落实上下功夫。劳动保障部向全国劳动保障部门提出,在就业工作中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念,大力倡导求真务实的作风,摸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力戒形式主义,反对搞不切实际的花架子。

任务目标:800万与4.5%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部长郑斯林近日提出,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细化目标任务,振奋精神,坚定信心,加大工作力度,加快工作节奏,强化工作措施,全力以赴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不折不扣地完成年初确定的新增就业800万、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的目标任务。

操作措施:政策支持

4.交通工程就业心得体会 篇四

制药工程专业就业前景人类基因组计划、干细胞技术和组织工程、生物信息学、转基因动物和转基因植物、克隆技术、生物芯片、基因治疗和细胞治疗等大批新技术的涌现对生物制药产业都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制药工程专业就业前景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医药市场每年以8-10%的速度增长,中国药品市场以20%左右的速度增长。1994年世界医药市场为2467亿美元,2000年为3500亿美元,预计2010年将突破6000亿美元。这一数字远高于其它化学工业的增长水平。因此制药产业有着非常光明的前景。

制药工程专业就业前景我国现有药品制剂和原料药生产企业5082家,这些制药企业是制药工程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去向。根据医药工业发展的要求和制药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制药工程专业的学生毕业后能够从事药品生产、新药研制及企业管理等工作。结合我国5000家左右的医药企业,制药工程就业前景非常广阔。

制药工程专业就业前景制药工程专业毕业后可到制药工程(或医药生物技术)领域相关的生产企业、营销企业、科研院所、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等企、事业单位从事药品生产、管理、营销、检验监督和研发等工作。也适于报考生物技术、药学及相关专业的研究生。

在校期间可考取药品检验员、营养师等资格证书。

制药工程专业就业前景之就业方向:

毕业后可从事一切与药物有关的工作:例如

研发人员——在药厂、大学、研究所的研究部门,从事药物研发工作;

生产、技术人员----在药厂,从事药品生产、技术工作;

质检化验人员——在药厂、食品厂、药检所,从事食品药品质检化验工作;

管理人员----在药厂,从事药物的生产技术管理等工作;

营销人员----在药厂、医药营销公司,从事药品营销、内勤等工作;

药剂师——在医院药剂科,从事制剂、质检、临床药学等工作;在药店、医药营销公司,从事药品使用指导咨询等工作;

药检人员——在药检所从事药物的质量鉴定和制定相应的质量标准;

公司职员——在医药贸易公司或制药企业从事药品流通及国内外贸易。

药品监督人员——公务员,在国家、省、市、县药品监督局,从事食品药品质量监督等工作;

营养师----

考研-----报考生命科学、生物技术、药学及相关专业的研究生。

制药工程专业就业前景之全国制药工程专业现状

本专业名称正式出现在教育部的本科专业目录是1998年。从1999年起,全国正式开始招收制药工程本科生。

在1999年制药工程专业招生时,全国共有34所高等院校设置制药工程专业,其中医药类院校13所,理工类院校12所,综合性大学9所,招生人数为1165人。

近年来,制药行业作为以高新技术为依托的朝阳产业发展迅猛,高等教育的发展也进入了快车道,因此制药工程专业的发展速度和规模相当惊人。

制药工程专业就业前景一些与制药工程专业类似的专业,例如抗菌素专业和微生物药学专业,许多院校选择了与此更相近的制药工程专业。另外一个专业---精细化工专业,有不少院校的精细化工专业都把化学药物的合成制备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尽管按照新的招生目录,精细化工专业应以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名义招生,但是仍有相当数量的精细化工专业看准了制药工程方向,改建成了制药工程专业。

调研发现制药工程专业就业前景随着人们对药品这种特殊商品越来越重视,不少高校非常看好制药工程专业,通过转型或新建形成了制药工程专业。

2003年8月全国已开设制药工程本科专业的高等院校达98所,当年的招生人数达6243人。

2004年5月20日,国内已有121所高校设置了制药工程专业,在所有工科专业中排名第15位。

2005年国内又有20家高等院校申报设置了制药工程专业,共有141所高校设置了制药工程专业

2006年有13家院校成功申报设置了制药工程专业。

5.轮机工程专业就业前景好不好就业 篇五

轮机工程专业由于其技术含量高,职业素质要求严,培养成本大,所以轮机工程专业毕业生的每年几乎都是供不应求的状态,并且待遇相对来说比较优厚,目前随着国际远洋业的发展,国内外相关公司企业对轮机工程专业毕业生需求量越来越大。还是比较好就业的。

新高考96个志愿录取顺序是什么

在平行志愿投档时是按照高考成绩总分的高低,依次检索考生填报的志愿,在分数相同的考生中则是按照相应的规则顺序进行。在检索某一个考生填报的志愿时,也是按照考生填报的顺序进行检索,一旦检索到符合条件的志愿就会将考生的档案调到学校。

意思就是如果A、B两名考生的成绩分别是600分、590分,则是检索A的志愿。在A的志愿中按照填报的顺序进行检索,如果A的志愿顺序为甲大学+1专业、甲大学+2专业、乙大学+1专业、乙大学+2专业…,则是依次从第一个专业依次进行检索。

一旦检索到符合条件的专业(条件为该专业还没有招满、考生分数在相应批次的省控线之上)就会投档,一旦投档之后,不管考生有没有被录取,这一批次的志愿就不会再被检索了。

高考志愿填报技巧

1、熟悉政策

考生家长对于本省的高考政策要有一个整体的把握,明白哪些政策非常重要,哪些和自己切身利益密切相关,重要政策当年是否有变化。

2、收集信息

一般来说,考生家长可以选择的权威渠道大致这么几条:当地考试院及高校官网等。

3、准确定位

高考录取时是将一定范围的学生,按其填报的志愿和高考成绩进行排位,从高到低,位次越高,被录取的机会就越大。填报志愿前考生可以根据平时成绩或模拟成绩来定位。

4、知己知彼

除了政策法规之外,还有弄清各个招生院校的基本情况。如学校当年的招生章程、招生计划、往年在本省的提档线、专业线、师资力量、专业设置、学科特长、就业及深造情况等等。

5、初选志愿

6.中山大学交通工程专业就业前景 篇六

我国正处于高速发展之中,新兴的城市离不开交通,商品流通离不开交通,现代化的生活更离不开交通。只要专业知识扎实,该专业毕业生完全能够胜任高级工程技术工作,在交通运输规划、交通工程设计、交通控制系统开发等方面大展身手。

交通管理工程专业在专业学科中属于工学类中的公安技术类,其中公安技术类共6个专业,交通管理工程专业在公安技术类专业中排名第3,在整个工学大类中排名第115位。截止到 12月24日,318502位交通管理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平均薪资为5015元,其中应届毕业生工资3551元,0-2年工资4253元,以上工资1000元,3-5年工资5340元,6-7年工资6817元,8-10年工资7688元。就业前景比较好的城市有:上海、北京、广州、深圳、南京、成都、武汉、杭州、厦门、济南。

交通工程专业就业方向:

7.交通工程就业心得体会 篇七

一、首先做好就业前期的准备

1. 将就业教育贯穿于日常教育中

民办高校的学生平时课时量大, 信息接受量多。这也决定了其就业方向和择业目标与其他公立院校的不同。大部分民办院校的培养目标都是培养实用性比较强的社会人才, 因此, 在学生入学初即着手学生的职业规划, 进行学生的成才教育, 将就业教育贯穿于学生的日常教育中, 把日常管理和学生未来的成人成才成功有机结合起来, 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为培养和树立职业道德打好基础。

2. 尽早进行筹备动员

作为毕业班辅导员一定要深感责任的重大, 因此一定要经常与学生的逐一谈话以及利用班会、每周例会上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 动员学生做好择业前的心理调试, 对自己正确定位, 做到既不好高骛远, 又不妄自菲薄;对于就业不积极的学生, 积极联系学生家长, 学校和家长双方共同努力通过多种途径敦促学生转变思想。

3. 定期安排就业讲座

为了使广大学生有一个正确的择业观, 定期安排专门的就业指导讲座, 为他们的就业做正确的引导。对于学生的就业前心理准备, 要请参加工作的毕业生为我们学生做了讲座, 使学生克服烦躁和好高骛远的心理, 变得更踏实。要正确分析每年毕业生的就业形势, 对那些打算考研的同学, 请相关教师来做讲座, 教学生们如何备考, 如何复习。

4. 认真做好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

毕业班辅导员要对自己所带毕业生的自然情况进行收集和就业工作的相关资料进行整理, 保证就业指导工作的顺畅性, 并及时与学生沟通, 随时了解其就业进展状况。通过与学生进行经常性的沟通, 保证时刻了解毕业生的思想动态, 鼓励毕业生多渠道就业。使辅导员既成为学生的知心人, 也做好学生的参谋, 帮助学生顺利就业。

5. 千方百计为毕业生寻找就业市场

召开专门会议, 利用各位老师的人脉以及往届毕业生的有利资源给学生提供就业机会, 并通过多方渠道为学生提供了大量就业信息为学生推荐工作。

通过各种就业网、获取用人信息, 及时公布, 安排学生参加面试, 面试前做好指导, 面试结束做好总结。同时向毕业生宣传网上招聘的优势, 告诉学生网上招聘已经成为用人单位青睐的重要招聘形式。为毕业生网上投简历做好指导, 鼓励同学们前去参加市内的大学生现场招聘会, 积极与专业有关用人单位联系, 推荐同学们就业。

二、民办高校就业工作的心得体会

1. 职业生涯规划:提升就业能力的基础

就当今时代很多毕业生而言, 与其说是“就业困难”, 不如说“就业迷茫”, 不知道自己应该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很多学生在初入大学持有“大一大二先轻松一下, 大三大四再努力也不迟”的心态。对自己的未来发展缺乏科学的规划, 这往往成为他们面对就业压力时感到手足无措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 要引导我们的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

2. 社会适应能力:提升就业能力的关键

学校和社会是有差距的, 这种差距, 往往使得“象牙塔”里的大学生对社会的看法趋于简单化、片面化和理想化。一些企业对应届毕业生表示出冷淡,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刚毕业的大学生缺乏工作经历与生活经验, 角色转换慢, 适应过程长。他们在挑选和录用大学毕业生时, 同等条件下, 往往优先考虑那些曾经参加过社会实践, 具有一定组织管理能力的毕业生。这就需要我们在就业前就注重培养自身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能力。因此, 在不影响专业知识学习的基础上, 大胆走向社会、参与包括兼职在内的社会活动是大学生提升自身就业能力和尽快适应社会的有效途径。

尤其在求职过程中, 有些学生一旦遭遇失败, 便一蹶不振, 这也是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之一。 (如:某同学在经历了一次面试失败后, 就再没有信心了, 每次给她推荐岗位的时候, 她就会说老师, 我不行。我觉得我干不好。) 其实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优势, 只要我们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平时多锻炼自己, 会有适合我们的岗位的

3. 正确的择业心态:提升就业能力的保证

在用人单位看来就业的心态是学生能找到合适工作的关键。因此, 为了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 应当培养良好的择业心态, 树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就业观。

学生要积极主动寻求就业, 而不能被动的“等、靠、要”。很多毕业生把希望寄托在社会关系资源上, 出现了求职“全家总动员”的现象;一些毕业生则想完全依靠学校解决就业问题。事实上,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我国已经实现用工制度的双向选择, 大学生主动“推销”自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实现就业的途径, 因为能否胜任工作还是要靠自己的能力说话。

因此作为民办学校的教育工作者, 我们要深感自身责任的重要性, 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们要通过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来带动学生的全方面就业, 争取为我们的学生在就业之路上走的更顺畅而努力工作。

摘要:随着中国高校教育的发展, 大学生的数量急剧增加, 大学生就业问题也日益凸显,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成为社会热点之一。

8.交通工程就业心得体会 篇八

关键词:工程物理;专业特色;就业状况

许多人容易混淆物理与工程物理,这里简单阐述,工程物理着重于工程应用,而物理系中的物理偏向于理论研究,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相对而言物理系中的物理的理论性较强,一般有严谨的理论推导,学起来难度更大些,学生毕业后更适合搞理论研究,所以本科毕业后多数选择考研深造。工程物理一般讲究实用,学以致用,通常理论上不苛求透彻、严谨,重在实用,因此本科毕业后更能容易找到合适的、实践性的工作。例如:工程力学的侧重点在于工程建筑的受力而不是传统力学上的各种受力情况的笼统的研究,如果学生想要学习纯正的力学的话,可以考虑学习教育类的物理专业,现在工程力学和电机工程之类的专业多,是由于学校考虑到了就业的问题。

一、工程物理专业

工程物理是物理、工程和数学三种学科结合的学科,主要培养有坚实而宽广的工程热物理的系统基础理论知识,熟知并能熟练运用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和新技术开展本学科的科研与应用开发工作,深入了解学科的进展、动向和最新发展前沿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基础物理与要解决的问题及工程技巧相结合,使工程物理有广泛的应用。这门交叉学科是为技术领域内继续发明而设置,和传统的工程学科不同,工程物理不需限定在一个科学或物理的分支,是指某一专门化的科学,如光学、量子物理、材料科学、应用物理学、纳米技术、微型品制造、力学工程、电工程、生物物理、控制理论、空气动力学、能量、固态物理等在应用物理方面提供较彻底的基础训练。它通过加强对数学、科学、统计和工程原理的应用,使解决工程问题更优化和具创造性的学科。这学科侧重研究和发展,设计和分析,具交叉功能,是理论科学和实际工程间的一座桥梁。在许多国家中获得工程物理或工程科学学位是科学学位,许多语言的“工程物理”直接翻成英文的“技术物理”。

工程物理学科是研究能量以热和功,以及其他相关的形式在转化、传递和利用过程中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的一门应用基础科学,几乎与所有产业部门及科技领域都密切相关,在人类社会进步和国民经济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此专业的主要课程有热力学专论、传热学专论、工程流体力学专论、现代实验技术、现代数学方法概论、非线性动力系統、非定常及不稳定两相流动、高效换热器、计算传热学进展及其应用等。其课程设置面向新技术并具有工偏理的特色,其中有北京市和清华大学精品课。整个学习期间保持外语和计算机方面课程的连续性和不断上层次,并通过众多实践环节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用于工程技术的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许多大学,工程科学可包括从学士到博士课程的内容。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是全部课程的基础。选课包括流体动力学、量子物理、等离子物理、相对论、固体力学、运作研究、信息技术和工程、动力学系统、生物工程、计算工程、工程数学和统计力学、材料科学、电磁学、纳米科学、能量和光学等等。

工程物理专业培养近代物理电子学、辐射技术、加速器技术、核能工程、安全技术、粒子物理与核物理等方面的人才。此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基本应具有坚实而宽广的工程热物理的系统基础理论知识,熟知并能熟练运用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和新技术开展本学科的科研与应用开发工作,深入了解学科的进展、动向和最新发展前沿。此外,还应该拥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作风,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并在本学科领域某一方面的理论或实践上取得创造性研究成果。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

二、工程物理专业就业方向及就业前景

由于现今此专业市场需要量很少,但是就业率很高,就业前景也不错,毕业生一直深受各行业的雇主欢迎,工程物理专业学生毕业后可从事电子、电机、品质控制、市场推广、程序编写及教育等行业工作。毕业生亦可进一步在科学或工程学等范畴深造,获取更高的学位。工程物理专业学生从事的岗位为:销售工程师、研发工程师、光学工程师、工艺工程师、软件工程师、数据库工程师 管理员、数据库工程师、高级软件工程师、硬件工程师、销售储备干部、技术工程师、算法工程师等。

工程物理专业在专业学科中属于工学类中的能源动力类,其中能源动力类共10个专业,工程物理专业在能源动力类专业中排名第1,在整个工学大类中排名第28位。截止到 2013年12月24日,322514位工程物理专业毕业生的平均薪资为5005元,其中应届毕业生工资3573元,0-2年工资4253元,10年以上工资1000元,3-5年工资5338元,6-7年工资6816元,8-10年工资7686元。工程物理专业就业岗位最多的地区是北京。薪酬最高的地区是盐城。据统计,工程物理专业就业前景最好的地区有: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杭州、苏州、武汉、南京、厦门、成都等,平均薪酬在7000元左右。

近几年工程物理专业本科毕业生中,约有60%的学生直接免试攻读研究生,约有10%~15%的学生选择出国留学深造,其他的毕业生选择就业。工物系毕业生就业及深造单位分布广泛,例如:包含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中国广东核电集团、国家核电技术公司、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等在内的著名大型企业;又如:国家环保部、国家工信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环保部、国家开发投资公司等政府机关;再如: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科学院、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中国石油集团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等科研院所;此外,还包含了中国农业银行、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等在内的金融领域。

三、结语

总的来说,工程物理的特色是“工程”和“物理”密切结合,培养既有坚实的数理基础,又经过较强的工程设计、实验能力训练,且具有基本的人文社会科学及经济、管理知识,善于把所学知识运用于工程实际,能在核科学技术和核工程领域,以及其他与近代物理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密切相关的领域从事研究、设计、开发、生产、管理、教学的高层次、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就业前景十分广阔。

参考文献:

[1]周丽霞等. 应用物理学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 高等理科教育,2011,(01):78-81.

[2]张欣浪,温天舒.坚守为心中那个圣洁的“激光梦”——记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副主任郑万国[J].《科学中国人》,2016.

9.交通工程就业心得体会 篇九

网络工程专业就业方向

网络工程6大就业方向:普通网络工程师、普通系统工程师、网络系统设计师、网络安全工程师、综合布线工程师。

普通网络工程师。在大企业中或是在网络公司工作维护公司网络设备,保证公司骨干网络正常工作对流行的网络设备非常了解 。

普通系统工程师。在大企业中或是在网络公司工作维护并保证系统工作正常对流行的OS非常了解对系统故障的解决有丰富的经验。

网络系统设计师。公司需要建设网络,主要根据要求进行设计,客户能满意设计项目达到全面、高的实用性和可用性网络系统设计师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种网络和系统方面都有很好的经验。

网络安全工程师。给人一种神秘感主要保护网络安全保护网站、邮件等服务器安全,合理布置网络结构和网络产品对企业能进行安全评估和防护。

综合布线工程师。地位比较低,容易成功,能针对工作场所设计布线方案并实施 大多数设计人员是技术人员,施工人员找的是民工。

从事网络教育。这是一项非常稳定的工作,我们不会像前五种职业那样整天在为这样那样的工作问题伤透脑筋,也不会为这样那样的事整天提心吊胆,因此,为了求一份稳定可靠的工作,那就是考个研究生,当个老师也是很不错的。

10.交通工程就业心得体会 篇十

随着社会历史保护意识的迅速发展,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利用在中国正呈现出快速的发展趋势。据统计,欧美建筑设计市场中,超过7成业务为旧建筑保护与利用的项目,大多数设计机构和建设主管部门都配备有大量历史保护的人才。而在国内,保护人才的培养却和保护项目的上升速度不成比例,保护人才严重欠缺。二战后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各国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历史建筑保护理论和实践的社会影响也在迅速增长。在西方发达国家,历史建筑保护已经成为建筑院系中的一个相对独立的专业领域,属建筑学新兴的学科方向,并且与社会对这一领域的职业化需求相适应。实际上,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再生,已经成为了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此已形成广泛的国际性共识。我国作为历史建筑遗产资源及其丰富的文明古国,有必要在该领域与国际先进接轨,以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对此类专门人才的需求。

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在专业学科中属于工学类中的土建类,其中土建类共15个专业,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在土建类专业中排名第13,在整个工学大类中排名第148位。截止到 12月24日,318757位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平均薪资为5015元,其中应届毕业生工资3550元,0-2年工资4251元,以上工资1000元,3-5年工资5339元,6-7年工资6822元,8-10年工资7688元。就业前景比较好的城市有:上海、珠海、北京、抚州、金华。

11.浅谈给排水工程专业的就业趋势 篇十一

关键词:给排水;就业;趋势

对高校理工科的学生来说,学以致用,可以算上对学科价值的最大体现。而针对给排水工程专业,据调查,它在高校设置的普遍学科存在于普通化学、分析化学、工程力学、测量学、工程制图、微生物学、水力学、电工学、给水排水工程学科等。而依据这些为线索,结合实际社会环境,就可以大致决定给排水工程专业的就业面了。

一、给排水工程专业的几大应用方向

各大设计院:设计院对给排水工程专业来说,是比较高水平的发展平台,有非常丰厚的待遇和发展空间,不过它对应聘者的专业技术要求和学历要求比较高,一般是研究生级别。设计院也分很多类型,大概有建筑设计院、市政设计院、规划设计院、工业设计院、私人设计院等。其中建筑设计院中的佼佼者有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设计院、铁道第二勘察设计院、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铁道第一勘察设计院、国家电力公司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铁道第四勘察设计院、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石油集团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这些,具体的应聘要求可以进入各设计院的官方招聘网站查看,在此就不一一赘述,这类设计院对个人创新思维比较重视,主要从事设计,开发和理论研究方向的工作。而市政设计院的特点就是承包的业务与政府的规划有比较密切的关系,往往涉及到的是庞大的设计开发和维护团队一起攻坚克难的工作,对个人的要求是要有团队协作精神和较强硬的专业基础知识,在这样的环境中,有大量的学习机会。但有一定的体制障碍,创新要求不高,目前国内比较受欢迎的市政设计院有北京市政、上海市政、东北市政、华北市政、中南市政,主要的工作为设计污水、给水的可研、初设、施工图,城市管网综合敷设,以及垃圾处理等。除此之外,规划设计院的工作就比较杂了,对专业技术的要求没有建筑设计院和市政设计院那么高,只是处理一些常规的给排水工程类问题,目前从事该行业的人大多工作比较稳定,工作压力不大,算是设计院中比较安逸的专业去向。工业设计院主要针对厂房建设,有许多工艺上的管道、强弱电、排污、避雷、消磁、防爆、环保等特殊要求,此类就业要精通工业上一些常见问题的处理方法,是对实际问题解决最有帮助的一类就业去向,擅长实地勘察,发现问题,研发解决问题方法的人很适合从事这方面的工作,而且很有成就感。最后就是私人设计院,这是一般大型企业或集团针对自身发展建设而设置的专门机构,这类设计院的工作时间很集中,压力非常大,经常需要赶工期,不过效益往往也是最好的,对个人发展来说是个明智的选择。

企业:据2013年的就业统计,自来水厂和污水处理厂对给排水工程专业的专业密切性非常大,这也是历年来给排水工程专业最普遍的一个就业去向,这类工作的门槛不高,需要应聘者具有较多的专业证书,目前本科水平可以考取给排水工程师,水工业工程师,和城市净化水工程师等,毕业后的证书类别就更多了,证书对于个人的发展来说有很大部分的作用,不过在企业工作制度化严格,个人自由相对较少,社会各界对此项就业去向普遍评价不高。另外,一些专业的设备厂商也招收部分研发员,维修工,和相近专业的销售员,如果个性比较开朗,喜欢动脑筋,能说会道的同学可以考虑这些方面的就业。

私人创业:创业,在大多数人的心里,都是一个十分冒险而艰难的事情。给排水工程专业也是如此,但是,目前社会上对给排水工程专业的认知程度比较少,很多人都不清楚给排水专业是干什么的,一些思维比较灵活的同学可以考虑结合科研和实际,去联系相关专业的生产厂家和社会需求,针对社会对此方向的需求来从事设备生产,经销,维修,咨询平台和新产品开发方向的创业活动。

科学研究和教育:这是所有专业中一个共同的就业方向,性格踏实,喜欢科学研究和教育行业的同学可以通过刻苦学习基本知识和理论,考取研究生,博士,从而从事本专业的教学科研工作。

二、给排水工程专业应聘者一些必备的应聘条件

对于应聘者,应聘时的审核考试是必不可少的,其中文凭可能是最重要的,对于每年成千上万的应聘者,学历的高低直接影响录取的优先与否,其次是一些基本的证书,比如计算机等级证书,全国英语四六级等级证书,普通话等级考试证书,和学校内大型专业技能大赛的获奖证书。对软件要求,CAD是要必须熟练掌握的。另外,对能力要求,笔者在各大招聘信息中总结的主要有这些:具有简单城镇给排水工程设计和计算的能力;具有较强的给排水工程施工及施工管理的能力;具有建筑给排水、室内消防的设计、安装、维修能力;具有水质检验、水厂运行管理等方面的技能;借助工具书能熟练地阅读各种施工设备、水处理设备的使用说明、维修手册等技术资料;具备操作计算机的能力,达到计算机中级工以上的水平;

具有正确识读和熟练绘制给排水专业施工图的基本能力;具有正确使用给排水工程材料并进行检测、保管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处理施工中技术问题的能力,具有运用规范和技术标准对工程质量进行检验的基本能力;具有一、二个主要工种操作的初步技能等等,所以在学习阶段对各项能力的培养是就业是否顺利的关键保障。

三、结语

大体来说,给排水工程方面的社会与人才的需求关系比较平衡,但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却令人堪忧,很多大学生不愿意去基层处理一些最底层的问题,一些较高条件的设计院和科研教育单位又要求太高,导致大批学生出现跨专业从事就业的现象,笔者认为选择了给排水工程专业,就应该尽量学好自己的专业去实现本专业的价值,而这一切的本身,都必须从平时的认真学习做起。

参考文献:

[1]付麗丽,鹿钦礼.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实习教学改革探索[J].高等建筑教育,2009,(06):42-43.

[2]郭永福,徐乐中.高校给排水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J].{H}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05).

12.交通工程就业心得体会 篇十二

一、领导高度重视, 健全就业工作体系

学校始终把就业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每年召开全校就业工作会议;每学期校长办公会设立就业议题, 研讨当前就业工作突破点;就业目标纳入全校年度工作指标, 与院系办学质量考核挂钩;明确院系党政一把手就业目标责任制, 实施院系毕业生就业进展双周报告制度, 切实落实就业工作的过程管理。同时, 校院两级领导高度重视将理想信念教育融入就业教育:每年校党委书记为新生上生涯启迪课, 培养“选择交大, 就选择了责任”的生涯价值观和“志存高远”的交大学生就业文化;每逢毕业学校都组织“远航教育”, 校党委书记亲自参加活动, 各院系党委书记也与毕业生进行相关专题教育;毕业典礼上学校领导班子集体会见和勉励到西部、基层和国家重要行业就业的毕业生代表。

在体制上, 学校形成了“学校领导统筹全局、就业中心具体牵头、相关部门通力配合、院系班级层层落实”工作格局:学校层面成立“就业工作领导小组”, 由校长担任组长, 具体职能由学生工作指导委员会统筹, 其下设的学生就业服务和职业发展中心具体承担及落实全校就业日常工作任务;院系层面亦成立院系一把手牵头的就业工作领导小组, 并设立院系职业发展中心, 充分发挥基层的智慧和主观能动, 将毕业生就业工作落到实处。特别是在985三期中, 设立“生涯学堂”项目, 三年累计投入1000万元加强就业工作。

二、紧密结合人才培养, 贯通人才输送链

学校紧密结合国家需要和社会发展, 以就业联动教育教学改革, 形成特色人才输送链。一是结合国家需要和社会需要开设特班, 如成立核科学与工程学院和航天航空学院, 开设“特班”, 软件学院等采取理事会和校企联盟形式, 引入企业优质资源深度介入课程建设, 促进校企人才输送的高效性。二是学校开展“卓越人才培养计划”, 成立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实现高校与企业、市场保持零距离沟通, 培养高质量急需人才。三是结合研究生就业特点, 调整研究生人才培养结构, 增加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人数。四是关注未来人才需求:增设数学-金融本硕贯通试点班、工科-管理本硕贯通试点班, 培养学科交叉与融合的复合型人才;结合国际化趋势, 成立交大-密西根大学联合学院;借鉴法国工程师精英教育模式, 成立上海交大-巴黎高科卓越工程师学院。五是调整学期安排, 实行暑期“第三学期”, 开设丰富的实践性课程, 联合企业提供的众多实习岗位, 加强学生就业力培养的实践实效。

此外, 学校持续完善从1997年建立的毕业生跟踪调查制度, 建立毕业生就业统计监测系统;并从2010年起增加与政府、重点行业和关键企业的信息沟通, 推出“重点区域和重点单位就业推进计划”, 及时更新各地用人单位人才需求情况, 形成就业和招生、教学的良性互动, 并促使就业工作不断改进和提升。

三、巩固就业核心市场, 服务国民经济主战场

学校鼓励学生前往国家重要单位、关键领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就业:每年修订学生就业引导目录;召开重点单位座谈会;设立和拓展就业引导基地;建立校企人才输送合作的“翼盟”俱乐部;举办提前体验职场环境的“职业展”;持续开展“学生就业伯乐奖”评审, 引导毕业生到国家发展最需要的领域就业。每年对于就业引导单位, 开辟招聘“绿色通道”, 举办国家重要单位和重点地区的专场招聘会, 选派专人提供全程化的招聘支持与服务, 持续吸引更多优秀的学生投身这类企业。学校形成高质量的毕业生招聘市场:每年都将组织总数近1500家企业的大型招聘会4场、组织集团公司和地区专场中型招聘会100余场、企业招聘宣讲会近1000场, 到校招聘的企业数超过4000家, 岗位超过10万个。目前就业毕业生中超过50%的学生进入了国家重点行业、关键领域、战略性新兴产业供职。

学校还积极推动毕业生海外实习和就业, 通过科研项目、奖学金项目、商业比赛项目、政府资助和境外大学联系等渠道, 向国际原子能机构、世卫组织等国际合作组织、跨国企业推荐毕业生海外实习和就业。

四、积极实施创业引领工程, 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

2000年开始, 学校提出实施“自主创业工程”, 鼓励有条件的毕业生自主创业。2007年推出面向全校学生的“创新与创业大讲堂”。2010年6月在全国率先成立了创业学院, 统筹开展创业教育和服务, 在教育、培训、模拟经营、资金和场地扶持方面都建立了相关举措:设有国家大学科技园, 与紫竹、漕河泾等开发区建立合作关系, 与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等密切合作, 在江苏江阴设立见习基地。近年来, 先后在各类国际国内重要创业赛事中争金夺银。“上海交大天使基金”先后扶持指导150多个创业计划, 资助49个创业团队, 累计金额达1160余万元;上海瑞一医药、应届生求职网等一批大学生创业企业蓬勃发展;每年的上海市十大青年创业先锋和建功立业人物评选中, 都有我校毕业生当选。

五、全过程多维度强化生涯发展辅导强度, 形成三大课堂连动

学校明确“就业教育本科立足生涯发展, 研究生立足就业力提升”, 建成贯穿本科、研究生、职场前期的全程化和实现第一课堂生涯教学、第二课堂生涯实践、第三课堂生涯成长网络伴随的多维度生涯发展体系。

学校面向本科生建设从生涯启迪到自我效能提升的生涯系列课程;针对研究生构建从职业意识到就业力提升的职场培训系列项目, 形成全程化的教学培训体系。除生涯课程教学外, 学校还辅以阶段性开设的高度浓缩时代趋势的峰会、专项技能团体培训、行业企业现实发展的沙龙以及“一对一”的职业咨询等活动, 形成面上覆盖、点上突破的生涯辅导机制, 满足不同阶段的学生个性化职业生涯发展与决策相关的需求。

学校不断完善多元化的实习实践实训体系, 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首先, 学校明确学生党支部的一项重要职责是关注学生自身的生涯发展, 推动学生自主的开展生涯实践活动。其次, 学校建立学生职业发展总会统筹依据不同行业和不同企业建立不同领域和方向的学生职业发展协会 (如公务员协会、出国留学协会等) 和下设在各院系的职业发展分会, 推动学生走访企业、开展生涯访谈等接触职场的实践活动。为帮助毕业生更清晰个人的求职定位, 学校于去年10月正式启动“翼计划” (“WING”) 职业发展训练营, 通过组建国企就业训练营、民企就业训练营、创新创业训练营、公共管理训练营、海外深造训练营和研友会等6大职业发展训练营, 提升学生就业潜力。

学校以就业中心为主体开展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的网络伴随体系建设。一方面, 学校已建成全面的生涯发展测评工具和丰富的网络职前课堂, 为学生提供生涯教育课程和重点专业课程的全课程视频在线点播服务。另一方面, 学校已开发了职业生涯发展个性化信息推送系统 (翼讯系统) , 每天为全校每个学生及时推送学校内外即将开展的依据其个人特质 (包括专业、年级、兴趣等相关维度) 特点的职业生涯发展活动的信息。

六、全面建设就业信息化系统, 切实做好个性化就业服务

学校搭建集生涯教学与实践、就业管理与服务于一体的网络服务平台, 实现生源信息共享、就业信息管理、就业协议网上鉴证、网上毕业离校管理, 已形成以就业数据库为核心, 以就业信息网为主导, 以嵌入职业发展为实训平台, 以就业官方微博为即时展示, 以校园BBS和易班为交流平台, 以翼讯个性化推送系统为定制信息的个性化就业管理与服务的创新模式, 每天都为每个学生依据其个人的专业、年级、地域、兴趣等特点推送相关职业发展相关信息, 为学生提供量身定制的“信息早餐”。

学校重点关注就业弱势群体, 形成求职津贴补助经济困难学生、求职教练帮扶就业困难学生的双覆盖就业保障:建立基本补助与求职路补报销制度, 每年为求职的经济困难学生发放10多万元的求职着装和交通补贴, 保证到毕业离校日为止, 家庭经济特困毕业生全部按时就业;为每一位就业困难学生建立求职档案, 制作简历合集, 通过大型招聘会企业赠送和与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合作为学生推荐招聘信息, 并配套职业咨询师和企业求职教练形成多对一的有效帮扶, 促进学生就业。此外, 还积极联系少数民族地区优质企业, 为少数民族毕业生举行专场招聘会, 优先推荐就业岗位。

七、加强师资梯队建设, 形成特色就业辅导体系

注重与优质的生涯教育机构战略合作, 系统开展接轨国际的就业师资培训, 每年投入30万元培养职业咨询师40人左右, 并成立国内高校首个职业咨询师协会, 利用企业资源, 借助专业机构, 建立学科方向教练组和发展方向教练组, 直接面向学生开展职业辅导。作为上海市就业创业示范创新基地, 已形成上海市高校最大规模的职业咨询师队伍, 并不断拓展企业人力资源的专业人士担任生涯导师、职业教练, 加强学生就业力培养。

与此同时, 学校充分利用朋辈优势, 加强学生自我教育队伍系统建设, 形成推动职业实践的学生职业发展协会, 服务企业进校的“菁菁大使团”和实施就业自助管理的“学生助理管理团队”, 在就业工作开展过程中促进学生的自我教育。

八、扶持和推动就业协作组工作, 联合开展就业工作前瞻研究

积极发挥在沪直属高校研究生就业工作协作组作用, 持续开展招聘市场联合组织, 不断推进人才输送的校地合作, 并积极开展联动高校、企业和地方政府的研究, 并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成果, 推动中国就业教育的新模式:先后承担包括教育部委托重点课题、全国就业中心研究课题、上海市各类研究课题10余项, 并形成一批专著与教材。

上一篇:2022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字下一篇:市长走到台前当选表态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