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免疫学选做作业(精选5篇)
1.医学免疫学选做作业 篇一
临床医学专业医学免疫学实验教学改革论文
医学免疫学作为生命科学最活跃的学科之一,是高等医学院校开设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强调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该学科的培养目标是让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学习常用免疫学实验技术在临床医疗实践和科研中的应用,为培养合格的医务人员奠定良好的专业基础。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临床本科专业医学免疫学理论教学课时较多而实验课时较少,这就使得实验课程无法受到学生们的普遍重视,难以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近年来,教研室结合该专业培养目标以及课时、实验室硬件设施等情况不断调整实验教学大纲,在实验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探索,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1.结合专业特点,优化实验内容和方法
医学免疫学理论内容抽象难懂、知识点多,学生普遍感觉对所学知识缺乏宏观理解和掌握。临床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科学专业,实验教学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理论内容的理解和消化起到很好的补充和加强作用。为了提高实验课的教学质量,教研室针对不同专业分别设定了不同的实验教学内容、课时和教学方法,在保证基本实验技能训练基础上,去除临床应用性差的实验项目,优化实验设计,增加学生动手实验操作机会,把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作为首要任务。
1.1实验内容
结合教学大纲,筛选实验内容。设定血清总补体活性测定(CH50法)、凝集反应、沉淀反应、免疫标记技术、细胞免疫功能检测和超敏反应为医学免疫学主干实验内容。
1.2实验课堂设置
在实验课中,教师首先以简明概括的语言介绍实验内容、方法、目的和要求,讲解中注意时间的压缩,重点放在操作方法的指导上。在整个学生操作实验环节中,教师现场巡视,随时指导,为锻炼学生独立实践能力,标本的采集、实验仪器的调试、完成实验步骤等操作均在教师监督下由学生独立完成。例如,在血清总补体活性测定(CH50法)实验中,3学时的实验内容涉及到四大方面,包括理论知识回顾、CH50法测定原理、操作步骤、方法评价及临床意义,教师的前期讲解控制在15min之内,重点突出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在操作前,教师示教水浴箱和离心机的使用,以便实验过程中学生可以在教师的监督下正确、熟练完成。实验结束后学生根据自己实验结果进行计算和方法评价。在此实验课中,一系列操作均由两位学生配合完成,既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在锻炼了他们实验操作能力的同时培养了协作精神,为开设综合性实验打下坚实的基础。课堂最后老师利用5?10min时间归纳整理思路、指出存在问题,并联系临床提出课后思考题。课后完成实验报告,以节省教学时间。整节实验课内容安排紧凑、时间分配合理、紧密结合临床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经过两年的教学实践,效果显着。
1.3改进教学方法,提升实验课教学水平
在实验教学中,有些操作抽象难懂,多媒体教学可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多种信息有机结合起来,形象生动地展示,便于学生理解记忆。对于应用性较强又较抽象的内容,如免疫标记技术,学生常会遇到如操作过程遗忘快,需老师反复示教等问题。通过多媒体播放图片、录像、动画等能明显解决上述问题,特别是多媒体与板书有效结合的教学方式,可显着弥补传统教学方法的缺陷,提高学习效率。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通过网络等途径搜集到了大量的实验资源,建立实验资源库,同时结合教学大纲和学生需求不断调整优化教学课件,为实现高质量的实验教学提供了保障。
同时,针对学生教学效果评价意见、教研室主任听课意见及教学督导抽查意见等反馈信息中存在的问题,如有些教师对实验背景知识和临床应用讲解不够、留给学生操作时间少、实验结果不易控制等问题予以解决。为了提高教学质量,组织教授、高年资讲师和新进教师对每一实验教学内容重点、难点进行集体备课,仔细梳理,高年资教师对新进教师实行_对_带教,严把教学质量。经过不断地集体讨论、修改和补充,提升实验课教学水平。
2.采取多种教学模式,培养学生浓厚兴趣
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已具备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在针对此专业的学生进行实验教学时,不应采取“填鸭式”和“灌输式”教学方法,而应因材施教,尝试采用多种灵活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产生浓厚兴趣。
2.1换位教学模式
对于内容单一的免疫学实验,如玻片凝集实验、单向琼脂扩散实验、双抗体夹心法的早孕诊断实验等,实行换位教学模式。即由教师在前一节课介绍下节课实验内容,布置学生预习,上课时随机请一名学生为老师和其他学生介绍实验原理和操作方法并示教,最后由教师补充内容,提出该学生讲解优点和不足并提出问题,使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实验。实验完成后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展开讨论,查漏补缺。
2.2以问题为基础的(ProblemBasedLearning,PBL)实验课教学模式
PBL教学法是一种新型医学教学模式,它是以患者的疾病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引导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通过学生查阅资料,以小组讨论为主要教学形式解决问题,其基本理念就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予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旨在启发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培养其处理问题的能力。在医学免疫学实验课教学中,PBL教学法得以广泛应用。例如,针对肥达氏实验,教师设计伤寒病例,针对该病例提出以下问题,如何进行标本的`采集?如何依据试管凝集反应结果来辅助诊断?如何排除接种后的回忆反应?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设计实验,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明显提高了教学效果。
2.3引入病例教学模式
在实验教学中紧密结合临床病例进行分析,打破专业学科限制,设立免疫学实验专题。此教学模式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进入临床工作奠定良好基础。应用此模式的主要有以下几部分实验:(1)病人血清总补体活性的测定;(2)应用免疫标记技术测定病人血清甲胎蛋白含量;(3)应用肥达氏反应协助诊断伤寒和副伤寒;(4)结核菌素试验等。以上实验全过程均在教师指导下完成,有效引导学生运用学到的理论和实验技术解决临床实际问题。
2.4开放式设计教学模式
这类教学模式主要针对优秀的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开展,在具备一定的基础医学理论和实验操作基础上,以医学免疫学专业内容为主,结合其他学科知识,由指导教师提出实验课题,由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来设计实验方案及技术路线,在教师的监督管理下开展实验,以此达到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的目的[5]。对实验内容要求具备一定的临床实用性和操作可行性,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可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整个实验包括了课题的提出、文献资料收集、实验方案自主设计、完成实验、实验结果分析及总结、讨论优点与不足等流程,形成学生自主设计并动手实践,教师辅助指导的科研氛围。对于表现突出的学生,可以让其参与到教研室课题中,进一步培养科研能力。
3.完善考核制度,培养严谨学风
在过去的实验课考核中,主要依据对学生实验报告的批阅来打分,实验课成绩仅占总分数的15%,难以体现其重要性并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为此,学院对医学免疫学实验课考核方式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和改革,考核方式由单一的实验报告为主转化为综合考核,实验成绩也提高到总分数的30%,现考核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基础考核。包括出勤、课堂提问、实验预习及操作、实验报告书写等。(2)技能操作考核。从实验大纲中选取学生必须掌握的实验技术作为考核内容,在考核过程中严格按照考核评分标准打分,提高了学生对本实验课的重视程度。(3)综合设计性实验的考核。主要考核学生查阅文献、设计实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通过两年多的实践,学生的学习热情、技能操作和科研思维均有了极大的提高。
4.结语
医学免疫学实验教学经过改进后,实验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和考核制度均更趋科学和合理,也突出了“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主导”的实验教学理念,使学生在掌握免疫学实验技术的同时,也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由于本实验课的教学改革尚处于尝试摸索阶段,难免存在诸多不足,还需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在以后的教学实践改革中,计划采取以基础教学实验、临床病例综合性实验、自主设计性实验、教研室课题实验等多层面相结合的方法和更加灵活主动的教学模式,以培养实用型和创新型医学人才为目标,进行进一步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2.医学免疫学选做作业 篇二
【摘要】医学免疫学是医学院校非常重要的专业课,本文就医学院校各专业对于医学免疫学教学的内容侧重点不同之处作一探讨,以便因材施教,能够提高医学免疫学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医学免疫学、教学内容、教学改革
免疫学是涉及多种学科的重要基础学科之一,在医学院校中,免疫学这门课程对于今后临床课程的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
但由于免疫学作为一门新兴前沿学科,现正处处于飞速发展阶段,引领现代生命科学进程,学科知识系统强,逻辑紧密、更新迅速,与其他学科相互渗透、交叉和融合,而且涉及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等诸多前沿学科 ,使学生望而生畏。
在医学院校中,学科门类非常多,包括临床医学、中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学、药学、药学及生物技术等学科,免疫学是所有学科的专业基础课,而各个专业对于免疫学中需要掌握的侧重点不尽相同。
而在目前的各个医学院校,在大部分其他专业教学中仍旧使用与临床医学相同的教材,在免疫学的课堂教学中仍然以基础知识的教学为主,然而针对非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虽然某些临床知识和重要疾病是学习的重点,但是由于其和本专业无关,学生很可能会不感兴趣。
因此,在针对非临床医学专业的免疫学教学中,应该具有针对性、目的性和合理性,不应该拘泥在一个框架,应该因材施教,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现就不同专业免疫学教学内容改革作一探讨,介绍如下。
1 中医学专业的免疫学教学
对于中医专业的学生来说,须同时兼顾学习中西医两门不同的医学体系的基础学科,故西医学科的课时相比临床专业的学生而言普遍被压缩很多。
中医学专业的免疫学课程有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内容多,学时少。
如果讲课面面俱到,重点不突出,只会事与愿违,造成教师越讲学生越糊涂。
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对内容进行合理取舍,紧扣大纲,运用有限课时,令学生掌握本学科重点知识及体系。
在讲课过程中要穿插一些与中医学有关的知识,例如我国医学历史上的“以毒攻毒”的治病方法,其实也是一种免疫的思想。
2 护理学的免疫学教学
护理专业的`学生不但要掌握系统完整的护理专业知识和熟练的护理操作技能,也必须掌握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
相对于免疫学这样的基础课而言,护理专业的学生通常更重视临床方面的知识,重视实用知识的学习,越接近临床,越贴近生活,也越容易被护理专业学生接受,然而免疫学课程要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因此对教师而言,适当降低教学难度,扩大教学范围,多从生活中找到与免疫学的交叉点,例如接种疫苗、ABO血型鉴定、亲子鉴定、器官移植、过敏反应等等,增加教学实用性,以提高学生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护理专业特点,将内容与相应的护理专业课联系起来,让学生了解在护理一些特殊疾病患者时应该运用到的免疫学的知识。
让学生对这个疾病有个全面的认识。
3 口腔医学的免疫学教学
随着口腔医学的发展,口腔专业的教学日益受到重视,教学内容更加深入,对基础医学理论教学要求更高。
免疫学理论及技术在揭示口腔疾病的发病机制、诊断、预防和治疗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针对于口腔专业的免疫学教学中,要紧扣口腔专业的知识,加强两学科之间的联系,让学生感兴趣,学有所得。
例如在免疫系统的讲解中,可以讲解口腔的粘膜,淋巴组织、唾液、扁桃体等免疫系统;又如在讲解抗原时应当以口腔内的微生物为主。
对于口腔专业的学生更倾向于实际应用,可以在课堂上讨论牙周病、龋齿与免疫学关系及免疫学治疗方法,可以使学生更加了解这些疾病,并且将知识与本专业相联系,会使学生时刻保持注意力和兴趣,可以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
4 药学的免疫学教学
对于药学专业的学生而言,在开设免疫学课程之前的生物学知识学习尚不够深入,而免疫学又比较晦涩,与药学类课程的相关性较小导致学生兴趣不高,因此,在授课时尽量将知识点与药物开发联系起来,可以提高学习兴趣。
例如可以介绍介绍临床上用于治疗肿瘤、过敏反应及自身免疫病相关的免疫增强剂和免疫抑制剂,还有一些可以用来增强免疫力的中药制剂,。
也可以介绍与其专业相关的免疫技术,例如单克隆抗体技术,免疫层系技术及ELISA相关试剂盒等等,这样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本课程的重要性。
5 生物技术的免疫学教学
生物技术专业与其它的医学专业不同,该专业侧重于生物产业,而本专业的学生也缺乏医学知识背景,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实践情况适当的调整教学内容,与其专业相对应。
例如将与生物技术专业基本无关的一些临床免疫学部分如免疫器官、肿瘤免疫、自身免疫病及免疫缺陷等内容予以删除。
而应该针对于本专业特点增加一些特色内容,例如免疫学技术的应用,酶免疫测定,单克隆抗体技术等方面要深入详细的讲解。
将免疫学教学与后续课程做好铺垫,为学生毕业后能直接从事相关行业的工作打下基础。
基础教学是为其他医学专业服务的,随着各个医学医学专业的发展,对其基础教学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目前的教学形式、教学内容必须要进行改革,才能适应各个医学专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黄兰香,何述辉.高校《免疫学》教学改革初探[J].蚕学通讯,,33(1):53-55
[2] 梅建凤, 杨胜利, 陈建澍.结合专业特色,提高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教学质量[J].基础医学教育,,13(11:):966-968
[3] 吴杰连,吴照义.适应药学职业模式的《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宁夏农林科技,2013,54(01):59-60
[4] 朱艳平.生物技术专业 “免疫学“教学改革与实践[J].新乡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0(02):152-154
3.《医学免疫学》课程简介(临床) 篇三
课程名称:《医学免疫学》
英文名称: 《Medical Immunology》
开课单位:基础医学院免疫学教研室
课程性质:必修课
总 学 时:60学时,其中理论课40学时,实验课20学时
学分:3.3学分
适用专业:临床医学、麻醉学、法医学、口腔医学、医学影像学、医学检验 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本学科重要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生学习其它医学课程及临床课程奠定基础。
内容介绍:医学免疫学是研究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功能;免疫应答的发
生机制、规律及其效应和调节机制;以及有关疾病的发生机理、诊断与防治的一门学科。医学免疫学是临床、预防、检验等医学专业的基础医学课程,其任务是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免疫学的基础知识,为学习其它基础医学课程及临床医学课程奠定理论基础,同时结合教学实践、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工作的能力和严谨的科学作风。本课程以理论课和实验课两种方式授课。本门课程的预备课程为解剖学、组织学、生理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医学遗传学及细胞生物学。基本内容分为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理论教学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医学免疫学概论、抗原、免疫球蛋白、补体系统、细胞因子、白细胞分化抗原和粘附分子、MHC及其编码分子、固有免疫应答的组成细胞及其功能、抗原提呈细胞及其抗原提呈、T细胞、B细胞、免疫应答(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免疫调节、免疫耐受、超敏反应、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缺陷性疾病、移植免疫、肿瘤免疫、免疫学防治。实验教学主要内容是免疫学基本实验技术:淋巴细胞的分离、血清的分离、凝集实验、沉淀实验、吞噬实验、荧光标记技术、酶标记技术、常见生物制品。医学免疫学为临床医学、预防医学、法医和基础医学等专业学生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奠定了理论基础,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与功能,了解免疫系统在病理状态下组成与功能的改变及其在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更好地将免疫学的基础理论和实验技术应用到该专业其他各学科。
考核形式:闭卷考试
教材:《医学免疫学》,人民卫生出版社,陈慰峰,4版,2004年。参考书目:
1.《医学免疫学》,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安云庆,1版,2004年。
2.《医学免疫学》,科学出版社,龚非力,1版,2003年。
3.《医学免疫学》,科学出版社,孙万邦,2版,2002年。
4.《Roitt免疫学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Ivan.M,Roitt,10版,2002年。主讲教师:孙万邦 教授罗军敏 副教授
4.医学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教学大纲 篇四
医学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教学大纲
本教学大纲根据张卓然主编的全国医学专科学校教材《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四版,参考原大纲修改而成。供临床医学专业、护理专业、口腔专科学生(三年制)学习参考。
大纲中各章节内容均分掌握、熟悉与了解三级。凡要求掌握的内容,在文字下面加划直线为标记;凡要求熟悉的内容,在文字下面加划虚线为标记;不加标记者为一般了解内容。
绪 论
医学免疫学与医学微生物学的概念及其发展简史。
微生物的概念和种类、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我国免疫学与微生物学现状。
第一篇 医学免疫学基础
概述:免疫的概念及三功能(免疫防御、免疫稳定和免疫监视)。
免疫功能的获得方式: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
免疫系统的组成和特点。
第一章 抗原
抗原的概念及两种性能(免疫原性与免疫反应性)。
抗原的分类:完全抗原与不完全抗原(半抗原)的概念。胸腺依赖抗原(TdAg)及非胸腺依赖抗原(TiAg)。内源性抗原(自身抗原)与外源性抗原等(异种抗原、异嗜性抗原)、同种异型抗原)。变应原与耐受原。
决定免疫原性的条件:异物性、大分子物质、一定的化学组成与分子结构。
抗原的特异性与交叉反应:特异性、抗原决定簇、抗原结合价及交叉反应的概念。
医学上重要的抗原:病原微生物、细菌外毒素与类毒素、动物血清(对人体的两重性)、异嗜性抗原、同种异型抗原(红细胞血型抗原、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自身抗原、肿瘤抗原与变应原。佐剂的概念和作用。
第二章 抗 体
抗体和免疫球蛋白的概念。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与功能区、水解片段及意义。
各类免疫球蛋白的结构、主要生物学性状及免疫功能。
抗体的多样性与免疫球蛋白的血清型(同种型、同种异型、独特型)。人工制备抗体的类型(多克隆抗体与单克隆抗体、基因工程抗体)。
免疫球蛋白异常及其意义。
第三章 补体系统
补体的概念、组成、命名与理化特性。
补体系统的激活与调节:经典激活途径与替代激活途径以及二条激活途径比较。补体系统的生物学作用。补体系统激活的调节。
血清补体的检测及异常。
第四章 免疫系统
免疫细胞的概念与分类。
免疫器官:中枢免疫器官、胸腺、骨髓、法氏囊、外周免疫器官;淋巴结脾脏、粘膜相关淋巴组织。
免疫细胞的共性:分化抗原及分化群的概念、膜受体、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干扰素等)及其共同特性。
淋巴细胞:T细胞的分化、亚群及其功能、T细胞的主要受体(TCR、IL2R、IgFc-R、有丝分裂原受体和SRBC受体)。B细胞的分化、受体(抗原受体、FcrR、C3R)和功能。单核吞噬细胞表面标志、功能,第三群淋巴细胞:NK细胞、LAK细胞的特点和免疫功能。ADCC的概念。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在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中的重要作用。
第五章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组织相容性、人类白细胞抗原(HLA)、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的概念。
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MHC-I、MHC-Ⅱ类抗原)的分布、结构与功能。HLA的遗传特征:单元型遗传、高度多态性,连锁不平衡。
HLA与疾病:与疾病相关的HLA;MHC-Ⅱ类抗原异常表达与疾病相关。HLA的鉴定。
第六章 免疫应答
免疫应答的概念、类型及效果。
免疫应答的过程:感应阶段;活化、增殖、分化阶段;效应阶段。免疫应答中细胞的激活(双信号)。
B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即体液免疫:概念、基本过程(抗原递呈细胞提呈抗原、Th激活、B细 胞的激活与分化、抗体产生及发挥效应)。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初次与再次应答)及其在医学上的意义。
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即细胞免疫:概念、基本过程(提呈抗原、T细胞的激活分化、Td与Tc细胞发挥免疫效应的方式)。淋巴因子的概念、主要淋巴因子的功能。细胞免疫的实际意义。
免疫应答的调节:抗原的调节、抗体的反馈调节(独特型与抗独特型网络调节),免疫细胞的调节和细胞因子的调节。神经、内分泌系统与免疫系统间相互调节。
免疫耐受:概念,形成原因(抗原与机体状况),耐受状态的消除。
免疫耐受与免疫抑制、免疫缺陷的区别。
第七章 超敏反应
超敏反应、变应原的概念。超敏反应的分型。
Ⅰ型超敏反应(速发型超敏反应):参与反应的物质(变应原、抗体、细胞和介质及其作用);发病机理、特点及临床常见疾病(过敏性休克、皮肤过敏反应、消化道过敏反应、呼吸道过敏反应)。
Ⅱ型超敏反应(细胞溶解或细胞毒型):发病机理、特点及临床常见疾病(输血反应、新生儿溶血症、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药物变态反应性血细胞减少症)。刺激型超敏反应。
Ⅲ超敏反应(免疫复合物型):发病机理、特点及临床常见疾病(血清病、感染后肾小球肾炎、全身性红斑狼疮和类风湿性关节炎、过敏性休克样反应、Arthus氏现象等)。
Ⅳ型超敏反应(迟发型超敏反应):发病机理、特点及临床常见疾病(传染性变态反应、接触性皮炎、移植排斥反应。
超敏反应的免疫学诊断及防治原则:问过敏史、皮肤试验、寻找并避免接触变应原。脱敏注射和减敏疗法。抗过敏治疗和急救等对症治疗。
第八章 免疫缺陷病与自身免疫病
免疫缺陷病的概念及一般特征。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B缺、T缺、B.T联合缺陷,吞噬细胞缺陷病,补体缺陷病,继发性免疫缺陷病,AIDS,继发于其他疾病的免疫缺陷病。
自身免疫病:基本特征,发病机制。
常见自身免疫病,治疗原则。
第九章 免疫学的临床应用
免疫学诊断:抗原抗体反应的特点、应用原则和常用种类。凝集反应(直接凝集反应、间接凝集反应与间接凝集抑制试验)、沉淀反应(琼脂扩散试验)、补体结合反应的原理和应用。免疫标记技术(免疫荧光技术、免疫酶技术或ELISA、放射免疫测定法)。
细胞免疫功能检测:T细胞总数测定(E花环试验、T细胞特异性抗原检测);T细胞亚群测定;T淋巴细胞转化试验的原理和应用。
体内免疫检测:抗原抗体反应的皮肤试验、细胞免疫功能检测的皮肤试验。免疫学防治:人工免疫概念及种类。人工自动免疫的概念及常用生物制品(菌苗或疫苗、类毒素)的应用,新疫苗的研制。
免疫学治疗:人工被动免疫的概念及常用生物制品(抗毒素、抗菌和抗病毒血清、丙种球蛋白、特异性人血清免疫球蛋白)的应用。过继免疫疗法常用制剂及用途。免疫增强剂及免疫抑制剂。
第二篇 细菌学基础
第十章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细菌的大小及测量单位。
细菌的基本形态:球状;杆状;螺旋状。
细菌的基本结构:细胞壁的化学组成、结构与功能;革兰氏阳性与革兰氏阴性菌细胞的不同点及其意义。细胞膜及中介体的结构与功能。细胞质及胞质内超微结构(质粒、核蛋白体和异染颗粒)。核质的功能。
细菌特殊结构:芽胞、荚膜、鞭毛、菌毛(普通菌毛、性菌毛);各种特殊结构在医学上的实际意义。
细菌形态检查法:不染色标本检查法(悬滴法或压片法);染色标本检查法(细胞染色的基本原理,单染色法、鉴别染色法和特殊染色法)。革兰氏染色的方法、原理及实际意义。抗酸染色法。
第十一章 细菌的生长繁殖及代谢
细菌的化学组成
细菌的生长繁殖条件:营养物质、酸硷度、温度和气体。专性厌氧菌、专性需氧菌、兼性厌氧菌和微需氧菌对氧气的不同需要。厌氧菌在有氧环境中不长的原因。细菌繁殖(个体与群体)的方式、速度与生长曲线。
细菌的人工培养:方法及意义。常用培养基的种类与用途。细菌在培养基中的生长现象(菌落的概念)。
细菌新陈代谢的产物:分解代谢产物及其生化反应(糖发酵试验、靛基质试验和硫化氢试验)在细菌鉴定上的意义;合成代谢产物(毒素和侵袭性酶、热原质、抗生素、细菌素、色素、维生素等)在医学实践中的意义。
细菌的分类、命名原则:细菌属、种、型及株的概念。细菌的拉丁文双名法。
第十二章 消毒灭菌
细菌在自然界的分布:空气、水、土壤中细菌的分布及其意义。
细菌在正常人体的分布:正常人体各部位常见细菌。正常菌群的概念及其意义;条件致病菌的概念及其致病条件。菌群失调症(二重感染)的概念及其在医疗实践上的意义。
消毒、灭菌、防腐、无菌操作的概念。
物理消毒灭菌法:常用热力灭菌法种类。干热灭菌法(焚烧、干烤)、湿热灭菌法(煮沸法、流动蒸气法、间歇灭菌法、巴氏消毒法、高压蒸气灭菌法)的应用与比较。电磁波射线灭菌(紫外线的消毒作用、电离辐射)。滤过除菌法。
化学消毒法:消毒剂、防腐剂的概念;常用消毒剂的种类、浓度和用途,影响消毒剂作用的因素。
第十三章 细菌的遗传与变异
遗传与变异的概念
细菌性状变异的现象:形态结构的变异(L型变异及特殊结构变异),菌落变异,毒力变异和耐药性变异。
细菌变异的物质基础:细菌的染色体、质粒。噬菌体的概念、性状,噬菌体与细菌的关系(毒性噬菌体、温和噬菌体和前噬菌体);噬菌体在遗传物质转移中的作用。
遗传型变异的机理:基因突变;基因的转移和重组(转化、转导、接合和溶原性转换)的概念和区别。质粒与细菌耐药性变异的关系。
细菌变异在诊断、治疗、预防和基因工程方面的实际意义。
第十四章 细菌的感染和免疫
传染或感染、致病菌、非致病菌的概念。
细菌的致病性及毒力的概念,细菌致病的物质基础(侵袭力和毒素)。
侵袭力的概念,细胞的侵袭过程。菌毛、荚膜及菌体表面结构,侵袭性酶类(血浆凝固酶、透明质酸酶、链激酶、胶原酶、SIgA酶等)在致病上的意义。
毒素:内外毒素性质、致病作用及主要区别。外毒素的分子结构及其作用机理(以白喉毒素、破伤风毒素、霍乱肠毒素为代表)。
细菌的致病作用与其毒力、数量、侵入门户的关系。
感染的来源(外源性感染、内源性感染)及感染的途径。
感染的类型:隐性感染、显性感染(局部感染和全身感染,注意菌血症、败血症、脓毒血症、毒血症的区别)、带菌状态和带菌者。
机体的抗菌免疫: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的概念和特点。
非特异性免疫:屏障结构(皮肤粘膜屏障、血脑屏障和胎盘屏障)、吞噬细胞(种类、吞噬和杀菌过程、吞噬作用的结果)、正常体液和组织中的抗微生物物质(补体、溶菌酶、乙型溶素、干扰素)。
特异性免疫:胞外菌感染的免疫、胞内菌感染的免疫、对外毒素的免疫特点。
第三篇 细菌学
第十五章 球菌
化脓性球菌的种类。
一、葡萄球菌属
形态染色与培养、分类及分类依据。抵抗力。SPA的性质及应用。主要的致病物质(血浆凝固酶、葡萄球菌溶血素、剥脱性毒素、杀白细胞素和肠毒素)与所致疾病(侵袭性疾病与毒素性疾病)。注意耐药性在医学实践上的意义(葡萄球菌性肠炎、医院内感染及交叉感染)。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致病性葡萄球菌的鉴定依据)。防治原则(类毒素及自身菌苗的应用)。
二、链球菌属
形态染色与培养,溶血性、抗原结构与细菌的分类分型。主要致病物质(透明质酸酶、链激酶、链道酶、链球菌溶血素、猩红热毒素和M蛋白质)及所致疾病(化脓性炎症、猩红热及感染后变态反应性疾病)甲型链球菌致病条件及所致疾病。D族、B族链球菌的致病性。抗O试验的原理和意义。防治原则。
三、肺炎球菌
形态染色、培养与分型。致病物质(荚膜与致病力的关系)及所致疾病。
四、奈氏菌属
脑膜炎球菌:形态染色、培养要求及抵抗力。主要致病物质(内毒素、荚膜与菌毛)及所致疾病(流脑)。标本采集和送检的注意事项,快速诊断法。防治原则。
淋球菌:形态染色。传染方式及所致疾病(淋病)。分泌物直接涂片镜检,快速诊断法。防治原则。
第十六章 肠道杆菌
主要种类及共性:形态染色、培养特性及生化反应、抵抗力、抗原构造。
一、大肠杆菌(埃希菌属)
生化反应特点(对糖类的发酵能力)。致病条件、致病物质(定居因子与肠毒素)与致病的关系。引起腹泻的致病性大肠杆菌:肠产毒性大肠杆菌(ETEC)、肠致病性大肠杆菌(EPEC)、肠侵袭性大肠杆菌(EIEC)和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O,157:H7)。卫生细菌学检查(大肠菌群检出的意义)。
二、志贺菌属(痢疾杆菌)
形态、生化反应、抗原结构与分群、分型。抵抗力与变异性。主要致病因素(菌毛、内毒素和外毒素)及菌痢的临床类型。微生物检查法(取材注意事项、分离培养与鉴定、快速诊断)。防治原则(选敏感抗菌药)。
三、沙门菌属
主要的致病菌种类。生化反应、培养。抗原构造与血清学分类。主要致病因素(侵袭力、内毒素与肠毒素)。感染类型(伤寒与副伤寒、食物中毒、慢性肠炎、败血症)。伤寒与副伤寒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及致病的基本过程。免疫特点(体液抗体与细胞免疫)。微生物学检查法:标本种类及其与病程的关系,病原菌的分离培养和鉴定。肥达氏试验的原理、用途和结果分析。带菌者在伤寒流行上的意义与检查。
四、克雷伯菌属
形态。条件致病性。
五、变形杆菌属
形态、动力、培养与生化特点,与立克次体的抗原关系。条件致病性。
第十七章 孤菌属
特性及主要致病菌。
一、霍乱弧菌:两种生物型(古典生物型与El Tor生物型)的形态、染色、动力,培养特性和生化特点。抵抗力。抗原结构及分型。主要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肠毒素及其致病机理。免疫性。微生物检查法(标本的采集与分离培养、快速诊断)。特异性预防。
二、副溶血性弧菌:形态染色、嗜盐特性。传染方式及所致疾病(食物中毒)。
第十八章 厌氧性细菌
厌氧菌的分类。
一、厌氧芽胞杆菌(梭状芽胞杆菌属)共性。
破伤风杆菌:形态、染色,厌氧培养,抵抗力。厌氧创伤感染的条件,痉挛毒素的致病作用、临床表现。免疫特点。特异性防治(抗毒素与类毒素的应用)。
产气荚膜杆菌:形态、培养与生化特点。致病物质(侵袭性酶及肠毒素等)。致病条件及所致疾病(气性坏疸、食物中毒、坏死性肠炎)。特异性防治。
肉毒杆菌:生物学特性。肉毒毒素的致病作用,引起食物中毒的临床表现。毒素检查及其意义。防治原则。
第十九章 分枝杆菌属与放线菌
共性与分类。
一、结核杆菌:形态、染色(抗酸染色法的原理、方法与用途)、培养特点,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及其实际意义。变异性(毒力变异和耐药性变异)。传染方式所致疾病(原发感染与继发感染)。免疫性与变态反应,结核菌素试验(原理、判断与用途)。微生物学检查(直接涂片镜检与分离培养)。卡介苗的应用。
二、麻风杆菌:形态特点,临床分型与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的取材,染色镜检,麻风菌试验的原理和意义。防治原则。
第二十章 动物源性细菌
人畜共患病的概念及病原菌的种类。
一、布氏杆菌属:分类,对动物与人类的传染致病性。微生物学检查的取材血清学诊断的常用方法和意义。病畜管理及疫苗接种在预防上的作用。
二、耶尔森菌属
鼠疫杆菌:典型形态与多形性。内毒素、外毒素及荚膜侵袭力的致病作用,传染方式及临床类型。取材及诊断依据,预防措施。
三、芽胞杆菌属
炭疽杆菌:形态染色、排列特点及培养。致病因素、传染方式及临床类型。特异性预防。
第二十一章 其它致病菌
共性及种类。
一、棒状杆菌属
白喉杆菌:形态、染色(异染颗粒)排列特点及培养特性。白喉外毒素的致病机理。传染源、传染方式及所致疾病。免疫性(锡克试验的原理、结果及判断)。微生物学检查(取材、涂片染色在诊断上的意义;分离培养与毒力鉴定)。特异性防治(类毒素和抗毒素的应用)。
二、嗜血杆菌属
流行性感冒杆菌:形态染色、培养要求(卫星现象)。主要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
三、鲍特菌属
百日咳杆菌:形态染色、营养要求。主要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微生物学检查的取材。特异性预防。
四、假单胞菌属
绿脓杆菌:形态、色素及培养特点。条件致病性,致病物质及致病特点。
五、弯曲菌属
空肠弯曲菌:形态、染色及培养特性。主要致病物质、传染方式及所致疾病。
幽门螺杆菌:形态、染色及培养特性。致病性及所致疾病。
六、军团菌属
嗜肺军团菌:形态、染色及培养特性。主要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
第二十二章~第二十五章 支原体、立克次体、衣原体和螺旋体
一、支原体 概念
特征:形态结构、繁殖方式与培养。
人类主要致病性支原体:肺炎支原体的致病性和微生物学检查。解脲脲原体、人型支原体、生殖器支原体和发酵支原体所致疾病。
二、立克次体 概念
主要种类和共同特点。形态染色与培养、抗原与外斐氏反应的关系。致病性:普氏及莫氏立克次体、恙虫病立克次体的传播方式和致病特点。免疫性。血清学诊断(外斐氏反应的原理及应用)。
三、衣原体 概念
共同特征。繁殖周期与培养特性。微生物学检查。
致病性:沙眼衣原体的传播方式及所致疾病;鹦鹉热衣原体及肺炎衣原体所致疾病。
四、螺旋体
概念。致病性螺旋体的种类及特点。
钩端螺旋体:形态与培养,抗原与常见血清型、抵抗力。致病性(人畜共患病),传染源、传播途径与临床常见病。免疫性。钩端螺旋体的检查与血清学诊断。防治原则。
梅毒螺旋体:形态与培养。传染源、传播途径与所致疾病。微生物学检查。
回归热螺旋体及莱姆氏螺旋体的传播媒介及所致疾病。
第四篇 真菌
第二十六、二十七章 真菌概述、病原性真菌
真菌的概念及对人致病的种类。
生物学特性:形态结构(单细胞及多细胞真菌),繁殖方式、培养特性与菌落类型。
致病性(多种方式致病)与免疫性。
微生物学检查与防治原则。
主要病原性真菌:深部感染真菌(白念珠菌、新型隐球菌)的形态培养,致病条件及所致疾病。微生物学检查法。浅部感染真菌(皮肤癣菌)的特征,致病性微生物学检查法。真菌毒素的致病作用。
第五篇 病毒学
第二十八章 病毒的基本性状
病毒的概念、基本特点。
病毒的形态、大小与测量单位。
病毒的结构:核酸、衣壳(病毒衣壳的构型)、包膜。
病毒的化学组成与功能:核酸、蛋白质、脂类和糖类及其功能。
病毒的增殖:病毒的增殖方式及复制周期(吸附、穿入、脱壳、生物合成、组装与释放)。缺陷病毒与完整病毒颗粒的区别。
病毒的干扰现象:概念、类型、机理及意义。
病毒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及抗生素的耐受性,常用的化学消毒剂。
病毒的遗传变异:突变、基因重组、表型混合。
第二十九章 病毒的感染与免疫
病毒的感染方式与途径:水平传播与垂直传播。
病毒感染的类型:隐性感染、显性感染和持续感染(慢性感染、潜伏感染和迟发感染)。
病毒的致病机理:病毒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杀细胞效应、细胞膜的变化、包涵体形成、细胞转化);病毒引起的免疫应答导致宿主细胞损伤。
抗病毒免疫:体液免疫的保护作用(中和抗体的概念、作用机理,三类免疫球蛋白的作用);细胞免疫的保护作用;干扰素的作用(干扰素的概念、种类,抗病毒作用机理及生物学活性)。免疫性的持续时间(终生免疫、短暂免疫)。
第三十章 病毒感染的检查方法及防治原则
病毒感染的检查法:病毒标本的采集和保存运送的注意事项。病毒的分离培养法(鸡胚接种、动物接种和组织培养),病毒在细胞中增殖的指标(细胞病变效应CPE、红细胞吸附现象)。病毒血清学鉴定和血清学诊断的常用方法(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补体结合试验和中和试验)和原理。病毒感染的快速诊断、核酸杂交技术、聚合酶链反应(PCR)。
病毒感染的防治:特异性预防(人工自动免疫及人工被动免疫常用制剂及实际应用)。干扰素与中草药的应用。
第三十一章 呼吸道病毒
常见的病毒种类。
一、流行性感冒病毒:形态结构、抗原构造与分型,表面抗原的变异与流感流行的关系(抗原漂移与抗原转变),红细胞凝集特性。致病性与免疫性。病毒的分离鉴定、血清学诊断及结果判断。防治原则。
二、麻疹病毒:形态结构及培养特点。传染方式与感染特点、所致疾病、SSPE与麻疹病毒感染的关系。免疫性与特异性预防。
三、腮腺炎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的致病性与免疫性。
四、风疹病毒:传染方式及所致疾病、垂直传播与先天性畸形的关系。免疫性与特异性预防。
第三十二章 肠道病毒
常见肠道病毒的种类、共同特性。
一、脊髓灰质炎病毒:形态结构、培养及分型。传播途径与病毒在体内播散、隐性感染与显性感染,诱发麻痹的因素。中和抗体和局部SIgA在免疫中的重要意义。特异性预防(灭活疫苗及减毒活疫苗的优缺点及使用注意事项,丙种球蛋白的作用)。
二、柯萨奇病毒和埃可病毒:分型、致病性(感染致病特点)及免疫性。
三、人类轮状病毒:形态结构、致病性(与婴幼儿、成人腹泻的关系)。病毒感染的诊断。
第三十三章 肝炎病毒
人类肝炎病毒的主要种类及所致疾病。
一、甲型肝炎病毒(小RNA病毒科):形态、结构,培养特点及抵抗力。传染源、传播途径及临床表现。病毒学及免疫学检查。防治(丙种球蛋白作用)。
二、乙型肝炎病毒(嗜肝DNA病毒科):形态结构(Dane颗粒、小球形颗粒和管形颗粒)、抵抗力。抗原成分(三大抗原抗体系统与前S抗原)。传染源、传播途径,致病性(免疫病理损害)免疫性(抗体和细胞免疫的保护作用)。HBV与原发性肝癌的关系。病毒学及免疫学检查(三大抗原抗体系统检测的临床意义)。特异性预防(乙肝疫苗及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的应用)。
三、丙型和戊型肝炎病毒:核酸类型。传染源、传播途径及所致疾病。特异性诊断和预防。
四、丁型肝炎病毒:核酸类型。传播途径及感染特点(共同感染与重叠感染)。特异性诊断。各型肝炎病毒比较。
第三十四章 虫媒病毒
常见种类及共同特性。
一、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形态结构、培养特性。流行环节(传染源、传播媒介、储存宿主和流行季节)。致病性与免疫性。病毒分离培养的方法及鉴定依据,免疫学诊断。特异性预防。
二、登革病毒:形态、结构、血清型别。传播媒介和所致疾病、致病机理与免疫病理反应。病毒学和免疫学检查。
第三十五章 出血热病毒
一、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汉坦病毒)
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形态、结构及培养特性。传染源(带病毒宿主动物),流行季节,所致疾病的临床表现。病毒学与免疫学检查。
二、新疆出血热病毒的形态结构。储存宿主和传播媒介、所致疾病与免疫性。
第三十六章 疱疹病毒
与人类有关疱疹病毒种类与共性。
一、EB病毒:EB病毒感染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及鼻咽癌的关系。特异性抗体(VCA-IgA、EA-IgA)及嗜异性抗体的检测在诊断上的意义。
二、巨细胞病毒:培养特性。传染方式及所致疾病。先天性感染。尿中包涵体检查及血清CMV-IgM检查的意义。
三、单纯疱疹病毒:血清型别:HSV-
1、HSV-2的传播途径、感染特点与感染类型(原发感染、隐伏与再发感染),先天性感染与致畸,病毒感染与致癌关系。
四、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原发感染与再发感染的临床特点。免疫性。
第三十七章 逆转录病毒
逆转录病毒:概念和主要分类。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病毒学特性。传染源与传播途径,病毒感染和致病特点,所致疾病(艾滋病)及损伤CD4细胞的机理。病毒学及免疫学检查。防治原则。
人类嗜T细胞病毒:生物学特性。致病性与病毒学检查。
第三十八章 其它病毒及朊粒
一、狂犬病病毒:形态结构、内基氏包涵体的特点和意义。传染源与传播途径及临床表现。疫苗接种及注意事项。
二、人乳头瘤病毒的概念及所致疾病。
5.医学免疫学选做作业 篇五
课程说明
一、课程介绍
1、课程概况
医学免疫学是研究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免疫应答规律、免疫应答产物,以及有关疾病的免疫学发病机制、诊断和防治的一门生物科学。微生物学是生物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微生物在一定条件下的形态、结构、生命活动和规律以及与人类、动植物、自然界相互关系等问题的一门科学。
2、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长繁殖、遗传变异,致病性与免疫性,了解微生物与其它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掌握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免疫应答过程及其调节和产生的效应与抗原入侵机体后引起的生理性、病理性免疫应答;以及抗感染免疫、超敏反应、自身免疫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缺陷、肿瘤免疫、移植免疫等有关方面诸多知识;熟悉免疫学防治原则和检测方法。要求学生通过具体观察不同的材料,进行各项操作,分析实验结果,训练每个学生掌握研究微生物最基本的操作技能及分析机体免疫功能与疾病发作、合理用药之间关系。
3、课程体系 医学免疫学可分为基础免疫学和临床免疫学两个部分。基础免疫学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①抗原物质;②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③免疫应答过程及其调节和产生的效应;④免疫学防治原则和检测方法。临床免疫学是应用免疫学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研究与人体健康或疾病密切相关的各种免疫现象的一个分支学科。内容主要包括:①抗感染免疫;②超敏反应;③自身免疫和自身免疫性疾病;④免疫缺陷;⑤肿瘤免疫;⑥移植免疫等。本教材以基础免疫学为主,临床免疫学部分仅介绍超敏反应。
微生物学有许多分支,如普通微生物学、分子微生物学、农业微生物学、工业微生物学、海洋微生物学、石油微生物学、食品微生物学、医学微生物学、兽医微生物学以及微生物生态学、微生物遗传学等。
4、选修课及相关知识介绍
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是药学、预防、护理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它是以生物学、生物化学等有关课程的学习和开设为基础的。近年来,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生物化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学科的发展,以及电镜、色谱、免疫标记、分子生物技术的进步,大大促进了医学微生物学的发展。在微生物形态结构的研究方面已进入超微结构、分子水平的研究。并在分子水平上探讨基因结构功能、致病的物质基础以及诊断方法,使人类对微生物的活动规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免疫标记技术、核酸杂交技术、聚合酶链反应、蛋白印迹技术的应用,使实验室检测方法向着快速、准确、微量、高度灵敏的方向发展。在预防传染病方面,已有了多种减毒或疫苗、基因工程疫苗等人工自动免疫用生物制剂。
5、教学媒体
面授辅导为主,辅以IP课件、电子课件演示、网上辅导答疑、网上实践、实验教学等。
二、教学环节
1、课堂教学:面授辅导45学时
2、作业及其评改:每月一次,全批全改,有评语、有得分。
3、媒体辅导:IP课件或电子教案辅导,网上辅导,在线答疑,E-mail邮寄问题。
4、问题讨论:小组讨论、课堂讨论或网上交互式讨论。
三、考核说明
1、考试形式:闭卷、笔试。
2、卷面分数:卷面分数为100分,占总成绩的80%即80分。
3、平时作业和阶段测试:
平时作业1次/月,每次满分25分,一学期共4次,共计100分,占总成绩的5%即5分。阶段测试安排在期中,满分100分,占总成绩的10%即10分。
4、实验操作:共4次,占总成绩的5%即5分。
5、本科试卷的题型: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第一篇 医学免疫学 概 述 【学习建议】
这部分内容概括性地介绍了免疫的概念、免疫的功能、以及免疫系统的组成。它主要回答了什么是免疫?免疫有哪些功能?免疫功能异常时会出现什么病变?免疫系统有哪些物质组成?同时还简单介绍了免疫学与医学免疫学的研究范畴和免疫学的发展概况。
学习这部分内容,需掌握免疫的基本概念和功能。熟悉基础免疫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免疫系统的组成。了解免疫学的发展概况。
免疫 基本概念:
免疫防御 抗感染 免疫缺陷 超敏反应 免疫自稳
清除体内衰亡变性细胞
自身免疫病
免疫监视
清除体内突变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
肿瘤、病毒持续感染
免疫器官―中枢:骨髓、胸腺、法氏囊
外周:淋巴结、脾、黏膜相关淋巴组织 医学免疫学免疫系统
免疫细胞-造血干细胞、淋巴细胞、抗原提呈细胞、其它免疫细胞 抗原 免疫应答
免疫学应用 免疫分子-抗体、补体、细胞因子
【内容提要】
一、免疫
(一)基本概念
(二)功能
1.免疫防御
2.免疫自稳
3.免疫监视
二、免疫学与医学免疫学的概念及研究范畴
1.免疫学:研究机体免疫系统的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的新兴学科。免疫学起始于微生物学的抗感染免疫,现已广泛渗透到医学的各个领域。
2.医学免疫学:研究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免疫应答规律、免疫应答对人体有利的和不利的效应和机制、以及利用免疫学原理和技术进行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的一门学科。
3.医学免疫学研究范畴:
(1)基础免疫学: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四方面:①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②抗原物质的种类和特点;③抗原物质和机体免疫系统作用发生免疫应答的过程、规律、调节及其效应;④免疫学技术在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方面的应用。
(2)临床免疫学: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抗感染免疫、超敏反应、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缺陷、肿瘤免疫、移植免疫等。
三、免疫学的发展概况
【概念简释】
1.免疫:指机体对感染有抵抗能力,而不患疫病或传染病。是机体免疫系统识别并清除外界入侵的 “非己”性抗原物质、自身突变和损伤的细胞,保持机体内环境稳定的一种生理功能。
2.免疫防御:机体识别和排斥外来抗原性异物入侵的免疫保护功能。正常情况下,可抵御外来致病菌的入侵,保护机体免受感染。异常情况下,免疫防御功能过强,会导致超敏反应;免疫防御功能过弱或缺如则为免疫缺陷,会导致反复发生感染。
3.免疫自稳:机体免疫系统清除体内损伤、衰老、变性的细胞和抗原-抗体复合物,而对自身正常细胞保持免疫耐受,维持内环境稳定的生理功能。免疫自稳功能异常则导致自身免疫病。
4.免疫监视:机体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体内突变、畸变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的生理保护功能。若此功能失调,有可能导致发生肿瘤和病毒的持续感染。
【重点】
一、免疫的基本概念和功能。
二、免疫系统的组成。
三、基础免疫学的研究范畴。【同步练习】
一、填空题(将正确答案填入空内)
1.免疫系统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组成。2.免疫功能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3.免疫功能失调可发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二、问答题
1.什么叫免疫?免疫功能正常和异常时各产生何种效应?
2.基础免疫学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哪些?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分子
2.免疫防御、免疫自稳、免疫监视
3.免疫缺陷导致感染、超敏反应、自身免疫病、肿瘤
二、问答题
1.什么叫免疫?免疫功能正常和异常时各产生何种效应?
答:免疫指机体对感染有抵抗能力,而不患疫病或传染病。是机体免疫系统识别并清除外界入侵的 “非己”性抗原物质、自身突变和损伤的细胞,保持机体内环境稳定的一种生理功能。免疫功能正常时可发挥免疫防御、免疫自稳、免疫监视功能,表现出抗感染、维持内环境稳定、抗肿瘤的生物学效应。免疫功能异常可分为免疫应答过强、过弱或缺乏,表现为超敏反应、自身免疫病、免疫缺陷导致感染或发生肿瘤等病理效应。
2.基础免疫学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哪些?
答:基础免疫学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1)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抗原物质的种类和特点。
(3)免疫应答过程、规律、调控和效应。
(4)免疫学技术应用。学习辅导:第一讲 一.课程介绍
根据高等护理专科学生的培养目标、学制特点和国家教委制定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药学专业(专科)主要课程的基本要求,设置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这门课程。本课程分为两篇。第一篇为医学免疫学,主要讲授基础免疫学的内容;第二篇为医学微生物学,包括细菌学、病毒学和其它微生物三部分。医学免疫学是当今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它已广泛渗透到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各领域,并形成了众多的分支和交叉学科。医学免疫学是研究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功能、免疫应答的规律和效应、以及有关疾病的发生机理、诊断与防治的科学。医学微生物学则是研究与医学有关的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性状、遗传与变异、致病性与免疫性、实验诊断和防治原则。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分为两部分:在医学免疫学的教学中,要求学生掌握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与功能;免疫应答的生理功能及调节;引起超敏反应的基本机制及防治原则;了解免疫学与疾病的关系及免疫学在医学实践中的应用前景;在医学微生物学的教学中,要求学生掌握细菌、病毒、真菌等病原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长繁殖、遗传变异等生物学特性,病原微生物的致病性及免疫性,病原微生物感染的检查方法和防治原则,以及消毒、灭菌方法等内容。
三、学习方法指导
学员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学习方法,但最好能参加学校组织的面授辅导课,并做到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若实在没有充裕的时间听完全课程,可利用媒体自学、参加网上答疑、网上辅导。同时,认真完成作业并按时参加实验教学活动;此外,学员还应在每月的作业完成及教师讲评后,结合自身学习情况重新复习所学知识,并对尚不十分清楚的内容整理后,通过网络或电话等通讯方式向老师询问清楚。第一篇 医学免疫学 概述
一、免疫:指机体识别和清除“异物”,维持自身生理功能稳定的机能。
正常--保护机体;异常--破坏机体
二、功能:
(一)免疫防御
1、生理性作用:抵抗病原微生物入侵。如:完整皮肤可以阻止任何细菌的入侵。
2、病理性作用:破坏机体细胞正常功能。如:机体对花粉清除中引起的过敏反应。
(二)免疫稳定
1、生理性作用:维持机体自身细胞数量及功能的稳定。例:衰老的红细胞被吞噬细胞清除体外。
2、病理性作用:自身免疫性疾病。
例:由于自身白细胞发生变异,被吞噬细胞清除引起的粒细胞减少症。
(三)免疫监视
1、生理性作用:监视癌变细胞的繁殖、增生。换句话讲:癌细胞常有而癌症不常有。
2、病理性作用:癌细胞大量繁殖。例:机体免疫力下降时肿瘤即会出现。第一章 免疫器官
一、免疫系统:是执行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物质基础,具有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维持机体稳定和生理平衡的功能集合体。
二、免疫系统组成: §1 中枢免疫器官
一、定义:免疫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
二、组成: §2 外周免疫器官
一、定义:免疫细胞定居和繁殖的场所
二、组成:脾、淋巴结、粘膜相关淋巴组织
三、功能:
若细菌、毒素等有害物质进入机体,淋巴结可滤过并清除这些有害物质,具体可表现为防御性局部淋巴结肿大疼痛,如有害物质超出淋巴结防御功能,病原菌可沿淋巴管向全身蔓延。
第二章 免疫细胞
免疫细胞:指所有参与免疫应答或与免疫应答有关的细胞及其前体细胞,如T、B细胞。§1 淋巴细胞
一、T淋巴细胞(胸腺依赖性淋巴细胞)
(一)T细胞在胸腺内的分化发育
(二)T细胞的表面标志
1、T细胞的表面抗原
⑴ HLA抗原:即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对T细胞的激活和产生免疫效应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⑵ 白细胞分化抗原:即利用分化群抗体所鉴定的抗原。如:CD2、CD3、CD4、CD8等
2、T细胞的表面受体 ⑴ 抗原受体:TCR ⑵ 绵羊红细胞受体--E受体,可形成玫瑰花环,用于T细胞鉴别。
⑶ 有丝分裂原受体
①有丝分裂原:一些能非特异性刺激细胞发生有丝分裂的物质。
②举例:植物血凝素、刀豆蛋白和美洲商陆素。⑷ 白细胞介素受体
①白细胞介素:是由免疫细胞和非免疫细胞产生的一组能够介导白细胞和其他细胞间相互作用的细胞因子。②白细胞介素受体举例:IL-1R,IL-2R,IL-3R等。
3、T细胞亚群 ⑴ CD4+T细胞:
①TH细胞(辅助型):辅助抗原传递给B细胞。②TD细胞(迟发型):参与迟发型超敏反应。⑵ CD8+T细胞:
①TC细胞(细胞毒型):分泌细胞毒素分解靶细胞。②TS细胞(抑制型):避免出现过激的应答反应。
二、B淋巴细胞
(一)B细胞在骨髓内的分化发育
(二)B细胞的表面标志
1、B细胞表面抗原
⑴ HLA抗原: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
⑵ 白细胞分化抗原(CD抗原):CD19、CD20、CD80等
2、B细胞表面受体 ⑴ 抗原受体:BCR或SmIg ⑵ 抗体IgG FC段受体:可引起ADCC效应。
ADCC效应:即抗体依赖性细胞毒素作用,K细胞表面有抗体IgG FC段受体,当带有抗原的IgG FC与K细胞结合后触发其发挥杀伤靶细胞的功能称ADCC效应。⑶ 补体受体:有补体C3b的受体,趋化作用。
⑷ 有丝分裂原受体:如细菌脂多糖、葡萄球菌A蛋白和美洲商陆素。
⑸ 白细胞介素受体:如,IL-1,IL-2,IL-4等。
三、第三群淋巴细胞:是一大类无典型T、B淋巴细胞表面标志和特征的淋巴细胞。
(一)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其表面没有特异性抗原识别受体,杀伤靶细胞不需抗原预先致敏,也不受MHC限制。可以非特异性杀伤某些肿瘤细胞和病毒感染的靶细胞。
(二)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LAK细胞):需在IL-2诱导作用下,才能发挥杀伤作用的淋巴细胞;具有广谱抗肿瘤作用。
§3 单核吞噬细胞
一、组成:
前单核细胞(骨髓)、单核细胞(外周血)和巨噬细胞(组织)。
二、单核吞噬细胞表面标志
(一)表面抗原:MHC-I类及MHC-II类抗原分子
(二)表面受体:多为非特异性,即不管抗原是什么。如补体C3b受体,IgG的FC 受体
三、单核吞噬细胞的主要免疫学功能
(一)吞噬杀伤作用:如细菌、机体衰老细胞等。
(二)递呈抗原信息:启动免疫应答作用(见图一)。
(三)抗肿瘤作用:被激活后能有效杀伤肿瘤等靶细胞。
(四)分泌生物活性介质:如IL-1促进体液免疫的进行。§4 其它免疫细胞
一、中性粒细胞:主要发挥吞噬作用的细胞。
二、嗜酸性粒细胞:阻止I型超敏反应的持续发生。
三、嗜碱性粒细胞与肥大细胞:引起I型超敏反应。
四、红细胞:携带和运输氧分子;发挥免疫粘附作用(C3b受体)。
图一 吞噬细胞对抗原信息递呈过程
第二讲
第三章 免疫球蛋白
§1 免疫球蛋白与抗体的概念
一、定义:
(一)免疫球蛋白(Ig):指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
(二)抗体(Ab):指机体免疫细胞被抗原激活后,由B细胞合成与分泌的一类能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的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
二、区别:
抗体都是免疫球蛋白,而免疫球蛋白并不都是抗体。如:骨髓瘤蛋白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但无抗体活性。§2 免疫球蛋白结构
一、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及功能区
二、免疫球蛋白的酶解片段
§3 免疫球蛋白的生物学活性
一、能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
二、可以激活补体
三、可与许多细胞表面Fc受体发生结合
(一)调理促吞噬作用:如IgG促进吞噬细胞发挥吞噬功能
(二)介导过敏反应:如IgE与肥大细胞结合介导Ⅰ型过敏反应
(三)ADCC效应:IgGFc段与NK细胞、单核吞噬细胞上Fc段受体结合,使其发挥ADCC效应
四、穿过胎盘:IgG是唯一可穿过胎盘的抗体
五、免疫调节作用:负反馈性调节等 §4 免疫球蛋白的血清型
一、同种型:
(一)定义:指同一种属所有正常个体Ig分子共同具有的抗原特异性标志。其决定簇在Ig分子恒定区,具种属特异性。
(二)举例:IgM、IgG、IgA、IgD、IgE
二、同种异型:
(一)定义:指同一种属不同个体所产生的同一类型Ig,由于重链或轻链恒定区内一个或数个氨基酸不同而表现的抗原性差异。其决定簇在Ig分子恒定区。
(二)举例:人类ABO血型抗原。
三、独特型:指不同B细胞克隆所产生的免疫球蛋白分子V区所具有的抗原特异性标志。其决定簇在Ig分子可变区。§5 各类免疫球蛋白的特性及功能
一、IgG
(一)特性
1、存在形式:单体,占血清Ig总量的3/4。
2、合成时期:婴儿出生后三个月开始合成。
3、半衰期:23天,是所有抗体中半衰期最长的。
(二)生物活性
1、是主要的抗感染抗体:如抗细菌、抗病毒、中和毒素等。
2、是补体经典激活途径参与者。
3、是唯一可以穿过胎盘的抗体,是新生儿抗感染重要因素。
4、具有调理吞噬作用和介导ADCC效应的功能。
二、IgM
(一)特性
1、存在形式:五聚体,占血清Ig总量的10%,是分子量最大抗体。
2、合成时期:胎儿晚期已能合成。
3、半衰期:5天,所以若血清中特异性IgM类抗体含量增加,表明有近期感染。
(三)生物活性
1、是高效能的抗菌抗体,是B细胞SmIg成分之一。
2、激活补体传统途径,只需一个IgM分子。
3、中和毒素或病毒,但不能介导ADCC效应。
4、ABO血型天然抗体。
三、IgA
(一)特性:
1、存在形式:单聚体(血清型)和双聚体(分泌型);其中分泌型主要分布于呼吸道、消化道及初乳等分泌液中。
2、合成时期:婴儿在出生4~6个月才能合成IgA。
(二)生物活性
1、是机体局部粘膜防御感染的重要因素(分泌型IgA)。
2、具有中和毒素作用(血清型IgA)。
3、辅助婴儿抵抗呼吸道、消化道感染(初乳中含分泌型IgA)。
四、IgD
(一)特性
1、存在形式:单聚体,仅占血清Ig总量的1%。
2、合成时期:较晚。
(二)生物活性
1、成熟B细胞的重要表面标志。
2、血清中IgD的功能尚不清楚。
五、IgE
(一)特性
1、存在形式:单聚体,仅占血清Ig总量的0.002%。
2、合成时期:最晚合成的抗体。
(三)生物活性
1、引发Ⅰ型过敏反应。
2、抗寄生虫的主要抗体。§6 多克隆抗体和单克隆抗体
一、多克隆抗体
用抗原免疫动物后获得的免疫血清(抗血清)为多克隆抗体。
二、单克隆抗体(McAb)
(一)定义:指由一株B淋巴细胞杂交瘤增生而成的单一克隆细胞所产生的一种高度均
一、高度专一性的抗体。
(二)应用:
1、克服交叉反应,提高免疫学试验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2、用于亲和层析,可分离、纯化含量极低的可溶性抗原。
3、用作生物导弹,携带抗肿瘤药物抵达靶器官发挥作用。第四章 补体系统
(学习本章内容请参阅教材中P38~45图示)§1 概述
一、补体系统
(一)定义:由存在于人或脊椎动物血清与组织液中的一组可溶性蛋白及存在于血细胞与其他细胞表面的一组膜结合蛋白和补体受体所组成。
(二)组成
1、补体的固有成分:C1~C9及B、D、P因子等
2、补体的调控成分:C1抑制剂、H因子、I因子等
3、补体的各种受体:C1q、C3a、C4a、C4b等受体
(三)激活方式
1、经典途径(C.P)
2、旁路途径(A.P)§2 补体固有成分和补体系统的激活
一、补体固有成分的组成及理化特性
(一)组成
(二)理化特性
1、对热不稳定:通常56℃作用30min即被灭活。
2、对理化因素敏感:如UV、酒精等均能破坏补体。
二、补体系统的激活途径(请参照P43图4-9)
(一)经典激活途径
1、激活前提:AgAb复合物的形成。
2、激活过程:
⑴识别阶段:在激活物及Ca2+参与下C1被活化成具有酯酶活性的C1,其次,在Mg2+参与下酶解C4、C2产生C4b、C4a和C2b、C2a。
⑵活化阶段:被酶解的C4b、C2b结合成C4b2b--C3转化酶,C3转化酶将C3分解为C3a、C3b与C4b2b结合成C4b2b3b--C5转化酶。
⑶膜攻击阶段:在C5转化酶作用下,C5被裂解为C5a和C5b,C5b依次与C6、C7、C8、C9结合成C5b6789--膜攻击复合体(MAC)。细胞膜发生严重损伤,胞浆内容物外漏,导致细胞最终溶解、破坏。
(二)旁路激活途径
1、激活前提:细菌脂多糖、酵母多糖、葡聚糖等。
2、激活过程:
⑴识别阶段:体液中某些蛋白水解酶能有限的微弱裂解C3,产生少量C3a和C3b片段。当激活物出现后,在Mg2+参与下C3b与B因子(C3激活剂前体)结合形成C3bB复合物。⑵活化阶段:D因子(B因子转化酶原)在激活物作用下转化为有活性的D因子,可使C3bB中的B裂解为Ba和Bb,而形成C3bBb--C3转化酶。C3bBb极不稳定,与P因子(备解素)结合成C3bBb(P)稳定性提高,使C3大量分解为C3b,产生的C3b一方面与B因子构成更多的C3转化酶,另一方面可进一步与C3bBb结合形成C3bnBb复合物--C5转化酶。
⑶膜攻击阶段:C3bnBb也不稳定与P因子结合成稳定的C5转化酶C3bnBb(P),其后与C.P途径一致最终形成C5b6789--膜攻击复合体(MAC),细胞完全裂解。§3 补体激活过程的调节
一、补体自身衰变的调节作用:C4b2b中的C2b、C3bBb中的Bb及C5b等性质都不稳定,极易衰变,导致C3转化酶、C5转化酶失活,从而影响膜攻击复合体的形成。
二、体液中可溶性调节分子的作用
(一)C1INH:C1酯酶抑制物使C1酯酶失活,从而抑制C4、C2活化。
(二)I因子:C3b 灭活因子,使C3b、C4b被裂解、灭活。
(三)H因子:C3b灭活促进因子,加速I因子对C3b的灭活。
(四)S蛋白:MAC抑制因子,阻止C5b6789的生成。§4 补体的生物学功能
一、溶菌和细胞溶解作用
(一)溶菌作用:细菌进入体内后,若产生抗体则激活C.P途径;如没产生抗体(G-菌)则刺激A.P途径溶菌。
(二)溶解细胞:若自身细胞发生变异,激活补体则细胞将被溶解。
二、促进中和及溶解病毒作用
(一)促进中和:抗体与病毒的复合物中加入补体可阻止病毒对宿主细胞的吸附和进入,增强抗体对病毒的中和作用。
(二)溶解病毒:某些病毒可直接激活补体。
三、调理和免疫粘附作用
(一)调理作用:吞噬细胞上有C3b、C4b的受体,所以相当一座桥梁把细菌或免疫复合物与吞噬细胞连在一起,称补体的调理作用。
(二)免疫粘附作用:红细胞和血小板上也有C3b、C4b的受体,当它携带细菌或免疫复合物与红细胞和血小板连在一起,就会形成更大的免疫复合物,易被游走的吞噬细胞所捕捉到。
四、炎症介质作用
(一)激肽样作用:C2a能使小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强,引起炎症性充血和水肿,称其为补体激肽。
(二)过敏毒素作用:C3a、C4a、C5a可使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细胞脱颗粒,引起血管扩张、平滑肌收缩等现象。
(三)趋化作用:C3a、C5a能吸引中性粒细胞和单核吞噬细胞向补体激活的区域移动,增强炎症反应。第三讲 第六章 抗 原 §1 概述
一、定义
凡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并能与相应的免疫应答产物即抗体或效应T细胞在体内或体外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统称为抗原。
二、特性
(一)免疫原性:指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的性质。
(二)反应原性:指能与相应的免疫应答产物即抗体或效应 T细胞在体内或体外发生特异性结合的性质。
三、分类
(一)完全抗原:同时具有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的抗原称 为完全抗原。
(二)半抗原:本身不具有免疫原性,仅有免疫反应性的抗 原称为半抗原。也就是说半抗原单独存在时不能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但与大分子蛋白质(也称为载体)结合在一起后即可成为完全抗原,此时的半抗原相当于完全抗原表面的抗原决定簇,刺激机体产生半抗原的抗体,半抗原可单独与其相应的抗体结合,不依赖载体的存在。
§2 决定免疫原性的因素
一、分子大小
具有免疫原性的物质分子量通常在 10000以上,一般说分子量越大,免疫原性越强。这是因为大分子有机物结构较稳定,在机体内不易被破坏与清除,在体内存留时间较长,使淋巴细胞得到持久的刺激,有利于免疫应答的发生。但不能绝对化,比如明胶分子量为100,000dal(10万道尔顿),却没有抗原性。
二、化学组成与结构
具有免疫原性的物质还需具有一定的化学组成和结构。化学组成中以含有大量芳香族氨基酸尤其是酪氨酸,免疫原性才较强;如以非芳香族氨基酸为主的蛋白质,其分子量无论多大,而免疫原性却很弱。这是因为具有一定化学组成和结构复杂的物质,其稳定性好,在体内存留时间长,故免疫原性就较强。
三、异物性
(一)异物:非己的物质。(二)分类
1、异种物质:如细菌、病毒、异种血清等。
2、同种异体物质:如组织相容性抗原、血型抗原等。
3、改变和隐藏的自身物质:主要包括在外伤、感染、电离辐射或药物作用下,组织结构发生改变的“自身”物质和释放入血的隐藏的自身抗原,如甲状腺球蛋白、眼晶体蛋白等。(三)特性
1、机体免疫系统能够识别宿主自身物质和非己异物。
2、凡在胚胎期未与相应淋巴细胞克隆接触过的物质,均可被免疫细胞视为异物,并对其产生免疫应答。
3、异物性越大其免疫原性越强,如种系关系越远,其化学组成和组织结构差异性越大,免疫原性也就越强。
四、其他因素
(一)遗传因素:包括机体的年龄、生理状态以及个体发育等与抗原的免疫原性有关因素。
(二)抗原进入机体的途径、剂量、次数和间隔时间以及免疫佐剂的使用等因素都可影响抗原的免疫原性。
一般非消化道途径抗原性较口服为大。§3 抗原的特异性与交叉反应
一、抗原决定簇
(一)抗原决定簇:存在于抗原分子表面,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集团称为抗原决定簇。
(二)抗原结合价:指一个抗原分子上能与相应抗体分子结合的抗原决定簇的总数。
(三)作用:是抗原分子与相应淋巴细胞表面的抗原受体、相应抗体或效应 T细胞特异性结合的部位。
(四)分类(因其位置不同)
功能性抗原决定簇与隐蔽性抗原决定簇。
(五)特性:抗原决定簇的化学组成、排列及空间结构决定着抗原的特异性。
二、共同抗原与交叉反应
(一)共同抗原:在不同抗原分子上出现的同一抗原决定簇称为共同抗原决定簇;带有共同抗原决定簇的抗原互称共同抗原。
(二)交叉反应:由共同抗原决定簇刺激机体产生的抗体可以和两种抗原(共同抗原)结合发生的免疫反应称为交叉反应。
§4 抗原的分类
一、根据抗原的来源及与机体的亲缘关系分
(一)异种抗原:指来自另一物种的抗原物质。如微生物或异种血清。
(二)同种异体抗原:指来自同种生物而基因型不同的个 体的抗原物质。如HLA抗原。
(三)自身抗原:指能引起自身免疫应答的自身组织结构 成分。如自身变异细胞。
二、根据抗原激活B细胞是否依赖T细胞辅助分
(一)胸腺依赖性抗原:必须在T细胞辅助下才能激活B细胞产生抗体的抗原,因T细胞是在胸腺成熟,故称此类抗原为胸腺依赖性抗原或T细胞依赖性抗原。
(二)胸腺非依赖性抗原:不需要T细胞辅助,能直接激活B细胞产生抗体的抗原,称为胸腺非依赖性抗原。第四讲
一、复习上次课内容
上次课我们学习了抗体、补体和抗原三章,这三章内容是医学免疫学部分最重要也是最基础的内容。下面做一简单回顾: 抗体(Ab)定义:指机体免疫细胞被抗原激活后,由B细胞合成与分泌的一类能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的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功能:特异性结合抗原;激活补体;结合细胞;穿过胎盘和粘膜。抗原(Ag)
定义:凡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并能与相应的免疫应答产物即抗体或效应T细胞在体内或体外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统称为抗原。
抗原决定簇:存在于抗原分子表面、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是抗原分子和TCR、BCR及抗体特异性结合的部位,又称表位。补体系统
定义:由存在于人或脊椎动物血清与组织液中的一组可溶性蛋白及存在于血细胞与其他细胞表面的一组膜结合蛋白和补体受体所组成。
功能:溶菌和溶解细胞;促进中和及溶解病毒;调理和免疫黏附;炎症介质作用。
二、本次课内容 第五章 细胞因子
(掌握细胞因子概念及分类名称)
(一)概念:
细胞因子(CK):是一类重要的分泌型免疫分子,是由活化免疫细胞或其它细胞分泌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小分子蛋白质的统称。
(二)细胞因子的分类和名称
1、根据来源分类
分淋巴因子(淋巴细胞分泌)和单核因子(单核吞噬细胞分泌)
2、根据功能分类:(1)、白细胞介素(IL)
是一组由淋巴细胞、单核吞噬细胞和其他非免疫细胞产生的、能介导白细胞和其他细胞间相互作用的细胞因子。其主要作用是调节细胞生长分化、参与免疫应答和介导炎症反应。
(2)、干扰素(IFN)
干扰素诱生剂刺激宿主细胞产生的干扰病毒复制、阻断病毒感染的物质。分3种其中IFN-α、β以抗病毒、抗肿瘤作用为主,也称I型干扰素。IFN-γ以免疫调节作用为主,也称为II型干扰素。
(3)、肿瘤坏死因子(TNF)
是一类可引起肿瘤组织出血坏死的细胞因子,分为TNF-α和TNF-β两种。两者均有抗肿瘤、引起炎症反应和免疫调节作用。
(4)、集落刺激因子(CSF)
是指可刺激多能造血干细胞和不同发育分化阶段的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并在半固体培养基中形成相应细胞集落的细胞因子。根据作用不同,集落刺激因子又分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干细胞生成因子(SCF)、多能集落刺激因子(multi-CSF)等。(5)、生长因子(GF)
一类可刺激细胞生长的细胞因子。主要包括表皮生长因子(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神经生长因子(NGF)、肝细胞生长因子(HGF)。第七章 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系统(掌握MHC概念)
(一)概念
1、组织相容性抗原或移植抗原
在人或同种不同品系动物个体间进行组织器官移植时,可因二者组织细胞表面同种异型抗原存在差异而发生排斥反应。这种代表个体特异性的引起移植排斥反应的同种异型抗原称为组织相容性抗原或移植抗原。
2、主要组织相容性系统
能引起强烈而迅速排斥反应的抗原系统称为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系统,简称主要组织相容性系统。
3、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
编码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的一群紧密连锁的基因群称为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人类的称为HLA复合体。
(二)MHC的主要功能
1、引起移植排斥反应:器官或细胞移植时,同种异体内MHC-I类和Ⅱ类抗原可作为非己抗原刺激机体,产生强烈的移植排斥反应。
2、抗原提呈作用:在巨噬细胞等抗原提呈细胞内,MHC-I类和Ⅱ类分子可与非己抗原结合,形成抗原肽-MHC-I类或Ⅱ类分子复合体,表达于巨噬细胞或其它抗原提呈细胞表面,递呈给淋巴细胞,启动免疫应答。
3、MHC限制性:CD8+Tc淋巴细胞与靶细胞的互相作用受MHC-I类分子限制。CD4+Th细胞的激活受MHC-II类分子限制。
第八章 免疫应答
(掌握免疫应答、免疫耐受概念;体液免疫、细胞免疫过程;抗体产生规律)
(一)概 述
1、基本概念
(1)免疫应答:指机体受抗原性异物刺激后,体内免疫细胞发生一系列反应以排除抗原性异物的生理过程。(2)免疫耐受:机体免疫系统接受某种抗原刺激后所产生的特异性免疫无应答状态。
2、免疫应答过程
(1)感应阶段:抗原提呈细胞对抗原的加工、处理和提呈及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识别抗原后启动活化。
(2)反应阶段: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T、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在细胞因子参与下,活化、增殖、分化为致敏淋巴细胞和浆细胞。
(3)效应阶段:浆细胞分泌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释放淋巴因子或发挥特异性细胞杀伤作用,产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效应的过程。
3、免疫应答分类
体液免疫(B细胞介导);细胞免疫(T细胞介导)
(二)胸腺依赖性抗原引起B细胞应答的过程
TD抗原诱导的体液免疫应答在感应阶段,抗原提呈细胞或B细胞必须将吞噬的抗原加工处理成抗原肽并和MHC-II类分子结合成复合物,才能由CD4+Th细胞识别,激活Th细胞。活化的Th细胞又可分泌一系列细胞因子,反过来作用于巨噬细胞和B细胞,使巨噬细胞产生细胞因子如IL-
1、IL-12,进一步促进T、B淋巴细胞的活化。活化B细胞表面也可表达多种细胞因子受体,接受来自Th细胞、巨噬细胞的细胞因子的辅助作用,进入分化、增殖阶段,即反应阶段。在反应阶段,CD4+Th细胞在细胞因子IL-4的作用下分化为CD4+Th2细胞,产生大量IL-4、5、6、10,作用于B细胞,使B细胞分化成熟为浆细胞,合成分泌各种特异性抗体,发挥各种体液免疫效应,即效应阶段。(教科书中有关于免疫应答过程的图例,学生可参考学习。在这个应答过程中最主要是记住几个关键性的细胞或分子,如吞噬细胞、MHC-II类分子、Th细胞、细胞因子、B淋巴细胞、抗体等,记住他们就等于记住了应答过程。)
(三)抗体产生的规律
1、初次应答:潜伏期长;抗体含量低;持续时间短;血清抗体以IgM分子为主,IgG出现较晚。
2、再次应答:当相同抗原再次进入机体时,则抗体产生的潜伏期短;抗体含量高;维持时间长。IgM产生的数量和在体内持续的时间与初次应答时大致相同,IgG类抗体则出现相对较快,且含量较初次应答时显著升高。
(四)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
1、TH1细胞介导的炎症反应:
在感应阶段活化的CD4+Th细胞可分泌一系列细胞因子并在细胞表面表达IL-
2、4受体。巨噬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及活化CD4+Th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的作用,可分泌IL-
1、IL-12。活化CD4+Th细胞接受以IL-12为主的细胞因子作用后分化为CD4+Th1细胞,又称炎性T细胞,可产生大量IL-2和IFN-γ等细胞因子,激活巨噬细胞,引起局部以淋巴细胞和单核吞噬细胞浸润为主的慢性炎症反应和迟发型超敏反应。
2、Tc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效应
(1)、杀伤T细胞(Tc,或CTL)的激活: CTL前体细胞通过其表面TCR识别APC或靶细胞(病毒感染细胞、肿瘤细胞)表面与MHC-I类分子结合的抗原肽,获得活化的第一信号。在Th细胞辅助作用下被激活。激活的CTL可表达IL-12受体,在IL-12的作用下可增殖分化为致敏Tc细胞,即效应细胞毒T细胞。
(2)、Tc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 激活的CTL可释放一系列细胞毒素,引起靶细胞的损伤。这种细胞毒作用具有抗原特异性,并且受MHC-I类分子限制。CTL还可迅速诱导靶细胞发生细胞凋亡。第九章 超敏反应
(掌握超敏反应概念、分类及各型机制)
(一)概念 超敏反应:是指已被某种抗原致敏的机体再次受到相同抗原刺激时发生的的或病理性免疫应答。其表现为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细胞损伤。
(二)分类
I型超敏反应(速发型超敏反应)、II型超敏反应(细胞毒型超敏反应)III型超敏反应(免疫复合物型)、IV型超敏反应(迟发型超敏反应)
(三)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 Ⅰ型机制:是由结合在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上的IgE与再次接触的变应原结合后导致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释放一系列生物活性物质,导致机体生理功能紊乱,通常无组织细胞损伤。如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过敏性胃肠炎、荨麻疹、过敏性休克等。
Ⅱ型机制:自身组织细胞表面抗原与相应抗体(IgG、IgM)结合后,在补体、巨噬细胞和NK细胞参与下引起细胞溶解和组织损伤为主的病理性免疫应答。如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药物过敏性血细胞减少症、输血反应、新生儿溶血症等。
Ⅲ型机制:可溶性抗原与相应抗体(主要IgG、IgM)结合形成中等大小的可溶性免疫复合物沉积于局部或全身毛细血管基底膜后,通过激活补体系统,吸引白细胞和血小板聚集,引起以充血水肿、中性粒细胞浸润、组织坏死为主要特征的病理性免疫应答。如血清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
Ⅳ型机制:(1)T细胞致敏:抗原经APC加工处理后,以抗原肽-MHC-II类或I类分子复合物的形式提呈给具有相应抗原识别受体的Th细胞和Tc细胞,使之活化、增殖、分化、成熟为效应T细胞,即炎性T细胞(Th1细胞)和致敏Tc细胞。(2)致敏T细胞产生效应: 当致敏T细胞再次遇到相应抗原刺激后,炎性T细胞可通过释放TNF-β、IFN-γ和IL-2等细胞因子,激活巨噬细胞和NK细胞,引起单个核细胞浸润为主的炎症反应。致敏Tc细胞则通过释放穿孔素和蛋白酶,直接破坏抗原特异性的靶细胞,引起组织坏死。如某些病毒、寄生虫、染料、油漆、农药、化妆品、磺胺、青霉素等引起的接触性皮炎、传染性过敏反应等。
三、课后复习题
一、填空题
1、人类同种异体抗原主要包括()和()。
2、免疫应答分为B细胞介导的()和T细胞介导的()。
3、体液免疫应答的效应细胞是();细胞免疫应答的效应细胞是()和()。
4、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分为()、()和()三个阶段。
5、抗原提呈细胞和Th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受()限制。
6、超敏反应分为IV型。根据其特点,I型超敏反应又称为();II型又称为();III型又称为();IV型又称为()。
二、填空题
1、再次应答时抗体产生的特点是()
A.IgM抗体显著升高 B.产生快,维持时间长 C.潜伏期长
D.浓度低 E.亲和力低
2、机体受抗原刺激后产生免疫应答的部位是()A.胸腺 B.骨髓 C.腔上囊 D.淋巴结 E.血液
3、具有免疫记忆的细胞是()
A.巨噬细胞 B.NK细胞 C.肥大细胞
D.中性粒细胞 E.淋巴细胞
4、初次应答时抗体产生的特点是()
A.潜伏期短 B.抗体亲和力高 C.抗体维持时间短 D.抗体含量高 E.以IgG为主
三、简答题
1、简述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和类型。
2、超敏反应的类型和临床常见疾病。第五讲
一、复习上次课内容
上次课我们学习了MHC、免疫应答和超敏反应三章,这三章内容是前几章所学内容的综合应用,也是医学免疫学部分最终要阐述的问题。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
定义:编码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的一群紧密连锁的基因群称为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人类的称为HLA复合体。功能:引起移植排斥反应、抗原提呈作用、MHC限制性。
免疫应答
定义:指机体受抗原性异物刺激后,体内免疫细胞发生一系列反应以排除抗原性异物的生理过程。过程:感应阶段、反应阶段、效应阶段。
分类:体液免疫(B细胞介导);细胞免疫(T细胞介导)
抗体产生的规律:
1、初次应答:潜伏期长;抗体含量低;持续时间短;抗体以IgM为主,IgG出现较晚。
2、再次应答:潜伏期短;抗体含量高;维持时间长。IgG含量显著升高,IgM与初次应答时大致相同。
超敏反应
定义:是指已被某种抗原致敏的机体再次受到相同抗原刺激时发生的超常的或病理性免疫应答。其表现为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细胞损伤。
分类:I型超敏反应(速发型超敏反应)、II型超敏反应(细胞毒型超敏反应)III型超敏反应(免疫复合物型)、IV型超敏反应(迟发型超敏反应)。
二、本次课内容 第十章 免疫学应用
(掌握人工自动免疫与人工被动免疫概念及其区别)
(一)、概念:
人工自动免疫:是指给机体接种疫苗、类毒素等抗原性物质,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和免疫记忆,从而获得对某种病原的特异性抵抗力。
人工被动免疫:是直接给机体注入免疫应答产物如含有特异性抗体的免疫血清,使机体立即获得免疫力,主要用于紧急预防和免疫治疗。
(二)、人工自动免疫和人工被动免疫区别及常用制剂 区别点 人工自动免疫 人工被动免疫
接种物 抗原:疫苗、类毒素 免疫效应物质:抗体、细胞因子等
免疫出现时间 慢,1~4周后产生 快,立即发挥效应 免疫力维持时间 长,数月~数年 短,2~3周 用途 主要用于预防 治疗或紧急预防
常用制剂 卡介苗(活)、麻疹疫苗(活)、脊髓灰质炎糖丸疫苗(活)、乙型肝炎疫苗(亚单位疫苗)、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死)、狂犬疫苗(死)、白百破三联疫苗(类毒素)破伤风抗毒素、白喉抗毒素、肉毒抗毒素、气性坏疽多价抗毒素、胎盘球蛋白、丙种球蛋白 第二篇 医学微生物学 细菌学部分 概念:
微生物:是指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在适当环境中可生长繁殖,并发生遗传、变异的一类微小生物的总称。
病原微生物:是指存在于自然界或人体内的一小部分可引起人类与动植物疾病的微生物。
医学微生物学:是研究与医学有关的致病微生物或条件致病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致病机理、免疫性、实验室诊断和防治原则的一门科学。第十一章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基本形态、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细胞壁构造的区别及其医学意义、细菌的特殊构造及其医学意义)
(一)、基本形态:球形、杆形、螺形。
(二)、细菌的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核质。
(三)、G+与G-菌的细胞壁结构及特点: 区别点 革兰氏阳性(G+)革兰氏阴性(G-)
组成 肽聚糖和磷壁酸
肽聚糖和脂蛋白、外膜、脂多糖 四肽链的连接方式 五肽桥 肽键 肽聚糖的含量 50层左右 1-2层
敏感物质 溶菌酶、青霉素、头孢菌素等 EDTA+溶菌酶 致病性 膜磷壁酸(表面抗原)内毒素(脂多糖LPS)革兰氏染色 紫色 红色
(四)、细菌的特殊构造和生物学意义
(1)芽胞:是某些革兰阳性菌在外界不利环境中所形成的菌体内圆形或卵圆形的小体。医学意义①灭菌指标②鉴别细菌③传染源,如破伤风。
(2)菌毛:某些细菌菌体表面由蛋白质构成的极其纤细且短直而多的丝状物。分为普通菌毛和性菌毛。普通菌毛是细菌的黏附结构,与细菌的致病性有关,如痢疾杆菌。性菌毛是细菌传递遗传物质的结构。
(3)荚膜:某些细菌在营养状况好时分泌的包绕在细胞表面的粘液状物质。医学意义①增强抵抗力②与细菌的致病性有关③用于细菌鉴定。
(4)鞭毛:某些弧菌、螺菌、和部分杆菌细胞壁表面的细长弯曲的蛋白丝状物,是细菌的运动器官。医学意义①构成细菌的H抗原②用于细菌的鉴定③某些细菌鞭毛可帮助细菌黏附,与细菌的致病性有关。第十二章 细菌的生长繁殖与代谢
(掌握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方式与速度,细菌的合成代谢产物的种类及其意义)
(一)、人工培养细菌需提供的条件
1、营养物质:水、碳源(糖)、氮源(氨基酸)、无机盐类等。
2、合适的酸碱度:多数病原菌生长的最适pH值为pH7.2~7.6。
3、合适的温度:多数病原菌一般最适生长温度为37℃。
4、气体环境:主要是氧气和二氧化碳。根据细菌对氧气需求的不同分为:
(1)专性需氧菌:必须在有氧条件下生存,如结核杆菌、霍乱弧菌等。
(2)专性厌氧菌:只能在无氧条件下生存,如破伤风杆菌、肉毒杆菌等。
(3)兼性厌氧菌:在有氧和无氧环境中都能生长。如大肠杆菌、葡萄球菌等。
(4)微需氧菌: 只能在含低氧压的条件下可以生长,如空肠弯曲菌。
(二)、细菌生长繁殖的方式和速度
1、细菌的繁殖方式:无性二分分裂法。
2、繁殖速度:细菌由一个细菌分裂成两个细菌所需时间称为代时。多数细菌如大肠杆菌在最合适的条件下生长时,代时仅需20~30分钟。单个细菌经人工培养18~24h可繁殖形成肉眼可见的细菌集落称为菌落。
(三)、细菌群体生长繁殖的规律--细菌生长曲线
1、迟缓期:细菌接种到培养基内1~4h内,细菌的数量不增加,但代谢旺盛。
2、对数生长期:细菌数量呈指数上升,形态均一,是研究细菌的最佳时期。这段时间一般可持续10小时左右。
3、稳定期:细菌的生长速度逐渐下降,部分细菌开始死亡。细菌总数虽然稍有增加,但活菌数开始下降。是收获细菌各种代谢产物的最佳时期。
4、衰亡期:细菌大量死亡,活菌数迅速减少。细菌的形态显著改变,甚至有些细菌发生自溶。
(四)、细菌合成代谢产物与医学意义
1、与致病性有关的代谢产物:毒素、侵袭性酶、热原质。
2、与细菌鉴定有关的代谢产物:细菌素、色素。
3、可供人体利用的代谢产物:抗生素、维生素。
三、课后复习题
(一)填空题
1、细菌的基本形态有()、()和()。
2、细菌的基本结构包括()、()、()和()。
3、细菌的特殊构造包括()、()、()和()。
4、细菌的生长曲线分为()、()、()和()四期。
(二)单项选择题
1.可成为某些外源性感染传染源的细菌特殊构造是()
A.菌毛 B.荚膜 C.芽胞 D.鞭毛 E.质粒
2.具有抗吞噬作用的细菌特殊构造是()A.菌毛 B.荚膜 C.芽胞 D.鞭毛 E.性菌毛
3.可黏附细胞的细菌结构是()A.菌毛 B.荚膜 C.芽胞 D.鞭毛 E.中介体
4.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特有的物质是()
A.肽聚糖 B.磷壁酸 C.四肽侧链 D.脂多糖 E.五肽桥 5.革兰阳性菌细胞壁特有的物质是()
A.肽聚糖 B.磷壁酸 C.四肽侧链 D.脂多糖 E.外膜名词解释
(三)名词解释
1、人工自动免疫:
2、人工被动免疫:
3、类毒素:
4、芽胞:
(四)简答题
1、简述人工自动免疫与人工被动免疫的区别。
2、简述G+和G-菌细胞壁差异及其致病性成分。第六讲
一、复习上次课内容
上次课我们学习了免疫学应用、细菌形态与结构和细菌的生长繁殖与代谢三章,这几章内容是细菌学部分基础知识,也是重点章节。免疫学应用
人工自动免疫:是指给机体接种疫苗、类毒素等抗原性物质,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和免疫记忆,从而获得对某种病原的特异性抵抗力。
人工被动免疫:是直接给机体注入免疫应答产物如含有特异性抗体的免疫血清,使机体立即获得免疫力,主要用于紧急预防和免疫治疗。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基本形态:球形、杆形、螺形 G+与G-菌的细胞壁结构及特点:
区别点 革兰氏阳性(G+)革兰氏阴性(G-)组成 肽聚糖和磷壁酸 肽聚糖和脂蛋白、外膜、脂多糖 四肽链的连接方式 五肽桥 肽键 肽聚糖的含量 50层左右 1-2层
敏感物质 溶菌酶、青霉素、头孢菌素等 EDTA+溶菌酶 致病性 膜磷壁酸(表面抗原)内毒素(脂多糖LPS)革兰氏染色 紫色 红色
细菌的特殊构造:芽胞、菌毛、鞭毛、荚膜。细菌的生长繁殖与代谢
人工培养细菌需提供的条件:营养物质、合适的酸碱度、合适的温度、适当的气体环境:
细菌群体生长繁殖的规律--生长曲线(迟缓期、对数生长期、稳定期、衰亡期)
二、本次课内容
第十三章 细菌的遗传与变异
(掌握参与细菌遗传变异的物质种类、噬菌体和质粒的概念)
(一)概念:
1、遗传:子代与亲代相似的现象称为遗传。
2、变异:子代较亲代某些性状发生改变的现象称变异。
3、噬菌体:一类寄生在细菌、真菌、螺旋体等微生物细胞中的病毒。
4、质粒:是独立于细菌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由双股环状DNA组成。质粒控制细菌非生命必需的遗传性状,并可自行复制、传代、通过转换、接合和转导方式在细菌间转移。
5、毒性噬菌体:感染细菌后可在宿主菌细胞 内增殖并造成宿主菌裂解的 噬菌体。
6、温和噬菌体:感染细菌后不在宿主菌细胞内增殖,而是将自身DNA与宿主菌DNA整合,使宿主菌遗传性状发生改变的噬菌体。
图1.毒性噬菌体裂解细菌
7、前噬菌体:整合在宿主菌DNA上的温和噬菌体DNA称前噬菌体。
(二)参与细菌遗传变异的物质
1、细菌的核质:由裸露的双股DNA盘绕组成,编码细菌生命必须的遗传性状。
2、细菌的质粒:根据功能分致育性质粒(F质粒),可编码性菌毛;耐药性质粒(R质粒),可编码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
3、噬菌体:根据噬菌体感染宿主菌后是否立即裂解宿主菌分为毒性噬菌体和温和噬菌体。
(三)、常见细菌变异现象及实际意义
1、形态结构变异:L型变异(细胞壁缺陷型细菌)、H-O变异(鞭毛有无)、荚膜变异、芽胞变异等。
2、菌落变异:S-R变异(细菌的菌落由光滑型(S型)变为粗糙型(R型))
3、毒力变异:
1)、毒力减低:人工诱导细菌发生毒力减低变异可用于制备减毒活疫苗。如卡介苗。
2)、毒力增强:细菌增强致病性,如溶原性白喉杆菌产生白喉毒素
4、耐药性变异:临床治疗应选择敏感抗生素。
图1.细菌接合 第十四章 细菌的致病性
(掌握细菌毒力的概念,构成细菌侵袭力的因素,细菌内外毒素的特性及区别,隐性感染、显性感染、带菌状态、毒血症、菌血症、败血症、脓毒血症的概念。)
(一)概念:
侵袭力:指病原菌突破机体的防御机能,在机体内生长繁殖和扩散的能力。
细菌毒力:是表示细菌致病性强弱的概念。细菌毒力由细菌的侵袭力和毒素构成。
隐性感染:虽感染了病原菌,但由于入侵的细菌数量少、毒力弱、而机体抵抗力强,因此感染未对机体造成明显损害,不出现或仅出现不明显的临床症状,称为隐性感染。隐性感染后机体可获得特异性免疫力。白喉杆菌、脑膜炎球菌等都可引起隐性感染。
显性感染:感染了较多数量和毒力较强的病原菌而机体抵抗力又较弱时,机体组织细胞受到较严重损害,导致生理功能的紊乱,并出现临床症状,称为显性感染。
毒血症:细菌在入侵局部生长繁殖,产生的毒素进入血液,到达并作用于易感的组织细胞,引起特定的中毒表现。如白喉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菌血症:病原菌由入侵局部生长后侵入血流,但未在血液中繁殖,只是一过性或间断性地通过血流播散到体内合适的组织器官中进一步繁殖而致病。如伤寒杆菌感染早期可引起菌血症。
【医学免疫学选做作业】推荐阅读:
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历年考点纵览:医学免疫学第十一章11-05
临床化学、免疫学质量控制流程09-29
免疫和计划免疫教案06-19
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多媒体教学的论文11-01
疫病免疫制度07-14
免疫知识科普11-12
免疫规划整改报告07-22
免疫规划专病监测09-24
免疫规划工作个人总结06-16
免疫规划工作计划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