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中学素质教育探索之路

2024-07-03

县中学素质教育探索之路(共10篇)

1.县中学素质教育探索之路 篇一

在中学语文课堂中教师、学生、文本构成了课堂的三要素。课堂教学在三者之间以彼与彼的对话关系逐步推进,进而延展成了一堂语文课。在教师与文本的对话、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学生与学生的对话等诸多关系中,文本是媒介,构架起教师与学生对话的桥梁。教师与学生的对话是基于文本展开的,因此对于文本的解读是语文课堂的中心,教师对文本解读的深度与广度决定了语文课堂的精彩与效率。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在面对文本进行对话时容易落入“三化”现象的泥潭中。如,在讲读《我的叔叔于勒》《变色龙》、四大名著此类古今中外名篇时,“资产阶级”“封建主义”这类带有阶级分析、阶级对立色彩的字眼必然会出现,统治阶级的嘴脸总是被定性为讽刺、批判的对象,而老百姓、人民群众则被安置在受迫害、被剥削、被奴役的角色扮演上。这种以政治色彩解读文本内涵的方法即为解读文本的政治化。

网络时代的来临,使得阅读的定义变得宽泛,韩流、美剧、网络小说对校园阅读课堂阅读产生冲击,以经典文学作品为主的阅读逐渐被冷落、被边缘化。这就导致学生的阅读无法深入,甚至断章取义地理解作品内涵。各种改编、戏说也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经典的理解。

然而,教参资料捆绑住了教师的思维,教参上的观点往往被学生奉为标准。教学参考的内容成为教师备课的全部,成为考试答题的标准。教学参考、名家赏析这些外界资料代替了教师、学生本人对文本的理解,解读的个性化就这样被标准化了。

新课程要求课堂上教师应组织引导学生开展学习活动,然而语文教学最终还是要面对应试。应试更侧重于任务的接受,轻习得后的启发,使得学生习惯被动接受,学生缺乏研究意识和创新精神即是随之而产生的必然衍生物。

面对试卷后所附带的参考答案,面对学生提出的:“老师,为什么是这样解读,作者写作时也许压根就没有这样想过,我们也许是曲解了原意呢”此类问题时,我们的.语文教师是该鼓励学生说出自己心中的那个“哈姆莱特”呢,还是拉着他们朝着所谓的正确答案上去凑近呢?在如今高考改革、教育方向调整的大势所趋之下,相信上述问题的答案是十分明确的,教师要教会学生的是靠近文本心声,个性化地研读,接收经典文章中传递出来的真善美的能量。

一、知人论文,读懂作者

鲁迅在《且介亭杂文二集・“题未定”草(七)》中说过:“世间有所谓‘就事论事’的办法,现在就诗论诗,或者也可以说是无碍的罢。不过我总以为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知人论文,要联系作者的生平及其时代,以更好地认识作品的价值和意义。如,李清照的《声声慢》,要让学生先了解这是诗人的后期作品,联系诗人南渡后亡国亡家的人生经历,引导学生读懂字里行间流露出的那种深深的孤独、凄清、愁懑的情感,避免学生以为这只是一首简单的闺怨诗,片面地误读。

二、回归文本,靠近文本心声

1.尊重文本内容,抓住文本特征,有效处理文字信息,增强阅读效果。如,苏教版必修四中的《辛德勒名单》,这是一篇电影文学剧本。和其他文学作品诸如小说、散文、诗歌的区别表现在于:电影文学剧本不是写给人读的,而是写给人看的,所描写的内容必须让人通过想象看到和听到,不能像小说或散文那样无穷无尽地描写、讲述。在解读文本时,教师应抓住电影镜头去分析,教材节选了第101到第117共17个分镜头剧本,其中辛德勒向高斯换取海伦这一经典镜头,体现了该剧本小细节、大手笔的特色。该镜头以点代面,海伦的命运是整个犹太人命运的一个缩影,在这一情节中也集中体现了人物性格,辛德勒的复杂人性、高斯的心理挣扎,通过海伦这一线索展现得具体而丰满。从这些角度去推敲这一电影剧本,就能将学生从电影世界带到文本天地,真正领略到这部电影的精髓。

2.教学设计应指向语文的核心价值解读,即要重点挖掘课文隐含的语文学习价值,重点训练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和表达能力。如,课文《老人与海》(节选),其核心价值是通过赏析文本直截了当地叙述和生动的对话特色来学习海明威朴实无华、准确生动、简洁明了,却能直击要害的语言风格。并引导学生从大量的人物内心独白中分析它们对表现人物性格和揭示主题的作用。通过文本解读的引导,以提高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贯通文本内外,促进学生个性化研读

解读文本是语文课堂的中心,但教师不能局限于“用教材教”,将课堂仅仅局限在文本之内,应贯通文本内外,将学生的生活经验、社会认知和已有的学科知识等进行有机整合,拓宽文本内外的视野。如,涉及不熟悉的题材的文章,在讲读《辛德勒名单》时可以先导入关于二次世界大战题材的具有视觉冲击力的短片,让学生对战争的基本状况有一个初步了解。那么,学生在解读文本时就有了一个认知基础,从而为学生接纳文本奠定了情感基础。又如,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学生往往会出现一读就懂、不再深挖的现象。这是因为教材文本中的内容具有深入浅出的特点,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应指导学生将自己的生活经历、社会阅历和已知知识等融入对文本的解读中去,让学生深化当下的文本解读和情感体验。这样不仅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也能加深学生的理解,丰富课堂的内涵。

四、根据学情设置不同的解读侧重点

个性化的文本解读还涉及学生各异的学情,如,学生的认知能力、阅读积累等,最恰当的文本分析是教师基于对自己学生的具体状况而做出的分析。

当代学生比较个性,以自我为中心,青少年这一成长阶段时期防护能力与自我保护能力特别强。他们极力塑造出自我个性的坚强防线,自我保护,在阅读文本时就会表现出不愿意靠近他人心灵的特征,其实他们是不愿意走出自己的影子,可以说他们是一群“装在套子里的人”.

比如,一篇关于乡村的美文,在读到“那里没有巍峨的大山,只有爬满青藤的小丘,能储存月光的涓涓细流,溪边一间朝暮升起缕袅袅炊烟的茅屋,简陋的篱笆小院,几分种植粮菜的劳作之地。飘荡在翠竹之隙的歌谣,满山遍野的绿草、山花、流水……人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喜悦。”有学生读后嘟囔了一句“好假”,更多的学生读完后面无表情、波澜不惊。因为现在的学生对乡村的印象多是撤村建居后的拟城市化模样,他们已经无法想象有山、有水、有田园、有庄稼的画面,这样的世外桃源式的生活距离他们很远。所以,会有学生认为这是作者虚构的,文字造假了。此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减轻抵触情绪,放下心理防线,解除戒备警报,运用移情试着靠近文本,细心体味文字中传达出来的美好。让学生明白,在滚滚俗世中名利追逐的间歇时,我们应该也十分需要偶尔地抽身,静下来,空出心灵去感受这样的美好,滋养身心,从中汲取继续前行的力量。我们的教学要尽量引导学生靠近正能量,能入选课本的都是优秀的正面的文本,要取其精华,引导学生、激发学生内心真善美的一面。

孔子曾经说过:“不观高崖,何以知颠坠之患;不临深泉,何以知没溺之患;不观巨海,何以知**之患。”在中学语文课堂上,对经典文本的解读是重点也是难点。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关注经典、品读经典,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

参考文献:

[1]钱骏。中学语文教师的文本解读意识[J].科技创新导报,2010(08)。

[2]顾文伟。中学语文教学中经典文本个性化解读研究[D].苏州大学,2011.

[3]雷萃。现今中学语文课堂中文本解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福建师范大学,2012.

[4]岳上铧。从学生阅读现状看文本解读课程开设的必要性[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3(01)。

[5]吴志红。高中语文文本解读的策略研究[J].才智,2014(06)。

2.县中学素质教育探索之路 篇二

关键词:农村学校,持续,发展

广西藤县的乡镇大多数为偏远山区,埌南镇也不例外。我们藤县埌南二中的前身是70年代兴办的农业中学,坐落在距离镇政府所在地3公里、周边没有村庄的小山沟里,学校地域偏僻,信息闭塞。在2008年之前,学校教育资源极其匮乏,师资配套极其不合 理。例如:音乐专业教师要上语文课,电脑专业教师要上数学课等等。由于这种种原因,我校曾经失去了许多发展壮大的机会,在周围一些初中崛起后,优质生源大量外流,导致我校发展举步维艰,甚至一度被列入撤并的范围。在这种十分不利的现 实面前,学校新一 届领导班 子审时度势,痛下决心,多策并举,力争尽快使埌南二中步入可持续发展的快车道。

一、加快学校硬件建设,改变落后的校容校貌,改善办学条件,留住有限的生源

硬件建设虽不是学校发展的决定因素,但硬件建设严重滞后,会留不住学生,会影响学校发展的 速度。在1995年之前,我校全部是瓦房,没有一栋水泥楼,没有一条校道是硬化的。一到下雨天,整个校园泥泞满地。当时五六个教师才分到一间瓦盖小厨房,30多个学生共住一间大宿舍。如此艰苦的育人环境,导致大量的生源流失。例如,2008年春学期开学就比2007年秋学期流失了110多人,相当于该学期学生总人数的20%!我们深深意识到,没有学生就没有学校!为了尽快改变这种状况,我们积极争取镇政府、县政府和教育局的支持,采取政府投资、社会引资等多种方法,多方筹资,加快学校建设。自2008年起,我校每年投 入学校建 设的资金 都在50万元以上(这对于只有几百学生的农村C类初中来说已经算相当多了)。经过多年来不遗余力的建设,现在学校的C级以上的危房已经全部拆除,能用的旧房全部粉刷一新,校道全部水泥硬化。新教学楼、新综合大楼、灯光篮球场、气排球场、新校门、多媒体教室、校园 监控录像工程等已陆续建成并投入使用,大部分的师生都住进了安全的水泥楼房,每个教室都安装有监控录像和电子白板,真正实现了校园“三通两平台”;教师公租房和学生饭堂等项目也已经在建,为教学质量的快速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几年我校教学效益日见明显,教学设施越来越完善,在很多农村初中面临生源越来越少的严峻局势下,我校却稳稳地将学生保持 在650左右,这个学期的新生还比招生计划多了50多人。

二、要多关心教师的生活,用人文的关怀留住教师

我校由于地理位置较偏,生活环境 艰苦,几年前很多年轻教师刚刚到来就想调走,甚至辞工,年轻的骨干教师流失严重。为了安定教师、留住师资,我们就必 须要多关心教师的生活,用人文的关怀留住骨干师资。因为坚持以人为本、关 心教师生 活与学校 教学工作 并非“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在教师管理方面,光靠给教师压力而忽视教师自身生活条件的改善,会使广大教师失去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他们只会疲于应付。作为学校管理者,我们要充 分体现让 教师满意 的现代理念。例如,我校的中青年教师居多,他们的工资 普遍较低,况且单身教师就有10多个。为此,学校想方设法创办了一个教师食堂,让学生食堂的采购人员义务帮助教师买菜,让在教师食堂开饭的教师轮流做饭。这种教师共同出资,轮流做饭的模式,可以说开创了藤县事业单位集体食堂的新模式。因为它既降低了青年教师的伙食开支,更是减少了边远学校教师为一日三餐而烦的后顾之忧,使他们能够把更多的精力投到教学上,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的教学奇迹。

三、要借教改之风,大力提升教师执教育人能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学校工作中,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是教师的素质。学生要素质教育,首先要让老师的素质提高上去。

我们学校虽然是初级中学,但在这40多位教师中,有超过一半的教师是原中师毕业的或代课教师转正的,总体文化程度不 高。因此,我们始终 把“铸师魂,练师能”当作学校的一项中心工作来抓。每个学年,都要开展师德师风大讨论,组织全体教师围绕“怎样做个好教师”、“如何做个学生喜欢的新时代教师”等问题展开讨论,在交流碰撞中,教师们自我提升的意识增强了,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责任感也增强了。

现在,整个藤县乃 至梧州市 都在掀起 新课改的 热潮。在新课程改革中,教材是新的,标准是新的,观念是新的,这对每一个学校来说,都是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因为所有学校理论上都将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大家竞争的机会是均等的,强校面临挑战,弱校面临机遇,谁能抓住这次教改的契机,谁就能先人一招,快人一步。我 们是薄弱的农村学校,更加意识到自身的危机感。所以我们紧抓这个重大发展机遇,大兴学习、研究之风,积极借鉴他山之石,找准支点,推进课程改革。虽然我们 是小学校,资金少,但是在师资培训和外出学习方面,我们毫不吝惜。凡是有外出培训学习的机会,我们一定会派相应的教师出去,能够创造 机会出去 的我们也 一定会争取。这两年来,我们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经常在校 内组织教师学习山东杜郎口教学模式和山东昌乐二中教学模式的理论,摄取适合自己学校特点的部分,练习课堂驾驭能力,深入开展“集体教研,个性化教学”等活动,经常派教师到梧州市蒙山县和玉林市玉州区以及本县教改先行的学校学习新课改,让他们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新型的人才观、课程资源观,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自身素质,将素质教育引向深入。当然,这也使我 校一批批优秀的中青年教师脱颖而出,他们在各种教学技能比赛中获奖。

四、重视与先进学校的交流 与 合 作,提 高 本 校 的 知名度,促进学校的顺利发展

我校属于藤县初中C类学校,各种教学资源与A类和B类学校是无法相比的。我们知道,要想促进本校教师专业的发展,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就要增进本校教师和外界的交流发展,推进与先进学校的交流合作。“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有什么样的朋友,自己就会变成什么样的人”,要提高学校的影响力,选择合作交流的学校非常重要。在2008年至2009年我校与梧州市一中结成友好学校,2011年至2012年我校与梧州市新夏中学成为友好学校,现在,我校又成 为了藤县 知名中学———藤州中学的帮扶学校。在和这些学校交流的过程中,我们的教师感受到了对方先进的教育技术、教育理念、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同时探讨适合本校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经过多年的不断努力,我校这几年的中考成绩皆位于同类学校前列,我校在藤县的同类学校中已经小有名气,社会的知名度越来越高,师生的归宿感也越来越强了。

3.旬邑县城关中学探索课改之路 篇三

近年来,学校以“建和谐校园,办人民满意的学校”为宗旨,全方位实施课程改革,重点打造高效课堂,实现了“改革要有新突破,质量再上新台阶”的目标,连续多年在全县质量检测中名列前茅,先后获得“省级示范初级中学”、“省级绿色文明示范学校”等20多项省市级殊荣。

从2004年以来,旬邑县城关中学开始实施新课程改革。几年来,学校按照新课程理念和标准,精心组织,积极探索,认真开展课改工作,使全体教师进一步明确了课改的方向和目标,走出了一条符合贫困山区学校特点的课程改革之路。

转变思想观念,强化组织管理

自《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颁布以来,学校就如何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问题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新课程改革在该校启动后,学校借鉴素质教育工作的经验,不仅加强了组织管理,成立了新课程教学领导小组和新课程教学实施小组,先后多次分层次召开新课程教学会议,研究讨论新课程的实施工作。同时在教师、学生和家长中进行了广泛宣传,通过召开学生会议、家长会议、印发传单等形式,进一步提高了全体师生和广大家长对新课程的认识水平,保证了课改工作的顺利实施。

狠抓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素质

教师是实施课改的主力军,只有不断更新教师观念,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实施课程改革。课改启动后,学校购置了上百部新课程光盘实录,下放到各学科组,要求学科组全体成员认真观看,学习借鉴。同时,学科组内开展了互听互评“结对子”活动。此外,学校还多次选派各学科组长、学科带头人赴西安听取了全国课改名师示范课,并开展了“传经送宝”活动,有效地提高了教师新课程教学水平。

強化过程督导,突出课堂教学

有了理论指导,就要积极实践探索。加强过程督导,突出课堂教学至关重要。对此,城关中学做到了“五个坚持”。坚持集体备课制度、听评课制度、学生座谈制度、月考核制度和现代教育技术。通过一个阶段的过程督导,该校教师的课堂教学模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由过去单一式的传统教学过渡到多方互动的教学格局,学生的独立思考意识、创新思维能力、合作研究精神得到了有效培养,自主、互动、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已基本形成。

健全评价体系,关注学生发展

对教师和学生评价体系的改革是课改工作的重要保证。只有科学评价,才能真正地把课改工作落到实处。为此,学校初步建立了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相结合的全方位评价体系:对教师的评价集中体现在教师教学评价和素质评价方面;对学生的评价以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为出发点,形成了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督评、家长联评等共同参与的多元评价体系。在评价中,真正体现了着眼学生发展的核心理念,从而推动课程改革的持续健康发展。

目前,城关中学课堂教学模式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体验性学习、激励性评价、即时化管理成为课堂主题。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效果好起来,教育水平有了明显提升。

4.县中学素质教育探索之路 篇四

落实县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汇报材料

为深入贯彻2012年教育工作会议会议精神,我校组织全体干部和广大教职工认真学习传达了会议精神,结合实际对2012年学校管理及教育教学工作计划、目标、措施进行了重新修改、补充和完善,创新思路,强力抓好落实。现就贯彻落实情况汇报如下:

一、认真学习,深刻领会。

2012年教育工作会议是推进全县教育健康、持续发展、务实鼓劲、凝心聚力的一次重要大会,是总结会,又是动员会。会议召开后,我校重视对讲话精神的传达学习,采取全体教师会议集中学习和干部自学相结合的学习方式,我们认真学习朱瑞军县长的在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和刘局长的《奋起直追 励志赶超 坚决打好振兴东明教育攻坚战》的讲话,通过学习使广大教师认清了我县的教育现状,从而进一步明确了我校教育工作的奋斗目标与工作任务,增强了全体干部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工作动力。我校全体教师决心要以两个讲话精神为指导,把学习贯彻讲话精神同工作实际结合起来,以贯彻讲话精神为动力,扎实做好2012年各项工作,构建更好的教育环境。3月5日和3月9日下午学校分别召开了领导班子座谈会和全体教师会议,将讲话全文打印,发放到每个领导班子成员和教研组组长手中。我们就学习贯彻落实讲话精神提出具体要求,要求全体教师有学习笔记、至少300字的学习心得和2012年个人工作计划,同时还要求校委会全体 成员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强化学习意识、责任意识、落实意识、服务大局意识,把学习讲话精神与抓好2012年各项工作结合起来,紧密联系工作实际,增强工作的主动性、自觉性,切实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进一步提升凝聚力。

二、找准问题,落实整改。

结合两个讲话,我们认真查找学校在办学思想、教师队伍建设、教学科研、学校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对查找出的问题进行认真梳理,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制定措施,进行整改。

(一)教师队伍建设方面

1、教师职业倦怠问题。朱县长在讲话中提到部分教师职业道德观念淡薄,责任心不强,缺乏进取心和工作激情,有的教师不备课就去上课,不到点就下课走人等等,针对这些干劲不足的部分教师,要对他们加强教师理想信念教育,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同时,我们还完善了各项管理制度,坚持按制度办事,用制度管人。比如:《教师量化管理制度》、《教师师德考评细则》等。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

2、教师责任心问题,引发全体教师对教师责任的思考,教师的责任大于天。对任课教师讲,对一个学生负责,就是对这一个家庭负责;对班主任讲,对一个班负责,就是对50多个家庭负责;对学校讲,对全校学生负责,就是对1300个家庭负责。我们要求每位教师应该极力做到:

(1)对全体学生负责

(2)对学生全面负责(3)对学生未来负责

3、教师教育教学水平(能力)有待提高。我校属滩区学校,由于位置偏僻,交通不便,工作环境较差,外乡镇教师都不愿到我乡任教,学校大部分教师是本乡老教师,他们大多第一学历为中专,有部分是民师转正的,教师年龄结构老龄化,他们在现今教育教学改革中,教法陈旧,教学思想相对落后,很多教师还不能适应今天的教研教改。特别是英语学科,由于是新课程,但教师教学理念落后,教法滞后,严重影响了教学成绩提高。由此,学校要规范组织参加各类教师专业技术比赛,比如:公开课、优质课、教学能手等;要经常开展教学观摩活动,让教师相互学习、相互促进。要让教师要能会教,教会,教好,让学生学会,会学,学好。大力提高教师业务能力。

(二)学校管理方面。

我们牢固树立向管理要质量的教育理念,向管理要效益,向管理要成绩。学校管理要精细化,在“细”字上做文章,在“实”字上下功夫,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各项管理达到人人会管理,事事见管理,处处有管理,提高管理层次和水平。

1、狠抓常规管理。一是修订和完善学校各项规章制度,使之与教师绩效考核相配套。坚持制度管人,切实把制度管理和人本管理结合起来,实现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二是进一步完善学校的考核量化方案,继续对教师进行量化管理,进行必要的奖惩,不劳不得,多劳多得,优绩优酬,以此激发全体教职工的使命感、责任感、危机感。三是严抓教师考 核,严格教师请销假制度,坚持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从考勤、和工作量对教师进行月考核,一月一公布,考核结果与教师绩效工资、评优、晋级相挂钩。

2、规范办学行为。一是严格落实国家课程计划。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加强实验教学管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二是加强学籍管理。学籍实行专人专管。三是加强考试管理。本,学校通过8次教学质量检测,我们将不失时机地将考风建设纳入学校教学管理的大事来抓,对每次考试,都要严明考风,严肃考纪,严格考试过程管理与监控,使学生教师能掌握到真实情况,提高考试信度,以考风促教风学风好转。

3、强化年级管理。各级部除管理日常工作外,还要抓纪风、学风、教风。经常深入教室、师生中间,了解、发现问题,研究、制定解决问题的对策,三个年级之间形成比教风、比学风、比成绩,形成你追我赶的良好局面。

4、加强德育工作,深入推进素质教育。

首先加强班主任管理。一是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采取每月一次座谈会、每学期一次经验交流会制度,每个班主任把自己的先进经验和大家交流,相互学习,提高班主任班级管理水平。二是加强班主任考核工作。坚持班主任工作日查周总月考核制度,将班主任津贴与班级量化考核结果相挂钩,公开公布考核结果,切实落实班主任工作待遇,调动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是积极开展“模范班级”和“百名优秀中学生”评比活动。由政教处制定评比制度,在班级量化基础上,要做到每一项评比有专人负责检查,有专人负责统计各项评比数据及评比情况,及时做好学生违纪情况的反馈工作,使班主任能及时做好违纪学生的跟踪教育工作。年末对“模范班级”和“百名优秀中学生”进行表彰。

(三)、强化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1、强化教学管理。根据学校实际情况,不断完善落实各种教学制度,切实做好教学的各个环节的工作,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一是优化备课质量。教师教案一月一检查;强化集体备课、发挥群体智慧,提高成效。二是优化课堂教学。各教研组要通过观摩教学、课例研讨、课堂教学比赛等形式,积极探索“构建高效课堂”的有效模式。三是优化作业质量。教师狠抓作业质量,教导处要结合学科实际,制定出各学科学生作业书写要求。四是优化评价机制。各个学科要抓好课堂过关检测和单元目标测试,检测要突出及时性、实效性、简单易行性。

2、加强教学研究,提高研究实效。加强教研组、备课组管理,充分发挥教研组、备课组的职能作用,切实加强对教研组和备课组的组织领导、业务指导、考核与考评工作,保证学校教学教研任务有效落实。

3、坚持听、评课制度。学校领导率先垂范,深入到课堂、教师学生中,听课、评课,切实解决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要求校委会成员每周至少听课5节,教师每学期不少于20节,坚持听后必评,每一个听课者都要做评课发言,讲课者都必须说课。

4、重抓毕业班备考工作。毕业班工作始终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学校全体教师要高度重视,齐心协力,为毕业班保驾护航。要求毕业班任课教师要尽早结束新课,然后转入复习阶段。复习课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复习方案,复习方法要根据学科特点,同学科教师共同探讨、集思广益。抓基础,提能力,全力冲刺,确保今年中考取得大丰收。

(四)安全方面。

安全事故猛于虎,安全责任重于山,安全工作大于天。我们要认清形势,居安思危,时刻警惕;一岗双责,共同担当,群防群治;突出重点,统筹兼顾,狠抓落实。一是制定安全工作实施方案,进行安全工作隐患排查,组织安全疏散演练。二是安全教育抓实,抓到位,提高安全知识水平和能力。三是创设安全氛围,强化安全意识。四是层层签订责任书,级级责任抓落实。

三、树立新目标,实现新跨越

县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五年内,打好教育翻身仗,彻底甩掉落后帽子,进入全市先进行列”的总体目标,2012年既是东明教育的“管理提升年”,又是东明教育的“重点突破年”。我们必须认清形势,抓住机遇,借助全县上下进 行教学改革之东风,下定决心,坚定信心,将思想和行动高度统一到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决策部署上来,树立远大目标,严要求,实现学校新跨越。我们确定2012年学校工作目标:

1、我们努力要把我校办成一所校园美丽、设备设施先进、管理严谨规范、教学质量稳步上升、办学特色明显、师生热爱家长放心社会满意的新型农村示范初级中学。2、2012年中考教学成绩争取进入全县前列,各项督导评估进入全县先进行列。

3、加大特色学校创建力度,通过完善各项制度,增加投入,广泛征求教师意见,进一步提升学校知名度,努力打造成市级特色学校。

总之,2012年是我校教育工作的攻坚年,县教育工作会会议精神催人奋进、鼓舞人心,为我校的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增强了广大教职工提高教学质量的责任感、紧迫感,我们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推动学校各项工作又好又快发展,以优质的质量展示教师风采。我们将以东明县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为指针,勇于探索,不断创新,把我校的全面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5.县中学素质教育探索之路 篇五

探索我国光学科普教育和培养后备人才的创新之路

借鉴美国Hands-On Optics项目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的国情和实际情况,提出我国开展类似活动的`建议和设想,并阐述了我国开展光学科普活动的紧迫性、重要意义和具备的条件.

作 者:韩国华 王云才  作者单位:太原理工大学理学院物理系,山西,太原,030024 刊 名:物理通报 英文刊名:PHYSICS BULLETIN 年,卷(期): “”(1) 分类号:C96 关键词:光学教育   HOO项目  

6.县中学素质教育探索之路 篇六

五、名词解释

1.认知一结构说:这是美国认知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的学习理论,他主张学习的目的在于以发现学习的方式,使学科的基本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

2.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最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最佳的动机激起水平与作业难度密切相关:任务较容易,最佳激起水平较高;任务难度中等,最佳动机激起水平也适中;任务越困难,最佳激起水平越低。也叫倒“U”曲线。

3.重组性迁移:重组性迁移指重新组合原有认知系统中某些构成要素或成分,调整各成分间的关系或建立新的联系,从而应用于新情境。在重组过程中,基本经验成分不变,但各成分间的结合关系发生了变化,即进行了调整或重新组合。

4.下位学习:下位学习又称类属学习,是一种把新的观念归属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的某一部位,并使之相互联系的过程。下位学习包括两种形式:派生类属学习和相关类属学习。

5.“物质化”过程:创拟确立模型的过程实际上是把专家头脑中观念的、内潜的、筒缩的经验“外化”为物质的、外显的、展开的“心理模型”的过程。

六、简答题

1.在操作定向阶段形成的映象应包括两方面:一是有关操作动作本身的各种信息,即对操作活动的结构要素及其关系的认识和对操作活动方式的认识等;二是与操作技能学习有关或无关的各种内外刺激的认识与区分。

2.(1)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完成学习目标而积极主动地使用的;

(2)学习策略是有效学习所需的;

(3)学习策略是有关学习过程的;

(4)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制定的学习计划,由规则和技能构成。

3.智力与创造性的关系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二者既有独立性,又在某种条件下具有相关性。

(1)低智商不可能具有创造性;

(2)高智商可能有高创造性,也可能有低创造性;

(3)低创造性的智商水平可能高,也可能低;

(4)高创造性者必须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

以上内容来自云众教育网!免费交流、学习;共同走向美好明天!

云众祝大家学习愉快!考试成功!身体健康!家庭幸福!

4.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首先,品德反映了人的社会特陛,是将外在于个体的社会规范的要求转化为个体的内在需要的复杂过程。

其次,品德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最后,品德是在道德观念的控制下,进行某种活动、参与某件事情或完成某个任务的自觉行为,也就是说,指认识与行为的统一。

7.县中学素质教育探索之路 篇七

一、世界各国的职业教育政策

职业教育历来受到世界发达国家的重视, 各国纷纷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 积极发展本国的职业教育。英国早在1944年就颁布了《1944年教育法》, 规定必须为所有接受完义务教育的青年提供继续教育, 并将职业技术教育正式纳入法定的公共教育体系, 使职业教育迅速得到学生和社会的广泛接受和认可。1993年英国政府宣布实施“现代学徒制”计划, 为16~24岁的年轻人提供一种工作本位的学习路线, 以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新型劳动者作为目标, 为英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生力军。2009年政府又出台了“国家实习计划”, 由政府先提供三个月的带薪实习机会, 培养大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工作经验, 为提高大学生毕业后获得顺利进入企业的工作机会。1961日本政府建立了高等专门学校制度, 以“深入教授专门知识, 培养职业所必要的能力”为目的, 招收初中毕业生, 实行五年一贯制的教育, 主要培养中级技术人才, 不但解决了年轻人就业的问题, 也为日本经济的快速发展, 提供了充足的技术力量。20世纪70年代日本政府根据年轻人未来成长和经济发展的需要, 建立了两所独特的国立技术科技大学, 以招收高专和工业高中的毕业生为主, 培养具有硕士水平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进一步拓展了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空间, 提升了技术人才的专业水平和能力。20世纪80年代以后, 终身教育成为日本教育改革的主导思想, 日本临时教育审议会提出, 面向21世纪的日本教育改革的总目标是:通过改革传统正规学校中心的教育观和教育体制, 建立新型的“终身学习体系”, 使高中后职业技术教育成为终身教育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1963年美国政府通过联邦职业教育立法给职业教育提供资金上的保证, 为职业教育的改革、研究、教育课程、教材建设分别提供经费支持, 为美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到1968年政策的重点转变为:改进职业教育, 促进职业教育机会被广泛、容易的获得。使职业教育的受众面迅速的扩大, 大大提高了全民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 有力地推动了美国经济的发展。进入20世纪90年代美国政府相继通过了《帕金斯职业和应用技术教育法案》, 《由学校到就业法案》, 以法案的形式来保证加大联邦职业教育专项拨款力度, 确保职业教育的大力发展, 使得美国的职业教育取得了飞速的发展, 为美国经济的发展培养了一大批各行各业专业人才, 为美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20世纪60年代韩国政府颁布了《产业教育振兴法》不但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确定了职业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而且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保障。20世纪70年代, 政府修订了《产业教育振兴法》, 把“产学合作”写入法律并使其正规化, 并颁布了《国家技术资格法》, 以此保证经过职业学习的学生从事各种职业的资格水平。1997年德国政府制定了“职业教育改革计划”, 强调修改和完善职业培训条例, 开发新的职业培训领域, 同时鼓励企业的积极参与, 大力培养青年人的就业能力和适应能力, 并通过等值承认职教、普教学历资格, 增强职教吸引力, 使德国的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齐头并进, 共同发展。1998年澳大利亚政府制定了《通向未来的桥梁———1998~2003年国家职业教育和培训战略》, 强调加强产教结合, 提倡建立适应学生、就业者需要的, 为终身技能培训打基础的职业教育和培训制度, 为学生和就业者成功实现就业及个人的未来职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二、国际职业教育发展趋势

1. 有效实现中等、高等职业教育的对接, 确立职业教育在终身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职业教育在终身教育中的重要地位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政府的关注, 普遍意识到, 要提升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凝聚职业教育发展的动力, 就必须在保障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基础上, 进一步为中职生拓展发展空间, 提供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逐步形成从中等职业教育到高等职业教育的畅通之路, 不断完善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无缝对接。纵观世界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政策, 不难发现他们普遍采用学历和教育内容衔接两种方式来实现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的对接, 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 学习、借鉴、研究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的相关政策、方法, 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美国采用将中等职业教育与高中后技术准备教育紧密连接的教育体制。通过统一制定中高职相衔接的教学大纲, 实现课程体系衔接的中高职衔接模式。通过高中后技术教育的课程与社区学院、技术学院的实用技术课程建立起内在的连接, 依据国内经济发展对人才需要的不断变化, 不断改进衔接课程体系, 开设一些技术准备, 实用性强工程技术课程, 为学生未来的从业需要打下一定的基础。英国采用的是学历对接方式。确立职业证书可与普通教育证书互换的政策。1986年英国成立国家职业资格委员会, 负责建立、推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由通过政府认定的考核鉴定机构对劳动者的技能水平或职业资格进行科学规范、客观公正的评价和鉴定, 对达到规定标准的合格者授予相应的证书。1993年又推出普通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由初、中、高三个等级构成, 对符合一定条件的, 分别可对应中等教育证书、大学预科学位、硕士学位等。德国职业教育最大的特点是“双元制”。通过螺旋式上升的学制体系, 在课程上实行阶梯式职业课程的中、高职衔接模式。高层次的职业技术教育以低层次的职业教育为基础, 着重强调学生的职业实践经验, 完成中等职业教育的学生既可就业, 也可以继续接受高等职业教育。澳大利亚建立起完善的大学教育、技术与继续教育学院与中学教育之间的“立交桥”, 使各类证书、文凭、学位之间相互沟通衔接。日本拥有高中专科学校、职业大学等不同学历层次的完整职业教育体系, 采用推荐考试的方法从职业高中毕业生中择优进入国立高等职业专门院校学习的制度。

2. 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 努力培养新型的高级专业人才。

教育改革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改革以拓宽学生所学专业的面向, 增强学生的适应性, 提高学生能力为基础, 强调对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培养。20世纪90年代发达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的一个重点是:大力调整专业设置和结构, 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 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着重培养学生收集、选择信息、知识的能力, 解决问题的能力, 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 适应社会的能力, 积极与人合作的能力, 在规划和决策中运用信息和知识的能力, 就业、创业的能力。努力完成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的21世纪教育目标。

3. 普及职业技术教育, 促进职业教育机会均等。

机会均等是教育最基本的原则。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全民教育概念后, 第二届国际技术与职业教育的《建议书》进一步指出:“技术教育是使社区全体成员能面对新的挑战和发挥他们社会生产性成员作用的一种强有力手段, 是实现社会聚合、整合和自尊的有效工具。”提出了发展全民职业教育概念。全民职业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拓宽覆盖面, 特别是要面向失业者、文盲或半文盲、失学青年、边远地区人口、所有平民、所有劳动者, 妇女群体和残疾人群体。1994年欧洲理事会通过实施“达芬奇”跨国职业教育和培训行动计划的决定, 决定制定了19项目标, 其中有5项涉及职业教育和培训机会均等。要求采取具体措施, 向未接受过一定培训处境不利的青年人, 特别是那些毕了业但未接受一定职业培训的青年人提供职业培训;向那些由于经济、地理、民族或因为身体、智力残疾因素导致处境不利的人提供接受职业教育、培训的机会;特别关注那些受风险因素影响可能导致被社会和经济排除的人;制定有效的职业培训政策, 使共同体所有工人要在整个工作生活中不受歧视地享受继续职业培训的机会;促进职业教育男女机会均等和有效参与, 特别是向他们开放新的工作领域, 鼓励他们在职业中断后重返工作;促进移民工人及其子女和残疾人的职业培训机会均等及有效参与。这些政策都进一步强调了职业教育的公平性, 对推动职业教育的覆盖面提供了政策和制度上的保障。

三、重庆市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和问题

20世纪80年代初,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以面向地方发展, 服务经济, 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高职院校应运而生。经过近30年的发展, 高等职业教育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占据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 为我国经济建设培养了一大批急需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和高技能型人才, 为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重庆市的高职院校从无到有, 目前已有各类高职院校36所, 成绩是显著的, 但在快速发展进程中也存在不少需要解决矛盾和问题。职业教育在社会和家长的心目中缺乏应有的地位, 没有多少吸引力, 职业教育几乎不是考生和家长主动的选择, 而是迫于考分无奈的选择。究其原因许许多多, 主要的是下面三个因素。

1. 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建设滞后高职院校的快速发展。

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发展的既定政策, 符合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需要。高等职业教育机构设置审批权下放到省级政府后, 形成了一种扩张态势, 一所所高职院校如雨后春笋应运而生, 重庆市也不例外。不少中等专业学校升格成为高职院校, 成人高校变成高职院校。高职院校数量的迅速增加, 规模快速扩张。与此同时管理水平、教学质量、教学设施、教师能力并未得到同步的提升, 因此出现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建设滞后高职院校的快速发展的局面也就不足为奇了。高职教育“大跃进”式的发展格局, 必然影响到高职院校内涵的建设, 影响到学生的培养质量, 因而大大降低了高等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可度, 考生和考生家长不主动选择高职院校, 把高职院校当做无奈的选择也就情有可原了。

2. 高职教育缺乏应有的吸引力。

虽然所有的家长都希望其子女通过接受高等教育, 在未来可以得到到社会的认可, 寻找一份各方面条件较好的工作, 但绝大多数家长和学生都认为高等职业教育为二流教育, 处在低于普通高等教育的地位, 很多学生进入高职院校学习并非出于自愿, 而是不得已而为之。所以即使他们进入高等职业院校学习也是身在曹营心在汉, 他们对所学专业没有兴趣, 因此在校学习没有动力, 缺乏主动性、积极性, 完全处于被动、机械的学习, 因此不可能达到最佳的学习状态, 顺利的完成学习任务。同时学生对自己缺乏准确的定位, 对未来有过高的期待, 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也缺乏正确的认识, 对毕业后从事的一线技术工作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 因此在毕业选择就业岗位时出现偏差, 从而降低了就业率, 使高等职业教育的优势被大大的降低。

3. 无法准确把握社会需求。

由于各种原因, 学校不具备也不可能准确预测社会对技术人才的实际需求, 因此在专业设置、课程安排、招生人数等问题上, 学校存在盲目性和误区, 使得一部分高职学生毕业后, 不能在与所学专业技能相关的岗位上工作, 即使有的学生从事所学专业的相关工作, 也未必能长期胜任, 因为学生所学的知识大部分仅限于理论层面的了解, 对实际应用缺乏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因此实际操作能力不强, 且眼高手低, 不能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 不能得到企业的长期认可。

四、城乡统筹背景下重庆市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之路

基于重庆市高职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城乡统筹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统筹城乡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规划必须具有全新的理念:城乡大职教共存的理念;人人享有平等享受高等职业教育的理念;职业教育以人为本的理念;让高等职业教育效益最大化的理念。

1. 要统筹城乡高等职业教育的公共服务体系, 坚持政府主导, 市场调节, 共同发展的基本原则。对重庆市城乡统筹发展而言, 建立统一的城乡高等职业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既有利于城乡高等职业教育的对接和办学效能的扩大与优化, 也有利于推进农村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要统筹发展重庆市的高等职业教育就必须明确三件事。第一, 确立政府在统筹城乡高等职业教育公共服务中的主导地位。由于目前市场调节存在的缺陷以及已经客观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 使得在城乡高等职业教育统筹过程中, 必须依靠政府主导下的政策优势, 实现城乡统筹下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和推进。第二, 必须扩大公共财政对农村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支持的力度。要按照有利于逐步实现城乡高等职业教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 加快完善公共财政体制, 加大公共财政向农村高等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要整合、优化高等职业教育专项资金的使用,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做到目标明确, 专款专用。第三, 要加快优先建立城乡一体化的高等职业教育招生市场、就业市场、创业市场。招生、就业、创业市场统一, 既是有效解决高等职业教育“入口”和“出口”的关键, 也是实现城乡高等职业教育公平发展、统筹发展和一体化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2. 要统筹城乡高等职业教育资源配置, 坚持农村优先, 有序流动, 均衡发展。通过政府或主管部门制定相关的制度和政策, 引导师资、生源、教学仪器和实验设施、信息等资源在城乡高职院校间合理流动, 逐步实现资源共享, 创造城乡高等职业教育平等使用教育资源的环境, 增强农村高等职业院校对优质教育资源的吸引力。为此, 一方面要优先向农村高等职业教育配置资源, 优先满足农村高等职业院校生存与发展的需要, 引导以投资和师资等为主的资源要素向农村高等职业院校流动。另一方面要畅通城乡高等职业教育互动渠道, 建立有序的高等职业教育资源流动机制。

3. 要形成全社会关注城乡统筹下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良好局面, 通过政策的引导和约束, 使企事业单位, 国有、私有、外企都积极参与到推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事业中来, 形成优先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局面, 从政策、资金上对城乡统筹下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保障, 促使高等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 培养社会、企业急需的一流技术人才, 从人力资源的角度帮助社会的进步和企业的发展, 逐步形成良性循环, 从而使重庆市的高等职业教育在城乡统筹的背景下不断兴旺发达。

参考文献

8.县中学素质教育探索之路 篇八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梁丹丹

(景东彝族自治县环保局环境监测站,云南 景东 676200)

摘 要: 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条件,保护生态环境是景东各族儿女共同追求的目标,本文就景东生态环境的保护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作了分析。阐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只有坚持生态立县,加强环境保护,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才是景东人民最好的出路。

关键词: 生态立县 环境保护 持续发展

景东独特的自然风景,险峰峡谷纵横交错,江河、溪流源远流长,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自然禀赋,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更是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宝贵财富。保护和建设好它,让江河依然那么清澈,森林依然那么茂密,天空依然那么明净,大地依然那么翠绿,是景东各族儿女共同追求的目标。

景东位于滇西南中部普洱市北端,东与哀牢山脊为界,西与临沧市云县隔澜沧相望,南与镇源县接壤,北与大理洲南间县相连,西有无量山、东有哀牢山两大山系,中有川河

1.1坚持生态立县和加强环境保护的思想

决策者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往往具有至关重要的决定性作用。因决策失误导致水土流失、污染河流、荒芜土地、甚至毁掉一个城市的事例在人类发展史上已屡见不鲜。全县各级领导干部在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中,必须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和省第八次党代会精神上来,要把生态立县和环境优先的思想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贯穿于我们的各项工作之中。使我们的决策更加有利于环境保护,更加有利于和谐景东建设,更加有利于又好又快科学发展。

1.2坚持以最小的环境代价,实现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景东社会发育虽早,但属西部一个欠发达地区,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逐步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出路就在结合自身特点,利用自然生态比较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因此,我们追求的发展必须是符合全县人民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的可持续发展,既要看到眼前的利益,更要考虑今后的长远发展,绝不能把当代的发展建立在破坏生态环境,牺牲后代利益的基础上。

1.3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

在召开的全国第六次环保大会上,温家宝总理提出,做好新形势下的环保工作,关键是要实现从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向保护环境与经济增长并重、从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

2、加强环境保护,要明确目标,突出重点

建设富裕民主文明开放和谐景东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是推进这一历史进程的重要措施之一,涉及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当前的关键,就是要从全县生态环境特点和环境保护工作的实际出发,坚持生态保护与建设并重,预防与治理并举,城市与农村并抓,抓紧抓实生态保护、环境治理、节能降耗、绿色创建、舆论宣传、执法监督等方面的工作,全面推进各项环境保护行动的实施。

2.1 强化生态保护

景东各种资源十分丰富,具有显着的多样性特点,但大多数自然资源的富集程度不高,唯有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加倍珍惜,有效保护,合理开发,才能使生态优势得到发挥。要突出抓好碧水、青山、蓝天、绿地、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坚持以保护促进发展,努力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2.1.1 保护水质

就是要突出各行政区域的江河水系和饮用水源地为重点。通过水源林保护、河道整治、湿地保护恢复等工作。要科学划定和调整主要饮用水水源区,制定并实施全县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规划,抓好城市备用水源地建设和保护,并加大城乡水源地水质保护力度,坚决禁止一切排污行为和对水源地生态环境有影响的活动,确保群众饮用水安全。

度,规范资源的开发和综合利用,减少资源浪费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要继续深入推进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抓好资源整合,促进优势资源向优势行业、优势企业聚集。其次,要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要求,在生产、建设、流通和消费领域,大力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节约型增长方式。

2.1.6 保护生物多样性

景东在不到全国国土面积万分之五的土地上,保护着1486种高等植物、42.6%的珍稀濒危植物、59.4%的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是国家重要的物种基因库。生物多样性是我县最大的特点之一,具有丰富性、独特性的特点,不仅物种和生态系统类型多样,而且是我国生物种特有属分布最多的地区,拥有一大批种子遗种、独特种和古老种,如红豆杉、千年野生古茶园等。但同时,也具有脆弱性的特点,许多物种很容易陷入濒危甚至灭绝,保护好我县的生物多样性,不仅在国内外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经济价值、环境价值和美学价值,关系到主要出境江河流域生态平衡的维持,影响着中下游地区和国家的生态安全,而且对开发利用生物资源、旅游资源等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加强自然保护区保护力度,确定和规划对生物多样性有重要意义的野生物种的专门保护,强化区域生态保护监管,不断保护和强化

量,确保完成国家下达的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约束性指标。

2.3 大力推进节能降耗

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关键要从源头抓起,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抑制低价值消耗,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认真落实节能降耗、污染减排责任制,加大力度推进清洁生产和绿色技术,积极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工作,全面推进工业循环试点,从源头上抓好节能降耗工作,以保护环境优化经济增长。

2.4 积极开展绿色创建活动

要以实现城镇和坝区面山变绿,河流、水库、水渠、湿地周边变绿,公路沿线变绿,村寨和非城镇范围的重大建设项目周边变绿为重点,大力改善生态环境质量。通过绿色创建活动“进农村、进学校、进小区、进家庭、进机关、进公共场所”,倡导绿色文明的幸福生活方式,促进生活质量提高。同时,大力提倡绿色消费,积极推广使用环保认证产品,努力降低生活过程中的物质能源消耗和废弃物排放。

2.5 切实加大舆论宣传力度

景东独特的地理位置,秀美的自然风光为世人所瞩目。提高全民的环境意识,树立起景东环保形象,是七彩云南保护行动的重要内容之一。要以宣传我县正确处理环境与发展的关系,自然生态和物种多样性保护取得了显着成效为主线;营造重视环境保护,建设和谐景东的舆论环境为重点;

机制,研究部署保护行动的重大问题,协调处理重点和难点问题,推进各项工作的落实。环境保护是一项庞大的综合性系统工程,各级各部门要统一思想,加强领导,把这项工作摆到重要的位置,纳入本部门、本单位工作计划,与其它工作同时部署、同时推进。各乡(镇)人民政府要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落实工作人员,做到加强领导、严密组织、狠抓落实,要结合本地实际,按照县政府的统一部署,制定工作计划,落实保障措施,积极开展各具特色的保护行动,努力在全县上下形成一个尊重自然、珍惜生态、保护环境、科学发展的良好局面。

3.2 加强宣传,扩大影响,掀起加强环境保护新高潮 保护环境的大旗必须而且只能由政府高高举起。各级宣传部门和新闻媒体要加强舆论引导,在全县开展持续不断的宣传活动。充分发挥媒体的导向作用,以灵活多样的宣传手段,树起一面旗帜,向世人展示景东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继续保持良好水平,景东各族人民为保护和建设生态屏障作出了巨大努力和奉献;景东各族人民以保护和建设生态屏障为己任,坚定不移地走“以最少的资源消耗,最小的环境代价,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的科学发展之路;唤起人们对景东的发展给予更多的理解和支持,让更多的人认同景东一个贫困面较大的边疆地区,在加快发展的同时,解决好发展中会带来的环境问题。倡导生态文明和环境文

参考文献:

《统计年鉴》、——景东县“十五”期间——

2007年2月14星期三

《景东县“十一五”规划》、府规划—

2007年5月15日星期二

《生态环境保护与依法治理》、——

2007年8月6日星期一

9.农村中学远程教育实践及应用探索 篇九

湖北枣阳平林中学李明荣

【摘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仅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的问题,它涉及教学资源、教学方式、人才培养等方面,所以要采用系统的思路与观点来指导建设,在搭建远程教育基础设施的同时,更要建立远程教育工程的可持续发展的机制。

【关键词】远程教育培训教育资源学科整合课件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工作的全面展开,是贯彻落实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的重大举措,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具体体现。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为构建我国农村远程教育体系奠定了基础,使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进程步入新的里程碑。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缩小了城乡教育发展的差距,如何发挥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效益、如何更好的应用于教学是广大教育工作者面临十分重要的新课题。以下是我校实施远程教育工程的几点经验和基本做法:

一、切实抓好教师培训,不断提高教师应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辅助教学的应用能力

农村中小学由于地处经济发展比较落后、信息闭塞、交通不便的农村地区,教师的学历水平偏低并且很少有接受培训的机会,在教学观念、教学方法上与城镇中小学教师相比,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这是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效果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为农村中小学教师提供了远程教育设备和优秀的教育资源,利用这些设备和资源对教师进行教育思想、教育教学方面的培训,对于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建议学校开展教师培训要以校本培训为主,充分利用远程教育的设备和资源,进行多种形式的培训。

1、专项集中培训

专项集中培训可以在学校安装远程教育设备的初期进行。根据学校教师的需求,以项目实施意义和作用、远程教育设备操作使用、计算机基础知识、怎样浏览和保存资源、资源应用方法和技巧、资源中教学的使用和再加工等内容作为主题,利用业余时间组织全校教师进行集中培训。主讲教师要以本校教师为主,经过项目培训的教师、应用资源较好的教师都可以作为某一专题的主讲教师。培训时间根据培训内容而定。

2、以教研组为单位的业务学习

示范课是资源中心精选的全国各地优秀教师主讲的课堂实况录像,反映了最新的课程改革理念和先进的教学方法,教师不出门就可以观摩到全国各地优秀教师的教学,对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很有帮助。学校可以要求以教研组为单位,每周安排一次业务学习,集体观摩示范课。观摩前要提要求,之后要组织讨论,找出示范课值得改进的地方,同时也要结合本校的教学实际,找出自身的缺点和不足之处。

3、教师自学

学校提出要求,并为教师业务学习创造必要的条件,由教师自己安排时间进行学习。远程教育资源中除了示范课以外,还为教师们安排了教研论文、课程改革、信息技术等栏目,内容涉及信息技术培训、课件制作、学科教学经验论文、新课标解读、课改教学案例等,对教师提高教学能力、改进教学方式和方法都很有帮助。其中文字资源都是可以编辑修改的。

为了使远程教育资源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学校根据上级相关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制定科学、合理的培训方案。

学校成立信息技术领导小组,分期对各组进行考核。考核内容:①、制作一个简单的课件(软件不限);②、制作一份所教科目的试卷;③、能查找和运用远程教育资源;④、能熟练运用多功能电子教室的设备上课。⑤能自制课件。相关要求如①、帮扶教师所帮扶的对象如第一次或提前考试过关的,对帮扶教师进行奖励。②、凡最终考试不合格的教师,建议与考核评优评先挂钩。③、学习培训时间应合理安排,按“不得影响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的原则进行开展。④结合职称评定相关要求,鼓励组织教师进行计算机培训,并参加职称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目前,我校教师已有88人(占全校教师96%)通过国家一级计算机水平能力考试。

二、充分利用好远程教育资源

利用远程教育资源辅助教学是农村中学应用资源的主要方式。一般包括以下三种方式:

1、辅助教师备课

远程教育资源中的教学资源栏目,是教师远程教育资源中的教学资源栏目,是教师备课的重要参考。教学资源涵盖了初中和小学的各个学科,采用完全与教材相同的结构,按年级、学科、章节(课)组织资源。内容安排上尽可能考虑教师备课的需要,包括:教案示例、典型例题、媒体展示(图片、课件、视频)、探究活动、习题精选、扩展资料等。教师在备课时,可以参考教学资源内容,看别人的走私案是怎样写的,自己的差距在那里,通过扩展资料,了解与本课相关的知识和资料,使教案内容更加丰富;参考典型例题和习题精选,可以方便快捷的得到各种类型的练习题;从媒体展示中可以选择合适的课件,直接应用于教学,也可选择资源中的视频、图片等素材,经过加工处理,制作符合自己教学特点的辅助教学课件;在探究活动里得到更多的教学思路,为教师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提供参考。

2、辅助教师进行课堂教学

远程教育资源辅助教师进行课堂教学,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教师通过利用资源进行备课,观看示范课吸收借鉴优秀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对自己的教

学重新进行设计并应用于课堂教学;二是教师将资源提供的课件,直接应用于课堂教学;三是教师通过培训和利用资源学习掌握课件制作方法,利用资源提供的课件和素材,自己设计制作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并在课堂教学中应用。

建议使用Powerpoint创作演示课件,Powerpoint容易掌握,使用方便,运用得当会产生很好的教学效果。学习应该积极创造条件,鼓励教师充分利用现有的设备,将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课件应用到课堂教学中,积极探索农村中小学应用远程教育资源教学的新模式。

3、辅助教师演示实验

初中资源中专门开设了学科实验栏目,包括了物理、化学、地理、生物四个学科,学科实验将初中教学实验如“望远镜”、“制氧”、“血液循环”、“小车的二力平衡”等以视频形式呈现。在缺乏教学实验设备和条件的农村学校,可以用来辅助教师进行演示实验,还可以作为学生自学、增长知识的参考资料。

4、利用远程教育资源辅助学生学习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项目提供的现代化远程教育设备和资源,除教师使用之外,还有考虑到学生的应用。学校可以根据设备条件组织学生上网络课、计算机辅助教学课、观看教学参考片和进行信息技术教学。条件好的学校还可以将计算机教室向学生开放,学生可以利用资源中的学生天地、中考专题、开心学堂、知识乐园进行自主学习,使远程教育资源能够充分应用于学生。对于设备少、学生多的学校,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兴趣小组的形式开展信息技术教学和利用资源学习活动。

5、服务于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我校地处农村,当地政府早在1999年就成立了职业教育中心,对农村干部和党员进行培训的成人学校,但一直缺乏优秀,丰富的教学资源,师资问题严重。学校和当地政府主动取得联系后,将农村远程教育资源服务于地方。为农村干部职业技术教育培训拓宽了空间,加入了丰富的教学资源,为培训办出了实效。真正体现了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就是利用远程教育平台进行农村教师的继续教育、为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的职业技能教育、为农村党员先进性教育、为增强农村干部对农业技术教育,法律法规知识的了解、为先进文化渗透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的方针。加强了农民喜闻乐见、适合农村环境的技能、道德和价值观的教育资源内容的设计和开发。

三、存在问题和解决办法

1、师资队伍建设

农村教育长期以来,都被硬件环境的落后制约着发展,现在有了远程教育工程,缓解了硬件设施的不足,然而师资队伍建设问题却突现出来,学校大部分教师对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手段很不精通。

2、工作经费及计算机教师工作考核评价

开展远程教育工作,需要有专业教师负责,需要投入相应的资金和人力,计算机教师除了正常教学之外,还要负责远程教育节目的接收与管理。既要教学又要管理维护,有时还要充当临时的打字员,工作量大,占用时间多。长期以来,计算机教师被定性为教辅人员,要鼓励开展好计算机教学及相关工作,学校应给予相应加班补助,或划算等量课时,以资鼓励和支持计算机教师开展工作。为保障远程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对远程教育设备的添置,更新,耗材的投资每年要有相对固定核算。地方领导,学校领导对工作要给予相应资金并对计算机教师的工作给予大力支持。

3、学校之间资源的交流与共享

学校之间开展广泛的交流与勾通,在农村学校可以建立以中学的学习交流点,定期开展教学资源的使用,工作经验交流会,促进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提高。对做得好的学校,市教育局电教装备站要给予表彰,对计算机教师要给予奖励,以示肯定。

10.县中学素质教育探索之路 篇十

一个新生事物的诞生与发展, 必然伴随着特定的时代背景和现实需求, 智慧城市建设的兴起为智慧教育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展平台和时机。智慧教育的建设不能脱离智慧城市大框架, 智慧教育是智慧城市健康顺利发展的基础保障, 也是智慧城市发展的目标之一。2014年8月1日, 渝北区委发布关于加快建设临空都市区的决定, 要求提速建设“智慧城市”。渝北地处两江新区中心, 两江新区内数据交换中心、云计算产业园、仙桃数据谷形成重庆“智慧城市”基础核心。渝北良好的信息化大环境优势, 让渝北发展智慧教育在当前形势下占尽天时地利人和, 为推动渝北智慧教育发展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

渝北教育多年的励精图治, 使教育发展取得了有目共睹的辉煌成绩, 但是我们还是不得不承认现实问题, 当然不仅是我区, 全市、全国目前的教育管理模式与机制都还尚待完善, 城乡、校际之间师资力量明显差距, 教育不公平问题突出, 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 优质教育资源短缺, 教学内容和方法比较陈旧, 传统的灌输式教育在实践中仍占较大比例, 教育质量亟待提升, 师生创新意识与能力较低, 素质教育推进困难。渝北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期盼和要求之间的矛盾, 亟需新的方法突破。

智慧教育是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逐步普及, 以整合物联网, 云计算, 大数据, 泛在网络, 增强现实、定位技术等先进信息技术的增强型数字化教育, 是当代教育信息化的新境界, 是信息技术与教育发展高度融合而产生的新型教育发展模式, 是素质教育在信息时代, 知识时代和数字时代的深化与提升, 为利用教育信息化解决教育诸多发展难题和瓶颈 (如减负、公平、安全等) 提供了最大的现实可能性。

加快渝北现代教育信息化战略步伐, 快速推进渝北智慧教育探索实践, 充分发挥智慧教育的关键技术作用, 利用云计算拓展教育资源与教育服务的共享性, 利用物联网拓展教育数据的采集渠道和方式, 利用大数据提高教育管理、决策与评价的智慧性, 利用泛在网络增加教育网络与多终端的连通性, 利用增强现实技术增强教学交互与虚拟空间的体验性, 利用定位技术感知师生位置信息, 提高教育服务的针对性。最大限度的促进城乡、校际、师生之间教育均衡公平, 提高教育质量, 打造渝北教育高地, 整体推进渝北教育跨越式大发展。

1智慧教育利于行政统筹全局, 驱动区域教育均衡发展

在智慧教育背景下, 区域教育均衡发展以数据为基础, 准确把握区域教育发展动态, 从教育环境均衡、教育资源均衡、教育机会均等和教育质量均衡等四个方面提供科学依据, 有助于政府及教委统筹全局, 进而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

1.1及时调整教育政策, 改善区域教育环境

通过智慧教育大数据技术挖掘、分析等技术手段, 调查现状、分析问题, 获取动态、海量、多元化教育数据进行归纳总结, 构建发展模型, 分析区域教育发展中各组成要素的关系, 准确把握教育均衡发展的影响因素, 为教育政策的及时调整提供科学依据。基于数据的教育决策更具说服务和公信力, 有助于提高社会对于教育政策的满意度, 促进区域教育环境的合理改善。

1.2统筹规划学校布局, 科学分配教育资源

实现区域教育均衡发展要在教育资源供给与分配上达到均衡, 根据不同地区, 不同学校和不同学生个体的发展需求予以个性化的资源保障和支持。大数据技术将有效改变传统教育数据反映的延时弊端, 通过实时、动态、全面采集区域范围内学校分布、学生人数、经费投入, 以及地区经济发展、人口现状、居民收入等数据, 建立科学的评估模型, 统筹管理, 避免学校布局、设施配备、教育经费的调整出现“平均”现象, 实现教育资源更加科学的分配, 缩小不同地区、学校与城乡间的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问题。

1.3全面获取教育信息, 促进教育机会均等

借助于完善、细化、动态的信息化系统所产生的教育数据, 可以真正反映全区教育机会均等的发展水平。随着全国统一学籍信息管理制度的建立, 全区适龄学生入学信息可以实现实时采集、分析和追踪, 有助于科学预测区域教育机会均等方面的均衡发展趋势, 并制订针对性的教育政策。通过社区户籍、居民收入、健康医疗等数据的关联, 可以及时发现特殊家庭孩子入学困难及就读状况, 及早帮助和干预, 保障儿童教育基本权利。

1.4深入挖掘数据价值, 不断提升教育质量

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是以提高教育质量, 促进内涵发展为重点, 智慧教育综合服务云平台不仅汇聚学生的各种数据, 还汇聚大量教师和课程相关信息。对历届学生的学业成绩进行关联分析和时间序列分析, 跟踪教师教学和学生成长过程, 从海量数据中分析出有价值的规则和信息, 找出影响学业成绩的原因, 为课程调整、教师考核、师资调配、学校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2智慧教育促进学校科学发展, 缩小校际之间办学差距

按照“统筹规划、顶层设计, 高度共享、协同创新, 分步推进、分类指导”的思路, 构建创新型、智能型的“智慧校园”, 改革传统的校园管理、教师培养、学生学习、家校互动和家长教育模式, 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 缩小校际之间办学差距, 促进校际间教育均衡发展。

2.1建设智慧校园系统平台, 提供统一智慧教育服务

立足全区教育发展实际, 完成“三通两平台”建设, 以全区统一为目标, 全面贯彻“智慧教育”理念, 整合各类各校教育应用系统, 促进应用系统贯通和集成, 建设基于教育大数据环境的集成化、智能化的全区智慧教育综合服务云平台, 建设教育数据IDC中心为全区教育系统服务, 并主动融入渝北“智慧城市”建设的“智慧云”大数据体系, 着力解决当前全区教育信息化存在的重复投资、学校独立、系统分隔、优质资源匮乏、管理效率低下等现实问题, 推进信息技术与区域教育深度融合, 实现教育优质资源高效集约化配置与共享为目标, 消除学校、教师、学生教育教学、培训学习的资源差距, 为全区各级教育管理者、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公众提供最需要, 最适合、最准确、最便捷的智慧教育管理、教学、学习、沟通、资源服务, 为促进全区教育的整体性变革, 实现全区现代教育跨越式发展提供统一的教育云平台支撑。

2.2规范智慧校园建设标准, 实现统一智慧教育环境

智慧校园普遍配置智能全自动高清在线录播功能的智慧教室, 配备智能交互电脑一体机、电子书包和支持师生互动教学与反馈、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协作学习和移动学习的智慧型教学支持软硬件系统, 实现优质课程、名师课堂在线直播与课程回放。校园内实现具有情境感知, 无缝连接, 全向交互, 智能管控, 按需推送, 可视化等特征的学习新时空环境, 为广大师生、家长及教育管理者提供及时、准确、高效的智能化教学教研、教育管理、校园安防等信息化定制和推送服务;智能化的大数据处理功能形成广阔开放的智慧教育环境, 从而实现智慧化的管理、智慧化的生活和智慧化的服务。

全区学校统一采用“数字课程资源+移动学习终端+教育服务云平台”的模式, 开发PC (电脑) 、Android (安卓) 、i OS (苹果) 智能设备客户端, 教育管理者、教师、学生、家长及社会公众只需运用平台客户端在任何智能终端就可以实现教师之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课堂与课堂、学校与学校、学校与社会之间的随时随地无障碍交流沟通与互动学习, 从而实现统一的智慧教育环境, 极大程度上促进了区域教育均衡公平。

2.3规范现代学校教育管理, 提高学校智慧管理水平

随着现代社会高速发展, 对学校现代教育管理提出更高要求, 当前的教育管理体系仍有待完善, 部分学校特别是农村薄弱学校的管理还显得杂乱无序, 影响学校发展, 频繁的数据录入、导出、统计、更新、报表制作等大多数管理工作仍需要“人工”完成, 对教育数据的使用多限于简单的统计分析, 未对教育数据作深度挖掘。智慧教育对学校教育管理的重大变革作用将不断凸显, 逐渐提升教育管理的智慧水平, 使教育管理从“人管、电控”走向智能管控, 在统一模式的智慧管理平台上, 对教育需求进行智能处理, 提供资源配置、数据集成、信息管理、运行状态监控、教育质量监测、办学质量评价等业务支持, 实现教育的智能决策、可视化管控、安全预警和远程督导。基于全区统一的常规管理模式和流程, 有利于促进学校进行精细化、规范化管理, 从而提升全区所有学校管理水平和管理质量。

2.4革新教育教学评价模式, 体现统一智慧教育评价

智慧教育需要更具“智慧”的教育评价方式, 基于大数据的科学分析与评价, “靠数据说话”是智慧教育评价的重要指导思想, 为教育教学评价从“印象经验”走向“事实数据”提供了技术条件, 利用大数据技术可以实现各种教育管理与教学过程数据的全面采集, 存储与分析, 并通过可视化技术进行直观的呈现, 把教育评价从“非量化”过渡到“可量化”, 统一对全区所有学生形成行为表现、学业成绩、体质健康等真实性、过程性、发展性分析评价。教育管理部门通过大数据对不同的学校、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及时进行相应的督导评价与过程监控, 通过科学的评估模型, 客观、全面评价教师的教学绩效和学生学习绩效, 确保每个学校、师生都能获得良性发展, 并将师生的档案袋数据长期存储于云端, 让评价更具有智慧性、科学性和连续性。

3智慧教育变革教与学的模式, 实现师生共同和谐成长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教育模式、教学形式、学习方式也在不断发生改变。未来教育是一个基于智慧教育的“人人有学上, 人人上好学”的教育图景。随着MOOC (慕课) 课程的推广, 出现互联网教育与学校教育共存的新模式。以微课视频为主的教育资源极其丰富, 智能终端成为主要学习载体, 翻转课堂改变传统教学模式, 社会性虚拟社区将支撑学生大规模的在线合作学习;时空不再是问题, 更多的教育和学习在学校之外、移动之中发生等等。

3.1提高教师信息技术素养, 开展高效智慧教学

智慧教学是教师利用各种先进信息技术和丰富的教学资源开展的教学活动。智慧学习条件下, 电子书包, 平板电脑, 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将成为课堂教学的常规载体, 移动终端的引入使得课堂教学组织变得更加灵活多样, 教学模式发生革命性变化, 教学中的师生互动不再流于形式, 体现智慧教学高效、开放、多元、互通、深度交互的基本特征, 突破了课堂上的时空限制。智慧教学可以提升教师教学智慧,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培养创新实践型人才, 可以有效改善传统课堂存在的呆板机械、效率低下、参与不足、忽略学生个体差异的现象。

教学环境的改变对教师的信息化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需要进一步实施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开展校本教研全员培训, 校际间多开展“同课异构”异地教学交流研讨, 鼓励教师在智慧教室实施各种新型的教学模式, 构建智慧课堂。课前, 教师利用智能备课系统进行电子备课, 提前发放导学案布置学生课前自主性学习;课中, 教师的主导作用更多体现对学生碎片知识的梳理, 教师不再居高临下地灌输知识, 而是真正蹲下身子与学生对话, 成为学生的合作伙伴与他们共同进行探究式学习, 实施兴趣的激发, 进行思维的引领。同时课堂上还可以通过教育云平台远程在线互动其它农村或薄弱学校, 实现班级与班级、学校与学校之间的高清互动教学;课后, 教师通过智能作业批改系统, 监控每一位学生的作业情况, 了解其学习进展和困难, 进行个性化点拨指导, 可以自动分析学生作业成绩, 通过可视化图表方式呈现学生作业结果和变化趋势。

3.2激发学生个性化智慧学习, 培养学生创新素质

智慧学习是在各种智慧环境中开展的完全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活动, 让学生自己学会自由支配时间、自主学习, 学生不仅能够即时获取自己所需的资源、信息和服务, 还能够享受到个性化定制的资源和服务。无论课上课下、校内校外都可以随时在教育云平台上进行学习, 进度快慢完全由自己掌握, 学习困难的孩子可以反复观看学习。实践课程利用3D打印技术颠覆学生的动手实践活动, 增强现实技术解决传统教学中高成本, 高风险, 低复用率等问题, 体感技术将引发学生互动学习的新体验, 寓教于乐的教育游戏将改变学生的学习观念, 使得学习过程更加轻松高效。通过智慧学习, 不断发掘学生的兴趣爱好, 发挥学生潜能, 凸显智慧学习个性化、高效率、沉浸性、持续性、自然性等基本特征, 能够帮助学习者不断认识自己、发现自己和提升自己, 从而激发学生更多的兴趣性、主动性、个性化学习, 培养学生创新学习意识与创新实践能力。

3.3树立人人终身学习观念, 形成和谐教育生态

在智慧教育体系中云计算主要用于海量数据处理和信息服务的功能, 打造基于云的学习环境, 高速的宽带网络支撑师生通过学习终端随时随地享受云端的各种学习服务, 学习者的学习过程数据及时存储到云端, 保证学习数据的永不丢失, 为学习分析提供数据支持。

学习需求无处不在, 学习无时无刻不在发生, 云计算、物联网、移动通信等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人们的学习提供了无限的可能, 学习不应该固定在教室和学校, 而应回归社会和生活, 发生在任何有学习需求的地方。信息化时代, 学生通过网络获取知识的速度、广度和深度, 并不亚于教师, 所以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观念, 积极通过教师协同研修平台参与智慧科研, 不断强化提高自身素质。智慧教育环境下的学习将走向泛在学习, 无处不在的学习资源, 无处不在的学习服务和无处不在的学习伙伴, 最终形成一个技术完全融入“人人教、人人学、随时学、随处学”的和谐教育信息生态。

“科技点亮教育, 教育储存未来!”思未来, 故生憧憬。信息时代创新风起浪涌, “互联网+”国家战略已破蚕而出, 智慧教育引发的教育变革就在眼前。愿我们这一代渝北教育人, 彼此携手, 共同推进智慧教育发展, 为我们的孩子铺就教育公平的理想之路, 让每位教师和学生, 不分贫富, 不分城乡, 沐浴在同一片阳光下, 让优质的教育资源得以共享, 让区域教育更加公平均衡。相信不远的将来, 每一个渝北人都将成为“智慧教育”的构建者、实践者和受益者!发展渝北智慧教育以建设临空都市区“智慧城市”为契机, 助推实现“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 终身学习, 人人成长”的中国教育梦!

摘要:智慧城市建设的兴起为智慧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和时机。智慧教育是整合物联网, 云计算, 大数据, 泛在网络, 增强现实、定位技术等先进信息技术的增强型数字化教育。加快渝北现代教育信息化战略步伐, 快速推进渝北智慧教育探索实践, 充分发挥智慧教育的关键技术作用, 最大限度的促进城乡、校际、师生之间教育均衡公平, 提高教育质量, 打造渝北教育高地, 整体推进渝北教育跨越式大发展。

关键词:智慧教育,智慧校园,渝北教育,教育均衡

参考文献

[1]唐斯斯, 杨现民, 单志广, 代书成.智慧教育与大数据[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5.

上一篇:教学学期小结下一篇:青少年志愿者服务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