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美丽为话题的作文

2024-07-20

以美丽为话题的作文(共10篇)

1.以美丽为话题的作文 篇一

珍藏美丽是什么?是因为自己喜欢?是因自己有回忆?我珍藏的却是“人的品质”“植物的美丽”与“人性光辉”。

丰富的色彩伴着美丽的弦律,我珍藏了一根蜡烛,在寒冬中,它能满足穷人的意愿,默默奉献,默默无闻,当它熄灭了。奉献无闻的品质还存荡在漆黑的夜晚,我珍藏它仿佛珍藏住一个人的品质,人美丽的品质不正像这根小蜡烛在寒冬中默默无闻,这就是“美丽”人的品质,它叫无私奉献。

秋天的仓惶有一道迷人的“风景线”,一朵朵菊花含苞待放,迎着漫天飞舞的树叶,它没觉得这是死亡的凋零与凋谢。只觉得这是“冬天而初”,冬天而归,春天又来,四季绽放。这属于菊花,我摘下一朵黄菊花细细地看着,我珍藏属于植物的美丽――在仓惶中乐观顽强的精神。

走过道路,看见小伙子在车飞电驰交错的马路上扶着老奶奶慢慢走过马路,他得到了钱、物还是赞扬?不管如何他脸上挂着常人难以理解的微笑,随着他们的消失,我的心情越来越澎湃,要是生活中多一点这样的人该多好,这不就是人性的光辉与美丽,光辉照耀着美丽,我珍藏了这一种无形的美丽,“他”叫助人为乐。

珍藏美丽可以许多,但这美丽却来自品质、心灵、光辉……,我珍藏美丽,珍藏品质,植物,光辉……,正是这样才有意义――珍藏美丽。

2.以美丽为话题的作文 篇二

1.1 入口空间的特征及构成要素

乡村入口景观作为村落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村落景观感知的第一要素, 作为村内外空间连结的重要景观节点, 能够美化乡村和增加村落吸引力。乡村入口的构成要素可分为内外2部分:外部环境主要指山川景观、溪流景观、田园景观、苗木及森林景观等;内环境主要可以分为传统民居、小巷街道、景观小品、文化牌坊等。内外景观要素组合在一起共同构成了乡村入口景观。

1.2 乡村入口的形态演变

金华市乡村入口景观的变迁可分为4个发展过程:第一是村落选址时, 注重生态水口景观的营造, 这些布局的村落一般分布在山区或溪流之间。第二是在传统风水观念影响下, 在村入口建文昌阁、土地庙等。第三是功能性, 建筑的建设及对入口空间的丰富, 如鼓楼、庙宇、书院、广场等。第四是具有村落文化内涵的标志性牌坊设计。随着时代的变迁, 村庄入口的原始形态也随之发生变化。

2 入口景观的类型及功能

2.1 过渡性入口

过渡性入口与传统的乡村聚落空间有显著区别。有明显的空间范围, 能够起到乡村内外空间的过渡作用, 这样的入口空间称作过渡型入口空间。这类空间由不同的景观元素组成, 空间范围相对较大, 空间多为休闲活动场所, 例如, 乡村广场、乡村公园。周边多配套文化礼堂等, 这些既是村民休闲活动的场所, 也为进村观光的市民提供一个过渡型的休憩空间。每逢节庆, 这类空间又可以作为举办活动的场所, 对于促进乡村文化建设具有积极作用。

2.2 标志性入口

标志性入口往往会具备古树、古桥、牌坊等特色性的景观元素, 让游客可以很直观的认清乡村入口, 对游客有极强的指引作用, 这类村落大多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或民族特色。村入口风貌较为独特, 使人们在视觉上获取丰富的信息, 在精神上形成一个鲜明的印象。从不同乡村入口设计的方式来说, 入口的精彩程度一定意义上能影响观赏者对此乡村的评价。

3 美丽乡村入口景观营造路径

3.1 地域性原则

当今, 美丽乡村入口景观存在“千村一面”的状况, 地域性缺失严重。美丽乡村入口设计应当从地域文化中汲取精华, 彰显地域特色。比如, 入口的标识牌的造型设计可以取材于当地特有的装饰符号、民居建筑形式等;选取具有地方特征的原材料, 特别是选用一些乡土材质, 例如, 瓦片、青砖、鹅卵石、夯土等, 进行有机创意重构, 使入口空间设计能够更好地融入乡村环境, 体现乡土气息。在金华兰溪常满塘村入口景观文化牌坊的设计上, 就选取当地的夯土、青砖、瓦片等设计素材, 通过重组彰显其村落的“水”元素, 把稻作文化转化为新鲜的设计元素。

3.2 人文性原则

乡村景观设计的人文性主要体现在以人为本, 充分尊重人的主观需要与社会需要。在景观空间尺度的大小、比例、色彩、材质等因素上, 不仅要满足视觉生态的要求, 还要给人带来生活上的便利, 心情上的舒适之感, 力求使景观空间与人之间达到融洽的关系。入口景观小品, 设施的空间布局、尺度, 尤其要关注设施的人体工程学设计, 最大程度地满足人的行为需求。乡村景观空间营造最终的目标就是要惠及所有村民。

3.3 生态美学原则

乡村入口景观应遵循“天人合一, 师法自然”的原则, 设计要尊重自然、保护自然、顺应自然, 坚持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生态优先的设计理念。在村入口景观打造时, 特别要注重村落水口景观的保护, 生态美是建立在生态人文观基础上的一种具有生态哲学意义的美学概念。生态美包括了自然美、生态关系和谐美和艺术与环境融合美。与强调对称、规则的人工雕琢形成鲜明对比。乡村入口景观设计以自然生态规律和生态美法则为指导。效法自然, 尊重乡村的自然风貌, 力求使入口景观保持自然、乡土气息。

3.4 整体性原则

乡村景观设计是一项系统工程。构成乡村景观的要素之间有一定空间序列上的关联性, 乡村景观入口的景观不能与内部空间割裂开来, 应该要有全局观念, 入口作为乡村景观中的重要节点之一, 要把其个体特征统一到整体的风貌中来考虑, 实现乡村入口景观与村落内部空间风貌的协调。尤其是历史文化村落, 特别注重内容形式和功能上相互补充、相互联系。构建—个类型多样、功能完备的乡村入口空间。金华市澧浦镇蒲塘村是历史文化名村, 村口水口园林逸圃设计。逸圃设计以“文经武纬”作为设计元素, 表达“文昌武曲”村落文化。把中国古典园林的造景手法与现代设计相结合, 入口景观与村落整体风貌在形式语言上达到有机融合。

参考文献

[1] 陈威著.景观新农村:乡村景观规划理论与方法[M].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7

3.以美丽为话题的作文 篇三

老师: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莎士比亚也说过,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同学们,书是我们的良师益友,读书给我们带来无穷的乐趣,这是多么美妙的事情呀!今天,我们来写一写有关读书的作文,好吗?

小丫:老师,是不是有关读书的事或是爱读书的人都可以写呢?

老师:是的,这次有关读书的话题可以写的内容很多。可以写你和书的故事,也可以写你读书的体会;可以采访你身边爱读书的人,再整理出采访记录。

毛豆:呀,这么多的题材可以写,我写什么才好呢?

老师:是啊,我们每天与书形影不离,一定有很多故事和体会:比如你在读书中遇到的问题;你是怎样得到一本非常喜爱的书的;你在读书中获得的乐趣或学习到的读书方法……这些都可以作为写作素材。现在你们认真思考,自己在生活中,有哪些人、哪些事跟读书有关呢?

小丫:我想写写我爱看书的事。我非常喜欢看书。记得有一次,妈妈出门时嘱咐我去买瓶酱油,可是一个上午过去了,妈妈都回来了,我还坐在沙发上看书,全然忘了买酱油的事,妈妈说我是个小书迷。

老师:妈妈说你是个小书迷,说明你类似这样的事不止一次吧?要怎么写才能体现你爱看书这一主题呢?

毛豆:我想她当时看的那本书一定是非常喜欢的,一定是有什么精彩的内容让她入迷了。我认为这些都要写出来。

老师:说得真好。具体地描绘怎样沉浸在书中,同时细致描写妈妈的神态、语言,也能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中心。毛豆,你写什么呢?

毛豆:我的同桌是个爱读书的人,他看过的书非常多,课外,我经常让他给我讲故事。这次,我准备对他进行一次“采访”,学习学习他的经验。

老师:你能说说你要怎么采访吗?

毛豆:我采访时会抓住一个中心话题,然后围绕这个话题展开。如你是怎么成为一个爱读书的人的?平时都看什么书?怎样看书能较快提高写作水平……

老师:看来,你对怎么采访已经胸有成竹了。采访中如果能够穿插人物的动作、表情等,读者更会有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之感。

老师:前一节课我们不是有举行“开卷是否有益”的辩论会吗?

小丫:是啊。上次辩论会,我的观点是“开卷未必有益”,因为并不是所有的书都对我们的身心有益处,比如一些垃圾书,还是远离为妙。

毛豆:那你就抓住这个观点找材料,把道理讲透彻,做到以理服人。辩论时不仅要阐述自己的见解,还要驳倒对方的观点。

小丫:嗯,我还知道,为了使人听得懂,要写得通俗些,流畅些,不能用太长的句子,不能用太生僻的词。

老师:你们都说得很好。同学们,莎士比亚说过: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你们的成长离不开书,相信你们对读书有独特的感受和体会。现在就请大家拿起笔,把你们最想写的内容写下来吧。

4.以美丽为话题的作文 篇四

望着蔚蓝的苍穹,浩瀚中寻不出一丝破绽,那一刻,真美;从高楼的玻璃向外眺望,那是人类的智慧所堆砌而成的城市,那一刻,真美;阳光洒落在一片碧绿的草原上,生命的气息像川流不息的涌泉,闪耀着生命的光辉,那一刻,真美。美是一股风,它是自由的,四处穿梭、四处回荡,悠游于人世间,流窜在每个人心中,挥之不去……然而,对每个人而言,美所存在的好处是不同的,有人认为,当望见一个人,不愿向命运屈服,脸上那样坚决的表情,是最美的;有人认为,亲情间的无私是最美的,或许美是一种认知,是一种感受,它给了我们所感受到的震撼,一个最完美的解释。

以前,有机会和校园一齐前往菲律宾的乡区,帮忙穷困人家,虽然同行的人并不多,和要帮忙的人不成比例,但我们依旧带着“助人为快乐之本”的心,前往菲律宾。出发前夕,虽然已经对他们的困境略有所闻,但,实际上所望见的,却更加令人无法置信。

其中,有一天的工作,是要带饭菜到贫民窟,给当地的人吃,前几天,我们所帮忙的人家,屋子是用铁皮砌筑而成的,但贫民窟里的人,并不能说他们有个家,他们所睡的地方,只但是是用纸箱堆积而成的,当他们望见我们便纷纷拿着容器前来要食物,那或许是一整天下来,唯一的一餐,菲律宾的小孩好奇的看着我们身上的衣服,脸上充满了好奇,看着他们天真无邪的脸庞,看着他们拿到食物时满足的神情,不禁令人热泪盈眶,当瞥见有一对兄弟,哥哥一整天都没吃东西,但因为弟弟没拿到食物,便把碗拿给弟弟,那一刻,真美!霎时间,我茫然了,我们所追求的又算得了什么

那一幕镶嵌在我心中,成了镌永的记忆,对我而言,那一刻,最美,或许人会为了生存而不顾一切,但是,我所望见的是最伟大的,亲情的爱,兄弟的爱,最美的爱!

5.以美丽为话题的作文 篇五

法国巴黎有”艺术之都”的美称,但美景只能存在于法国吗?当然不是!法国文化部长马勒侯说:”艺术应融入生活,让生活每个面向都有艺术观。”每一天待在空白、无趣的家里,若能让家转成有艺术美感的家,每一天和”美的交响曲”做好友,那你的心灵每一天都是”美的盛宴”,这样就能时时刻刻发现生活中的美了!

在山里能够发现许多高大雄伟的树,奇形怪状的小昆虫和奇特的大石头和洗涤心灵的大瀑布都是大自然带给我们的礼物,我们要好好珍惜它们不要随意破坏!

6.以美丽的校园为话题作文 篇六

春天充满活力的校园。草探出小脑袋,仿佛在说:“我来了,让我们交个朋友”树木长出嫩芽,如绿色小精灵舞蹈优美的舞蹈中吹出的风花是点头,并在春天在我们的笑容。啊校园,多么可爱,多么活着!

暑期校园是一个多姿多彩的校园。校园繁花似锦,中间是一棵挺拔的相思树。绿树环绕合欢树,形成绿色防护罩。微风吹拂,他们在相思树周围载歌载舞,相思树不禁笑了起来,看花看草笑了起来。下课后,同学们到操场上玩耍,此时的校园里,像一幅美丽的图画,这幅图画是谁画的??是自然和同学。这幅画充满了活力、希望和学生的快乐。

秋天是黄色的校园。像蝴蝶般的叶子,慢慢地从天空很快就掉下来,形成了一个黄色的地毯,迎接秋姑娘。菊花盛开也,看着可爱的菊花,我会忘记他??们的烦恼。

冬季校园是一个白色的校园。 雪花落在树上,树已经变成了遮风挡雨的大伞,门口有几个雪人堆在那里,看着他们的身影,似乎想要保卫祖国的边界吧!

7.以美丽为话题的作文 篇七

关键词:议程设置,新闻由头,主流

议程设置理论最早由麦库姆斯和肖提出, 基本内涵是:“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的方式, 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1]目前, 这一假设已经经过多个国家和地区, 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了验证。

在议程设置理论中, 其中一个受到关注的研究方向是:媒介设置公众的议程, 那媒介的议程又有谁设置, 即媒介议程设置的来源问题。粗略地看, 这个来源包括多个方面, 比如政府发言人、新闻当事者, 也包括媒体自身。“这一阶段也包括媒体间的议程设置, 即新闻媒体彼此之间的相互影响。”[2]

从信息流的角度看, 议程设置的影响是多个过程循环进行、共同作用。媒体报道新闻, 直接对受众产生影响是一个过程;部分受众接收新闻后对其他受众进行传播时可能也会或多或少地受媒体议程设置的影响, 这是第二个过程;媒体转载其他媒体的报道和由其他媒体提供的新闻由头进行评论, 这又是一个过程。第三个过程即是媒体对媒体的议程设置。不同媒体的影响力往往差距很大, 在媒体为媒体设置议程的过程中, 哪些媒体处于引领状态, 哪些媒体处于跟随状态、被其他媒体的议程所牵引, 这是一个值得考察的问题。

评论是媒体报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 我国众多媒体尤其是有影响力的媒体都开设了评论栏目 (节目) 。评论不仅仅是在传达观点, 其本身也是在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哪些议题值得评论, 哪些不值得。不同媒体提供的值得评论的议题的多少, 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其在设置媒体的评论议题中所起的作用。时评界一般将这种评论的议题称为新闻由头。

一、样本选择的基本介绍

本文以《中国青年报》的评论版“青年话题”为例来进行分析。“青年话题”创办于1999年, 作为国内报业较早出现的言论版, 其带动了时评的兴起与繁荣, 而时评也是当下媒体尤其是纸质媒体中最常用的评论形式。目前, “青年话题”在全国纸质媒体中具有较高的知名度, 选择它作为分析样本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在样本分析中, 本文以《中国青年报》2010年6~9月“青年话题”中所有的评论进行分析, 共获得样本501份。本文主要考察的是两个问题:一是, 在提供新闻由头的媒体中, 不同类媒体的表现是怎样的;二是, 哪些具体的媒体表现比较出色?媒体种类有多种划分标准, 笔者将所考察的媒体分为4类:中央媒体;地方媒体;专业、行业类媒体;都市报、晚报等, 主要是想观察这几类媒体的具体表现。

需要做出的解释有:一些评论, 是作者根据自身的亲身体验或观察到现象作为新闻由头, 在新闻由头的来源中按“其他”统计。有数量较多的评论并没有标出新闻由头, 这一般都是热点新闻, 即便不标出新闻由头公众一般也熟知, 在新闻由头的来源中标注为“不确定”。一些专业类媒体本身就是由中央媒体创办的, 比如新华社创办的《经济参考报》和《财经国家周刊》, 这些专业媒体在新闻由头中被都列入“专业、行业媒体”而没有列入“中央媒体”。

在新闻来源中出现的央视《新闻1+1》、央视经济信息联播、还有央视网, 都列入“央视”的统计范畴。同理, 新华网、新华社都列入新华社范畴;中新社、中新网都列入中新社;人民网和《人民日报》都被列入《人民日报》;《大河报》和大河网都列入《大河报》;环球网和《环球时报》都列入《环球时报》;中国之声和中广网都列入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这次统计总共出现了7次这种情况。

二、统计分析:不同种类媒体的表现

运用SPSS软件将每一类媒体进行编码, 输入数据后运用频数分析, 得出表一。

通过表一不难看到, 在为“青年话题”提供新闻由头、设置评论议题的媒体中, 都市报、晚报类媒体占得比例最高。值得评论的新闻, 一般都是有争议的热点新闻, 由此可见都市报、晚报类媒体在引发舆论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中央级媒体所占的比例与都市报、晚报类媒体相比有一定的差距。但从媒体总量上看, 前者要远远少于后者, 在这种情况下能占到19.6%的比例, 也说明其表现比较出色。另外, 中央媒体中, 《人民日报》主办的《京华时报》和《中国经济周刊》作为新闻由头获得的频数为22, 新华社主办的《经济参考报》、《财经国家周刊》、《现代快报》和《现代金报》获得的频次总共为17, 如果将这两个数字合并到中央媒体中, 其作为新闻由头的百分比将提到高27.3%。而评论议题最多 (频数为43) 的《新京报》, 其主办方之一也包括中央媒体《光明日报》。

地方党报的绝对数量比较多, 这不仅包括省级党报, 还有市级党报。但通过上表可以看到, 除去“其他”选项外, 地方党报在设置评论议题中的表现是最差的。而且, 地方党报中仅《广州日报》一家的频数就是22, 其后依次是《长江日报》 (频数为5, 下同) 、《南方日报》 (4) 、《大众日报》 (1) 、《济南日报》 (1) 。

专业、行业类媒体所占的比例不高, 这与《中国青年报》“青年话题”是综合性评论而非专业化、行业化评论也有关系。这里的专业、行业类媒体, 根据统计主要是经济类专业媒体, 其中表现较好的有:《第一财经日报》 (频数为7, 下同) 、《经济参考报》 (6) 、《21世纪经济报道》 (6) 、《中国经济周刊》 (6) 。

如果从另一个角度即媒体分布的地区来看, 不同地区的媒体表现也差距很大, 表现出色的媒体基本都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武汉和成都等城市。具体来看, (不含专业媒体和中央级媒体) 北京 (频数为75.5, 下同;一个评论用了两个新闻由头, 其中《北京晚报》频数按0.5计) 、广州 (45) 、南京 (23) 、武汉 (12) 、成都 (9) 、上海 (7) 。黑龙江、江西、广西、贵州、青海、甘肃、新疆等中西部地区, 没有一家媒体入选。

三、统计分析:具体媒体的表现

本次分析共统计到97家媒体, 除去“不确定”和“其他”选项, 平均每家媒体提供新闻由头的频次为3.8。将出现频次最高的10家媒体进行列表, 如表二。

通过上表可以计算出前10家媒体作为新闻由头的平均频次为19.6, 是所有97家媒体平均频数的5倍多。而且, 这10家媒体总的频数, 占到了可以确定的新闻媒体提供的新闻由头的一半多。由此可见, 在媒体提供新闻由头的过程中, 存在着比较明显地少量媒体设置较多评论议题的现象。

“这种精英媒体领衔与新闻专业普遍规范的作用, 以及其他一些因素, 共同带来一个结果, 也正如我们已经留意到的, 就是新闻媒介的高度同质化。”[3]麦库姆斯在《议程设置理论概览:过去, 现在与未来》一文的这段话, 在中国也具有一定的意义。还是以新闻由头为例, 一个评论写手写的关于同一个新闻由头的时评可以同时投给全国几百家媒体, 评论的地域色彩减弱, 全国各地的报纸往往都是同时评论一条新闻。而这些新闻由头, 大多是由为数不多的媒体提供。

麦库姆斯提到的“精英媒体”在美国具体是指《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 中国的情况则比较特殊。许多论者都将党报、中央媒体当做主流媒体来看待, 但通过上面的统计可以看到, 地方党报在提供和设置评论议题方面已经与人们的期待形成较大的差距。在97家媒体中, 地方党报只有5家, 而且除《广州日报》外, 其他报纸的频数都非常低。

从表二可以看到, 《新京报》与《中国青年报》的频次最高。其中, 《新京报》自2003创办以来, 就一直以时政新闻为主打, 以高端读者为受众目标。在报道北京新闻的同时, 《新京报》还经常派出记者对全国各地的热点新闻进行报道, 这也是该报“核心报道”栏目主要内容。比如《中国青年报》“青年话题”6月3日的一篇评论《倘若“暴拆官员”奉命行事》, 引用的就是《新京报》对安徽阜阳官员暴力拆迁被问罪的报道。另外, 《新京报》还利用办报地在北京的优势, 报道了大量中央各个部门的新闻, 这往往也成为评论的热点议题。比如“青年话题”6月18日的冰点时评《公开“三公”支出到底难在哪里》就是以《新京报》对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高强的报道为新闻由头。

《中国青年报》是团中央主办的全国性报纸, 其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新闻改革中起到了排头兵的作用, 比如备受业界和学界推崇的“三色”报道、《大学毕业生成才追踪记》等。新千年后, 《中国青年报》于2004年6月1日创办了特别报道栏目, 根据该栏目主任吴湘韩在2009年4月的一次讲话, “从2007年的数据统计来看, 报道重大公共事件的专题67个, 占56%;反映重大社会问题40个, 占34%;解读重大公共政策12个, 占10%。”[4]上述三类报道, 无疑都是评论比较偏好的新闻由头。比如《中国青年报》“青年话题”7月8日的评论《媒体误报“批示”背后的真问题》就是以该报7月7日的特别报道《假“委员长批示”见报记》作为新闻由头。

另外, 《中国青年报》的“青年调查”是国内媒体中周期比较固定、操作比较成熟的精确新闻, 其“所涉及到的选题多种多样, 包括时政报道、民生感受、青年发展和社会研究……关注弱势群体, 维护社会公平, 形成了鲜明特色”[5], 该栏目所做的调查也常常作为评论的由头。如“青年调查”在8月31日刊登的精确报道指出, 63.5%的家长期望教育部门规定教师不收礼。9月1日, 有评论在该报以此新闻为由头发表评论《禁止老师收礼扭不过腐败文化的“粗腿”》。《中国青年报》的其他栏目如教育、科学、法治等方面报道的新闻, 紧扣社会热点, 也是评论者经常引用的由头。

作为一份党报, 在其他地方性党报全面式微的情况下, 《广州日报》在此次统计中的表现格外显眼。显然, 这与该报的锐意改革是分不开的。“从1996年1月组建我国第一家报业集团 (即广州日报集团, 笔者注) 起, 它就明确了‘党报通过改革可以增强市场竞争力, 党报不应把自己置身于市场竞争之外, 而应主动出击参与市场竞争’这一发展模式。”[6]在具体的操作中, 《广州日报》通过改版、自办发行、大力引进人才、从制度设置到经营管理完全企业化、积极容纳新媒体等措施, 实现了报业集团中无论舆论引导还是媒体经营, 都以党报为核心。自1994年《广州日报》广告收入首次跃居全国报纸广告收入的第一位后, 这一位置就一直都没有变动过。一系列的改革大大改善了报纸的内容, 在众多媒体中, 《广州日报》的报道有22次作为本文统计的评论的新闻由头, 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这一点。

四、思考:都市报、晚报类媒体的主流化转型与党报舆论引导的危机

无论从表一还是表二来看, 都市报、晚报类媒体的表现都非常出色, 而地方党报的表现难以让人满意。这也是本文主要思考的一个问题。

无论是学界还是业界, 在谈到党报时, 往往都会将其列到主流媒体、权威媒体的行列。赵克强在《主流媒体与媒体主流化》中还对我国媒体按照主流媒体、次主流媒体、边缘媒体进行划分[7]。这其中, 地方党报也被划入了主流媒体中。但“主流媒体”不是天然的或者可以凭着某种“身份”就可以自然获得的称谓。党报能否真正做到“主流”, 需要读者和市场的检验和认定。

在媒体为其他媒体设置议程的过程中, 党报的新闻多大程度上为其他媒体所转载, 多大程度以提供新闻由头的方式设置其他媒体的评论议题, 可以作为衡量党报是否主流的一个观察视角。评论的新闻由头, 一般都是关于国计民生的热点新闻, 评论者很少把地方党报的新闻作为新闻由头, 是否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 这类报纸在关于国计民生的新闻报道方面存在不足呢?

与党报相比, 都市报、晚报类媒体则在逐步向主流化转型。我国非党报纸媒的报纸, 最早是晚报, 如《北京晚报》、《新民晚报》、《羊城晚报》等。这类报纸被定位为“日报的补充”和市民茶余饭后的谈资, 内容的表上形式上强调“软些软些再软些”。1996年, 中国第一份都市报《华西都市报》在成都创刊, 报纸定位为“市民生活报”, 此后, 都市报类媒体大量涌现。此时的“市民”还是个宽泛的概念, 既包括干部群众, 又包括知识分子, 还包括广大市民。内容设置上, “就是满足市民对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社会、娱乐的各方面的信息的需求, 强化新闻的‘实、快、短、热、活、宽’。”[8]按照赵克强的分类, 这样的媒体应该被列入次主要媒体行列。

“1998年3月, 时任《华西都市报》总编辑的席文举提出‘迈向主流媒体’的口号, 这是对原有定位‘市民生活报’的一次革新, 其后国内主要的都市报纷纷效仿。”[9]迈向主流媒体具体的做法包括:增加时政新闻、深度报道、开设评论栏目等, 整体内容变得更硬, 增强权威性、公信力和社会影响力成为部分都市报、晚报类媒体新的诉求, 读者定位自然也不再是所有市民, 而是中高端读者。在报道范围上, 部分报纸经常超越办报所在地, 及时派出记者报道全国其他地区甚至世界范围内的热点事件, 力求在这些事件中把握主动权。

这其中, 《南方都市报》和《新京报》还设有评论周刊, 前者还有《深度周刊》, 用以进行深度报道。这些报纸虽然在笔者的统计中也被划为了都市报、晚报类媒体, 甚至其报名中也有“都市报”、“晚报”的字眼, 但其新闻的操作理念、提供的新闻类型与过去相比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比如, 《南方都市报》就提出, 要“记录时代进程, 培育现代社会, 启蒙公民意识”。[10]在本次统计中, 除了表二中列出的媒体外, 其他表现较好的都市报、晚报类媒体为:《现代快报》 (频数为7, 下同) 、《北京晨报》 (6) 、《北京青年报》 (6) 。

一般认为, 时政新闻和经济新闻是比较主流化的新闻, 社会新闻则是次主流化甚至非主流化的新闻;而党报在时政和经济新闻报道方面具有一定的先天优势, 都市报、晚报则更多地报道社会新闻。在都市报、晚报的发展初期, 其确实以社会新闻作为主打。但通过本次关于《中国青年报》评论议题的分析不难发现, 都市报、晚报在为评论提供时政、经济新闻的议题方面同样非常出色。利用SPSS交叉分析, 得出表三。

从上表可以看到, 无论是政治题材还是经济题材作为评论议题的数量, 地方党报都远远低于都市报、晚报等媒体。本来就以社会新闻见长的都市报、晚报类媒体在社会新闻中的优势更加明显。只有在经济类题材, 才有媒体即专业的经济类媒体提供的新闻由头作为评论议题的数量超过都市报、晚报类媒体。

当然, 都市报、晚报类媒体在向主流化转型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如低俗的社会、娱乐新闻依然大量存在, 软广告、广告与新闻不分的现象等时有发生。但这并不能掩盖这类媒体在提供重要、热点的新闻方面所起到的重要角色。在媒体为媒体设置议程的过程中, 部分都市报、晚报已经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 比如这些媒体的报道经常就作为其他报纸国内新闻版的主要组成部分, 也是评论主要的新闻由头来源。《主流媒体与媒体主流化》一文把部分符合条件的都市报和其他符合条件的权威报纸也列入主流媒体行列, 这在本文的分析中得到具体的印证。

议程设置与舆论引导具有较大的相关性。舆论引导, 首先是要吸引公众关注什么, 然后才可能影响其态度, 即这是一个选择性接触—选择性理解—选择性接受的过程。对于党报而言, 如果其内容报道中涉及社会热点、公众关切的新闻不多, 除了其本身难以吸引读者之外, 其他媒体也不会转载其报道, 或将其作为评论的议题。媒体为媒体设置议程, 是扩大部分媒体社会影响力、掌握舆论主导权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致力于引导舆论的党报而言, 如何通过改进新闻报道, 在媒体为媒体设置议程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值得深入思考。

五、结语

本文从《中国青年报》评论版“青年话题”的新闻由头入手, 试图分析媒体为媒体设置评论议题的过程中, 不同媒体的表现。分析表明, 中央级媒体尽管数量少, 但在媒体议程中依然占有很重的分量。一些逐步向主流化转型的都市类、晚报类媒体的表现最为出色。而地方党报则处于弱势, 市场化改革较早的广州日报是该类报纸中最显眼的明星。如何切实提升地方党报的影响, 让党报作为主流媒体名副其实, 还需要积极的探索。

参考文献

[1]朱一.聚合还是分流——多元视角下框架理论和第二层议程设置之比较[J].消费导刊, 2009 (7) :191.

[2][3]麦克斯韦尔.麦考姆斯.议程设置理论概览:过去, 现在与未来[J]新闻大学, 2007 (3) :60.

[4]吴湘韩.网络时代纸媒独家深度报道的空间[Z].http://book.cyol.com/content/2009-04/20/content_2630161.htm

[5]青年调查, 这里报道民意[Z]http://zqb.cyol.com/node/node_6465.htm

[6]文远竹.党报要成为城市报业市场的野战军[J].新闻战线, 2009 (7) :19.

[7]赵克强.主流媒体与媒体主流化[J].新闻知识, 2006 (3) :3~4.

[8]李鹏, 陈翔.华西都市报的三次理论创新[J].新闻战线, 2002 (6) :67.

[9]赖大彬.南方都市报的主流化转型[J].青年记者, 2009 (9月中) :55.

8.以美丽为话题的作文 篇八

一、真实呈现,感受化学的生活美

1.以真实情境启发美

学生在生活中会遇到一些与化学相关的真实事件,但是未必是化学性质的全部,在学生学习二氧化硫之前,说它是一个臭名昭著的物质,经常与酸雨、空气污染相互关联,是空气质量日报中的首要污染物,在学生心目中很难与美丽发生联系,这样的认识看似真实,其实是片面的。在生活中二氧化硫也存在其美丽的一面,笔者借助于图片给学生一一展示:典雅高贵的葡萄酒标签上面堂而皇之地标出含有少量的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单枪匹马在其中充当抗氧化剂和杀菌剂的角色,杀死葡萄汁中天然存在的有害细菌,防止酵母菌把酒精转化成醋酸,把葡萄酒变成“葡萄醋”;腐竹、竹笋等食物中含有酚类化合物,在空气中容易被氧化,产生黄褐色,而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国家允许使用适量二氧化硫进行漂白;报纸、草帽等用品用二氧化硫漂白。

借助于全面的、客观的介绍让学生对二氧化硫有新的印象,也更接近于真实,探究欲望也就更为强烈了。

2.以亲身接触感知美

亲身经历的事情总让人难以忘怀,在实践中笔者发现学生对化学实验充满着期待,在教学中应尽量让学生亲身接触所学的化学物质,亲自动手完成化学实验,通过“看、闻、听、触”去感知化学美,才能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热情。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借助于微型实验,让学生亲自探究完成二氧化硫的还原性和漂白性实验,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见证化学现象美丽奇幻的一面,在感受美的同时,对二氧化硫性质有了更深的印象,有利于化学素养的形成,终身寻求化学之美,投身到化学事业中去。

二、创新实验,渗透环保的环境美

二氧化硫具有刺激性气味,而且有毒性,在课堂中既要现象明显,又要环保安全。从以下几个方面笔者将实验进行了改进:

创新实验1二氧化硫的溶解性实验。教师请学生设计一些能证明二氧化硫易溶于水的实验,有些实验操作麻烦且二氧化硫用量较大,容易逸散到空气中。使用一个饮料瓶,充满二氧化硫气体,倒入少量蒸馏水,盖紧瓶塞,震荡,可以观察到饮料瓶迅速凹陷,直观、环保地说明了二氧化硫易溶于水。

创新实验2二氧化硫的漂白性实验。将两个气球分别箍在两个试管口,对比氯水和二氧化硫对品红的漂白原理的差异,既可以观察红色是否恢复,又可以对比气球鼓胀大小。

创新实验3二氧化硫的还原性实验。教师使用装有单孔橡皮塞的饮料瓶向试管中通入适量二氧化硫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随时可以控制二氧化硫用量;学生做微型实验,将二氧化硫分别装在几个密闭青霉素药瓶中,用医用注射器分别吸取酸性KMnO4溶液、新制的氯水和H2O2溶液注入药瓶,完全没有气体逸出,而且获得了理想的实验效果。

通过教师创新实验的设计,学生必会受其感染,让学生亲身体验美的同时,增强了环保意识和创新意识。

三、自主探究,激发自身的心灵美

1.以概念建构产生美

知识建构的过程其实也是一种审美感知的过程。

化学美的的体验不仅仅是视觉、听觉的。更多的是依靠学生的心智去体验。帮助学生在冗杂纷繁的实验现象中提炼出简明、对称的相互转化关系,引导学生进行美感体验,培养学生的化学审美能力,从而产生内心的愉悦体验。学生自己总结二氧化硫中的知识结构,形成比较直观美丽的相互关系图。

2.以知识内化悟出美

在化学课堂中不能只重视知识之间的逻辑结构,更要重视知识在学生头脑中的内化过程。教师适当点拨,引导学生打破原有认知平衡,新旧知识发生摩擦和碰撞,引发质疑,再通过探究活动突破瓶颈,经过分析、概括、归类、迁移,内化为自己头脑的智慧建立新的认知平衡,形成完善的知识网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树立学习的信心,体会到获得知识的快乐,心理是健康美丽的。

笔者在本节课中,通过系列精心设计的问题帮助学生进行知识内化。

四、用于生活,感受和谐的科学美

化学课堂中不仅使学生知道物质化学变化的基本规律,懂得化学原理,更重要的是提高未来公民的科学素养,形成科学观念,并能够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来避害扬利,解决实际工农业生产中的问题。

在二氧化硫教学中,请学生根据所学知识来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如:

探讨形成酸雨的可能途径;如何从源头上防止硫酸型酸雨的形成;

硫酸工业生产中如何提高原料利用率,如何处理尾气;

受酸雨污染的地区如何解决土壤酸化问题。

通过一系列的讨论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化学其实不是问题,只要提高思想认识,形成科学观念,化学可以解决问题。

总之,美是人的一种愉悦的心境和感受,人类始终在追求美,教师要给学生展示美,唤起他们内心对知识的渴求;引导学生欣赏美,引起他们探究的热望;培养学生感染美,驱动他们对知识积极内化;带领学生感悟美,陶冶他们的高尚情操。让化学课堂充满勃勃生机,学生身心愉悦地学习,塑造美的灵魂,提高他们的学科素养。

9.以美丽的公园为话题的作文 篇九

走进公园的大门,面对面是一个奇怪的假山。清澈的水流从高高的假山流下来,看上去像远处的瀑布,像后面的假山,像水幕洞。下面是一个巨大的圆形水池,水面上有莲花和荷叶。有些荷叶是浅绿色的,有些是深绿色的。莲花有的盛开,有的刚刚绽放两三个花瓣,有的有苞片,看上去好像要裂开了。

有几个小水池蝌蚪青蛙蹲在荷叶和一些小蝌蚪在水中游泳,抬起头,不时见客,仿佛在说:“你想要什么伤害我绝不能?!”青蛙勇敢地守在那里,仿佛在说:“不要伤害我的.宝贝”

绕过假山,我们来到玫瑰花园,根本花的海洋,这里的玫瑰是蓝色,红色,绿色......

顺着长长的廊子往前走,就到达了一个人工湖。有的人在湖边散步、聊天,有的坐船在湖中畅游,还有的甚至在湖里游泳、洗澡。

10.以美丽为话题的作文 篇十

一、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概况

(一)浙江美丽乡村建设实践。进入新世纪以来,针对农村人居环境与逐渐富裕起来的浙江农民对改善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不适应的实际,浙江省委、省政府按照党的十六大提出的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于2003年作出了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决策,2010年,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又进一步作出了“加快美丽乡村建设”的新部署,此后,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的内容不断拓展,内涵日益丰富,工作不断深入,形成了整体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新格局。

从村庄整治到全面实施美丽乡村建设,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示范引领阶段(2003—2007年),选择村经济实力和村班子战斗力较强的1万多个行政村,全面推进村内道路硬化、垃圾收集、卫生改厕、河道清淤、村庄绿化,并带动城市公共设施、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覆盖,五年建成了1181个全面小康示范村和10303个环境整治村;第二阶段为普遍推进阶段(2008—2010年),巩固提升第一阶段成果,在更大范围内开展农村环境整治,并进一步拓展整治内容,把生活污水、畜禽粪便、化肥农药等面源污染整治和农房改造建设纳入整治范围,形成了农村人居条件和生态环境同步建设的格局;第三阶段(2011年以来),主要是提质扩面,进一步丰富美丽乡村建设内涵,实施整乡整镇环境综合整治,把建设“生态省”、贯彻“绿色浙江”战略贯穿到新农村建设的各个方面,启动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探索乡村治理新模式,呈现出城乡关系、人与自然关系不断改善和历史文化传承与现代文明发展有机融合的良好态势。

经过十余年美丽乡村建设实践,浙江省美丽乡村创建取得了明显成效,全省2.6万个村开展了以环境治理为主的整治建设,占全部行政村的90%,建成了一大批错落有致、环境优美、设施完备、服务齐全的农民新家园,涌现了一批富有江南风韵的特色村、精品村、示范村,初步形成了党政主导、规划引领、以点带面、逐步深入的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思路,为进一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积累了经验。

(二)美丽乡村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政府包揽过多和群众参与不足。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以政府推动为主,政府在规划编制、资金筹措、组织实施等各个环节,既是主导又是主体,具体到村庄选点、建设规划、资金投入、项目实施都由政府为主大包大揽。而社会力量和村民群众参与明显不足,政府主导自上而下的美丽乡村建设决策机制,使村民群众的意愿在村庄规划中得不到尊重和体现,村民群众筹资筹劳投入项目建设的积极性难以调动,主人翁的作用难以发挥。没有村民群众参与,村民对美丽乡村建设的关注度下降,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村民对政府的依赖思想。

二是重项目建设轻运行管理。对美丽乡村丰富内涵认识不足,对既有的乡土文化传承重视不够,偏重于项目建设和村庄外形塑造,甚至以硬件建设代替美丽乡村建设的全部内容。因此,有的地方政府花重金打造“盆景式”美丽乡村,喜好“高大上”的形象工程;有的给村庄涂脂抹粉,搞了一些面子工程;有的村建的时候轰轰烈烈,外型也确实美了,但后续维护管理跟不上,几年下来,设施破损严重,新貌又变旧颜。

三是建设资金筹措机制不健全。美丽乡村建设资金来源主要靠财政预算安排,地方层层比拼。据统计,建设高峰期,全省各级财政每年安排用于美丽乡村创建的资金超过100亿元。单一的资金来源渠道使建设资金筹措成为制约美丽乡村建设的一大瓶颈,不仅造成地方财政的巨大压力,而且,出现了行政村为争取项目,相互攀比,竞相跑部门、跑资金、上项目,同时出现了村级组织不惜后果高额举债搞建设的情况。

四是对发展村域经济关注不足。美丽乡村建设规划、项目投入没有很好地与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就业创业结合起来,使美丽乡村缺乏可持续发展基础。

二、浙江省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助推美丽乡村建设新探索

根据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决策,国务院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小组、财政部于2013年作出了充分发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机制助推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工作部署,将浙江省列入了全国首批试点省份。浙江省农村综合改革办公室、省财政厅根据浙江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两美浙江”建设的新要求,认真总结了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的成效和经验,深入分析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制定了试点工作实施办法,着重从财政支持美丽乡村建设的角度,提出了发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机制作用,建设可持续可复制美丽乡村的目标。选择安吉、龙游、遂昌、玉环、永嘉等县开展试点,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以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引领美丽乡村建设的“遂昌模式”。遂昌县位于浙江省西南山区,山地面积约占88%,区位优势不明显,但生态环境良好。遂昌县围绕将山区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生态竞争力的目标,依托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和原生态旅游资源,以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为引领,探索了政企合作、政府购买服务实现“三农”跨越式发展的美丽乡村建设新途径,通过“三买”实现“三赢”的美丽乡村建设“遂昌模式”。

一是买培训。由政府出资出场地,与当地网商协会(由网络运行商、服务商、网店经营人员等组成)达成政府购买服务关系,由网商协会根据市场需求和电子商务知识技能要求,负责对本地青年农民、回乡创业大学生进行电子商务技能培训。通过政府购买培训,为当地电商人才积累打下了坚实基础。目前,累计免费培训电商从业人员3100多人,其中,800多位受训对象开设了网店实现自主创业。

二是买平台。县政府与阿里巴巴集团淘宝网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开设浙江省首个县级“特色中国——遂昌馆”,由政府提供该馆前期建设和后期运行费用,委托本地电商企业——浙江遂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负责日常运行和维护。遂昌馆的建立,为当地农特产品实现网上销售,农家乐、采摘乐、乡村游等项目网上推介,以及为本地农民网上购买日用消费品搭建了重要平台。

nlc202309021502

三是买服务站。采取政企合作模式,运用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用财政奖补的办法,支持浙江遂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在全县各行政村建立电商服务站(网店),实现了电子商务网络延伸至每个乡村,从而极大方便了当地农户的农产品网上销售和日用消费品、农用生产资料等的网上购买。

遂昌县采取政企合作、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引领“三农”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使得传统山区经济跃上了信息化的快车道,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美,为美丽乡村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概括地说,就是通过“三买”实现了“三赢”。

一是农民赢在增收。通过电子商务这一信息平台,有效解决了城乡市场即时对接,从根本上缓解了农产品“卖难”问题。而且网上销售成本相对较低,可以大大提高农产品的效益,直接增加农民收入。据统计,目前,遂昌县有1000多种农特产品在网上销售,2013年销售额已超过2亿元。

二是企业赢得发展。经过短短两年多的发展,遂昌县网店协会会员已由成立初的100多家,发展到目前的1400多家,会员的整体技术水平和经营能力也得到了很大提升;遂昌电子商务的业务范围由原先的竹炭制品、烤薯、菊米等单一的土特产品,扩大到生鲜农产品、服装、旅游预订等多个领域;遂昌遂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也由成立初期以销售浙西农特产品为主的单纯网店,转型升级成了主要为遂昌广大网商提供采购、物流、仓储、运营、相关场地建设等平台服务的综合性电子商务公司。对遂昌遂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而言,除了业务范围的扩展及获得稳定的收益外,更重要的是积累了丰富的市场经验和信息数据,为下一步农村电子商务向全省,甚至全国农村延伸积累了经验。

三是政府赢在节约高效。遂昌县通过“合同采购,定额补助、以奖代补”的方式,向企业购买农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是政府转变职能的生动实践。一方面,政府没有自己直接去建学校搞培训、建网站搞营运以及建服务站搞服务,而是通过市场的手段,借助企业的专业力量来做专业的事情,体现了高效;另一方面,通过政府和企业合作共建,有效节省了财政资金,而合同管理、以奖代补的科学采购机制也保障了采购资金的效率,体现了节约。

(二)农村垃圾处理“源头分类、减量处理”的龙游“贺田模式”。村庄美不美,首先看环境,而环境是否整洁美观,垃圾处理是关键。针对以往农村垃圾“户集、村收、乡运、县处理”运行机制普遍存在的垃圾总量大、清运难及时、终端处理成本高等弊端,龙游县贺田村创造性地把垃圾处理工作重点从终端处理转到源头分类减量处理上,建立了“垃圾源头分类收集、定时定点投放,可追溯、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机制,有效破解了村庄垃圾处理这一难题,被外界称之为“贺田模式”。

1.把好源头分类关,实行垃圾分类处理。首先,对农村产生的各类垃圾进行分类,村里将垃圾细化为有机垃圾(剩饭剩菜、菜帮菜叶子、瓜皮果壳等)、可回收垃圾(废金属、纸类、易拉罐等)、有害垃圾(废旧灯管、灯泡、电池、农药瓶、油漆桶等)、建筑垃圾(灰土、拆房石头、砖瓦等)四类。在此基础上,村里为每个农户配备两个垃圾桶,人均每月免费发放10只垃圾袋。各家各户自觉就地将自家垃圾分别装袋投放,为减量化、无害化处理奠定基础。

2.把好垃圾“身份”关,实行定时定点投放。贺田村把全村划分为5个卫生责任区,分别设立垃圾投放点,要求农户在每天早晨6—8时将不可回收的垃圾投放到指定地点,村保洁员每天上午9点半之前清运完毕。为了将这项规定执行到位,该村制定了“源头可追溯”制度,即按不同卫生责任区,对每只垃圾袋进行二级编码,一级代码表示户主所在卫生责任区域,二级代码表示户主代码,村干部和卫生保洁员“见袋知主”,对从垃圾袋中发现出来的问题及时干预、纠正。投放点的垃圾及时清运后,场地整洁无明显异味。

3.把好垃圾处理关,实行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该村在对垃圾进行源头分类的基础上,采取科学的处理办法:有机垃圾集中堆放发酵做肥料还山还田;有害垃圾定点定时投放后由村保洁员集中清运进行焚烧;可回收垃圾由保洁员集中收集后定时清卖,收入上缴村集体;建筑垃圾由村集体就地填坑造地。为了“消化”可回收垃圾,村里专门请垃圾废品收购站每半月定时到村集中收购,进一步畅通了垃圾产、收、销、处理的渠道。这一机制运行后,需要由村转运处理的垃圾总量减少60%以上。

4.把好制度关,实行长效保洁管理。一是强化村民自律,把垃圾源头分类、定时定点投放、可追溯及其他约束村民卫生行为的要求一并纳入村规民约中,督促村民自觉执行;二是实行计分激励制度,划定农户卫生责任包干区,与每家每户签定了“门前三包”、“禽畜圈养”等协议书,全面实行检查记分奖励制,检查结果全部计分量化到户张榜公布,年终根据各户全年得分情况,予以不同等级的奖励;三是建立党员干部分区包干制度,每个村干部负责3个投放点及所辖农户的卫生保洁督查工作,按月考核。

贺田村的四项举措,一举解决了村庄垃圾处理的难题,龙游县、衢州市及时对贺田做法进行了总结推广,落实垃圾“源头分类可追溯、减量处理再利用”处理模式,并进一步扩展到“无违建”创建、洁水养殖、分区域禁限养猪等“生态家园”建设内容,有效推动村民通过投工投劳积极参与户厕改造、垃圾收集、污水治理等工作,带动全市6.7万户农民主动参与自家门前的管网铺设和卫生改厕,全市963个村学习推广了“贺田模式”。此做法引起了省新农村建设办公室的极大关注。

(三)发挥财政奖补机制作用,吸引社会力量投入美丽乡村建设的玉环、安吉、永嘉经验。地处海岛的玉环县,成功地将近年来广受欢迎的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应用于美丽乡村创建之中,目前已累计实施一事一议项目340个,总投入5.7亿多元,受益群众35万人,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力地推进了海岛美丽乡村建设。玉环的做法和经验在当地引起强烈反响,县人大常委会专题听取了县政府情况介绍,并对此给予充分肯定。

一是建立资源整合机制。由财政部门统一协调,打破条块限制,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机制为平台,将农业、林特、水利、交通、文化、卫生等支农专项资金进行整合,各部门在农村进行项目建设时,严格按照一事一议机制,实行项目化操作、阳光化管理,最大程度地发挥了财政资金的整体使用效益。通过这一机制已累计整合支农专项资金1.5亿元。

二是严格落实筹资筹劳。将村民筹资筹劳作为一事一议项目建设的前提,规定项目开工前所筹资金必须到位。近年来,村民筹资筹劳达2400余万元。

三是广泛动员社会捐助。发挥民间资本充裕优势,动员村“两委”班子、工商企业主和德高望重人士参与捐助,并以建立功德碑等形式予以表彰,累计获得各类社会捐助现金2000多万元,捐地、捐物、捐工等超过4000万元。

玉环县的做法有效地整合了政府资源,调动了社会力量投入的积极性,发挥了村民群众建设家园的主人翁作用,形成了强大的美丽乡村建设合力。

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县安吉县运用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机制,与当地金融企业农信社进行合作,创新农村金融产品,以美丽乡村建设奖补资金为质押,放大贷款规模,引导银行贷款用于乡村建设项目,有效解决了美丽乡村建设资金前期投入不足的难题,这一做法为其他美丽乡村创建县(市)广泛借鉴。永嘉县将美丽乡村建设与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紧密结合,通过建立农民土地合作社、实施村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有效激活了农村要素资源,充分激发了村民群众投入积极性,实现了农民增收、村集体资产增值,使美丽乡村建设拥有了强大内生动力。

责任编辑:洪峰

上一篇:如何自制教师节贺卡下一篇:装配式建筑可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