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宣讲教案(精选6篇)
1.抗日战争宣讲教案 篇一
《花儿朵朵开》宣讲教案
主讲人:于君
课题:你可以成为守卫女童的天使 宣讲对象:周口幼师2014级学生 宣讲时间:45分钟
宣讲对象特点:这是一批即将走向幼师讲台的学生。这将是站在最前线的、与女童关系最密切的保护女童的一批有生力量。宣讲内容:
1、讲述女童保护的紧迫性、重要性。
2、如何向女童和家长地讲述防性侵的基本知识。宣讲步骤:
一、宣讲老师带动学生一起讲唱歌“我们的祖国像花园,花园的花儿真鲜艳,和喣的阳光照耀着我,我们的脸上笑开颜”导入宣讲内容。在我们祖国蓝天白云下,生活着一群群美丽可爱的孩子。她们像花儿一样美丽。是冰雪一样纯洁,过着无忧无虑的幸福的生活。可是,总有一些不和谐的音符产生。犯罪分子把罪恶的双手伸向了我们无辜的幼童。
二、讲述新闻报道中女童遭受性侵的案例。
邻居爷爷伸出罪恶黑手
陈女士一家三口几年前从农村老家来到青岛打工,由于收入有限,一家人租住在市北区的一个大杂院里。
今年4月份,陈女士发现9岁的女儿小琪内裤上经常有污渍、有时还有血迹,就带着女儿到医院的妇科检查。检查结果却令陈女士难以接受,医生说,小琪可能患上了妇科疾病。陈女士试探着询问后得知,自己的女儿竟然遭到邻居家小丽的爷爷多次猥亵。
小丽和小琪家都是外来务工家庭,两个孩子年龄相仿,经常在一起玩耍、上学,两家人也都
很熟悉。今年3月份的时候,小琪得了流感,好几天不能上学,但陈女士和丈夫工作又很忙,没法整天在家陪伴孩子。小丽六十多岁的爷爷正好从老家来到青岛帮着儿子儿媳做饭,白天一直在家里。陈女士就拜托小丽的爷爷帮忙照看一下小琪。谁知,这竟为犯罪行为提供了机会。
细问之下,陈女士才知道,小丽爷爷的恶行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据小琪说,小丽的爷爷趁家中无人时经常把她叫到家中实施犯罪,女儿受到了这么大的伤害,自己作为母亲却这么晚才知道,陈女士后悔不已并马上报警。
三、统计材料
1、性侵案件多发
据“女童保护”基金的调查报告显示,2015年全国平均每天曝光性侵儿童案例0.95起。由于传统观念挥之不去,更因担忧女孩未来经不起坊间世俗的闲言碎语,不少父母不肯报警,有意或无奈选择私了,甚至苦水往肚里咽,不了了之。社会与学界的共识是,大部分性侵女童案难以被公开,罪犯嫌疑人难以受到法律惩处。著名犯罪心理学专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王大伟曾表示,性侵害案件,尤其是针对中小学生的性侵害,其隐案比例是1比7。也即1起性侵儿童新闻曝光,或意味着7起案件已然发生。这是十分令人痛楚和愤怒的状况。持平。(11月6日 新华社)
2、熟人作案占比大
[数据]据“女童保护”统计,在2015年公开报道的性侵儿童案例中,熟人犯罪有240起,占70.59%。熟人又包括教师、邻居、亲戚等,其中教师性侵71起,邻居性侵33起,家庭成员(例如父亲、哥哥、继父等)性侵29起。
四、性侵案给女童带来伤害不可估量。播放韩国影片《素媛》
截取几个片断:
1、可爱的做作业的片断
2、被性侵后在医院里的惨状
老师解释,影片里,素媛家又添了个小弟弟,家里重新有了幸福阳光。这是一部根据现实真实事情改变的电影。其实事件原型在16岁的时候自杀了。有许多受性侵的案例在青春期自杀。性侵后给受害人的伤害:
1、身体受到重伤致残。
2、心理受到创作,影响一辈子的幸福。
3、有时精神分裂,疯掉了。
4、承受不了人生的压力自杀。
5、有的走向堕落。
三、我们能够做些什么
1、国家层面:针对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性侵案件频发的情况。国家出台一系列的法律对性侵犯罪分子,从重从严处理。给犯罪分子以威慑。国家的力量推动这个事情向前运动。
给犯罪分子多重的处罚,无论判刑或者枪毙甚至把他们千刀万剐。但是女童受的身体伤害却是很难癒合的。要经过很长的时间的身体疗伤和心理治疗。
所以,与其事后补救,不如事前预防。把预防放在前面。
2、从我做起:而我们大家,即将走向幼教讲台的老师,我们能够做些什么呢?我们有最有利的条件,因为我们是幼儿老师,天天与幼儿接触,与幼儿的家长接触,我们可以把我们所知道的理念向家长宣传,让家长有效地保护女童不受坏人的侵犯。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大家可以成为守卫女童的天使。用我们的爱心参与到保卫女童的行动中来,成了最坚实的一群力量。四 对女童怎么讲
1、主题:爱护我们的身体。
为什么我们没有一上来就说这是一个防性侵的讲座?因为首先孩子他可能不太知道这是什么,而爱护我们的身体很小的孩子也会懂得,而且避免一上来就说性侵,对孩子来说提到这个词很容易联想到伤害。
在课程一开始,我们会以游戏的形式引入。问问小朋友你的好朋友是谁啊?然后引出身体也是我们的好朋友,而且会一直陪伴着我们,所以我们要好好照顾身体。接下来,玩一个我说你指的游戏,就是指身体不同的器官。之后引出隐私部位的概念,告诉孩子,我们身体有很多不同的部位,哪些是露在外面的,哪些是不能够露在外面给别人看也不能随便让人触碰的部位,这些就属于身体的隐私部位。接下来会有两幅画让学生到台前来指,指哪些部位是属于隐私部位,也就是不能随便让人摸和随便让人看的,最后会总结告诉他们,内衣和内裤覆盖的地方是隐私部位,不能随便让人看让人摸。
接下来讲,我们的身体好了会有什么好处呢?此后引入我们的身体可以传递情感。之后会以小游戏调动孩子的积极性,比如拔河比赛赢了,我们会不会拍手?我们很开心会不会跺脚?让孩子直观地感受到身体也可以传递各种情感。
接下来就要演示了,什么属于好的接触,哪些属于不好的,这里没有用舒服不舒服的(担心有的孩子并不能区分),当然不舒服的有可能就是不好的接触。比如我们一开始会很友好的动作比如说握手打招呼,向孩子展示“好的接触”,接着再以搂抱、摸屁股的形式向他问好,展示“不好的接触”。帮助孩子区分二者。让你觉得不好的,不舒服的,奇怪的触碰往往就属于性侵害了。
2、如何分辨和防范性侵害。
1)他人在不必要却有意识的情况下触碰你的隐私部位。
比如必要的有:小时候爸妈帮助洗澡;在家长陪同下去医院看病,需要触碰隐私部位。要当心一些举动,比如:有人使劲拥抱、亲吻你,有人想触碰你的大腿„„并不是所有这样的行为都是性侵,而是要当心这些举动,有所警惕,相信自己的直觉,要学会区分。2)别人指使我去触碰他的或别人的隐私部位,这算不算性侵? 答案是 —— 是!
3)有人让我们看裸体(光着身体不穿衣服的)照片、视频,甚至要拍摄你的裸体,也属于性侵。要拒绝。
刚才说的是陌生人,是不是只有陌生人会给我们带来伤害? 答案:无论是亲人、老师还是其他有权威的人,都有可能。这是要强调,我们身边绝大多数都是好人,但是无论是谁,如果他们做了像刚才我们说的那些行为,那么他们就是坏人。我们就需要有所防范。
3、当遭遇性侵害的时候要怎么办?
避免所有的场景都大喊大叫,分人多和人少两种情况。
人多的时候:比如公交车和人多的地方,我们可以大叫离开危险的境地。可以教给孩子两句话“我不认识你,你不要碰我。”和“我还没满14岁,你想坐牢么?”
人少的时候,我们提倡——生命安全最重要。比如:家住16楼,有人要侵害我,要不要跳下去?答案是不要!让孩子了解:生命是最宝贵的。假如有人要暴力侵犯,如果要把你绑起来,该怎么办呢?这时最好不要大喊大叫,以避免激怒对方。如果真的逃不掉要怎么办?要悄悄记住坏人的特征,有没有戴眼镜,有没有疤?等安全的时候告诉警察和可信的家人。也可以沿途留下一些线索,帮助大人找到我们。
如果真的遇到侵害要怎么办?
首先告诉孩子:这不是你的错,是坏人犯的错。不要说“羞耻”这样的词,不要加重孩子的耻辱感。你还是那么可爱,是坏人犯了错,是他们应该受到惩罚。具体的步骤:
不要害怕,先想一想,尽快告诉家长,报警,不要马上清洗衣物,不要马上洗澡,留取证据。遇到类似情况,还可以寻求心理咨询师、媒体的帮助。
最后要提醒孩子,当遇到这些情况时,坏人要威胁恐吓不许告诉任何人。
这些都是坏人做贼心虚,当时可以假装答应他,事后不要害怕,一定要告诉值得信任的成年人,让坏人受到应有的惩罚。
五、对家长要做些什么。
1、利用家长会,家长微信群向家长宣讲转发有关女童防性侵的知识
2、交给家长任务,让家长日常观察女童情绪,性格是否有明显变化。如果发现不对,及时采取措施,第一时间报警。保留相关证据,把内裤留下来,最好不要给小孩子洗澡。
3、把女童转移到安全的地方。使她心灵不再恐惧。
4、给家长提供专业人士的联系方式,以便他们能够得到及时的帮助。全国妇联维权热线:12338.六、结尾
只要在你的教学活动中,有了女童保护的意识,并把它融入到你的日常教学中。你就可以成为天使,守卫我们祖国的花幸福成长。用我们的爱心保护女童,用我们的爱心搭起一道保护女童的万里长城。那么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一个爱护女童的天使。
最后,全体起立,举起右手进行宣誓:我宣誓,我要做一位守卫女童的天使。看护女童健康成长是我们的责任,是我们的使命,是我们做为一名幼儿教师的光荣担当。
最后结束,给放欢快的曲子《祝你平安》。
2.抗日战争宣讲教案 篇二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特点。
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 它是中国和西方两条不同的历史发展轨迹的必然交汇。战争的发生有其必然性, 就英国来说, 凭着资本主义扩张的本性, 依仗着资本主义发展200多年积累的经济、军事力量, 到十九世纪上半期, 必然要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就中国来说, 背负着2000多年的封建包袱, 已是腐败不堪, 挨打是其历史宿命。战争对中国影响是全方位的、深远的。它既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 也是中国人民奋起抗争、探索富强的起点。战争使得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又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准备了客观条件。
2、教材内容。
本课主要叙述鸦片战争的起因和经过, 共三目, 第一目介绍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和世界形势, 揭示鸦片战争发生的根本原因;第二目叙述英国的鸦片走私和中国的禁烟运动, 说明鸦片战争的直接原因;第三目叙述鸦片战争的经过。
3、重点难点。 (1) 鸦片战争爆发的必然性和中国战败的原因。 (2) 评价林则徐。
确定的理由: (1) 学生学习的心理学依据:高中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已大为提高, 学习历史喜欢深层思考和理性探求。 (2) 历史知识结构的因果性特点。在历史知识多种不同的构成中, 因果关系是其中最重要的特点。 (3) 恩格斯说:“历史是人的启示。”学习历史是为了鉴前事而内省, 见前贤而思齐。
二、教学目标
(1) 认知层次 (1) 知识点要求牢固掌握。 (2) 历史概念的内涵要正确把握, 外延要明确界定。 (3) 特别要强调构建知识的整体性、结构性和系统性。
(2) 德育层次 (1) 认识资本主义开放性、扩张性的特点和侵略性、掠夺性的本质。 (2) 明白“封闭必然落后, 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使学生从历史的教训中得到警策, 认识改革开放对富国强国的伟大意义, 激发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 (3) 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
(3) 能力层次 (1) 通过多鸦片战争爆发的必然性和中国战败原因的分析, 学会用联系的观点辩证地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2) 通过评价林则徐, 学会用唯物史观和辩证法正确地评价历史。
三、教法学法
由于学生生活在现代, 对百年前的使中国遭受奇耻大辱的那场战争没有什么清晰的印象, 所以在教法上主要采取讲授法, 但不是一味的讲述, 设计一系列的问题, 通过层层启发, 调动学生积极参与, 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四、教学过程
1、导课。
教师用多媒体展示问题:有人说:如果没有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 就不会发生鸦片战争。这一观点正确吗?鸦片战争能否避免?为什么?由此引发学生思维。
2、讲授新课。通过层层剥离导课设计的问题, 引导启发学生思维, 教师总结归纳完成本堂课的教学。具体操作如下:
第一步:引导学生判断“禁烟运动引发鸦片战争”这一观点哪儿?教师在引导时注意引进哲学理论, 一方面提升了学生思维的层次, 另一方面也方便引入了评价历史事件的正确方法。
第二步:引导学生判断分析“鸦片战争能否避免?不能, 爆发的真实原因又是什么?”也就是在分析鸦片战争爆发的必然性和中国的禁烟与鸦片战争的关系。这是本节课的重要任务, 大概用20多分钟时间。采取不断设问, 层层剥离的方式, 引导学生思维。
首先,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 提示学生要把中国问题放在世界历史这个大背景下考察, 看看鸦片战争爆发前的中国和世界的形势。与学生一起归纳19世纪上半期中国和英国的特点:
英国:资产阶级统治确立, 完成工业革命
东经军方济事::殖世海民界上体工霸系厂主已建立}侵略扩张的必然性再进一步比较其他资本主义国家, 诸如法国, 工业革命也在
进行, 但国内工业资产阶级和金融贵族矛盾严重;美国:致力于领土扩张, 国内两种经济制度之间的矛盾正在加剧;德、俄、日尚未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由此可见, 英国率先发动侵略战争不是偶然的, 是由当时它处于资本主义头号强国的地位决定的。
中国:封建社会已处于末世, 危机四伏
军闭备关废锁弛国政经治济腐落败后}落后挨打的必然性
由此, 使学生明白, 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 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已经腐朽衰败, 挨打的命运不可避免。
此外, 对“闭关锁国”要作深分析
这样就突破了教材重点:鸦片战争爆发的必然性。
其次解决:禁烟运动与鸦片战争又是什么关系?
回答这一问题, 只需指导学生阅读教材, 得出它是引发鸦片战争的直接原因。解决这一问题时, 注意英国的鸦片走私, 对中国带来的影响的全面分析。
教师小结:由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功, 建立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 它适应并极大地推动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从而成为头号世界强国;因为资本主义开放扩张的本性, 因而它发动侵略战争是必然的。由于请王朝封建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严重阻碍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造成中国落后, 必然成为被侵略的对象。故鸦片战争不可避免。中国的禁烟运动损害了英美的经济利益, 他们以此为借口把这场战争打起来。
最后:我们该如何评价林则徐及其中国的禁烟运动?
要肯定禁烟运动是人民反侵略的正义行为。对林则徐的评价要落实两点 (1) 林则徐是中华民族英雄。 (2) 肯定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
第三步:整理鸦片战争的经过
主要是通过学生阅读教材自行解决, 教师只通过板书提示。这样使课堂张驰有度、动静得宜。
鸦片战争的经过: (两个阶段)
(1) 第一阶段 (1840年) 封锁珠江口——天津
(2) 第二阶段 (1841-1842年) 侵占香港岛——南京
(3) 中国军民得抵抗斗争: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清朝爱国官兵的抵抗斗争
第四步:归纳总结分析中国战败的原因
学生讨论, 教师总结:具体原因;根本原因: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无法战胜新生的资本主义。由此升华知识:封闭必然落后, 落后就要挨打。
3.《学习十九大精神》教案宣讲 篇三
隆德县二中
何璠
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必须坚持全面准确,坚持读原著、学原文,要认真研读党的十九大报告和党章,学习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一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着重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1.深刻领会党的十九大的主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在未来的征程上,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胜利前进。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到2020年必须完成的奋斗目标,要举全党全国之力,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而奋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个阶段性目标,这个目标实现后,我们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2.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和丰富内涵。党的十八大以来,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
近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基本问题,并且根据新的实践对经济、政治、法治、科技、文化、教育、民生、民族、宗教、社会、生态文明、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统一战线、外交、党的建设等各方面作出理论分析和政策指导。要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更好引领党和人民事业发展。
3.深刻领会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党的十八大以来的5年,是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5年。5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把握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大势,顺应实践要求和人民愿望,举旗定向、运筹帷幄,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
革。5年来的成就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5年来的变革是深层次的、根本性的。这些历史性变革,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4.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上、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也具有重大意义。这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5.深刻领会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我们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
6.深刻领会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这个伟大斗争就是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要充分认识这场伟大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不断夺取伟大斗争新胜利。实现伟大梦想,必须建
这个伟大工程就是我们党正在深入推进的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要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确保我们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推进伟大事业。这个伟大事业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要更加自觉地增强“四个自信”,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建设伟大工程,要结合伟大斗争、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实践来进行,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7.深刻领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和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改革开放之后,我们党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战略安排,提出“三步走”战略目标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要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项要求,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特别是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党的十九大对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行了战略规划,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分为两个阶段来安排。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从全面建成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
8.深刻领会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重大部署。在经济建设上,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在政治建设上,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在文化建设上,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在社会建设上,要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在生态文明建设上,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建设美丽中国。
9.深刻领会国防和军队建设、港澳台工作、外交工作的重大部署。面对国家安全环境的深刻变化,面对强国强军的时代要求,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全面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贯彻新形势下军事战略方针,建设强大的现代化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和战略支援部队,打造坚强高效的战区联合作战指挥机构,构建中国特色现代作战体系,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必须继续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扩大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推动两岸同胞共同弘扬中华文化,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绝不允许任何人、任何组织、任何政党、在任何时候、以任何形式、把任何一块中国领土从中国分裂出去。中国将坚持和平发展道路,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恪守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坚定不移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积极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继续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4.抗日战争教案 篇四
当时的抗战歌曲作品中,还有《忘不了》、《北淇村》等控诉了日寇的暴行;有《骂阎锡山》、《反投降小调》等揭露了国民党投降派和敌特汉奸的罪恶。在瓦解敌伪军方面,有《枪口朝天放》、《炮楼谣》等“政治攻势”的成功之作;也有缅怀英雄先烈的《白求恩大夫挽歌》、《歌唱二小放牛郎》、《狼牙山五壮士》、《王禾小唱》、《晋察冀小姑娘》等催人泪下的名篇;也有《罗炳辉射击手》、《李勇变成千百万》等对英模人物的由衷赞叹。还有一部分作品真实反映了根据地的建设和生活,如:作为时代象征的《延安颂》,娓娓动人的《沂蒙小调》,斗志昂扬的《团结就是力量》,充满喜悦的《解放区的天》等;在反映拥军爱民和支援抗战方面,有《八路好》、《黄桥烧饼歌》、《拥军花鼓》等热情洋溢的经典之作;在欢庆胜利之际,则有《打个胜仗哈哈哈》、《胜利鼓舞》等欢欣鼓舞的作品。
侵华日军罪行累累
●中国民众、军人伤亡累计达达3500万
在日本侵华战争中,被日军屠杀和作战牺牲的中国民众、军人2000余万,加上负伤者,伤亡累计达3500万。中国作为东方反法西斯战争的主战场,抗击和牵制了日本陆军总兵力的2/3以上。
●日军残杀手段多达250余余种
侵华日军对中国人民采取的残杀手段多达250余种,几乎用尽了能够想象出来的所有残忍手段。1937年到1945年的8年间,日军在中国制造了数万起杀害中国平民的血案,其中较大规模的不下4000起,遇难的中国同胞达数千万人。
●我直接财产损失达1000亿亿美元
从1931年到1945年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中,日本侵略者疯狂地掠夺与破坏中国的物质财富,包括文化遗产。当时的中国,只有西藏、新疆两个省级行政区未直接受到战祸摧残。近年来的研究结果表明,整个战争期间,中国遭受的直接财产损失高达1000亿美元,间接损失达5000亿美元。
《人民日报》(2005年08月31日 第十三版)
梁陈芳 2009-10-4 19:11:27 丽丽。我的抗日战争教案 导入:《时代周刊》是美国影响最大的新闻周刊,有世界“史库”之称。
美国《时代周刊》从1923年创刊开始,每期的封面都会选择一个主题,以人物为主,它反映着当时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同时折射出世界形势的风云变幻。1945年8月20日出版的《时代》,居然出现一幅图像:通体白底,中央一个太阳,红得如血,上面画上了一个浓黑的大叉子。
问:请你从时间和图片上能反映出当时世界发生的一件重大事件。(强烈的视觉效果,明确地告诉读者一个不争的事实——以太阳旗为国旗的日本终于战败投降了!)
问:该旗帜其出现在中国驻日大使馆以外的地方可能会是什么时候? 1931年九一八事件 了解结合P36 知识链接。
【侵略原因】过渡:日本在这个时候侵略中国是因为什么?结合资料“明治政府成立时,就以天皇名义发布文书,宣称要“开拓万里波涛,宣布国威于四方”。这个问题应该从哪些方面加以考虑。提示中日国情和地理环境。结合日本地理环境。
地理:日本岛国,资源少,国土面积少
中国地大,资源丰富。当时两国实际国情
日本:日本处于经济危机,内部矛盾尖锐。为了转嫁危机转移人民的注意力。中国国内此时国民党正剿共,无暇东顾。国际:英美等国推行绥靖政策。过渡【侵华罪行】
在那些出现日本军队的地方,你知道发生了哪些事件?犯下哪些滔天的罪行。结合图片日军罪行
结合40页 39页,结合课文图片小结日军罪行 军事罪行 大屠杀 细菌战
扶植傀儡政权,殖民统治,经济掠夺 奴化教育
2007年,12月13,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30万。你看过哪些日本侵华影片吗?看时有怎样的感受?(影片)过渡:【抗日行为】日本曾扬言三个月内踏遍中国的每一寸土地。是中华儿女抗日,减轻了日本在中国领土上的肆虐.你知道当时有哪些著名的抗日行为?或者哪些抗日的影片?
对学生所讲加以小结。
提及西安事变 及其意义。蒋介石的逃离。在影片中经常听到新四军,八路军,有人标注是1939年,是否正确?请你判断?这两只队伍的领导者是哪个党派?联合抗日,这种联合是当时局势危机的逼迫下一步步达成的。
(抗日统一战线的形成过程)见课本
形成的两个战场。一个是中国国民党开辟的正面战场。一个是中国共产党开辟的敌后战场。将学生刚才所讲的战役等由学生加以归类。敌后战场的开辟于洛川会议。相关情况。【抗日战争胜利的时间意义原因】正是中华民族的联合抗日,迎来了最终的时刻,这是伟大的时刻,让我们记住它。
为了这个时刻我们抗日的前辈们历经的了磨难,就为了这一天。10.月25日。这天的在我国历史上有着重大的意义。抓关键词。
反帝: 是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是近百年来反帝斗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民族自信心: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转折点,大大增强了民族自信心。
国际地位: 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二战后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世界反法西斯:是亚洲反法西斯的主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这伟大的胜利至今令专家们在研究到底是什么原因,使中国取得胜利,通过下面的一个谜语也许我们能更清楚地知道些。
1945年,谜面是日本投降,谜底是打一中国古代名人。答案汇总为:屈原,苏武,共工氏,华佗,蒋干。你能猜出其中寓义吗?
在我们学习这课不该忘记,在十九世纪日本也曾发起过对中国的侵略,它就是?,但是结果却是失败。请结合为什么? 战争性质。政府
结合原因
小结:美国的时代周刊,来关注中国,报到相关的人物,还派遣飞虎队支援中国,这是为什么呢 结合材料。
二战时期,日本在亚太地区的兵力分配表
战争爆发时 1942年 日本投降
中国 太平洋 东南亚 中国战场 太平洋战场 中国战场 东南亚
战场 战场 印度洋战场(不含东北)太平洋战场
35个师团 10 7个 37个 15 111多万人 不到10.9万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中国迎接着60华诞,也希望那“让白骨可以入睡,让冤魂能够安魂,把屠刀化铸警钟,吧逝名刻作史鉴”让孩童不再惊恐,让母亲不再泣叹,让战争远离人类。让和平洒满人间。
但是日本现在仍出现拜祭靖国神社等事件,你觉得从要采取怎样的举动才可以让
作业:1.日本如果再次发起侵华战争会是出于什么原因?你认为会是一个什么结局。这个学期交。
5.高中历史抗日战争教案 篇五
——以《全国抗日战争的开始》为例
郫县德源中学 蓝俊堂
【关键词】新课程 教学设计 抗日战争
【摘 要】本文以初中历史川教版八年级下册《全国抗日战争的开始》为例,就初中 设计 的要求,结合自己的体会和教学实践,从确定教学目标、优化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论述,以期更好地为历史新课程改革服务。
课前系统
教材分析
课标要求
《历史课程标准》要求“叙述七七事变的史实,如果中国全名族抗战从此开始”,“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等罪行为例,认识日本军帝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本课内容主要是通过七七事变和南京大屠杀具体史实的讲述来介绍日本法西斯的野蛮侵略和残忍杀戮。
2.教材内容的地位和作用
抗日战争是对中华民族的命运产生巨大影响的重大历史事件,是课标和本册课本中的重要内容;而本课介绍了八年抗战开始的标志和日寇的法西斯本质,是抗战的关键知识点。
学情分析
学生已有的认识水平和能力状况
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对日本侵华战争已有一些粗浅的勒戒和模糊的认识,通过本课史实的学习和思考,学生可以比较理性而深刻地认识这场战争的本质。
2.学生存在的学习问题
一是基本知识的准确识记问题,二是具体史实的深层认识问题。
3.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习行为
学生对抗日战争比较感兴趣,学习较积极且认真。
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能力
简述七七事变的史实,说出驻卢沟桥守军英勇抗战的故事,知道中国全民族抗战从此开始。
了解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等罪行,认识日本军阀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
培养讲述历史时间的能力,迁移知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探究钻研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收集有关中国军民英勇抗战、侵华日军暴行等方面的图片、文字资料等,学习收集历史材料的方法。
围绕“日军为什么会在南京制造骇人听闻的大屠杀”“当前日本国内有一批右翼分子否认南京大屠杀,认为是中国人捏造的,你是怎么看的”等问题展开讨论,学习讨论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卢沟桥事变中爱国将领和军民英勇抗战的事迹,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
通过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等暴行,认识法西斯反人类,反社会的反动本质以及侵略战争的罪恶。
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
重点
1.知识重点:七七事变 南京大屠杀
能力重点:了解日军侵华期间犯下的罪行,学会收集资料,整理资料
难点
正确认识南京大屠杀及当今日本极力掩盖南京大屠杀的事实
教学方法
运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图像、影像资料的动态显示和老师的情境设问,上一节生动而深入探究的历史课。
教学环境和教学用具
教学环境的设计与准备
配备电脑、投影等电教设备的电教室
教学用具的设计与准备
多媒体课件,七七事变FLANSH动画、南京大屠杀录像
课堂系统
课前探究设计
师:学习内容之前,先请同学来回顾一下上一节课的内容。
课前回顾:
听音乐:播放《松花江上》,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你知道这首歌描述的时代背景吗?
创作这首歌曲的据说是一位东北流民,他这样凄凉地唱歌,是在向人们诉说着什么?
生1:这首歌曲描述的时代背景是:1931年,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占领了东北三省,东北已经日本的殖民地。
生2:这首歌反映了:在日寇铁蹄践踏之下,东北人民流离失所,沦为亡国奴的悲惨遭遇。反映了在日寇法西斯统治下,东北人民的苦难生活。
教室概述1935年东北事变,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形势引入对西安事变的复习:多媒体出示:西安事变的时间
爱国将领的名字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
新课导入设计
听音乐:播放《黄水谣》,在凄凉、悲惨的音乐背景下,教室导入:
“自从鬼子来,百姓遭了殃!奸淫烧杀,一片凄凉,扶老携幼,四处逃亡,丢掉了爹娘,回不了家乡!妻离子散,天各一方”。凄凉、悲惨的音乐是对日寇侵华罪行的控诉,70年前,日寇在卢沟桥,悍然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全民族的抗战从此开始了——第14课 全国抗日战争的开始
(三)教学结构设计
板书结构
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
时间:1937年7月7日
地点:北平西南卢沟桥
爱国将领:副军长佟麟阁 师长赵登禹
影响: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
南京大屠杀:
时间:1937年12月开始,持续六周
手段:集体枪杀、焚烧、活埋、砍头、军犬撕咬等残忍的手段
结果:屠杀平民和俘虏30万人以上
教学结构
多媒体出示卢沟桥图片,学生识图,进入第一目内容学习:
七七事变
师:七七事变又叫卢沟桥事变,是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开始的标志。请同学们阅读课文,了解这一时间的基本情况。然后请同学讲一讲卢沟桥事变是怎么回事。
生:读书,讲述事变经过。
多媒体出示:国民党第二十九军司令部发给卢沟桥前线的电报“命令前线官兵坚决抵抗,卢沟桥既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和中国官兵英勇抵抗的图片:
师:九一八事变,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给东北同胞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七七事变,日寇挑起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守军忍无可忍,奋起还击
历史短剧表演:
生1:(旁白)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为了让国民了解此事,战地记者采访了29军军长宋哲元,下面,请看历史短剧—《宋哲元答记者问》
(生2、生3、生4扮宋哲元、参谋、记者入场)
宋哲元:日军已在卢沟桥向我发动进攻。各位记者朋友们,欢迎你们来采访,把这次事变的真相告诉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
记者:宋军长你好,请问这次事变是何时发生的?
宋:(回答)
6.中国战争抗日战争精选教案教学设 篇六
教材分析
抗日战争是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战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也是中华民族从危亡走向振兴的历史转折点。它决定了现代中国的历史走向,是本册书的重要一节。这节课的特点是内容庞杂,联系广泛。
三、学情分析
本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一学生,高中生思想活跃,兴趣广泛,理性思维的能力有较大提高。但由于他们对知识的掌握还没有形成体系,没有达到一定的广度;对历史现象的认识也没有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分析问题还缺乏深度。所以,在教学中应用创设情境、启发式分析法和讨论法,既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也利于培养和提高其历史思维能力。
四、三维目标
目标
内容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识记 理解 运用 全民族的抗战 卢沟桥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 抗日民主统一战线形成的原因;两个战场的不同特点及作用 结合时事分析:任何时期国家利益都高于一切;不同时期捍卫国家利益的方式不同。 情景再现
问题探究
对照比较 国家和民族的利益高于一切。国难当头之时,中华民族的儿女团结抗战为维护民族的独立进行了卓绝的斗争。 日军的滔天罪行 南京大屠杀;七三一部队等 讨论课本的思考题“是什么是日本侵略者从人性变为反人类的兽性?” 结合时事思考讨论“在记住这段罪行后我们该怎么办?” 开展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学生自己探究的学习。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战争责任观。引导学生理性爱国。 抗战的胜利 百团大战;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抗战胜利的意义。 分析中国战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贡献及地位。 分析抗战胜利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作用。 抗战的胜利不仅增强了我国人民的自尊心、自豪感,而且对于中国近代化进程起到了重大推进。 五、教学方法
主要采用情境讨论式教学法、启发式谈话法。由浅入深,层层推进,从高度、广度、深度上拓展学生的思维,师生共同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六、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的讲授采取 “问题探究式教学”与“情景讨论式教学”的理念,采用“角色扮演”、“体验式教学”的形式来辅助教学,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讨论,让学生主动构建知识,直观地感受、领悟历史。这种教学理念要求老师不仅会“教”书,还要会“编”书,即老师根据教学的需要对课程资源进行再度开发与利用。根据“侵略与反侵略”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以清晰明了的线索使教学资源为教学目标服务。引领学生主动参与资源的整合、问题的探讨、疑难问题的思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形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自主互动的学习方式。
七、教学重点 日军的滔天罪行;全民族抗战局面的形成。
教学难点 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以及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八、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历史地图册、导学路线图
课时安排 一课时
九、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2014年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仪式《为了忘却的纪念——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国家公祭日》图片。教师:此公祭日的设立是为了悼念谁?学生:此公祭日的设立是为了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和所有在日本军国主义侵华战争期间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中国同胞,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战争罪行,牢记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设计意图)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思考,导入新课。
(本课以中日对比为线索,课前教师进行学习小组划分,老师将班级学生分为中日双方代表团,以战后观察员的身份重新审视中日之间的战争。教师以带领中日双方代表团参观抗日纪念馆为情景形式,并担任课堂导游,引导中日双方代表团深刻认识战争,反思战争)
讲授新课:(教师带领中日代表团进入纪念馆展厅)
展厅一:血雨腥风
根据课标列举罪行,教师直截了当设置问题:日本侵略者罪在何处?并利用多媒体展示配乐的一幅幅触目惊心的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历史,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1、罪行累累——苦难重重(控罪行)
参考书目:鲁思·本尼迪克特 著《菊与刀》
日本人重视精神, 认为“万世一系”的天皇是神,天皇的存在犹如太阳,任何人都要对天皇绝对忠诚,每个人根据自己灵魂的等级安然围坐在天皇的周围,就象一朵16片美丽花瓣的菊花和谐而安定。对天皇的忠诚为起点形成了日本独特的伦理道德体系:“忠诚-报恩”忠诚
“知耻而不知有罪感” ~形成日本的耻感文化(他律):只有羞耻之别,没有善恶之分; 不懂安心,只知心安,侵略无罪。耻感文化核心依然是天皇。近代历史上所有的侵略都是天皇号召、国民效忠参与下完成的,天皇不谢罪,个人绝不认罪;若天皇投降,全体臣服。
根据教材P76“学思之窗”及图片资料由中方代表控诉日军罪行,“罪”在何处?
教师及时设置问题探究1:为什么日本军人对待自己家人其乐融融,而对待中国人却丧心病狂?(模拟历史法庭,突出学习重点,加深学生对历史上以人为本、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精神的理解。及引出战争爆发原因)
2、狼子野心——兄弟阋墙(找原因)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资料,引导学生掌握历史学习方法——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及培养学生解读史料的能力。
材料一 1927年首相田中义一在给天皇的密折中写道“寓明治大帝之遗策,第一期征服台湾,第二期征朝鲜,……惟第三期灭亡满蒙,以及征服支那领土,…..尚未实现。”
——1927年东方会议后田中义一密奏
材料二 (经济危机使日本受到严重影响)1935年东京一般市民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开支是每人每年109.2日元,农村生活水平较之则更加贫困。一位内阁大臣公开宣称,“为缓解国内民众日益严重的压力,我们必须发动一场对外战争。”
——摘自三十年代日本的一秘密文件
材料三 1927年以来,国民政府一直坚持“剿共”政策。蒋介石宣称“攘外必先安内”,“中国亡于帝国主义,我们仍能当亡国奴,尚可苟延残喘,若亡于共产党,则纵肯为奴隶亦不可得 ”。
——蒋介石在南昌的讲话(1931年8月22日)
材料四 1929年欧洲各国忙于应付国内危机,无暇东顾,“九一八”事变前,日本与英美达成秘密谅解,英国支持日本的行动,美国表示“不闻满洲事变”。
要求:根据资料,教师引导中日双方代表团站在中日各自角度陈述20世纪30年代中日两国之间战因何起?
教师展示及时总结:根本原因: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的困境
历史原因:既定国策,蓄谋已久
现实原因: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影响(1929-1933年)
有利时机:国民政府围剿红军——可乘之机.
国际因素:英、美因经济危机的影响,无暇顾及东亚事务,对日本采取绥靖政策。
(教师承接过渡,以导游身份继续走进展厅)
3、野蛮侵略——民族抗争(谈经过)
要求:阅读教材展厅资料,日方:从日方的角度去梳理日军的侵略史实及行军路线图;
中方:国共两党面对日军的进攻简述中国人民的抗争史实。
教师展示补充讲解民族抗争的史实,强调民族抗争的重要性,以回扣课标。
(教师承接过渡,以导游身份继续走进下一展厅)
中国战争抗日战争精选教案教学设二
【课标要求】
“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识记:七七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抗战、日军侵华的滔天罪行、抗日战争胜利的基本事实。
(2)理解: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原因及过程;比较分析抗战初期两个战场的抗战;全面分析抗战胜利的原因,尤其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作用;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
(3)运用:结合当前时事分析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思考战争给中日两国带来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播放有关录像和历史图片,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置身于抗日战争的特定背景中,去探究日军侵华和中国军民抗战这两方面的问题;通过提供材料让学生获取有效信息,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问题和论从史出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学习本课历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历史使命感,树立强国之志。
(2)中国人民的抗战是“全民族抗战”,以此培养和发扬学生的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感,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贡献。
【教学准备】
搜集与抗战相关的图片、影视资料和相关文字材料等信息,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情分析】
由于初中生对抗日战争史的学习比较充分,学生对抗日战争的主要史实比较熟悉,但是主要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高中教学要在引导学生回顾抗日战争的基本史实的基础上,加强对抗日战争胜利原因和历史地位及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理性思考。
【教学方法】
本课采用“回顾—讨论—探究—反思”的互动教学模式,以史实为基础,以问题为载体,以情境为主线,以多媒体为辅助手段,以活动为实现方式,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经过全体课堂参与者的阅读、思考、讨论,使每个学习者都经历一个主动的获取知识、解决问题、完善情感、升华人格的自主学习过程。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日军的滔天罪行、全民族的抗战、抗战胜利的原因和地位。
难点:抗战胜利的原因和地位。
【课时安排】1课时
【板书设计】
回顾历史——日军侵华(步骤、原因、滔天罪行)
抗日战争 探究历史——不屈不挠地抗争(全民族抗战)
抗战胜利的原因意义
感悟历史——让历史告诉未来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课前播放《义勇军进行曲》。刚才大家听到的这首高亢激昂的歌曲是——(学生回答:《义勇军进行曲》。)我们每周升国旗仪式必唱的国歌,多么熟悉的旋律。
同学们知道《义勇军进行曲》创作于哪一年吗?(1935年)
是什么使“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日本侵略,中华民族危机严重)
中华民族当时的主要任务是什么?(抗日救亡)
让我们共同走进那不堪回首的岁月,走进伟大的抗日战争。
本节课我们通过回顾历史、探究历史和感悟历史三个主题来纪念伟大的抗日战争。
一、回顾历史——血腥野蛮地侵略(日本侵华)
1、步骤
(由于高中生对抗战史的主要事实比较清楚,本目主要采取学生回顾的方式进行。)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了最惨无人道的野蛮侵略,同学们,你们在初中已经学习过抗日战争史,请你们回顾:日本帝国主义在三四十年代对中国发动了哪些侵华事变?对中国人民犯下了哪些滔天罪行?
在学生回答后, 课件打出:《中华民国地图》,在图中相应位置闪动出现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伪满洲国、华北事变、七七事变等侵华事变,中国大片国土沦丧,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2、原因
【探究思考】:“小”日本为何会侵略“大”中国?
(1)历史原因:从大陆政策到“国策基准”(课件打出“国策基准”的材料)。
(2)经济原因:自然条件的限制;摆脱经济危机。
(3)外部原因:国际社会的绥靖政策和国共内战。
(衔接过渡)日本帝国主义在侵华过程中犯下了滔天罪行。
3、滔天罪行:
(1)南京大屠杀:课件出示相关图片如累累白骨、杀人比赛(向井和野田在进南京城前谁先杀100人,野田杀了105人,向井杀了106人),突出遇难者300000人。
(2)潘家峪惨案:课件出示现场一角等图片,死难者1200余人。
(3)七三一细菌部队:课件出示活体实验、2003年中毒后李贵珍等相关图片。
【探究讨论】同学们在看了这些图片之后一定深有感触,请用一句话表达你此时的心情(学生回答)。
【学思之窗】是什么使日本侵略者从人性变为反人类的兽性?
(武士道精神、统治中国,泯灭中国人民的抗战意志)。
人们常说,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我要说在中国近代史上,中日两国是一衣带血。日本侵略者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至1945年战败投降,在长达14年的侵华战争中,以最野蛮、最残暴、最惨绝人寰、最没有人性的手段在中国进行着大破坏、大屠杀,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神州在流血,中华在哭泣。偌大的中国乌云密布,哀鸿遍野。泱泱中华,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
中国的出路何在?作为一个中国人,作为那个时代有血性的中国人,你该怎么做(学生回答)?“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面对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国共两党捐弃前嫌,共赴国难,实现了第二次国共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从此中国的抗日战争开始了全民族的抗战,成为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保证。
二、探究历史——不屈不挠地抗争
1、全民族抗战
【探究合作】:如何看待国民党正面战场和共产党敌后战场的抗战?
【新闻发布会:将班级分成两个大组分别代表国共双方】
请分别代表国共双方阐述自己对抗战的贡献。
?学生发言后,教师小结:
国民党正面战场:
中国战争抗日战争精选教案教学设三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掌握抗日战争爆发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史实,
抗战初期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战情况,比较两个战场的不同特点,理解两个战场在抗战中的不同地位和作用。全面分析抗战胜利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概括和归纳历史事件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历史图片和历史资料,引导学生分析日本侵略中国的原因,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探究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与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局面的形成之间的联系。从具体的战役中归纳出抗日战争中两个战场的不同特点,引导学生认识中国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的巨大贡献以及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3、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灾难。通过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这一伟大历史事件,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激发学生的民族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前面我们和大家共同学习了国共的十年对峙,在此期间,毛泽东创建了我国第一块革命根据地并开创了一条新型革命道路,分别是什么?此后,毛泽东还发展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其内容是什么?
提示:井冈山,农村包围城市,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
【导入新课】国共十年对峙后,日本大举侵华,揭开了全面侵华战争。国共两党再次走向合作,共同抗日,带领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样的内容。
一、全民族的抗战
【合作探究】甲午战争后,日本并没有满足已经获得的侵略权益,在20世纪30年代,继续推行侵华战争,结合课本历史纵横思考:在20世纪30年代,日本相继进行了哪些侵华战争?说明了什么?对国共两党产生了什么影响?
提示: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建立伪满洲国、华北事变等。说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并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国共两党由对峙走向合作。
1、九一八事变——民族危机加深
2、七七事变——全国抗日战争的开始
【合作探究】前面日本进行多次侵华战争,都没有作为全国抗日战争的开端。为什么七七卢沟桥事变成为全国抗日战争的开端呢?
提示:这场战争引起了中国的全民族抗战。
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全国军民奋起抗战
4、全面抗战路线的制定:1)时间:1937年秋
2)内容: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的人民战争路线
【合作探究】中国共产党面对民族危机,制定了全民族抗战的正确路线。而国民党呢?制定了怎样的路线?导致了怎样的结果?
提示:片面抗战路线。(中国当时由于特殊的历史环境存在两个战场——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两条路线——全面和片面抗战路线,两个战场相互配合、相互支援,为抗日战争的最终的胜利提供了保证。)导致了正面战场的大溃败。
5、正面战场的四次大会战:1)淞沪会战——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统治中国的计划
2)太原会战 3)徐州会战 4)武汉会战
【合作探究】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国民政府正面战场的四次会战结果怎样?为什么?如何来看待国民政府在抗战初期的表现?
提示:失败。客观——敌人准备充分,武器装备精良,主观——执行片面抗战路线。抗战初期国民政府作战是比较积极的,在抗战中起了很大作用:第一,消耗了日军大量兵力,打破了日本速战速决统治中国的战略计划,对相持阶段的到来起了重要作用;第二,鼓舞了民心士气,特别是平型关大捷和台儿庄大捷,促进了全国的团结御敌。第三,支援了敌后战场的抗日游击战争。第四,扩大了中国抗战的影响,争取了国际上的同情和支持。但这时期也正是在正面战场上出现了丧师失地、一溃千里的严重局面。
二、日军的滔天罪行
1、南京大屠杀——1937年12月,30多万人
2、潘家峪惨案——1941年初,1200多人
3、七三一部队——细菌战 惨无人道
【合作探究】结合我们学习的日军的暴行和课后的学习延伸思考:日本侵华给中国人民带来怎样的危害?面对现在日本右翼势力否定暴行、美化战争的行为,你如何反驳他?
提示:开放题,言之成理即可。
三、抗战的胜利
1、百团大战——1)时间:1940年下半年 2)结果:胜利
3)意义:振奋了全国人民的抗日精神,沉重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
2、中国缅甸远征军——1940年
3、抗战胜利——1945年8月15日
【合作探究】抗日战争中国为什么能够取胜?
提示:日本发动的战争是侵略的、非正义的、法西斯战争,这种战争必然以失败告终;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全民族抗战;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有力配合和世界各国人民的支援。
【抗日战争宣讲教案】推荐阅读:
抗日战争教学反思08-14
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08-09
抗日战争调查报告08-30
抗日战争胜利活动方案09-03
抗日战争牺牲的烈士10-21
论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11-13
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空军08-24
抗日战争胜利75周年征文优秀09-08
抗日战争纪念馆游览讲解词08-19
小学抗日战争胜利周年活动简报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