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平县域经济发展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调查研究

2024-10-20

康平县域经济发展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调查研究(共9篇)

1.康平县域经济发展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调查研究 篇一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上蔡县作为一个拥有135万人口的农业大县,要顺利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发展农业就显得非常重要。只有通过狠抓农业结构调整,为第二产业提供充足的原料,加快剩余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才能促进相关产业迅速发展,才能有效加快城镇化进程,从而顺利实现小康社会建设的宏伟目标。[找材料 到--网上服务最好的文秘资料站点]

一、农业结构调整的现状

1.种植业结构调整。上蔡县种植业调整已初步呈现“一大亮点”、“两大特色”、“三大突破”的调整格局。“一大亮点”即花木种植,按照“连片开发、规模经营”的原则。通过机关示范、干部带头、大户带动、群众自觉行动,在原有的基础上,又开发一环(环城花木经济区)、两带(沿上和路、上项路两侧各150米花木经济区,形成花木长廊)、三区(无量寺、华陂、石桥花木经济区),辐射带动了周边乡镇,形成百里大循环带状植物园,在规模和品种上都有了新的突破。上蔡花木已叫响中原大地,销往全国各地,至目前,种植面积已近10万亩,年产值5.4亿元以上。“两大特色”即瓜果种植和蔬菜种植。瓜果种植已成为我县无量寺、大路李、百尺、西洪、华陂等乡镇的特色经济,特别是卧龙岗沿线8万亩瓜果精品区的开发建设,更加推动了我县瓜果业的规模发展;蔬菜种植已成为我县芦岗、邵店、黄埠、齐海等乡镇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三大突破”即优质品种种植有了突破,全县落实优质专用小麦80万亩以上、优质玉米30万亩、优质大豆15万亩、优质小杂粮7万亩;立体种植有了突破,全县间作套种面积在45万亩以上,林粮间作3万亩,提高了复种指数;经济作物种植有了突破,全县落实棉花种植面积60150亩,烟叶8255亩,油料作物42572亩,粮经比例达到了6∶4。

2.畜牧业结构调整。上蔡县畜牧业结构调整已趋向“瞄准市场、依靠科技、规模饲养、龙头带动”的发展方向,形成了“稳定一个基础”、“实现两个转变”、“探索特种饲养”的良好局面。“稳定一个基础”即是稳定了我县的生猪、牛、羊、禽等传统饲养的基础。上年末,猪、牛、羊、禽年栏分别达到56.42万头、11.60万头、17.11万只和548.72万只,均创历史最高水平。“实现两个转变”即由传统品种向优良品种转变,由传统饲养向科学饲养转变。“探索特种饲养”即探索发展肉狗、鹿、狐狸、鸵鸟等特种动物的饲养。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上蔡县乡镇企业得到较快发展。上年末,全县乡镇企业总产值达71.9亿元,从业人员11.6万人。目前,我县乡镇企业调整呈现五个特点:(一)由分散趋向集中;(二)产品科技含量明显提高;(三)第三产业发展较快;(四)乡村城市经营理念加强,文明意识有了较大提高;(五)农民中间商,农民销售网络已初步形成。

二、农业结构调整的基本原则和思路

1.基本原则。我县虽然在农业结构调整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远远不够,它仍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我们必须坚持面向市场、因地制宜、重视粮食生产、尊重农民

自主权和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等原则,进一步调整农业结构。

2.基本思路。狠抓农业结构调整,要与我县实现小康社会目标、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推进城镇化进程、全面实行“科教兴农”等四大战略相结合,政府加强政策和市场信息的引导,使农民在结构调整中少走弯路,把结构调整同农村新的产业开发,如生态农业、订单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

三、农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措施和做法

为推动和促进农业结构调整,我县采取了以下主要措施和做法:

1.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依靠科学技术,按照调优、调高、调特的方针,大力发展高效农业、生态农业、无公害农业、绿色农业,逐渐形成支柱产业,不断提高农业的比较效益,实现农业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2.实施农业品牌战略,加快建立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和检测体系,立足实际,两眼向外,紧紧盯住国内外大市场,创立自己的品牌,打响自己的品牌。(一)叫响、叫大上蔡花木品牌,在全国各地提高上蔡花木知名度;(二)进一步包装蔡酥梨、上蔡大白桃、上蔡生姜、上蔡黄麻等品牌,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增加对外销售。

3.大力调整品种结构。粮食作物要确保总量稳定增长,提高单产,改善品质,更换或更新小麦和玉米品种,扩大优质大豆,积极发展优质杂粮生产。经济作物要充分发挥地区优势,着力提高品质,逐步形成专业化、规模化的产业带、产业区。

4.适应畜牧业发展的需要,逐步实现由传统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为主的“二元”结构,向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的“三元”结构转变,使饲料作物生产成为相对独立的产业,推广立体种植,提高比较效益。

5.优化区域布局,按照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突出特色、提高效益的原则,东南部和西南部发展蔬菜业,北部、东部北发展优质小麦、优质玉米、优质小杂粮种植业和经济作物区。

6.畜牧业突出发展草食型、节粮型畜牧业,大力发展肉牛生产,提高牛、羊肉和禽肉在肉类总产量中的比重。

7.调整农村就业结构,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及第三产业,加快推进企业

2.康平县域经济发展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调查研究 篇二

保定县域当前消费需求的提升、就业压力、环境压力以及资源压力等问题的亟待解决都要求保定县域适应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趋势与要求, 通过优化三大产业结构、推动高新技术、高新产业发展与技术创新来推动保定县域经济的发展。另外, 在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 保定需要对首都部分功能进行承接, 在此过程中保定市作为畿辅节点城市, 在经济发展方面面临着很大机遇, 但是同时也要求保定县域对自身产业结构进行转型升级。然而, 从保定结构发展现状来看, 保定经济结构不尽合理, 产业调整依然滞后。保定市是河北省第一大市, 也是农业大市, 县域经济第一产业占有很高的比重。第二产业优势不够突出, 第三产业比重上升虽然较快, 但起步晚, 规模小。目前, 保定县域经济三次产业结构正处于工业化早中期阶段。

二、保定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主要制约因素

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背景下, 保定县域可以凭借自身的区位与交通优势、特色产业优势、旅游资源优势以及教育资源优势来适应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趋势与要求。在此过程中, 保定市要对县域经济发展的进步做出肯定, 同时也要认识到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制约因素, 从县域经济发展问题来看, 在2012年县域经济发展百强中, 河北省中只有三个县入选, 而保定所有县市均未入选, 这说明保定县域经济整体发展水平并不乐观;其次, 保定三大产业结构比例为12∶52.7∶35.3, 这一比例说明保定第三产业比重较低, 而农业则处于初级产品阶段;第三, 相对薄弱的技术创新能力导致了保定县域产品欠缺科技含量, 并出现了产品低端与产品单一的情况;第四, 保定县域经济发展存在不平衡问题, 包括定州、涿州、白沟与高碑店在内的一些县市经济比较发达, 而顺平、涞水、满城、易县等现实的经济发展则相对落后。从制约因素来看, 农业的产业化以及工业的品牌化程度不高、人才供给能力不足、招商吸引力欠缺、交通有待完善都是需要引起重视的主要因素。

三、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背景下保定县域经济发展路径与机制

在保定县域经济发展路径与机制的研究中, 保定市可以对珠江发展模式做出借鉴。珠江模式是包括深圳、广州在内的14个市县经济发展所做出的总结。珠江三角洲在利用政府优惠政策、发挥自身优势并吸引外来资源的基础上构建了政府主导的工业化经济发展模式, 这也是我国工业化发展中十分成功的案例。从珠江模式的成功原因来看, 区位优势、发达的农业、对经济模式转变与招商引资的重视以及科技经济辐射是主要的因素, 而这些因素也可以为保定县域经济发展带来启示。

(一) 农业产业化是基础。

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背景下, 保定县域经济的发展需要重视农业产业化与现代化, 并重视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开展。在此方面, 保定需要从以下几点做出努力, 从而在明确方向的基础上发挥出保定农业所具有的优势:一是推动农村土地的流转。土地流转工作成效在一定程度上对农业产业化与现代化的发展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 因此, 做好农村土地流转是推动保定农业发展的必要途径。但是在此过程中, 保定市需要重视遵循自愿原则与有偿原则, 并通过确保农民利益得到保障来凸显出对以人为本理念的坚守。同时保定市有必要对各个县域经济发展情况以及其他实际情况做出调研, 从而因地制宜的探索农村土地流转的有效策略;二是要重视农产品基地的建设, 为凸显保定农业优势创造良好条件。在保定, 野县错季蔬菜、满城草莓、涞水香菇、蠡县麻山药等农产品在京津冀地区都占有着一定的市场份额, 因此在推动农业产业化的过程中, 应当将保定农业所具有的优势当作重点, 并根据县域优势来构建具备较高标准化程度与较大生产规模的农业生产基地, 从而让保定农业优势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同时, 在推动现有农业优势发展的过程中, 也要重视新优势的创建, 所以对生态农业、绿色农业的推动也不能忽视;三是要重视农产品加工行业的发展。形成种植业、养殖业与农产品加工行业的结合, 对于提高保定农业收益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也是推动农民增收以及实现保定农业产业化的重要路径。在此方面, 保定各个县域应当从农产品加工投资扶持、人才培养以及税收等方面来创造良好的发展条件, 当前, 许多国内知名的食品加工企业已经在保定落户, 如哇哈哈、蒙牛、伊利、康师傅等, 这些企业为保定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 因此, 保定市政府部门需要强化自身的服务职能, 通过构建农业工业园来为农产品加工产业化的发展提供保障。

(二) 工业品牌化是重点。

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背景下, 保定还应当重视推动工业品牌化建设工作的发展, 在此过程中, 保定市要对自身所具有的工业优势资源做出有效整合, 从而为龙头企业的打造以及支柱产业的壮大提供良好条件。首先, 保定需要根据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要求对工业体系做出改革与优化。工业体系的构建需要体现出保定特色, 同时要发挥保定优势, 在此方面, 保定市要对优秀企业和各类产业做出良好的布局, 在将品牌构建作为主要战略的基础上推动龙头企业以及优势产业的快速发展。同时, 保定需要以白洋淀科技城、京南现代产业基地、首都服务功能承接区为载体, 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节能环保和临空经济、现代物流等产业, 并重视先进工艺以及高新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从而实现产品科技含量的提高并推动保定工业向现代化发展;其次, 保定工业品牌建设工作不仅要以龙头企业和优势产业为对象, 同时要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在此方面, 保定有必要构建中小企业发展专项基金, 并重点解决中小企业发展与品牌构建中融资难的问题, 从而让保定中小企业能够在良好的经营环境和政策环境中获得良好的发展, 并为保定本土工业品牌的培育构建坚实基础;三是推动保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无论是产业结构转型还是企业自身发展, 都要求企业能够通过创新来提高自身生产力, 因此, 推动保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在此过程中, 保定需要对各个县域中具有创新意愿的企业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同时有必要组织科研单位、高校以及社会企业构建技术创新机构, 并在实现创新的基础上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技术, 从而为保定企业结构的优化以及保定工业产品科技含量的提高构建基础。

(三) 强化校企合作, 推动人才培养。

人才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因此, 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背景下, 保定必须认识到人才培养与引进在经济发展方面所具有的重要作用, 并认清自身优势, 从而通过对这些优势的利用来为保定县域经济发展提供给保障。保定县域中的多所高校是保定开展人才培养的重要资源和优势, 从当前保定人才培养现状来看, 高新技术人才仍旧相对匮乏, 然而市场发展却对人才表现出了旺盛需求,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 保定需要重视教育的发展, 通过合理进行人才培养规划和实施人才战略来为保定县域发展提供坚实的后备力量。在实践过程中, 政府应当发挥出自身的行政职能, 引导各级院校与社会企业开展广泛合作, 通过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来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 并在提高学生专业素养的基础上推动大学生就业, 从而在满足社会企业人才需求的基础上推动保定县域经济的发展。

(四) 开展招商引资, 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保障。

招商引资是保定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背景下为县域经济发展创造保障的重要途径。首先, 在推动产业聚集的基础上合理选择招商引资项目。保定市在招商引资的过程中需要认识到自身优势以及市场需求, 在对自身优势产业做出重点招商引资的基础上兼顾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与劳动力密集三种产业的共同发展, 从而在实现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基础上推动保定市技术与经济的协同发展。在此过程中, 产业聚集是提高保定市外资吸引力的重要策略, 由于产业聚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企业所需要投入的配套成本, 所以产业聚集在一些情况中会比减税更具吸引力。同时, 保定市要对自身的产业结构优化、本地资源利用以及就业消化能力做出合理的评估, 从而避免在招商引资工作中出现盲目性问题;其次, 保定市要为招商引资创造良好环境。在此方面, 保定市需要重视强化市场法制的完善工作, 从而推动市场竞争秩序的有序性与公平性, 同时, 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也应当得到进一步的深化, 这是提高行政管理效率, 避免职能交叉的有效途径, 同时也是强化外资投入信心的重要策略;最后, 保定市有必要完善自身的沟通协调机制, 通过构建招商引资沟通协调部门来负责招商引资中的沟通协调问题, 从而为招商引资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良好服务。

(五)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背景下, 保定县域经济发展需要面临着产业结构调整工作, 在此过程中保定县域需要强调两型产业的发展, 并在重视节能减排的基础上发挥出保定县域所具有的产业结构调整优势。首先, 保定县域有必要在重视科技投入的基础上, 引导县域传统产业向高端产业发展, 通过实现企业产品科技含量的提升来推动保定县域产业结构的调整, 在此方面, 循环经济、低碳经济、装备制造、生物工程、物流行业以及电子信息等应当做出重点扶持与发展的产业;其次, 保定县域要做好节能减排工作。节能减排工作不仅能够为自然环境的保护与优化发挥重要作用, 同时能够通过杜绝高污染、高耗能来降低保定县域各个产业的发展成本, 因此, 保定县域需要重点做好污染整治工作, 通过推动绿色生产审核机制来对企业行为做出控制, 从而对保定县域中的落后产能进行淘汰。在此过程中, 政府部门需要发挥出自身的指标制定、检测与考核职能, 从而确保各类制度的贯彻与落实;最后, 保定需要抓住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所带来的机遇, 通过强化白洋淀科技城、京南现代产业基地等重要产业基地的建设来为产业的发展形成支撑, 并强化保定的首都服务承载功能。

(六) 完善保定县域交通, 为县域经济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交通在保定县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交通设施如同人类所具有的血液系统, 而交通运输则相当于血管中流动的血液, 如果没有良好的交通设施作为支撑, 交通运输也就会如同人类血液系统组织坏死一样陷入困境, 因此, 在保定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 需要将保定县域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放在重要的战略地位。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与京津冀一体化发展背景下, 保定市需要以城市铁路和客运专线为核心, 以轻轨为辅助来构建铁路网络, 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交通发展规划来实现保定交通的跨越式发展。在此方面, 保定市需要考虑县域优势产业的发展, 从而确保发挥出交通在推动选育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 如保定市需要重视白沟新城到二机场之间交通的构建, 从而在充分返回白沟资源优势的基础上推动白沟经济的发展。另外, 保定市需要重视“京津保城际铁路环线”建设, 通过打造京津石的高铁“半小时交通圈”来适应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对保定交通环境所提出的要求。

摘要:推动保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对保定县域产业结构升级背景、县域经济科学发展现状、县域经济发展问题与制约因素做出论述的基础上, 通过借鉴珠江模式成功经验, 对保定县域经济发展策略做出研究探讨。

关键词: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保定,县域经济,发展策略

参考文献

[1]刘巧茹.保定市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研究[J].经营管理者, 2014.1.

[2]张伟.中国县域经济发展问题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 2012.

3.康平县域经济发展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调查研究 篇三

汝南县是农业大县,素有“豫南粮油鱼米之乡”之称,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大豆、花生、水稻等。近年来,汝南县以“三项建设”为载体,以特色经济和资源优势为突破,狠抓农业产业化生产。截至目前,全县共有省级龙头企业2家,市级龙头企业20家,县级龙头企业129家,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30多个,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83个。

2 推进农业产业化主要做法

2.1 领导高度重视,强化对农业产业化的组织领导。汝南县委、县政府把农业产业化工作作为加快经济发展、实现平安崛起的主抓手,放在突出位置,强力推进。

2.1.1 强化组织保证。成立了以县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农业产业化工作领导小组,下设蔬菜产业工作领导小组、畜牧产业工作领导小组、林业产业工作领导小组、工业企业领导小组等4个专业领导小组,具体负责相关产业发展工作,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问题,安排部署工作。

2.1.2 提供政策支持。该县先后出台了《汝南县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意见》、《汝南县人民政府关于扶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意见》、《汝南县关于开展农业产业化推进年活动的实施意见》等16个农业产业化经营政策的重要文件。这些政策出台实施,极大地促进了全县农业产业化发展。

2.2 调整种植业结构,发展产业化经营。进一步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布局,加强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打造生产集中,特色鲜明的现代产业区,逐渐形成“南经北粮东西菜”的农业块状经济发展格局,坚持用工业理念发展农业,积极引导禾丰牧业、常兴振兴面粉、豫中食品等农副产品加工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品牌优化,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品附加值,争取打造为豫南有影响的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同时,鼓励村办、私办或联户办等小型农产品加工企业,依托龙头企业成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立“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农户”的产供销一体化的组织形式,使农户与龙头企业之间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共同体,带动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2.3 突出重点。

2.3.1 突出发展重点产业。汝南县结合自己独特地理位置和区域资源优势,把蔬菜、畜牧、林业作为重点,积极发展特色产业,以此作为支柱产业,聚积吸纳启动内外资金,带动产业整体发展。

2.3.2 突出发展专业乡村。为尽快形成特色优势,汝南县结合各乡镇实际情况,根据群众所思、所想、所盼,加大政府扶持力度,从资金投入、税收优惠、信贷支持、技术服务、改善生产条件等方面,支持专业乡村发展。目前,汝南县三里店、官庄等5个乡镇已被确定为河南省特色乡镇,老君庙孙屯、方庄等16个行政村被确定为特色村,三里店乡十里铺、老君庙镇方庄被推荐为农业部“一村一品”示范村。

2.3.3 突出发展龙头企业。产业化关键是龙头企业。汝南县把发展龙头企业作为全县经济工作重点,放在重中之重。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上,重点引进农产品加工业企业,特别是龙头企业。把发展龙头企业与发展乡镇企业紧密结合起来,拉长农业产业链条,提高农副产品的附加值和商品率。把龙头企业建设与老企业挖潜改造相结合。对影响面大,带动能力强的企业进行重点扶持、重点保护,使其能够在较好的环境条件下发展。

3 继续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3.1 围绕优势产业,加快产业基地建设。在产业化推进年活动中,继续围绕优质小麦、蔬菜、畜产品等优势产业和特色产品,以无公害为标准,以专业乡镇、专业村、专业户为发展方向,以高产高效为目标,进一步做大做强农业产业,实现规模化经营。

3.2 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要积极引导农民在志愿的基础上,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发展各种新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3.3 积极服务于龙头企业,开展考核评审工作。积极服务于龙头企业,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尽快制定出台培育扶持县级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的优惠政策,并采取措施坚决落实,从而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

3.4 发展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企业,进一步拉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提升企业档次和产品档次,增强企业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带动产业快速发展。

4.康平县域经济发展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调查研究 篇四

农业机械化是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支撑,也是实施科技农业的重要载体。因此,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实施,必将引发农机产品结构调整的新一轮技术革命,全面提升农机行业整体创新素质和经营业绩,同时,农机产品结构的战略调整和市场态势重构,也将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农机企业在实施农业和农村经济“十五”计划中将大有作为农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水平。通过实施农业和农村经济“十五”计划,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将得到优化,农业产业整体素质和产出效益将进一步提高。根据计划目标,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率在5%左右,农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约为13%。农民人均纯收入平均增长5%左右,到2005年,全国农机装备总动力达到6.2亿千瓦,转移农业劳动力4000万人左右,农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下降到44%。农业部发布的《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2001-2005)》,其中关于调整农村经济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的思路,加强农业基础建设的主要措施和工作重点,实际上为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指明了方向,为农业机械化新技术的推广和产品开发提供了基本依据,为农机企业展示了大有作为的广阔舞台。

“十五”期间,我国农机企业的发展将面临整体趋好的宏观环境。主要表现在:一是我国国民经济正处于战略调整阶段,其中加快工业化推进和城镇化建设,需要有更加稳固的农业支撑,农业的基础地位将进一步得到确立和加强;二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必将加快西部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步伐,农民收入水平和富裕度及购买大宗农业生产资料、农机产品的能力将有所提高;三是农业技术创新步伐加快,农业高新技术的发展及其产业化,将有力地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四是随着我国农村城镇化发展步伐的加快,将为农业产业链的延伸和农业规模集约化经营提供良好机遇;五是积极推进农业机械化,不断优化农机化装备和生产结构,稳步提高农机化装备水平,加快农机化服务市场化、社会化进程,不断提高农业机械整体水平。到2005年,全国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将争取达到39%以上,有条件的地方将争取率先实现机械化。所有这些有利因素,都为农机企业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我们应明确方向,高瞻远瞩,做好战略定位和市场细分,为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农机企业的发展有赖于其产品结构的调整和布局,而农机产品的发展则是与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紧密相联的,彼此相辅相成。“十五”期间,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趋势,一是其内涵和外延将进一步扩展:从注重种植业机械化建设,向农林牧副渔全面机械化建设进步;从产中机械化向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机械化进步;从现有常规机械化技术向高新技术机械化进步。二是其深度和广度将进一步推进:在深度上将大力实施节本增效工程,推广应用保护性耕作、节水灌溉、激光平地、精量播种、化

肥深施、秸秆还田、工厂化种植、地膜栽培、经济作物收获等高新技术;在广度上将进一步推进旱作机械化水平,发展水稻、棉花、油料、糖料、热带亚热带作物、畜牧业、水产、设施农业、农产品加工贮运等机械化技术。认真分析农业机械化技术发展趋势,将有利于我们农机企业把握机遇,制定切实可行的营销策略,推出适用先进的农机产品,以适应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农业机械化的需要。

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农机产品市场发展战略构想根据市场调查和预测分析,在“十五”期间,我国农机市场的总体走势将呈现平稳增长的态势。市场发展仍有较大空间。主要田间作业机械目前装备水平还有较大市场潜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机械装备市场需求将出现增长;集约化可持续发展农业的推行,需要推出新一代农机产品;农业产业化需要农副产品加工设备,尤其是精深加工技术设备市场前景看好,农机产品对解决农村劳动力,提高农民收入越来越重要,将有利于刺激市场需求增长。但是与此同时,农机市场的发展也存在诸多不利因素,如农业劳动力剩余量大、转移困难、农民收入增加幅度缓慢、农机扶持政策不稳定等等,都将对农机市场的增量扩容产生不利影响。

为了做好产品市场发展战略,我们曾对“十五”期间与一拖公司相关的农机产品市场进行了预测:大中型拖拉机将保持稳定增长,年市场需求量为7.2万台左右,其中轮式拖拉机6.5万台以上,履带拖拉机6000台左右;小型拖拉机市场不会走低,年需求量将会维持在200万台左右,其中小四轮与手扶拖拉机将平分秋色;柴油内燃机将会平稳增长,年需将达到11000万千瓦左右;大中型农机具将会出现大幅增长,年需求量在30万台左右;谷物联合收割机市场发展总体将呈现稳中有降态势,玉米、水稻收获机将小幅增长,小麦收割机将呈单边下降态势。总体年需求量将维持在3万左右;农用运输车辆市场将不会出现大幅波动,其稳定发展期将维持较长一段时间。其中三轮车呈稳定发展走向,四轮车发展将会面临产品发展的十字路口抉择,出现单边向下的走势,总体年需求量将在300万台左右徘徊;风力机械市场将会有大幅提升,无论离网或并网型产品,都会出现旺销的趋势,总体年市场需求平均为3万台左右,在“十五”末期,其增幅会进一步加大。

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十五”计划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加强先进适用农机具的研制开发和推广,促进农机化技术创新。继续稳步推进粮食作物生产机械化,在提高小麦生产机械化水平的同时,重点抓好水稻栽插、收获和玉米收获等关键环节机械化;积极发展经济作物、畜牧业、农产品加工机械,推动棉花、大豆等作物的机械化,抓好种子清癣包衣等环节的机械化服务和粮食产地烘干,大力推进牧草生产机械化;因地制宜推广秸秆机械化还田及综合利用技术,加快机械化旱作节水农业技术推广和机械化保护性耕作产品技术研究,在有条件的地方逐步推进农用航空的发展。

“十五”期间,农机工业将加快发展集约化可持续农业和农业节本增效工程所需的大中型农机产品及配套动力;农产品就地加工需要的农副产品精深加工机械;畜禽集约化饲养与草原牧业畜牧机械以及其它满足“三农”市场和农机工业产品升级换代所需的产品。产品重点包括拖拉机等田间作业机械、平移式喷灌机等节水农业装备、农副产品精深加工成套技术装备、草业技术装备、无公害集约化养殖装备、农用配套动力及关键配件、农用运输车辆等。

5.康平县域经济发展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调查研究 篇五

1、美国农业与农村信息化走在了全球前列,以市场为导向的精确农业发展颇具特色;日本以农协为主体十分注重农业科技与市场信息的收集与利用;欧洲发达国家依托现代智能农业机械、智能农业设施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印度通过农村知识中心、计算机信息亭、农民机等方式,推进数字农业与农村建设。这些国家在农业与农村信息化建设方面各具特色与优势,对于我国的农业与农村信息化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2、我国的农业与农村信息化建设取得长足发展,金农工程、“三电合一”工程、“农村信息化示范”工程扎实推进,但农村每百户家用电脑拥有量仍只为

3.68台(2007),至2009年6月30日农村网民尚未达1亿,城乡与东西部之间的“数字鸿沟”依然存在。江苏省实现农村信息化的关键难点在于农村宽带普及率与农村信息化应用水平的提高;在农业信息化方面,江苏以重点打造农业商务网和特色网站、推广应用“农业一线通”语音智能电话系统为抓手,积极推介农业企业产品和提供双向信息服务,收到良好的初步成效。但也面临着信息资源分散,缺乏综合资源数据库,数据与信息挖掘不足等问题。常州市农业信息化服务平台——“农务通”业务已正式开通,目前仍处试点探索阶段。

3、金坛市的农业与农村信息化建设工作取得了良好进展,尤其是“农技110科技信息服务平台”和”致福工程”建设等领域已成为该市农业与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有力举措与打造特色和优势的突破口。但也存在“重电子、轻政务”、宽带化普及率依然较低、缺乏统一的农业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农民购电脑与上网查信息的积极性不高、农业信息化服务队伍素质不强等问题。

4、金坛市在本地电话、移动电话、国际互联网用户指标方面,整体处于全省上游水平、苏南中下游水平,并整体超过同隶属常州市的溧阳市。但2006年末金坛市农村居民平均每百户电脑拥有数为5.7台,尚不足常州市平均数的一半,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金坛市农业与农村信息化的薄弱环节所在,“电脑下乡”比较紧迫,“宽带化”目标首先遭遇电脑硬件制约。农村居民较少的电脑拥有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金坛市农业与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进程。

6.康平县域经济发展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调查研究 篇六

关键词:灰色关联法,偏离—份额法,滇中城市经济圈,农业产业结构

农业产业结构是指农业内部各部门以及各部门内各生产门类的构成及其相互之间的比例关系,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就是指按照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调整农、林、畜牧、渔业及其内部的组合比例和相互关系以及现代农业产业中第一、二、三产业的结构和相互关系,使农业产业结构合理,以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最佳的动态过程。

滇中地区主要是指云南中部以昆明为核心,半径约150—200公里左右包括曲靖市、玉溪市和楚雄彝族自治州四个州市组成的行政辖区。随着滇中城市经济圈的不断发展,国家“桥头堡”、“一带一路”等战略的提出,如何使经济圈在新形势下充分发挥资源、区位、基础条件等优势,建设西部具有较大竞争力、影响力的特色城市群,将成为区域在“十三五”期间必须要考虑的重大问题,而农业作为整个国民经济的支撑产业,其产业结构的合理化、高级化将对于整个经济圈的健康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滇中城市经济圈农业产业结构灰色关联度分析

1、构建数学模型

灰色关联分析法(GRA)是基于灰色系统相关理论的一种多因素分析方法,是由邓聚龙教授首先提出的,具体步骤如下。

首先对《云南统计年鉴》中各个地州市的农、林、畜牧、 渔业产值数据进行收集,将滇中城市经济圈2004—2013年的农、林、牧、渔的总产值作为特征比较序列,记为A0={A0(2004),A0(2005),…,A0(n)};将各年份中的农、林、 牧、渔业产值作为相关因素序列,记为Xi={Xi(2004),Xi(2005),…,Xi(n)},i=1,2,3,4;采用极小值法对特征序列和因素序列进行无量纲化处理。

其次求差序列,公式为 Δi(n)=|A0(n)-Xi(n)|,Δi(k)= (Δi(1),Δi(2),…,Δi(n))。

再次计算关联系数。

在n时刻,特征比较序列A0(n)与因素序列Xi(n)的关联系数Ri(n)可由下式计算:

其中:M,m分别表示各个 Δi(n)绝对新式中的最大值与最小值;ρ 称为分辩系数,本文取0.5。

最后求解灰色关联度,关联度是各子序列与母序列各个时刻的关联系数的平均值。

2、灰色关联计算结果及分析

基础数据无量纲化处理得到初始值表1。

根据 Δi(n)、Ri(n)的公式计算得到关联系数表2,具体如下。

再根据表2的数据计算灰色关联度得到结果(0.9002,0.6417,0.8878,0.8207)。

综上所述,在滇中城市经济圈农业产业结构中,对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影响最大的是农业种植业产值,其关联度为0.9002,其次依次是牧业产值、渔业产值和林业产值,关联度分别为:0.8878、0.8207、0.6417。因此在滇中城市经济圈中农业种植业、牧业对对城市圈农林牧渔产值关联度较大,说明两大产业部门收入对总产值贡献较大、效益最好。 而林业、渔业与总产值关联度相对较小,十年来所占比例不大,表明其在滇中经济圈农业产业结构中处于弱势地位, 产业结构调整应该以制定产业发展长期扶持政策为主。

二、滇中城市经济圈农业产业结构偏离—份额分析法

偏离—份额分析法(Shift-share Analysis)是西方区域经济研究中较常用的一种方法。该方法把区域经济的增长量分成三个分量,即份额分量(Ni)、结构偏离分量(Pi)、竞争力偏离分量(Di),四者关系为区域经济增长Gi= 份额分量Ni+ 结构偏移分量Pi+ 竞争力偏移分量Di。

根据偏离份额法测度模型,本文以全国农、林、牧、渔总产值作为参照区域,选取时间范围为2004—2013年,其中:2004—2008年为第一阶段、2009—2013年为第二阶段,通过比较2004—2013年时期内滇中城市经济圈农、林、 牧、渔总产值经济变化与参照物经济变化的偏移量,来分析区域内农业产业结构中的优势部门,评价滇中经济圈内农业产业结构竞争力的强弱和优劣,最终确定农业四大产业结构的调整思路,为滇中城市经济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依据。

1、数学模式

滇中城市经济圈农、林、牧、渔总产值为X,全国农、 林、牧、渔总产值Y作为参照标准,在经过一段时期[0,t]的发展后,经济总量和结构将发生改变。设经济圈产业被划分为i(i=1,2,3,4)个,则Xi0表示经济圈第i产业初期经济量,Yi0表示全国第i产业初期经济量,Xit表示经济圈第i产业末期经济量,Yit表示全国第i产业末期经济量。

设R、r分别为在[0,t]期内全国经济增长率、滇中经济圈经济增长率,则Ri表示在[0,t]期内全国第i产业经济增长率:Ri=(Yit-Yi0)/Yi0,ri=(Xit-Xi0)/Xi0;以全国第i产业占总量的份额将滇中城市经济圈第i产业规模标准化得到:Xi0′=(X0*Yi0)/Y0。

设在[0,t]期内经济圈第i产业的增长量为Wi,Wi=Ni+ Pi+Di;Ni=Ri×Xi0';Pi=Ri×(Xi0-Xi0');Di=Xi0×(ri-Ri); 总偏离度PD=Pi+Di。

2、结果分析

根据上述公式,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方法,计算得出下表3中相关指标,具体如下。

(1)总体偏离情况

由表3可知,滇中经济城市圈总体发展态势良好,总增长量Gi全部增长且为正值;2004— 2013年各部门的增长水平基本上超过了全国的平均水平,其相对增长率rj— Rj除第二阶段中林业其相对变化率为-0.5983,明显滞后于全国增幅水平外, 其余时期发展良好。

从总偏离度PD计算结果看在2004—2013年期间负值产业部门占一半以上说明经济圈农、林、牧、渔产业整体水平不高;总增长量Gi数据显示林业从-169.37增长到3.62,渔业从-58.51到6.55,说明林业、渔业虽然基础比较弱、比例小,但两大产业发展迅速,正逐步缩小与全国水平的差距,其主要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实施了“桥头堡”、“西部大开发”战略,另一方面是由于经济圈的产业基础比较薄弱,提升空间相对比较大。

(2)结构偏离分量Pi分析

2004—2013年农业、渔业Pi均小于0,说明经济圈内农业、渔业的结构落后于全国水平,两大产业结构不平衡,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经济圈经济的发展;林业从第一阶段的-395.38到第二阶段的0.49,与区域全面建设“森林云南”、 加大特色经济林种植息息相关。

(3)竞争力偏离分量Di分析

2004—2013年农、牧、渔业竞争力偏离分量Di>0,研究表明,与全国相比滇中地区在发展农、牧、渔业具有一定的区位竞争优势,也是近年来农、牧、渔业得以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而林业的竞争力偏离分量由第一阶段的正值变成第二阶段的负值,说明目前经济圈林业竞争力在消退,因此,如何转变发展模式,将成为滇中城市经济圈林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滇中城市经济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建议

1、打造滇中农业产业集群发展

根据滇中地区不同自然条件、农业资源,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以“精品农业、品牌农业”为方向,发展当地特色农业,同时引进知名的大企业、大集团,打造上下游产业协调、产业链联系紧密、辐射带动能力强的产业集群,最终形成适合当地发展的新型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特色品牌+ 科技创新+ 协整发展”。

2、滇中农业产业结构优化

种植业产业结构调整方面进行品种结构调整,增加烟草、香料、油料、中药材等特色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同时加强对云药、云茶、高原果蔬、高原薯业等高原农业的宣传,大力扶持绿色、有机食品深加工、保健食品、以天然药物提取物为主的生物化工及现代医药;林业方面稳定大宗出口果品面积,搞好高原山区的立体开发,积极发展森林旅游业;牧业方面扩大生态养殖规,推进畜牧品种改良,同时建设集加工、储藏、冷链物流、产品营销为一体的产业园区;渔业方面在不破坏水体环境的前提下,大规模发展区域优势特色鱼种养殖。

3、转变发展模式,增强产业竞争力

滇中地区农业应该大力发展绿色、有机农业,培育绿色、有机食品知名品牌,发展现代生态农业;以国外市场为导向,围绕出口创汇能力强、市场需求大的品种,组织农副产品、畜产品、水产品等的生产和加工,加快外向型高原农业的发展;发展以采摘、观赏、休闲、农家乐、教育为主的观光农业,延伸农业产业链;未来形成以“生态农业为基础, 创汇型农业为突破口,都市农业为亮点”的滇中农业发展新模式。

四、结论

第一,滇中地区农业、牧业对城市圈农林牧渔总产值关联度较大,林业产值与总产值关联度最小。第二,滇中地区总体增长势头良好,从竞争力偏离分量指标看农、牧、渔业与全国相比具有一定的区位竞争优势,但从结构偏离分量指标看农业、渔业的产业结构水平明显落后于全国水平。 第三,滇中山地多,地形错综复杂,气候多变,同时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的因素比较复杂,因此,政府在制定产业调整政策时应需要更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田燕:论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7(1).

[2]邓聚龙:灰色系统理论教程[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87.

[3]陈烦、周祖竣: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模型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研究——以湘西州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2(10).

[4]陈英基:基于博弈论的旅游产业利益相关者分析[D].兰州大学,2008.

[5]张若雪:基于偏离——份额法的成都市产业结构分析[J].北方经贸,2013(10).

[6]谢心庆、许英:基于偏离——份额分析法的新疆农业产业结构分析[J].延边大学农学学报,2014(4).

7.云南省县域经济产业结构优化探讨 篇七

【摘要】 根据云南省县域经济产业结构的现状,分析了其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

【关键词】 县域经济;产业结构;优化

一、云南省县域经济产业结构现状

从产业结构格局来看,2007年,云南省129个县域单位(县市区以下统称为县)中有38个县产业结构呈二、三、一格局,占县域单位总数的29.5%;32个县呈一、三、二格局,占总数的24.8%;26个县呈三、一、二格局,占总数的20.2%;16个县呈三、二、一格局,占总数的12.4%;仅有2个县呈一、二、三格局。从各县的产业比重与云南省全省的对比来看,云南省有101个县一产比重高于全省水平,31个县二产比重高于全省水平,39个县三产比重高于全省。

二、云南省县域经济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一)农业基础薄弱,产业化程度低

云南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落后,农业生产基本属于粗放型,农业产业结构单一,种植业主要以粮烟为主,其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过高。另外,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农产品产、供、销或农村贸、工、农之间还缺乏紧密、有机的联系,一头连农户、一头连市场的龙头企业不多,农业产业化程度还处于较低水平。

(二)工业生产发展滞后,初级化特征明显

从工业结构上看,云南县域经济中工业的资源型、原料型特征十分明显,基础工业所占比重偏大,加工工业所占比重过小,基础工业的比重高出全国水平近10个百分点。从工业内部看,云南省大多数县的工业产业集约化程度低,有活力的企业较少。

(三)第三产业在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偏低,结构还不够合理

2007年云南省三次产业比例为18.5:43.6:37.9,第三产业在生产总值的比例比全国低1.2个百分点,而相对于发达县(市)和发达国家(目前发达国家一般为10:20:70)的比例而言差距更大。云南省129个县有39个县的三产比例高于全省水平,仅占30.2%。三次产业结构比反映出云南省县域经济发发展过程中第三产业发展规模和速度跟不上全国的步伐。云南省第三产业的发展仍然以旅游、运输、商贸等相关产业为主,而综合技术服务业﹑社会服务业﹑其他行业所占比重相对较低,在发达国家和地区第三产业是以信息、科技﹑咨询等行业为主的,这说明该县第三产业内部结构还不够合理,还处于低层次﹑低水平,科技含量低﹑投资结构不科学阶段。

三、云南省县域经济产业结构优化对策

(一)正确选择主导产业

主导产业作为县域产业结构的主体和核心,具有火车驱动轮的作用,它本身增长较快的同时,也能够带动县域内其他产业部门的发展。一般而言,各县域的主导产业主要是根据县域资源的综合优势度,经济发展的总水平,已有产业结构的层次,各候选产业的类型等来确定的。主导产业代表着县域的比较优势,主导产业的选择强调各县域经济的综合比较优势。也就是说某县域相对其它县域而言,其竞争力就落脚于本县域的比较优势,利用主导产业的比较优势,取长补短,可以更好的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从而有利于资源的充分合理利用。

(二)发挥比较优势,培育县域经济发展的特色产业

云南省各县的资源环境各不相同,各有各的区位资源优势。优化县域经济产业结构,必须立足各自的县情,从客观上认识和把握自身的比较优势,正确确立选择本土特色产业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抓住重点、搞出规模、推出特色、创出品牌。另一方面市场需求是检验县域特色产业推进成效的关键因素。各县应该从宏观角度研究市场需求,找出市场发展态势和规律,预测市场发展前景,正确认识县域特色产业在当今和未来市场上能否战胜同类产品而成为同类产品的替代品,能否适应国内外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

(三)县域经济产业结构优化要坚持从实际出发,科学规划,重点理顺县域经济三次产业之间的关系

首先,要理顺县域经济中三次产业发展的顺序和关系,按照“二三一”顺序发展县域经济三次产业。把第一产业放在后面,不是弱化,而是说目前一产已有相当基础,二三产业却还有巨大的潜力和发展空间,必须大力强化,并以此来提升一产的现代化水平,夯实其基础地位。

其次,要正确处理云南县域经济发展中第二产业内部的结构关系。既要着眼于走规模化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路子,重视发展现代化、水平高的工业企业,又要对那些经营项目雷同的若干的小企业,在遵循市场规律的前提下引导他们结盟,一致对外参与竞争。最后要处理好不同地域协调发展的关系。要打破城乡和地域界限,实现资源跨地区的合理配置,做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廖春花,明庆忠等.泛珠三角区域合作背景下的云南产业结构调整初探[J].经济问题探索.2006(2)

[2]刘云.产业结构优化对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作用的研究[D].广西大学.2007

8.康平县域经济发展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调查研究 篇八

摘 要:结合我国1978—2013年农业产业和农民收入的数据分析二者的协调性关系,使用设计统计指标的定量研究方法发现,农业产业内部结构与农民收入结构的变异系数值波动较大,结构偏离度呈差异化分布,农业内部各部门的人均收入率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弹性系数值较小等现象。可以看出,我国农业的产业内部结构、农民收入结构在不断调整,但是农业产业内部结构与农民收入结构的协调性较差,农业产业内部结构与农民收入结构还没有形成良性的互动机制。这既限制了农业产业内部结构自身的优化调整,又限制了农民收入结构的调整。

关键词:农业产业内部结构;农民收入结构;协调性

中图分类号:F324 文献标识码:A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5.09.020

Study on Internal Structure of Agriculture Industry and Farmers' Income Structure Coordination

CHEN Si-ming,LI Jin-cheng,SI Rui

(Gansu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School of Humanities, The Western Rural Development and Social Security Research Center, Lanzhou, Gansu 730070 ,China)

Abstract: Using design statistical indicators of quantitative research method and combining with China's 1978-2013, agriculture industry and farmers income data, the two relations coordination was analysed. Find internal structure of agriculture industry and farmers' income structure volatile value of the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the structure deviation degree distribution was differentiation, per capita income of the internal departments of agriculture, there were a lot of difference between the phenomenon such as smaller values of the modulus of elasticity. Our country agriculture industry internal structure, the structure of the farmers' income in constantly adjusted; But 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agriculture industry and farmers' income structure of coordination was poorer, internal structure of agriculture industry and farmers' income structure had not yet formed the benign interaction mechanism. It limited the adjust of the agricultural industry and the farmers' income structure.

Key words: agricultural industry internal structure; farmers' income structure; coordination

农业产业内部结构的优化调整是实现农业部门与非农业部门相衔接并释放农业剩余劳动力、改善农民收入结构、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的重要举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农业产业内部结构的优化升级,积极推动农、林、牧、渔业的发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978—2013年,我国第一产业增加值由1 018.4亿元增加至5 5321.7亿元,增长了53.32倍,增速很快;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纯收入从133.6元增加至8 895.9元,增长了65.59倍。从农村居民家庭平均量来看,每人农业纯收入由17.9元增加至2 106.8元,增长了116.70倍;每人林业纯收入由0元增加至103.7元;每人牧业纯收入由15.9元增加至441元,增长了26.74倍;每人渔业纯收入由0元增加至70.7元。总体而言,我国农业产业内部结构和农民收入结构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是农业内部产业结构与农民收入结构仍然存在着不协调的问题,农业内部产业结构与农民收入结构的不协调既会限制农业产业内部结构的发展,又会影响农民收入结构的调整,最终影响农民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农业产业内部结构和农民收入结构还需要进一步优化调整,以实现二者的相互协调。因此,研究我国农业产业内部结构与农民收入结构的协调性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产业结构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集中反映,是指“构成产业结构的产业类型、组合方式,各产业之间的经济技术联系,各产业的技术基础、发展程度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1]。克拉克[2]的产业结构研究是从分析产业构成中劳动力的变化情况开始的,他认为:“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产业转移”;库兹涅茨[3]继承克拉克的研究成果,研究得出:“当工业化到达一定阶段后,第二产业就不可能大量吸收更多的劳动力,只有第三产业对劳动力的具有较强的吸纳能力”。从产业结构与收入结构研究的成果来看,张建武[4]研究认为农业发展对农民收入提高的贡献高于非农产业对农民收入贡献;吴绍田[5]认为农民收入的增长直接受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农村产业结构对农民收入的贡献率最低;李良[6]认为农村居民收入分配状况的恶化与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有着较强的关联;李小健[7]研究发现农民第一产业收入所占比例较高;尤梅芳[8]指出产业结构优化促进经济增长进而促使农民收入增加,产业结构变动引起就业结构的变化影响农民收入结构;赵晓锋[9]认为农业结构调整影响农民收入的机制主要包括宏观和微观层面的机制措施;卢冲等[10]研究得出,林业、渔业、建筑业成为阻碍成都市城乡收入差距缩小的主要因素。

基于以上研究成果,可以看出产业结构的调整与收入结构存在相互关联性,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经济增长或者促进就业,从而提高收入,收入的提高又会反过来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产业结构与农民收入结构的协调性因产业发展深度不同而存在着差异。从现有研究成果来看,研究较为宏观,针对农业产业内部结构和农民收入结构的关联协调性的研究较少,继续细化研究农业产业内部结构与收入结构的协调性很有必要。因此,研究将通过搜集我国1978—2013年间的农业产业和农民收入的统计数据,应用定量分析法和定性分析法分析我国农业产业内部结构和农民收入结构的演化路径,并用结构偏离度、变异系数、弹性系数等指标系数量化二者的协调程度。

1 农业产业内部结构与农民收入结构演化路径分析

1.1 农业产业内部结构演化路径分析

农业产业内部结构是“某一区域内农业产业各部门经济的生产、产出相对结构以及其与之相关联的农副产品加工业和食品制造业的比重关系”[11]。具体而言,根据国家统计局的分类标准,农业包括农、林、牧、渔业4个部门,这4个部门的产出比例构成了农业产业内部结构。1978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 397亿元,2013年达到了96 995.27亿元,增长了68.43倍,增速很快。具体来看,1978年至2013年,农业总产值净增加了50 379.87亿元,林业总产值净增加了3 854.33亿元,牧业总产值净增加了28 226.19亿元,渔业总产值净增加了9 612.48亿元。我国1978—2013年的农业产业内部结构如图1所示。

由图1可见,我国的农业产业内部结构逐年发生调整。农林牧业四部门的结构比例由1978年的0.80∶0.03∶0.15∶0.02转变为2013年的0.53∶0.04∶0.29∶0.10。其中农业的比例始终高于林牧业的比例,1978年农业占比0.8,渔业占比0.02,农业占比是渔业的40倍;2013年这一差距缩小为5.3倍。1978—2013年间,农业下降了0.27个百分点,林业增加了0.01个百分点,牧业增加了0.14个百分点,渔业增加了0.08个百分点。种植农业始终保持在高位,林业始终处于弱势位置,林牧业比例上升,农业产业内部结构表现出农业部门向其他部门逐步过渡的趋势。

1.2 农民收入结构演进路径及分析

与农业产业内部结构转变相对应的农民收入来源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1978—2013年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纯收入从133.6元增加至8 895.9元,净增加了8 762.3元,增长了65.59倍,增速极快。根据农民收入来源划分标准,农民纯收入来源包括: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性收入、家庭财产性收入、家庭转移性收入4个部分,其中家庭经营性收入在农民收入来源中占有重要位置。1978—2013年我国农民收入来源结构演化路径如图2所示。

从图2可以看出,我国农民收入来源结构波动较大。农民收入的4种来源结构比例由1978年的0.66∶0.27∶0.00∶0.07转变为2012年的0.44∶0.45∶0.03∶0.09。具体而言,工资性纯收入和经营性纯收入波动最大,工资性纯收入从1982年的0.38转变为1983年的0.73,增加了35个百分点;经营性纯收入从1982年的0.53转变为1983年的0.19,减少了34个百分点。以1982年作为拐点,1978—1982年工资性纯收入占据最高位置,1983—2012年家庭经营性纯收入占据农民收入的45%以上,家庭经营收入成为农民纯收入的主要来源。此外,家庭财产性收入实现了从无到有的转变,变化不大;转移性收入变化幅度也不大。

与农民收入来源结构相似,我国农民收入农业性质结构也在发生着深刻变化,1978—2012年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农林牧渔业纯收入从33.8元增加至2 722.2元,净增加了2 688.4元,增长了79.54倍,实现了根本性的转变。农民收入按照性质划分包括农业收入和非农收入2个部分,在此主要讨论农业收入部分,农业收入部分包括农业纯收入、林业纯收入、牧业纯收入、渔业纯收入4个部分。1978—2012年我国农民收入农业性质结构演化路径如图3所示。

从图3可以看出,我国农民收入农业性质结构波动很大。1978—2012年间,我国农民农业纯收入、林业纯收入、牧业纯收入、渔业纯收入的比例由0.53∶0∶0.47∶0演化为2012年的0.77∶0.04∶0.16∶0.03。农民平均每人农业纯收入呈上升趋势,农民平均每人林业纯收入呈下降趋势,农民平均每人牧业、渔业纯收入总体变化不大。农民平均每人农业纯收入和林业纯收入在1983年发生重大变化,农民平均每人农业纯收入从1982年的0.48转变为1983年的0.82,增加了34个百分点;农民平均每人林业纯收入从1982年的0.51转变为1983年的0.16,减少了35个百分点。以1982年作为拐点,1978—1982年农业纯收入占到50%左右,1983—2012年农业纯收入占到农民收入的70%以上,农业纯收入成为了农民农业收入性质的主要来源。此外,林业纯收入和渔业纯收入实现了从无到有的转变,变化不明显。

2 农业产业内部结构与农民收入结构协调性分析

2.1 农业产业内部结构与农民收入结构的变异系数分析

基于分析农业产业内部结构与农民收入结构的演化路径,可以看出我国农业产业内部结构与农民收入结构存在着较大波动,可用变异系数来描述这一波动状况。变异系数是衡量变量内部相对差异的一个重要统计指标,是一个无量纲化的统计量,用以反映变量取值的波动状况。该系数的表达式为:变异系数=标准差/均值。根据表达式处理的结果如图4所示。

从图4可以看出,我国农业产业内部结构与农民收入结构波动较大。农业产业内部结构变异系数呈现下降趋势;农民收入来源结构变异系数呈现上升趋势,且1983年急速拉升,之后趋于相对稳定状态,且高于另外两个值;农民收入农业性质结构变异系数呈现先减后增再减的趋势。换言之,农业产业内部结构的差异在缩小,也就是农林牧渔业内部结构趋于均衡状态,农民农业收入性质结构的差异也在缩小,但是农民收入来源结构的差异在扩大,这也就反映出农业产业内部结构与农民收入结构的不协调性。

2.2 农业产业结构与农民收入农业性质结构的结构偏离度分析

变异系数分析表明农业产业内部结构与农民收入结构存在着不协调性,这一不协调性可用结构偏离度来度量,定义农业产业结构与农民收入结构协调性的量化表达式为:协调性=农业的部门结构百分比/农民收入农业性质结构的百分比-1。该值的绝对值越大,则说明农业产业结构与农民收入结构越不协调;当取值为零时,说明二者达到均衡;当取值为正时,说明农业产业结构占比大于农民收入结构占比。具体计算值如图5所示。

从图5可以看出,农业产业结构与农民收入农业性质结构的偏离度呈现差异化分布状况。渔业和林业的结构偏离度始终保持正值;农业的结构偏离度在1982年之前为正值,以后变为负值;牧业则与农业相反,1982年以前为负值,之后转变为正值。从该取值的绝对值来看,渔业介于1~5之间,且呈现扩大趋势,说明渔业的收入协调性较差,渔业结构占比大于农民收入结构占比;林业介于0~2之间,且呈现下降趋势,说明林业收入结构在不断地改善;农业介于0~1之间,且呈现下降趋势,说明农业收入结构协调性较为稳定,相对较好;牧业介于0~1.4之间,且呈现上升趋势,说明牧业协调性在恶化。

2.3 农业产业内部结构的人均收入率分析

结合劳动生产率的概念和基本意义,定义农业产业内部结构的人均收入率指标,表达式为:人均收入率=产业生产总值/农民每人产业纯收入。该指标用来反映增加农民每一单位的收入所需要增加的产业生产总值,用以进一步描述农业产业内部结构与农民收入结构的协调性。处理的部分结果如表1所示。

从表1的结果可以看出,农林牧渔业的人均收入率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但总体都呈现上升趋势。总体来看,1982年以前,农业的人均收入率较高,但1983年以后却急剧下降,之后又呈现回升趋势;具体而言,渔业人均收入率最高,但变动幅度很大;牧业次之,林业随后、农业最小。从2012年来看,渔业的人均收入率较整体高出90.28,是农业人均收入率的5.53倍。也就是说,农业产业内部结构与农民收入之间的协调性存在很大的问题。

2.4 农业产业内部结构的农民收入弹性分析

农业产业内部结构的农民收入弹性是指农民收入增长率与农业部门产值增长率的比值,该值反映了农业部门产值每提高1%所带来的农民收入增长的百分比,可以用来反映农业产业部门提高农民收入的程度,是分析农业产业内部结构与农民收入结构的又一重要指标,如果该值为正,说明农业部门的发展会促进农民收入的增加,反之则会限制农民收入的增加。表2是农业产业内部结构的农民收入弹性系数值。

从表2的数据结果来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产业内部结构与农民收入结构的协调性较差。从总体弹性指数来看,1997年的值为负数,其余各年份为正值,农业产业相对较好地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但贡献度不大;从农林牧渔业四部门的具体情况来看,农业部门在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方面起到主要性作用;渔业部门虽然在提高农民收入方面贡献较小,但其发展没有以牺牲农民收入水平为代价。就表中的数据而言,农林牧渔业四部门的弹性系数值都相对较小,也就是说,农林牧渔业部门产值的提高对农民收入提高的促进作用有限,农林牧渔业部门的发展与农民收入结构还没有形成良好的促进机制。

3 结 论

根据我国1978—2013年的农业产业内部结构与农民收入结构的数据资料,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业产业内部结构、农民收入来源结构以及农民收入农业性质结构的演化路径,并通过变异系数、结构偏离度、人均收入率、农民收入弹性等指标量化了我国农业产业内部结构与农民收入结构的协调性,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业产业内部结构逐年发生调整,伴随着农业产业内部结构的不断调整,农民收入来源结构、农民收入农业性质结构均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种植农业始终保持在高位,林业始终处于弱势位置,林牧业比例上升,农业产业内部实现了由农业部门向其他部门过渡的趋势。家庭经营收入成为了农民纯收入的主要来源,农业纯收入成为了农民农业收入的主要来源。

1978年以来,我国农业产业内部结构与农民收入结构的协调性较差。第一,农业产业内部结构与农民收入结构波动较大,农业产业内部结构的差异在缩小并趋向于均衡状态,但是农民收入来源结构的差异在扩大,这也就反映出农业产业内部结构与农民收入结构的不协调性;第二,农业产业结构与农民收入农业性质结构的偏离度呈现差异化分布状况,渔业收入结构协调性较差,林业收入结构协调性在不断地改善,农业收入结构协调性较为稳定、相对较好,牧业收入结构协调性在恶化;第三、农林牧渔业的人均收入率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一指标的差异化分布导致农业产业内部结构与农民收入之间的协调性存在很大的差距。第四;农林牧渔业四部门的弹性系数值都相对较小,也就是说,农林牧渔业部门产值的提高对农民收入提高的促进作用有限,农林牧渔业部门的发展与农民收入结构的还没有形成良好的促进机制。正是因为存在这四个方面的不协调,农业产业内部结构与农民收入结构的协调性较差,既限制了农业产业内部结构自身的优化调整,又限制了农民收入结构的调整。

参考文献:

[1] 简新华,杨艳琳.产业经济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30-31.

[2] 克拉克(C.Clark).经济进步的条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40:57-61.

[3] 西蒙·库兹涅茨(S.Kuznets).现代经济增长[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82.

[4] 张建武.广东省农村产业结构变动对农民收入的贡献及解释[J].中国农村经济,2000(11):20-24.

[5] 吴绍天.农村产业结构与农民收入关系的实证分析—对山东省平度市的考查与分析[J].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04(1):67-72.

[6] 李良.产业结构调整对区域间农村居民收入差距影响的研究[D]. 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29-37.

[7] 李小健.河北农民收入增加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关系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10(6):27-30.

[8] 尤梅芳.我国产业结构变动对农民收入结构的影响研究[D]. 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1.

[9] 赵晓锋.农业结构调整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D]. 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

[10] 卢冲,刘媛,江培元.产业结构、农村居民收入结构与城乡收入差距[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24(3):147-150.

9.康平县域经济发展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调查研究 篇九

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一种累积性的、双向循环式的作用机制, 产业结构调整作为外生介入手段和内生作用中介对经济增长有着较强的影响, 是实现经济增长质和量的提高的一个有效突破点。产业结构调整不仅是一种适应性调整, 更是一种升级性、超前性调整, 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产业结构调整是“战略性”决策, 为经济长期发展奠定基调, 众多学者从不同方面对产业调整问题进行了探讨。德国经济学家李斯特 (1841) 主张保护幼稚产业, 首次系统的提出采用国家宏观调控, 以产业结构调整为手段实现经济发展。筱原三代平 (1957) 提出在规划未来产业结构时应遵循“收入弹性原则”和“比较生产率上升率原则”。赤松要 (1935) 提出产业发展的“雁行形态理论”, 主张本国的产业发展要与国际市场紧密结合起来, 使产业结构国际化。我国学者研究内容主要集中于主导产业选择、产业结构变动规律、产业结构与就业的关系等。一般认为, 根据转变方式主导力量不同, 可以分为市场自发演进型和政府主导强制型两类[1];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的直接影响在短期和长期内均有明显作用[2];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进程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 它们的影响机制却截然不同[3]。多数研究都是从宏观角度出发, 微观层面涉足较少, 偏重于国家, 省、自治区的分析, 忽视市、县的分析, 并且没有考虑地理空间对产业结构调整实用性的影响。空间统计学已广泛应用于农业、水文、环境以及地理等领域, 将其用于区域经济的空间分析, 可以度量空间相关程度和地域差异[4]。本文以新疆地区为研究对象, 将脉冲响应分析和空间统计结合起来, 从产业结构合理化、高度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和县域经济的空间相关性着手, 考量产业结构调整的县域差异化问题, 从而为产业结构调整选择提供借鉴。

二、数据与指标选择

(一) 数据来源

本文研究数据来源于《2012年新疆统计年鉴》和中国测绘网基础地理数据。研究对象包括自治区85个县/市和4个兵团辖市。在研究期间内米泉市在2007年划归乌鲁木齐市, 为保持一致性将其与乌鲁木齐市进行合并计算, 北屯市 (2011年底建市) 还未从阿勒泰市划出, 铁门关市 (2012年底建市) 还未从库尔勒市划出, 其数据合并在原行政区划内。在ArcGIS10.0环境下将新疆县市级行政区划进行矢量化, 使用GeoDa进行数据的可视化处理和空间自相关分析。

(二) 产业结构合理化测度方法

产业结构合理化是指在现有发展水平下, 通过要素流动使不同产业之间的比例结构组合达到动态的平衡的过程[5]。经济学家钱纳里 (1986) 根据其“发展型式”理论提出, 借助一个合适的参照结构, 将被分析的产业结构与参照结构进行比较, 借此来评价产业间比例的合理化程度, 该评价标准称为“国际标准结构”[6]。它将不同国民生产总值与不同产业结构对应起来, 将人均GDP由低到高划分为8个档次 (见表1) 。地区产业结构越接近标准结果, 该地区的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计算值就越高。计算公式为:

式中sid与sir (i=1, 2, 3) 分别代表三次产业的产值比例与钱纳里产业结构标准模式中各产业的产值比例。

注:检验类型 (c, t, k) 中的c表示ADF检验的常数项 (c=0表示不含场数项) , t表示趋势项 (t=0表示不含趋势项) , k表示滞后阶数;Δ表示一阶差分算子。

(三) 产业结构高度化测度方法

产业结构高度化又称高级化, 是由低水平向高水平状态发展, 产业素质结构 (生产要素质量、结合效益、产业间联系方式) 提高的过程。为了掌握产业结构高度变化, 必须对其进行合理的测度。西方学者主要从经济增长的角度运用统计计量的方法对研究产业结构进行研究、从产业结构演进的角度研究产业结构高度化。我国学者付凌晖 (2010) 提出用三次产业比重向量与其极限分布之间夹角大小来测量产业结构的高度化[7]。该方法是将三次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作为空间向量中的一个分量, 从而构成一组3维向量X0= (x1, 0, x2, 0, x3, 0) 。然后分别计算X0与产业由低层次到高层次排列的向量X1= (1, 0, 0) , X2= (0, 1, 0) , X3= (0, 0, 1) 的夹角θ1, θ2, θ3。定义产业结构高度化值W的公式:。W越大, 表明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越高。计算三维夹角的公式如下:

三、时间纬度分析

VAR模型是Sims (1980) 首先提出的动态计量经济模型, 研究各个变量之间关系的非结构建模方法。通常用来预测相互联系的时间序列系统及分析随机扰动项对变量系统的动态影响。脉冲响应函数描述了其他变量保持不变的前提下, 被解释变量以及随机扰动项对一次冲击的响应过程, 能够全面地反映各个变量之间的动态关系。

(一) 协整检验

协整检验是区别真实回归和虚假回归的有效方法, 建立VAR模型首先要确保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使用单位根 (ADF) 法对经济增长率 (ZZL) 、产业结构合理化 (HLH) 和高度化 (GDH) 三个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 检验的结果如表2所示。

通过单位根检验发现原序列不平稳, 但一阶差分之后都满足平稳条件, 即都服从I (1) , 因此可以进行协整检验。基于单位根检验结果, 对各变量组采用Johansen似然比检验的方法进行协整检验。检验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合理化、高度化分别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协整关系, 即变量之间存在着至少2个协整关系。

(二) 模型建立和诊断

VAR模型中各等式的系数只反映了一个局部的关系, 并不能捕捉全面复杂的动态过程, 所以建立的模型主要用于脉冲响应研究变量之间的动态变化过程。使用非限制性向量自回归模型 (Unrestricted VAR) , 根据滞后长度准则的多数原则确定最优滞后期为1, 建立VAR模型。

经过检验残差是服从正态分布的且不存在自相关和异方差。从估计的结果可知, 所有根的模的倒数都小于1, 即所建立的VAR模型满足系统稳定性条件, 进行脉冲响应分析是稳定的。经过以上检验之后有足够的理由认为, VAR模型的设定是不存在偏差的, 可以用于脉冲响应分析。

(三) 脉冲响应

脉冲响应函数表示令其他误差项任何时期都不变的条件下, 当第j个变量yjt对应的误差项在t期受到一个单位的冲击后, 对第i个内生变量yjt在t+s期造成的影响。为了进一步分析变量之间的动态特征, 运用上面建立的模型, 对其进行脉冲响应分析。经济增长率的脉冲响应结果如图1所示。

从整体上看, 如果忽略县域差异性, 产业结构合理化对经济增长会产生抑制作用, 产业结构高度化提高将会在短期内有正向影响。脉冲响应结果表明:经济增长受到自身一个标准差信息的冲击后, 产生强烈的正向效应, 立即增加2.0。此后至第三期一直为正向影响, 但影响效应迅速衰减。该影响效应在第四期转向为负, 连续三期负影响较为明显, 此后影响逐渐减小;产业结构合理化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负影响, 且在第七期才恢复到原来水平, 周期较长。一个单位的合理化冲击对经济增长第二、三期影响最大 (-0.82) , 虽然随着时间延长负向影响逐渐减弱, 但是整体负影响未发生改变;产业结构高度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在冲击后没有立即产生, 而是从0开始逐渐增大, 在滞后4期内正向效应很显著。在第二期和第三期都在0.3左右, 甚至超过经济增长本身的影响, 之后该正影响逐渐减弱。第五期的时候影响作用由正转负, 但负向影响始终较为微弱。

四、空间纬度分析

空间自相关分为全局空间自相关和局部空间自相关。全局空间自相关研究的是区域内属性的平均相关程度, 局部空间自相关研究相关区域的具体分布状况[8]。

(一) 全局空间自相关

Moran系数反映的是空间邻接或空间邻近的区域单元属性值的相似程度[9]。该指数取值范围为 (-11) , 大于0为正相关, 小于0为负相关。值越大表示空间分布的相关性越大, 即空间的集聚现象越明显。可以通过散点图的形式定性的区分每个地区与周边地区产业经济间的相互关系[8]。全局空间自相关Moran’I指数公式为:

其中, n为研究区域数, x各地市GDP, Wij为空间权重矩阵, 应用最广泛的是二值邻接矩阵, 其定义是两个区域相邻且边界长度非零时, 矩阵相应位置元素为1, 对角线元素和其他元素为0。

新疆县域经济空间相关性较弱、空间聚集不显著。图2为2011年新疆县域生产总值的Moran’s I散点图。将数据标准化后划分为四个区域, 落入HH区域的观察值占10.11%, 表示这些县市与其相邻县市有较高的集聚性。尽管落入该象限的观察值个数不多, 但它们向四周扩散的程度很大。这意味着县域生产总值呈现高-高集聚的县 (市) 比例不高, 但它们之间差距明显, 并且对整个地区经济的平均趋势产生很大影响。而落入H-L和L-H区域的观察值占到总体的22.47%, 分别表明某地观察值较高 (低) , 而周边区域却较低 (高) , 说明相邻县市的经济发展存在差异。落入第三象限 (LL) 的观察值占整体比例高达67.42%, 而且它们差距较小在图中几乎相互重叠, 表示低-低集聚的县域占新疆显示的大部分且它们的经济发展程度差异不大。

(二) 局部空间自相关

通过局部Moran’s I统计量, 可以得到每个县 (市) 与其周边县市经济聚集程度的估计值。局部空间自相关本质上是将Moran’s I分解到各区域, 绝对值越大, 区域与周边区域的空间关联度越高。其表达式为:

新疆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足, 仅有乌鲁木齐和克拉玛依是区域性经济中心。通过运用ArcGIS10.0和GeoDa软件的空间展示功能, 显示Moran’s I统计值在研究区域上的地理分布 (见图3) 。在置信水平99%的条件下, LISA聚类图在空间上显示了空间相关关系的变化特点[10]。第一, 天山北坡经济带中段地区, 从乌鲁木齐到克拉玛依之间的范围经济集聚水平较高, 成为新疆仅有的两个“热点区” (HH) 。这两个区域都是紧邻经济发达地区, 依靠其溢出效应获得较好的发展。其中乌昌一体化的快速推进, 很大程度上推动了该区域经济集聚, 克拉玛依作为著名的是石油城, 石油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周边地区的发展。第二, 低-高集聚主要位于天山北坡经济带南北两侧呈带状分布, 这部分县市距离经济中心较远受其辐射带动效应不明显。第三, 阿克苏市作为天山南坡的核心城市, 在极化效应的作用下其发展水平远远超出周边地区, 形成了以阿克苏为中心的高-低类型的聚集区。第四, 低-低分布集中于南疆三地州和阿勒泰地区。这些县市地理区位相对较差, 经济发展基础薄弱在区域发展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 陷入了发展能力弱化、边缘化的困境。第五, 沿边等地区例如巴州地区和哈密地区经济集聚效果不明显。

五、结论和建议

第一, 如果忽略县域差异性, “产业结构合理化”对经济增长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产业结构高度化”提高短期内对经济增长产生正向影响, 长期影响转变成微弱的负值。新疆作为西部省份, 经济发展受地理区位的限制明显。同质化的调整模式, 反而会使县域间的差距越来越大。提高经济系统的自我调节升级能力, 核心是促进产业结构的高度化, 才能实现其跨越式发展的目标。为了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增长的协调发展, 需要政府的合理产业政策调控, 引导产业结构从低端型走向较高级型结构的转变。

第二, 产业结构调整需考虑地域差异性, 采取适合当地的差异化的调整模式。新疆地区差异较大, 形成了不同类型的经济集聚区。高-高集聚区位于天山北坡经济带, 在其外围是低-高集聚区, 这部分县市距离经济中心较远辐射带动效应不明显。以阿克苏为中心形成了小范围的高-低类型的聚集。低-低集聚区主要位于南疆三地州, 这些县市地理区位相对较差, 经济发展基础薄弱在区域发展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经济发展不平衡, 基础条件差异巨大, 要求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要因地制宜, 采取适应地方需求的差异化的策略。

第三, 新疆县域经济空间相关性较弱、空间聚集不显著。乌鲁木齐和克拉玛依是新疆仅有的区域性经济中心, 在其周边形成了两个经济发展“热点区”。应创造有利的空间环境, 促进新的优势经济集聚区的形成, 发掘规模经济效益, 尤其是在南疆地区急需建立有影响力的经济增长极, 从而带动整个区域的发展;以高速公路与铁路为轴对区域格局重组, 提高城镇之间、城乡之间的经济联系, 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摘要:本文从时间层面和地理空间集聚角度, 运用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分析法, 探讨了县域产业结构调整差异化的问题。结果表明:如果忽略县域差异性, 新疆“产业结构合理化”对经济增长会产生抑制作用, “产业结构高度化”提高将会在短期内对经济产生较强的正向影响;新疆县域经济空间相关性较弱、空间聚集不显著, 仅有乌鲁木齐和克拉玛依是区域性经济中心, 同质化的调整模式反而会使县域间的差距越来越大;产业结构调整需考虑地域差异性, 核心是促进产业结构的高度化, 宜采取适合当地的调整模式提高经济系统的升级能力。

关键词:产业结构调整,脉冲响应,空间自相关

参考文献

[1]薛白.基于产业结构优化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作用机理及其测度[J].管理世界, 2009 (5) :112-120.

[2]郑若谷, 干春晖, 余典范.转型期中国经济增长的产业结构和制度效应——基于一个随机前沿模型的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 2010 (2) :58-67.

[3]干春晖, 郑若谷, 余典范.中国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和波动的影响[J].经济研究, 2011 (5) :4-16.

[4]葛莹, 姚士谋, 蒲英霞.运用空间自相关分析集聚经济类型的地理格局[J].人文地理, 2005 (3) :21-25.

[5]丁焕峰, 孙泼泼.中国产业升级测度与策略分析[J].商业研究, 2010 (5) :97-100.

[6]王兆华, 武春友, 张米尔.产业结构高级化与城市国际竞争力提升[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社科版) , 2000 (4) .

[7]付凌晖.我国产业结构高级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统计研究, 2010 (8) :79-81.

[8]Anselin L.Exploring Spatial Data with GeoDaTM:A Workbook[M].Spatial Analysis Laboratory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University of Illinois, 2005:105-119.

[9]Bailey T C, Gatrell A C.Interactive spatial data analysis[M].John Wiley and Sons, New York, NY, 1995.

上一篇:小学生高年级优秀读后感范文下一篇:煤矿安全管理试题A答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