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学质量分析报告

2024-10-03

科学教学质量分析报告(精选8篇)

1.科学教学质量分析报告 篇一

科学学科教学质量分析

赵力杰

教书与育人密不可分,在教学过程中渗透着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质量既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学生成长发展的基础。实施课程改革以来,新课程倡导的质量观深入人心,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我认真学习新课程理念,努力探索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注重了三个结合:书面检测和非书面检测相结合,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以考察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达成度。基础知识方面:新的课程标准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是落脚点。课堂教学如何真正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基础知识必不可少,课堂教学更加重视发挥教师引导者的角色,课堂教学中教师比较注重教给学生终身必备的基础知识。过程与方法方面: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生掌握了方法,就会举一反三,事半功倍。学生具有较强的解决问题能力,解决问题策略多样,思维积极、活跃。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努力转变教学方式,留给学生充分的学习时空,在关键处、疑难处对学生进行方法的引导,努力达到叶圣陶老先生所言:教是为了不教的境界。拓展运用方面: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新的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要树立大教育观,加强学科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学生思维较活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越来越强。

下面,我就根据上学期的情况具体从两个方面重点剖析。

1、由于教学手段滞后,导致课堂效率不高。这学期学校增加了教学设备,专业教室里有了实物投影和电脑,创造一个良好的硬件环境。教师教会学生利用拼音打字搜索网页,查找文字和图片资料,现在四年级到五年级的每个学生都初步学会了上网,查找、整理、积累资料记录在自己的资料卡。

2、针对上学期教师不了解儿童的身心特点,工作成人化的不足。我在课余阅读儿童心理方面的书籍,学习很多好的教学经验,从爱孩子的角度出发,对他们进行教育。因为教育是在爱的前提下,学生就比较容易接受,不会有以前学生和老师发生正面冲突的现象。

正是教师的不断学习,学校教学手段的改进,使得本学期学生的成绩有了较快的提高;但是也存在着问题,比如高年级学生成绩有浮动,忽高忽低,不稳定。

三、今后的努力方向和措施:

今后教学工作的重点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教育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提高教学质量当前当务之急的是要结合学生现状改进教学策略,强化“三个注重”——基础知识、思维能力、学习习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注重求真务实,继续夯实基础。

扎实的基础是提高能力,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教师应走出把三维目标对立、分割的误区,正确处理好基础知识与创新的关系,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立足于真实,按照新课标的要求,把应该掌握的基本知识牢固掌握,夯实基础。

2、注重学生思维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思维和动手能力是小学教育的重要任务。因此在教学中,我们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动手实验,同时还要注意让学生吸纳思维方式、思维方法,养成灵活创新的思维品质,不断地提高学生的感知力、理解力、判断力、综合力,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

3、注重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

好习惯,益终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应该站在对学生终身负责的高度来认识,大处着手,小处着眼,在日常的教学中反复抓,抓反复,通过严格的训练,培养学生刻苦钻研、独立思考,敢于质疑,认真细致、做事严谨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分析

姚文富

通过我校课题组成员对我校体育教师进行的体育教学前测来看,目前的体育教学存在着很多问题,在我校体育教师通过学习《新体育课程标准》后,虽然在教学中已经有目的进行了改进,但是还是存在着很多不足。下面就从几个方面来分析一下我校的体育教学现状。

一、过于严密的教学组织形式

1、以教师为主的教学组织形式

在体育教师组织教学教育时,教师经常不自主的就把自己放在了主体地位上,因为教师普遍有着这样的观念:学生成为教学中的主体时,那么教师的地位呢?师道尊严呢?师生的位置怎么放?所以,我们体育教师应该摆正自己的位置,充分体现出教师在课堂中的作用。另外,现在的体育公开课,由于评委更多关注的是教师的一言一行和水平,而忽略了学生的表现,随着《体育新课程标准》的进一步深入,相信在这个方面各个部门会转变思想,使体育教学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

2、一成不变的课堂教学程序

从我校的体育与健康课前测来看,我们不难看出,在体育教师的日常体育教学中依然延续着几十年来的课堂教学模式:开始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内容也是一成不变,已经成为了体育课的课堂常规,学生学习得索然无味、兴趣尽失。这样体育课的学习效果能出来吗?不能!但是,现在的体育公开课已经提前走了一步,优秀的体育课已经在转变课堂教学程序,让课堂更加充满活力!这就需要我们体育教师通过对优秀公开课的学习,在课前准备上充分为学生的学习考虑,在日常的体育教学中采取适合于学生学习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的去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二、学生的兴趣激发

从以往的体育教学来看,由于教学的内容过于竞技化,教学的方法过于刻板化等因素,导致了许多学生并不喜欢体育课,能够坚持体育锻炼的学生就更少。甚至有的学生以生病来逃避练习,有的在课外根本就不练习。新课程的改革,首先改变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建立了合作与互动,真诚、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尽量满足绝大多数学生的需求和爱好;其次教学内容要多元化,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再者,教学的手段和方法要多样化,营造轻松、愉快、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评价的方法要有利于促进学生更努力地学习、更好地发展,要使学生体验到体育学习的进步所带来的快乐。

三、重视学生的创新能力

目前体育教师一直偏重于传授各种成熟的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的练习方法,试图达到增强学生体质之目的,也一直注重学生模仿各种动作技能,泽导致教师和学生均缺乏创新的意识和能力,教师缺乏创新的意识和行为,学生又怎么能够有创新能力呢?所以教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该包括在整个体育教学过程之中,如让学生设计新的游戏方法,主动探索更好更快的达成学习目标的最佳途径,开发校内校外的体育资源等。

小学体育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校体育教学工作从全面落实“健康第一”思想出发,牢固树立和坚持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进一步从观念上理解和认识了实施素质教育、改革课堂教学模式的关键性和重要性,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思想指导下,我校体育工作始终把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学生良好品质和健康心理作为工作的出发点。根据学期工作计划的要点,很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目标任务,并取得优异的成绩。现就本期学校体育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以“健康第一”为指导,切实抓好体育教学工作学习落实“课标”的教育理念,改革学习方式、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这就需要每一位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认真反思,努力钻研,不断地更新教育观念,才能准确地理解“课标”精神,才能恰当地选用新的教法和新的学法。在教学中,各教师从现代课堂教学要求出发,加强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并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实践,增强了科研意识,提高教学质量。并做到经常性地对教学工作进行检查、总结,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逐步认识和掌握新课程标准下体育教学新的规律。根据所制定的体育教学工作计划教学进度,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上好每节课

二、常抓不懈,推动“二操一活动”有序开展学校“两操一活动”是反映学生整体面貌的形象“工程”,是学校整体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窗口,抓好“两操”也是学校管理工作方面的一项重要内容。抓好“两操”更能促进学校的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一学期来,体育组继续严格规范广播操进出场的纪律及做操质量,做到出操静、齐、快,动作规范、美观。继续实施“领操周周换”制度,不断改进广播操动作质量,树立各班领操员榜样模范作用。召开了校体育委员会议,加强体育检查小组工作,定人定班定时间,督促两操一活动的正常开展,进一步落实体育检查结果每周点评制度。针对全年级广播操质量不高的情况,通过组织全年级广播操比赛,以比赛促质量,大大地改进了全校做操质量及组织纪律性。

三、多方努力,齐抓共管,做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登记工作《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激励学生积极进行身体锻炼的教育手段,是学生体质健康的个体评价标准,是《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在学校的具体实施,也是学生毕业的基本条件之一。为顺利完成学体育《标准》测试工作,提高我校体育《标准》成绩,期初即特制定学校《健康标准》达标计划,要求各达标班级认真开展《标准》训练和测试工作,在校长领导下,由体育组牵头,以一到六年级班主任为组织者,以任课体育教师为指导,体育教师、校医室协同配合,多方努力,齐抓共管,共同组织实施,积极发动全体适龄健康儿童踊跃参加体育锻炼,高要求、高质量地完成推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活动。通过多方面的努力,本学期《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顺利进行,成绩优良。

四、抓好各业余训练队伍的竞训工作,为更好地统筹安排各教师资源,做到教练员、运动员、训练时间、训练场地器材四落实,体育组及早地制订了切实可行的计划.五、重视场地器材建设,当好领导参谋根据教育部去年印发的《中小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逐步配齐体育器材设施,并切实落实体育室器材出借登记、管理制度。

2.科学教学质量分析报告 篇二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研究对象:我们于2006-2007学年第二学期随机选择第二军医大学临床医学院军医2004级本科学员, 对同时担任相应内科学授课任务的教员共10名进行课堂教学质量评价, 所有参评教员职称均为副教授以上职称 (含副教授) , 按年龄分为两组, 即45岁以下组和45岁以上 (含45岁) 组, 每组各5名教员。

评价指标和方法:本研究参考以往研究方法, 并借鉴其他单位经验选择课堂教学评价指标, 采用调查表形式, 选取十项评价指标 (见表1) , 每项指标设优, 良, 中, 差四个档次, 调查表中分别相应以A, B, C, D表示。所有调查表于教员授课后即时发放, 发放后24h内由学员不记名完成填写并回收。

统计方法:两组间各评价指标比较采用两样本等级资料比较秩和检验, 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学员对教员课堂教学质量总体评价较高, 所有评价结果中“良”以上评价占98.4%, 无“差”即“D”评价结果出现, 两组教员绝大多数评价指标无显著差异 (P<0.05) , 在介绍学科前沿知识和推荐参考资料方面, 两组总体评价结果亦均较高, 但两组间存在显著差异 (P<0.01) , 45岁以上组优于45岁以下组 (见表2) 。

3 讨论

目前, 我校临床医学院本科学员临床生产实习共两年时间, 而内科实习约占一年时间, 学员对内科学知识的了解、掌握和应用主要来自于这一年的生产实习, 大多数学员虽然可以通过病房实习和自学等方式对内科学专业知识有进一步了解, 但从实际情况看这还是远远不够的。因此, 课堂教学作为传统教学方式其作用仍至关重要, 这也对教员课堂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为检验效果和督促整改的方式, 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当然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教员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有多种方式, 包括学员评价、同行评价和主管领导评价等。学员的本质特征是其主体性[2], 他们是教学活动的主体, 是课堂教学的全程参与者, 所以他们对授课教员教学水平的高低, 对授课效果的好坏有着最直接和最深刻的感受, 因此学员评价的结果更为客观公正, 以往有关研究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基于上述情况, 本研究主要采用学员评价的方式。从本研究结果分析, 学员对内科学教员课堂教学质量总体评价较高, 绝大多数评价为良以上, 这一方面说明了我院内科学教员整体素质较高, 专业和教学水平均达到相当的高度, 且备课等教学准备工作充分到位, 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得到了学员的高度认可;另一方面, 不完全排除学员对教员评价的模糊性和主观性以及极少数学员对待评价工作的不认真和敷衍了事, 当然这也是评价中无法避免的问题。

此外, 在对不同年龄层次教员各项评价指标的比较中我们发现, 在态度认真, 精神饱满和准时到课, 按时下课等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方面, 所有参评教员均完成较好, 这可从评价结果中优、良所占的极高比例得到验证, 部分指标甚至无中、差结果出现;在条理清楚, 重点突出和联系实际, 难点讲透等方面两组教员也未见显著差异;两组唯一出现显著差异的指标是介绍学科前沿知识, 推荐参考资料。该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内科学授课教员对于各自专门学科知识研究最新进展的洞悉和掌握情况。我们知道, 内科学各学科发展迅猛, 在疾病诊断治疗等方面新的研究成果和进展层出不穷, 了解这些最新进展对于学员更好地掌握和应用所学知识以及完成临床实习是很有必要的, 而内科学教材受其特殊角色、作用和形式限制, 不能完全及时地使学员了解这方面的内容, 所以教员应该在课堂教学中酌情讲述这些内容。一个有意思的研究结果是, 高年资教员在这方面反而比低年资教员完成得更令学员满意, 这说明高年资教员在教学准备工作中对此给予了高度重视, 同时说明部分低年资教员仍有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较大空间。

本研究尚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比如参评教员和学员数量偏少, 未分析各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等等, 这也是今后进一步研究需要解决的问题。需要强调的是, 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本身是手段, 不是目的, 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督促教员改进教学手段,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3]。医学生是我国卫生事业的未来, 在课堂教学中, 教员应树立全新的教学观念, 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员的全方位能力尤其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更好的为广大学员服务, 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合格的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马梦华, 纪岩文, 李士英.利用满意度调查促进临床教学质量[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5 (3) :18-19.

[2]苏博, 刘鉴汶.高等医学教育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4.

3.科学教学质量分析报告 篇三

一、教学质量存在的成绩差异

笔者连续两年跟踪了2009级学生在五、六年级科学期末测试成绩(满分60分,54分及以上为优秀,专兼职教师任教的班级分别抽取200名学生进行统计),并进行了记录分析。

在2015年6月进行的六年级科学实验操在2015年6月进行的六年级科学实验操作中(进行的是3个科学实验的操作,主要考查在10分钟内学生的设计实验的能力及操作方法),同样也是对这两组学生(专兼职科学教师任教的学生各抽取100名)的成绩进行了统计和对比。

在笔者下发的科学调查问卷中,在专职和兼职教师任教的六年级学生中各随机抽取50人进行的问卷。

从以上可以看出,专职教师任教的一组中,90﹪的学生对科学课感兴趣,而兼职教师任教的一组中,这一项基本持平,这说明孩子对科学世界有好奇心。

笔者作为兼职科学教研员,每学期都对本区的专兼职科学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进行评价。本学期分别对10名科学教师(专职5人,兼职5人)课堂教学进行了评价,80﹪的专职教师的课堂教学等第为优秀,只有20﹪的兼职教师为优秀。这是由科学课的课堂教学的特殊模式所決定的。科学课堂的教学有它的严谨性和开放性,这是其他的课堂所没有的。

二、专兼职科学教师教学质量差异的原因分析

(一)专业知识

在2016年4月举行的区科学教师基本功理论测试中,共有20名科学教师参加测试,其中专职教师6名,均分为88.7分,兼职教师14名,均分为61.4分。兼职教师和专职教师在课标、理科知识、解释科学现象和综合实践活动等4个方面,分别相差-3分、-16.2分、-4分、-3分。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专职教师多半是科班出身,理科知识比较扎实,而兼职教师多半为中等师范学校毕业, 地理、生物、化学、物理等综合知识不太扎实, 教学中不能得心应手。

(二)教学方法

《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3-6年级)》中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这就决定了在科学课堂上,就要对学生进行发散性提问题的训练,要让学生在探究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后还要针对结论提出质疑和反思自己的研究过程。整个课堂教学过程需要教师语言精练,而兼职教师却沿袭了语文课堂的教学模式,教师是以讲授法为主,科学课变成传统的“我讲你听”或者是“填鸭式”的科学知识的课程,学生觉得枯燥无趣。科学课是探究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如果教师在讲课时只停留在口头讲授,没有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动起来,参与进来,主动进行探索,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那对于学生而言,知识就太难理解了,这也和“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的科学教学宗旨背道而驰。同样,讲授法侧重于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而忽视了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这也恰恰抹杀了小学生自己动手做科学的愿望,长此以往就会出现在兼职教师任教的班级中,很多学生不喜欢科学课的现象。

(三)实验技能

《课标》中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这就要求教师具备实验探究的能力。小学时期的儿童常常依靠动手操作来认识和理解世界,而他们所能认识和理解的也往往局限与他们自己可以动手操作的具体事物,因此,在科学教学过程中创设一定情境,使学生尽可能参与教学活动,自己动手去参加多样化的活动是十分必要的,教师应该尽量地为学生提供探究及自主学习的机会。所以实验探究需要教师付出较多的精力:提前准备好实验器材、记录表格,要对实验的过程做到心中有数,对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要有充分的预见,并做到心中有数,还要针对学生给出的结论进行分析判断,对于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进行处理。这些都是兼职教师所欠缺的,所以就出现了分组实验变成演示实验,演示实验变成观看视频。应该让学生主动探究的问题变成了讲授。这样的教学方式和《课标》中提出的“科学课程必须建立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之上,提供他们能直接参与的各种科学探究活动。让他们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比单纯的讲授训练更有效”也是相违背的。

三、如何提高兼职教师的教学质量?

(一)加强专业学习

由于科学课程承担着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的重任,在整个小学教育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因此提高科学教师的素质与水平就显得非常紧迫。提高科学教师的素质首先要注重教师的专业知识的学习,这样才能做到自己有“一碗水”。特别是兼职教师大多属于小学科学领域的“新手”或者是半路出家的,没经过学科系统的、专门的训练,知识水平达不到科学教学的需要,所以要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而小学科学的教学内容涉及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历史、天文、数学的理科知识,小学科学的综合性和跨学科性对教师的专业知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就更加需要兼职教师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

1.吃透科学课标

对科学兼职教师而言, 最大的困难就是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走进新教材, 驾驭新教材, 以新教材为载体, 使科学课程标准的理念融入科学教学。为此, 吃透新课标, 领会新课标的内涵和宗旨, 理解教材编写的意图等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的课程目标,教学中要紧紧围绕三维目标, 通过自己精心设计的课堂教学,指导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和乐趣, 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2.改善知识领域

由于兼职教师所具有的学科知识领域单一,语文教师只能任教语文学科,不能进行跨学科教学。而《科学》课程中却包含多种学科领域的知识, 要提高兼职教师的教学质量,必须拓宽现有在职教师的学科知识领域。通过培训使他们跳出自己狭窄的专业天地, 深入研究其他学科领域的知识结构和层次, 拓展理科知识的视野 , 掌握更广阔的跨学科的知识面。

(二)改进教学方法

小学科学课堂,兼职老师一般把科学课堂“灌输化”,认为科学课就是知识的传授课。所以,把知识的单向灌输作为教学的重点,忽略了小学阶段科学教育的本质地位——培养科学兴趣,科学素养的启蒙,忽略了科学课教学最为显著的特点是科学探究,最令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活动方式就是“做中学”和“观察”。课改的核心是“改课”,课改促进课堂教学方式的改变,课堂教学已经突破传统的模式和固有的知识传授的倾向,根据不同的内容采取多样灵活的教学方式。

1.創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创设问题情境有利于改变学习科学的方式。“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科学课堂,只有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长此以往,科学教学质量就会提高。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生活现象与科学知识密切相关,这些现象学生已经非常熟悉,但是学生并不能解释其中的科学原理,这是就需要教师适时利用日常生活现象创设问题情境,让他们意识到科学和生活的关系,这样能激发学生的猜想兴趣和求知欲望。

2.精心设计活动,引导学生探究

在教学目标上, 必须突破唯科学知识的藩篱, 把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科学方法和科学探究能力列为科学教育的重点。科学来源于实践, 服务于实践, 学生学科学, 是为了在实践中更好地用科学。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活动,使学生亲身经历探究过程,只有这样, 才能激发学生更大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探究过程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它既让学生了解了知识的奥秘,又让学生体验了探究的乐趣。所以教师精心设计的教学过程能使学生处于乐学、要学的最佳状态,激发他们积极探究的欲望,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三)提升实验技能

《课标》中指出:学生对周围的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学习科学应该是他们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观察和实验是人们认识自然的重要方法。小学科学以观察和实验为主要教学手段, 强调以“做”科学的方式学习科学, 引导学生在实践操作过程中不断提高科学素养。所以,教师要提高自己的实验技能,这样,激发他们的学习的乐趣,学生才能乐于上科学课。

1.组建科学教学团队

学校要组建科学教学团队,正常开展研究组活动,发挥集体智慧,对兼职科学教师进行集中培训, 特别是实验方面的规范操作,根据教材中各册的实验分布,定期培训实验操作并考核,向他们推荐小学科学教学方面的专业网站和期刊, 引导他们自觉学习,提升试验技能。

2.巧妙安排兼职教师课务

为了增强兼职教师的试验水平,减少兼职教师在实验教学中出现的科学性错误,可以巧妙安排兼职教师的课务,将兼职教师的课务排在专职科学教师的后面,这样,教学实验之前,兼职教师可以在专职教师的课堂中学习,甚至都可以直接把专职教师的实验器材直接为我所用,这样的学习虽然有些仓促,但是效果却十分明显。

3.鼓励教师动手制作器材

制作一件实验器材的成效远比操作一件实验器材高得多。如,在教学苏教版三下“认识风向仪”的时候,由于学校的风向仪数量不够,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制作风向仪,可以让学生用自己制作的风向仪测量风向,这样,既弥补了学校的实验器材的不足,又增强了教师的动手操作能力,还能提高科学课堂的时效性。

总之,兼职教师不能以兼职而停止了学习的步伐,教学中应该以专职的心态进行科学课堂的教学,这样,教学质量的提高也就为期不远了。

4.六年级科学质量分析报告 篇四

这次考试主要涉及到科学六下1、2单元及第4单元的部分知识内容,包含了微小世界、物质的变化、环境与我们的相关知识,从各部分分值的分布来看,第1单元占20,第2单元大约占50,第3单元占30,跟据学生记忆的特点,这个分值分配还是比较符合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也符合期中试题出题知识覆盖及分值分配的特点。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1、得分率较高的题主要是第3题连线题,以及简答题1题和2题

第3大题连线题主要涉及的内容是第2章的四个小实验,由于上课老师亲自带领学生做了这些小实验,学生普遍比较感兴趣,印象深刻,所以答题效果还可以。简答题第2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属多学科交叉知识,学生答起来还是比较容易的。

2、这张试卷失分率较高的部分主要是第1大题填空以及实验探究二的部分内容。 填空题失分主要表现在学生对一些基础知识掌握的还不是很牢固,处于模凌两可状态,所以有不会和回答不准确的现象存在,另外,就是存在错别字现象,导致失分。这对于实验班的学生是不可以存在的,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注意基础知识的切实落实,保证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同时应把知识落实在笔头上。

实验探究二是让学生找出一些例子中哪些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是要学生通过分析思考才能解决的.问题,所以对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答对答全不太容易,一般的优秀学生主要在此失分,导致得不了满分。这道题的失分情况也反映出了学生对这部分知识掌握的还不够彻底,以后还需教师指导,点播。

3、选择题、实验探究一,从答题情况来看还算可以,但是也存在由于审题不清、不会认真分析问题等造成的失分现象。所以在试卷下发后,应及时和学生一起总结试卷,包括如何审题,如何答题,如何分析问题,交给学生科学的答题方法,培养良好的答题习惯。

三、考试成绩分析

试卷总分值30分,优秀24分,及格18分,这次考试参考学生619人,其中总及格人数555人,优秀人数366人,良好人数429人,平均分23.92分,及格率89.69,优秀率64.95,平均分、优秀率、及格率同第一次月考成绩相比均有所上升。其中,平均分上升的班级有1、2、3、4、5、6、7、9、10、11班。及格率上升的班级有3、4、5、6、9、10、11班。优秀率上上升的班级有1、2、4、5、6、7、8、9、11班。成绩进步比较明显的班级是1、4、9班。成绩进步比较慢的班级是2、3、7班。

四、下一阶段应采取的措施及计划

1、认真备课,着实提高课堂效率,争取在课堂40分钟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下,落实并巩固基础知识,减少学生课后负担。

2、多进入课堂,走进学生,了解学生,对个别班级的个别学生多加关注与指导。(比如2班新出现的两名不及格学生,应及时关注,消灭不及格学生,着实提高全班科学学科的整体成绩,另外对于3班,7班,多进入班级对全班进行辅导,弥补学生对以往知识的遗落点,为学生构建知识网落,扎实落实知识点,争取下次成绩有所提高。)

3、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观看科技节目,科技书刊,在课外提高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 (前一阶段五一放假时,布置的让学生“走进身边的科学世界”为主题的小作文,学生写的都比较好,内容很丰富,也很有创新性,让我更了解了学生们喜欢什么样的课堂,在家里如何和家长一起完成小实验,如何利用学习的知识解决身边生活中的小问题等等,我和学生们都很有收获。)

4、下一阶段的计划是,争取在一个月内完成第三章的教学内容,利用一周的时间带领学生观看科学记录片,开阔学生视野,然后带领学生进入期末复习阶段。争取下次月考和毕

业考试取得满意的成绩。

相信您对下列内容也会感兴趣:

5.科学教学质量分析报告 篇五

一、考查情况分析。

临近期末,我对六年级五个教学班的科学课进行了书面考查,考查分为填空、判断、选择、填图和问答五种题型,内容分别涉及到各单元的重点和难点,其中包括简单机械单元的杠杆、斜面、滑轮、轮轴等简单机械原理;形状和结构单元的材料的抗弯曲能力的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框架结构和塔的秘密;能量单元的电和磁的关系,电磁铁磁力的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生物多样性单元的对生物多样性意义的理解等。应该说这次考查涵盖的科学概念多,涉及的内容广,题型丰富,题目灵活,有一定难度。

从考查的情况来分析,填空题得分率很高,学生基本概念掌握很好,对杠杆、轮轴、能量的表现形式、如何提高材料抗弯曲能力以及电磁铁的理解都很到位。例如:“提高材料的抗弯曲能力,可以增加材料的厚度,还可以改变材料的。”这一题,虽然有学生把改变材料的形状写成改变材料的结构,但由于学生理解了通过改变材料本身的形状能提高材料的抵抗弯曲的能力,故这样的答案也都是正确的。

判断题共十题,是对科学概念掌握是否牢固的一个考查。从考查的情况来分析,较简单的判断题得分高,如“轮轴的轮越大越省力。”这题出错很少,而“螺丝钉的螺纹是斜面的变形,同样粗细的螺丝钉,螺纹越密,旋进木头时就可能越费力。”这样较灵活的判断题就有不少人出错。我以为学生只要理解了斜面越长越省力就应该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可惜学生并没有考虑到螺纹越密其实隐含着斜面长的道理。

选择题共十五题,其中“楠溪江四桥属于斜拉桥、悬索桥还是拱桥。”这一题不少学生不了解。另外分析省力杠杆、费力杠杆和等力杠杆仍然有不少学生对此拿不定,方向盘是属于轮轴,也有人误以为是杠杆了。我还发现,考试中有个别学生出现概念混淆现象,如把滑轮和轮轴混淆,滑轮和杠杆混淆,这也说明学生对概念的学习掌握还不够深刻,另外也有可能和我在教学中加入了变形杠杆的研究有关。在教学中我花了三课时来完成有关杠杆的教学,补充讲解了滑轮是变形杠杆,找到滑轮看作是变

形杠杆的三个点也是这次考试的一个难点,不少同学对动滑轮作为变形杠杆它的支点在哪里表示疑

惑。

问答题属于开放性问题,考查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理解以及对人们善待动物保护动植物的行为了解,这一题得分率高。最后有个反馈性问题“谈谈这学期你最喜欢的一节科学课”也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学生普遍反映这学期“校内生物大搜索”一课非常有趣,收获很大。“塔的研究、框架结构、桥的制作、杠杆原理”等课也博得大多数学生的喜爱。

二、反思与改进: 1.继续搞好常规课教学,继续把实验课落实到位

学生对科学概念的理解较好是因为常规课的教学目标落实到位,学生大都能掌握当节课学习到的科学概念。从这次考查的反馈得知,学生喜欢课外考察课和动手操作的科学课,他们对身边的动物和植物很感兴趣,并表示很愿意去了解。他们也喜欢动手实验和操作,下学期要注意在实验中引导他们多观察多记录。另外,在认真组织、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开展好课外观察、考察课,让学生亲近自然,了解自然,尊重自然。

2.进一步重视课堂知识的拓展训练。

通过考查发现,学生掌握科学概念后,不能很好的用到实际的生活中去做分析。如落实武汉二桥是斜拉桥这个知识点,需要学生把学过的知识放到生活去,多观察多判断。概念之间出现混淆现象也说明学生掌握概念还不够牢固,需要通过拓展训练加以强调。总之,今后的教学中应多结合生活中的实际例子进行课堂知识的拓展训练,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三、思考与建议

通过考试,我认为我应该加强这些方面的内容:

1.对于今后的教学,一定要踏实上好每节课,把实验一定要做到位。2.对于记录本的指导还要加强,对于错别字也好加强指出和改正。3.要把生活中的实例跟知识点相结合,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教学。4.让学生把每个单元的知识点进行整理和交流。2011-01-05 2010年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总结 第一:课前

预设大环节活动设计、材料准备、学生情况分析。大部分科学课由几个活动组成的,主要是抓住活动的设计,反复问自己这个活动真的要达到什么目的?这个活动能帮助我解决教学目标中的哪个问题,通过这个活动,学生的哪方面素养应该有所发展?有没有更好的活动可以完善或替代这个活动?如果我让学生做这个活动,在教学的大方向大思想上有无冲突?最后就是学生在这个活动中会出现哪几种状况?虽说学生是不同的,但对于自己教的学生是心理有数的,而不完全了解学生的预设肯定回在课堂上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因而导致抛出去的球收不回来,一发散就无法收场的场面,课堂有效性就大打折扣。

课前的材料的准备上要有结构,说说容易做做难,如果材料太多,一下子呈现,虽然学生的思维广度扩散了,但思维的深度就大打折扣了,而且要实现这个教学目标真的需要那么多材料吗?投入和产出的比例那是越小越好吧!如果材料太少,太简单,那么思维上会不会有定势。几时呈现材料比较合适?以何种方式呈现,根据活动来选择一种最有效的方法。

课前必须准确了解学生现状这是实现有效性的关键。一堂课学生要有发展,首先你要明白在你的教学内容中学生有哪些前概念,和已有的技能,如果不清楚这些,请问你说学生发展了,哪你的依据在哪儿,学生如果发展,那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体现在哪儿,所以了解学生非常重要。

第二:课中

课中要实现有效性主要还在教师的调控水平和学生的汇报效果上,教师的调控水平那是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慢慢形成的,主要还是取决于教师的个人素养上,而学生汇报效果的有效性主要还是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还有质疑习惯,一碰到觉得有疑点就提出来大家讨论。这样汇报就有了一定实效,而不是走走过场。关于教师课中指导的有效性,我觉得教师要多“跑”把每组都“跑一跑”了解所有的组,及时指导需要帮助的小组,个别指导,对这一小组来说也许是最有效的教学,集体指导和个别指导相结合会让学生的心与教师贴得更近。

第三:课后评价

由于科学课开展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性,课后的评价就成为有效教学必备的最后一环。在本学期,应用各种手段尝试对学生的科学知识、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等三方面的发展进行评价,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1.对科学知识、技能的评价。

通常我们可以用测验、作业、实验操作等方式对科学知识、技能进行评价。还可以用访问、小论文、成长记录袋等进行评价。测试的目的主要是看学生对基本的科学概念、原理等知识的理解、表述状况,及运用科学技能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2.对科学探究活动的评价。

通过观察学生在日常行为及讨论、探究、创新等学习活动中的表现来评价学生。重点评价学生“做”科学的兴趣、技能、思维水平和活动能力。评价时重视学生探究的过程和体验。

3.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

要评价学生学习的水平,更要评价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所表现出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评价学生在观察、实验、讨论、调查报告等学习过程中的学习兴趣是否浓

厚,是否乐于合作与交流,是否愿意帮助别人,是否倾听他人的发言,是否具有实事求是、坚持真理、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等。当然对此简单进行定量评价是不恰当的,如用60分和75分对学生的合作精神作评价。平时也深入了解学生实际的学习和发展状况,纵观全局,用准确、简洁的质性描述综合评价,为对学生进行多样评价提供依据。

6.六年级科学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篇六

分析人:赵利霞

期中考试已经结束,拿到学生试卷后对本次学生的成绩进行了统计和梳理,现从本次学生考试成绩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提高措施方面对本次考试进行一下总结。

一、试卷内容分析:这次考试主要涉及到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二两个单元的知识内容,从各部分分值的分布来看,两个单元各占一半,填空4个小题10个空共10分,判断10个小题,分值10分,选择10个小题,分值10分。这些属于测查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实际操作题12分,重点测查学生对科学实验的认知程度。连线题1小题共8分,旨在了解学生对知识和生活的联系扩展。

试题特点:①知识面较广,知识点基本上覆盖了每个章节,各章节所占的比例分配较合理,重点、难点较突出,基本上把知识点融在背景中。②试题基本上能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基础知识的实用性,最突出的优点是突出了科学这门课的学科特点,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的运用的考查。③题型基本上是按照科学教学目标的要求来进行命题的。

二、考试成绩分析:

班级 人数 及格率平均分 6.1 36 75.0 33.7 6.2 34 88.2 35.7 学情分析:六年级共有70名学生,其中,优生人数更少,学习态度不端正的学生偏多,而且成绩稍好一些的学生中,学习态度也是不佳,有时还有些自作聪明,自以为是。因此,在高分段中,目学前特别拔尖的学生太少。

三、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1、得分率较高的题主要是第一题填空题,第二、三题判断题和选择题。第一大题填空题主要涉及的内容是第一二单元的知识点,由于老师把单元知识分解到每课,每课的知识点尽量让学生在课内记住,学生印象较深刻,所以答题效果还可以。由于老师在课堂中将课本知识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对照和联系,学生答起来还是比较容易的。

2、这张试卷失分率较高的部分主要是第四大题实际操作题。由于平时教师只注重了基础知识的讲解和传授,对于实际操作没有很好的教学,因此失分的比较多。

综合70名学生的情况,概括起来问题有两点:

1、从学生的答卷中可以看出,学生对所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掌握,但是有的知识点掌握不明确。这主要的是由于学生本身不是很认真的对待这门学科,在课后很少进行循环复习的,作业也不是独立的完成。

2、学生普遍在运用所学知识联系实际、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十分薄弱,语言的组织和表达能力不强,学以致用的能力比较差,说明学生创造性思维和重新组合知识的能力有待提高。

四、改进措施:

1、首先要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改进教学方法,多做试验,向课堂上要质量,精讲多练。

3、平时多点进行专题性的强化训练,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7.科学教学质量分析报告 篇七

那么,在科学课中如何开展合作学习,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呢?

一、理解合作学习的基本内涵,把握合作学习的精神实质

合作学习在总体上是相对于“个体学习”而言的。所谓合作学习是指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

二、切实转变教师角色,充分发挥教师在搭建合作学习平台中的作用

(一)教师是倾听者、激励者、引导者

为了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取得实效,教师首先应是一个倾听者。在合作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倾听每一位学生的发言,当遇到和自己的想法不完全一致的意见时,要善于吸取其合理正确的内容,及时补充修正自己的认识。

(二)教师是组织者、管理者、指导者

教师在合作学习的教学中,还应是一个组织者,教师要适当、适时地组织合作小组按照教学目的与教学任务开展学习,关注合作的进程,了解各组合作交流的情况,及时点拨,适时调控,这也是防止小组合作学习走过场的重要保证。

三、创设平等、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

教师在合作学习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情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与学生之间构建起民主的、对话的、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要以良好的形象感染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激发学生,以公正的评价激励学生,以灵活的教学机制组织学生……形成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生动、活泼的教育局面,为学生营造自由、宽松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

四、提升合作学习教学中的教师技能,保证合作学习有效地进行

(一)培养学生合作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充分调动学生合作的兴趣,学生才有积极参加合作的愿望,才能在合作学习中取得良好效果。合作兴趣是合作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反映,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内在动力。

(二)引导学生学会讨论

在合作学习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技能的指导,逐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技能,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和讨论。首先,要培养小组成员良好的组织性、纪律性。在一个无组织无纪律的小组里是无法进行有效合作学习的。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修正和保留意见。

(三)引导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友善互助

教师要通过恰当的方式鼓励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多思考、多参与、多发言,保证他们更好地融入小组的讨论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不歧视,要以朋友式的关爱去帮助他们,建立互相信任、团结互助的关系。互助、互帮、团结、共同提高,这也正是合作学习的本质。

(四)引导学生学习合作技巧

合作学习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合作技巧。只有让学生学会合作技巧,才能正常开展好合作学习。教师可以在合作学习开展前教给学生正确的合作学习的方法,如交流时倾听的技巧,询问不明白问题的技巧,思考的技巧,自信表达自己观点的技巧等。教师也可以在合作学习的开展中渗透合作学习的技巧,做到“润物细无声”。

(五)培养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良好习惯

叶圣陶先生曾说:“教育就是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是小组合作学习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培养学生新的学习方式应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放在首要位置。

五、讲究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使合作学习更具实效性

(一)设立有效的合作小组

1.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进行小组分组学习

开展合作学习,首先要合理地划分好学习小组,初中生学习基础、学习态度能力、兴趣爱好、特长等存在一定差异,这就决定在组建合作学习小组时,尽量保证一个小组内的学生各具特色,能够取长补短,即小组成员是异质的。

2.在平时学生自主学习中,开展一帮一活动

作为一门综合学科,各班都有一定数量后进生,这些学生基础差,学习又缺乏自觉性。课外如果不经常关心他们、督促他们,学习自觉性就更差。从而在平时学习中又形式了一帮一的讨论类型,这是对合作学习分组的有效补充和完善。

(二)选择时机合理采用合作学习

开展合作学习,并不是任何内容,任何教学环节都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如内容简单一目了然,如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等教学可让学生自主学习。像知识密集的内容,有时更需要教师精讲,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做好样板示范。笔者认为,在教学实践中对以下几种教学情景可采用合作学习。

1.当分组实验学生个人操作时间不足时

科学是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为了更好地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我们往往把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把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但是,如果安排每个学生独立地完成大量实验,获取每一个数据,课堂教学时间会明显不足,这时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一个很好的时机。通过小组合作,既保证了教学任务的完成,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又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合作的意义。

2.在处理疑难问题和模糊问题时

(1)一些重要原理、规律的理解及应用。

(2)当学生独立思考出现困难或问题解决的策略出现多样化时。

(3)当学生对问题的认识仅靠个人的思考不够全面时。

3.当学生参加课外实践活动,解决探究性问题时

教师要把局限于课堂的时间与空间扩大到课堂之外,引导学生到图书馆、阅览室,到社会生活中去实践探究,此时,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课外小组合作完成探究性问题。比如,调查家里或学校的电路中是否有违反安全用电的地方并提出解决办法;探究哈哈镜为何能成各式各样奇怪的像;调查分析各种洗涤剂、实用油、农药、废电池液等对生物的影响;探究塑料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的原理;从科学、技术和社会多个角度分析噪音污染的来源和提出解决方法,等等。

(三)运用优化评价,鼓励合作

可采用对每组表现进行累计积分,按周、月评比优胜小组,这样在以团队为整体的激励性活动中,带动全体同学积极参与,鼓励为自己团队集体荣誉而出力。这样既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又培养学生竞争意识。

8.如何提高小学科学教学的教学质量 篇八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学

现在的小学科学课替换了原来的自然课,但是比自然课增添了一些物理知识,而且在教学中已将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放在首要的地位。教学不再是“老师教学生学、老师做实验学生看”,而成为“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发现过程”的过程。所以如何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积极地探索,并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自觉提高全面的科学素质,这是一个非常具有研究价值的课题。

一、小学科学教学重要性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儿童的天性就是好奇、好动、好学,对科学实验更为热爱。通过实验,能把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到学习上来,边玩边实验,边学习,寓教学于游戏之中。正如有的孩子所说:“我听了,忘记了;我看了,记住了;我做了,理解了”。此话是对实验与掌握知识关系的通俗概括。因此,让学生进入实验环境,在教师的引导下,运用理论与实践、具体与抽象相统一的教学原则,通过游戏、观察、实验、操作等亲身实践,主动去探索、获取新知识是使学生牢固掌握知识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突破教学重点、难点,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苏霍姆林斯基说:你要使你的学生尽量看到、感到能摸得到的不懂的东西,使他们面临出现的疑点。如果能做到这一点,事情就成功了一半。

2.开发儿童的创造思维,充分发挥孩子们的创造才能。学生要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单凭兴趣还是不够的。教师有责任帮助每个孩子立志学好必要的自然科学知识。这方面,由于我们大力提倡创造精神,鼓励儿童动手创造,让孩子们有充分施展才能的机会,对升华孩子们热爱自然科学的兴趣,是起了一定作用的。当然,对学生的创造不能要求过高。只要不是一味重复别人的,而是具有个人独创性的想象、制作、结论、回答,甚至疑问,那怕是幼稚可笑的,都可看作是孩子们的创造,都应给以鼓励和肯定。例如:学习了《月相变化及其成因》这一课以后,开展了一次“我到月球去”。假想旅行,学生以书上学到的知识为依据,结合电视、画报、书刊上了解的知识,展开想象的翅膀,创造性地描绘了到月球施行的有趣过程。当然,儿童的见解并非每次都是正确的,偏差和错误是常常出现的,这时候老师不要轻易地否定他们,不要挫伤他们的积极性,而要鼓励他们进一步思考,继续创造。科学实验本身具有生动、新奇、鲜明的特征,小学生们对“动手做”的实验都很感兴趣,这种兴趣往往成为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直接动力,甚至会从中留下终身难忘的经历,激发他们潜在的勤奋和探究科学问题的毅力。

二、小学科学教学要点

1.教材优化。实现教材的优化处理首先要从全局着眼.从整体上去认识教材。通过反复阅读教材,查阅有关教学参考资料,明确各部分教学内容在全套教材体系中的地位和目的要求.了解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全册教材的所有知识点在各单元的分布情况.还要研究每一个单元和每节课的教学目標。其次,要熟练地掌握教材的知识体系和逻辑结构.确定出每个单元和每节课的教学难点和重点,并制定出相应的教学目标。第三,把教材中的知识结构转化为教师教学的认知结构.到了这一步才算把握住了教材.教学中才能驾轻就熟.寓繁于简。

2.科学探究。科学活动的本质在于探究.教育的宗旨在于形成人的良好素质.科学教育只有引导学生通过科学探究来发展其科学素质.才能实现科学本质与教育宗旨的内在统一。因此,小学科学课程应以探究为基础,引导学生能动地学习。探究活动以问题为导向并围绕问题展开.学生在这样一种“准科研”或“似科研”的活动中经历了发现问题、提出假设、搜集资料、分析数据或事实、推理得出结论、验证假设的全过程,从而逐步形成必要的智慧品质。探究是一种主动的积极的活动,能使学习者(也是“研究者”)的主体能动性充分地发挥,能使主体的潜能或潜质得以极大地调动和开发。探究过程必然引起情感体验过程.学习者遇到困难境况时的困惑.发现问题时的兴奋.还有怀疑和惊讶.问题或困难终于得到解决时的自豪等等,这些体验都有助于科学、科学精神的形成。

3.发现过程。学习科学的正确方法是让学生进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知识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再创造工作.让学生感到新知识是在自己面前发生,比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好得多,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再创造而获得的知识才能真正被掌握并且可以灵活运用。一节课无论教师讲得如何精彩,如果没有学生的参与,不符合学生的知识规律,不能将教材及教师的思维过程转化为学生的思维过程,使学生的思维再现出来,那么这样的课就是失效的。一定要让学生在自然活动中学习科学知识,学习是手段,创造才是目的。例如教学《水是怎样的物体》一课时,学生通过“看一看”、“闻一闻”、“尝一尝”,知道了水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液体。这时教师拿出课前准备好的牛奶、白酒、白糖水、盐水、酱油、醋等几种液体,让他们自己设计出鉴别水的实验方案,学生人人动手、动脑、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大家研究讨论的结果,认为先看、再闻、最后尝味道,才是最合适的程序。这样,学生不但对水是什么样的液体认识得很清楚,并且掌握了鉴别水的方法。

三、如何更好的提高小学科学教学质量

1.正确引导学生做好实验。教师要检查好学生的预习情况,说明实验要点。在教学中,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多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教师在实验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适当引导,引导学生注意操作顺序,观察产生的现象,记录产生的数据,从而及时发现问题,以便调控实验进程。对个别遇到困难的同学,要及时指导。如果发现大多数学生对某一问题都感到困难,要及时对问题进行补充说明。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挫折和失误,这些挫折和失误可能会打击他们参与探究的积极性。教师要允许学生犯错误,面对这些挫折和失误,要积极地鼓励和引导学生,鼓励他们,失败是成功之母,要敢于尝试,不怕失败,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2.教学设计的优化。作为一门新兴的课程,小学科学充满趣味性、生活性和活动性。教师要优化教学设计,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保证小学科学课堂组织有序进行。教学目标的优化: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如果课堂没有控制好,教学组织将陷入无序状态,小学科学教学的目标要做到可操作性和全面性,既包括知识性目标,又包括非知识共有目标。教学流程的优化:科学课最大的特点就是直观性和生活性,在教学内容的展示上,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图片、视频、实物教具等展示。例如,“月相变化”一课中,可以找到一些关于月相变化的图片、3D动画片等播放给学生观看,加深印象。“课堂来源于生活”,教师要创造条件,使课堂更贴近生活,开展科学探究时更要注意指导学生动手操作。

3.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业务水平。积极参与听课、评课等教研组活动,虚心向同行学习教学方法,博采众长,补己之短,提高教学水平。学习新课程标准和相关理论,将学到的理论应用到教学实践之中,做到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不断提高,从而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思想觉悟,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四、结语

在科学教学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儿童的综合能力,而且有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为社会的发展培养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谢强,小学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12.

[2]杨承莉,科学课堂教学低效问题及其对策探讨[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上一篇:学习“十破十立”心得体会下一篇:家校协同教育日记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