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论读后心得(精选8篇)
1.资本论读后心得 篇一
《资本论》(全称《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判》)是德国思想家卡尔·海因里希·马克思创作的政治经济学著作,1867—1894年分为三卷出版。
《资本论》全书共三卷,以剩余价值为中心,对资本主义进行了彻底的批判。第一卷研究了资本的生产过程,分析了剩余价值的生产问题。第二卷在资本生产过程的基础上研究了资本的流通过程,分析了剩余价值的实现问题。第三卷讲述了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分别研究了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这一卷讲述的内容达到了资本的生产过程、流通过程和分配过程的高度统一,分析了剩余价值的分配问题。
主要内容简介
《资本论》第一卷是整个《资本论》的基础部分。《资本论》第一卷通过对直接生产过程的分析,揭示了资本主义的一般基础(商品经济)、剩余价值的秘密、资本的本质、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及其发展的历史趋势,因而从根本的层次上阐明了资本主义经济中的最主要、最基本的问题,并且有始有终、首尾呼应,具有逻辑和历史的相对完整性。
《资本论》第二卷考察的是广义的资本流通过程;即除了直接生产过程外,把交换过程加进来了。这一卷主要分析单个资本的再生产(资本的循环和周转)和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揭示资本主义的微观经济和宏观经济的运行过程。这些分析,一方面是对《资本论》第一卷的补充和展开,由此使人们进一步认识到,资本不仅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而且是一个不断运动(再生产)的过程,它只有在这种连续的运动中才能实现增殖;另一方面是向《资本论》第三卷的过渡,或者说是第三卷的引言,因为第二卷考察的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等独立化的资本形式,是以第二卷对资本循环的分析为基础和出发点的。
《资本论》第三卷是对资本运动总过程的分析,既是理论分析的高潮,又是理论分析的完成。因为这里的分析不再停留在本质的层次上。而是上升到社会的表面。由此,把资本主义这个庞然大物从里到外清楚地再现在人们面前。同时,前两卷暂时存而未论的问题在这里得到了回答,前面做过的许多分析(如价值、货币等)在这里又得到了更加深入、更加丰富、更加具体的论证,确实可以说是圆满地完成了理论分析的任务。
2.资本论读后心得 篇二
课程本身能否吸引人, 是个首先要考虑的大问题。大学生们往往有意或无意地把马克思主义的道理, 称之为“大道理”;似乎它谈论的仅仅是些关于社会发展的大尺度, 很宏观;与自己生活的现实情况关系并不紧密, 甚至不搭界。这个看法实在是一个很大的误解, 它妨害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造成这个误解的原因是有多方面的, 但与教学过程之中的问题肯定有关。纯理论的、条条杠杠的东西离开了鲜活的实践, 当然就死了;说明不了进而解决不了实际中的问题, 就没有生命力了。上课时一旦陷入那个局面, 学生就会倒胃口, 对教师来说其实就是失败;因而那是马克思主义教学中的大忌, 一定要避免那种做法。
然而《资本论》本身恰恰与上述问题相反, 它里面的道理都是从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中概括出来的。哪怕是很抽象的原理, 却是与人们的生活休戚相关的、活生生的。例如在被视为最难懂的商品和货币篇章里面, 马克思讲的东西其实就是人们生活里的商品交换呀, 是对买方与卖方两者的行为进行了高度浓缩。而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之中, 只要把它按照其自身的逻辑化解开来, 配上当今现实生活中的实例, 就能讲清楚;不仅学生听得津津有味、兴趣盎然, 而且老师本身也会觉得课上得有劲、有成就感。从中我们可以看到, 原著本身和教学的要求都是一个指向, 即“理论联系实际”;这是马克思主义的生命源泉和上课成功的关键所在。
笔者在备课的时候, 还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情况:马克思对不少细枝末节的情节, 竟然观察地如此之到位, 以致不得不让人叹为观止、为之折服。这里仅举两例:其一, 他在谈到劳动过程时讲了干活要有注意力, 特别是这个活不是兴趣所在时更要有意志的定力, 才能做好。其二, 在讲到资本家对劳动过程进行监督时, 不允许不合理地消费原材料和劳动资料, 即工人不能浪费原料、必须爱惜劳动工具。以上两个例子为笔者自己当工人的亲身经历所证实, 确实如此。类似事例不胜枚举, 因而从根本上改变了笔者过去对马克思的不完全的认识;他不仅对社会发展之阶段的大方向能够把握住, 而且对生活中的细节也能够观察地如此之精到。确实诚如列宁所说:“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也是最本质的东西) , 是具体地分析具体的情况”。那也是上好这门课程的根本方法论。
在备课时, 对教材的适当处理, 是比较要紧的事情。由于本科生教学不是《资本论》的全部篇幅, 而是选读主要篇章, 在讲授时会出现逻辑断裂的情况 (那是因为涉及经济学说史的内容被删除了, 某些章节由于编教材者认为不太重要而没有被选入) 。于是老师在讲授时照着教材的顺序讲下来的话, 会给人造成一种零散的碎片感, 学生难免会有意见提上来。因此老师在备课时就要考虑到这个状况, 如何来解决这个问题, 使得逻辑的链条能够顺理成章地连接起来;好在原来学生学习过政治经济学那门课程, 给予学生一定的点拨他们就能举一反三, 自行解决问题。例如关于相对剩余价值的讲授:教材里有专门的概念和内涵的表述, 但是却把简单协作、工场手工业和机器大工业的三章拿掉了;这样就把技术革命和企业组织形式的变革历程给跳过去了, 尽管其他章节里仍然谈到过这个东西, 但是裂痕却显而易见。所以老师在备课时要顾及到这种状况, 专门要补一下, 讲到位。这一情况在教材的其他地方也同样存在 (如货币的职能) 。
笔者在备课时, 受《资本论》连环画的启发, 在制作PPT时配置了不少图片。这些从网络上撷取下来的图片, 对阐释《资本论》中各个方面的内容时, 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特别是针对现在大学生的特点, 效果极佳。由此可见, 在当今电子设备如此先进的时代里, 充分利用视频等手段, 成效显著。例如在讲述资本主义的劳动过程时, 有意识地选取工厂里工人在机器边上干活的镜头来播放, 深受学生的喜爱。笔者有一次看电视, 被一个栏目吸引, 即《看电影, 学经商》, 感觉挺不错的, 也依样画葫芦地试着这么做, 结果效果也蛮好的。总之, 现代教学手段应该被充分运用到《资本论》的教学过程之中的。
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上好每堂课, 笔者根据备课笔记制作了《课程操作程序》。内含讲课顺序、教学手段的运用、配发的资料、讨论的内容和注意的事项等等;主要目的是确保教学过程中, 不出差错、连贯一致和出招的安排。这个东西起到了提醒的作用, 相当管用。
在《资本论》的教学中, 还要贯彻党中央关于改革开放的精神。这次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的作用的观点, 提出能够由市场起作用的方面都要放开, 充分发挥价格、供求、竞争作用的要求。在《资本论》的教学中现成的就有这方面的内容, 其实就是商品经济中的价值规律问题嘛。在第一卷里讲商品和货币之中提到过价格运动的平均数所表现出来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问题;在第三卷讲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时, 在论述到部门内部的竞争形成统一市场价值的篇章里, 马克思专门讲了价格、供求和竞争之间的关系, 同时对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另外一种含义进行了进一步的阐释。通过讲解这些内容, 对于帮助学生理解三中全会的精神有很大的益处;这对教师本身的素质提高, 也有一定的作用的。
教师本身素质的提高, 对于上好《资本论》这门课程, 是至关重要的。一方面钻研理论本身、阅读相关的报刊文章、了解学术界的动态是必修之道;另一方面投身火热的现实生活, 亲身参与社会实践也是须臾不可或缺的必由之路。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 必须借助于实际才行。笔者对此深有体会, 特别是当有幸参与当今经济生活中的某些活动时, 所见所闻真是丰富多彩、美不胜收;通过对各个方面的经验总结, 再回过头来看《资本论》, 不但能够明白不少道理, 还能够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这样做下来, 不仅上课的底气充足了, 也能讲出许多道道来。因而关注社会、关注时事、关注人们的日常生活、关注新鲜事物等等是教师本身所必需的;也是现今把课程讲得活泼、自在的王道所在。每天的广播新闻、有关的电视频道以及网络等媒体, 是获取一手资料的很好来源, 这些都是时刻需要给予关注的方面。
现实生活中的素材, 可以作为课程教学中适当扩展出来的讲课内容。比如马克思在论述使用价值时, 仅仅说到“它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使用价值的其他方面, 是商品学的考察对象。而笔者在讲到这里时可适当地拓展一些内容, 加进商品经营者还应关注的五个方面:品质、品牌、信誉度、客户满意度和市场占有份额, 以此来强化学生的商品意识。再如讲到资本循环三个阶段时, 从供产销的角度, 来适当给学生补充管理学方面的知识。笔者发现, 其实完全可以运用《资本论》的原理, 来给大学生讲授如何创业的方法, 有许多东西都是融会贯通的;特别是在当今市场经济的条件下, 《资本论》里阐释的经济道理具有很大的适用性。当然这些是需要下力气进行发掘的, 而承担本课程的教师在此应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3.资本论读后感 篇三
姓名:龚和新 学院:机电学院 专业:车辆工程 班级:(1)班 学号:201540170138
正文: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批判地吸收了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家价值论的合理内容,建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运用唯物史观的观点和方法,将社会关系归结为生产关系,将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高度,从而证明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历史过程,这就更好地提高了我们的自觉性认识,为探索具体的物质生产和社会生产的运动规律打下扎实基础,作好了充足的思想准备。
剩余价值理论中马克思指出,看起来并没有什么不对的“干活付钱”是错误的认识,实际上“干活付钱”并不是“等价交换”,工人为资本家劳动所创造的财富远远大于自己所得的报酬。
马克思认为,“劳动过程的第二段时间,工人超出必要劳动的界限做工的时间,虽然耗费工人的劳动,耗费劳动力,但并不为工人形成任何价值。这段时间形成剩余价值,剩余价值以从无生有的全部魅力引诱着资本家。”马克思又进一步论述,“把价值看作只是劳动时间的凝结,只是对象化的劳动,这对于认识价值一般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同样,把剩余价值看作只是剩余劳动时间的凝结,只是对象化的剩余劳动,这对于认识剩余价值也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使各种经济的社会形态例如奴隶社会和雇佣劳动的社会区别开来的,只是从直接生产者身上,劳动者身上,榨取这种剩余劳动的形式。”在这话里,很明了地将剩余劳动时间与剩余价值挂钩起来,从而得出资本家通过榨取剩余劳动时间来获得剩余价值。
这种深入透切的分析,使我清楚了解到资本家是如何榨取剩余价值,即剥削工人。马克思用一个个清晰的辩证,一个个血淋淋的例子,讲述了工厂主是如何一点一滴剥削那些工人,如何一步步看似合法的盗走了所有的工人们财产与劳动成果。也明了的叙述了资本家们是如何用工资的形式隐藏了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有酬劳动和无酬劳动,如何把工人的劳动都表现为有酬劳动。清晰的告诉所有的劳动者,你们被资本家们骗了。你们被资本家盗走了财富却浑然不知。
4.资本论读后感 篇四
马克思这本举世闻名的著作,被冠以多少荣誉,似已成为了一本解剖资本主义剥削制度和为劳苦大众呐喊的圣经。作为一个中国人,从小就受到它的一部分经典理论的教育,却从没有正式的通篇阅读过。此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出题“《资本论》读后感”,终是给我一份催动力,在网上下载了原本,囫囵吞枣得读下来,似是而非得懂得很多道理。现将感想记下,望老师同学予以指正。
《资本论》让我认清了自已的社会地位,让我能正确地理解周边的人和事,让我明确了努力的目标,指导我制定正确的策略。
首先谈认清自已的社会地位这一点,马克思说“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理解一个人首先要去理解他的社会关系。在中国,农民是彻底被边缘化的一批人。随着工业化的进程采取资本主义方式,农民的出路只有一条:破产。农民受到的剥削越来越严重,农村的生存资源越来越少,导致农村经济的萧条和农村社会关系的解体。其实农村经济的萧条是导致农村社会关系解体的基础原因。如果一个人自已的生活都很困难,他必然很想得到别人的帮助,而他帮助别人对他来讲就有很大的压力。有这种心理体会,就可以理解农村的人情事故。理解农村的人情冷暖。其实能怪别人趋炎附势?能怪别人势利眼?能怪别人不讲亲情么?生活在那种社会地位,自私和无耻已经成为生存的本能。扪心自问,我做过的和他们做的又有什么本质的不同呢?也许只在于我会反省自身吧。
《资本论》中资本积累就是把一部分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它不是满足资本家自己的嗜欲,他是为了投入资本来赚更多的钱,投入新的生产,剩余价值可以分为生产资料和可变资本,不是像《国富论》把剩余价值都可以转化为可变的资本。
资本的积累造成阶级两极分化的社会现象,一方造成生产过剩,另一方则造成生存的压力,他说:“对直接生产者的剥夺,是用最残酷无情的野蛮手段,在最下流,最卑鄙和最疯狂的贪欲的趋势下完成的。”可见他对资本家深恶痛绝。
另一方面,劳动价值论是指劳动创造价值的理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批判地吸收了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家价值论的合理内容,建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根据书本上的表达,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原创含义,可高度概括如下:一是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它是不同商品进行交换的比例的基础,它反映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二是创造价值的唯一要素是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其他任何生产要素都不是价值的源泉,创造价值的劳动是抽象劳动,即无差别的人类脑力体力的耗费,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但它不是价值的源泉;三是创造价值的劳动是活劳动,即正在进行的生产过程中耗费的抽象劳动,物化劳动作为过去劳动的凝结物,在新的商品生产过程中只能转移自身的价值,而不能创造价值,商品价值中不包含任何一个自然物质的原子。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由于国内房价居高不下,我特意关注了有关土地与地租的章节。由于土地资源有限,大多数土地由少部分人占有,所以土地资源面对工业化浪潮也是十分重要的一项,现在农民把一部分工资交给资产阶级,自己却当一个田户,这是小块土地所有制占统治地位的国家的谷物价格低于市场价格所造成的,在资产阶级社会制度下,小块土地所有制,不断的衰退,它排斥了劳动生产力的发展、劳动的社会形式、资本社会的积聚和大规模的畜牧和科学的不断扩大等等。
5.资本论读后感 篇五
正文字数:1349
从2008年9月开始,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迅速波及全世界,引起了一场全球性金融危机。这场金融危机的一个后果是,马克思和他的《资本论》又重新回到人们的视线里,可谓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根源和本质,从媒体可以听到各种不同的说法,其实看过《资本论》之后,发现其中早已论述得很清楚:和以往历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一样,这次危机的根源还是生产相对过剩,而劳动人民购买力相对不足的矛盾。
若仅观察美国,可能会得出相反结论,因为在美国次贷危机是消费过度的结果。只要放眼全球就会发现全部真相。由于资本主义全球化,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和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形成国际经济大循环。危机前的经济增长是靠美国过度消费、中国过度生产来推动的,而美国的过度消费又是由透支未来的消费信贷支撑的,这种模式注定不能持久。当美国的过度消费突然中断,中国制造没了用户,就表现为生产过剩。可见,无论资本主义如何发展,都逃脱不了马克思100多年前的预见。
其实几乎没有人不知道资本,价值是这部书的主旨。通过目录来看,出现最多的词语是资本,最核心的概念是剩余价值,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其实资本论的脉络是很清晰的。用一个个不太恰当的比喻。从《资本论》里,我似乎可以看出一个古怪的植物状社会体系。这个体系的顶端是些厚厚的叶子,遮蔽了所有的阳光和清新的空气,投下无尽的阴影在根部。占整个体系绝大部分的根盘在深深的泥浆中,拼命地吸收可供系统利用水分和养料,通过枝杆送至叶片上,而叶片将它们几乎全部用于再生产,于是植物体便不断长大。无需解释,根代表的就是广大的劳动人民,他们不停地把各种自然资源转化成社会财富,通过市场交换或租金——枝或杆,财富最终落到资本家——叶子——的手里,财富变成了资本,被重新投入再生产过程。为了吸取更多的养料和水分,根只有往地下越扎越深;叶子要得到充分的阳光和空气,也只好拼命向上伸展;枝杆亦随之长粗,变长。原本小小的丑陋植物逐渐成为一棵棵参天大树!植物不能没有根也不能没有叶,社会不能失去上层的资本阶级,更不能失去下层劳动大众。
问题在于,植物是一体的而人不是,由人构成的社会不可能像植物那样安静地生长。社会要发展,方向是平等,但照这种模式下去是行不通的!差距只能越拉越大。若不考虑自然资源的枯竭及大规模毁灭性的战争或灾难,这个社会体系早晚要被自己生产的产品撑死!可怕的预言!而马克思给我们指明了出路。“树木不可能无限制地长高,并非因为时间不够;相似结构的社会体系也不能永久存在,不是由于敌人太强!”
6.《资本论》中的补偿经济思想 篇六
马克思为了分析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撰写了《资本论 》,他在 《资本论 》中对补偿问题进行了深入的阐述。 据不完全统计,在《资本论》中共640 余次使用了“补偿”一词。 马克思不仅论述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工人利益的受损,还论述了再生产过程中的价值补偿和物质补偿,以及由于人类的活动而导致的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补偿。 本文试图挖掘马克思的补偿经济思想,把马克思有关补偿的论述分为人与人之间的利益补偿、人与社会之间的物质和价值补偿、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补偿三大类,在此基础上分析马克思的补偿经济思想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可持续协调发展的启示。
一、人与人之间的利益补偿:劳资利益补偿
马克思认为利益是人类经济社会活动的目的,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利益有关。 马克思在《资本论 》 中深刻揭示了由于生产资料私有制而导致的工人利益受损,即揭露了资本家无偿占有工人的剩余价值的根源,并且进一步揭示了由于这种利益关系导致了社会两极分化,导致了周期性的经济危机与巨大浪费,从而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障碍,在此基础上论证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马克思有关劳资利益受损与补偿的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劳动力流通过程的平等交易。 马克思在区分了劳动和劳动力的概念的基础上,批判了把劳动力等同于劳动的错误认识,提出了工人向资本家出卖的是劳动力而不是劳动。 “看起来好像是资本家用货币购买工人的劳动。 工人是为了货币而向资本家出卖自己的劳动。 但这只是假象。 实际上,他们为了货币而向资本家出卖的东西,是他们的劳动力。 ”[1](P713)马克思认为在流通领域,即劳动力市场上,买卖双方是平等的市场交易主体,二者按照商品价值进行等价值交换。 随着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相分离。 劳动者为了获得生活资料,必须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劳动力成为了一种商品。 由于摆脱了人身依附关系,在劳动力市场上劳动力的买卖双方之间是一种平等的地位,双方根据劳动力的价值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交换。 劳动力的价值是由生产、再生产劳动力这种特殊的商品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决定的。 “劳动力所有者和货币所有者在市场上相遇,彼此作为身分平等的商品所有者发生关系,所不同的只是一个是买者,一个是卖者,因此双方是法律上平等的人。 ”[2](P195)
二是生产过程中资本对劳动的支配权。 劳动力是依附于人体内的一种特殊商品,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只有在生产过程中才能得到体现。 因此,劳动力的购买与使用存在着场所的分离。 一个发生在流通市场,一个发生于生产过程。 当劳动力进入生产过程后,劳动者与资方便不再是平等的关系,资本家获得了对劳动力的强制支配权。 劳动者在资本家的安排下进行劳动,当资本家把工人劳动时间延长到超过工人自身价值时, 工人开始为资本家创造价值。 “资本发展成为对劳动的指挥权,监督工人守规矩地紧张工作。 ……生产资料成了吮吸他人劳动的手段。 不再是工人使用生产资料,而是生产资料使用工人了。 ”[3]资本家对工人拥有强制的权力,权力的根源在于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没有了生活资料的来源,为了生活不得出卖自己的劳动力。 “工资决定于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敌对的斗争,胜利必定属于资本家,资本家没有工人能比工人没有资本家活得长久。 ”[1](P115)
三是剩余价值与工人利益受损。 在生产过程中, 资本家获得对劳动者劳动过程的剩余索取权,把工人劳动时间延长到超过工人自身价值以上。 工人劳动时间超过必要劳动时间的时间越长,则为资本家创造的剩余价值越多。 榨取剩余价值的方式包括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两种。 工人劳动创造的新价值被资本家无偿占有, 工人的利益受损。“资本家想尽量延长工作日。 工作日越长,生产的剩余价值也就越多。 而工人则正确地感觉到,超过偿还工资的每一小时的劳动,都是不合理地从他身人榨取的; 他亲自体验到工作时间过长意味着什么。资本家为自己的利润而斗争, 工人为自己的健康,为每天几小时的休息而斗争,以便在工作睡眠和饮食之外,还能作为人从事其他活动。 ”[4](P84)
四是工人利益受损的补偿。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劳资之间的利益是完全对立的,资本家所得到的, 正是工人所失去的。 “工资和利润是互成反比的。 资本的份额即利润越增加,则劳动的份额即工资就越降低;反之亦然。 利润增加多少,工资就降低多少;而利润降低多少,则工资就增加多少。 ”[1](P732)劳资之间的利益矛盾是不可协调的。 工人的利益被资本家无偿占有是由于生产资料私有制决定的,在生产资料私有制条件下,工人为了生存,不得不出卖自身的劳动力,不得不在一定时间内让渡自身劳动的支配权。 从另一个角度看,由于工人在数量上远远多于资本家的数量, 工人是分散的社会力量,而资本家是垄断的社会力量,当相互竞争的力量与垄断的力量相互博弈时,必然垄断的力量处于优势地位。 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条件下,不存在着劳资利益矛盾解决的途径,劳动者应该从争取经济权利的斗争转向政治权利的斗争,只有建立起公有制才能解决劳资之间的利益斗争,“他们应当摒弃“做一天公平的工作,得一天公平的工资! ”这种保守的格言,要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革命的口号:“消灭雇佣劳动制度! ”[4](P78)
总之,由于生产资料的产权关系,劳动者失去了生产过程的剩余索取权, 劳动者的利益受损,进而导致了资本主义的一系列矛盾。 但是,由于生产资料私有制,由于资本逻辑,工人的利益受损在资本主义体系内无法得到有效的补偿。
二、人与社会之间的补偿:再生产过程的价值补偿与物质补偿
再生产是不断反复进行的生产过程,人类社会是不断再生产的过程。 “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这是每一个小孩都知道的。 ”[5]完成再生产,必须要求生产出来产品卖得出去,否则无法换回货币,就无法开始下一阶段的生产。 再生产要求实现生产的价值补偿和物质补偿。 “产品价值的一部分再转化为资本,另一部分进入资本家阶级和工人阶级的个人消费,这在表现为总资本的结果的产品价值本身内形成一个运动。 这个运动不仅是价值补偿,而且是物质补偿”。[6](P437-438)
一是再生产过程的价值补偿。 社会再生产是由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一系列过程构成的。 生产出来的产品只有销售出去,才能换回货币,用于购买生产资料和原材料及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才能把这些生产要素投入到生产过程,以开始下一阶段的生产。 如果生产出来的产品卖不出去,则生产过程中断。 “商品价值从商品体跳到金体上,像我在别处说过的,是商品的惊险的跳跃。 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但一定是商品占有者”。[2](P127)商品如果销售不出去,无法实现再生产过程的价值补偿,则下一阶段的生产就无法继续进行。
二是再生产过程的物质补偿。 由于生产过程中消耗了物质资料和劳动力,这些生产要素的价值部分或全部转移到新的商品中去,要进行再生产则必须能够买回这些生产要素, 这样才能继续进行生产。在销售出产品后,原来生产过程中的这些生产要素转移到新产品中去了,为了继续再生产,则必须能够重新买回这些生产要素,实现再生产过程的物质补偿,这样才能开始下一阶段的生产。 “劳动资料大部分都因为产业进步而不断革新。 因此,它们不是以原来的形式,而是以革新的形式进行补偿。 ”[6](P190)
三是物质补偿与价值补偿相分离的固定资本。对于固定资本来说,则由于它的价值是逐渐转移到商品中去的,因而当商品售出时,固定资本得到了价值补偿, 但是由于固定资本有一定的使用年限,只有当固定资本报废时, 才需要补偿其实物形式。资本家“必须设置折旧基金,以用于经过若干年才一朝到达其再生产期限,从而要全部补偿的那部分固定资本”。[6](P202)
四是再生产补偿的比例协调。 再生产要求生产资料与消费资两大部门之间能够相互进行交换,在使用价值上满足相互的需求。 这样便要求:一方面两大部门内部比例要协调;另一方面两大部门之间的比例也要相互协调。 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不仅是价值补偿,而且是物质补偿,因而既要受社会产品的价值组成部分相互之间的比例的制约,又要受它们的使用价值,它们的物质形式的制约。 ”[6](P438)
五是再生产过程中的劳动力补偿。 劳动力是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的生产要素。 在劳动过程中劳动力的价值转移到商品中去,要维持生产过程,同样要求实现劳动力的补偿。 “劳动力只有表现出来才能实现,只有在劳动中才能发挥出来。 而劳动力的发挥即劳动,耗费人的一定量的肌肉、神经、脑等等,这些消耗必须重新得到补偿。 支出增多,收入也得增多。 ”[2](P199)此外,由于劳动力存在于活的人体中,劳动力有着生老病死的过程,除了劳动力自身的补偿外,还需要劳动力的延续。“劳动力所有者是会死的。因此,要使他不断出现在市场上(这是货币不断转化为资本的前提),劳动力的卖者就必须‘像任何活的个体一样,依靠繁殖使自己永远延续下去’”。[2](P199)
六是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补偿比例。 社会再生产分为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简单再生产要求第一部类和第二部类的平衡, 包括: 一是“I(v+m)=IIc”,即第二部类生产出足够的消费品,以满足第一部类的工人和资本家的生活需求;同时根据该公式,还可以派生出以下公式,即二是I(c+v+m)=IIc+Ic;三是II(c+v+m)=I(v+m)+II(v+m)。 扩大再生产则要求生产出多余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以满足扩大的规模对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需要。
总之, 再生产过程包括物质补偿和价值补偿。在生产过程中如何平衡不同生产部门之间的关系对于商品价值的实现和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人与自然之间的补偿经济:生态断裂补偿
在马克思所处的时代,工业革命迅速推进的同时城市化迅速发展。 城市化的发展导致人口大量在城市聚集,这些都导致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被打破,从而出现了生态补偿的问题。 “人类要维持生存与发展, 必须持续不断地与自然界进行物质交换。一旦物质变换受阻,再生产就难以为继,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就难以实现。 ”[7]马克思有关生态断裂补偿的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其一, 劳动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马克思在定义了劳动的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劳动过程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 “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 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中介、 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2](P207-208)在劳动过程中,人运用自然界的物质生产加工出满足人们需要的商品。 在农业社会中,人类种植各种农作物,这些农作物吸收土壤中的各种化学元素,经过光合作用,变成碳水化合物。 这些碳水化合物可以被人们直接食用,满足人们的营养需求,或者被家畜家禽食用转化成动物蛋白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 这些碳水化合物经人畜消化后变成有机肥, 有机肥中的化学元素重新返回到土壤中,人与自然之间是一种闭合的物质循环过程。
其二,工业化与新陈代谢断裂。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人口移到城市,人在城市里进行工业等活动,同时也要消费农产品,这些农产品经市民消费消化后以排泄物的形式留在了城市,形成了对城市环境的污染。 “在伟大的德国化学家尤斯蒂斯·冯·李比希的理论基础上,马克思认为:通过把食物和纤维运输到千百公里以外人口不断聚集的新城市工业中心, 资本最后掠夺了土地的营养, 如氮、磷、钾等,它们不是返回土壤,而是在城市造成了污染。 ”[8]因此,人与自然之间不再是闭合的物质循环,作物从土壤中吸收的化学元素无法再返回到土壤之中。 人与自然之间的闭合的新陈代谢受到了中断,对农村来说土地中的有机成分、化学成分减少;对城市来说消费后产生的排泄物在城市造成了污染。 “在伦敦,450 万人的, 就没有什么好的处理方法,只好花很多钱来污染泰晤士河。 ”[9](P115)马克思分析了城市化的发展对农村的影响,城市化的发展导致了农村土地肥力无法得到补偿, 土壤肥力下降。“资本主义生产使它汇集在各大中心的城市人口越来越占优势,这样一来,它一方面聚集着社会的历史动力,另一方面又破坏着人和土地之间的物质变换,也就是使人以衣食形式消费掉的土地的组成部分不能回到土地,从而破坏土地持久肥力的永恒的自然条件。 ”[2](P579)这样由于新陈代谢循环的打破,形成了人与自然之间的新陈代谢的断裂。 “大土地所有者使农业人口减少到一个不断下降的最低限度,而同他们相对立,又造成一个不断增长的拥挤在大城市的工业人口。 由此产生了各种条件,这些条件在社会的以及由生活的自然规律所决定的物质变换的联系中造成了一个无法弥补的裂缝,于是就造成了地力的浪费,而且这种浪费通过商业而远及国外。 ”[9](P918-919)
其三,资本逻辑与生态危机。 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由于资本以追逐利润为目标,必然不断扩大生产,不断利用自然界的物质,从而导致生产规模越来越大,生产的产品越来越多,人类对自然的利用越来越多, 而生态断裂问题越来越突出。 “资本主义农业的任何进步,都不仅是掠夺劳动者技巧的进步, 而且是掠夺土地的技巧的进步,在一定时期内提高土地肥力的任何进步,同时也是破坏土地肥力持久源泉的进步。 ”[2](P579-580)从而导致了资本主义的生态危机。
其四,产权制度与生态补偿。 资本主义是导致生态危机的根源,只有实行公有制,才能打破资本逻辑,才能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生态断裂。 “在这个领域内的自由(自然必然性的自由)只能是: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 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 ”[9](P928-929)
总之,马克思认为私有制是导致生态断裂和生态危机的根源, 只有公有制才能解决生态断裂问题,补偿由于生产劳动而导致的物质消耗。 “从一个较高级的经济的社会形态的角度来看,个别人对土地的私有权, 和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私有权一样,是十分荒谬的。 甚至整个社会,一个民族,以至一切同时存在的社会加在一起,都不是土地的所有者。 他们只是土地的占有者,土地的受益者,并且他们应当作为好家长,把经过改良的土地传给后代。 ”[2](P878)
四、现实启示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补偿经济思想对于中国现阶段具有重要的启示。 近年来,由于劳资关系矛盾和环境污染造成的群体性事件已经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隐患。 据中国社科院《2013 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群体性事件有三大根源:一是征地拆迁,占到群体性事件总量的50%;二是劳资关系;三是环境保护。 后两者加在一起占到群体性事件总量的30%。[10]另外,由于生产的盲目性导致了产品供大于求的现象也非常突出。 因此,正确处理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补偿问题对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是正确处理劳资利益矛盾, 促进社会公平。随着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在非公有制经济中就业的群体越来越大,而由于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时间不长,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等导致的资方盲目追求利益而任意损害工人权益的事件时有发生。据全国总工会的统计,2012 年1~8 月, 全国共发生120 余起因劳资矛盾引发的百人以上的罢工事件,规模30 人以上的更是多达270 起。 这既侵害了工人的利益,加大了社会收入差距,又损害了社会公平正义,导致社会不稳定。 因此,要正确处理劳资关系,维护工人权益,通过健全法律法规,公平界定劳资双方利益边界,努力实现劳资双方的互利共赢。
二是正确处理社会再生产的补偿,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再生产过程的补偿是生产过程循环进行不断发展的前提。 无论是简单再生产还是扩大再生产都要实现物质和价值补偿。 这便要求健全市场体系,特别是市场信号体系,促进商品流通。 要协调物质生产各部门之间的关系,促进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的比例协调。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农产品价格逐渐放开,然而由于农村多是一家一户的小规模生产,农民种植什么作物是根据上年的市场行情进行判断的, 这样导致了市场信号的滞后,往往是“农民种什么,什么东西卖不出去”,菜贱伤农、粮贱伤农的问题特别突出。 农产品供求市场的不可预测性影响了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也导致了社会产品的巨大浪费。 只有健全市场信号,平衡交易需求,才能更好地促进市场的平衡,促进再生产过程的物质补偿和价值补偿。
三是发展循环经济,促进人与自然之间的闭合循环。 工业化、城市化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和必然趋势。 但是,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如果不正确处理化学元素的补偿,把从土壤中吸收的养分及时返回到大自然中,也会造成人与自然之间的新陈代谢断裂,从而导致人类大量使用化肥、农药来满足作物生长的需要,这些化肥、农药会杀死土壤中的微生物和农田中的有益生物,从而影响生态系统的循环,甚至这些化肥、农药会渗透地下,影响地下水的安全。 近年来,一些地方的地下水被严重污染,甚至出现了“癌症村”等现象,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严重威胁。 因此,要促进人与自然之间的生态补偿,发展有机农业,促进化学元素回归土壤,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另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企业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千方百计地拓展产品销路,这样一方面造成对自然的过度利用,另一方面造成巨大的营销浪费,如对产品过度包装等,这些都不利于自然的补偿。 因此,要对企业进行一定的规制,更加重视商品的使用价值,防止过度包装,防止对自然的过度利用,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总之,《资本论》论述了社会再生产过程,社会再生产的正常运转本质上就是生产不断的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也就是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马克思讲述了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三类补偿,即劳资之间的利益补偿、 人与社会之间的物质和价值补偿、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补偿,从本质上讲这种生产的补偿就是生产可持续。 马克思的补偿思想对于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摘要:补偿是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资本论》研究了资本主义生产总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马克思论述了工人利益的受损与补偿、社会再生产过程的补偿、生态断裂与补偿等问题。《资本论》中的补偿思想对于中国协调劳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7.资本论读后感 篇七
如何实现货币到商品再到货币(G―W―G)为卖而买的飞越?而不是日复一日的走商品货币再到商品(W―G―W)为买而卖的低层次被动的行为模式。出卖劳动时间赚取劳动报酬,进而再次消费得到满足的恶性循环,始终要投入自己的时间去换取有限的几乎是一刀切的报酬,并且会遭受剩余价值的剥削。两种循环切换唯一不同的在于W的性质,看其属于消费品或是投资品,某种意义上W的属性决定了G的长远价值。
减少不必要的消费性商品的购买,提升货币G的未来现金流,如此才可实现货币滚雪球般增长。投资就是一个G―G‘的货币增长模式,也是效率最高门槛最低却成功率极低的商业行为。
跟从事任何行业一样,站在金字塔顶尖的人物需要的不仅仅是全力以赴那么简单,还需要机遇与运气的不可控成分。然而能否登顶这样的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在这个过程中能否做到超脱物外,不计成本和时间潇洒的沉浸在其中。
如同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一般,在他生命中40年的光阴里纵然穷困潦倒,艰难度日,但为了揭秘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和劳动的关系,他站在人类社会全局的角度透过表面现象看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运行机制及其现有生产力主导下的赤裸裸的生产关系。带着这样伟大使命,马克思终于写出了揭示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规律的著名著作《资本论》。
8.资本论读后感名著 篇八
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原创含义
劳动价值论是指劳动创造价值的理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批判地吸收了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家价值论的合理资料,建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原创含义,可高度概括如下:一是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它是不一样商品进行交换的比例的基础,它反映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二是创造价值的唯一要素是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其他任何生产要素都不是价值的源泉,创造价值的劳动是抽象劳动,即无差别的人类脑力体力的耗费,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但它不是价值的源泉;三是创造价值的劳动是活劳动,即正在进行的生产过程中耗费的抽象劳动,物化劳动作为过去劳动的凝结物,在新的商品生产过程中只能转移自身的价值,而不能创造价值,商品价值中不包含任何一个自然物质的原子。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彻底的一元价值论。
二、发展和创新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必要性
(一)马克思创立劳动价值论的客观历史条件与现时代存在巨大的差别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任何科学原理都是对特定条件下的特定问题的分析。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产生于130多年前工业化初期的蒸汽机时代,而当时的生产方式、劳动形态、商品形式和财富构成等都与当今有着巨大的差别。所以,分析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不能脱离对那个特定时代特点的分析,概括地讲,马克思创立劳动价值论的客观历史条件主要如下。
第一,劳动形态主要表现为体力劳动。工业化初期,社会生产主要集中在物质生产领域,非物质生产部门的比例相对较小,劳动形态主要表现为工场手工业和机器大工业生产中的体力劳动。所以,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以物质生产领域的体力劳动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虽然马克思也涉及到对非物质生产领域(服务贸易行业)的分析,但由于当时这些部门在整个社会生产中所占的比例很小,影响力微乎其微,所以当马克思在谈到服务贸易时说:“资本主义生产在这个领域中的所有这些表现,同整个生产比起来是微不足道的。所以,能够完全置之不理”。
第二,劳动过程的知识含量不高。工业化初期知识、科学、技术不够发达,劳动过程的脑力支出、知识含量不高,简单的、以体力支出为主的、按时间计算的劳动是主要的劳动形式。所以,马克思还不可能对科技创新劳动在创造价值中的独特作用加以系统论述。
第三,指挥、管理劳动还不能作为独立的劳动形态。工业化初期,随着产业革命和生产力发展,一边是资产者财富的积累,另一边是无产者贫困的加深,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创立之初,应对的就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尖锐斗争,劳动价值论创立的使命就是揭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不合理性和被新社会制度代替的必然性。在当时,指挥、管理主要还是资本家的职能,而资本家行使指挥、管理的职能与剥削目的是结合在一齐的,而绝大部分劳动者是被指挥、被管理、被剥削的。所以,马克思就不可能把指挥、管理劳动作为创造价值的独立劳动形态来研究。
(二)当代劳动特征的变化向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提出了挑战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程的不断推进,很多新情景、新问题涌现出来,社会劳动出现了许多新特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有了新的实践土壤。可是,按照劳动价值论的原创含义,服务性劳动、科学研究劳动、生产精神产品的劳动、经营管理劳动,由于都不直接创造物质产品,都不创造价值。这一原创含义,与现实经济活动存在着巨大的矛盾,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遇到了一系列挑战。
第一,服务性劳动。第三产业又被称为服务业,在第三产业从事的劳动可称为服务性劳动。第三产业问题,是马克思创立劳动价值论时为了研究的方便而抽象掉的经济现象。第三产业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中的迅速发展,则是马克思未曾预料到的经济现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第三产业的发展程度已成为一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据统计,在西方发达国家和亚洲的一些新兴国家,第三产业产值所占的比重已达60%~70%。在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第三产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目前已占到GDP的13以上,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大大提高,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比重日益增大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产业的迅猛发展向理论界提出了一系列需要解决的理论问题:服务性劳动是否是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是否都创造价值
第二,科学研究劳动。当代世界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异常是在进人知识经济、新经济时代更是如此。科研人才的多少和水平的高低、科技创新本事的大小、科技对生产的装备应用程度和在经济生活的普及程度,早已成为决定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大小的重要因素。科学研究工作作为劳动的重要形式,在生产经营中经过提高已有产品的生产效率或发明出新的产品,能够创造出巨大的社会财富,使全社会的商品价值总量大大增加。如果坚持认为所有科学研究方面的劳动都不创造价值,就会严重压抑和打击这些人员的进取性。
第三,生产精神产品的劳动。与当时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相适应,马克思重在研究和论述物质生产劳动。马克思也提过“精神生产力”这一概念,但没有进一步研究和论述。现代经济条件下,人们物质生活的消费得到了较大的满足,消费结构从温饱型向发展型和享受型转变,人们越来越注重精神文化生活上的满足和享受,精神产品的生产部门得到很大发展,也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生产任务,生产精神产品的劳动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精神劳动是一种艰辛的、探索性的复杂劳动,它创造了精神产品,而这种精神产品极大地满足了人们对精神文化的僻求。对于作为发展中的社会主义中国来说,应当把生产精神产品的劳动作为重要的课题来研究和探讨。
第四,经管管理劳动。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生产范围扩大,产品日益精细、丰富,就越来越需要科学的组织与管理,经营管理劳动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异常是在现代高科技时代,对管理的要求更高.,现代经济社会的管理者,必须具备专门化的知识储备。同普通工人的简单劳动相比,管理活动是管理人员从事的复杂劳动,管理劳动不是一般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而是高级的脑力劳动。所以管理劳动不仅仅创造价值,并且随着社会提高,其创造的价值会远远高于普通劳动者的劳动。
三、发展和创新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现实可行性
(一)劳动价值论中的经济范畴会随着现实的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而变化
马克思同历史上的经济学家,异常是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在方法论上的重要分水岭在于:马克思认为,经济范畴是经济现实关系的科学抽象,而随着经济的现实关系的变化,经济范畴也应当相应发生变化。马克思指出,从方法论的角度看,经济生活、社会经济结构、生产方式都不是“结晶体”,而是一个“变化的机体”。因而,人们认识社会生产方式和经济变化规律的范畴,也不是永恒的,而是处在不断变化发展和否定的过程中。有些经济范畴的内涵,会随着经济现实的变化不断更新其资料和性质,有些经济范畴只说明必须历史阶段的经济现象,随着历史的发展,实质上它已不再适用,这时它只会作为人们认识经济现象的历史痕迹保留下来,而一些新的经济范畴会代替旧的经济范畴。
马克思创立劳动价值论是立足于商品经济社会的,劳动价值论是对商品经济现实关系的一种理论反映。没有商品经济社会的存在,就不可能有劳动价值论。我们应当看到,商品经济发展的历史是长期的、有阶段性的,这一发展过程必然决定着劳动价值论要随着历史发展不断地向前推进。所以,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不是僵化的教条,而是随着实践发展而不断发展的科学体系,创新和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对商品经济现实关系的一种确切反映,是科学体系发展的必然途径。
(二)马克思为劳动价值论的发展和创新留下了广阔的理论空间
马克思有关生产劳动的论述对我们有很重要的启示,为发展和创新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留下了广阔的理论空间。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如果整个过程从其结果的角度,从产品的角度加以考察,那么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表现为生产资料,劳动本身则表现为生产劳动。”他之后说,“这个从简单劳动过程的观点得出的生产劳动的定义对于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绝对不够的。马克思指出,“随着劳动过程本身的协作性质的发展,生产劳动和它的承担者即生产工人的概念也就必然扩大。为了从事生产劳动,此刻不必须要亲自动手,只要成为总体工人的一个器官,完成他所属的某一种职能就够了。”马克思又同时指出,“可是,另一方面,生产劳动的概念缩小了。资本主义生产不仅仅是商品的生产,他实质上是剩余价值的生产。”上头论述证明:马克思关于生产劳动范畴的内涵也是随其研究问题的发展而不断扩大的,生产劳动这一概念的含义不是固定不变的。在社会化大生产总体劳动中,生产劳动的范围不只是直接生产物质产品的劳动,还包括不必须要自我动手的科研、管理工作等。
马克思认为,“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这种区分本身,……即同劳动独有的特殊性毫无关系,也同劳动的这种特殊性借以体现的特殊使用价值毫无关系。”马克思在考察服务劳动时,曾明确指出,服务是“以劳务形式存在的消费品”,“服务有必须的使用价值(想象的或现实的)和必须的交换价值。”在今日社会主义条件下,随着第三产业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劳动的含义也应当有所发展和变化,必须探讨和重新认识服务性劳动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
(三)我国学术界的五次争论为劳动价位论的发展和创新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建国以来的五十多年,我国学术界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大范围讨论有五次,包括涉及“两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价值规律”和“生产劳动”等劳动价值论基本资料的前三次讨论,以及20世纪90年代初期关于“价值创造源泉”问题、世纪之交由“深化劳动和劳动价值论认识”再掀热潮的后两次讨论。
【资本论读后心得】推荐阅读:
《资本论》第一卷读后感10-19
大学生资本论阅读心得体会07-16
资本之王读后感07-16
资本论的研究对象08-01
读资本论章节有感09-14
读资本论第三卷有感11-03
《资本论》第一卷的学习体会10-02
新资本07-25
企业资本10-29
资本市场问题论文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