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小学英语课堂活动设计有感

2024-08-30

学习小学英语课堂活动设计有感(共14篇)

1.学习小学英语课堂活动设计有感 篇一

学习有感:英语课堂有效提问的教学策略

特殊的假期学习有感:病魔无情人有情,教室空空课未停。家国民族驻心中,只争朝夕砥砺行。在这非常特殊的疫情时刻,上级主管部门分层给我们一线教师进行了及时的充电。随着英语教师培训的结束,十多万的参与者,实乃我人生之幸事。下面简单的谈一下我学习中的感悟。

众所周知,在英语教学中师生互动特别重要,提问就是互动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提问就是通过巧妙的激疑设问,使学生心中产生疑惑,引起积极的思考,我们要不断优化课堂提问的方法、过程、内容、途径、角度,通过科学的课堂提问,多角度、多层次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内动力,加强教与学的和谐互动,充分发挥提问的有效价值,从而极大地提高教学的有效性,真正激发学生的英语思维。

一、有效提问的教学策略

所谓“有效”,就是:“能实现预期目的;有效果。”“有效提问”,意味着教师提出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回应,且这种回应或回答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学习,由此获得具体的进步和发展。

1.提问要适时。提问该作铺垫时就铺垫,该作归纳时归纳,要把握最佳时机提问,使之能化解难点、深化认识,要在学生“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状态提出相应的问题。

2.提问要明确、清晰。教师要把问题交代清楚,必要时将一些问题口语化,让学生听清楚教师在问什么。设计提问时要充分顾及学生的年龄特点,我们针对的学生是高中生,问题要引起他们的兴趣。优化课堂提问首先教师要从教材中选择能引起学生兴趣的热点构成提问序列,力求提问过程新颖别致,使学生喜闻乐答。

3.提问不宜太多。一堂课如果有太多的问题,让学生长时间地处在思考中,学生就会厌倦、懈怠、生成的质量就会明显下降。课堂提问要有明确的出发点和针对性,问题精要恰当,避免繁杂琐碎,做到精益求精,教师提出的每一个问题不仅本身要经得起推敲,同时还得强调组合的最优化,就是问题与问题之间有联系、有层次,力争使教师设计的每一个问题组成一个有机的严密的整体。让学生解答这些问题时,既理解和掌握知识,又得到严格的思维训练。

4.提问涉及面要广。有些教师的课堂提问往往面向优等生,很少叫中等生,后进的学生更加受到冷落。这样做教师比较省力,提问也一帆风顺,但是这与因材施教相违背。

5.要学会倾听。喜欢打断学生回答的教师,表面上似乎时时在关注学生,提问学生,但教师并没有“领会”学生,没有领会是因为没有很好倾听。教师往往并不愿意追究:学生为什么会这么回答?是否应该从学生的思维、学生的回答出发,引导学生获得正确的结论?

6.要学会有效评价。有效提问总是和有效评价紧密相连的。有效提问离不开有效评价,少使用或不用good或者very good等等这种最常见的、毫无意义的评价,真正有效的评价应该是用具体的英语词汇,真正激发学生的英语思维。

二、对课堂提问现状的反思

1.课堂中过多的一问一答,常常使学生缺少思维的空间和思考时间,表面上很热闹,但是实际上学生处于较低的认知和思维水平。

2.答案被老师完全控制。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即使给了学生回答问题的机会,但是仍然会很不放心地打断学生的回答,或者草率地加入个人的评价,左右学生个人想法的表达。3.候答时间过短。学生回答问题需要酝酿和思考的时间,教师在极短的时间就叫停,学生的思维无法进入真正的思考状态。

4、粗放提问实效不高,要细化提问的具体问题。

5.不会倾听学生正在回答的问题。当学生的回答与教师预定答案不太符合甚至相左时,教师应学会有效倾听,千万不要打断学生的回答,叫另外一位学生回答或教师代为说出正确的答案,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上述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着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使其低效甚至无效。

三、培养学生自身提问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英语提问的能力,让他们敢于、乐于、善于提出问题呢?

1.养成提问的习惯。教师要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抓住英语思维问题的特殊性进行有效教学,促使学生养成提问的习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习惯的开始。在英语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规律和心理特点,对教材灵活应用,使学生在好奇心和求知欲的促使下,激发问题兴趣,从而养成提问的习惯;增强质疑意识,促习惯提问。良好的提问习惯是在日积月累的不断质疑中形成的。在英语教学时要抓住学生好奇好问的心理,鼓励学生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增强学生质疑意识,从而形成提问习惯。

2.训练提问的胆识。学生天生好奇,对任何事物都会产生兴趣和许多问题,英语也不例外。可是我们学生为什么提不出问题呢?很大程度上是我们的学生不敢提问。因此,在平时的英语教学中要致力于创设一种和谐的问题环境,使学生有提问的胆识和勇气。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要根据自信心的形成特点,打破学生自卑心理和疑问状态,激发“I can do it well”等自信心的意识,从而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3.培养提问的技巧。英语教学过程中,渗透提问的方法与技巧的培养尤为必要,这样才能“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漫”。①联想提问。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设一种情景,让学生在思考中就某一事物而联想到与其有关的其他事物。②观察提问。观察是学生认识事物和获得知识的基本途径,借助观察学生能从英语学习中发现问题。③猜测提问。猜测提问,顾名思义就是凭借自己的知识、估计、推测出来的问题。④归纳提问。英语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规律,让学生在归纳中提出问题。

总之,在英语教学实践中,我们要联系实际情况,优化提问内容,把握提问时机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2.学习小学英语课堂活动设计有感 篇二

一、懂得融入

因为是借班上课,教师对学生很不熟悉,如何活跃课堂气氛、尽快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就显得至关重要。有的教师就打破机械、呆板的公式化问候:Good morning.How are you?...一边问学生如“What’s your name?I’m glad to know you.”等,一边和每一位学生握手或拥抱。这不仅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有的教师则从自己的姓名上做文章,说:“My family name is Yang.Who shares the same family name with me?My second name is...Who shares...”对于和教师拥有同样的姓或名的学生,教师会走到台下与之寒暄或握手。有的教师则是通过巧妙的导入调动学生的情绪,播放学生喜欢的电视剧《家有儿女》的精彩片段后问学生:“Do you like the parents in the show?Why?”当学生回答说喜欢民主、理解子女的父母时,教师顺势说自己就是这样的老师,而且说:“Do you want to check what I said about myself and know more about me?If so,let’s go together!”

二、让学生有成就感、充满信心和活力

有的教师尽可能教学时语言生动,非常富有感染力,并及时对学生进行表扬。例如有个教师总会用升调说出:“Boys and girls!You are the best in your teacher’s eyes!You are the cleverest students I’ve ever seen!”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都是穿插类似的表达,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教师的尊敬和关怀,体验到学习的欢乐与成功。古语说:“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功。”于是课堂上学生会滔滔不绝地讲述、淋漓尽致地表演。

有的教师布置小组讨论并produce a letter。有的小组不仅写出了信,还在信纸上加上了自己的创意,设计得精美漂亮。教师适时地大加赞扬,并给予物质奖励,学生直至下课时还要求展示自己的作品。学生在体验成功的喜悦后会更加积极踊跃。

有的教师在处理知识点时采取师生互动形式。本来英语知识点是枯燥乏味的,但教师在这个过程中适当采用竞争机制。学生对难的知识点可以先提问,能回答出来的学生可以畅所欲言。会的学生可以举一反三,还可以要求其他学生做自己出的题目,如翻译、选择、填空、接龙等,教师也被学生当作同学提问,答对的加分。真正达到了“Learning is fun.Learning is not punishment.Learning is not suffering.”的境界。

三、注重关注学生的情感

奥地利教育家贝尔纳曾强调:“没有情感的教育不会成为成功的教育。没有情感的课堂不是成功的课堂。”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妙就在于如何爱学生。”教学中,师爱是基础,起主导作用。

有一位教师发现一个学生上课愁眉苦脸,气色不好,他不怕影响公开课的进度,拍拍那个学生的肩膀说:“Are you feeling well now?Anything wrong with you?”那位学生即使有点不舒服也被老师的细心打动了。从学生那善意的笑声、敬佩的眼神里,我感到了教师的慈爱必然转化为学生对教师的敬爱。注意用师生之间的爱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关注学生的情感,这也符合课程标准要求的注重学生的情感与态度的培养。

有的教师上课前很精心地设计了教学课件,应用了各种教学手段如图片、简笔画、实物、多媒体等引导学生回答、做游戏、猜谜、讨论、欣赏音乐等。教学话题是关于teenage problems,教师通过问“Do you have a problem?Tell me and I would like to help you!”表示对学生的关心和呵护,激发了学生对老师的信任。同时,教师用富有激情的表演,引起了学生共鸣。学生的情感进一步升华,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相比之下,有的教师就略显不足。如有位教师整堂课都以一种命令的口气说:Sit down!You answer...连起码的please都吝啬说。作为听课教师的我听上去尚不舒服,更何况学生呢?还有位教师老是一种体态语,像军训教官一样要求学生做每一个任务。想象一下学生的感受吧!另外,有的教师也使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但都是蜻蜓点水,学生并没有调动起来。

以上是笔者在一次优质课竞赛活动观摩中的感悟,虽不丰厚,却实实在在。笔者认为每节课都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的展现,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为此我们要不断地学习研究。

摘要:每位优秀的教师都有各自的教学特长。优秀教师的教学技巧有懂得融入,让学生有成就感、充满信心和活力,注重关注学生的情感等,运用这些技巧可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3.学习“高效课堂”有感 篇三

关键词:高效课堂;关键作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1-238-01

通过对高效课堂有关内容的学习,我懂得了,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在数学课上我们不仅要好好讲课,更要注重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数学课堂的发展是迅速,复杂多样的。不过,我认为,无论数学教学被注入什么样的新精神,有一点应该是不变的,那就是数学课堂教学应该是务实高效的。从高效课堂的理论中我有以下的体会:课堂对教师来说,就是教学方式。新课程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过程,倡导学生自主性的探究性学习模式。高效课堂,不仅是达成高效率的课堂,更是教育教学形式的巨大变革。课堂教学高效性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导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在一节课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就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高效收获、高效提高、高效进步。

我认为要提高课堂效率主要从四个方面入手:

一、要想课堂变得高效,教师一定要对学生有普遍的关注

1、要经常用目光或微笑与学生交流,这是实现普遍关注的前提。要让所有的学生都能从你的微笑和目光中看到一种关注,感受到一种温暖,获得一种支持。

2、用欣赏、夸奖的手段来体现你的关注。

对学生的欣赏、夸奖、鼓励往往表达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 老师器重我。要把他们每一点的积极性、每一点的学习热情保护起来,让它生长起来,壮大起来。

3、用提问或允许回答问题来表达你的关注。

不经意的允许能满足学生的被认可感,满足学生被承认的需要。

二、要想课堂变得高效,教师对课堂一定要有创新

1、启发激趣,让课堂变得生动活泼。兴趣是构成学生学习动机中最为活泼、最为现实的成分。有了兴趣,还会萌发创新意识,而在创新过程中产生的无穷无尽的兴趣,又再次促进创新。兴趣越大,学习的效率就越高。

2、质疑交流,让课堂变得有理有趣。教师要通过让学生自己提问来组织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为他们创设动脑、动口、动手、释疑解难的机会,通过师生平等交流,培养独立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感觉学习是讲理的心智活动而不是硬“灌”。学生由被动的接受变为主动要学,学习的效果肯定也会提高。

3、提倡“合作”,让课堂变得融洽愉悦。合作学习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促进学生的情感发展,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学生群体这种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的任务就是当好导师,及时起点拨导向的作用。合作学习很有好处:第一,拓宽思维,深化学生的认识。第二,培养和训练口头表达能力。第三,可以培养合作精神。

1、运用现代教学手段,让课堂变得丰富直观。运用现代教学手段进行多媒体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获得课堂教学的高效率。

2、体现现代课堂结构,让课堂变得热烈主动。要把课上活,就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师独占式和教师主讲式而学生则单向静听式的课堂结构,代之以多向立体式现代课堂结构。传统的单向静听式结构其教学方式方法是填鸭式、注入式,教师积极性高,学生主动性差,这样的课堂教学效率是低下的。而多向立体式结构的教学方式方法是现代启发式,学生自学,老师进行针对性精讲,师生之间互相质疑问题,探讨真理。教师的主要精力放在发展智力、培养能力上。课堂教学活而不空,实而不死。

3、分层次教学,让课堂变得满园花开。面向全体学生教学,才能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而要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就必须彻底抛弃“一刀切”,实行分层次教学。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根据他们的起点提出不同程度的要求,就能使他们在各自的起点上都有提高。如此坚持下去,就能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三、要想课堂变得高效,教师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1、营造能够给所有的学生以自信的氛围。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对自己有自信心。此时的学习是最有效的。

2、营造让所有学生都洋溢生命活力的氛围。在这样课堂里,学生感到轻松、活跃、精力充沛。如果学生觉得自己没有活力,甚至消沉、忧虑、紧张,高效的课堂是无从建立的。

3、营造能够让学生自我管理的氛围。在这样的课堂里,每个学生都能实施自我管理,都能感到要对自己负责。如果总是觉得自己被控制着,自己对自己毫无责任,也是没有学习效率可言的。

4、营造让所有学生都有归属感的氛围。学生间彼此聆听,彼此认同,彼此尊重,不仅能提高其学习效果,亦可修养其人格品质。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社会各界都在提倡给学生减负,不能占用学生的休息时间,向课堂40分钟要效率,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如何构建高效课堂是我们每一位教师毕生都要研究的课题,把老师和学生都从题海和加课中解放出来,让教师快乐地教,让学生快乐地学。

教师要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的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探索有效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喜欢上学习,积极的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来,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构建高效的课堂。

参考文献:

[1] 黄明月. 新课程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探讨[J]. 新课程(教研版) 2009年06期

[2] 郑 慧. 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初探[J].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0年17期

[3] 王艳娟.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初探[J]. 教育教学论坛 2010年08期

4.学习小学英语课堂活动设计有感 篇四

海澄中心小学

杨海菊

4月23日至4月26日,福建省第十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在厦门隆重举行,我有幸参加了这次活动,聆听了14位参赛选手的赛课和两位历届获奖教师的公开课。这十六名教师都是来自全省各地的教学精英,有着扎实的基本功,先进的教学理念和丰富的教学手段。在这次活动中,老师们的课堂风格各异,精彩纷呈,高潮迭起,令我受益匪浅,感悟和收获颇多。下面谈谈几点体会:

一、精心研读教材,用好、用足教材。

省普教室的彭晓玫老师在研讨活动总结会上曾经说过:撇开教材的课不是好课!以前的优质课、公开课大都重新创造教材,有的老师整节课教学设计有张其华的情景导入,有黄爱华的新授部分,有刘德武的练习设计,撇开教材设计教案;有的只用到教材里的一、两道练习题;整节课都没有让学生翻开教材,明白这节课学的是书上哪部分的教学内容,令听课者一头雾水。这一现象至今还影响着我们。课改教材中的主题图、准备题、例题以及练习题,都来自一线的教师和专家,经过严格的层层论证和审批才通过进入教材的,具有普遍和推广性。作为实验教师,我们首先要用好它,在用好它的基础上,再作创新。

这次听到的16节课,教师们在引入课题时虽各有不同,但大部分老师都使用教材里的情景图引入,如教学《分数的意义》这两节课,在引入时都使用了教材里的情景图,向学生展示了分数产生、演变的过程,感知分数产生的现实意义,激发了学生进一步学习分数的欲望。在进行新知教学时,基本上都是用了教材上的例题,同样创造了精彩的课堂。既然16位优秀的教师都这样尊重教材,不轻易抛开教材,我们就更应该脚踏实地研究好教材,使用好教材。就像彭晓玫老师会上说的,备课时要精心研读教材,注意发掘教材中的素材,理解教材编排意图、知识体系、逻辑结构、知识点细节处理等,用好教材,按教材教学,上好每一堂课。

二、精心设计教案,灵活、富有创意。

精彩的教学设计是一堂课的灵魂。它能把索然无味的数学课堂演绎成生动有趣、高效的课堂。16位教师性格不同,教学设计思路也不同,这样一种个人所具有的“特色”形成了一种富有个性魅力的课堂,时时吸引着学生,令听课者耳目一新。如潘丽老师教学《确定位置》一课时,巧妙地运用多媒体手段动态地把具体的学生“座位图”抽象成“点子图”,再进一步抽象成“格子图”,层层递进的设计,让学生充分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很好的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李丽蓉老师的《找因数》一课,设计了“借摆图形巧入门——试找因数悟方法——综合比较觅规律——活用因数解问题——拓展认识妙升华”的教学环节,层层相扣,环环相因,让学生思维一直处于爬坡状态,教师只在恰当的时机给予必要的引导,把学生巧妙地引向认知轨道。最后在课的末尾设计了“感受因数的神奇奥秘”一环,完成了数学文化渗透的升华与蜕变,给全课划上了完美的句号。„„老师们富有创意的教学设计令我感悟与收获颇多。

三、教师基本功扎实,驾驭课堂能力强

新理念的课堂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自主探究的能力。课堂上有许多事难以预料,学生思路也不是千篇一律,所以教师要尊重学生,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想法。有时候学生的想法会让教师大跌眼镜,但有时候学生也会让教师眼前一亮,教师如果能抓住课堂上的动态生成,那将是一节非常生动的课。此次观摩会上教学的教师大多数都是尊重学生的, 正是由于这一点,体现他们很强驾驭课堂的能力。

如泉州市第二实验小学汤其鸣老师执教的《乘法初步认识》一课,把会场气氛推向高潮。她以独特的构思、风格,端庄亲和的形体语言博得了满堂彩,二年级的教材用于一年级学生教学,学生们仍然学得轻松、愉快。下课了,学生们富有童趣的话语令听课者不禁莞尔一笑:哎呀,怎么这么快就下课了?课堂上汤老师灵活地处理预设与生成,及时调整预案,巧妙地引导学生亲身经历乘法的产生过程,认识乘法产生的必要性。课堂的原生态味儿十足,师生间精彩的互动,令学生思维火花不时碰撞,既吸引着听课教师,更拨弄着每一位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好奇与向往。充分展现了汤老师深厚的教学功底,临时应变的能力很强。这也是我们所有教师应该学习的地方。

5.学习小学英语课堂活动设计有感 篇五

为进一步深化语文课程改革,促进教学研究,提高语文教学质量,2013年5月22-24日,由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江苏省教育学会小学语文专业委员会主办,无锡市崇宁小学承办的江苏省小学语文第十四届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观摩活动在无锡市蓓蕾影院隆重举行,来自全省11个大市的14位青年教师带来了14堂精彩的课堂教学展示,我有幸参加了这次教学课堂的盛宴。

本次观摩活动中14位老师的课堂覆盖了小学低、中、高年级,老师们先进的教学理念,崭新的教法,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自然大方的教态,风趣幽默的教学风格,以及变化多样的多媒体课件,让与会代表深切感悟到了语文课堂教学的魅力。观摩活动接近尾声,省教育学会小学语文专业委员会的各位专家对本次观摩活动进行了精辟、细致的点评。

1.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发生了变化。课标提出要关注学生的学,利用课文这个范本,引导学生在言语实践中感悟语言。老师在教学中要和学生一起入情入境,内化、积累。比如朗读。老师指导少,学生读得时间少,过程性指导少,朗读是培养学生语感养成的重要手段,比如默读。随堂十分钟写字要求,做得不够,要让孩子在课堂上写字。不要只热衷于讲文本,要重点,特别是低段教学要讲好识字、写字、朗读。老师的目标意识加强,年段目标要分清,低段要时刻把识字和写字作为重点教学目标。中高年级段课时目标,要弄清第一课时要讲基础,学好生字新词,难读的句子,扎扎实实学好读通句子。通读课文一定要做好。

2.不同的文本应有不同的教学方式。

课标的目标要求难以得到很好的落实,不同的文本应有不同的教学方式。要多读多悟。如“孔子游春”,要通过朗读培养语文素养,有些文本是用来朗读的好范本,有些则不是,故事一类文本重点应该在于讲故事、复述故事。《最后的姿势》写人,应关注如何写人。《古诗》则要读出韵味。如:识字教学原则是反复。学习语文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首先要把课文读薄,再把课文读厚,首先要知道文本传递的是什么信息,然后再延伸拓展。

3.拓展延伸,要多思考,必须是为了解决课文重难点的拓展。写话要考虑好写的时间,正常阅读过程中是否要停下来写?大篇幅的写话要不要在课堂上写。高难度的,长时间的写作是否有必要。要记住,写话不能冲淡阅读,不能代替阅读。

建议:

1.让儿童更像儿童。

儿童是用形象来思维的,是主导。生活在想象的世界,对活动的需要比对实物的需要更重要。《夹竹桃》反复朗读,多种形式。欣赏书法等活动方式,在欣赏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如想象读“皮香肉嫩”等,必须遵循学生的身心特点。

2.让语文成为语文。

语文是字词篇,阅读教学要强调朗读品味,通过朗读来体现自己的理解,并不是都必须是问答形式。注意课堂时间安排。抓住根本,提高效率。

3.让启蒙回归启蒙

6.学习《有效课堂哪儿来》有感 篇六

根据教研中心培训要求,我观看了北京师范大学钱志亮教授的讲座《有效课堂哪里来》。钱教授科学地阐释了有效课堂的概念,他认为,教师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系统地来组织学习者实施有效学习的活动过程。关注学习者的参与度,广度(有多少人参与)、深度(参与到什么程度)、效度(学生参与和目标的联系)和自觉程度(自觉参与与被动参与)。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绝大多数学生充分参与。使绝大多数学生能在规定时间内掌握规定教学内容的教学叫有效教学。单位时间内高效、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的课堂叫有效课堂。把有效和高效的课堂理想境界变为现实,让我受益匪浅。

现就目前我校推行的“分组探研、和谐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谈谈对打造有效课堂的几点认识:

一、“分组探研、和谐高效”课堂的三大理念

1、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即关注学生发展。这是新课程改革的最高宗旨,更是“分组探研、比学赶帮、共同提高”课堂的核心理念。

2、通过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学生主体性,转化学习方式,来促进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3、让每个学生拥有自信和成功。

二、“分组探研、和谐高效”课堂的四大要素

1、分组。“分组”是“分组探研、和谐高效”课堂的标志性要素。“分组探研、和谐高效”课堂的分组有以下几个特点:

(1)平均分组,每组6—8人。平均分组本身就是一种竞争,而7人左右的小组,有利于形成团队精神和凝聚力。

(2)责任明确而具体。一般每组都有两名组长,每人负责3—4名组员;组内人人都是科代表(科代表负责本学科本组学生课堂纪律、学习情况反馈及课前活动的组织、收发作业资料等)。整个组是一个学习共同体,每2人还要结成互帮对子,互帮互助互学,在做练习时负责批改,不会的还要给讲会。

(3)每组都是团结向上的团队。每个组都有自己的组名,有自己的目标,有自己的誓言。每个组都是有自己文化和精神追求的团体。(4)每组都有一块黑板。黑板的用处很多,黑板是组内展示和组间竞争的一个平台,黑板便于教师了解学生上课的学习情况(每完成一个内容的学习都会有6—8个学生到黑板上去展示所学);黑板丰富了班级文化(每个组都把本组的组名、誓言写在上面等)。这样分组,组内互帮互助都在动,组间互相竞争,互不相让也在动,尽而组组联动,和谐而高效。

2、自探。“自探”是“分组探研、和谐高效”课堂的核心要素。“自探”就是以组为单位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分组探研、和谐高效”课堂为学生营造了自主学习的氛围,提供了合作探究的舞台,满足学生展示自己独立学习能力的欲望,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学习的主人。在“分组探研、和谐高效”课堂中,教师的任务就是明确目标、创设情境、营造氛围、引导学生、鼓励学生、赏识学生,在关键的地方画龙点睛。

置身“分组探研、和谐高效”课堂,你会感到课堂是学生自学和团结协作的舞台,是学生个性发展和快乐成长的精神家园,是学生充分互动、相互感恩的学习共同体。

3、展示。“展示”是“分组探研、和谐高效”课堂的最大亮点。“分组探研、和谐高效”课堂充分利用学生喜欢展示这一天性,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展示时间和空间。解放学生的嘴,让学生说、讲;解放学生的眼、耳,让学生看、听;解放学生的脑,让学生思、疑。在“分组探研、和谐高效”课堂中,学生的展示无处不在:课前活动由学生组织、主持,内容由学生自己选择,课中让学生自学,让学生交流、讨论,让学生上黑板展示、汇报,鼓励学生质疑、解答。这样学生在说、讲、写、做、看、听、思、疑这些展示中,认识到自己的价值,感受到自己的重要,体验到成功的乐趣,树立起学习的信心。

我们的学生其实不缺少才华,更不缺少智慧,而是缺少展示的机会。而“分组探研、和谐高效”的课堂给了学生这样的机会,不断满足学生渴望展示的特性。学生在展示中建立自信,在展示中不断进步,在展示中健康发展。

4、竞争。“竞争”是学生的天性,没有竞争就没有活力。为此,“分组探研、和谐高效”课堂就充分利用学生好胜这一心理,让竞争贯穿整个课堂。有了竞争,原本枯燥的课堂教学变成学生喜欢的一种游戏活动。课堂在竞争中变得无限精彩。竞争无处不在,竞争贯穿课堂始终。竞争激发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竞争激活了学生展示的天性,竞争点燃了学生互帮互助的热情。

三、“分组探研、和谐高效”课堂的六大板块

1、前奏板——课前展示:它是“分组探研、和谐高效”课堂的一大特点。可分为必答、抢答和板演三部分,内容既要复习旧知识,又要有利于本节课的学习。由学生组织,老师总体把握。课前展示一般由科代表主持,时间为5—10分钟,内容要有学科特点,可以丰富多彩。课前展示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增加了学生的知识,更展示了学生的才华,锻炼了学生的能力,一举多得。

2、启动板——创境激趣:创境激趣,即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根据不同课的类型,结合实际,老师用简洁的语言把学生带入到新课中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它是课堂精彩的开始,是检验教师备课水平、衡量教师驾驭课堂能力的重要标尺。作用是通过情境的创设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欲望。

3、核心板——自主探究:以小组为单位,自学新知识并进行讨论。教师明确目标——学生自学——小组交流讨论自主探究,这个板块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兴奋点,教师在备课中已将本节的目标、难点做了统一要求,学生可以根据本节的目标要求,积极合作,自主探究,共同去完成。

4、拓展板——展示汇报:以小组为单位,将所学知识展示在各自的黑板上。自主探究、展示汇报这两个板块是“分组探研、和谐高效”课堂的核心,是最能体现新课程理念、落实素质教育精神的两个板块。这两个板块是一个联合的整体,它的操作程序是:教师明确目标——学生自学——小组交流讨论——分组展示和汇报——强化训练.在这两个板块中,教师要遵循“低、小、多、勤”的原则,即低起点、小步子、多活动、勤反馈,让学生步步成功环环进步。在实施自主探究展示汇报这两个板块时,组内分工要明确,要启动互帮、互助、互学机制,出现问题时随地进行责任帮扶,不留死角。通过这两个板块的活动,让每个学生在掌握知识、获得成功的同时,自信心越来越强,学习的积极性越来越高,越来越乐学、愿学。

5、升华板——实践创新:学科不同,实践创新的内容不同。“语文”的人生启迪,思想感悟;“英语”的语言运用“数学、物理、化学”的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等(老师也可以结合本节课,出一道拓展题,了解学生对本节知识的掌握情况)。这一板块为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或运用所学知识创新拓展提供了机会。

6、检测板——当堂训练:教师以试卷、纸条的形式检查学生对学习任务的掌握情况,是对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对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主要是通过当堂完成作业情况。如当堂完成作业正确率高,就说明效果好,否则就相反。

六大板块是落实“分组探研、和谐高效”课堂三大理念的一个载体,六大板块操作起来很简单,教师清楚,学生明白,使课堂走上规范化、自动化、科学化的轨道成为可能。

当我静下来后,想到我们的课堂又是怎样的?我们是怎么做的?学生学习效果怎么样?我们该怎么做?现在学习小组分好了,评价机制建立了,导学案发到展示。这就需要我们老师转变学生等着老师来教的习惯,培养他们主动学习。学生在课堂上不与自己配合,可能是你的眼睛,老学生手中了,学生也预习了,但是,课堂效果不好——学生不发言、不提问、不是盯着书本、教案、黑板,没有把目光投向学生,学生如何会与你配合?我想:就是用心去做好每一件事情每一个环节。我们可以努力去完善每一个方面,哪怕就只有一个方面,我们都可以去充分发挥它的作用。

7.学习小学英语课堂活动设计有感 篇七

一、头脑风暴法

头脑风暴法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 通过大脑的迅速联想, 产生尽可能多的想法和建议, 是一种集体开发创造性思维的方法。头脑风暴是我们英语课堂常用到的方法之一。对于这个活动主要应用于以下三个方面。第一, 复习单词。新单词学完后, 给学生一段时间的记忆, 然后以头脑风暴的方式对学生掌握情况进行检测。可以是教师说英语, 学生说单词的汉语意思, 然后反过来, 教师说汉语, 学生说英语。如果第一遍时, 发现学生掌握得不是很好, 再接着进行第二遍、第三遍, 反复进行, 加深学生对单词的记忆。学生在不断熟悉新词的基础上, 会越答越起劲。第二, 复习句型。对于前一天或之前学过的句型以对话的形式呈现, 教师和学生之间一问一答。这个活动更适合教师与单个学生之间展开, 学生可以一个接一个地与教师对话。这样既可以考查学生的反应能力, 又很好地复习所学句型。第三, 列举例句。在教师讲解完某个知识点后, 以头脑风 暴的方式 给出大量 例句。如have fun doing sth. 为加深学生对doing的印象 , 我们让学生用这个句型说大量的句子。例如:I have fun watching TV. She has fun listening to music. They have fun playing soccer. We havefun flying kites. 这个活动方式作为一种激发创造性思维的教学法, 拓宽了学生想象和思考的空间, 使得导入新课方便快捷, 学生参与度高, 听得认真, 积极思维, 快速反应, 所以使得课堂气氛特别活跃。

二、你来表演我来猜

这个活动创意来源于很多综艺活动中的猜词游戏。猜的方式可分为一人表演大家猜和两人一组, 一个表演, 一个猜。各组间还可展开竞赛, 以提高猜词的准确度和速度。猜的内容可以是各单元的单词和短语, 每学完一个单元进行一次, 对新单词、短语进行及时巩固和复习, 也可以把几个单元内容放在一起进行 , 这样难度 会稍大一 点。像eraser, book, guitar, draw, write, green, teach, breakfast, library, a set of keys, go to school, birthday party, 无论什么词性的单词和短语 , 都能成为猜的内容。学生可以借助动作、声音、表情、实物等等。这个活动的特别之处就在于它活跃了学生的思维, 集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

三、英语分组

进行分组教学, 既可以加强组内合作, 又能促进组间竞争。我们可以视全班人数多少将学生分为8到10组, 各组内设组长和组长助理各一名。如果班上人数不多且上课局面好控制, 可安排学生在英语课上按小组坐座位, 类似于现在高效课堂的座位模式, 这样更易于活动开展。课上各组在回答问题, 领读单词, 听写情况, 知识点讲解, 纪律情况等各方面实行加减分。例如, 每回答对一个问题, 每领读一次单词, 每听写全对一次, 给组里加1分;每讲解一个知识点加2分;而听写不合格或上课违纪的每一次减1分, 等等。对于这种分组活动方式, 学生都争先恐后, 课堂气氛异常热烈。它改变了学生散漫、精力不集中的状态, 激发了学生的进取心和荣誉感。如果有需要讲解的知识点, 教师布置下去, 各组学生都会积极查找资料, 组织语言, 设计板书, 争当小教师, 这在无形中提高了学生自学的积极性, 同时锻炼了学生在人前说话的胆量。

此外, 还可以定期开展小组竞赛。教师借助多媒体把单词、短语、用单词的适当形式填空、连词成句、翻译句子等试题打到幻灯片上, 并分别设置成各种竞赛试题形式, 如必答题、抢答题、自选题等。竞赛实行加分制度, 最后评选出优胜组, 给予适当奖励。这种活动能让全班都动起来, 使学生一直处于积极和兴奋状态, 而且通过活动答题, 增添了学习乐趣, 很好地巩固了所学, 比枯燥的试卷效果好多了。

四、朗读比赛

“熟读唐诗三百首 , 不会作诗也会吟。”要学好语言, 必须具备听说读写的能力, 四者之间是紧密相关的。而“读”则是其中的前提, 学生必须多读, 做到拳不离手, 曲不离口。在英语教学中, 我们可以定期举办朗读比赛。朗读的内容包括课内和课外文章。教师挑选的文章应根据学生所学知识和实际水平而定。学生的分数是朗读这两部分文章的得分总和。比赛顺序和朗读内容现场抽取。 比赛当然要有主持人和评委。主持人从学生中挑选, 这样又给了学生一种锻炼的机会。评委可请来各班英语教师和本班任课教师担任, 也可挑选2到3名英语成绩较好、公平公正的学生参加评分。 被选中担任评委的学生会特别认真地对待, 听得也会更认真。比赛设一、二、三等奖, 赛后颁发奖状或小奖品。朗读比赛就是要鼓励学生Don’t be shy. I’m the best, 使学生“敢用英语 , 能用英语”。事实证明 , 这个活动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锻炼学生的口语发音, 增加开口说英语的自信心, 巩固课上所学知识, 拓展学生视野, 培养学生情趣, 同时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

五、英语短剧表演

所谓短剧表演短则可以是课本中的一段对话, 长则可以将有故事情节的短文改编 , 以短剧的形式呈现出来。这个活动可根据教学内容, 随堂进行。在准备和表演的过程中巩固了所学知识。除了课内教材的表演素材外, 我们还可以将一些经典的、简短的、易懂的童话、寓言或成语故事进行短剧表演。如《白雪公主》《灰 姑娘》《荆轲刺 秦王》《猪八戒 背媳妇》等等。学生分角色, 饰演短剧中的人物。学生乐于参与, 积极性高, 几乎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角色。整个参与过程充满乐趣, 学生表演得惟妙惟肖, 有的令人捧腹大笑, 有的发人深思。他们自导自演, 自备服装道具, 无形中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培养了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 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和表演能力。当然, 比赛也要设奖, 进行鼓励和肯定。

8.学习小学英语课堂活动设计有感 篇八

关键词: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活动设计

小学数学课堂研究性学习主要指的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以科学研究方式来学习数学知识,对数学进行再创造的过程。研究性学习的目的不单是简单的事实证明,而是要让学生有所发现并获得体验,形成探究习惯、探究意识。

一、教学实例

学习内容:比例

师:今日我们学习有关比例的知识。看到“比例”二字,同学们能想到什么?

生:比例是什么样的,什么是比例,比例是不是和比有关系?

……

师:大家所提出的问题都有价值,老师总结一下,你们所问的大概有两方面的内容:比例意义、性质。那么,你们想如何去研究?

生:(不明白)

师:联系学过的知识,试着想想有哪些研究的好方法。你们可以尝试着写出一些比。

师:非常好,那现在开始大家对教材进行研究,看看是否还可以发现有关比例的其他知识?

学生通过自学后开展汇报,并在教師指导下开展思考、研究活动,同时教师听他们的讨论,和学生一起分享。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展开全班的交流。有的学生说比例中的一个规律。先举出例子,观察得到结论,再举出更多例子验证此结论。教师再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大家一起思考、发言。

二、案例点评

上述教学案例,为我们提供小学数学课堂研究性学习的基本规范,它包括明确问题、自主探究、反思体验、应用拓展。

例如,明确问题,这是认识活动的起点,更是研究活动的开始。能否提出有思维价值的数学问题是进行研究性学习的一个关键因素。让学生在开放的问题情境中,提出很多有价值的问题,从而产生进一步研究的心理需求。

三、思考

第一,教师的主导作用非常重要。合作是小学数学课堂研究性学习的基础,在活动中,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

第二,教材并非学习的全部。教材只是将知识点罗列出来,不完全是学生学习的对象,教材是学生从事研究活动的出发点而非目的。

第三,小学数学课堂研究性学习要求对立方面是平衡的。以学习方式来说,并非所有学习内容都适合运用研究性学习的方式,接受学习也可产生意义过程及结果。教师要积极地认识学习方式的优点、局限性,从而可以在特定的教学环境、内容、教学对象上加以适当地运用。以教学目标来说,小学数学课堂研究性学习的主要目的并非是研究,而是让学生保持良好的研究意识,这才是研究性学习的价值所在。

综上所述,只要大胆引导学生研究、探究,重视其学习过程分析,优化数学课中学生学习活动,就一定可以促进他们创新思维的发展,并提升他们的创新能力。通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后,就可以培养数学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魏雪峰,崔光佐.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认知分析、模拟及其教学启示:以“异分母相加”问题为例[J].电化教育研究,2013(11):115-120.

[2]刘志平,刘美凤,吕巾娇.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J].中国电化教育,2010(2):84-87.

[3]叶萍恺.小学数学的“数学建模”教学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12(4):201-204.

9.英语课堂教学设计学习体会 篇九

学习了英语课堂教学设计。了解到教学不仅仅是要教师完成上课内容,更要考虑到学生的学情,教学设计就是教师根据学生学习状况,对一个单元或者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活动以及教学组织等方面的选择与安排。教学设计不仅是教师“教”的设计,还要根据学生学习的设计,是“教与学”的统一设计。现代教学尤其注重设计,科学的教学设计,既是体现教育目的性、计划性、针对性和预习性所必需,又是顺利实施教学方案、调控教学过程的前提,也是确保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

一个完整的教学设计应该包括分析、设计与评价三个部分。其中分析部分主要包括学生分析;设计部分包括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设计和教学资源设计;评价部分主要指教学效果评价,即通过怎样的方法和手段评价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分析初中阶段的学生,年龄特点决定了教学内容的设计以贴近生活、学生感兴趣的事物或话题为主。本节课的话题是新年,过新年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也是熟悉的,而且教学此课的时间刚好接近新年,相信学生会对这一内容感兴趣。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对一切充满幻想和好奇,学习积极性很浓,只要教学方法得当,将很容易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从而让教学顺利进行,并取得良好的效果。英语教学设计就是英语教师根据正确的教学思想和英语教育原理,按照一定的教学目的和要求,针对具体的教学对象和教材,对英语教学的整个程序及其具体环节、总体结构及其有关层面所作出的预期的行之有效的策划。它是英语教师教育思想、思维流程和教学艺术的体现。众多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在学校教学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只要教师有心,同样可以进行朴素却生动的有效的教学设计;一个教师的基本功的精湛同样是成就教学精彩的基本元素,如:清爽明了的简笔画和教师动听的歌喉也能使教学充满诗意,吸引孩子们的眼球并提升语言能力。

10.学习小学英语课堂活动设计有感 篇十

《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是夏雪梅博士的新着。正如着作封面所提的疑问:课堂中的学习真的发生了吗?改善教师的教无可厚非,但教完=学会吗?做完练习=掌握吗?教学任务的完成并不代表学习的发生。教与学是双向互动的过程,教学的效果也应是师生共同作用的结果。如果一味地将课堂的问题归结为教师的“教”,那么,教师的责任也未免太大了。教学的有效性离不开学生的学习动力、合作学习的过程、学科情感、同伴及师生关系等等。为此,课堂观察还可成为研究学生课堂学习的工具。乍看书名真有些疑惑: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与其他的课堂观察有什么差异?作者关注“以学习为中心”的出发点是什么?什么样的课堂观察才是“以学习为中心”的?如何进行“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实际上,我的疑惑也正是本书的主要内容。

“课堂观察”已经走过半个多世纪的历程,早在20世纪60年代,教学录音录像就被拿来作为教学分析、辩论和反思的重要素材。课堂观察首先被认为是帮助教师改进课堂教学行为的重要手段。教师常常运用自身拥有的概念系统对自己或同事正在做什么进行分门别类,而后条分缕析,进而反思建议。在这样的逻辑之下,研究者们更多关注的是在一个概念系统引导下对教师的课堂行为进行分析,帮助教师拥有一套能够运用来分析自己教学的概念工具。于是,以往的听评课也主要侧重于从教师的角度,观察教师的仪表仪态、教学语言、教案设计、巩固复习、新课导入、新知讲解、重难点把握、板书、提问、教学手段和方法、教学节奏、作业布置等等。也便有了诸如崔允漷教授提出的“4个维度20个视角68个视点”等。课堂观察的维度成为了教师课堂行为评价的量规;课堂观察的记录成为了改进教师教学建议的理据;课堂观察的过程成为了教研活动的抓手。课堂观察更多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工具。

《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从“教学中心”转向“学习中心”,为课堂观察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循着“学习观察—收集证据—分析解释—做出决策”的模式,为课堂研究做出了良好的范例;从“学生知识与技能类的目标达成,有意义的学习过程,合作学习的过程,课堂中的积极学科情感,课堂中的社会关系”五大类的观察领域,借助8+10+5个观察单,为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提供了脚手架。于研究者而言,此书是“芳林新叶”;于实践者而言,有“柳暗花明”之感。

书中的“课堂观察”的新价值是由教师教育兼顾学生成长。教学是教学生学,教是为了学,改善教的目的是促进学。以学习中心的课堂观察,更多地关注了学生的学;更直接地介入学生的学习历程,帮助学生更想学、更会学、学得更好。当然,无论是“以教学为中心”还是“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研究,并非相互对立、此消彼长的“零和游戏”,而是从不同视角、不同出发点进行的研究,最终都将为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服务。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着眼于深入理解学生的学习,分析影响学生学习的关键要素,通过观察获取数据、收集证据,进行深入分析和解释,最终寻求解决办法、做出决策。可见其将学生视为课堂的“主体”,将“学”视为教学活动的核心,是对“学主教从”理念的再度体现。夏雪梅老师的这本着作,读后感觉有四个特点

特点1:五维度的分析框架。该论文提出了五维度的分析框架,是可以实际操作的。非常真实的从教学现场中来的生动资料。

特点2:揭示了教育现况与未来的拉锯战。该论文揭示了我们教学改进的两种取向。第一种是效率取向。第二种取向是个性化。我理解的个性化是让每一个孩子能够找出他的潜能,用定制化的教育举措,满足学生和家长的需求。要实现这一点,需要投入大量的成本。

特点3:解释学生学习多样化的必要性:课堂观察。该论文提出这个工具不仅可以用于观察,也可以用于解释学生学习。

特点4:建构一套具实用性工具来探究学生学习。该论文整篇都是在探究学生的学习,但不是停留于理论的探究,而是着力探索实用性的工具。

同时,我想到最多的我们学校的教研活动,集体听课是教研活动中的常见方式之一,课堂观察量表在听课、评课教研活动中运用价值非常大。一种有效的方式是分配不同的观摩教师分别记录与评价综合量表中的某个特定维度。在听课后,根据个人的记录与评价进行交流与研讨。这样可以避免通常在教学研讨中常见的随意性与主观性,也能大大提高听课、评课的效率与质量。

1、课堂观察是通过观察对课堂内教与学的状况所进行的记录、分析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谋求学生课堂学习的改善,促进教师发展的专业活动。课堂观察需要教师具备更专业的理论知识。我们开始的时候观察量表以改编别人的量表居多。由于不清楚量表背后的理论假设与问题指向,所以量表中原有的一些指标就不好观察,也不好记录,更不好推论。自主开发或合作开发观察量表是现阶段正在进行和必须解决的问题,而开发和合理运用都需要教师具备更专业的理论知识作为基础。

2、课堂观察的课程应该以常态课为主,结果应作用于实际教学。在实践中我们发现,有的教师在上课时有心理压力,害怕自己的课上得不好,上课存在较多的表演成分。我们认为课堂观察不是观摩公开课,而是常态的教学行为的教研研讨,为日常教学提供改进建议的依据。我们在操作中要求被观察的教师应尽量展现课堂教学真实的一面,不要通过表演来遮掩存在的问题,否则会使课堂观察失去价值。

11.学习小学英语课堂活动设计有感 篇十一

关键词:初中英语;高效学习;课堂设计;途径

1引言

随着我国国际化趋势的不断加深,英语在每个人生活、工作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初中是义务教育的最后阶段,也是学生求知欲最旺盛的时期之一,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意识到英语的重要性,因此,转变传统的英语教学方式,构建英语高效学习理念成为新时期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设计的主要着眼点。

2构建初中英语高效学习理念的课堂设计途径

2.1以“听”为基础,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兴趣

科学家研究显示,人类对语言的最初认识,就是从听开始的。听,可以调动人们的思维积极性,可以让人产生明显的情绪变化。正如L.G.亚里山大说过:掌握一种语言,首先是听懂,听懂的比重占有90%,能听懂才觉得舒服,听不懂就觉得不自在[1]。听到的再说;说过的再读;读过的再写,所以掌握好“听”的技能对于提高学生英语能力由重要作用。所以说,英语做为一种语言工具,要想让学生喜欢,首先得让学生的“听觉”器官感兴趣,学生愿意听了,那么才能对英语逐步产生学习的动力。具体到初中英语学生的学习来讲,教师要为学生创造一切可以听英语的机会,鼓励学生见到别人用英语交谈时,你应该大胆地去参与,多听听各种各样人的发音,男女老少,节奏快的慢的你都应该接触到。如果没有这么多英语交流的机会,可以为学生选择你不知内容的文章去听,让学生从开始的只能听懂一个半个的单词听不懂内容,到逐步能把握语言的节奏,慢慢的开始听懂。教师也可以为学生设计一些有意思的游戏,让学生把听力融合在游戏中锻炼,比如猜班里学生:“She is sitting in the first line in our class.She is very tall and nice.She is taller than Li Hua,but is shorter than Liu Mei.She is thinner than Sun Li,but she isn't the thinnest one in her line.Who is she?”

2.2 以“说”为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多交流机会

英语是一门语言,因此“说”是特别关键的,因为说的过程就是一个检验学生发音、语法、反应能力、词汇等共和能力的途径。但是,长久时间里,传统的思想束缚着,使得很多学生由于缺乏英语交流的环境,我们的学生都羞于开口说英语,怕自己说错,被老师和同学们嘲笑,结果导致学生都是“哑巴”英语。所以,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必须要让学生勇敢地说出来,这就要求首先教师要做个表率,最大限度的说好英语,用流利的口语、优美的音色“征服”学生,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2]。同时也要注意利用教材中的一些对话,让学生们先是模仿,之后在慢慢的让学生脱稿自己说,再后来可以为学生设立一个英语交流时间,每节课留出5分钟,让大家用英语对话,提出对课堂的意见和建议。学生不会的单词和发音,可以问老师,也可以自己去查资料。教师把学生这种“说”的频率和准确率做为学生成绩评价的标准,激励学生勇敢地说。

2.3以“写”为动力,综合提高学生英语能力

英语写作水平其实反应的是一种书面语言输出的技能,对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的组织、语法运用、词汇能力等都有重要意义。同时,英语写作也是语言能力测定的重要手段,教师把写作做为提高英语整体能力的一个动力,可以有效的发挥学生整合听、说、写的知识资源,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但英语英语写作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括思维、组织、表达等环节,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精心的设计并体现出来。有的学生写作不好,是因为词汇问题,有的学生则是因为不会组织语言,而有的学生则是语法不过关等等,教师需要有针对性的为每个学生提出解决策略。比如,对于词汇量少的学生,教师可以采取利用词根背诵单词、结合游戏强化词汇量、阅读课外资料的情景记忆等方法。另外,英语写作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问题,俗话说“积累之要,在专在勤”,多写多练非常有效。其中用英语写日记便是极为有效的积累训练过程,所以可以让学生用日记把每天的情感变化、所到之处、看到的人、见到的事用英语写下来。另外,应使学生有意识地运用平常学习到的语言知识,逐渐的用复杂句,用一些好的词组、句型、关联词和复合句等,使文句更优美生动,这样慢慢地可以提高写作的质量和水平[3]。

3结语

英语学习效率的提高,是一个复杂而且长期的过程,需要教师精心的设计每个教学环节,多以学生为本的考虑,真正把每堂课程都成为提高学生能力的一个阶梯,这样学生最终才能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卫杰.初中英语听力教学初探[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理论研究),2010(2).

[2]齐丽新.初中英语课堂如何开展口语教学[J].学周刊,2011(7).

[3]李 冲.如何提高初中生英语写作水平[J].学周刊,2011(2).

12.学习小学英语课堂活动设计有感 篇十二

一、磨

磨课过程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即: 自磨和他磨。自磨是磨课团队根据重庆学校体育校本教研“目标管理认证原理”,在团队内多角度多层次地对《立定跳远与游戏》一课进行了探讨,具体程序见下图(领会—由外而内;感悟—由内而外;领悟—内外结合;大彻大悟—思维发挥到极致)。

他磨在课基本成形以后,采取联合教研或送教下乡等方式在不同的地域、不同层次的学校中对这一课进行反复检验、修改并完善。

二、研

“研”指的是在反复研究的基础上,提炼出《立定跳远与游戏》一课的特色与可供借鉴之处,以便于推广与运用。

(一)教学设计的立意

立意在这儿是指这节课的设计思路及整个教学流程的安排。在本课中,我们将立定跳远的相关知识、技术有机地渗透到各种跳跃游戏中,力求构建富有“体育味” 的人文精神课堂教学运行体系。课中,先抓住学生爱玩游戏的心理激趣,创设闯关情境,引导学生开着“小巴”到“游乐场” 玩,模仿鸭子、骑马、小兔子跳,然后通过各种跳跃游戏(如,“石头、剪子、布”游戏中的双脚同起同落、“我们都是木偶人”中的双脚同起同落、“小小跳舞毯”中的双脚同起同落、“跳房子”中的双脚同起同落、 “老狼、老狼、几点钟”中的双脚同起同落)及多样的组织形式(从分散到集中、从个人到集体等)有效地延长与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其乐在其中,尽情地参与各种跳跃活动,历练成功的过程,从而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最后过渡到“课课练”的“夹板跳”和“坐位体前屈”,再在交流与放松后开着“小巴”回家,结束愉快的旅程。

(二)强烈的目标意识

《立定跳远与游戏》一课,在设计上根据“猎鸟法则”(要想猎到鸟,就得瞄准最需要的那一只,而不是向鸟群射击), 将教学目标有机分割为若干个小目标,分别置于各课时之中,在操作上讲求“一课一得”。本次展示课为单元教学中的第2次课,就是瞄准“双脚同时起同时落”这只“鸟”开的枪。课中,指导胡老师进行教学设计时按照技能形成的规律,在游戏中进行双脚同时起同时落的练习,力图将四个方面的学习目标在尽情地游戏过程中实现。同时,通过将教师教的目标内化为学生的内在学习需求,使教的目标与学的目标合理转换,最后拓展为学习效果,并用激励性的评价让学生体验到成功,从而体现了教与学的高度一致性和统一性。

注:以上《课标》为《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

(三)“知”“行”交融,方法创新

在体育教学中,“知”与“行”一脉相承,要想“知”与“行”交融共生,手段的独到、方法的创新是必不可少的。《立定跳远与游戏》一课,在“知”与“行”的统一,在方法的创新方面也作了深入探索与尝试。

1.常规学习有度

良好的常规是体育课堂有效与高效的有力保障,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讲尤为重要。《立定跳远与游戏》一课,指导胡老师进行教学设计时从以下四个方面督促学生们养成良好的课堂常规。(1)无论是集合、散开队形,还是上垫、下垫、游戏等都要求学生听清楚要求,并按要求认真练习; (2)提醒学生们保持安全距离,等待练习的学生应在等待线后等待;(3)设置反省区域,警醒活跃过度的学生遵守纪律与规则,保证课堂的有序; (4)利用一些小技巧调控课堂, 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常规。

2.教学手段多样

《 立定跳远 与游戏 》一课,牢牢地把握住一年 级学生的身心特点,选用了“试一试”、 “看一看”、“评一评”、“比一比”等方式,引导学生自我实践,互帮互学,在“石头、剪子、布”、“我们都是木偶人”、“小小跳舞毯”、“跳房子”等游戏中明确了立定跳远双脚同时起同时落的动作要点,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练习充分,无“花架子”;教师语言也比较简洁、亲切。

3.评价调控有效

评价不但具有激励之功,更有调控之效。《立定跳远与游戏》一课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处处为学生搭建展示平台,“请你说说你的看法”,“把你的跳法告诉你的同伴,与你的同伴一起分享”,以及给予学生一个迷人的微笑,一个赞赏的大拇指,等等,通过这样一些方式,不仅有效地调节与掌控了课堂,同时也在传递着“健康第一”与“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课程理念。

4.资源整合有节

《立定跳远与游戏》一课,让泡沫垫自始至终都在为学生学习立定跳远服务,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资源的整合。如,小小泡沫垫在开始部分充当“小巴”的方向盘,在回 “家”时充当临时的“家”,在进行游戏过程中充当跳上跳下、跳来跳去的工具,拼接起来成为小小跳舞毯,拉开成跳房子中的房子等。总之,在构思课时,一定要在资源的整合上下工夫,尽量做到一物多用、巧用与妙用。

5.方法创新有招

在课堂上,安排了一系列学生熟识的小游戏,如“石头、剪子、布”、“我们都是木偶人”等。在“石头、剪子、布”中,将小白兔的儿歌有机融入,并要求学生双脚同时起同时落,其实这一个小小的“双脚同时起同时落”的要求改变了游戏的规则。这种改变游戏规则的做法其实就是一种创新,它使得游戏焕发了新的生机,也使得跳跃不再枯燥无味。

三、有待改进之处

(一)正确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就一节好课来讲,不再是教师亦步亦趋地上演的“教案剧”,而是由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真诚互动演绎生成的精彩华章。《立定跳远与游戏》一课生成了很多信息,如,泡沫垫在木地板上会打滑,学生踩在上面易摔倒。再如,针对“泡沫垫在木地板上打滑”的现象,教师能再次强调慢上垫子或将站在垫子上灵活改为站在垫子后等,就能较好地避免学生上垫摔倒的情况。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教学智慧,灵活处理课堂生成,应学而教,顺势而导,让教学不仅因预设而精彩,更因生成而精彩。

(二)注重细节的打磨与雕刻

13.学习小学英语课堂活动设计有感 篇十三

如何使科学探究式学习简约有效

广西上林县白圩镇中心学校 黄燕宁

李伟臣老师在“基于课堂的小学科学探究学习教学设计”的专题讲座中概括出:小学科学课程要向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究式学习的机会,引导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在小学科学课程中也需要采用其他形式的教学方法,如讲述、示范、观摩,利用广泛存在于学校、家庭、社会、大自然、网络和各种媒体中的多种资源进行科学学习。要使科学探究式学习简约有效,我认为主要从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两方面着手。结合《杠杆的科学》的教学,谈谈我一些肤浅的认识。

学生的学:

1、引导学生动手实践,重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们农村学校的教学,很多时候是老师讲,学生听,学生是被动学习。自主、合作、探究是一种主动、积极的活动,能使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充分发挥,教师向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究式学习的机会,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要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探究,提供参与、讨论的机会,学生也在这样的环境中主动学习,主动探究。在《杠杆的科学》实验教学时,判断这种杠杆是省力的还是费力的,或是不省力也不费力,我放手给学生实验,收集每组三种不同情况的数据,让学生分组讨论。学生通过观察、比较、讨论得出结论:在杠杆平衡的条件下,可以看挂的钩码数多少,如果用力点的钩码数少于阻力点的钩码数,就是省力杠杆;如果用力点的钩码数大于阻力点的钩码数,就是费力杠杆;如果两边钩码数相同,就是不省力也不费力。也可以改变与支点的距离,使省力、费力杠杆互变,使学生既掌握科学知识,又体验到科学探究的乐趣。

2、探究学习不应止于课堂,培养学生大课堂观。教师引导利用广泛存在于学校、家庭、社会、大自然、网络和各种媒体中的多种资源进行科学学习。比如学生自己制作小杆秤,刚开始学生看着课本制作,无法称出物品的重量,我引导学生查资料、寻找原因,使学生的玩具称变成实用工具,成功的喜悦溢于言表。

教师的教:

1、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备好课不一定能上好课,不备课肯定上不好课。备好课不仅指教师备教学设计,明确某一节课的具体的教学目标,还要备实验器材。我备好《杠杆的科学》的教学设计,认为仪器室应该有杠杆尺,提前一天准备仪器,竟然没有!我连夜用泡沫条、纱线、铁钉和小夹子自己制作一把杠杆尺,第二天才不至于纸上谈兵。有了这次教训,我至少提前2天准备实验器材。

2、转变教师灌输知识的教学模式,将探究学习引入科学课堂。为了顺利地完成教学内容,在以往的教学中,一般是教师简单地灌输知识,在有些学校由于实验器材限制,科学课程很难进行实验,有些应该是学生实验,也只是教师演示,这样的教学没有起到研究效果。在今后教学中,应将探究学习引入课堂,让学生和教师一起进行探究学习,引导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在探究过程中掌握知识。

3、创设有效学习情境,简捷有趣地导入新课,设疑激趣,学生只有对学习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课堂教学才能有效。我上《杠杆的科学》这一课,利用学生很喜欢的电视剧《神话》导入:同学们喜欢《神话》的哪个人物?大部分学生都说易小川。你们为什么喜欢他?有的说易小川聪明、有智慧;有的说易小川无所不能,没有困难能难得住他。我说:“同学们不用佩服易小川,只要你们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你们可以比易小川更聪明。”学生自信满满时,我出示易小川利用杠杆移动大鼎简笔画图:“易小川就是利用我们六年级《杠杆的科学》知识战胜了对手,同学们想不想了解它的奥秘?”“想!”学生在好奇心的指引下,开始积极的探究学习。

4、及时、多元地评价学生探究活动。小学学生学习的特点就是希望得到教师的肯定与鼓励。在科学学习探究活动中,教师应当及时、准确、有效地对学生进行评价,使学生探究过程正确、有效果。这样才能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

14.学习小学英语课堂活动设计有感 篇十四

通过学习特级教师李冬梅的讲座,受益非浅,深深体会到:想要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学生的兴趣激发、培养和维护十分重要,这也有利于他们今后的学习和发展。通过这次学习,让我对这一要点有了更深的理解。本人就此谈几点不成熟的感想:

1、找准切入点,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中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首要任务是找准切入点。如何将一个枯燥的知识点变成具有吸引力的东西展现出来,起到激发学生的兴趣是关键所在。故充分的备课极其重要,既要备教材(根据实际,因地制宜),还要备学生(学情分析)。考虑每个模块应以什么方式呈现,什么方法展现都要设计到位,还要考虑到教学中的各种“突变”(学生闪光思维),应如何应对。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每一个“闪光点”(尤其是不善发言、欠积极的学生),不惜时机的加以表扬或予以肯定。这有利于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教”“学”中来,在教学过程中应提出发散性(多解性)的思考题,留足足够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自主探究,真正实现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从而遵循“学生为主,教师为导”的良性教育规律。

初一学生刚开始接触《Word软件》时,我先给学生演示历届中小学电脑制作比赛作品《爱护眼睛(朱尘非)》、《班级园地(衢柯二小:项胜》,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就被吸引过来,等看完后,学生还意犹未尽之时马上提问:⑴ 同学们刚才看到的两个作品叫什么?(答案不限,但最后可引向:电子报刊)⑵ 大家想不想自己动手制作?而且比他们做得还漂亮呢?学生们立刻跃跃欲试地回答:“想!”于是我紧接着就说: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能做出如此漂亮报刊的软件——Word,这样学生们就怀着蠢蠢欲试的心情投入到课堂互动中来,哪能不学好呢?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动力,也是最好的老师。”

上一篇:自愿放弃劳动工伤残疾鉴定书下一篇:谈语文基础题的解题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