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地互联网管理(精选8篇)
1.属地互联网管理 篇一
工伤保险实行属地管理的原则,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
第一、工伤保险基金的统筹实行的原则是在直辖市和设区的市实行全市统筹,其他地区的统筹层次由省、自治区人民政府确定。
第二、工伤认定申请的提出及工伤认定决定的作出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按照本条第一款规定应当由省级劳动保障部门进行工伤认定的事项,根据属地原则由用人单位所在地的设区的市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办理。
第三、劳动能力鉴定
劳动能力鉴定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起直系亲属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
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后,应当组成专家组,由专家组提出鉴定意见。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根据专家组的鉴定意见作出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结论。
2.属地互联网管理 篇二
属地管理的范畴
(1)保障所辖区域内自身及在区域内活动的工作人员、承包商、访客的安全。
(2)通过制定岗位工作和发展计划,确保专业知识技能水平能够满足工作需要。
(3)通过危害识别和风险管理,实现无责任生产事故运行。
(4)通过对员工进行安全技能培训、行为安全评价、安全分析等,实现事故零伤害。
(5)编写、审核签署安全工作许可证和高危作业许可证,确保管辖区域的各种非常规工作按照相关安全标准进行。
(6)对管辖区域的工艺设备进行巡检,发现异常情况,及时进行处理并上报。
实施属地管理的必要性
(1)由于HSE工作的广泛性、繁重性、具体性,光靠各级领导的亲自参与和重视,远远不够,必须要把HSE工作的职责和任务层层细分,划分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系统一的细小属地,落实属地责任,形成“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的良好局面,才能确保HSE工作的有序、有效开展。
(2)由于企业长期存在的重结果、轻过程的思想,导致对隐患的产生过程和原因分析不深,致使同样的问题反复出现,没有起到预防作用,使安全责任出现真空。此外,由于HSE审核的重点更多的是放在对安全结果和资料的审核,忽略了安全过程审核,从而导致了员工对安全生产过程管理的不重视。
(3)HSE管理措施落实不到位或不对位。由于有些企业存在重利润、轻安全的思想,在进度、利润、安全发生相碰时,由于HSE责任不对位,往往牺牲安全的利益,过渡追求利润最大化,导致HSE工作措施不落实或执行不到位,从而引发安全隐患。
实施HSE属地管理的有效措施研究
落实HSE属地管理共分7部分内容,即:明确属地管理的工作内容;制定岗位职责分工;进行岗位工作描述;建立岗位技能培训需求档案;制定员工培训计划并有针对性的开展培训;关键岗位人员变更;安全绩效考核。
1 明确属地管理的工作内容
划分属地时,要将工作内容按实施步骤细化。工作内容太粗,则划分的职责不清,岗位描述不具体;工作内容太细,造成与安全分析混淆,管理者认为已经明确了职责,但执行者茫然,造成属地管理者对自己具体负责的职责认识不清楚或理解不透,并与直线领导的认知有分歧,在职责描述中很难评价具体工作内容。因此,只有将属地管理范围内的工作内容划分到其一项工作只有属地管理者一人参与执行时即可,因为只有属地管理者本人执行或负责时,才会尽全力把工作做好。在工作内容实施步骤细化过程中,要动员全员参与,这样就可避免工作内容的漏项,确保属地管理工作内容的齐全、明晰。
2 制定岗位职责分工
(1)制定岗位职责分工必须确定工作内容和决定事项,即:明确做什么?工作内容是否是可控制的?这样就提高了职责的有效性。在描述工作内容时还应注意:(1)避免简单的行为(如:参加会议);(2)用动词开头描述工作内容(如:评价、计划、书写、记录、决定、操作、检测、准备、更新、收集、批准、执行等);(3)要简单扼要;(4)指出一个判断或决定想要达到的结果。
(2)确定工作职责完成者,即工作由谁来做;参与者可以是个人、小组、部门或岗位,如有必要的话,参与者也可以是本部门或单位以外的部门或岗位。
(3)建立岗位职责分工表,即给每位参与者赋予一定的角色和责任。
(4)获得反馈和达成协议,即双方通过沟通认可。
(5)执行。在执行过程中:(1)将职责表最终稿分发给所有参与者;(2)制定执行职责表的起始时间;(3)周期性检查职责表的工作内容和参与者的职责使之可行有效;(4)按需要及时更新。需要注意的是,岗位职责分工表必须要有各部门的最高管理者亲自主持,在编制各岗位职责表时要邀请职责相关岗位的人员参加,这样执行起来才没有阻力。
3 进行岗位工作描述
岗位工作描述是岗位存在的主要基础文件,它解释一个岗位为什么存在,和期望它做什么,里面的信息不仅用于帮助清楚的理解设置岗位工作的目的和工作范围,也是作为工作评价(职务级别)的依据。岗位工作描述要求必须明确岗位管辖区域及属地安全责任;还必须明确规定岗位所需最低岗位资质、任职条件、培训项目、工作经验等内容,即完成岗位工作说明书的其他项目的填写。这样,就明确规定了安全培训的方向,故岗位工作描述也是岗位技能与培训需求矩阵以及安全绩效考核的依据。
4 建立岗位技能与培训需求档案
根据岗位职责描述表和实际工作要求,建立各属地管理者的详细岗位技能培训需求档案。此档案主要包括岗位、岗位所需培训项目等。并提出岗位所需的技能要求。
5 根据岗位技能档案制定员工培训计划并开展培训
(1)根据岗位技能培训需求档案,在和员工充分沟通的情况下,建立个人培训需求计划和记录。获得技能和培训的方式有:(1)脱产理论培训;(2)实践;(3)在岗培训;(4)自学/互学。
(2)有针对性的开展培训工作。根据被培训者的不同层次,采取不同的培训方式,使HSE培训避免形式化,重点推广案例教学、现场指导教学、体验培训教学、网络教学等“多元化”的培训方式。在创新培训方法的同时,也要遵循“培训要有目的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调动教与学双方的积极性、巩固性与反复性”等4项基本原则。如:案例教学就是在每次培训前进行安全经验分享,可以是自己亲身经历的,也可以是国内外发生的事故案例。
6 关键岗位人员变动的管理
为确保生产单位在组织机构和人员变更的情况下,关键岗位在工艺区域工作的操作人员、维护和技术人员能够保持相关知识、技能和特定经验的最低水平,从而为可能影响工艺安全的决策提供一个可靠的基础。保证工艺安全,必须对关键岗位人员变动进行有效的管理。
(1)关键人员变更的控制点包括:(1)为工艺操作、维修和管理人员维持最低的相关经验、技能和知识水平进行有效的指导;(2)对变更人员进行工艺安全原则和要点、工艺安全信息、操作规程及安全注意事项的培训;(3)评估调动员工在接受培训之后的熟练程度;(4)如被定为关键岗位员工的变动失去控制时,需提供额外的保护措施。
(2)制定关键岗位人员变动的限制条件,如:最少人数、经验水平、岗位替代、其他限制条件等。
7 制定可量化的安全绩效考核指标
安全绩效考核是安全属地管理的核心部分,因为它关系到属地管理的执行情况,只有将安全绩效考核从员工综合业绩考核中拿出,单独考核,才能充分调动各级属地管理者履行安全职责的积极性。属地管理才能真正的有效落实。安全绩效考核主要分为结果绩效考核、预防绩效考核和管理绩效考核。
(1)结果绩效考核。
结果绩效考核是安全考核中的被动绩效指标,即上级给下级设置的否定指标、结果指标、拟定事故及伤害级别的扣分标准。设置结果绩效考核指标一般占整个安全绩效考核的20%~30%,一旦发生严重的伤害事故,则采用否定指标,实行一票否决制,否定所有的安全绩效。
(2)预防绩效考核。
预防绩效考核也叫主动绩效考核指标,即拟定各项管理标准,根据拟定的标准及实际实施记录给予加减分的考核方式,如:紧急预案完整性及演练次数、隐患整改率、未遂事件上报数、操作规程和作业指导书的修订件数等。设置预防绩效考核一般占整个安全绩效考核的30%~40%。
(3)管理绩效考核。
管理绩效考核也是安全日常管理考核指标,即按照日常管理工作,拟定各细项考核标准,如:安全会议每月次数、审核每月次数、审核次数及质量、参与工艺安全分析与风险评估次数各种报表上报率及发现隐患次数等,给予加减分;在加减分时可根据纪录和安全审核发现均可执行。管理绩效考核一般占整个安全绩效考核的30%~40%。
结论
落实属地管理,就是要落实各项工作的负责人对各自承担工作的安全环保负责,做到“谁工作谁负责、谁管理谁负责”;落实各级领导对分管领域、业务、系统的安全环保负责,落实每一名员工对自己工作岗位区域内的安全环保负责,包括对区域内设备、作业活动的安全环保负责,做到“谁的领域谁负责、谁的区域谁负责、谁的属地谁负责”;把岗位职责和属地责任融为一体,形成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的良好局面。
3.广外街道勇于承担属地管理责任 篇三
二、城市管理永远在路上。广外街道深深懂得城市问题的规律,始终紧绷城市管理问题这根弦,对城市管理常抓不懈。几年来,街道组织的城市环境建设志愿者队伍发挥了积极作用;在环境乱点地区设立的环境监督岗提供了及时有效的管理信息;每周不定期进行的环境整治,有效遏制了环境脏乱状况;针对环境秩序问题的“六位一体”巡管模式,在促进属地环境秩序问题齐抓共管的同时,增强了街道的环境管理统筹能力;全面推进的市政交通疏堵工程,大大缓解了地区交通拥堵;符合本地实际的静态交通管理,有效治理了老旧小区的停车秩序。从以上城市管理实践轨迹可以看到,街道始终没有将城市管理作为一劳永逸的工作,城市管理永远在路上。
三、城市管理责任意识强,管理到位。广外街道在环境秩序治理中,面对这些疑难问题,有勇气和决心,敢于碰硬,措施得当,落实有力,有效遏制了违法建设问题的蔓延。同时,建立了环境秩序管理的闭环模式,形成了摸清底数信息——宣传动员、思想工作——结合帮扶、源头治理、解决后顾之忧——拆除以后对原址进行绿化等公共服务功能的重新规划建设,或维护保持的环节,巩固拆违成果,杜绝了违法建设的再次发生。
四、发扬本地区的传统优势。广外街道老旧小区老居民多、老街坊多、人情味重,作为老厂区,传统思想政治工作基础比较好。街道充分发挥传统优势特色和提高社会动员能力,促进城市管理各项工作的落实,形成了老旧小区准物业管理可持续发展机制。
五、抓队伍管理,把属地城市管理落到实处。广外街道结合属地城市管理的实际,建立了隶属街道的环境应急小分队,及时有效地处置突发的乱堆物料、环境脏乱等问题,使街道承担属地环境全管全责有了队伍保障,对全市探索属地管理模式具有借鉴意义。
4.“属地管理”工作汇报材料 篇四
根据区综治委关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实行“属地管理” 的原则和规定,结合我镇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天穆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开展“属地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具体做了三项工作:
一、摸清情况,找准问题
天穆镇行政区域内现有国有中、小型企业、事业单位48个,国有大型企业25个,大、中专院校5个,职工总人数约68000多人,教职员工和学生约40000多人。经镇综治办和派出所走访调查了解到,经济效益比较好的企业约占四分之一,经济效益较低的约占四分之二,维持生产或停产的企业占四分之一。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企业经济效益低,下岗、待岗职工多;二是学生在校外租房住的多,自费生多,管理难度大;三是安全保卫工作人员少,一般企业2-5名安全保卫人员,力量薄弱,推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难度大等问题。
二、正确引导,共同做好综治工作
镇政府加强对“属地管理”工作的领导,明确责任,在国 有企业、事业单位真正落实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要求各单位要管好自己的人,看好自己的门,办好自己的事,正确引导企业、事业单位,做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镇综治委按照区综治委的要求做了四项具体工作:一是部署落实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开展“属地管理”工作的安排意见,召开了两次片会,即刘房子片商学院等7个单位负责安全保卫工作领导参加的片会和在镇政府召开的回民职专和两所中学负责安全保卫工作的副校长会议,参加片会单位都是治安状况差、纠纷多,门前乱的单位,认真研究存在的问题,安排镇综合执法队和派出所按不同季节进行了三次专项清理整治,使学校门前的治安秩序明显好转;二是深入企事业单位走访了解情况,解决实际问题,引起企事业单位做好安全保卫工作。镇综治办、派出所组织工作人员和民警,深入企事业单位,走访了油漆厂等31个单位,了解企业安全保卫工作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为企业解决问题12个,如二建材料库保卫科反映有村民偷拉废铁等物品,派出所民警同企业保卫科一起制定了车辆出入门卫的规定和拉废品的管理办法,并派一名民警经常到保卫科,协助检查落实制度,受到企业高度称赞;三是加强安全检查,提高企事业单位的防范意识。镇综治委组织派出所等有关部门,对19个国有企业,进行安全防范检查,检查的重点是安全保卫人员坚守岗位,认真履行职责,保险柜、财会室落实管理规定,通过检查发现事故隐患9个,如财会室三铁一器不全,安全保卫人员睡岗等,均责成单位进行整改,减少了被盗案件的发生;四是及时沟通信息,联合防范。民警带领镇治安巡逻队,经常与企事业单位保卫科沟通信息,安排镇、村巡逻队在重点路段和部位进行巡逻堵卡,一有情况,能够协调一致,做出快速反映,提高了地段的防范能力。2003年辖区内的企事业单位没有大的被盗和恶性案件发生。
三、建立健全“属地管理”工作制度,落实各项措施 镇综治委建立了“属地管理”工作的三项制度和措施。三项制度是:一是综治委成员每半年分析治安形势,研究部署综合治理工作一次;二是综治办、派出所协调、监督检查制度。对各单位的综治工作进行不定期的检查,指导、督促落实管理规定;三是建立了“属地管理”一票否决权制度。对综治工作突出的单位给予通报表彰,对出现重大问题或事故的单位给予通报批评,同时建议其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负责从党纪、政纪处分,给予其综治工作一票否决权。三项措施:一是各企事业单位要增加保卫力量,提高防范能力,要人防、物防、技防一起上,增强保卫人员和职工的防范意识,提高单位整体防范能力;二是各企事业单位要完善各项管理措施,改进安全防范工作的管理办法,把各项管理办法落实到部门,落实到人,使综合治理工作有人管,有人负责;三是企事业单位的领导要大力支持综合治理工作,形成有钱出钱,无钱出人,谁受益,谁出力的局面,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上新台阶。
天穆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
5.属地互联网管理 篇五
1、属地管理
即对属地内的管理对象按标准和要求进行组织、协调、领导和控制。属地主管即属地的直接管理者。每个员工对自己岗位涉及的生产作业区域的安全环保负责,包括对区域内设备设施、工作人员和施工作业活动的安全环保负责,做到“谁的领域谁负责、谁的区域谁负责、谁的属地谁负责”。
属地管理是落实各级直线组织的安全责任和义务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属地管理要树立“家”的概念,属地主管对属地享有管理权,即属地主管要对进入属地的各类人员(施工人员、参观人员、服务人员等)实施管理。通过实施属地管理,使安全责任和义务与整个企业的生产、质量和成本等各项业务管理融为一体。
2、属地管理的内容(1)属地的划分
属地划分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可按以下方法进行划分: ①、工作区域划分,主要针对基层人员。
②、资产(装置/设备)划分,主要针对直接作业(使用)人员。③、职能权限划分,主要针对各级管理人员。④、主雇关系划分,主要针对外委检修和施工项目。(2)属地主管的职责
各级属地主管的职责可包括但不限以下方面:
①、严格遵守安全规定及工作程序,完成本岗位描述中各项工作和任务。②、签发权限范围内作业许可证并进行条件确认。
③、对作业对象进行危害识别、评价,对安全隐患实施排除、隔离。④、对承包商员工进行风险告知和现场监管,对危险作业实施全过程监护。⑤、对管辖区域的设备设施进行日常维护保养,确保设施性能和防护设施完好。⑥、对隐患、事故及时合理处置和报告,主动进行调查及整改。⑦、对区域内不安全行为进行制止。⑧、完成直线主管交办的其它工作和任务。
有感领导
1、有感领导
是指各级领导通过带头履行安全职责,模范遵守安全规定,以自己的言行展现对安全的重视,让员工真正看到、听到和感受到领导在关心员工的安全,在高标准的践行安全,使员工真正感知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感受到领导做好安全的示范性,感悟到自身做好安全的必要性,进而影响和带动全体员工自觉执行安全规章制度,形成良好的安全生产氛围。
2、表现形式
有感领导的表现形式是多方面的,如切实履行直线责任和属地管理,自上而下,强有力地个人参与安全活动。各级管理者深入现场,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亲力亲为,提供人力、物力和组织运作上的保障,让员工感受到各级管理者履行对安全责任做出承诺。
具体表现可通过“七个带头”:带头宣贯HSE理念、带头学习和遵守HSE规章制度,带头制定和实施个人安全行动计划,带头开展行为安全审核,带头讲授安全课,带头开展危害因素识别,带头开展安全经验分享活动。
3、工作要求
第一,作为领导者,履行岗位安全职责是体现有感领导的基本要求。各级领导都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切实认识到抓安全是自己分内的工作,必须认真履行好岗位安全职责,加强安全工作领导,科学管理,严格要求,严格考核。
第二,落实有感领导必须要从自身做起,其核心作用在于示范性和引导作用。各级领导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制定并落实个人安全行动计划,坚持安全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切实通过可视、可感、可悟的个人安全行为,引领全体员工做好安全环保工作。
第三,落实有感领导必须要不断提升自身安全管理领导力。掌握基本安全知识和管理方法是落实有感领导的基础条件。
第四,拓展有感领导的展示手段和方式,定期开展有感领导的群众测评,让员工评价有感领导,作为领导业绩考核的依据,推进各级领导加强对有感领导的展示,结合实际研究如何执行安全标准并付诸行动,建立一级对一级负责,一级辅导一级的有感领导工作模式。
直线责任
1、直线责任
就是指上级领导直接而全面地对下属单位(或个人)进行组织、协调、领导、指挥和控制的一种方式。直线责任者肩负着对履行职责的全体人员、全部过程全面负责,其核心是“谁管工作、谁管安全”。比如,生产运行主管部门,在组织、安排单位的生产运行时,应同时全面考虑其人员、装备、环境的安全。
2、表现形式
直线责任的表现形式主要有:(1)主要负责人做到“四个亲自”,即:亲自研究审查本单位安全工作计划的制定;亲自抓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亲自抓本单位重大隐患的整改;亲自深入到安全联系点进行检查指导。(2)分管领导做到“三个及时”,即:及时分析把握本单位分管工作的安全生产形势,及时检查督促隐患的整改,及时督促落实安全防范措施。(3)职能管理部门做到“四个谁”,即:“谁主管,谁负责”、“谁管工作,谁管安全”,全面履行管理业务范围内的安全职责。(4)安全管理部门做到“四个到位”,即:宣贯到位、检查到位、咨询到位、考核到位,努力形成事事有人管、层层有人抓的责任体系。
直线责任,就是“谁的工作,谁负责”,“是谁的责任,谁负责”。
更具体的说就是:“谁是第一责任人,谁负责”;“谁主管,谁负责”;“谁安排工作,谁负责安全”;“谁组织工作,谁负责”;“谁操作,谁负责”;“谁检查监督,谁负责”;“谁设计编写,谁负责”;“谁审核,谁负责”;“谁批准,谁负责”。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3、分配直线责任的原则
各级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安全工作负全面责任,分管领导对分管业务范围的安全管理工作负直接责任,各机关职能管理部门对本部门分管业务范围的安全管理工作负直线责任,各级安全监管部门对本单位安全负综合管理和监督责任。
4、工作要求
6.钻井队各岗位属地管理职责 篇六
一级主管 ⒈ 井队队长
⑴ 严格遵守安全规定及工作程序;
⑵ 对属地内作业安全措施、行为规范等进行监督检查,对危险作业实施全过程监护;
⑶ 组织进行工作安全分析、核签或授权签发作业许可证; ⑷ 对隐患、事故及时合理处置和报告,主动进行调查及整改;
⑸ 负责对井队管理人员进行培训; 组织班组长对岗位员工进行岗位培训; ⑹ 检查督促下级属地主管对所属区域进行清理、规范,确保符合安全要求;纠正与制止作业区域内的“三违”行为;
⑺ 对进入井场的相关方人员进行入场安全提示、监督与管理; ⑻ 对作业、施工、项目等按工作程序的执行情况进行验收;
⑼ 对承包商员工进行入场培训、考核及监管,对其日常工作安全表现的考核及总体表现的评估。⒉ 指导员
⑴ 严格遵守安全规定及工作程序;
⑵ 对属地内作业安全措施、行为规范等进行监督检查,对危险作业实施全过程监护;
⑶ 组织进行工作安全分析、核签作业许可证;
⑷ 对隐患、事故及时合理处置和报告,主动进行调查及整改;
⑸ 负责对井队管理人员进行培训;组织班组长对岗位员工进行岗位培训; ⑹ 检查督促下级属地主管对所属区域进行清理、规范,确保符合安全要求;纠正与制止作业区域内的“三违”行为;
⑺ 对进入井场的相关方人员进行入场安全提示、监督与管理; ⑻ 对作业、施工、项目等按工作程序的执行情况进行验收;
⑼ 对承包商员工进行入场培训、考核及监管,对其日常工作安全表现的考核及总体表现的评估。⒊ 副队长
⑴ 严格遵守安全规定及工作程序;
⑵ 对属地内作业安全措施、行为规范等进行监督检查,对危险作业实施全过程监护;
⑶ 开展工作安全分析、经授权核签各种作业许可证;
⑷ 对作业对象进行安全处置、确认,对危害源实施排除、隔离和上锁; ⑸ 对隐患、事故及时合理处置和报告,主动进行调查及整改; ⑹ 对承包商员工进行入场培训、考核及监管; ⑺ 对进入井场的相关方人员进行入场安全提示;
⑻ 对外来人员进行监督与管理,并纠正与制止“三违”行为。⑼ 对作业、施工、项目等按工作程序的执行情况进行验收; ⑽ 承包商日常工作安全表现的考核及总体表现评估。
⑾ 检查督促二级区域负责人对所属区域进行清理、规范,确保符合安全要求。⑿ 完成其它交办事项。⒋ 技术员
⑴ 严格遵守安全规定及工作程序;
⑵ 对属地内作业安全措施、行为规范等进行监督检查,对危险作业实施全过程监护;
⑶ 对作业对象进行安全处置、确认,对危害源实施排除、隔离和上锁;开展工作安全分析。
⑷ 对隐患、事故及时合理处置和报告,主动进行调查及整改; ⑸ 对进入井场的相关方人员进行入场安全提示;
⑹ 对外来人员进行监督与管理,并纠正与制止“三违”行为。⑺ 对作业、施工、项目进行技术性验收;
⑻ 检查督促二级区域负责人对所属区域进行清理、规范,确保符合安全要求。⑼ 完成其它交办事项。⒌ 材料员
⑴ 严格遵守安全规定及工作程序;
⑵ 对属地内作业安全措施、行为规范等进行监督检查,对危险作业实施全过程监护;
⑶ 对作业对象进行安全处置、确认,对危害源实施排除、隔离和上锁; ⑷ 对隐患、事故及时合理处置和报告,主动进行调查及整改; ⑸ 对进入井场的相关方人员进行入场安全提示;
⑹ 对外来人员进行监督与管理,并纠正与制止“三违”行为。
⑺ 检查督促二级区域负责人对所属区域进行清理、规范,确保符合安全要求。⑻ 完成其它交办事项。⒍ 大班司钻
⑴ 严格遵守安全规定及工作程序;
⑵ 对属地内作业安全措施、行为规范等进行监督检查,对危险作业实施全过程监护;
⑶ 对作业对象进行安全处置、确认,对危害源实施排除、隔离和上锁;开展工作安全分析。
⑷ 对隐患、事故及时合理处置和报告,主动进行调查及整改; ⑸ 对进入井场的相关方人员进行入场安全提示;
⑹ 对外来人员进行监督与管理,并纠正与制止“三违”行为。⑺ 对作业、施工、项目等进行技术性验收;
⑻ 检查督促二级区域负责人对所属区域进行清理、规范,确保符合安全要求。⑼ 完成其它交办事项。⒎大班司机
⑵
严格遵守安全规定及工作程序;
⑶
对属地内作业安全措施、行为规范等进行监督检查,对危险作业实施全过程监护;开展工作安全分析。
⑶ 对作业对象进行安全处置、确认,对危害源实施排除、隔离和上锁; ⑷ 对隐患、事故及时合理处置和报告,主动进行调查及整改; ⑸ 对进入井场的相关方人员进行入场安全提示;
⑹ 对外来人员进行监督与管理,并纠正与制止“三违”行为。⑺ 对作业、施工、项目等进行技术性验收;
⑻ 检查督促二级区域负责人对所属区域进行清理、规范,确保符合安全要求。⑼ 完成其它交办事项。二级主管 ⒏ 司钻
(1)严格遵守安全规定及工作程序;
⑵ 对作业对象进行安全处置、确认,对危害源实施排除、隔离和上锁;(3)参加工作安全分析,对区域内作业的安全措施和行为规范等进行监督检查;对危险作业实施全过程监护;
⑷ 负责对本班岗位人员的培训; 鼓励岗位员工互相学习; ⑸ 对隐患、事故及时合理处置和报告,主动进行调查及整改; ⑹ 对进入井场的相关方人员进行入场安全提示;
⑺ 对外来人员进行监督与管理,并纠正与制止“三违”行为。⑻ 对作业、施工、项目的执行情况进行验收;
⑼ 检查督促各岗位区域负责人对所属区域进行清理、规范,确保符合安全要求。
⑽ 完成其它交办事项。⒐副司钻
⑴ 严格遵守安全规定及工作程序;
⑵ 对作业对象进行安全处置、确认,对危害源实施排除、隔离和上锁; ⑵ 参加工作安全分析,对区域内作业安全措施、行为规范等进行监督检查; ⑷ 对危险作业实施全过程监护;
⑸ 对隐患、事故及时合理处置和报告,主动进行调查及整改; ⑹ 对进入井场的相关方人员进行入场安全提示; ⑺ 对外来人员进行监督与管理,并纠正与制止“三违”行为; ⑻ 对作业、施工、项目的执行情况进行非技术性验收; ⑼ 对所属区域进行清理、规范,确保符合安全要求。⑽ 完成其它交办事项。⒑井架工
⑵
严格遵守安全规定及工作程序;
⑵对作业对象进行安全处置、确认,对危害源实施排除、隔离和上锁; ⑶ 参加工作安全分析,对区域内作业安全措施、行为规范等进行监督检查; ⑷ 对危险作业实施全过程监护;
⑸ 对隐患、事故及时合理处置和报告,主动进行调查及整改; ⑹ 对进入井场的相关方人员进行入场安全提示;
⑺ 对外来人员进行监督与管理,并纠正与制止“三违”行为; ⑻ 对作业、施工、项目的执行情况进行非技术性验收; ⑼ 对所属区域进行清理、规范,确保符合安全要求。⑽ 完成其它交办事项。⒒内钳工
⑴ 严格遵守安全规定及工作程序;
⑵ 对作业对象进行安全处置、确认,对危害源实施排除、隔离和上锁; ⑶参加工作安全分析,对区域内作业安全措施、行为规范等进行监督检查; ⑷ 对危险作业实施全过程监护;
⑸ 对隐患、事故及时合理处置和报告,主动进行调查及整改; ⑹ 对进入井场的相关方人员进行入场安全提示;
⑺ 对外来人员进行监督与管理,并纠正与制止“三违”行为; ⑻ 对作业、施工、项目的执行情况进行非技术性验收; ⑼ 对所属区域进行清理、规范,确保符合安全要求。⑽ 完成其它交办事项。⒓外钳工 ⑴ 严格遵守安全规定及工作程序;
⑵ 对作业对象进行安全处置、确认,对危害源实施排除、隔离和上锁; ⑶参加工作安全分析,对区域内作业安全措施、行为规范等进行监督检查; ⑷ 对危险作业实施全过程监护;
⑸ 对隐患、事故及时合理处置和报告,主动进行调查及整改; ⑹ 对进入井场的相关方人员进行入场安全提示;
⑺ 对外来人员进行监督与管理,并纠正与制止“三违”行为; ⑻ 对作业、施工、项目的执行情况进行非技术性验收; ⑼ 对所属区域进行清理、规范,确保符合安全要求。⑽ 完成其它交办事项。⒔场地工
⑴ 严格遵守安全规定及工作程序;
⑵ 对作业对象进行安全处置、确认,对危害源实施排除、隔离和上锁; ⑶参加工作安全分析,对区域内作业安全措施、行为规范等进行监督检查; ⑷ 对危险作业实施全过程监护;
⑸ 对隐患、事故及时合理处置和报告,主动进行调查及整改; ⑹ 对进入井场的相关方人员进行入场安全提示;
⑺ 对外来人员进行监督与管理,并纠正与制止“三违”行为; ⑻ 对作业、施工、项目的执行情况进行非技术性验收; ⑼ 对所属区域进行清理、规范,确保符合安全要求。⑽ 完成其它交办事项。⒕司机
⑴ 严格遵守安全规定及工作程序;
⑵ 对作业对象进行安全处置、确认,对危害源实施排除、隔离和上锁; ⑶参加工作安全分析,对区域内作业安全措施、行为规范等进行监督检查; ⑷ 对危险作业实施全过程监护;
⑸ 对隐患、事故及时合理处置和报告,主动进行调查及整改; ⑹ 对进入井场的相关方人员进行入场安全提示;
⑺ 对外来人员进行监督与管理,并纠正与制止“三违”行为; ⑻ 对作业、施工、项目的执行情况进行非技术性验收; ⑼ 对所属区域进行清理、规范,确保符合安全要求。⑽ 完成其它交办事项。⒖司助
⑴ 严格遵守安全规定及工作程序;
⑵ 对作业对象进行安全处置、确认,对危害源实施排除、隔离和上锁; ⑶参加工作安全分析,对区域内作业安全措施、行为规范等进行监督检查; ⑷ 对危险作业实施全过程监护;
⑸ 对隐患、事故及时合理处置和报告,主动进行调查及整改; ⑹ 对进入井场的相关方人员进行入场安全提示;
⑺ 对外来人员进行监督与管理,并纠正与制止“三违”行为; ⑻ 对作业、施工、项目的执行情况进行非技术性验收; ⑼ 对所属区域进行清理、规范,确保符合安全要求。⑽ 完成其它交办事项。⒗发电工
⑴ 严格遵守安全规定及工作程序;
⑵ 对作业对象进行安全处置、确认,对危害源实施排除、隔离和上锁; ⑶参加工作安全分析,对区域内作业安全措施、行为规范等进行监督检查; ⑷ 对危险作业实施全过程监护;
⑸ 对隐患、事故及时合理处置和报告,主动进行调查及整改; ⑹ 对进入井场的相关方人员进行入场安全提示;
⑺ 对外来人员进行监督与管理,并纠正与制止“三违”行为; ⑻ 对作业、施工、项目的执行情况进行非技术性验收; ⑼ 对所属区域进行清理、规范,确保符合安全要求。⑽ 完成其它交办事项。⒘锅炉工
⑴ 严格遵守安全规定及工作程序;
⑵ 对作业对象进行安全处置、确认,对危害源实施排除、隔离和上锁; ⑶参加工作安全分析,对区域内作业安全措施、行为规范等进行监督检查; ⑷ 对危险作业实施全过程监护;
⑸ 对隐患、事故及时合理处置和报告,主动进行调查及整改; ⑹ 对进入井场的相关方人员进行入场安全提示;
⑺ 对外来人员进行监督与管理,并纠正与制止“三违”行为; ⑻ 对作业、施工、项目的执行情况进行非技术性验收; ⑼ 对所属区域进行清理、规范,确保符合安全要求。⑽ 完成其它交办事项。⒙炊事员
⑴ 严格遵守安全规定及工作程序;
⑵ 对作业对象进行安全处置、确认,对危害源实施排除、隔离和上锁; ⑶参加工作安全分析,对区域内作业安全措施、行为规范等进行监督检查; ⑷ 对危险作业实施全过程监护;
⑸ 对隐患、事故及时合理处置和报告,主动进行调查及整改; ⑹ 对进入井场的相关方人员进行入场安全提示;
7.属地互联网管理 篇七
一、本文的研究意义
随着经济全球化速度加快的步伐, 中国企业越来越重视全球的发展战略, 加紧海外投资。然而我国的跨国投资经营事业起步较晚, 在相应的政策、法律、法规以及运行系统上面都没有形成完整的健全的体制, 缺少相应的经验又没有完整的有针对性的研究, 在一定程度上, 对我国企业的海外投资事业形成了阻碍。无论是在国内还是海外的项目中, 对投资成本和项目成本进行预算是必不可少的。在大型项目的投资中, 实际成本超过预算是常见的, 可是一旦对成本控制不力, 会造成巨额的损失。因此中国需要一套科学的、完整的、系统的、可操作性强的适于我国企业海外投资分析的体系。
二、对外承包工程企业实践属地化经营战略的做法和经验
自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有不少的企业选择对外贸易, 经过长时间的积累, 逐渐探索出海外业务合理经营之道, 这些企业在不断的实践和创新中积累了不少的经验。
1. 实行人力资源属地化
对于对外承包工程企业, 实行人力资源本土化是属地化策略的第一步。在海外项目的当地, 尽量聘用当地的劳务人员, 减少本地外派劳动人员的数量, 降低劳务输出的成本、缩减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 同时可以带动促进当地就业水平, 推动其在所在地的经济发展, 还可能会获得当地政府对于外资企业的一些优惠政策。例如:江西国际公司在博茨瓦纳、赞比亚和纳米比亚的多个项目当中, 他们都高薪聘请当地的高级管理人才, 直接参与项目的报价分析、投标任务、参与施工现场的管理以及一些人员的调配。由于这些人员熟悉当地的市场规范、技术应用程度而且还拥有较好的人脉和很强的沟通交流能力, 为项目在这些地区的顺利进行起到了极大的积极力量。
2. 推行经营机构和合作伙伴的属地化
经营机构和合作伙伴是企业属地化管理战略中非常重要的两个方面。经营机构的属地化指的是:“在业务所在国注册具有法人地位的公司, 从而成为受当地法律法规和政府管辖与保护的当地法人公司。”这是属地化管理经营的一个重要方面, 是在海外长期扎根长远发展的一个标志。所谓合作伙伴属地化则是:“要大胆与当地或其他国家有能力、有信誉的公司开展合作, 结成联营体, 或以服务外包的方式, 进行分工合作, 而不仅仅局限于与国内公司的合作。”通过与一些优秀的企业、优秀的合作伙伴的合作与学习, 可以增强本企业的综合业务能力, 发现在身缺点, 在发扬自身长处的同时吸取对方有点不断完善自己。
3. 在属地化经营中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创造经济效益是企业建设和发展的根本目, 那么如何不断创造经济效益, 并使得价值最大化?近年来, 寻求创造经济效益最大化是中国企业要实现的战略发展目标。外经企业在海外投资项目, 承包工程项目并合理开发资源获得不断的发展, 为了长远的发展并作为对当地的回报, 企业将一部分效益投资到所在地的建设当中去, 履行责任, 回报社会造福百姓。
4. 推动中国标准规范和品牌的属地化
对外承包工程企业要大力倡导经营理念属地化, 并落实到行动中去, 不仅要遵守当地的法律法规、尊重风俗习惯、适应办事规矩, 要贯穿到日常生活的每一部分中去, 用心把握每一个环节。在实施海外项目时, 要把中国的标准与当地市场需求结合起来, 创造出合乎规定的效益。以江西中鼎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为例, 在海外承接某房地产的项目, 一位项目负责人为节省成本, 在工程实施的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投资方的要求进行实施, 公司知道后, 立即采取措施撤换项目负责人, 并对该项目进行重新调整严格按照施工要求进行。该公司可能会在经济上付出一定的代价, 但是对于员工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 并且为中国企业在海外树立良好的形象。
三、对外承包工程企业属地化管理的成本分析
对于海外投资, 由于地区和项目的不同, 在成本上有其自身的特征, 本文对对外承包工程企业属地化管理进行成本分析,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人工投入成本分析
属地化管理大量使用本地的员工, 无论是高级管理人员还是普通员工都采用本地的人力资源, 这样就使企业节省了在员工上的成本支出。如果在海外项目上仍然采用中国员工, 那么会导致企业在人工成本上多支出大量的资金, 一般这种情况下企业对员工的成本支出包括基本的薪酬、培训支出、运动支出、机票支出、保险支出、交通和住宿支出、休假支出等, 这比直接使用当地人员要多支出4-6倍的资金。这样就使人工成本变得十分昂贵。因此, 采用属地化管理可以直接使用当地同等技术水平的人员, 企业只需对这些当地人员进行适当的培训即可, 直接省去了企业在机票、住宿等方面的支出, 降低人工的成本支出。
2市场投入成本分析
由于外地企业对当地市场并不了解, 没有能够信任的材料供应商, 在供应链上也不能得到完善。但是通过属地化管理, 可以通过长期属地化管理, 不断了解市场, 建立完善的供应链, 保证企业产品的质量, 并能够不断调整价格, 最终使其更加合理。属地化管理可以通过对市场的了解直接采用本地的材料, 避免从外地进口材料导致企业在运输成本、税务支出、产品价格上的高额支出。企业只有对属地市场了解之后, 才能把握市场运营的特点, 进而采取合理的方案进行经营。比如, 经过长期在属地市场的扎根了解, 掌握了运输旺/淡季及价格、市场需求的变化、生产和物流企业的规律等, 这样才能保证企业自身所需原材料及时有效的进行供给, 降低在运输、原材料等方面的运营成本, 还可以使企业结合市场的需求, 制定合理的销售方案, 控制成本投入, 增加企业的收益。
3. 其他成本分析
属地化企业在经过长期的发展之后, 对当地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包括上层和其他阶层。对上层的影响, 主要可以使企业在项目申请和运营过程中获得更多的便利和更好的外部环境, 如在项目申请标准、价格、税收等方面可以获得更好的便利, 可以减少在项目申请和税收方面的成本投入。属地化管理通常要求企业在制定战略规划时结合属地的法律和商业习惯以及当地人民的习惯进行, 合理配置资源, 适应当地人民的需求, 避免了由于规划不和理而必须重新进行规划和建设的情况, 这不仅可以增加企业的收益还可以降低二次投入的成本。
综上所述, 对于海外市场投资成本的控制关系到企业在海外市场的稳定性、投资项目的成败以及经济效益。然而我国海外事业起步晚, 发展还不成熟, 投资成本控制理论等体系发展还不够完善, 所以我应国加紧对海外投资分析的研究深入探索, 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寻找更加科学的方体系完善海外市场相应的法律法规以及一些政策, 为海外投资的企业提供方便, 提高投资效益、降低投资风险, 实现海外市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全球市场竞争不断扩大也日趋严重。伴随着本国以及国际上对于跨国企业提供的各种优惠政策, 企业为了获得更好的发展, 选择跨国经营也成为了一种必然的趋势。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也选择走上国际化经营道路, 加入到全球化的市场竞争当中。近年来, 中国政府的“走出去”战略不断深化, 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中国企业由单纯出口向对外投资促进贸易发展。同时, 在国内中国企业面临原材料价格不断上调、国际航运费用持续上涨、劳动力成本持续攀升加上金融危机带来的市场不景气等的压力。基于上述背景, 转变发展方式迫在眉睫, 中国企业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利用当地和国际资源、与当地共同发展。属地化经营战略已经成为企业在海外谋求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出路选择, 成为优秀的海外企业是中国企业应对全球化浪潮的重大战略抉择, 对海外企业的建设和管理逐渐成为中国企业全球化的重中之重。本文主要针对外经企业的跨国经营属地化管理的成本进行分析。
关键词:对外承包工程企业,属地化管理,成本
参考文献
[1]刘双.跨国公司行政管理主要影响因素[D].电子科技大学, 2001.
[2]曹耀红.国际企业市场进入模式及其选择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 2000.
8.属地互联网管理 篇八
中央、各省区市在沪企事业单位和各省区市驻沪办事机构(以下简称“驻沪单位”)党组织和党员的绝对数不多,但层次高、影响大。这些驻沪单位党组织和党员的有效管理和作用的发挥,对上海服务全国和推进国内合作交流工作可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近年来,上海市对驻沪单位采取了属地管理的模式。本文结合工作实际,对中央、各省区市驻沪单位党组织在属地管理中遇到问题、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研究,并提出进一步完善和改进的措施。
一、驻沪单位党组织属地管理的现状
上海市合作交流工作党委自2003年8月建立以来,作为市委的派出机构,对归口管理的驻沪单位党组织实行了分级管理。驻沪单位党组织中,属一级归口管理驻沪单位党组织有69家,其中:党的组织关系转入隶属我委管理的为66家,即各省区市(含副省级城市)驻沪办事机构42家;中央部属国有企事业单位派出的办事机构和企业24家;归属在66家驻沪单位党组织管理的有隶属组织关系的二级管理以下(含三级管理)单位党组织约260家。
对驻沪单位党组织实行属地管理,对其更好地融入上海,深化两地合作交流具有积极意义。但由于受领导体制、工作机制、活动资源以及相关党内属地管理规范缺失等客观因素的制约和影响,驻沪单位党组织属地管理也面临着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是基层党建工作抓落实和推进比较难。在工作中,驻沪单位党组织往往只对派出地(单位)上级党组织负责,认为派驻地上级党组织只是代管,结果出现了派出地(单位)上级党组织管不到或放手不管,派驻地地方党委工作部门要管而管不到位的尴尬局面,即名义上两地的上级党组织都有权利管,但实际上两头都管不实。一些驻沪单位对党组织日常工作不够重视,随意性比较大、工作开展不经常、落实质量不够高;也有的单位存在“趋利”现象,干工作首先考虑的是对自己是否有利,有利的就做,否则就少干点或敷衍了事。尽管上海市合作交流工作党委采取检查、督促等措施来推动,但由于对其党组织及其党员缺乏硬约束,不能很好地激发其内在动力,党建工作流于形式的现象在驻沪单位中还有不同程度的存在。
二是两地上级党组织形成工作合力比较难。目前,派出地(单位)上级党组织与派驻地上级党组织尚未建立经常性沟通交流机制,相互几乎不联系、沟通的机会很少,导致“两头”对驻沪单位的真实情况都难以全面掌握,双方在工作上不能很好地形成合力。如,某省的地市级政府在查处驻沪联络处主任的经济犯罪过程中,始终未向该党员领导干部组织关系隶属的上级省政府驻沪办党委通报过情况,直到司法处理后,才向其组织关系隶属的省政府驻沪单位上级党组织报告情况。党组织关系隶属上海市合作交流工作党委的各地政府驻沪办的党员干部违纪违法后要党籍处理的,一般做法都是由其对方政府上级党组织先予以党籍处理后再通知我委组织部门,主要是受处理干部的党籍归我们派驻地管,但干部仍是对方上级党组织管。同样上海市合作交流工作党委的纪检部门在受理反映驻沪单位党员干部问题的信访件时,多次函请派出地(单位)上级党组织协助调查并反馈结果,均无回音。再如,驻沪单位党组织换届选举、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增补的审批工作,原则上都由派出地(单位)上级党组织来确定驻沪单位党组织班子成员候选人,上海市合作交流工作党委因无干部人事权,也无法考察,审批往往只是履行程序而已。此外,由于派出地(单位)上级党组织的督促不及时,加之驻沪单位人员经常调整,有的驻沪单位党组织已连续多年没有进行换届选举。
三是开展活动所需的相关保障较难落实。其一,党的活动经费难以保障。驻沪单位党的组织关系属地管理后,其派出地(单位)上级党组织由于不收缴党费,对驻沪单位的党建工作几乎无经费的支持,更谈不上行政经费预算;而上海市合作交流工作党委虽然收缴党费,但每年除了上缴市委组织部外,还要为系统各驻沪单位党组织订阅报刊、下拨困难党员补助、按比例返还党费、组织各类教育培训活动等,无力再为各驻沪单位党组织提供其他组织活动经费上的保障,所以驻沪单位党组织大多没有正常的党建活动经费,日常工作所需经费主要依赖很少的留存部分党费或下拨的党费,更多的则要借助行政经费来弥补。其二,党务干部的力量薄弱。驻沪单位因编制有限,配备的党务干部普遍身兼数职,有的单位无固定党务工作人员,有的单位为了完成党务工作临时派员顶替工作,不仅直接影响诸如党费收缴、党内统计等党务工作的按时完成,也影响党的日常工作的正常开展。
二、原因分析
驻沪单位党的组织关系属地管理之所以面临上述这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管理资源缺乏。管理的纽带是要靠资源来支撑的,没有行政、人事、经费等资源,管理的纽带就会弱化甚至断裂。中央、各省区市驻沪单位党组织与其派出地(或单位)上级党组织是直接的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而上海市合作交流工作党委工作党委不拥有对这些单位的人、财、物的决策权和支配权。加之,驻沪单位党组织大多是依托行政单位设立,并在行政权力支撑下运作,进一步导致党组织管理资源缺乏。由此,导致基层党建工作往往只停留在收缴党费、转移组织关系、发放文件等一般层面,诸多基层党建工作难以深入开展。
二是责任主体不明。在实际中,驻沪单位党组织实际上实行的是派出地(单位)上级党组织与派驻地上级党组织对驻沪单位党组织的“双重领导”。由于双方在认识上未形成共识,所以没有形成双方默契配合的合力,对驻沪单位的管理谁为主、谁为辅,哪些方面谁主管、谁协管,相互之间无明确的约定。由于党内对属地管理“双重领导”的职责和管理权限并无明文规定和界定,在实际工作中就出现了要么管理职能重叠、要么管理职能空缺的情况,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难以落实。2007年上海市合作交流工作党委研究制定了《上海市合作交流系统“两外”单位党组织管理办法(试行)》,对联系指导驻沪单位的工作职责作了界定,但因没有党内上行政策规定的支撑,实际推行起来还是有一定难度。
三是目标要求不同。党的工作是为中心工作服务的,但由于派出地(单位)和派驻地社会经济发展的程度不同,党组织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具体工作目标不同,对派出单位党组织的工作要求也不同。驻沪单位党组织在两地工作中心不同的情况下,往往以贯彻执行派出地(单位)上级党组织的意见为主,在参与派驻地上级党组织的活动时就会有所选择。即便是中央统一开展的创先争优活动,各驻沪单位党组织都是以本省区市或央企上级党组织明确的争创主题为主题,提出自己的创争目标,制定自己的创争计划,而对上海市合作交流工作党委提出的主题只是参照。另外,驻沪单位党组织与派驻地上级党组织之间缺乏必要的权利义务约定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权利和义务有时还不对等,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一些驻沪单位党组织和党员与派驻地上级党组织若即若离。
三、对驻沪单位党组织实行有效管理的对策及实践
中共中央办公厅2006年6月发布的《关于建立健全地方党委、部门党组(党委)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的意见》明确了地方党委和主管部门党组(党委)对基层党建工作实行领导与指导的关系,即“党的组织关系实行属地管理、业务工作实行垂直管理的基层单位,其党建工作由地方党委领导,业务主管部门党组(党委)指导。党的组织关系和业务工作都实行垂直管理的基层单位,其党建工作由业务主管部门党委领导,地方党委指导。”这表明“双重领导”可以有两种方式。从工作实效出发,驻沪单位党组织属地管理可在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或完善:
一是在管理方式上,实行党的组织关系由派出单位垂直管理,党建工作由地方党委指导。从实践看,对具有“三无”“三跨”特性的驻沪单位党组织,特别是中央国有企事业和地方政府性质驻沪办事机构党组织可以不实行组织关系属地管理,而实行垂直管理,即这类党组织和党员可以不转移组织关系,党的组织关系与行政隶属关系统一由派出地(单位)上级党组织实行垂直管理,派驻地地方党委提供工作上的联系协调和服务指导。这一双重领导和指导的方式,既符合中央《意见》精神,也符合上海市委授权上海市合作交流工作党委“联系指导中央在沪单位和外省市自治区在沪办事机构党的工作”的职责和工作实际。同时,还可以解决管不实或重复管理的问题,减少管理成本。2006年以来,上海市合作交流工作党委在接收几家中央大型驻沪国有企业党组织归口管理,就实行党的组织关系由其上级公司党组织垂直管理,上海市合作交流工作党委提供党建工作的联系和指导服务,这种做法得到双方的高度认可。如,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驻上海办事处设立的上海地区党工委,党组织归口上海市合作交流工作党委管理,但组织关系隶属于北京总公司党委,该驻沪企业参与上海地铁重大工程建设和开展基层党建工作对上海的经济社会建设作了重要的贡献,都没有受党的组织关系不隶属的影响。又如,中国铁路物资上海公司党委归口上海市合作交流工作党委挂靠管理,该公司不仅为上海的铁路运输提供了重要的能源支持,而且在参与地方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做出突出的表现,该单位是全国文明单位,并连续20年被评为上海市文明单位。过去把党组织属地管理单纯理解为必须转入组织关系的做法,实际上是把一个组织的上下级行政隶属关系的内部管理视同与异地党组织(没有上下行政隶属的党组织)的组织与组织的外部关系。事实上,党组织内部管理关系和不同单位党组织之间的外部关系是党组织管理的两个方面,因此,调整不同单位党组织之间的外部关系的方法应更加开放和灵活,更注重调动组织双方的积极性。
二是在工作方法上,推行职能交叉或互补。目前,在中央对党组织属地管理还未作具体意见的情况下,可以研究在派出地上级党组织和派驻地上级党组织之间建立工作协调机制,采取签订协议等方式,明确双方在推进驻沪单位基层党建工作各自的责任和工作要求,确保双方形成工作合力。在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时,应融合双方不同的工作目标和要求,以便建立目标管理责任制,推动党建工作责任制真正落实。基于近年来的实践,上海市合作交流工作党委总结了“四提供”的联系指导方式,即提供挂靠、提供信息、提供服务、提供平台。提供挂靠,指提供组织挂靠,分为隶属关系管理和非隶属关系的挂靠管理(联系指导关系),这样便于建立适应各种工作对象特点的包容吸纳机制,对所有中央和外省市在沪党组织和党员,不论单位是何种性质、规模大小、人数多少,只要有需求,党委均应提供挂靠,最大限度地把中央和外省区市各类驻沪企事业单位的党组织和党员团结凝聚在驻沪单位党组织周围。提供信息,指定期或不定期将中央、上海市委、市政府的信息直接传达到中央、外省区市驻沪单位,同时提供有关文件的发放。提供服务,指提供党建组织工作业务的指导和服务。提供平台,指以上海与各地政府和企业合作交流的层面提供平台,有利驻沪单位在更大空间,更高层次进行相互合作与交流,进行优势互补,形成合作交流工作的合力。
三是在资源利用上,强化依托和整合。针对驻沪单位量大面广、相对分散、异地管理、流动性强的情况,通过整合地方的党务资源、社会资源和市场资源,不断完善党建资源的支撑体系,特别运用现代信息和网络技术建立网络党建系统,更大范围为驻沪单位党组织提供信息平台,更好地为驻沪单位党组织党员的教育培训、开展组织活动提供服务。从2010年起,上海市合作交流工作党委就充分利用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推进党建工作,设计开发了市合作交流系统“两外”单位党建信息管理系统,完善合作交流党建网站,用更便捷有效的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将党的理念、党的工作、党的要求传达到系统各级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扩大党的工作覆盖,提高党建工作有效性。
【属地互联网管理】推荐阅读:
属地化管理办法08-10
互联网金融品牌管理10-23
互联网文化管理暂行规定12-03
基层央行互联网管理研究论文11-13
什么是互联网运营管理(权威篇)12-02
物联网解决方案- CHD监狱门禁管理11-21
互联网金融培训机构、互联网金融培训平台、互联网金融培训讲座10-02
互联网监督平台06-16
互联网安全论文07-17